银行结算业务委托书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银行结算业务委托书(精选6篇)

银行结算业务委托书 篇1

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相关业务授权书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网点全称):

我单位 (单位全称)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 ,兹授权下列 (大写)办理相关业务,被授权人均为我单位工作人员:

一、授权办理业务种类(入选项必须打“√”,不选项必须打“×”,空白项视同不选项):

A:办理单位银行结算业务:[ ]开立账户;[ ]开通通存通兑;[ ]变更账户开户资料; [ ]变更预留印鉴;[√]年检;[ ]撤销账户;[ ]非结算账户(定期、通知、协议、协定、其 他存款)开户、变更、撤销;[ ]办理日常结算业务

B:办理电子银行业务:[ ]申请注册;[ ]注销;[ ]信息变更;[ ]证书挂失;[ ]证书补办; [ ]证书更新;[ ]证书与密码信封领取 [ ]其他

C:办理其他业务:[ ]支付密码器;[ ]电子回单箱;[ ]单位结算卡;[ ]对公短信通知 D;其他事项;

[ ]1.

[ ]2.

[ ]3.

[ ]4.

被授权人姓名

性别

证件类型

证件号码

联系电话

二、授权期限:(入选项必须打“√”,不选项必须打“×”,空白项视同不选项):

[ ]上述授权权限自签发之日起 年 月 日止,

[ ]除我单位另行书面通知贵行外,本委托书长期有效。

三、特别声明:

银行结算业务委托书 篇2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增加, 人民币参与国际化贸易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发展性的现实。跨境人民币结算从实质上讲, 就是变更了国际结算的币种, 境内计算银行与国际结算大致相同。但是,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需要从国际贸易的多方面进行把握。自2009年4月起, 我国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五个城市进行跨境贸易结算业务试点, 在之后进行全国性推广。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在实际推广中存在一些争议, 面临着一些难度。商业银行在跨境人民结算业务中, 需要更加精准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产生背景

(一) 国内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时期, 国内经济稳步前进, 给予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根据, 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提供了良好基础条件。经济开放奠定了贸易基础, 进出口贸易从一般贸易发展为加工贸易、租赁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 贸易种类逐年在增多。人民币币值出现走强趋势, 我国的外汇储备充足, 企业在国外实现的了并购的成功案例。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加深了国际性交流的频繁, 人民币逐渐流动在国际货币市场中。同时, 我国金融体系逐步建立, 并且日渐完善, 这给予了人民币结算更多的技术支持, 从人民银行到商业银行, 都建立了金融调控体系, 实现了多功能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

(二) 国际金融业发展的战略安排

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发展形势, 金融危机使各个多家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但是, 金融危机又是不可避免的, 世界各国为了稳定经济发展局势, 都要从本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出发, 我国也一样要面对国际金融形势带来的重要影响。在金融危机后, 国际金融格局容易发生变化, 政府对金融业需要进行细致性的干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需要进行战略性的安排, 从根本上减轻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冲击。我国实施金融业战略性发展中,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是其中一项重点内容, 也是国际贸易的媒介, 需要在世界操作中体现出更多优势。

三、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中应注意的重点事项

(一) 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

我国的中国银行和相关的商业银行是实施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先锋者。在初期运行阶段, 存在制度上和体制上的弊端, 相应的具体业务还在陆续出台, 在这样的环境下, 就需要对内部控制实施风险防控, 在具体措施上以保护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为根本, 严格审查业务办理的条件, 防止境外企业与境内企业的联合缺陷, 在各项协议签订过程中, 强化代理手续的完整性, 实施动态的检查与监督, 规范跨境贸易中人民币结算业务的规范性使用。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是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实施中的重点问题。

(二) 业务管理机制的建立实施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面临着国际结算本身的风险和银行操作过程中不可预见性风险。银行要从基础建设上巩固业务管理机制, 在技术上实施先进性管理, 在业务办理中明确各个国家对金融行业的政策性规定, 防止出现政策与业务的抵触, 妨碍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出现突发事件。业务管理机制的建立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丰富, 不断改进, 以本国的经济模式为基础, 强化沟通合作, 实施人民币与其他国家币种的有效对接。

四、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推广实施

(一) 引导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应用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国内经济规则能够得到多数企业的认同, 在很大范围内, 国际性经济活动对于很多企业仍然是相对陌生的模式。在国际结算规则下, 国家要积极引导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商业银行要成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重要依靠, 从制度上, 结算方式上, 给予企业更多的帮助, 拓宽企业需求, 推出符合国际化竞争的服务方案, 正确宣传推广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优势, 强化管理意识和使用意识。

(二) 建立金融工作的配套服务体系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要实施快速推广应用就要从金融工作的服务配套体系上进行更新把握。银行要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在申报系统安装和测试方面做好相应工作, 制定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配套制度, 简化操作流程, 建立海外清算网络, 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申请人民币的销售额度, 积极提供人民币的购售和兑换服务。金融工作配套体系建立是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实施的重要保证, 是具体业务办理过程中依托的原则。

(三) 设计产品的个性化需要

我国的国家贸易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已经全面铺开。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金融政策, 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中, 也要适时调整政策规定。在银行国际结算规则下, 商业和企业要设计出符合不同国家的个性化产品需要, 将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能够实施和应用的部分扩大, 加强产品的针对性和具体指向性, 强化产品的积极作用。

(四) 加强金融业务的海外布局

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业与国家政策的密切联系。实施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就要充分掌握人民币在其他国家的流动性和应用效果。在双边贸易中, 人民币会产生哪些作用, 是银行要适时掌握信息。加强海外布局就是把传统的结算业务从境内扩展到境外, 通过海外市场的建立, 促进人民币的高速流通, 使人民币更加符合国际市场的应用, 在多种币种竞争的环境下更具优势。

五、结语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稳步增长的典范, 作为大国经济, 国际性贸易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更是国家经济运行参与到国家竞争的体现。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需要立足本国, 从本国经济实际需要出发, 通过商业银行的制度保证, 运用国际化的管理手段, 实现跨境人民结算业务的规范化运行。在银行国际结算规则下, 做好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必须要面对的发展现实, 是银行业给予经济推动的重要体现, 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 必然会成为经济进步的推动力。

摘要:我国加入到世贸组织后, 国际性贸易逐渐增多, 国际结算中美元和欧元的强烈震荡和下滑趋势, 使国内结算银行和企业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中国经济近年来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 人民币具有坚实的存在性, 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较高的地位。在银行国际结算规则下, 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需要与国际经济形势密切联系, 通过对国际贸易的充分认知, 明确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重点, 促进商业银行更有效的进行结算工作, 保证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银行,国际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背景,推广

参考文献

[1]江西省A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拓展研究[D].南昌大学, 2013年.

[2]徐诺金.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正当其时[J].银行家, 2009年05期.

[3]徐志龙.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若干问题探讨[J].国际商务财会, 2009年10期.

[4]肖雯.浅析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J].东方企业文化, 2010年15期.

银行结算业务委托书 篇3

一、银行业盈利模式的变化趋势

商业银行业盈利模式,是指银行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机制环境下,以一定资产负债结构为基础的财务收支主导结构,可分为传统业务型和非传统业务型两种。传统业务型简单来说就是以存贷息差为主导的盈利模式。非传统业务型则是指非息差收入占较大份额的盈利模式。现阶段银行非息差收入主要包括零售银行业务、中间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其中中间业务占主导地位。在国际较为成熟的商业银行中,支付结算类收入一般占据了中间业务收入三分之一强的份额。

上世纪70年代以前,国际银行业均以传统盈利模式为主导。二战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银行业面临着经营环境的深度变化。金融服务需求的多元化,规避金融管制的需要以及增强同业竞争力的压力,促使商业银行积极寻求盈利模式的调整。特别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新为银行业盈利方式创新提供了条件和手段。以美国为例,由于上世纪80年代金融管制的放松,激烈的竞争导致大量银行倒闭,在促成银行资本集中和垄断加强的同时,也使银行筹资成本不断提高,传统存贷业务举步维艰,迫使银行业寻求新的出路。在以上诱因下,美国银行业竞相以发展非传统业务改变盈利模式,获取更为稳健的回报。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间业务已成为美国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主要的盈利来源。2011年度,美国花旗银行存贷业务利润仅占总利润的20%左右,承兑、资金清算结算、卡基支付、网上支付等大量中间业务创造的利润占据了主导。而支付结算业务作为资金运行载体和最终清算渠道,在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银行业发展中,高储蓄率传统和存贷利差较大的政策因素促成了利差收入主导的银行盈利模式。该模式一方面有利于银行业的原始积累,并成功抵御了新的一轮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在金融业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背景下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包括融资成本过高,过多剥夺实体经济利润形成银行业暴利以及应对宏观形势变化能力不足等。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存贷利差将进一步收窄,银行业盈利模式必须加快调整。借鉴国际经验大力发展支付结算等非传统业务收入是提升银行业务经营和盈利稳健性的必然选择。2005年以来,我国现代化支付系统推广应用,支付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基本健全,为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调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以六安市為例的支付结算业务贡献度分析

1、六安市支付结算业务发展现状

六安市地处皖西,经济金融总体欠发达。近年来,得益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向好,六安市银行业传统存贷款业务规模扩张较快,成为盈利的主要支撑。通过在支付系统建设以及银行卡业务方面的积极努力,六安市各银行机构支付结算业务收入增加较快,特别是地方性银行业机构在中间业务收入增速方面超过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但由于起步较晚,六安市结算品种较为单一,支付结算业务收入占比较小,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截至2011年末,六安市各银行机构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0.99亿元,其中中间业务收入3.78亿元,占比7.42%;支付结算收入1.10亿元,占营比2.15%。中间业务收入中,支付结算收入占比近30%(见表1)。

目前看来,六安市支付结算业务发展总体有以下特点:一是收入规模总体偏小、占比不高;二是各银行业机构间支付结算业务收入不平衡;三是业务收入增速波动小,占比有逐年扩大趋势。表明支付结算业务收入在未来银行业盈利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尽管六安作为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基本停留在传统业务领域,但在新的信贷形势下,各商业银行已经逐步开始重视发展以支付结算为主体的中间业务获取稳定的收入,以对冲单纯利差盈利模式在经济周期变化中的波动性。

2、支付结算业务发展对银行盈利贡献度分析

调整盈利模式是银行业未来发展中决定竞争力高低的必然路径,在支付结算业务发展上优先考虑将占得先机。六安市银行业虽然在支付结算业务发展上总体水平偏低,但机构间呈现明显的差异化特征,以下以建行六安分行为例分析支付结算业务对盈利的贡献度。从图1可以看出,建行六安分行的支付结算业务收入金额与农业银行六安分行基本持平,但建行六安分行支付结算收入占本行营业收入比例却位居全市第一,达到10.30%。这与建行总行近年来面对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对转变经营模式与发展理念所作出的前瞻性和创新性探索密不可分。

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银行业的利差收入增速大幅下滑。虽然中国的银行业开放程度总体不高,避免了金融危机的大面积冲击,但中国银行业也充分认识到过分依靠贷款利差的单一盈利模式所隐藏的弊端。建行六安分行在业务拓展方面,实行支付结算业务收入增长与等级行考核相挂钩,并根据考核结果实施激励机制。与此同时,该行大力加快新结算产品的推广应用,在完善客户金融服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加强了对国内信用证、现金管理系统、对公一户通、对公通兑等业务的推广,使支付结算业务不断与国际接轨、不断向纵深推进。在同行业中,建行六安分行率先建立了较为稳定客户资源,抓住了近年来部分产业资金流通量规模扩张的有利时机,支付结算收入水涨船高。2008年至2011年,建行六安分行支付结算业务收入逐年稳步增长,2011年支付结算收入总额在全市占比32.25%,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

从图2、表2可以看出,2008至2009年度在金融危机下,建行六安分行利差收入对营业收入的贡献度下降6.89%,支付结算业务收入基本保持平稳增长,成为利润表中为数不多的收入不降反增的科目之一。目前,面对利率市场化的金融发展趋势,商业银行需要更平稳、更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支付结算业务收入稳定、低风险的特性正契合了金融形势发展的要求,对维护银行整体收入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平衡和基础作用。相对成熟、服务周到的支付结算业务管理水平,成为有效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重要一环。

三、发展支付结算业务助推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建议

1、继续完善央行支付系统,强化商业银行资金清算的基础通道建设

不仅要在基础系统建设上进一步加大投入,也要根据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类产品创新提供全新的清算方案和平台支持,在支付基础设施领域为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提供服务和创新保障。

2、规范收费标准,为提高支付结算业务收入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

建议出台《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收费管理办法》,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方式及其他相关事项作出具体规定。在支付结算业务收费标准的设计上,坚持收与支匹配、风险与收益对等、向国际惯例靠拢的原则。

3、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对支付结算业务发展的重视程度

一方面要在利率市场化改革、银行盈利模式转变方面提前作出政策设计,引导商业银行树立长期稳健经营的理念。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系统内要重视盈利的结构性调整,前瞻性设计经营风险的应对措施,加强对支付结算业务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充分调动基层行拓展支付结算业务的积极性,推动支付结算业务的良性发展。

4、深入拓展支付结算工具应用的空间,不断加强支付结算类产品创新

着力加强支付环境的改造,针对性推广创新型支付产品。大力推行新型支付结算手段如定期借记、电子商业汇票、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协同发展第三方支付等。积极拓展农村市场,针对农民工群体和涉农补贴发放群体,大力推行特色银行卡服务。并在提供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逐步拓展银行卡的消费,电子商务等增值服务,通过对农村市场的细分服务,发展稳定的客户群,为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升级提供客户保障。同时加强电子商业汇票、新版票据、银行卡、第二代支付系统暨ACS系统、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工作。

5、鼓励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类产品的市场营销上充分竞争

各商业银行要在支付结算业务的队伍建设、宣传等方面加大投入,积极开展支付结算类产品营销,强化支付结算业务的社会认知,在形成社会需求的同时建立自己的稳定客户群众,保障后期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要支付结算业务品种的推广、服务质量的提升、市场分配上形成充分竞争的形势,推动我国银行业支付结算业务持续发展和盈利模式的加快转型升级。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霍山县支行行长)

银行如何防范支付结算业务风险 篇4

支付结算风险是银行在运用结算工具从事货币活动、资金清算过程中可能遭受的损失。随着银行支付结算渠道的扩大,票据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各商业银行在注重加强支付结算服务的同时,却忽视了对支付结算的管理和风险的防范。支付结算风险一旦转化成现实的损失,将直接影响着银行、企业资金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支付结算作为银行工作的重点内容和重要环节,其防范风险尤为重要。

一、支付结算风险的表现

银行支付结算风险已渗透到银行会计结算工作的各个环节,其表现形式也呈多样化。当前,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清算风险

清算风险是银行在清算同城票据交换资金或系统内联行资金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二)票据风险

随着票据的广泛推广使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商业汇票与银行汇票进行诈骗,而产生的风险日趋突出。主要表现为:

(1)伪造变造票据、诈骗盗用资金。犯罪分子通过涂改、挖补等手段更改出票金额、收款人等,伪造、变造票据行为,骗取银行和企业的资金。有的利用空头转账支票、作废支票进行诈骗;有的通过私刻企业预留银行印鉴开汇票委托书,骗取银行签发真汇票从中作案;有的银行对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的签发、兑付、退汇等管理和审查不严,缺乏自我约束机制,犯罪分子乘机作案。

(2)伪造账证、盗用资金。近年来,银行内部会计人员通过伪造进账单、联行来账补充报单等结算进账凭证盗用资金的案件也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有的伪造、涂改凭证、篡改数字、空转账务,有的复制、伪造联行来账补充报单、凭空捏造收付款人,盗用联行资金;有的通过暂收暂付科目,空挂账务,盗用银行资金。

(3)银行违规承兑、贴现商业汇票。一些商业银行承兑银行承兑汇票时忽视了对承兑申请人的资信状况、商品购销合同的严格审查,使一些无真实商品交易关系的商业信用纳入了银行信用;有的贴现银行对票据所记载的事项审查不严、致使一些背书不连续、绝对记载事项不全等有瑕疵的票据流入银行,从而卷入不必要的票据纠纷之中等。

(4)违规签发银行重要凭证,套取联行资金或盗用银行资金。一些银行为了小集团利益和个人利益,擅自签发空头银行汇票、联行报单及汇划凭证;或与企业相互串通,违规签发无资金保证的空头银行汇票、套取系统内或占用人民银行的联行资金,从而获取不法收益。

(三)内控风险

内控风险主要表现为会计结算制度本身不完善,印押(压)证管理不严;会计内部凭证随意制作,复核和事后监督制度不落实;对重点岗位、重要人员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等内控制度不严产生的风险,主要表现为:

(l)凭证管理失控,存在严重隐患。许多案件的发生,都与凭证管理不严有直接关系。据统计,全国发生各类重要空白凭证丢失、被盗达上万张,已经形成严重的潜在风险。

(2)会计核算手续不严密。主要存在会计人员随意制作银行内部凭证;会计复核人员对会计凭证的要素、内容审查不严,有的复核岗位形同虚设;会计事后监督人员未能按规定履行监督检查职能。

(3)管理松弛,内控制度不落实。一些行加强内部管理的力度不够,未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造成潜在的会计风险。有的行同城票据交换双人临岗制度不落实,暂收暂付款项科目挂账监督不严,汇出汇款管理薄弱,印、押(压数机)、证分管制度执行不严,联行对账和内外账核对不严格等。

(四)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表现为技术软件、硬件可靠性不强而发生的系统风险。这种风险的危害性很大,所以在程序的开发设计和应用上必须考虑其安全性、可靠性、适用性。目前,计算机安全管理操作职责不落实,软件开发和系统维护人员未与操作人员严格分离,会计核算系统操作人员违规越级操作、个人密码公开使用等现象大量存在,犯罪分子通过修改计算机程序、篡改记账信息,利用他人电脑操作代码虚假收付,盗用银行资金等手段作案。

(五)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或城乡信用社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各种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集中表现为流动性困难而引发的支付风险。当前影响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是金融资产质量低下、资产负债比例高、金融资产风险大。有的商业银行违反金融法规搞账外经营、投资房地产,有的违规拆借、越权办理贴现转贴现;有的高息揽储,高息放贷等,这些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违规经营的结果是造成了巨额资产的呆滞损失,使有关金融机构的正常支付难以为继,甚至导致挤兑破产、关闭清算,引发严重后果。

二、支付结算风险产生的原因

产生上述支付结算风险和会计内部管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内部控制软弱,违章操作严重。从银行会计部门内部发生的各类案件中不难发现,有章不循、违章操作是发案的根本原因。客观上银行内部都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落实到位。突出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员配备不到位、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特别是一些基层分支机构人手配备不足或随意抽调会计人员应付紧急任务,使业务相互制约机制不落实、出现真空和漏洞,被犯罪分子伺机作案;二是监督检查流于形式,上级对下级、主管对基层人员、事后监督岗对会计操作岗的各项检查并未严肃认真进行,而是成了例行公事、使一些内部案件长期暴露不了。尤其是在一些部门与部门之间、上级行与下级行业务交叉衔接环节上极易疏忽;三是内控手段滞后,作案分子在票据、联行清算、电子技术方面的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而金融机构内部的超前防范监督手段和措施难以应付。另外对违规违章处罚力度不够,也不同程度地助长了内部管理的松弛。

2、风险意识淡化,内控监督不力。从几年发生的案件来看,支付结算环节内外勾结作案多发,从涉案人员看基层单位负责人和财会人员作案多,涉案金额大,作案潜逃的增多,在银行内部一些领导的意识中存在经营管理思想上的偏差,重经营轻管理,重存款、轻结算,重效益,轻风险防范,忙于应付日常事务,疏于管理和监督。

3、经营管理不善、支付风险积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业竞争的加剧,银行经营面临内外双重压力。银行自我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经营管理水平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出现大量违规经营,信贷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资产比例上升,政府行政干预和企业借转改制之机悬空银行债务,使银行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资产安全性和流动性出现严重问题,有的已发生支付危机。与此同时有效化解和抵御风险机制尚未建立,如银行收购、兼并、重组退出市场的机制尚未形成,使支付风险日益积聚,这种局面不改变,会威胁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

4、人员素质不能适应业务需要,政治思想工作薄弱。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银行分支机构会计队伍素质不能适应业务发展和会计管理的需要,尤其是城乡信用社人员素质相对较差。同时会计岗位人手多,业务变化大,知识更新快,培训工作未能及时跟上,造成人员素质与业务发展需要相脱节。

5、犯罪分子把作案目标瞄准了金融部门。金融部门是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诈骗案件多发、内外勾结作案多发,并且一些大案要案涉案金额之大,令人触目惊心。特别是在金融结算工具不断完善的今天,票据活动日益增多,由于票据在流通环节所特有的功能,犯罪分子利用其作案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且有的犯罪分子的文化层次较高,采用一些高技术手段作案,容易得逞。

三、支付结算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防范支付结算风险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支付结算管理、完善会计控制体系是防范风险的基础。

(一)建立健全和落实内部管理和监督制约机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内部管理制度的健全,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保证。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职责明确的内部管理体系和银行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建立重要事项审批制度;建立账务核对制度;

建立会计事后监督制度;建立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制度。

(二)严格按照《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准确及时办理支付结算业务。

要严格票据的审查,对票据的真实性、必须记载事项是否齐全、背书是否连续、更改是否合法有效、是否是合法持票人等要严格审查,尽可能避免因审查不严造成诈骗得逞;要严把大额款项支付关,对有疑问的票据和联行重要凭证要先查询后支付,严格遵守各项结算业务操作规程。

(三)重视计算机安全管理,防范系统风险。

(四)加强经营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商业银行要重视支付结算风险防范,加强经营管理,控制金融资产风险。要充分认识支付结算风险防范的紧迫性,从已经发生的形形色色的案件中认真吸取教训,充分重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要采取措施防范支付风险。

(五)加强员工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素质。江西省鄱阳县农村信用联社案件情况

三、下步措施和意见

这起案件性质恶劣,影响严重,给国家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都要从中吸取教训,举一反

三、引以为戒。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全面加强风险管理,严守风险底线,持之以恒抓好案件风险防控工作。

一是加强重大事件和信息、舆情的监测、报告、处置工作。二是认真落实案件风险防控措施,强化问责,确保贯彻到位。

三是准确把握风险特点,扎实整改,严密防范案件。四是狠抓制度建设,完善内部控制,提高执行力。五是提高队伍职业素质,大力培育良好企业文化。××省A市B区C农村信用社支某侵占资金案

本案件的案发原因主要是信用社员工法制意识淡薄、内部管理混乱,监督制约机制失效和用人失察造成的。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异地结算业务 篇5

业务介绍

客户持邮政储蓄绿卡或存折,可在全国邮政储蓄联网网点办理存、取款以及转账业务,也可在邮政储蓄所有ATM上办理取款、转账业务,还可在全国范围内的商场、超市、酒店等消费场所贴有“银联”标识的POS上刷卡消费。功能及特色

1.网点众多,覆盖面广:邮政储蓄拥有36000多个网点,基本覆盖全国范围内所有地区,特别是在边远地区,邮政储蓄网点优势更为明显。庞大的网络及数量众多的网点,为客户办理异地结算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银行结算业务委托书 篇6

新开办外汇业务的城市商业银行对国际结算业务实施单证中心模式, 更能够适应自身的实际情况, 也更符合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趋势,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实施单证中心模式的优势

城市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采用单证中心模式, 基本上能解决原有经办复核模式的不足, 实现了人力成本的节约, 效率的提高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也解决了银行在组织架构上的难题。

1. 解决了产品积压和等候时间过长的问题, 解决了总行

的人员劳动量波动剧烈的问题, 服务产品通过新的模式获得了较为均衡的输出, 实现了效率的提高;同时避免了单据在人为传送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丢失缺失延误等问题, 是对原模式的一大改进。

2. 实时完成产品的反馈, 通过电子数据和打印服务器的

配备, 在业务完成后立即实现业务回单打印, 满足客户对业务回单的需求, 提升客户满意度。

3. 不仅适用于同城模式, 亦可以依赖网络技术跨省份跨

地区进行操作, 银行业务的延伸不受原流程的限制。城市商业银行展品地收单行采用对国际结算业务采用新的业务处理模式, 突破了地域的限制, 对城市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4. 作为信息交流和操作的平台, 单证中心数据库的信息

实现与核心系统的连接后, 可在支行、公司业务部、风险管理部等业务部门内共享。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借助单证中心的平台, 将贸易融资等信贷业务纳入单证中心流程中, 实现风险管理部门的远程评估和审批数据的后台集中处理, 从而提高信贷业务的效率。

5. 有利于防控风险。实行单证中心后, 结算业务的单据

审查风险由总行统一掌控, 风险控制标准统一, 风险控制水平较高。

6. 有利于进行集中管理。实行单证中心后, 全行单证业务集中由总行统一管理, 统一授权, 业务管理更加严格与规范。

7. 采取的形式较为灵活。实行单证中心后, 既可以实行全

行统一单证中心模式, 也可以根据实际采取多个“分中心”的分别集中模式, 集中模式灵活多样。

8. 能够降低成本。实行单证中心后, 一方面, 由于各收单

行人员及设备配置简化, 从而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 即便改变业务集中方式 (即总体集中与分散集中之间相互转换) 也不再增加额外的系统开发费用, 一次开发可实现单证系统业务架构的总体功能。

二、城市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单证中心模式的流程设计

根据流程设计的理念, 良好的业务流程设计是保证银行灵活运行的关键。清晰的定义业务流程之间的接口, 可以降低业务之间的偶合度, 做到明确流程之间的层次关系, 建立清晰的职责, 同时要有对流程的评价目标。城市商业在优化国际结算业务流程时, 第一要考虑到采用水平整合的方式, 为客户提供分支机构这样唯一的一个服务接触点, 而把审核单据、账户处理、发送电文等职能集中到单证中心;第二要考虑到垂直工作整合方式, 通过远程影像运输设备, 使作业现场当时解决, 实时反馈, 跳过层层单据的交接、签收、传递等手续。具体的流程设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成立单证中心进行资源整合。新流程下, 收单行人员

主要职责是对单据的初审、扫描以及收集客户信息, 加强营销力量, 对专业性的要求减弱, 也无须再耗费人力和时间进行单据交接;在新流程下, 单证中心将承担大部分的审核工作, 业务数量将成倍增长。从而能将收单行人员的复核人员调往总行充实单证中心, 以满足该流程下人员配备的需要。

2. 投入设备解决现场问题。利用远程图传输, 增加扫描

仪, 使分支机构扫描进入系统后, 各自分支机构的人员及单证中心所有人员必须可以随时通过系统查询到该笔业务的处理状态, 其处理状态在系统的每个处理阶段通过系统记录提示;系统当天未获处理的业务必须于当天反馈给分支机构, 第二工作日处理时需要体现特殊标记, 以便尽早处理。业务的急缓程度通过系统的不同标志进行区分和提醒, 满足不同业务的时效性要求。

3. 记录过程进行流程评价。单证中心接收到业务后, 如果

有问题必须退回分支机构的经办, 进行重新的修改补充或确认, 实现业务退回收单行的过程。在退回的过程中系统有提示和有记录, 便于收单行人员了解原因, 并汇总分析不符返工的原因。业务处理完毕后的信息反馈, 必须通过系统自动判断反馈给该业务提交的分支机构的经办人员和复核人员, 以便收单行人员直接获知。同时必须通过系统服务器自动识别不同的收单行, 进入各自收单行的打印系统, 实时打印。

三、城市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单证中心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国际结算业务实务中, 单证中心模式通过人力的调整和改进带来了对工作效率的持续提高, 但很快地该模式下出现了工作质量方面的问题。

1. 通过扫描仪等影像工具进行远程传输时, 会或多或少

地存在失真现象, 特别是在对单据的正本和副本的辨认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这个问题对银行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操作风险的隐患。在城市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单证中心的实际运行中, 有时候在单证中心模式刚上线的时候出现的返工率较高达到10%, 其中有一多半的原因是由扫描质量问题而导致的。

2. 分支机构与单证中心的职能不同, 分支机构的从业人

员是在“第一线”与客户接触的, 对客户的需求有最直接的了解;而单证中心人员仅通过影像获知客户的指示。在这个过程中, 特殊的个性化的需求被屏蔽, 系统并未能提示其区别于其他客户的信息。在原来经办复核式的模式中, 分支机构面对的客户群体较少而且很熟悉, 比较可能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服务, 而单证中心人员面临众多的客户群体, 无法一一了解;若是一视同仁, 可能导致客户满意度的下降。

3. 在单证中心的人员整合过程中, 由于各地的业务惯例

不尽相同, 在操作中可能出现非标准化操作的情况, 这个问题在跨国界整合的情况下, 表现尤其突出, 例如各个国家的外汇管制不一致, 完全按照统一的模式来操作的话可能会导致业务无法顺利实现, 而且可能面临当地政府的监管检查, 付出巨大的成本。

四、城市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单证中心模式完善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 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量也在随之成比例增长, 对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运作的准确、高效和安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推广国际结算业务的单证中心模式,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针对扫描仪等影像工具进行远程传输时, 会或多或

少地存在失真现象, 可以通过对设备的升级, 提高机器的分辨率, 从黑白扫描升级为彩色扫描, 城市商业银行在对单证中心的扫描仪等系统进行了系统的升级后, 返工率可降到1%左右。

2. 针对单证中心人员面临众多的客户群体, 无法一一了

解客户的情况, 可以通过系统的电子化工具, 来加强单证中心与收单行的信息交流和传递, 如增加“实时对话”、“实时业务会议”等功能, 把特殊业务记录、反馈、意见等集合在系统里, 打破了仅通过“电话”这样的系统外沟通的方式, 使得个性化需求可以通过系统渠道得以实现。

3. 针对在单证中心的人员整合过程中, 有可能在操作中

可能出现非标准化操作的情况, 可以通过定期的业务学习和沟通, 成立专门的政策研究小组, 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操作细节进行避免。但涉及跨国界的外汇政策的多变性和多样性, 目前仍难有可行的方案解决, 因此在实务中, 跨国界的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整合, 大多数仅将国际惯例被普遍采用和认可的信用证、托收业务进行整合, 对于与当地特殊政策相关联的内容仍保留在分支机构的职能范围内。

4. 借鉴综合柜员制的理念, 保留同城支行国际结算业务

专岗, 删除复核这个层次。在单证中心实现专业人才的集中后, 收单行所留下来的必须是“全面复合型人才”, 业务专岗须经过专业培训, 职能与目前分支机构经办的职能有所加强, 责任也有所加强。收单行经办将单证初审后扫描入系统, 直接传送至单证中心, 由单证中心经办承担收单行复核的一部分职能。优化后, 收单行将延伸到每个与客户接触, 打破了瓶颈, 解决了等待时间问题。在操作风险控制方面, 可以借鉴综合柜员制的风险监控体系, 实现人机核对、柜员日终轧账制、业务权限授权制等;不断加大事后监督力度, 完善轮换岗位制度, 加大培训力度, 完善综合考评力度, 为国际结算业务提供专门业务考核指标。

5. 尝试国际结算与国内结算的初步融合, 以顾客为中心,

提供单点接触, 客户直接面对一个人或一个组, 改变传统上以银行自身为本位, 客户被动围绕着银行操作流程转的局面, 从而使着银行的运作以业务导向转向以客户导向。让客户能够从一个柜员那儿了解到一揽子的国内国际结算服务将能够大大提升其满意度, 这将是以后单证中心继续优化的方向和银行得以提升竞争力的最终目标。

摘要:国际结算业务采用单证中心模式, 是近年来国外银行开办外汇业务的首选模式, 为国外银行所推崇。城市商业银行对国际结算业务实施单证中心模式, 具有节约人力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和提高客户满意度等优势。通过增加设备投入、系统开发及采用综合柜员制等方式, 可以解决单证中心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国际结算业务,单证中心,收单行,城市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申丽珍.中国银行国际结算单证业务集中处理的模式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 2008.

上一篇:生命的本质下一篇:乘车安全教育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