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在翻译及其理论构建中的作用(通用12篇)
关联理论是近年来影响较大的认知语用理论.它关注的核心是交际与认知,是一种研究语言的解释性使用的`方法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语言的解释性用法.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的依据就是关联性.
作 者:李磊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刊 名: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32) 分类号:H3 关键词:关联理论 推理 语境 翻译
关键词:关联翻译理论,翻译过程,最佳关联
一、引言
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于1991 年在其著作《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首次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他把翻译看作是一种推理的过程, 认为翻译是以语码为媒介, 以语境为背景的动态推理过程, 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后来, 他的这套理论被引进中国, 许多学者诸如何自然、赵彦春、苗兴伟等对这套理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本文试图从翻译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研究翻译的过程, 以期为今后的翻译工作开辟新思路。
二、关联翻译理论的缘起
要谈关联翻译理论的缘起, 需从关联理论说起。关联理论是法国认知科学家斯博伯 (D.Sperber) 和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逊 (D.Wilson) 于1986 年在其合著的《关联:交际于认知》一书中共同提出来的。关联理论其实是一个关于语言交际的理论, 它的核心问题是交际和认知, 其作用是对人类交际和认知做出合理的解释。在关联理论的基础上, 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于1991 年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关联翻译理论就是把翻译看作一种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 其研究的对象是大脑, 而不是语段本身或语段产生的过程。
三、关联翻译理论如何指导翻译过程
一般而言, 翻译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正确理解和充分表达。关联翻译理论对翻译过程的指导作用表现在如何推理理解原文、推理的依据和如何选择译语表达原文、选择的依据上。
(一) 关联翻译理论指导理解过程
在理解阶段, 译员首先作为原文的读者或听者, 根据原文文本内外因素设置语境假设, 再结合原文文本的明示信息进行推理, 获得关于作者交际意图的最佳关联。能否获得最佳关联、做到正确理解是翻译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 接下来本文要探讨如何从语义分析、语境分析和语用分析三个方面, 结合关联翻译理论来正确理解原文文本。
1. 语义分析
语义分析是语言分析的一个分支, 说明在一定语境中,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词项之间的语义关系, 探索词项的意义。而一个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语法意义必须要在具体使用中才能体现, 词汇意义却是固定的, 包括两个部分:概念意义和关联意义。例如:下面的3 个book就有不同的含义。
(1) She is reading a book by Stephen King. 她正在读斯蒂芬·金写的书。
(2) Book early to avoid disappointment.及早预约, 以免失望。
(3) I am in her good books at the moment. 她现在对我有好感。
第一个例句中book是体现的它的本义即概念意义, 后面两个例句体现的都是book的关联意义。关联意义比较开放和不确定, 包括有四种形式:内涵意义、文体意义、感情意义和搭配意义。由于受到文化、经历、宗教、地理位置、社会背景和教育等因素影响, 译员在理解文本时, 一定要找到交际线索, 达到最佳关联, 首先要确保自己正确理解了原文文本, 才能做到把信息传递给读者。
2. 语境分析
首先, 关联翻译理论中的语境有别于语境作为言语上下文的定义, 关联翻译理论中的语境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语境是心理建构, 是听者关于世界假设的一个分集。” 以上所指的世界假设也就是认知环境, 包括各类信息的集合, 既有言语上下文的信息, 也有译员头脑中存储的各种信息。因此译员在翻译的过程中, 首先要充分利用自己认知环境中的各类知识, 根据原文明示信息推导出其暗含意义。
但是语境不是永恒不变的, 而是动态的, 所以翻译过程中的语境都只能是语境假设。译员要从这一系列语境假设中进行选择, 以获得一定的语境效果, 选择的依据就是关联性。例如译员在读到The Devil too has Achilles’heel时, 会先结合自己脑子里储备的语境知识获得以下信息:魔鬼也有阿克琉斯之踵。如果直接这样翻译, 读者会一头雾水。而熟悉西方文化尤其是希腊神话的译员知道, 阿克琉斯是希腊神话里的英雄, 他全身上下除了脚跟, 都是刀枪不入的, 也就是说“阿克琉斯之踵”指的是致命的弱点之意。有了这个认知, 译员再进一步推导:没有人是绝对强大的, 魔鬼也有他自己的弱点。
3. 语用分析
语用分析是也语言分析的一个分支, 其研究对象并非语言系统的内部构成, 而是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话语, 并通过把握语言符号和使用语言符号的人的关系来达到真正理解原文文本的目的。译员在翻译的过程中, 要注意找到语言符号和使用语言符号的人的感情、态度、情绪、意念之间的关联, 了解这一点对于翻译来说非常重要。例如下面的一个例子, 如果只从语言的表面形式或词语的结构出发, 是很难理解这段对话的。
Selina:Has your leader gone mad? Why did he do that to you?
Mandy:Let’s go to get some tea.
从语言的表面形式来看, Mandy的回答与Selina的提问风牛马不相及, 按照字面意思理解, 根本不知道原文要表达什么意思。这种情况, 译员就要去推导讲话人的情绪或者意念, 找出语言符号和讲话人的意图之间的关联, Mandy突然话锋一转说要去喝茶, 其意图是想让Selina明白她现在不方便回答这个问题, 隔墙有耳, 或者老板就在旁边。将语用分析和关联翻译理论结合起来, 是增强对原文文本理解的必经之路。
(二) 关联翻译理论指导表达过程
翻译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是:表达。译员首先要对目标读者的认知环境做出猜测, 旨在使目标读者获得最佳关联。目标读者的认知环境包括: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以及大脑中所存储的各类信息和知识。在判断好目标读者的认知能力后, 译员就可以把自己在理解阶段建构的信息图使用最恰当的形式, 传达给读者, 让读者与原语作者之间建立起最佳关联。
当关联度特别强的时候, 可以采用直译法, 原语和译语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非常趋同。当只有部分关联或者关联度特别弱的时候, 需要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当译员在翻译“This was the last straw. I was very young:the prospect of working under a woman constituted the ultimate indignity.”这句话时, 就要特别小心。“This was the last straw.”不能直译成“这是最后一根稻草”, 这句话其实出自一则阿拉伯寓言, 这个寓言要告诉我们的是:事情发展到一定极限, 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即便一个很小的事情都能压垮它。所以翻译“This was the last straw.”应该结合目标读者的认知能力, 意译成“我再也无法忍受了”。后面那句“I was very young:the prospect of working under a woman constituted the ultimate indignity.”就直译成“我当时很年轻, 要在一个女人手下工作, 对我是最大的侮辱”即可。
四、结论
关联翻译理论对翻译的启示是:译员在进行翻译活动时, 一定要重视关联翻译理论对翻译过程的指导作用。具体而言就是, 译员作为信息的传递者, 要通过两次推理, 找到最佳关联, 才能达到翻译的交际目的。在理解阶段, 译员通过与原作者之间的明示—推理过程, 寻找关联线索, 充分解构原文。在表达阶段, 译员要对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做出推理, 发现最佳关联, 进而选择最合适的语码, 传递信息, 进而促成一次成功的翻译。
参考文献
[1]Sperber, D.and 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关键词:寓言;关联理论;翻译
中图分类号:D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2-0079-02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蕴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然而,汉语寓言由于根植于特定的文化之中,在跨文化翻译中造成了很难解决的问题。虽然讨论汉语寓言翻译问题的文章比比皆是,但这些文章无外乎简单的建议译者采取直译、意译或二者结合的方法来处理寓言,至于为什么在一种情况下使用这种译法而在另一种情况下使用其他译法,却从未讲清楚过。虽然也有一些学者从语用学和文化交际的角度讨论过汉语寓言的翻译,主张翻译策略的选择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寓言的作用、文体风格、读者的文化背景等等,但翻译中的决策究竟与这些因素是怎样具体联系起来的却仍不清楚。就像著名学者Wilss指出的那样,在大多数情况下,翻译方法只是指出译者应该估量和权衡,但并未指出如何去做到。(Gutt,2004)
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们对翻译现象的本质认识不够,因此无法确定翻译成功的标准和条件。关联理论这一认知语用学的最新成果不仅为整个翻译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汉语寓言翻译也有新的启示。它从言语交际的角度对翻译本质所作的解释,能够帮助译者走出汉语寓言翻译的困境。
1关联理论简介
自从Grice提出会话含义学说以来,引发了语用推理和自然语言理解的研究。他的意义理论认为,话语可以传递语义内容以外的信息,听话人能够识别话语的含义。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交际认知观,特别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认知分析,既得益于Griee,也超越了Grice。因此,关联理论建立在Grice的会话原则基础上,并对其做了部分修正和创新,以关联性的定义和两条笼统的原则作为基础。关联性被看作是输入到认知过程中的话语、思想、记忆、行为、声音、情景、气味等的一种特性。当输入的内容值得人们加工处理时,它就具有关联性。
Sperber和Wilson(Sperber and Wilson,1988)认为,要想使说话人正确理解话语,说话人必须期待听话人选择正确的语境假设,即其希望他使用的语境假设。否则误解就会产生。然而,由于认知语境中的假设多种多样、包罗万象。听话人又是怎样选择正确的语境假设从而保证交际成功的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Sperber and Wilson(1988)提出了“明示—推理交际(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和“关联性(relevance)”的概念。认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说话人发出一种明示刺激,向听话人表明其在通过这种刺激向他传达一系列假设,而听话人将话语和自己认知语境中的一系列语境假设结合推断出话语的意义。关联理论的中心论点就是。根据人类交际的心理特征,人们在理解的过程中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话语是具有最佳关联的。由此Sperber and Wilson提出了解释人类交际本质的“关联原则”:每一个明示交际本身都传达了其最佳关联性(Sperber and Wilson。1988)。话语的关联性是由话语产生的语境效果和理解话语所需的处理努力两个因素决定的。其他条件相同,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大;其他条件相同,处理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大。因此,所谓具有最佳关联性即可以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并且不需要花费不必要的处理努力。
2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交际的目的也就是交际者的意图和听者的期待。关联论把翻译看做一个语际间的明示—推理的阐释活动,是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是一种不同语言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多维度的交际活动。关联理论通过明示——推理提供最佳的语境效果。译者应根据关联论从潜在的认知语境中选择合适的语境假设,从原文的语音层、句法层、语义层和语用层等语言或交际层面中推断出原文的意图,并根据读者对象的认知语境选择做出合理的假设判断,以选择适当的译文,努力实现原文作者意图与译语读者的期盼吻合。关联论也关注社会因素,其人之环境的信息包括百科信息,而听话人则需要识别说话人传递该信息的意图,也就是识别该信息的交际意图。翻译作为一种社会交流的形式,肩负起交际双方成功交际的中介,使交际双方获得同样的认知心理图,翻译中译者向译文读者传达原文所有可能的意义,保证交际的成功。
因此,虽然关联理论并不是为翻译提出的,但它必然会给翻译研究带来新的启示。赵彦春(1999:185)曾经说过,关联理论“统一的理论框架可以‘框住’人类的一切翻译活动”。笔者认为,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2.1翻译的本质
由于翻译是人类交际活动的一种,因此也具有明示—推理性质。但与一般的交际行为不同,翻译是一个双重交际过程:首先,作为接受者,译者和原作者进行交际;然后作为交际者,译者把自己对原作的理解传达给译语读者。因此,翻译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语际的阐释性用法。在阐释性用法中,文本之间的关系是阐释性的相似(interpretive resemblance),而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对等。因此,成功的翻译只能是与原文在相关方面充分相似的文本。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使我们避免了诸如“直译”和“意译”这种长期存在翻译学界的争议。在关联理论框架内。所有的翻译现象都可以被看作是与原文本在相关方面充分相似的阐释性用法。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只是在与原文本的相似程度上有所区别,或者说在不同的方面与原文相似。
2.2翻译成功的条件
根据关联理论,成功的交际行为是与“关联原则”相一致的。因此,要保证翻译成功,译者在选择具体翻译策略时也必须保证译文本身传达了其最佳关联性。这条原则既规定了译文应该在哪些方面与原文相似,又规定了应该怎样实现这种相似性,即在选择具体的翻译方法时,译者应该保证译文内容对译语读者产生了足够的语境效果,但在表达方式I-X不使读者花费不必要的处理努力。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对意向读者的认知语境做出正确的判断;在选择翻译方法时,要保证译文具有最佳关联性。虽然这条原则并没有指出具体的做法,但任何具体的翻译手段或方法都可以看作是关联原则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Gun,2004)。实际上翻译原则只有一个:时刻保证译文的最佳关联性。
3关联理论在汉语寓言翻译中的应用
由于在使用汉语寓言时,人们通常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蕴味深长的道理,因此寓言的意义是含蓄的。又是具有同一历史文化
背景的人们所熟知的文化遗产,因此它又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
在关联理论框架下,翻译是交际行为,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是使交际成功,而不是与原文“对等”。“对等”是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尤其是在汉语寓言翻译中。而“交际”并不总是完美的,因此我们也不能奢望翻译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完美的。根据关联理论。只要做到成功的交际,即保证译文符合关联原则,我们的翻译就是成功的。唯一衡量寓言翻译是否成功的标准就是译文是否对读者产生了足够的语境效果而未花费不必要的处理努力。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汉语寓言之所以成为翻译的难题,是因为一方面,原作者用寓言是为了表达含蓄而丰富的含义,所以译文也相应的必须产生丰富的语境效果;另一方面,汉语寓言由于根植于特定的文化,对理解它所需的认知语境有较高的要求,理解时所需花费的处理努力也较大。因此,我们可以将汉语寓言翻译中的困境在关联理论下重新定义:译者可以去除寓言中的文化因素,把它的含义直白的表达出来以减少译语读者的处理努力,但这样的译文可能是不成功的,因为它可能由于没有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而不具有最佳关联性;译者也可以保留汉语寓言的文化因素,把它直接移植到译文中去,以期产生丰富的语境效果,但这样产生的译文也可能是失败的,因为它很可能由于花费读者过多的处理努力而不具备最佳关联性。虽然这看起来仍然是一个进退两难的处境,但在关联理论的关照下,译者总能找到一条出路。
根据关联理论,关联性是由语境决定的,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关联性不同。同样,与关联原则的一致性也是依语境根据关联理论,关联性是由语境而定的。这对寓言的翻译有着重要的启示一—译者在翻译中所能达到的成功取决于意向读者的语境。因此。在寓言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首先要确定译语读者的语境与正确理解原寓言所需的语境有多大差异,由此决定在翻译中他能实现的与原文的相似程度。在选择具体翻译策略即明示手段的时候,译者只需将关联原则铭记于心,保证译文对译语读者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而又不花费其不必要的处理努力。“做到了这些,翻译就是成功的,而不是亏损、失败,更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4结束语
论关联理论对幽默的阐释及翻译
关联理论是一种语言交际理论,它对于幽默话语的产生和理解,及其翻译都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了交际双方发出和接受幽默话语的双向交流过程.同时,在翻译幽默时,始终把翻译视为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动态明示--推进过程.译者要根据交际者的意图和受体的期待进行取舍,这样才能取得最佳关联.
作 者:罗映兰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长沙,41刊 名:湖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HUNAN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7“”(2)分类号:H159关键词:关联理论 幽默 翻译
一、语文教学理论与翻译教学的有机结合
翻译课程已经有十余年的发展史,有关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将翻译理论与语文教学理论有机结合是现阶段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很多专家学者对翻译理论抱有不一致的态度,有人认为翻译不需要理论支撑,太多的理论对于实践性较强的翻译来说意义不大,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不大。他们认为拥有一定数量的词汇量和语文理论基础,翻译便可以顺利开展。也有人认为,所谓的翻译理论不过是原来翻译人员总结的一些经验而已,笔者认为,翻译的理论是客观存在的,它对具体实践过程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通过翻译者掌握一定数量的翻译理论可以将自己在翻译中遇到的问题有效解决,而不必通过自身实践一点点钻研,是翻译人员快速成长的有效捷径。翻译理论及语文理论对翻译实践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翻译课程应当将语文教学理论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掌握一定数量的理论后再开始实践。但是教师怎样将理论有效传授给学生,学生如何学习理论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是现阶段值得商讨的问题。
1,在翻译教学中,笔者认为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几种能力,比如,培养学生具有语言的分析能力,要学会快速翻译,将听到的语句快速在头脑中组织语言,将词汇按照语法顺序排列组合,形成正确的语句。让学生拥有合理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拥有系统的价值标准,了解所翻译的内容需要遵循哪些原则,掌握系统的理论,不能仅凭感觉翻译。
2,教师在课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应当是引导者,而不是一味的灌输理论,应当让学生明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本领,更重要的是掌握研究能力,学会在具体实践时找到能够帮助自己完成工作的理论基础,让学生不断强化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技能。但是,现阶段的翻译课堂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翻译的发展历程及翻译技巧还应当更加深入探讨,不能仅靠教师的几节课就将整个过程讲解完毕,之后就再不提及。这种做法在翻译教学中是不可取的,它完全忽略了这些理论知识对今后学生的翻译实践有多么重要的指导作用。日后,在学生翻译具体实践中会发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其实多是因为当时学习翻译理论时对这些知识积累不足造成的,因此这些理论知识应当及时贯穿到教学理论中,并不断在实践中进行补充。
二、怎样利用语文教学理论解决翻译教学中的问题
翻译课程中的一切理论都是为翻译的具体实践起指导作用的,因此,所有的教学方法应当更好的为指导实践服务,这也是翻译课程的教学目的。我国传统的翻译课程主要采用的是讲授理论、学生练习、批改练习、讲评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但是也有它的独到之处,针对学生的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针对自身的问题纠正翻译方法,并对翻译中的真实困难提出解决方案,通过不断练习,可以加强学生自身的翻译能力,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不少学生在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多是由于对英文及语文的语法掌握不牢固,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出现语句不通顺,语法错误等常见现象。这些问题的根源便是语法知识薄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将语文的理论知识植入到翻译课程中来,让学生在掌握翻译技巧的同时,对语文及英文的语法掌握透彻,打实语言基础。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经常出现的语法错误及重大翻译错误进行分析和点评,让学生对自己出现的问题反复思考,找到错误出现的原因,并在今后的翻译课程中杜绝相同的错误出现,这对学生翻译实践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让学生既体验了翻译的整个过程,也将语文理论和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在对学生练习评述的过程中,也是学生对翻译实践的理解过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消化吸收,并升华整个翻译过程。
三、如何采用语文教学理论进行翻译教学
传统的教学课堂过于单一,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免产生厌倦心理。教师在针对翻译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反复讲述时,不免让学生感到翻译实践会有这么多错误,感觉自己的学习没有成绩,产生消极心理,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过多参与到课程中来,而是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听起来没有兴趣点,学生的热情不高,影响了教学效果。翻译教学应当吸取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上的优点,比如在今后教学中加入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加入到教学中来,采用交互性的教学方法,与传统课堂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口语练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加深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印象,巩固理解和思考,让他们能够快速掌握翻译的技能,尽量学以致用,摆脱课本中八股文式的束缚。遇到问题,师生可以通过讨论解决方案,让学生在学习时有方向感,问题得以解决会使学生们产生成就感,从而主动去完成接下来的翻译学习。另外还可以在教学中加入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自觉分组,就翻译中的案例进行讨论,互相探讨解决方法。有目的的选择优秀的译文供学生们鉴赏,通过各式各样的灵活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1,有选择性的选取教材及教学内容目前,有关翻译课程的教材多种多样,各类教材良莠不齐,不同的作者通过不同的视角对翻译理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翻译教材类的数目繁多,如何选择合适的教材,也是一门学问。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选择具有方向性,符合自己学生特点的教材,教师在讲授某些章节的时候,选择某一本教科书进行讲解,按照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掌握教授课程的具体内容,做合理的删减和添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应当将教学时间灵活掌握,让不同的教材占用的学时根据教材内容的比重自由组合,相互补充。分量重的内容可以详细讲解,多用课时,分量轻的课程内容则可以略讲,将更多学时分配给其他内容。这样才能细化教学课程,力争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教学成果测试多样化教学成果如何要通过测试进行判定,因此,在翻译课程中,教学成果测试这一环节必不可少。测试内容对检测学生翻译水平的影响很大,因此测试的题目需要经过认真的考量,早期翻译课程的测试内容围绕阅读理解、判断正误等题目进行,后来逐步发展成为选择、填空等形式,而在语文教学理论中,教学测试内容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根据测试的目的及测试的重点不同,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等级,多样化的题目和针对性较强的题目,测试的成果检测越客观公正。除了必要的选择、填空外,适当加入对于翻译策略的探讨、译文的评析等内容也很有必要。所以在翻译教学中应当借鉴语文教学的实践理论,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结语:
综合而言,语文教学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只是翻译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理论进行研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翻译教学现状,教学过程中不断遇到的问题,结合实际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不断地思考,将翻译教学课程的理论内容得以充实和发展,以得出更多有助于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内容,这些都是翻译教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建立在教育学还是心理学,亦或是语言学、翻译学,翻译教学所涉及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掌握教学进度,制定教学计划,让更多更有助于翻译实践的内容讲授给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苗菊.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47-51.
[3]钱春花.基于心流理论的体验式翻译教学对翻译能力的作用分析[J].外语界,,(3):23-30.
关键词:图式理论;语言图式;内容图示;形式图式;英语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141-01
一、图式理论综述
从图式到图式理论的演变和发展这 200多年的历史过程, 凝聚了哲学家、 心理学家、人工智能专家等诸多学者专家的心血。根究西方哲学家的一般理解, 图式就是用来组织、描述和解释我们经验的概念网络和命题网络。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认知过程中通过对同一类客体或活动的基本结构的信息进行抽象概括, 在大脑中形成的框图便是图式[1];心理学家认为图式是储存于人们记忆之中的由各种信息和经验组成的认知结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30年的发展研究, 国内关于图式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而21世纪以来,图式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外语教学领域,涉及了阅读、听力、翻译、写作等方方面面。大多数学者认为,影响读者理解的图式有三种类型: 语言图式( linguistic schemata)、内容图式( content schemata)和形式图式( formal schemata)。[2]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先前的语言知识,即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内容图式是指文章的内容范畴,是文章的主题,因此内容图式又被称为主题图式。形式图式( formal schemata)通常也被称作文本图式( textual schemata),或者也称修辞图式( rhetorical schemata),是有关各类文章篇章结构的知识。
二、图式理论在外语阅读中的应用
20世纪 7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应用,图式理论也受到影响。现代图式理论出现后,被广泛用于研究阅读理解等心理过程[3]。国内图式理论首先被应用于外语的阅读教学中。正如张法科、 王顺玲所述, 图式理论应用于外语阅读教学,标志着阅读理论发展的新阶段[4]图式理论的应用不仅促进了读者对语篇的理解,而且也提高了学习者阅读理解的效率。当然,阅读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任何单一的理论是无法解决的。
三、图式理论在翻译理解中的作用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担负着传递信息的责任,为了使原文本信息得到准确的传达, 译者就必须透彻理解原文内涵。而对于原文来说,译者首先是一名读者, 作为翻译活动主体的译者,他对原文的理解常常是受他的心理图式所影响的。译者是特殊的读者,他的语言图式会影响他阅读的速度与理解,他不但要自己进入原语读者的角色,还要有意识地识破这来自异族文化的语言材料中的一切内涵, 不论是形式方面的还是内容方面的,他都要挖掘出来,这要求他有丰富的形式图式与内容图式。在文学翻译中,由于文学作者往往博古通今,他们的作品同样也会包罗万象、引经据典,有时连原文读者也未必能完全读懂。所以,对于一名译者来说,他拥有的图式愈丰富愈广泛。
四、图式理论在翻译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翻译水平的作用
基于图式理论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强调图式理论的功用较为迅速明显地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是可能的。具体而言,可以从三种语言图式类型着手,在翻译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应该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外国文化的报刊书籍,如政治学、艺术史、美国地理、英国风情等。还可适当地引导他们背诵一些名篇佳作或习语的英译,以夯实其语言根基,更便于翻译出更地道的译文来。比如商务英语翻译中,American Plan includes bed, breakfast,lunch and dinner.译文为美式酒店服务包括住宿和一日三餐。American Plan指美式酒店服务或美式收费制(包括膳食及一切服务费在内的旅馆收费制)。与它相对应的有 Continental Plan 和 European Plan。这些词汇为英美文化所特有,并非什么“美国计划”、“大陆计划” 或“欧洲计划”,而是用来指代英美旅游业中不同的接待方法。再比如,文本类型不同, 语体也不尽相同。SAFE,EASY, QUICK&with FUN!普通翻译成:这种机器使用起来安全,操作起来也很简单,生产效率高,而且能给您带来很大的乐趣。虽然翻译正确表述了原句的内容,但作为食品料理机的广告,并没体现出工整、简洁、有力的文体风格,所以更好的翻译应为:使用安全,操作简便,高效快捷,乐在其中!还有中翻英也是如此: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英语可以翻译成: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 marked an unprecedented great 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这是江泽民1997年11月1日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原文中“新中国”一词所表达的概念在中国人人皆知 ,但美国人就未必清楚,因此译者把“新中国”翻译为西方人所熟悉的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加上“in 1949”,这样原文中的信息在译文中得到更清楚的表达。
参考文献:
[1]彭开明,杜成, 徐建英.认知图式理论在翻译建构中意义及其具体运用[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21-124.
[2] 傅静. 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 启示与限制[ J] .
[3]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摘要:本文将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引入项目管理过程,着重从薪酬的角度研究了公平理论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并引入管理学中的一个常用案例对此作了讨论,阐明了采用何种激励措施以最大化公平效果。对于项目管理实际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1962,与罗森合写)、《工资不公平对工作质量的影响》(1064,与雅各布森合写)、《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1965)等著作中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我们认为,公平理论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工资报酬分配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本文将其引入项目管理,通过结合项目管理的实际,对公平理论的作用给出了新的注释。
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一种比较称为横向比较,即将自己获得的“报偿”(包括金钱、工作安排以及获得的赏识等)与自己的“投入”(包括教育程度、所作努力、用于工作的时间、精力和其它无形损耗等)的比值与组织内其他人作社会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另一种称为纵向比较,即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与目前所获得报偿的比值,同自己过去投入的努力与过去所获报偿的比值进行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
在项目管理中,项目经理对开发人员的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随着项目管理理论的日益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特别是项目经理意识到在开发人员中倡导一种公平氛围的重要性。
但由于下面几个方面原因,公平本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第一,它与个人的主观判断有关。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自己的或他人的投入和报偿都是个人感觉,而一般人总是对自己的投入估计过高,对别人的投入估计过低。特别地,目前许
多软件开发人员刚从单打独斗的作坊式开发环境脱离出来,还带有那种对个人能力十分崇拜的情结。这使他们更加高估自身的投入。
第二,它与个人所持的公平标准有关。上面的公平标准是采取贡献率,也有采取需要率、平均率的。例如有的开发人员认为补助改为奖金才合理,有的开发人员认为在团队内部应平均分配才公平,也有的开发人员认为按经济困难程度分配才适当。
第三,它与业绩的评定标准有关。我们主张按绩效付报酬,并且各人之间应相对平衡。但如何评定绩效?是以工作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还是按工作能力、技能、资历和学历?一个刚博士毕业没有开发经验的软件人员和一个拥有10年软件开发经验的本科学历者,谁应获得较高的报酬呢?不同的评定办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最好是按工作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用明确、客观、易于核实的标准来度量,但这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难以做到,有时不得不采用其他的方法。
第四,它与评定人有关。绩效由谁来评定?是公司领导评定还是项目经理评定或自我评定,不同的评定人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由于同一组织内往往不是由同一人评定,因此会出现松紧不
一、回避矛盾、姑息迁就、抱有成见等现象。
公平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察觉到自己的工作与所得到的报酬之比,同其他人的工作与报酬之比相等时,就公平,否则就不公平。公平能起到激励的作用,不公平会起消极的作用。人能否得到激励,不仅是他得到了什么样的报酬,更重要的是与别人相比,这样的报酬是否公平。公平的实质是平等,它体现在对人格及其权利的尊重上。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案例:
案例 由两位年轻人辞职引起的薪资制度变革
一家在同行业居领先地位、注重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高技术软件开发公司,不久前有两位精明能干的年轻软件开发人员提出辞职,到提供更高薪资的竞争对手公司里任职。其实,这家大公司的技术主管早在数月前也曾要求公司给这两位年轻人增加薪资,因为他们的工作表现十分出色。但人事部门的主管认为,这两位年轻软件开发人员的薪资水平,按同行业平均
水平来说,已经是相当高的了,而且这种加薪要求与公司现行建立在职位、年龄和资历基础上的薪资制度不符合,因此拒绝给予加薪。
对这一辞职事件,公司里的人议论纷纷。有的人说,尽管这两位年轻人所得报酬的绝对量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他们的表现那么出色,这样的报酬水准是很难令人满意的。也有的人质疑,公司人事部门的主管明显地反对该项提薪要求,但是否与公司雇用和保留优秀人才的需要相适应呢?公司是否应当制定出特殊的条例来吸引优秀的人才,或者还是让那些破坏现行制度的人离开算了?这些议论引起了公司总经理的注意,他责成人事部门牵头与技术、生产、销售、财务等各部门人员组成一个专案小组,就公司酬劳计付方式广泛征求各部门职工的意见,并提出几套方案,供下月初举行的公司常务会讨论和决策之用。
我们认为,作为一个项目经理,如何衡量开发人员的业绩并给予物质上的激励,在决定工作满意感,激发员工工作动机,增强团队凝聚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激励制度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员工不遗余力地为团队目标奋斗,提高项目开发效益,而且能在人力资源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下吸引和保留住一支高素质,具有竞争力的软件开发队伍。激励制度要有效发挥其激励作用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建立在公平基础上。亚当斯认为:公平感是员工是否对奖励感到满意的一个中介因素,只有当人们认为奖励是公平的,才会产生满意感,激发工作的积极性。激励与绩效挂钩是公平理论的一条基本原则,好的激励方案一定是公平的。
如何做到让每一个开发人员感到公平?
首先绩效评估体系应该科学合理。
①评估时要建立多层次考核目标,目标的设定应把握 SMART原则,即“S”是明确的(Specific),“M”是可衡量的(Measurable),“A”是可操作的(Attainable),“R”是相关的(Relevant),“T”是有时限的(Time-defined)。摩托罗拉公司在其员工业绩考核方面设定的目标不仅包括财政、客户关系、员工关系以及合作伙伴之间的表现,也包括对员工的领导能力、战略计划、客户关注程度、个人发展、过程管理方法等的考察,考察的目标具有多层次性、明确性、可量化性特征。
②量化评估结果。评估目标的多层次性决定了评估结果的复杂性,如对软件开发人员的评估可分为编写程序代码行数、每千行的出错率、每千行的编写时间等评估子目标,这些子目标的评估并不直观,所以必须有一套完善的量化机制,对各层次目标进行量化分析,最后按轻重加权得该员工的综合绩效。绩效评估的结果是给予软件开发人员何种激励的依据。对很多开发人员来说,他们所获得的激励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反映公司或开发团队如何看待他们的贡献,根据绩效确定的报酬,能反映其自身的价值,使其感到公平和满意。柯帕尔曼哈恩和比尔在对一个大型金融机构的研究报告中指出:这些把工作实绩和报酬相联系的分支机构在取得有价值的绩效方面远较那些在两者联系不够紧密的分支机构为优。其次,采取灵活的激励形式。以薪资发放为例,良好的薪资发放形式能增强激励效果,改善人际关系和维护员工心理健康。目前,薪酬发放形式主要有两种,公开发放和秘密发放。公开发放薪酬指薪酬的决策、分配、发放过程透明化,使每个开发人员的报酬情况均可被了解。
(1)优点
A 公开发放薪酬,使奖酬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公开,如果奖励公正,开发人员的业绩能在报酬中体现出来,他们就认为公平,从而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
B 薪酬的透明易于改善组织的人际关系。公开的薪酬使员工与管理层,下级与上级,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优化,形成一种信任、坦诚相对的关系,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团队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C 公开发薪有利于先进推动后进,优秀开发人员当众领取高额报酬对其本身是很好的激励,同时对非优秀开发人员也是一种促进,D 公开发薪可以减少项目经理凭个人主观代替客观标准发放薪资的暗箱行为,并能够及时从开发人员的反馈中得到建议,进而可对下一步薪酬设计进行修正,这样人事部门就能更有效更公平地作出薪酬决策。
(2)缺点:
A 公开发放可能会造成员工主观上的“不公平感”。人们在认知上常常会高估自己而低估他人,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应该比别人拿更高的薪酬,这样往往是客观上的公平却被人们主观上认为不公平,从而公开的薪酬使人们的不公平感在比较中产生,这将大大减弱了薪酬的激励作用。
B公开发薪可能会给员工造成心理压力。首先,优秀员工在“非正式组织”(梅奥,人群关系论创始人)中将受到抵制,这时他们担心脱离群体,会自动降低投入,以求得归属,同时,优秀员工一旦失去高薪地位心理上又难以接受。其次,对非优秀员工来说,公开薪资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催其奋进的作用,但公开低薪会使员工自卑,这种负强化对员工心理无疑是消极的,所以,公开发薪无论对优秀或非优秀员工都具有心理上的不良后果。
秘密薪酬模式指薪酬的决策,分配,发放过程均不公开,每个员工的报酬情况不可被了解。
秘密薪酬模式可以避免组织内成员互相攀比,消除某种程度上的不公平感,最重要的是可以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使高薪者不被非正式群体歧视,使低薪者不感到自卑,同时也不会产生高薪者轻视低薪者,低薪者嫉妒高薪者的现象。
当然秘密模式也有缺点,如可能造成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猜忌,造成不信任感,模糊心理和身处局外的感觉,也可能造成管理者凭个人主观好恶分配报酬的暗箱行为,产生不公平,这样就弱化了薪酬的激励作用。
据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知道,公开、秘密发放薪酬的两种形式,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单纯采用某一种模式是不能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的。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应该将两种形式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让员工感到满意,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两种模式结合,并不意味着两种发放形式简单的折中,项目经理应根据开发人员的工作性质,受教育程度,努力水平,人员素质等条件灵活制定该员工的付酬模式比重。在案例中,如果该公司能够根据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的特点,采取月工资、奖金公开,年终奖金秘密发放的形式,或是发放薪资时不公开某一职员的具体薪金数额,只公布各不同数额的职工人数的薪金平均值,就可以较好的解决问题了。
公平的尺度是制度。一个先进的项目开发团队应在项目经理管理、开发人员管理和奖惩措施等方面都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制度,这些制度充分体现着公平原则,只要严格落实这些制度,就能满足团队成员渴望公平的心理需求,起到公平的激励作用。造成不公平的原因,一是某些团队负责人私心作怪,违背团队制度,独断专行造成的;二是制度不完善,尤其是对项目负责人的决策行为还缺乏有效监督。根除不公平现象,重要的是建立和健全保证决策公平的规章制度。
公平的保证是公开和民主。要在项目开发团队内部建立一种平等的内部氛围,使每个普通的开发人员也能够参与团队的决策和管理。而这种参与的前提,是把决策的事情公开,在广泛听取团队成员意见的基础上再进行决策。坚持这一制度就可以保证决策公平,防止暗箱操作、个别人说了算。公开程度提高了,群众监督加强了,公平就有了可靠的保证。坚持公平原则,还需要勇气和魄力。项目管理过程的不公平现象,尽管只局限在项目管理领域,说到底也是一种腐败现象,而消除腐败现象肯定会遇到各种阻力和压力。在涉及团队某些成员切身利益的一些问题上,必然会得罪人,会遭到他们激烈的反对。这就要求团队负责人要有敢于同不正之风作斗争的勇气和魄力,以公正无私的良好形象,树立正气,打击歪风邪气,从而激励大多数员工的工作热情。
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重视公平的激励作用,必定会极大地提高整个项目的效益。我们可以从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得出重要的启示:首先影响激励效果的不仅有报酬的绝对值,还有报酬的相对值。其次,激励时应力求公平,使人们基本满意,尽管有主观判断的误差,也不致造成严重的不公平感。再次,在激励过程中应注意对被激励者公平心理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公平观,一是要认识到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二是不要盲目攀比,三是不要按酬付劳,按酬付劳是在公平问题上造成恶性循环的主要杀手。这些,都是一个出色的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
在关联理论视角下探讨低调陈述的产生
低调陈述是言语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说话人故意轻描淡写事实的真实情况,从而实现多种语用功能.不同的语言学理论对其产生的动机做过阐释.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探讨低调陈述的产生,认为它是一种随意言谈,说话人是对其复杂思想的释解,是旨在最佳关联.
作 者:孙秋月 范学荣 卞凤莲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刊 名: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 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87(1)分类号:H030关键词:低调陈述 最佳关联 随意言谈 语境评估
关键词:关联理论;最佳关联;文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104-02
一、导语
近年来,关联理论被广泛用于翻译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译界的重视。在关联理论框架下,文化翻译的实质有了新的界定。对于如何处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很多学者对此作过许多有益的探索。然而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文化翻译的文献还不多见。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译者必须深入探明翻译内容所涉及的原语和目的语文化特征及其差异,将双语的文化内涵适当对接。也就是说,译者不仅要传达出原文的信息意图,更重要地是传达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在关联理论的语用视野下进行文化翻译,才能够完整地体现整篇文章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二、关联理论
1986年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联名出版了专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提出了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Wilson的学生Gutt又进一步发展了关联理论,把关联理论和翻译结合起来,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该理论将翻译看成是一个对源语进行阐释的跨文化、跨语言的明示——推理活功,是语言交际的一种方式。
关联理论有两条关联原理(principle of relevance)。第一条:人类认知常与最大关联相吻合。第二条: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传递着自身的最佳关联假设(Sperber & Wilson)。而最佳关联假设的内容又包括两点:①明示刺激信号具有足够的关联,值得受话者付出精力进行加工处理。②明示刺激信号具有发话者的能力和意愿允许范围内的最大关联性。
由此可以看出,最佳关联假设是涉及受话者和发话者两方面的关联程度问题。根据Wilson在Relevance and Understanding一文中的论述,一个话语在某种解释下如果并且只有具备下列两个条件时才是最佳关联的:①它取得足够的语境效果,达到值得受话者注意的程度;②在取得这些语境效果的过程中,它不耗费受话者多余的精力。
三、文化翻译
1.关联理论视角下文化翻译的实质
运用关联理论研究文化翻译,重在对翻译过程的研究,把翻译当作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明示——推理的阐释活动,突出翻译的认知特性。由于每个人的认知结构各有差异,在不同的话语情境中,即使是同一个人所推导出的前提也不尽相同。所以语用推理中的前提只不过是某种程度上的假设,这种假设必然受到认知语境的制约。比如中国读者就很难理解雪莱的诗歌《西风颂》中的“西风”了:“O,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因为“西风”往往会使中国读者想到元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时的“西风”在中国人的认知环境中是与凄凉、萧瑟、悲伤关联。其实,这是一种语境的差异,英国的西风恰似我国的东风,代表的是春天。西方读者也很难理解这句话“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对于西方读者来说,东风和西风都是大自然的不同方向的风,因为他们缺乏这一认知语境:在中国革命时期,东风和西风分别代表革命势力和反革命势力。
从以上例句的翻译可以看出,文化翻译过程中译者试图寻求信息的关联,取得语境效果,找出话语与语境的最佳关联。关联理论强调的‘最佳关联’正是译者所追求的目标,语境效果越好,关联性就越强。
2.文化翻译策略
(1)语境假设。关联理论将翻译视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时译者应关注原文所使用的环境、参与交际者的身份、原文反映的社会文化因素,等等,以把握话语的特殊涵义和所蕴含的意图,并设法在译文中再现出来,使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失真减少到最小。如中国人旧时见面时习惯用问候“吃了吗”来打招呼。这句话如果直接翻译为“Have you eaten”,在母语是英语的人看来,一见面就问这句话,似乎是要请对方去吃饭,而非一种习惯性的问候。其实这句话就相当于“你好”。因此,就将其翻译为“Hello”或“Howa re you?”即可。这样,译者若是明白了原文产生的语境,就能将原文作者企图传给原文读者的语境假设正确传递给译文读者。
(2)文化信息调整。由于文化习惯、民族心理和价值观等差异,两种语言的认知环境不同,使得某些源语中的文化信息在被译为目的语后失去了它原有的交际意图和语用功能,这个时候就需要译者去调整译入语的文化信息,以实现现其交际意图和功能。如美国运动用品NIKE,读音为[′naiki],原意是希腊的胜利女神之名。该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时,译者将其译为“耐克”,取其经久耐磨,结实可靠之意,而且非常符合人们希望的运动产品“坚固耐穿”的愿望,又包含了克敌制胜的意义,正好与胜利女神的原意相吻合。若直接音译成中文“奈基”或“娜姬”的话,因中国消费者不熟悉胜利女神在源语文化中的意义,难以从文字中得到任何相关产品的信息,包括产品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可见选用符合目的语文化的商品名称,将原文的信息传递给目的语国家的消费者,有利于产品的销售。
四、结语
关联理论的交际观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过程,而文化翻译则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明示一推理过程。译者必须在对原文理解的过程中,通过付出推导努力,寻找原语作者意图和译文读者期盼的最佳关联,实现交际目的。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传递有效的信息,译者从原文中提取其认为符合译文交际功能的文化信息,再将其用目的语准确地表达出来。若原文所含信息无法在译语文化中表达出来,那么,译者可以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通过语境假设或调整原文的文化信息,进行文化信息的传递。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摆脱原文结构的局限,避免生搬硬套原文的字面意义,使译文与原文一样文理通顺,让交际效果达到最佳程度。
参考文献:
[1]Gutt,Ernst 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Oxford:Basil Blackwell,1991.
[2]Sperber,D.&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asilBlackwell,1986/1995.|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杜福兴.也谈关联理论[J].外语教学2005,(2).
[5]方梦之.译学词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何峻.论语用视野的文化翻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4).
[7]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8]孟建钢.最佳关联性对话语交际的解释力[J].外语学刊,2002,(2).
[9]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A].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在大力提倡“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注重培养幼儿主动性”的今天,邱学华先生创导的尝试教学理论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一直指导着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平时工作中大胆尝试、勇于探索,通过一次次的实践和总结感觉出“尝试教学理论”对我们本职工作的指导作用。
一、“尝试教学理论”对幼儿教育的指导作用
“尝试教学理论”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模式,也强调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从小就有“试一试”的精神。因为当前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娇生惯养、百般依赖、胆小、任性等不良的现象,那么我们幼儿教师就要让幼儿在干什么事的时侯都要自己去想,自己试着做,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品质,这些品质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将有极大的益处。从根本意义上讲,在幼儿园采用尝试学法,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能充分展示幼儿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二、在尝试中培养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年龄小,天生好奇好动,对于一些新奇事物特别敏感,往往会刨根问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幼儿的这种心理特点,将尝试教学理论应用于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使幼儿对教师准备的活动材料和所提出的问题跃跃欲试。比如在认识水的沉浮时,教师事先为幼儿准备不同性质的材料,有铁制品、木制品、纸制品、塑料制品、布制品等许多幼儿常见玩具,让幼儿自由操作、尝试、总结,最后大家一齐找出规律、得出结论。幼儿在这种活动中,情绪高昂,注意力集中,既没有压抑,又没有限制,通过自己操作尝试,不但解决了本节活动的教学目的,而且效果非常好,同时还引发了一些新问题,更加激发了幼儿课后还要尝试的欲望。
三、在尝试教学中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尝试教学提倡让幼儿干什么事都要先想一想,再去试一试,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组织及设计活动时,除了以游戏为主要形式,还要考虑为幼儿创设一种使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尝试的环境。比如在教幼儿认识“颜色”的时侯,在认识三原色的基础上要让幼儿发现其他颜色是怎么来的,教师就为幼儿提供滴管、透明的小瓶、三原色、纸等,让幼儿试着把两种原色调和在一起,得出其他颜色。
通过多次试验观察,幼儿就会明白,将不同比例的三原色中的任何两种色调和在一起会变出另外的许多颜色。要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新问题、新现象。记得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的世界是多么大,有伟大的自然急待他去发现,有广博的大社会急待他去探讨。”在儿童的一日生活中,凡是幼儿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幼儿能够想的,就应当让他自己去想,不要把大人的思想强加于幼儿,更不能强迫幼儿做不愿意或不感兴趣的事,我们应当从小就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在一日教学活动中,各项活动都有让幼儿尝试的可能。在每一项活动的开始,教师不要马上将结果演示给幼儿看,充分让幼儿自己试、自己想、自己操作、自己找规律、自己发现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这就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极好的锻炼机会,不知不觉操作能力便提高了。如在计算教学中在学习“数的组合”的时侯,教师为幼儿提供积木、图片、分合板、橡皮泥小球、小铁棒等,让幼儿动手操作,试着将总数分成两部分。幼儿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了数的分合方法和分合规律,如部分数交换,总数不变,或者是分合时一边的数字从开始逐渐增大,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另一边依次减少1。课后幼儿在玩游戏时,提醒幼儿可将参加游戏的人数分成两组,每组可以是不同人数。这样,幼儿的动手能力大大提高了,寻找和发现规律的经验也大大地丰富了。
四、在尝试教学中启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当前教育有很多地方急需改革,如何从小培养幼儿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是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悟出,尝试教学为幼儿形成这些优良品质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尝试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幼儿的探索意识,启发幼儿的创造力,拓展幼儿的想象力。如续编故事,看图编儿歌,用直线、横线、波浪线作画等活动,孩子们可以展开想像的翅膀,把那天真烂漫、充满童趣的想像展示于现实生活之中,画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讲出一个个动听的故事,这一幕幕让人欣慰的场景,体现了幼儿具有极大的创造性。
五、在尝试教学中渗透耐挫折思想
如今的幼儿一般都生长在比较优越舒适的环境中,很少尝到失败,很少受挫折,为了磨练幼儿的意志,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力和承受力,我们不妨让幼儿在尝试教学中去体验什么是挫折、什么是竞争,使幼儿明白,有时侯要想成功,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战胜挫折,要有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比如游戏活动“打保龄球”,要想一次击倒所有的瓶子,必须掌握扔球要领,这就要求幼儿在一次、二次、三次……不断的扔球过程中,自己领会掌握要领,试了又试,才能成功。幼儿尝试成功的过程,也就是幼儿与挫折作斗争的过程,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孩子们通过这种探索尝试,掌握了技能技巧,磨练了意志,同时心理承受能力也逐步得以提高。
非理想的语言事实在理论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同义反复的非范畴化理论解释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考察“非理想”2的语言事实在语言学理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为此,本文从语义、句法、功能相结合的角度,将生成语法无法解释的“非理想的”NP+(will)BE+NP(boys will be boys)句式纳入非范畴化理论框架下统一解释.研究表明,这种尝试是可行的、有效的.由此证明,“非理想的”语言事实并非是非理想的.,它们对深化和扩展语言学理论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语言事实的理想与否取决于理论研究的取向和理论的背景假设.本文还附带考察了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该句式在意义上的异同.深入考察发现,将该句式称之为“同义反复”只是一种基于表象的理论抽象,只能说明部分的语言事实,因而是欠妥的.
作 者:刘正光 Liu Zhengguang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 刊 名:现代外语 PKU CSSCI英文刊名: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年,卷(期):2005 28(2) 分类号:H05 关键词:“非理想的”语言事实 理论建设 背景假设 非范畴化 同义反复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上,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要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首先,在观念上教师应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和发展必须是能动、积极的,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程度的高低,所以不能把学生看成被动的接受者。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多给学生提供参与和发挥才能的机会,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地、独立地和创造性地接受教育,努力学习,全面发展。
主体性原则是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任何教育内容无论多么重要,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来自于外部的影响,而要使学生接受,就要靠学生自己去努力。所以只有当学生主观上愿意接受,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和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采取各种方式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从而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集体当中的不可缺少的一员,在集体中有自己的地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教育的标准。其次,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参与是个体在责任感、权力和义务感驱使下所产生的积极行动。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才能实现主体性原则,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他们的自主、自力精神和创造才能。这就要求教师第一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意识到教育教学的一切活动,只有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二,教师要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使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第三,教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参与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取得成功的心理基础,学生只有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才能在参与的过程中不畏艰难,才会有主动性。教师要教给学生参与的方法,帮助学生打好参与的基础,提高他们参与的能力。第四,教师还要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指学生主体以自我为对象,在社会或教育的影响下,通过各种活动自觉而主动地改善自身的品德、才智、审美和体质等。只有当学生懂得要自我发展、自我提高,有强烈的自我教育的愿望,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育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此,教师应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
二、整体育人原则
整体育人原则指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把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把影响学生发展的诸要素作为一个整体,使学生全面发展。愉快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其品德、能力、个性、体质等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教师还应做到全面育人。要向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这五个方面的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方面的欠缺都将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整体观念。学校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从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育评价,各个部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要使各部分相互配合好,才能形成整体的最佳效益。教师也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性格,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教师也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三、愉悦性原则
愉悦性原则是指教师愉快地教,学生愉快地学。教师愉快地教是学生愉快地学的前提。但这决不是说教师愉快地教就不需要严格要求学生就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学习的过程是艰苦的教师愉快地教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艰苦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在学习中有适度的焦虑,才会努力拼搏。经过努力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才会产生满足感和自我成就感,才可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理智与情感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当理智活动与情感活动处于和谐状态时,人们的活动成效最佳。教师的教如果是处在愉悦的情境中,课就会讲得非常精彩。学生的学如果是处在愉悦的情境中,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及诸多优良个性会得到充分的激发和增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愉悦性原则,首先应做到敬业爱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综合修养及教学技术水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要使学生在学习时有向往学习的倾向。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利用多种手段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要让学生产生成功的欢乐,学习内容难度应适当,在学习方法上应给学生以指导,对于学生的进步应给予适时的赞扬和鼓励。
四、动力性原则
动力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处于一种内心的唤醒状态,激发其学习的动机,把学生的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形成稳固的学习动机和正确的学习态度,为学生获得健康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心理准备状态。
【关联理论在翻译及其理论构建中的作用】推荐阅读: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论文06-13
隐喻认知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07-27
关于试探和声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论文10-24
外部性理论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2-26
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应用06-16
成熟主义与行为主义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10-03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10-15
完形心理学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10-17
应用翻译理论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