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起源教案(精选5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国早期农业起源的时间、特点;掌握农业起源的意义;认识到神话传说遗址、岩画、遗物等的史料价值。掌握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知道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与诞生的核心地区;理解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文史料,帮助学生了解在新石器时代农业起源,并且呈现出“南稻北粟”的特点;
通过对神话传说的分析,掌握神话传说所具有的史料价值;
通过读图学史,了解到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特点; 通过对探索争鸣的分析,了解到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通过对中华文明起源过程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原始农耕意义的了解,理解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通过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地之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神话传说,认识到炎黄子孙是我们基于共同的文化认同感。
4、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
上一册前四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古代东方、古代美洲非洲、古代希腊罗马、古代伊斯兰世界;对世界古代各个区域有了简单的了解。大家有没有注意在学习古代东方时候,我们学习了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同属于古代东方的古代中国,当时我们没有介绍,那么此次我们一起走进—古代中国。对于我们本国的历史大家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在学习我们国史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像著名的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说的那样要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要能够正视本国历史的价值。
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本单元的单元导言,请同学们先阅读一下单元导言: 本单元内容的时间跨度较大: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大约经历了五六千年的发展历程。通过刚才的阅读,请同学们找出本单元即将学习的关键词:农业起源、中华文明的起源、历史转折、方国联盟、文明古国。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八方雄起、丰富多彩的特点。夏朝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转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商朝,国家形态是以商王为天下共主的方国联盟。并且是当时世界上发达的文明古国之一。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我国早期文明的起源及最终形成的历史轨迹和基本特征。对本单元进行了简单的梳理,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在学习本课的时候,我们先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学习
一、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什么关系
二、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什么特点
一、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什么关系呢?
(一)原始农耕
考古学家依据人类制作、使用工具的质料、方式等差异,将人类的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而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图片,时间节点约1万年前)两者划分的标准是前者运用的是打制石器(图片),后者运用的是磨制石器(图片)。两者区别在哪里?请同学们看一下PPT比较一下新旧石器的差别。请同学们回答一下,它们有什么差别: 生:形状不一样。师:(前者比较粗糙,种类单一;后者相对精密,种类变多)而也就这个时候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一次伟大变革—原始农耕的出现。
人们开始改变了以往采集狩猎的生产形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他们发现谷物的种子在松软的土地里可以生长出粮食,于是他们开始有意识的耕种,这就是农业的起源。在农耕之外呢,还将吃不完的野兽圈养起来,畜牧业也逐渐的发展起来,这就是原始农耕的具体内容。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生产方式)
农耕使得食物来源具有稳定性。那么我国早期的农业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请同学阅读课本回答一下。
生:稻作业和旱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南稻北粟)。
师: 中国早期农业的特点,与中国的自然条件有关,北方的气候土壤,比较适合粟黍这些农作物的生长;水稻是喜水的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地区具备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
考古资料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农业的起源地之一。我们现在看一下PPT这是北方半坡遗址出土的装粟的陶罐,这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了人工栽培水稻的遗存和当时的生产工具。这些生产工具我们来看一下,骨耜用途像我们现在的铁锹,大家注意一下猪纹钵,这表明当时人们开始驯养猪。
国外的学者认为中国南方的水稻是由印度传入的。而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距今约12000年,是迄今为止为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谷,证明了中国是世界水稻起源地之一。
那么农业的起源有什么意义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归纳总结一下。
农业的起源,使得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谷物种植、家畜饲养等劳动具有了生产经济性质,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而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早期农耕聚落的典型—姜寨遗址(新石器时代早期)
请同学们看一下姜寨遗址的复原图,你能看出什么样的信息? 生:有五组房群,每组有一个最大的。
师:这位同学观察的很仔细。我们现在一起来看一下啊,这个聚落整个布局呈圆形、向心和内聚的格局,边缘用壕沟把整个聚落包围起来,这是一种防卫上的需要。遗址中央是一个很大的墓地,四周围着五组房屋群,每组都以一个大房屋为主体,周围分布着几十个小房屋,所有房屋都围绕着公共墓地。五组房屋群组成的大聚落应是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或胞族居地。在遗址中的大房屋中没有发现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而有可睡二三十人的对称的土床,说明大房屋是大家族的公房,供家族集会议事,或未婚男女夜宿使用,小房屋是小家庭使用的。居住用的房屋虽然大小有别,但从房屋内部的摆设观察,大房子与小房子没有什么显著的差别,房子的大小只取决于人口的多少,人们聚族定居,聚落内的经济设施如窑场、牲畜栏(没有单个的)等均为全体氏族成员所有,成员之间并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说明当时姜寨是一个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血缘共同体,处在农业文明起源的最初阶段。中华文明的曙光开始出现。
到了新石器时代后期中华文明的起源的表现的更为明显。这个我们可以从新时代后期的遗址中求证。
这时候墓葬随葬品也有了差异,大家看一下知识链接上有关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的情况。
1、从墓葬的差异中,可以看出早期社会原始平等关系已经破坏,贵贱有别、高下有序的社会等级制度已经存在。(PPT大汶口时期的墓葬)
PPT展示良渚文化遗址以及玉质礼器
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代表,因首先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镇而得名。其主要分布于江浙、上海一带,距今约5300~4000年左右。在良渚遗址中发现了很多玉器。其中就有玉璧、玉琮、玉钺。
玉璧玉琮玉钺都是礼器,由于玉的质地较软,不宜用作实用武器,故玉质兵器多是礼器。
玉钺象征着军事,玉钺作为某种仪式上使用的礼器,在中国的文字演变中,最早的“钺”字,后来演变成“王”字。玉钺是王权和军权的象征。
玉琮,外方内圆的形状是中国古代“天圆地方”观念的体现,因此琮是天地贯通的象征,也是贯通天地的一项手段或法器。玉琮玉璧作为祭天礼器,表明持有者具有与天交流通话的特权。这些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集中神权、军权、超然高居众人之上的“王者”已经出现。
王者的出现,是因为部族间矛盾冲突已经激化,甚至斥之战争,这时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力量来领导。
在这些发现的遗址内,有类似宫殿宗庙的建筑,普遍存在着规模较大的宗教祭祀遗址,遗址外围都有围墙,中心城址之外都存在一些小聚落的遗址,是普通民众的集居地。具有政治、文化、宗教中心的城邑的出现,表明具有国家特征的社会组织已经产生。
2、从古城、祭坛遗址以及成套的玉质礼器的出土,表明具有国家特征的社会组织已经出现。
文明起源的标志性特征:原始平等关系已被破坏,等级已存在,部族冲突已激化,政治实体产生。
以上,我们都是从考古遗址、遗物等窥见中华文明形成的过程,这些遗址以及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除了这些考古遗址外我们还能从哪里知道我们中华文明的起源? 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是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而且一些先民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先进人物,大体反映了早期先民生活的状况。
盘古氏用斧子开天辟地、有巢氏在树木上建造巢穴,以躲避野兽的侵害;燧人氏钻木取火,教民熟食;伏羲氏用绳索结网,从事渔猎;神农氏制作耒耜,教民农耕。
通过这些早期先民的创造,我们了解到各个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而我们最为熟悉的是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炎黄”分别指中国原始社会中两位不同部落的首领。炎帝一族和黄帝一族联手打败了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后来炎黄两族却成为两个敌对的部落。黄帝族在阪泉之战打败了炎帝族,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
黄帝族的力量较强,文化也较高,因而黄帝族就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黄二帝就成为汉族的始祖。也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因而,人们往往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炎黄的子孙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代名词。PPT展示炎帝和黄帝的图片。其中黄帝被人们成为“人文初祖”。
练习与测评2:为什么上古时期的历史记忆常常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传承下来的?
⑴神话: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限,往往借助想像去解释周围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这样就产生了神话。而传说中许多人和事件,往往也附以神话的色彩。
传说:依口耳相传所描述的远古历史时代,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历史靠世世代代的讲述而流传。这些内容后被文字记录下来,成为文献中的古史传说。中国古代文献里有丰富的古史传说内容,从中可以了解中国原始时代大概的社会面貌和发展变化。史料价值:
上古的神话、传说不是真实的历史,但从中都可以折射出早期历史的影子,从中可以探索出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些风貌,也可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佐证 说了这么多,说了这么多让我们理清一下线索,回到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底有什么关系?
农业的起源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们过上了定居的生活,形成了农耕聚落。人类有了较稳定的食物来源,甚至出现了剩余。这就使人口得以较大的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去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使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使某些人有可能积聚财富,导致私有制的产生,随着私有财产的逐渐增多,氏族内部出现贫富差异和阶级分化,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国家也应用而生。这是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
原始农耕的出现是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定了基础,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中华文明的创造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深远的影响我们举例来说:我国以农业立国,农业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基本特征。我国古代的重农思想、农业哲学、农业科学技术、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以及田园诗,都是围绕农业展开的。
二、中华文明的起源又有什么样的特点
请大家把书翻到第四页,观察“中国早期农业遗址分布图”。这一系列重要文化遗址分部的主要特点?
从这副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也就是相当于距今5000—4000年前,中华大地从长城到长江,从黄海之滨到黄土高原文明遗址已呈现满天星斗,八方雄起之势。中华的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是一个充满兴衰起伏、不但融合的动态历史过程。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以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是为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区域,因为它是部族迁徙、分合、冲突最为集中的区域。
探索与争鸣P5
1、以上说法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它对我们认识祖国的历史有何帮助? 基本符合历史史实。中国地域广阔,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早期文明的特征和发展的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农业、采集与渔猎并存,一方面反映了早期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生产还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需要采集和渔猎来补充食物,另一方也反映先民生活还受到自然环境和传统的习惯的影响。
帮助我们认识祖国历史发展、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关键词】文明起源;考古学;中原地区
一、从文明要素看文化到文明的转变
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发现的众多的的考古学文化,为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丰富可信的地下材料,但这些仅仅是文化,是有别于文明的。“文明”一词,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状态或一个阶段,是与‘野蛮相对的”。而“文化”一词,则“有着不同的含义,一般是指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艺术、教育、精神生活以及其他方面所达到的总成就”。所以,相较于文明,文化的概念更加具体。因此从文化发展到文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包括文化本身的承袭发展,也包括与周边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地域环境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看在这个文化中,是否存在能够将其判断为“出现文明”的因素,一般来说,就是指的青铜器、城市、宗教礼仪中心和文字这四个方面。关于这个标准,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对于一个文化,只要具备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要素,一般就可以判断其进入了文明阶段,如美洲的玛雅文明,有大规模的城市建筑和祭祀崇拜中心,产生了象形文字,高度发达的天文数学成就,出现了国家萌芽,可是没有使用青铜器的迹象。又比如南美安第斯地区的印加文明,有规模宏大的城市建筑、神庙祭祀建筑,并且还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但是没有创造和使用文字;第二,这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不同的国家、相同国家的不同地区都存在着差异,如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和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都没有使用青铜器,但是大量的带有礼器性质的精美玉器,依然可以判断其处于文明阶段。因此,提出以上四点作为标准,只是“以文字、青铜器、城市、宗教礼仪建筑等作为判断文明起源的标志,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下面以黄河下游地区的山东龙山文化为例进行简单的说明。
二、中原以外其他地区的文明起源状况
(一)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以良渚文化为例。良渚文化首次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以太湖流域为其分布的中心区域。上文曾提到,与中原黄河流域以青铜器的铸造使用不同,良渚文化最突出的文明要素就是大量出土的各类玉器。在良渚文化的早期阶段,一些大型墓葬中就已经出现了用玉斧、玉璧、玉琮等最为礼器进行随葬,有些学者将这种葬制称为“玉敛葬”,只是这一时期玉器的形制比较简单,纹饰一般是原始的兽面纹;中期阶段,玉礼器的数量以及用玉器作为随葬品的墓葬数量都在增多,如寺墩遗址三号墓,共随葬玉璧24件、玉琮32件,数量之大,世所罕见。性质上,新出现了外方内圆的方柱体玉琮,纹饰也有了云雷纹、鸟兽纹等;晚期阶段,在反山遗址12号墓中出土了一件方柱体玉琮,该玉琮重达6.5公斤,上刻有八个纹饰基本相同的“神人兽面”纹饰,这件玉琮的出土,达到了良渚文化玉礼器制作工艺的顶峰。这些玉器所反应出来的长江下游的文明水平,足可以与中原地区的青铜器相媲美。
(二)辽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以红山文化为例。红山文化首先发现于1935年内蒙古赤峰红山后,与良渚文化一样,红山文化中也出土了大量制作精良的玉制礼器,主要包括双龙首玉璜、扁圆形玉环、勾云形玉佩、圆筒形玉箍等,还有作为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的玉猪龙,作为艺术品的玉鸟、玉龟、玉兽等。对于这两个以玉礼器为典型特征的文化,江师林昌先生指出:“青铜器在中原文明起源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在于他们是等级地位、社会财富、酋邦政权、宗教神权以及礼仪制度的物化形式。同样,良渚文化玉器和红山文化玉器在长江下游与燕辽地区文明起源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在于他们也是行政管理、军事统辖、宗教意识的物化形式。良渚文化玉器和红山文化玉器构成了长江下游文明起源、燕辽地区文明起源有别于中原地区文明起源的个性模式”。
三、夏王朝的建立和中原文化的发展
(一)文献中所载的夏王朝的建立。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文字的广泛应用促使文献材料的大量产生,与考古发掘材料一样,文献材料也是探究中华文明起源的情况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关于文献中记载的夏王朝的建立,这里主要是依据司马迁的《史记》。《史记·夏本纪》中的记载如下:“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受政焉,而皋陶卒。……而后举益,任之政,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这段记载的大致意思就是说,帝舜把天子之位禅让给了禹。禹在即位之后,选择了东夷部落的酋长皋陶作为继承人。可是皋陶死的比较早,禹又选择了同样是东夷部落的伯益来弥补皋陶的位置。禹死之后,伯益即位,但是诸侯都去朝见禹的儿子启,于是启就继承了天子之位。但此举引起了有扈氏的反叛,启通过甘之战将其打败,从而真正了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使得“天下咸朝”。这一段材料,表达了启“代益作后”、建立夏王朝整个过程,而夏启建都的地点在阳翟,就是今天的河南登封告成镇东南的禹县。也就是说,夏王朝的建立,使得中原地区开始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以河南龙山文化为中心的中原文化也从众多的地区文化中脱颖而出,占据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主导位置。
(二)河南龙山文化的发展和其它地区文化的衰落。考古学上对于夏文化的探索,开始于1926年由李济先生主持的对山西夏县西阴村进行的考古发掘;1931年,梁思永先生主持发掘了安阳高楼庄后岗遗址,发现了下层为仰韶文化、中间为龙山文化、上层为小屯殷墟文化的叠压关系,“三叠层”的发现,“第一次从地层学上判定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解决了中国考古学上的这一关键问题”;在这之后,经过二里头遗址、登封王城岗遗址、禹县瓦店遗址新密新砦遗址等进行的发掘,逐渐的建立起了夏代文化的发展序列,即“河南龙山文化晚期——新砦文化——二里头文化”,再联系上“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这一发展序列,整个中原地区从新石器时代过渡到早期青铜时代的文化脉络就十分清晰了。而中原地区之所以能形成这样连续不间断的承接关系,绝非偶然。
结语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不间断的连续发展的文明,中华文明发展之长度、广度和深度都是世界文明史中的佼佼者,并且通过文化交流和传播,对世界范围内其他地区的文化都产生了极其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因此,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对于恢复古代文明社会的真实面貌、研究古代历史的演进脉络以及搭建中华文明的发展框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一个涉及到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等众多科学的、十分深刻的学术问题。本文限于文章篇幅和收集材料有限,并未能将所有的问题和观点一一阐释清楚,对于中华文明起源遵循"从发于多地到归于中原"这一规律的论证也不尽详细。但是依然可以看到,曾经的中华大地上,确实存在过很多高度发展、处于文明起源阶段的文化,中华文明多源并起、相互影响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合情合理的。
参考文献:
[1]赵辉.《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的形成》[J].《文物》,2000年,第1期.
[2]芮国耀.《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98年,第1期.
[3]杨楠、赵晔.《余杭莫角山清理大型建筑基址》.《中国文物报》,1993年.
[4]江林昌.《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模式与演进轨迹》[J].《学术研究》,2003年,第7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小题计40分)
1.有关人类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下列说法科学的一项是()
A.西方人认为,人类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B.中国的神话传说认为,人类由女娲抟土创造而来
C.人类由类人猿进化而来
D.外星人创造了人类
2.毛泽东在《贺新郎·咏史》中吟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对“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人与猿只在一起磨过几个石头后就告别了
B.人和猿在几个磨过的石头边告别了
C.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制造工具
D.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磨几个石头
3.通过对远古人类活动的遗址、遗迹等的考察和研究,科学家们能分析出古人类的生活情况,从而帮助我们了解远古时代的历史。世界上出土远古人类化石、石器和用火遗迹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
4.《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民食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最早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是()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5.历史课上,老师让大家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下面是小聪同学的描述,其中有一项不符合历史事实。这一项是()
A.一大群男女在呐喊着追逐一只野猪,想将它赶到预先设好的陷阱中去
B.几个人围着火堆在烧烤捕到的肿骨鹿
C.十几个男女老幼坐在一块吃着香喷喷的米饭和烤肉
D.吃完晚饭后,大家在洞中休息,洞口燃着火堆来照明和驱赶野兽
6.下列远古原始人类,就其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类
7.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与他们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A.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住干栏式房子
B.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
C.半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半地穴式房子
D.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
8.在今天,许多家庭喜爱用粟(一种黄色的小米)熬粥。已知世界上最早吃到这种粟米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9.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学会种植庄稼 ②过上定居生活 ③使用天然火 ④人工取火
A.④③①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10.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山顶洞人相比,说法错误的是()
A.工具的制作技术更先进
B.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C.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D.贫富分化距离进一步拉大
11.《白虎通》记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可见,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最早进入这一阶段的原始居民有()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半坡原始居民 ④河姆渡原始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中华民族在古代存在着两种文化类型,即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这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融汇,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原始社会时期的农耕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①掌握了原始农业技术,学会了耕种 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已经学会建造房屋,开始过上定居生活 ④学会饲养家畜,掌握了制陶技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人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按照这一说法,我国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
C.炎帝和黄帝时期
D.尧舜禹时期
14.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祀祖先,怀念先辈的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无数的中国人,包括许多的海外华人,都要聚集到黄土高原上的一座古庙,举行隆重的祭陵仪式,来表达对这位华夏之祖的景仰之情。人们祭拜的历史人物是()
A.炎帝
B.黄帝
C.尧
D.大禹
15.“禹穴居时,以
为兵。”“
”应该填入的是()
A.木棒
B.石器
C.铜
D.铁
16.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同民族,在长期的交流与碰撞中形成的。其中,汉民族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它的前身是()
A.炎黄族
B.半坡氏族
C.华夏族
D.元谋人
17.“禅让制”曾是原始社会更替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对这一制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挑选的是有才有德的人 ②受到百姓的爱戴 ③新一任首领在以前都经过了长期实践的锻炼和大家的考察 ④新一任首领的产生,都要经过各部落首领商议后决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8.古书《礼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段古文描绘的是什么社会的情况?()
A.原始社会
B.理想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9.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达尔文在进行环球旅行时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个欧洲人到南美洲的火地岛,将一条被子送给岛上一位土著居民,这位居民将被子撕成一条条布片,平均分给了氏族的每一个人。这表明()
A.火地岛气候炎热,不需要外人送的被子
B.火地岛上的居民道德水平高,没有私心
C.原始社会早期还没有私有观念,平均分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D.火地岛的居民没有认识到被子的真正价值,所以随意处置
20.学完原始社会的历史后,老师让大家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一单元的内容。下面的表述中最为贴切的是()
A.人类的起源
B.人类的发展
C.从猿到人的演变
D.中华文明的起源
二、材料解析题(21题18分,22题18分,共36分)
21.阅读材料
材料一 “黄河流失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平均每年泥沙流失量高达16亿吨,这不是微血管破裂,而是主动脉出血。”
黄河是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
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长期以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困扰着长江,使长江染上了两大重病:面呈黄色──富含泥沙;性情暴躁──洪水泛滥。同黄河流域一样,植被的严重破坏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
遭受水土流失的土地,不仅庄稼长不好,连野草也不愿在这里扎根。
──初中语文三年制自读课本《母亲河,你带走的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几个文明之一。同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印度文明一样,我国……发生的文明也是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它们的伟大成果共同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世界历史》第一册
阅读材料一后,请回答:
(1)文中提到的中华文明的两大发源地是什么?(6分)
(2)古代亚洲和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包括中国在内的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在大河流域,这是一种历史的巧合呢?还是有一定的必然原因?(6分)
(3)读了上述材料后,结合我们学过的历史知识,谈一谈你的感想。(6分)
22.历史文物的价值在于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情境,为后人了解历史提供宝贵的资料。下图所示的文物是在我国某原始人类遗址中发掘出来的。请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它们是哪一原始人类曾经用过的吗?(3分)
(2)根据这两件文物,你能推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生产和生活的技能吗?说一说你的判断依据。(9分)
(3)要进一步探究这一原始人的生活情况,除了从出土文物中可以了解外,还有哪些途径呢?(举出两例即可)(6分)
三、动脑探究(12分)
23.下图展示的是某一远古原始人类遗址出土的遗物。
陶鬶,最先是原始人使用的一种煮水器,前面有斜伸出来的长嘴,后面有一个把手;椭圆形的肚子下面连着三只空足。陶鬲是煮食物用的,下面多安着三只空足。请观察上面的陶器,分析一下:为什么原始人要设计这种样式的陶器来烧水、煮食物?
四、问题解决题(12分)
24.今年清明节(2006年4月5日),来自海内外的上万名炎黄子孙齐聚陕西黄陵乔山,公祭黄帝。为什么每年会有那么多的海外人士来陕西祭拜黄帝?在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的情况下,举行这样的公祭活动,有什么意义?
OLDSRC=W0200811***495.jpg _fcksavedurl=“../../system/read_image.jsp?FileName=U0200811***046.jpg” v:shapes=“_x0000_i1027”>
拜祖大典盛况空前
台湾同胞祭祖团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计40分。
答案:1.C2.C3.B4.D5.C6.D7.B8.D9.C10.D11.C12.D13.C14.B15.C16.C17.D18.A19.C20.D
21.答案:(1)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亚非文明古国都诞生在大河流域,这是有着必然原因的。大河的水资源比较丰富,气候比较湿润温和,有利于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人类在大河流域定居、生活,从而产生了文明。
(3)感想:我国境内早期的原始人类大都生活在大河流域。如元谋人生活长江流域,半坡人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等。这充分说明: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水源。2.生态环境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前途和人类命运。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人类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3.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保护环境,保护和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
评分说明:总分18分。
(1)满分6分。说出两个给满分。
(2)满分6分。采意给分,能说出水资源丰富、利于农业发展等即可。
(3)满分6分。答案多元,言之有理即可。
22.答案:(1)山顶洞人(2)制作这样的装饰品和骨针都需要一定的磨制和钻孔技术。
这就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这些技术。骨针和装饰品的出现,进一步说明:山顶洞人已学会用骨针缝制衣服,还懂得了爱美等。
(3)上网查找、去图书馆查找、访问、参观历史博物馆等。
评分说明:总分18分。
(1)满分3分。
(2)满分9分。说出磨制、钻孔技术,给4分;说出缝制衣服和爱美给4分。采意给分。
(3)满分6分。能举出2种途径,即可给6分,酌情给分。
23.答案:三足造型稳定。空足的设计,在煮水或煮食物的时候,因为同火的接触面比较大,所以能够很快地把水煮沸或把食物煮熟。把手安在背上,防止烫伤手。造型美观等。
评分说明:总分12分。
采意给分,能说出2个优点,言之有理即可。
24.参考答案:清明祭祖活动对于提高海内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意义重大。黄帝作为华夏族的祖先,在当时凝聚起了族人的创造力,开启了中华5000年文明。我们缅怀和祭祀他,就是要继承黄帝的“凝聚”和“创造”的精神,把所有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创造力凝聚起来,实现中华民族新的腾飞。
评分说明:满分12分。
第一节 中华文化起源于中华大地并成多元区域性发展 “单源中心说”与“外来说” 一 中华文化起源于中华大地
1旧石器时代(Paleolithic Age)(距今260万年至1万年前,相当于地质年代的更新世或人类起源至农业出现以前)
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直立人
距今115万年-30万年之间: 陕西蓝田公王岭人、北京猿人等。直立人
1963年、1964年,陕西蓝田县的陈家窝和公王岭发现一个老年女性猿人下颌骨和一个中年女性猿人头骨化石,分别距今60万年和115万年,专家命名其“蓝田中国猿人”
距今30-10万年: 陕西大荔县甜水沟人、山西丁村人、湖北长阳人等。早期智人 距今5万年-1万年: 北京龙骨山山顶洞人.晚期智人或新人
山顶洞人是原始黄种人的代表,中国人、爱斯基摩人、北美印第安人是其散布于各地后逐渐演变而成。文化现象:
o o o o o o 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砍砸器、刮削器、石锤、石锥等。人工取火(北京人)使用骨器 缝制衣服 原始宗教观念出现 婚姻制度转变
前婚姻时代的血缘团体,即同一原始群体内的男女,在两性关系方面是杂乱的,没有任何限制。不仅在兄弟姐妹间,而且在父母子女直系血亲间都没有禁忌。这一时期存在于人类最初的漫长时代。
群婚制,指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形式。最大的特征在于两性关系受到一定范围的血缘关系的限制。期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先经历了血缘群婚制,排除了直系血亲间的两性关系,即不同辈分的男女间不得结婚;再经历了亚血缘群婚制,排除了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这从而引起了母系氏族的产生,使人类婚姻由族内婚向族外婚发展。
对偶婚制,指一男一女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过着相对稳定的配偶生活的婚姻形式。即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有一个主妻,一个女子在许多丈夫中有一个主夫。其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是从群婚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形态,从血缘结构上为父系氏族和一夫一妻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一夫一妻制,指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制度。它既不是自然选择规律作用的结果,也不是男女性爱的结果,而是私有制确立的必然结果。形成了以男子为中心的婚姻家庭。它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四个历史时期。二 中华文化呈多元区域性发展
新石器时代(Neolithic Age)(距今约7000年到公元前两千年)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首次提出 文化标志:
o o o o o 农业、畜牧业分离
结束了穴居野处生活,过上集体定居生活 大量使用磨制石器 陶器纺织术的出现
社会结构从母系发展到父系;新石器文化晚期,出现私有财产,阶级分化萌芽。
全国发现新石器文化遗存6000多处,分为黄河中游、黄河下游、长江流域、东南沿海、西南地区、北方地区等几个大的区域。
1黄河流域 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年,(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南渑池县仰韶村(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我国考古学家袁复礼共同发现)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1961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彩陶为主、陶器钵口上发现刻划符号)
姜寨文化:陕西临潼区姜寨村(出土黄铜片) 河南龙山文化:距今4350-3950年,洛阳平原及登封(灰陶为主,红陶、黑陶并存、精美的蛋壳)
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距今6000-4300 年,山东泰安大汶口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进入原始社会崩溃期
(私有观念出现、贫富开始分化、父系权威开始确立)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
1953年发现,1958年4月中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在西安铲河东岸建成。1961年国务院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半坡文化特点
重男轻女思想(半坡152号墓葬)“民知其母不知其父”
半坡人的墓葬形式
单人仰身直肢、二次葬(洗骨葬)、合葬、屈肢葬、翁馆葬。
半坡陶器特点 多为葫芦状
《诗经•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 2长江流域
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700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文化特征:
o o o o 人工栽培的水稻谷物 发现杆栏式建筑 出土朱漆木碗 出现陶埙
良渚文化:距今5300-4000年,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化。原西湖博物馆馆长施昕更先生发现于浙江余杭市良渚镇
文化特征:
o o o o o 农业进入犁耕稻作时代 手工业趋于专业化
琢玉工业尤为发达,大型玉礼器出现揭示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
刻划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认为中国成熟文字的前奏。“中国文明的曙光从良褚文化升起”
绢、麻、丝的出土说明养蚕缫丝工艺的出现。 大溪文化:距今6000-5300年,四川省巫山县大溪镇
母系氏族晚期至父系氏族萌芽阶段
以红陶为主,黑陶、灰陶次之、彩陶纹饰和戳印纹颇具特色。戳印纹是大溪文化特有的纹饰,它用各种不同形状的小戳子印成,主要施于圈足盘、子母口碗和豆的圈足上。
代表器形:高圈足深腹豆,曲腹杯等。
屈家岭文化:距今约5000年,湖北省京山县屈家岭村
父系文化遗存 陶器以觚形杯、喇叭形杯、双腹器、彩陶纺轮、彩绘黑陶、蛋壳彩陶最具特色。“陶祖” 3北方地区
红山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内蒙古赤峰县。
母系社会全盛期
(红陶黑彩与之子形陶器;出土大量玉器,“天下第一龙”)三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炎帝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太昊)、神农、燧人氏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史记 •五帝本记》 西北华夏集团(黄帝、炎帝、颛顼等)东方东夷集团(少昊、蚩尤等)南方苗蛮集团(三苗、女娲等)
伏羲,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
神农氏,即炎帝,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传说神农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 龙颜大唇。农业的发明者,医药之祖,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成书于东汉,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燧人氏,是新石器初期河套附近一个母系氏族,他们以打猎为生,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撞时产生火花。燧人氏受到启法,于是发明了钻木取火,教人熟食,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
《国语•晋语四》“昔少典娶有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史记 •五帝本纪》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挥师诸侯,与蚩尤作战于逐鹿(河北保定)之野,随禽杀蚩尤。炎黄联手击败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炎帝欲欺凌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制五器,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虎,以与炎帝战于坂泉(山西运城县盐池)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汉武帝正式开典祭祀,明朱元璋将祭祀黄帝列入国家大典。数学:隶首作数,定度量衡之制。
军队:始制阵法。
音乐:伶伦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
衣服:元妃嫘祖始养蚕以丝制衣服。
医药:与岐伯讨论病理,作《黄帝内经》。
文字:仓颉始制文字,具六书之法。
其他:舟车、弓矢 四中华文化的形成
夏、商、周
夏朝(BC21-BC17),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建立了我国历时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二里头文化遗存:河南偃师
宫殿遗址(中华第一宫)、青铜器(中国乃至世界最早)、农业、文字 公元前16 世纪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殷墟文化遗址: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 宫殿遗址、青铜器、铁器、原始瓷器、文字
公元前11世纪武王(姬发)伐纣,建立周朝。
青铜器、瓦、原始瓷、文学《诗经》、礼制文化
周代对中华文化最大影响是它使夏、商以来的华夏文化在各个方面都尽量制度化。西周初年周公进行制礼作乐的工作。“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宾礼、吉礼、嘉礼、军礼、凶礼——“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城市高度发达、农业(铁器的广泛使用)、水利工程、思想文化领域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经典著作《道德经》
自然哲学思想
道家自然观的中心概念和最高范畴是“道”,《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即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宇宙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据,是一个高度抽象的一元性、超越性的哲学范畴。道作为宇宙的本体,先于天地而存在,具有“独立不改”的永恒性,是“周行而不怠”的运动实体,虽无形无名,不能为我门的感觉而感知,但真实存在,能被我门的思维所把握。
道也是世界的普遍法则,它“常无为而无不为”道的作用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一件事情不是他所为的。它不强制,不干预万物的生长,顺其自然,经常向事物的相反方向运动,以静制动,以柔弱制刚强。它产生万物却不据为己有,有利于万物而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不以万物主宰自居。这叫“玄德”,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
“道大、天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
政治思想------小国寡民”《道德经》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 ,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 乐其俗,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一个国家,疆域不要太大,人口要少,这样子的话那些打战啊、徭役啊、祭祀啊等用的大鼎、大锅就用不上了。老百姓就会重视自己的生命,而不会背井离乡,迁徒远方。那些车、船等便利的交通工具,也就没人去乘它了。武器装备,也就派不上用场了。让百姓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国富民强到了鼎盛时代。使人民对他们的吃食感到香甜,对他们的穿戴感到漂亮,对他们的住宅感到安适,对他们的习俗感到满意,时不时还可以看到邻国的老百姓,听到他们鸡犬的叫声,而彼此到死也不互通往来。
墨家:创始人墨子,名翟,鲁国人,手工业出身。《墨经》
哲学思想
强调认识来源于耳目之实,否定“生而知之”
自然观
提出“非命”,反对“富贵在天,死生有命”
政治思想
兼爱:墨子整个学说的基础,“人人相爱,普遍相爱,爱人若爱己” 尚贤:贤良之士治理国家
尚同:“贤可者”立为天子,天子选“闲可者”任为朝廷和地方各级官吏。(一同于天子,一切以天子的是非为是非。天子的好恶不仅是衡量是非的准则,而且是人们必须效法的榜样。而天子必须以公例为义,只有这样才能服从于上而不符合于下)非攻:兼爱的原则推广到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尚简:主张“节用”、“节葬”提出不劳费民力,不过分加重劳动者负担有其进步意义。但他从狭隘的功利主义出发,完全否定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认为音乐不能当饭吃,不能当衣穿,比儒家思想大为退步。
法家:法家思想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的管仲、子产,实际创立者是战国初期李俚、商鞅、申不害,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思想的总结者。
政治思想:
“法” 国家必须要有公开的成文法典 实行法制时,法律应统一,不能朝令夕改; 严刑苛罚,轻罪重罚 法不阿贵
“术”
统治之术,用人之术 “势” 君主的权势即政权
秦汉
中华文化制度化、模式化
经济
封建土地所有制 政治 三公九卿 文化
“书同文,行同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五 儒家思想(Confucianism)1孔子和先秦儒家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圣人” 基本思想
贵“仁”
任,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即“爱人,以人爱之心对待他人” 孝悌为仁之本
“泛爱”,:“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做儿女的回家要孝顺父母,在外面要尊敬兄长,要认真可信,广施爱心,亲近仁德之士,能做到这些之后如果还有余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
崇“礼”
礼,用以严格区分亲疏、长幼、贵贱、尊卑、上下、男女的宗法制度、贵族等级制度、财产分配原则和伦理道德规范。礼即是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又是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克己复礼”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中庸之道”
孔子晚年提出的修身处世的理论原则。“中”,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所表现出来的度,即事物变化中量的规定性。“庸”通用,中庸即以中为用,把握矛盾相互依存或相互渗透所遵循的量的规定性,使矛盾双方各在一定限度内发展。例如:民慢官残是非常有害的,民众必须知理而为,官府必须宽政惠民,双方达到“不残”“不慢” 的中度才是最理想的社会。“执两用中” “仁、智、勇”的统一“仁、智、勇,君子之道”。
儒家学说以治国、修身为目的,实现途径是对君子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智,通晓事物的才能
勇,实现理想的大无畏的精神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仁者泛爱无私,胸怀坦荡,故无忧; 智者明于事理,究往知来,故不惑; 勇者钢键自强,知难而进,故不惧
“学、思、知、行”的统一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并以培养君子似的人作为宗旨,以知识和道德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启发教学作为基本方法,以因材施教和循循善诱作为基本方针,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为楷模,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学、思、知、行”。
学:读书,治学,做人
思:大脑运用知识进行思维
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是知也” 行:学得知识后的实践活动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恭行”、“慎行”、“择善而从之”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柯,字子舆山东邹县人。“亚圣” 基本思想:
“人皆有不忍之心”的性善论” “人之初,性本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不忍仁之政”的仁政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义利”观 “舍生而取义”
“由博返约”的认识论
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解说,在融会贯通之后,再回到简略地述说大义的地步。
“养吾浩然正气”的人格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荀子(公元前313-公元前230),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人之性恶”的人性论
“隆礼”“重法”为中心的治国主张
“正名”的政治思想,强调尊卑、等级、名分的必要性 “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2两汉经学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基本思想:
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罢黜百家,春秋大一统 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针对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德教为主,刑罚为辅 “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性三品”的人性论—圣人之性;斗筲之性;中民知性
“三纲五纪”(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纪,即仁、义、理、智、信)
“察举”和兴办“太学”
吏为民之师帅,教化的统治之术能否推行,关键在于各级官吏,应选“德教之官”,而非“独任执法之吏”,更反对任子和訾选的入仕制度
3宋代理学
朱熹(公元1130-1200),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基本思想:理
修复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创建考亭书院。
《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 “一分为二”、“生生不息”朴素辩证法思想 “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的人伦哲学 “知为先,行为重”的认识论 “存天理、灭人性”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 一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传》
天道运行,刚劲雄健,君子应该自觉奋发向上,永不松懈
理论依据:天人关系上强调“与天地参”
知行关系上强调“行重知轻”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的具体表现
志存高远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夫之
“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陆九渊
刻苦坚忍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逆境奋斗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孙子膑脚,《兵法》修列;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不韦迁蜀,传世《吕览》”——司马迁《报任安书》
乐观进取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老夫卿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苏东坡《江城子》 二 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
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
人际关系上严己宽人,推己及人 “宽则得众”、“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孔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各学派之间相互融合 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
以开放的胸襟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开放的性格,突出表现为广采博取,兼收并蓄,吸收外来先进文化!
汉代丝绸之路;历史上第一次引进外国文化 唐代文化交流; 明清后“西学东渐”;
“五四”后吸收西方文学、哲学、艺术、科学等 三 人本精神
不事鬼神“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子产《左传》 “敬鬼神而远之”《论语·述而》
不屈从命运 关注人的人文精神
“民为贵”的民本主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四 礼治精神
“礼”,中国文化之根本特征和标志。“礼仪之帮”
“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礼记 ·哀公问》 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礼论》“
礼与仁相结合
人而不仁如礼何,仁而不仁如乐何?《论语 ﹒八佾》
礼云礼云,玉帛云呼哉?乐云乐云,钟鼓云呼哉?《论语 ﹒阳货》
尊尊与亲亲:
尊尊即尊贵,维护等级制度的原则,首先尊君。亲亲即心向着自己的亲族,首要一条是孝悌。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论语 ·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 《论语· 学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 学而》。“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 ·子路》
正名:为维护周礼的尊严,整顿人与其身份不相符的言论和行为。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法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论语·子路》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第三节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一 注重整体精神,强调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
儒家在自身修养上确认的是群体原则
“修己以安人”,“内圣外王”
“修己”自我的涵养;“安人”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 修身达到的崇高目标“内圣外王”
至善的八个阶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内圣”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外王”把内圣的修养功夫转化为治国的业绩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帮”------《尚书﹒尧典》
以群为重,以国为本
整体观激励人们自觉地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形成克己奉公的美德。
“公义胜私欲”、“先人后己” “敬业乐群”------《礼记学记》 “厚德载物”
整体观孕育最宝贵的爱国情节
“周君岂能无爱国哉”《战国策》 “亲亲如子,爱国爱家”《汉记》 忧国忧民,变革进取
爱国主义情感形成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关心天下兴亡,具有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爱国如饥渴”—东汉 班固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西汉 霍去病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北宋 苏询 “长太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位卑未敢忘忧国”—南宋陆游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传统的忧患意识还包含着居安思危、变革进取的自觉,集中体现了民族的理性精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以身许国,忠贞报国
以国家民族整体利益为上的思想使中华民族形成同仇敌忾,不屈不挠的返压迫、反侵略精神。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 “裹尸马革英雄事,纵四终令汗竹香”—张家玉
一个人在事关国家民族利益的重要关头,必须维护祖国尊严和民族气节。
“士可杀,不可辱”;—《礼记·儒行》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金瓯已缺总需补,为国牺牲敢牺身”—秋瑾 二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
“泛爱众而亲仁” “孝悌为仁之本” “忠恕为仁之道”
忠:积极方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消极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大同”为仁之理想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于己;力恶其不出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户外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三 向往理想人格,注重美德修养
重义轻利
义: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利:个人私利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管宁割席绝华歆 先人后己,舍己为人-孔融让梨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苏武牧羊、文天祥慷慨赴死 诚信笃实
诚:待人诚恳,包括对事业组织的忠诚。信:言行相符 排除杂念,信守始终;春秋吴国季子 排除干扰,信道而行;荀巨伯 贞信不渝;背信弃义
刚正不阿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疾恶如仇,伸张正义;李固弹劾梁冀 守死善道,惟义是从;“关西孔子”杨震
不阿权贵,崇尚操守:贞守自己的节操,不苟且,不逢迎,蔑视俗世,不做随风摇摆的墙头草,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周顺昌怒骂魏阉
道德践履 励志自强。“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励志”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自我超越的品性。它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一大批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的志士仁人。他们
为了实现理想报负,居贫穷而志不改,处危难而志弥坚,遇险阻而甘若怡;有的为了报国富邦,建功立业或以苦为乐,或投笔从戎,或闻鸡起舞,或卧薪尝胆,或发奋著书。
从善自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闻过则喜,改过不贰,补过必坚”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转·宣公二年》
风节自律源励立志自强,成就于从善自新,又是这两者的升华。“疾风知劲草”;《后汉书 ·王霸传》 “时穷节乃见”;文天祥《正气歌》 “名节重泰山”;于谦《无题》
陶渊明穷不失志,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李白达不失道,高风傲王侯
第四节 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一 汉族本身是由许多民族混血而成
1春秋战国-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 2魏晋南北朝-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时期 3辽宋金元-中国历史上第三次民族大融合时期 4清代-中国历史上第四次民族大融合时期 二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物质文化 青铜文化
北方鄂尔多斯青铜文化
地区建设
东北:乌桓、鲜卑、契丹、女真、朝鲜、高丽等 北方和新疆地区:匈奴、乌孙、鲜卑、柔然、回鹘等 青藏高原:吐蕃、羌族
西南:瑶族、苗族、阿昌、哈瓦等 岭南和台湾:瑶族、黎族、高山族等 历史文化名城:承德、遵义、丽江、武威等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昌故城、楼兰古城、交河故城等 古建筑群、古石窟、古墓葬:布达拉宫、莫高窟、成吉思汗陵等
手工业等
维吾尔族地毯、阿昌刀具、壮族织锦、彝族白族漆器、苗族布依 族蜡染等
精神文化
绘画:广西左江流域的岩画、敦煌莫高窟壁画、 文学艺术
藏族《格萨尔王传》“东方的荷马史诗” 蒙古族《江格尔传》 柯尔克孜族《玛纳斯》 维吾尔族《福乐智慧》 彝族文学《阿诗玛》 傣族文学《召树屯》
音乐歌舞
朱乃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末算起,已有80年的历程。20世纪的有关探索与研究,我已做了粗略的阐述与归纳,这里仅归纳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开展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主要特点与重要的成果,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1一 21世纪初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主要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最大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在国家科技部支持下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原于三个方面条件的成熟。1.学术发展的要求
20世纪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成果是十分巨大的,这些丰硕成果筑就了21世纪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坚实基础,是进一步探索、撷取更为丰硕成果的重要条件。同时也要求21世纪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必须做更深入仔细、更广泛扎实的艰苦卓越的探索,需要更多地投入,争取在点和面的研究上取得突破,尤其是个案研究方面的突破。这是学术发展的要求。
所以,全国社科规划考古学科调查组在2001年完成的“十五”期间《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调研报告》中将“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列入“十五”期间重大课题之一;在2006年完成的《考古学科“十一五”规划调研报告》中再次将“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列入“十一五”期间重大课题之一。
2.“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实施与初步结项
由国家科技部支持实施的“夏商周断代工程”,自1996年开展以来,于1999年、2000年初步结项。
从学术研究史上看,“夏商周断代工程”原本应是深入探索中国古代文明这一大 1
232 朱乃诚:《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全国社科规划考古学科调查组:《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调研报告》,《华夏考古》2001年第3期。3 考古学科“十一五”规划调研报告课题组:《考古学科“十一五”规划调研报告》,《中国文物报》2006年3月17日。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实施及其初步结项,以及形成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积累了各方面的经验,尤其是国家支持、多学科结合进行学术大课题研究的经验,为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奠定了基础。而某些不足方面的经验,也成为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所吸取而予以规避。
3.社会发展的需要
80多年来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尤其是1977年以来的30多年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形成的成果,在社会上形成了广泛的影响,亿万群众都在关心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这无疑是要求学术界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做出更为清晰的阐述。
已开展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先后分“中华文明探源预研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二阶段)”,是由国家政府部门组织、有几十个学术单位、上百位学者参与进行。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开展,使得21世纪初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呈现出一种多学科介入的生动局面。
(二)开展系列学术交流活动,推动各区域各种专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近10年来,许多学术研究机构组成“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等非实体研究中心,搭建学术平台,组织有关学者开展学术活动。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在2001年夏召开了由国内外四五十个学术单位110多位学者参加的具有动员、组织意义的大型学术研讨会——“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及早期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学术论文80多篇。2002~2006年,又先后与上海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学、江苏省考古学会、河南博物院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辽宁师范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学术研究机构联合召开了分地理区域的九个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学者有520多人次,交流学术论文近300篇。2007年又先后组织召开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成果报告会”和“古代文明研究国际论坛“两个大型学术会议。
这些系列学术活动的开展,加深了对有关学术问题的认识,促进了各区域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使得21世纪初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显示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
(三)总结20世纪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认识
20世纪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认识与成果,21世纪初开展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必然是在这些研究认识与成果基础上的继续与深入,因此对于20世纪开展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各种认识与成果,需要及时的总结与分析或是系统化,以有利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深入开展。
总结20世纪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一批在学术界有影响的学者,将自身的有关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成果系统化,形成代表性成果或是系统性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二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中心或是在开展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中组织进行20世纪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成果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进行相关的分析,以便供广大学者在深入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中参考。
二 21世纪初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主要成果
进入21世纪近8年来开展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成果十分丰富,这里仅列举几项最主要的内容。
1.产生了对中国文明形成与初期发展认识的系统成果
这项成果是由张光直、徐苹芳主编的《中国文明的形成》大型著作的出版。该书的内容是迄今为止各种中国文明起源与初期发展研究成果中最为系统的一项,书中的各种认识与观点是数十年考古学界研究成果的结晶,它对一些重大学术问题,立足于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了清晰而详尽的阐述。
该书论述的时间范围,从中国人的起源,一直到秦汉帝国的形成与统一,涉及中国文化与文明起源及文明社会初期发展的全过程,并做通盘的考察,提炼出中国文明的形成及其特点以及中国政体形态的发展与特征。如徐苹芳在该书的结语(该书第九章:《中国文明的形成》)中指出:
“中国文明是土生土长的独立的原生文明。中国文明的经济基础是农业。与农业有关的科学技术得以发展。中国文明起源和文明社会诞生之间,经历了大约三千余年。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同步发展。
商、周是中国早期文明社会的繁荣时期,以宫庙为主体的城市和以玉器、青铜器为礼器的出现,是中国早期文明社会的标志。
中国从氏族社会进入文明社会时,并未削弱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与政治相结合,构成了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实行血缘政治统治。祖先崇拜是牢固的血缘关系的反映,从商周以来便成为中国宗教的主要形态,而且一直影响到后世。
秦始皇统一,改血缘政治为地缘政治,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这对中国历史文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该书由徐苹芳、张忠培、严文明、邵望平、张广直等主笔,他们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一些认识,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汇集他们个人的研究认识,积数十年功力,经十多年创作出版的《中国文明的形成》,代表着20世纪中国文明起源和初期发展研究所取得的重要的学术成就,成为21世纪进一步探索研究中国文明起源与初期发展的基础。
2.中原地区公元前2000年前后中心性城邑聚落研究获重大突破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在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项目,先后由王巍主持的两个子课题:“豫西晋南地区龙山至二里头时期聚落形态研究”和“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中原地区聚落形态反映的社会结构研究”所获得的。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再度启动对山西襄汾陶寺、河南登封王城岗、新密新砦、偃师二里头等遗址的大规模发掘,并获得重大突破。
对陶寺遗址的发掘,发现并进一步确认了陶寺早期面积约56万平方米的城和陶寺中期面积约280万平方米的城,发现大型宫殿类型的建筑基址和可能与农业生产等活动有关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半圆形大型建筑,以及集中分布的一批大型窖穴,再次发
454 张光直、徐苹芳主编:《中国文明的形成》,(中文版)中国新世界出版社出版,2004年;(英文版)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2004年。5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参见王巍:《聚落形态研究与中华文明探源》,《文物》2006年第5期。现“王级”大墓和书写文字、铜器等丰富的遗存,使陶寺遗址成为目前已发现的公元前2000年前文明因素最为丰富的地点。为重建古史、开展对传统古史中传说时代的尧舜时期的史实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依据。
对王城岗遗址的发掘,新发现王湾三期文化晚期面积约30万平方米的大城,为探索传说时代禹的有关史迹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切入点。
对新砦遗址发掘,发现新砦文化面积约50多万平方米的城址和一座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大型祭祀性建筑,填补了由王城岗城址至二里头都邑遗址之间城址的空缺.充实了夏代前期的城邑的研究。
对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新发现面积约10.8万平方米的宫城以及宫外宽达10余米至20米的四条呈“井”字形交叉的道路,明确宫城内的宫殿类大型建筑不少于9座,其中至少存在两组具有明确中轴线的建筑基址群,发现了贵族墓和随葬的完整的龙形态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还发现了与绿松石器制造作坊有关的遗存,车辙等痕迹。进一步廓清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规划,明确了目前所知作为都城的最早宫城的形态。
此外,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还发掘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发现仰韶文化中晚期的大型房址和高规格的墓葬,使学术界认识到50年前发掘华县泉护村遗址发现出自墓中的大型陶鸮鼎与1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房址残迹,并非偶然。还发掘发现了郑州大师姑二里头文化城址、花地嘴二里头文化的重要的陶礼器等。
陶寺遗址、新砦遗址、王城岗遗址、二里头遗址的上述这些重大发现,是21世纪初考古学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最重要的四大发现。从中可以进一步探索中国王权形成和体现国家机构形成的王室文化的物质形态及其最初的演变发展趋势,促进这时期中原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研究的深入。同时还为探讨中国古史框架,探讨中国国家起源、形成、发展等有关的理论,提供新的研究基点。
3.中原地区公元前2000年前后中心性城邑的经济形态研究获重要进展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在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项目,由袁靖主持的“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中原地区经济技术发展状况及其与文明演进关系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是依托陶寺遗址、王城岗遗址、新砦遗址、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研究获得重大成果,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分析方法和手段,对这四处中心性城邑聚落址开展古植物研究,古动物研究,人工制品研究,以阐明当时的农业经济结构、家畜饲养状况,以及手工业中铜器、玉器、陶器、石器的制作技术等。
其中,开展的家畜饲养研究,以具体的数字阐明了以陶寺、王城岗、新砦、二里头这四处遗址为代表的公元前2000年前后中原地区的猪、黄牛、绵羊等家养动物的种类、数量的演变发展状况,提出黄牛和绵羊这种新的饲养动物和饲养技术的出现,推动了中原地区整个家畜饲养业的发展,促进了整个经济形态的复杂化。
开展的古植物研究,重点探索发现并分析了陶寺、王城岗、新砦、二里头这四处遗址的粟、黍、稻、大豆、小麦的数量与品种等,提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中原地区农业经济的特点:一是以种植粟类作物为主;二是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开始,逐步建立起了包括粟、黍、稻谷、小麦、大豆在内的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并指出这种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的总体产量,而且还能够减少粮食种植 6袁靖:《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中原地区动物考古学研究——以陶寺、王城岗、新砦和二里头遗址为例》,《科技考古》第二集,科学出版社2007年。的危险系数,是古代农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此外,开展的铜器、玉石器、陶器等人工制品的研究,食物结构分析等,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认识。
以考古发现研究为依托,使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分析方法,重点分析研究中心性城邑聚落址的各种遗存,以阐明当时的农业、家畜饲养业、手工业等综合经济形态,是多学科相结合探索研究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一种重要形式,而对陶寺、王城岗、新砦、二里头这四处遗址为中心开展的家畜饲养与农业经济形态研究,是21世纪初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诸问题研究中作用较为显著的两项成果。
4.其他地区有关的重要发现
近年来在中原以外地区发现的有关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遗存,最重要的是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的大墓与良渚城址。
含山凌家滩遗址因1985、1987年在发现玉龟、玉版、玉人等一批重要的玉器而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凌家滩遗址面积约160万平方米,1987、1998、2000、2007年5次发掘3125平方米,发现遗址的核心区面积约2万平方米,位于岗地上,由南往北依次为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用红烧土块铺装的广场,第一处祭坛与墓地,第二处祭坛与墓地,广场及两处祭坛墓地之间有壕沟分隔。在岗地两侧为居住区。5次发掘主要集中在第一处祭坛与墓地。揭露一处面积约1200平方米的祭坛及3座祭祀坑,清理墓葬50多座。年代约为公元前3600至公元前3300年。大墓主要分布在祭坛南部中间位置。2007年第5次发掘发现了最大的一座墓2007M23,长3.45米,宽2.1米,似有棺,墓中填土内出土1件似经简单雕刻的大型猪形玉料,重达88公斤。墓中随葬品有玉器200件、石器97件、陶器33件,共计330件。玉、石器的摆放形式为遍布尸身,有的层层叠放9,是目前所知公元前2000年以前墓葬中随葬玉、石器最多的一座。该墓的发现并结合以往在凌家滩遗址发现的各种丰富的文化遗存,表明这里在公元前3600~前3300年间的社会发达程度,居于先导的地位,对周边或其他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需要重新审视的重要现象。
良渚文化城址是近年来发现的,是80年代以来长期开展良渚聚落群研究的结果。城址以余杭莫角山遗址为中心。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1800~1900米,东西宽1500~1700米,面积约290余万平方米。城墙底部铺垫石块为地基,其上以黄粘土堆筑,底部宽40~60米,现保存较好的地段高约4米。城址东北角与西南角分别依托雉山与凤山。该城址的发现,为良渚遗址群130处遗址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城内中央区域为面积约30余万平方米的莫角山大型堆筑台基,高约10米。在莫角山台基上曾发现千余平方米的大型建筑基址,其大型柱洞直径约0.5~0.9米。还发现有大量的土坯。在大型台基西北侧分布有反山贵族墓地,在城址外东北约3.5公里处和西北约5公里处,分别有瑶山祭坛墓地与汇观山祭坛墓地。在城址北面2公里处有东西向5公 7
赵志军:《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中原地区农业经济研究》,《科技考古》第二集,科学出版社2007年。8 见本刊记者:《第六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纪要》,《考古》2007年第7期。又见《科技考古》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9 a.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凌家滩》,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b.张敬国、杨竹英:《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174~176页。c.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第五次发掘的新发现》,《考古》2008年第3期,第7~17页。里的土垣,可能为防范山洪的防护设施。在城址南面约500米处为长约1000米的卞家山遗址,发现有码头遗迹和墓地。城墙内外均有壕沟水系10。良渚城址是目前发现的公元前2000年前规模最大的城址,其按地势的营建方式和莫角山大型台基居中的布局形式等,都反映出其进步的原理和“王”者的风范。结合在城址内外发现的反山、瑶山、汇观山等大型祭坛墓地以及出土的大批精致的玉器等,现在基本上可以确认:这里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100年以前曾存在着一个古国,即良渚古国。
5.形成了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资料集和学术史两部著作
这两部著作分别是《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和《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组织20多位学者收集散见于20世纪出版的150多种期刊、70多部论文集和专著上有关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千余种成果,以要览的形式进行摘编,并分类汇集成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成果与观点的专题研究工具书,内容涵盖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方面学者进行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各种学术资料,有集万册于一书之便。该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在21世纪初为进一步推进开展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而做的一项前期工作。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一书全面分析总结了头绪多、背景复杂的20世纪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过程,分析20世纪各种文明起源研究成果的学术内涵与意义,评论重要研究成果的学术作用与影响,阐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所经历的曲折历程,以及研究现状。
21世纪初形成的这两部著作,是全面总结20世纪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成果、历程与现状,成为21世纪深入开展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1三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展望
21世纪初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因为有国家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有关学术研究机构的组织开展,以及一些在学术界有影响的学术大家的召集组织,产生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展望今后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将会有更好的前景,产生更为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除了进一步开展经济、技术、环境、资源等与文明化进程有密切关系的宏观的社会与自然条件方面的研究外,以下几个问题可能会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而得到深入的探索。
(一)如何解决中国国家最初形成的问题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从某种角度讲,可以是一个学术定义十分宽泛的学术课题。如果把它作为中国史学的一个学术命名,那么开展这项课题研究首要解决的学术问题,便是中国国家的最初的形成。于是,如何解决中国国家的最初的形成,是研究探索中需要首先明确的。10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遗址2006~2007年的发掘》,《考古》2008年第7期。1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文物出版社,2003年。12 朱乃诚:《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进一步开展考古探索、发现与研究
几十年来的研究经验告诉我们,仅依靠历史文献记载来解决中国国家的最初形成,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献记载,最早的是地下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以及铜器铭文等铭刻资料。商代是已被证实的中国国家已经历了初步发展的阶段。早于商代的国家形式,没有任何当时的文献予以说明证实。欲解决中国国家的最初形成,只有依靠考古学发现的实物资料才能进行。
所以,深入开展考古学研究,是探索解决中国国家最初形成的最主要的途径。20世纪发掘二里头遗址,以及21世纪初进一步开展的陶寺,王城岗、新砦、二里头遗址的发掘,都有力地说明,只有进一步开展考古学研究,选择中心性城邑聚落遗址进行有规划的系统发掘与研究,中国文明起源问题以及中国国家最初形成的探索,才有可能获得突破。
2.在考古探索发现与研究中进一步加强运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古代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我国的考古学,现在仍然是通过研究古代人类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包括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各种实物),以探索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通过考古学研究获取古代的各种实物资料,实际上是通过应用各种自然科学(现代科学)的方法与技术得到反映古代社会面貌的科学的实物资料。因此从某个角度讲,考古学是依靠应用自然科学(现代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研究解决人文科学中历史学的学术问题。在探索没有当时文献记载的最初国家的起源的形成,更是要依靠应用自然科学(现代科学)的方法与技术。
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在考古学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过程中,自然科学(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的领域范围的宽广及其科学的程度,对最终研究成果的质量,在宏观上有着明显的影响。而在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开展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索经济技术发展状况及其与文明演进关系研究中,更是开拓了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许多研究领域,形成了一些耳目一新的认识。
所以,在考古学探索发现与研究中进一步加强运用现代科技进行古代遗存的发现与研究,是进一步开展考古学探索中国文明起源,解决中国国家最初形成的重要方面。至于如何运用现代科技在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在解决中国国家最初形成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是需要深入探索的又一个重要的问题。
3.要更多地注重发现那些能够说明问题的关键性遗存进行深入的研究
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解决中国国家最初的形成,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十分广泛,需要开展长期的广泛的研究。而当前迫切需要探索的应是与解决说明中国国家最初形成有关的关键性课题及其有关的实物遗存。在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开展的对中心性城邑聚落的发掘研究,应是这方面探索的重要举措。
从理论上分析,国家的最初形成,必然有最初的国家机构的核心组织。这种核心组织或可称为王室。体现在考古学遗存上应是王室文化遗存。王室文化遗存的包涵面较为宽广,其中应有宫殿宗庙类或是宫城乃至都城的遗迹,有表明身份的使用或陈设类物件的遗物。这些实物资料,有时称为文明因素。当然称为文明因素的不仅仅是王室文化遗存。
另外,国家不是一蹴而就,王室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诞生,都有一个起源、形成的过程,王室文化遗存的原本形态自然也有一个起源、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而这种王室文化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在考古学上是可以进行探索发现与研究的。所以,探索发现王室文化遗存以及与其有关的遗存,研究这些遗存间的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各种社会关系,应是当前或是今后一段时期内进一步探索中国文明起源、解决中国国家最初形成的关键所在。
就目前积累的探索研究成果而言,二里头遗址宫城址及其有关的遗存,是已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室文化遗存。而尚未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室文化遗存应在二里头文化之前。所以探索二里头文化之前的王室文化遗存及其有关的文明因素,即那些能够说明问题的关键性遗存,应是当前或今后进一步开展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解决中国国家最初形成的迫切需要探索发现研究的内容。
据初步的分析,目前发现的二里头文化之前的那些与说明中国国家最初形成有关的关键性遗存,有九大类。
第一类是城址。这是与探索都城有联系的重要资料。目前已发现的公元前2000年以前的城址(包括石墙聚落)有70多座。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以及成都平原。如中原地区的河南郑州西山,淮阳平粮台,郾城郝家台,辉县孟庄,登封王城岗,新密新砦与古城砦,平顶山蒲城店,温县徐堡,濮阳戚城,博爱西金城,山西襄汾陶寺等;山东与苏北地区的山东章丘城子崖,邹平丁公,临淄桐林,寿光边线王,阳谷景阳岗,茌平教场铺,滕州尤楼,五莲丹土,江苏连云港藤花落等;两湖平原地区的湖北天门石家河、龙嘴与笑城,江陵阴湘城,荆州马家垸,石首走马岭与屯子山,应城陶家湖与门板湾,公安鸡鸣城与青河城,安陆王古溜,孝感叶家庙,湖南澧县城头山与鸡叫城等;四川成都平原地区的新津宝墩城,都江堰芒城,温江鱼凫,郫县古城,崇州环河城与紫竹,大邑盐店与高山等;安徽地区的有固镇垓下,怀宁孙家城;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浙江余杭良渚等。在陕北、河套、岱海等地区还有约30座山坡上的石墙聚落或称石城。如内蒙古凉城老虎山、西白玉、板城、大庙坡、包头阿善、西园、沙木佳、黑麻板、土默特右旗威俊、准格尔旗寨子塔、寨子上、白草塔、小沙湾、寨子圪坦、大宽滩、清水河县后城嘴、马路塔、陕西神木县寨峁、佳县石摞摞、吴堡县后寨子峁、关胡疙瘩、横山县金山寨、寨山、青龙山、瓦窑渠、子洲县老山峁等。最初城址的出现可能与当时改善聚落环境有关。而众多城址的涌现,则是社会发展到不同集团间发生冲突的象征,是重要的文明因素。但目前对这些城址的研究,尚缺乏个案方面的全面分析,以便系统地了解城址的全部内涵及其功能与作用。
第二类是大型建筑址。这是与探索宫殿宗庙类建筑有联系的重要资料。目前已发现的公元前2000年以前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大型地面建筑址或使用夯土或土坯等属先进建材的建筑址,约有20多处地点。如山西襄汾陶寺、洪洞耿壁、河南禹州瓦店、永城王油坊、安阳后冈、灵宝西坡、淮阳平粮台、陕西华县泉护村、彬县水北、扶风案板、甘肃秦安大地湾、西峰疙瘩渠、山东日照两城镇、尧王城、滕州庄里西、西康留、栖霞杨家圈、辽宁建平牛河梁、喀左东山嘴、湖北枣阳雕龙碑、应城门板湾、安徽含山凌家滩、蚌埠禹会村、浙江余杭良渚、海盐仙坛庙等。先进建筑址的出现是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集议事、主政等多功能大型建筑的产生,则与社会政治发展的需求有联系。
第三类是人牲或人殉现象。这是与探索社会阶层分化的最能够说明问题的重要资料。目前已发现的公元前2000年以前的人牲或人殉现象有近20处地点。人牲或人殉最初产生的社会背景相当复杂,其前因可能与动物牺牲有演变发展上的关系。而人牲与人殉成为常见的社会现象,则无疑是社会发展到人奴役人阶段的反映。
第四类是祭坛墓地或积石冢等营建品位较高的墓地。这与探索早期王陵区有联系 的重要内涵。目前发现的公元前2000年以前的这类遗存,约有10多处地点。主要分属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营建品位较高的墓地,是社会权贵者的奢望,表现了社会权贵集团或阶层的出现。
第五类是包括成套礼仪用器在内的随葬品丰富、有木质葬具或石室的大墓。这是与探索王墓有联系的重要资料。目前发现的公元前2000年以前的这类遗存有30多处地点。使用木质葬具或石室墓,体现着埋葬方式的进步,反映着社会的进步,而使用成套礼仪用品随葬和棺椁葬具形式的逐步规范,象征着制度社会的逐步形成。
第六类是铜器。这是与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社会特色遗存的青铜礼器有联系的重要资料。目前发现的公元前2000年以前的铜器遗存有10多处地点。如山西襄汾陶寺、河南郑州董砦、临汝煤山、淮阳平粮台、山东栖霞杨家圈、日照尧王城、诸城呈子、临沂大范庄、甘肃永登蒋家坪、广河齐家坪、武威皇娘娘台、湖北天门石家河等。铜器的产生是手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古代中国,铜是最早利用的一种金属资源,并成为三代铸造礼器的主要原材,是构成三代文明社会物质遗存的重要内涵。所以公元前2000年前铜器的出现,无疑是重要的一种文明因素。
第七类是刻画符号与原始文字。这是与探索文字的产生有密切联系的重要资料。目前已发现的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间的刻画符号约有30处地点,部分可能已属文字。刻画符号的产生是思维形式和社会意识形态复杂化的结果,而文字的产生则是复杂社会用于思想交流和记录政事的需求,是文明社会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由刻划符号向原始文字的转变,可能与祭祀活动、战争、社会交往的频繁有关。
第八类是丝织品及其工具。公元前2000年以前的丝织品及有关工具,目前仅发现于二、三处地点。由于发现量少,以往不被研究者重视。其实这类遗存是中国古代文明社会的又一特色遗存。
第九类是一些特殊遗物。如陶寺墓葬中的鼍鼓、大石磬,泉护村的陶鸮鼎,阎村的鹳、鱼、石斧画陶缸,以及一些墓葬中出土的嵌玉或嵌绿松石漆木器、漆觚等反映工艺技术很高的漆器。这些特殊遗物都是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才开始出现的。是中国古代文明社会的特色遗存。
以上九类遗存,应是中国公元前2000年以前社会、文化发展的最高成就的物质代表。探索、发现、研究这九类遗存的形态与功能及其发展与演变、在个案中的组合状况等,有利于探讨社会组织结构与经济技术的发展,探讨社会文明化进程的程度,有利于揭示中国最初的王室文化的内涵,有利于解决中国国家最初的形成,应是今后大力投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如果分析这九类遗存在诸考古学文化中出现情况,尤其是在单个遗址的出现情况,即在个案中的组合状况等,可以发现良渚与陶寺遗址分别有六类与七类,是公元前2000年以前的上万处遗址中所含文明因素最多的两处遗址。这似乎表明良渚城址及其良渚文化、陶寺城址及其陶寺文化的社会实体具有更多的“古国”的特征。据此可将他们作为分析我国夏王朝之前的古国发展阶段的社会特征的典范。
现在看来,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因一大批城址的涌现以及上述这些文化遗存的不断发现,表明中国的一些主要区域形成了“万国林立”的社会发展格局,进入了古国发展阶段。
(二)如何重建古史传说的历史 开展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基本的学术目的之一是探索中国国家的起源与形成,重建中国古史。所以,探讨中国国家的起源与形成,离不开中国古史框架,离不开中国传统古史。这应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在方式与目标方面区别于西方而具有中国学术特色的重要内涵之一。
在中国的传统古史中,有一个被认为是传说的时代,即后人记叙前人而未被证实的历史时代。对于这个传说时代,从古文献研究的角度,已进行了怀疑、梳理、考证等各种分析研究。在考古学研究中,不少研究者也曾做过论证。如许顺湛的《五帝时代研究》等,对这方面的探索有重要的推进。但对于要达到揭示或论证这个传说时代的科学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这主要因于:一是古文献的记叙以具体的事件为主,而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难于揭示具体的事件;二是古文献的记叙,附杂了各种后人的意识以及误传的内涵,而考古学以实物研究古史虽然是十分具体形象,但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但是,已有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成果已经表明:中国古史中万国(邦)林立的传说时代的存在,是勿雍置疑的。所以,在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应该考虑如何与探索古史传说时代结合起来,尤其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夏王朝时期以及尧舜时期史实背景研究的力度,以便探讨具有中国古史特色的中国国家的最初的形成。
探索、重建传说时代的史实,是一个既具有无穷魄力、又充满艰险、难度远胜于揭开荷马史诗谜团的学术难题。这方面的探索,既寄希望于地下文字的进一步发现,同时在考古学探索中要有古史意识。精读与传说时代有关的文献,与考古学研究成果相结合,科学地理解有关的文献记载。灵活并科学地运用包括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理论在内的各种方法,或探索新的研究方法,深入细致地研究各种文化遗存,动态地探讨各种文化遗存所反映的历史背景。
探索、重建传说时代的史实,是21世纪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应予以足够重视、需要直接面对的重大课题之一。
3(三)如何进一步推进学科自身的发展
学科的发展是需要不断开展课题的研究来支撑的,在研究中不断地开拓创新使学科逐步得到发展。近30年来开展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不仅对中国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及其特点与模式,以及背景、条件、机制、动力等重大问题产生了重要的认识,而且极大地促进了考古学学科的发展。这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夏文化探索、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研究中运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年代、环境、经济、技术等方面开展的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式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是深入开展有关课题的研究,思考新的问题,引入创新研究方法与技术,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结果。这犹如苏秉琦所说的“文明起源是一把金钥匙”。
所以,今后在进一步开展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那些对学科发展有明显推进作用的基础课题的设置与实施,以及现代科技在考古学研究中运用与创新的课题的设置与实施,将会得到注重而加强。从而引发考古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四)如何丰富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与发展的理论
许顺湛:《五帝时代研究》,中洲古籍出版社,2005年。以往,关于中国国家起源与发展的理论较为贫乏。而20世纪开展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成果表明,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中以多元一体、连续不断为宏观特征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一种文明,是世界东方最早的文明。中国文明的这两项世界性特点表明,对中国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形成的有关国家起源发展的理论,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与发展的理论应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早在1930年郭沫若就敏锐地指出:研究中国的古代具有半部世界文化史的意义。何炳棣在1975年主张中国文明是东方文明的摇篮,正如两河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一样。张广直认为:中国文明形成的特征与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尤其是太平洋沿岸各区域的古代文明)是一样的。因此,中国的形态很可能是世界文明转进的主要形态。苏秉琦提出:世界史可划分为东西两半块,中国史亦可划分为东西两半快。我国的东西两半快和世界两半快的衔接,大头在中国。并指出:古代中国在世界古史中的地位,已不再如以往认识的那样,仅是几个文明古国之一,而是世界古文明的中心之一。严文明则进一步指出: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来说,最主要的是两极,即以西亚两河流域为根基发展起来的两河文明和以东亚大两河流域为根基发展起来的东方文明。这是两个文明体系。他们是独立起源,在早期也基本上是自行发展的,只是到了西汉和罗马帝国的时期才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的接触和交往。此后这两个文明体系本身的发展和相互关系,便构成了世界历史的主要内容。
由于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形成的特点具有世界性的意义,而其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与形成理论中又未曾体现。所以,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深入及其有关理论的成熟,将会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与发展的理论。因此,今后深入开展中国文明起源研究,通过深入探索中国国家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史实,引发进行有关国家起源、形成与发展方面的理论的探索,将会引起更广范围的关注而得到加强。
***5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序》,上海联合书店,1930年初版。
【中华文明起源教案】推荐阅读:
中华文明赞09-23
中华文明中断09-28
中华文明礼仪常识介绍06-14
歌颂中华文明的作文07-02
中华文明我传承总结10-19
学习雷锋精神传承中华文明美德演讲稿07-01
《中华字经》教案10-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06-20
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班会教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