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案例库(推荐8篇)
1)、合伙企业设立
1.本案中,酒吧的设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是什么,4000元借款应该如何处理?
分析:
(1)本案之酒吧设立,符合法律规定吗?
在本案中,三人共同出资,按照约定配利润,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合伙协议也是合法的。其他条件也没有违反法律规定。但是他们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使用丙的个体工商营业执照代替合伙企业营业执照,是不合法的。(2)合伙企业设立条件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设立合伙企业要具备一定条件,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规定:“设立合伙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①有两个以上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担无线责任者;②有书面合伙协议;③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④有合伙企业的名称;⑤有经营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这是设立合伙企业的法定条件。合伙企业法的程序方面也有具体规定。
(3)4000元借款如何处理?
乙向朋友借款4000元购买酒吧办公用品时候,该合伙企业还是没有成立。所以,不能以合伙企业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但是,借款确实是用于购买酒吧办公用品,应该由三人共同承担。应当按照利润分配比承担这笔债务
2.问题:
1.合伙企业设立必须具备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2.本案中有哪些违法行为?应怎样处理? 分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规定了:合伙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这是合伙企业法对合伙企业下的明确定义,也是合伙企业的实质内容。为保证上述实质内容得以实现,该法对合伙企业的设立,其运作行为、设立的要件和程序等加以详尽的规定。根据《合伙企业法》第8条的规定,设立合伙企业应具备下列要件(条件): 有2个以上的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有书面合伙协议,即有书面合伙合同。
有各合伙人实际出资的份额、实物。合伙人可以货币、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或其他财产权利出资,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合伙人也可以用劳务出资。有合伙企业的名称。在其存续期间,合伙企业只有有自己的名称,才能以自己的名义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并参与诉讼,成为诉讼当事人。
有经营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本案中有下列违法行为:
(1)B的主体资格不合法律规定。因为B为有限责任公司,并非自然人;A无缴付的的实际出资,不具备合伙企业成立的前提要件;B只收取收益,不承担亏损,不符合合伙企业协议法律特征的要求,致使双方在权利义务的承担上显失公平,是无效的合伙协议;并且该合伙企业被违法批准后以“有限公司”的名义对外活动不符合合伙企业名称的要求。根据《合伙企业法》第8条的规定,该合伙企业不具备设立条件,应予以撤销。
(2)对于工商机关C收取贿赂,违法审批已构成徇私舞弊,收受贿赂的违法行为,根据《合伙企业法》相应规定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2)、合伙协议
1.问题:该合伙协议中存在哪些违法之处? 【案例分析】
(1)合伙企业的出资必须是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该合伙协议中对出资的规定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无效;
(2)每个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人不能以合伙协议排除这一责任,否则约定无效;
(3)合伙协议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或者由部分合伙人承担全部亏损,而且分配利润承担亏损的比例应当相同,这样规定是为了体现公平原则和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4)法律规定,某些事项必须由全体合伙人同意,如改变企业的名称、聘用合伙人以外的人担任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因此这些事项合伙企业的部分合伙人不能自行决定;
(5)按照法律规定,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发生的合伙企业的债务,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合伙协议不能减轻合伙人的负担,而使企业的债权人蒙受损失、增加风险。
2.问:本案例中存在哪些违法行为?应如何处理?【案例分析】(1)A的主体资格不合法律规定,即A是非自然人;(A是公司,有营利性)(2)A只收取收益,不承担亏损,不符合合伙协议的法律特征的要求,至使双方在权利义务的承担上显然不公,是无效的合伙协议;(3)某乙收取贿赂,违法审批,显然是违法的;
(4)该合伙企业被违法批准成立后以“有限公司”名义对外活动,不符合合伙企业名称的要求。根据《合伙企业法》第8条规定,该合伙企业不具备设立条件,应予以撤销,对乙的违法行为,应《合伙企业法》有关规定,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2)、合伙人承担债务的方式 1.【案例分析】
(1)王海、俞颖和舒立欣在未清偿银行贷款的情况下将合伙企业的财产进行分配,这是无效的行为,应该全部返还,因5万元不足以清偿银行贷款,所以还有追究各合伙人个人财产。
(2)舒立欣虽然不是该合伙企业最初的合伙人,但是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他经过全体合伙人的同意,并依法订立了书面入伙协议而成为合伙人;且原合伙人又向他介绍了原合伙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即向他履行了告知义务。入伙的新合伙人舒立欣与原合伙人享有同等的权利,承担同等的义务。所以舒立欣对该笔贷款负有清偿义务。若他清偿后,清偿数额超过其应当承担的份额时,他可以按照合伙协议向其他未支付或者未足额支付应承担数额的合伙人追偿。
(4)李平尽管经全体合伙人的同意已退出了合伙企业,但是退伙以后,并不能解除他对于合伙企业既往债务的连带责任。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已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本案中,向银行贷款发生在李平退伙之前,所以若银行要求他清偿贷款,他应承担连带责任予以清偿。又因为他已退伙,在合伙企业内部对合伙企业的债务不承担清偿责任,若他向银行清偿了,则可以向王海、俞颖和舒立欣追偿。后者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承担相应责任。
李平、王海、俞颖和舒立欣对银行要求他们清偿贷款而各自提出的理由拒绝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他们对该笔贷款都承担连带责任。法律这样规定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防止合伙人逃避企业的债务。2.【案例分析】
(1)合伙协议未约定经营期限的,合伙人在不给合伙企业事务执行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退伙,但应提前30天通知其他合伙人。合伙人违反前二规定的擅自退伙的,应当赔偿由此给其他合伙人造成的损失。
(2)三人的想法都不对。首先,杨某的想法不对。根据合伙企业法规定,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已经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杨某退伙时已经由3000元债务,对此债务杨某应和谭李承担连带责任。其次,谭、李的想法也不对。依据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财产不足清偿其债务时,应由合伙人按协议约定的比例清偿,但合伙人对外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3)通达商社的债务应分两部分:2003年底杨某退出合伙企业之前的债务和退出合伙企业之后的债务分别计算。前面的3000元债务由三人负连带责任。(4)A公司可以向谭、李任何一人索取应得债权;也可以向杨某提出请求,但是须以3000元为限。三人中任何一人清偿完债务后,再按按约定的比例分摊。3【案例分析】
(1)甲的主张不能成立。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已发生的债务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故甲对其退伙前发生的银行贷款应负连带清偿责任。
乙的主张不能成立。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人之间对债务承担份额的约定对债权人没有约束力,故乙提出应按约定比例清偿债务的主张不能成立,其应对银行贷款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丙的主张不能成立。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以劳务出资成为合伙人,也应承担合伙人的法律责任,故丙也应对银行贷款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丁的主张不能成立。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故丁对其入伙前发生的银行贷款应负连带清偿责任。(2)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所欠银行贷款首先应用合伙企业的财产清偿,合伙企业财产不足清偿时,由各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乙、丙、丁在合伙企业解散时,未清偿债务便分配财产,是违法无效的,应全部退还已分得的财产;退还的财产应首先用于清偿银行贷款,不足清偿的部分,由甲、乙、丙、丁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
(3)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各合伙人在其内部是依合伙协议约定承担按份责任的。据此,甲因已办理退伙结算手续,结清了对合伙企业的财产债务关系,故不再承担内部清偿份额;如在银行的要求下承担了对外部债务的连带清偿责任,则可向乙、丙、丁追偿。乙、丙、丁应按合伙协议的约定分担清偿责任;(1分)如乙、丙、丁任何一人实际支付的清偿数额超过其应承担的份额时,有权就其超过的部分,向其他本支付或本足额支付应承担份额的合伙人追偿。3)、退伙
1【案例分析】 1.以上诸当事人的合伙关系成立。虽然该案各当事人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协议,也未经工商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但根据《民通意见》第50条规定:“当事人之间没有书面合伙协议,又未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但具备合伙的其他条件,又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证明有口头合伙协议的,可认定合伙关系成立。”
2.丙、丁中途退伙原则上应予准许,但不能无条件退伙。丙除了按法律规定应对合伙债务承担责任外,还应承担因将车擅自开走的行为致使合伙无法进行下去的过错,对其他合伙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丁以技术入伙并约定参与盈余分配,也依法应作为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相应的清偿责任。
3.甲、乙的关于债务平均分担的主张不能成立。合伙人对于合伙债务对外负连带责任,对内则应按协议约定的债务承担比例或出资比例分担,协议未规定的,可按约定的或实际的盈余分配比例承担。因此,本案的债务分配比例应按甲乙各承担百分之三十,丙、丁各承担百分之二十分配。
4.个人合伙对外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不存在破产问题,各当事人对其债务应全额清偿,对以全部资产清偿后仍余下的4万元债务仍应按以上债务分配比例以各自财产予以清偿。
4)综合部分1.【案例分析】
(1)甲聘任A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及为B公司提供担保的行为不符合规定。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委托一名或数名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时,“以合伙企业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聘任合伙人以外的人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时,必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2)甲以合伙企业名义与C公司所签的代销合同有效。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在本题中,尽管合伙人甲超越了合伙企业的内部限制,但C公司为善意第三人,因此甲以合伙企业名义与C公司签订的代销合同有效。
(3)甲的主张不能成立。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人之间的分担比例对债权人没有约束力,债权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清偿利益,请求全体合伙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承担全部清偿责任,也可以按照自己确定的比例向各合伙人分别追索。
(4)丙的主张不能成立。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人应当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合伙企业不允许有承担有限责任的合伙人。因此,以劳务出资成为合伙人的丙,应承担合伙人的法律责任。
(5)丁的主张不成立。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已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如果丁向C公司偿还了24万元的债务,丁可以向合伙人甲、乙、丙、戊进行追偿,追偿的数额为24万元。退伙人丁(对外)对其退伙前已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但在合伙企业(内部)对合伙企业债务不承担清偿责任。
(6)戊的主张不成立。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7)A的主张成立。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A不属于合伙人,因此无需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8)合伙企业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人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的,属于当然退伙,当然退伙以法定事由实际发生之日为退伙生效日。
关键词:案例教学,经济法,教学效果
《经济法》是职业院校经管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经济法课堂教学中,单一理论的学习很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因此,如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提升课堂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目前职业学校经济法课程教学中需要解决和探讨的问题。笔者根据课程特点,在经济法教学中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试图进一步探析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1经济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按照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将具体的案例呈现在学生面前, 师生通过讨论或研讨来进行学习。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 比较,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经济法案例教学,是指在经济法授课过程中,通过展示、讨论、讲评案例等方式,完成课程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
1. 1经济法的课程特点要求应用案例教学法
经济法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主要侧重实际工作中经济法律知识的操作和应用。与其他课程相比,经济法具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经济法包括多门法学知识,涉及内容广泛而丰富,教学任务较为繁重; 二是经济法更新速度快, 因而教材的内容也在不断地补充和修改,教学过程中也要及时更新; 三是经济法的理论性强、实际操作性强,因而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单一理论教学过程停留在教师照本宣科的主导层面,不但无法将抽象、空洞的经济法理论阐述和分析得准确透彻,而且学生很难主动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在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正好可以弥补理论教学的局限性。
1. 2职业学校的学情要求应用案例教学法
职业学校学生知识基础薄弱,理论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都较差,对于枯燥的经济法理论知识和法律条文的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深入浅出,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来学习,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经济法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1案例选择存在局限性
经济法案例教学重视案例的应用,因此案例选择的好坏是决定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然而,目前经济法课堂中选用的案例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大部分经济法教材都是以阐述理论为主,较少引用或完全不引用案例,而案例教学要求收集和整合大量的案例。其次,现有案例由于编写人员水平的局限或案例库建设的仓促,没有很好地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存在牵强附会的情况,这样一来,案例教学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更多的疑问。另外,由于经济法律法规更新快,过于陈旧的案例不但不适合案例教学的需要,而且未及时更新的旧法规容易误导学生,极大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 2课堂时间和空间有限
经济法课堂教学以讲授基本概念、基本制度及法律法规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用大部分时间来讲授理论知识,很难充分对案例进行深刻的剖析,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更是受到课堂时间限制。另外,教学活动的地点仅局限在教室,很少有机会和条件外出进行经济法律业务的学习和实践,如社会调查、模拟法庭训练、法院庭审观摩等。其中法院庭审观摩涉及的案件就是最好的最真实的案例,因此,实践性教学的缺失极大地束缚了案例教学的施展。
2. 3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
现实的经济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授课教师依然恪守传统的法条释义、理论讲解的填鸭式教学,即使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引入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其目的也在于以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学习之初学生可能会觉得新鲜,但若整学期都采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而不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经济法律条文的内容以解决现实问题, 期盼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较为困难。
3经济法案例教学的具体运用
3. 1精选典型案例
案例是经济法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所有的案例都适合于教学。首先,教师可以从电媒、纸媒以及网络上精心收集和选择真实典型的案例,如 《焦点访谈》、 《法律日报》、《中国律师报》、中国法律信息网等媒介,力图使所选择的案例具有实践性和运用价值。其次,案例的选择必须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案例教学中,案例只是教学的一个载体,引用案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更好地去理解经济法条,掌握相关的经济法律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所以,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必须体现或包含所要阐述的经济法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等。
如果缺乏这些基本内容,那么,案例就失去了作为教学载体所具有的作用,就不能成为教学案例。最后, 案例必须要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相符合。若教师选择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案例,就很难通过案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也达不到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效果。经济法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提高课堂效果。因此,只有所选择的案例与学生水平相一致,经济法案例教学的运用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3. 2教学形式 “立体化”
在经济法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教学, 把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真正让学生自主地研究学习、独立地思考分析,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以充分体现案例教学的优势,提高学习效率。另外,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如组织模拟法庭、参加法院庭审观摩,使案例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从而达到教学形式的 “立体化”。
3. 3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在实施经济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虽然有其不可比拟的优点,但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完全实现教学的系统性,若组织不当,往往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目前,在专业课教学中,还经常将案例教学结合情境教学、项目教学等教法学法,辅之以黑板、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教师应该充分掌握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更好地将其实施到经济法案例教学中。
【关键词】经济法 经济法案例 案例式教学
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多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记忆这种传统、机械的教学方法,它不仅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与开设本课程的初衷背道而驰。虽然教师在授课之余,也不时穿插案例,试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但效果并不明显。本文着重对《经济法》课程的案例式教学作初步探讨。
一、《经济法》中的案例教学法
案例式教学法是通过模拟真实案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体验、分析、决策,从而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最早源于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随着案例教学法内容、方法和经验的日趋丰富和完善,该方法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学所接受并广泛运用。
经济法课程的案例式教学,是将现实生活中经济法主体之间发生的法律纠纷,以案例形式带入课堂,让学生深入案例,对案例进行剖析,掌握案例中涉及的相关法律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具有特殊效果的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法引人经济法课程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二、案例式教學在经济法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选取经典经济法案例
《经济法》课程的教材涉及多项法律制度,内容多且具有一定理论深度。会计类学生在大一已初步涉及法律知识,到了大二,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材内容并取得好的效果。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唯有运用案例教学才能适应该课程教学特点,如何选择案例,成为首要问题。
不少教师在案例选取和设计上存在案例取材不够精当、代表性不强,借鉴意义不大等问题。本人根据自己亲身教学实践,认为在案例选取上,一定要根据授课专业、对象不同,选取不同案例。本人所授经济法课程,面向的是会计类专业学生,在选择案例时应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案例须新颖。选择实践中的最新案例,使案例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二是案例须典型。根据理论教学大纲、重点难点等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主要涉及公司法、企业法、合同法等几方面。三是案例须专业。会计类专业学生不同于法学类专业学生,司法实践中的经典案例不一定适合他们,只有选取与会计类专业相关,并在今后就业、工作中可能经常碰到的案例,学生才感兴趣。四是案例选取注意思想性、政治性与法律意识紧密结合。选用的案例一定要恰当,单纯追求趣味性,易造成不良影响。
(二)构筑完整的案例课堂教学体系
(1)准备阶段。教师应把课堂讨论的时间和内容事先告知学生,避免案例式教学的随意性,保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模拟阶段。根据案例涉及的不同主体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明确各自身份及所在案例中扮演的角色,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发挥其个性和特长,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创建“积极思维,踊跃参与”的生动课堂。(3)分析讨论阶段。课堂案例讨论是经济法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该阶段,学生是分析讨论的主体,教师充当引领角色,既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发表其观点,又要控制好案例讨论的方向和进程,使学生紧紧围绕案例主题。(4)总结阶段。主要是两方面总结:一是学生个人或小组案例分析总结,主要反映学生个人或小组对案例分析的结果;二是教师案例分析结果,着重从教学效果角度分析案例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并分析其差异及产生原因。同时还要对案例中的争论焦点、反映的问题予以重点记录。只有持续分析、总结,才能不断提高经济法案例式教学的质量。
三、完善经济法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1.建立案例反馈系统
确保经济法案例教学质量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实施案例教学之前,让所有参与的学生和教师了解整个案例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目标,建立一个有效的师生沟通机制。它可以调查表的方式,也可以询问方式进行,在案例实施后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于案例教学方式的反应和想法,这些反馈信息将会对经济法案例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2.采用现代化手段革新教材体系
实施经济法案例教学要运用大量教学案例,教师要重视收集整理高质量的经济法教学案例,建立经济法案例库,并逐步把案例教材作为与理论配套的正式教材同时使用。当然,这有待于学校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必要的人力、财力支持,这样才能调动教师编写案例的积极性。
3.建立健全推广案例教学的制度保证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在案例教学中倾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需将案例教学的效果与教师评估制度相结合。学校在对教师工作进行评定规则中加入对教师案例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评价内容,提高从事案例教学教师的回报率,将案例教学实际成效与教师收入、奖励、晋升挂钩,形成有效的案例教学激励机制,进而从制度上保证案例教学这一模式的顺利推广。
案例式教学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它为学生提供了融入学习背景的案例,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式教学,就是通过学生对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不仅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际教学中要真正发挥经济法案例式教学的作用,还需广大教育者在实际操作中广开源路,集思广益,因材施教,不断完善与提高。
参考文献:
[1]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周正平:《课堂案例教学法的特点、问题及对策》[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5)
[4]吴效铎:《新课程怎样教Ⅱ—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一.反垄断法
AT&T与柯达胶片冲印一体化案的比较
如何区别反竞争的一体化和竞争性一体化,AT&T与柯达公司的案例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在1982年AT&T解体以前,AT&T公司实行包括提供长途、市话服务,以及通讯设备制造和研究开发在内的一体化经营。AT&T通过设计专门的技术标准,并保守网络标准信息,以排除其他制造企业。当司法部反垄断处受理此案时,AT&T在申述中举出柯达公司 的例子。柯达公司开发出一种新的胶卷,这种胶卷只能用柯达公司自己制造的设备才能冲印,而且柯达公司对冲印其照片使用的化学试剂进行保密,从而形成胶卷生 产和冲洗上下游一体化。最终,司法部判AT&T的行为是反竞争的,并未判柯达的行为是反竞争。
AT&T和柯达的一体化的主要区别:一是行业特点不同。1982年以前,可以说AT&T是电讯设备的垄断买主;而胶卷行业 的用户是分散的竞争性买主。二是柯达公司开发了一个新的产品,尽管柯达产品的开发导致其他厂商(主要是Berkey)的成本增加,但是他们仍然可以生产新 的产品。实际上,柯达的行为促进了其他胶片生产厂商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技术进步;而 AT&T是按其设备标准设计公共网络的标准,如果其他制造商不采用AT&T的标准,其设备就无法与公共网络连接。
因此,可以说柯达公司是利用竞争优势,而AT&T公司是滥用市场力量,其一体化和保密是反竞争的。由此可见,一体化行为是否违反反垄断法,主要判据是一体化企业是否滥用市场力量,关键要分清滥用市场力量和发挥竞争优势的区别。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
艾美时装店经过对市场的分析,认为男士三粒扣西服及大方格领带将是 1999 年男 士服装流行趋势,即于 1998 年底到当地工商银行贷款 80 万元,向某合资服装厂订购一批男士三粒扣西服及大方格领带。西服成本价为每件 800 元,领带成本价为每条 180 元。工商银行与艾美时装店在贷款合同中约定:贷款期限为六个月,自 1998年 12 月 30 日至 1999 年 6 月 30 日,到期还本付息;延迟还款按有关法律规定承担违约责任,除还本付息外,并加收罚息。1999 年伊始,果然三粒扣西服及大方格领带在市场流行。元旦及春节期间,艾美时装店所进的货物已卖出多半,销售额达到 65 万元。春节过后,西服销售进入市场淡季,二月份后,西服及领带几乎无人问津。时间已近1999 年 6 月中旬,银行贷款还款期限即至,而艾美时装店由于资金周转问题还款困难,于是艾美时装店老板决定降价促销: 西服每件降价为 788 元,领带降价为每条 168 元,低于成本销售。一周后,艾美时装店将剩余西服、领带卖完,终于按期还清了贷款。在艾美时装店降价促销期间,其他服装店由于西服及领带价格高于艾美时装店,顾客大量减少。于是各服装店纷纷指责艾美时装店以低于 成本的价格销售的行为排挤了同行;有的服装店还到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请求对艾美时装店低价倾销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处理。试分析: 1.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是什么 ? 2.在什么情况下低于成本销售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 3.艾美时装店的低于成本促销的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 ? 答题要点:
l. 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不正竞争行为的主要特征:(1)行为的主体是在市场交易中处于销售地位的经营者。
(2)经营者实施该行为在主观上是故意的,其目的是为了排挤竞争对手。
(3)经营者实施了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
2. 依《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1)销售鲜活商品;(2)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3)季节性降价;
(4)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3.艾美时装店的低于成本促销行为不构成不正当竞争。因为该时装店是因清偿债务而降价销售商品,而并非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
三.产品质量法
上海市某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化妆品损伤皮肤案,原告诉称:因使用了某A化妆品厂的产品造成面部皮肤严重损伤,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
被告辩称:原告使用的化妆品确为本厂生产的产品,但该产品是厂内正在研制过程的实验品,并未投入市场。
经法庭调查,原告使用的化妆品是身为A化妆品厂检验员的男友所送,法庭委托有关产品检验机构对化妆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A厂生产的化妆品以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进一步对原告进行皮肤测试,结论是原告皮肤属于特殊的过敏性皮肤,对该化妆品具有特殊的过敏性,从而导致皮肤损伤。
试分析:
1.在什么情形下生产者可不承担赔偿责任? 2.A厂是否要承担产品责任,为什么? 答题要点:
1.生产者对缺陷产品造成的损害承担无过错责任,除非生产者能举证产品具备免责条件。生产者能够证明存在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
(1)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生产者不承担产品缺陷损害赔偿责任。《产品质量法》第2条规定:“本法适用于用于销售的产品”,因此未进入流通的产品属于仍在生产者控制之下的产品,不适用产品质量法,即使造成损害,生产者也不承担赔偿责任。
(2)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产品缺陷尚不存在的,生产者不承担赔偿责任。产品存在缺陷是由于谁的过错所造成应当予以确认,产品投入流通时缺陷尚不存在,说明缺陷是产品在脱离生产者控制后进入流通领域才产生的,这种缺陷可能产生在运输、仓储或销售过程中,赔偿责任应由仓储、运输或销售部门承担。
(3)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生产者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里所指的科学技术水平是指当时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
2.根据上述第(1)条的规定,本案原告使用的化妆品并非通过流通渠道所得,而是通过亲友私自从厂里拿来,该产品未进入流通领域,因此A厂不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上述第(3)条的规定,A厂研制的实验品经过质量检验并未发现有害物质,对一般消费者并不存在缺陷。但产品中肯定还存在某些可能损害某些特殊过敏皮肤,在新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有可能发现产品缺陷,但是当时的社会科学技术水平认为该产品并不存在缺陷。
因此,A厂具备比较充分的免责条件,生产者不承担赔偿责任。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某市一对青年夫妇将一套高档全毛服装送该市某洗染店干洗。数日后去取衣时发现白色服装染上了两大块污渍,污渍正处衣服前襟,影响了整套衣服的美观,而且全毛的面料经洗后竟毫无全毛质感,板结发硬。这对夫妇要求洗染店赔偿。洗染店经理承认由于操作人员有过失而造成污渍和面料板结,但赔偿的数额只能是洗染费40元的2倍,顾客不满意,未接受此赔偿金额,经理出示洗染凭证上的字样说:“我们有约在先,凭证上早就规定造成损失最高赔偿费就是干洗费的2倍,凡洗染业均如此规定。” 试分析: 1.洗染店凭证上的约定是否有效?
2.该行为是否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答题要点:
1.洗染店凭证上的约定无效,洗染店理应如数赔偿。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该案的洗染店经理以“有言在先”,以“凭证上早有约定”为由减轻责任,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予以禁止的。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格式合同又称定型化合同或标准化合同,在消费领域中是指经营者为与消费者交易而单方制定的条款,涉及交易内容的通知、告示、声明、顾客须知等可视为补充性或独立性的格式合同。格式合同具备简单、快捷的优点,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等方式做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2005年9月5日,原告佛山市南海区安耐信电热制品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何厚平与被告邓永汉个人独资开办的佛山市南海金域域五金厂(以下简称金域域五金厂,该厂已于2005年10月11日注销)的员工杨彪通过电话协商,达成了由原告将发热盘交予被告进行加工(砂光)业务,并约定由金域域五金厂将已加工好的发热盘直接送往佛山市科斯威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斯威公司),双方以该公司签收的发热盘为结算依据。同年11月16日,原告与金域域五金厂的员工杨彪经核对,确定金域域五金厂共收取了原告29517个发热盘,并将其中的22533个进行加工(砂光)后交予科斯威公司,由于有2455个发热盘因存在质量问题不合格而退回金域域五金厂,尚有6984个发热盘未加工而留存在金域域五金厂内。经双方确认,原告应给付金域域五金厂的加工费为21533元,该款由原告委托汇基(香港)实业有限公司汇给金域(中国)兴业有限公司代表金域域五金厂收取。为此,双方签订了一份《申请先行代付货款的报告》,但该报告并未得到履行,金域域五金厂因已注销且需迁厂,在双方约定的60天付款期限届满的前后,经被告催促原告付款未果的情况下,金域域五金厂先后两次将留在其厂内的发热盘9439个变卖,变卖所得款由金域域五金厂收取。后原告向金域域五金厂索要发热盘未果,向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狮山派出所报警,经该所调查认为该案属经济纠纷而未作立案侦查,原告遂以被告变卖其发热盘造成经济损失为由向原审法院提起诉讼。原告交付给金域域五金厂加工(砂光)的发热盘是由一件物料盘、一块铝板、一只发热管组成,其中物料盘(不锈钢盘)、铝板由科斯威公司提供,发热管由原告提供并负责焊接在发热盘上,后再交予金域域五金厂进行加工。双方约定加工费为1元/只,付款时间为60天,原告开具给科斯威公司的《广东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热盘结算单价为6.20元/只(含税)。被告的理由:被告无须就杨彪的行为承担责任。
1、杨彪与原告进行业务往来时已经不是被告的员工。本案中,杨彪于2005年7月10日向被告提出辞职并得到批准,被告亦进行了通告。
2、杨彪的行为未构成表见代理。本案中,杨彪作为被告员工时,并未与原告有任何业务往来,被告与原告之前亦未有任何业务往来。
3、原告当时并未认为杨彪是被告企业的员工。根据原告提供的《申请先行代付货款的报告》显示,原告委托金域(中国)兴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域公司)南海办事处为其加工产品,杨彪亦在上面签字。因此,本案的事实是原告以为杨彪是金域公司南海办事处的员工(或说杨彪以金域公司南海办事处员工的名义与原告往来)并与其进行了一系列的业务往来,这样才有了报告的存在。而金域公司是否真实存在,并不影响当时原告是认为在与金域公司南海办事处而不是被告进行业务往来的事实。
二、关于法院调取的四份证词证明的问题。杨彪等均在证词中说明,涉案业务与被告无关。而被告在证词中认可杨彪是其员工,主要是基于杨彪在被告企业里工作了三年多,在当时的语境下,被告不可能说杨彪不是其员工,而只能说杨彪是其员工。杨彪的证词只能证明其确实与原告业务往来的事实。但杨彪当时是否仍是被告企业的员工,是否为被告企业进行业务往来的问题,由于杨彪是本案利害关系人,因此该问题须结合其他相关证据予以认定。因此,原审依据四份证人证言认可原告原审时所提供的证据是错误的。被告对杨彪的笔录及何厚平的笔录的内容均有异议,用利害关系人的且真实性未经确认的证词证明原告的举证的真实性是不合理的。
问题:
1、请问被告与杨彪之间是什么关系?
2、被告是否要承担责任,为什么?
分析:
佛山市南海区安耐信电热制品有限公司、何厚平、在二审期间答辩认为:
1、上诉人的上诉请求缺乏事实与理由。
2、产品的加工在上诉人厂、所地: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狮北银岗、-----------------
邓永汉与{公司0}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
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6)佛中法民一终字第447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邓永汉,男,1947年6月18日出生,汉族,住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小塘兴业街威业楼501室。是原佛山市南海金域域五金厂个人独资企业业主。委托代理人郭艳芳、林刚锋,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公司0},住{地址:0}。法定代表人{何1X},经理。上诉人邓永汉因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不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2006)南民一初字第215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判决认定:2005年9月5日,原告{公司0}的法定代表人{何1X}与被告邓永汉个人独资开办的佛山市南海金域域五金厂(以下简称金域域五金厂,该厂已于2005年10月11日注销)的员工杨彪通过电话协商,达成了由原告将发热盘交予被告进行加工(砂光)业务,并约定由金域域五金厂将已加工好的发热盘直接送往佛山市科斯威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斯威公司),双方以该公司签收的发热盘为结算依据。同年11月16日,原告与金域域五金厂的员工杨彪经核对,确定金域域五金厂共收取了原告29517个发热盘,并将其中的22533个进行加工(砂光)后交予科斯威公司,由于有2455个发热盘因存在质量问题不合格而退回金域域五金厂,尚有6984个发热盘未加工而留存在金域域五金厂内。经双方确认,原告应给付金域域五金厂的加工费为21533元,该款由原告委托汇基(香港)实业有限公司汇给金域(中国)兴业有限公司代表金域域五金厂收取。为此,双方签订了一份《申请先行代付货款的报告》,但该报告并未得到履行,金域域五金厂因已注销且需迁厂,在双方约定的60天付款期限届满的前后,经被告催促原告付款未果的情况下,金域域五金厂先后两次将留在其厂内的发热盘9439个变卖,变卖所得款由金域域五金厂收取。后原告向金域域五金厂索要发热盘未果,向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狮山派出所报警,经该所调查认为该案属经济纠纷而未作立案侦查,原告遂以被告变卖其发热盘造成经济损失为由向原审法院提起诉讼。原告交付给金域域五金厂加工(砂光)的发热盘是由一件物料盘、一块铝板、一只发热管组成,其中物料盘(不锈钢盘)、铝板由科斯威公司提供,发热管由原告提供并负责焊接在发热盘上,后再交予金域域五金厂进行加工。双方约定加工费为1元/只,付款时间为60天,原告开具给科斯威公司的《广东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热盘结算单价为6.20元/只(含税)。原审判决认为:原告与金域域五金厂之间的加工行为合法有效,依法受法律保护,原告有权收回加工物并应支付加工款予金域域五金厂,金域域五金厂有完成加工工作交付加工物予原告的义务。被告在庭审中虽然否认与原告存在发热盘的加工业务,辩称杨彪已于2005年7月10日辞职离厂,其在外的一切业务活动往来与本厂无关,故之后杨彪与原告发生的加工业务应认定为杨彪个人行为,应由杨彪个人承担的主张,经原审法院向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狮山派出所调取的证据材料,并经双方质证,原审法院认为可以认定与原告洽谈、送货、收货、退货及确定加工费等业务往来的人即杨彪是金域域五金厂聘请的员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十九条的规定,杨彪与原告达成的加工发热盘的合同业务,应视为其代表金域域五金厂所为的职务行为,其法律后果应由金域域五金厂承担,现该厂经佛山市南海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注销,同样依照该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应由其开办人即被告邓永汉承担偿还责任。关于原告诉称由科斯威公司曾于2005年9月23日、11月2日将不合格的1071个、1384个发热盘退回金域域五金厂,并出具由科斯威公司提供的第0509214号、0509051号《退料单》作为依据。被告却认为该证据是科斯威公司单方面出具的,并无被告聘请的员工签名作确认,故被告予以否认。原告举证由科斯威公司提供的上述两张《退料单》,虽然没有被告的有关员工签名签收,但从杨彪在狮山派出所的询问笔录材料中,杨彪承认曾收到科斯威公司将不合格的发热盘退回给金域域五金厂的事实,因此,上述材料可相互印证,认定金域域五金厂确实收取了由科斯威公司退回的2455个不合格发热盘的事实,被告并将该部分发热盘一并变卖,故原告对此诉请,原审法院予以支持。金域域五金厂虽然与原告约定加工费的支付期限为60天,在付款期限届满后,被告多次催促原告付款未果的情况下,其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对加工物行使留置权,但法律并未赋予其变卖加工物的权利,故金域域五金厂将留在厂内的加工物(发热盘)予以变卖以抵偿原告所欠的加工费,于法无据,原审法院不予支持。原告诉请被告因变卖发热盘而造成其经济损失的主张,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六十五条的规定,原审法院对此予以支持。杨彪作为金域域五金厂的员工,于2005年11月16日与原告核实确定留存的发热盘6984个、加工费21533元以及本案所查明因不合格而退回给金域域五金厂收取的发热盘2455个,可作为认定双方加工物(发热盘)损失及应付加工费的依据。原告认为被告变卖的发热盘单价为16.50元,其计算方式为其中物料盘(不锈钢盘)8.8元/只、铝板2.5元/只、发热管(含焊接加工)6.2元/只,但因物料盘、铝板是由科斯威公司提供给原告的,其所有权非属原告,因科斯威公司并未主张,也没有授权予原告,因此被告变卖发热盘而造成原告的损失仅为其负责提供并焊接加工的发热管,其与科斯威公司结算的单价为6.2元/只,依照《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六条的规定,该单价可作为认定被告变卖原告发热盘而造成原告损失的核价依据,故原审法院对原告的发热盘单价计算方式不予采信,应以《广东省增值税发票》(NO:00382910)上记载的单价为准。据此,原审法院确认原告的损失为58521.80元(9439个×6.2元/只),但原告在本案中主张的是9339个,原审法院对此予以支持,即原告的损失为57901.80元(9339个×6.2元/只),扣除原告应付给被告的加工费21533元,被告应赔偿原告的损失为36368.80元,对于原告诉请超出部分,原审法院不予支持。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判决:
一、被告邓永汉应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公司0}损失36368.80元。
二、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本案受理费4190元、财产保全费1170元,两项合计5360元,由原告{公司0}负担3510元,被告邓永汉负担1850元。上诉人邓永汉不服上述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
一、上诉人无须就杨彪的行为承担责任。
1、杨彪与被上诉人进行业务往来时已经不是上诉人的员工。本案中,杨彪于2005年7月10日向上诉人提出辞职并得到批准,上诉人亦进行了通告。因此,杨彪在2005年7月10日后已经不是上诉人的员工,杨彪无权代表被上诉人进行任何商业活动。如果被上诉人对上诉人在原审提交的杨彪的《辞工书》和《通告》有异议,可对签字进行鉴定,或提出反驳的证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条的规定,如果没有相反的证明,上诉人的证据理应予以采信,不能仅仅是一方提出异议,法院就不予以采信。因此,原审对上诉人提供的上述证据不予采信不当。
2、杨彪的行为未构成表见代理。本案中,杨彪作为上诉人员工时,并未与被上诉人有任何业务往来,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前亦未有任何业务往来。因此,被上诉人只凭着杨彪的名片就相信杨彪当时是上诉人员工并且相信杨彪有代理权是不合理的。被上诉人在业务往来时未尽到谨慎责任,在送货单等单据上并未有上诉人企业的印章的情况下,与杨彪进行业务往来,其损失与上诉人无关。
3、被上诉人当时并未认为杨彪是上诉人企业的员工。根据被上诉人提供的《申请先行代付货款的报告》显示,被上诉人委托金域(中国)兴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域公司)南海办事处为其加工产品,杨彪亦在上面签字。因此,本案的事实是被上诉人以为杨彪是金域公司南海办事处的员工(或说杨彪以金域公司南海办事处员工的名义与被上诉人往来)并与其进行了一系列的业务往来,这样才有了报告的存在。而金域公司是否真实存在,并不影响当时被上诉人是认为在与金域公司南海办事处而不是上诉人进行业务往来的事实。
最惠国待遇案例
印度尼西亚为了建立自己的汽车工业,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促进国产车生产的措施,其中包括1993年的刺激生产计划、1996年2月和6月的民族车计划。印度尼西亚还与韩国合作生产民族车,对从韩国进口的汽车整件或零部件免税。同时对国产车生产提供补贴。对除韩国之外的汽车整件进口,征收进口关税和奢侈品税。
1993年的刺激生产计划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整车使用部件的当地含量的百分比和使用部件的车型,对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减免进口税;根据成品部件的当地含量的百分比和使用部件的车型,对用于制造汽车部件的小零部件的进口减免进口税;对某些种类的汽车免减奢侈税。
1996年2月和6月的民族车计划包括两套措施。2月计划规定,对满足有关设施所有权、商标使用和技术的具体标准的印度尼西亚汽车公司,授予先锋或国产公司地位,维持先锋地位依赖3年期限内国产车满足不断提高的当地含量要求。
日本、欧洲共同体和美国对印度尼西亚的措施分别提出申诉。同一专家组对这些申诉进行了审查。专家组裁定,印度尼西亚违反了GATTl994第1条第1款、第3条第2款,TRIMs第2款,《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以下简称SCM)第5条(c)项,但没有违反SCM第28条第2款。专家组裁定,申诉方没有证明印度尼西亚违反TRIPS第3条和第65条第5款。各争端方对专家组报告都没有提起上诉。
CEPA 2003年大陆分别与香港、澳门签订“Mainland and Hong Kong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 Mainland and Macao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 按照协议规定,货物贸易方面,只要符合CEPA的原产地原则,都可经申请享有零关税优惠。服务贸易方面,协议规定服务行业获得放宽准入;至于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双方同意在加强合作。
国民待遇案例
《日本酒类税法》规定了适用于所有酒类(酒精含量不低于一度并旨在日本消费的国内产或进口酒)的国内税制。酒类税法将不同类型的酒分为10类,有的又分为小类。在批发阶段征税。国产酒的税责从工厂装运时产生,进口酒的税责从保税区提取时产生。不同种类的酒适用不同的税率。酒类税法规定了每升的参考含酒量及相应的参考税率。对于含酒量低于13%的酒,规定了特殊的税率计算公式。这一公式的结果是每升纯酒精的税率。国民待遇案例(续)
在本案中,欧洲共同体声称,出口到日本的酒根据日本酒类税制受到歧视,该税制对日本清酒征收的税大大低于对威士忌、科涅克白兰地和白酒的征税。专家组裁定,日本税制与CATTl994第3条第2款规定不一致。日本对专家组报告提起上诉。上诉机构报告确认了专家组的日本酒类税制与GATTl994第3条第2款不符的结论,但指出专家组在法律推理中的一些错误。
输日鳗鱼案
日本于2003年2月1日起对我活鳗及冷冻白烧鳗监控查验包括氯霉素在内的11项药物残留。4月24日开始对中国活鳗实行监管吊水48小时以上,逐批检查磺胺类药物残留,合格后准予通关。4月27日,日本媒体报导市场抽检中发现中国烤鳗含有汞,并大肆渲染汞残留对人体的危害。6月12日,日本各食品检疫所开始对鳗鱼实施汞含量的监控检查。7月18日,除对活鳗和白烧鳗进行强制检查外,厚生省开始对全部中国烤鳗实施监控检查,并宣布一旦发现问题,将在网上予以公布。中国烤鳗售价骤降,部分超市干脆不售中国烤鳗。2003年全年出口量从上一年的7万吨减至6万吨,日本进口商库存积压。输日鳗鱼案(续)
但同期,受益的日本国产鳗鱼价格大幅上升,受益的日本鳗业不仅加大了新产季的投苗,而且新建了数家烤鳗厂。
2003年以来,日本又欲借“非典”疫情行使贸易保护,只是苦于无法公开,便扩大检验范围,严加检查,为贸易保护寻找借口。3月,日本厚生省在进口中国的两批烤鳗中查验出恩诺沙星残留,迅速在网上公布。4月,厚生省将该药物作为进口白烧鳗鱼(即不加酱油)的命令检查项目,批批查验。7月3日,又突然宣布对全部中国鳗鱼加工品实施恩诺沙星药残命令检查,最低检测限为0.05ppm,导致我出口受阻,鳗农叫苦连天,工厂被迫大幅减产,甚至全面停产。
荷尔蒙牛肉案
自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的食品与药品机构(FDA)和农业部(USDA)批准将内生的人造的牛生长激素(“BGHs”)作为一种安全的低耗的增加谷物喂养牛喂养效率的方法。人们在牛的耳朵后面加上一个铅笔大小的擦拭器以使牛接受荷尔蒙。这样牛就可以更快的将谷物,一般的玉米,转化成美国消费者喜欢的多汁的高档的“大理石般”的牛肉。大多数从美国出口的牛肉都是这种类型的产品。BGHs在美国被广泛使用,主要原因是它使喂养者在微利甚至是负利润的市场上得以获得竞争优势。而相比之下那些需求很小的国家,或者那些对富含脂肪的肉类缺少财政补助支持的国家,牛就不必用昂贵的谷物来喂养业就不需要BGHs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1981年以前,欧盟各国对荷尔蒙激素持不同的政策。1981年,由于有一份报告称意大利的儿童由于食用各种含有“DES”的进口儿童食品而产生过大的乳房,这就促使意大利对那些允许使用荷尔蒙的国家的各种进口产品进行抵制。而欧共体委员会针对公众的关注发布了第81/602号指令,规定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之前禁止进口任何新的荷尔蒙制品。根据该指令,欧盟建立了一个有22名欧洲顶尖科学家的科学工作组,以判断在动物身体上使用各种自然的和人造的荷尔蒙是否会对人类健康产生科学可以观察到的影响。一年以后,也就是1982年,科学工作组发布了一份中期报告,表示其没有发现使用荷尔蒙会产生任何有害反应。而对人工荷尔蒙,科学工作组报告称其还需要更多的数据。
尽管有了这份中期报告,1985年,欧洲议会还是通过了一份决议,表示有关内生的人造荷尔蒙问题的信息“远不完全”。它还表示“肉类和肉制品的过度制造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增加了巨大的开支”。前年在引进牛奶限额的背景下发布的欧盟决议已经导致加剧屠宰奶牛以获取牛肉的做法,使欧盟的牛肉产量超过了其政府干涉牛肉存储量的两倍还要多。该决议发布后,科学工作组的一个预定会议被取消了,1985年12月31日,欧盟颁布禁止使用内生荷尔蒙的法令,该规定表示只有为了治疗和畜牧学的目的才可以例外使用内生荷尔蒙,并且完全禁止使用人造荷尔蒙。成员国有3年的时间使其国内法符合欧盟决议的规定。两年后,即1987年8月,科学工作组的成员发布了其最终报告,结论认为他们研究的人造荷尔蒙在促进生长方面是安全的。
欧盟REACH法规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
经过长达六年的讨论,欧盟统一化学品管理的REACH法规,中文全称为《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制度》,将于6月1日正式实施。REACH法规将成为迄今为止关于化学品管理最为复杂的法规,此法规程序繁杂,涉及面广,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
业内专家称,REACH法规将涉及欧盟市场上约3万种化工产品,将影响我国大概3万多家企业,使我国出口欧盟产品的成本提高约5%,进口欧盟产品的成本增加约6%。
REACH法规,它的制定者表示,REACH是基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长远考虑,同时也为提高欧盟化学工业竞争力,建立一个统一的化学品监控管理体系。
TRIMs
1、不符合GATT国民待遇原则的投资措施。主要包括当地含量要求、制造界限和贸易平衡要求。其具体规定:(1)要求外商投资企业购买或使用国内产品或由国内供应的产品,不论其具体要求是规定特定产品、产品的特定数量或价值,还是规定该企业生产的一定比例的产品数量或价值。(2)限制外商投资企业购买或使用进口产品的数量,并把这一数量与该企业出口当地产品的数量或价值相联系。
2、不符合GATT禁止数量限制原则的投资措施。包括产品指令要求、外汇管制要求、制造界限要求、当地成分要求、贸易平衡要求和国内销售要求等。中国汽车零部件案
中国从2005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规定,进口等于或超过整车价值60%的零部件,征收与整车相同的关税,为25%;而零部件进口关税则为10%,二者相差15%。
美国、欧盟和加拿大认为,上述关税规定降低了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将生产转移至中国的成本,导致美国、加拿大和欧洲流失了工作岗位。
2005年11月起,加拿大、欧盟、美国相继就此诉诸于WTO。2008年2月13日,WTO首次裁定中国违反贸易规则,随后中方提出上诉。12月15日,WTO上诉机构终裁认为中方做法违反世贸规则。
福耀汽车玻璃案
(一)2001年3月,福耀玻璃收到美国国际贸委会发来的关于对中国维修用汽车前挡玻璃在美国销售的反倾销调查问卷。作为被调查的20多家企业中惟一一家上市公司,当时福耀玻璃即聘请了美国律师应诉。2002年2月4日,美国商务部开始对福耀玻璃在美国市场销售的维修用汽车前挡玻璃加征9.67%的反倾销税。同年4月,福耀玻璃及其全资子公司美国绿榕玻璃工业有限公司聘请的美国律师事务所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美国商务部提出诉讼,请求推翻美国商务部不公正的判决。2003年12月,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此作出初步裁决,对福耀玻璃状告上诉书上9项主张中的8项予以赞同,同时发出命令书将该案退回美商务部要求重审。
同时,福耀玻璃也做好一切准备应对2003年4月份启动的美国商务部行政复审。2004年5月7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初裁结果公告,福耀玻璃出口至美国的汽车挡风玻璃2001年9月至2003年3月期间的行政复审的初裁倾销率由原11.80%降低至0.13%。2004年10月15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就来自中国的汽车挡风玻璃行政复审的终裁结果公告,福耀玻璃出口至美国的汽车挡风玻璃2001年9月至2003年3月期间的行政复审的终裁倾销率维持初裁裁定结果0.13%。这意味着从终裁之日起,福耀玻璃将不再按照11.80%预缴反倾销税,同时2001年9月至2003年3月已缴纳的反倾销税将予以退还。
温州打火机反倾销案
(一)● 2002年6月6日,欧盟就拟对从中国进口的一次性袖珍打火机实行反倾销调查一事通报外经贸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6月10日,外经贸部将此事通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2002年6月27日,欧盟正式对中国出口的一次性可充气袖珍打火机立案进行反倾销调查。
●
2002年6月28日,浙江省外经贸厅召开全省打火机出口企业座谈会,讨论欧盟打火机反倾销调查案的应诉组织问题。
2002年7月6日,温州市17家企业参与应诉,其中15家提出产业无损害抗辩,温州东方轻工实业公司和东方打火机厂提出无倾销抗辩(含申请市场经济地位)。
●
2002年9月9日,欧盟官员来温对两家东方企业作市场经济地位的实地核查。温州打火机反倾销案
(二)● 2002年10月8日,欧盟宣布给予包括两家温州企业在内的中国5家打火机企业市场经济地位。
●
2002年11月底,欧盟官员来温对两家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企业第二次实地核查,确定成本,计算倾销幅度。
●
2002年12月17日,欧盟官员再次来温对温州市进出口公司、联合进出口公司、尼博烟具制造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就无损害方面进行核查。
●
2003年7月14日,欧盟打火机制造商联盟致函欧委会,代表欧洲打火机企业撤回了对我打火机反倾销的起诉。
●
2003年7月15日,欧盟通知代表我方企业应诉的律师,决定根据欧盟反倾销法规,正式停止对我打火机反倾销案的调查。
美国对中国彩电反倾销案
(一)2003年5月2日 原告方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递交起诉书
2003年5月12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决定是否接受起诉书 2003年5月17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裁结果
2003年6月 美国商务部到中国实地调查
2003年10月中 美国商务部作出倾销成立的初裁 2003年10月25日 美再次推迟彩电倾销裁决
2004年3月22日 中国企业发出应诉倡议书
2004年4月14日 美国商务部终裁中国彩电反倾销案 美国对中国彩电反倾销案
(二)2004年5月15日 美国最终裁定中国彩电存在倾销
初裁
终裁
厦华
31.70%
4.35%
康佳
27.94%
11.36%
长虹
45.87%
24.48%
TCL
31.35%
22.36%
海尔、海信、创维、苏州菲利浦、上广电等九企业 最高40.84%(初裁)
21.49%(终裁)其他 27.94%-78.45%(初裁)
78.45%(终裁)
中国贸易补贴政策案
2004年,中国游离于世界反补贴之外的局面开始被打破,其始作俑者是加拿大。当年,加拿大接连3次对中国发起反补贴调查,到目前已增加到4起。2005年7月27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旨在对中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美国贸易权利执行法案》,为对中国进行反补贴提供了法律依据。欧盟在近年来对中国鞋类产品的反倾销中,已经把中国向外资企业提供的补贴列入了重要的涉案因素。这表明,主要发达国家都开始把反补贴的目光转向中国。
2007年2月2日,美国就中国实行违反WTO规则的贸易补贴政策一事,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出与中国磋商。两周后,欧盟、日本和澳大利亚以第三方身份加入中美之间的磋商。2月26日,墨西哥也加入进来。
在3月和6月分别进行了两轮磋商未解决争端后,美国于今年7月正式提请成立专家组,这一要求在8月下旬获得通过。
美国在WTO指责中国出口企业在所得税、增值税、关税、贷款和职工物价补贴方面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待遇,构成所谓的“出口补贴”。同时,中国在境内企业购买国产器材时给予比购买外国器材更多的所得税和增值税返还优惠,构成所谓的“进口替代补贴”。美方认为,中国的这些补贴措施都属于WTO的“禁止性补贴”范畴,广泛存在于钢铁、木制品、信息产业等不同行业。
铜版纸反补贴案
2006年10月31日,美国新页(New Page)纸业集团向美国商务部提交申请,对原产于我国的铜版纸(Coated Free Sheet Paper)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2006年11月20日,美国商务部立案调查。2006年12月1日,美国商务部选择我国国内最大的两家铜版纸出口商金东纸业(江苏)有限公司和山东晨鸣纸业集团作为调查的强制应诉方。2006年12月4日,美国商务部向我国政府和上述两家企业发出了反补贴税调查问卷。2006年12月15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我国出口铜版纸的补贴和倾销行为给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和损害威胁。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中国政府、金东纸业和晨鸣纸业分别向美国商务部提交了对上述调查问卷和补充问卷的答卷
2007年1月9日,中国商务部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要求颁布临时禁令、禁止美国政府对华反补贴调查的诉讼请求。2007年3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法庭裁定,美国商务部有权考虑是否对中国企业启动反补贴调查。2007年3月3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铜版纸作出反补贴初裁。2007年3月26日,申诉方请求根据《联邦法规》第705节(a)款第1项,将这项反补贴调查的终裁和相应的反倾销调查结合在一起。2007年10月18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铜版纸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终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2007年11月30日对本案作出最终损害裁决。
从美国商务部的终裁来看,金东纸业(江苏)有限公司的净补贴率为7.40%,倾销幅度为21.12%,这样将对该公司征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率为28.50%;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补贴率为44.25%,倾销幅度为99.65%,这样将对该公司征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率为143.9%;其他大部分企业的净补贴率为7.40%,倾销幅度为99.65%,这样将对该公司征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率为107.05%。2007年11月2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是否对原产于中国的铜版纸继续实施反倾销征税令和反补贴征税令进行了投票。投票结果显示,原产于中国的铜版纸并未对美国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可预见性威胁。鉴于此,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铜版纸作出的反倾销征税令和反补贴征税令将被撤销。
中国出版物市场准入案
2007年4月9日,美国政府将知识产权问题向世贸组织对中国提起2起诉讼。其中1起诉讼针对的是中国对国内盗版行为的打击不力,另1起则针对的是中国音像制品和图书出版行业的市场准入。
2007年10月1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美国已要求世贸组织成立专家小组,就中国在出版物(包括电影、DVD、音乐光盘、书籍和杂志)进口和营销方面的限制进行调查。美国要求专家小组将重点放在各种法规上,包括阻止美国公司对华出口书籍、刊物、电影、音像制品;歧视美国在华营销商;阻止上述产品的营销。美国认为,中国的上述做法违反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服务贸易总协定》。
【重点】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案例
Case 1
Article2(c)一个德国的律师用他律师行的信纸联系位于巴塞尔的家具商,并从那里订购了一套书桌沙发椅,该律师并没有想将该家具用于律师行,而是想家庭自用。该合同是否由CISG调整?
Case 2
Article 7(1)1月1日,孟买的A电告伦敦的B:“可供苏拉特皮棉1000包,每包150美元,无敌号下一航班自孟买发运。” B 查船期了解到,名为无敌号的一条船通常运送煤炭,预计从孟买起航后,2月1日到达利物浦。另一艘名为无敌号的杂货船从孟买起航后,预计5月1日到达利物浦。B接受了要约,卖方运送棉花的杂货船无敌号果然于5月1日到达利物浦。The interpretation of statements made by and other conduct of a party
Case 3
Article 7(2)孟买A向伦敦B发出与上例同样的要约,B回电接受了要约。孟买的船期表列出一艘名为无敌号的杂货船预计5月1日到达利物浦;而伦敦当地的船期表列出一艘名为无敌号的杂货船预计2月份到利物浦,后来买方发现2月份到港的杂货船并不是卖方所指的杂货船。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vention and usages ﹠ practi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vention and usages : The convention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usages.Case 4
Article 9 供应商甲长期向乙钢铁厂供应炼钢用锻烧镁矿石,在已经顺利履行的五笔合同交易中每次装运时,甲方都要在装货船舶的底舱垫上编织布,以防潮和防污染,买方乙从来没有提出异议。在第六次合同交易的履行中,买方卸货不慎,将垫布混入矿石中,产生一些过筛成本,乙认为这是甲在舱底垫布不当所致,向其索赔.该索赔难以成立,卖方在舱底垫布的行为已成为当事人同意的习惯做法。[Article 12~20]
Case 5
10月1日,卖方向买方发出要约:“滋发盘秘鲁鱼粉1000吨CIF上海480美元/吨,11月交货,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10月15日前复到有效。”10月10日买方回电称:“回你10月1日电,因价格太高恕难接受。”10月14日卖方收到买方来电:“你10月1日发盘我接受。”卖方答复说:“你10月14日来电接受是无效的,因为你方此前的来电已经拒绝了我方10月1日发出的要约”。
Case 6 A于10月1日向B发出要约:“中国松香WW级100吨,香港仓库交货,500美元/吨,现货交易,10月10日复电有效。”B于10月5日复电:”回你10月1日电,中国松香WW级100吨,500美元/吨,你能否两个月内交货?”10月7日B再次向A去电表示接受A的10月1日的要约。请问合同是否订立?。
Effective Acceptance 1.The offeree’s assent to an offer must with no limitation
Case 7
我某进出口公司于某年2月1日向美商报出某种农产品。中方发盘中除列明各项必备交易条件外还注明“Packing in Sound Bags”(采用牢固的袋子包装)。在发盘有效期内美方电称:“接受你方1日来盘,Packing in New Bags(采用新的袋子包装)”。中方收到复电后即着手备货。数日后,当中方准备发货时,该种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猛跌。此时美方又来电称:“我对包装条件作了变更,你未确认,故贵与我之间并未订立合同”。中方此时则坚持合同早已订立,双方因此发生争议。
Effective Acceptance 2.The offeree’s assent to an offer must be positive
Case 8
A公司在2月1日向B公司发出询价,指明了所需产品、数量并声明“若在我方收到你方要约一周内,未得到我方答复,可视为承诺。”2月5日A公司收到要约,2月15日A公司通知B公司拒绝接受B公司的要约。
Case 9:
买卖双方已建立起10年的供货关系,从买方第一次发出订单开始,卖方就不发出承诺通知而是直接按订单上的说明备货装运,准时在一个月左右运抵买方所在港口,卖方在收到买方发来的到货通知后一个星期收到货款,在以后的交易中双方都这样办理,但是在近期一次买方发出订单后,卖方既没有发货,也没有通知买方他不发货的情况,给买方造成损失。ineffective Acceptance Counteroffer
我方A公司向美方旧金山的B公司发盘供某种商品100公吨。发盘指出,2400美元/每公吨,CIF旧金山,收到信用证后两个月内交货,不可撤销的信用证付款,限三天内答复。第二天中方便收到B的回电称:接受发盘,立即装运。A未作答复。又过了两天后,B公司从旧金山花旗银行开来了不可撤销的即期信用证。信用证中同样注明“Shipment immediately(立即装运)”。当时该商品市场价格已上涨了20%。A拒绝再交货并退回了信用证。
Case 10
Article 33 1 case中国一公司向美国一公司购买一台昂贵机器,机器运到广州码头后,存入码头的第三方的仓库中,通知中国公司来提取货物。第二天中国公司来仓库中提取货物时,仓库方告知没有某张单据不能提取。此时,美国公司没有移交该单据给中国公司,导致货物没能置于买方的处置下,所以美国公司没有履行交付义务。
Case 11
Articles 35-36
1、A公司告诉B公司欲购买100箱粘各种金属用的胶水。然而B公司发来的100箱胶水却只能粘各种木材。
2、假如A公司要B公司发来100箱Z-5-UP这一型号的胶水,结果却发现这种胶水不能粘金属,只能粘木材。
3、假如A公司询问B公司Z-5-P这一型号的胶水能否粘某一特定金属,B公司回答不知道,结果A公司购买回来后发现它不能粘该金属。
Question: 以上B公司是否承担货物不符的责任?
57(1)b--“the place where the handing over takes place” : three kinds of the place
CASE: 卖方位于A国,买方位于B国,合同要求凭单付款,单据被交付于C国的买方银行等待结算,买方必须在C国银行付款。
57(2)“bear any increase in the expenses”
CASE 12:
订立合同时卖方营业地在东京,买方将信用证开至东京,但信用证开出后,卖方营业地改到苏黎世.在改开过程中,额外增加的一切费用由卖方负担。CASE 13:
一份CIF合同要求卖方6月1日装船运交买方,又规定6月10日向买方提交跟单汇票,见票即付,货船预定6月15日到买方地.这个合同就是与买方在付款前验货的权利相抵触的情况.Payment of the price CASE 14
合同采用CIF条件,没有其他关于付款时间地点的规定,卖方以托收方式请求买方付款,卖方在向银行发出的托收指示中规定,买方只有在银行提示汇票时立即付款,才允许把单据交给买方。卖方提出的付款交单条件并不是议定的,买方仍然可以行使在付款买单前检验货物的权利,卖方有义务确保买方有可能在付款买单前检验货物。(4)About “any request or……formality……” CASE 15
买卖双方签订购买合同,约定6月1日付款,买方到约定时间未付款,卖方起违约之诉,买方不得以未经催告抗辩。Payment of the price How to confirm the price CASE 16
买方向卖方电购机床若干台,要求立刻装运,但未规定价格或计价方法,卖方收到后,即按要求装船运给买方,在这种情况下,买卖合同在卖方装船时已经成立,机床价格可按同类机床在合同成立时类似交易中的通价来计算.1.Supplement of Article 55 2.The “doubt” in Article 56 2.Taking
delivery 2.1 What is “all the acts”.2.2 Taking over the goods ≠
Acceptance of goods
Case 17
A公司向B公司出口一批水果,货到验收后付款。货物抵港后,B公司发现,水果总重减少10%,于是拒绝付款提货,以致水果腐烂。B国海关向A公司收取仓储费,处理水果费5万元.--收货是买方法定义务,否则违约。
CASE: 如果卖方的营业地在A地(内陆地点)而合同规定卖方有义务在B地(装运口岸)向承运人交付货物,以便运往国外。那么从A 地运到B地的风险由卖方承担,只有当货物在B 地(特定地点)交付给承运人时风险才转移给买方。CASE: 假如合同没有规定卖方应在B地把货物交给承运人,那么卖方在交给陆运承运人(第一承运人)时风险就转移给买方,此后发生的损失由买方承担。
CASE 1:A国的卖方接受了买方的订单,向买方出售10台机器,合同没有规定运输方式,卖方决定先通过公路运输到港口,经港口船运到B国,在卖方把货物交付给公路运输承运人(第一承运人)时就把风险转移给买方。
CASE 2:案情同上,卖方在用自备卡车把货物运往港口途中发生意外,损失应由卖方承担,卖方不能作为承运人,第一承运人应独立于买卖合同当事人,是运输合同的当事人。
CASE 3:合同规定采用海上运输方式,卖方雇用的卡车把机器运往港口途中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损失应由卖方自己承担,海上运输的承运人为第一承运人
CASE: 香港中间商从澳洲购进羊毛100箱,货物于 4月2日从澳洲装船运往香港,在航行途中4月5日香港中间商与广州的买家签订转售合同,结果 4月10日货船意外失火,货物全损,此案中风险在广州买家与中间商签订合同时发生转移,货物的损失应由广州买家承担。CASE: 假如到达广州,买方收货时发现货物由于船体渗水部分受损,但是不能确定损失发生在合同签订之前还是之后,风险的承担如何确定?此案属于第68条中第二类情况,风险转移应该提前到货物交付给承运人之时,由买方承担风险。
CASE :合同规定买方在7月份在卖方仓库收取货物,7月1日卖方将货物表明买方名称放入仓库,(1)买方于7月20日接收货物,风险在7月20日转移给买方。(2)买方直到期限届满都没有来收取货物,货物的风险在7月31日转移到买方,8月1日仓库发生火灾,货物损失由买方承担。
CASE: 合同规定在卖方营业地以外的第三方仓库交货,卖方7月5日把货物运输到指定仓库,并向买方发出货物已到,交由买方处置的通知,风险在7月5日就发生转移。CASE: 在一项购买小麦的买卖合同中,卖方租用了一艘曾经装运过有毒物质的船舶来装运小麦,致使小麦污染失去食用价值,即使风险已经在卖方把小麦交付给承运人时转移给买方,但由于损失是卖方的行为造成的,买方可以不支付价款。
CASE: 中国卖方向美国买方,以 CIF条件出售一批洋茉莉醛,买方在货物装运前通知卖方,货物应避免遇高温,尽量安排直达船舶运输,卖方没有提出异议,后因卖方安排运输的船舶绕道香港,货物遭遇高温而严重变质。此案中货损虽然是在风险转移买方之后发生的,但造成货损的原因是卖方没有遵守安排直达船舶的约定,由卖方的不作为造成,卖方对货损负有责任。
the exception of passing of risk
(2)the fundamental breach of contract by the seller CASE: 法国卖方根据 CIF合同条件出售给纽约买方500 箱1978 年酿造的察吐酒(一种高档葡萄酒),事实上卖方交付的货物中有300 箱为1981 年酿造的次等品,另有50 箱货物运输途中因装载不当破碎报废,剩下150 箱货物基本合格。此例中卖方已经构成整个合同根本违约,买方有权援用《公约》宣告合同无效,买方可以退回 300 箱不符的货物和 150 箱相符的货物,50 箱意外事故灭失的货物虽然是在风险转移买方后发生的,根据公约第 70 条,这些损失后果溯及既往地应由卖方负担,卖方应退还全部货款,还应承担 350 箱货物退还的费用。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商会第600号(UCP 600)2007修订本。托收案例(1)
天津天宏出口公司出售货物一批给香港大昌公司,价格条件为CIF香港,付款条件为D/P见票后30天付款,天宏公司同意大昌公司指定香港汇丰银行为代收行。天宏公司在合同规定的装船期限内将货物装船,取得清洁提单,随即出具汇票,连同提单和商业发票等委托中国银行通过香港汇丰银行向香港大昌公司收取货款。货到目的港,大昌公司认为货物与合同不符,拒不付款赎单,导致天宏公司的货物滞留码头。
请依《托收统一规则》(522号)回答下列的问题:
1.在大昌公司不付款赎单的情况下,香港汇丰银行是否应当去码头提货?
2.在大昌公司不付款赎单的情况下,香港汇丰银行应当如何处理?
托收案例(2)
中国某外贸A公司与某外国B公司签订一出口合同,付款条件为付款交单见票后45天付款。当汇票及所附单据通过托收行寄抵进口地代收行后,B公司及时在汇票上履行了承兑手续。货抵目的港时,B公司由于用货心切,出具信托收据向代收行借得单据,先行提货并转售。汇票到期时,B公司经营不善,失去偿付能力。代收行将汇票付款人拒付的情况通知了托收行,并建议向A公司索取货款。问题:
1.这是一种什么付款方式,存在什么样的风险?
2.此案中国A公司如认为代收行在办理托收时有问题,是否能直接诉代收行?关于这个问题有哪些争论?
信用证的支付程序
信用证案例(1)
我山东一家进出口公司和某外国公司订立了进口尿素5000吨的合同,依合同规定,我方开出以该外国公司为受益人的不可撤销的跟单信用证,总金额为148万美元。双方约定,如发生争议,则提交北京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1990年10月货物装船后,该外国公司持提单在银行议付了货款。货到青岛后,我公司发现,尿素有严重的质量问题,立即请商检机构进行了检验,证实该批尿素是毫无实用价值的废品。我公司持商检证明要求银行追回已付款项,否则将拒绝向银行支付贷款。问题:
1.银行是否应追回已付货款?
2.我公司是否有权拒绝向银行付款?
信用证案例(2)
外国一家贸易公司与我国一家进出口公司订立合同,购买化肥500吨。合同规定,1994年1月30日前开出信用证,2月5日前装船。1月28日买方开来信用证,有效期至2月10日。由于卖方按期装船发生困难,故电请买方将装船期延至2月17日并将信用证有效期延长至2月20日,买方回电表示同意,但未通知开证银行。2月17日货物装船后,卖方到银行议付时,遭到拒绝。问:
1、银行是否有权拒付货款?
2、作为卖方律师,应当如何处理此案?
<二>国际税法PPT案例
居民税收管辖权(案例 1)
1993年,美国A公司与中国B企业在深圳建立一家合资企业。1993年10月,美国A公司派遣其副总经理汤姆逊担任合资企业董事职务,汤姆逊于同年 10月到达深圳任职。1994年3月7日至1994年4月4日,汤姆逊离境回国,向A公司述职。1994年12月20日又离境欢度圣诞节和元旦。1995年1月20日,其回中国后,深圳市税务机关即通知汤姆逊就1994境内、境外全部所得申报纳税。汤姆逊认为,自己不是中国公民,按国际惯例应仅就中国境内的所得申报纳税。双方因此发生争议。
居民税收管辖权(案例 2)
尼尔矿产勘探和开发有限公司在南非注册成立,其产品钻石的勘探、开采和销售地均在南非境内,但是由于公司大部分董事均在英国居住,所以董事会多在英国伦敦召开,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决策也均在英国伦敦作出。1974年,英国政府认定尼尔矿产勘探和开发有限公司为英国的纳税居民,要求尼尔矿产勘探和开发有限公司就其境内外财产向英国政府纳税。
问题:
1.英国政府要求该公司纳税的依据是什么?
2.法人居民身份的确定标准有哪些?
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案例
史密斯是A国W公司的职员,于1999年被派往中国的Y公司进行技术指导达7个月。史密斯在这7个月期间的工资,都是由W公司支付的。指导期满后,正当史密斯准备回国时,中国税务机关要求史密斯就这7个月期间的工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史密斯认为,自己不是中国的居民,而且自己这7个月的工资都是由A国的W公司支付,这部分工资所得并非来源于中国,因此中国不享有税收管辖权,无权对他课征个人所得税。
问题: 史密斯的这部分工资所得是否来源于中国?如果被认定为来源于中国,中国的税务机关是否应当对史密斯征收个人所得税?
居民税收管辖权冲突案
A国人某甲在A国有住所,2001年1月离开A国去B国从事经营活动,在B国居住了7个月并取得了一笔收入。2001年8月甲回到A国后,先后收到A国和B国要求其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通知。A国的税法规定,在A国有住所且离境不满1年的为 A国纳税居民;B国税法规定,在B国居住时间超过180天的为B国纳税居民。
问题:
1.本案中A、B两国都向甲主张税收管辖权的现象称为什么?
2.本案中A、B两国主张税收管辖权的依据是什么?
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冲突案
美国A公司(在美国登记注册)在中国设立一分公司,负责A公司产品在乙国的销售、运输和售后服务。2002年,该分公司产生利润50万美元,对这50万美元的利润,中国和美国均主张税收管辖权。问题:
1.本案中中美两国主张税收管辖权的依据是什么?
2.本案中中美两国都向A公司主张税收管辖权的现象称为什么?
国际重复(叠)征税案
M国R公司,某一纳税末,其设在甲国的分公司获利10万美元;设在乙国的子公司获利50万美元,从税后利润中向R公司支付股息20万美元。问题:
1.在该纳税中,R公司及其分公司和子公司,应缴纳哪些税收?
2.在上述纳税中,哪些属于国际重复征税?哪些属于国际重叠征税?
三、国际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关系
免税制
免税制亦称“豁免制”,(foreign tax exemption)全称应为“外国税收豁免制”,指规定对本国居民来源于本国境外的所得或财产免予征税。无条件免税制和有条件免税制
无条件免税制,是指不设定任何条件,对本国居民来源于本国境外的所得或财产免予征税。采用此种免税制的,主要是一些“避税地”国家或地区。
有条件免税制,是指对本国居民来源于本国境外的所得或财产免予征税设定一定条件;只有那些符合设定条件的境外所得或财产,才免予征税。所设定的免税条件可以是程序上的,如规定纳税人必须将境外所得的全部或一部分汇入本国;也可以是实体上的,如规定仅对持有外国公司股权一定比例以上者的境外股息所得,才免予征税。
完全免税制和累进免税制
完全免税制,是指通过从本国居民全部应纳税所得中,减去其来源于境外所得的免税部分,并以二者之差作为税基(taxbase)来依法定税率征税。
累进免税制,是指虽然对本国居民的境外所得免予征税,但却将税基分作两种形式:一是作为应纳税所得额本身的税基,它等于本国居民的全部应纳税所得与该居民来源于境外所得中的免税部分之差;二是作为确定累进税率依据的税基,它等于本国居民的全部应纳税所得,即该居民的境内外应纳税所得之和。
免税制案例
甲公司在某纳税有国内外所得共计400万美元,其中在居住国所得为300万,在来源地所得100万。假设居住国实行20%—40%的累进税率(其中300万美元适用25%的税率,400万适用30%的税率),来源国适用30%的比例税率。问题:
1.如果居住国不采取任何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措施,甲公司在该纳税需要承担的总税赋是多少?
2.如果居住国采取全额免税法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甲公司在该纳税需要承担的总税赋是多少?
3.如果居住国采取累进免税法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甲公司在该纳税需要承担的总税赋是多少?
抵免制(foreign tax credit)
抵免制的全称应为“外国税收抵免制”,指规定本国居民须以其在本国境内外的全部应纳税所得为税基,并依法定税率计额,然后再减去其已在境外的所纳税额,并以二者之差作为其应纳税额。按照抵免制,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基本计算公式是:境内外全部应纳税所得额X法定税率一境外已纳税额一境内应纳税额。
抵免制有若干不同种类
1.直接抵免和间接抵免
(l)直接抵免
所谓“直接抵免”,是指就具有同一纳税人身份的本国居民所规定的税收抵免。(2)间接抵免
所谓“间接抵免”,是指就具有本国居民身份的纳税人,以及其他与本国居民纳税人有某种法定股权关系的外国纳税人在外国的已纳税,所规定的税收抵免。
2.全额抵免和限额抵免
所谓“全额抵免”,是指规定允许本国居民在国外已缴纳的所得税全部款额,均从该居民在其居住国的应纳所得税额中抵免的制度。
所谓“限额抵免”,是指规定仅允许本国居民在国外已缴纳的所得税,在该居民的国外所得依其居住国法定所得税率计算的应纳所得税额内抵免的制度。
2.全额抵免和限额抵免
(l)抵免等额:在居民的居住国所得税率与居民已为其国外所得缴纳所得税的外国的所得税率等同的条件下,居民在其居住国的所得税抵免额一居民在国外已缴纳的所得税额;(2)抵免余额:在居民的居住国所得税率高于居民已为其国外所得缴纳所得税的外国的所得税率的条件下,居民在其居住国的所得税抵免额>居民在国外已缴纳的所得税额;
(3)抵免超额:在居民的居住国所得税率低于居民已为其国外所得缴纳所得税的外国的所得税率的条件下,居民在其居住国的所得税抵免额<居民在国外已缴纳的所得税额。
2.全额抵免和限额抵免(l)分国限额抵免(2)分项限额抵免(3)综合限额抵免
抵免制案例(1)
美国人威廉受聘在中美合资的一家集成电路设计和生产厂担任为期半年的技术顾问,半年期满回国时,威廉获劳务报酬10万美元。在该纳税期满时,威廉共有国内外所得25万美元,假设中国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美国适用个人所得税为15%。
问题:1.如果中美双边税收协定没有任何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约定,那么在该纳税,威廉需要承担的总税赋是多少?
2.如果中美双边税收协定约定适用全额抵免法缓解国际重复征税,那么在该纳税,威廉需要承担的总税赋是多少?
3.如果中美双边税收协定约定适用限额抵免法缓解国际重复征税,那么在该纳税,威廉需要承担的总税赋是多少?
抵免制案例(2)
甲国的居民A公司某纳税内有来源于居住国境内所得2000万元,甲国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为40%的比例税率;另有来源于乙国的B分公司的利润200万元和丙国的C分公司的利润400万元,乙、丙两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分别为50%和30%的比例税率。
问:
1、如果甲国采取分国抵免法,A公司该最终应向其缴纳所得税是多少?
2、如果甲国采取综合抵免法,A公司该最终应向其缴纳所得税是多少?
抵免制案例(3)
甲国A公司某纳税内有来源于甲国境内所得150万元,甲国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为40%。A公司拥有设在乙国的子公司B的50%的股份,已知子公司B在该纳税内获利100万元,并按乙国公司所得税率30%缴纳税额30万元。子公司B从税后利润中按股权比例分配母公司A股息35万元,并在支付股息时按乙国预提所得税税率10%代扣缴3.5万元预提所得税。
问:在甲国实行间接抵免法条件下,居民A公司就其境内外所得最终应缴甲国的所得税为多少?
扣除制(foreign tax deduction)
扣除制,是指居住国在对本国居民纳税人计征所得税时,允许纳税人将其在国外已纳税款作为费用,在其应税所得中扣除的制度。按照扣除制,居民纳税人在其居住国的应纳税额=(居住国内外全部应税所得一国外已纳税额户居住国所得税率。
扣除制案例
某跨国纳税人在某纳税有境内外所得80万美元,其中境外所得30万。假设来源国的所得税税率为40%,居住国所得税税率为20%。问题:
1.如果居住国不采用任何缓解国际重复征税的措施,该跨国纳税人在该纳税需要承担的总税赋是多少。
2.如果居住国采用扣除制缓解国际重复征税,该跨国纳税人在该纳税需要承担的总税赋是多少?
减税制(foreign tax abatement)
减税制,是指对本国居民来源于国外的某些所得,在居住国减征所得税的制度。
第一,适用较低的所得税率;
第二,仅以国外所得的一定比例计入居住国的应税所得额。
第三,仪征收国外所得应纳税额的一定比例。税收饶让
税收饶让亦称“税收饶让抵免”,是指居住国和所得来源国以协议的形式规定,凡因居住国居民享受来源国税收减免等优惠待遇而未在所得来源国实际缴纳的税额,均视同该居民在所得来源国的已纳税额,并相应地予以抵免的制度。在税收饶让制度下,居民在其居住国的实际应纳税额=居民的国内外总所得额×居住国所得税率-居民因所得来源国的税收优惠而未纳、但在居住国视同已纳的税额。
税收饶让案例
某跨国纳税人尼可有来自于国外的股息收入20万美元,其在该纳税的境内外全部所得为40万美元。居住国所得税税率为30%,来源国的所得税税率为20%,但由于尼可符合税收减免的条件,因此其可以向来源国减半缴纳所得税。
问题:1.如果居住国采用限额抵免法缓解国际重复征税,尼可在该纳税需要向居住国缴纳多少所得税?
2.如果居住国和来源国签订的双边税收协定约定相互适用税收饶让抵免,那么尼可在该纳税需要向居住国缴纳多少所得税?哪些属于国际重复征税?哪些属于国际重叠征税?
(一)国际逃税的主要手段
1.虚报税收扣除项目 2.虚报投资额 3.虚列借款 4.伪造单据、账册 5.匿报应税所得 6.现金交易和易货交易
(二)国际避税的主要手段
1.纳税人的转移
2.纳税人的隐形 3.财产、成本和费用的转移 4.利用避税地 5.利用税收饶让
国际逃税案
伊迪南是意大利亨得尔服装公司驻北京办事处的代表,1998年2月到京任职,同年6月到税务局办理了纳税手续。2003年税务局在纳税检查时发现,该公司总部出具的纳税收入证明中只列明伊迪南每月收入为人民币2.3万元,2001年后上涨为人民币2.5万元。经调查发现,除上述列明的收入外,伊迪南每月还有驻京补贴人民币3000元,职务津贴人民币4500元,家属补助人民币1万元。
问题: 1.伊迪南隐瞒收入的行为在国际税法上属于何种行为?
2.国际逃税和国际避税的本质区别何在?
国际避税的案例(1)
雷集团是一个跨国公司,在甲、乙、丙三个国家分别设立A、B、C子公司,A公司主要从事空调零部件的生产,B公司主要从事空调整机的组装,C公司则是一家从事空调零部件及整机销售、运输的综合性公司。甲国、乙国和丙国的公司所得税税率分别为30%、20%和10%。
2001年3月,A公司以300万美元的成本生产了一批空调零部件,本应以360万美元的市场价格直接售给B公司,经B公司组装后投放市场。但是,为了规避税收,A公司先与C公司订立合同,将该批零部件以300万美元的成本价卖给C公司,C公司转手再以36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B公司,B公司组装后将整机投放市场。
问题: 1.雷集团A、B、C三个关联公司的上述行为在国际税法属于何种性质?
2.通过上述做法,雷集团减少纳税多少?
国际避税案例(2)
A公司是美国的一家跨国公司,在加拿大设有一子公司。1997年,A公司计划在中国投资设立一家芦笋种植加工企业。在向国际税务咨询公司咨询后,A公司决定这一项目采取非法人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方式,并将外方投资主体改为该公司在加拿大的子公司。A公司之所以作出这一决定,是因为芦笋从种植到初次具有商品价值的收获约需4年~5年时间,这会使企业开办初期即面临较大的亏损。当采取中外合资经营形式时,在美国和加拿大均视为有限责任公司,其亏损只能在合资企业内部弥补;而按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无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负无限责任的合伙企业,其亏损可以在美国总公司内弥补。通过美国总公司弥补亏损,不仅可以减轻企业开办初期的压力,而且还可以使公司通过减少应税所得的方法,减轻A公司的税负。若1997美国A公司所得为1 000万美元,按美国税法应缴纳280万美元的公司税。假定其投资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应由其负担的亏损额为100万美元,美国A公司在其1 000万美元所得中弥补了这部分亏损之后,应税所得减为900万美元,其应纳税款也降为252万美元。
·
当该项目改由加拿大子公司投资时,由于加拿大公司税率为40%,若子公司的利润为500万美元,其应纳税款就是200万美元,如果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弥补100万美元的亏损,该子公司可以少缴40万美元的税款。与在美国A公司弥补亏损的办法相比,又可以少缴纳税款12万美元。
1998纳税申报时,美国税务当局在审核A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后,认为A公司有逃税的嫌疑,A公司据理力争,认为自己完全遵守了美国、加拿大、中国三国的税法,由于公司设立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合理的商业行为而非逃税行为。最后,由于没有发现更多的证据,美国税务当局认可了A公司的行为。
问题:美国A公司的行为是否违法? 在国际税法上属何种行为?
国际避税的案例(3)
美国麦波公司为了利用香港对外国企业低征所得税、免征财产税,以及不征资本利得税等特殊优惠,在香港设立子公司。现该公司把成本为3000万美元,原应作价 4200万美元的一批货物,以3300万美元销售给香港子公司,香港子公司最后以4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这批货物。经过这一过程,麦波公司总共减少国际税赋1575万美元。同时,香港子公司又用该项所得购置房地产,供公司营业和股东居住使用,这样又可免除全部财产税。并且,等到将来这批财产卖出之后,还可以逃避出售这些财产利益原应缴纳的资本利得税。问题:1.麦波公司及其香港子公司共采用了哪些国际避税方式?
2.美国针对上述国际避税方式制定了哪些反避税立法?
国际避税的案例(4)
法国GRE公司是一个跨国集团公司,除在中国深圳设有一个分支机构外,还在世界各地拥有数十家分支机构和控股子公司。1994年,GRE公司研究出一项专有技术,其开发成本为2亿法郎。此项技术研究出来后陆续在GRE公司下属的几个分支机构使用,深圳分支机构是最后一个使用该项技术的。但GRE公司出于税收的考虑,将该项技术开发成本的40%摊于深圳分支机构账下,人为地提高了深圳分支机构的产品成本,达到了减少缴纳中国所得税的目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近年来,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逐渐被广泛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系统的案例分析, 把学生从枯燥的法学理论学习中解脱出来, 从而能够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眼界与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确保教与学的质量能够同步提高。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从本质上来讲不属于纯粹的理论知识和简简单单的事例, 而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思考过程的问题与内容。案例中的所有事例, 可以说均是为解说实际问题所设置的。针对案例中的各种问题, 促使学生亲自去分析、剖析与体验, 学生们在思考案例的整个过程之中, 需要认真思索, 运用所学的知识追寻真谛, 发现问题的真正原因, 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与解决案例中问题的具体方法。提升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 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为学生预留了足够的发散思维的空间, 实际的教学成效非常好。[1]
(二) 扩展学生的眼界与知识面。
案例教学法的宗旨就是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把各个领域、各个地方的实际问题汇编成具体的案例, 再把这些案例带到学校与课堂上, 依据案例进行情景的描述, 并设置相关的问题, 然后开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互动和交流, 采取平等的研讨与对话方式, 对各个案例中所存在的问题讲述自己的看法与认识, 提出自己解决案例中问题的措施与方案, 这些过程不但能够巩固学生已学的法学知识, 而且能够开阔广大师生的眼界以及拓宽已有的知识面。
(三)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材中的案例择取通常是紧扣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要求, 而经济法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就是要提升学生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也就是实践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处在案例中的情境之中, 在信息不充足的条件下, 对错综复杂的问题与形势作出自己的判断与对策,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 而且学生们通过对知识的反复应用与练习, 极大地增强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提升了实践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案例教学法有其自身的固有特征, 观照案例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可以看出, 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特征有现实性、针对性、引导性等三个突出特征, 具体表现如下。
(一) 现实性。
案例本身就是以现实社会中的人与事为基础所编写的, 反映的是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案例是对已经出现的典型事例的真实汇编, 具有客观性、代表性、非偶然性等等诸多特征。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依据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剖析, 并设身处地地想象当时的情境, 以便作出最准确的决策。学生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真实的案例素材, 在这种真实的事例中扮演各个角色, 就好比进行真正的实战演练一样, 拥有高度的贴近现实性。
(二) 针对性。
案例教学是教学模式的一种, 运用此种模式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 案例就是特意为教学目的的实现而设置的, 而教学目的通常又是由教学内容彰显出来的, 因此, 所筛选出的案例都是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的实际例子。[2]这就有利于教师将所要讲述的各种理论知识融入到案例教学之中, 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掌握与应用必备的知识。
(三) 引导性。
案例中拥有很多供学生分析、思索与探讨的问题, 采取案例教学法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广大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学习的能力, 突破传统的死记硬背教学方式。通过实际案例教学, 引导学生总结成功的思维模式与解决方案, 引导学生从正确的角度去观察、剖析、判断与解决实际问题。
三、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毋庸置疑, 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在经济法教学中, 必须采取认真筛选案例、实施课堂讨论、注重案例讨论总结、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多种措施, 使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知识, 让学生能够易于理解和接受,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一) 认真筛选案例。
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与基础。案例的应用目的就是为了教学, 应当来源于实际生活, 不能主观猜测, 否则就会大大降低教学成效。教师必须具备灵敏的专业嗅觉, 广泛收集有关经济法内容的经典案例或者存在争议性的实际案例, 选择针对性强的案例, 涉及到经济法的理论知识与基础知识, 从而为教学目的而服务。
(二) 实施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在教师教授完一个范围内的知识之后, 精选出几个典型的实际案例, 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 然后让学生针对案例中存在的争议性问题进行剖析、辩论, 以此提高学生们的意识问题的敏感度及积极参与观念, 强化学习内容与效果, 提高剖析问题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三) 注重案例讨论总结。
案例讨论进行完以后, 教师需要对学生在讨论案例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思考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总结与评价。给案例确定一个标准的解决方案;目前仍未有标准解决方案的, 则要给予倾向性的指导意见。侧重点是分析思路的正确性, 思考方法和解决方法是否恰当。指出案例中所讨论问题所使用的基础理论知识, 分析难点与重点, 以及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3]对于案例讨论的成功点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并要指出讨论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另外, 对学生们的不同表现也要给予合理的评价, 以此激励学生们更好地参与以后的讨论活动。
(四) 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在案例教学中, 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是最后的一个步骤,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讨论, 进行详细的总结, 巩固已学的有关知识, 深化学生对经济法的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促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灵活地加以运用, 提升学生的法律综合素养。
四、结语
总而言之, 经济法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法学课程, 然而其中的诸多定义、原则、规范、条例、制度等等知识往往以抽象的方式出现, 要想使这一系列抽象的理论转化成具体形象的知识, 促使学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强化法律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采用案例教学法无疑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教学模式。在经济法的具体教学过程中, 运用案例教学法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法律的浓厚兴趣, 还有利于学生把握分析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因此, 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是目前比较科学合理的经济法教学方式。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由美国、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实施的法学教育方法, 用以培养出色的法律高材生, 通过长期的实践可以证明,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对于我国当今的法学教育, 怎样取得传统教学方式的突破, 对案例教学法进行研究、分析与实践, 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探索。本文以分析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 研究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并探讨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教学改革,法学教育
参考文献
[1].张鸿浩.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实施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7
[2].睢利萍.浅在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6, 2
关键词:经济法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模式
一、当前高校经济法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高校在进行经济法的教学时,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时过分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而轻视了对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时,有时会仅仅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记忆上,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不深入,对知识的应用还根本谈不上,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还比较低,许多学生在毕业后运用知识来处理相关的问题时,会出现一定的困难。传统的依照教材来进行教学的方法在形式上由于受到教材本身的不变性的限制,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可能会偏离经济法教学最终需要服务于生活实际的教学目标,在教授学生相关理论知识时,不能够有效地将现实生活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
二、如何让案例教学在经济法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1.加强教材授课与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教材教学对于学生的法律知识的积累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教学中教授的概念知识与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法律素养的提高与法律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进行教材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来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并且合理控制授课的进度,教师教学的系统性与规划性可以保证在有限的课时内能够教授给学生最为充足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会更加容易,法律知识积累程度也能够逐渐得到很大的提升。
为使教学效果得到更加有效的提升,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加强案例知识的讲解与课本知识讲解的有机结合,在讲解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时,注重对相关案例的引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规范化,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可以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提升学生对知识运用的能力。
2.课前做好充分的案例准备工作
为使案例教学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教师在将案例融入教学中时应该做好案例的准备工作,教师可以将自己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典型的案例运用到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这些案例是教师亲身体验过的,教师在讲解时可以让案例更加生动化与具体化,学生在听教师的讲解时,不仅能够加强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提升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与听课的认真程度。教师还可以将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或者是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件作为教学案例,学生在对这些案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深层次地体会到法律在经济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加深对经济法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为保证案例的有效性与典型性,教师在对案例进行选择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在对案例进行筛选时,应该遵循针对性的原则,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进行相关的案例挑选,确保案例能够准确地对教材知识进行反映,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另外,教师选择的案例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选取的案例难易程度适中,学生在进行理解时的收获才更大。
3.案例讲解时注重师生交流与互动
案例教学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引入,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课堂氛围,还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案例的分析与研究。分析完案例以后,应该及时对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了解,学生对案例的理解还存在一定问题时,教师应该及时做出详细解答,并结合课本的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加强案例、理论知识、实际三者的有机结合,体现法律知识的实际性。教师在还应该注重营造民主和谐、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思维空间进一步扩宽。教师在让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如果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缺乏思路,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逐渐抓住问题的本质,寻找出正确的答案。另外,在对案例教学工作进行总结评价时,应该注重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让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完善,教学的目标也能够得到顺利的实现。
综上所述,要使案例教学在经济法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就应该加强对案例教学工作的有效性研究,在进行案例的選择时,应该注重案例的先进性与典型性,加强案例与教材知识的有机结合,让案例教学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国旺.案例教学法的创新实践:评张英华等主编的《案例教学法创新研究与应用》一书[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07).
[2]张鸿浩.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实施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7).
【经济法案例库】推荐阅读:
经济法有关案例+分析06-23
国际经济法案例及答案07-14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案例12-07
《经济法》课堂的情景案例教学法06-03
国际经济法期末复习指导案例分析答案09-24
民事经济纠纷案例10-06
农村经济管理毕业案例06-30
《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案例05-31
经济学案例分析及答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