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发展阶段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饮用水发展阶段(精选8篇)

饮用水发展阶段 篇1

人类生活离不开水!按饮水质量不同。从古至今,我们的饮水方式大体分5个历史阶段,经历7个饮水阶段。

人类诞生至18世纪末

第一阶段:原始生饮

最早人类从山泉、小河等水源直接取水生饮。后来人类发现了火,在用水煮沸,喝开水,这样可把水中有害微生物通过加热煮沸来杀死。

这是人类对付水中微生物污染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第二阶段:简易沉淀

人们发现,把水倒入水缸中静止一段时间,水中的泥沙,悬浮物会渐渐沉淀下来,这样可以取上面的清水来进行饮用。

后来人们发现加入些物质(明矾),溶于水并加以搅拌,会生成好絮凝状,从而将水中沉降的细小悬浮物,胶体等进行沉淀,使上层的清不更加清澈,取之饮用。据报道,印度一些地区长期一直采用马线树的种子来澄清带悬浮物的水。

19世纪初

第三阶段:自来水生饮

1908年,美国采用液氯消毒饮用水,氯在水中以CIO-和HCIO形态存在,它们可以穿透细菌的细胞壁,与细胞内部的酶发生作用,破坏酶的功能,达到杀毒效果。

水中加氯不但能杀死水中的微生物、细菌等,还可以使水中部分有机物氧化破坏,消除水中的生物污染,防止了瘟疫的流行。兴建大型自来水厂及遍布城市各地的输水管网,造就了现代供水工业,由此产生流入千家万户、各行各业的现代自来水。

十九世纪初,自来水厂成为了第一次饮水革命的产物。

20世纪80年代至今

第四阶段:桶装水

zgjingshuiqi.com

自来水厂生产的水是符合饮用标准的,但这并不表明它是标准饮用水。随着世界工业革命的开始,工业污染越来越严重,水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水中的污染物质也都越来越复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内的市政自来水净化工艺,是采用添加漂白粉来产生活性氯消毒杀菌。氯处理过的水中可分离出13种致癌、致畸的有害物质。致癌因素并不是漂白粉本身,而是在活性氯与水中污染物起化学作用之后,产生了一些有害的氯属、亚硝酸盐等成分;同时再加上数十年沿用至今的供水管线、楼项水箱、水塔等贮水设施不清洁,常年使用不消毒,造成很大程度的二次污染。

二次污染使细菌、病毒和藻类繁殖,再另上原有的氯及氯化物、铁锈、重金属、放射性物质„„更使居民实际使用的自来水水质严重恶化。

在这情况下,专门针对饮水需求的纯净水市场孕育而生,瓶装水、桶装纯净水+饮水机等逐步成为主流饮水方式,饮水机市场也因此得到了蓬勃发展。

第五阶段:净水桶直饮

瓶装水、桶装纯净水等的特有产品属性决定其存在附加成本高、物流配送难、“黑心水”等问题,瓶装水、桶装水+饮水机饮水方式的消费者接受影响,饮水机亟需一种可直接对自来水进行过滤的净水器配套使用。

一般的净水桶以活性炭为吸附介质的净水装置,主要由壳体、浓水室、活性炭、净水室等构成。其特征是在浓水室与活性炭与净水室之间均设有高分子材料的过滤隔膜。由于利用吸附的原理,所以净水桶要定期清洗。

21世纪90年代至今

第六阶段:超滤膜直饮

发源于美国,在日本、韩国、台湾等地推广的比较早,90年代进入内地市场,彻底解决了二次污染的问题。它将“对接自来水,自制纯净水,饮用纯净水,洗用自来水”的先进理念带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二十一世纪九十年代在日本、韩国和台湾率达到70%,而在我国北京等发达城市仅占2%不到。国家建设部1997年就提出了“生活饮水管道分质直饮水系统的”新概念,将终端制水系统列为国家建设部全国推广的饮水新技术,它与无污染、即时即饮、价格便宜等特点正受到直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第七阶段:反渗透直饮

反渗透膜直饮阶段与超滤膜直饮阶段一道发展,反渗透膜直饮阶段是二十一世纪及未来最终的饮水方式。

饮用水发展阶段 篇2

关键词:饮用水,预处理,深度处理,水质

1 概述

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污水、废气和垃圾, 致使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1996年我国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1]。属Ⅳ, Ⅴ类的占38.9%。河流主要污染参数为:氨氮、高锰酸钾指数、挥发酚、生化需氧量等。

2 饮用水及其源水水质状况

监测和研究表明, 我国许多城市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被污染的水源水虽然多可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Ⅲ类以上标准, 但经加氯消毒后, 致突变活性增强。黄浦江、珠江水源有机物、氨氮等超标, 为微污染水源, 属Ⅲ~Ⅴ类水体, 其中珠江水源水有时甚至超过Ⅴ类。

黄浦江, 长江武汉段、汉江、东湖, 黄河兰州段, 松花江, 西安渭河、沣河, 浙江的婺江等水源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致突变性呈阳性, 加氯消毒后, 致突变活性增强。出厂水水质情况, 大城市偶有超标, 中小城市水质不及大城市。

3 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

3.1 氨氮

地表水中氨氮来源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农田土壤中的铵离子[2]。虽然现在还未发现饮用水中氨氮的存在对健康的明显影响, 但氨氮使氯消毒剂投量大大提高。而大量的氯气与水中有机物反应产生致癌物, 还与氨氮反应散发出一种以NCl3形式存在的嗅味。由于水处理工艺中滤池存在亚硝化作用, 亚硝化菌利用水中氨氮发生亚硝化反应, 使滤后水亚硝酸盐浓度升高。人体摄取过量的亚硝酸盐会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 导致消化器官致癌及婴儿青紫症[3]。而亚硝酸盐转化为亚硝胺, 则具有“三致”作用。

3.2 有机物

水中污染物主要来自有机物, 包括天然有机物和合成有机物。常见的天然有机物腐植质是THMs的先质, 是饮用水致突变活性增强的主因。而水中合成有机物则来源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过程, 其中有些种类是致癌物或诱变剂等。

此外, 水中有机物多带负电, 会增大混凝剂和消毒剂投量, 腐蚀管壁, 降低管网使用寿命。

4 饮用水除微污染技术

饮用水中的微污染物质给公众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而传统净水工艺又不能有效去除这些物质。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饮用水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而且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必将检测出水中一些浓度很低、目前尚无法检测的物质[4]。这一切都对净化工艺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经过水处理及相关专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近年来饮用水处理技术有了较大进步。

4.1 臭氧化预处理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 在给水处理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用来作为消毒剂、控制色度或嗅味, 现又用来去除水中有机物。由于投量的限制, 臭氧不能将水中有机物全部无机化, 但可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分子较小的中间产物。臭氧预处理的水再经氯化消毒, 水中“三致”物质可能低于未预处理的水, 也可能更高, 其效果视水质而定。这是因为臭氧副产物如醛、酮、醇、过氧化物经氯化会产生THMs[5]。

4.2 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发达的孔隙, 是一种良好的吸附剂, 用于给水处理, 主要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嗅味、微污染物质等。活性炭可使Ames试验阳性的水变为阴性水。但活性炭吸附性能受其本身特性和吸附质性质的影响, 且随炭使用时间的延长, 吸附效果也会发生变化。某水厂运行实践表明, 活性炭对三氯甲烷吸附周期较短, 两个月新炭去除率37.5%, 10个月新炭仅10%;而对卤乙酸的吸附周期则较长, 10个月新炭去除率64.8%, 31个月41.3%。

4.3 臭氧活性炭

臭氧将水中一部分有机物氧化成CO2和H2O, 将有机大分子分解成中间产物, 改善了有机物的可生化性及吸附性[6]。炭床中大量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提高了处理效率, 延长了炭的使用寿命。

4.4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是一种通过半透膜分离水中杂质的物理方法, 可有效去除水中的嗅味、色度、消毒副产物前体、其它有机物和微生物。用于净水处理的膜分离法主要有反渗透、纳滤、超滤。

由于产水量小, 成本高, 在我国膜分离技术主要用于特种水处理。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膜成本的降低, 膜分离技术在我国给水处理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4.5 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群体的新陈代谢活动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金属等无机物。给水水源水中所含有机物相对污水要少得多, 至多在mg/L级范围内, 特别适合贫营养菌的生长, 如土壤杆菌、嗜水气单胞菌、节杆菌等。这些贫营养微生物对可利用基质有较大的亲和力, 且呼吸速率低, 能在有机物浓度极低情况下迅速生长繁殖, 且可以通过二次基质的利用去除浓度更低的微量难降解有机物。给水处理采用的生物反应器主要是生物膜型, 有弹性填料、滤料等。对水中氨氮、有机物具有较高的去除率。

5 结论

饮用水的水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我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但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要从根本上解决饮用水水质问题, 须从多方面着手。除加强水处理外, 还可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这不仅有利于饮用水水质的提高, 更是恢复生态平衡、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此外, 还要考虑分质供水, 比如工业与居民生活分质、饮用于一般生活分质。既可减少处理费用的浪费, 又可提高饮用水水质。

参考文献

[1]李田等.光催化氧化去除城市自来水中有机污染物.见《:给水与废水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编写组。给水与废水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1]李田等.光催化氧化去除城市自来水中有机污染物.见《:给水与废水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编写组。给水与废水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2]朱振岗等.松花江有机污染的致癌危险性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 1998, 5 (6) :8-10.[2]朱振岗等.松花江有机污染的致癌危险性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 1998, 5 (6) :8-10.

[3]唐森本等.西安市自来水中三氯甲烷的产生与去除研究[J].给水排水, 2004, 20 (9) :45-47[3]唐森本等.西安市自来水中三氯甲烷的产生与去除研究[J].给水排水, 2004, 20 (9) :45-47

[4]吴南翔等.金华市政用水有机浓集物致突变性调查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0, 18 (3) :3-8.[4]吴南翔等.金华市政用水有机浓集物致突变性调查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0, 18 (3) :3-8.

饮用水发展阶段 篇3

关键词:饮用水;供水安全;水质保障

引言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加快,环首都经济圈将会出一批养老、度假、富人地产。甚至有人预测,用不了10年,北京、天津周边的郊区别墅、养老房、度假房将会成为京津冀部分市民的“第二居所”。目前由于大环境的恶化而导致的水源污染,使得传统的净水技术不能获得安全的饮用水,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工程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工程。

1.饮用水安全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1.1水量安全问题

由于京津冀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的需求量也成为另一个挑战。全国每年平均缺乏将近400亿吨的水。据估算,到2020年,当中国的城市人口比例达到60%时,城市的需水量可能达到580亿吨。

河北省水资源人均占有水量仅全国1/7,每公顷水量占全国均值1/9,平均地表水资源实缺84亿立方米,是缺水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秦皇岛市多年平均径流深163毫米,折合径流量为12.59亿立方米,总量严重不足。而且,秦皇岛市的水资源来源单一,无大江大河过境。境内河流均属滦河及冀东沿海水系。主要河流有青龙河、洋河、戴河、饮马河、汤河、石河和新开河。除青龙河外,都是独流入海的季节性河流,水量不大。地下水资源是秦皇岛市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约3.62亿立方米。全市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共有3个,分别为洋河水库、石河水库和桃林口水库,集水面积分别为755平方公里、560平方公里和5060平方公里,总库容分别为3.92亿立方米、0.7亿立方米、8.59亿立方米。

1.2水质安全问题

作为秦皇岛市饮用水源地之一的洋河水库,由于建设时间较长,随着降水量逐年减少,库存水量明显少于往年,且长时间没有来水补充,水质发生一定变化。每年的7到8月份水库容易发生水华现象,部分指标超过国家标准。西洋河上游农村一家一户式的甘薯淀粉加工废水对水库水质也造成一定影响。

1.3工艺处理中的安全问题

目前,全国95%以上的公共供水厂是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颁布之前建设的,这些水厂的常规处理工艺难以保障出水完全达到新标准要求,尤其对于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能力非常有限。秦皇岛市几个自来水厂仍然采用的是传统水净化工艺,主要以去除色度、浊度及细菌为主要指标,而对水源中各种溶解性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则不太理想。因此,污染物种类多元化也使得传统的净水工艺面临挑战,提高了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

1.4管网和二次供水中的安全问题

首先是施工及结构不合理造成水质二次污染。以秦皇岛市为例,部分80年代以前使用二次供水的建筑物或小区,给水管与排水管敷设在同一沟槽内或者敷设位置太近,一旦排水管道损坏泄漏,在二次供水设施定时供水的情况下,给水管道在水泵关停和运转时管道会形成虹吸现象,将排水管道泄漏的污水吸入给水管道,滋生细菌,造成水质的二次污染。有的二次供水设施中,水池的出水管设置不合理,造成水质恶化。有的出水管设置过高,出水管以下部分形成死水区,而且出水管以下会有沉积物,造成水质污染;有的出水管设置过低,水池中的沉积物会进入出水管,从而沉积物进入整个给水系统,污染水质。

2.饮用水安全对策研究

2.1建立健全饮用水水质监测预报警系统

通过对水质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针对我国供水水质监测技术落后、监测频率较低、不能适应新标准实施要求的问题,开展水质监测方法研究,构建和完善供水安全监测预警体系,使水质监测预警工作常态化。

2.2优选适宜的水處理技术

京津冀地区水源污染物种类繁多,水质差别较大,因此,要根据具体的水源水质情况,选择合理的水处理技术。具体而言,可以根据水源的水质状况,选择常规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工艺或组合工艺,使得出厂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

2.3逐步普及球墨铸铁管,控制管网的漏损率

最近调查显示,中国城市供水管网平均漏损率达15%以上,保守计算,如果漏损率能降低10个百分点,即可节水至少52亿立方米,相当于2000多个昆明湖的水量。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铸铁管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军则指出,如果采用离心球墨铸铁管对老旧供水管网进行改造,我国供水管网的漏损率就可大大降低。

2.4建立完善有效的饮用水应急保障体系

针对秦皇岛市几个水源地氨氮指标偏高、容易发生蓝藻污染等特点,再结合其他方面的水质安全隐患,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突发环境事故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加强饮用水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尤其要提高应急处理速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快速恢复正常。

4.结论

目前由于大环境的恶化而导致的水源污染,使得传统的净水技术不能获得安全的饮用水;同时,在水的运输、储存等各环节还可能存在对饮用水的二次污染。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工程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工程。它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的安定、繁荣与和谐。总之,饮用水的品质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必须重视自来水等各种饮用水的安全性研究。

参考文献:

[1]石效卷.中国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2(1)1-6.

[2]王佐正,费云帆,李泽宇.以清华附中为例研究饮用水水质的安全保障[J].《中国科技纵横》.2015,0(23)11-12.

[3]孙宏亮,李璐,张涛.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现状与对策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5)23-25.

[4]张文婷,许广东.影响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的因素及对策[J].《治淮》.2015,0(9)15-16.

饮用水发展阶段 篇4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怀柔区2010年水务建设工作总结

2010年,怀柔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水务局等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立足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向观念要水,向机制要水,向科技要水”的工作理念,高效优质地完成了各项水务建设任务。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第一,建设安全饮水体系,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我们加强了对自来水集团怀柔分公司的行业监管,抽调精干力量追踪化验城区供水管网末梢水水质,确保居民饮水安全;并着力解决了范各庄等72个村居民的安全饮水问题,铺设管网总长965千米,一户一表2.1万个,引进和推广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净化水体,完善了“三证三卡五公开”及管理运行制度,确保水质安全达标。我区现已初步形成了覆盖城区、平原和山区的“三元架构,网状覆盖”的安全饮水网络体系,全区30余万城乡居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基本得到了保障。我们还加大应急备用水源地的保护力度,对水库进行科学调度,今年各类水源工程直接或间接为首都供水1.5亿方。

第二,建设节水型社会,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涵养发展区、国际高端会议核心区的功能定位和北京水源地的 1 现实情况,决定了我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此,我区从更新观念入手,多措并举,连续多年狠抓落实。2010年,在怀柔三山、北京香草世界等处,建成了由首部控制单元、输水管网、棚内小首部等组成的高科技设施农业精准灌溉工程;在红螺食品、红牛饮料和天元奥特等耗水量较大的5家企业实施节水技改;做好1000多套(件)居民家庭节水器具换装工作;科学核算洗车、洗浴等行业用水指标,严格实行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制。今年我区万元GDP耗水量下降了5%以上。

第三,建设四级治污网络,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我们通过构建立体化宣传网络,对全区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并不断完善四级治污网络。2010年共在14个乡镇新建污水处理设施73处,新建污水管网136.2公里。全区现有大、中、小型治污设施增至513处,日处理污水能力11.86万吨,污水综合处理率达63%以上。同时,我区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并实施了《怀柔区餐饮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办法》、《怀柔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办法》等多部管理办法,明确了各部门职责,与相关人员层层签订责任制和协议书,从政策层面上确保了治污设施的正常运转,促进了水资源循环利用。为保护首都饮用水源,创建人水和谐的生态涵养文明区做出了贡献。

第四,建设生态水环境,服务新农村建设。为提升怀柔 环境优美指数,为建设宜居名城提供水环境支持。我们按照循环水务的建设目标,相继完成了汤河口镇新地、宝山镇宝山寺、长哨营乡大地等市、区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村、环境整治村及“栗花沟、水长城、白桦谷、西水湾”等特色沟谷的建设任务,优美的生态水环境使怀柔特色民俗旅游业声名鹊起,全区新农村建设和民俗游及相关产业稳步前进。第五,建设生态河道维护和治理体系,提升宜居指数。2010年,我们继续投入资金,成立专门的管护队伍,依照“四不准”(即:不准砍伐、不准放牧、不准乱建、不准经营)的原则,对全区500公里主干河道进行管护,保持了河道的自然景观。并通过边坡生态治理、湿地维护、封禁保护等措施,完成了大沙河、雁栖河、怀河等河道节点河段生态综合整治工程,总长64.5公里。同时,我区还实施了“滨河森林公园涉水工程”,对怀柔新城怀河和雁栖河沿岸总长11.4公里的河段进行生态综合整治,从而大幅改善怀柔生态环境,提高怀柔城区宜居品质,服务“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我们还结合“一打击三整治百日” 行动加大了执法力度,多措并举,打击了盗采砂石、非指定区域钓鱼游泳和沿河占道非法洗车等违法行为,河道内规模盗采现象已经绝迹,非指定区域游泳和钓鱼得到了有效控制,沿河、占道非法洗车完全杜绝。

第六,建设清洁小流域,保护首都饮用水源。2010年,我们继续按照构筑水土保持“三道防线”的理念,坚持“供水、污水、垃圾、环境、河道”五同步的治理原则,完成了北宅、岐庄和七道梁共3条小流域建设任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平方公里。同时,制定实施了《清洁小流域管护办法》、《生态清洁小流域污水处理设施管护办法》和《垃圾处理办法》,成立了近百人的清洁小流域管护队伍,并和管水员、小流域管护员逐一签订管护协议,切实加强了对已建小流域的有效管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密云水库、怀柔水库的入库水质,带动了特色沟域经济的发展。

第七,建设雨洪收集利用工程体系,促进循环水务建设。我们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雨水的稀缺性和宝贵性,并通过各种措施对雨水资源进行收集回用、渗透、调蓄等,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化害为利,改善水环境,缓解城市干旱缺水现状。我们坚持循环水务的理念,2010年在杨树底下等处新建10处雨洪利用工程,有效存蓄雨洪能力达到8.23万立方米,涵养了水源、营造了水景观、提升生了宜居指数,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八,建设水务管理体系,提高水务管理水平。通过努力,我们的水政监察大队、防汛办等部门工作人员实现了参照公务员标准管理,从而提升了执法工作力度,增强了工作积极性。为部分单位更新完善了现代化办公设备,完善了防汛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了远程监控、异地会商,水务站与市、区水务局可实时进行信息互联互通。在全区建立了284个农民用水分会,并对 1000名农村管水员进行了三次业务培训,提高了水务管理水平。

二、主要做法和特点

(一)领导重视,部门联动。市领导和市局领导对我区的水务工作非常关心,多次莅临怀柔检查指导工作。区主要领导也亲临一线调研指导水务工作,统一协调区水务、发改委、环保、国土等部门和各镇乡建立联动机制,使涉水事务的处置做到统一安排,连贯有序,怀柔“大水务”体系更加完善。

(二)确保投入,保证完工。我区及时与市相关部门就2010年度转移支付中涉及怀柔区水务工程的建设任务和资金指标进行了沟通。截止目前,我区共落实转移支付资金1.46亿元。今年全区累计共投入水务建设资金5.32亿元,其中区级投入水务建设资金2.67亿元,比2009年度增加了73.4%,有力地保障了水务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

(三)依靠科技,注重创新。在节水灌溉、安全饮水、清洁小流域建设等工作中,我们引进并推广了自动测墒仪、羟基自由基消毒设备、水厂远程检测控制系统和喷播护坡、挂网披绿、柳桩护岸等20余项高新技术和设备,有效地提升了水务工程建设项目的科技含量。

(四)加强管理,确保实效。依法制定并实施了《生态 清洁小流域管护办法》、《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办法》、《生态清洁小流域垃圾处理管理办法》、《生态河道管护管理办法》等4个管理办法,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主体等措施,从政策和操作层面上确保了水务设施的正常运转和生态河道的有效保护。

(五)阳光操作,保证质量。完成了10多个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公开招标率达100%,招投标管理零投诉,未发生一起违纪违法案件。

三、2011年工作思路

2011年,怀柔区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务工作的全局,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首要目标,把群众需求放在优先领域,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来筹划全区的水务工作,计划实施以下工程。

一是加大水源保护工作力度,与相关部门和镇乡协调一致做好水源保护和安全供水工作。

二是结合雁栖湖生态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该区域及相关辐射区的供水、治污、水环境营造、清洁小流域、生态河道治理等五大工程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

三是加速清洁小流域建设。按照“三道防线”的理念,加速清洁小流域建设,促进区内重点沟域的产业发展。

四是完善安全饮水体系。统计核对农村饮水情况,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饮水工艺和设备,确保农村地区居民饮水安 全。

五是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力度。加大设施农业建设力度,最大限度地推广精准灌溉技术设备;加大对企业的节水技改,降低水耗;年内完成2000套件节水器具换装工作。

六是加速生态河道治理工作。重要地表水源保护区生态治理工程、怀河及雁栖河综合治理工程、大沙河二期生态治理工程将在取得市发改委的批复后,第一时间组织施工;我们还将做好怀九河二期生态治理工程的相关服务工作,打造“人文怀柔、水乡怀柔、和谐怀柔”。

七是做好水务行政审批和水政执法工作,继续坚持“依法审批,热情服务”的原则,为重点工程和项目提供快捷的水务审批。同时,重点打击河道的违章建设、破坏水土保持设施、盗采砂石和非指定区域野游野钓的行为。

八是加快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步伐。我们将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生命安全,确保任何情况下群众都有水吃、不断顿。同时,防汛应急预案坚决做到科学合理,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九是完善“治污四级网络”。我们将不断完善“治污四级网络”,继续提升全区污水处理率。

自我专业发展阶段总结 篇5

一、在学习中成长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学习和讲座活动,会上认真记录,会后勤于反思,工作之余自主学习各类教育教学理论,阅读教育教学书籍或杂志中的文章。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认真聆听教师的精彩课堂,用心记录。

二、在实践中成长

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课堂就是我们的教育阵地。课前认真备课,一次备课具体详细,教学活动设计丰富,师生语言有问有答,练习设计多样。二次备课体现思考与调整,把想到的新设计和学生的学情联系起来,激发出新思维写在二次备课中。把学习到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同行的优秀教学经验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在生活的场景之中,学习生活知识,同时将语文课学到的本领用到生活中。我明白了在教学中不懂的地方就要多问,一节好课是要经过推敲的,要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将生活教育真正融入课堂上。

三、在反思中成长

中国会展产业发展阶段及发展概况 篇6

随着亚洲经济的迅速崛起,全球会展业焦点转向亚洲,这将为中国会展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中国会展业正呈现出新的特点:中国经济发展为会展业创造条件;中国会展业高速发展,特别是中国会展数量、规模等持续扩大、中国形成五大会展经济产业带、中小城市会展业快速发展成为中国会展业的新特色;中国会展业规模化和规范化继续加强,其中中国同类展会的主办单位联合办展,形成规模效益;国外展览公司改变策略,由展会移植变为并购展会或者与中国展会主办单位合作办展;中国展会水平和会展设施进一步提高,其中品牌展会数量增加、会展观众组织等服务方式改进、会展专业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会展设施不断完善;中国会展主办者多元发展;中国会展行业组织的作用日益活跃。

改革开放,中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贸易展览会有了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展览活动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并逐渐形成规模、形成行业。近几年来,展览业在以年均20%(估计数)速度发展。据有关统计,目前中国展览业的直接产值约60亿人民币,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05%。如果按照德国科隆的一项分析计算标准,展览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为9%,那么,中国展览业的间接产值约为500-600亿人民币。1 会展城市

目前,中国展览业是遍地开花。就展览规模和实力而言,北京、上海、广州已成为中国的展览中心城市,分别占全国展览市场份额的25%、18%和8%;大连、长春、青岛、南京、苏州、合肥、杭州、宁波、厦门、西安、武汉、南宁、昆明、重庆等成为地区展览中心城市;此外,一些地、县、镇也兴建展览场馆、举办展览会,形成有特色的地方展览城市,比如潍坊、义乌、顺德、乐从、东莞等。

据北京统计,北京会展业每年解决1.76万人就业,人均产值3.1 万美元(是北京人均产值水平的10 倍)。全国具备举办大型国际展览项目的250家展览公司中约130 家在北京,北京注册的展览公司约200 家、展览施工公司200 家,为展览服务的设计、广告公司约800 家。另据统计,2002年北京共举办会议71053个,举办展览1298个,展览总面积为339.9 万平方米,会展业直接总收入20.8亿元。据上海统计,上海目前平均每周办展6 个。

2002 年,上海会展业直接收入18 亿人民币,交易额达500 亿。据广东统计,2002 年规模会展就有200多个,单向成交额达3000 多亿元(不含广交会)。

考察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状况,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会展产业带的发展。中国会展业作为都市型服务业,已在一些经济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完善、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迅速崛起,使中国会展业在区域分布上,基本形成了分别以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西安、昆明为会展中心城市组成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带、长三角会展经济带、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东北会展经济带及中西部会展城市经济带等五大会展经济产业带框架。它们通过准确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了相互协调、各具特色、梯级发展的互动式会展经济发展格局。以区域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上述五个区域的发展要齐头并进并不现实,以梯度形式进行则不失为一种相互竞争和相互拉动的良好策略;而从各区域来看,则应各展所长,充分发挥各会展产业带自身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等,构筑各自的区域创新系统,以促进区域会展经济的腾飞,以促进我国会展产业进一步发展。2 会展项目

中国的展览会项目数量据有人统计已达8000 个,其中“中等规模”以上的展览会有3000 个。仅从数量上看,可能已居世界第一。其中一部分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包括综合性质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等,以及一批专业性质的展览会比如中国国际机床展。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是我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展览会,号称中国第一展,在可以称作世界第一大国际贸易展。最近一届广交会规模达36万平方米(两期两地合计),参展的有48 个交易团、10195家企业,展位18400个,参展商品达12万种,海外采购商超过15万人,成交总额超过200亿美元。每届“广交会”可为广州带来约30亿元的收益。(数据来源:文涛咨询)3 展览场馆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展览场馆建设不多,著名的有苏联援助的4 大展馆: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已被拆除),此外,还有中国农展馆以及一些地方展馆。这些展馆主要用于举办宣传性展览。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许多地方兴建了一大批展览场馆。目前广东建成展览场馆最多。广州广交会展馆面积约17 万平方米,并正在兴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展馆,规划面积40万平方米,其中,第一期15万平方米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广东的深圳、东莞等地也建有一批展览场馆。上海目前已建有5 处展览场馆,今年扩建的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面积将达25万平方米。此外,许多地方有一大批在建和将建项目,据称,潍坊市将建设超大型展览场馆。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约有150个展览场馆,总面积约200万平方米。而据德国统计,德国仅有展览场馆24个,总面积245万平方米,其中,最大的场馆是汉诺威展览中心,展馆面积约47万平方米。国际博览联盟主席安格斯去年末在日本展览业年会上发言,预计中国展览场馆的规模将在5年内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会展产业本身所具有的功能

随着现代会展业的发展,其功能也从原来简单的市场交换,逐步延伸到其他各个方面,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社会功能、科技功能、教育功能等。

所谓会展政治功能,是指会展为一定的政治目的服务,宣扬一定的政治主张与观点。

现代会展自诞生以来,就与政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会展与政治有紧密联系,但并非所有的会展活动都具有政治功能。特别是在西方市场化国家和地区,除政治性会议外,会展活动更多地体现出其自身所特有的经济特性,目的是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即便是举办大型纪念或庆祝活动,也都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会展的市场化程度很高。但在我国现行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下,政府在会展中占据主导地位等因素,使得会展与政治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我国目前的会展活动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根据展会的内容和形式,简单地把我国具有政治功能的会展分为3类。

1.政治性会展。主要是指那些纯粹以政治为主题或是带有政治题材的,并以获取政治利益为主要目的的会展活动。这类政治性会展包括政治成果展、政党集会、英模报告会等,其政治功能显而易见。目前国际会展大部分是科学和商业性的,与政治等方面关系不大,但在我国政治性会展所占比例稍高一些。

2.公益性会展。主要是指大型体育活动、大型纪念和庆祝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特定领域的效益并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大型纪念和庆祝活动包括国庆庆典、纪念抗战胜利活动等,其目的在于获取政治效益。大型体育活动包括奥运会、全运会等,由于它具有广泛的影响,吸引全球的注意力,尽管活动本身排斥政治,但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政治的影响。

3.商业性会展。主要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并兼顾社会效益。之所以说其具有政治功能,主要是因为我国不少商业性会展,多有政府的参与和介入。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部门在会展活动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商业性会展活动中的种种政府行为,反映出其政治功能的作用。因此,具有很强政治功能的商业性会展是我们研究分析的重点。4 会展产业发展建议

我国会展产业正在逐步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报告从前瞻的视角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促进会展产业的健康发展。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群体,会展经济与其他经济类型互为发展。科学发展观是要达到行业的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会展经济发展应包含这一产业所有链条、环节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建设会展场馆,培育会展公司等单方面的进步;它应该既有量的增长,又有质的提升。会展经济发展要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会展是会议、展览和节事活动的整合形态,它不仅仅是经济活动,体现对利益的追求,它同时也是社会活动,体现了人们对经济、社会、科教、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向往。

二、发挥政府对会展产业发展的引导和培育作用,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对此报告提出三点具体建议:第一,建议政府部门能通过法律、行政规章和政策等手段对中国会展业进行宏观规范,同时减少对会展活动的直接参与和管理,使会展业各个主体能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竞争。第二,共同研究制定中国会展产业政策。第

三,研究制定有利于中国会展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使会展中心场馆、会展业和相关服务业能有积极性办好会展活动。

三、在继续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实施品牌战略。

会展业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规模经济”,同时,也是一种“品牌经济”,就会展城市而言,要根据城市的资源禀赋条件,选择能发挥城市资源优势的重点,加速培育一批有品牌效应的展会和一批有专业水准和竞争实力的会展公司。就展览项目而言,会展企业应该集中优势资源,努力提高展会组织、策划、服务的水准和经营管理水平,不断进行展会活动的创新,争创名优品牌,提升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加快筹建全国性会展协会,促进中国会展产业化。随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政府行政机关主要通过制定规则来调控市场,而市场的自律则主要依靠由企业构成的行业协会组织来进行。中国应该借鉴那些展览发达国家的行业管理经验,在认真分析研究我国会展经济现状的基础上,尽早成立全国性的会展行业管理组织,充分发挥相关中介机构的行业自律作用,加大协调和服务力度,加强产业内部的交流与合作,协调会展活动。

五、有意识有目的推进会展产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这其中包括会展产业链上的分工专业化、会展活动服务专业化、会展项目运作的专业化。

六、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关注互联网的发展给会展带来的契机。个制约因素影响中国会展业发展

处于新兴产业阶段的中国会展业,在近年来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但就会展业的规范性、竞争力、效益水平而言,我国会展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为相关产业带来巨大商机和利润的同时也暴露一些问题,结合采集的数据和报告研究结果,报告认为中国会展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的主要问题:第 一,当前中国会展业的发展,仍然是粗放型量的扩张,亟待实现注重内在质量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第二,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还很不平衡,行业布局和产业结构都需要调整。第三,中国会展业和市场化程度还很低,行业内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妨碍会展业全国体系的形成。

第四,中国会展业相对低下__________的市场开放度,阻碍了行业内资本市场的形成,使行业发展缺乏后劲。

饮用水发展阶段 篇7

1 灌区用水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平摊均分灌溉用水

长期以来,靖会工程管理局负责供水到支渠末端,斗渠以下到各用水户的供水由村级组织负责,管理局是按方收费,而乡村级组织则按接纳的用水总量向农户按面积平摊用水量并收取水费。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是:农户没有节水意识,不会珍惜用水,用水不透明,一些乡村干部的用水量往往核算到农民承包的土地上,加重了农民负担。

1.2 水费征收管理混乱

由于水管单位是供水到乡村,到户的水费征收工作由村级组织收取后上交水管单位,导致在水费征收环节上出现漏洞。村组织向农户征收水费时,常以多种名目借水费名义向农户征收搭车收费,直接导致收费管理混乱,使用水户容易产生错觉,对水费的缴交产生抵触情绪,用水户拒绝缴纳、拖欠水费问题突出,严重阻碍了水价的正常调整,遏制了水价杠杆作用的正常发挥。

1.3 灌区用水管理体制不清

灌区末级水利工程产权不明晰,末级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主体不清。体制不顺、资产不清,对末级水利工程管理产生严重影响。末级灌溉工程配套率低下,斗农渠防渗率严重不足,灌溉工程能力下降;灌区广大用水户对灌溉工程的建设、维护和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激发。

2 灌区用水管理的实践

针对灌区以上问题,靖会灌区农业用水管理在管理体制、激励机制、节水政策、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2.1 灌区推行“供水到户”用水管理模式

2007年,为解决乡村以下的供水管理问题,在全灌区大力推行“供水到户”用水管理式,“供水到户”即“量水、配水、建账、收费”四到户,实行水量、水价、水费三公开和张榜公布制度,水费征收统一使用专用发票,所收水费与票据一致,接受广大用水户的监督。农民手中有用水明白卡,水管单位有供水簿,相互对应,农民用上了明白水和放心水。由于“供水到户”工作中水管单位直接与灌区广大用水户见面,减少了乡、村级次供用水管理的中间环节。

灌区推行“供水到户”用水管理措施,使灌区农业用水和缴纳水费透明度增强;搭车收费、乱摊派、乱涨价、乱收费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用水户利益得以保护;灌区用水户用水有了量的概念,参与灌溉管理、节约和珍惜用水的意识得到明显提高,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截至2009年,全灌区已推行“供水到户”面积1.2万hm2,推行“供水到户”的灌区每公顷均节水450m3,年节水量540万m3;每公顷均减少农民不合理水费支出126元,人均减负25.2元,年减少农民不合理水费支出151万元。灌区推行“供水到户”倍受广大用户的欢迎,被誉为民心工程。

2.2 理顺灌区用水管理体制,大力推行用水户协会管理组织

随着“供水到户”的深入推行,灌区末级水利工程如何管理的问题突现出来。灌区推行“供水到户”工作主要由水管单位承担,而末级工程管理及维修养护费用未进入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供水成本核算,加之现有供水价格远不到位,致使水管单位负担加重,严重影响了“供水到户”的继续推进。

为推进灌区灌溉工程的长足发展,靖会灌区在巩固和完善“供水到户”的基础上,深化灌区改革,理顺灌区用水管理体制,大力推行用水户协会管理组织。

2007年管理局下发了《靖会灌区基层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要求灌区用3~4年时间,完成以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要内容的灌区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任务。灌区形成水管单位+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管理体制,支渠以上的骨干工程及供水管理工作由水管单位承担,支渠以下末级工程及“供水到户”工作由农民用水户协会负责管理。

截至2007年底,全灌区已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55个,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实施,明确了资产的管理主体,充分地调动了广大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积极性。

实践表明了农民用水户协会合作组织的优势:一是减轻了水管单位由于承担供水户工作而负担加重的问题;二是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农民的主人翁意识,把末级水利工程管理看成是自己的事,末级工程管理得到加强;三是用水管理工作更加细化,用水户节水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四是用水更加透明,一改过去水费征收难的被动局面。

2.3 加快水价调整力度

灌区推行用水管理制度改革,打破了长期以来的灌区用水上的平均主义,供用水逐步实行量化管理和计量收费,为水价调整创造了条件。

为确保末级水利工程正常维护和良性运行,推广农民用水户协会必须开征末级水费。水价调整必须与之相适应,加大调整力度,实行从水源到农户“一线通”的最终水价核算制度,彻底理清水价核算与执行的关系。 2009年4月白银市政府调整了靖会灌区农业用水价格,农业灌溉用水实行“基本水价+计量水价”的两部制水价,基本水价为每年22.5元/hm2,计量水价按0.28元/m3执行,水价的调整,有效地促进了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近年从水费收入中返还工程维修、加固的费用也呈递增趋势,灌区节水意识明显提高。

2.4 加强量水设施建设,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

近几年,为适应灌区灌溉用水管理工作的需要,灌区加大了量水设施建设力度,骨干工程和末级水利工程的一些关键分水点逐步配套了多种形式的量水设施,为灌区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量化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靖会灌区面积大,需修建量水设施的数量很多,量水设施的建设现状远不能适应灌区用水管理技术的要求。为了从规划、资金、技术、管理等多层面上解决灌区量水设施的建设问题,自2005年开始启动灌区末级水利工程改造和量水设施建设规划项目。一些灌区试点示范工作已经展开,取得经验逐步推广。

灌区用水管理的实践成果,为农业灌溉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随着供水量化的不断细化,对水量的控制手段愈加增强。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是合理配置水资源,减少水的浪费,进一步促进灌区农业节水的重要基础,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确定好农业用水的灌溉定额。为此,灌区积极主动地开展田间灌水试验工作,观测分析各种作物的用水定额,确立不同灌溉工程条件下的不同作物灌溉定额,为实行灌区“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3 灌区用水管理发展的思路

靖会灌区实施的农业用水管理改革举措和实践,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已发展到3333hm2左右,约占农田面积的l9%;灌区用水管理体制基本理顺,水事纠纷逐年下降;基层灌区用水合作组织启动实施,农村水利发展良性运行机制在实践中推进;量水设施不断完善,灌区广大用水户珍惜节约用水行为和水权意识普遍提高,产生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随着灌区实施一系列的用水管理、工程管理的改革和灌区“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推行以及水价调整力度的加大,灌区用户的节水意识和节水力度将会不断地增强。如何进一步提高灌区节水力度,确保灌区末级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能够正常有序发展,这是灌区发展的主要任务。

3.1 建立灌区末级工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尽管目前末级水利工程水价的改革工作正在不断地推进,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然而,全灌区末级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大范围调整,及其相匹配的水价水费管理政策,尚未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末级灌溉工程水价的合理形成结构中尚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讨实践。一是末级灌溉工程水价中应如何体现水资源稀缺状况,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对不同水资源实行不同价值基础,以反映出灌区之间和不同灌溉作物之间的差异性。

二是末级灌溉工程水价应如何反映灌溉水资源利用的成本,使供水成本得到充分补偿,并在成本基础上,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的目标,分步骤、分阶段实施。三是末级灌溉工程水价构成要合理,也要解决和处理好成本不足和成本不实的问题。因而,从长远考虑灌区灌溉工程水价研究分析与制定,需要建立科学的供水成本核算体制和约束机制,对合理的费用进行计征,从而使得末级工程水价在促进灌区工程运行维护、量水设施建设、灌溉管理等方面发挥特殊性作用。

3.2 研究解决灌区量水基础设施

灌区量水设施是实施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最为重要的基础和工具。实践证明,如果一个灌区的量水基础设施条件低下甚至于粗放,即使有一个较为科学的灌溉制度和用水计划,也因缺少必要的量测水设施而变得无法实现。如果量水设施技术不具备经济实用和有利于广大用水户操作撑握的性能及特点,就很有可能在灌区无法推广应用。因此,研制适用于灌区实际经济实用且符合精度要求的计量设施迫在眉睫。所以,必须加大对末级渠系改造及量水设施研制和建设的投入力度,尽快建立和完善灌区用水测量系统,为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的有效计量创造条件。

3.3 建立灌区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为确保灌区工程的良性运行和有续健康发展,需要在实施农业节水政策、节水制度、节水指标、奖惩激励等长效机制方面建章立制和运行管理上下功夫,在灌区灌溉水资源的再次调节与分配问题上,还需要引入水权管理的理念来从新审视、思考和研究灌区农业用水问题。着力研究灌区水权制度和农业水权交易制度,为实施灌区高效用水和广大用水户通过节省的水量进行合理有偿的流转等二次分配搭建一个有效的管理平台。

摘要:针对靖会灌区用水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灌区农业用水管理在管理体制、激励机制、节水政策、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从而提出了用水管理的发展思路,为灌区管理提供了参考。

欧盟发展的新阶段 篇8

□尼古拉斯·维纶( Nicolas Véron)

盟一直都处于扩张模式,按照欧盟的说法是增补。英国公投退欧标志着这种扩张模式的反转,欧盟发展进入新阶段。

以前,一些国家有时候可以在法律上置身欧盟之外,却在政治上参与欧盟事务。20世纪初,欧盟预计有几个前共产主义阵营候选成员国在2004年初加入,因此,也经常邀请前共产主义国家参与投票活动。英国在法律上属于欧盟,然而在政治上却完全置身欧盟之外。现在,由于英国脱欧,欧盟再召开定期政府间实质性的会谈,英国便不再参加,即便英国作为会员的基本规范仍将保留。

另一个复杂的问题就是,北爱尔兰和苏格兰虽然在法律上与英格兰和威尔士同属英国,却希望在政治上留在欧盟。英国退欧公投后,苏格兰首席部长尼古拉·斯特金随即宣布,“苏格兰投票决定继续留在欧盟”,并且,“退出欧盟违反了苏格兰的意志。从民主上说,这也是无法接受的……今天下午,苏格兰各部门部长将与关键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商业团体,进行讨论,以强调目前我们依然坚持留在欧盟……苏格兰已投票留在欧盟……我将就留在欧盟的各种可能方式进行讨论。”

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说,2016年6月23日的公投对英国和欧盟都没有约束力。英国议会拥有最高权力,但是目前也不太可能逆转选民的决定。《欧洲联盟条约》第50条对分离的程序作了具体规定:“决定退出的成员国应该将其意向告知欧洲议会”。可见,启动退出进程的责任在成员国政府身上。此条款进一步指出,政府一旦通告欧洲议会其退出意向,即开启了这一进程的倒计时,相关主体需在两年内就分离一事达成共识。若是两年后,依然没有达成共识,除非欧盟所有成员国一致同意延长谈判期限,否则该国的成员资格将自动终止。对于努力寻求达成双边协议的健全政府而言,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英国的关键问题在于:公投后政府何时根据第50条规定通告其退出决定?前首相戴维·卡梅伦2016年2月份在下议院解释道,公投决定退欧后,“英国人民希望马上开始退出进程”。不过,卡梅伦在他的辞职演讲中提到这一通告将由他的继任者宣布,时间可能将在夏季过后。他宣布:“在我看来,我们应该让新首相在10月份保守党会议开始时到位。”“与欧盟的谈判应该由新首相来启动,何时启动第50条规定并开始退欧的正式与合法程序的决定适合由新首相做出。”

而所有欧盟相关机构领导则在6月24日发布联合声明,要求尽快开始谈判:“无论这一过程多么痛苦,我们期待英国政府让英国人民的选择尽快生效。拖延只会无谓地推迟不确定性。欧盟对于有序推进退欧进程有相关规定。决定退出欧盟的成员国,应该遵守《欧洲联盟条约》第50条所列的规定。我们愿与英国灵活地就其退欧事务进行协商。”

除了尽快启动进程,欧盟机构领导们还希望退欧的后果对所有人而言都是明晰的。他们自然会担忧其他成员国也效仿英国就成员身份启动公投。因为英国主张退欧者声称退欧几乎没有损失,当然这一说法未必成立。因此,欧盟机构领导们希望尽快树立一个先例。目前对这一谈判的结果进行预判还为时过早。欧盟的立场可能是不惩罚,但也不宽容。

上一篇:省国资委主任下一篇:浅谈电力营销抄表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