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发言稿
共建美丽新家园
——溪口镇“治水美镇”发言材料
溪口镇位于长三角南翼、宁波市西部,区域面积381.6平方公里,下辖55个行政村、6个社区,常住人口10余万人,拥有“八山一水一分田”,是浙江省行政区域面积最大镇之一。自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作出实施“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以来,在宁波、奉化两级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溪口镇立足打造海内外著名旅游目的地和宁波市重要生态功能区,坚持问题导向,全力以赴,狠抓落实,全镇水资源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今年8月,溪口母亲河剡溪作为宁波的唯一选点,成功举办——浙江交通之声“寻找可游泳的河”大型直播活动。
一、凝聚共识,多方联动齐治水
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入户宣传活动,营造全镇人民“总动员、共参与”的良好精神风貌,全力助推“五水共治”顺利开展。一是多渠道宣传。结合国卫复评、“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重点工作,先后部署召开镇村动员大会;积极利用当地电视台、广播、《溪口时讯报》、官方微 1
博网站等多媒体,大力宣传“五水共治”,发动全镇党员干部积极响应投身治水行动。累计发放“五水共治”倡议书和宣传挂图等资料近3万份。二是多形式参与。通过宁波老干部“五水共治”志愿服务系列活动、节约型节水型机关创建、“巾帼突击队”义务捡垃圾清河道、志愿者剡江河道放养鱼苗等载体,促使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到“五水共治”中。三是多途径助力。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推进”的原则,组织开展“五水共治”募捐活动,发动社会团体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助力“五水共治”,共累计筹集捐款资金3000余万元。
二、强化举措,综合整治显成效
以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城水相依”的宜居宜游新型生态小城市为目标,围绕“五水共治”重点工作,在全镇范围内开展集中治水行动。一是重排摸狠落实。组织镇村两级领导干部以实地排摸的形式,对全镇主要水体流域、水环境污染带、畜禽养殖区等情况全面摸底登记,发现问题快速组织落实专业执法队进行集中整改。全镇累计投入整治资金300余万元,清理河道253.1公里、挖河清淤12.7公里、清理河道两岸违章建筑236.6平方米、清理垃圾354.7吨。二是重污染狠防治。在全面排摸主要工业污染源基础上,对市级河道革溪江沿岸的工业园区进行全面整治,三个月内先后对7家涉水污染企业采取强制断电停产整改措施,并对11家轻度污染企业进行责令限时整改;同时,以壮士断腕的决
心先后对镇区和风景保护区内96家存在污染工业企业全部清退迁移。三是重河道整治。剡江是宁波甬江的重要支流,途径39个村,涉及4.5万人,为切实提高河道防洪排涝能力,改善优化剡江两岸生态环境,近年来先后累计投入3.8亿元专项资金,持续开展剡江河道整治工程、剡江两岸防洪景观带改造、景观绿化提升工程;新建2只景观式拦水橡皮坝、3只亲水广场、1座人工观景岛;建设环线亲水休闲游步道13公里;并在剡江武岭段、湖山段蓄水造景,在增强城镇防洪能力基础上达到生态建设、河道整治双丰收,使沿河环境变得更加优美。
三、标本兼治,合力攻坚促优化
治水先治污,治污要治本,镇党委政府统筹兼顾,全面出击,铁腕治水。一是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为合理保护四明山区域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一方面我们成立省内首个镇级森林派出所,加大依法打击力度,狠刹毁林开垦之风,毁林违法现象得到全面遏制;实施四明山区域生态修复工程,为花农牵线搭桥在江西建立1万亩的花木基地,引导花木产业异地发展;实行核心景区山林统一复绿、统一流转、统一规划彩色林带和统一经营。另一方面,坚持生态立镇,拆除禁养区畜禽养殖场(56家),累计拆除违法建筑39.98万平方米。溪口去年被评为“宁波市违法建筑拆除先进集体”,今年10月又获“全国首批美丽宜居小镇”称号。二是全面实施农村
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坚持“规划引领、试点先行”,去年完成14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今年16个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正在全面实施,建成后全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将达到50.9%,力争3年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覆盖率到90%以上。三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溪口至城区15.8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并加快实施镇区及工业园区截污纳管工程,从源头上解决各种污染源的排放;投入1亿余元,先后实施了25个村的村庄整治建设提升专项行动,不断优化沿线村庄环境,从整体上提升生态小城市形象;此外,我们启动了溪口自来水厂扩建、镇区给水管网改造、剡江上游小流域综合治理、山塘水库整治等一批基础项目建设,切实提高全镇水资源科学保护、合理利用能力。
四、建章立制,推动治水长效化
完善体系谋长效,建章立制重管理。一是抓好河长管理。明确由市级领导、镇班子领导和村干部分别担任5条市级河道、13条镇级河道、57条村级河道的“河长”,针对每条河道现状,明确整治方案,做到“一河一策”、“一河一档”。二是抓好工作督查。专门成立镇综合执法组和综合督查组,每月分三次对全镇河道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在全镇范围内通报;建立治水成效以奖代补制,增强各村治水工作的积极性。三是抓好常态建设。在河道沿岸设立河长公示牌,对全镇75条河道的河长责任制、监督电话等信息逐一立牌
公示,并由镇环卫站落实专职人员负责河道保洁。完善卫生保洁机制和巡查监督机制,实现治水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同时,针对河岸两边建筑垃圾倾倒现象频繁的问题,我镇研究制订建筑垃圾倾倒管理办法和相关政策,在有条件的行政村区域建立建筑垃圾倾倒堆放场地进行试点,下步拟在每个行政村设置一个相对固定的建筑垃圾倾倒和堆放场地,彻底解决建筑垃圾乱倒现象。
浙江省作为著名的水乡, 水是生命之本, 孕育着生机与希望。随着近几十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 环境却变得脆弱而敏感。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污染, 胡泊也存在富营养化的现象, 近几年来蓝藻现象频发, 严重影响了两岸用户的用水安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造就了大量的高用水用户, 污废水的不达标排放, 以及对水资源的保护欠佳, 造成大量的水体污染, 可利用的水资源变得越来越有限。据统计, 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不同情况的缺水现象。在地表水严重不能满足用水标准时, 大量地下水被开采, 造成了地面沉降等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浙北杭嘉湖区 (杭州、嘉兴和湖州) , 主要为工程性缺水和水质型缺水。
浙江省在水污染的治理上一直是处于前列, 在国家号召与地方实情下, 提出了“五水共治”, 这与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海绵城市有着密切的关系。海绵城市就是城市像海绵一样, 能够调节水循环, 又被成为水弹性城市。降雨的时候, 城市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 避免雨洪灾害。储存的水可以在需要时加以利用, 实现水系统的循环发展, 减轻甚至是消除雨洪灾害和水安全危机。这与“五水共治”的五项治水要求是息息相关的, 两者都是城市水循环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以节水为核心, 加大区域污水资源化、雨水资源化利用力度, 实行分质供水和梯级利用, 实现再生水的循环利用,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构建安全、高效的区域自然水生态循环体系。
1. 治污水
浙江省的污水治理工作开展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 最明显的就是水的变化, 全省基本上清除了“黑、臭、脏”的水污染, 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观, 让市民切实感受到污水整治的成效, 也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其中有不少治水经验值得借鉴。首先从市民最直接感官着手, 见效快, 从整治和疏浚黑河、臭河、垃圾河开始, 得到大众的支持和呼应。设置治水作战指挥室, 浙江的省、市、县三级可以全面掌握全市各县大小河流治水进度、难点、联动等情况, 实时监控和指挥。浙江实行水岸同治、上下游同治的方针, 要求各行政区联合防污治污, 以免引起治标不治本的循环式污染。推进城镇截污管网覆盖和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覆盖。同时加快对高污染行业的淘汰落后和整治提升的工业转型, 推进种植养殖业集聚规模化经营、污物排放集中无害化处理,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农业转型。着力推进治水目标指标体系、标准评价体系、考核体系、组织领导体系、监督体系、市场机制体系、全民参与机制体系等构建。
2. 防洪水
防洪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大方面着手。工程方面:实行“强库”、“固堤”、“扩排”三大工程。60个县级以上城市建成了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了水文、气象遥测站6000余个, 初步建成了“上蓄、中防、下排”防洪工程体系, 保护了全省70%的人口和耕地。非工程措施:相继颁布实施了《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浙江省防御洪涝台灾害人员避险转移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 建立了省、市、县 (市、区) 、乡镇 (街道) 、行政村 (社区) 五级组织指挥体系的基层防汛防台体系, 组建了2千余支、5万余人的防汛抢险队伍。
3. 排涝水
浙江省提出了建设“高速水路”的工作思路:增强干流河道洪涝水流动性;降低下边界对涝区排涝的限制;强排措施是关键性工程;用高效、易推进、相对低的投入来排涝。杭州市防汛排涝采用了建设雨水、污水管网建信息库, 主要包括管径的建造年代、管材、坡度、流向、排水能力等信息。一旦发生突发积水, 能快速从源头上解决事故。
4. 保供水
保供水方面浙江省重点推进“开源”、“引调”、“提升”三类工程建设。“开源”工程:建设水库, 重点提高宁波、台州等沿海地区水源保障能力。“引调”工程:针对杭州等地饮用水水质较差, 新建杭州市千岛湖配水、嘉兴太湖取水、舟山大陆引水三期等引调水工程, 新增年供水能力20亿立方米, 重点改善杭州、嘉兴饮用水品质, 提高浙东、浙中水资源配置能力。“提升”工程方面: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业节水灌溉提升工程。
5. 抓节水
在节水上确立全民节水的理念, 注重循环用水理念, 在区域内进行江河湖大循环用水的统一调度, 提升有限的水资源效率, 节约用水的同时提高了效益。企业经济发展要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 充分利用水资源。例如杭州市把钱塘江江水引入西湖, 使西湖水成为活水, 每月对西湖换水一次, 把水质透明度从以前的60cm提高到120cm, 每年向西湖引水达到1.2亿立方米, 并将西湖水引入城市内河, 进一步改善了西湖水质和生态环境, 也增加了城市河道的调节水量, 改善了城市内河的水质, 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用水。
结语
综上所述, 浙江省的“五水共治”是建设海绵城市的有效政策方案, 可实施性高。围绕水, 把水作为硬约束倒逼转型, 以短期阵痛换来长远的绿色发展、持续发展。“五水共治”涵盖了海绵城市水系统建设的方方面面, 这些经验措施对建设海绵城市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摘要:海绵城市成为全国的热点, 浙江省提出了“五水共治”, 从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建立一个安全的可循环水系统。本文以这五项措施来分析治理措施和成效, 构建水生态循环系统的海绵城市。
关键词:海绵城市,五水共治
参考文献
[1]谢云挺.浙江污水治理“一石多鸟”三大经验可供借鉴[DB/OL].中国金融信息网.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0, 20151127570232114.html, 2015-11-27/2016-10-13.
[2]钱水苗, 宦文祥.论浙江省水污染防治地方立法的完善[J].法治研究, 2008:15-18.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一论述科学阐明了自然生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林业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是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纽带,特别是在“五水共治”促转型中,林业既肩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径流、排涝泄洪等作用,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衢州林业部门适应新形势和新发展的需要,努力推进林业更好更快发展,发挥森林在“五水共治”中的重要作用。
森林与水的关系
林水一家,有水才有林,有林则有水,森林与水的关系是辩证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五水共治”中,需要重视森林的水文功能作用。
农谚所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这也在现实中得到实证。杨善洲造林的云南保山施甸大亮山以前遇到干旱,就要到处找水吃。而在2009年~2012年连续3年干旱中,来自大亮山上不间断的清泉没再让当地的百姓找水喝,这就是森林发挥蓄水功能的最好教材。而在国外也早有例子实证,早在1997年,美国纽约市为保证饮用水供给,决定投资15亿美元用于该市集水区森林的经营和管理,以取代原准备投资80亿美元建设新水利工程的方案。森林具有保水功能。由于树木扎根1米以上土壤深度后,森林土壤形成涵水能力很强的孔隙,具有了很强的涵养水源的功能。根据我国森林生态定位监测结果,4种气候带54种森林综合涵蓄降水能力平均值为103.40毫米。以此来计算,1公顷森林涵蓄降水1000吨,衢州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1.5%,林地面积有1004万亩,就相当于一个蓄水能力7亿吨的大水库。
衢州市境内钱塘江水系的流域面积8332.6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94.2%,是钱塘江的重要源头地,主要干流分别有马金溪、常山港和衢江。而森林对总径流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洪涝灾害有着四道防线,第一道是雨水降落的树木的阻隔、截留地表流,第二道是林下植被像海绵一样吸收壤中流,第三道是根系吸收形成地下流,第四道是湿地的蓄洪。这有效减缓了地表径流速度,使降水缓缓渗入土壤,从而有效地延缓洪水形成时间,削减洪峰,减少水患的发生。其实森林、湿地在国内外防洪排涝上应用广泛,法国的拉洛地区、印度尼西亚红树林,广州红树林,都在海啸中屡立奇功。北京面临城市内涝,在2013年实施了两个手段完善流域防洪体系,加强水务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在六环内打造35万亩的平原林带。南宁5年计划建设6座国家级湿地公园,苏州建环太湖最大湿地公园,合肥集中于合肥城南巢湖畔规划10座湿地公园,都基于湿地的蓄洪防旱功能。
科学证明,林地涵养水源的能力比裸露地高7倍。22年生人工水源林树木每小时可吸收300毫米降水。相比之下,裸露地每小时吸降水仅5毫米。林地的降水有65%为林冠截留或蒸发,35%变为地下水。在裸露地面,约有55%的降水变为地表水流失,40%暂时保留或蒸发,仅有5%渗入土壤。以色列全年降水量不足50mm,淡水资源奇缺,属于典型的干旱气候地区。以色列人把节约水资源、高效利用水资源看成是关系民族生存、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以色列通过近百年城市森林建设的成功实践,通过改造沙漠、大量植树,节水技术应用等取得了很大成果,很有借鉴意义。当然,森林作为一个完备的生态系统,其中森林土壤中的微生物净化污水的功能也非常强大。
森林在“五水共治”中的作用
森林与治水密不可分,山青才有水秀,青山方有绿水,治林就是治水。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强调,我们要把植树治水作为加强生态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作为“五水共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抓手,全面、系统地推进植树治水,努力让绿色成为美丽浙江的主元素和主色调,加快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新路。
“爸爸,什么是‘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还有什么呢?爸爸也记不清楚了。”“那我们一齐去电脑上查查资料吧!”最后,在看了许多视频片段后,我明白了什么是五水共治,以及我们为什么要开展五水共治。
首先,我明白了五水共治就好比我们人的五个手指:大拇指是治污水;食指是防洪水;中指是排涝水;无名指是保供水;小拇指是抓节水。他们分工有别,和而不一样,捏起来就是一个大拳头。其次,我还了解了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如果没有了水,河里的小鱼就不能呼吸;如果没有了水,田里的禾苗就不会长大;如果没有了水,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就无法存活。最后,我还学了一首有关“五水共治”的儿歌,让我们一齐来听一听:美丽杭州你我他,清河治水靠大家。脏水不能排河里,污水如何拿来饮?河道不能去堵塞,洪水来了哪里藏?排水设施要通畅,涝水不退怎样住?水源有限又宝贵,节水不搞很浪费。生活洗衣和做饭,供水不足挺难过。五水共治要做到,节水护水细分清。提高认识不旁观,建成绿色小家庭。要当治水宣传员,学好知识来普及。要当治水实践员,献计献策都出力。要当治水监督员,举报违法排污迹。告别陋习保水源,五水共治大家行!
等我长大了,我要做一名科学家,我要在天空中建造一座云朵城堡,让各种云都快快乐乐地生活在里面。当我们需要用水的时候,它们就从城堡里飘出来为大家下雨,这样的话是不是就不会再发生洪水了呢?我还要在每个排污口都装上一道自动门,只要检测到不贴合标准的污水它就会自动关掉。从此,河道变得清澈无比,小鱼也有了干净的家……我还有好多好多的办法,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办法都会一一实现。
一些大工厂,为了贪图小便宜,把污水及难以处理的物品等全部排到周围的湖水当中去,导致湖水被污染。
钱塘江流域工业污染排放日趋复杂,污染物排放大大超过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一些地方环境污染状况触目惊心,不但没有得到改善,甚至还有所恶化。
污水共治作文800字据有关部门分析,钱塘江251个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化学需氧量(COD)为27。1万吨/年、氨氮为2。2万吨/年,而实际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COD)为33。21万吨/年、氨氮为2。41万吨/年,水污染已严重影响到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
俞国行副主任说,建德的化工、桐庐的电镀、富阳的造纸、萧山的印染等这些在传统的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块状经济,对环境保护尤其是对钱塘江母亲河的保护构成了很大的压力,整治任务还很艰巨。
继20xx年4月20日、5月31日从钱塘江上游漂来250多头死猪以来,前几天,又有死猪顺江而下。有关部门分析认为,漂来的猪属于病死猪,处理病猪需深埋,成本相对高。所以,不法分子一抛了之。
这是我从网上找到的资料。每天看着钱塘江的潮水滚滚而来,我的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在问:“难道人类真的连一点环保意识都没有吗?”我为人类而感到悲哀。走在街上随处可见丢在地上的垃圾,随地吐痰的人们。如果继续让我们身边的环境这样被污染下去,那我们的家园迟早会被人们破坏。而这一切,全都是因为人类自己造成的后果。正是因为人类对环境的不爱护,才会使我们身边的环境遭到破坏。只要你认真观察,就可以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小事,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可以让水资源得到保护。
1、自来水哗哗流,小手干净水心疼;自来水细细流,洗净小手水更欢。
2、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
3、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全力打造“安全、清澈、美丽”河道,建设美好嵊州,争当美好嵊州人。
4、治理污水、消除积水、抵御洪水、安全饮水、高效节水。
5、治理农村生活污水,营造清澈乡村视界。
6、远古,我们因水而生;今天,我们不能因水而灭。
7、优环境、促转型、惠民生,不断提升县域生态环境质量。
8、营造和谐优美环境,建设人文生态缙云。
9、以铁的决心、铁的纪律、铁的手腕推进“五水共治”,努力形成破竹之势。
10、以实干求实效,全面全速全力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11、以工程项目上马论成绩,以水质变化论英雄,以百姓满意度论成绩。
12、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
13、依法治水、科学治水、铁腕治水、全民治水。
14、依法防汛防台,增强抗灾能力,构建平安缙云。
15、一江清水映蓝天,一潭污水照人心;五水共治揭竿起,治理水源保环境。
16、一草一木凝聚缙云美景,一心一意建设生态文明。
17、携手同绘生态画卷,齐心共建国家级生态县。
18、携手共进,五水共治,清澈嵊州,地球微笑。
19、向污水、废水说“再见”,向美好未来说“你好”。
20、五水吾水,你我之水;共治同治,同享安康。
21、五水共治人人受益,保护环境处处和谐。
22、五水共治人人参与,和谐环境家家受益。
23、五水共治,四方行动,三年计划,两年完成,一起努力。
24、五水共治,水岸同治,上下游齐治,全社会合治。
25、五水共治,人人有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6、五水共治,人人有责,从我做起,贵在坚持。
27、五水共治,人人参与;和谐环境,家家受益。
28、五水共治,全民参与,美丽嵊州,有你有我。
29、五水共治,河畅其流,水复其清,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30、无须三过家门而不入,只需团结协作共护水。
31、污水别乱排,洪水需防范,涝水常治理,供水保安全,用水别浪费。
32、污染水源千夫所指,保护环境万人颂扬。
33、我们离不开水的滋润,水离不开我们的呵护。
34、问渠哪得清如许,“五水共治”活水来。
35、同治,同管,同保护;共有,共享,共健康。
36、水中有财富,水中有民意,水中有良心。
37、水是生命之源,让我们一起“爱水、节水、护水”吧。
38、水是生命之源,保护她,珍惜她,不要让地球因我们而枯竭。
39、水是生命的源头,让我们一起来关怀我们生命的源头。
40、水是生命的源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地球将变成一个干净的大水球。
41、水是生命的源泉,爱护水就等于爱自己,爱大家,爱我们的子子孙孙。
42、水是生命,水是财富,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43、水更美、山更美、城更美、村更美、业更美、人更美。
44、手拉手保护水资源,心连心共建美好家园。
45、实行五水共治,创建美好家园;人人爱护环境,嵊州美在咫尺。
46、实施东官河拓宽,打造山水宜居黄岩。
47、生态环境你我同创,绿色生活万家共享。
48、生态创建携手共进,绿色生活你我同行。
49、生命来源于水,我们不能让“生命”白白流失。
50、深入贯彻省市“五水共治”决策部署,加快“美丽杭州”实验区建设。
51、深化“节水减排”活动,推广使用节水型给水器具。
52、剡溪清,嵊州行;五水治,造福音;剡溪两岸河堤固,子孙后代永相颂。
53、山美水美生活更美,卫生健康幸福和谐。
54、人养水,水养人,请大家爱护每一滴水。
55、人人参加五水共治,个个争当绿色天使。
56、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让河道岸更绿、水更清、流更畅。
57、全县上下戮力同心,全力推进“五水共治”。
58、全民参与,上下齐动,凝心聚力,五水共治,美丽嵊州,和谐越乡。
59、全面治理生活污水,再现自然洁净乡村。
60、全面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努力建设洁净人居环境。
61、全面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62、全面推进“五水共治”,建设和谐美丽好缙云。
63、全面开展截污治污,努力建设宜居黄岩。
64、全面构建“水安、水清、水美”的水生态体系。
65、全力打造“安全、清澈、美丽”河道。
66、请“污水”“涝水”远离柯山鉴水,让“清水”“绿水”深入千家万户。
67、清清河水需您亲切呵护,亲亲家园需您亲自守护。
68、清洁水源,美丽家园。五水共治,有你有我。
69、清澈剡溪水,美丽嵊州景,逸夫学子心,共治“五水情”。
70、千古一帝三过家门为水战,万世后人共治五水不容缓。
71、落实三条红线,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72、绿水蓝天何重现,五水共治是关键,践行五水共治,还我绿水蓝天。
73、科学治水,铁腕治水,项目治水,全民治水。
74、举各方之力,谋治水之略,建和谐之城,兴水乡之貌,树世代之功。
75、今天若不“五水共治”,未来将“无水可治”。
76、截住千家万户污水,流淌千条万渠清泉。
77、节约用水少排污,防洪抗涝治水利,万众一心建宜居。
78、江南水乡,五水共治,重现“东方威尼斯”。
79、建设美丽杭州实验区,争做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
80、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城乡用水安全。
81、建立“河长制”,实现湖区、河道管理全覆盖。
82、坚持“环境立县”、打造“生态淳安”、争当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
83、加强水环境治理,创造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
84、点滴开始,积少成多,你我行动,福泽万代。
85、大禹治水,千古流传;“五水共治”,福泽子孙。
86、大禹治水,传颂千年;“五水共治”,功德无限。
87、大卫生环保创文明,治水增绿为宜居。
88、大力整治河道水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89、别让水资源因为我们的“乱丢”而忘了洗澡,让我们摒弃恶习,一起为水资源“净身”。
90、保护生命之源,从“五水共治”做起。
91、按照安全、清澈、美丽的要求,整体推进河道整治工程建设。
92、“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93、“五水共治”,民心所向;功济当世,造福民生。
94、“水安、水清、水美”是缙云人民的最大期盼。
一、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公众参与水资源治理
利益相关者一词源于管理学概念, 于1963年由斯坦福研究院 (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 的学者首次提出。
公众参与 (Public Participation or Citizen participation) 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 关于其概念和内容学界众说纷纭。Satya.P.Bindra认为公众参与是人们在给定的社会背景下为了增加对资源和管理部门的控制而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努力, 他们曾经是被排除在资源及管理部门控制之外的群体。
二、政府管制与公众参与的合作治理机制
“五水共治”需要制度体系的保障, 包括管制性制度和社会性制度, 不同的制度体系之间可能存在替代关系, 也可能存在互补关系。“五水共治”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水资源管理模式, 必须加强信息沟通机制、信任合作机制、监督机制和互动学习等制度体系机制, 将实施机制和制度体系机制逐一付诸实践。
1.信息沟通机制。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需要实时沟通信息, 尤其是“五水共治”相关的工作安排和重大部署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在“五水共治”工作中要积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实时动态更新, 拓宽信息传递的途径和手段;各行政管理机构出于自利性的考虑, 存在着信息封锁的动力, 不仅会降低水资源相关部门的管理效率, 还会阻碍最优决策的形成。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和网络通信技术, 搭建信息互动和共享平台, 建立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应急联动信息渠道, 积极主动地提出双方协调的意见, 听取社会公众各方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予以答复, 创建政府和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智慧水务平台。发挥媒体的作用, 推广和宣传世界各地先进的水资源管理经验, 定期发布水资源情况, 增强全社会的水资源管理主人翁意识, 以及水危机意识, 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 提高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的积极性。
2.信任合作机制。“五水共治”工程是民心工程, 只有互相了解和熟悉, 增进信任, 合作的经验才可以产生彼此间的信任和依赖关系;政府应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 承担相应的行政伦理责任和道德责任;多元主体的合作关系是互相合作的横向关系, 每个主体都有平等的权力公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3.监督机制。在“五水共治”工作中, 社会公众对水务企业的工作成果期望与水务企业推卸责任而导致的公众不满失落情绪, 会进一步强化公众的监督心理。对社会公众的监督权利的行使方式、途径、程序等问题的规定, 就相应的权利救济途径和权利保障措施明确的规定, 畅通公众监督权行使的渠道。针对水资源管理过程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能出现的不作为行为, 应该适当完善相应的公益诉讼制度, 拓宽公众监督权行使的渠道。
4.互动学习机制。互动学习在狭义上是指社会公众与政府学习的作用和反作用的过程。一方面, 政府职能部门的行为引导公众参与积极性, 即高程度的公众参与;另一方面, 公众参与的程度也通过政府的行动表现出来, 反映在政府的学习、决策的过程中。
三、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 通常是借助网络、电视、手机等平台国内外水资源等信息在公众之间传播。随着社会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 水资源市场的参与人数不断增加, 水资源管理政策的透明度的显著提高以及各种信息的迅速传播, 促使公众逐渐用更开阔的视野, 更为理性的办法收集信息。
参考文献
[1]Bindra S P, Hamid A, Salem H, et al.Sustainable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for Energy Production and Food Security in Libya[J].Procedia Technology, 2014 (12) :747-752.
--生科院大学生环保宣传月活动响应“五水共治”
近日,绍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本市“五水共治”三年目标:一年消灭黑臭河垃圾河,两年消灭五类劣五类水质断面,三年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据专家估计,从下个世纪初开始,世界上将有四分之一的地方长期缺水。淡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切实提高广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挥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从而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院已连续3年举办了大学生环保宣传月活动,提倡“人人环保”的理念,其中包括环保横幅签名、环保知识竞赛活动、环保志愿者等。
环境素养是学生个体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也将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素质教育。对此,我院对学生的环境素养教育表现出了高度的重视,引导和协助各部门,在策划指导,资金来源和安全保障上做出了贡献,认真组织开展好此次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活动开展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再上新台阶。
“五水共治”现如今已是全国各大小城市的热门词汇,那么大学生能为此做些什么?“拯救地球,匹夫有责”,做一个环境志愿者已成为一种国际性朝流。很多大公司在录用人才时,特别注意应征者是否有参加环保公益活动的记录,以此来判断其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我院也在此次环保月活动中提倡环保志愿者活动,如今淡水资源受到威胁,我们不能造水,我们只能设法保护水。
什么是水俣病事件? 发生于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了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38%,汞中毒者达283人,其中60多人死亡,这是一组惊心动魄的数字。作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所有清醒、理智的公民,没有理由不为这严酷的现实而焦虑,更何况我们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
水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本,人类的健康离不开水,让我们共同牵起手来,去保护它,爱护它,让蓝天更蔚蓝,让白云更白,让鱼儿有个崭新的家,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
“五水共治”的一系列重点项目工程是最能体现治水成效的。在清水治污方面——今年我区将力争实现全区河道排水口晴天零排放;完成截污纳管项目10个以上,日新增截污量吨以上,消除河道排污口10个以上;深化阳台污水、初期雨水、三产服务业污水收集,其中阳台污水截污不少于1000户家庭。防汛排涝能力也将有新的.提升——实施望北区块积水治理等12个防汛排涝工程项目;全面普查排水设施,建立完善排水设施数据库及地理信息系统;全年管渠清疏完成至少150公里,配置与排涝设施数量相匹配的管道检查疏通机械设备;完成辖区范围排水(雨水)防涝规划编制工作,开展内涝风险评估,有效控制新建及改造区域雨水径流。我区还将力争水源保护取得新成效——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源清理;完成合格规范饮用水源创建;争取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实施物理隔离。在节水方面,我区今年将创建节水型居民小区2个,确保5%以上的居民小区达到省级节水型居民小区要求;积极创建上城区节水型单位、企业;完成雨水回收利用工程项目2个。
按照“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结合完工情况,我区进一步梳理历年台风影响较大的积水点和市政两水管网不达标的区域,并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和各街道、社区做好“防洪排涝”项目摸底调查,计划投资1800万元。把万松岭路南35号、望潮路、南复路等10处项目列入今年防洪排涝整治计划,累计铺设排水管道4500米,增设雨水口350座,治理积水面积30000平方米。目前项目已进入方案完善及招投标前期准备阶段,计划今年汛期来临前完工。
根据“五水共治”治污水工程部署,今年截污纳管工作则将以河道水体清洁为抓手,通过“末端截流”改为“源头分流”的方式,切实从源头加强整治。全年计划投资6500万元,开展10处截污纳管治理。今年第一批截污纳管项目已下达立项批复,主要包括凤凰山脚路、凤山新村、凤凰新村、秋涛路455、477号、莫邪塘东村1-5幢等5个项目,计划完善雨污管网6750米,治理面积21000平方米。在实施雨污管网分离的同时,提升管煤、自来水、路灯等公共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第二批项目计划目前已完成前期现场调研,正申请立项。全年截污纳管项目计划今年年底前完工。
优质的项目工程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和严格的监管措施。今年我区加强以“河长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的同时,将加强日常巡查力度,建立三级巡查体系,加强相关部门联动,配合史上最严《环保法》执行最严格的水环境治理监督机制。包括全面升级智能监控系统、继续做好阳光排污口公示工作等手段加强监督。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鹿城正处于全面加快转型、推进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统筹全省生态文明建设, 适时作出了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决策, 提出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夏宝龙书记在温州视察指导工作时, 也特别强调要把推进治水作为工作重点, 对温州治水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任务。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美丽浙南水乡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也是落实“三提”要求, 推进鹿城赶超发展的必打之仗。实现赶超发展, 我们必须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 以农村为着力点推进城乡统筹, 扎扎实实地推进赶超发展。
1 从赶超发展的高度切实深化认识
首先必须切实深化认识, 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1) 实施“五水共治”, 产业转型是关键。鹿城的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低税收的企业低小散乱现象非常突出。化工、印染、造纸、合成革等四大重污染行业整治至今尚未全部完成, 像仰义辖区企业偷排工业废水造成河道污染, 媒体报道、领导批示、上级督办, 压力很大。服务业产值虽然占到71%强, 但现代服务业占比也还只有51%。服务业与工业在“低小散乱”方面具有高度相关性, 全区404家限上服务业增加值仅为329家限上工业的56.1%, 6131家小餐饮和2503家四小行业油烟乱排、污水乱倒、垃圾乱扔, 塘河不堪重负。农业面源污染还没有具体的载体和整治措施, 像“菲特”台风过后, 死猪抛弃河道一经媒体报道, 立即引起强烈反应。必须下大力气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否则“五水共治”就成空话。
2) 实施“五水共治”, 基础设施是短板。水体污染表象在水里, 根子在岸上。由于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不匹配, 基础投入不足, 公共服务产品提供不够, 城建历史欠账问题非常突出, 像七都、双屿、仰义才刚刚启动截污纳管建设。由于污水和垃圾终端消纳能力建设滞后, 市区每天约有10万方污水直排塘河, 阳台洗衣水雨污分离设施建设一片空白, 主城区水系总磷指标浓度居高不下;约1000吨垃圾只能通过周边县市区消纳, 一到生产旺季就出现“垃圾围城”;西部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建设非常滞后, 已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覆盖率仅为58%, 而已建的村进厂处理率不到10%。
3) 实施“五水共治”, 群众期盼是方向。城市环境程度的改善与否, 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从一些检查反馈及问卷调查来看, 我区的环境建设群众参与度、知晓率、满意度还相对偏低, 从根本上反映出我们的城区环境建设还有很多薄弱和不足, 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扭转局面。特别是像省生态办去年对全省90个县 (市、区) 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进行调查, 我区位列全省倒数第八, 其中还因满意度得分不升反降,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申报省级生态区资格再次失之交臂。
2 坚持“五水共治”, 扎实推进系统治水
推进“五水共治“, 重点做好四个方面:
1) 任务要更明确。治污水的重点就是清两河、三覆盖、两转型。清两河就是整治黑臭河、垃圾河;三覆盖就是力争两年实现城区截污纳管和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基本覆盖;两转型就是工农业转型。防洪水的重点是强库、固堤、扩排三类工程建设;排涝水的重点是强库堤、疏通道、攻强排, 着力消除易淹易涝片区;保供水的重点是开源、引调、提升三类工程建设;抓节水的重点是技术改造、再生利用和雨水收集利用等。
2) 举措要更扎实。深入实施“六大工程”, 着重推进三项工作: (1) 着力打基础。全面推进温瑞塘河水系、丰门河水系、七都内河河网和戍浦江流域防洪排涝能力建设, 加快推进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今年要实现城镇污水处理率100%, 到明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覆盖率100%、接管率50%以上; (2) 着力治污水。实行最严厉的环境执法, 全面推进行业污染、农业面源、江河两岸三大污染源治理, 到6月底前, 确保合成革等四大重污染行业整治提升通过市级验收; (3) 着力提品质。坚持水中岸上一起治, 整治提升一起干, 加快沿河城中村改造和无违建河道创建, 推进龙舟基地、吴桥滨水公园等五大水乡文化项目改造提升, 完成滨江带状公园等3大沿河景观带建设, 主塘河初显美丽浙南水乡雏形。
3) 行动要更迅速。围绕工作目标, 把图纸画出来、资金算出来、时间排起来、责任明起来, 把作战图、明细表挂出来, 重点制定好三张表。 (1) 制定工作表。各街镇各部门都要列好今年治水工作计划表, 如工程项目推进的时间节点和具体责任人、发动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捐款治水安排、引导回归温商投入治水等工作, 都要排出明确的工作进度表, 做到心中有数、推进有序; (2) 制定项目表。要按照轻重缓解、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要求, 抓住一批紧缺性、关键性、带动性和社会最关注的治理项目, 确定一批立竿见影的项目, 迅速启动一批条件成熟的项目; (3) 制定责任表。将治水任务分解细化到每个单位、每个人, 做到每一项任务、每一个区域、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责任人, 有据可依、有人可找、有责可问。
4) 机制要更健全。突出三项机制建设: (1) 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一河一策”, 严格落实“一张水系图、一本任务书、一个时间表、一份报告书”河道管理制度, 实现辖区所有河道均要实行河长制全覆盖。每位河长对所负责的河道治理目标作出公开承诺, 公示河长姓名、基本情况、整治措施、治理时间、责任领导, 接受社会监督; (2) 实行最严厉的环境综合监管执法机制, 坚持哪个办法管用就用哪个办法, 哪条法律最严厉就用哪条, 对涉水污染行为治理做到“零容忍”; (3) 建立健全季度督考制度。建立全程督查考核机制, 把考核结果与领导政绩、部门业绩相挂钩, 加强考核考绩结果的运用, 以此倒逼推进“五水共治”。
3 坚持干在实处, 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一要形成合力抓攻坚。把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区美丽水乡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切实负起牵头抓总责任, 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区四套班子领导要以上率下、带头示范, 区人大、政协要强化一线意识, 追求一线作为。各街镇各部门要制定工作方案, 明确目标任务和重点, 全力以赴抓好落实。
二要整合资源抓攻坚。设立“五水共治”专项资金, 加强对各类项目资金的整合, 切实加大财政对治水的投入力度, 加大跑办力度, 主动争取国家和省市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治水, 对贡献突出的企业、个人和社会各界人士, 要大张旗鼓地宣传。
三要全民发动抓攻坚。把“五水共治”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组织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扑下身子、潜下心来, 以实际成效赢得群众支持。发动各级党员干部带头、广大群众共同参加, 全面开展群众性卫生保洁和生态文明创建活动, 掀起环境建设的热潮。大力弘扬人水和谐共处理念, 充分发挥环保组织和环保志愿者作用, 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到城乡环境整治中来, 携手共创美丽鹿城。
借着“五水共治”这股春风, 以治水建设美丽环境, 以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以增收实现富民强民, 一定能推动全区城乡环境治理再上新台阶, 开创鹿城城乡一体化崭新局面。
摘要:鹿城山水相融、城水相依, 有着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良好生态本底, 自古就是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多年来, 历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治水工作, 着力治水患、兴水利、保水源、美水景,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五水共治,城区,系统治水
参考文献
[1]杨志云, 陈利达, 余雪丰.慈溪市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对策[J].浙江水利科技, 2004 (6) .
人类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离不开水,所以他们养成了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的好品质。水,是人类的源泉;水,是生命的开始。可自来水,江水等水流的污染问题却打扰了我们的思绪,要怎么才能治呢?这就要靠看人们是怎么思考的了。怎样才能使湖上的漂泊物消失,又怎能让浑浊的河水变的清澈呢?这些问题都让人们绞尽脑汁。有些人说:“让环保志愿者定时去处理不就行了?”可是,这些人难道还跳下水去处理?这不可能。那可怎么办?这还得靠我们的人们。如果发生了自然灾害,比如有洪水这事。还得靠我们的救援人员来挽救洪水给大自然和人们带来的灾害。
你们有看过这样一个广告吗?一个对节水好不理解的小男孩起床后在卫生间刷牙,可水却一直开着,而在另一边,一个荒芜的乡村中,一个小女孩拿着一个水桶,打开水龙头,却只有几滴水滴下来。也许,当你打开水龙头的一瞬间,你有没有想过别的孩子会怎样?
目前国内对于古镇历史文化资源问题的研究颇多, 与之相比, 关于古镇的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研究还略显不足。实际上, 自然生态环境是古镇存在与否的基础以及宜居与否的重要指标。浙江的水环境治理, 折射出水乡古镇的生态之忧。浙江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尤其要以水环境的治理和建设作为重心, 水乡型古镇的水环境治理是一项重要、复杂、系统的工程, 既要尊重自然、尊重古镇历史文化、还要尊重古镇居民的意愿与利益, 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水环境问题必须采取不同的科学处理措施。
二、古镇旅游发展的限制
浙北地处平原, 多古村落。近年旅游发展迅速, 给古镇带来了庞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2010年4月, 柯桥日报就报道过“安昌古镇水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区域内污染源多, 水资源自净能力低和治理成效不明显。
(一) 发展观念落后。
多数的古镇都是属于偶然发展起来的, 只有极少数是在城市规划之下发展起来的。偶然发展起来的旅游古镇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是:开放迎客还是闭门规划。因为旅游业的火爆, 突然带动了古镇行业, 使得古镇根本没有应对大量游客的能力。在旅游爆发的时候, 古镇都选择了眼前的利益, 持续不断地开发, 疲于应对日益增长的游客。在这阶段中, 古镇规划一直落后于需求, 古镇的发展被游客的需求拖着走, 直到某一天古镇环境被游客拖垮。此时古镇再去规划环境问题, 已然来不及了。
古镇的开发需要的是一个超前的观念, 根据市场的预估创造市场需求, 而不是一味去迎合市场。一味迎合市场的发展观念定会被市场淘汰, 倘若转变发展观念, 给市场创造出新的需求, 主导市场, 这样才能够从容应, 持续发展。
(二) 环境破坏严重。
环境破坏不仅在于古镇本身, 更是大环境的破坏导致了小环境的恶化。以绍兴安昌地区为例, 大量的印染工厂带来的危害远超游客的破坏。古镇所在的大环境受到破坏, 那么古镇的环境定会受影响。古镇的发展, 并不是单纯古镇的发展, 这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缩影。古镇是一个城市的领跑者, 但城市也要为古镇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
在我们对古镇发展苛刻要求的时候, 我们忘却了古镇所依托的城市, 古镇与城市应该是唇齿相依的, 一荣俱荣。所以在古镇发展的同时, 我们要跟上城市的脚步, 不能过快, 也不能过慢。古镇环境领跑城市, 但也不能被城市拖累。
三、安昌古镇发展的突破
相对已经开发完善的古镇而言, 安昌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居民环保意识不强, 再加上绍兴污染种类繁多、成分复杂, 古镇治水工程巨大。但是安昌古镇是一个特殊的古镇, 这是一个规划下发展的古镇, 我们可以控制其发展的一切, 以达到我们心目中的现代化古镇。
(一) 主导市场, 创造需求。近几年, 古镇发展被市场拖着走, 但是安昌古镇比较独特, 不用走这条路完全可以创造一个市场。
从市场上看, 安昌古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地方, 绍兴地区的景点已经够多, 经济也较为发达了, 安昌古镇的开发并不是那么迫不及待, 这给予了我们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和规划, 不是市场要什么, 我们开发什么, 而是按照我们心目中可持续发展的古镇好好设计一番。
其实, 游客并不知道自己要看什么样的古镇, 在景点被开发以前, 游客什么都不知道。对于安昌, 我们有足够多的时间和资金, 去创造一个“古镇”, 我们创造出一个新的市场的需求点, 只有这样才能主导市场, 使得古镇得到健康绿色发展。
(二) 跟随步伐, 五水共治。
安昌的发展, 并不仅仅是安昌, 更是绍兴的发展。安昌可以领跑整个城市, 但也需要绍兴这个大环境的配合。大环境的改变是最难的, 或许一个城市的经济可以支撑起一个古镇环境天翻地覆的改变, 但是古镇的发展绝对无法天翻地覆地改变一整个城市。
“五水共治”就是一个契机, 这是城市天翻地覆改变的时刻, 在我们政策大力发展城市环境的时候, 安昌古镇更应该借此契机迅速发展, 成为城市环境的领跑者。在这个潮流之下, 安昌古镇要跟随城市的步伐, 环境治理, 不断提升。
总结
无论是从整个浙江还是安昌古镇去看“五水共治”, 治理的第一要义一定是“共”。发展观念的共同提高, 五水共治的共同进退, 每个方面都讲究一个“共”字。古镇是大城市的缩影, 可以领跑城市, 但终将落实到城市的发展中, 一味发展古镇, 古镇定会被城市拖慢。两者应该是同进退, 共荣辱。
摘要:浙江省委推行“五水共治”使得水乡古镇的水环境治理问题被提上了议程。浙江的水污染问题是水乡古镇发展陷入瓶颈的重要原因。绍兴的安昌古镇是一个发展中的古镇, 如何在发展的同时兼顾水环境, 避免陷入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这是一个值得每个绍兴人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此将以安昌古镇为例, 探讨浙江古镇水环境的治理与发展突破口。
关键词:五水共治,古镇,水环境治理
参考文献
[1]《绍兴市总体规划 (2008-2020) 》.绍兴市规划局.
[2]夏宝龙.以五水共治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J].政策瞭望, 2014年第3期.
[3]王国翔.“五水共治”灵魂在于“共”[J].浙江经济, 2014年第11期.
【五水共治发言稿】推荐阅读:
发言稿:优秀辅导员代表发言稿09-24
优秀员工代表发言发言稿模板汇总09-27
发言稿 演讲稿 —学校 家长代表发言07-16
入队仪式老队员代表发言的发言稿09-28
新幼儿园园长发言稿-幼儿园发言稿11-11
年中会议表态发言发言09-19
班级优秀学生发言稿_优秀学生代表发言简短09-15
开工发言稿05-24
李总发言稿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