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经验材料(通用10篇)
根据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关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问题的通知》(市组通[2006]55号)文件及《***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精神和要求,我县将村级 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省规划、市统筹、县主管、乡落实、村受益”的原则,精心组织,科学规划,认真抓好项目的规划选址、建设质量监督和检查验收等环节工作,确保了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截止2007年7月20日,全县77个新建改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已全面竣工,7个新建村级活动室办公家具及办公用品已全部配置到位,并已通过了县级验收组的现场验收。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2006、2007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为77个,其中2006年新建4个,改扩建43个;2007年新建3个,改扩建27个。共涉及23个乡镇77个村,计划建设总面积7700平方米。计划投资179.68万元,其中用于场所建设资金174.02万元,用于购置办公用品资金5.6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补助资金18.27万元,省财政配套156.1万元,市财政配套5.31万元。实际共完成新建改扩建村活动室77个,其中实际新建28个,改扩建49个;完成建筑面积12823.86平方米,为计划170%。完成总投资452.6万元,为计划252%,其中上级补助资金179.68万元,其余为乡、村自筹;用于场所建设投资为447万元,用于购置办公用品5.6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一是为加大对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的领导,整合各部门资源,成立了由县委组织部、发改局、财政局等25个单位组成的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研究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的有关政策和措施,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二是充实办公室力量。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委组织部组织科,为了加大工作力度,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县、乡抽调2名责任心强、工作扎实的同志具体负责活动场所的建设工作。三是及时安排部署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于3月19日和4月14日组织召开了会议,研究制定了《**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的通知》(*组通〔2007〕10号)文件,对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各有关乡镇也结合实际,在充分调查论证和选址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据统计,在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中,共召开工作协调或调度会议4次。
(二)科学规划,严把质量。为确保工程建设项目不走样、保证质量、整体推进、按期完成,我们坚持部门联动的原则,一手抓规划设计,一手抓施工建设及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在项目规划过程中,各乡镇坚持“适度超前、量力而行”的原则,要求主体结构必须为砖混结构,每个村的总建筑面积均在100平方米以上,面积最大的达800余平方米,做到了建设用地不浪费,绿化等配套建设按照标准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就绪后,各乡镇均按照省市的有关要求,在乡镇人大、纪检部门的监督下,对新建改(扩)建项目进行公开招(议)标。在施工前各项目实施乡镇或村均与施工方签订了项目建设合同(协议)。为加强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各乡镇均成立了质量监督小组,不定期到村上现场监管工程质量和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通过各乡镇质量监督小组经常到施工现场检查、监督,纠正了一些不规范施工行为,杜绝了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确保了工程质量。
(三)多方筹资,专款专用。根据《**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中央、省、市共为我县投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匹配资金179.62万元,县委县政府在坚持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按照“上级配套一点、财政拨一点”等办法,多方筹集资金,保证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建立专用账户对建设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确保专款专用。2007年4月30日,中央、省、市、县已将匹配资金一次性匹配到位,其中各乡镇为了进一步扩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规模,结合自身财力,配套170万余元用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如滥坝镇就配套130万元用于解决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截止2007年7月20日,上级下拨资金已到位179.68万元,为计划的100%;累计拨付项目乡镇161万元,为计划的90%,其余10%作为工程质量保证金,待省、市验收合格后全部拨付到位。资金管理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做到了专户存储、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并已通过县级审计部门的专项审计。由于有1个新建村活动室(**乡**村)办公用品已由乡党委自行配置,经请示市委组织部同意后将其作为该村活动室建设费用。其余6个新建村活动室的家具及办公用品配置严格按照县政府招投标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在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发改局、县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的共同参与下,采取协议供货的方式对6个新建活动室办公用品进行配置,并于5月31日全部配置到位。
(四)统筹安排,多方协作。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统筹安排;县财政部门负责审批配套资金,划拨投资资金和家具及办公用品的配置采购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建设项目的规划编制、项目审批、上报资金申请报告、投资计划分解下达,以及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等工作;建设部门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审核修改建设图纸;其他有关部门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明确责任,积极支持,密切配合,确保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县委组织部通过组织国土、建设、房产等有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对办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有关土地使用证、规划许可证、房屋产权证等有关证件开通绿色通道,其相关部门明确表态,对办证所需要的有关费用能免则免,对有关办证环节能少则少,尽可能减轻基层负担。
(五)落实责任,加强督查。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了工程进展半月一报制度、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重点联系点和责任人制度、定期进行调研和督查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加强了沟通和协调,对工作中发现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请示汇报。一是定期不定期组织督查组深入项目建设村开展现场督查。3月下旬和6月上旬,县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分别组成5个督查组深入各有关乡镇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同时,从县委组织部组织科抽派专人负责村活动室建设的督查工作,自5月以来,先后深入70余个村活动室建设现场开展督查工作。二是采取电话联系的方式不定期调度项目实施进展情况。项目建设前期,每周至少电话调度1次各乡镇项目实施进展情况;6月份后,每周2至3次电话调度各村项目进展情况,催促各乡镇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工程进度。三是上报活动室照片调度工程进展情况。不定期通知有关乡镇上报村活动室建设进展情况,同时要求各乡镇在每个村活动室竣工后,及时上报活动室全景、中景、近景、室内照片各一张,以及时了解全县村活动室建设进展情况。由于各成员单位和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措施得力,我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进展顺利,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六)严格标准,现场验收。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领导小组从县委组织部、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建设局各抽调4名同志组成4个验收小组,于7月4日至12日对全县77个新建、改扩建项目进行了现场检查验收。在验收过程中,验收小组严格按照《**省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竣工验收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验收。对未完全完工的项目暂不给予验收,待全部竣工后,由乡镇党委拍摄竣工活动室照片送验收小组审查后,再给予正式验收。各项目实施乡镇对项目投资计划、立项文件、技术档案资料、甲乙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工程质量监督记录及隐蔽工程登记记录、工程图片、申请验收审定报告、工程款支付情况、建房用地申请表、建房平面示意图等资料进行了造册归档,全部满足验收条件。截止2007年7月20日,全县77个建设项目全部竣工,并通过了县级验收。县发改局于7月20日正式向市发改委递交了验收申请审定报告。
三、存在问题
一是配套资金投入不足,部分乡镇缺口资金较大。由于建筑材料价格、建设人工费用、材料运输成本上涨,每平方米394元的预算造价无法修建,每平方米实际造价在600元左右,需县、乡配套资金占较大比例,加之部分“改扩建”项目因各种原因不能实施“改扩建”,需另行选址重新修建,部分乡镇需配套资金量较大。
二是个别乡镇前期工作不扎实,项目开工建设时间晚,加上受气候、交通、资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后期建设工程极为紧张。
三是部分乡镇施工合同不规范;部分乡镇报账速度较慢,大部分工程点工程结算和财务决算进度较慢。
四是产权证办理费用较高,开据建设发票存在相当困难。在办理活动室产权证时每个活动室需向建设和房管部门分别交50元和90元工本费,办理全县77个村活动室产权证共需资金10780元。目前77个建设项目均未开据建设发票,如补开建设发票,全县77个建设项目需补交税款154000余元。
四、下步打算
一是继续做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后续工作,完善相关制度,使活动室尽快投入使用。
二是多方筹措资金,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院落硬化、围墙修建等附属设施的续建工作。
[日期:2011-08-26]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一、总体要求
1、整体布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布局合理,能够满足活动需要,办公室及院落环境整洁,院落达到硬化绿化美化要求。场所外围环境干净、整洁,绿化、硬化到位,通往场所的道路路面硬化,并定期清理。各活动室齐全,应设置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教室)、计生服务室(人口学校)以及其他需要设置的办公室,以上活动室可以一室多用,各活动室要有规范醒目的门牌。
2、外部设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门口悬挂村“两委”牌子,右边悬挂“中国共产党××镇(街道)××村支部委员会”,红字竖排,左边悬挂“××镇(街道)××村村民委员会”,黑字竖排。村“两委”门牌为木制或铜制,规格一般为240cm×35cm。办公室门口正前方位置设置旗杆,悬挂完好、没褪色国旗。通向活动场所的道路应当定期清理,保持整洁干净。
3、党员活动室:有正常使用的远程教育设备(包括电视机、机顶盒、调制解调器等)和信息平台触摸屏,配备桌椅、档案橱等设施,配备的座椅数不少于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总人数。墙上应悬挂四号室内党旗和国旗,党旗在左侧,国旗在右侧。墙壁上整齐悬挂“1+5”工作运行机制、远程教育制度、创先争优活动、村“两委”主职干部任期承诺、党员联户、村规民约等制度牌以及党员、村民代表和村“两委”成员的合影,荣誉牌应合理集中摆放悬挂,各制度牌材质、规格根据制度内容和活动室面积合理确定,做到整齐美观。
4、其他活动室、办公室:配备办公桌椅、档案橱和必要的服务设备,按政法、计生、武装等部门的要求统一悬挂相应的制度牌,各镇(街道)要根据情况对这些制度牌统一设计。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各下属组织、各工作领导小组等成员名单公示牌一般应悬挂在村“两委”办公室。一室多用的,对各项制度牌要综合考虑,统一设计,做到布局整齐、美观。
5、公开栏:设置在活动场所外醒目位置,并设置遮雨棚等防雨设施,内容应划分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其他事项等版块,其中财务公开版块要分集体资产管理、债权债务、收益分配、收入支出等栏目。公开栏下地面应该硬化,周围环境应当整洁卫生。
二、分类标准
(一)A型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规范:
1、场所外观和布局
(1)房屋结构为楼房或平房,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左右(有独立的办公房间十间以上)。院落地面硬化,整洁卫生,合理种植花草树木,环境优美;院墙和办公室外墙经过墙面漆或涂料粉刷,美观大方,院落外安装路灯。
(2)设有独立的村“两委”办公室(广播室)、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教室)、计生服务室(人口学校)、综治维稳办公室、民兵连等其他群团组织活动室,并有专门的支部书记办公室和村委会主任办公室(书记主任一人兼的两室合一)。会议室可单独设立,也可与党员活动室两室合一。各活动室、办公室统一安装门牌,门牌材质、尺寸和安装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美观实用的原则确定。
(3)在场所附近的合理位置设置独立的公示栏,设有玻璃窗和防雨棚。
2、场所室内布置
(1)村“两委”办公室(广播室)、支部书记办公室和村委会主任办公室都要有办公桌椅、座椅、档案橱等设施,支部书记办公室办公桌上应有桌面党旗。村“两委”办公室(广播室)设置广播设备,室内墙壁上悬挂村党支部工作职责、村委会工作职责等制度牌,各制度牌整齐美观,材质和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单独设立会议室的,会议室要宽敞明亮,有降温和取暖设备,配备专门的会议桌椅,座椅数不少于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总人数,配有档案橱、报刊架、小黑板等,有条件的可以安装扩音设备和投影设备。
(3)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教室)宽敞明亮,有降温和取暖设备,配备正常使用的远程教育设备(包括电视机、机顶盒、调制解调器等)、信息平台触摸屏、档案橱、书橱、报刊架、小黑板等,要有会议用桌椅,座椅数不少于党员总数。会议室与党员活动室合一的,座椅数不少于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总人数。
3、其他硬件配置
(1)活动场所内设有农家书屋或专门的阅览室,各种图书齐全,有专人负责管理,方便群众借阅。
(2)场所内设有健身器材,或另行选址修建健身广场,健身器材齐全,方便群众活动。
(二)B型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规范:
1、场所外观和布局
(1)房屋结构为平房,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左右(有独立的办公房间七间以上)。院落地面硬化,整洁卫生,合理种植花草树木,环境优美。院墙和办公室外墙经过墙面漆或涂料粉刷,美观大方。
(2)村“两委”办公室(广播室)、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教室)、计生服务室(人口学校)、综治维稳办公室均单独设立,会议室可与党员活动室合并使用,其他群团组织办公室可多室合一。各活动室、办公室统一安装门牌,门牌材质、尺寸和安装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美观实用的原则确定。
(3)在场所附近的合理位置设置公示栏,设置防雨棚。
2、场所室内布置
(1)村“两委”办公室(广播室)要有办公桌椅、座椅、档案橱、广播设备等设施,室内墙壁上悬挂村党支部工作职责、村委会工作职责等制度牌,各制度牌的悬挂要做到整齐美观,材质和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教室、会议室)宽敞明亮,配备正常使用的远程教育设备(包括电视机、机顶盒、调制解调器等)、信息平台触摸屏、档案橱、报刊架、小黑板,座椅数不少于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总人数。
3、其他硬件配置
场所内设有健身器材,或另行选址修建健身广场,健身器材齐全,方便群众活动。
(三)C型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规范:
1、场所外观和布局
(1)房屋结构为平房,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上(有独立的办公房间至少五间)。院落整洁卫生,合理种植花草树木,环境优美。办公室外墙经过墙面漆或涂料粉刷,美观大方。
(2)设有村“两委”办公室(广播室)、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教室)、计生服务室,会议室和人口学校可与党员活动室合一使用,综治维稳办公室和党员服务站可与村“两委”办公室合一使用,其他群团组织办公室可多室合一。各活动室、办公室统一安装门牌,门牌材质、尺寸和安装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美观实用的原则确定。
(3)在场所附近的合理位置设置公示栏,公示栏可设置在墙面上,墙面上需要设置防雨棚。
2、场所室内布置
(1)村“两委”办公室(广播室)要有办公桌椅、座椅、档案橱、广播设备等设施,室内墙壁上悬挂村党支部工作职责、村委会工作职责等制度牌,各制度牌在设计制作时要按照整齐美观的原则统筹考虑,材质和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教室、会议室、人口学校)宽敞明亮,配备正常使用的远程教育设备(包括电视机、机顶盒、调制解调器等)、信息平台触摸屏、档案橱、小黑板,设置座椅数不少于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总人数。
(四)其它类型村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规范(主要指建筑面积低于90平方米的)
对于目前建筑面积尚未达到90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要抓紧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最低达到C型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标准。
一、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清理集中活动增加集体收入情况
(一)起始动因。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集体土地是增加村集
体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大棚地、大棚带地、“四荒地”、窑厂复耕等集体土地管理上,经过20xx年“三资”清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有一部分村存在权责混淆、归属不明、管理混乱、无偿占用等问题,致使大多数群众有意见。群众之间、干群之间、乡村之间因此产生很多矛盾和问题。为认真解决这一问题,我县对莘州、莘亭等乡镇(街道)主动开展集体土地集中清理进行认真分析研究,认为他们的做法不仅是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更重要的是化解了干群矛盾、消除了群众怨气、检验和锤炼了基层班子,有效提升了乡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很有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为此,县委决定在全县农村开展集体土地清理集中活动,成立县委书记朱加云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贾鹏柱,分管副县长等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经局,具体负责农村集体土地清理集中活动的组织、协调、督查和指导。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农经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街道)也都成立了领导和工作机构,每个村选派副科级干部组成工作组逐村进行清理。为确保清理集中活动顺利进行,我们从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清理的范围、内容和程序,以及实施步骤和组织领导上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将这项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进行考核。整个活动分准备、清理和整改三个阶段,时间为2个月,至3月底结束。2月20日,县委召开了调度会,每个乡镇书记汇报工作进展,朱书记要求既要坚定不移快速推进,又要按时完成任务不打持久战。目前正在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坚持边清理边整改,工作进展顺利。
(二)工作进展。从20xx年1月29日开始,我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村土地清理集中活动,截止2月22日,全县开展清理集中活动的村693个,占行政村总数的60%,共清理出集体农用地面积55418亩,其中耕地面积38264亩,园林地5371亩,其他包括窑厂地、坑塘等11784亩,对清理出的被无偿占用的土地,核实底数,建立台账,收缴拖欠,重新发包,共清理出农用地承包金收缴及发包金额5850943元。在此基础上,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拓展增加村集体收入方式,利用路、沟等发展绿色经济,走出一条以地增收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
(三)主要做法。一是全面调查摸底,做好前期工作。组织到肥城等地对如何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进行了专项考察学习。开展了调查摸底工作,组织各乡镇(街道)党委抽调农经站、社区人员组成专门队伍,对各村的资金、资产、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彻底掌握了各村情况,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认真清理,稳妥推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各乡镇(街道)、村层层召开会议,传达县里的要求,广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知识,营造良好氛围。制定激励措施。将农村集体土地清理、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目标进行考核。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对活动情况进行经常性调度,深入到村,对存在应付思想、隐瞒不报、清理不力的村班子进行调整,促进了工作开展。严格工作程序。在具体实施丈量时,坚持公平公正民主原则,选派群众代表参与进行丈量。测量完毕后,及时对清理结果进行公示,群众认可后上报镇农经站备案。清完毕后统一交归集体管理,由村民协商定价、村集体统一发包,承包合同每年一签,并报镇党委、政府批准。
三是完善制度,形成增收长效机制。规范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制度。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规范各村集体资产管理,建立村集体资产档案,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严禁定价承包,严禁“人情包”现象的发生。要求村集体资产发包期限为一年,发包之前必须经村集体民主协商收费标准后,向农经站提交申请,由农经站监督发包过程。对村集体清理出的“四荒地”的承包款及时入账,增强村集体经济资产发、承包过程的透明度,使村集体资产承包步入正规。将“四荒地”纳入村级制度管理范畴。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农村财务“双代管”等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土地由村集体统一公开招标发包,任何人不得擅自转让或发包“四荒地”。建立台账登记制度。对清理出的集体土地,建立村集体土地管理档案,对清理出来的土地逐户进行登记造册,对农户的承包土地面积、地块、四周界限等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各村建立土地台账和土地流转台账,实行一村一册、一户一页的地籍管理模式,做到内容清晰,管理规范。
四是拓宽增收途径,发展循环经济。针对部分村没有集体土地资源增收没有门路的现象,推广莘亭街道的做法,利用集体的路、沟进行植树,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形成村集体收入的后续力量。制定了实施方案,启动了依路、沟植树工作。目前,莘亭街道各村的林业管理员已经找好,可供栽植树木的路、沟已完成打点划线,共可植树5.3万棵,正在开挖树坑,联系树苗,争取在植树节前全面完成,力争都能通过对树木轮伐形成集体经济收入。
二、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情况
20xx年,我县县乡共筹资5400多万元,新建10个城市社区和32个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新建、修缮了575个村级活动场所。目前,全县共有省市县补助的活动场所190个,省补助的15个新建场所已全部建成,有的已投入使用;省补助的42个扩建、修缮、配套的场所大多数已经完工;市县补助的133个新建场所,已全部开工,3月底前全部建成,春节前有85个主体已完工。市县补助的活动场所,市财政每个补助2万元,县财政每个补助6万元。
为全面掌控进展情况,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我们主要做了一下几项工作。一是实行进展工作台账管理制度。各乡镇(街道)坚持每半月上报一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进展情况。必要时根据工作进展和通知要求适时报送。对每次报送情况,县乡要各留存纸质台账一套备查。二是开展党员干部义务奉献活动。参加人员是乡镇(街道)党委分管负责人、组织委员、派驻负责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所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成员、有劳动能力的党员、村民小组长等;本乡镇(街道)20xx年预备党员、20xx年纳新对象、入党积极分子。一般以上所述每人至少参加一个工作日的义务劳动,并与政治待遇挂钩。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的,要采取批评教育等方式督促其按时参加;20xx年预备党员、20xx年纳新对象、入党积极分子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的,取消其资格。三是列入20xx年党建目标考核。将省、市、县补助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纳入党建目标分时段进行考核。按照贾部长要求,20xx年春节前,县委组织部派专人,采取逐村实地核查、与支部书记逐个谈话提要求、现场拍照录像办法全部检查一遍。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促进村级规范化建设、提升村级工作水平的前提,是增强党支部战斗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是党员群众参与村务和党务活动的基础平台,也是贯彻落实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长效机制的必要物质条件。中央和省、市、县委对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提高**街道党建工作水平,改善各村办公环境,经街道党工委研究,特制定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方案。
一、村级组织场所建设的目的及意义。
**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计划在**县2012年村级组织建设年,通过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来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各办事处、各村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保证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党工委研究决定抽调组织办和土地房建办成员成立村级组织场所建设领导小组,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与组织委员任副
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党政办。
三、村级组织场所建设的步骤及要求。
(一)上报数据。各工作区、村街根据本工作区、村街实际情况,统计并如实上报无组织活动场所或因场所破旧影响继续使用的工作区、村街名单,不准做假、瞒、漏报。
(二)确定名单。通过基层调研、实地查看、综合平衡,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从上报名单中确定新建或修葺的组织活动场所名单。
(三)制定方案。确定名单后,党工委将针对村级组织场所建设,制定详细的建筑方案,以保证村级组织场所建设顺利进行。
(四)七天公示。对党委会研究制定的方案和最终确定的名单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公示期内如对方案和名单有异议的,及时向党工委反映,对有建设性意义的建议,党工委将考虑并研究反映人意见;公示期内无异议,视为方案通过。
(五)确定选址。有建设任务的村,要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村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规划,并报街道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领导小组审批。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可以选址新建,可以对原组织活动场所重新装修,也可以对村内腾出的房院整体购买。
(六)公开招标。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挑选出一到两个优秀、务实的建筑公司,承接村级组织场所建设任务。
(七)工程建设。各村在完成选址任务并报批后,要立即着
手开工建设。为保证工程质量,规范操作,要求各村必须与建筑队签订合同,并统一合同样式,加强质量监督。各村支部书记和包村干部在工程质量上实行责任终生追究制,负直接责任。
(八)检查验收。各村按上级要求完成工程任务后,先对照上级要求进行自查,随后报领导小组进行检查,凡检查不合格的村要限期整改。检查验收合格后的村享受上级政府给予的经济补助。
(九)投入使用。组织活动场所主体工程建成后,街道统一办公设施的配置和组织活动场所的外装及室内外各项制度牌匾的标准,在村办公场所的使用、维护、管理中坚决做到思想认识不能松、工作热情不能减、保障管理不能放。
附:**街道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领导小组
2012年3月9日
附:**街道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党工委书记)
副组长:***(党工委副书记)***(组织委员)
成 员:************
关于文海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白沙乡文海村委会位于玉龙雪山南楚,地处白沙乡西边,距乡政府所在地16公里,海拔3080米,全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260户、873人,村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共有46名党员。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8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80元,属于典型的贫困山区,农民收入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为改善文海村党支部办公条件,圆满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根据县委组织部《关于安排2011年第一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玉组通[2011]10号)文件相关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作用、凝聚党员、凝聚人心的主要阵地,是组织集中学习、开展活动、服务群众的重要场所,是为村民提供文化、教育、娱乐等公益性服务的必要场所。抓好文海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尽快帮助解决活动场所破旧的问题,对于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组织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文海 村“两委”要充分认识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重要性,把做好这项工作作为帮助农村基层组织解决实际困难的重要举措,作为开展农村党建的重要内容,作为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活动场所建设当中。
二、组织领导
为了使文海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经乡党委研究,决定成立文海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和 振(党委书记)副组长:杨晓泉(党委副书记)成 员:付 饶(纪委书记)
李 明(副乡长)和继梅(党委委员、组织干事)夏雪剑(综治维稳办主任)木玉斌(党政综合办主任)卢 骏(财政所所长)杨正文(文海村党支部书记)和述圣(文海村委会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杨晓泉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
三、建设内容 修缮东面及西面两栋三间平房(共6间),具体包括:石瓦翻盖;腐朽木料更换;室内刷白、隔整;安装木地板及天花板;新建大门、围墙、升旗台、卫生厕所;修缮房屋周围排水沟;院坝硬化绿化。
四、资金安排及管理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共投入资金10万元,其中县级专项资金7万元,乡自筹3万元。严格按照村财乡管的要求,实行报账制,每一笔开支必须由经办人、村委会负责人和具体负责领导签字,做到专款专用。建设资金分三次拨付:启动实施前,预拨5万元;实施一半时,拨付3万元;验收合格后,拨付2万元。工程资金采用边拨付边核销的方式,以原始单据一次性核清。
五、组织实施
建设项目于2011年5月30日前启动,11月30日前竣工。项目的实施由乡党委统一安排,具体工作由文海村党支部、村委会共同组织实施,不得将工程全部一次性发包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一是乡党委与文海村党支部签订施工责任书,明确项目施工期限、建设内容、资金安排、拨款方式等内容。二是由领导小组负责加强活动场所建设的全程监督检查,严把质量关,杜绝偷工减料,坚决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真正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一项“民心工程”。三是项目竣工后,由文海村“两委”提出项目验收申请,领导小组按 照签订施工责任书的实施内容,对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情况进行验收。四是领导小组负责做好痕迹资料的收集归档和管理工作,文海村“两委”负责健全完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材料,包括采购物资和支付工程款的相关财务凭证及清单等,乡纪委对建设资金进行专项审计,形成审计报告,并向党员和群众公开资金使用情况。
附:文海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资金预算表
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县委组织部、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建设局《关于印发<施秉县第二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施发改投资„2010‟1号)要求,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突出重点,抓紧抓实,目前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各项工作已基本完成。经过自检自查,现将我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全镇第二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共有4个,其中新建项目有吴家塘村和紫荆村,修缮项目有山口村和金坑村。
1、吴家塘村活动室:今年1月初开始动工,建设地位于吴家塘村上大堰塘(公路沿线)原活动室旧址,总建筑面积120平方米,两层砖混结构。该活动室总建设资金为9万元,目前此建设项目已基本完工。
2、紫荆村活动室:3月中旬开始动工,建在红山街上原活动室旧址,总建筑面积230平方米,两层砖混结构,该活动室总建设资金为17.25万元,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
山口和金坑两个修缮项目我们也在积极协调,督促施工队尽快完成修缮任务。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镇党委切实把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大局中去研究、去部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扎实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按照上级要求,我镇就村级组织活动建设场所问题召开会议进行了详细研究部署,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党政办,明确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工作启动以来,镇领导亲自到建设村进行调研,了解建设进度,协调解决实际困难,督促指导建设工作;镇党委书记负总责,亲自抓好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各部门积极主动开展检查督促,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是一项党心民心工程,根据县委组织部的要求,为做好村级组织场所建设工作,让广大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在镇党委和领导小组的精心组织下,召开了拟建村委会干部会议,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进行认真学习和宣传,对各村委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分析,广泛征求各村委会对活动场所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要求各村委会要加强对村级组织活动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工作领导,密切配合,充分调动本村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投工投劳,按时完成建设场地“三通一平”工作。
(三)调查摸底,科学规划
领导小组对列入拟建的村级组织场所进行前期调查、勘测和规划,对现有活动场所及原址建筑物进行详细的测绘和图片采集,并及时上报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我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镇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地开展督查,每月至少2次,督促施工队加快工程施工进度,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任务。
(四)加快建设进度,保证工程质量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工程启动实施之后,领导小组建立了定期督查制度和工程建设进度周报告制度。由领导小组牵头,坚持每月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质量和进度进行至少两次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村委会和施工单位坚持每周向镇党委报告一次工程进展,及时有效的督促检查,有效地推进了工程建设进度。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根据上级的工作安排,各项目工程应该在9月底全部竣工,并要通过上级的检查验收,但由于资金到位、管理衔接、基层组织设施滞后、思想认识程度、天气等多种因素影响,造成施工进度缓慢,目前还有建设项目没有按期完工,有的没有粉刷外墙,有的没有装修完毕,大部分配套设备没有到位,从而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进度。
从总体情况看,我县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按照上级要求,严格管理,规范操作。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检查验收过程中,将进一步加大督促管理力度,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确保把此项工程真正建设成“优质工程”、“廉洁工程”、“民心工程”。
中共牛大场镇镇委员会
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组织部、县供销社、各区商务局及各基层供销社:
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推进“新网工程”建设,拓展开放式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就进一步加强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服务“三农”为目的,以开放式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依托,发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进一步拓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服务功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工作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市“新网工程”网点建设村级覆盖面要达到70%,2012年计划新建10个高标准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其中濉溪县4个、三区各2个,以后逐年增加,通过典型示范,分批实施,在全市建设一批“叫得响、过得硬、用得好”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样板典型,不断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各种需求。1
三、工作原则
1、坚持多方参与,加强联合合作,努力吸收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
2、坚持市场运作,明确投资运营主体,做到产权清晰,确保各类投资主体享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鼓励其在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获取相应收益,形成经营与服务的有机结合。政府投资所产生的资产属村集体所有,由此产生的收益属村集体收益,并纳入农村“三资管理”范围。
3、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做到“统一规划、规范运作,分步实施,稳步推进”,通过拓展服务平台,带动各类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求的服务项目开展,在服务中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
四、项目建设
1、项目设置。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采取项目逐级申报制度。各县区要根据资金、土地等条件,在总体规划安排下,每个村建设不少于2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货真价实的生产生活用品服务,有条件的可增设小农机维修、医疗、餐饮、公共管理等多种形式的便民服务项目。
2、科学选址。在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选址上,结合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开放式村部建设的总体规划,精心选择,合理布局。要把人口相对集中、集体经济富裕、村民收入较高、交通条件较好、人气兴旺的村作为首选。一是通过基层供销社的改造,积极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二是以行政村等现有资产为基础,通过改造整合,建设具有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三是要结合全市兴建开放式村部,规划好用地,高标准兴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
3、加强服务。一是创新服务方式。把解决当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求,提升物质文化生活质量,作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主要目标,认真研究解决群众最需要、紧迫的经营服务项目。二是完善服务功能。通过经营连锁、商品配送等方式,将现有的超市、“农家店”及其他有特色的经营组织吸收到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中来。为农民开展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经营服务,有条件的要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咨询、农机具维修等服务,确实把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办成直接为“三农”服务的新型综合服务体系。三是规范内部管理。各服务中心要依托“新网工程”现代经营流通方式,逐步实现统一品牌标识、统一商品配送、统一服务规范、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服务公约、统一服务质量的“六统一”服务模式,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四是加强网络对接。广泛推进农村社区综
合服务中心与市供销社龙头企业以及社会大企业、大厂家、名品牌的商品对接和业务往来。市供销社所属龙头企业要发挥政策和网络经营优势,帮助、促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发展,把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打造成供销社新型网络的服务终端。
五、工作措施
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并重,坚持合作经济性质和服务“三农”职能协调一致,全力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1、健全机构,强化组织领导。县区要成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对本辖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和建设规划的制定与组织实施,各基层供销社要主动配合,搞好服务。强化对网络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2、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各县区及供销社要加强协调配合,在调研的基础上,要根据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开放式村部建设,明确任务目标,实行工作责任制。在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中,各行政村作为实施主体,抓好试点,培养典型,以点带面,促进网络建设工作全面发展。
3、加大投入,保证项目落实。县区政府“新网工程”专项
资金重点用于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每个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补助不低于5万元,加大对新建经营网点的扶持力度,确保项目落实。
4、严格考核,加强督查指导。要建立定期督查通报制度,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此项工作列入县区基层组织建设和“新网工程”建设目标考核。
中共**市委组织部 **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县着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近年来,××县以构建“廉政××”为目标,立足实际,以人为本,有的放矢地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效发挥了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在内容上,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设计上,注重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
近群众,夯实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一是把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在全县广泛开展了“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等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和名利观,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自觉性。二是把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适时领导干部进行反腐败形势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条规教育、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案例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文化修养,提高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三是把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政文化素养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内容。通过开展读书思廉活动、廉政文化座谈会、反腐倡廉形势报告会等形式,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文化的力量培育人,有效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廉政文化素养。
二、在形式上,创新载体,增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在实践中,利用传媒等载体,把廉政文化的内容进行多样化渗透,营造春风化雨式、充满人情味的廉政文化氛围,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得到启迪。一是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充分运用廉政文艺演出、征集廉政歌曲、专题知识竞答等群众易于参加、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吸引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使干部群众在轻松的气氛中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二是建立廉政文化园地。充分利用城区宣传橱窗园地,定期开设廉政文化宣传专栏,通过警句格言、古今廉史、廉政漫画等内容进行宣传教育,从整体上增强了干部群众的反腐倡廉意识。三是搭建廉政文化平台。利用县内主要新闻媒体,精心组织廉政文化作品创作,赋予廉政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使廉政文化深入人心,推进了廉政文化在社会上的传播。
三、在方法上,拓展领域,扩大廉政文化辐射面。坚持重点突出,重心下移,不断扩大廉政文化建设的覆盖面。结合县情,主要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活动。一是廉政文化进机关。把廉政文化与创建文明机关、人文机关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机关单位设置廉政宣传栏,将廉政文化溶入到机关文化建设中,让廉政教育更具人性化和亲和力。二是廉政文化进企业。每年有计划地将党风廉政方面的宣教片、图书及杂志报刊送到企业;在企业报刊、企业网站中开辟廉政专栏,引导职工开展职业道德大讨论,增强了职工的社会公德意识,把职工的社会责任感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把有关廉政方面的规定,纳入到企业规章制度中,倡导诚信经营、合法经营,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三是廉政文化进农村。坚持把廉政文化作为加强基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利用镇文化站的表演班底,举办廉政文艺会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廉政建设,弘扬正气。好范文版权所有
----a县aa社区儿童友好家园经验交流材料
a县地处aa山区,位于aa山南麓,始建于秦(公元前221年),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辖**个乡镇,总人口**万,长期外出务工人员**万人,占全县人口的**%;0-17岁儿童**万人,留守儿童**人,占全县儿童的**%。2011年7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务院妇儿工委办联合实施的儿童友好家园项目落户在我县**镇aa社区。项目建设实施以来,a县妇儿工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力推动,从“建、管、用”三处着眼,勤督导、做精细、广宣传,认真做好儿童友好家园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
一、领导重视、精心部署,确保家园建设责任落实 为加强对儿童友好家园项目建设组织领导,县妇儿工委及时成立了a县儿童友好家园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副县长、县妇儿工委主任为组长,县妇联主席、县妇儿工委副主任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同时确定县妇儿工委办主任和儿童部业务骨干为儿童友好家园项目的具体实施责任人,对项目实施进行具体指导。我们还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a县aa社区儿童友好家园管理制度》、《a县aa社区儿童友好家园人员岗位制度》、《a县aa社区儿童友好家园设备管理制度》、《a县aa社区儿童友好家园安全管理制度》、《a县aa社区童友好家园幼儿活动制度》。通过制度机制的建立,强化责任,确保a县儿童友好家园建设项目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广泛宣传、认真选址,确保家园工作家喻户晓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家长学校等渠道和媒体的宣传作用,围绕提升群众知晓率、支持度为重点,联合碧阳镇妇联、aa社区妇委会,制作、印发了儿童友好家园宣传资料和宣传横幅,确保做到宣传范围的全覆盖。为进一步让广大社区居民更好地了解儿童友好家园的功能,并参与到其中,儿童友好家园始建之初就严格按照手册要求到社区学校及周边社区家庭进行了上户调查开展问卷活动,收集社区儿童基本情况和征求社区居民意见。据统计,在所走访的98%以上的家庭都表示支持该项目,并希望能早日参与活动。通过深入社区了解考察,综合多方因素,确定在留守流动儿童相对集中、基础条件较好的**镇aa社区西街名贤里8号为儿童友好家园建设场所。
三、规范建设、汇集爱心,确保家园按时开放
8-9月份,我们对家园的场地进行了改扩建,使之达到儿童友好家园项目要求,在内部装修上按照“制度上墙、环境温馨、便于活动”的要求进行了布置,同时进行了功能分区。我们对逐步接收到的一切固定资产、耐用物品、教育教学书籍、资料,教具、玩具等逐一进行登记,由专人负责管理并妥善使用,保证各种物资、设备在家园运行中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在全县广泛招募儿童友好家园志愿者队伍,逐步建立“家园—家庭—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互动体系,使社区困难儿童真正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一是家园志愿者担任那些困难儿童的“代理家长”,每位志愿者结对帮扶2-3名困难儿童;二是在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征集代理妈妈、代理爸爸与困难儿童结对帮扶,每人帮扶1-2名留守儿童。三是聘请“五老”人员担任儿童友好家园的义务老师,定期在家园举办革命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安全和法律知识讲座。自10月份开园以来,我们按照“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的原则和《儿童友好家园操作守则》,制定了详细的家园工作计划,针对儿童的需求开展亲子趣味运动会、喜迎传统佳节主题活动等丰富多彩的亲子游戏,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娱乐环境。
四、整合资源,加强培训,确保家园活动丰富多彩
为把友好家园项目建设好,管理好,我们及时招募了友好家园专、兼职工作人员5名和志愿者10名。并对家园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开展儿童权益、活动组织和日常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培训。同时积极整合资源,把儿童家园工作与留守儿童活动室民生工程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是组织开展了以“巾帼送关爱”为主题的贫困女童走访慰问活动,共为6位社区贫困女童送上3000元资助金。二是在aa社区开展“一样蓝天下 一样温暖的家”贫困儿童爱心结对帮扶活动,共建单位和爱心人士与社区39名贫困儿童互填结对卡结为帮扶对子。三是在暑期开展全力防范儿童溺水宣传,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出宣传黑板报、发放公开信《暑期致未成年人家长一封信》、《致少年儿童的一封信》、对社区重点河段危险水域设立了警示牌等多项措施切实增强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安全意识。四是开展户外社会实践活动。9月份,30余名社区青少年在家园志愿者的带领下来走进军营开展夏令营生活。通过户外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受教育,在实践体验中长才干。五是在中秋节组织开展了“月圆中秋、与爱同行”主题活动,为贫困儿童送去节日的祝福以及月饼、文具等礼物,并通过亲情电话帮助留守儿童与远在他乡打工的爸爸妈妈联系。
五、精心谋划、完善服务,确保家园管理扎实有效 2012年,aa友好家园将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宗旨,树立“以人为本”的关怀理念,为社区儿童成长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通过开展“花开阳光下”等主题活动,深入了解社区儿童的需求,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他们,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一是加强领导。通过对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二是大力宣传。通过张贴海报、搞大型活动、邀请专家来园进行义诊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儿童、家长及社区居民加入到家园参加活动,不断提高家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三是健全档案。为每名儿童建立档案,对其基本情况进行备案。使社区儿童建档率达到95%;社区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四是丰富活动。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阶段特点有针对性开展活动,0—3岁段主要以亲子游戏为主,加以儿歌,以促进儿童与家长的情感交流;4—6岁段主要以绘画,儿歌,舞蹈和故事为主,并组织他们进行角色表演;7—12岁段的儿童主要组织他们进行团体体育运动和展现个人才能的游戏活动。五是拓展培训。针对儿童生理、心理等特点,举办儿童心理辅导、社工工作、卫生保健等知识培训班。通过督导培训,提高家园工作人员设计与组织活动的能力、组织管理儿童的能力。
一、正确分析形势,明确粮食产业地位
**市是农业大市,粮食生产是我们的传统优势,粮食作物产值占
农业总值的四分之一强,如何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是我们近年解决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署粮食生产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四点,挖掘潜力、扩大优势。
(一)因势利导持续扩大粮食生产面积。**市耕地面积大,全市尚有41.06万亩荒地可供开垦,土壤质量中等,可改造性强,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缺水和有机质含量不高等,通过工程、技术等措施,在短期内就完全可以改造成高产农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面积的扩大,充分利用粮食政策引导农民通过开垦宜农荒地增加粮田面积、开展套种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生产面积。2004年以来,我市通过开垦,新增耕地5.29万亩用来发展粮食生产;生产复种指数由1.86增加到2008年的1.95,相当于增加粮食生产面积13.5万亩,粮食常年复种面积控制在200万亩以上。
(二)努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我市粮食生产面积位居全省第一,但单产却位居全省第十八位,与我市相邻的、自然条件相近的襄阳区相比要低10多公斤,如果我们采取措施将单产水平提高105公斤,就可以增加粮食产量25万吨。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我市粮食生产发展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我们立足**实际,把工作的突破口选择在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上,主攻单产,增加总产。通过加速良种的推广步伐,增加高产粮食作物面积;每年坚持建设5-6万亩标准粮田,增加1-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开展秸秆还田,提升有机质等措施,将粮食单产由2004年的385.21公斤增加到2008年的494.1公斤,增加了108.89斤,增幅28.27%,粮食总产自2004年以来实现连续五年增产,年均粮食总产93万吨,平均粮食商品量70.7万吨,商品率76.03%,人均占有粮食859.5公斤,其中农业人口人均占有粮食1257公斤,全市依靠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人均增收300元,占农民人均增收的60%。
(三)千方百计提高种粮效益。粮食生产比较效益较低,为了解决种粮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决定立足粮食优势,发展产业化经营,打造地方经济强势行业。我们在抓好粮食生产、促进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的同时,还把发展粮食产业化作为提高粮食整体效益,拉动全市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把粮食产业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骨干项目,粮食加工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已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60多家,粮食加工能力200万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粮农签订粮食定单160多万亩,收购粮食75万吨,全市70%以上的粮食实现未产先销,粮食产业年加工产值20亿元,仅此一项为农民人平增收60元。
(四)积极调整粮食种植结构。一是结合**粮食种植传统开展区域化布局,将全市规划为枣北旱作粮食优势区、枣南水旱轮作优势区。因势利导,在枣北推行优质专用小麦与饲料玉米连作;在枣南推行优质专用小麦与优质稻米连作,实现区域化布局,利于产业化经营,提高收购价格5%。二是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开展专业化生产,推动粮食生产向集约化、专业发展,提高优质率。全市拿出240万元,补贴优质水稻良种40万公斤,全市小麦优质品率实现100%,水稻实现80%,涌现出了大批优质品种专业村。三是采取良种、农资补贴的方式,发展马铃薯产业,引导农民发展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2万亩,即增加粮食产量,(来源:好范文 http:///)又丰富了市场。
二、依靠政策引导,激发农民种粮热情
一是在充分宣传贯彻中央和湖北省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方针和政策的同时,2008年我们重点抓好了政策的持续执行,将粮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补贴等政策性补贴足额直接发放到每个种粮农民,平均每亩76元,鼓励农民用于种粮投入。二是市政府将粮食奖励政策扩大到种粮农民,财政拿出50万元(比上年增3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在农业生产组织、重大生产环节及粮食高产创建上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营造多种粮、种好粮的良好氛围。三是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开展规模化生产,扶持发展粮食专业户600多个,培植了一批粮食生产的中坚力量,带动种粮水平整体提高。在政策的带动和激励下,今年再度出现了粮食面积和产量夏秋两季同增的好形势,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全年粮食生产面积
237.62万亩,比2007年增加8.06万亩,增3.51%;总产达到117.4万吨,比上年增加11.55万吨,增长10.91%。粮食商品量98.94万吨,商品率84.28%,人均占有粮食1068公斤,其中农业人口人均占有粮食1566公斤,全市依靠发展粮食生产可促进农民人均增收300元,占农民人均增收的60%。
三、完善
保障体系,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一)完善科技推广体系,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一是稳定推广队伍、保障推广经费。在乡一级推广上,细化业务管理,打破平均制,“实行公平竞争上岗、按承担推广任务定责,按任务完成质量付酬,全程合同管理”,由政府买单,将推广任务和经费明细到个人,实现“定岗、定责、定工作任务、定工作经费与劳动报酬”的四定工作机制;在市一级结合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农业科技入户,系统培训了5000多户新型农民作为村级技术骨干,恢复了市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镇有农业服务中心、村有科技示范户的农技服务网络;**市财政按农业人口每人15元的标准统筹解决乡镇农业事业费750万元,配套省财政的45万元,实现了农业技术推广“有经费保障、有任务目标、有考核兑现”。二是改革推广方式,提高科技贡献率。为了增加产量、提高效益,我们狠抓农业科技的组装配套应用。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氮肥后移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轻简化栽培等粮食生产新技术组装配套应用。采取电视专题、科技电影、现场会、宣传车、科技下乡、专场培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加强种粮农民的技术培训,全市90%以上的农户熟练掌握了粮食生产实用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药剂拌种、种子包衣等常规的高产技术全面普及,全市开展测土配方施肥250万亩次,种子包衣150万亩次。免耕、直播等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迅速,应用面积50万亩,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持,测算科技贡献率达到62%。三是全面普及良种,实现优质高产。投入资金1400多万元,建立了5万亩稳固的粮食良种繁育基地,对小麦实行每两年一个轮次的换种,对水稻、玉米等推行统一供种。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粮食良种覆盖率达到99.32%,其中小麦、水稻、玉米等大宗农作物实现100%的良种率,直接促进了全市粮食优质率整体提高10%。
(二)强化避灾减灾措施,增加粮食生产效益。**地处南北气候交界地带,农业灾害发生较为频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避灾减灾措施和抗灾生产,将抗灾生产领导小组和病虫防治指挥部的职权范围扩展到农业投入品的流通领域,负责全市农业减灾、抗灾物资的储备、管理、应急调运等。结合本地灾害发生频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粮食生产抗灾预案,提高对应急事件或重大病虫、自然灾害的控制、自救能力。除了成立的服务型机防队外,市财政还拿出50万元资金,购置了600多台机动喷雾器、喷雾喷粉机和人工气象设施,成立了30个抗灾应急控制机防队,储备了上千吨的物资,用于应急减灾。在早春冰冻灾害天气和水稻两迁害虫大暴发,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的情况下,我们两次及时启动抗灾预案,调运应急物资2000吨,出动机动喷雾器3000多台、手动喷雾器11万具,开展应急控制防治180多万亩次,成功地控制了灾害和次生灾害的发生,挽回粮食12万吨以上。与此同时,结合应急防治,采取叶面喷肥、精细管理等方式,将适用的增产技术全面普及,实现了抗灾保丰收。
(三)发展农村服务组织,全面开展社会化服务。为了解决小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的矛盾,提高生产效率,我们以发展农村服务业为契机,组建植保机防队300多个、农村专业合作社60多个,全面开展社会化服务,协调机耕、机播、机插、机收设备2400多台,进行全程机械化跨区作业,即缓解了农村劳力紧张的矛盾,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提高了种植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激发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目前全市粮食生产机耕面积占播种面积的80%,机收率90%以上,机械精播、半精播占60%。
(四)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实现粮食可持续发展。一是在全市开展减氮、增磷、提升有机质工程。秸秆覆盖还田面积60多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0%,平衡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状,利于持续增产。二是充分利用国家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带动地方和农民投入的积极性。全年农业基础设施投入2.2亿元,整理土地5万亩,建设标准粮田4万亩,水库除险加固4座,开挖堰塘220口,提高了生产保障能力。三是开展高产攻关,增强生产后劲。抓住粮食高产创建“十个一”机遇,在全市大力推进高产创建,建立水稻高产攻关方24片,面积5万亩,平均单产709公斤,小麦高产攻关方6片,面积1万亩,平均单产506公斤;水稻高产竞赛方5片,面积2200亩,平均单产811公斤,小麦高产竞赛方2片,面积500亩,平均单产517公斤,充分挖掘了现阶段土地增产潜力,为全市粮食单产再上新台阶提供技术支持。四是加大示范力度,带动综合能力提高。全市建立万亩小麦、玉米连作高产示范2个,建立万亩优质水稻高产栽培示范区1个,建立千亩小麦单产过千斤示范片16个,建立小麦、水稻高产示范点各510个,平均每个村1个。全市共计建立各种示范片、点面积11万亩,平均单产650公斤,这些示范基地直接面向农民,示范带动各种高产栽培技术的普及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
四、做好产业文章,再创粮食生产辉煌
根据专家建议,我们还规划了食品工业区,力求把我市的粮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优质小麦、优质大米、玉米及马铃薯的产业化做成富民强市的行业。在小麦产业上,重点建立稳固的产销协作关系,产业化经营上连市场下连19万农户。整合组建了金华麦面集团,由面粉加工向精细加工转变,由粗产品调出向精深食品调出转变;在大米产业上,整合资源,统一品牌、联合开发,做大做强优质米龙头企业,积极争创优质品牌;在玉米产业上,鼓励饲料企业直接参与产业化经营,订单面积占玉米生产面积的90%,企业间开展横向联合,大力发展养殖业,形成生猪经营40万头、畜禽养殖300万只的产业化规模,实现就地转化再增值。目前,我市粮食产业加工增值比例已经达到1:1,粮食加工产值20亿元,工业体系基本健全,正由粮食优势向经济优势、农业大市向经济强市转变。
五、实行科学规划,确保粮食稳定发展
(一)抓好粮食高产创建,推动农技推广工作。2009年,我们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好三个高产创建项目。即小麦、水稻、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和小面积高产攻关示范区,按照统一要求,采取得力措施,将高产高效示范区打造成一流的示范亮点区,小麦高产创建指标力争攻关田550公斤/亩,万亩示范区500公斤/亩;水稻高产创建指标力争攻关田750公斤/亩,万亩示范区700公斤/亩;玉米高产创建指标力争攻关田600公斤/亩,万亩示范区550公斤/亩;在环城鲍庄村落实小麦免耕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小麦机械条播试验、药剂拌种试验、不同氮肥水平钾肥水平防治小麦条锈病试验等项目;在环城方湾村落实油菜免耕栽培技术的示范50亩。同时,抓好水稻旱育免耕抛秧、秸杆还田、麦林套稻、精量播种、机械插秧和测土配方施肥、氮肥后移等技术展示和试验、示范。
(二)认真搞好农情调查,确保及时贯彻应用。一是在粮棉油等农作物重大生产环节开展农情调查不少于30次,全年编发《农情简报》30期;二是在作物病虫草鼠害的预测预报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筛选和示范推广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农药与新型植保机械,着力示范推广安全用药技术,以及重大抗药性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使各种病虫预报准确率达95%以上,发布《病虫情报》25期,在电视上播出农业科技推广专题节目30期以上;三是在化肥、农药、土壤等检测项目中完成4000个土样的养分含量检测和100个化肥、农药有效成分检测,下发施肥通知单4000份,确保测土配方施肥应用面积达到80万亩次。
(三)强化科技培训力度,搞好农民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发放技术资料与影视教学相结合、入户指导与媒体宣传相结合的办法,深入到全市各镇开展春耕和秋播技术培训,定期和不定期地在田间地头为农民开展科技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
【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经验材料】推荐阅读: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提升 村级汇报通稿09-21
某县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经验交流09-22
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11-27
对村级组织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10-05
村级活动场所实施方案06-30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座谈会发言材料05-30
村级团组织12-29
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汇报11-02
村级党组织换届工作报告07-09
2024年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总结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