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班教学计划安排(精选11篇)
一、活动时间:
20__年5月—6月(5月12日—6月30日的每周日上午8:00—11:00)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校外辅导站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成立槐子村校外辅导站工作小组。
组长:陈传娟
副组长:陆扬
辅导老师:陈寿峰
三、工作主体:
工作主体为村工作人员、辅导老师、市关工委特约老师等
四、辅导对象:
槐子村小学一年级——六年级学生,名额30人左右(父母上班,无人辅导作业的学生)
五、活动经费
人民币3000元,用于给学生购买辅导书、学习用品,辅导老师车费补贴等等。
六、活动内容
1、文化知识辅导:青少年阅读和写作培优补差,达到夯实基础、巩固提高的目的。
2、思想道德方面教育:市关工委报告团“立德修身,做时代新人”等德育讲座。
七、活动要求目的: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12~114页。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懂得合理安排时间,并能付诸实践。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圆片。
五、教学过程
1. 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每学期我们都要进入“数学广角”学习一些有趣的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再去数学广角看看。
2. 情境创设
(1)从情境图上你了解到了什么?
(2)想一想,平时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
(3)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
(4)请你帮小明想一想,小明需要做这么多事,他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5)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有几种方法?(小组合作,用卡片摆一摆,并算出所用的时间)
(6)学生比较后选择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师(小结):刚才的方法都是通过同时做几件事去节省时间,其中一种是同时做了2件事,用时12分钟;另一种是同时做了3件事,用时11分钟。我们在做事时,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也就越短。
3. 思维引导
(1)你从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想一想,如果只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3)如果要烙两张饼,最快要用几分钟?你是怎样想的?一个平底锅每次可以同时烙两张,所以烙两张饼的时间和烙一张饼的时间是一样的。我们烙两张饼的时候,可以同时烙两张饼的正面和反面,所用时间是6分钟。
课件出示表格:
(4)如果李阿姨、妈妈和小明每人各吃一张饼,一共需要烙几张饼?
(5)请同学们帮小明妈妈想一想,她应该怎样烙才能让大家尽快吃上饼?小组用圆片摆一摆,说一说,然后把方案填在表格中,并算出所需时间。
(6)学生比较后选择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7)课件演示: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和最短时间。第一次同时烙饼1和饼2的正面;3分钟后烙饼1的反面和饼3的正面;又过3分钟后,饼1好了,烙饼2、饼3的反面;再过3分钟饼都烙好了。
师:使用这种方法时,锅里每次都有2张饼,这样不浪费时间,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所用时间是9分钟。
(8)想一想,如果要烙4张饼,怎样烙才能尽快吃上饼?
(9)为什么饼需要2张2张地烙?烙4张饼的时候,我们可以2张2张地烙,需要12分钟。如果要烙5张饼,怎样烙才能尽快吃上饼呢?小组讨论,采用哪种方法?
师(小结):烙5张饼的时候,可以先烙2张,再用最佳方法烙3张,所用时间是15分钟。
(10)想一想,如果要烙6张饼,怎样烙才能尽快吃上饼?可以2张2张地烙,烙3次,用时18分钟;也可3张3张地烙,也用时18分钟。
(11)仔细观察表格,想一想:如果烙7张、烙8张、烙9张、烙10张呢?分别最快需要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
师(小结):每增加一张饼,所用时间增加3分钟,饼数乘3就是所用的最短时间。
(12)师:谁能很快地告诉大家:如果烙11张饼最快需要几分钟?烙12张饼呢?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数学广角里学到了这些有趣的知识,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合理的安排事情,就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4. 综合应用
师: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上面这样的问题,遇到这类问题时,我们是怎样安排的?同时做几件事,怎样做最节省时间?
5. 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们通过学习明白了,合理安排事情,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师:课后找找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希望大家能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6. 教学反思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建设 制度安排 政策瑕疵
[作者简介]杨建勋(1962- ),男,陕西商州人,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陕西 西安 710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辅导员队伍现状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Y0603)
[中图分类号]G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4-0057-03
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下简称中央16号文件)下发之后,教育部很快提出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以下简称《意见》)。2006年,教育部紧接着又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006]24号)。应该说,《规定》在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制度安排方面有许多亮点,甚至可以说是有许多突破。这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与此同时,我们在认真学习和贯彻这一规定精神的过程中,也感觉到《规定》在一些枝节问题上尚嫌不足。笔者试图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在学习、理解和贯彻《规定》的过程中的一些粗浅认识和见解。
一、《规定》的基本特点及制度安排亮点①
概括地讲,《规定》至少具有以下几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首先,该《规定》是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采取的切实措施,它也与早前颁布的《意见》一脉相承,是对《意见》的进一步细化、深化、补充和完善,在指导思想、制度和政策上等各个方面与16号文件和《意见》保持了较强的连续性。这对于普通高等学校立足长远,制定、贯彻和落实以上制度政策,采取切实措施稳定和加大辅导员队伍建设力度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保障。
其次,《规定》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目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显然与五六十年代的国际国内形势根本不同,即便相对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国际国内形势,也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当前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原有的人事体制,工作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手段和途径等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形势的需要;现在面对的工作对象(学生)也大不相同;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任务也比以前更更杂、责任更大,工作难度也是空前的。这个《规定》正是针对上述各种情况做出的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安排。
再次,《规定》有很多具体的、非常明确的刚性规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例如,该《规定》就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主要职责和选聘标准等都做出了较为详尽的规定和表述。再如,《规定》第十三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一般应由有关校领导,学生工作、组织人事、教学科研部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组成。”这在以往的有关文件里是不曾有的。而像这么具体明确的刚性安排在《规定》里随处可见,这就为高校真正落实《规定》精神提供了“尚方宝剑”。
具体说来,自从我国高等学校建立辅导员制度以来,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的文件确实不少,但与以往的类似文件相比,这个《规定》在制度与政策安排方面确实有许多突破和亮点,主要是:
1.为彻底打破责权分离的辅导员人事体制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大多数普通高校,科学合理的辅导员人事管理体制为严把辅导员“进口”和“出口”关,确保辅导员的素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辅导员的效能提供了较好的制度保障。但是,在部分高校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院校,由于各种原因,辅导员的人事权集中在组织人事部门手中。也就是说,在辅导员的招聘、选拔、配备等方面,学生工作部门和院(系)并没有参与进来。辅导员的“出口”问题同样也是组织人事部门的事。这样一来,就带来并造成了一系列问题:一是很难把好进人关。组织人事部门尽管也在严格把关,但由于缺乏对学生工作的具体了解,缺乏与学生工作部门和院(系)的沟通,就很难真正把适合学生管理工作、符合从事学生管理工作条件的人充实到学生管理队伍中。二是令学生工作部门经常极为尴尬的是,到底目前进了几名辅导员,都是哪些人,这些人是什么学科背景、什么学历层次,能不能适应工作要求,到底哪些人转岗了,现在能不能离开工作岗位,学生工作部门难以掌握。三是尽管学生工作部门未介入“进口”和“出口”,但日常培训工作却又主要由学生工作部门承担,而学生工作部门由于很难摸清辅导员的“家底”,就很难给辅导员“对症下药”。也就是哪些人需要培训,什么时候培训,采取什么样的培训形式和方式,确定什么样的培训内容等等,学生工作部门都不好把握。四是导致的最致命的后果是,学生工作部门和院(系)无法有效实施“中间管理”。因为学生工作部门和院(系)不能干预辅导员“进口”和“出口”关,“责”与“权”相分离的“中间管理”实际上形同虚设,学生工作部门和院(系)的处境显得十分尴尬。
值得注意的是,《规定》这一次明确要求:“高等学校的组织、人事、学生工作部门和院(系)等相关单位按辅导员任职条件及笔试、面试考核等相关程序具体负责选聘工作。”这就为打破责权分离的辅导员人事体制提供了刚性的制度保证。
2.建立一整套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的考评机制,有效实施“中间管理”,形成充满活力的辅导员队伍。与学生工作部门难以介入辅导员的“进口”和“出口”相关联,学生工作部门和院(系)对辅导员的工作考评也难以达到考评预期。近年来,各个学校在辅导员的考评问题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也有一些值得总结的地方。笔者认为,要做好辅导员的考评工作,使考评工作尽量贯彻公平公正原则,真正起到奖优罚劣、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必须健全和完善辅导员队伍的考评办法和体系。这其中,必须注意到这么几点:一是到底谁来考评辅导员,也就是参与考评的主体资格问题。这一次颁布的《规定》明确了考核的主体资格:“对辅导员的考核应由组织人事部门、学生工作部门、院(系)和学生共同参与。”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具有对辅导员进行考评主体资格的应该是组织人事部门、学生工作部门、院(系)和学生。因为组织人事部门只有参与了考评工作,掌握了辅导员的表现和业绩,才能真正做到“知人善任”;学生工作部门和院(系)对考评有了话语权,才能实现责权结合,真正发挥管理效能;学生作为辅导员的工作对象,对辅导员的工作情况最有体会,他们的参与是对辅导员工作的最好监督。三者相结合,才能较为全面地评价辅导员的工作情况。但是,许多学校在考评时,也让辅导员互相评价,换句话说,就是辅导员也成了考评的主体之一,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十分明显的矛盾:他们既是被考评的对象(考评客体),又是考评的主体之一。这一矛盾带来的直接问题是,考评结果不是趋向于而是很容易偏离公平公正。这是万万要不得的。这也是多年来在许多行业和许多时候我们犯的最低级的错误之一。二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于这一点,关键是定性要全面准确,定量要科学。三是要把日常考核与年终考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一点上,最忌讳的是注重年终考评,忽视日常考核。日常考核应以学生工作部门和院(系)考核为主。四是考评结果的使用问题。这一点也很明确:一定要做到考评结果与薪金、奖惩及职称、职务晋升真正挂钩,否则考评效力根本无从谈起。
3.为全面落实和提高辅导员的政治、学习和生活待遇,真正解决他们的工作、发展和生活之虑提供了政策依据。学生工作特别是辅导员工作,是一项极其艰苦的工作。一是学生工作特别琐碎,非常耗费精力和时间;二是工作内容广泛,教育、管理和服务一样都不少;三是工作综合性强,难度大,责任更大。但是,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辅导员的政治、学习和生活待遇,与工作在学校其他岗位的人员相比,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与职称相关联的待遇问题和出路问题。
高校扩招之后,教师的教学时数大幅度增加,课时津贴总额相应提高,而辅导员的待遇提高幅度不大。辅导员由于工作繁杂琐碎,学术成果较少,但一般院校在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时并没有政策倾斜,因而辅导员的职称晋升明显慢一些,与教师岗位和其他岗位的收入差距也越拉越大。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由于自身没有评聘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又没有这方面的特别规定和独立的评审机构,因而还没有将辅导员的职称评定问题纳入议事日程,这样,辅导员的待遇更不消说了。
可喜的是,《规定》这次明确了这个问题:“高等学校应结合实际,按各校统一的教师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合理设置专职辅导员的相应教师职务岗位。专职辅导员可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辅导员评聘教师职务应“突出其从事学生工作的特点”,“坚持工作实绩、科学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相结合的原则”,“高等学校应成立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具体负责本校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
还有一点,就是《规定》在最后点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工作队伍建设也可参照本规定执行。”这也就为在高等学校其他岗位上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带来了福音。
当然,《规定》的亮点远不止以上这几个方面,但笔者以为这几个方面的规定,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个关键点和突破口,有了这几方面具体的、刚性的或者可调节的制度与政策规定,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其他枝节问题就不难解决。
二、《规定》的制度与政策瑕疵
笔者认为,尽管这个《规定》在制度与政策安排方面有许多突破和亮点,但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依然存在着不足之处。
1.没有将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特别是不同层次的学校适当地做出区别性规定。例如《规定》第六条规定:“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这一条规定将本、专科学生的辅导员配备比例作了统一规定,笔者以为值得商榷。在精英教育时代,本科学生的总体素质与专科学生没有明显差别,甚至于当时的中专学生与本科学生的素质都没有太大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高校大幅度扩招以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本科学生有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从表面来看仅仅是知识方面的差距,但略微探究一下,就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并不纯粹是天赋上的问题,而主要是他们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有了分水岭,在情商上有差距。高职高专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日常行为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组织纪律观念方面,与本科学生有着明显的差距。而这种差距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自然也不是随便就能解决的问题。因而做高职高专这个层面的学生工作,相比于做本科院校的学生工作难度要大得多。在这个意义上,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的配备比例无论如何都应高于本科院校。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作为主管学生工作或从事学生工作的人来讲,尽管认识可能到位了,但却缺乏刚性的政策依据。再如,《规定》提到:“高等学校应根据辅导员岗位基本职责、任职条件等要求,结合各校实际,制定辅导员评聘教师职务的具体条件……”但实际情况是,一些高职高专院校没有评定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的资格,而上级主管部门也还没有相应的评聘机构,也还没有出台适合学生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这就使得这些学校在贯彻《规定》时遇到了政策瓶颈。
2.辅导员配备比例的政策底线越来越低。1964年,中共中央批准的高等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政治工作和建设政治工作机构试点问题的报告》中写道:“在二三年内配齐班级的专职政治工作干部,其编制为平均每一百名学生至少配备一人……”改革开放初期,准确地说是1981年7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在第一线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辅导员,可按120名左右学生配备1名。”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的第五年,也就是1995年颁布的《中国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要求:“专职政工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大体掌握在1∶120~150。规模较小的学校应视情况酌情提高比例。”② 而2005年教育部出台的《意见》和去年颁布的这个《规定》都把辅导员与学生之比的底线定为1∶200,这恐怕值得商榷。因为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辅导员的配备比例不是应该降低,而是应该酌情提高,因为目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的难度是空前的。单从辅导员面对的工作对象来看,与以往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现在的学生工作难度要大了许多。一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身上的弱点和问题显而易见,不必赘言。二是随着社会上收入差距的拉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千差万别,有的养尊处优,有的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系,特别是贫困生问题,无形中增加了辅导员工作的难度。三是高校扩招以后,每一所学校的学生总量大大增加,学生数量的增加,所带来的问题不是简单的算术能计算清楚的。同时,由于扩招,学生的总体素质有所下降,这在二本、高职高专院校表现得尤为突出。四是就业制度和就业方式的改变以及目前巨大的就业压力,不仅使学生的精神压力空前加大,心理方面的问题增多,同时也使得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工作开展更为困难。五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各种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发生了剧烈的碰撞,也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六是由于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普及,网络媒体有别于其他传统传媒的特点,使得当代大学生接受的信息鱼龙混杂,自然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此外,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不仅局限于教育和管理,更多的是服务。
近年来的学生工作实践也证明了这个底线对于高职高专这个层面的学校来说明显偏低。陕西著名的民办高校——西安翻译职业学院,每100名学生配备至少1名辅导员,学生工作效果十分明显,很值得借鉴和采纳。
发布时间:2012-6-1 10:07:22 点击:83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年“资源与环境主题”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校
招生简章
为进一步推进中科院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与全国高校的相互了解,开阔学生视野,培养科研兴趣,中科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简称资环学院)将携手中科院资源与环境领域各研究所联合开办“资源与环境主题”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校,面向全国各高校招收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等学科的优秀本科生,在我院进行集中学习。届时,暑期学校将邀请中科院资源环境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前沿报告,内容主要包括:1)聚焦环境污染,关注资源安全;2)资源与环境领域研究前沿与进展;3)当代资源与环境领域大学生的机遇与挑战;4)培养资源与环境领域的杰出人才;5)中科院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科教资源及特色。参加学习的学生将被优先考虑推荐为中科院资源与环境领域各研究所和资环学院2013级免试硕士研究生。
本次暑期学校将于2012年7月15-22日在北京市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举行,拟招收学员100人,自即日起接受学员报名申请。
一、申请资格
全国高校在读的优秀大学三年级学生,对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
二、申请办法
1.请于6月20日前登陆 http:///111208-278801.aspx,填写并提交暑期学校申请表;
2.请于6月25日前将以下材料邮件发送至cre@gucas.ac.cn,包括:
a)加盖公章的成绩单及班级(或专业)排名情况证明;
b)两封由推荐人亲笔签字的推荐信。推荐人为申请人所在院系的教师,且具有高级
职称;建议其中一位推荐人为辅导员、班主任或院系其他行政领导。
c)申请人认为有必要的其它证明材料,如体现个人学术水平的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的复印件,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等(需加盖所在院系的公章)。
发送扫描件时,请适当降低扫描件的分辨率,使附件大小不超过2M。建议将所有的扫描件合并成一个不大于2M的pdf格式文件。文件名和邮件主题均用“姓名-学校名院系名-2012暑期学校”的格式,如“李科源-清华大学环境学院-2012暑期学校”。
申请人一旦被录取,须在报名当天(7月15日)交验上述材料的纸质版。若纸质版材料与申请时所提交的电子版材料不符,申请人将被取消入学资格并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
三、材料审核及学员录取
申请材料的审核及学员录取工作由资环学院暑期学校委员会负责。学员录取名单将于2012年6月30日前在学院网站上公布(http://cre.gucas.ac.cn)。学员录取通知以E-Mail形式直接发给申请者本人。届时未接到录取通知的同学皆为未入选者。未入选者不再另行通知。
被录取的同学请按要求按时报到。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本次暑期学校的同学,请于7月10日前与资环学院联系。
四、生活管理
1.暑期学校不收取任何费用,且为学员免费提供住宿和一日三餐,并报销学生来京的部分交通费(标准为学生学校所在地至北京的往返火车硬座票额);
2.暑期学校的学员应遵守学校安排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及各研究所的有关规章制度,按时参加活动。
3.暑期学校活动期间学生安全由本人及所在学校负责,报到时须签署安全协议。
五、附则
学生申请时提供的信息须真实有效,不得弄虚作假。若有不实信息,资环学院将保留撤销学员学习资格和所颁发的证书、追缴所提供的各项资助的权利,并将处理情况通报学员所在学校及中科院各研究所。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贾平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邮编:100049
网址: http://cre.gucas.ac.cn
1.热身活动:青蛙跳水(10分钟)
(游戏规则)所有人围成一圈,每个人只限于说一个字。“一只青蛙 跳下水,咚;两只青蛙跳下水,咚咚„”
一、温馨道别(20分钟)
1、活动前准备好有颜色的卡纸和彩笔
2、小组成员围圈而坐,由一位成员当主角,大家讨论他现在与刚参加团体时有何不同,参加团体后在哪些方面改变了。然后再换另一位成员。
3、依此类推,对每位成员反馈
4、结束时每人发一张卡纸、一支彩笔,然后请成员纸上写上“对(自己的名字)的祝福”,然后向右传给每一位成员,每人都写下自己对他人的祝福和建议,或绘图表达
5、当转完一圈时,每一位成员细细阅读他人的祝福和建议,并对他人怀着深深的感谢,一一握手道别。
二、集体创作:我眼中的西科大(45分钟)
规则:每个小组用一张大纸来作画。每人选择喜欢的颜色,自由选择作画的位置作画。
指导语:大家来到西科大已经有两个月了,学校与我们相互间产生了特别而有强烈的联系和情感。最后我们集体创作一张画,画出大家对学校的感觉,用我们喜欢的任何颜色,用自己想要表达的任何意向。相信大家一定可以一起创作出自己的作品!画出我们眼中心中的西科大。
各个小组分享作品
二:结业式(15分钟)
1、团体指导者总结整个团体活动,布置心得,每位成员自由发表意见,谈感想,并在下周四前由班级负责人交辅导老师。
2、合影。
高一学霸的作息时间计划表:
5:00-5:30起床,洗漱半小时
5:30-6:00从宿舍到教室的路上花费的时间
6:00-6:30教室自习读英语文章或者单词
6:30-7:00背语文诗歌或者美文
7:00-7:45吃早饭,边吃边看书,一般是看英语单词
7:45-8:00休息
8:00-8:45第一节课
8:45-8:55课间空里不上厕所就会提前复习下节课的内容,十分钟很多了
8:55-9:40第二节课
9:40-10:10跑操时间,这段时间我会拿着一个小本子,在整队等待期间会背诵英语单词的,背首古诗
10:10-10:55第三节课
10:55-11:05课空期间会复习下节课的内容
11:05-11:50第四节
11:50-12:40去食堂加上吃饭然后去宿舍,吃饭期间可以看一看美文
12:40-1:40睡午觉,睡好觉一下午有精神
1:40-2:00去教室的路上
2:00-2:45下午第一节课
2:45-2:55课间休息期间可以看会书,还是以背单词为主
2:55-3:40下午第二节课
3:40-4:00课间空比较长,可以适当的做些活动,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
4:00-4:45下午第三节课
4:45-4:55课间休息期间可以看会书
4:55-5:40下午第四节课
5:40-6:20下午吃饭时间,休息时间
6:20-7:00晚上自习时间,这个时候可以复习语文或者英语,做题为主,背为辅
7:00-7:50理化生科目,主要是看书做题,巩固自己的知识点
8:00-8:50数学,看书做习题
9:00-10:30整理一天的学习内容
在板书设计方面,历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尤其是在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性,大显身手,各领风骚。在突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下,从板书设计入手,设计出多种新颖别致而又符合教学规律的板书。一种设计就是一种讲法,一种设计就是一种新的思路。这样,就给“古老的、陈旧的”文章分析和备课方法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板书设计可以服务于无限的目的”,这个“无限的目的”包含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
由此可见,用“顺连法”来设计板书,前期工作费时、费力,让人如堕五里云雾之中,摸不着方向,在黑暗中摸索。眉毛、胡子一把抓,抓到什么讲什么。教师完全被文章主旨、特点、背景等内容左右,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设计出的板书一般都较为陈旧,但它保险、安全、四平八稳、无可挑剔。形象地说,“顺连法”是要将多个教学程序中的多个内容(东西)都“装”到板书(口袋)中去,但东西多而杂,口袋“小”而窄(受到上课时间和黑板的限制),显然“口袋”不堪重负。即使勉强“装”下了,也是交错相杂,拥挤不堪。用“逆推法”来设计板书,方向清楚,目标明确,中心突出,程序鲜明。教师完全处于一种自由、自主状态,没有任何包袱,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设计出的板书不落俗套,新颖别致。也用个形象的说法,“逆推法”中的板书也如一个“口袋”,但却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口袋”,它能不断变换出内容丰富、“造型”独特的新东西。
或许有人以为,“逆推法”无需做“前期准备”,便可信手拈来,一挥而就,比“顺连法”还要简单易行,其实并非如此。无论是“逆推法”还是“顺连法”,都要遵循一个共同的原则,即都需要认真阅读和理解课文。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逆推法”显得更为灵活,也更为困难些,它不像“顺连法”那样“顺理成章”,按部就班,而是要在统揽全局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设计出一种新的板书,再围绕这个板书安排教学程序。简言之,“逆推法”可分为三个步骤:理解课文———设计板书———安排教学程序。表面上看,教师在“前期准备”上似乎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实际上,他节省了别人在“顺连法”中因心猿意马、举棋不定而浪费的时间,节省了别人为了追求课堂内容与板书“貌合”“神也合”而反复修改所浪费的时间。他将这些时间更多地用于处理“善后工作”———不断地斟酌、推敲,使之日臻完善。因为他在设计出了较为恰当的板书之后,就全力以赴,直奔目标而心无旁骛。
二、具体实践
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章可以运用“逆推法”重新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教学程序,在增添课堂活力的同时,又让你感受到、创造的乐趣。
如初中课本中的《狼》一文,读懂课文后,教师就可先设计出以下板书:
之后,可安排如下主要的教学程序:
屠户在“晚归”途中经历了哪些遭遇?
屠户和狼的形象怎样?
文章讲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苏州园林》一文,理解课文后,先设计出如下板书:
总说(“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分说(四个“讲究”)
总说(“还不止以上这些”)
然后安排教学程序:
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作者是如何进行总说和分说的?(品味关键的词句)
又如高一新教材中的老课文《改造我们的学习》,由于新教材的教学重点变为整体把握,筛选信息。因而在认真地阅读和理解了课文以后,设计出了以下板书:
根据这个板书,安排了以下教学程序:
从课文的第一部分可以筛选出哪些信息?
从课文的第二部分、第三、四部分分别可以筛选出哪些信息?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一篇课文,稀里糊涂地讲也是讲,结果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师生双方一无所获。如果主动地探究或因客观原因(如有人听课)而被动地钻研一下,过后回味,反而感到自己获益无穷,有时甚至有惊人的收获:如意外地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惊奇地发现了一种更好的教法,更加细致深入地理解了以往感到头疼或不大喜欢的课文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本着发现、开拓和提高的原则,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你会有许多新发明、新创造。但可惜的是,多数人往往克服不了自身的懒惰,并总是时时想方设法为自己的懒惰开脱,因而有意、无意地错过了许多次发现和提高的机会。
三、注意事项
这种先立骨架,后填充血肉、筋脉的“逆推法”,丰富了教师的备课方式,调动了教师研究教材,进行教改的积极性,收效较为明显。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逆推法”也并非十全十美。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课文的特点、文章的容量和学生的实际来设计板书,安排教学程序。应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的创新不是只片面地追求新颖别致的形式,而是要立足现实,结合学生实际,注重实效,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手段与目的完美结合,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高极致。
当前,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教师的一切创新活动都从属于这一点。如果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较强,那么有些课文完全可以交给学生来处理,让学生在认真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抓精髓、找中心,最后概括和归纳。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的热情,如开展板书设计比赛等。这样,学生理解了课文,学到了知识,培养和提高了多方面的能力。
1、拓宽题材范围,给学生习作开辟选择的空间
拓宽习作的范围,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充分体现在本册习作编写中。在八个选题中,每一个都提供了多项内容的选择,增加学生写的自由度。比如,“语文园地一”的校园写景,写物,也可以写校园中发生的事。“语文园地二”的写心里话,可以对父母说、对小伙伴说、对邻居说,也可以对其他人说。“语文园地六”,既可以写乡村景物,也可以写乡村生活;对于在城市生活成大的孩子,还可以写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乡村生活及乡村的人和事。“语文园地八”的自由表达,选择的余地更大,可以尽情选择自己想写的内容,写故事、童话、寓言,写自己的希望和梦想,还可以写自己关注的人和事等。这八个专题中,包括有写人、写事、写景物、写生活、写感想、写体会等。每个学生都有内容可写,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
2、写实、想象等多种作文类型
为了体现课标提出的“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本册除了内容上拓宽习作的范围,在形式上,也提供了多种习作类型。有写实的,就是自己观察和看到的人、景、事、物;也有写想象的,有看图想象、写童话故事等。写实是为了让学生从生活的真实出发,写出自己的所想、所见、所感、所做,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认识能力;写想象,是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还有提供材料写作文,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思考、作文,比如,“语文园地五”提供有关热爱生命、救助生命的人和事例,以及自然世界中植物顽强生长的资料,供学生选择使用,丰富3、重视习作后的交流和评改和交流,是学写作文、提高习作水平的重要方面。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了作文的写作形式。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本册从这一基点出发,在习作安排中,大都提出了交流和评改的要求,比如,“语文园地二”的写心里话,要求“写完以后可以读给对方人听,再根据别人的意见改一改”。本册侧重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以及其他有明显错误的地方。
习作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启发引导,让学生乐写、爱写,对写充满兴趣。
课程标准中年级提出:“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本册仍然从培养写作兴趣、降低写的难度入手,让学生不受文体、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专题学习,让学生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习作中去。还可以灵活处理“口语交际”和“习作”部分,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习作,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安排,目的是让学生乐写、爱写。在教学上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启发引导,让学生对作文充满兴趣:可以设置情境,启发想象;可以激发生活经验和情感,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发写的冲动;还可以引导观察,发现生活情趣,引起学生写的热情和愿望。
写的时候,不要有写法上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不受形式的束缚,重在把心中所想、所感及时的写下来,让学生感到写就是倾吐,是件快意的事情。
2、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写真实、写具体是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时,要鼓励学生如实表达,比如,写敬佩的一个人,可以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观察寻找。习作时,要让学生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写具体。此外,要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达,提倡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正确的文风。
本册的“看图想象”和“编童话故事”是想象作文练习。想象作文同样要鼓励学生真实的想象,而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想乱造,老师要引导学生合理的想象。
3、让学生经常练笔,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小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经常性的练习活动。本册内安排了3次小练笔,分别是“想象人物的表现”“读课文后的感受”“想象周围人的议论”。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制情境,寻找写的契入点,让学生有兴趣写、乐于写,比如 ,《中彩那天》车开走后的情景想象,可以让学生从实际可能出发,想象人物各自的语言、动作和表情。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时间,随时安排适于学生的练笔内容。“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练习的时间宜短而快。教师不宜拔高要求,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来对待。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当作日常要求,鼓励学生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记在日记本中。
4、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本学期,我将认真贯彻好幼儿园的工作计划.在教学上,认真抓好每各项活动,活动要质量,让幼儿在“动中学”,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常规管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根据幼儿园的课程指导思想并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从实际出发认真制定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教学内容:
(一)提高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懂的口语与文字和图书的对应与转换关系。
(二)养成早期阅读的良好习惯,掌握早期阅读的有关技能。
(三)掌握阅读图书的基本方法,能集中注意阅读图书,倾听?理解图书内容。
(四)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创造性的在生活中再现故事冲突以诗歌意境。
(五)在阅读中伴随认识60个汉字。
(一)能主动、有礼貌地与老师、同伴交流,情绪愉快,喜欢阅读图书,欣赏和表达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境。
(二)能认真地倾听他人说话,不插嘴、不随意干扰,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三)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讲话和回答问题,声音响亮,速度适中。
(四)能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回忆讲述生活趣事或围绕主题进行谈话。能在各类讲述中,学会运用新词。
(五)喜欢看书,能看懂每幅画的大意。
(六)知道每本书都有封面和书名,会按页码顺序一页一页翻看,并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
(七)爱护图书,能按一定规则整理叠放图书。
(一)能愉快地参加各项活动,体验与老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
(二)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初步学会和同伴交往、合作:学习处理交往中的冲突,并学习谦让和分享。
(三)关心和了解社会生活及各项社会行为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能遵守一日生活常规。
(四)学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意见;愿意承担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的劳动。
(五)初步形成诚实、助人等良好品行。
(六)爱父母长辈、老师、同伴并能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爱集体、爱家乡。
(七)知道我国的首都?主要文化传统及节日。
(一)喜欢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乐于参加老师引导下的各类活动。
(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良好生活习惯与健康的关系,初步具有生活自理能力。
(三)爱清洁、讲卫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能保持个人卫生,愿意参与幼儿园的环境整洁活动。
(四)知道并喜欢自己的性别,具有初步的健康的性别意识。
(五)增强自我保护的观念,学习避免危险和意外事件的有效方法。
(六)能坚持做自己喜欢并有一定难度的事情。
(七)在大人的帮助下,不怕困难和失败,愿意进行多次尝试。
(一)喜欢参加美术活动,有欣赏美和表现美的愿望。
(二)学会运用图形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与主要特征,能围绕主体安排画面,确定和处理主体与添画物的位置及上下、左右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三)认识多种颜色,有目的地选用颜色,并能小面积涂色。
(四)能正确使用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喜欢用折、剪、贴等玩纸方法和捏、粘、接等泥塑手法进行简单的造型。
(五)初步理解和感受作品主体形象的造型美、色彩美,并学习讲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能积极关注周围生活中具有美感的事物。
一、小学教学安排中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1. 可以照顾到小学生的差异化状况
教学安排不仅仅指的是科学规划教学内容、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更为重要的是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不断变革。当前, 我国小学教学安排中, 班级统一授课制是最为主要的授课方式, 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但难以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虽然说坐在同一班级的这些小学生, 年龄基本相同, 但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个人特长, 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 适当采用因材施教, 就对于这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 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教学中, 教师千篇一律的讲授、灌输, 有时会难以激发这些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坐在教室内的这群学生, 正处于天真灿烂、活泼好动的成长阶段, 他们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 精力旺盛, 是学习的最佳时期, 但他们的精力不可能时时都集中在听课之中, 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走神情况, 这种情况就需要引起教师的注意。授课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差异, 分门别类的讲授不同方面的内容,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 可以扩大教学内容
因材施教是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 再讲授一些知识内容, 使不同学生的特长情况得以发挥, 教师在进行知识拓宽的过程中, 就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还可以扩大知识视野, 这样教师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比如, 教师在讲授《王冕画荷花》这一课时, 可以鼓励具有绘画天赋的学生进行画画, 鼓励还阅读的孩子去图书馆看相关的书籍、让学生了解王冕的身平, 还可以鼓励爱写作的学生发挥想象力、把这篇课文的内容进行扩充, 等等。
二、小学教学安排中因材施教的实施原则
1. 层次性
层次性就是教师在完成教师任务的前提下, 根据不同学生的接收情况, 然后在重点分明、层次清楚地讲授出相关的知识要点,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有的学生对数学和数字比较敏感, 教师就可以指导他们进行一些复杂的运算, 适当提升授课难度; 对那些数学比较吃力的学生, 教师就可以多使用一些道具、多出一些练习题, 帮助他们攻克简单的加减计算难关。有的学生对语言很感兴趣, 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他们列出一些书目录, 指导他们进行科学阅读, 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 为他们以后走上创作道路打下基础。对于那些对自然现象感兴趣、热爱探究的学生, 教师就可以组成科研小组, 指导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为他们的兴趣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引。
2. 启发性
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出通用人才和专业人才, 这其中专业人才的培养, 就需要教师进行认真观察, 类似伯乐一样, 发现出每个学生身上存在的特长, 然后在授课过程中, 对他们进行启发, 要求他们根据一些内容开启自己的思维, 慢慢就激发出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我国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根据相关教育理论, 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业人才, 孔子3000 弟子中, 贤者仅仅只有72 人。我国小学教育阶段根本任务还是完成基础知识的讲授, 在培养同用人才的基础上, 通过教师的慧眼、引导式的施教, 挖掘出一些具有专业特长的学生, 为我国领军人才的培养做好人才储备。
3. 包容性
包容性指的是小学学习阶段中, 授课教师应具有足够的爱心、耐心, 还能包容出不同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些缺点, 没准有的缺点就是他们的特长所在。民国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之所以培养出了各类大师级人物, 中小学阶段的一些教师能包容出不同学生的缺点就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比如罗家伦、钱伟长、钱钟书等人在小学时期, 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科情况, 当时的授课教师没有劝退他们, 也没有挖苦打击, 而是根据他们的特长来进行教学, 这些学生最终成为一代宗师。
三、我国小学教学安排中因材施教的实施方法
1. 实施差异化教学
我国小学教育应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情况, 将因材施教贯彻到教学安排中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愿意主动参与学习。因材施教对于教师而言, 每位教师都应从实际出发, 找出学生的个体化差异, 通过有效、适当的教学策略, 最大程度的掌握学习内容, 实现教学目标。
2. 实施分组教学
好的教学方式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大法宝, 教学方式应该还有一个广义的定义, 那就是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多元化, 分组教学就是精彩的课堂教学经历。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趣, 可以把他们分成演讲、辩论、实验等学习小组, 给他们布置出不同的学习任务, 让他们通过阅读、查资料、做实验、互相辩论等途径在收集到更多的知识内容, 让他们的不同特长都得到了发挥。
3. 实施兴趣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扩大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课堂上多做课外知识的延展, 例如, 老师在讲述三年级语文课文中的《神笔马良》这一课时, 如果老师只讲述课本上的内容, 显然有些单薄, 课本中只简单介绍了关于马良的一系列故事, 教师可以自己适当地扩展, 讲讲课本以外的知识, 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抓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之后,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去理解《神笔马良》这个故事的寓意, 让学生自己去发散思维, 引导那些具有写作天赋的学生来尝试性的写作, 展开丰富的联想, 写写马良以后的故事, 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总之, 因材施教与我国小学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安排的实施并不矛盾, 教师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来展开教学, 在一定程度上, 更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提升教学效果, 为我国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好最基础性的人才储备工作。
参考文献
[1]彭燕凌.浅谈小学教学中的教学导入[J].网络财富, 2010, (6) .
实践教学课安排
(一)、实践教学目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一门史论结合、以论为主的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指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充分理解和掌握概论课的理论内容基础上,增加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帮助大学生从就事论事、只关注现象形态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方式:
主要有校内集中实践:原著选读、社会调查
(三)、实践教学内容提要:
原著选读: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2中共中央宣传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1995年版。3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4 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5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6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7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8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9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8月16日。10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
社会调查——参考题目(也可以自己拟定)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
例:(1)XX县、XX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纪实
(2)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调查
(3)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调查
(4)XX乡农村乡镇企业发展状况调查
(四)、实践要求:
原著选读(6学时)——读后感。自己选择毛泽东、邓小平、胡锦涛等同志的报告、著作、讲话一篇,写出学习体会。可以写整篇文章的体会,也可以就某一个问题写出体会,1000字左右。
社会调查(10学时)——调查报告。社会调查、走访、考察活动后写社会调查报告一篇,具体要求:
(1)按社会调查报告表、按所提供的参考题目、也可自己拟定。(2)要求3000字左右。(3)有理、有据、有观点。(4)不得抄袭,否则不给分。
(五)、实践成绩考核:
按教学要求的内容进行考核
(六)、实践教学注意事项:
注意实践教学的时效性、与理论结合的程度、与学生实际结合的程度
(七)、实践指导书
【辅导班教学计划安排】推荐阅读:
辅导中心教学安排10-26
英语辅导班奖励计划06-18
辅导班暑期学习计划10-08
小学辅导班创业计划书10-05
辅导工作计划06-26
初三语文辅导计划10-01
学生写字辅导教学尝试07-03
学校心理辅导计划10-03
优生辅导计划.doc10-11
辅导学困生计划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