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山散文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龙山散文(精选4篇)

五龙山散文 篇1

它没有泰山的雄伟,没有华山的险峻,没有衡山的秀丽,没有恒山的奇观,也没有嵩山的俊俏。但他承载了我对过往岁月的记忆,有我童年游玩的身影,有父亲打工的背影和曾经洒下的血和汗。

,我上了小学,这一年家里刚盖了新房,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也欠了一部分外债,父亲一下子忙了起来。我的父亲是一个本本分分的老实人,没有什么文化,唯有那一身用不尽的力是父亲这一辈子的财富。家里欠了债,父亲的担子重了,钱总是要还的,听舅舅说五龙山上有找做苦力的,工资不低,一个月能挣个上千块。只是很苦很危险,这些问题在父亲眼里又算得了什么。得知这个消息,父亲骑着家里的老自行车,去打听了一下,确有此事,第二天父亲就去上工了。此后,他每天骑车往返于家和工地之间,那条路父亲走了四年,那条路也是去外婆家必经的路。外婆家在五龙山脚下,小时候母亲经常带着我去外婆家走亲戚,而我每次都要住上一阵。要回家了,我总是赖着不走,外婆便会替我说话,母亲也只好同意了。

此后,每逢礼拜天,我总是早早的起床,带上自己的作业,父亲骑着车,我坐在前面的横梁上。父亲的车骑的很稳很快,到了外婆家所在的村口,我下了车,都要和父亲做一个不见不散的约定,每个周日下午六时,我必须准时和父亲在村口会面,带我回家。到了外婆家,第一件事是和堂弟做作业,做完作业我们才可以看电视,或是出门玩。堂弟很贪玩,受战争片的影响,堂弟很喜欢用树枝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枪的模型,一偷玩就是一个上午。到了饭点,还不知堂弟野到那里去了,我总要很快吃完出去找他。

而父亲却要骑车回家吃饭,外婆曾多次劝说来家里吃方便,父亲觉得总去也不是个事,虽说是自家人,时间久了父亲觉得心里很过意不去。

我和堂弟会偶尔偷偷地跑去父亲做工的山上,那里有好几台砸石机,白天,在村里都能听到机子咚咚的砸石声。刚走到山下,就能看到不远处,父亲推着小车奔跑的背影,轻快的步伐,熟练的动作,一车又一车的从机口把碎石子运到储料槽。机子有三个出料口,一个是出石粉的,另两个分别出大小号石子。几个人就这样来回的往返于机口和储料槽。之间短短的几十米距离,父亲一天要跑上千趟,一年下来,父亲的鞋得成十双的换,买鞋太贵,又不耐穿,母亲便会在集会上扯上几十米布,买上十几双的鞋底子,没事了,就给父亲做鞋。父亲常说自家做的鞋,穿着干活时走起路来很轻,脚很舒服,比起买的`黄胶鞋要耐穿的多。

我曾经多次想走上山去,看看父亲做活的场地,可我们进不去,但我发现只有送饭的阿姨可以上山去,听看大门的老师傅说,那里很危险的,石头会从机槽里蹦出来,会伤到人的。从父亲的口中也听到过类似的事件。

日子久了,母亲觉得父亲这样天天往家跑,也不是个事。本来活就重,到了冬天若是下了雪,路上可怎么走。于是决定每个月给外婆家拿些米和面,这样父亲就可以没有顾虑的去外婆家吃饭了。后来,我更期盼着每个星期能过的快些,就可以去外婆家和堂弟玩了。

有一次,父亲从山上面摘了些野枣,酸酸的甜甜的,听说山上有大片的枣树,枣结的很密。我和堂弟私下里商量,想借送饭的名义去山上转转,多摘一些野枣。送饭这个借口找的很合理,几乎没有可以反驳的理由。我们和父亲商量好了给他送饭,看大门的老师傅也没有再拦我们。

每一次见到父亲,都是推着小车一路小跑,看到我,他总是微微一笑,父亲全身是土,头发上灰蒙蒙的一层,脸上的皱纹里也夹着土,一条一条的。转瞬间,父亲老了许多。从父亲的脸上,我仿佛看到了他怀有一份自责,觉得让我和母亲生活的太苦是他的错,父亲的手关节很大,又缠着一层厚厚的医用白胶布。常年风吹日晒,她的皮肤很干,和粗糙,稍用点力就会裂开一个口子,尤其在冬天,父亲的手就像被千刀万剐似的,满是口子,大的小的,深的浅的,洗手时总能听见父亲忍受疼痛的嘘声。听别人说用热水汤一下手,在涂上一层润肤油,晚上用塑料袋子裹住整只手,用这个方法,效果确实不错,父亲的手好的很快。父亲当过兵,有几件军绿色的外套和厚厚的黄棉袄。但都是补了又补,直到今天,衣柜里没有几件新衣服是父亲的,因为他一直没有停下来过,也没有脱下破烂的衣衫。

借着父亲吃饭的时间,我和堂弟会私下里转转,偷偷地跑上山,摘些野枣,还有我们叫不上来名字的野果子。

就这样,父亲一干就是四年。家里的外债还完了,日子好过了许多,父亲的脸上偶尔也会露出灿烂的笑,人也变得比之前年轻了许多。前些年,政府下令严禁私自开山炸石,有了白纸黑子的条文,没有人再敢做下去。在外婆家里每年都会见到许多有关森林防火的宣传画册,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会引起重视。

如今当我在和堂弟上山转时,看到那生锈的铁皮,破旧的房屋,还有那打的坚固的水泥柱子,我仿佛又看到了父亲推着小车穿着母亲做的布鞋笑着从我的面前跑过。山被炸开的口子犹如父亲手上的血口子,很大很深。山上依旧生长着酸枣,这一次我们又发现了野葡萄和杏树。葡萄是酸的杏却很甜。

龙山幽径雨中行散文 篇2

在太原周边,游赏秋色,龙山当为第一胜境。

龙山是晋阳名山,北连蒙山太山,南接悬瓮山天龙山。山中植被丰茂,郁郁苍苍。山顶有昊天观遗址,供奉玉皇大帝;侧有若干石窟,窟中石像或坐或卧,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窟前有枯树一株,直刺青天,颇有气势。山后有童子寺遗址和现存最古老的燃灯石塔一座,石壁上有排列齐整的浮雕造像,虽已剥蚀残破,但依然可以遥想当日风貌。

前年徒步天龙山时,曾顺便到此一游,可惜进入龙山时,已经天色黑透,除了乘夜色下山的清寂,没有留下特别的印象;去年两次来此,一次独自,一次陪朋友,都是从正门沿着青石台阶一路轻轻松松上到山顶,两边是青翠的山色,清新幽静,虽能享受一下休闲之乐,但总觉少了些山野之趣。今年春末夏初,“西山四友”难得聚齐,想从太山方向找条野路上到龙山,但最后受阻于茂密多刺的灌木,只得暂时放弃,相约等秋冬季草枯叶落时再次入山探路。这次探路虽失败未果,但龙山后山连绵的山势和茂密的植被已经够让人对它的绚烂秋色遥生遐想了。

进龙山,还有条现成的野路,可以直接插到后山的童子寺,据说是极佳的徒步路线,风景美,但岔路也多。早就想走通此路,可惜一直没有机会。

前几天,九月四日,一大早醒来,看看天色,阴阴的,雨意很浓,忽然起了雨中登山的念头。夫人正好也有此兴致。去哪里呢?就去探探那条早就想走的龙山野路吧。我的朋友成立曾经走过这条路,于是,打电话给他,询问了山中的线路,以便心里有个大致的方向;再打电话给小杜和理工大学的李老师,二人欣然应邀。

赶紧出发。在雅阁瑞普四人聚齐,又在路边的便利店里买些中午的吃食,自然,酒是不可少的;李老师还带了月饼和自己做的花卷,看来,又会有一顿蛮丰盛的山间午餐了。

到了园艺学校下车,已经十点,雨开始飘起来。

从这里寻路进山。路边的酸枣树很多,结着很饱满的果实,有的青,有的已经红了;摘一些放在兜里,一路随便嚼嚼;略有点酸,不过,味道还不错。

没想到走不多远就有了岔道,好在心里有大致的路线,便凭着经验,大着胆子地往里走,往深处走。过一个山口,两边的山色越发青翠,山路也越发清幽,果然是条好路线。

雨还在下着,但不大,丝丝缕缕的,不想打伞,细细的雨丝飘在脸上,那种酥酥的痒痒的感觉蛮好。

前面出现岔路口,向右的路是弯向山顶方向的,走这里大概不会错。雨气迷蒙中,群山隐约,峰峦如线,仿佛一幅淡墨山水。身边细雨润过的树木青翠欲滴,山花上缀着的雨滴也晶莹可爱。

雨渐渐大起来,只好撑起伞,雨滴落在伞面上,刷刷有声。路面也变得湿滑起来。有时停下脚步,俯瞰远山,感觉整个山势就如一朵绽放的花朵,我们就好像是从花瓣的`边缘处走进花心,又从花心中走出来似地。

到达山顶,却看不到预期中的童子寺。经验主义误人不浅,看来,是走错路了。于是,重新回到岔路口,走进另一条绿色的清幽曲径。

山径两侧,多是一种叫黄栌的灌木,白居易《琵琶行》中有“黄栌苦竹绕宅生”的诗句,诗中所说的的黄栌,就是这种一人多高的灌木。黄栌叶入秋以后,一经霜,就会变红转黄,形成红叶美景。可以想象得到,到了深秋时节,这里的黄栌叶子定会连成红彤彤的一片,灿若云锦,艳若丹霞,穿行其间,就仿佛行走于云霞之中了。

雨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停了,天色渐渐明朗了一些,山色也变得清朗葱翠,空气中弥漫着清新湿润的花草的芳香。

眼看就要接近山顶,可是路又一次断了。只好往回踅,这才注意到来路右边还有一条不起眼的小路,没问题,就应该是这条路了。

与前面走过的路相比,这条路两侧的灌木忽然收紧,路也跟着收窄,由于刚下过雨,变得更加昏暗潮湿,颇有古人所说的“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的味道。蜿蜒进入一条山谷。竟然发现有手腕粗细拧在一起的树藤,近二丈来长,屈曲遒劲,沿着谷壁攀援而上。看它扭曲弯折的形状,应该是缠绕着树木延伸上去的。现在,原来的树木早已了无痕迹,只剩着这古藤无凭无依地匍匐在丛草之间了。

路开始变陡,向上攀升,有些地方,需要前拉后推才能上去。眼前出现了一株古木,枝干壮硕,碧叶繁茂。有古木,便有古寺。果然,翻上去,豁然开朗,乱石林立处,便是曾经来过的童子寺遗址。

正好是一点钟,经过三个小时的跋涉,终于成功的走通了这条通往龙山的野路。

接下来的事情,从容而悠闲:

游记散文随笔日志:九龙山游记 篇3

5月1日,迎光乡文化站唐站长约我一起去攀登九龙山。于是我又邀请了藕塘蒋定明老师为我们做向导。可天公并不做美,竟然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以至于另两个相约的亲友打了退堂鼓。我们还去不去了呢?唐站长决心很大,买来了雨衣、食物和饮用水;蒋老师拿来了柴刀和替换衣服。

我们一路驱车向九龙山梅塘进发,车到岩口金矿掏金洞进出口,看到洞口已被封堵,我们只做了短暂停留,又继续驱车向上,本想在梅塘坳上看看风景,又因车窗外面飘浮着雨雾。蒋老师说我们先去看看有九龙天池的芹山塘水库吧。如果停车步行有两公理多,伹也有公路直达不知远近。

我们选择了乘车,也另外可看沿途的风景呢。果不然车到天坑上面时我们很好奇,干脆停下车来走进天坑去看看。看起来很近,走起来就很远了,本来有条毛马路,可在路口就有人用大石头堵住了,我们选择了步行,走了十几分钟才走到天坑口子边,发现有从洞里向外运送砂石用来淘金的输送带。

蒋老师介绍说这个天坑与岩口水库相通,据相关资料记载,岩洞全长有6409米,洞内宽为2一137米,高0.8一39米,属青石结构,形状各异,或倒挂天壁,如吊灯,如天缦,如龙腾,如凤翔……或耸立平地,似擎柱,似将军,似磐石……既象神仙洞府,又如来佛祖讲经,有十八罗洞列阵,有太上老君炼金丹,有观音大师坐莲台。有天女散花,群猴相戏,飞禽走兽斗奇,百林芳草争艳。

有以状命名的狗环眼,汽车路,飞机坪,黄鹤楼,金銮殿等47处大景观,小景观无数,千姿百态,无奇不有,遇到上面下大雨,雨水从这个天坑流入到岩口水库,虽然相通,因为洞内千奇百怪,阴河很多,四通八达岔洞也很多。下面进洞的人只能从下面出来,上面进洞的人也都从上面出来,非专业探险队员一般不敢贸然穿越。

我跟唐站长很好奇,向里面走了四五百米,走到第二处岔洞时,就怕迷路了,又没有专业探险工具,只得原途返回。唐站长硬是在洞里捡了两个很好看的石头拿回做纪念。洞外的蒋老师等得好生着急,生怕我们探洞有危险,他半开玩笑说,如果你们还没出来我准备报警了。

我们随即登车经过九龙山林场,来到了海拨948米的芹山塘水库。此处有一栋林场的工棚,工棚里没住人,一群山羊在懒洋洋地吃草,一只小狗看见有人来了,就摇头晃尾来到了我们面前,我们看这架式,小狗肯定是饿了,不与我们这么生疏,怎么可能这么乖巧呢,我们拿了些饼干给小狗吃,它吃得好香甜,也许真的饿了吧?

我们到水库堤上走走,看到库水碧波荡漾,清沏见底,蝌蚪嬉戏,游鱼可数,风停雨歇,天飘白云,好不令人心旷神怡。我们休息片刻,吃干粮,砍登山杖,调整心态,做登山准备。

我们开始爬山时,小狗还依依不舍地送了我们一程,我们喝斥它打转,它才很无奈地下山。上山之路已是荊棘丛生,杂草遍地,几不觅路。幸有蒋老用柴刀奋力砍伐于前,我俩用棍子抽打荊棘在后,偶尔回过头来欣赏一下山下的风景。走到一小半,忽然又乌云密布,浓雾缭绕,随即就散开了,如此反复几次,我们丝毫没有退缩,一路奋力向上。这时下边水库边传来了游客的声音并愈来愈近。我们在山上大声呼唤:“要爬山的快上来哟,不到山顶非好汉呢。”他们回答说:“到山顶太陡太难爬了,你们上去吧,我们只在这水库边走走,摘点野果吃算了。你们早点下来哦,看能不能赶上我们的野炊呢。”

我们三人轮留接刀砍伐荊蕀,一个个累得汗流夹背,气喘吁吁。快到山顶时,这里还有一株杜鹃花没有凋谢,我们立即取景拍照,稍事休息。

随后我们很快登到了山顶,所有的疲惫都一扫而光,大有山高人为峰之快感。山顶傲霜斗雪的松树挡住了部分远眺的视线,我们爬上松树,极目远眺:东面宝庆高楼片片,北面新化云雾缥缈,西观六都丘陵相间,南望隆回若隐若现。山风徐徐吹来,沁人心脾,好不令人神清气爽,极目神怡。

作者:李小毛

游览五龙山作文 篇4

爸爸买过票,我拿着票迫不及待的走在最前面,把票递给售票员,我就跑向“沿湖桥”,欣赏湖边的美景,抬头便看到大桥上挂着一条条彩灯,但是要到晚上才会亮。

过了桥,就会看到第一组花灯:它有点儿像财神,笑嘻嘻的。上了台阶,右边就是“桃花洞”,外面有一堆小猴子,有的还拿着仙桃。继续往前走就是“小吃一条街”了,也是我最喜欢的,爸爸说,先去玩设备,等灯都亮了再来看灯品小吃。

走到山坡旁边的草坪上,那里都是笑脸花灯,有哭的,有笑的,有的眼睛是爱心型的,有大的,有小的,大的比成人还高,小的比娃娃还低。

最引人注意的还属“春”字花灯,上面是一个“春”,下面有几个小娃娃,有的还拿着灯笼,笑眯眯的,挺招人喜爱。

下山时我还想玩几样设备,特别是果虫滑车,但是人太多了,排了长长的队,我也没心情了,最遗憾的是什么设备都没玩,到了“小吃一条街”,爸爸妈妈给我买了炒米粉,他们又去买其它了,爸爸说你想吃什么都可以,吃了两样我就吃不下去了。

下山后,河边有两天长龙花灯,特别长,也特别逼真。回头向上看,满山坡都是灯的世界,灯火辉煌,绚烂至极,好看极了。我最喜欢的还是桥上的“时光隧道”花灯,走在其中,感觉很好。

上一篇:人性的光辉中小学读书心得下一篇:笑猫日记好词好句读书笔记摘抄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