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法治乡村案例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设法治乡村案例(精选6篇)

建设法治乡村案例 篇1

十八届四中全会癿胜利召开使我国癿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迚,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随着中共十九大所制定癿各顷工作癿丌断深入,我们迚入新时期、新时代,迚一步明确全面推迚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对法治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癿更高癿要求。

为迚一步提升 X 州“七五”普法成效,丌断激活基层法治活力,切实提升法治宣传工作在法治工作中癿基础性作用,探索适吅 X 州在乡村振兴戓略背景下癿乡村法治宣传工作方式方法,根据州委组织部、州委党校癿统一部署,本调研组二 10 月 29 日至 11 月 2 日到勐海县、景洪市开展了实地调研,随机走访了部分群众,幵不相关职能部门迚行了座谈,对勐腊县迚行了乢面调研,综吅调研情冴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X 州乡村法治宣传的现状 2016 年 10 月启劢“七五”普法工作以来,挄照“七五”普法觃划目标任务,紧抓 X 州普法工作癿重点任务和重点对象,充分发挥“流劢党校”和基层司法所职能作用,推迚法治宣传教育走迚基层、走向群众,突出抓好基层法治宣传。X州委党校派出 12 名教师到乡镇宣讲法律知识,已宣讲 22 个与题 424 场次,受教

育群众约 1 万人次。组织僧侣培训 6 期,培训僧人 1000 余人次。全州 32 个乡镇、街道司法所利用民族节庆,充分发劢民族干部,用民族语言、民族文化开展普法活劢,使普法走迚村村寨寨。目前,X 州 223 个村民委员会制定了村觃民约,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癿积极作用。组织各类文艺演出,开展农村公益流劢电影放映活劢,播放电影 442 场。迚一步深化法治走边关活劢,深入到 3 县市 8 个乡镇癿95 个居民小组、村民小组开展“法治走边关”活劢。丼办法治与题讲座 112 场,播放法治短片 30 场,发放各类普法材料 8.2 万余份,悬挂横幅 127 条,提供法律知识咨询 2500 人次,受教育人数 2 万人次。

作为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乡村法治宣传癿好坏对平安建设、边境维稳、禁毒防艾工作癿高效开展起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实施“七五”普法以来,乡村法治宣传工作在党委、政府癿挃导下有序推迚,法治宣传阵地作用迚一步显现。通过表 1 可以看出,乡村法治宣传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和经验癿基础上,还存在一些丌容小觑癿问题。

二、X 州乡村法治宣传存在的问题(一)法治宣传力量薄弱,群众学法积极性不高 1.宣传骨干法治素养普遍偏低。当前,农村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大部分村干部自身文化素质普遍丌高,具备一定法律知识癿人员更少,很多宣传骨干法律知识违自己都没有学懂、吃透,只知其然丌知其所以然,所以在迚行普法宣传过程中难以做到形象生劢,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2.宣传骨干培训丌到位。法治宣传积极分子、骨干癿法治与业培训较“六五”期间有所减少。从调研情冴来看,村干部、党员团员和护村队员等乡村普法骨干

缺少更新法律知识癿渠道和提升法治能力癿培训机会。

3.宣传骨干主劢作为意识丌强。目前,乡村法治宣传主要靠各级党委政府主导,而作为乡村法治宣传骨干癿村干部、党员团员和护村队、老龄协会等群众组织仅限二号召、劢员广大群众去参加上级组织癿普法宣传活劢,没有主劢承担起法治宣传癿职责。部分村干部更加侧重抓经济生产,轻法制宣传教育,对宣传乡村振兴戓略、国家法律法觃等仅是照本宣科;部分村干部用法意识和能力丌足,丌善二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矛盾纠纷。调研组发现,作为乡村调解骨干力量癿老年维稳协会,对法律知识知乊甚少,由二缺乏法律与业素养,在开展工作时,主要利用姕望迚行矛盾纠纷调解。

4.群众学法积极性丌高。调研组发现,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癿越来越多,村内亊务更多依靠癿是一些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客观上给普法组织工作增加了难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普法癿成效。有癿群众错误认为法律是国家制定癿,是用来约束、管理老百姓癿,只要自己丌干远法犯罪癿亊情,法律就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普法宣传活劢可参加也可丌参加。在普法宣传中还存在宣传丌够系统,往往是一个法还没宣传完,就开始宣传另一个法律,常常把群众搞癿一头雾水,早上讲什么时候可以结婚,下午就讲要怎么做好防间谍工作,最终造成群众一个法也没能听完,一个法都没听明白,一个法也丌知道具体要怎么遵守。

(事)法治宣传流二形式,效果有待迚一步提升 1.宣传形式单一。当前很多癿普法还仅仅停留在法律知识癿传播,停留在完成工作计划癿面上,实效性丌强。每年各级各部门都会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重要时间节点,在乡镇、村寨、学校等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劢,群众来到现场领了

一大堆宣传材料回到家随手一丢基本没人看,而手提袋、扇子、围裙等宣传品经常供丌应求,很多群众也只是在意这些宣传品癿实用功能,而很少关注宣传品上癿法律法觃知识。这种被劢式、枯燥癿“灌输式”“填鸭式”乡村法治宣传方式已丌能满足广大乡村群众学法用法癿需求。很多负责组织普法宣传癿干部已经认识到这样癿宣传方式成效甚微,但是出二惯性思维,为了完成宣传任务,年年开展这种以“会议式、传单式”为主癿普法宣传活劢,最多也就是一年换个地方戒者换个主题,做到年度有总结、汇报有内容有数据就行,至二效果如何,少有人探究。

2.宣传内容丌够创新。近年来,乡村法制宣传通过开展“法律七迚”、平安文艺演出,利用泼水节、嘎汤帕节等民族节日以及“6.26”国际禁毒日、“12.4”宪法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化普法宣传,通过悬挂横幅标语、挂图、设立展台、发放普法材料、提供法律咨询、播放宣传片和发送普法短信等形式宣传法律知识。这些以政府推劢为主、采取说教式癿宣传形式,丌能建立起不广大乡村群众迚行有效癿互劢沟通癿桥梁,政府不群众缺乏双向交流癿渠道和潜移默化癿观念渗透,政府对农民群众法制需求癿积极引导和探索也明显丌够。甚至部分宣传责任单位为追求形式上癿“亮点”及轰劢效应,丌能很好地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缺乏新颖性和实效性,丌能从根本上激发起群众主劢学法癿积极性。

3.宣传覆盖丌够全面。随着国家相关改革癿丌断深入,特别是党癿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戓略提出乊后,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民癿从业结构深刻变化,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外出经商、务工癿农民越来越多,乡村法治宣传活劢难以覆盖到这一群体。很多乡村法治宣传活劢现场只能见到一些老人和未成年人,导致

各类普法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普法平台难以获得关注,特别是偏进乡村覆盖率相对较低,对群众癿影响力较弱。

(三)法治宣传保障丌到位,相关资源整吅力度有待提高 1.各类资金投入丌足。一是由二 X 州财税收入较低,各级财力有限,在法治宣传方面癿经费投入丌足。事是村一级,尤其是山区村癿集体经济较少,缺少开展普法宣传、阵地建设和护村队等群防群治队伍培训、管理癿经费。

2.相关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吅。一是宣传部门未有效整吅。基本上各部门各行业癿普法材料都是自行负责,普法材料多以宣传单、挂图为主,影像材料、精品文艺节目等很少。前者简单易制、投入少,宣传成效小,后者虽然群众乐二接受,宣传成效明显,但制作程序复杂、投入也相对较大。受资金限制,很多部门都选择了简单易制而成效小癿宣传资料,导致人力、物力、财力多头重复投入和浪费,没有形成吅力。事是宣传内容未有效整吅。各部门各自组织整理、编印、制作普法材料,相似内容无法吅幵,导致普法内容戒分散戒重复,甚至出现因制作时期丌同、依据丌同而相互冲突癿情冴。调研组发现,少数民族群众对民族文字、语言翻译癿普法宣传材料需求很大,而普法部门能提供癿民族语普法材料品种和量很少。三是宣传人才未有效整吅。司法、林业、国土、交通等部门癿法律和业务与业人才,文体、广电、报社等部门和各少数民族学会癿采编、翻译与业人才如何协调吅作开发,编译民族语言、文字普法宣传材料和节目,目前缺少一个有效癿组织戒部门负责牵头,也未建立相应癿工作协调机制。

三、X 州提升乡村法治宣传能力癿对策不建议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乊策,建立健全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不、法治保障癿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吅,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经过调研,提出以下对策不建议。

(一)找准问题根源,切实解决人癿问题 《关二实施乡村振兴戓略癿意见》挃出:建设法治乡村。加大农村普法力度,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癿法律援劣和司法救劣。归二根源,落实意见癿具体抓手在人,如何解决好人癿问题成为关键。

1.切实提升思想认识。在乡村法治建设过程中,解决好思想问题是基础性工作,由二涉及到方方面面工作,丌论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基层干部和群众,都要主劢了解、掌握和宣传贯彻执行乡村法治工作,由“要我学、要我执行、要我宣传”转变成“我要学、我要执行、我要宣传”。通过调研了解到,县市级法治建设工作有关部门开展工作相对滞后,丌同程度还存在“等、靠、要、推”癿思想。归根结底,只有把思想转变过来,乡村法治建设工作才可能有质癿提升,丌能再循觃蹈矩,用老思想、老办法开展工作。如:景洪市在法治宣传时主劢作为,将相关法律法觃翻译成傣文对照本,采取“3+2”工作模式、开展与题文艺演出,将出租车司机培养成乡村法治骨干力量,幵利用乡村出租车癿顶灯开展流劢法治宣传。

2.抓紧抓实法治干部队伍培养建设。干好任何一顷工作,没有强有力癿队伍作为“硬件”支撑是丌行癿,普法与顷人才欠缺、人手丌足成为制约法治宣传工作癿重要原因。首先,法治干部队伍建设要甄选出熟悉工作情冴癿干部,各级乡

村法治建设相关部门要根据自身工作需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癿学习。既要学好“觃定劢作”癿法律法觃,也要学好“常觃”癿法律法觃;既要学好实体法律法觃,又要学好程序法律法觃。组织在选人用人时,充分考虑到岗位职责、与业知识、年龄结构、民族情冴、人岗相适等等因素,使领导干部在新岗位上,游刃有余而丌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其次,加大各级培训力度,用强有力癿理论基础武装头脑,真正体现出“干亊丌模糊”癿特点。

3.做好法治人才队伍储备。丌同时期法治宣传工作有着丌同癿任务要求,要把“七五”普法做实、做出效果,那做好法治人才储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从领导干部、与业部门、基层党组织、与业执法力量、涉法部门、乡村普法员等各个层面、层级均要考虑人才库癿更新替换,使法治宣传工作真正形成常态化、与业化和多样化。

(事)找准导向方法,切实加强宣传实效 X 州要紧密结吅边疆民族州情癿实际,抓住民族文化多样多彩癿特点,充分运用好“五用”宣传工作法,切实深入开展乡村法治宣传工作。

1.用民族干部宣传。各县市要建立由傣、哈尼、布朗、彝、拉祜、瑶等民族干部组成癿宣讲团队,实现民族干部分片包干负责,利用民族认同感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工作。同时,依托驻村队员组建较为稳定癿宣讲团队,从相关单位抽调理论宣讲骨干,以“分级式”“地毯式”开展法治工作宣传教育,形成以民族干部为主,普通干部为辅癿“AB”角法治宣传工作模式。

2.用民族语言讲解。为切实体现法治宣传癿针对性、生劢性、实效性,工作中要坚持用少数民族干部、运用民族语言迚行宣传,幵结吅当地社情、民情等情

冴,有针对性癿选择讲解癿内容,幵以民族语言不本地方言相结吅癿方式,深入浅出宣传,让“大政策、大道理、大法治”接地气、入人心,带劢广大群众学法、懂法、守法。

3.用民族文字阐释。用少数民族语言将相关内容编制成短规频、图片、漫画壁画,从而引起群众关注学习。积极发挥报纸、广播、电规、互联网站、手机客户端癿优势和特点,开设民族语法治宣传与栏、与题网页,持续开展宣传。

4.用民族节庆展示。利用群众欢度民族节庆乊机,以召开群众大会、发放宣传资料、文艺节目汇演等形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癿方式开展宣传。由行业部门挃导和组织来自农村少数民族非与业演员自创、自编、自导、自演癿文艺节目,将法治宣传内容编入舞蹈、歌曲、小品中,将法治宣传融入节庆活劢中,融入群众生活中。

5.用民族文化体现。组织各级文艺队以章哈、小品、相声、民族歌舞等艺术形式,定期戒丌定期癿到民族村寨开展宣传活劢。充分利用民族文化深厚癿底蕴,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用本民族特有癿文化将法治内容编排成歌舞,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同时也具有时代特色癿文艺节目。

(三)强化软硬件保障,切实解决后顾乊忧 1.强化经费保障。将必要癿法治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戒采取分级配套方式实施,建议:挄照中央、省、州、县四级为 1:1:0.5:0.5 癿办法迚行配套,在配套过程中,结吅当地财力予以补充加强。在争取上级与顷资金癿同时,也要充分激发内生劢力,丌断壮大村集体经济,避免出现“经费多、多干亊;经费少、少干亊;缺经费、丌干亊”癿情冴。在经费保障到位癿前提下,对法治建设癿软硬

件迚行保障,有效开展常态化工作,使其丌在单一化,内容更为丰富,更加贴近群众,更为深入人心。例如:勐海县曼恩村,由二集体经济收入较为充实,在开展法治宣传工作中对相关宣传员迚行一定癿误工补劣,即保证宣传队伍癿相对稳定,也提升了参加宣传工作癿积极性,同时激发了宣传人员癿责任心,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法治宣传癿效果。

建设法治乡村案例 篇2

一、乡村法治化的发展现状

中国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大国, 其中乡村社会占有极大空间。中国社会的法律现代化转型, 必然包括乡村社会的法律转型。中国乡村已经不是费孝通描述的传统乡土社会, 而是一个新的乡土社会,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 乡村经济的市场化、乡村社会的自治以及现代文明对于乡村社会“熟人”文化的冲击为乡村法治化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政治和文化基础。

首先, 从经济发展来看,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各地农村蓬勃开展, 各地乡村经济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乡村工业化推动农村的经济市场化趋势。灵活多样的经济形式解除了传统生产方式对于乡村成员的束缚, 农村的基础社会关系趋向契约化。其次, 从政治发展来看, 随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 村民自治, 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的意识逐步增强, 农村基层政治民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农民对于社会问题的关心, 对于法治进程的参与积极性更加强烈。再次, 从文化发展来看, 现代文明的成果在逐渐的瓦解乡村传统的生活方式, 广播电视及网络等新兴媒体促使乡村成员的视野分化, 乡村日益开放化, 社会成员间的家庭和人际关系不断理性化。因此, 从法治实践的角度来看, 乡村社会的新面貌为法律的生长培育了经济政治文化土壤, 现代法律介入乡村生活, 进而成为主要的乡村治理方式提供了现实条件。

二、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路径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 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十八届四中全会高扬法治精神、发展法治理论、运用法治思维、创新法治方式, 为依法治国注入了新内容、赋予了新任务、描绘了新前景。就广大乡村地区来说, 法治乡村建设要求探索出新的法治化道路。

第一, 从法律创制层面, 新时期下的法治乡村建设应当充分考虑乡村社会的特质, 强调法律与乡土社会传统内在的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切合。“明智的创制者也并不从制定良好的法律本身着手, 而是要事先考察一下, 他要为之而立法的那些人民是否适于接受那些法律”3现代化的法律创制应该在借鉴西方先进法律思想的同时, 尽可能全面的对传统的法律文化予以科学现代的诠释, 科学系统的吸收、利用、提升和改进那些易被广大农民熟悉了解的村规民约和习惯惯例。只有这样, 乡村的法治化才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进而影响法治推进的成效。

第二, 从法律实施层面, 新时期下的法治乡村建设应当充分完善乡村执法体制, 保障执法的公平、公开和公正。首先, 应加强乡村基层执法队伍的法律培训, 力求执法者形成职业化的法律素养, 通过具体的乡村执法活动, 以案说法, 以案释法, 让广大老百姓能够切实体会法律之程序和实体正义。其次, 积极转变基层政府职能, 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增强基层政府对乡村公共服务能力。通过基层机关工作队伍的法治化, 充分调动村民的主体守法意识, 积极发挥村级自治组织的作用, 有效利用乡村自治资源, 搭建双向交流的宣传机制, 借助乡村内部力量达到治理乡村的目的。

综上, 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中国描绘了建设法治国家的宏伟蓝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需要乡村的法治化。法治乡村建设需要从乡村社会的现状出发, 正视乡村法治建设的面临的困境, 从而在法律创制、实施以及精神培育的层面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乡村法治现代化的新道路。

摘要: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法治乡村的建设必然成为中国现代法治化进程的重要突破口。如何在新时期的农村发展现状下探索出一条适合乡村法治化的道路, 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乡村社会,法治化

注释

11 国家统计局网.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a=q&type=global&dbcode=hgnd&m=hgnd&dimension=zb&code=A030105&region=000000&time=2013, 2013.

22 郑永流.当代中国农村法律发展道路探索[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建设法治乡村案例 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贤文化;乡村法治;新乡贤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023-03

2014年9月16日,时任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交流会上说:“乡贤文化根植于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①此后全国掀起了弘扬乡贤文化的浪潮:拜访乡贤,整理乡贤事迹,成立乡贤理事会等。然而在大力弘扬乡贤文化的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在城镇化、工业化浪潮下,今日的乡村已经不同于往日,乡贤文化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与新农村法治建设的目标之间存在些许的矛盾。

一、乡贤文化溯源

(一) 乡贤的内涵。

北京师范大学的王泉根教授在多次访谈中提到,“‘乡贤’一词系指在民间基层本土本乡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深为当地民众所尊重的人。”②与“乡贤”相近义的词还有“乡三老”、“乡先生”、“乡达”、“乡绅”等。秦汉时期,“乡三老”是乡村最高领袖。从宋代欧阳修《章望之字序》:“孝慈友悌,达于一乡,古所谓乡先生者,一乡之望也”中可以看出,“乡先生”泛指乡里有声望、有德行的人。从清代李渔《风筝误·贺岁》:“赖有乡达戚补臣,系先君同盟好友”可以看出,“乡达”乃一乡贤达之士。而“乡绅”是古时对退职还乡家居的官员和在当地有声望的人的称呼。王泉根教授将其概括为乡贤的三个基本要素:地域性、知名度、道德观。也有人将“乡贤”的标准表述为“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也就是做人、做事、做学问。

(二) 乡贤文化源远流长。

在我国传统社会,乡贤在维系地方社会的文化、风俗、教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孟子》、《周礼》中就有具体的乡村组织和管理构思的记载。唐朝刘知九《史记·杂述》:“郡书赤矜其乡贤,美其邦族。”清朝时,各州县建立乡贤祠,供奉历代乡贤人物。凡是进入乡贤祠的人既要有“惠政”,又要体现地方民众的意志。

乡贤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地域文化、方志文化、姓氏文化、名人文化、旅游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有其自己独特的内涵。自秦朝统一以来,皇权至高无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国家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体系,利用严厉的法律规范社会。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皇权并没有完全渗透到乡村,故有“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教,宗教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③的说法。因此,这一时期的乡贤融入了国家权力和乡村自治权,是国权治理的有益补充,乡贤既协助国家地方政府管理乡村,又代表村民积极表达诉求。

二、新农村建设下乡村法治的现状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我国的城镇化率在不断提升,但是乡村仍然是广大农村人口休养生息的主要场所。乡村治理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成败大局。在工业化、现代化浪潮的强势冲击之下,原本相对封闭、独立的传统乡村卷入其中,导致了乡村传统社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兴起,农民传统的农耕方式渐渐被进城务工、经商所取代,静谧的农村生活空间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人员的流动而被打破;随着市场经济理性的不断渗透,受经济理性的支配,村民的行为模式逐步超越朴实的传统道德约束,更多的彰显出功利色彩,乡村规范制度对村民的约束力弱化,村民集意识减退,人际关系松散。

当今中国仍然是一个熟人社会,封建传统思想在农村社会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中国人历来憧憬“和谐”,讲求“仁爱”,讲人情,不讲法律。这样的熟人社会即使经历着大量精英外流,农村出现空壳化的情况下,依然没有褪去它以伦理维持秩序的古老面貌。在这种情形下,新农法治建设存在诸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广大农民法律意识薄弱,缺少权利意识,参政议政意识不强;村民自治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缺陷,自治主体被歪曲,自治功能被曲解,自治权利被扭曲;农村执法不规范,不少农村基层干部长期习惯于单纯依靠行政命令而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农村,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执法不严、滥用自由裁量权的现象屡见不鲜;以乡规代法规、以“人权”代法权现象依然存在,中国农村向来以家庭和宗族为本,制定家法、族规,对涉及家庭和宗族成员生活的所有事情,常常以家法、族规代替国法。遇到矛盾和纠纷,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是乡规民约,乡贤仲裁等,而不是法律。

《方圆》杂志与江苏省江阴市检察院曾于2012年启动了“中国乡村法治调查”活动,根据其抽样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村民群众在发生纠纷时的解决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自行协商,私下和解;二是村委干部调解;三是乡镇政府的调解;四是法院调解;五是包括上访在内的其他解决方式。然而,村民除了大部分选择私下和解以外,选择较多的就是上访,而且多是非正规的上访,仅有2.2%的村民会首先选择通过法院的途径来解决纠纷。在乡土社会中,礼俗、习俗、宗法族规、道德成了最重要的社会控制手段,人们对礼俗、习惯的推崇超过了对法律的重视。所以在村民的法律意识中,重礼、轻法意识占据着重要地位,很多村民“信访不信法”,国家的司法资源在农村几乎处于一种闲置状态,新农村法治建设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有学者在文章中提到“在农民的心目中,法律是神圣的,但在意向和行为上,他们并非能毫无保留的支持”。④

(注:文中图表数据来源于《方圆杂志》“中国乡村法治调查抽样问卷样本”)

三、乡贤文化与乡村法治的关系

加强乡村法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管理民主的内在要求,是促进新农村各方面工作开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农村发展建设,才能推进农村物质文明的发展,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加强乡村法治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重要一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想实现管理民主,法治建设始终应当是乡村治理的主线,乡村法治建设应当以法律为中心。然而由于法治宣传工作不到位,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等因素导致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知之甚少,法律离农民的日常生活也是遥不可及。并且大多数农民重视礼教而忽视法律,因此法律在农村长期处于一种闲置状态。而乡贤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本乡本土精英,人们看得见、记得住、印象深,所以乡贤是特别有人情味、亲和力、亲缘性的文化人物和精神偶像,最容易得到乡人的爱戴,贴近农民的日常生活,乡贤文化也在维系乡村社会的文化、风俗、教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在如今的法治社会,乡贤文化即使发挥着再大的作用也只能作为法治建设、民主管理的一种辅助手段,一种补充而已,切不可本末倒置。

传统的乡村社会具有乡土性,是以家族血缘为基础的熟人社会。乡贤利用自身的威望来感染周边的人,解决乡里的矛盾,对重大事项做出决定,同时让村民们自愿接受其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并信服于他,缓解了社会矛盾。乡贤文化包含着儒家思想的柔性评判,充满着人本性和亲善性,能够做到换位思考,体恤对方,进行多次调解以达成合意。从实质上讲,乡贤文化是一种精神上的“法治”,是村民内心的一种信仰。它不代表仅有人治,因为如果没有精神上、道德上这种无形规则的牵制,仅仅依靠人治是不可能化解社会矛盾的。这种精神上的“法治”是需要全社会一起信仰、遵守才能发挥作用的。因此,乡贤文化是内化于心的。然而,法律是一种由国家确认,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社会规范。相对于其他社会规范而言,法律是刚性的。法律作为制度层面的东西,依靠的是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依靠的是其外在约束力来规范村民的行为。只要不触犯法律的底线,那么就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仅仅只是一种被动的遵守法律,而不一定要内心真正的信仰它。因此,乡村法治相对于乡贤文化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是外化于行的。

乡贤文化与乡村法治在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都发挥着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的是,乡贤文化在重视家族和伦理的背景下,多多少少带有一丝“人治”的色彩,更加侧重于道德上的管辖。很多传统的乡贤往往凭借自己的经验,依靠风俗习惯来评判事实,处理纠纷。很多传统的乡贤缺乏法律知识,处理纠纷时往往轻实事求是,而重主观主义,重伦理道德,重人情,而忽略制度、法律。这样的纠纷解决方式明显与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是相冲突和矛盾的。因此,在现代乡村法治构建过程中,乡贤文化必须相伴发展,不能光靠内心的信仰,也不能光靠外在约束力,而应当让村民的行为既契合内心的信仰又符合外在制度的约束,刚柔并济,风俗习惯和法律制度相结合,内在信仰与外在约束相统一,互补短缺,相互促进,和谐共存。

四、新农村建设下乡贤文化与乡村法治的共存

(一) 二者共存的必要性。

乡村法治强调法治,重视法律的力量。与法治相比,乡贤文化更加强调“贤人之治”,更加注重道德伦理,重视道德的力量。由前文可知,二者是一种主与辅、刚与柔、外化和内化、既冲突又相容的关系。在乡村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乡贤文化与乡村法治共同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作用,互相补充有其必要性。

在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大政策背景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乡村法治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经过改革开放,虽然中国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但中国仍然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十三亿多的人口中,农民的人数仍然占据半壁江山,并且由于长期的封闭,经济的落后,大多数农民都缺乏法律意识,不了解法律,不相信法律。因此,在推进依法治国的道路上,乡村法治建设应当以法律为中心。

乡贤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作为村民内心的一种信仰,有着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在传统社会,乡贤在维系地方社会的文化、风俗、教化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礼法合治是我国古代优秀治理经验。北宋时期蓝田的吕大忠、吕大钧兄弟等地方乡贤自发制定、实施的《吕氏乡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村规民约”。规定了乡党邻里之间的基本准则,对乡民修身、立业、齐家、交友等行为,做出了规范性的要求,引导着当时人们的伦理生活。当下的乡村治理和乡村社会重建应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资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掘和实践中,优秀的传统乡贤文化是可利用的重要资源。乡规民约在乡村社会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展基层民主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村民自治是基层民主的基础,因此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对于新农村法治建设有重要意义。村民自治能力应包含两方面:一是自律能力,依靠乡贤倡导并为村民认可坚持的行为素质规范的内在控制力;一是执行能力,即执行国家、政府的法律、法规与政策的能力。乡贤文化与乡村法治对于新农村建设都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又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新农村这样一个特殊的地域,二者不可偏废,应当实现二者的共存共治,把依法治村和以德治村相结合,提升村民的自治能力,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新农村。

(二) 二者共存的建设路径。

1.完善农村立法,加强法治宣传。

关于农村立法,一方面要加强地方性法规建设力度,通过经济立法或行政立法来反映农民的一些切实要求。同时,可以考虑吸收一些当地有益的风俗习惯,使之更切合当地实际和农民生活,并且有利于执行。另一方面,也要相应地修改一些与农村实际不符的法律规定,对已有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各种村规民约进行清理,不符合新农村建设发展要求的内容进行修订。此外,要选择事关农村长远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稳定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立法。

在做到了有法可依的前提下,更重要的还应当做到让农民尊法守法。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然而乡村的法治宣传多流于形式,宣传手段落后,多侧重于发放宣传资料,贴告示栏,然而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而言,这样的方式根本无济于事。并且法治宣传多侧重于法律知识点的宣传,而忽视了如何运用法律途径寻求法律帮助的引导。再者,很大一部分乡村干部法律知识贫乏,很难在法治宣传中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还要加大农村法治宣传,创新宣传手段,采取贴近农村现实,适用农民需要,通熟易懂,灵活多变的宣传方式,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升农民的尊法重法意识和维权思想。

2.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提升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

村民自治是农村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的基础,而完善和建全村民自治制度,则是切实提高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增强农民的参政议政能力,培育农民的权利本位意识,提高广大农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农村社会政治文明建设,促进新农村民主法治建设。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完善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二是要完善基层民主决策和管理制度;三是要完善基层民主监督制度。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重要环节。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由村民按期进行直接选举,真正把群众拥护的、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领导班子,就是广大农民最直接的、最大的政治利益所在。保障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民主产生是前提,实现农村事务的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是关键。从中国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防范少数人的决策和管理的随意性可能给村民重大利益造成的损害,必须健全和发挥以村民会议为形式的多数人民主决策和管理机制的积极作用。凡是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都须提请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以充分实现村民自治。而作为村民自治制度的内部保障机制,民主监督是最为脆弱的部分。在实践中党支部总是通过与村委会交叉任职来实现对农村的领导。因此,靠支部对村委会进行监督并不可行。有的村村民会议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很难按时、保质保量的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形同虚设,因此靠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来监督,制约村委会的权力往往会落空。因此,要实现真正有效的监督制约,必须从制度上赋予维护农民利益的组织以合法地位从而增强农民的组织程度。

3.传承乡贤文化,弘扬传统民族精神。

乡贤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域历代明贤积淀下来的榜样文化,是该地域有激励作用的思想、价值、信仰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扎根家乡的母土文化,看得见、摸得着。乡贤的嘉言懿行载于史册,流传于民间,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引导着人们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是一笔宝贵的道德资源。同时,乡贤文化还是一条凝聚海内外人士的纽带,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是探寻文化血脉,弘扬固有文化传统的一种精神原动力。

乡贤文化是最接近平民的文化类型,可以说是一种“草根文化”,它产生于民间,在民众的传播中得到发展,它能对人们的言行进行规范,还能推动新农村建设。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需要通过保护乡贤文化资源,探讨、弘扬乡贤精神来保护乡贤文化的实物载体和精神载体。同时还应当通过联络当代乡贤,凝聚乡亲、乡情,将乡贤文化作为弘文立教的精神资源,传承乡贤文化,提升青少年一代的精神素质。见贤思齐,启迪后昆,使乡贤精神薪火相传。

4.培育新乡贤,发挥乡贤的引领作用。

在当下的法治社会,我们要在新农村推进法治建设,且要让乡贤文化发挥作用的话,我们所弘扬的乡贤文化就必须是革新的乡贤文化,我们所认定的乡贤就必须是新乡贤。新乡贤身上散发出来的文化道德力量,可教化乡民,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他们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周边人,通过乡民可以接受的方式传递现代知识和新思想。

在寻找现代法治的道路上,还是要回归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上,不能一贯借鉴西方的法治成果与法治思维,不能与我国的国情、民情、传统文化相割裂,要找到一条适合我国现代法治治理之路。要构建和谐的乡村秩序,光靠外力干预是很难持久的,最终还是要依托乡村的内生性。目前,乡村普遍面临失血过多,乡村精英外流,乡村空壳化严重。然而,现代乡贤扎根乡土,推动新乡贤回乡治理,是对乡村一个补血的过程,可以强化乡村法治的内生动力。

新乡贤,必须是有法治意识的乡贤。法律是最低底线的道德,道德规范固然是调整社会秩序的重要规范,然而新乡贤在品德高尚的同时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这是新时代弘扬乡贤文化,推进乡村法治的前提。因此,要大力培育新乡贤的法治意识,通过新乡贤唤醒乡土社会的权利意识,让乡民相信法律,重视法律,产生对国家和社会的信任感。新乡贤参与治理可以在乡和村,以及官与民之间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缓解双方矛盾,弥补现行乡村治理体制的不足。但新乡贤作为一个新培育的阶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和引领者,还需要与乡政府、两委、村民一同协作,通过乡贤的精神引领与法治的贯彻和实施来实现村民自治能力提高和乡村法治的现代化。

五、结语

在新农村战略下,乡村治理关键还是要靠制度,首先必须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同时也要遵守乡规民约,并借助民俗、道德、习惯、传统等非正式制度共同构筑一套乡村治理的制度化体系。在乡村法治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意义上弘扬乡贤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拓出新的乡村法治建设意义,积极发挥新乡贤的引领作用,唤醒乡村社会的民主法治意识,使乡贤文化绽放出法治的光芒。

注释:

①刘奇葆.创新发展乡贤文化.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9-16/c-1112504567.htm

②王泉根.中国乡贤文化研究的当代形态与上虞经验.中国文化研究2011(4).

③秦辉.《传统十轮——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与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三页

④陆益龙.论中国农民对法制系统的支持程度.社会学.2003(1)

参考文献:

[1]王泉根.中国乡贤文化研究的当代形态与上虞经验.[J].中国文化研究,2011(4).

[2]杨军.乡贤文化与乡村治理探究[J].未来与发展2015年第3期.

[3]何子君.论“乡贤引领”推进乡村现代治理的作用[J].湘潮,2015.2(下半月).

[4]黄贵洪.乡村治理转型与“新乡绅”培育[D].西南政法大学,2015.3.

[5]陈曦.论法治观念在乡村社会的渗入——以乡贤文化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5.1(中)

[6]杨灿.新农村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4.5.

[7]段晓静,陈娟.乡贤文化与中国现代法治治理[J].法制与社会,2015.1(下).

[8]李建兴.乡村变革与乡贤治理的回归[J].浙江社会科学,2015第7期.

[9]王国平.既要传扬“古贤”更要重视“今贤”[N].光明日报,2014.8.12第002版.

[10]杨军.弘扬乡贤文化 发挥乡村新乡贤作用[J].文化学刊2015年5月第5期.

[11]朱红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大力加强农村普法教育[J].决策探索,2007.1(下半月)

[12]郑炀和.论乡村精英与乡风文明建设——从权威与秩序的视角[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5.

[13]朱建堂.试论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J].湖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法治进乡村总结 篇4

一、创新普法形式,积极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农村依法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头戏,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寻求符合实际有效途径和方法,我们为了有效解决群众对法律的需求,广泛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和依法治村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以农村集体财务、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和农业承包为主要内容的村务公开,实行阳光操作,实现了办事程序化。深入农村开展“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法治进乡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各乡镇集市相对集中的地方摆放法制宣传展板、发放法制宣传资料,设立法制咨询台解答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难题。针对各乡镇出现的焦点、热点问题,授课人员有争对性、有目的性地讲解相关法律法规。着重讲解了农民工外出务工注意事项、法律援助、《物权法》、《贵州省信访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

二、创新服务方式

贴近农村实际,在服务中普法通过深入基层,在法律宣传、法律服务过程中了解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情况,使普法活动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提高农民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帮助群众解决涉法问题为目的,利用乡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建立一支经常性的深入农村进行法律服务的队伍,针对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定期到乡、村(宣讲法律知识,解答法律咨询,办理法律事务,使优质的法律服务扩展到农村,让便捷的法律咨询延伸到群众中,真正做到法律援助到家、律师公证服务到家、法律宣传到家、矛盾纠纷调处到家。

三、突出村民自治,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结合“法律进乡村(社区)”活动,在全县大力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重点在规范村(居)务公开方面下功夫。以丫江桥镇明月村为试点,全面开展清理修订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工作,起草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范本,组织村民进行讨论,同时将范本印发到全县各个乡镇,指导村(居)委会依法修正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不断加强我县村务公开的考评监督,促使村务公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较好地推动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步伐。

四、存在的问题

1、个别单位领导对法制宣传工作重视不够,积极主动性较差,单位参加宣传工作的人员不到位。

2、个别单位横向联系不够,下乡宣传小组人员不齐,工作开展力度不够。

建设法治乡村案例 篇5

王英 王霞

【摘要】文 章试图探讨中国乡村转型时期传统“礼治”和现代“法治”遭遇下所承受的困境;中国乡村特有的内心自我约束同外界礼仪规范结合的特有品格,在应对西方理性主 义框架主导下的“法治”中产生的一系列紧张和困境;法律、伦理和习俗这些复杂因素之间互动所带来的矛盾和冲突,并试图分析其中深刻的文化和价值冲突带来的 危机,以期能正视这一困境,并在理论和现实实践过程中,找到更为合理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礼治法治乡土中国转型

二十世纪以来,传统中国社会逐渐卷入世界体系,成为新世界体系中的一部分。中国在介入世界体系的同时,也被迫接受他者的一整套行为规则,这些新的行为规 则也将深刻的影响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未来的走向。伴随着西欧式的民族国家的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形态开始取代传统的帝国政治,姑且不论这样的政治转型是否取 得了实质性成功,但的确深刻影响了中国整个社会。中国的传统乡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被迫置身于新型的政治和法律的包围之中,西方理性主义话语主导下的 政治法律结构以一种强势的姿态,渗入中国乡村内部机体,并和固有的一系列的结构发生了复杂的互动关系。在这样巨大社会变迁中,中国的乡村社会到底发生了什 么?农民们的生存状态如何?乡村固有秩序和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和法治秩序相互碰撞,会产生怎样的景象?这一系列的问题,可能无法给出完满的回答,也不是这样 一篇小文所能完全解决的问题。但是本文希望从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的文本出发,参照其他的经验和文本解释,对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以期望提示问题,并 引发进一步的深入地思考。

一、礼治、秩序与道义

在讨论转型话题之前,有一个基本的问题不可忽略,那就是:传统中国乡村的基本秩序是什么?这种秩序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意味着什么?我们已经熟悉了改造、革 命和拯救叙事,其实乡村可能并不像描绘的那样,是一个黑暗和压迫的旧世界,而是有自己一套生存逻辑。这套生存逻辑和他们的生命感受融为一体,塑造了乡土社 会自身的品格,也表达着乡土社会自己的公正和道义。我们所要做的,可能首先是抛弃自己头脑中被“革命历史叙事”所建构起来的关于中国乡村的落后和黑暗的想 象,努力展现和还原出一个更接近于生活原生状态的民间社会,努力接近乡土中老百姓思考和感受的方式,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我们获得一个比较真切的乡土中 国的意义图景,才能真切的嵌入到乡土生活内部,感受和探讨起生存的基本模式。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和现代社会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个礼治的社会,一种自动的秩序,是个“无为而治”的社会。①国家权力 所维持的法律规则,在乡土社会并不起主导作用,人们在自己的土地上生老病死,千百年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传统和习俗,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漫长的时间 积累下来许许多多经验,经过祖祖辈辈传承,人们形成了对事物评判的准则,也约定了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乡村的每一个人在相应的位置上,履行相应的职责,如 同斯科特所言,乡村社会有自身的公正和道义的秩序,社会权利和被渲染的乡村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保护的网络。②乡里读书人是上层典籍文化的道德 和朴素乡里道德混合的象征,他们维护者规范的同时,维护者自身的合法性。③乡村社会也有一套维持自身的生存机制,这种机制保护着乡村免受外在力量的侵扰和 损害。④对于这样一个相对而言十分封闭、自给自足的乡土社会而言,权力基本上是被关在门外面的,名义上专制独裁的权力,在人们实际生活中,是十分微弱和松 弛的。⑤乡土自身的礼仪和秩序有效地应付着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但是并不诉诸于个人专

断的权力,或者呆板僵化的法规条文,秩序的维护者是漫长的历史传 统,以及在此传统中为人们所认同的风俗、人情、习惯、礼仪等等。

所以,在乡土社会的秩序中生存,要知礼,懂人情,懂规矩,礼治秩序统摄着生活的各个方面。“行为者对这些规则从小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 教育把外在的规则转化成了内在的习惯”。⑥内心的自我约束同外界礼仪规范结合起来,构成乡村生存特有的品格,也是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最大特色。这些内在的 “习惯”和外在的“礼仪”构建了乡土社会自身的经纬脉络,也塑造了其生存的最基本空间,正是在这样的经纬编织的格局中,中国的乡土社会得以存在、延续和发 展。

也许,讨论中国农村问题,首要一点在于理解乡土社会的品格和特点,努力站在他们自己的立场上,理解他们自己的感受。诚然,乡土中国的许多特点在现代化过 程中经受了剧烈的冲击,但却并没有完全消失或被改造,理解乡土中国自身的生存逻辑和话语体系,依然是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二、从礼治到法治:转型中的阵痛

现代化的潮流席卷了整个世界,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也被迫裹挟进入到了这样一个场景当中。传统乡村也因此卷入到现代化中,面临着现代化不可阻挡的潮流,乡土中国也开始了极为艰难的转型。现代国家中的上层政治势力开始直接介入乡村内部事务,乡土社会一向封闭和自我保护的系统,经受了剧烈冲击。国家权力以前 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入到了乡村内部肌理之中,特别是代表国家利益的政治和法律制度逐渐深入乡土社会内部,农民开始被迫以现代化国家的公民身份,直接面对 政治和政府,这不但深刻改变了传统乡村的政治运作模式,也改变了乡村内部的社会结构和农民个体的身份类型。国家政权和个体农户进行直接交易,行政的触角伸 到家家户户的门前,国家开始通过榨取农民获得现代化必要的资源。传统道德系统,由于教育和学校制度改革,也处于失范和混乱之中,乡土固有的精英开始分化和 蜕变,礼治社会渐渐失去其内在核心。⑦礼治社会原来所依靠的社会制度和精英结构都开始分崩离析。由于行政力量的扩张传统文化权威的弱化和丧失,乡土中国的 礼治体系也开始渐渐走向瓦解和崩溃。礼治分崩离析,转向新型“法治”秩序,这是乡村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也伴随着无法忽略的阵痛。很多的问题都逐渐出现在 这样的转型过程当中,旧式的方法已经无法提供解决的途径,新的规范却也未能给出良好而公正的解决之道。现代社会中的法律是配合现代政权而建立起来的。政府行政和法律力量结成巩固的联盟,在农村实施着自己的计划,农民被迫进入了一个新型“政治社会”。⑧这 个政治社会拥有和以往社会完全不同的规则和运行逻辑,农民直接面对着法律,但法律却并不维护民众的利益,事实上,在司法机关打官司的,正是那些乡间的“败 类”人物,司法机构实际上成为一种包庇作恶的机构。⑨凭借这有限的法律知识在乡间为非作歹的败类,不但得不到惩罚,反而受到现代法律秩序的保护,这不能不 算是转型中的一大问题。

杜赞奇指出,二十世纪前半叶,国家政权的现代化建设,改变了乡村社会的权力网络,新型的乡村领袖需要从原有的文化网络之外获取资源,会和国家政治法律的 暴力机器结成联盟,乡村领袖也从保护型转为盈利型。⑩这个时期,现代化国家的法律制度,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保护农民和乡土社会的作用,更多是和流氓恶棍联合 起来,对普通百姓进行压榨和盘剥,而且损害了人们的道德感和价值系统,构成了一种传统秩序的破坏力量。这种破坏性力量持续发展的一个结果,就是人们对新建 立起来的法律和价值系统也逐渐丧失信心,信心的丧失使得整个乡土社会逐渐陷入一个无规范的无序状态中,这正是乡村从传统秩序向现代法治转型中的最大困难和 隐忧所在。

“法治”作为一个新词语,它的诞生本身就是一种跨语际实践的结果。(11)词 语的跨语际内涵,暗示着政治法律制度的跨文化和跨国界的征服品格,暗示着把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乡土的秩序嫁接到本土习俗上来,这种征服从一开始,就带有某 种权力强制性的品格。

但是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在中国传统礼治社会基础上,嫁接一个我们完全不熟悉的政治法律结构,但乡土社会的蜕变不能一日完成,民间的 诉讼观念,传统的伦理道德,还根深蒂固的保留在思想和行为中,这和西洋引进而来的法律,经常格格不入,使得新型的法律制度根本无法有效的推行。(12)并且,法律制度和传统伦理和文化之间的深层对抗,更加使这种制度的绩效大大的降低,法律不但不能够有效的维护正义和主持公道,反而有可能在某些场合和情况下,蜕变成不公正的庇护,沦为权力和暴力的附庸。而这种深层的冲突,更加深了转型过程中价值失范和道德危机。

转型中的乡土社会,自身的礼治秩序在外在强有力冲击之下,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动荡和崩裂。然而,有效维护乡民利益的法治秩序并没有建立起来,内在信仰、道 德的失范和外在政治强力的压榨相结合,乡土中国可能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危机,也承受着旁观者无法完全体会到的阵痛,这也成为所有认真思考中国问题的人们,不 得不面对的一个严酷现实。

三、一个延伸的讨论:融合还是对抗的两种秩序?

法治思想源于西方,这一点毋庸置疑。西方的法治,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和统治的工具。法律的意义在漫长西方思想传统中,有其深厚的底蕴和积累。法律在西 方获得了一种主体性的独立地位,不仅仅是为行政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法律代表了对于某种正义秩序的信仰。如同考文教授指出的那样,法律旨在追求正义的秩 序,它不是被制造出来,而是被发现的法,意味着判断和区分善恶的永恒准则,实际法遵循高级法的背景。在法律背后是神圣的上帝的意志。从柏拉图开始,西方法 治思想可谓蔚为大观,不同时代,法治理论得到详尽的阐发和补充,形成了他们所独有的一套对社会秩序的理解方式。

而中国基本上是一个礼治社会,尊重的是教化的权力,通过教化,获得关于长幼尊卑和社会秩序的基本理解,中国社会实际上是建立在礼俗基础上的“长老统治”。(13)长老不但是法律的化身,也是礼仪和道德的代言人,身上拥有着普通人所难以企及,但是却十分遵奉的权威。中国传统中,即使有法律,也基本上为儒家的礼教所支配,法律与道德、伦理一起维护着社会基本的制度和价值观念。(14)这些基本制度和价值观念,构成了人们现实生活中所依靠和信赖的源泉,正是因为这些制度和价值拥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品格,传统中国的乡村秩序才能得到维系和延续。

转型中的中国,尤其是乡土社会,实际上面临着两种意义和秩序系统的碰撞,西方法治作为一种强势力量,扩展到了中国乡土,试图建立起一种法治的普遍性。然 而,现实中时时会发生普遍性法律制度和本土人情、伦理、习俗和习惯之间的冲突和对抗。两种意义系统之间的隔膜,以及这些隔膜所带来的种种冲突和矛盾,已经 成为中国法治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苏力本人正是试图融合这两者,并弥合这两者之间巨大的裂缝,他强调现代制度不能靠变法和移植来建立,而必须从中国资 源中演化创造而来。(15)这种嫁接和融合和姿态,也是努力在普遍性法治秩序和地方性的礼治秩序之 间,做一个调解人。然而,吉尔兹认为,法律本身就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地方不仅仅指时间和空间,也指一种特色,所有发生的事件都必须按照本地区的想象和意识 来理解。如果这样的话,中国固有的儒家化的法律秩序和礼治系统,是否不需要被迫屈就于西方的“法治”呢?当法律的建设和精英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法律秩序 成为精英意志的贯彻者,谁会考虑到普通民众的生存呢?换句话说,这样的较量当中,受到怀疑的是某些个别的法律制度,还是整个司法系统,所有司法问题来源于 判决和执法过程中的疏漏和不公,还是这个秩序本身就是不合理,其合法性就应该重新思考呢?然而,如果缺失和放弃了现代法治秩序的合法性,中国乡村未来的方 向和目标又是什么呢?

这样完全不同的两种秩序在一个空间中碰撞,面临的是什么样的未来,和解还是对抗,融合还是分歧,相互配合还是彼此疏离,中国固有的伦理秩序和人情法则,是否会在西方新型法制秩序之下,无声无息的默默消失,而建立起真正对于法律的信仰,又有多远的距离?

或许,没有人能够在纷乱复杂的场景中,给出一个最为完美的方案,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从礼治性法治转型中的困境,到今天还远远没有解决,中国是否能够走向 和西方一样的法治道路,还是一个远没有答案的问题。然而,那些自以为掌握了必然真理,不顾现实情景,一味把法律和法庭推到乡土的做法,的确值得大大反思 了。那些掌握着话语和知识的霸权,完全不考虑普通百姓生存和感受的种种制度设计,也需要反思了。在摸索着向前的同时,我们或许永远免除不了痛苦的自我拷 问,这才是我们生存的本真状态吧。注释: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②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31-237页。

③张鸣:《一份“村图”的故事》,参见张著:《乡村社会权力与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④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李玉琪、袁宁译,姜开君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51-64页。

⑤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3页。

⑥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页。

⑦张鸣:《新政阴影下的村政》,参见张著:《乡村社会权力与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9-50页。

⑧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李玉琪、袁宁译,姜开君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6-176页。

⑨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⑩杜赞奇:《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5-226页。

(11)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10页。

(12)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13)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4-68页。

(14)瞿同祖:《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53-354页。

走进乡村教学案例评析 篇6

一、背景介绍

《走进乡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6~68页的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借助“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复习有关方向和路线、除法、生活中的大数、混合运算、测量的知识。以小华家乡的风光图片为课题引入,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变化、家乡的美,从而揭示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围绕目标,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究,并尝试合作解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从特定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感受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热爱乡村,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利用“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渗透学科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2、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乐于提出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3、讨论所提出的问题,学生间要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看图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出示乡村全景图片

师:刚才这几幅《乡村小景》就是小华美丽的家乡。你们说美吗?生:美。

(出示图片—智慧老人、笑笑、淘气和机灵狗四个人物走进乡村)金色的秋风吹遍了原野,乡村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硕果累累,十里飘香的景色引来了

远方的客人。你们看,是谁呢?(智慧老人、笑笑、淘气和机灵狗)他们想去游览乡村的风光,你们愿意给他们当导游吗?(愿意)那好,我们就陪着他们一同走进乡村。

(评析:以学生为伙伴的交流对话导入,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走进学生的心灵,以美丽家乡图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了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为后面的教学活动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讲解乡村地形图--说方向和画路线

(出示乡村地形图、场所名称、全程路线)

1.边看边读出场所名称。

师:为了方便参观,小华特意准备了一张乡村旅游示意图。(出示课件)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点?

生1:我看到的有果园、文化站、学校、白菜地、蓄水池、萝卜地、小树林、养鸡场、小华家。(师按照景点的顺序指一圈)

师:你观察很仔细,说得也完整。

2.地形图的中心场所是哪儿?哪个导游愿意告诉游客其他场所分别在蓄水池的什么方向?

生:我看到文化站在蓄水池的北面,学校在蓄水池的东北面,萝卜地在蓄水池的东面,小华家在蓄水池的东南面,养鸡场在蓄水池的南面,小树林在蓄水池的西南面,白菜地在蓄水池的西面,果园在蓄水池的西北面。(可请多名学生说)

3.师:你喜欢哪两个景点?它们的相对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同桌一组,介绍各个场所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生1:如:我喜欢......(蓄水池在学校的西南面,学校在蓄水池的东南面。)

生2:......生3:......让学生多说

4.考考你,看看老师所说的方向是否正确。看谁的手势又快又准。(评析:引导学生观察,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示自己发现、合作的成果,交流想法,培养学生的基本观察能力,并能把自己所看到的物体的相对方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5.游客从小华家出发,最后从小树林离开,他们要游客所有的地方,而且走最简捷的路线,应该怎样走呢?自主设计游览路线,画出来,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出最佳路线。教师展示路线图。

(点评:学生自主设计路线,侧重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既满足了学生求新、求活、求变的心理需求,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能力。)

(三).走进乡村,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 1.进入养鸡场,复习大数及统计表

(1).沿着乡村的小路,我们首先来到了养鸡场。读一读淘气收集到的信息,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身边的小伙伴,想告诉谁就告诉谁。

(出示淘气在养鸡场的照片及习题,重点复习生活中的大数)

生:我看到了公鸡、母鸡和小鸡,师:你们一定想知道它们各有多少只,可是这些鸡跑来跑去真不好数,大家不用着急,通过调查养鸡场的工作人员,已经得到了这些数据,他们想考考我们能不能准确地读出来。

指名读数,并说说读数时应注意什么。

师:你能把这三个数按要求填在括号中吗?

生:(1400)>(1070)>(120)

(2).调查产蛋情况(出示课件)

师:在刚才的参观中知道了母鸡的只数最多,有1400只。小华还想请大家猜一下:养鸡场的母鸡一天能产蛋多少个?

生:1400个、500个、2000个;......师:通常情况下,一只母鸡一天生一个蛋,一只母鸡连生几天蛋后要休息一两天。

请把你估计得数记在心里。请看养鸡场的产蛋记录表(出示统计表)

师:比比谁的眼睛最亮,哪天产蛋最多? 生1:22日。

师:22日产蛋多少个? 生1:1002个。师:哪天最少? 生2:23日,有890个。

师:你能将这四天的产蛋量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吗?请写在练习本上。

生:独立做指名展示(890<908<980<1002)

师:你是怎样排列的?说说怎样比较数的大小?

生:如果两个数的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做高位比起,最高位上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下一位上的数......(评析:通过看数据和统计表回答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比大小等知识点进行巩固,既不让“满堂灌”削减学生研讨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能力。)

2.参观萝卜地

走出养鸡场,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哪个景点?

生:萝卜地。

师:来到萝卜地看到又红又大的萝卜。你能估计一下这里有多少棵萝卜吗?

生:1000棵;100棵;500棵;......(出示课件5):一块萝卜地图

师:再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自己估计的对?(学生在准备的纸上完成课件)

师:你知道这里有多少棵吗?(生:100棵)

师: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把你的方法告诉大家!

生:竖着数有10行,每行有10棵萝卜,10个十就是一百。

师:那这一片萝卜地又有多少棵萝卜呢?

生:有400棵,因为有四块,每块有一百个,4个一百就是四百。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精神。)

3.走进文化站,培养数感

乡村的繁荣,靠的是科学文化的普及。智慧老人从文化站给我们带来一组信息,谁愿意用智慧给大家公布结果呢?

问题:(1)儿童书的总数是最大的三位数()

(2)科技书的总数是最小的四位数()

(3)文学书的总数比8000少1000,文学书有()本(4)科幻书的总数比2900多100,科幻书有()本(5)漫画书的总数最接近2000,请选择()

A.1997本 B.1899本 C.2001本

(评析:在练习中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4.进入果园,解决混合运算及有余数的除法

热闹的养鸡场、丰收的萝卜地都比不上最具特色的果园。你能向客人介绍一下家乡的水果吗?(出示果园习题图)

算一算机灵狗的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尝试解答。(师据学生回答,有针对地归纳板书所提问题)

生:1辆车能装8箱,4辆车能装几箱?

师:谁来解答? 生2:4×8=32(箱)

师:还可以提出其它问题吗?试着解答。

生1:1辆车最多运8箱,22箱苹果至少运几次?

指名板演,集体评议解答过程,生2:一共有多少箱?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答?算式怎样写?理由是什么?

生1、3×6+4=22(箱)

生2:4×6-2=22(箱)

生3:4×4+6=22(箱)

生4:......(强调算法多样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对同一个问题多想想不同的解法)

(评析: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充分发表各人见解,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思想。)

5.走进小树林,走近数与代数

游客们在返回的途中被秋天小树林的景色陶醉了,你能用语言描绘一下吗?调皮的机灵狗发现了树林里也有数学,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数据信息:杨树有64棵,柳树有8棵。柏树有4行,每行6棵。松树比杨树少16棵。

(评析:在本环节教学活动中,学生根据数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采取自己提问自己解决、自己提问请同学帮忙解决以及自己提问全班同学一起想办法解决 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层次清晰,把学习与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实现知识的生成。)

(四).走出乡村,拓展延伸

老朋友对我们的家乡赞不绝口,我们作为主人,还是小导游,应该对他们说什么呢?

走进乡村,我们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下课之后,你打算到哪儿去收集数学信息呢?(家里、商场、校园、电站等等)

只要我们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就一定会收获数学学习的果实。

(评析:把数学知识向生活延伸,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三、总评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和动机”是新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教师借助教材中设计的“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景,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融入乡土资源,尽量体现数学课程情景化、生活化、活动化、实践化。使学生在情景中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使其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真正体现了数学活动课的特点,体现了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其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三点:

(1)理解教材,活用教材。本节课中,学生首先在优美的情景中走进乡村,然后讲解乡村地图,说方向与路线,接着到乡村养鸡场、萝卜地、文化站、果园、小树林等场所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设置了真实的生活情景,提供了大量的数学信息。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彰显了数学鲜活的生命力,促使学生萌生主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数学实践能力。到养鸡场去读取每日收入鸡蛋个数统计表,到果园去计算苹果的箱数以及怎样用车拉走,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生成、发展、提升对数学的认识,从感受需要中唤起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思想感情。

(2)学习形式和学习方式多样化。《课标》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学中倡导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问题的解决,都注意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学习的时间和空

间,注意为学生搭建宽松宜人的表现自我、发现自我的舞台。

上一篇:总图管理规定下一篇:带马字的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