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共8篇)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篇1

(此文系我的研究生课程要求所写的一篇论文,但好象大多数学校的研究生课程都有要求写这类的论文。我当时从网上找了大量的材料,自己重新组织整理,也算是原创吧)

【摘要】在人工自然发展的过程中。人的行为已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导致人和自然关系的紧张,人类正受到大自然的猛烈报复。

人类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行为。重新认识科学技术和实践的价值,回归“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适当限制自身的活动,保护环境,在更高层次上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谐统一。

【关键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义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有显著的不同。在原始社会,人类以狩猎和采集方式从事生产活动,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强,主要体现为依赖和适应,人类生产和生活受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制约明显,人对自然曾保持了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在农业社会,从事农业劳动是人类主要生产方式,由于生产规模小、强度低、其负面影响较小,人类与自然保持一种融合的非对立关系,但是在一些局部区域也出现了过度开垦与砍伐等现象,特别是为了争夺水土资源而频繁发动战争,使得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促使相对和谐的同时出现了阶段性或区域性的不和谐现象。在工业社会,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显著提高,人类活动范围已扩张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并且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并极大地提高了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但是,全球性的人口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杨多贵,2005]。

1、自然资源已经极为有限:

20世纪以来,人口膨胀,资源开发过度,各类资源严重短缺,甚至面临枯竭。以土地资源

为例,目前可利用耕地占陆地总面积的8﹪,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0.3公顷。其中开垦一半,其余难以利用。而在水资源方面,淡水占2.7﹪,人类能利用的淡水资源约占水资源的0.0091﹪,扣除蒸发量实际上可供开发利用的淡水约为37500立方千米。金属矿产资源上,经罗马俱乐部预测,主要金属储量所能维持的年数为:铁173年、铬154年、铝55年、铜48年、铅64年、银42年、锌50年、汞41年、金29年。做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石化燃料,仅再能维持50至100年。自然资源已经极为有限。

2、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工业革命后,人类文明已高度进化,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污染。

在大气污染方面:温室效应带来二氧化碳等气体在地表大量聚集,截获太阳辐射,同时阻挡地面辐射,导致地表生温;臭氧层遭到破坏,从1979年到1986年,臭氧层厚度全球平均减少5﹪;酸雨:ph值一般低于5.50;生活空气污染:我国大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50-60年代污染最严重的程度。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监测,我国北京、上海、沈阳、广州、西安等大城市的总污染指数已超过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在水污染方面:当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大约有1/3受到污染。20世纪80年代后,全世界43个国家用水告急。全世界每年因饮水不洁造成的疾病达6亿人次。被人认为最安全的海产食物也富含有害物质,危害人类。而我国占全国水资源36﹪的长江,江水中带有的污染物质达10余种,被污染的江岸达50万米,许多经济鱼类汞、酸检出率很高,有的已失去食用价值。

在固体污染方面:包括工业废渣、生活废物。目前全国城市年产垃圾5000多万吨,粪便3400万吨。城市垃圾正以10﹪的速度增长。

3、自然界生态平衡非常脆弱。

经过各国学者多年的研究工作,使得我们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地了解过去的自然界生态平衡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 [2],然而,自然界生态平衡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对她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若想全面、准确地理解地球系统,为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提供更加完备的科学理论,我们已经知道的要比我们需要知道的要少得多。我们能知道的,就是自然界生态平衡非常脆弱,尽管它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个调节能力是十分有限的。

例如,当今社会广为关注的大气co2温

室效应问题:虽然人们已经从冰芯中了解到过去42万年来co2、ch4等温室气体的变化规律,但是,对于co2和全球变暖之间的关系还不是十分清楚。在短时间尺度上,co2浓度变化与全球温度变化一致;随着大气co2浓度的进一步增加,温度是否会继续增加下去呢?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2增加了80×10-6v,我们今天的气候却不比过去更温暖,为什么?中新

世早期全球十分温暖,co2浓度却不高,被称为“没有co2的温室效应”,这又是为什么?

同时,有人认为,co2含量在冰期和间冰期的变化是很大的,足以成为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也有人指出,过去4个冰期—间冰期旋回大气co2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模式表明,co2(以及ch4)含量也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即co2(以及ch4)含量是气候波动的“果”而不是“因”。这些不一致意见表明,我们对co2的气候效应及环境系统内部的运作过程还缺乏深入的理解。

又如,全新世中期是气候温暖的时期,但雷州半岛海岸线珊瑚7500~7000ab.p.有9次死亡,说明在全新世温暖期有急剧变冷事件。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冷事件期间,夏季温度与1994~2000年相似,冬季却要低3~4℃,月最低温度可达10.7℃以下,导致珊瑚大量死亡,形成“雷州事件”。

再如,中国罗布泊的干涸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而非洲乍得湖也是在同一时期开始变干,这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

温室气体和气候突变等例子说明,地球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都是无比精妙的,我们已经认识到的仅仅是冰山之一角;而人类的日益繁盛,又使得这个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大为增强。人类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在地球系统的运转中发挥着越来越多、越来越鲜明的作用,这迫使我们必须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考察今天的地球系统,关注自然界生态平衡。

二、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如何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课题。人类在喝下自己酿造的苦酒之后,已经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认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从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中检讨自己的行为,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人和自然的完美的和谐统一,保证人类自身全面发展,健康的走向光明的未来。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兴起与蓬勃发展,可以说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质的飞跃,它既是划时代的发展观、又是崭新的世界观、文明观和自然观,它深刻地揭示了经济社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冲突,对传统的“征服自然”等不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挑战。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02位国家首脑出席了这次“地球高峰会议”,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规矩所普遍认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

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协调发展到失衡,再到新的协调发展的螺旋式上升过

程。

对于人与自然的长久利益与长远发展来说,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它扩大了人的责任范围,为人类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尺度,人的一举一动被放在了“人—社会—自然”这一大的坐标系之中,如此就使得人能够逐渐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全面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对人类行为可能给自然界造成的多种结果进行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对人类所应承担的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的整体认识和把握。

人类在发展自己的同时,需要和大自然协调发展,这种协调并不是简单的维持和恢复某种平衡,而是通过人类活动的干预,利用自然界的力量使自然平衡为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人类必须同大自然协调一致,运用自己的知识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真正实现人类和自然的高度的和谐统一。

(一)从整体上转变人的传统的观念和行为规范

走出生态环境的困境,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不仅需要制度上、政策上的改变,需要法律约束,而更重要、更深入持久的是要运用道德的约束力,依靠扎根于内在的信念,运用道德的规范来调节人们的行为,以人类发自于内心的自觉行为来保证人与环境的共同协调发展,从而改变人的传统的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思维方式,从整体上转变人的传统的观念和行为规范,也就是要形成新的道德观念。

目前国外新兴的环境伦理学认为:人的道德发展到当代已经形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第二层次调整个人与集体或社会之间的关系,第三层次调整人与自然或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道德基本上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的规范,只是进入本世纪以后道德才真正发展到调整人与自然或环境之间的关系的阶段。

事实上,调整个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调整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道德,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它们往往同时发展或交叉发展,只不过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侧重点而已。道德不同于法律,在一个国家只有一种法律但却可以同时存在几种不同的道德,至于有关道德的理论或主张则更多。

人与地球上一切生命体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在新世纪里必须树立的新的自然观。这种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要完美地实现当代科学和伦理学的结合,这不仅适合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协调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当代科学或学科发展的趋势。

(二)深化对自然生态规律的认识,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在人类活动作用与自然的同时,自然环境也反作用于人类。人类的经济活动只有既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又遵循生态环境规律,才能获得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概念在国际社会的提出,始于1987年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又称“布伦特兰委员会”)发表的著名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该报告于同年为第42届联合国大会所接受。根据《布伦特兰报告》,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一经提出即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得到认可,并成为大众媒介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这反映了人类对自身以前走过的发展道路的怀疑和抛弃,也反映了人类对今后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的憧憬和向往(尽管尚有若干模糊)。人们逐步认识到过去的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的,或至少是持续不够的,因而是不可取的。

从可持续发展的这些基本内容中,可以引申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伦理内涵,不管是适度开发、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还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等等,不难发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伦理内涵仍然是指向人与人之间的,仍然是一种基于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人际伦理,同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相比,虽然不可否认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巨大进步,但它仍然是一种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可以这样说,可持续发展只是为了明智而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它的目标仅是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而控制自然并让其为人类提供永久的物质利益的保障。

新的生态价值观建立在新的生态道德的基础上,认为“人类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是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要求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本身,实行尊重大自然的原则,应该设法和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单纯地让自然只满足我们的需要,更不是征服和破坏自然。应该尊重其他生命形式的价值和延续性,维护大自然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多样性,从开发利用自然转变到保护、保存自然,在人和自然之间建立起协调关系和伙伴关系。

(三)以市场机制为手段,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自然生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自然生态的破坏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的,而自然生态又反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中,要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取得经济、社会、环境的最佳的综合效益。要处理和安排好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宏观布局,注重和提高生态效率。要树立绿色gdp观,将环境成本纳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体系。

由于环境建设具有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以及综合性、地域性强等特点,针对当前的单一的经营模式,应以市场机制为手段,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从经营体制上进行改革,运用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切实让资源使用者和污染排放者承担相应费用,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创建环境资源市场,如水市场、排污交易市场等,有效降低治理成本。在资源环境相关的公共投资中引入市场机制,大幅度提高投资效益。开展横向联合,建立以资源利用为基础的新的生产经营体制,逐步建立各种诸如农工商联合体等,对自然生态区、风景旅游区以及其他特殊生态区建立生态特区,实行统一经营管理,将人口控制、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和养育、科研等通管起来,实现开发和保护一体化。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加强中

小企业的规划管理和技术支持,加快技术改造,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篇2

在解决承包人和预购人的冲突问题上, 权利价值的衡量是立法者必须考虑的事实。但笔者并不愿单纯从生存利益的比较中得出哪个权利更弱的结论, 而期望能通过对建筑工程优先受偿权和预告登记法律性质的分析, 对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一定的见解, 以期更好地保护相关主体的权利, 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与遵守物权的基本理论之间取得平衡。

(一) 解决商品房预售中权利冲突的理论基础及制度设想

1. 对预购人权利性质的再认识——物权的期待权

至于预购人基于预售合同取得的权利究竟是什么性质的权利, 学者普遍认为该权利是债权请求权。王泽鉴教授认为预购人取得的是对预购商品房所有权的期待权 (参见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册,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但即使同意此观点的学者也认为该期待权是债权的性质, 笔者也同意王泽鉴教授的观点, 但认为预购人的权利本质上是一种物权而非债权。

所谓期待权者, 系指因具备权利之部分要件, 受法律保护, 具有权利性质之法律地位。期待权是与既得权相对应的一种民事权利。期待权虽非完整的权利, 但可以作为一种“主观权利”如同完整权利一样进行处分, 即具有可转让性, 可以继承, 可以设定质押, 可以如同物一样对其进行强制执行。商品房预购人所购买的其实是将来的房屋所有权, 因此, 预购人此时享有的是一种期待权。但对于这一期待权的性质, 在内容上与其以后所发展成的完整权利属于同一类型, 旨在取得债权者, 则为相对权, 以取得物权为目的时, 则具有绝对权的性质。由此, 预购人的期待权应为物权的期待权, 具有物权绝对权的性质, 只是某些条件还未成就, 待建筑物验收完工后将取得商品房完整的所有权。此外, 如果将预购人购入商品房后的权利理解为债权, 就很难解释预售商品房抵押制度, 因为根据传统民法理论及我国法律规定, 抵押权的客体仅限于物权, 债权之上是不可能设置抵押权的。由此可以看出, 预购人基于预售合同取得的是一种物权, 而由于标的物正在形成之中, 因此是一种物权的期待权。

2. 运用预登记制度保护预购人物权的期待权

《物权法》确立了预告登记制度以保护预购人的权利, 由于多数学者将此权利理解为债权, 因此, 他们认为预购人的这种债权经过预告登记具有了物权的对抗性, 从而达到保护其权利的目的。但是, 债权即使是通过登记具有了物权的某种属性, 但终究是相对权, 对权利人的保护力度远远不及具有排他性的物权。通过上文的叙述, 我们得出了商品房预购人所享有的是物权的期待权, 其本质是一种物权而非债权。基于这样的逻辑起点, 我们再来审视预告登记制度会发现矛盾之处, 因为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以及传统民法理论, 预告登记的客体只能是债权。

根据民法基础理论, 预告登记是为保全关于不动产物权的请求权而将此权利进行的登记。预告登记使登记的不动产物权变动的请求权具备了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即具备了一定的物权效力。因此, 从预告登记的性质上说, 它是债权物权化的一种具体表现。由于我国的《物权法》原则上采取形式主义, 不动产的物权变动不经登记不发生效力, 因此, 我国预告登记制度的客体只能是物权。那么用预告登记制度来保护预售商品房预购人的物权期待权显然有违法理。实际上, 预告登记制度应该在现房交易而不是期房交易中发挥作用。

因此, 有必要创设新的登记类型, 笔者称之为预登记制度。该制度主要用于解决标的物尚在形成过程中的物权的期待权登记问题, 其范围涵盖商品房在建过程中的预售商品房买卖、预售商品房抵押、在建工程抵押等内容的登记, 因为这三种权利均具有物权性。预登记登记的客体是一种物权, 商品房预售合同的当事人在向登记机关申请预登记时实际上已经表达了物权变动的意思, 只是标的物尚在形成过程中, 因此在商品房验收竣工后, 预登记可以直接转为本登记而无需当事人再表达其意思。在预告登记制度下, 由于其本质上保护的是债权的效力, 而登记不会产生物权变动的效力, 因此, 正如《物权法》第20条所规定的那样, 由预告登记转为本登记需要重新办理, 既增加了登记成本, 又容易引起纠纷。预登记制度由于预购人无需注销即可转为本登记, 这样就可以避免时间差带来的纠纷, 此外, 因为预登记项下的权利为物权, 因此, 对已登记物权权利起保障作用的异议登记制度也得以在房屋预售阶段发挥作用。

3. 将承包人工程款优先受偿权纳入登记的范围

关于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性质, 我国学者主要有三种观点, 留置权说、优先权说和法定抵押权说。出现这样的争论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法定抵押权或者优先权制度体系。笔者赞成法定抵押权说, 此权利基于法律的明确规定, 不经登记而直接生效。但是, 正如上文所述, 建筑工程优先受偿全因缺乏公示性而导致权利冲突, 影响交易安全, 为此, 许多学者建议建立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登记制度。

笔者也赞成建立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登记制度。将优先权存在状态向社会公布, 不但能更好地保障权利本身的实现, 而且有利于相关权利人从登记机关的登记文件中了解相关权利的存在状况, 从而避免发生权益冲突, 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 维护市场经济平稳有序发展。因此, 可以规定承包人和发包人在签订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时就工程价款到登记机关进行登记。但是建筑工程的优先权并不以登记为成立和生效要件, 但未经登记, 不得对抗商品房买卖中买受人已经登记的所有权以及此前就该建筑物设定的抵押权。由于登记时, 工程仍处于在建状态, 工程款数额无法明确, 因此登记数额应以合同锁定数额为准。如果实际结算的工程款高于登记的数额, 则应当以登记的数额为准;如果低于登记的数额, 则应当以实际结算为准。此外, 许多学者将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登记纳入预告登记的范畴, 笔者并不认同。由于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实现一般是在发包人无法按约定支付工程款且经承包人催告仍不付款时, 承包人才能请求将建设工程折价归自己所有或就拍卖款优先受偿, 因此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登记只能是登记请求将来发生建设工程物权变动或请求优先受偿的债权, 而其本身又具有法定担保物权的性质, 因此, 可将其划入上文所提到的预登记范畴。

(二) 冲突的处理

根据《合同法》第286条的规定, 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成立条件之一是建设工程已竣工, 若未竣工, 则不发生法定抵押权。如果在工程竣工后, 开发商未按约定支付承包人工程价款, 承包人可以提起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诉讼后由法院对房屋拍卖或变卖, 但是该权利不能对抗已经预登记的预购人的交房请求权。其理由正如上文所叙述, 预购人对预购商品房享有的是物权的期待权, 在预登记制度下, 建筑工程竣工后预购人无需注销原登记而自动转为本登记。换言之, 商品房预购人在建筑工程完工后当然取得了房屋的所有权, 就该商品房而言, 不再是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的标的, 优先受偿权已归于消灭。严格来讲, 此时已经不存在承包人与购房者的权利冲突, 因为承包人的工程优先受偿权仅限于发包人所有的建设工程折价或者拍卖所得的价款。因此, 如果商品房的所有权已经转移, 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的效力不能及于此商品房上。如果此时法院仍然强制拍卖这些房屋, 不仅导致一物二卖, 而且导致执行工作侵害了案外人的利益。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 承包人的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纳入了预登记的范畴, 为何不能对抗同样是已登记的预购人的权利。这是因为买受人取得的是所有权, 即自物权, 而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具有担保物权的性质, 倾向于他物权, 自然不能对抗所有权。如果现实中有未登记的情况, 则应按照已登记的权利优先于未登记的权利的原则来处理。那么承包人的利益如何保证?笔者认为可依据《担保法》中担保物权的物上代位性来解决, 即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可从开发商出卖商品房的价款中得到实现, 应尽量让承包人对购房人所缴纳的购房款优先受偿而不是经拍卖、变卖的建筑工程。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篇3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协调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 S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8-77-2

百草坡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凉山州东南部的金阳县境内,地处云贵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是盆周边缘立地区与川西南山地立地区分界地段,保护区是以林麝及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成立于1999年,2000年经凉山州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州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1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1 百草坡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百草坡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边缘金阳县境内,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3°04′30″~103°26′06″,北纬27°48′28″~27°57′36″之间,总面积25597.4公顷。自然保护区最高海拔为4076.5米的狮子山,最低海拔为1350米,在金阳河与尼依达沟的交汇处,相对高差达2726.5米。保护区东邻金阳县高峰乡、谷德乡,南界金阳县红峰乡、尔觉西乡、执柯觉乡,西接金阳县依莫合乡、丝窝乡、丙底乡、依达乡,北与昭觉县、雷波县接壤,南北长达17公里,东西宽达35公里。

百草坡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是长江中上游重要水源涵养林区,林业用地面积为17830.0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3992.2公顷,疏林地面积376.1公顷,灌木林地6887.4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34.2公顷,无林地6240.1公顷,蓄积量为299133立方米,非林业用地7767.4公顷。保护区内有乔木树种76科85属357种,有草本植物127科462属823种;有脊椎动物326种,其中两栖类2目8科17种,爬行动物2目7科16种,鸟类15目40科215种,兽类分属8目26科78种。保护区内有国家I级保护动物金雕、林麝等4种,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30种。保护区内湿地总面积900公顷。

2 百草坡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现状与措施

2.1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自保护区建立以来,保护区管理部门利用“爱鸟周”、“野生动物宣传月”、“三下乡”等活动,采取广播、电视、报刊、宣传碑、标语、宣传画册等多种方式,在全县,特别是保护区周边社区多次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广泛宣传,增强了周边社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对自然环境与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让更多的人们积极参与和支持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护工作。

2.2 加强管理,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采取分工负责、分片承包、责任到人的方式,对保护区的多种资源进行全面保护和监督管理,保护了野生动植物资源,控制了水土流失,维持了生态平衡。通过定期与不定期地对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进行综合检查,极大地扼制了在保护区内毁林开荒、滥占林地、私自改变林地用途、随意挖沙、采石、取土等损毁行为的发生,有效地保护了资源。

2.3 强化日常巡护工作及病虫害防治

在保护区内坚持实行森林资源日常巡护、森林防火的巡查制度,并对核心区域采取重点防范,加强巡护力度,禁止一切破坏行为发生,在防火期内,对重点部位、路段实行死看死守,杜绝一切野外用火行为。同时,结合巡护工作,按照要求开展了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防治工作。

2.4 严格执法,加强保护力度

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了森林派出所,加强了执法和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通过宣传和及时查处违法案件,使保护区内乱砍滥伐、毁林开荒、采矿、狩猎、捕鱼、挖药等不法行为得到基本控制。

3 百草坡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几年的努力,保护区的管理工作也逐步走上了正轨,管理能力和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自然保护区的在保护野生动植物、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已逐渐发挥出来。但是,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3.1 自然保护区基础建设薄弱,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保护区内许多必需的基础设施无法开工建设,开展保护工作的设备也比较欠缺,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普遍需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由此,使得保护区开展保护和综合管理的能力还比较差。

3.2 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还存在矛盾,不利于社区共管和共同发展

百草坡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居住的群众较多,又处于偏远贫穷的高寒山区,当地群众的生活条件、经济条件都较差,对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依靠程度较高,这就和保护区的保护政策相抵触,产生矛盾,给保护工作带来难以解决的困难。另外,保护区还有相当数量的林地、林木是集体所有,按《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禁止对区内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但又不能给予合理的补偿,现在又面临“林改”,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3.3 乡(镇)政府及村组社区的参与度不高

由于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开展保护区工作的投入严重不足,只保护而不能合理利用,对当地社会经济没有促进作用,使得当地政府、村组社区及村民对保护工作不关心、消极应付,甚至出难题,没有自觉参与的意识和主人公意识,保护工作仅靠保护区几十名职工的力量是远远不够。

4 对百草坡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保护区的设立和发展建设都是非常必要的,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增强保护区与社区共同发展的意识,努力促进和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新局面。

4.1 加强宣传,强化管理endprint

继续加强保护区宣传教育工作,重点抓好小学、中学及周边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并通过抓典型、树先进,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热爱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保护区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是直接造福于全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公益事业;要提高认识,把保护区建设纳入地方发展计划,真正把自然保护区当作是保护自然资源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来认识、来建设、来发展。

4.2 理顺社区关系,搞好协调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七条的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在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时,要妥善处理好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切实重视和加强社区共管工作,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如帮助推广节能炉、灶及沼气池建设,使周边社区群众自愿参与到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之中来,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4.3 提供和推广科学技术,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的社区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应当根据社区村民生产、生活及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促进参与和利益共享,发展自然保护区产业,提高社区村民的生活水平。只要社区的经济发展了,居民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就会降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目的也就达到了。在这一过程中,保护区要利用自身掌握的林业等方面的科学技术,逐步改变社区村民落后的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生产生活习惯,一方面通过宣传发动、教育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引导和帮助社区村民走上发展产业、壮大经济之路;另一方面积极向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争取优惠政策,予以拉动和扶持,为自然保护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如规模种植生态、经济兼用的优良树种,圈养家畜、家禽等。

4.4 增加投入,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保护区内有奇山秀景、宁静的蓝天白云、辽阔的湿地风光、神奇的燕子洞和10万亩索玛花海等自然景观。在今后的建设中不但要精心保护,更要加大投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健康有序地发展生态旅游业。当然要在不影响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保护对象的前提下进行,也可以招商引资与专业的旅游机构共同开发。还可以在实验及边缘区开展一些其他的经营活动,有利于缓和社区矛盾,带动社区经济发展,同时也为自然保护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达到保护自然资源的目的。

4.5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保护管理能力

为了全面、有效地搞好保护区的各项工作,提升保护区的形象,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修炼内功。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保护区内的硬件设施按照总体规划,逐步开展建设,既为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较为完备的条件,也为社区经济建设提供较好的发展环境;二是要购置开展保护工作所必需的装备、设备,以提高保护效率;三是要有计划地对保护区职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保护队伍的综合保护管理能力;四是积极创造条件与上级主管部门、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以本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主要内容的科学考查和研究。同时,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收集和积累大量的业务及专项资料数据,建立较为完整的保护区档案库。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篇4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至少可得出两点启示:一是人类必须搞清楚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二是人类应该努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人与自然矛盾的真正解决成为可能。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人类自身问题)、资源问题(自然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生态环境则是大自然的有机整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基本要素,又是构成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和发展枢纽。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进入六十年代以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继之而来的是粮食、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压力,直接冲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生态破坏主要体现于物种灭绝、植物破坏、土地退化等自然破坏。九十年代初,一名著名专家经过考证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欧洲是先破坏,再保护;美国是破坏了一半,保护了一半;中国是正在破坏之外。因此,协调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矛盾,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售点问题。人与自然达到高度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导向。只有从这一哲学基点出发,才能围绕“以人为本”原则,促进良性的生态城市建设运行机制形成,实现整体协调发展.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造成这一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可忽视: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二是人类对技术的控制能力不够;三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代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四是价值偏见。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至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还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为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奏响协调发展曲 篇5

奏响协调发展曲

从与中国石化集团进行大重组,到改制上市,再到整体协调发展,中国石油集团走过了一条渐进的探索之路.专家指出,在中央提出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中国石油集团提出股份公司与非上市企业、国内业务与国外业务、油气上游业务与下游业务、石油生产业务与销售贸易业务要实现整体协调发展,可谓正当其时.

作 者:刘淑菊 作者单位:刊 名:中国石油石化英文刊名:CHINA PETROCHEM年,卷(期):2004“”(9)分类号:关键词:

如何促进教育协调健康发展 篇6

全国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归类整理分析报告

【作者】赖配根 吴绍芬 陈中原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2/03/06 15:20 【点

击】[

3]

在校园里快乐学习、生活的学生们。本报记者 王鹰 摄

报告专论涉及三类教育的字数分布图:高教24%,职教18%,基教58%。制

图:陈中原

107份报告中未涉及三类教育的分布图(按照成就部分未涉及和工作部分未涉及分别是:基教6份,1份;职教38份,6份;高教20份,3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有利于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为了解全国各地贯彻纲要的情况,中国教育报刊社新闻研究中心组织了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研究小组,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2010-2012年共计107份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初步归类整理分析。频度比较显示 教育协调发展待加强

在有文本可分析的107份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对专门集中论述教育的部分进行了字数和出现频率的统计分析。

从涉及的频度看,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各地政府切实关注与加强。在107份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基础教育,有6份工作报告中的成就部分没有论及,有1份工作报告中的工作部署部分没有论及;高等教育,有20份工作报告中的成就部分没有涉及,有3份工作报告中的工作部署部分没有涉及;职业教育,有38份工作报告中的成就部分没有提及,有6份工作报告中工作部署部分未提及。这组数据似乎说明,职业教育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最少,可见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在内的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间如何协调发展,尤其是如何切实有效地加强职业教育,确实成为一个摆在地方政府面前不可忽视的问题。

从涉及的字数看,同样是论述职业教育的最少。107份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集中论述教育部分的字数大约有44000,其中用45%的字数论述了基础教育,21%的字数论述了教育目标等,18%论述了高等教育,14%论述职业教育。这组数据似乎说明,基础教育确实得到了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各地政府应有的重视。相比之下,职业教育被重视的力度需要实实在在地加强。从出现的频度与力度看,基础教育的工作部署与成就之间比较一致。相比之下,高等教育虽然受到了重视,工作部署大都涉及,但是成就部分相对较少;职业教育虽然受到了一定的重视,工作部署中几乎都有提及,但是成就部分未涉及的较多。这似乎说明,如果把工作部署部分论述的字数当作投入、把成就部分论述的字数当作产出的话,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或者投入不足导致产出不多。产出率最高的是高等教育(59%),其次是基础教育(58%),最低的是职业教育(38%)。为什么三分之一强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成就时没有涉及职业教育?为什么职业教育产出率最低?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职业教育的产出率低是否与地方政府重视不足有关呢?从论述三类教育的字数看,各地政府把58%的注意力用于基础教育、24%用于高等教育、18%用于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发展 追求公平普惠

重点建设农村,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幼儿园建设热潮到来。贵州2011年重点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推进工程,到2015年全省三分之二的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至少有1所公办幼儿园,支持大村落和社区、居委会举办幼儿园;2011年新建、改扩建了300所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公办幼儿园,2012年又提出“新建、改扩建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公办幼儿园100所”。浙江2012年提出“90%以上的乡镇(街道)建成等级中心幼儿园”。福建2011年实现了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一所公办幼儿园,2012年又提出重点解决城区和城乡接合部学前儿童“入园难”问题。

农村中小学设施日益完善。广东2011年提出“建设5000公里左右通500人以上自然村以及敬老院、学校、农业示范基地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公路”。山东2010年进一步扩大农村中小学“两热一暖一改”工程试点。陕西2011年加快农村学校取暖设施建设。贵州2012年以受旱严重地区、边远缺水山区和农村学校为重点,新增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海南2011年完成农村中小学厕所改造。西藏2010年加强学校和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推进学校医务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吉林2010年改造完成了859所乡镇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微机教学室,2011年完善农村小学科学实验室装备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图书配置。

农村留守儿童得到特别关爱。贵州2011年实现了农村中小学校校有食堂;2012年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2011年,甘肃建成和改造中小学校舍面积180.4万平方米,全面排除了农村中小学2008年标准D级危房;重庆2010年提出大力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办学条件,2011年标准化率达到70%;2010年、2011年分别新建农村寄宿制学校480所、370所。四川2011年新建留守学生之家566个。贵州、安徽连续3年(2010-2012年)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陕西、河南、湖南和云南也分别在2010年、2012年提出要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2012年,江苏提出要启动实施农村校车安全工程。贵州2011年提出要为791所县镇公办初中、1336所县镇以上公办小学、681所公办幼儿园配备保安人员9880人。

农村学生营养工程全面实施。陕西连续3年(2009-2011年)实施“蛋奶工程”,受惠学生分别达158万、263万、220.7万;2012年提出结合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进一步搞好“蛋奶工程”。宁夏2010年实施营养早餐工程,惠及山区37.5万中小学生;2011年实施营养早餐和午餐试点,惠及37.8万学生;2012年推行“营养改善”计划,以改善37万山区农村学生营养状况。2012年,云南提出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届时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都能享受健康营养餐。2012年,黑龙江“要加大对其他学校校内食堂和校外‘小饭桌’的卫生防疫和监管,确保孩子们安全放心用餐”。

农村教师住房正得到改善。新疆2011年加快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广西2012年提出“以解决全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难为重点,加快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等建设”。海南2011年启动3年建设1万套农村教师周转房工程,当年即开工建设1850套,2012年建设3450套。湖北2011年“建成农村教师周转房5000套,缓解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困难”,2012年提出建设5000套。

农村教师队伍得到加强。2009年,贵州、河南分别招聘或增加特岗教师7012名、农村特岗教师1万名。云南2012年提出招聘特岗教师5000名。重庆2010年解决了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广东2010年提出做好中小学代课教师转岗工作,到2011年代课教师问题基本解决。天津也提出“下力量培养名师、名校长和农村骨干教师”。2012年,江苏计划培训6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广东投入5亿元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北京2011年提出深化教师交流、学区化管理等改革,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海2012年提出促进区域内优秀教师合理流动,推动义务教育首先在各区县实现均衡发展。

点评:从广东的“千校扶千校”行动到福建的城镇教师农村任教服务制度,从关注留守儿童到关注广大农村儿童,从关怀乡村学生到关怀乡村教师,从重视校舍安全到重视师资质量,各地政府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平和质量提高进入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实施阶段。

城乡齐发展,促进教育及社会公平

加强新城区郊区学校建设。上海2010年在郊区新建和改扩建了54所中小学校,2012年推出加强新城优质教育资源布局的支持政策,在城郊接合地区新增30所义务教育学校。2012年,北京“引导教育、卫生等优质公共资源向新城拓展,增强对产业和人口的吸引力”、“着力强化新城的产业功能,引导布局优质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努力提升宜居宜业水平”。深圳将新增普高学位和95%的新增义务教育学位布局在原特区外。陕西将加快43个重点县的城市化步伐,同步建设幼儿园、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

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重庆2010年探索建立有条件的农民工及新生代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的户籍管理制度,完善农民工就业帮扶、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租购等政策体系,引导有条件的农村居民整户转为城镇居民。内蒙古2011年进一步完善有序转移农牧业人口的政策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在劳动报酬、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同等待遇。河南、吉林、贵州、广西、江西等也都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问题,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

农村娃娃享受城市教育。厦门2009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进入公办校就学比例达67%,2011年提高到68.8%,其中就读公办初中比例达到82.2%;2012年提出就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达到10.5万人。上海2009年投入36.9亿元用于来沪从业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完成86所来沪从业人员子女学校的设施改造并纳入民办教育管理,来沪从业人员同住子女在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的民办小学就读比例达到93%;2010年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47万来沪从业人员子女全部在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的民办小学免费就读。

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四川2012年实施新一轮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以巩固、提高、发展为主题,以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到2020年,全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主要指标与国民受教育水平基本达到同期全省平均水平,建成富有活力、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现代教育体系。

点评: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问题引起关注到政府专项治理,从加强郊区校舍建设到引导老城区教育资源向新城区和郊区流动,从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呈现越来越深入的趋势。

3高等教育改革 促进社会进步

重内涵提升,加强大学质量建设

创建高水平大学。2011年,广东“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强化高水平大学建设”。2011年,天津提出“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努力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建成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大学”。2011年,上海“启动‘085工程’和新一轮‘985工程’”,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2012年,“启动部市共建‘985工程’三期和21所地方高校内涵建设项目”。2012年,山东提出“建设3至5所高水平大学,支持山东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江西“重点抓好2-3所高水平大学或特色大学建设”。辽宁、福建、湖南等省也提出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

扎实推进质量工程。2010年,安徽“以建设高等教育强省为目标,扎实推进高等教育‘质量工程’”,2011年“出台建设高等教育强省若干意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成效显著”。北京2012年启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吉林2010—2012年提出与“质量工程”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问题。江苏2011年“启动实施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建设高校优势学科”。辽宁2012年“重点建设277个特色学科、10个高校重大科技平台,引进海内外领军人才40名”。北京、上海、宁波、青岛等市把“对口支援西部地区建设”作为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

点评:1636年,哈佛大学开学时只有9个学生1位教师。经过300多年的精心“经营”,这所学校成为世界级的高等学府。任何一所高水平大学的建设都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若干届政府、若干代学人的接力奉献。因此,质量工程要扎扎实实地、坚持不懈地抓。

产学研结合,强化创新和成果转化

产学研生机勃勃。2010年广东政府工作报告说,他们组织全国64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万多名专家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5万多项,5年累计实现产值8131亿元、利税1223亿元;2011年,广东组织实施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提升工程和示范企业行动计划;2012年,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完善省部院会商机制,争取更多创新资源和重大科技项目落户广东。上海市2010年“推动建立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共同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河北2012年“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完善良种培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北京2010年加快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012年明确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化科技支撑。黑龙江2012年提出打造“北方智谷”。青海2010年积极推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陕西2011年提出充分激活科技教育潜能,有效整合中央与地方、军工与民用、高校院所与企业的科技资源,加快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湖北2012年“加快推进光谷生物城、未来科技城、节能环保产业园、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基地等创新型产业集群,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引进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建立研发和产业转移基地,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25%以上的增速”。诸多省份都围绕兴省强省等战略加大了科技创新的力度和举措。

点评:从“北方智谷”到“武汉光谷”,从产学研合作到协同创新,从发挥本省教育科技力量到聚集全国教育科技力量,各地促进科技创新从概念操作到实实在在的工农业产值,都留下了高等学校高新技术开发与服务经济建设的足迹。这是大学回报社会、造福人民、服务国家的使命。

拓宽渠道,帮扶大学生就业创业

健全就业服务体系。2010年,黑龙江实施彩虹工程,援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天津2011年启动“百万技能人才培训计划”,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加快创业带动就业实验区建设。2009年,河南举办“万企千场”大学生就业专场招聘会;内蒙古组织实施了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人才储备、扩大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专项计划,使8万多名高校毕业生落实了就业去向。

鼓励到基层就业。2010年,甘肃选拔5000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招录4500名医学类、500名兽医专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基层兽医站工作。西藏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企业就业,扶持高校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到企业、基层和艰苦地区施展才华。山西2011年“以高校毕业生等为重点,全面做好各类人员就业工作。采取免费培训、减免税费、提供小额贷款等措施,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北京2009年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和社工计划,增设1万多个基层社会管理等岗位。山东2012年继续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同时,实施大学生社区就业计划,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8万个。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篇7

一、加快城镇化进程

《意见》突出要求加快城镇化进程, 既是我国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 也科学地反映了我区城镇化进程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内蒙古半个多世纪的城镇化历程来看, 城镇化正处于中期的加速阶段。2002年以后内蒙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约1.33个百分点, 相当于每年再造一座30万人口左右的中等城市。到2009年底, 全区设市城市发展到20个, 其中地级市9个, 计划单列市2个 (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 , 盟 (市) 辖县级市9个;旗52个、县17个、区21个、建制镇457个 (包括旗县所在地城镇69个) 。全区总人口2422.07万人, 其中, 城镇人口1293.45万人, 城镇化率达到53.4%,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全区初步形成了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为龙头, 以盟市所在地等地区性中心城市为支柱, 以旗县所在地及重点镇为支撑的城镇体系框架。

但是总体上看, 我区城市规模偏小, 总数偏少, 分布散, 辐射带动力弱。截止到2009年底, 我区城镇化水平尽管位居全国第10位, 然而与分别位居前后位的吉林省、福建省相比, 内蒙古城市总数明显偏少, 城市规模普遍较小。从空间分布状况看, 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乌海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 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是兴安盟、赤峰市、通辽市、巴彦淖尔市, 空间分布十分不均衡, 形成城市化水平高值区与大中型城市分布不相符的状况。由此可见, 作为经济发展中心的大中型城市的区域扩散效应不明显, 辐射带动能力还未充分发挥出来。《意见》明确提出,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促进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 积极构建多中心带动的城镇发展格局。依托盟 (市) 、旗 (县) 所在地和建制镇, 积极引导产业集聚, 提高城镇服务功能, 引导城镇有序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这为我区未来城镇的科学布局指明了方向。

必须注意到由于全区许多建制镇是在“撤乡并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形成的, 加之我区林区、垦区、矿区较多, 城镇化质量较差, 特别是城镇基础设施水平没有跟上城镇化发展的步伐。2001年到2007年, 内蒙古的城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连续七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固定资产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由此造成目前我区市政公用设施的11项指标中, 有6项位列全国第24位之后, 有4项处于全国中游水平。《意见》着重提出, 加强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也就是说, 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 特别是加强城镇道路、桥梁、给水、集中供热、供气、电力、环保、通信、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加强中线收入阶层的住房建设, 增强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承载力, 为城镇化持续稳步推进提供基础性条件。

我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不足, 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镇群还没有形成。《意见》特别提出, 推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 对于我区推进呼包鄂一体化和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要求, 稳妥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为农牧民进城就业落户创造条件。这是针对制约我区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过程中遇到的城乡二元体制障碍, 有针对性地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 将制度上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城镇对农村牧区人口的吸纳能力, 促进城镇化进程。

二、培育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是城市和农村牧区结合点, 城乡联动的关节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县域经济在全区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县域 (除去21个市辖区) 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98%, 县域人口占全区人口的70%左右。在构筑城乡区域发展新格局中, 内蒙古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快, 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强劲势头。通过“生态移民、产业移民、扶贫移民、教育移民”进行人口城乡分布格局调整, 努力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 进一步加快农村牧区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的发展, 不断健全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 着力抓好扶贫开发, 有力推动了农村牧区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缩小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截止2009年底, 我区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80个旗县市完成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区的55%以上, 其中, 地区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旗县有30个, 超50亿元的旗县有32个。农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大幅度提高, 由不足30%提高到目前的50%以上, 其中牛奶、羊绒的加工转化率高达80%以上, 粮油、肉类的加工转化率达60%以上。同时, 旗县区域也是吸纳新增就业人员的重要的“蓄水池”, 成为转移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目前, 全区80个旗县全社会就业人员占全区的70%左右。在我区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 涌现出一大批县域经济强县。在2009年第九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中, 内蒙古有20个旗县 (市) 名列其中, 占据西部百强县市的1/5。鄂尔多斯市的准格尔旗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均居全区80个旗县首位。

但是总的看, 我区县域经济结构单一, 经济基础落后。不少旗县缺乏主导产业, 特色经济没有形成规模, 有带动能力的项目少、规模小、效益差, 县域各种资源难以得到有效整合, 资源优势不能得到很好发挥, 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同时, 不同县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很明显。《意见》着重提出, 发挥比较优势, 扶持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配套型等产业发展, 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特色产业, 着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经济强县 (旗) 。针对县域发展中开发区分散建设, 布局不合理的实际, 《意见》特别提出, 合理规划布局工业园区, 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 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县城和重点镇建设, 提高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

我区县域经济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产业特色鲜明的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意见》要求, 鼓励龙头企业在农牧区建设原料生产加工基地, 有利于通过城乡一体、工农协同, 推动农村牧区现代农牧业发展。

农牧区劳动力转移是农牧业规模经营的重要前提, 也是农牧民致富的主要途径。

《意见》提出, 结合推进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相关产业发展和城镇化, 有序引导农牧区劳动力转移, 正确地指出了我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三、统筹内蒙古东西部地区发展

我区特殊的地理、区位特点, 决定了东西部经济发展呈现各自不同的特征。“十一五”以来, 内蒙古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积极推动资源富集区和优势地区率先发展, 不仅缩小了城乡差距, 也使区域经济进入了黄金发展期。特别是坚持“适度收缩, 相对集中”的原则, 以资源和区位条件为基础, 依托交通干线、中心城市和口岸, 明确了中心城市的定位和发展重点, 大力建设产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 完善了城市支撑体系, 破除了城乡壁垒, 建立了人口向中心城市有序集聚的机制。目前, 呼包鄂地区发展势头强劲, 带动能力逐步增强。东部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 加快经济发展, 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 全区正在形成与周边省区市及腹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必须看到, 目前东西部差距还很明显, 东部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于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呼包鄂地区是沟通我国华北和西北经济联系的枢纽, 能源矿产等资源富集, 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近年来, 呼包鄂地区依托较好的发展条件, 以占全区11%的土地、28%的人口, 创造了全区55%的经济总量和57%的地方财政收入, 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974亿元 (人均GDP接近1.3万美元) , 经济总量略高于北部湾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 略低于辽宁沿海经济带, 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东部五个盟市是我区少数民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 面积占全区的56.2%, 人口占全区的52.6%;分布着430万少数民族人口, 占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的82%。2009年东部五盟市经济总量占全区的30.8%, 财政收入占全区的23.3%,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3289元,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77元。因此, 促进我区区域协调发展, 首先要解决好东西部发展的协调问题。

《意见》对我区区域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 完全符合内蒙古的实际。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看, 西部地区应加快构建沿河沿线经济带, 增强区域总体活力和竞争力, 特别是推进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一体化发展, 着重提高基础设施、产业等方向的一体化程度, 辐射带动西部整体发展。呼包鄂地区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包昆通道纵轴的北端, 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 呼包鄂和陕西省榆林的部分地区已被列入国家今后10年的重点开发区域。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能源、煤化工基地、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和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 北方地区重要的冶金和装备制造业基地。主要任务, 一是构建以呼和浩特为中心, 以包头、鄂尔多斯等为支撑, 以主要交通干线和内蒙古沿黄产业带为轴线的空间开发格局。二是增强呼和浩特的首府城市功能, 建成民族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包头、鄂尔多斯应依托资源优势, 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升级, 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三是统筹煤炭开采、煤电、煤化工等产业的布局, 促进产业互补和产业延伸, 实现区域内产业错位发展。加快城市人口的集聚, 促进一体化发展。四是加强农畜产品生产及其加工基地建设。五是加强节能减排、灌区节水改造以及城市和工业节水, 加强黄河水生态治理和草原生态系统保护, 完善引黄灌区农田防护林网, 构建沿黄河生态涵养带。展望未来, 这一区域在国家未来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东部地区要坚持两个轮子一起转, 一方面要实施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环渤海地区快速发展带来的有利外部环境, 主动融入外部市场, 借力发展;另一方面, 要立足自身优势, 特别是优化水煤资源配置, 有序发展煤电、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实现跨跃式发展。

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贫困地区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最为薄弱的区域, 发展滞后问题十分突出, 是内蒙古今后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全区101个旗县市区中, 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旗县31个, 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旗县29个。按照国家扶贫标准, 全区现有贫困人口55万人, 占全区农村牧区人口的4.2%。从贫困人口分布状况来看, 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和牧区, 这与内蒙古幅员辽阔、生态环境脆弱、老少边穷片区大、边境线长等区情密切相关, 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在资金、人才、技术和项目等方面给予扶持, 特别是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意见》就此明确提出, 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扶贫攻坚, 这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部署, 很有针对性, 十分必要。

针对自治区东西发展差距的显著特点, 《意见》提出, 在加大对东部地区支持力度的同时, 建立自治区内部对口帮扶机制, 引导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加强对东部地区的帮扶, 这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推动东西部经济交流与合作,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010年8月,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决定由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鄂尔多斯市与兴安盟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首批援建的乌兰浩特一中新址、两座公铁立交桥项目已经启动建设。鄂尔多斯19家企业与兴安盟以及各旗县政府签订了5大类共37个项目的合约, 总投资1200亿元。根据《鄂尔多斯市与兴安盟合作建设工业园区框架协议书》, 将在兴安盟建设“兴安盟鄂尔多斯工业园区”。两地的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 为全区东西部经济交流与合作树立了榜样。

以上这些内容和特点, 既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核心所在, 也是今后推动我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点。只有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这几点, 才能真正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这一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

四、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矿产资源富集, 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能源原材料基地, 在长期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 形成了一批以煤炭、矿产、森林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 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急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抓住国家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机遇, 尽快建立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对于保障能源资源供给, 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 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7]38号) 。自治区政府结合全区实际, 制定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 (内政发[2008]110号) 。总体目标是:2011年前, 重点资源枯竭城市建立起新型替代产业和支柱产业, 资源型城市非资源产业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以上, 历史遗留的沉陷区和棚户区得到治理与基本改善。资源型城市基本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水平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均达到全区平均水平, 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为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型城市积累的矛盾与问题, 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自治区政府设立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 计划从2009年至2011年, 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6亿元, 三年共18亿元用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地质环境整治保护和沉陷区治理及棚户区改造。国家将大兴安岭地区列为典型枯竭地区, 阿尔山市被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 予以重点支持。为促进全区资源型城市转型,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 阿尔山市和锡盟锗深加工项目被分别列入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试点和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专项支持范围。为配合国家工作, 自治区决定每年为阿尔山市安排300万元的中央转移支付配套资金。

当前,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中之重是加快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意见》着重强调, 积极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 建立多元化的产业体系, 支持资源型城市加快经济转型。也就是说, 要支持引导各资源型城市根据自身资源现状, 探索建立切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支持资源型城市结合国家规划、产业政策及原有优势特色产业建设产业接续和转型园区, 打造招商引资平台, 拓宽发展空间;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延伸产业链条, 发展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装备制造、高技术、现代服务业、绿色食品加工、口岸经济等产业;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 大力引进发展非资源型加工制造业。

目前除现有列入国家试点的城市外, 我区还有一些城市面临着与国家资源枯竭城市性质相近、程度相当的困难和问题。《意见》综合考虑了历史贡献与当前实际困难等情况, 提出将我区符合条件的资源型城市 (地区) 列入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 增加转移支付补助。我区一些资源枯竭城市有望得到国家的更大支持。

《意见》特别提出, 推进内蒙古整体列为国家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 这是从长远上支持内蒙古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我们应抓住机遇, 秉持先行先试的精神, 抓住与资源型经济转型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推进改革, 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率先突破, 率先走出一条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为全国其它地区加快资源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近年来, 内蒙古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正在建立, 但是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仍需完善。《意见》强调, 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规范资源矿业权及产权交易。这是关系到我区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 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对矿产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方面需要加大改革力度, 尽快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

我区是矿产资源大省, 由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次生地质环境问题非常突出, 土地沙化、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水质污染、地下水位下降及煤层自燃等, 使植被面积减少、生态和水环境破坏、空气污染。加大矿山地质环境防治, 减少地质灾害, 是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意见》从全面推进采空区沉陷区治理、植被恢复和尾矿库安全闭库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紧扣协调发展主线 篇8

杜鹰强调,要努力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继续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继续做好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研究制定工作,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工作,加快建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

杜鹰指出,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各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区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布局改善、结构优化、协调性增强的良好态势,呈现出五大特点:一是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二是区域发展的活力和主动性显著提高;三是重点地区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四是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强;五是区域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

上一篇:领导学习总结下一篇:保险话术异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