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企业大学回到原点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让企业大学回到原点(推荐12篇)

让企业大学回到原点 篇1

企?I大学的定位关乎其能否真正发挥应有的价值。目前,很多企业大学将承接战略作为核心定位,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提出了企业大学应把打造企业领军人才作为核心定位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定位下进行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关键能力提升的运营。

稻盛和夫在八十高龄出面执掌陷入经营困境的日本航空公司,仅仅两年时间就实现大幅盈利,被业界称为奇迹。他在日航扭亏为盈后发表全员讲话时说:“许多人认为,企业的经营最重要的是确定经营的战略,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那些看不见的公司风气和员工意识。也就是说,如果每一位员工都能够为自己的公司自豪,都能够发自内心地为公司服务,那么这一家公司就一定会发展得很好。”如果一所企业大学还在寻找发展方向,那么稻盛和夫的这段话就是最好的指路明灯。定位与运营共长

195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成立了全球第一所企业大学――克劳顿管理学院,开启了企业大学的先河。克劳顿管理学院经过传奇CEO杰克?韦尔奇在位期间的精心营造,成为了通用公司的业务动力源泉。进入21世纪,在克劳顿管理学院披荆斩棘的求索道路上,迎来了中国企业不畏艰辛的身影。

在文化管理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企业大学承载着企业家对愿景的不懈追求。在2017年中国最佳企业大学评选活动中,组织方收到上百所企业大学提交的参评样本,是历届活动样本数量最多且竞争最激烈的一年,中国企业大学的迅猛发展势头由此可见一斑。

要办好企业大学,首先必须回答两个关键问题:其一,企业大学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能发挥价值最大化;其二,企业大学如何运营,才能实现预期目标,扮演好不可替代的角色。这两个问题的实质其实就是企业大学的定位和运营,同时它们又互为一体,定位决定运营,运营体现定位。

要回答第一个问题,最好的参照是中国历史上的两所著名学校:广州黄埔军校和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孙中山先生在二次革命失败后痛定思痛,血的教训让他认识到革命必须要有自身的武装力量,因而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培养军事人才,打造军事力量。而在延安壮大的抗大的使命与前者不同,体现的是军事和政治并重,主要是培养我党的干部,而并非单纯的军事人才。但无论是黄埔军校还是抗大,它们的主要任务都是培养、塑造人才。

当前,很多企业大学把承接企业战略看作企业大学的核心使命,这样的定位其实偏离了企业大学的固有属性。企业大学和企业的其他主要部门机构,如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市场部一样,都是执行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所形成的合力才能实现战略。企业大学的定位锚定于战略之上,就意味着企业的其他部门都要从属于企业大学,为企业大学服务。显然,这样的逻辑不符合企业发展的规律。

从企业大学的演进来看也能阐释同样的道理。在企业大学出现之前,员工培训、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等工作主要归属人力资源部,但无论员工培训、人才培养,还是文化建设,都是零散化和片段化,在部分企业甚至成为一种充饥解渴的短期行为。

随着企业对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的重视,这两项工作必须朝着体系化、连续化的方向发展,并且要更大程度地挖掘人才和文化的潜力价值,打造企业的动力引擎,企业大学也就应运而生。从本质上看,企业大学脱胎于人力资源体系,但它的根基依然离不开员工培训、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

因此,企业大学的定位必须能够体现“根”的价值,一旦脱离了根本,企业大学就会成为“四不像”,沦为鸡肋部门。笔者将企业大学的定位用下面的图标来表示。

笔者认为,企业大学定位最合适的落脚点是“打造企业领军人才的摇篮”。企业是营利性组织,要获得盈利必须在竞争中获胜,这是颠扑不破的法则。企业要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归根结底依靠的是人才,是能够在竞争中取胜的“将军”。总书记对我党军队建设的方针有三句话: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胜仗。其中能打胜仗非常关键。企业大学做再多的工作,如果不能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取胜也是徒劳。

比尔?盖茨曾说:“如果把我们公司顶尖的20个人才挖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会变为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企业最大的资本是人,最有价值的武器也是人,企业大学只有践行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价值。文化与能力齐飞

确定了企业大学的定位,企业大学的运营工作就随之展开。要培养能打胜仗、始终把落实企业战略作为核心职责的将军,企业大学必须在文化建设和关键能力提升这两个着眼点发力。

人才培养要和文化建设与关键能力提升相结合。人才是中心,文化与能力是两翼。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人才的梯队培养,既要关注现有的干部队伍,也要积极审视后备干部和基层骨干,将后备干部的储备过程与业务推进相结合,保障企业随时能够有足够调用的人才资源。

让企业大学回到原点 篇2

下面以笔者执教的《春望》诗词吟诵课为例,抛砖引玉。《春望》吟诵课通过消弭式整合,在“家国情怀”主题统领下,链接大量诗歌、史料,激活学生思维与积累过的诗词,让学生在思辨中被诗人的家国情怀所感染,从而对春花有更高层次的认识和体悟。

一、回到生命主题:文心即人心,生命即立场

1.为什么“主题”是古诗词教学的不二选择?

钱穆先生曾言,“文心即人心,即人之性情,人之生命所在。故亦可谓文学即人生,倘能人生而即文学,此则为人生之最高理想,最高艺术”。评论家谢有顺甚至认为“以生命,通性情,自内而外,故中国文学被称为心学”。以此观点推论,中国传统文学一直以来都是诗词为主流,小说则被视为“不入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文人重视自己生命的表达,而轻视虚构、描摹实施这一写作路径,文章是为天地立心,而不是只见事物,不见生命和性情。所以,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必须回到这一原点———文心即人心,生命即立场。

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认为:“语言作为来自心灵的声音,作为源自生命的表达,其学习与教育首先应基于生命与生命的内涵,基于心灵与心灵的吁求,语言从生活中提炼并回到精神生命之中,形成价值主题。”笔者认为这个价值主题就是钱穆先生所言的“文心”“人心”,也是中国以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学的根本追求。主题就是回到这个原点的不二选择。

2.如何选择主题?

杜甫的诗可以用“伟大”形容,很多程度是因为他把自己全部人生能融入其作品中。钱穆先生认为:“他那忠君爱国的人格,在他诗里,实也没有讲,只是讲家常。他的诗,就高在这上。我们读他的诗,无形中就会受到他极高人格的感召。正为他不讲忠孝,不讲道德,只把他日常人生放进诗去,而却没有一句不是忠孝,不是道德,不是儒家人生理想最高的境界。若使杜诗背后没有杜工部这一人,这些诗也就没有价值了。”要读懂《春望》,就必须回到杜甫,透过这些“家常”回到杜甫的人生、杜甫的价值,否则诗的价值就出不来。

《春望》所体现的杜甫的“人生”和“价值”的主题在哪里?是儒家,是孔孟,是忠孝。但是这些主题又怎样跟学生相连接呢?我们知道李白的、杜甫的诗都不是在书斋里写的,他们的诗歌活在生活之中,活在人生的广大现场里。学生虽然没有那么多人生经历,但是毕竟是有生活的,有情感共鸣的。所以学生的生活和情感就是《春望》的主题连接点。

学生在理性上可能理解不了“忠孝”,但是在感性上却能感受到家国之重要(比如,看一些战争片,小学生往往爱憎分明,情感上坚决热爱国家,愤恨敌人),所以我们把《春望》的主题定为“家国情怀”。学生可以对“家国情怀”的内涵有丰富的、个性的理解生成。

3.如何生成主题?

前期准备: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语文团队开发春花课程,学生在“木兰花语”“丁香诗会”“梦回桃源”等课程后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春花的诗歌,初步具有欣赏春花之审美雅趣。

选择切入点:《春望》即以春为切入点,学生观看附小春天视频,吟诵涌现在心头的春天诗词,再吟诵《春望》,发现《春望》之春和之前积累的春天诗词在情感上很不一样———原来是因为背景不同,《春望》是在“国破”背景下。

探究文本:前后两种情感的强烈对比的冲击,学生已经深切感受到“国破”的悲恨。小组合作探究《春望》中诗人的几处悲恨之后,学生跳出悲恨,感受到诗人深深的家国情怀———因为这样的情怀,才有这样的悲恨。

整合资料:没有历史感,就不会用宽广的眼界看世界,就很容易陷入偏执、狭隘,难以有温润之心。钱穆先生劝告我们对历史要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这样“至少不会对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国破是一朝一代的悲哀,家国情怀却生生不息。我们补充了岳飞的《满江红》,更在清华附小百年校庆之际,我们链接了西南联大校歌 《满江红》,讲述校歌背后那个“国破”后的春天,清华附小的师生如何辗转大半个中国,如何回到清华园,如何有现在我们看到的美好春天。学生就在这样的历史的长河中,被浓浓的家国情怀所浸润。

4.生成主题:丰富、个性。

本节课以“家国情怀”主题为统领,在“春天”的大情境下,一望附小春天的花朵,心中感觉到的只是花的美;一望杜甫的《春望》,感受到的只是悲恨。结合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和冯友兰的西南联大校歌《满江红》,结合附小的历史,再望附小之春,心中是无限的感叹;带着新的理解再望《春望》,学生在内涵丰富的情绪场中共同受到一次精神洗礼,从而把握诗人内心的情感历程,把家国情怀种在了心中。

师:(播放附小春天视频)当我们再次徜徉在附小春天的时候,此时你想说什么?

生:“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美好的春天来之不易,珍惜美好时光。

生: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我讨厌战争。

生:倾巢之下, 安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国家的安稳,就没有家和我们的幸福。所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生:“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只有不能像商女那样不知亡国恨,国家才能延续,才有我们现在。

生:我想给成志学校的师生吟诵《少年中国说》。

师:你们说的这些,不就是———

生:家国情怀。

师:无论是国破还是和平时期,家国情怀都应该是种子,播在我们每个人心间。爱家、爱校、爱国,已经成为我们每个附小人的精神因子。

通过主题构建,在古今同一主题的诗歌整合中,在超越时空的跨度中,学生与诗人之间。学生与自己脚下这片校园架起了一道绚丽的彩虹,从而建构起了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延展的立体课堂。如此的主题构建型的古诗教学,引导学生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地欣赏古诗,使语文教学有了鲜活的灵魂,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多了一份洒脱和厚重,少了一份苍白和浅薄,使得主题真正地埋在儿童的内心。

二、回到吟诵:汉语诗文活态

徐建顺教授多年的研究发现:“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因而吟诵也是汉语诗文的活态。”

也就是说,古诗词是诗人们先吟诵出来,然后才落笔的。即汉语诗文首先是声音的作品。这样,离开了声音的阐释,对汉语诗文的理解必然是不完整、不准确、不深入的。所以,古诗词教学必须回到吟诵这个原点,承接传统诗词学习的这个传统。

1.吟诵是感受诗人情感的重要方式。

现在很多教师教古诗词,却不懂诗词格律,这就失去了古诗词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知识。古诗词的韵、平仄等格律背后都是有相当的意义,是理解诗人情感的必要途径。《春望》很明显和学生课前吟诵的大量春天诗词不一样,一吟诵就能发现。

师:吟诵这首诗,谈谈与刚才吟诵的春天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生1:我给大家吟诵一下,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首诗入声字比较多。国、泪、别、白、欲、不,入声字读起来很短促,有力,我想起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生2:我来补充,除了入声字,这首诗压韵的字“深、心、金、簪”吟诵的时候拉长,能够感受到情感的深切绵长。

这个教学片段中,就是学生根据入声字和韵发现诗人的情感的。

2.吟诵是理解诗词的重要方式。

学生已经在笔者带领下学会了吟诵的基本规则“平长仄短,以字行腔”,学生拿到一首诗就能按照格律标出平仄,进行吟诵。在吟诵中想象画面,感受平仄后面的意义,借助平仄来深入理解诗词。以下教学片段就是学生在“书”拉长的平音中感受到家书的厚重,抵得上万两黄金。

师:有人说家信,杜甫为什么不说家信,非要说家书。

生:符合平仄规律。

生:信,仄声,给人感觉很快,但是书,平声拉长,给人感觉比较慢。

生:书,拉长,让人感觉家书里面写得东西很多。

师:是啊,如果你是杜甫,你可能在家书里写?

生:孩子怎么样?

生:家里能吃饱饭吗?

师:是啊,千叮咛,万嘱咐,无数个问题想问。这薄薄的家书要比万两金子还贵重。吟———

生 :烽火连三 月 ,家书抵万金。

3.吟诵,激发学生大量积累。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教学,唯有大量积累、反复诵读,才能对诗的韵味、声律、意境等有较好的理解,没有背诵一定量的诗词,就很难在诗词的世界里登堂入室。小学阶段是人记忆力的黄金期,抓住这个时机,让儿童积累大量古诗词,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课就是建立在儿童大量积累古诗词的基础上的,这节课上学生引用的古诗词和古文达到20首(句)之多,涉及唐诗、大量积累:《春望》吟诵课上学生引用的诗词古文宋词、《论语》《老子》等经典。正是因为这么丰厚的积累,才有后面课堂上的深度思辨和主题生成。

从上表可知,教师平时补充的古诗文和学生自己积累的古诗文共占62%,也就是说,大量积累绝不能只靠教材里的古诗文,教师和学生,尤其是教师应该还要补充大量古诗词。吟诵的音乐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喜欢背诵古诗词,在快乐中积累大量的古诗词。

让幸福回到原点 篇3

生活里充斥着太多勉为其难

洗衣煮饭,相夫教子,在经济收入稳定的情况下过烟火红尘的小日子——这是叶丽萍对幸福的定义。事实上,在2005年的时候,她过得就是这样的生活。

彼时的叶丽萍,在台湾经营一家补习班。她曾为台湾大学的校花,当过时尚杂志的封面女郎,却不似许多美丽女子那样对生活有过高的期许。能够有家庭有收入,对她来讲已经足矣。她的德籍先生(中文名江浩哲),却不这么想。

江浩哲厌恶一成不变的生活,认为自己和妻子都是时代打造出来的两枚无路可逃的螺丝钉,而女儿也将成为下一代的螺丝钉。这种想法令他辗转难眠,最终患上了抑郁症。

叶丽萍其实不介意当一枚螺丝钉,因为螺丝钉有螺丝钉的乐趣。但丈夫患病后,她不单要料理家务、照顾女儿,还要承受丈夫释放出来的坏情绪。丈夫患病前,总是叫嚷着要航游世界,忙于生计的叶丽萍虽了解丈夫的梦想,却觉得并不现实。

为了丈夫的病不再恶化,她决定扭转人生的方向盘帮助丈夫圆梦。就这样,全家人开着一艘二手船启航了。

对于习惯了现代文明的都市人来说,首航的体验一点都不美妙。上船之前,叶丽萍正在给1岁多的女儿悦彤断奶,已小有成效,可是一开船母女俩便开始晕船,悦彤除了母乳吃什么吐什么,断奶一事便前功尽弃。因为船只太旧,舷窗漏水,舱内总是湿漉漉的,连沙发和床垫都不能幸免。海浪颠簸,船舱内的物品被震得到处都是,情况真是一团糟。

叶丽萍努力让自己振奋精神,她勉强自己吃一些东西,试图通过欣赏美丽的海洋和初升的红日来放松情绪,忽略丈夫因为修理不好船只引擎而发出的喃喃咒骂声,也尽量克制着自己不去过分心疼女儿。可是当她和女儿被蚊子咬得浑身大包的时候,在甲板上被一个接一个的浪头打成落汤鸡的时候,她開始猛烈地怀念家中干爽舒适的床铺和用不完的自来水。

此时的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一个冒险者的妻子只在船上待了10天便急切上岸,然后义无反顾地向丈夫提出了离婚。她也想过结束婚姻,但又疑惑:离婚让女儿失去爸爸,以此获得正常的生活,真的比在海上漂泊更幸福吗?

看着女儿缩蜷在爸爸怀里甜睡的模样,叶丽萍决定继续留在海上接受煎熬。

如此辛苦为什么还要继续

因为船的导航系统坏掉了,叶丽萍需要和丈夫轮流掌舵。吹着冰冷的海风、望着茫茫海雾坐在驾驶区整夜不眠,是常有的事。即便有机会进船舱睡觉,安眠也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因为舱内总是无比闷热,小悦彤会哀求妈妈打开窗户睡觉。可是一旦打开窗户,便有海浪打进来的危险,冰冷的海水常常将熟睡中的母女俩浇醒。望着湿淋淋的床铺和受惊哭泣的女儿,叶丽萍的心情在瞬间跌入冰谷……

因为没时间洗澡,一家3口都变成了穴居动物,衣服脏皱、头发打结,身上散发着呕吐的味道。叶丽萍顾不得这些,除了照顾孩子,她还要擦洗被海水打湿的物品,清理被海豹弄脏的甲板,帮助丈夫修理不断坏掉的器械,打起精神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

船只终日颠簸摇晃,晕船是最常见的体验,但这并不能成为不做事的理由。有一日,叶丽萍正在洗涤餐具,忽然一只玻璃杯被晃到地上碎掉了,那是她开补习班的时候一位家长送的,是她最喜欢的一只杯子。那一刻,叶丽萍忽然觉得自己受够了,她顾不上清理碎片,蹲在地上大哭起来。

丈夫感到不理解:不过是一只玻璃杯而已,值得哭成这样吗?叶丽萍拼命摇头:“不是的不是的,碎的不止是酒杯,而是我对生活的耐心。天天在海上摇摇摇,开舱门透气也会被门打到,切个菜零零碎碎震落一地,洗碗洗成了富贵手(主妇湿疹),我真是彻底受够了……”

在茫茫的大海中央,一个“受够了”是没有办法终结痛苦的,在船只靠岸之前,饭还是不得不做,坏掉的船零件也必须修。如果说在这场混乱不堪的旅程中有什么是令人安慰的,那就是江浩哲的抑郁症没有恶化,甚至开始有了好转的迹象。毕竟,海上层出不穷的状况尚且令他应对不暇,哪里还有时间分出精力同坏情绪纠缠?

丈夫为了圆梦而航行,因此航程虽然艰难,他也常有抱怨,但并不后悔。悦彤总是以孩童的眼光去看世界,前一秒被海水浇被黄蜂蛰她会伤心哭泣,下一秒看见海豚在船只旁边列队起舞她又会破涕为笑。因为父母总在忙碌,悦彤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你要等一下”,因此她学会了自己跟自己玩。船舱里的瓶子、牛奶盒以及父母换下的旧零件,都是她的玩伴。她常常一个人低唱:“当我执起你的手,在等待的岁月中,我早已学会了不绝望……”

每一个主妇心中都贮藏着太多牵挂,叶丽萍也不例外。孩子的教育一直是她心头的一桩大事,她不愿因为航海耽误了悦彤受教育。她为女儿制订了极为苛严的学习计划,只要不是晕船晕到起不了床,悦彤每天都得上课、写作业,甚至没有周末和假期。每当在天空中看见特别的星座,或是遇上非常的天气状况、抵达陌生的国度,便随机进行天文地理方面的教学。

悦彤常常抗议,喊她“疯狂学妈”。在路上遇见的许多外国家庭也都不理解叶丽萍的做法,他们认为应该让孩子完全停掉功课,全心享受冒险的过程。但叶丽萍坚持:“中国妈妈有中国妈妈的做法。”

这样做的结果,是悦彤在8年后入学时远超同龄人,每门功课都是A。看着女儿坐在驾驶区朗诵英文诗,自由自在地绘画和阅读,也成为了叶丽萍在漂流岁月里最甜蜜的收获。她感慨地说,再没有比大海更完美的教室了。

回到原点是为幸福

受限于空间,悦彤在船上没有太多的玩具,有时候一个纸箱就能给她无尽的乐趣,它可以是房子、邮筒、潜水艇甚至时光机。用完的卫生纸筒、空瓶子、塑料袋,都可以成为她做手工的好材料。她常常因为意外得到的一个简单的小玩具而惊喜万分,然后玩得心满意足。

他们靠岸后遇到许多衣着体面的欧洲家庭,那些孩子们往往在沙滩上玩一会儿就觉得无聊,迫不及待地跑回旅馆玩游戏或者看DVD。看到这幅情景,叶丽萍很庆幸,她第一次觉得有时航海也能带来某些福气的。

在台湾的时候,虽然衣食无忧,但是丈夫特别不快乐。在漫长的航海生涯中,基本的食物只有米面和罐头食品,沿途停靠的许多国家根本不生产蔬菜,超市里也只能买到冷冻的、没有皮的鸡肉。所以,偶尔收到华人朋友的邀请吃上一顿丰盛而热闹的中国菜就能令丈夫开心整整一周。有一次,叶丽萍花18美元从超市里买到了一把芹菜,丈夫和女儿竟然兴奋地跳起了舞蹈!

从1岁到10岁,悦彤的生日都是在不同的国家度过的。除了5岁和10岁的生日是安排前往,其余的都是走到哪算哪。一路上,叶丽萍一家人收集着不同的见闻,在法国瓦伊塔胡村,他们受到了村民的热情招待。那儿物产丰饶,柠檬、柚子、香蕉等热带水果应有尽有,海里的物产也很丰饶,加上医疗全部免费,因此当地人完全不必为了生计发愁,每个人都很能吃,5岁的小女孩也吃得同叶丽萍一样多,所有的人都无所事事,终日琢磨着怎么吃、怎么玩,因此居民们都有超重问题。见识到无忧无虑生活的真实面貌之后,叶丽萍一家反倒觉得操劳和担忧有时也是一件好事。

马达加斯加岛则是另外一个极端,除了一条主干道全是坑坑洼洼的泥路,市政府破败如贫民窟,小偷猖獗,居民也似强盗般难缠。在那儿滞留了几日,悦彤忽然感到厌倦并开始做噩梦。叶丽萍安慰女儿:“我们很快就会离开,可是马达加斯加人却要一辈子住在这儿,跟他们相比我们是不是很幸运呢?”

8年的光阴漫长又短暂,转眼间悦彤已经从嗷嗷待哺的小毛头变成了大姑娘,黝黑的肌肤是旅程赐予她的礼物。江浩哲也彻底停掉了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开始渴望安居乐业的生活。

2014年,叶丽萍一家赴德定居,她和丈夫经营着一家陶艺品店,悦彤则升入了中学。一家3口都很享受平淡的生活。对于这个结局,叶丽萍非常满意:“从前只有我自己觉得这样的日子好,现在我们全家都觉得目前的生活妙不可言。我想,这就是环球之旅的最大收获。”

编辑 一川

回到原点作文 篇4

回到原点作文(一)

物皆有其源然人皆有其本。天地之始,源于混沌的大气之中,相互融合创生,人类历史的开始,源于人性之思,对于对社会的探索与追求。人性本善,为人之原点。

遥望古人之高尚之士,高风亮节,不媚权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一片丹心明亮后世。苏东坡凌虚御风,赏山间之乐,纵然知人生短暂,生活波折,也高歌当酒,不念俗名。五柳居士幽居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自得,心能看透世俗之间,追求人间质朴,孟子舍生取义,不为利而苟活,不为名而生存,此人性之大善也。回到原点,不媚尘俗,反返璞归真,坚守人心之美。亦能怡然自得,活得自在。

故观知今世,随社会在发展,价值观也在变。当人性之本,善良本性,却从未在世界消亡过。比尔。。盖茨,巴菲特将财产捐赠社会,建立慈善基金。中国慈善家陈光标,中国的慈善家,每当世界有大灾难发生,他都积极响应为灾民捐赠物资。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为基金不辞辛劳的为基金奔波。他们深知,资金取之于社会必要用于社会。回到原点,时将物质更好的利用,让物质更好的造福于大众,让大众更好的得到利益。

财富取之于民便要让民众获得更好的利益。然而,多少商家为了减少成本,增高自己的利润额,把群众安全当把戏。中国近几年来的思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从“3聚氰胺”漂白银耳到塑化剂,试问,民众如何能安居乐业?如何能不再为食品安全问题担忧、回到原点,不仅需要开发更多的绿色食品,更需要监管部门以群众利益出发,从人民群众的路线想问题。而不是对曝光的问题遮遮掩掩当做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的糊弄群众。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快节奏生活,科技化的意识形态让整个世界繁华却从满危机。

不错,人类发展了社会变化了,很多的封建礼教我们需要摒弃,很多与社会脱节的事物也早该丢弃。但我们不能为了一时之利一时只需而把最本质的到得底线也付之一炬。

坚守人性之本,相信性本善。回到原点,才是个人发展的前提,是社会前行和上升的基础。

回到原点作文(二)

原点,是我们的开始,是我们那颗最单纯的心,是孔子的那句“人之初,性本善。”原来,每一个原点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如此美好,如此单纯,可是如今,却敷衍了原点。

去年,我国的三鹿品牌的奶粉出事了。竟然没想到在蛋白质有大量的三聚氰氨,导致婴儿们患上了肾结石。这超量的三聚氰氨害了多少个无辜的生命?想想,这责任又是谁来负责?是那些老板吗?他们当然推卸不了责任,更重要的是那些有关部门官员竟然同流合污,贿赂,()背着旅行良心赚取高额利润,却不想想这对社会的危害有多大?为什么就不能脚踏实地的?回到最初的单纯?踏实做好自己,美好的.前途不也正等着你吗?回到原点,做回踏实的自己,我们何乐而不为?

可是,最近,据新闻报道,台湾奶茶添加了一种塑化剂,这种塑化剂比三聚氰氨的危害更大。引发多种消化道疾病,甚至会导致肿瘤,危及生命。经调查,相关人员已被据捕。这让大众扬眉吐气。时常我在想:为什么那些罪犯分子明知对社会不利,还要去做那些亏心事?有关检查机关人员为何与他们同流合污?难道中国的食品安全总是达不到百分百的保障吗?难道他们看见三聚氰胺的丑闻后也无动于衷吗?即使这样,还是不知悔改,不吸取上次的教训吗?大家都只是一心想着赚钱,可一遇到诱惑,见钱眼开,财迷心窍,从而忘记了当初自己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为社会做贡献的,也忘记了人的本性――“善”。因而叫“人之初,性本善”,更忘了我们最初的动力,最初的原点。

有时,功名利禄虽然是好,但我们决不能走弯路,要小心误入歧途。有的人他很执着追求,活得踏实,睡得安稳;有的人却为了钱,忘了亲情、友情,不故朋友家人的感受,误入歧途,一错再错,犹如摔进万丈深渊的最底层。因此,在利益、荣誉面前,一旦迷失了自我,最终接受的也只能是众人的指责,这是何苦呢?

回到原点,让我们一切重新开始,打开生活的另一页,你会发现原来它真的很美好;回到原点,回到最初的自己,整个世界会更加和谐;回到原点,做回真实、单纯的自己;回到原点,一切从头开始。

回到原点作文(三)

花开,花落;潮涨,潮退……

春秋交替,冬夏往复。大自然的轮回使人惊叹!不因为别的,只因它懂得回到原点,从零开始。

失败与成功,无时不刻不在我们的生命中穿梭着,它在任何时候都会是人生的主旋律。

李开复为何频频“跳槽”?世界级大企业微软、苹果公司、谷歌为何留不住这匹野马?面对成功,他毫不像他人一样沾沾自喜。在他眼里,自己在成功之后就要重新启程,以便迎接下一场的成功。

面对成功,他能像捡到贝壳一样处之泰然,注定了他能在商海中乘风破浪,绝处逢生,收获非凡的喜悦。

陶潜年轻时积极入仕,一心报国。可是官场上的屡屡挫折和无尽的黑暗,让这出来乍到的他几乎崩溃。如今的陶潜连自己能在官场中保身都未可知,更别谈曾经的豪情壮志。面对着官场的腐败,陶潜回天乏力,拨不开仕途的乌云,撩不清官场的浑浊。面对着这令他心碎的官场,他选择了回到原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失败,他能像拂去蛛丝一样安之若素,注定了他能够在田园中找回自我,返朴归真,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田园派诗风。

如今生活在城市高节奏生活之中的人,不也追求亲近自然,返朴归真?以前的人们,因家境窘迫不得不穿破了洞的裤子,如今有些人为了追求时髦却特意在裤子上剪几个洞,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另类的“回到原点”

回到原点,勾践卧薪尝胆吞吴复续王权;回到原点,朱熹回到民间走进白鹿洞书院着成经典;回到原点,李时珍回到山中寻找一草一木着成医学绝唱……

人生光辉无限,能否一颗不漏地捡起,就看你有没有回到原点,从零开始。

回到原点 篇5

每个人都想回到原点。

回到原点,然而不可能。在你做的每一件事里,时间是最重要的。在逃去如飞的日子中,我们要做的只有把握,把握你的心与速度。每一件事你都不能简简单单地去做,因为你在浪费生命,既然你浪费了生命,又何必活在世上呢?

花开终有凋零的时候,人来到世上也终会离去。回到原点,重头再生活吗?不,而是回到原点,从思想上去改变,我认为这才是回到原点的真正含义。

回到原点,学会珍惜,时光很快就逝去,我们应该这样子。

一丝丝清香,一缕缕梦。时间逃了,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走吗。不,而是让自己更加坚定,用自己仅剩的生命去为世界服务。学会用行动抓住时间,抓紧时间,你会得到心灵的安慰。

人的一生一定要用美妙的音符来谱写,你一生的时光不能白白地浪费。“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这句话完全揭开了我对时间的误解,不错,花落下,明年可能还有春天,可是,人死去,永远也看不到这蔚蓝的天。过去的都过去了,来的也要来了,对于过去我们不能再回去,回忆也只是你挣脱不开的枷锁,只是一种无用的做法,不如自己对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吧。

回到原点 篇6

而令我念念不忘的,是原点背后的联想。“回到原点”更像是一道人生哲学命题。

先看一段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关于三文鱼的励志故事。

三文鱼的一生,只有短短的四年。每四年的十月份,加拿大佛雷瑟河的亚当斯河段,平静的水面变得沸腾起来,成千上万条三文鱼从北太平洋逆流而上,来到那里繁殖后代。银白色的鱼身在逆流而上的过程中变成猩红色。三文鱼的一生令人惊叹!从鱼产卵开始---每条雌鱼能够产下大约4000个左右的鱼卵,并想方设法将其藏在石头底下,但超多的鱼卵还是被其他鱼类和鸟类吃掉---幸存下来的鱼卵在石头底下熬过冬天,发育成幼鱼。春天来临,幼鱼便顺流而下,进入淡水湖中,它们将在淡水湖中度过大约一年的时光,然后再顺流进入大海。在湖中尽管它们东躲西藏,但大多数幼鱼依然逃不脱被捕食的命运,每四条进入湖中的鱼就有三条被吃掉,只有一条能够进入大海。危险并没有停止,在广袤无际的北太平洋中,它们一边长大,一边应对鲸鱼、海豹和其他鱼类的进攻,同时还要更加具有危险性的捕鱼船威胁着它们的生命。整整四年,它们经历无数艰险,才能长成大约三公斤左右的成鱼。

成熟之后,一种在体内的召唤使得它们开始了回家的历程。十月初,所有成熟的三文鱼在佛雷瑟河口集结,浩浩荡荡游向它们的出生地。自进入河口开始,它们就不再吃任何东西,全力赶路,逆流而上将会消耗掉它们几乎因此的能量和体力。有些鱼跃到了岸上成了其他动物的美食;有些鱼快到达目的地之前力竭而亡,和它们一齐死去的还有肚子里的几千个鱼卵。最初雌鱼产下的每4000个鱼卵中,只有2个活下来长大并最终回到产卵地。到达产卵地后,它们不顾休息开始成双成对挖坑产卵受精。在产卵受精完毕后,三文鱼精疲力竭双双死去,结束了它们为繁殖下一代而进行的死亡之旅。

三文鱼的一生,充满了危险和悲壮。它们克服重重困难,躲避无数危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逆水搏击,为下一代给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也许它们这样做只是遗传和基因使然,但这一生命的过程,依然让我感动。这一生命的过程,让生命本身显得弥足珍重。使命,不管遭遇多少险阻都要完成一生的使命,哪怕以生命为代价。这种使命感,这种生命的付出,让新的生命得以延续,让三文鱼这一鱼种得以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

和三文鱼相比,我们人类要幸福得多。从三文鱼身上,我们能够感悟到什么呢?人类为了繁衍下去,为了我们的后代,我们的使命是什么呢?

人类生命的进程中,也就应有十分明确的主线,我们就应发奋成长,不惜一切代价使生命变的成熟;为了成熟我们就应去经历,经历自然、社会、人文和历史,使我们的生命变得完美;我们更需要有使命感,活着不仅仅仅为了活着而已,我们生命的背后有使命存在,这些使命也许各不相同,但从终级好处上来说,就应是一致的,是为了让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在更加和谐自然的世界中幸福的生活。也许我们不需要像三文鱼那样以生命为代价,但完成这一使命的精神,却就应比三文鱼的回游产卵更加严肃和不可动摇。

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忘记了自己需要成长,变得懒惰、无聊和平庸;有太多的人忘记了就应去经历,变得胆怯、狭隘和固执;有太多的人忘记了自己承担的使命,变得苍白、迷茫和失落。那成千上万的在三文鱼回游的季节来到河边的人们,在观看三文鱼与死神搏斗的同时,是否从它们身上得到一点点感悟,并且重新开始思考自己生命的历程呢?

回到原点作文 篇7

学过数学的人都明白,想要建立一个函数或方程的图像,首要工作就是确立原点。然后,才能建立坐标并作图。图像上每一个点的坐标,都是相对于原点来确定位置,原点就是整个图像的根本。

同样,对于国家这个宏大的函数图景,尽管它有着各种复杂的自变量、因变量和对应关系,但它只有一个原点,一个根本,那就是人民。从先哲们“民贵君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的观点,到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舟之辩,再到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三民主义大同理想,以及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无不点明了原点所指、根本所在一一一以民为本。

但是,当今之社会,当今之国家,本末倒置、不识原点者,可谓不少。例如部分官员心中已无公仆之心,反以封建时期“牧人者”自居。思想的偏差,根本的缺失,原点的无视,造就了一件件啼笑皆非的事件。怒喝上访者“我服务的是人民,不是你一个人”的有之,勒令开发商把建设好的商品房拆除,置公众利益不顾,只为政府“风水”者有之,为GDP增长,暴力强拆都有之。

我们的公民,也有众多身为主人而不自知,没有意识到自我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的原点。很多人只关注自我房价涨未?股票升否?但对自我要承担的公民职责躲之避之,不愿投身于基层民主,不愿行使自我应有之责,对社会不公平现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些忽视根本,无视原点的现象是有根源的,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却必须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公平,公平权利,人民幸福感,于是有了GDP世界排行第二,幸福指数排行却100多名的现象。

所幸,近年来,国家最后认识到原点的重要性。从温总理两会上“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执政为民”论断的提出,到今年来关于“幸福”的全民大讨论,无不揭示了政府向“民本”这一原点的回归。

我们的社会,公民意识也在逐渐觉醒。君不见广州地铁的“举牌哥”,君不见各地纷纷出现的“维权斗士”,他们都是回到原点的先行者。

想起孟德斯鸠的名言:“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是的,难道不是每个人的尊严构成了国之尊严,每个人的权利构成了国之权利,每个人的幸福组成了国之幸福。

回到原点的诗歌 篇8

我想占有一田草地在这个村落里

一整个季节可以躺在上面仰望夜空

我想拥有一片沙滩在蔚蓝大海的对面

可以踏上一行行足印不被抹去

我想建一座长桥从现实直达梦境

每天清晨我携恋人的手走过

我想筑一栋木质阁楼在海洋中心

用星星装饰风帘弦月点缀后院

我想流一泾清澈的小溪从森林深处

我想铺一条幽寂别径抵达远方

我想要远离人群居舍自己曾今

我想要寻觅未知新奇偶然相遇

我想小溪会变得浑浊

我想蜃景不再前往的那方

我想自己只能经由梦想走到现实

我想再深的足痕也烙不仅大地的心房

我想我会厌倦仰望——

一如天边的你——爱慕孤独

或是春天

或是那春天凋萎的花绽放得过早

或是那迎着寒风抖动的枝条太过柔弱

总经住离别凝露于瓣叶上的清水

滴落像泪水渐渐盈满眼眶

羞怯了嘴角淡染的嫣红心头暗涌的殷润

给我整个冬季亦不会厌倦那凄清

着色的深秋林木一颗颗默守着孤寂

飘落一片蔫黄的枫叶飘落一个早熟的秋天

还是带有青桔的酸涩依依不舍地挽留

沉落的金色夕阳没去的忧郁目光

幻想一次又一次地把你拥在怀里当

晴朗的`夏夜里辰星争相放出耀眼的光亮当

清冽的溪水正泠泠流过当

不理会听众感受的高音歌唱者再一次放开咽喉当

流萤停落复又飞起当树的阴影斑驳摇曳

又一次将你拥在怀里用急促的呼吸抚和宁静

像你只是走过而未曾停留在雨后的青石上

在清晨的花草旁我凝而不视的目光木讷呆滞的心房

像我只是停憩息而怠惰了远方在白云之上

在你身旁无餍的时光近处的远方

0分作文——回到原点 篇9

《回到原点》

尼玛!你们这些阴险的出题者,就这样对待我这么一个复读生吗?上一年以为“与你高考为邻”已经结束的我,仅仅因为改卷人犹如“海豹特种部队”作案之神速,秒杀拉登叔叔一般,秒杀了我的文章《与你为邻》,而回到高考的原点,参加浮云似的的高考。到底这是肿么了?

神马是“原点”?听老子说“道”还不如听“老子”说道:诗云——苏丹红,吊白块,福尔马林,瘦肉精。

地沟油,敌敌畏,无根豆芽,孔雀绿。

毒黄瓜,塑化剂,齐齐抢购工业盐。

毛发酱油,三聚氰胺,墨汁薯粉嗨翻天。

大头娃娃何须怕?神州遍地化学家。

日本核漏何须怕?百毒不侵是中华!

看吧,改卷官,你吃了那么多好东西,腰不酸腿不疼了吧,尿尿也大力些吧!你回不去原点了,锋芝恋也回不到原点了,药家鑫也回不到原点了,貌似房价物价也回不到原点了。

除此之外,我纳闷,惠丽我苦恼:中国人口之多,竞争之大,想凭借一次高考跻身堂堂“重本大学生”之行列简直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越像机器人的考生却越容易进。喜爱追求真理的高中生却难以被大学发掘。我们求知若渴的心一次又一次都被“深宫老嬷”般的老师浇来冷水——理由是“这个知识高考不考。你还是多把时间花在高考题上吧!”

也难怪,一切为了“升学率”的学校强迫一切为了“薪水奖金”的老湿去强迫一切为了“出路”的孩子变成一切为了“高考”的考试机器。制度让我们消去了角,抹去了棱,一板一眼,愚昧无知,浑浑噩噩,碌碌终生。让不同的人变得一个鸟样。社会问题我们熟视无睹,个性心声我们置若罔闻。学校培养我们为了个所谓“功名前程”而甘于变得自私自利,变成行尸走肉。

钱学森爷爷您就看着吧!国内就算有您说的“人才”,就算能突破应试制度的桎梏,也难以逃避食物百毒的侵蚀。官场腐败,学术腐败,楼价坚挺,食品有毒,人心功利,面对一个又一个绝望,小弟我虽然拍砖但仍然表示鸭梨很大——我们黎民百姓伤不起,我们黎民百姓回不到原点„„

我知道我写了改卷爷你不喜欢看的东西,此时此刻我也明白自己回不去拿到卷子时的原点。但希望您打个零分给我吧,这样一来拙文就可以和它的姊妹篇《与你为邻》团聚咧。

另外,感谢您,希望您吃多点无害的食物。我还是送首小诗给考官您:傲枝虽立天涯处,不敌污浊天万里。

葱茏青春已不再,捡尽寒枝泪沾衣。

回到原点读后感 篇10

读着抒情的散文,能让我的心情放飞;读着精彩的小说,能让我的幻想放逐;当读完《回到原点》一书后,则令我百感交集,在吸收书中精髓的同时,也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进行反思。

书里除了讲述了教育的灵魂、如何保卫孩子的童年等一些我们容易忽视的问题外,还分析当前教育所存在的普遍现象,来警醒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确实值得一读。其中有几点是我体会最深的。

首先,是林少敏与张文质在谈论到保卫童年这一话题时,认为当前学校已经是脱离了教育的本质,有功利化的行为。我觉得教育的评价是比较复杂的,所以用评比、竞赛、考试等形式去评定学校,是在所难免的;而且现在社会竞争激烈,要想学校有生存以及发展的空间,去迎合社会的要求,也是迫不得已的。但问题是我们当教育工作者的要带着良心去工作,本着教书育人的思想,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不能把学生当作是制造好成绩的机器,不要把学生当作拿奖金的“摇钱树”的话,我相信我们的教育就没有了功利关系了。

当今社会里,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现在的小孩衣食无忧,又由于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的原因,在家里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仅生活习性比较懒惰,思想上其实也比过去的孩子缺失了许多东西。其实,这就是为功利所困的“失真”教育。现在大家都不难发现,新闻里常报道:一些青年因为口角而杀人;富二代醉酒驾驶撞人后扬长而去;一些有钱人说用钱就能解决问题等。因此我们慨叹:现在的人怎么越来越粗暴的呢?这就反思我们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方面还是否做到最好了。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在教育上不仅仅是要对学生进行刻板的学科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灵魂洗涤和精神的再塑造。

其次,在还学生自由这一问题上,也是要下工夫的。书中毫不客气地指出:人身自由是中国教育中严重受到忽视的教育自由。不能以任何遥远的目的牺牲儿童的身体利益,不能牺牲儿童的欢乐、游戏和交往的需要而把儿童放置在劳累之中。但有时反思我们自己呢,会有意无意地范下这个错误。有时是因为抓紧评讲练习的进度而拖延了下课的时间,有时是怕出危险而减少活动的时间,()有时是火在当前把学生大骂一顿,有时甚至是为了掌握知识而反复地练习。所有的这些,都是在剥削着学生的自由,摧残着这幼小的生命。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认识到这些是错误的行为的话,才会懂得关爱我们的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第三,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北京电视台记者马薇所举的一个国外学生莎拉的学习例子,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事例。我们现在布置作业,没有考虑孩子的能力特点,只是考虑到自己批改时的方便,就“一刀切”,统一作业。其实细想一下,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折磨,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还要再做。所以,有时在作业布置方面要学会灵活,适当地根据学生实际来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以达到激励效果。

但话分两头,我对书中所说的因为要培养学生个性而允许孩子动着学习的观点持保守的态度。虽然我们的课堂要求学生端端正正地坐着听课,不许乱动是有点压抑了学生的自由,但对于学生人数比较多的教学班来说,起码它能保证学生的听课率,也保证教学能按计划进行,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懂得规范的一种途径,如果允许个别好动的学生边玩边学习,由于他们的自制力不强,所以不但不能培养个性,还连基本的知识都学不进去。所以,我还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堂纪律,坐立的姿势,这是学习的基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书中所选取的文章也好,所引用的名言也好,甚至是举的例子也好,作为教学工作者,都要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孩子,教育的任务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人格的培养,还有的是人文的关怀。只有把别人的孩子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来教,才会切身地为孩子着想。

回到原点作文500字 篇11

回到原点是人生另一起点,我们不是等待未来,而是创造未来,那么回到原点也是必不可少的。就像那位老船长的三个儿子。这位船王捕鱼经验丰富,他老了以后倾尽全力教导自己的三个儿子,儿子们却都不成器。旁人问:“你教了他们什么?”船王说:“我告诉他们如何扬帆出海,一往无前。”旁人笑曰:“这就是你失败的原因了。”失败是一个宝藏,提供了一个直面失败的机会,也许头破血流,也许伤痕累累,却是在品味苦涩中寻找甜蜜,在无边黑暗中思索光明。在走错了方向,回到原点后才能知道正确的方向在哪里,才找到了人生的另一起点,创造未来。回到原点不是徒劳的荒废光阴,而是经验积淀。自身完善的过程。

我曾听闻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到原点的故事。他是一位游手好闲的公子少爷,整日只知花天酒地,上帝派了位美丽使者唤醒他。他虽沉迷于娱乐,但他在弥漫的物欲世界里回到原点。顿时一飞冲天,绽放奇彩,努力而获得诺贝尔奖。

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回到原点,回到出发的地方。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城市,一个国家都有一个原点。

回到原点作文700字 篇12

记得那时候,单纯的我天真烂漫的度过了小学时期的一个又一个春秋。即使没有考到理想的中学,也赶忙擦干眼泪,和同学挥挥手,离开了小学,走进了现在的中学。可是,到了新的环境,我发现我原本单纯的交友之道在这里行不通,我渐渐找不到原本单纯的友情,我不知道如何维持同学之间的情谊。逼于无奈,我只好试着适应这里的一切。尽管我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出乎我意料的人与事。可我都一笑而过,时间会慢慢淡化一切的。可是,我却怎么也没想到,傻傻而又无能的我,却没有顾及到别人的感受,我会是如此令人反感。

被人误会,辱骂,憎恨,一开始,我在无力的反抗,可是,我发现我的傻傻的反抗只会显出我的无能与对父母的依赖。至今,那些愤怒的眼神,鄙视的眼光,轻蔑的语气至今我还记忆犹新,那是我看似洁白的人生中一个显眼而又抹不去的污点。我感觉的到,我的心灵慢慢的在被扭曲,随着心智的成熟,家庭的是非与变故,我开始看清了我身边充斥着嫉妒,竞争,现实,人性的丑陋,甚至朋友的一举一动我都会擦觉出他的意图,总是把他们往坏的一方面想。当他们无私的帮助我的时候,我会出乎意外的感谢他们,我感觉到,我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阳光与乐观,变成了黑暗而极度悲观的一片乌云。身边那些所谓的朋友令我明白到一个道理,当你对于他有利用价值时,对你是多么的友好,可是,当他把你利用完之后,却义无反顾的贬低你,从没把你当朋友看。这些人有很多,甚至是坐我周围日夜面对同学,这些可恶的东西令我十分苦恼。为什么人会是这样。

上一篇:《菜园里》课件设计下一篇:新年安全事故检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