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精选8篇)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 篇1

与您的治疗组医师约定签字时间,然后通知家人来医院签署手术知情文件,并及时补足您的住院押金。手术前应该了解什么内容?签署哪些文件?

应了解您的病情诊断、手术方式、手术和麻醉的风险、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等,在了解上述情况后,应该仔细阅读并签署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特殊耗材自费同意书、病理冰冻切片检查同意书等4-5份文件。手术前一般要做什么准备?

术前病人应尽可能洗头、洗澡,更换清洁衣服;手术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最好进食半流质或流质饮食,例如,稀粥、汤等,同时可加服一些肠内营养制剂;手术前一天的上午,护士会帮您清洁手术区域的皮肤、剃除手术区域的毛发、进行抗生素和麻醉剂过敏试验;手术前晚一般要灌洗肠道;晚夜间若情绪紧张无法入睡,可服用安定片帮助睡眠。

手术当天应禁食、禁水,根据情况,手术前可能会留置胃管、尿管。

如果您有假牙、首饰、手表、眼镜及其他贵重物品,请勿带入手术室。

/ 3

病人手术时,家属如何等待手术情况的消息?

家属一般在病房等待即可。手术完毕,您的治疗组医师会回到科室向家属说明手术情况。

若术中有新情况需向家属通报,护士会到病房通知,家属可乘大厅电梯到十二楼手术室外并请手术室工作人员通报手术医师。病人手术后,家属(陪人)应怎样做?

做好病人的心理安慰及思想工作,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协助病人日常生活护理并向医生反馈病人情况。病人咳嗽时帮助保护伤口。协助护理人员防止胃管、尿管、引流管脱落。手术后饮食应当怎样调节?

手术后饮食应进行有规律的调节,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影响手术效果,增加不必要的痛苦。一般规律是:清流(温开水)流质(米汤)半流(稀粥、面条等)普食。一般根据手术情况、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病人的自我感觉来决定。

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后,回病房休息3~4小时,待麻醉基本清醒后,可进食少量的流质或半流饮食;多数人第二天可进普食。开腹肝胆胰脾手术后进食应在胃肠功能恢复后,时间一般在手术后48~72小时,个别情况下可能需要4~5天或更久。应当严格按“清流流质半流普食”的顺序进行调整,具体饮食安排应根据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自我感觉来决定,医生会详细告知您。

/ 3

病人病情有变化时,或需找医生处理该怎么办?

首先向值班护士报告,请值班护士帮助您通知您的治疗组医师;如遇节假日或晚夜间,治疗组医师不在病区,护士一般会通知当天的值班医师处理,如有需要,值班医师会和您的治疗组医师联系。病人住院期间,如何了解已发生的医疗费用?

科室办公护士会将您每天发生的总费用打印出来,请注意查看。若有疑问可向办公护士询问。出院结帐后也可要求结帐处打印出住院期间的明细帐目。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 篇2

1.1 焦虑

精神病患者入院后, 在等待手术检查过程中情绪变化无常。有的患者担心手术做不好, 留下后遗症, 所以不承认自己有病, 不愿接受手术;有时频繁的检查及其家属和工作人员不恰当的表情和言语, 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情绪, 甚至导致病情发作。另外, 临床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 也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情绪。

干预措施:医护人员首先要给予患者极大的热情和关怀, 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 当场解答患者提出的每个问题, 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术后成效, 消除疑虑, 积极配合治疗。

1.2 恐惧

大多数患者常年住院, 会对医院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同时惧怕家属将自己送到医院后不陪住, 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 患者住院时, 护士要热情主动地向患者介绍院规, 缓解紧张气氛, 使患者放松。

1.3 抑郁

长期有病的患者面对社会、家庭、生活、工作的压力, 常常会对前途缺乏信心, 心理压抑, 情绪低落, 悲观厌世, 自责, 不想住院治疗, 对生活失去信心, 甚至想自杀。

此外, 社会的偏见, 人们的歧视, 家庭的冷漠, 容易使患者产生自卑心理。自我评价过低, 易产生孤僻、自伤行为。

干预措施:对个别情绪明显异常的患者要加倍关怀。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 在与患者交流中努力选择一些以往患者感兴趣的话题, 鼓励和引导他们回忆愉快的事。在情感上给予一定支持, 有助于患者减少抑郁, 增强自信心[1]。

1.4 精神衰退

因长期受病情影响, 患者情感淡漠, 思维贫乏, 行为孤僻, 遇事退缩。住院后, 生活涣散, 不讲卫生, 术前检查不配合, 给手术准备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干预措施:术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交流, 让其家属配合检查, 待术后患者精神症状消除后, 多教患者一些生活技能、劳动技能、学习技能及社会交往技能, 使患者逐渐增强适应能力。

2 术前护理

(1) 对认知力较好并有求治欲望的患者的护理。除做好基础护理外, 还应做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工作, 说明手术的效果, 交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使其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向患者介绍手术前要做的准备, 包括各项外科常规检查、检验, 取得患者的配合;介绍术后可能短暂出现的并发症;以身边的病友或熟悉的患者为典范, 列举同类手术成功的例子, 取得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和对医院的信任, 与医务人员密切合作。

(2) 对认知力缺失或拒绝合作的患者的术前护理。引导、督促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帮助患者洗浴、更衣, 保持皮肤干净, 督促患者多进食流质软食、水果, 防止便秘, 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 增强体质, 为手术做好准备;除诱导患者合作、做好术前准备外, 还要对各项检查、检验做出合理解释, 使患者减少疑虑;合理运用“善意的谎言”, 取得患者的信任, 如术前为患者理短发, 告诉患者这样可显得更精神, 可使用形状、颜色相似的“安慰剂”以替代抗精神病药, 通过暗示减少患者因停药而病情复发或怀疑;以做检查的名义取得患者的合作, 引导患者静卧, 接受静脉输液, 从而实施麻醉。

(3) 麻醉选择。由于精神病患者存在自我、意向、环境、人际关系等认知缺陷, 与医护人员沟通非常困难, 时而躁动、兴奋, 常不配合麻醉, 故应以全麻为首选[2]。但对于能配合的患者, 硬膜外麻醉或局麻也可选用。手术应以简单、有效为原则,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 尽量减少乳胶管引流的放置, 以防止患者牵拉引流管, 造成不良后果。

(4) 术前应注意的问题。 (1) 掌握接触患者的技巧。与患者接触时, 距离一般保持在20~30 cm, 尽量保持内角75°左右, 这样既可以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 又能取得患者的信任。

(2) 合理运用沟通技巧。术前护理的大量工作是通过语言沟通来完成的, 巧妙地应用语言艺术, 可取得最佳效果。与患者交谈时, 要信心十足, 特别对手术的疗效, 语气要坚定, 不容置疑, 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在问答方式上, 对患者的提问, 一定要正面回答, 切忌模棱两可;在语言内容上, 除前述关于手术开展方面的信息外, 不必过多谈及手术以外的情况, 以免患者产生不必要的疑虑, 影响其接受治疗的决心;在语言性质上, 注意多用肯定性、鼓励性、引导性语言, 以帮助患者坚定信心和勇气, 切忌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 以免引起患者的反感, 使患者失去耐心。

3 术后注意事项

(1) 术后精神病患者大多情绪不稳定, 所以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术后注意的事项, 对妄想患者给予同情和安慰, 对夸大妄想患者不争辩, 对躁狂患者多诱导, 避免用过激性语言;并让其家属多探视, 生活上多关心。

(2) 加强基础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及其床铺平整、干净, 留置尿管时, 应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行膀胱冲洗, 加温后每日冲洗1次, 防止褥疮、尿路感染等。精神病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 由于剂量大、种类多, 易导致血小板减少, 凝血机制差。术后应严密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以及敷料是否干燥。加强对引流管的观察, 妥善固定, 防止脱落、扭曲、打折, 保持通畅,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量。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防止窒息及并发症发生, 翻身时协助拍背排痰,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如遇呼吸困难者, 可行气管切开术, 以利吸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

(3) 高血糖的护理。在护理时, 及时对血糖、尿糖进行监测, 因为患者术后的血糖易不稳定。根据结果及时调节胰岛素用量, 胰岛素采用微泵静脉维持, 并在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 密切注意有无低血糖反应。

(4) 一般患者对术后的疼痛耐受力差, 难以很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 易将伤口敷料、引流管拔掉, 甚至抓开伤口, 导致感染。因此, 术后患者床边必须由专人护理, 必要时给予患者约束, 对疼痛明显者, 可给予药物镇痛。

(5) 加强安全管理。在麻醉苏醒的过程中, 精神病患者可能出现兴奋、躁动不安, 加之病情的特殊性, 床位禁止放置危险物品, 如剪刀、钥匙等。为防止患者坠床, 抓扯引流管, 自伤或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 需设置床档, 暂时给予保护性约束。提供安静、宽敞、温度适宜、色彩淡雅、陈设简单而安全的环境, 减少各种不良因素对患者的刺激和干扰, 播放舒缓的音乐, 帮助患者放松紧张情绪, 降低病室内光线强度, 妥善安排常规护理和治疗操作时间顺序, 降低各种噪音, 减少留住时间等。

(6) 做好心理护理。对于那些病程较长, 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的患者, 可以多举一些手术成功的病例, 解除其后顾之忧;对术后出现不适或疼痛的患者说明原因, 引导患者多参加病室活动, 调节患者情绪, 激发其对周围事物的兴趣,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及护理[3]。通过开展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 把不良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鼓励患者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性格, 主动参加社交活动, 多与周围人交流;善于自我调节, 稳定情绪, 学会自我放松和思考。运用心理护理方法促进患者提高活力和主动性, 使其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消除自卑心理, 增加自信心, 既有利于康复, 又提高了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江晓莲, 王连仲, 余丽芝, 等.精神分裂症手术患者心理分析及治疗干预[J].中国临床医药实用杂志, 2004 (19) :79~80.

[2]张立兰.精神病人急腹症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 (1) :19~20.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 篇3

【关键词】围手术期;手术;护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481-01

所谓围手术期,就是指患者进行手术前、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的整个期间,换句话说,就是自患者入院伊始到经过手术,痊愈出院的期间。在不同阶段,护理人员有相应的职责: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身心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患者具备经受手术的身心条件;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在于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患者的安全;在手术后,护理人员要为患者相应生理功能的恢复提供帮助,并严格监控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尽快康复。对于外科手术来说,手术前以及手术过程中各方面的有效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其中护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手术后适当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自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31~82岁,平均年龄(41.6±3.5)岁;均需住院接受手术治疗。

2、方法

以手术前、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为划分阶段,观察在该三大阶段对患者的护理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对比三大阶段的安全隐患率。

3、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3.0统计软件,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经观察发现,手术前安全隐患占14%,手术中占37%,手术后占30%。在围手术期的不同阶段的护理工作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安全隐患。

1、手术前护理的安全隐患

经观察,在手术前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安全隐患:(1)护理人员的没有将手术过程以及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风险明确告知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这样只要在手术过程中发生意外或者手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及其家属接受比较困难;(2)手术前护理人员没有对患者进行心理开导工作,患者内心具有恐惧感,这会影响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3)术前对患者的评估不准确,可能会导致患者在术中及术后出现意外;(4)术前护理记录不规范,可能会遗漏术中所需要的必要资料;(5)术前准备工作不符合手术要求等。

2、手术中护理的安全隐患

手术中护理主要存在以下隐患:(1)手术进行中与主刀医生对话不规范,或者行为不当,这些会造成患者不安全感,一旦患者手术恢复不理想,家属就容易怀疑是手术操作有失误;(2)未进行严格的检查核对,可能会出现接错手术患者、患者手术体位不适当甚至是将手术器械遗落在患者体内;(3)标本管理不严格,可能会造成丢失;(4)手术所需药品及设备准备不齐全,等等。

3、手术后护理安全隐患

手术后护理主要存在以下隐患:(1)护理人员监察不细致,未发现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或者专业素质较低,未及时汇报,可能造成最佳抢救时机的延误;(2)确保患者安全的措施不到位,患者可能出现坠床、褥疮等;(3)没有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手术后恢复注意事项等健康知识教育;(4)手术后交接工作不仔细,可能是术后护理人员不清楚患者的治疗情况;(5)在患者面前评价其他护理人员的工作,这就很容易引起患者的误会及纠纷等。

三、讨论

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目前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重要指标,也是患者就医选择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的重要场所,其安全管理尤为重要。现在手术护理的内容已由单纯完成手术配合扩展到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由于手术护理中点多面广,且其护理具有连续性、动态性、直接性和具体性,故在手术护理中还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手术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手术安全密切相关,任何疏忽大意或差错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做好手术护理的安全管理,是确保手术治疗、抢救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难度手术越来越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将安全管理应用于手术护理中来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是值得护理管理者探索的重要课题。经观察分析,患者手术前、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的护理工作中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对此,医院要针对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防范措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手术前护理风险的对策

接送患者一律使用手术室专用平车(车轮带锁),并将平车的床档支起,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避免手术患者摔伤或坠床。在运送手术患者时特别是手术后不仅要迅速平稳,还要有效地固定好患者的各条管路,以免在运送过程中发生管路滑脱的现象。相关的护理人员要仔细的做好手术的准备工作。首先,护理人员要注意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在护理实践中注意总结经验,护理记录要完整、准确;其次,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并且在患者手术前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解除内心的恐惧,缓解紧张情绪,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基本的护理常识以及保健教育,并告知将行手术情况;再次,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详细询问病史,并将具体情况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并确保各项医嘱得以切实履行;最后,对择期手术患者,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系,并为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

2、手术中护理风险的对策

首先,护士要确保手术所需设备、药物已准备妥当,手术过程中,始终要有护士陪伴在患者身边;其次,手术进行中主刀医生与护士的对话要恰当得体,避免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再次,要注意保管好手术标本,进行必要的登记;最后,手术完成后,护士要亲自将患者送回病房,并将患者情况详细告知病房护士。

3、手术后护理风险的对策

首先,病房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手术方式、经过等详细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并对患者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提醒,并耐心的向患者家属介绍基本的护理保健常识以及陪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其次,对于情况比较严重,需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要做好突发停电状况的应急准备;再次,要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并做好记录,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配合医生采取应对措施;最后,注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补液的速度。

参考文献:

[1]亓月琴,丁淑贞.手术室护理管理与操作规范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 篇4

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开放病房只接收自愿住院治疗患者,实施开放式管理。病房尽可能为患者提供现有条件下较为宽松的生活和治疗环境,患者将享有现有条件下最少限制的个人行动自由,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合理实行病房管理,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在患者已经签署自愿住院治疗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医院还特别要求患者及其监护人签署本知情同意书,以强调有关重要事项: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自愿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可以随时要求出院,医疗机构应当同意。”所以,当患者本人与其监护人在出院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医院将尊重患者的意见。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四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医疗机构认为患者不宜出院的,应当告知不宜出院的理由;患者或者其监护人仍要求出院的,执业医师应当在病历资料中详细记录告知的过程,同时提出出院后的医学建议,患者或者其监护人应当签字确认。

3、住院患者可于每日早 7:00--晚 7:00 的非就餐和诊疗时间,在本院范围内活动,院内不安排医护人员陪护和巡视,但患者应遵守病房作息时间和限定的活动范围。

4、患者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到院外活动,应遵守请假制度,填写请假申请表,并取得其监护人的同意。患者在请假外出期间,与医院的医疗服务合同关系暂时中止,患者的人身安全和行为,由患者本人及其监护人负责。不请假而私自外出者,与医院的医疗服务合同关系自动解除。

5.患者对医师提出的治疗方案享有选择权和决定权。如果医师认为患者的选择从医学的角度对患者不利时,医师将与患者进行解释和协商,帮助患者选择最适当的治疗。

6、下列情况下,应终止住院治疗关系:

(1)患者与医师在治疗问题上不能达成基本一致的意见;

(2)患者与医师在治疗问题上达成一致,但随后拒不执行或经常违背约定;

(3)屡次违反医院或病房的规章制度,并不能改正;

(4)出现欠费而拒绝补交;

(5)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院(医院对此将保留诉讼权利);

(6)罹患传染病或者严重躯体疾病不再适合在精神疾病专科医院住院治疗而拒不转院的;

(7)出现触犯《刑法》或《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

(8)其他应当终止住院治疗关系的情况。

7、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权要求患者家属 24 小时陪住或雇护工陪护。陪住人对患者的个人安全负有责任。因陪住问题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且患者可能出现精神卫生法规定的“伤害自身”或“伤害他人安全”情形时,医院出于患者安全性的考虑,有权将患者转入封闭病房,或终止住院治疗关系。

8、如患者病情明显变化,医护人员评估患者不再适合住开放式病房,医院将及时与患者监护人联系,协商转入门诊治疗、转入封闭式病房、或转入非自愿住院治疗。在紧急情况下,医院可在家属到来之前暂时将患者转入封闭式病房。

9、住院期间,患者可携带病房规定之内的私人物品,建议不要携带贵重物品。患者自行带入的私人贵重物品应由患者自己妥善保管,如有遗失,本院不承担赔偿责任。

10、患者在住院期间,如出现不属于医院应当防范的或不可抗拒力原因的事件,医院不承担责任。

11、患者在住院期间如与其他患者发生口角或肢体冲突,应自行与相关患者和家属协商解决,或自行报警由警方处理。

12、医院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四十条的规定:“精神障碍患者在医疗机构内

发生或者将要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没有其他可替代措施的情况下,可以实施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应当遵循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并在实施后告知患者的监护人。” 上述情况表明患者不再适合住开放式病房,医院将及时与家属联系,协商转入门诊治疗、或转入非自愿住院治疗。在紧急情况下,医院可在家属到来之前暂时将患者转入封闭式病房。

13、患者在医院内出现触犯《刑法》或《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如与其它患者或家属斗殴、致伤其他患者或家属),医院有权采取措施立即制止并报警,与患者终止治疗关系,由人民警察按照相关法律进行处理。

14、特别申明:开放病房旨在为所有患者提供最少限制的治疗环境,但是精神疾病的特点使得患者的病情经常变化,患者本人发生意外以及受到其他患者伤害的风险不能完全、彻底地防范,因此,建议患者慎重考虑是否选择入住开放病房,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您对以上信息如有不明之处,请向您的主管医师询问。

您以下的签字表明:

(1)您的主管医师已向您作了充分解释;

(2)您已经理解并同意上述内容;

(3)您和家属已充分了解住开放病房可能的风险,仍自愿选择入住开放病房,并同意 承担相关的责任。

(4)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您的监护人也负有相关责任,但医院不承担对您的监护责 任,因为医院不是您的监护人。

患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患者监护人签名:日期:年月日

监护人与患者的关系:____________

监护人授权的代理人签名:日期:年月日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 篇5

关键词:外科,手术,心理特征

手术是外科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很多患者在手术之前都会出现焦虑、烦躁等心理紧张情绪[1]。尤其若是急诊手术,因为患者起病很急,病情严重,病情变化快以及患者对手术还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恐惧感尤其强烈[2]。这些心理因素都会加重病情,严重的甚至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因此,在患者手术之前,护士如何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对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策,使患者能够平稳接受手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在心理上给予患者以指导及帮助,以行为来解除患者的紧张等负面心理因素,促使其身心健康[3]。现将笔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住的外科手术患者216例,其中男性128例,女性88例。年龄16~83岁,平均年龄53岁。

2 患者术前心理分析

临床上护理工作长期是以疾病为中心,忽略了心理方面的护理。由于每位手术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有所不同,患者的心理活动也会不同。因此,医护人员首先要分析每位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随着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也被日益提上日程。在进行护理工作之前,我们就有必要先分析手术患者常见的心理忧患。

2.1 焦虑心理

手术患者在手术之前常有焦虑心理,主要是因为患者对手术缺乏认识,怕疼痛、怕麻醉,也怕术中出现意外情况,还要担心医生的技术是否好。这些都是产生焦虑的原因,也还有患者对自己术后考虑,急诊患者缺乏思想准备。爱美的年轻女性怕术后留下瘢痕从而影响美观,这些心理因素都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

2.2 紧张、恐惧心理

无论是何种手术,也无论手术大小对患者来说都是从未体验的。手术患者的潜意识中就会意识到这种刺激,继而引发交感神经系统作用,促进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有的患者甚至上手术前出现四肢冰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害怕,也即是紧张、恐惧心理。

2.3 悲观、忧郁、绝望心理

患者会产生悲观、忧郁、绝望等不良心理情绪一般都是因为病情和昂贵的医疗费用所引起。这些患者常因悲观而致意志消沉、缺乏信心,这样又会降低患者的机体防御力及免疫力,进而使手术后的恢复较慢,有的患者甚至在术后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导致轻生。这类患者主要表现为不愿说话、运动、食欲不振等。

3 护理对策

分析得出了外科手术患者的常见心理隐患,我们护理人员就必须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基本情况及性格特点,深入了解患者心理,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减少手术患者心理因素对手术及疾病的影响。

3.1 对焦虑患者的心理护理

焦虑是外科手术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患者入院后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所有饮食及睡眠等都会有不适[4,5]。同时患者还会对自己患有的疾病感到焦虑。针对患者的情况,我们应该做到对待患者态度热情,用亲切的话语交谈,耐心细致的给患者介绍医院的情况及周围的环境;同时对患者护理要有耐心、责任心和同情心。我们要为患者有在家的感觉,舒适的住宿环境,向患者细致介绍病区的休息及探病时间、病区的制度及环境、常用东西的放置位置及同病室的病友,让其尽快适应医院的生活。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护理时还注重仪表、自信心及责任感。与患者接触时要注意语言柔和、态度真诚,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控制好自身情绪,不能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工作中,进而对患者产生影响。给予患者耐心心理疏导,稳定情绪,使患者从焦虑中解脱出来。

3.2 对恐惧、紧张患者的心理护理

恐惧心理在临床上常以患者紧张形式表现。由于患者不了解自己病情,都是被动的接受各项检查、治疗,这就会使患者产生恐惧感[6]。而且疾病本身所产生的疼痛等疾病表征都会使患者产生恐惧。虽然手术可以解除患者病痛,但是患者也怕手术后就不醒来。所以护理人员要善于彻底了解患者心理特点,有时间就与与患者多交谈,解除其心理紧张,护理人员还应事先将患者自身情况及手术情况告知患者,运用自己掌握的有关疾病与手术知识,恰如其分的向患者解释病情,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要学会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减少对各种情况的恐惧心理,消除紧张,增强信心。

3.3 对悲观、绝望、忧郁患者的心理护理

患者产生悲观、绝望、忧郁等情绪会降低患者的机体防御能力即机体免疫力[7,8]。对待这些患者护理人员要理解患者的心情,尽量进行心理疏导及劝解,让患者树立信心,以乐观主义精神对待疾病。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要告诉他目前的医疗水平已经完全可以治好他的疾患;对于病情重的患者可以将一些专业知识告知患者,告知患者最佳的手术方式,使患者知道医护人员对病情的了解,对手术的重视,并说明手术的成功与预后都是比较好的。对于有经济困难的患者,要尽量帮助、同时给予精神安慰,让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利用不同的时机,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护理,以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术前教会患者一些放松技术,如深呼吸等。

4 结果

对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216例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所有患者都顺利的度过了手术期,且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5 讨论

通过对216例需要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继而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有征对性的心理护理,使所有患者都安全度过了手术。这其中护士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的心理为重点,把手术效果、病情的恢复作为心理护理的最终目标。通过术前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对术中情况的耐受性明显提高。很多护士在患者术后也积极与患者沟通,加强了进一步的心理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也就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心理护理使患者在精神上得到了安抚和激励,使患者情绪稳定,在意志上会变得坚强,在信念上会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在对待治疗的态度上由被动变为主动,进而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和社会效益。手术患者的心理分析探索及心理护理是患者尽快接受手术,病情有效恢复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我们的临床实践,充分证明了外科手术患者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的重要。

总之,手术是治疗外科疾患的必要手段,手术前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及疏导,有利于患者度过外科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也能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林冬红.浅谈手术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J].基层医学,2008,12(12):43.

[2]吴清梅.浅谈手术患者术前心理护理[J].中外健康,2011,8(12):323.

[3]王霞.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7,2(35):161.

[4]魏彩梅.手术病人术前访视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6):124.

[5]Jenaro C,Flores N,Orgaz MB.Vigour and dedication in nursingprofessionals:toward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work engagement[J].J Adv Nurs,2011,67(4):865-875.

[6]张群英.浅谈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基层医学,2010,14(18):40.

[7]Scuffham PA,Synnott R,Turkstra E.Present and past carers'health:some considerations[J].Int J Nurs Pract,2010,16(6):609-615.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5~2011年间收治的83例肝胆管结石患者, 其中, 男性43例, 年龄在11~64岁之间, 女性40例, 年龄在13~69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肝胆管结石, 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等, 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采用常规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 并记录所得数据。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 并记录所得数据。

1.2 方法

(1)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前, 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 以确定患者的病情。除对患者采用先进的诊断仪进行诊断外, 临床医师还要对患者的发病史、发病情况、发病症状和体征等进行详细的询问, 以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 (2) 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的基础治疗, 对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对症及支持治疗, 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并促进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维持在稳定状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对患者进行常规开腹, 然后将病灶暴露, 并切除病灶, 再采用T管进行引流, 以彻底清除病灶, 手术后缝合切口, 并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 以有效预防感染。对所有患者的手术过程进行严密监控, 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要及时给予其对症治疗, 以有效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2]。

1.3 疗效标准

基本治愈:经过治疗, 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 腹痛、发热现象消失, 各项身体指标恢复正常, 可以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显效:经过治疗, 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明显消失, 腹痛、发热现象明显消失, 各项身体指标有较大程度的恢复, 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有轻微的影响。有效:经过治疗, 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有所消失, 腹痛、发热现象有所消失, 各项身体指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对于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有一定的影响。无效:经过治疗, 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无消失, 腹痛、发热现象无消失, 各项身体指标没有恢复, 对于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有较大的影响。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进行分析比较, 并差异较小, 无实际统计学意义 (P>0.05) 。通过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并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 差异显著, 无实际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治疗, 所有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83例患者中, 基本治愈44例, 显效26例, 有效8例, 无效5例, 有效率为94%。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 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见表1。

3 讨论

肝胆管结石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胆管结石疾病, 此种疾病的病理较为复杂, 治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对于患者有较大的影响, 而且此种疾病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危害, 因此, 针对此种疾病, 患者要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以避免出现并发症, 从而减轻痛苦,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临床医师要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对症治疗, 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促进其快速康复, 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当前临床上治疗治疗肝胆管结石疾病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治疗, 此种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帮助较大, 其中采用先进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患者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所需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的出血量较少、术后残石较少、复发率低,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 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患者的帮助较大。如果患者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 虽然对患者病情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效果并不明显, 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 不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3]。

由上可知, 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疾病的过程中, 主要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4,5], 其中, 采用先进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最为显著, 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帮助较大, 在很大很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降低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利明.肝段切除联合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 85 (24) :36-37.

[2]王明治, 鲍子雨.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J].中华全科医学, 2009, 96 (8) :69-70.

[3]刘平西.外科治疗肝胆管结石80例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 2011, 56 (16) :42-43.

[4]王同宪, 贾世东, 程青锋.56例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医学工程, 2011, 52 (4) :63-64.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佛山市顺德区勒流医院于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收集的病例38例, 年龄28~75岁, 其中男性20例, 女性18例。其中骨科手术24例, 恶性肿瘤切除手术10例, 妇科盆腔手术4例。

1.2 治疗方法

传统预防措施包括注重患肢的活动, 保温, 提高患肢, 并在上肢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本组38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配合综合预防:应用弹力袜并且对血液流变学的监测, 当血液黏度超过正常两倍时, 对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作为预防措施。

2 结果

本组38例患者中, 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 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 并经静脉造影及MRI确定为下肢深静脉血栓, 患者年龄均在50岁以上。其中男性3例, 女性1例。32例患者未出现下肢肿涨疼痛现象。本组外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0.5%,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率相对较低。

3 讨论

血栓形成有三大因素:即血流淤滞、血管内膜损伤以及血液的高凝状态[2]。目前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也同样是针此开展预防护理治疗。

3.1 术前预防

降低血液的高凝状态: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检测, 特别是高凝状态的患者, 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要多次检测。对于血黏度较高的患者可以在手术前2h肌内注射低分子肝素。

缓解血流淤滞的方法一般可以采用弹力袜以使血流流动通畅, 或是采用间断气囊压迫, 一方面可以增加下肢静脉血流速度, 减少血流的淤滞。另一方面可以同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使用方便又具有很好的疗效。

3.2 术中护理

手术中引起血流缓慢, 静脉瘀滞的常见原因是:肢体牵动时间过长, 因手术需要过度屈曲关节, 使用止血带等[3]。而手术过程中也可以导致血管内膜损伤。由于下肢血管内膜、血小板沉积黏附在内膜上, 创伤、手术等会导致机体凝血因子增加, 释放炎性因子损伤血管内皮等累计到一定程度, 血栓就会形成。所以在手术中操作要细致尽可能低的减低伤口面积, 尽量减轻手术副损伤, 手术时间不宜过长。有研究调查报道:手术后使用止血药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8%, 而没有使用止血药的一组发生率为5%。由于止血药能增加血液中的血小板量, 有可能会造成血栓形成, 因此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确切止血, 尽量避免手术后出血。避免手术后使用止血药。目前普遍认为术前或术后应用肝素钠能对深静脉血栓和肺静脉栓塞的预防有较好的疗效[4]。麻醉药的用量也需要注意, 手术后24h鼓励患者做下肢抬高训练, 因此尽早要求患者自控镇痛, 对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很有帮助。

3.3 术后护理

3.3.1 手术后预防护理

保持血流通畅:手术后一般将患肢提高20°~30°, 膝关节稍屈曲位, 促进静脉血回流。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行肌肉等长收缩锻炼, 或是进行主动及被动活动, 尽量减少卧床时间[5]。手术24h后开始做提高下肢运动。相关研究表明, 尽早进行有效的大范围、大幅度的主动肢体功能活动, 减少深静脉血栓[6]。同时可以对小腿进行挤压按摩, 从脚跟部依次向上挤压按摩, 坚持每天做1~2次;或者选择缠裹弹力绷带, 足部最紧, 越往上紧度减轻, 形成压力差;鼓励患者做深呼吸扩胸运动等。这些运动均可以促进血流运动, 血流不发生淤滞, 不形成血栓。

手术后的输液给药等治疗手段应尽量采用上肢输液, 避免下肢血管内膜的损伤或是肢体的过度牵拉。预防性的给予药物治疗, 使手术患者术后的血液处于低凝状态。可以口服给予小剂量的阿司匹林, 但要注意给药后患者的胃肠道反应, 以及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现象。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止血药也有机会引起深静脉血栓。

生活饮食方面, 要求患者每日多饮水, 保证体液量, 减少血液浓缩。严格禁止患者吸烟。由于香烟中的尼古丁成分有收缩血管减少血流的作用, 并且会引起胆固醇的沉着, 从而导致静脉血栓形成[7]。术后患者应进食低脂肪且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保持排便通畅, 减少排便用力所导致的腹压的增高影响静脉血液回流。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 让他们了解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 和做好预防护理的重要性。并且要求患者家属帮助患者早日下床运动或是帮助患者进行腿部的按摩运动。

3.3.2 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早期的深静脉血栓临床一般无疼痛症状, 医护人员应对深静脉血栓的早期症状有很好的了解, 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早期症状。深静脉血栓的早期临床症状一般在小腿先出现, 故留意小腿是否有肿胀、检测皮肤的温度和颜色、有无浅静脉的曲张等。心理治疗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护理内容, 医护人员应多给予患者鼓励, 稳定患者情绪, 多与其沟通, 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和护士的护理工作。

出现血栓的患者起码要卧床休息3周以上, 床上运动要尽量避免动作幅度过大, 但可以抬高患肢约30°, 膝关节微屈, 促进血液回流。指导患者习惯在床上大小便, 严禁对患肢进行按摩, 防治血栓的脱落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肢的情况, 定时观察下肢的血压和末梢循环, 避免组织缺氧, 应用抗凝血药要留意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 尽量减少同一部位的注射侵入性操作。患肢要注意保温, 尤其在冬天, 避免增加组织的耗氧量。饮食方面也低脂, 严禁烟酒, 生活作息规律。

参考文献

[1]Samama MM.A silent killer:exp loring the burden of VTEinmedical patients[M]//.In:VTE Experts Meeting.Belgium, 2004:5176.

[2]王桂英.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9, 18 (9) :406.

[3]喻英.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J].实用骨科杂志, 2008, 14 (12) :66-67.

[4]张丽华, 李巨, 周敏, 等.妇科手术后应用止血药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关系的初步探讨[J].沈阳部队医药, 1998, 11 (3) :220.

[5]Pearse EO, Caldwell BF, Lockwood RJ, et al.Early mobilisationafter conventional knee rep lacement may reduce the risk ofpostoperative venous thromboembo-lism[J].J Bone Joint Surg (Br) , 2007, 89 (3) :316-322

[6]王秀芳, 于文秀.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 (7) :6.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 篇8

关键词:择期手术,家属,焦虑,心理干预

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表现为紧张、恐惧、担心和神经质等,伴有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亢进。焦虑一般为短暂性的,可以由于适当刺激而出现或转移[1]。现在临床已经注意到焦虑对个人健康的危害性,尤其是患者家属若处于高水平的焦虑状态,就不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有报道[2],家庭、社会支持为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了应激缓冲作用,可维护个体良好的情绪体验,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可通过其言行及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及治疗效果,因此应重视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避免家属的焦虑情绪暴露在患者面前。而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常忽视与家属的交流,更无暇顾及对家属焦虑心情的反馈[3]。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基层医院普通外科患者及家属术前的调查,了解基层医院普通外科患者家属术前的焦虑程度,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以期为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促进家属的身心健康和患者的康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本院普通外科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期间择期手术患者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当日或次日手术患者及其家属。共调查102对患者及家属,其中患者男47 例(46.1%),女55例(53.9%),年龄18~77 岁,平均(51.99±12.28)岁,已婚95例(93.1%),未婚及丧偶7例(6.9%);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28例(27.5%),初中36例(35.3%),高中或中专16例(15.7%),大专13例(12.7%),本科及以上9例(8.8%);职业为农民48例(47.1%),职员14例(13.7%),工人14例(13.7%),退(离)休10例(9.8%),其他16例(15.7%)。手术方式主要为大隐静脉手术11例(10.8%),腹股沟疝手术23例(22.5%),甲状腺手术19例(18.6%),肛门手术11例(10.8%),腹部手术29例(28.4%),其他部位手术9例(8.9%)。患者从入院到手术时间平均(5.05±3.52)d(1~21 d)。男性家属71人(69.6%),女性31 人(30.4%),年龄22~76 岁,平均(45.17±10.14)岁,其中未婚2人(2.0%),已婚100人(98.0%);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11人(10.8%),初中37人(36.3%),高中或中专26人(25.5%),大专19人(18.6%),本科及以上9人(8.8%);职业为农民47人(46.1%),职员22人(21.6%),工人13人(12.7%),其他20人(19.6%)。与患者的关系:配偶70人(68.6%),子女25人(24.5%),其他7人(占6.9%)。

1.2 研究方法

采取方便取样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资料收集,调查问卷分患者部分及家属部分。患者部分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医疗费用支付情况是否影响家庭经济、家庭功能量表及家庭关系,其中家庭功能评分采用家庭APGAR量表进行评估,0~3分为无效家庭,4~6分为低功能家庭,≥7分为高功能家庭。家属部分包括家属一般资料、对患者病情及治疗、预后的了解程度、与患者关系及焦虑情况,其中家属焦虑状况采用Zung 于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有20个项目,以≥50分为焦虑。如果患者或家属的文化程度太低,不能理解所需回答的问题,由调查人员逐条读给被调查者并解释清楚后让其独立选择答案,填写完毕当场收回。共发问卷102份,回收102份(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原始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录入及统计分析,采用了一般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U检验、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家庭功能及家庭关系情况

102例家庭中无效家庭14例(13.7%),低功能家庭27例(26.5%),高功能家庭61例(59.8%)。患者认为其家庭关系很和睦46例(45.1%),和睦53例(52.0%),一般3例(2.9%)。

2.2 患者家属对患者病情的了解情况

家属认为对患者疾病不了解的2人(2.0%),有点了解31人(30.4%),了解69人(67.6%);家属认为对患者治疗不了解4人(3.9%),有点了解40人(39.2%),了解58人(56.9%);家属认为对患者预后不了解25人(24.5%),有点了解40人(39.2%),了解37人(36.3%)。

2.3 患者患病对家庭经济的影响

在102例患者中有33例(32.4%)认为自付医疗费对家庭经济影响很大,38例(37.3%)认为有点影响,31例(30.4%)认为没有影响。

2.4 家属焦虑状况

102例患者家属焦虑均分为30~81分(43.71±9.22)分,焦虑的发生率为17.6%,U检验发现家属焦虑均分高于常模水平(29.78±10.07)分[4] (U=15.31,P<0.01)。

本研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t检验等方法对可能影响家属的焦虑状况的因素如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家庭功能、家庭关系、手术部位、入院到手术时间、医疗费是否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家属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与患者关系、对患者病情了解程度、对患者治疗了解程度、对患者预后了解程度等进行筛选。结果发现患者自付医疗费对家庭经济影响很大的家属的焦虑均分(45.98±9.410)高于对家庭经济有点影响或无影响的家属焦虑均分(42.63±8.9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P<0.05)。另外,患者从入院到手术时间与家属焦虑状况呈低度相关(r=0.294,P=0.003)。

3 讨论

3.1 家属焦虑状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家属SAS评分高于常模,焦虑发生率为17.6%,说明家属存在着一定程度焦虑情绪。在本调查研究中,59.8%的患者认为自己的家庭属于高功能家庭,97.1%的患者认为自己的家庭和睦或很和睦,由于家庭关系的密切可使家属更为担心患者的康复。如果家属处于高水平的焦虑状态,他们就不能有效地利用医护人员提供的信息,对患者的支持就会减弱。另外,家属高度的焦虑也会影响家属与护士之间的合作,从而影响护理效果。郭爱敏[5]、刘俐、吕志红、李立红等已经对各种疾病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做了相关研究,吕志红研究结果中患者家属的焦虑发生率为59.61%,相比较而言,本组患者家属的焦虑发生率较低,究其原因可能为所调查医院处于郊县,病情严重的患者和相对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去了上级医院,多数患者为附近或周边地区居民,因医院离家近、有认识的医生给做手术而来院,且因均为择期手术,很多患者入院前已经对疾病及其治疗方案有所了解,多自行选择空闲的时间和相对舒适的季节来医院做手术,对此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同时部分患者参加商业保险及农村合作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诸多因素使得本调查中的患者家属焦虑发生率较低。

3.2 影响家属焦虑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家属的焦虑均分与患者术前住院天数有关,患者术前住院时间长的家属焦虑均分高,住院时间长的患者的疾病程度相对重,住院时间长的患者所需医疗费又有所增加,这可能会加重家属的焦虑程度。本研究另一结果也支持这个观点,即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家属的焦虑均分与患者自付医疗费对家庭经济影响有关。这是因为笔者所调查的医院为基层医院,患者为农民48例(47.1%),家属为农民47人(46.1%),农民收入低,治疗疾病所需费用完全或部分是自己负担。

有学者认为加强对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家属了解疾病和自我保健的有关知识,可以缓解家属不必要的焦虑情绪[5]。家属间的交流可减轻家属的焦虑程度;可以在病房提供刊物供家属阅读,提供各种疾病的病因、诱因、治疗方法、预后、出院指导及医院的联系电话,为患者及家属解除后顾之忧;还可以采用倾诉、注意力转移等自我心理保健法或深呼吸训练、渐进松弛疗法、引导想像放松训练等松弛训练,缓解心理压力,纠正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内在防御机制;再就是音乐疗法和有氧运动都可消除紧张情绪,分散其注意力,达到减轻焦虑的目的;最后还要求护士强化循证护理的观念,注意加强和家属的有效沟通。

参考文献

[1]Spielberger CD.Manual for the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Form Y).California: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83,577.

[2]Ahmadi KS.The experience of being hospitalized: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satisfaction.Int J Nur Stud,1985,22:137.

[3]皮红英,杨晓秋.急诊患者家属焦虑程度的调查分析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1996,31(11):629-632.

[4]张明岛,陈福国.医学心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46.

上一篇:2024年初期末工作总结下一篇:党委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