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对学校感谢信(精选11篇)
你们好!
我是20xx届的学生,我在20xx年xx市中考中取得了768分的成绩。为此,我十分感激校领导及初三年级各位任课老师几年来对我的培养教育。
在母校学习生活的几年中,我深切感受到了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你们总是精心备好每一堂课,耐心纠正我在学习上的不足,认真帮助我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指导我及时总结学习方法,努力使我提高学习能力。在这三年中,您握着如你犁的粉笔,开垦出许多草原;您播撒的智慧种子,更能长出擎天的大树;老师,您能使枯木冒出新芽,是沙漠变成绿洲,使我们这些不出色的学生成为最耀眼的星星。您给了我们一颗最明亮的宝石――自信,让我们展开希望的翅膀飞在浩瀚的蓝天上。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崇敬的老师!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知道还能否与您见面,在这里,我愿您像春天般美丽动人,像翡翠一般纯洁无瑕,像阳光一样灿烂夺目!
我也想跟亲爱的学弟学妹们说几句。
现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需要的是像我们这一批励志,勤学,追求,创新的青少年,因此我们所要面临的挑战,所要克服的困难也越来越多,面对它们我们应该勇于探索,善于攻破,沉着地跨越,毅然地跨越,把它留在身后,而不能因为一次的失利而放弃。有人说:“鲜花不嘲笑蓓蕾的细嫩无华,因为含苞才能怒放,才会有满园春色。”也是这个道理。 那人生之路,就仿佛环形跑道,终点和起点在一起:旧的终点,就是新的起点。终点为昨日留下记录;起点预示着更好的明天。
带着稚气,带着惊异,带着迷惑,带着理想,带着自信。我们一起去为给未来增添一片美丽的华光而努力吧!
最后,再次对校领导和各位老师对我的教育和培养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祝校领导和各位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祝学弟学妹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学有所成!
此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学校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作为身心素质发展的主战场,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德育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社会化。本文就学校德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进行研究,供大家参考。
2. 学生个性特征的分析
我校学生正处于职业高中阶段,他们的道德认识水平基本趋向成熟,不仅能够深刻地、概括地、批判地独立分析自己和他人的个性品质,而且能够从道德品质和政治品质的高度进行分析。但这一时期他们的道德认识的自我分析能力还不十分成熟。据苏霍姆林斯基研究,青少年在道德发展的自我认识方面常常表现出下列类型的矛盾思想:“在大的方面追求理想和原则性,但在小小不言和无紧要的事情上又无原则”;“追求道德理想,在一切方面,甚至在小事上都要无条件地,绝对地模仿理想中的英雄,但又害怕自己变成一个没有独立精神的人,认为模仿是意志软弱的表现”;“勇敢无畏,但又腼腆、拘谨,特别是在举行积极的、带有纯精神和智力感情的活动时更是如此”;“在应当表现出克制力的场合下过于激动”;“但当对现象的智力道德评价用深挚的感情能表达最鲜明时,却又偏偏故意表现出克制力”……因此,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帮助学生发扬积极的一面,克服消极的一面。
3. 学校德育教育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
个性是指个人具有的稳定的、综合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自我意识是个性的核心内容及其形成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自我意识尽管是主体内心世界的体现,但却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通过主体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德育教育正是使学生从注重个人的形象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出发,使自在行为转化为自觉行为,从而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强化自尊、自爱、自重、自主、自强、自信,使自我意识走向成熟。
4. 学校德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完整独立的人格
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是个体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内化、沉淀和凝结。人格的完整性实质上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诸因素协调平衡的发展问题。德育可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敬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因此德育是一种独立完满人格的教育。
人是需要发展情感的,而当今出现了一种不正常的个性现象:一方面对别人给予自己的情感值期望过高,出现“情感饥渴症”,另一方面给予别人的情感值过低,出现“情感冷漠症”,对别人戒备,不信任,真所谓无感动之心,无体谅之心,其情感的理解力、感受力下降,实在令人忧虑。而德育教育则使人从外在行为到内心世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发展健康的情感,优化个性。
5. 学校德育教育有利于发展人的个性才能
才能是一个人潜于内、表于外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才能的结构是复杂多维的。在思维能力上表现为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在认识能力上表现为理解力、判断力、辨别力、选择力等;在情感能力上表现为感受力、调控力、表现力等;在意志能力上表现为自控力、承受力、耐挫力、持恒力、毅力等;在社会生活中又表现为组织力、协调力、交往沟通力等。德育教育有利于培养人的美好心灵和良好气质、风度,有利于促进人的交往和沟通,开阔视野和境界,而上述的才能正是在这美好愉快的交往和眼界开拓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6. 学校德育教育应坚持的“四性”
6.1 形象性。
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仅对学生进行干巴巴的说教不会收到成效,但渗透一组组生动的故事,却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首先收集有关反映中华传统美德方面的材料,删选、改编为故事,为我所用,其次利用晨会、班会,恰到好处地补充大量传统故事,分析身边的事例,用真情实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创设良好的道德教育情境。
6.2 榜样性。
在德育实践中常常感到学生知行脱节。他们往往不能持之以恒地以一个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究其原因:一是职业学校学生自律性较差;二是教师传授的道德要求没有内化为学生的内心观念。根据这两点,我们在日常教育实践中,不仅要对学生的言行给予指导,而且要为其树立榜样,提高其道德内化的自觉性。每提出一个要求,讲解一组故事,就树立一个典型,激励学生进取向上。
6.3 实践性。
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实效,不流于形式。在黑板上设立“常规评分一览表”,让全班几个小干部一人负责一项,把学校总表上的成绩抄上去,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评价机制。对表现不好的进行帮助,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表现出色的予以表扬奖励,学期结束时的行为表现评语和操行等第均以此为主要依据。这种管理方式可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经常检点自己的行为,并加以约束和发扬,逐步在良好舆论的影响下,完成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6.4 持久性。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程,是学校德育教育永恒的主题。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过程中的雏形期,必须夯实基础。我们在德育教育活动中必须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不能仅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表层上,要深挖细掘,由此事深化下去、延伸开来。
7. 结语
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充分认识学生的个性特征,坚持德育工作的“四性”,对培养学生的个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因为德育与个性优化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可见,学校德育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
摘要: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是当今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发挥德育的功能, 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学校德育教育,学生个性,培养
参考文献
[1]学生的精神世界.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2]中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
对贵单位在“惠普电脑普教百万捐赠计划”中给予我校的捐助行为,我们长沙市雨花外国语学校全体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校是2003年整合新建的一所外国语特色学校,六年来,学校育人环境大大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但是与此同时,学校的电脑设备已跟不上学校快速发展的步伐,电脑设备是学校当前最大的需求,此时,是你们——中国惠普有限公司雪中送炭,捐资出力,为我校提供了一大批电脑设备,帮助我校解决了这一难题。现在我校在原来电脑机房的基础上又增添一间电脑动漫制作教室,惠普电脑在使用过程中体现了高性能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承蒙贵公司的秉力支援,使我校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办学水平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在此,我们长沙市雨花外国语学校全体师生谨向提供捐助的各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我们一定力求让这批电脑发挥最大的作用,创造最优的效益。
此致
敬礼
长沙市雨花外国语学校 2009年12月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
感谢贵公司于今年7月对我校无偿捐助了总价值高达35万元的惠普电脑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产品。
7月,我校荣幸成为全国四所获得“惠普电脑普教百万捐赠计划”的学校之一。我校将贵公司捐赠的30台笔记本电脑、21台台式电脑均已经安装到位,组建了学生网络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为学生参与设计和研究活动、教师开展网络校本教研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科学成绩,帮助管理人员和教师实施创新的试行教学计划,有助于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再一次感谢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对我校的关爱,感谢对中国普教信息化进程的推动,我校将与贵公司展开持续合作,并履行相关义务。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得到贵公司一如既往的关注,谢谢!
此致
敬礼
长春市第一六四中学
2009年12月
尊敬的中国惠普有限公司邵冬副总裁及全体同仁:
你们好!
今年7月,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第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亲自为我校颁奖,并欣然与我校李光均校长合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与贵公司共同揭晓了“惠普电脑普教百万捐赠计划”四所获赠中学名单,贵公司副总裁、大客户部总经理邵冬女士为我校颁发了“惠普教育创新示范中心”奖牌。会后,邵冬女士还会见了李校长,贵公司高层还介绍了公司针对中国教育行业的惠普教育创新方案的实施情况。11月,捐赠我校的21台笔记本电脑,30台台式电脑以及14套移动实验设备已全部进入使用状态。我们对惠普公司为学校教育信息化作出的贡献表示最真诚的谢意,我们对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推动教育发展、坚持持续优化、助力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公司经营理念表示由衷的赞叹!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终身学习型教师团队的重要保证。我校领导十分重视数字校园建设,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科处、信息教研组长共同参与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致力于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近年来,学校完善了各种制度,建立“学校—信息化课题组—教研组—教师”四级推进机制,加大硬件投入(投入150万元,实现了行政管理、教师备课、资料查询现代化),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学校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授予的“全国英语信息化教育系统——应用试点地区示范学校”、国家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重庆市 APT英语课题实验学校、北京师范大学《爆破式英语教学实验》课题等实验学校,在“惠普杯”中国教育信息化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我校教师论文被评为全国一等奖,还有六篇论文收入论坛专辑),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学校开展教师全员通识培训,鼓励教师参加教育部信息技术培训),加大检查考评力度(提倡人人会用多媒体,备课要用多媒体,赛课必用多媒体),推动了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成为2009年“惠普教育创新示范中心”。
我校将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加强研究,管好、用好惠普公司捐赠的教育信息设备,让教师从备课、授课及课余三个环境中体验惠普教育设备的方便快捷,不辜负贵公司对我校所做的贡献。
我校将与贵公司共同打造“惠普教育创新示范中心”,与公司展开持续合作,共同进步。希望贵公司继续加大在教育行业的投入,借助科技的力量真正帮助我校实现新的跨越。同时,我校将在校园建立“惠普科技园”,将邵冬女士为学校的题词书于园内,以达宣传惠普、感恩惠普、报答惠普、提高科普之愿景,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献身科学。
最后,对惠普公司的捐赠行为我校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和最真挚的感激之情!祝工作愉快!事业顺利!
此致
敬礼
重庆市第十五中学校
你们好!我是贵校高三(3)班XXX的家长,我的小孩即将参加高考,回顾三年来儿子在学校的成长历程,我们由衷地感谢老师对小孩的培养和教育。
三年前,小孩刚到学校,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成绩比较落后,是学校各个科任老师凭着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使小孩的学习成绩及生活自理能力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
三年来小孩的成长几乎交给了学校、交给了老师。孩子的不断进步,离不开学校老师的教育和帮助,多亏你们学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特别负责任的班主任。我们为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经常给老师打电话,这样一来就占用了老师许多的休息时间,但孩子的班主任和老师们总是不厌其烦地接听电话并详细反映小孩在学校的生活、学习情况,在老师的话语中我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小孩的关爱,也让我非常感动!正是有这些老师对我儿子以及其他孩子真诚无私的付出,换来的是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换来了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安心和放心,换来的是我们家长由衷的感动与敬佩。让孩子就读贵校是我们无悔的选择。
十天的时间很短,犹如白驹过隙;十天的时间,收获却无比丰厚。l听您的教诲,感受您的魅力,目睹您的风彩。我们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增大了信息,坚定了信念……团队、创新、细节、人文、实践,这些深切感悟不时在脑海浮现。此次培训加深了对理论认识,完成了专业引领,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方向,明析了工作思路,为再次启程储蓄了无穷的能量。道路漫长,我深知肩上责任重大,为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事业不懈努力,鞠躬尽瘁。给学生最美的童年,给学生最好的起步。我们有共同事业,共同梦想。亲爱的老师,您是时代的排头兵,前进的引路人,我们需要您,愿多多联系,更多分享,共同发展。
贵校不是将教学目的局限于分数之上,而是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关注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关心他们思想上的进步。几年来学校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特别是学农活动更是磨炼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他们的吃苦精神,使他们受益匪浅!
孩子的每一次进步每一分成绩都凝聚着老师们的心血,你们的言行是留给孩子宝贵的精神财富,你们的无私奉献使更多学生成为栋梁之材。作为即将毕业的孩子的家长我再一次衷心感谢学校领导和教师们,在这里我们向那些辛勤工作的老师们深深地鞠一躬道一声:老师辛苦了,谢谢你们!
最后把我们全家最真挚的祝福献给贵校的全体领导以及陈艳玲老师,管亚楠老师,吴双老师,曹振老师,韩红玲老师,魏敏华老师.祝贵校的明天会更好,一步一层楼,桃李满天下!
XX年3月我所辅导的学生殷悦获得全国语文能力大赛三等奖,我被誉为优秀辅导员。XX年5月我所辅导的学生习作《xx》获得xx市一等奖、《xx》荣获xx市三等奖。我被评为优秀辅导员。我所撰写的案例《xx》获得xx市一等奖。
亲爱的宝贝,你的优点还有很多,爸爸妈妈还会继续给你写表扬信,希望我们可爱的宝贝每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此致
敬礼 !
学生家长:
我是攀枝花市三中高20_届2班的卢林溪。因为与三中美好的相遇,我在20_年高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感谢敬爱的母校!感谢亲爱的恩师们!感谢命运给了我这样一个美好的遇见!
我与三中相遇在阳光明媚的八月。不知是阳光太温暖,还是当时老师的笑容太柔软,我们开始了这场奇妙又充满未知的旅程。我曾经彷徨,不知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也曾迷茫,在冬夜里的晚自习抬头看着窗外的灯光而眼眶突然湿润;也曾失落,为自己的退步而怀疑自己;也曾欢喜,在无人时看着红榜上自己的名字突然笑出了声;也曾期待,向往着远方。而今,我又站在了八月的阳光下,闭上眼睛再睁开就像睡了漫长的午觉醒来,穿衣洗漱准备去学校,找了半天却找不到课本和双肩包,才恍惚想起自己已经离开了母校,突然间就被推搡着长大成人。我来不及跟夏天挥手告别,来不及回头说一声谢谢,眨眼间就被时光的洪流裹挟着冲到了又一个崭新的起点。
我静下心来,学习时的点点滴滴开始在我的脑海聚集。还记得备战高考时,我们在讲台下奋笔疾书,抬头就看见老师在讲台上为我们加班整理资料;还记得虽然遇上攀枝花几年难遇的高温天气,但走廊上依然有一直为我们答疑解惑的科任老师;还记得晚自习一遍遍巡视的学校领导,以及每次和我们统考后吃桌餐的郭主任。我什么都记得,什么都无法忘记。无法忘记语文杨老师的一个个小专题,无法忘记数学赵老师的花式提醒,无法忘记英语王老师的各种小贴士,无法忘记生物方老师的幽默课堂,无法忘记物理刘老师的鼓励和赞美,无法忘记化学周老师的严谨思维和对规范的要求……
村上春树说:“曾以为走不出的日子,现在都回不去了。”我无法如期归来,这便是离别的意义。但我庆幸自己能在20_年为母校增光添彩,以佳绩回报母校。如今母校将涌入一批新鲜的血液,而我将心系母校,一路远航。四十年里,母校培养了无数学子,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未来,我将时刻牢记母校的“以真铸魂”,不断追求卓越,超越自我。
再一次感谢敬爱的母校三中!再一次感谢敬业又可爱的恩师们!再一次感谢命运给了我这样一个美好的遇见!我相信我和我的同学们都会铭记所有为我们默默付出的老师!铭记为我们插上腾飞翅膀的魅力三中!
最后,祝母校三中再续辉煌!祝恩师盲作顺利,家庭和美!
此致
敬礼!
市三中高20_届2班 卢林溪
衷心的感谢你们的关心和无私的帮助!
年月,我儿子被检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先后在医院和汕头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我的家庭是一个十分贫困的家庭,卖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无法支付孩子第一期化疗的费用。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贵系的冯淑仪同学了解情况后,热心帮助孩子募款,组织纪树鸿、郑佳旋同学私下在教育系为我孩子募捐到四千三百多元。他们还发动化学系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帮助募捐。在贵系同学的带动下,我得到了直播室的帮助,社会人士热心捐款,共得到近十三万的善款,我的孩子才得以继续治疗。可以说,是贵系的学生给了我孩子第一道新的生命之光,让他有新的生存机会。
在住院期间,同学每天都带上汤水前来照看我和孩子,治疗后还到白水村老家探望孩子。纪树鸿同学也多次为善款奔走于学校与医院之间。翁菁老师也送上温暖的问候。感激之情难于言表。
现在孩子经过在医院化疗,目前情况良好,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坚信,有你们的关心和帮助,我的孩子一定能够战胜病魔,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一、学校社团对高职学生行为养成的作用
(一) 有助于高职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人生阶段, 通过加入学校的社团, 参加社团开展的各种活动, 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接触和认识社会的机会, 也能从一种角度积极了解社会。特别是一些与社会接触较多的社团, 例如以经常开展公益活动为宗旨的大学生组织, 本身就代表了社会的一种正能量, 对高职学生丰富人生阅历, 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很有益处。
(二) 培养高职学生的个人品质, 健全学生的人格素养
伴随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 物质文明的建设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 随着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 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 例如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开始出现和泛滥, 道德滑坡的现象开始增多。处于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也难免受到这些不正确、不健康思想观念的影响, 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因为一个人的品质好坏, 将影响到这个人今后的人生发展, 决定着这个人的人生高度。尽管现在每一所学校里都开办了思想政治课程, 由于不少学校在教学方式上和教学内容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无法适应学生的需求, 教学形式比较呆板, 内容也很枯燥, 对学生的个人品质形成和人格素质培养无法产生积极影响。而学校社团的出现, 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因为学校社团多数是依据学生兴趣举办, 其内容不仅健康向上, 而且还能够结合自身所长为社会提供特色服务, 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奉献精神并树立服务意识, 为高职学生倡导正能量, 树立正气, 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质, 健全人格素养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三) 培养高职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校社团是一种非正式的学生组织, 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完善、自主发展的学生团队。在这个团队里面, 每一个高职学生既是参与者, 又是组织者, 首先得到锻炼的是团队意识。在以开展公益性活动、服务社会为目的的学生社团中, 成员们为了完成公益目标任务, 做好社团工作, 必须要学会相互配合, 共同为了团队目标而努力工作, 成员们只有在形成团队合力的基础上, 才能完成一些比较大的公益性活动。社团成员们在社团中接受工作与在学校接受任务的区别在于, 他们成立社团主要是基于共同的兴趣和志向, 所做的工作也出自自愿, 因此主观动力更强, 对社团的规则也会更积极主动地去接受。这正是通过学生社团工作或活动, 学生们的团队意识能够得到显著提高的原因。另外, 对一些以探讨专业问题, 发展共同爱好为宗旨的社团, 参加的高职学生往往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 并有很强烈的求知欲望, 通过在社团中的交流和学习, 其创新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例如, 在获得专利技术的高职学生中, 就有不少人都参加了学校的专业社团, 并且还是其中的活跃分子。
(四) 提高高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
学校社团的种类多种多样, 数量也不少, 据统计一所普通高职类院校的社团数量达到30至70个, 个别专业门类全, 学生人数多的高职院校在数量上甚至还有突破。除了各种探讨学术问题的学校社团以外, 高职院校中最为常见的还是体育类社团。这些体育类社团所开展的体育活动, 不仅包括传统的长跑、足球、篮球等运动项目, 还吸收了年轻人感兴趣的电子竞技、跆拳道、滑板、自行车等项目。参加体育社团的学生正处于精力最旺盛的时期, 他们常常利用课余时间, 借助学校的运动场地开展各项运动。值得关注的是, 由于高职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 开展体育运动并不局限于体育类社团, 一些探讨学术问题、关注和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社团也常常组织体育活动。这些体育活动, 对提高高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 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心理能力
作为90后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倍受宠爱, 形成了过度依赖、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承挫能力差特点。因此不懂倾听而无法与人交流思想, 不懂得与人分享而无法与他人交朋友的现象在高职学生中并不鲜见。在社会高度融合, 强调合作和共赢的现代社会, 这一社交上的障碍如果不及时纠正, 会对学生的人生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种类繁多的高校社团为高职学生锻炼社交能力、提高心理素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不少社团根据高职学生自身的需要, 经常举办社会交往方面的专题讲座、主题活动, 让成员了解社交知识, 熟悉社交技巧。很多社团通过自己的团体活动, 增加了成员之间、成员和社会之间的交往频率, 让成员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
(六)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高职学生课余生活
学校社团的成员由学生构成, 支持和帮助其发展的主要是学校, 社团成员间所遵循的价值观和规则也主要来自学校, 可以说学校社团是学校教育在另一种形式上的延伸。因此, 学校社团自身的发展对校园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另外, 由于学校社团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工作或活动, 在一定程度上, 丰富多彩的社团生活也起到了丰富高职学生课余生活的作用。
二、促进学校社团健康发展的途径
为了充分发挥学校社团对高职学生的正向引导作用, 帮助学生利用社团平台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我国各个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学校社团, 根据积极引导、鼓励发展、提升质量的方针制定适合社团发展壮大的管理办法, 使学校社团成为学校课堂教育之外的扩展阵地, 成为校园文化在学校正式组织之外的延伸平台。
(一) 重视社团发展, 对社团活动开展创造条件
学校首先要重视学校社团, 主要在三个方面对社团给予支持。一是, 在资金上, 学校最好能为社团提供专项资金, 并保证专款专用, 重点扶持工作成效显著的社团, 争取创立品牌社团;二是, 在专业指导教师方面, 专业指导教师对研讨专业问题的学校社团而言非常重要, 学校最好能够为专业社团配备专业指导老师, 以引导专业社团更好发展;三是, 提供场地和音响设备, 学校社团的参与学生越多, 社团开展活动对场地和音响设备的需求就越大, 学校要在这方面为学校社团提供支持, 最好能将学校教室和运动场地的使用情况随时公示, 以方便学校社团。
(二) 建章立制, 引导社团健康发展
这主要可从两方面进行, 一是从学校层面, 二是从社团层面。学校应该从鼓励和支持学校社团的发展出发, 以为社团服好务为中心, 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 规范社团管理, 促进学校社团的健康发展。学校社团本身也要做好制度建设, 建立社团章程, 明确社团目标及领导人的产生办法, 对社团的财务、例会活动、考核等都要形成具体的管理办法。
(三) 将社团工作纳入学校考核, 不断提升社团质量
学校要把社团纳入校团委分管, 并对社团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要重视社团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对开展活动少, 工作流于形式的社团, 要及时发现并督促其改进工作。对一些长期不开展工作或开展工作不理想的社团, 要进行淘汰。同时, 还要注意扶优, 对深受学生欢迎、工作成效显著的社团, 要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倾斜, 支持其发展壮大, 创立品牌。
结束语
学校社团作为学校班集之外的非正式组织, 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各种能力,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高职院校要重视社团工作, 积极引导、加强管理、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努力促进学校社团的健康发展。
摘要:由于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大量需求, 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公办或民办的高职院校。随着高职院校的增多, 不少以学生为主体的社团开始在学校产生并且得到迅速发展, 学校社团的出现, 对丰富高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素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客观分析了学校社团对高职学生行为养成的影响, 指出了学校社团对学生全面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提出了促进学校社团健康发展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学校,社团,学生,行为,影响
参考文献
[1]邹春雷, 郑洪滨, 沈清涛.大学生健康行为养成的教育模式初探[J].北方经贸, 2012 (11) .
[2]薛文宗.当代大学生不良道德行为研究综述[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02) .
[3]柯贤能, 章鑫尧.实现“软”知识管理的有效方式——实践社团[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6 (05) .
[4]王婉珍.近10 (我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研究状况分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4) .
随着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素质教育等口号的提出,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的道德、品德、伦理、素质等,学者们也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了思考与研究,张承东等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规范的作用和评价认识模糊,自我约束力差,行为缺乏自律[2]。很多学者都对社会规范、学生行为规范、道德规范的获得与内化等进行了研究,郑晓明等从四个方面系统地回顾了社会规范的研究成果:①关于社会规范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学派;②关于社会规范的形成、类型与结构的研究;③社会规范与管理行为、价值观等因素关系的研究;④有关社会规范的跨文化组织行为学的研究[1]。王健敏对社会规范学习心理与品德建构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品德是合乎社会规范要求的心理特性,品德的建构是在社会规范的学习中建构的,品德构建的三种建构水平对应社会规范内化的三种层次[3]。程丹萍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化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内化的规律有:需要驱动律、情感参与律、内化外化律、环境影响律。内化的动力机制:从外界因素看,一是教化劝导机制,二是奖惩强化机制,三是法规约束机制。从内在因素看,学生的接受意识是行为规范内化的首要前提[4]。张梅对道德内化的形成机制及其实现途径进行了研究。形成机制: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理性,个体道德理性向道德情感的渗透,道德意志的锻炼。途径:德育内容贴近生活,适合学生心理要求,模式的多样化,参与实践[5]。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对规范学习的实质及学习过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他认为规范学习过程存在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信奉。班杜拉对规范学习的方式、类型及机制作了深入的探讨[6]。尽管学者们对规范进行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规范获得,然而,对规范获得的前期阶段规范的形成却研究得比较少,根据社会要求与学生现实,研究学校规范的形成机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要求的规范及价值标准,促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社会化,增强学生的班级凝聚力与归属感以及教师对规范本质的理解,提高学校教学效果、效率与效益,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有序化,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与校风。因
此,研究学校规范的形成机制,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
一、 学校规范形成的理论基础
1.行为主义理论
经典条件作用观点认为,要内化规范,就要先给予中性刺激,接着给出能引起特定反应的无条件刺激,经不断的重复,中性刺激成为条件刺激,从而将会获得原来由条件刺激所引起的反应。例如:要形成“上课不准说话”的规范,教师应使它与批评、指责、惩罚等否定意义的观念相联系,不断强化,进而获得这个规范。操作条件作用观点认为,个体是否内化规范,内化什么样的规范,总是受到所在环境的影响[6]。也就是说如果是环境称许的规范,就容易内化;如果是环境禁令的规范,就不容易内化。社会学习观认为,人们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获得替代性强化,然后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与被模仿者的行为方式相同。也就是在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中,社会规范、道德规范、生活规范、交往规范等才得以形成与内化。
2.精神分析理论
该理论以弗洛伊德为代表,认为不管是态度的改变还是纪律与品德的养成,都有其深层的心理动力根源,态度、纪律与品德的功能就在于满足个体特殊的心理需求[6]。也就是说,如果个体通过接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规范来平衡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就会获得满足感与道德感,产生超我;如果个体违反社会规范,就会产生负罪感与内疚感,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这个理论强调规范养成的情感成分,认为个体的社会行为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种人格成分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结果。
3.社会活动理论
此理论认为心理源于活动,在活动中形成,又在活动中发展。强调人的需要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在社会活动论看来,各种规范总是寓于各种活动之中,因此可以通过活动来促进规范的学习与内化[6]。也就是说,通过活动,学生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自身的行为不断修改、调整,逐步与群体的目标、规范趋于一致,从而内化群体的观念、态度、价值观。
二、 学校规范的形成机制
1.从学生个体看
学生通过参与物质、精神、制度活动,首先感受规范所蕴含的信息,正确认识规范,产生接受规范的意识与意愿,这是规范形成的前提条件。然后,通过参与活动,倾注对规范的情感,并体验情感价值观与行为规范,接着产生一种凝聚,即:学生所感知的各种信息渐成体系,所体验的态度和情感日益深刻。最后,学生需要与学校或班级需要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这时需要意志参与,克服矛盾与冲突,这样,个体逐步形成了规范意识与行为,学校规范的雏形就形成了。通过反复实践、观察、模仿与强化,学校规范内化为学生的价值标准而稳定下来,经过依从认同内化的过程,此时,学校规范为学生所获得,因此,学校规范的形成相当于规范形成过程的依从或认同阶段,是学生对学校规范获得的前提条件。
2.从学校群体看
学校是个小社会,离不开群体的相互作用,个体的行为受到群体规范的约束,群体中有一股心理力量在起作用,可能出现从众或众从现象。当从众现象发生时,群体中少数服从多数,由于群体压力的存在,如果不服从群体规范,学生就可能会遭到舆论的谴责、批评与惩罚,为了避免这种“待遇”,学生只好就范。当众从现象出现时,多数人要服从少数人,这时的少数人一般在群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多半是学校或班级的核心人物,如:学校领导、班主任、班干部。也有可能是有号召力、影响力、人缘好、受欢迎的学生。这些都能使规范为大家认可,从而促成学校规范的形成。另外,学校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物质与精神奖励,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是要求积极上进的,不免产生竞争心理,当然,这种竞争应该是一种良性竞争。而表现优秀的学生的行为是负载着学校称许的规范的行为,因此,在这种竞争中,学生的行为无形中就与学校规范保持了一致。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1935年进行了一项经典实验。实验让被试坐在一间完全黑暗的屋子里,实验者在距被试15英尺远的地方出示一个光点。随着光点的明灭,完全不动的光点看起来好像在移动。这就是闻名的“自运动现象”。被试的任务,是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在单独估计时,被试的个体差异很大,从几英寸到数十英尺。但是,如果将个人组改为一个两人或三人小组,在同一房间里一起观察,但每个人还是报告自己的估计,他们会很快发生相互影响,并最终会聚至一个共同的平均距离。这就说明了群体规范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了。学校规范也是如此,随着学生之间的模仿、暗示、顺从和从众等心理机制发生作用,学生在对先进人物与事迹的认知、认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趋向接近的、占优势的意见和态度,而此时学生由趋同的标准倾向导致评价、判断和行为上的一致,并共同接受其指导群体的行为,由此,学校规范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3.从校园文化看
文化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校园文化又是文化的一个部分,一个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能满足师生的身心需要,不断激励人前进,师生之间遵守着一份心理承诺,形成一种心理氛围,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更多地是形成一种自觉文化,它蕴含着代表学校立场的学校规范,能促进学校规范的形成。在这种占主流的校园文化中,促使学生之间相互观察、模仿,形成流行文化。如果学生遵循这种占优势的校园文化,学生就会产生校园归属感与凝聚力,满足其心理需求;如果与校园文化背道而驰,则会被看成异类而遭谴责、排斥、批评,甚至惩罚,可能使个体产生内疚、负罪感、焦虑与无助感,从而使个体很难或无法适应校园生活。如:一个干净整洁、美丽优雅的校园环境,一般人是不会乱丢垃圾的,因为随便把果皮纸屑扔到地上,旁人就认为你素质低,个体自己也因为超我的作用而觉得自己不道德,有罪恶感。这就是氛围的监督与约束作用。由于不融入校园文化会造成很多不利影响,个体不得不积极参与校园活动,认真贯彻实施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形成规范意识,并内化为自身的态度与价值观,从而学校规范就在无形中、潜意识中形成了。
学校规范的形成有一个过程,由于学生的家庭教养、生活方式、智力、需要等不同,到学校这个群体中共同学习与生活,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与价值观,但通过教育与活动,学生共同讨论与协商,或者在外在压力下,学生的外显行为与他人保持了一致,表现出相同的行为倾向。随着规范体验的进一步深刻化,学生会主动地去接受外部的影响,逐步在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与规范趋于一致,从而达到对规范的认同。通过活动,学校规范从不一致认同到一致认同,此时标志学校规范的正式形成。
三、 学校规范对学生的作用
学校规范的制定与实施,更多地是针对学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就道出了学校规范的重要作用,尤其对学生的社会化、行为调节、心理健康等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1.学校规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学校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之地,因此制定的规范基本来源于社会要求,按照社会的需求与规范去教化学生,让学生形成、内化学校规范,将学校习得的规范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并在生活中乃至未来工作中发挥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保持一致,形成适应于所在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同时,学生学会了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在群体的活动中,怎样与他人保持协调,从而使群体活动得以实现,在学校中学习和掌握规范的过程必将对学生的社会化发生作用。另外,在学校中掌握规范又加快学生的社会化,因为学校能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的文化环境。
2.学校规范有利于调节学生的行为活动
学生处在一个学校群体中,由于家庭背景、知识经验、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的差异,导致行为方式的不同。通过学校规范,学生的行为有了方向,并具有了选择性与指向性,学生会有意或无意、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群体称许的行为,回避群体禁令的行为,通过不断地修改、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自身的行为规范化,进而符合群体的利益与价值标准。事实上,学生掌握规范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应用规范不断调节自己行为活动的过程,这是学校规范对学校群体中个体的一种重要作用。规范是人们公认的一种行为标准,同时它也体现了一种行为的模式,每一个生活在该规范群体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主动或被动地使自己的行为方式同规范模式相一致。相一致的结果一旦被个体的规范图式所接纳,那么,学校规范便成为一种内在的尺度,从而来评价和调节自己和他人的言行举止。
3.学校规范有利于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校期间,学生通过掌握学校规范,提高其社会适应性,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与品德,形成自觉遵守纪律、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了解社会的需求,有助于减少学生走向社会后彷徨、迷茫、焦虑、烦恼、郁闷、人际关系不协调等心理问题。从而提高个人的社会行为能力,有效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个体社会适应性的高低反映个体的心理健康程度。也就是说,学生不能适应社会或者社会适应性低,说明其心理不健康或心理健康程度低;学生社会适应性高,说明其心理健康。因此,学校要求学生掌握与内化学校规范,并通过规范教学来促进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发展,成为了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此外,学校规范约束着学生的认知、评价与行为方式,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导向性,也有助于产生班级凝聚力与归属感,还有助于维持活动的有序性,使个体能正常与他人相处,使群体活动有序进行,这样,社会秩序才得以稳定,和谐社会才有望实现。总之,学校规范对学生的作用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 郑晓明,方俐洛,凌文辁.社会规范研究综述.心理学动态,1997(16).
[2] 张承东,刘卫芳.关注大学生日常思想行为 提升素质修养的自觉意识.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
[3] 王健敏.社会规范学习心理与品德建构.教育研究,2000(8).
[4] 程丹萍.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化.班主任之友,2002(6).
[5] 张梅.道德内化的形成机制及其实现途径.现代教育科学,2005(5).
[6] 张大均,王映学.教学心理学新视点.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尊敬的学校团委、学生会、高三(16)班全体同学及社会各界朋友:
首先,我衷心感谢你们的慷慨解囊和无私帮助。我虽然是不幸的,在人生最灿烂的时候却与病魔羁绊前行。但又是幸运的,因为有你们最纯洁的爱心在伴我前行。我普普通通的一名学生,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被查出患上系统性红斑狼疮(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能破坏免疫系统,累及全身各器官,严重时有生命危险)。发病之时口腔多处溃烂,难以进食,面部有明显红斑,病情已影响心、肾、肝脏,无力承担巨额医疗费用。一筹莫展的时候,学校得知情况后,立即发起“爱心无价,真情无限”的募捐倡议活动,得到社会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及帮助。特别是我们高三(16)班的全体同学、班主任严老师、科任林老师、叶老师、王老师等,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积极筹措,为我奔波,共募捐人民币捌万零玖佰拾捌元零柒角,目前所有捐助的善款及一些慰问用品,已经足额及时地送到我及家人手中,你们所有的爱心我全部收下了。是大家的爱心行动,给了我生命的希望,是你们的善行义举激励鼓舞了我从病榻上站起来,让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我一定会自信和坚强!目前,我的病情已经基本稳定,虽然还要长期治疗但是我和我的家人,深信在大家的祝福、关爱和帮助下,我一定能早日康复,重回课堂,和大家欢聚一堂,努力学习,成为栋梁,为社会多做贡献,来回报社会,回报你们!
在此,我再次衷心感谢所有捐款的各界朋友、老师、同学以及家长,感谢你们的爱心捐助,是你们给予我重新拥有生命和美好人生的希望!你们的善举永远铭记在我心中。最后,我谨代表我及我家人向所有奉献爱心的你们致以最诚意的谢意!祝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学习进步、万事如意!
此致
你们好!
我们很有缘,一起相聚在学生会这个大家庭,并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并肩作战。我觉得我有你们这些朋友是我的荣幸,是你们让我懂得了团队精神,让我学会了怎样和别人相处,是你们让我改变了很多,变得活泼,善于交往,变得开朗,阳光,充满力量……是你们给了今天不一样的我。
在这两年里,我过的很充实也很快乐!我们一起下乡,一起站岗,一起打闹,一起学习……还记得,有一次突然生病了,没能去下乡,同学们一听说我生病了,就很关心的说:“多注意身体呀!接下来的工作就交给我吧!”之后还督促我要吃饭,还亲自送饭票上宿舍给我,还有我们的主席、组长纷纷打电话问候,叫我放心,下乡这边有我们,说真的,当时,我心里感到无限温暖和欣慰,也很感动。我觉得有你们我很幸福。
感谢我们学生会的所有干部所有的成员,是你们给了我支持和信任,是你们给了我当学生会主席的机会,是你们的帮助让我有了今天不一样的我。感谢你们。就要毕业了,我衷心的祝愿你们--兄弟姐妹找到自己的工作,安居乐业,天天开心,生活美滋滋。
最后,感谢我们美丽的学校,感谢我们的校领导,是您给了我们这样的大舞台,是您给了我们这样发展的空间,所以今天我要大声的说:“龙川县技工学校您是好样的!”我会永远记得在技校的每件事每个领导,每个老师,每个我认识的同学。和你们一起的日子将会是我的宝贵回忆。
书记,其实您是我最想感谢的人,是您给我的教导最多,给我在人生路上上进的力量最多。您如父亲一样,给于我们像父亲一样的爱。在这里我深深的向您鞠上一躬,谢谢您。我们就要毕业了,您老人家好好照顾自己,工作忙的时候要记得吃饭……后天就是父亲节了,在这里祝您父亲节快乐!
此致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职业学校 学生 思考
一、职校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严重缺乏自信。
进入职校学习的都是基础差的学生,导致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较差。这些职校生大部分基础差、学习能力低。他们自认为自己低人一等,自己是学差生,脑子笨。再加上家庭、学校、甚至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不够,他们看到的都是自己的不足因而形成一种自卑的心理。甚至有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早恋、游戏、娱乐、上网等方面,上课无精打采、作业不按时完成。学生离校上网、上游戏机厅等现象是家常便饭。
(二)逆反心理强。
职校的学生从小到大,学习成绩无疑不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因此常受到老师的忽视,还有的学生调皮不遵守纪律,教师在教育中还采用不当的教育方法,体罚、心罚学生。家长觉得脸面无光,经常拿别人的孩子与自己孩子比,一有问题就训斥,动辄打骂。同学也对这些“问题”学生采取避而敬之的态度,使他们认为父母、家庭、老师、学校甚至社会有负于他,于是觉得这也不顺眼,那也看不惯。导致了一部分职校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少学校发生学生顶撞老师,甚至对老师拳脚相加的恶劣事件。
(三)精神空虚。
正处于青春期的职校生,对学习无兴趣、无目标、无动力,对所学专业冷淡,精神无所寄托,易感情用事,但缺乏冷静,不能明辨是非,情绪控制能力差,易冲动。不少学生身穿奇装异服,嘴叼香烟,寻求刺激,蛮横任性,目空一切,争强好斗。
(四)对前途困惑。
一些职校生认为自己的学历低,专业技能水平低,毕业后能不能顺利就业,成为一大“心病”。加上以前的不少毕业生未能理智就业,出现“毕业就是下岗”的现象,给他们造成心理阴影,认为前途渺茫。有的职校生为此整天心绪不宁、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甚至寝食不安。
二、职校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学校原因——心理教育德育化的倾向。
在我国当前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定位不当,认为学校的道德教育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正确区分学校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界限。在具体操作中,把心理健康教育划归在德育管理机构,并在工作开展中移植套用道德教育的方法或手段,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机械呆板,雷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收效甚微。职校也未例外。
(二)个体原因——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
不少职校生是独生子女,受家庭中“自我中心”的影响,总希望别人围着自己转。但长期受被人“蔑视”的影响,会出现自暴自弃消极表现,试图通过恶作剧、故意捣乱、夸张炫耀、标新立异、逆反言行等表现来突出自我的存在,以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以此获得异常的自我满足感。同时,常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时时处处事事只关心自己利益的得失。
(三)家庭原因——教育方式不当。
有些家长溺爱娇惯,造成学生独立性差、胆小、退缩;或好强任性。有些家长失去对孩子的信心和希望,干脆放任自流,把孩子推往学校,造成“只养不教”的结果。还有的家长不在孩子身边,造成教育的“真空”。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中人格魅力、为人师表的作用,教师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关爱学生,为学生创设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讲究科学教育方法,对学生作出评价时应多鼓励、少批评,注意批评的艺术性,一视同仁对待每个学生,不挖苦、讽刺、体罚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倾向、心理问题,及时化解学生的心结。
(二)构建多彩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多彩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健康心理。首先,要创造一个整洁、宽敞、温馨的育人环境。如:温馨教室、温馨寝室创建活动。其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三)营造温暖的成长环境。
培养融洽的班级气氛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一个班级的氛围会影响到班级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健康水平,学生还可以从班集体中学会将来在社会上如何与人合作竞争。如果既要学生学会与人友善合作,又学会合理竞争,关键在于融洽的班级气氛。我们可以让新生先参加团体训练,以更快地融入新集体,并多开展班级活动让他们彼此增进了解;对老生可以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让他们相互讲出心里话,消除之间的误解、打破彼此的隔阂进而让他们在团体训练中体会竞争与合作,以促进他们今后的发展。
(四)加强就业指导教育。
职校生在跨入社会之前,学校应对其进行就业指导,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使学生有较充分的就业心理预期。例如: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展模拟创业,模拟应聘等活动,让学生以健康的心态投身到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同时,多提供让学生实习的机会,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职校学生的就业前景广阔,社会地位并不是现象中的情景,增强就业自信心,并将这种自信心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总之,职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的摆在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为了学生,为了社会,我们应该加强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用技术人才而孜孜不倦。
参考文献:
[1]单彩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几个问题的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5.
[2]郭爱丽.加强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05.
【学生对学校感谢信】推荐阅读:
给学校学生的感谢信06-02
学校教师对初三学生的评语06-15
学校老师对企业感谢信09-28
学生对学校工作问卷调查表06-29
关于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05-29
2024学生对学校满意度调查问卷12-05
丁家小学学生家长对学校满意度问卷调查06-20
学生学校周记05-27
学校学生评语06-23
学校学生论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