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2024-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音乐老师教学工作计划(精选12篇)

幼儿园音乐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篇1

幼儿园音乐老师教学工作计划5篇(一)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

【歌唱歌谣】

1.喜欢歌唱,体验在歌唱活动中的快乐,并与他人合作演唱

2.学会一些基本的歌唱技能,能够正确的咬字,吐字和呼吸;能较自然地运用声音表情和身体动作表情;能够在集体歌唱活动中适当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声音使之与集体相协调。

3.能记住学过的歌曲歌谣的名称;能基本感知,理解歌曲中歌词,曲调所表达的内容、情感;并能用自然、美好的声音进行歌唱歌谣表现

【韵律游戏】

1.喜欢参加韵律活动和音乐游戏;体验韵律活动和音乐游戏中的快乐;能够用身体动作探索、表达音乐以及与他人合作表演。

2.能够较自如的运用和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你简单实用韵律辅助道具;能够在合作性的韵律活动中运用动作和表情与他人交流配合3.能够在韵律活动中感知、理解音乐与动作的关系,能根据音乐的不同情绪来表演韵律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感受进行创造性活动表现。

【玩奏乐器】

1.喜欢参与打击乐演奏活动;体验并享受与他人合作演奏的快乐。

2.学会常用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能够在集体的演奏活动中有意识的控制、调节自己的节奏等;使其与集体相协调;尝试用不同演奏方法创造性的表现音乐。

3.能够认识,辨别各种常见打击乐器及基本音色特点;了解基本的乐器知识;初步了解简单的节奏型;能看懂简单的指挥手势含义并与指挥相配合。

4.碰铃铃鼓响板。

【音乐欣赏】

1.喜欢参与音乐欣赏活动,体验并享受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快乐。

2.初步学习运用语言,美术韵律动作等各种艺术表现手段来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和情感体验;能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尝试与同伴交流合作。

二、教学进度

九月

1歌唱歌谣《嗡吧吧》(蒙氏)

2韵律游戏《蹦踏踏蹦踏》(蒙氏)

3韵律游戏《热带丛林》(亲子)

4歌唱歌谣《小脚》

6音乐欣赏《游乐场》

7玩奏乐器《厨房音乐》(蒙氏)

十月

1歌唱歌谣《洗手擦脸》

2韵律游戏《小小音乐家》

3歌唱歌谣《划船》

十一月

1韵律游戏《彩带舞》(蒙氏)

2音乐欣赏《纺织歌》

3歌唱歌谣《鸽子》(蒙氏)

4韵律游戏《快乐小猪》(蒙氏)

5音乐欣赏《狮子王》利用课余时间在幼儿欣赏动画片的时候进行。

6玩奏乐器《马蹄声声》双响筒碰铃

7歌唱歌谣《快乐哆唻咪》

十二月

1韵律游戏《圣诞礼盒》(亲子)

2玩奏乐器《圣诞铃声》或《铃儿响叮当》任选腕铃(蒙氏)

一月

1韵律游戏《小猫钓鱼》(亲子律动)

2音乐欣赏《糖果舞会》(蒙氏)

3玩奏乐器《雪娃娃来了》三角铁沙锤铃鼓

4民族舞欣赏韵律游戏《印度舞》(蒙氏)

【注】十二月份各班空出两周时间布置教室及准备元旦活动,进入到一月份之后各班老师可根据本班课时完成情况来调整。如没有完成的课程可放到一月下旬完成。音乐小组教研时间:每个月23次教研如有问题可随时进行交流。

幼儿园音乐老师教学工作计划5篇(二)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在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将结合新课程音乐教育论,改变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统合幼儿音乐,舞蹈等多元艺术,带领孩子进入音乐听,说,唱,跳,演的欢乐世界,提供孩子一个多元,快乐,精致的艺术体验。

一、教学目标:音乐游戏。

(1)了解音乐结构、音乐内容。

(2)按规则、节拍进行音乐游戏。

(3)主动参与游戏。

2、歌词、舞蹈创编。

1)能大胆地对歌词进行改编。

(2)在理解歌词后,能大胆地根据歌词创编舞蹈,利用每次学习新歌的机会,让幼儿创编舞蹈动作,根据幼儿创编的动作串连为舞蹈,从而激发幼儿创编动作的愿望。

二、时间安排

三月:学习玩音乐游戏。

四月: 能遵守音乐游戏规则进行音乐游戏。

五月:能遵守音乐游戏规则进行游戏,并了解音乐的内容。

六月:能大胆地为歌词进行改编、创编舞蹈动作。

七月:对歌词改编、创编舞蹈动作后,能大胆在同伴面前进行表演。

三、成果预计

幼儿能够积极地、遵守游戏规则参加音乐游戏,并能理解音乐的内容及结构。能大胆地对歌词进行改编、创编,利用已学的舞蹈动作创编舞蹈,并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表演以及主动与人合作表演。

幼儿园音乐老师教学工作计划5篇(三)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变化、表现歌曲的不同的形象内容,情感和表现二拍子歌曲与三拍子歌曲的不同节奏,感受和表现二拍子歌曲与三拍子歌曲的同节奏,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学习自然地与他人接唱和对唱,体验在歌唱活动中进行交流,合作的快乐。学习按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上 下肢联合的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随音乐的变化改编动作的速度,力度和难度。使用固定节奏型,随熟悉的歌曲或乐器演奏,在集体中学习保持与音乐,与他人协调一致,为歌曲或乐曲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和音乐.学习分辨音乐中比较明显的高低 快慢 强弱 音色变化,体验这些变化所表达的情意,体验倾听和欢赏活动的快乐。

二月计划

2月份

笫一周 1<>

笫二周 2<<好妈妈>>

3月份

笫三周 1<<小雨沙沙>>

笫四周 2<<郊游>>

第五周 3<<过家家>>

第六周 4<<悄悄话>

4月份

笫七周 1<<丢手娟>>

第八周 2<<夏日>>

笫九周 3<<摘星星>>

第十周 4<<龙船调>>

笫十一周 5<<龙船调>>

5月份

第十二周 1<<猪小弟>>

第十三周 2<<欢乐颂>>

笫十四周 3<<我和星星打电话>>

笫十五周 4<<我和星星打电话>>

6月份

笫十六周 1<<刷牙歌>>

笫十七周 2<<刷牙歌>>

笫十八周 3<<理发店>>

第十九周 4<<小小泥瓦匠>>

第二十周 5<<小蚯蚓>>

幼儿园音乐老师教学工作计划5篇(四)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在上学期的活动中,我们 音乐教研组 通过学习新纲要、新课程,教师的观念与行为也在不断转化。确立 “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基本观念,尊重幼儿,关注每个孩子的寻常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之窗,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理念都能熟记于我们老师的心中。“如何能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呢?”这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老师的新旧观

念发生了碰撞,产生了许多困惑。

在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们将结合奥尔夫音乐理论,改变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统合幼儿音乐,舞蹈,选举,文学,图画等多元艺术。带领孩子进入音乐听,说,唱,跳,奏,演的欢乐世界,提供孩子一个多元,快乐,精致的艺术体验。

一 学期工作计划

1,继续加强组员的理论学习。

2,开展奥尔夫音乐与本园活动相结合的研讨。

3,开展“多多合唱团”的培训。

4,籍由律动舞蹈教学,灵活孩子的肢体和心灵。

二 措施

1,在每次教研活动中进行10—15分钟的理论交流。向大家介绍音乐教育方面的新理论,新动态,也可以是音乐教育的优秀论文,优秀活动设计的分享。

2,以奥尔夫音乐理论为依据,结合本园,本班的特点开展活动。唤醒孩子的创造力,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3,由时云,徐小敏两位老师负责,组合“多多合唱团”,利用课余时间培训孩子。从一首首歌曲,儿谣中,挥洒孩子自由的创造力和鉴赏力。

4,舞蹈兴趣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一种理想方式,舞蹈这一直观性、可感

性强的艺术,又恰好符合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迅速、天真活泼、好动好奇、模仿性强等生理心理特点,舞蹈教 育适合幼儿的发育成长,使之更好地掌握身体,便于有表情地、创造性地使用动 作语言,以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由柏云云,顾丽娜两位老师负责,组织幼儿开展舞蹈与律动的教学研讨。

三 具体安排

九月

制定工作计划

开展理论学习:奥尔夫音乐理论1

十月

奥尔夫音乐游戏的操作

“多多合唱团”的组合与练习

十一月

奥尔夫音乐游戏的操作

舞蹈与律动的教学探讨

十二月

“多多合唱团”的组合与练习

舞蹈与律动的教学探讨

元月

学期活动阶段小结

三月

制定新学期活动目标

“多多合唱团”的练习

四月

“多多合唱团”的练习

开展理论学习:奥尔夫音乐理论2

五月

舞蹈兴趣活动

六月

“多多合唱团”的展示表演

总结工作

幼儿园音乐老师教学工作计划5篇(五)

节奏感是音乐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音乐情绪、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小班时期是培养幼儿节奏的阶段,同时也是培养音乐素质的基础时期,而游戏化的方法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好动、好玩,思维具体形象,一切从兴趣出发。本学期,我开展了有关“小班幼儿节奏感培养游戏化初探”的课题研究,旨在通过研究用游戏化的方法对小班幼儿进行节奏感培养的同时,探索其内容、目的和组织手段。现将我在第一、第二个阶段中的一些做法和实施过程做个简单的小结。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了解本班幼儿在音乐节奏感方面的表现情况,确定教研课题。

2、查阅相关的幼儿音乐教育资料,如“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丛书”、“许卓娅音乐教育活动设计”、“幼儿的音乐素质与能力训练”等,拟写计划。

3、培养并建立初步的音乐活动常规。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激发幼儿对节奏的兴趣

(1)、提供多种乐器,让幼儿在自由敲打中获得满足以激发幼儿玩乐器的兴趣与*。

(2)、幼儿提供两种乐器(如碰铃、圆舞板)让他们在敲敲打打中听听其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在比较中进一步感知乐器的不同音色,初步掌握其乐器的演奏方法。

(3)、提供音色差别较大的两种乐器,在幼儿的敲打过程中用动作帮助他们了解乐器的音色与情感所表达的关系。如敲大鼓时引导他们模仿“老虎、狮子”等有力的动作。敲三角铁、碰铃时做鱼游、小兔跳等灵巧的动作。由于在这些自由敲打的游戏活动中没有节奏的要求,对于尚不能较好地掌握有规律打拍的小班幼儿来说同样会使他们的获得成功和满足感。

2、在听听玩玩中激活幼儿的节奏动感

1、引导幼儿感知节奏。

首先,音乐来源于自然生活。我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学习感知生活中的节奏,如引导幼儿倾听观察自然界、动物、生活中的节奏响声,之后进行模仿、感知,并拍出节奏类型来。从中让幼儿发现音有高低、长短、强弱之分,使他们积累丰富的听觉经验。其次,我还设计了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一系列听力游戏,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感受节奏的动感。如:用筷子敲击铝锅、玻璃杯、碗碟等生活中常见的用具、器皿,从中辨别声音的高低。有时,我还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即老师用打击乐器敲击简单的节奏,幼儿用拍手、拍肩、跺脚等动作将其表现出来,反之,幼儿敲节奏、老师将其再现出来。

2、体验、感受稳定单一的节拍

这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基础。我经常让幼儿以自身的身体律动来感受稳定的节拍。如唱歌、乐曲时,让幼儿随着节拍,一拍一拍地摇动身体、头,感受有规律的无变化的拍子。在这个练习中,我还让幼儿随着乐曲做拍手、拍肩、拍腿、跺跺脚等律动,这样就能帮助幼儿较好地体验、感受稳定的节拍,为今后掌握有变化的节奏打下基础。

二、存在不足:

1、节奏训练的时间较为局限,不利于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2、幼儿节奏的听觉、记忆能力等还比较差,有待于发展和提高。

三、改进措施及下阶段做法

1、在各种活动中贯穿节奏练习。

(1)每次在教新歌前,可让幼儿跟着音乐拍节奏,听一听曲子里都有哪些节奏类型,待幼儿能准确拍出后,再让幼儿按照歌曲的节奏、速度等来学歌词。还可边读歌词边拍节奏。

(2)结合语言节奏进行练习。

(3)在区域活动中开设节奏创编区,也可利用餐前的时间进行练习节奏,在各种游戏中也可用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来进行练习。

2、注重发展幼儿的节奏听觉、记忆能力。

幼儿园音乐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今年利用假期的时间去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中小学去学习调研,对其教学的过程中感触颇深。深刻体会到要想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应根据儿童好动、 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少儿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 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 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一、妙趣横生的低年级教学法

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 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知道,低年级小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表达能力, 接受新知识的速度相对高年级来说要稍差一些,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以旧的教学方式来教他们,一堂课下来结果则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认真研究分析低年级儿童音乐心理的特点,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利用他们的心理特点来进行音乐教学。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我认为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趣味”是教学的侧重点。 什么是音乐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俄罗斯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 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由此可见审美趣味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1. 欣赏教学

音乐欣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从音乐实践活动的整体来看,它是音乐创作与表演的接收环节,是音乐创作与音乐表演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音乐欣赏,音乐潜在的社会功能转化为现实。音乐是善于表现情感的艺术,它是通过“音乐形象” 而体现音乐的美好,使感受者以自身的美感经验的方式获得精神上满足的一种心理现象。人们可以通过有限的“音乐形象”去感受和领会乐曲内容。人的音乐美感属于社会意识。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的,由五官快感进而使精神需要获得满足而产生的那种愉悦,“是经过感官到达于情感、想象、理智、 意志等方面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感性直觉中积淀着理性内涵的审美体验”。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结合生动形象的语言及教具,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2. 将多种自制乐器融入歌曲教学中

俄罗斯中小学学校开设音乐课,教师引导学生选择随手可得的“乐器”演奏。分声部拍桌子、敲文具盒、 对击口杯盖、拍打水瓶等等来“演奏”以上三声部,形成有如原始舞蹈的伴奏音乐。让学生随意创造,学生们随节奏跺脚,拍桌子,用铅笔敲击课桌等等,不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掌握节奏容易,更有一部分同学不由自主的即兴律动甚至舞蹈起来。最后,布置作业,制作简易打击乐器。作业要求学生尽量“变废为宝”,即用废旧物品,做“不花钱的乐器”;一周内可独立完成,也可与人(家长、同学等)合作制造出有创意的、“环保的” 打击乐器。简易打击乐器制造完成后,每个同学上台演奏并简述乐器的制造过程与发音特点。有的同学用两个易拉罐,一个装小石头,一个装旧钥匙,制造出音色不同的一对“沙锤”;有的学生分别串起金属和塑料瓶盖, 形成制造音色不同的“串铃”;也有“制造”简单的, 如用铅笔“刮奏”矿泉水瓶的颗粒状外表,效果也很好…… “变废为宝”的一件件乐器,在音乐课上展示、演奏, 教师即兴配器,带领大家合奏并为歌曲伴奏,同学们边唱边奏边舞,其乐融融。

二、充满想像力和创造力的高年级教学法

高年级学生在思维上、想象力上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渐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利用高年级学生音乐心理发展的特点来进行音乐教学,有些较为浅显的问题可以直接抛给他们,划分小组,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欣赏是以听觉的感知和想象相结合的特殊认识过程。 高年级的思维正处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所以教师在进行欣赏教学时应多采用学生边听音乐边进行联想的教学方法,而不要一味的包办代替,约束和否认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后所得的结果。

通过独立思考学生已经受到音乐的熏陶,能将乐曲分段并能描述出每一段的画面及内容,这时教师再将整首作品加以总结,最后让学生完整的将乐曲欣赏一遍, 并编出一个完整而又美丽的故事。通过这种教学方法, 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本课的教学内容调动了的积极性,而且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团接协作的精神。

总之, 中小学生犹如苗圃里的花朵,需要精心照料和栽培,又如一棵小树,在你的裁剪下枝繁叶茂。在他们小的时候,就要充分挖掘和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这将对其以后乐感、表现力、审美能力及道德情操的培养起到重大、积极的作用。

摘要:中国和俄罗斯,本着制度及生活、文化上面的巨大差异,两国的孩子在音乐学习环境上也会有巨大的差别,但无论是中国音乐教育还是俄罗斯音乐教育都存在一个共性——兴趣在其整体音乐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从音乐课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根据学生音乐心理发展特点,分别从低年级和高年级两个年龄层切入,结合自己在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中小学调研期间学习到的,且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阐述了学生学习音乐时兴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兴趣。

幼儿园音乐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篇3

【关键词】 幼儿园;音乐教学;融入民族音乐;精彩课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而音乐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有多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利于幼儿民族精神的培育;二是有助于幼儿审美能力的培育;三是有利于幼儿民族音乐素养的提升等。从目前来看,幼儿园阶段教师以教授较为现代化的音乐为主,忽略了民族文化的融入。基于此,本文将大胆探索如何将民族音乐融入幼儿园课堂教学,以彰显幼儿园音乐教学精彩。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民族音乐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只有幼儿对民族音乐感兴趣,才会投入极大的热情去学习,教学效果也才会明显提升。其中,情境创设的方法在激趣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在学习《草原小牧民》这一内容时,教师以情境带动幼儿的民族音乐学习兴趣,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开始,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一幅大草原的画面,风景美不胜收,图片情境带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与幼儿互动:小朋友们,看到大草原,你们想到了什么民族呢?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已经有一定的常识,因而幼儿们很快回答出蒙古族。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有关蒙古族的歌曲,歌名为《草原小牧民》,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草原,聆听音乐,大家说好不好?此时,幼儿的民族音乐学习兴趣完全被激发出来,有些幼儿还跟着音乐律动起来,音乐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创设吸引人的图片情境,逐步引出民族音乐《草原小牧民》,让幼儿产生民族音乐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二、丰富教法,提高民族音乐教学效果

丰富课堂教法,是幼儿课堂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改革的必然,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更新理念,优化教法,以幼儿为本,推进课堂创新的进程,促进幼儿发展,不断促进民族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一)民族音乐与舞蹈相融合,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音乐与舞蹈不分家。在幼儿园中融入民族音乐,教师还可以将其与舞蹈相融合,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学习氛围。例如:在一次大班幼儿音乐课上,教师以游戏方式引出民族,再引导幼儿利用舞蹈方式展示民族特点,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多少种少数民族?能大声地数出来告诉老师吗?这一语言激发了幼儿们的兴趣,幼儿们积极参与音乐课堂。“苗族、回族、维吾尔族、瑶族、壮族……”幼儿们大声地说出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紧接着,教师继续与幼儿互动:你们能利用舞蹈动作展现出各民族的特点吗?小朋友们听各民族音乐,配上适合的舞蹈动作吧(引导幼儿听民族音乐,辨别民族,配上与之相配的舞蹈动作)。这个音乐与舞蹈融合的活动极大地激发出幼儿的学习热情,音乐课堂其乐融融,幼儿们竖起耳朵认真地听着民族音乐,仔细地辨别,从而融入舞蹈,衬托音乐。

(二)民族音乐与器乐相辅佐,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学习民族音乐,少不了一定的民族器乐。认识民族器乐有助于加深幼儿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在以往的幼儿音乐课堂上,教师多以出示民族器乐、讲解民族器乐的方式授课,幼儿被动学习这些知识。这经常导致幼儿听了之后很快忘记所学习的器乐。为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路,突出幼儿主体,提高民族音乐教学效果。例如:在一次幼儿民族音乐课上,教师带来了手鼓、小锣、木鱼、梆子、简板、碰铃六件民族器乐。由于带来的民族器乐有六种,因而教师将幼儿分为六个小组,并随机分配民族器乐,引导幼儿自主学习民族器乐相关知识。在小组中,幼儿需要合作交流自己小组的民族器乐像什么?属于哪个民族的?器乐名称是什么?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幼儿们还可以亲自体验民族器乐,如敲击、碰撞、摇动等,听一听这一民族器乐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自己在什么场合看见过这种器乐?在生活当中能否寻找到与之相似的声音?等等。这样的教学完全突出幼儿主体,但教师也应做好引导工作、调控工作等。为了强化幼儿的学习体验,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们利用民族器乐,创编音乐,充分发挥幼儿个性,全面提高学习效果。

三、设计活动,促进表现民族音乐风采

幼儿有着非常强烈的表现心理,他们渴望被关注,渴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认可。为此,在幼儿音乐课堂上融入民族音乐,教师还必须设计活动,给予幼儿展现的机会,以最大化促进幼儿表现民族音乐风采,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与提高。例如:教师可以举办小规模的“民族音乐会”,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选民族音乐,参加民族音乐会。在这个民族音乐会活动中,幼儿还可以自主创编与主题相关的舞蹈,衬托音乐,渲染音乐。教师设计一定的激励方法,以激发和调动幼儿参与民族音乐会活动。

总之,民族音乐是我国灿烂的文化之一。幼儿是未来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教师要从小培养幼儿的民族音乐意识,在音乐课堂上有效融入民族音乐,构建精彩的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张蕾.幼儿民族舞蹈与民族音乐相结合的教学探索[J].黄河之声.2013(16)

[2]王莉.幼儿音乐教学中创设情境导入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

幼儿园音乐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篇4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音乐,愿意跟随教师随音乐有节奏地走、跑、跳。

2、能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控制自己的身体初步合拍做立正、转圈、下蹲等简单动作。

活动准备:

钢琴、小猫、小狗头饰各一个;布置场地。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调动幼儿积极性

1、幼儿根据教师口令做出动作(组织幼儿小椅子围成圆形坐好,起立跟着老师走圆游戏)

教师引用游戏歌词“跟着老师走走,跟着老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谁先站好”,“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请幼儿做出相应动作(引导幼儿熟悉歌词内容,快速做出反应,在此基础上加以动作变化,如“看谁先蹲下”,鼓励幼儿与老师一起说一说)

2、教师提示幼儿要为游戏配上好听的音乐,请幼儿边听边跟着旋律拍手(引导幼儿熟悉旋律)

(二)学习歌曲,引导幼儿演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熟悉游戏歌曲)

2、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大声领唱,幼儿小声跟唱(引导会唱的幼儿大点儿声)

(2)幼儿自己演唱(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进行游戏,边唱边做

1、教师请幼儿起立,与老师围圆进行第一轮游戏(教师首先引导幼儿有秩序的游戏,然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唱“跟着老师走走,跟着老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谁先站好”,表扬听指挥,唱的好,做的好的小朋友)

2、进行第二轮游戏,教师更改为“跟着小猫走走,跟着小猫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谁先蹲好”(教师戴上小猫的头饰,提升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强调仔细听好最后一句口令的变化,引导幼儿快速做出反应)

3、进行第三轮游戏,教师请一名幼儿戴上小狗的头饰,大家跟随他一起游戏(引导幼儿体验与老师小伙伴游戏的快乐,结束后可请这名幼儿选出表现好的小朋友给予奖励)

4、改变歌词和相应的动作进行游戏。

(四)教师以游戏形式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到盥洗室,边唱边表演“跟着老师走走,跟着老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谁先洗好手”。

三、户外活动:

1、体育游戏: 小路弯弯 见领域活动指导P10。

2、分组活动:(见周计划表)

小学音乐老师教学计划 篇5

小学音乐老师教学计划1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音乐学科教学研究的工作思路是:组织和引导中小学音乐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艺术教育工作工程规程>,进一步深入研究<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反思课程改革以来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品质。要以提高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对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的指导和管理,以课题研究和教研组建设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和学科基地的功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搞好“器乐进校园”和各项艺术活动,努力促进我市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学研究,推进课程改革。

1。继续认真学习和研究基础教育阶段音乐学科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针对中小学音乐学科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提高课程实施的能力。

2。进一步健全中小学音乐教学研究基地,充分发挥学科指导小组的作用,积极开展新课标、新教材的专题研讨活动。

3。组织高中音乐教师对音乐鉴赏必修模块进行集体备课,开设研究课,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4。学习有关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搞好省级课题<普通中小学音乐学科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践研究>,不断完善小学、初中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实施能力。

1继续组织好中小学音乐教师对课标本新教材的实践研究,组织和开展新一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培训。

2组织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学习常州市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建议,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预设的能力。

3搞好高中音乐各选修模块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工作。

4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5组织中小学音乐教师才艺大赛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6积极发现、总结、推介教学第一线音乐教师的教学经验。

7不定期举办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

(三)搞好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组织部分音乐教师结合音乐学科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计和模块教学方面的课题研究。

2研究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如何关注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形成,关注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音乐表现,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融入学生的音乐活动之中。

3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小学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质量检测、初中学生音乐学业考核、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为抓手,组织课题组老师搞好省级课题<普通中小学音乐学科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践研究>,不断完善中小学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4重视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专业技能方面的提高与进修,对青年教师的范唱、伴奏能力要有一定的考核要求。

三、日程安排

九月份

1召开小学、初中音乐学科中心组会议。

2思考器乐进校园有关事宜。

十月份

1十月教科研月主题活动。

2xx8+1城市圈交流研讨会。

十一月份

中小学音乐教师<会唱歌,唱好歌>专题研讨会。

十二月份

1音美教师才艺大赛。

2小学音乐教师器乐进校园活动初步验收。

元月份

中小学音乐学科课程改革经验交流座谈会。

小学音乐老师教学计划2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

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许是以前经常锻炼,表现非常好。

两个班的小朋友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50%的小朋友还可以,20%的小朋友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较差。

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还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性格内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和“”,感受音的长短,并且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

2、通过学习歌曲,理解歌曲所包括的小知识。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

3、通过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4、通过声音创编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情意目标: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四)质量目标: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本学期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本册教材内容有: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律动,创编等。要求如下: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了解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器乐:认识各种打击乐器,并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渐渐培养儿童的音乐创造力和协作能力。律动:要求学生配合音乐,跟老师示范,在技能训练上,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2、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思维。

教学难点:审美情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2、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并按教导处统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学详案。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35分钟的课堂时间,向35分钟要效率。

3、充分作好课前准备。

4、认真按照教案上课,上课坚持说普通话,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会。

5、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第要求,防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投影仪、录象、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本学期准备成立几个兴趣小组,如器乐、舞蹈、合唱等。

8、提优补差的途径:

(1)、通过课堂教学。

(2)、通过课外艺术活动。

9、方法:示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鼓励、表扬法:通过鼓励表扬大体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五、教科研课题研究

1、课题名称怎样教孩子学唱歌

2、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内容:

学习《人民教育》、《湖南教育》、《音乐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模式选择》

3、操作措施

a、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习、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b、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教授的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学生特长,提高总体水平。

c、根据兴趣特长参加兴趣小组、合唱队。

4、活动安排利用课余时间安排:文艺录像教师,辅导5次学校文娱演出,配合班主任主题班会1次。

5、成果显示班队活动。

小学音乐老师教学计划3

为了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我校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教学计划。

一,教育理念的思考,必须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往教学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师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所以教育理念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

二,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一切音乐教学活动都不应该强求一致,应该允许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这一切,是与面向全体学生相辅相成。

三,钻研教材编写的思路。

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

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作为普通小学的音乐教育,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宽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需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在教材的编创与活动中,编有大量的实践要求,让学生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小学的音乐创造非专业意义上的音乐创作,主要表现为即兴演唱、演奏和形体动作(律动、舞蹈),也表现为旋律的编创,以及对音乐的不同演绎。

小学音乐老师教学计划4

1.在日常生

活中多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3.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4.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丰富课外音乐活动,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习音乐。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小学音乐老师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到五年级十七个班的音乐课。从整体的水平看,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执教的十七个班级学生音乐水平这学期明显好转,我在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但还有一部分同学音乐基础知识欠佳。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华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4)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2)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音乐体裁与形式

(1)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2)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3)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4)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

4音乐风格与流派

(1)聆听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2)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二)表现

1演唱

(1)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4)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2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

(2)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

(3)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3识读乐谱

(1)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2)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3)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三)创造

1探索音响与音乐

(1)能够自制简易乐器。

(2)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即兴创造

(1)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2)能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

(1)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2)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播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

(3)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音乐活动,并能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

(4)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2音乐与姊妹艺术

(1)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够结合所熟悉的影视片,简单描述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儿歌、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

(2)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

五、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完整地背唱所学过的歌曲,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能够随着音乐自由发挥想象力,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表演。

3感受生活中的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4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六、教学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3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4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丰富课外音乐活动,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习音乐。

音乐老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6

一、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对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不足: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

三、考试:

为了是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为了让我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我采用了:让学生选择一种表演方式,即唱或舞等来表现。

四、其他:

建立合唱队,挺高学生歌唱能力,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参加区里组织各种比赛挺高学生自信力增长见识。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学 篇7

一、注意指令性语言

指令性语言属于有声语言的一种, 它是声乐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一种语言, 它要求教师依照实际情况, 指导、号令学生对身体上的某一个部位进行调整。为了让课程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声乐教师应该重视在授课过程中正确地使用指令性语言。如果教师能够充分运用这一语言, 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上时间里保持注意力。

节奏的练习课程中, 教师常常会使用这样的语言:“预备, 起!”事实上, 这个指令性语言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只会使孩子们机械性地开始, 有时起头都无法整齐划一。在授课过程中, 与其让幼儿在没有兴致的情绪中进行练习, 还不如教师多在指令性语言上下些功夫, 比如将其转变为:“一、起”“一二、起”, 再配合以眼神、语气或手势, 更能让学生无形之中就能够理解教师关于拍速、力度等方面的要求, 从而实现歌曲的节奏感。

节奏的练习课程中, 往往需要教师和学生经过多次的练习才能完成预期的效果, 只要课堂时间还充足, 教师一般都会说:“咱们再来一遍。”这样并没有考虑学生的状态, 只是要求再练。这样的情况一多, 就让学生感到无趣和乏味。在指令性语言上, 如果教师把话改成:“太好了!咱们再创造一次!”说话的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不同速率、不同强弱的声调来表达, 如此同样是“再来一次”的练习要求, 前一个是命令式的、枯燥的, 而后一个则是将速度、鼓励、力度都结合在一起, 有力地实现了示范作用, 同时将音乐性和感染力融合在其中。

总之, 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和授课的情境以及音乐的气氛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语速、语调、节奏都要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 让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来进行音乐的学习, 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注意问题的设计

在课堂教学工作中, 教师的提问是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课堂上师生之间传达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一种方式。一个得当的问题, 不光可以引起幼儿的关注, 加深幼儿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还能够将课程结构变得更加紧密, 让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愉快。音乐的教学过程中, 欣赏的内容是不容易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因此, 教师更需要使用设计问题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 教师往往会问大家:“你有什么感觉?”纵然这样的问题有着很大的思维空间, 但是因为太过于宽泛, 而使得幼儿对于音乐的感觉千篇一律。如果将问题改成“这个曲子好听吗?”那么每一个幼儿都能够说出一二, 并能够真切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三、注意学生所学知识的衔接

在音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重于怎样连接各个环节, 怎样延续思维并提高大家认知以及知识联贯性等方面。音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都会使用播放录音、多媒体和弹奏钢琴等方式。但是, 有些教师在操作和使用这些方式的时候往往是沉默寡言的, 即使幼儿都在窃窃私语、没有专注。另外还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只说“听录音”或是“看大屏幕”, 而幼儿的表现是想听的、想看的都在听、在看, 而不感兴趣的则在走神。如此的状况让音乐教学完全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课堂氛围无从谈起。那么应该怎样才能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呢?只要教师将表达的方式进行改变就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一边进行准备工作, 一边引导性的说:“小兔子、小鸭子都在听小鸟唱歌, 我们赶快一起来听听!”这样的话语不仅可以让幼儿专注于教师的动作和要求, 同时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四、注意评价性语言

在获得音乐带来的享受时, 每一个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在课堂里, 一名幼儿在演唱完毕之后, 有的教师会问:“谁能比他唱得更好?”这样的话语即使在本意上是想鼓励学生来挑战, 而事实上, 让人获得的信息却大多是反面的:一、要是唱得没有他好, 就不要唱了;二、这名学生唱的也不是那么的好, 应该有人比他唱得好。无形之下, 教师就给孩子们做了比较, 于是就会出现无人参与、无人应答的情况。如果教师作出这样的评价:“他的歌唱得特别动情, 我听了很感动, 还有谁也来试一试?”“她这首歌的节奏掌握得特别好, 要是能有表情上的配合就更完美了。”“哇, 你唱得太好听了, 真是一个小歌星!”这些既有评论性又有启发性的话语, 包含着教师对于幼儿学习的种种期许, 显示了教师在评价上的睿智。长此以往, 幼儿就会对于音乐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情绪。

授课过程中的评价性语言, 一方面是教师智慧和语言技巧的全面体现, 在另一方面, 更是教师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的真实展示。即使在很多时候, 教师的这些语言都是随机的、即兴的, 但都来自于教师本身, 因此, 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得当的评价语, 使其成为鼓励学生学习的甘泉。

参考文献

[1]黄莉.浅谈幼儿园音乐教学[J].吉林教育:教研, 2011 (25) .

[2]任秀娟.浅谈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几点体会[J].科教文汇, 2009 (36) .

浅析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 篇8

关键词:幼儿;音乐活动;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64-02

目前我们大部分农村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主要以听光盘和磁带开展活动。大部分老师不懂得基本的声乐知识和音乐识谱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的音乐活动也需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老师的专业素质要不断的提高。为此,我想就我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解决方法。

一、音乐教学活动的误区

误区一:幼儿的歌曲特点是节奏简单、简短重复性强。我当初觉得孩子容易学会,于是就将歌词从头到尾的教唱,我认为他们学三四遍可能能记住。可是孩子们的表现却令我非常失望。有的孩子把歌词记混了,有的不能重复老师教过的歌词,还有的同学连歌词的复述能力都不具备。

误区二:我总是按部就班的将课本的知识传授给幼儿,致使幼儿对所教的音乐知识不感兴趣,课堂效果非常不好。诸如,有的音乐是音乐欣赏课,幼儿只需要能注意倾听其中的旋律就可以了,我却要求幼儿把这些旋律也唱出来,结果孩子们在跟唱的过程中参与的人越来越少,最后鸦雀无声。

误区三:在教授英语音乐课的时候,我认为孩子只要跟着老师说英语就可以了,不用加入汉语的成分,也不需要懂得汉语的含义,幼儿只要能把单词顺下来就可以,女孩子比较配合,有几个男孩子对所教内容不能理解,就不跟随着唱,甚至把眼睛一闭,根本不再理会老师,提出明显的抗议。

误区导致的结果:幼儿不能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一提到上音乐课就有种排斥心理或者拒绝上幼儿园。

二、有效音乐课的措施

1.词语替换。发散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它是抓住一条主线,扩散自己的思维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的一种思维方法。如果将这种方法巧妙用于幼儿的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将会有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小班的《世界真美好》的唱歌活动中,幼儿在熟练掌握基本的歌词后,教师可以启发幼儿想一想:农场里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他们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这个时候幼儿会展开自己的想象,联想自己实际生活中所听到的或者看到的各种动物的叫声和样子,然后叽里呱啦地说出来。在这里,幼儿需要掌握两个要点:一是动物,二是与动物相对应的特点。例如大公鸡,喔喔叫;大象伯伯慢慢走;小猴子真顽皮;小黄莺高声叫;小海鸥真勇敢,飞得高来飞多远;小青蛙呱呱叫等,这些都是比较形象的特征,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替换,让幼儿感受用相同的韵律唱出这些歌词来,进而陶冶他们的美感。老师在教授其他的儿歌时,在改变句式的情况下替换名词、动词或者数量词和形容词,只要灵活运用就可以。

2.图画描绘法。唱歌是幼儿园中常用的音乐活动,教师在组织此类活动时,通常要范唱好几遍,才能使幼儿对歌词的内容得以理解和记忆。如果我们使用思维教育中的图形认知的方法,幼儿则更容易掌握。图形认知即对具体形象性的理解,在组织唱歌活动时,用线条、彩、画等形式去表达音乐作品的意境或者音乐形象,幼儿就可以在轻松记忆这些图像的同时,理解并学会这首歌曲。例如,在教授《三只小“马”》,歌词里反复提到小海马、小河马、小木马,这三只马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海马生活在海洋里,小河马生活在大河里,小木马生活在公园里。教师可以將歌词中的事物用图画表现出来,当这些图片出现在黑板上,幼儿不用记住歌词,只需看到图片就知道要唱什么了。教师边唱歌边画出这些形象,不用画得很好,只要能够被幼儿认识即可。幼儿时期的学习都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有了具体形象的知识,歌词中的抽象事物会更易于幼儿理解和记忆,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通道的学习途径,会让幼儿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在听了歌曲后,自己绘画出歌曲中描写的情景和事物,这样可提高幼儿的发散性能力。

3.身体表现法。在音乐活动中,用身体表现音乐即用简单的图形动作创编舞蹈。创编活动在思维教育中包含了认知评价、发散等多重思维能力。其中认知活动时各种活动的基础是要理解音乐语言,然后将音乐语言转换为脑中可见的形象,然后在对音乐与形象进行基本的评价、判断后,幼儿即可用身体动作进行表现。例如,在创编舞蹈《蜗牛与黄鹂鸟》的活动中,幼儿要根据乐曲大胆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情境,在通过观察和模仿对蜗牛的爬行以及背着壳前进,和对黄鹂鸟飞动的样子以及叫声和高傲的表情等各种动作的认知,使转换、评价、发散等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和发展。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简单节奏与旋律的歌曲,让每个孩子选择一个音符,先比较音符的高低、长短,用自己身体的位置高低与姿态保持时间对音乐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这样就仿佛形成了音乐的旋律。在近些年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让孩子排成各种对性,如横排、竖排、源泉等,更能体现这种活动的趣味性、流动性和变化性。

4.和声歌唱法。幼儿园的音乐以歌唱为主,而歌唱又以集体合唱为主。我们常常会发现,集体歌唱活动终会出现幼儿唱的速度不一,有的幼儿性子比较急唱的比较快,声音以大吼为主;有的幼儿则比较内向,不敢出声;还有的幼儿声音比较柔和。幼儿园对幼儿的要求比较低,重在参与的过程,不要求唱的质量。如果运用思维教育对幼儿进行引导,加入简单的和声歌唱练习,儿童就能逐步注意自己的声音与他人声音的关系,并使自己逐渐融入到集体中。

音乐中的音符是幼儿不能理解和看见的。音乐中音的高低和长短,音乐的开始与结束,时间和空间的关系相对比较抽象,幼儿不易把握,需要老师反复的教唱。如果把思维训练和音乐教学活动相结合,音乐活动就能更加生动有趣。

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音乐活动的结合运用,在智力方面发展的同时,还要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索和充分发挥的空间。在有了自由欢乐的音乐气氛后,就能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性、表现力和想象力,使他们的思维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得以发展,最大限度的体现幼儿活动的主动性,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悟,并健康快乐的成长。音乐活动可以使幼儿体验快乐,陶冶情操。音乐能锻炼幼儿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提高幼儿的审美意识,从而促进其身体健康发展。

初一音乐老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9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好音乐课,课堂组织教学非常重要。通过这一学期的实践,让我知道对待学生多用鼓励的方式会有更好的效果,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也要善意的批评与纠正。自己把握尺度,该严厉的时候决不放宽、赏罚分明、可多运用幽默的语言,最重要的是充分的尊重每一位学生。为了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

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要引导学生学会聆听、探寻、领悟、表现音乐。对于自己的每节课我都努力地做到最好,但有时课堂却与想象的不太一样,不能完成备课中的教学目标,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知道这与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经验都有很大的关系。

二、专业基本能力

经过这一学期的教学,让我对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有了新的认识。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首先得具备音乐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不仅要能讲基本乐理,能教视唱,更重要的是能从理性上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其二,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歌唱能力。对歌唱技能的掌握如何直接决定着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其三,具备娴熟的键盘弹奏能力。弹好琴是课堂教学的最好帮手,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其四,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应用身态、动作、眼神、表情等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五,应丰富与音乐学科相关的文化知识。结合其它学科来扩大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思维,增加教学信息,在教学中突出彼此的交互性,相融性;其六,应不断的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多方面的学习和探索,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工作情况

1、认真贯彻学校计划,要求和教纲要求,并结合本学期制定的计划进行实施教学,本学期工作任务都能按质按量顺利完成。

2、继续实行奖分积分制,能有效地约束学生的课堂纪律和衡量学生整个学期的表现分。

幼儿园音乐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篇10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齐唱歌曲,唱准节拍。

2.感受四三拍欢快、热烈的旋律及“强弱弱”的节奏规律,唱准节拍。

3.体验集体齐唱“整齐”的效果和“整齐”的美感。活动准备:

1.材料:歌曲《老师老师我爱你》录音和三拍子音乐磁带,操作卡第1、第2页。

2.经验:对老师有初步的认识和热爱。活动过程:

一.发音及节奏练习。

1.幼儿听三拍子音乐,学小鸟飞进活动室。

小——鸟,小——鸟,飞——飞,跟——着,节——拍,飞——飞。飞——到,幼儿

园,停——停,唱——支,歌——儿,听——听。

2.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拍出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例如:拍手表示强拍,拍肩表示 弱拍。3.唱“啦”音,练习音的跳跃、连贯等不同演唱方法。3 3 | 5 3 3| 5 4 3| 2——|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5 2 2| 5 2 2| 4 3 2| 1——||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二、熟悉旋律,感受三拍子音乐“强弱弱”的节奏。1.欣赏歌曲。

鼓励幼儿随着节奏用肢体动作自由大胆表现。

提问:你知道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吗?听一听,拍一拍。引导幼儿通过拍手、拍肩感受三 拍子的节奏。

三、理解歌词含义,激发爱老师的情感。1.熟悉歌词。

从音乐里听到了什么?这是唱给谁的歌?

2.教师合着节奏朗诵歌词。幼儿拍打节奏跟念歌词。

3.教师示范唱歌曲。

提问: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歌曲? 3.幼儿学唱歌曲。

引导幼儿用自然、整齐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4.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分组唱、个别唱、师生表演唱等形式。

5.情感交流。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是提高幼儿园大班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由于幼儿园大班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足,不恰当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科学选用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喜欢音乐课程学习。

一、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现状问题

当前,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大班幼儿的社会活动、数学活动过多,而音乐教学的课时安排非常少,通常情况下只是在一些社会活动中渗透一些道德歌曲内容。即使有的幼儿园大班有音乐教材,也都是随意选择的教材,内容大多是借助音乐发展幼儿智力或者开展道德教育,弱化了音乐自身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影响作用,这就使得大班的音乐活动缺乏独立性,甚至处于不可控状态。另一方面,由于幼儿园大班教师多为刚毕业的学生,虽然他们在音乐技能上都十分优秀,比如唱歌、弹琴等方面都是高手,但是他们在音乐教学经验、教学技能、选用教材方面有所欠缺,所以不利于音乐教学成效的提升。

二、提高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

依据上文提到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的问题现状,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以期提高音乐教学实效,促进大班幼儿全面发展。

1.教师应充分认识音乐教学的作用

在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教学实效,必须充分了解音乐教学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最终提升教学效率。音乐犹如一种语言,可用于交流人的情感、观念与思想,在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中,音乐都展现出了其自身独特的号召力及凝聚力,其影响力完全可以证明音乐教学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副科。在音乐欣赏中,我们不仅能了解到一定的文化传统,还能学习到音乐发源地的风土人情。幼儿园大班学生在学习音乐时,可对音乐节奏与歌词进行加工、改编等,这是幼儿探索世界、发展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从另一方面来讲,幼儿园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幼儿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可了解到体育、语言、社会、自然、数学等领域的知识,对幼儿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五指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见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这首歌不仅有简单明快的音乐节奏,而且可以学到一些数字知识。因此,幼儿园大班教师应充分了解音乐教学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加重视音乐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地高效完成教学活动。

2.重视音乐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作用

教师是音乐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兴趣直接影响幼儿的兴趣方向,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直接影响了幼儿的学习效果。所以,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高效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幼儿园应积极为教师提供提高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的机会,比如可定期为教师提供教学经验分享机会、邀请幼儿音乐专家到园讲座、选派教师代表到先进幼儿园学习等。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应具有较强的自学意识,不断学习新的幼儿音乐教学理论与技能,在日常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幼儿全面发展”为中心,积极尝试多种先进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幼儿音乐知识的传授,更应该重视对幼儿情感的引导。为了更恰当地选择音乐教材、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对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兴趣爱好等有准确的把握,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地查阅资料了解该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教材与教学方式。比如,有些青年教师不了解幼儿园大班学生的心理特点,所选择的教材内容过于艰涩,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幼儿审美及音乐素养的提升,而且还会使幼儿对音乐课程产生逆反心理。

3.灵活选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对音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依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音乐知识、习得音乐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音乐欣赏方式,提升大班幼儿的审美水平,让幼儿在欣赏中体会音乐中丰富的内容、感受音乐欢快而和谐的节奏。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开展音乐创编活动,让幼儿将自己熟悉的音乐歌词改编成其他自己喜欢的事物。比如,儿歌《数鸭子》,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将歌词改编成《数白鹅》,即使只改变了几个字,幼儿也会觉得自己会“写歌词”了,觉得自己是个很棒的孩子,在这种正面情绪的引导下,幼儿会更加喜欢音乐课的学习。

总之,幼儿园大班的幼儿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音乐教学对其身心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了解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应对,进而大幅提升教学成效,最终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娴.大班音乐活动《神奇音乐谷》案例分析: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4(20):190.

[2]高杰.大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激励性反馈语言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3]刘美蓉.对幼儿园大班进行音乐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152.

幼儿园音乐教学评价的有效措施 篇12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学评价,有效措施

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现在的音乐教育评价还存在着很多弊端。要想有效地进行幼儿音乐教育, 就必须严格实施幼儿音乐教育的评价。笔者通过多年的音乐教育心得, 总结了以下几点利于幼儿音乐教育评价的实施办法。

一、多元化、多角度地对幼儿音乐教学进行评价

对于幼儿教育,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和理解。这使我们对教学进行更全面的分析、提高教师的总体素质有很大的帮助。比如, 家长评价的主要方向是幼儿未来的发展和变化;教育专家评价的角度则是现行的教学方法是否与教育教学的规律相符;幼儿心理学专家评价的角度更多的是教学活动对幼儿心理状况的影响。通过这些评价, 可以使教师从不同角度考虑、计划、实施教学活动, 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 使得教师的教学素质、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二、健康、全面地对幼儿音乐教学进行评价

(1) 应关注教师、幼儿与教材、环境、材料等客观文本的“对话”。同样的文本, 不同的人因其社会阅历、知识经验的不同, 会有不同的想法和领悟, 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文本进行解读, 也会有不同的心得和体会, 因为这些“不同”的出现, 使个体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显得突出和特别。所以, 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个性的变化, 还要关注教师对各文本体现出来的独特创造性。

(2) 评价的主体要符合真、善、美的标准, 在这个基础上要求教师对幼儿的教育活动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的、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 并且教学内容要紧贴幼儿的现实生活。在当前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现象:教师所选择的内容是符合真、善、美的标准的, 可是当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加入自己的设计和创新后, 这些反映真、善、美的音乐就变成了不被社会接受的音乐。所以, 在进行评价时, 应该从多角度、多层级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 不能只注重一方面是否完成。

三、具体化、创造性地对幼儿音乐教学进行评价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所表现的情况应该给予具体化的评价。有些教师在幼儿的音乐教学活动中, 对幼儿的各种表现的即时评价往往是:“真棒!”“唱得真不错!”“比上次有很大的进步啊!”试问:这样的评价说明了幼儿“好”“棒”是在什么地方吗?这样的评价对幼儿的启发根本没有任何的作用和意义。而且时间一长, 幼儿就会对音乐教学兴趣平平, 觉得学习音乐是件枯燥无味的事情。如果可以通过使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或者更具体一点的方法进行评价, 则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例如, 某班级在学习《我爱我的小动物》这首歌时, 教师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 让幼儿进行声音模仿, 并进行评价:“某某小朋友的声音软软的, 轻轻的, 真像乖乖的小猫咪, 请大家上小猫的列车吧!”类似这样的形象生动的评价, 可以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在哪里, 在不断的反思中改进自己的不足, 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表现力。

四、用观察记录法对幼儿音乐教学进行评价

通过平时的事件观察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用音乐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时间观察 (定期观察幼儿在音乐方面的表现) 、随机观察 (根据自身时间的调整随机抽查幼儿的音乐表现) 等, 解读幼儿的音乐行为能力, 科学地判断幼儿音乐潜能的个体差异, 给每个幼儿配备一个“档案袋”, 记录幼儿成长的点滴发展变化, 从而尽可能全面而公正地评价幼儿的音乐表现, 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总而言之, 幼儿音乐教育评价的内容应该更广泛、更全面, 教育过程中的情况也应该在评价的范围内。教师应该通过各种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素质,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要注重幼儿的参与, 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并且经常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和各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34.

上一篇:写秋天的唯美句子下一篇:南歌子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