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复习新

2024-09-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诗复习新(推荐9篇)

古诗复习新 篇1

1、《江南》的“江”是指(地名)。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谁)的快乐心情。诗歌描写的季节是。汉乐府的意思是。“少壮不努力,”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2、敕勒歌是一首朝民歌。该朝代的民歌多雄浑豪迈。其中穹庐是指“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

3、《咏鹅》一诗中的“”是模拟鹅的叫声,以形象地写出鹅从远而近的动态美。其中描写色彩的词有:、、,动作的词有:、、、。此诗为骆宾王岁时所作。他与、杨炯、卢照邻 并称“”。

4、《风》【唐】李峤写的季节是。“三秋”的意思是,“解”的意思是。

5、《咏柳》是一首诗,描写的是柳树在的季节里。通过对于柳树的描写,赞美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诗中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其中诗人把比作一把剪刀,形象,富有美感。作者,主要擅长写绝句。另外一首《回乡偶书》也广为流传。

6、《凉州词》原是汉代流行的一种曲调,唐代诗人多爱以此调作歌词,像王之涣和王翰就都以它为题写过诗。其中王之涣的 《凉州词》中的这两句写出了 边塞生活的寒冷艰苦,同样王翰句写出了 边塞生活 的艰苦和残酷 的诗句是。

7、《登鹳雀楼》前两句诗是诗人所,后两句是诗人所,其中这两句诗现在被人用来鼓励别人积极向上、不断努力。请写出其他的激励人们的诗句。

8、“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是一首经典的少儿启蒙诗《》,作者是代的,他还有一句名言叫"一年之计在于,一天之计在于,一生之计在于”。

9、描写边疆战士、边塞风光的诗歌,这样的诗人我们称为诗人,其中被后人誉“七绝圣手”的。其有名的代表作是《出塞》,诗中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10、《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诗,在努力抒发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而是着重讲述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诗中“”一句,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11、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是和。

12、《鹿柴》是一首写景诗,描写鹿柴时分的幽静景色。由于题目是一个地名,“柴”字应读“”。

13、《送元二使安西》中“使”的意思是。作者是唐代的。这首诗中(三个字),是根据《诗经》里 “杨柳依依”的名句而来。该诗又名(《渭城曲》)和(《阳关曲》)。写出了诗人送别朋友的之情。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15、《静夜思》所写的季节是:为一首抒发之情的小诗,诗中通过和这两个动作的描写,点明了由到的心理活动,生动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李白,字,号,是我国文学史上继之后的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被后人称为,与并称“李杜”,著有《李太白集》。

16、“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都是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和。

《古朗月行》中诗人站在儿童的角度来表达儿童的思维,把想象和巧妙地结合起来,充满了稚气与童趣。诗人把月亮比作和。其中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1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用的修辞手法是:和描写的名山是。

18、《赠汪伦》这是一首送别诗,本诗以之深比喻两人情谊之深。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形象的写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真正做到了“景真情切”。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诗人运用了的修辞写法,写出了他和之间的情谊深。

19、李白曾有“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诗句,其中的“孟夫子”是指唐代诗人,李白曾写过一首送别诗给他,题目是。诗中所描写的季节是:。诗中的“广陵”就是现在的。

20、《早发白帝城》是诗人的诗,安史之乱初期,他被流放夜郎,行至巫山,突被赦免,他像出笼的鸟一样,立刻从东下,返回金陵。此诗为一首借景抒情的七言绝句,诗中用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的壮丽景色、舟行的疾速,表达了诗人要重获自由、动身返回家乡的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

1、(长江)采莲人夏季(汉朝掌管音乐的机构)

2、北(蒙古包)(现)

3、“鹅,鹅,鹅”白毛、绿水、红掌,向、歌、浮、拨。七王勃、初唐四杰”。

4、秋天_(深秋)(能够)

5、咏物 诗,春天贺知章(拟人,比喻,设问)(春风)

6、后2句

7、(见),(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山村》 宋 邵雍 春,晨,勤”。

9、边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0、劢志诗,“一片冰心在玉壶”

12、傍晚 “zhài”。

13、出使)王维)“柳色新”悲伤14.、重阳节。15秋季(深秋)思乡举头和 低头望到 思

太白,号 青莲居士 屈原“诗仙”,与杜甫。

16、(怀疑)(古朗月行)和(静夜思)把 想象和 神话(白玉盘)和(瑶台镜),又疑瑶台镜)

17、A、夸张、比喻

18、送别)诗,是(汪伦以潭水之深比喻两人情谊之深。比喻夸张的写法,汪伦

孟浩然,李白曾写过一首送别诗给他,题目是《送孟浩然之广陵》春天。扬州。

20、李白 的诗,白帝城夸张长江两岸

1、《江南 》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戏:游动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此诗是描写的季节是 夏季。

2、《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穹庐:蒙古包

天苍苍,野茫茫,笼盖:笼罩覆盖

风吹草低见牛羊。见:显现、露出

此诗描写了大草原一片生机勃勃 的景象。

3、《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曲:弯曲项:脖子

白毛浮绿水,歌:唱

红掌拨清波。浮:漂浮 拨:拨弄、分开

此诗为骆宾王岁时所作。

骆宾王与 王勃、杨炯、卢照邻 并称“初唐四杰”。

4、《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解落:脱掉、吹落

过江千尺浪,开:催开

入竹万竿斜。斜:倾斜

此诗写的季节是秋天中晚秋的景象。

此诗是一首描写秋天的风的小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5、《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妆:打扮

万条垂下绿丝绦。一树:满树

不知细叶谁裁出,裁:剪裁

二月春风似剪刀。

此诗是一首 咏物 诗,描写的是柳树在 春天 的季节里,美丽婀娜、迎风起舞的样子。诗中的后两句使用了比喻 的写作手法。

贺知章,号: “四明狂客”,和李白是好友。

6、《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万仞:万仗,形容极高

羌笛何须怨杨柳,何须:有什么必要

春风不度玉门关。度:越过

此诗是一首著名的。诗中的后两句写出了。

王之涣,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长期漫游西北边地,足迹遍布黄河上游各地,有侠士风度。

7、《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依:傍、挨着

黄河入海流。欲:想要

欲穷千里目,穷:穷尽

更上一层楼。更:再、还要 诗中的后两句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鼓励人们要有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8、《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眠:睡觉

处处闻啼鸟。觉:感觉、知觉啼:鸣叫

夜来风雨声,晓:天亮

花落知多少。闻:听见、听到

孟浩然是唐朝派诗人的代表。与王维并称为:。

9、《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及时行乐的心情

欲饮琵琶马上催。欲:正要、想要

醉卧沙场君莫笑,催:饮酒时奏乐助兴之词

古来征战几人回。沙场:战场

此诗为一首 边塞 诗。诗的后两句写出了 边塞生活 的艰苦和残酷。

10、《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关:关塞还:回还、回来

但使:只要、要是

但使龙城飞将在,飞将:飞将军李广

不教胡马度阴山。教:令、让度:越过

此诗也为一首 边塞诗,诗中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 爱国 情怀。

王昌龄,是盛唐时著名的 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 “七绝圣手”。

11、《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入:进入、来到 吴:江苏

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洛阳亲友如相问,如:如果、若是

一片冰心在玉壶。

此诗是一首 劢志诗,表达了诗人 送别友人后的孤独和因为一生官途不顺而产生的无限感慨,以及要始终 保持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崇高气节。

12、《鹿柴》柴:通寨,有篱落的乡间别墅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但:只闻:听到

返景入深林,景:同影,日光

复照青苔上。入:照入、照进复:又

此诗为一首写景诗。写出环境的清幽、空旷,给人以宁静幽深的美。

王维,人称“王右丞”。他是 唐代著名诗人,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又擅长 画画,后人评价他: “诗中的画、画中有诗”

13、《送元二使安西》使:出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浥:湿润

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为客人设宴送别的地方

劝君更尽一杯酒,更:再尽:全、完,喝光

西出阳关无故人。故人:老朋友

此诗是一首、,写出了诗人送别朋友的那种 之情。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逢:遇到倍:更加

遥知兄弟登高处,遥知:遥想

遍插茱萸少一人。一人:诗人自己

岁。

这首诗还写出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重阳节。

15、《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疑:怀疑、好像

举头望明月,举头:抬头

低头思故乡。

此诗为一首 抒发思乡之情的 小诗,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写,抒发自己思念家乡、难以入睡的心情,整首诗明白如话、清新自然,在诗坛上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诗中通过和到的心理活动,生动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此诗所写的季节是:。

李白,字,号,是唐代 诗人。他的诗歌想象奇特、豪放飘逸,语言清新自然。他被后人称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 “李杜”著有《李太白集》。

16、《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呼:称

又疑瑶台镜,疑:怀疑、猜想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垂:垂挂

桂树何团团。何:多么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此诗中诗人把 想象和 神话巧妙地结合起来,充满了 稚气与 童趣。

17、《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升紫烟,升:升起

遥看瀑布挂前川。挂:悬挂

飞流直下三千尺,直下:飞快的垂直而下

疑是银河落九天。疑:怀疑是:这是

此诗为一首山水诗。诗人通过对祖国 壮丽河山的描写,表达了向往自由、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河山的炽热感情。

18、《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将:将要、准备欲:想

忽闻岸上踏歌声。闻:听到、听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及:比不上

此诗为一首 或称。诗中巧妙地使用了比喻的写法,请用彩笔标注出来。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去、往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辞:离开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下:尽:尽头

唯见长江天际流。唯:只

烟花:农历三月,江南正是百花盛开,此指繁花似锦

此诗为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名诗。诗中所描写的季节是:春天。

20、《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辞:告别

千里江陵一日还。江:长江还:回来

两岸猿声啼不住,住:停

古诗复习新 篇2

1.分类复习古诗, 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灵活积累、运用古诗。充分感受古诗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 提高朗诵古诗的水平及运用古诗的能力。

3.创作诗歌, 激发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二、画中藏诗

过渡:古来诗画是一家, 画中藏诗, 诗中显画, 可谓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孩子们, 随着音乐, 让我们静静地走进“好画配好诗”。

(一) 送别诗

1. (播放西湖荷塘美景) 看, 一池的莲叶荷花, 无穷的碧, 别样的红, 组成了一幅一碧万顷, 连接天日的画卷, 多美的意境啊!

2.出示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指名读。

3.指导诵读。

4.一池的绿叶红花, 让我们读出了别样的风情、别样的滋味。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回忆一下, 我们学过的送别诗还有哪些。

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赋得古原草送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二) 托物言志诗

过渡:这些流传千古的送别佳句, 或幽怨, 或豪放, 或深情, 但都表达了浓浓的友情、亲情。古代的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 只要我们留心品味, 就会发现一幅画便是一首诗。孩子们仔细看, 这幅画中又藏着哪首诗? (出示《石灰吟》课文插图)

1.小声地背一背。

2.从诗中你读懂了什么?带着你的理解再读。

3. 诗人借一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我们称其为“托物言志”。类似的诗篇还有吗?

出示:《青松》《墨梅》《马诗》。

4.男女生赛读。

(三) 爱国诗

1. (出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文插图) 看到此图, 你想起了哪首诗?

2. 从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了什么?

3. 像杜甫这样的爱国诗人数不胜数, 他们也写下许多爱国诗篇。你还知道哪些?

出示:《示儿》《过零丁洋》《春望》。

4.学生自由读。

(四) 读书诗

1.陆游不仅是一位爱国诗人, 还是一位优秀的父亲。还记得他教育小儿子读书的诗篇吗? (出示:《冬夜读书示子聿》)

2.关于读书的诗篇, 我们还学过朱熹的《观书有感》。齐读。

三、诗中显画

过渡:我们通过观赏画面, 回忆了描写送别、托物言志、爱国、读书的诗句。如果说诵诗令我们增长知识, 那赏诗就更其乐无穷了。让我们踏着诗句的节奏, 走进第二板块。

1. 出示:《游园不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山行》《暮江吟》《江雪》《梅花》。

2.轻声读诗, 边读边想象画面。

3.请你选择一首,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赏析它。

4.全班交流, 共同分享。

5.一年四季, 季季如画。关于四季的诗句, 你还知道哪些?请把它们写下来。

6.男女生对诗。

四、妙用古诗

过渡:“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如果我们在说话、习作时能恰当运用古诗, 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我们进入妙用古诗环节。

1.出示练习, 小组合作完成。

2.小组汇报。

五、古诗新唱

过渡:古诗不仅可以朗诵, 还可以吟唱。如果将其谱上曲唱出来, 会给我们怎样的美感?让我们侧耳倾听!

1.播放《游子吟》《静夜思》《村居》词曲。

2.全班吟唱。

3.总结:孩子们, 让我们带着这颗诗心, 这份诗情, 这种诗境, 在诗文化的浸润中茁壮成长, 营造出属于自己的碧海蓝天!

六、创作诗歌

古诗专题复习 篇3

1.复习有关“送别”“思乡”的古诗词,积累诗句,提高理解运用古诗的能力。

2.通过“送别”“思乡”的古诗词归类,学习整合归类古诗的方法。

3.通过诵读“送别”“思乡”的古诗词,进一步培养珍惜友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贺卡

【教学预设】

一、导入

知道刚才听到的这首歌叫什么吗?(送别)再过一个多月,大家就要离别母校,离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了。一说到要离别,总让人感到难舍难分。你们知道诗人离别时往往会干什么吗?(写诗)

二、复习回顾

1.送别意

师:是呀,“离别”是诗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诗人们书写了大量的送别诗,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板书:送别)

大家还记得哪些关于送别的古诗词呢?能背一背吗?

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赠汪伦》唐·李白、《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别董大》唐·高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这些诗有课堂内学过的,也有课外积累的。从哪里可看出这些是送别诗呢?

①诗题:你真善于发现。一般情况,送别诗的诗题中往往含有送、别、赠字眼,以及送别的人。

②诗句:诗句中也有直接的提示(故人西辞、平明送客、又送君归去等)

③诗意:那你知道诗人写这些诗要表达的是什么吗?比如说这两首:

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

看看这两首诗,李白想表达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

小结:是啊,送别诗的内容表达的是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所以我们把它们归为一类。

2.思乡情

过渡:同学们,“送别”是诗人们歌咏的主题,思乡是诗人们歌咏的另一个永恒的主题。(板书:思乡)那么你又积累了哪些表达思乡的诗呢?

出示思乡诗题:《静夜思》《泊船瓜洲》《秋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夜书所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长相思》《忆江南》。

为什么这些是思乡诗呢?

小結:这些诗都表达了远在异国他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我们把它们归为思乡诗。

同桌相互背一背。

三、积累运用

第一关:诗句对对碰:

1.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2.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3.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第二关:是非辨辨清

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诗句中的“妻子”指杜甫的夫人,全诗突出了一个喜字。( )

2.“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没有写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撷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这个细节,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 )

3.《赠刘景文》是一首送别诗,是诗人苏轼送别刘景文的古诗。

( )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句中没有错别字。( )

第三关:快乐填填看

出示练习纸,学生自行填空后校对。

课件一:教师结合视频叙述:在宁静的夜晚,一位久别家乡的诗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吟起了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课件二:“钟灵毓秀、山摇地动、只争朝夕、隔墙有耳、数不胜数、重见天日、山清水秀”,这七个成语中藏着王安石的一句诗,是钟山只隔数重山。它的题目是《泊船瓜洲》。诗的最后两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你知道这首诗中哪一个字用得最传神?为什么?

课件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诗圣”杜甫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听到河南河北被官军收复,不禁大喜若狂,遂生青春做伴,乘舟返乡的遐想。于是诗篇就有了第三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诗人把内心的狂喜之情,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从而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课件四:《泊船瓜洲》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满目的春色之中,(春风又绿江南岸);《静夜思》李白的乡愁是由皎洁的明月唤起的;《秋思》张籍的乡愁是由萧瑟的秋风引起;《长相思》中,诗人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

师:可见,同是表现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所借的景是不同的。

四、拓展写话

过渡语:同学们,再过一个多月,我们也将离开我们生活六年的母校,告别朝夕相伴的同学,走向初中生活,让我们也来写几句。

出示:1.在这依依惜别之际,给哺育我们的母校、亲爱的老师或朝夕相处的同学写上几句临别赠言。你可以适当引用一些诗句加以表达。

先出示,你可以用上下列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2.再过二十年,也许我们同学天各一方,每个人也有了不同的家,也许你的家在繁华的大都市,也许你的家在偏僻的小山村。也许你会想起家乡,想起儿时的同学、老师和母校。请你选择恰当的诗句把你的思念写下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写后交流,相互读读修改。同学们可以保存作纪念,也可以送给老师或同学。

五、欣赏歌曲

同学们,古诗词语言简洁,意义深厚,不仅可以吟诵,还可以歌唱。

(欣赏古诗视频歌曲:明月几时有)齐唱古诗。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送别诗、思乡诗。根据内容分,还有山水田园诗、爱国诗、哲理诗等,如果你能把小学生必背的80首和书本上学过的古诗词进行分类,再背下来,肯定会终身受用的。

板书:

送别 思乡

六年级古诗复习 篇4

文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词背诵》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

一、充分自学

1.根据拼音和工具书,读熟10首古诗词。

2.根据注释和其他工具书,大致了解10首古诗词的意思。

3.背诵古诗词。

二、交流展示

1.同桌或小组展示背诵成果,可用比赛的方式,也可用考试的方式(比如:看图吟相应的诗词)。

2.全班交流10首古诗词的大意。

教师相机检查学生对下面句子或词的理解:

①“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意思?“豆”喻谁?“萁”喻谁? ②“鸟鸣涧”是什么意思?诗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③“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什么意思?“冰心”“玉壶”象征着什么?“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时时舞”“恰恰啼”是怎样的景象?

⑤“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是说石灰,实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⑥《竹石》中赞美的是竹子,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⑦“白日”“青春”“妻子”各是什么意思?哪些词与现代意思不同?带有“白日”的诗还有哪首?

⑧《已亥杂诗》中表达作者愿望的诗句是哪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⑨”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什么意思?你能举出与这句诗意思相反的诗句吗?

⑩《卜算子》一词中,“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还能背诵一首《卜算子》吗?

三、讲述关于10首古诗词的逸闻或故事。

如:曹植的故事,于谦的故事,郑燮的故事等。

四、有机联系,拓展读《江畔独步寻花(黄狮塔前江水东)》《春望》 第二板块

一、根据10首古诗词进行超联想,分类复习古诗词

送别诗──

《芙蓉楼送辛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联想到: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白居易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

„„

咏物言志诗──

《石灰吟》《竹石》

联想到:

咏鹅(鹅鹅鹅)骆宾王

风(解落三秋叶)李峤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隐

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王冕

写景诗──

《鸟鸣涧》《江畔独步寻花》

联想到:

江南(江南可采莲)汉乐府

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涣

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

鹿柴(空山不见人)王维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李白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

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杜甫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杜甫

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杜甫

江雪(千山鸟飞绝)柳宗元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

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

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翁卷

二、以作者为生发点,复习积累的有关作者的诗词。

如:王维、王昌龄、杜甫、郑燮、苏轼等。

《综合复习》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

一、充分自读自悟,完成文后练习。

1.学生自主阅读前8篇文章,尝试完成文后练习题。

2.同桌或小组逐篇交流讨论。

二、全班交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逐课交流自学成果,小组提出学习中的难点。

2.根据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的重点,相机加强指导和习练。

例如:

(1)关于查字典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A 根据《养花》一课总结方法:不仅要查字典,还要联系上下文选择多义字在词中的合适义项。

B从其他文章中选出几个词语,学生试着来理解。

《生活是多么广阔》──芬芳

《中华第一龙》──游弋

《狱中联欢》──高歌曼舞

《名碑荟萃》──荟萃、博采众长、劲峭、刚劲

(2)关于“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除了结合《琥珀》一文练习,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养花》《名碑荟萃》《狱中联欢》的主要内容或其他教师为学生提供的短文。

第二板块

一、随文练笔和习作的评价

1.《生活是多么广阔》仿写

评价着眼于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及句式的积累和运用(去„„去„„)

2.《名碑荟萃》的关于介绍书法家作品的解说词

评价重点:一是介绍清楚书法家及其作品的特点;二是从解说的角度,考虑是否能吸引别人,也就是表达方式要灵动,要有听众和观众感。

3.《智慧之花》的缩写及读后感

缩写的练习要抓住主干,重点稍稍多用点笔墨。读后感可结合四组作文的讲评,再引导学生自评自改。4.《看说明书做玩具小台灯》的片段修改

片段修改只要写明白就可,用词要准确,力戒语言啰嗦。

5.给外地亲友写封信

写信一是注意信的格式,二是主要内容──最近的情况和暑假的打算,三是要有强烈的对象感,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当然,也可以根据本班实际,创设情境,多为学生提供写信与人交流想法和思想的机会。

二、鼓励学生制作自己的小学毕业优秀文集,可以按文体分类,可以按年级分类,然后交流阅读,对作文进行一个总体的回顾和复习。

古诗复习

《七步诗》作者曹植。“七步诗”指走七步时间内做成的诗。曹植的兄长曹丕,庖代东汉称帝后,妒忌弟弟的才学。有一次,曹丕下令曹植在7步的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出就杀头。曹植聪慧过人,在七步内做了这首诗,曹丕没能得逞。

(一)自读课文。

(二)看注释理解诗的意思。

(三)提出自己不懂的处所。

四、指点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一)煮豆持作羹:煮豆用来作羹。

(二)漉菽认为汁: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三)萁在釜下燃:豆秸在锅下焚烧。

(四)豆在釜中泣:豆子在锅中饮泣。

(五)本是同根生:豆子和豆秸生在同一条根上。

(六)相煎何太急:你为何烧起猛火来煎熬我?你这么迫切地残害我是为何呀?

五、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惟情感?

这首诗用豆子比自己,豆秸比兄长曹丕,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对曹丕兄弟残杀的不满,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素质。

芙蓉楼送辛渐

学技能:

1、会认5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过程方法: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体会朋友间的离别之情。情感态度:体会朋友间的离别之情。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搜集王昌龄的诗歌,或者关于送别的诗歌。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1 同学们,你记得哪些诗人?关于王昌龄的诗歌你记得多少?能背一下吗? 2 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你又知道那些关于送别的诗歌? 3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唐代

大诗人王昌龄写的关于送别的诗歌。板题——读题

二、学习古诗: 1 自由读诗,看看谁是第一个有快又通顺的读完本诗的人。2 指名读,纠正不正确发音。3 再读,要求:连贯。4 赛读,(分小组进行)。5 你把诗歌读的这么好,可你知道里面的意思吗?(1)学生说自己认为的诗意,教师进行辅导,鼓励学生大胆的说,不要害怕说错。(2)学生看图,听教师描述诗的意境。(3)播放配乐FLASH,师范读(出示朗读记号),学生边听边体会意境。(4)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视指导。6 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来吧,让我们走进作者,体会他的情感,体会那份伤感。(1)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视指导。(2)指名想象画面读诗,师生共评(3)播放配乐FLASH,指名配乐读。7 要是能背下来哪就好了,你能吗?(1)试背——互背(2)指名背——齐背。(3)学生个人诵读展示。(配乐)(4)集体诵读(配乐)。

古诗词复习 篇5

一、填空

(1)送别诗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季节特征的诗有:

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月亮有关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流水有关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与战争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描写某种植物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按要求写诗句。

(1)描写山水的有关诗句:、。(2)歌颂情谊的有关诗句:。、。(3)反映科学哲理的有关诗句:、。(4)反映边疆将士的有关诗句:、。(5)表现爱国主义的有关诗句:、。

三、补充诗句。

1、__________,后不见来者。

2、________,悠然见南山。

3、_______,燕山月似钩。

4、、__________,只是近黄昏。

5、、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6、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

7、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

8、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

9、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

10、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

11、本是同根生,__________。

12、谁知盘中餐,__________。

13、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

14、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

15、青山遮不住,__________。

16、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

17、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

18、十指不沾泥,__________。

19、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20、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

四、根据提供的情境写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不抓住今天,永远期盼着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

(2)我们几个手挽手默默地走在去火车站的路上,彼此无语。朝夕相处三年的挚友呀,怎舍得刹那间的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大家泪眼相视,情意无限!

(3)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4)又一次竞选的失败,将我的心抛入到万丈深渊。哎,要知道我投入了多少精力,花费了多少时间应对这两次竞选呀,老天爷怎么对我一点也不开恩呢?我几时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呀!

(5)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五、古诗文知识测试。

1、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

2、_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

3、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

4、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5、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

6、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

7、__________,没在石棱中。

8、__________,北风吹雁雪纷纷。

9、__________,树阴照水爱晴柔。

10、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

六、解释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渭城朝雨浥轻尘,().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古诗复习题 篇6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大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联系一、二句铺写宴席的豪华,分析三、四句中的“停”、“投”、“拔”、“顾”四个动作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中引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你怎样理解最后两句诗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诗,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本诗开头两句,以“”修饰离愁,以“”衬托离愁,这种表现手法和马致远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2.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中职高考古诗词复习教学初探 篇7

关键词:复习,语言习惯,思想内容,常见意象,暗示信息

近年来, 中职3+证书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古诗词鉴赏题由原来的2道题6分增加到3道题9分, 它在整个高考语文复习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由于古代诗歌距离我们现在时间间隔较长, 又涉及到古代传统文化, 导致大部分同学普遍认为高考诗歌鉴赏题很难, 答题时无从下手, 从而产生了畏难情绪。笔者连续十年从事高职高考班的语文教学工作, 对古诗词鉴赏教学进行了不断的尝试与探讨, 初步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让学生了解古人写诗的语言习惯, 读懂古代诗歌的语言, 读懂诗句表达的意思。诗歌语言以简约取胜, 跳跃性强, 想像空间大, 隐含意义多。要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必须首先读懂诗歌的字面意思。和古代文言文一样, 诗歌语言也会有词类活用, 倒装语序的特点, 而且会涉及到古代人名、地名、官职名、专有名词等。如《破山寺后禅院》中的“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悦”, 用作动词的使动用法, 是“使……欢悦”的意思;“空人心”, “空”, 消除的意思, 形容词用作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消除”。如果学生不懂词类活用的知识, 对本句诗的理解将有一定的难度或者会出错。此外诗歌省略成分较多, 需要适当补充才能理解, 有时会出现名词铺排的现象, 形式简洁但寓意丰富, 学生必须了解古人作诗的语言习惯和古代文化文学常识, 学会借助题目、注释和作者遭遇知人论世, 学会展开联想和想像, 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图画并准确理解其整体的意境。

二、让学生熟悉常见的诗歌内容 (题材) 和思想内容。古代诗歌内容广泛, 了解一些常见的诗歌类别, 会对我们鉴赏诗歌有很大帮助。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别, 从不同的鉴赏角度入手进行鉴赏。常见的诗歌题材主要有:山水田园诗、咏物诗、怀古咏史诗、边塞诗、哲理诗、羁旅行役诗、闺怨诗、送别诗、爱情诗等。山水田园诗, 多以田园风景入题。这类诗歌的特点是融情入景, 情景交融。或描绘山川美景, 抒发喜爱之情, 表达不同流俗之志;或抒写田园生活, 寄寓闲适情调, 表现朴素的人情美, 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咏物诗, 多以某一物象为题或在物象前冠之以“咏”或“题”。此类诗歌的特点是咏物言志, 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 因此对咏物诗的分析, 要注意物我合一的分析和理解, 比较出物和我的相同点。如虞世南的《蝉》。怀古诗, 凡标题中点出古迹或在古迹 (或古人) 前冠以“怀古”、“咏怀”或“咏”等字眼的, 多为此类。这类诗歌或表像古代英雄那样建功立业之志, 抒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发昔盛今衰之感慨, 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或批判, 多借古讽今。如杜牧的《赤壁》。边塞诗, 这类诗歌多表达建功立业的豪情或壮志未酬的郁闷, 也有抒发征人远戍的感慨 (或思乡, 或责怨) 的。题目中多出现“塞”、“塞上”、“塞下”、“出塞”、“征”、“征人”、“军”、“从军”等字眼, 内容也多反映边塞生活。如王昌龄的《出塞》。羁旅行役诗, 这类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寂寞艰辛以及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之情。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送别诗, 标题中多有“送”或“别”等标志。这类诗歌或抒发“黯然消魂”的依恋与伤感, 基调多低沉哀惋;或寄托诚挚的安慰与祝愿, 感情多旷达刚健。前者如《送元二使安西》, 后者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让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常见意象所蕴含的意义, 重视意象的捕捉。众所周知,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 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 而是言在此意在彼, 写景则借景抒情, 咏物则托物言志。古诗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 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 咏物所言之“志”, 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 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 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在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 已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或者说是约定俗成的意象群, 了解这些意象群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歌、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 情感类别:哀怨、激愤、向往、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等。要深入了解这情感, 就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 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寻撷到诗中的情感载体。如:杨柳——— (代表) 惜别、菊花———傲视、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古迹———怀旧等等。因此, 学生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 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 领会诗歌的主旨, 进入诗歌的意境, 感知诗人的情感。不管怎么设题, 最终都要回归到“景 (物) ”与“情”上来, 即用什么“景 (物) ”抒什么“情”, “景 (物) ”和“情”有什么内在联系等。所以抓住意象, 展开联想和想象, 是理解诗词的关键所在。诗歌的阅读鉴赏, 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 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所以让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常见意象所蕴含的意义, 在阅读和鉴赏古诗词时才能具备解读这些意象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充分利用试题中相关信息的暗示功能的能力。解答试题最根本的方法是对诗歌本身进行深入地阅读、理解、分析;但是, 巧用题目、序文、注释、问题选项等所提供的暗示信息, 可以帮助我们全面领会作品内容, 准确而快捷地找到答案。

充分利用标题。看人先看头, 赏诗先赏题。题目即文章的额头, 富含诸多信息, 如时间、地点、人物、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有不少诗歌考题的设置和该诗的标题有关, 研读诗题, 往往能从中得到提示性的暗示。如2006年中职3+证书高考的诗词题是戴复古的《淮村兵后》。第一题是: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 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桃无主自开花”的“自”是自由自在的状态。我们知道, 题目是文章的灵魂和主旨所在, 好的作品是非常注重对题目的提炼的。而我们很多考生在拿到试题后, 却常常忽视对文题的分析, 从而错失机会, 丢掉本应得到的分数。虽然本题并没有针对诗词的题目进行直接命题, 但考生如果结合诗题“淮村兵后”的“兵后”, 就不难理解“小桃无主自开花”的“自”不是A项说的“自由自在的状态”而是“独自”的意思。

充分利用注释。注释往往是对诗歌中的关键词、疑难字词的解释及诗歌写作时间、时代背景的交代, 它的作用就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并不是每道考题都有注释, 一旦有了, 就比较重要, 在阅读时一定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如2004年的3+证书高考的诗词题是王安石的《北山》。试卷中的注释 (1) 北山:即钟山。在今江苏南京市东郊。此诗是作者退休后闲居北山所作。而试卷中第二道题的选项中A、C、D、都是说描写闲适的生活, 结合注释, 利用排除法, 不恰当的一项肯定是B了。

充分利用试题的暗示。试题及选项实际上是命题者分析理解的结果, 这对于考生无疑有很大的引导作用, 更有甚者是命题人为降低难度的有意暗示。所以, 认真阅读试题, 充分把握并利用其中提供的信息, 不但可以防止因题未看清的失误, 而且还可以帮助分析理解甚至解答。如2011年的3+证书高考的诗词题是裘万顷的《雨后》。其第三道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如果稍微注意, 可以发现, 其实命题者在第一道题中已作暗示。第一道题的A、开篇点题。“事”为后文写农事张本, “妍”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C、“机机杼蛩声里, 犁锄鹭影边”, 对仗工整, 生动地描绘了农村劳作的图景;D、“吾生一何幸, 田里又丰年”, 直抒胸臆, 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综合这三个选项的意思, 结合原诗, 可以得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以及赶上连年丰收的庆幸与喜悦之情。

中国古代诗词瑰丽壮美, 熠熠生辉, 魅力无穷, 但我们的学生所拥有的复习时间非常有限。所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学生灵活运用以上的方法、技巧, 平时多加训练, 仔细审题, 形成语感和敏锐的辨析能力, 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是可以提高自己的得分的。

参考文献

[1].孙育华主编, 《唐诗鉴赏辞典》,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6年10月第1版

高考古诗文阅读复习对策 篇8

【关键词】高考;古诗文;复习

一、古诗词鉴赏复习

(一)了解诗词大意

教师在进行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环节时,应通过大量的练习实例引导学生把握古诗词鉴赏方法的规律性。古诗词阅读首先要明确大意,也就是作者通过文字描述的场景,很多学生理解偏差都是由于没有弄懂作者所述的基本内容。

(二)了解诗词情志

明确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作者传到的画面,主要意象的选用、反应心理活动的词句来分析作者通过诗文表达的情志。了解诗词情志有助于学生对诗词主旨和精神的把握,有利于行程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了解诗词背景

诗词背景是对诗词所传达的思想情感进一步深化分析的辅助因素,很多时候学生可以通过诗词的创造背景更加准确的把握诗词所蕴含的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诗词背景的方法,也就是根据作者和年代结合课内知识进行把握[1]。

(四)了解诗词意象

诗词的意象不仅仅是重要考点,也是诗词分析中的重要因素,是诗词分析的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进行古诗词鉴赏复习教学时,要针对每一个案例引导学生找出关键意象,并对意象的含义准确定位。教师还可以将古诗词中常见的主要意象进行归纳分析,但要注意结合实例。

(五)了解诗词典故

用典是古诗词的一种常见修辞,也是学生最容易出现理解障碍的部分。教师可以根据课内学过的古诗词的用典情况作出集中复习总结,使学生形成一个总体认识,然后针对用典实例展开集中练习,提高学生的驾驭能力。

二、文言文阅读复习

(一)加强基础知识复习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内容比较繁杂,学生在课外练习中的误差率较高,成为高考丢分的重灾区。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该立足课本,将课内学习过的基础知识系统总结复习,而且要反复加强复习,扎实基本功才能形成综合能力。

(二)加强技巧方法复习

1.实词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取胜之道在于基础+方法+练习,学生的基本功到位以后,就要着重于引导学生掌握运用的技巧,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专项集中训练,进而形成稳固能力。实词法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即是定位课内实词,通过实词解读掌握文章大意。

2.上下文法

文言文阅读中多义字词非常多,是学生在进行具体阅读时最头痛的内容。教师理论结合实际引导学生掌握解读多义词的方法。即通过上下文的对应缩小多义字词的范围,通过文章的具体语境找出最恰当解释。

3.成语法

学生在进行文言文训练时,必然要遇到一些实词难以解读,课内教学没有涉及,学生阅读没有遇到,造成阅读理解的障碍。教师可以在复习环节,找到相关例证引导学生根据成语法进行合理猜测,因为成语或熟语的含义很多都在日常中耳熟能详,但是成语往往来源于古文,在意思和用法结构等方面与古文保持一致,是学生判断生字词的最佳参照[2]。

4.语法法

教师应该在复习中强化学生对文言文语法知识的掌握,通过语法功能判断词性和词义,尤其要加强词语活动现象的训练。

5.位置法

即通过对应词语的词性和词义根据逻辑关系定位一个生字词的具体解释。比如,通过逻辑衔接词可以判断该生字词与对应词成反义或近义关系,就可以明确该生字词的所指,类似逻辑关系还有因果关系,并列关系等。

(三)加强解题策略复习

1.以“境”解题

教师在文言文复习中,要引导学生形成语境思维。即在整体阅读文章后,对文章的主旨大意形成把握以后再开始解题,解题的过程中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总分结合,每一个字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具体语境下连接在上下文中的要素,必须综合分析。

2.以“题”解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干部分往往隐藏着很多信息,是辅助学生解题,减少学生思维误区,节约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的关键技巧。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阅读前先读题的习惯。

3.以“文”解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对文章关键信息的筛选能力,排除无用信息,避免学生在难句处耽误时间。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审题,规划考察重点内容,然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定位总主旨句和段主旨句。

4.以“注”解题

很多学生在解题中忽略注解的重要作用,或是不明确注解的主要用法。教师可以通过高考实例引导学生掌握以注解题的方法,注解中往往隐藏着创作背景等信息,不仅仅是对一处词句的注释。

5.以“旨”解题

学生对主旨的把握程度将决定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高低和答题准确率的高低。教师要通过大量训练和方法传授帮助学生树立主旨意识,强化学生对文言文主旨的把握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定位法引导学生找准文章中心句,也即是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句子,或者归纳法,通过对每一个段落主要内容的总结归纳出文章的思想主旨。

参考文献:

[1]童志斌. 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古诗词专项复习 篇9

课题:小学语文专项复习(古诗词)

一、自主学习(小组质疑):

1、知识准备:课前背诵、记忆小学阶段古诗名句及常识。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小学语文专项复习,进入神奇、有趣的古诗词之旅!

3、自学目标:(学习想高效、目标不可少)1.积累古诗词及常识。2.复习、巩固已学过的古诗词。

4、自学内容(学习要高效,自主学习很重要)

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已经有的历史。2.从古到今,我国涌现出屈原、()、()等许多伟大的诗人。

3.诗歌的分类,按题材分,可以分为()诗、边塞诗、()诗和咏物诗。按形式

分,可以分为()诗和()诗。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出自()的《》。5.《七步诗》的作者是()6.被称为“诗仙”的是()。

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的《》。8.《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的()。

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中的诗句。10.“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1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12.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

二、合作探究(集体展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1.柴门闻()吠;千山()飞绝

2.两岸()声啼不住;两个()鹂鸣翠柳 3.但使()城飞将在,不教胡()度阴山。4.处处闻啼();意欲捕鸣()

5.春()到死丝方尽 ;故人西辞()楼 6.西塞山前()飞,桃花流水()肥。

7.形容小草有顽强生命力的诗句是。

学生姓名:班级:印制时间:8.在期末写评语的时候,老师会祝你来年:()9.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10.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爸爸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

11.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12.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三、教师点拨(难点剖析)

四、当堂检测(重点突出)(成绩要想好,练笔不可少)

1.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爷爷却叹道(“”)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2.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我不禁想起()的诗句。看着眼前的西湖的美景,我不禁吟诵道()3.在我国文学史上写诗数量最多的诗人是()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的《》 5.看到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哪些诗句。至少说一句。月亮: 庐山:

6.请分别写出含有下面四个字的诗句。

白:黄:红:绿: 7.说出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各一句。春:夏: 秋:冬:

五、自主反思(我能提高)(是否学会了,反思很重要)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上一篇:理财规划师试题下一篇:教育行业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