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论文(精选8篇)
摘要:近年来,有关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研究性课堂学习是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既要注意研究性学习的共同特点,又要服从和服务于课堂教学;既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又有助于指导学生开展自我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研究性学习,英语课堂教学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近年来,有关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教育部5月发布关于在中小学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决定,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学习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研究过程中与人交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新教材采用的以语篇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围绕语篇阅读,开展语言能力训练和语言知识学习,为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自学能力提供了可能。
二、研究性学习与英语课堂教学
从知识类型的层面,英语课堂需要研究性学习。
记忆型知识。英语作为外国语,它的习得离不了语言知识学习。其教育形式只能是单向传递式的,即教师讲、学生记,学习者通过大量的诵读、记忆、模仿、操练来习得和掌握。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接受学习”。
操作型技能。语言的掌握还要学习者大量的实践练习。单纯的机械记忆显然不适应语言学习的特点和需要。教师讲授应该结合学生的提问、讨论、练习和应用等各种形式。这时,教师仍然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并掌握学习内容。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显著地增加了,这就形成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探究型能力。语言是工具,学语言丰富学生探询世界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目的。有目的的探究或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在探究中学习语言和学科知识,发展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精神和建构自学机制。因此,应该提倡研究性的学习。
从课堂教学的步骤来讲,英语课堂可以也应该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语篇阅读活动结束以后,学生的思维不应停止,可引导他们在围绕话题进一步探索或进行辨证思考。通过话题面上的扩展、主题意义上的深入或不同观点的对比,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习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同时,学生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语言知识,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练习和巩固已有的语言技能,其学习效果大大优于脱离实际的练习。因此,新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介绍的复习――呈现――操练――练习――巩固模式可改写为语言知识讲授――操作技能训练――探究能力开发的新课堂结构。
三、研究性课堂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课堂学习除了具有开放性(学习的途径、方法不一,研究的内容、方式各异)、探究性(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和实践性(强调学生把学到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的特点外,还表现出独特的课堂特色。
延展性:研究性课堂学习的选题是基于课堂学习的话题或技能进行的拓展,如知识面的扩大、话题的深入或论点的辨异等。要求学生在掌握课堂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拓展性学习中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扩大知识面并构筑新的知识技能平台。
协作性:英语的习得需要一定的语境,即交际实践。英语研究性课堂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就是模仿真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学生的语言技能发展;另外协作研究可让学生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各尽所能;也能避免少数学生一言堂而部分学生胆怯畏难的心理。
参与性:基于课堂的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不一定也不必要都在课堂完成。师生在课堂上的工作主要是题目的选定、研究方法的探讨、分工的明确、成果的评价和经验的交流;而研究的过程,改进的步骤可放在课后。研究的成果不宜评判优劣,而应鼓励学生参与不同话题和途径的研究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总之,研究性课堂学习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提高、融洽的过程。
四、学生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研究性课堂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性课堂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同时,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课堂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还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意识提高,兴趣浓厚;学生能不断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
五、研究性课堂学习示例
拓宽知识面。在学习sbii的第82课worldmusic一课时,考虑到课文对世界各地的音乐作了一定的介绍,而同学们对音乐的话题非常感兴趣,我提前向他们提出音乐的研究方向,同学们分组选定了题目,在课前大量的收集、整理、归纳等工作。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先让各小组上讲台用英语展示他们的成果,有讲音乐的历史,有论音乐的功用,有音乐欣赏,也有介绍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音乐特色。之后的阅读教学,同学们热情很高,也很轻松地理解了文章结构,对文中的语言结构非常敏感,学习的效果让我十分满意。
深入探讨。sbii有一课是介绍satellite,学习后同学们觉得话题陈旧,讲述浅显。于是我们共同确立了以satellite为题的研究范围,课后同学进行了研究,在以后一周的时间里,每天的值日报告都是不同的卫星科研报告。
发表观点。在学完atthetailor’sshop一课后,很多同学在表示对店家和伙计的市侩鄙弃的同时,也表露出对着装整洁的赞同。我就利用这一机会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结合自身经历痛斥以貌取人,有坚持现代社会应注重个人形象,有抨击金钱至上,也有强调经济状况是个人能力的体现;讨论气氛十分活跃,甚至延续到了课后。
抽象概括。高中阶段有好几篇人物传记,如abrahamlincoln,karlmarx,waltdisney,einstein等。一次,我让同学们注意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同学们经过比较总结出childhood―study―achievements―influence的基本模式。
一、课堂学习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态度的关系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课堂的环境对学生学习态度有着很大的影响,良好的课堂环境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课堂气氛的控制要把握有度,不能过分轻松,也不能过于沉闷。例如,在学习高中英语Healthy Eating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向学生们展示相关内容,引起学生兴趣,诱发其学习兴趣。Healthy Eating即健康饮食,在正式开始学习内容前,可以在幻灯片中给学生看一些极度肥胖者和极度消瘦者的一些图片,这些图片对于一般人来说都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肥胖和消瘦都是跟健康饮食有关,由此进入Healthy Eating这一课的主体内容的学习,在进行中心问题What is a healthy/balanced diet?(什么是健康的均衡饮食?)的讨论时,可以就energy-giving food(能量食物)、body-building food(健身食物)、Protective food(保健食物)三大方面进行讨论,此时,教师可以在幻灯片中列举多种多样不同的但是又是常见的食物让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对应各个食物的所属类别,在这样的小组讨论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对食物进行匹配类别时,可以学习食物对应的单词,例如,牛肉、花椰菜等,增加词汇量,针对健康饮食,扩充一些专有名词的学习,比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等。因此,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上,把控好课堂氛围,可以有效帮助学生重新爱上学习,端正学习态度。
二、课堂学习环境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对课堂学习环境氛围的塑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办法,在教学模式上,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堂的气氛过于死板沉闷,应该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可以进行实践练习方式、小组探索式方式等。比如在高中英语的课堂上,每节英语课上课时都可以开展课前五分钟,每位学生都要轮流进行课前五分钟,在这五分钟内,学生必须在讲台上进行各种形式的表现,如英语演讲、讲英语笑话、唱英文歌曲,学生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进行角色扮演、对话练习等,反正只要进行跟英语有关系的表现形式都可以,课前五分钟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勇于表现自己,使每位学生都能做到开口说英语,学生准备的内容一般都是自己较为感兴趣的东西,所以这样的课堂环境的营造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准备课前五分钟时,还可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学生观看或着自己准备课前五分钟,能够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堂学习氛围,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避免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单一,保持英语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在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时,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教师在课堂学习环境的作用与学习质量的关系
虽然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占据主导,但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我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老师又是在课堂学习中给学生制造兴趣来源的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索式学习,多准备一些小组讨论的话题。比如在高中英语Body language这一课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就body language展开讨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肢体语言表现的内含可能不尽相同,学生尽可能的运用英文进行交流,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参与其中,就学生的观点、语法、或者是单词的运用不合理的地方指出来,并教学生进行改正,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发挥教师在课堂环境的作用,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
四、互动交流的课堂活动环境与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关系
在高中英语学习的课堂上,营造互动交流的课堂环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性的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提高英语水平。听、说、读、写、译是在英语学习中的基本的五大部分,互动交流的课堂上主要侧重的是听说能力的培养,避免学生的中国式英语,提升学生英语语感。比如,在学习高中英语Music这一章节时,针对互动交流的课堂气氛,同时根据Music这个教学内容,可以在上课时,选择性的播放一些学生们耳熟能详的英文歌曲,比如Take me to your heart,既能调节课堂气氛,也有助于切合课堂主题内容Music的学习,同时,可以让学生共同试着合唱,培养学生的英语发音和语感,做到让每个学生张嘴说英语的目的。再比如,在学习Friendship这一章节时,针对友谊这个话题展开互动交流学习,可以利用课堂的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分组进行对话练习,对话练习是帮助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有效的方法。就Friendship这个主题而言,不得不提的是老友记《Friends》,这部电视剧的发音语法有利于学生的英语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分组在课堂上进行一小片段的台词对话练习,另外,也可以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对话的编写和表演练习,这样的练习形式能够给学生很好的英语表达的环境,在听和写的反复练习中,不断的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自主学习模式;设计与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教育阶段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就是促使高中生可以在英语学习活动中,不断明确英语学习目的,不断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构建英语自主学习技巧与策略;培养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等。通过对自主学习模式的有效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因材施教,积极展开以生为本的分层教学
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实质是指考虑到班级中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兴趣,全面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就是指一种学生自愿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行为。教师若是想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就必须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需求是英语自主学习的诱因,若是学生没有学习的需求,就无法实现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此,英语教师在实际设计自主学习模式前,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逐一分析,并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目标设定,设计教学活动等[1]。
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5 Module2 A job worth doing这一课时,请学生观察多媒体大屏幕的六幅图片,将班级中学生前后四人划分为一个小组进行学习讨论,如:What are the people doing in the photos?学生在经过学习讨论后得出:The doctor is examining the old woman.The manager is talking about the problems with the employees.此时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展示英语词汇,要求学生按照照片上的人所从事的工作进行英语语言描述。通过有效制定学习方案,有效促使学生对学习任务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帮助学生找出学习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积极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自主学习方法
众所周知,教学有法,但是教无定法。其中最难等可贵的就是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有效介绍英语语言类的专家或者是学者学习英语的良好经验,与班级中学生展开积极的学习讨论[2]。促使学生学习到学者的学习经验,有效调整好学习状态与心态,向身边的教师与学生进行学习,不断进行挖掘创新学习方法,进而寻找到最适宜自己的方法,以此来全面促进自我的学习进步。
例如,在进行教学外研版高中英语Module 5 Newspaper and Magazines这一课时,本模块以Newspapers and Magazines为话题,引入了与报刊杂志有关的词汇,并介绍了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遨游太空的事迹。本节课程需要记忆的单词有许多,教师可以依据此内容,对学生展开记忆单词方法的教学。依据英语构词法,结合英语单词的拼写规律进行记忆单词,但是许多学生都没有形成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如:congratulation.大部分学生在进行记忆单词过程中不进行阅读,只是单纯的用眼睛进行观看,或者是死记硬背。耗费大量学习精力却没有真正记忆掌握单词。基于此现状,英语教师可以选取句子进行举例说明,如:When Yang landed,Premier Wen Jiabao telephoned the Control Center to offer his congratulations.通过有效的英语阅读,联合事件的多个相关因素,学生会从中发现一定的学习规律,教师则需要与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心得交流,以此来有效拉近彼此间的距离,继而帮助学生高效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三、积极构建友好师生关系,提升学生学习主体观念
通过有效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结合自主学习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自学意识。英语教师必须要及时转换工作观念,转变自我教学角色,由过去传统的知识供给转变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与课堂的组织管理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出自我的教学作业。若是想高效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侧重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有效创建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不断强化自我与学生之间的学习沟通,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3]。
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3 Module 2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Period这一课时,教师不可以将现成的英语知识强硬的灌输给学生,将课堂学习时间将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英语知识,最终获得全面的认识与掌握。Tourism is important to both of them,and they are both close to some of the most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the region.其中be close to 离……很近。通过有效设置训练题目,来配合学生学习。A man dressed in red stood_____________ to a beautiful girl,_____________ made him feel happy in the heart.A.close;that B.closely;that C.closely;which D.close;which.get/stand close to接近,靠近;第二个空格为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为此,答案为D.教师此种教学做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且与新课标理念相接轨。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理念,充分发挥自我教学引导作用,进而有效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反思,评价学习行为
英语教师在实际应用自主学习模式过程中,需要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引导学生不要只关注学习成绩,而是需要及时对自我学习行为进行反思。通过客观评学习过程,结合本阶段自我学习目标、学习进度进行针对性学习[4]。教师在实际发展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及时有效的寻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点。通过对学生所做学习行为的有效反思,不断强化学生的个人学习意识,任务完成意识等。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高二英语外研版选修6 module 1 small talk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事先为班级中学生设定学习目标,要求学生依据学习目标展开自主学习活动。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写作学习日志,使学生对自我学习行为展开反思,进而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侧重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有效创设学习情境,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但是此学习模式十分不成熟,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改善,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积极的课堂教学,以此来不断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伍光琴.构建高中英语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孙广辰.高中英语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杜建萍.高中英语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的需要,高中新一轮课程改正在逐步推进。对于高中数学学科来说,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在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主动学习和探究实践中综合提升自己的是数学水平。作者就这一问题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高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探索实践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结合所学习的内容从学习或者生活中选择并且明确研究主题,开展相关的探究性活动。教育部在2000年颁布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中增设了探究性学习,目的是要改变我们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的程式,要求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研究性学习体现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就这一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实践与认识。
一、开设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目的
将研究性学习列入中学课程计划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变化,它的提出意味着现代高中教学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提高,并且在基础教育中将得到全面的落实。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点,开放性是指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去选择探究的内容和主题;实践性是指整个学习过程由学生亲自参与,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发展方向。
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来说,开展探究性学习对我们教师调整教学理念进而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的发挥。其目的是在实施主动、灵活、钻研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并且能够提升自身能力。
二、科学设计研究性学习
开展研究性学习目的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提升。据此,探究性学习设计必须要科学。首先要考虑到学习者、目标、方法和评价,这四个因素构成了教学设计的基础。除此以外,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注意开展条件。开展探究性学习是需要学生参与的,要结合需要探究的主题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引导和指导,主题应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跳出教材,这样探究问题的价值才会更大。设计问题时要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实例来达到研究性学习教学的真正目的。
2.课题研究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路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我们只有保证课题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达到课题研究的目的,不半途而废。所以,在课题选择上不仅要符合学生当时所具备的知识和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加深对于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
3.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的设计。写好规范的研究报告或小论文是研究性学习所要求的一项内容。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习的全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高中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中,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也应采取其他辅助教学形式,例如,课前提出问题,在预习活动中开展研究;留为作业,在课下或假期中研究;小组的专题讨论;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去,通过一些社会实践,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或应用一些数学思想等多种方式。
4.评价程序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完成过程的评价。尽量使评价方式的多元性。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总体上:要坚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奖相结合、管理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重视过程体验和感受,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反思――自我发现――欣赏自己的过程,以评价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及潜能、特长的发展,达到以“评”促“展”的目的。
具体上:除了最后的研究报告和答辩,还要重视课题的实施过程,全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是评价的权重向量。不仅重视课题研究的直接成果,而且重视学生在研究实施的过程中多种收获和体验、多种能力和品质。通过研究结果,了解学生对原有的知识是“知道”还是真正理解,对其他学科的涉足情况,对知识的举一反三能力及在解决问题中的创造力和开放精神;以小组为单位,兼顾个人表现,对学科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尤其要注意研究性学习对其学习的影响。
5.教师角色的定位。在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中,教师的角色及责任是不断地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过程中给予适当地指导和协助,不可以越俎代疱,要让学生独立或和其他同学讨论完成。教师要充分地发挥课堂教学引导者的角色,要避免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大包大揽,又要结合学生的需要适时地予以学生引导和帮助,并且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就目前来看,自探究性学习引入我们中学课堂教学以来,各个地区因为教学条件、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差异,效果也是不尽相同的。发达省市在落实起来更得心应手一些,也相对来说成绩显著,而在我国的其他地区,研究性课程发展缓慢,大部分地区只限于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四个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形式也大部分只是课堂教学。这部分地区研究性课程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考暂时还没有涉及研究性学习,另一个方面学生还没有能很好地体验到研究性学习对理解和提升自己对于学习数学,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而提升学生数学水平的独特作用。少部分有发展条件的地区利用了第二课堂的形式探讨了一些数学问题,并收到了显著效果,吸引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素质,使素质教育不再是一纸空话。研究性活动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讲,都是对常规课堂教学的一种发展和补充,使中学数学教学更加具有活力,它是当前数学教学课程及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基于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的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
本文探讨通过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中习得的`研究性学习思维方法整合的手段或途径,来进行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
作 者:梁松鹤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0刊 名: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英文刊名:CUTTING EDGE EDUCATION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642.0关键词:信息技术 研究性学习整合 任务型教学
一、在情境依托下呈现例句
教师可以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作为语法知识点讲授过程的依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来逐渐吸收这些知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教师可以在情境的创设下来呈现相应的范例,首先进行知识导入,让学生初步接受即将学习到的内容,为后续语法的深入分析营造好的开端。教师在导入新课内容时要注重理性筛选,可以选取一些能够很好地进行比较、对照的例句组合,在直观的对比中让学生感受到语法的特点,感受到这些例句在结构、表达方式上的一些特征。例句的呈现是教学导入的非常有效的过程,这种导入方式不仅清晰直观、语法的要点也能够很有效地呈现出来,可以为后续进一步地对于语法知识的重点剖析打下好的教学基础。本文将以倒装句的教学为范例。首先,教师可以在多媒体环境下给学生呈现几组典型例句,让学生初步领会同样的含义下正常的句型和倒装句在结构特征上的一些区别,这个过程也可以让学生对于倒装句有一个初步认识:
①Awayhewent.Hewentaway.
②Outrushedtheboys.Theboysrushedout
③XiaoMingwenttotheparkyesterday,sodidMsLiu.XiaoMingwenttothepark.MsLiuwenttotheparktoo.
④OnlywhenIwalkoutdidIrealizethatitisraining.IrealizeditisrainingonlywhenIwalkout.这几组句子很好地给学生呈现了一般句型和倒装句间的差异,透过呈现例句可以很好地在语法教学中引入知识要点,这也是让学生进一步展开针对例句的研究性学习的良好教学开端。
二、核心问题的思考探究
有了例句后,随后需要展开的是对于例句的具体剖析,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这个阶段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教师在学生基本熟悉了倒装句后随后要引导学生具体对于倒装句的句型结构、特征、使用方式等展开分析。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良好展开,让学生跟随教师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在问题指引下来进一步深入探究这一语法点,实现知识的不断获取,直至最后彻底掌握这种句型。教师可以设计由易到难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递进过程,帮助学生慢慢分析这一知识点的实质。教师这样问学生:什么是倒装呢?然后学生讨论、概括出倒装的相同的地方(主谓颠倒)。同学们掌握了倒装的内涵以后,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探究问题:Q1倒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Q2所有的倒装句都是一样的吗?Q3一般,什么时候可以运用倒装?学生如果独立研究难度比较大,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分析这些问题,借助小组的力量来慢慢解答这些问题。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进度,并且了解小组间在分析问题时思路是否正确,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大家帮助与指导。这会让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收获更为理想的效果。
三、知识的`归纳、梳理与总结
当核心问题提出后,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基本展开了对这个问题的逐渐深入的探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问题的归纳总结,可以梳理学生的各种结论,然后归结为和这一知识点相关的一些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对于语法知识的梳理,然后慢慢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成为这一环节的主导,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将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对于这一语法点的认识更加清晰。这会让学生更深入地吸收这一知识点,学生能够慢慢把握住倒装句的特点、使用方式,对于这种句型也会越来越熟悉。抓住每组句子的第一句,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回答Q1;这时候引领学生对比①④这两组不同的句子,然后让学生回答Q2,接下来组织学生观察每组句子的不一样的地方,并且让学生分析、思考教材上的例句,并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发言,在此基础上回答Q3,解答完这些问题后,大家才真正掌握有关倒装句的语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机讲评补充。在思考、互动的过程中,确保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适当的建议,让学生沿着正确思路分析问题。随后,教师要带领大家系统地进行知识要点的总结,梳理和倒装句相关的一些脉络,让学生在了解这一句型的特质的同时也懂得如何利用这一句型。这些都是这节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只有掌握了这些要点学生才算真正理解了倒装句的内核。
参考文献:
[1]朱荔.英语语法教学与学习现状研究综述[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2).
它是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一种新的教学体系。它能给学生创造与更多同学合作的机会,学生能在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由于学生人人都喜欢参与合作小组学习,常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种以合作学习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促进情感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自主学习、合作意识及创新思维
现在班级人数较多,如果利用小组合作活动形式,能给大部分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学生来讲,能给他们提供一个较好的大胆说英语的空间。传统的以班级集体授课为主的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无法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使不少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
为了让学生能进行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在上复习课时,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尝试———采访任课教师。
第一天把任务布置给各合作小组,合作小组的6个成员2人一组,在课间或放学后去采访不同的任课教师,采访时随时作好记录。可以把学过的一些句型、时态全都用上,收集信息越多越好。合作小组必须把采访获得的信息经过小组讨论,组长负责筛选、加工,然后将6个成员分成3组,一个扮演任课教师,一个扮演采访者,首先在组内进行表演,规定必须人人参与,同时也要照顾到中差学生。
第二天上课钟声还未响,同学们已准备开始了,见到老师立刻安静下来,待老师走近讲台,班长就喊:Stand up!待坐下后,还未讲一句话,就看到了许许多多手高高地举起。
有一组同学是这样表演的:上来一位同学,这是a Chinese teacher扮演者,她把头发用发夹像她的语文老师那样夹起,并戴上一副眼镜,脖子上还挂着带有语文老师照片的校卡。笔者暗暗地想准备工作还挺不错。紧接着一位采访者又上了讲台,见了她的“老师”说:Hello!My dear teacher.然后她们亲切地握手拥抱。接着,采访者拿了个凳子,对她的老师说:Sit down please!May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in English?……她问了好多问题,还问到How many teachers are there in your office?How did they come to school today?等等。这位“老师”都用英语一一作了回答。
一组结束后,老师给她们指出了句子中一些错误,并进行了板书,未涉及到的作了补充,还给予一定的评价。以游戏的形式给这个组打了个红星,这时同学们的兴致更浓了,表演结束后,两组红星最多,老师表扬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了使下次更为成功,请一个成功的合作组长和一个不够成功的组长上讲台总结这次合作中的成败。课结束时,布置了一篇作文:My Teacher。
通过批改体会到,教师平时要多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让学生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不同的方法去收集信息,充分地将课本内容、课外知识、现代信息有机融合。并要求学生多了解英美国家文化背景和习俗,重视收集、处理、利用信息能力的培养。合作小组可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由学生自行组合,如:程度较好的小组完成难度较大的任务,程度较差的小组完成难度较小的任务,这样就能使全班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按学生的座位划分,还可优、差搭配。
总之,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合作任务作好适当的调整,每位组员应该在不同的合作任务中尝试承担不同的角色。根据每堂课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对合作学习进行科学地评价也是必要的。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更加注重合作过程的行为表现,还可以使教师获得准确的反馈信息,反思自己对合作活动的组织以及对合作目标和活动的设计是否成功,以便作出及时调整,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
二、合作学习时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 小组活动会影响教学节奏和课堂密度,有时会使时间把握不当。
建议:在前一天课后布置该项作业会减小影响,同时也能促使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正确地用英语交际。
2. 抢答时,容易题目谁先答出很难判别,造成组与组竞争“激烈”。建议:举手回答,教师尽量做到公正。
3. 小组分工协作,多数代言人为成绩较好的学生。
有一小部分平时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参与率不是很高,如何让他们多说,多给他们成功的机会呢?当学生不敢发言时,教师又如何鼓励和启发学生、及时引导他们呢?笔者认为,要学会说,先得从会读开始,有的学生稍长一点儿或稍难一点儿的句子读读都困难,又何况谈说呢?合作小组平时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要使整个小组一起进步,教师要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4. 合作小组多按座位排定,没有照顾特殊群体。
建议:平时排座位时要优差搭配。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的每一个尝试,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问题”学生,对他们的态度更多的是鼓励和宽容。
5. 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往往重在扮演者的表演和结果,可能会降低学生语言运用的正确率。
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深不可测的,只要教师多注意、多留心、多提醒,必要时多作指导,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三、合作的真正成功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就会练得越少。在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少讲,让学生尽量多练。因为合作活动使他们的身心完全投入,使枯燥无味的语言学习与抽象机械的句型操练变得更生动、活泼、趣味无穷。
如:学了英语各种运动的名称以及句型和词组后,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我最喜爱的运动明星。让学生按照各自的兴趣和爱好自由组合,作品包括图片、文章、音乐、小品、诗歌等等。要求在下次的课中展示各自合作小组的作品。
令人欣喜的是,学生通过设计任务、分工协作、小组讨论等,用较流利的英语表达了自己合作的作品,交出了较为满意的答卷。
最出色的是Group 3,他们结合了2008年我国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国,收集了历年来我国各项运动获奖情况。组长上台打开电脑,插入U盘,屏幕上出现了有关信息,他用英语介绍了我国运动员的辉煌成绩。然后他们又分工合作,分别戴上已准备好的明星画像头套,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上台一一介绍明星的姓名、年龄、国籍、身份、外貌特征、喜爱什么、擅长什么,等等。
经过group discussion及pair work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给了学生更多的说英语的机会,使其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得到进一步发展。
精彩动人的表演,使学生体验到了真正的成功,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不仅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而且也感受到了学习、合作、创新的快乐;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参与、成功意识,而且也提高了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激励和赞扬学生才能的展示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的有效保障。小组合作学习必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巧用英语激励性评语来评价学生的优点和所取得的进步,并对其所付出的努力给予肯定,使学生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
参考文献
[1]胡卫红.初中英语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1).
【关键词】高中环境;课堂;英语教师;学生;学习成果
现如今,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显然成为了社会、家长、学生眼中最重要的一环。在这关键时期,很多学生对于数学、英语、文理科综合的学习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感。本论文重点讨论英语这一门学科。课堂的学习是重要的一环,这是学生时期共有的特性,课堂由教师和学生组成,一门课程的难易程度,除课程本身属性之外,教师教学的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主要有两点:第一,学习英语为了应试教育;第二,拓宽学生视野,接触国外文化,提高交际范围并提高学生情感认知。显然第二点是大力提倡的重点所在,下文简单阐述一下如何有效地学习外语,可以更好的改善自身学习成果。
首要问题是很多学生意识仅仅停留在应试教育,这就直接导致高中英语课堂环境不能向有利于学习的方向发展,下面几个方面会影响到课堂学习英语的效率及成果。
一、英语教师教学水平
高中英语教师资历及文化水平会在口碑、头衔等方面有所体现,比如某教师是某高校的特级教师,甚至享有各种津贴等等。教师在讲授知识时自然而然就会有种光环效应,让下面的学生心有压力。教师的头衔也是凭借一定的教学功底得来的,此类教师授课时一定有自己独到的方式方法,或是讲课生动有趣,又或是在教学工作中贡献卓越,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讲,一个教师的水平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环境,进而间接的影响英语学习的成果。如果大多数的学生都是抱着一种对老师敬畏,对同学尊重、对知识严谨的态度去学习,课堂的环境才可以得以改善。
二、英语课堂的活跃程度
中国的学生去学习一门语言类文化,大多数人对英语是存在畏惧的心理。产生这样心理的主要原因是英语对他们来讲是一门需要完全转换思维学习的一门语言,是一门枯燥无味的文化。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学生在课下的压力。根据调查,一个班级的英语水平可以分成两种;第一种是一个班级的同学都很喜欢英语,感觉英语简单易懂,所以表现为普遍英语成绩较好;第二种就是一个班级存在两极分化,英语学习好的就越来越好,学习差的就会越来越差。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很正常,但是随之的就是要有不同的做法,很多的老师只做到了第一点,却忽视了第二点,然而第二点是孔子在传授知识时的精髓。所以讲授这样一门需要张口发声的语言类文化的时候,学生要有足够的积极性才能学好。
三、学生态度有待转变
在文章开头所陈述的,当代的学生意识停留在了应试教育的层面,如果这样的态度得不到转变,再多的外力做功都是无济于事。现简单做一个数学题,学生从小学开始到高中,全日制式教学,每一年抽去寒暑假90天,外加周末,平均每一年上课的天数大概在198天;长达12年的日复一日,平均每天8小时上课时间,这样算下来就是19008小时!这个数字可以很直接表明想要转变学生们的态度有多大的难度,同时也直接表明了课堂环境对于学习成果的重要性。现在再来讨论学生上课的态度问题,这一点看似很难改观,但是和教师有很大的关系。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让课堂环境保持在有利于学习的方向上,让学生忘记自己不是在对付种种的考试,而是在让自己的未来有长足发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学生时代,从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利用。课堂的环境也可以從这方面入手,这样的环境才能基本保证大家能学习,有兴趣学习。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课堂学习环境的改善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提高,课堂环境就像是一块沃土,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努力汲取营养,表现自己,自主的、有兴趣的学习英语。当学生和老师积极配合,密不可分的时候,课堂的环境自然而然就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学生也会有前进的方向,这样的状态宏观上就会表现为学习成绩好等方面。教育的最终任务就是培养创新型、思想品德高尚、专业技能强、合作型的人才,英语课堂和英语的学习是枯燥的,是乏味的,是死板的,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应该努力战胜这些困难,平时的英语课堂环境不足以大批量的创造人才,所以改善英语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求知欲,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学成果,因此,高中英语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的关系研究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探讨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刘丽艳.高中英语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的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FLLTP),2012年第4期.
[2]王志虎.高中英语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的关系研究[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3.8.
作者简介: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论文】推荐阅读: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语文教学12-16
基于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的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09-22
研究性学习与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03-12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建议(一)(教学论文)11-03
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5-26
论高中英语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11-12
性格与英语学习研究12-29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教学”的实践与研究12-24
研究性学习教学法在就业指导课程的运用论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