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生教研组计划

2024-12-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理化生教研组计划

理化生教研组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优质高效课堂为目标,以课改为中心,以解决理化生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升理化生教师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以实践反思为主要方法,以校本教研为主要组织形式,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为提高我校理化生教学质量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目标及任务

1、组织全组教师认真研讨学习各学科新的《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课改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素质。初三理化生教师要关注中考的最新动态,统一教学计划、内容和测验等。

2、督促教师学习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精心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关心后进生的学习,及时做好教学总结和反思,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使教研组成为贯彻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阵地。实行推门听课制度,鼓励教师多听不同类别的课。

3、上好公开课,加强集体研讨公开课是教师共同提高的又一种形式。承担公开课的教师要认真上好公开课,写出教学设计,听课教师要提前到教室,要以学生的身份进入课堂,认真听讲,认真做好笔记,尊重别人的劳动,不能单独在下面开小会,结束后要及时评课研讨,研讨时要谈理念、谈观点、找问题、讲困惑、提建议。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区域性的或普遍性的问题形成专题,通过学习、研讨予以解决,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提高整体实力。教师每学期累计听课不得少于10节。

4、改革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教师观念转变的载体,是新课程实验的关键环节。教学中,教师要确立牢固的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新课程理念,以课堂教学创新为重点,推行“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广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研讨、课堂教学创新评优等活动,既要让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又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加强毕业班理化生教学工作,提高毕业班教学的质量

毕业班教学始终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当然也是教研组工作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加强双基和能力培养上,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积极进行复习教学研讨活动,共同研究近3年中考试卷,交流复习经验,明确复习方向,努力提高理化生中考成绩。复习课要求有复习计划、复习教案、课后反思,并做好复习经验总结.四、其他工作

1.配合县教研室的课题研究工作,深入实践课改理念,做好课题研究,研究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积累总结经验、学期末要形成经验总结。

2.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和有关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等各类课程改革的材料,进行理论学习交流。每学期要求读2本与教学有关的本书。

3、人人献策,人人出力,搞好大型活动。

第2篇:第二学期理化生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理化生的学科发展观为指导,以新颁布的?理化生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的实际上情况,充分利用教材这个载体、认识教材的人文性和谐统一的教育功能,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同时,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主要措施。(一)、更新教育理念:

1.以“新基础教育”为理念,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搞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2.坚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教改实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二)、加强常规教学

1、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智慧.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为此,要积极组织集体备课,明确集体备课时间,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求有中心发言人,每次确定一个中心,研究一些问题,不搞花架子。重点讨论教学目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以说课为主,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集体备课是共同提高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有利于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方法的改良,使个人钻研和集体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本学期通过集体备课对教案进行充实、修改,使其符合现有学生的教学实际;并在组内共享。

2、开公开课,加强集体研讨

公开课是教师共同提高的又一种形式。认真搞好公开课教学活动,先说课,后讲课、评课,说课、评课要落实并有记录;每学期我们教研组都安排了校内外的公开课,课前集体备课,课后及时交流,肯定优点,提出改进意见,争取将说课和公开课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对外公开课方面,我们积极发挥群体力量,对教案仔细分析研究,对课堂结构仔细推敲,对板书精心设计,提高整体实力。

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认真组织学习新教材、新教学大纲,积极开展研讨活动,明确新教材的编写思想、内容体系、教学目标,认真研究教材,把握其中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的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按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落实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教学目标,为新教材取得最佳教学效益,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而努力探索。

4、狠抓毕业班教学

毕业班教学始终是学校工作重点,也当然是教研组工作重中之重。我们把重点放在加强双基和能力培养上,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实验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积极进行复习教学研讨活动,共同研究历届中考试卷,交流复习经验,明确复习方向,努力提高理化生成绩。同时仔细研究近年来的命题思路,精选习题,争取再创新高。

5、加强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本学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提高自身的实验教学、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很好利用多媒体教室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6、加强课外辅导,成立兴趣小组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精力充沛,爱好广泛,想象丰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教研组将在高一、二年级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来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还使他们对学习更感兴趣。同时针对竞赛,加强平时的课外辅导,提高学科专业知识。

7.确立“科研兴教”的思想,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紧密结合教学实践,精选课题,深入钻研,及时总结,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规律,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形成一个人人参与教科研的很好氛围。并做好现有课题的结题工作。

8.多途径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促使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9.团结组内力量,共同奋斗,适当时侯开展组内教师活动。

第3篇:第一学期理化生教研组工作计划 本学期,理化生教研组工作继续结合理化生教研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计划:

一、精心组织组内活动 落实学校教学安排 1.对本期组内活动做如下安排:

(1)每周集体备课时,组内由一位教师分享本周教学反思后的心得体会,比如学科间渗透的效果,应对不同学情采取的教学方法的效果。

(2)每周由每位教师推荐一篇好文章,组内教师共同阅读学习,最大限度的利用优质资源。

(3)每周组内每位教师至少听三节课,选出其中一节精品课分享听课收获。

(4)按要求及时高质量的完成一篇好字、一篇个人教育叙事或教学随笔、一节研讨课、一篇有价值的教师论文或经验总结、一个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一套标准化试题。

2.为迎接学校四个专项比赛(即教学能手评比活动;教师钢笔粉笔字大比拼活动;“说课-讲课-评课”活动;优秀教育论文评选活动),组内教师进行如下练兵准备:

(1)每天朗读一篇文章,使语音语调更加优美,增强教师的语言魅力。(2)每周每位教师分享一份优秀板书设计,做到重难点突出,体现知识内部系统联系,美观大方。

(3)每周阅读一边优秀相关学科文献(除一篇稿文章外),为做出优秀论文打好基础。(4)每周至少听评组内教师一节课,指出不足、吸取成功经验,在进入“说-讲-评”活动前自我磨练,实现共同提高。

(5)充分利用好学校提供的各项资源,积极参加各种教科研活动和培训活动,提高自身教科研水平,达到科研兴教的目标。

二、发挥学科综合优势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1.充分利用理化生实验室的优质资源,开好每一科实验课,完善实验用品统计表,上好每一节实验课,提前一周准备好所需实验用品,实验课后要有实验反思,让学生再动手过程中提高能力,为中考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注重理化生学科间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三、积极准备 备战中考

1.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根据课标重点进行教材剖析、明确教材编写意图;理清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和基本的知识点和中考考点,在教案中体现出中考考点要求;做到“一结合、两发挥、三确定”。即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定时间、内容、主讲人。

2.优化作业练习的设计。严格按照《新海中学布置作业的要求》在分层次留作业,作业批改上,提倡“四要”“四必”即作业要精,质量要高,格式要严,批改要快;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同时注意严格按照中考要求,是学生形成良好的答题规范。建立规范的错题本,为今后查缺补漏做好准备。

理化生教研组计划 篇2

1 对象和资料

1.1 对象

(1)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正常人体学教研组的组长、正常人体学基础课的任课教师。

(2)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助产等专业的一年级学生。

1.2 资料

(1) 2001年7月, 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11个专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颁布并出版。护理、助产等专业设置正常人体学基础课程, 取消了生物学、解剖学、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设置。

全国各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学计划对正常人体学基础课程的设置情况五花八门, 实施时间早晚不均;教学课时有多有少;教学形式采用1位教师全程授课或2~3位教师分段授课;教材的选用也是各取所需[1~2]。

(2) 我校从2003年起成立正常人体学教研组, 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开始设置正常人体学基础课程, 属于较早执行2001年全国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指导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学校之一。

2003年9月, 我校护理、助产等专业正常人体学基础课程的设置为第一学期72学时, 第二学期76学时, 共148学时。其中第二学期由解剖学或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的2位教师分段授课。选用教材为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刚出版的分上、下册的《正常人体学基础》[3]。开学3周过了, 该教材才送到学生手中。

2005年, 我校2005级护理、助产各专业教学计划做了改动。正常人体学基础课程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内完成授课任务, 每周8学时, 共144学时。教材再次使用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份出版的分上、下册的《正常人体学基础》。

(3) 为了适应学校教学实际情况, 我校2006级助产及药学等专业 (护理除外) 的教学计划做了初步改动。第一学期设置的解剖生理学课程, 114学时, 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彭波主编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作教材;第二学期设置生物化学课程, 38学时, 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程伟主编的《生物化学》作教材。

2007年5月, 卫生部新一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正式颁布和出版。护理、助产等专业的课程设置顺应“民意”, 取消正常人体学基础课程设置。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解剖学基础》、《生理学》、《生物化学》于2008年1月陆续出版。2008年2月, 我校助产、药学等专业生物化学课程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刚出版车龙浩主编的《生物化学》作教材。该教材准时发放到学生手中。

(4) 2008年8月, 科学出版社《正常人体学基础》 (上、下册) 再版, 封面上由初版的“面向21世纪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系列教改教材”改为“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全国卫生职业院校规划教材”[4]。其间, 教育部职成司的相关会议精神显然与卫生部2007年新一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有不同之处。其对我校影响的结果是, 2008年9月, 我校2008级护理、助产等专业的教学计划又改动, 设置了正常人体学基础课程, 第一学期114学时, 第二学期38学时。教材选用科学出版社再版分上、下册的《正常人体学基础》。开学第四周学生才领到课本。

2 情况与结果

(1) 2003年, 本校正常人体学教研组成立。组员包括解剖学、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教师。用正常人体学基础课程取代以上几个学科后, 教学计划与教材选用就使正常人体学教研组组长困惑不已。首先困扰的是如何安排教师的授课任务。动员解剖学教师讲授生理学, 甚至生理学教师讲授解剖学都不算很困难。最难的是动员解剖学教师讲授生物化学, 而生物化学教师更加不愿意从头学习和执教解剖学。事实上, 《正常人体学基础》教材的内容也无法糅合生物化学知识。各种版本的教材都是以解剖学为纲目, 生物化学知识只能单独编写“新陈代谢”和“水盐代谢与酸碱平衡”两章, 两者没有多少相关性。例如再版的《正常人体学基础》上册, 在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共六个标题中, 只有两个涉及课程题目:“一、正常人体学的定义和任务”和“六、学习正常人体学基础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其余标题二至五, 内容都仅局限在解剖组织胚胎学范畴[4]。许多教师说, 《正常人体学基础》教材的内容其实是解剖组织胚胎学的延伸。

我校2003级和2004级护理、助产专业正常人体学基础课安排在第一学年两个学期, 分别以72学时和76学时完成教学。学生第一学期只能学习人体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知识。在第二学期担任病理学、基础护理学等后续课程的任课教师就强烈反映, 在讲授人体病理或疾病护理时, 面对的是从未学习过泌尿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和生殖系统等基础知识的学生, 严重影响其课堂教学, 继而妨碍对学生实施良好的素质教育。学校教学部门迫不得已于2005年9月把2005级护理、助产专业正常人体学基础课全部安排在第一学期18周内用144学时完成。但这样更不符合教学规律, 每天都有正常人体学基础授课, 不要说学生学得辛苦, 知识太多, 消化不了;就是任课教师每天忙于备课、上课, 也够紧张的。显然, 这样的课堂教学, 极不利于学生接受全面的素质教育。

3个学年的实施, 教研组教师也经历了沉重的思考。在外出参观学习兄弟学校的过程中, 了解到全国有不少卫校根本就没开设过正常人体学基础课程。许多实施过的学校, 多数是由原来的解剖学教师任课, 结果是重解剖、轻生理、弃生化。2006年, 教研组教师经过充分讨论, 强烈要求改动教学计划。由于上级没有新的明确指示, 学校教育部门根据教师的意见,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首先在助产、药学等专业把正常人体学基础分为解剖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第一学期上解剖生理学, 114学时;第二学期上生物化学, 38学时。实践证明, 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学生素质明显提升。

(2) 其次困扰正常人体学教研组长的事就是教材选用。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确定后, 选用什么样的教材, 教师心中自然清楚。大家认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教材规范、严谨、信誉高, 征订数量不论多少, 都能及时送到学生手上。例如, 新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2版《生物化学》 (车龙浩主编) , 2008年1月底出版, 2008年2月, 我校2007级助产、药学等专业学生在开学第一天就领到该书并且使用它。反观我们多次使用的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常人体学基础》, 在初版和再版时, 分别使我校2003级和2008级新生延迟到第三周和第四周才拿到教材, 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效果。

2004年, 鉴于教材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教研组组织参与该门课程教学的6位教师对当时2个出版社的教材《正常人体学基础》, 进行无记名投票选用。结果其中4票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英林主编 (定价21.3元) 的一套, 只有2票选用科学出版社出版宋永春、王之一主编 (上、下册合计46元) 的一套。尽管该套教材我们教研组有2位教师参编, 学校最终同意教研组多数教师意见, 在2004级护理等各专业第一学年教学中, 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英林主编的《正常人体学基础》。教材在开学第一天就能发到学生手上。上课只需一册书, 书费也减少了。

教材编写是一件有组织、有领导、非常严肃和严谨的事情。各种教材虽然常常申明“错漏在所难免”, 但对手中使用教材中存在的一些有违常规极不严肃的问题必须指出, 视若无睹就是违背职业道德了。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常人体学基础》上、下册的初版和再版本上, 分别列有“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系列教材课程建设委员会”和“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教材中职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名单。初版上, 53名委员来自53个单位, 再版时委员数减少为39名, 其中却有多名委员来自同一个单位。如再版时广西玉林卫校就有4名全国委员, 超过十分之一。再版《正常人体学基础》上、下册的4名主编亦同为该委员会的委员[4~5]。

笔者也曾参与过教材编写, 有时为了一个数据, 需反复核查, 甚至要通过实验来求证, 马虎不得。一本教材的编写人员, 数目有限, 各负其责。从科学出版社再版的《正常人体学基础》上册编者名单中看到, 由初版9人增至37人, 其中只有1人为初版上册的编者。初版每章后均署名编者, 但再版时章末编者署名就取消了[4~5]。编者人数如此之多, 总不能在每章后均填写四五位编者吧?这能说它够严肃和严谨吗?眼下社会上有些书的出版, 只要推销得多, 就可署名编者, 甚至主编。我们真不想看到以那样的教材来左右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 干扰学生的素质教育。

3 讨论与分析

3.1 尊重医学基础教育的学科特征

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并不意味着彻底推翻, 教学改革应该联系教学实际, 实事求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助产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应该体现医护卫生职业的专业技术特征。设置“四位一体”的正常人体学基础课程, 类似于文革时期的赤脚医生速成班。把生物学、解剖学、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改革为正常人体学, 就像是拼凑一盘大杂烩。由于学科教学不协调, 教师教得“夹生”, 学生学不进去。与其说是改革创新, 倒不如视之为形而上学。2007年5月颁布的卫生部新一轮护理、助产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则是顺应“民意”。

3.2 教学是严谨的, 职业教育又何尝不是

卫生职业教育治学更需要严谨。卫生部新一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2007年5月颁布后, 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于2008年1月陆续出版, 全国众多基础医学学科教师非常欢迎。教师不再为正常人体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不伦不类而困惑了。他们深深懂得, 课堂教学、素质教育需要从深层次、本质上来进行改革, 而不是表面和形式上的改革。教育、治学的严谨性是永恒的。可是随后, 2008年8月, 科学出版社再版的相关教材, 封面上由初版的“面向21世纪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系列教改教材”更改为“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全国卫生职业院校规划教材”, 是教育部职成司否定2007年卫生部新一轮的新计划和新大纲?抑或仅仅是百花齐放?这就需要上级部门来协调解决了。可我们不能消极等待, 各级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者, 只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 虚心倾听教研组教师的意见, 也能实事求是制订出严谨的专业教学计划, 一旦政策清晰明朗了, 便不再无所适从。

3.3 教学计划和教材选用密切相关, 选用的教材必须严谨规范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信誉好, 多数教师用得称心, 应该成为各学校教材选择的首选。如果是出于照顾, 使用本校教师编写的教材, 也应该尊重科学, 尊重多数授课教师的意愿。对事关原则的问题不能迁就或放弃, 更不能为了教材随意更改教学计划, 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素质教育的质量。选错教材, 势必影响素质教育, 误人子弟。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决策正确, 教研组长和教师也就不再困惑, 学校教学工作开展自然更为顺畅。

摘要:教学计划与教材选用出现随意性, 上级意见与学科教学的不协调, 常常使学科教研组的组长困惑不已。现列举近年来护理、助产专业正常人体学基础课程教学计划与教材选用的一些资料和情况, 予以讨论分析。提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应该体现医学基础教育的学科特征;职业教育治学同样需要严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尊重教研组授课教师的意见, 选用规范的教材, 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素质教育的质量, 使教研组长不再困惑。

关键词:正常人体学基础,教学计划,教材选用,教研组长,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武天安.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新编教材《解剖生理学基础》浅议[J].卫生职业教育, 2002, 20 (12) :30.

[2]邓健全.新形势下解剖学教学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02, 20 (12) :34.

[3]宋永春.正常人体学基础 (上册)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4]王之一.正常人体学基础 (上册)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理化生教研组计划 篇3

“行动计划”就德国未来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科研合作的目标和实施策略进行了详细描述,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包括:如何有效地开展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合作、怎样为应对全球挑战做出更大贡献、如何通过高科技战略等机制平台开发新的创新潜能等。针对不同国家和区域的优势和特点,行动计划分别制定了特定的合作战略,就德国在哪些领域可以开展互补合作进行详细阐述。“行动计划”还选取了30个成功的国际合作样本进行展示,如在亚马逊盆地实施气候监测、建立亚撒哈拉地区健康研究网络、与美国合作开展再生医学研究等。

德国在创新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有很好的基础。据统计,德国科学家发表的科研论文中有近50%在国际合作中完成;德国出口产品产值中有近30%在国外取得;2002年至今,受资助在德国研修的外国科学家数量持续增长,目前已超过3万人。

未来,亚洲国家将是德国开展创新科研的重点区域。根据预测,2014年亚洲国家的科研经费支出总额将达到6320亿美元(约合3.9万亿元人民币),而欧洲国家同期总支出为3510亿美元(约合2.2万亿元人民币)。

理化生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4

本学期我校理化生教研组工作,将继续认真学习和贯彻“15+30”教学新模式精神,加强对新教材的学习和研究,适时反思和总结,切实提高教师的素质,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本校理综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等各类课程改革的材料。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交流,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案例,进行公开课的听评活动。

二、按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加强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做好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作业批改等工作。认真学习经验,切实提高备课和上课的质量,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规范作业批改。积极参加区教研活动,了解教学信息;开展网上教研活动,组织网上 教研的学习和交流,在实际应用中摸索和积累网上教研的途径和经验。;

三、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本学期继续加强课题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研究内容,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研究质量。提高研究效益,并做好课题的总结工作,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推广研究成果。

四、加强毕业班物理、化学的教学教研,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初中毕业班理化学把点放在加强双基和能力培养上,要求教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注重知识形成过程教学和实验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三月份:

制定工作计划。开展《课程标准》的学习,领会课程改革的内涵。认真做好备、教、改、辅的检查工作。

四月份:

组织教师一起讨论改革后备课与教学中的问题,以便做更进一步的改革,使备、改能跟上改革的时代步伐。组织好听、评课活动。从高级教师、骨干教师那里吸取长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继续加强备、教、改、辅的检查。

五月份:

常规检查。同时提醒教师注意教学进度,搞好期中考试工作,过后搞好质量检查。加强中考教学工作。

六月份:

理化生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5

根据教导处统一安排,以学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目标,以提高课改内涵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促教学为抓手,以解决理化生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以提升理化生教师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以课堂为教育科研的主阵地,以实践反思为主要方法,以校本教研为主要组织形式,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我校理化生教学质量。

二、常规工作:

1、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活动要提前做好计划,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随时研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并研究制定对策,教研活动要围绕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主题展开。

2、督促教师学习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精心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关心后进生的学习,及时做好教学总结和反思,增强教师的课改意识、创新意识,使教研组成为贯彻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阵地。

3、每位教师要做好自己所任教班级的教学管理,研究教学,提高效率。与全组老师齐心协力抓好日常教学和学案式教学研究,课堂教学和测试要准备充分,并做好测试后的成绩统计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和教学改进方案。

4、做好学法与教法的交流活动。使本组成员的业务素质有一个新的突破,上一个新台阶。

三、全面推进新课改

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改变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处理好常规教学与改革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教研方向

1、定期组织全体成员深入课堂听课,研究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

2、深入研究本教研组教师基本功的构成要素,拟定理化生教师基本功细则。

3、分阶段进行理化生学科的调研工作,力争概括出理化生学科的教法、学法上的共性与不足。

四、工作安排

1、坚持教研组活动常规化制度化,加强教研组建设,

2、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并组织好组内的教学交流讨论活动,提高业务水平。

3、积极参加集中听课评课活动,组织好本组的集体听课、说课和评课活动,集体研讨教学,做到切实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业务。并组织好每位教师每学期上好一节教学研究课,共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初中理化生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理化生教研组工作,将认真执行学校和教研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研究,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并继续参加各科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达到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而且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努力提高本组各学科的教学质量。总之我们将立足于课堂教学,务实求真,开拓进取地将理化生教研、教改、培训等工作做好,作出成效来。使教研活动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每位教师、服务于课堂的基本理念。

二、基本情况

本学期理化组教师共有6人,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教师们对教研活动的开展有了较高的认识,自觉性、主动性均较高,活动的开展得以较好的落实。

三、基本目标

1.提升课堂研究的氛围。通过各种课型的研究来指导和提高本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进行研究,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组织本组教师学习如何评课,如何说课,如何鉴别一堂有效的课,并包括如何评价检测课堂教学效率。

2.进行相关培训工作,更快地提升本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定期对本组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培训,突出案例培训及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相关培训。努力践行高效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组织指导好备课组活动

四、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1、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智慧

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为此,要积极组织集体备课,明确集体备课时间,每次集体备课各备课组都要求有中心发言人,每次确定一个中心,重点讨论教学目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活动中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

2、组织好公开课,加强集体研讨

公开课是教师共同提高的又一种形式。认真搞好公开课教学活动,每个听评课都要落实并有记录。同时,对于每个公开课我们都要积极发挥群体力量,对教案仔细分析研究,对课堂结构仔细推敲,对板书精心设计,提高整体实力。

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继续认真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开展研讨活动,明确教材的编写思想、内容体系、教学目标,认真研究教材,把握特点和教学要求,按各项要求,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4、狠抓九年级理化教学

毕业班教学始终是学校工作重点,也当然是教研组工作重中之重。我们把重点放在加强双基和能力培养上,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实验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5、加强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本学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提高自身的实验教学、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很好利用多媒体教室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6、加强课外辅导

对于少数学生来说,他们精力充沛,爱好广泛,想象丰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加强平时的课外辅导,提高学科专业知识。

7、确立“科研兴教”的思想,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

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紧密结合教学实践,精选课题,深入钻研,及时总结,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形成一个人人参与教科研的很好氛围。

8、多途径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

理化生教研组计划 篇7

关键词:高职,联合教研室,商务管理

0前言

在当前教育国际化成为一种潮流的大背景下, 日益茁壮发展起来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在为我国培养各类新型、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 高校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不仅有利于国际性人才的培养, 更重要的是能够借鉴国外有益的教学与管理经验, 能够充分引进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也顺应了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积极倡导和鼓励高校开展对外合作办学。

巴斯思帕大学是英国当今最优秀的大学之一, 在全英的教育评估中名列前茅, 与欧洲、东南亚、美国和非洲的50多所教育机构都建立了联系, 有着丰富的国际交流经验。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的中英“商务管理”合作项目自2004年启动以来, 已经组建了7届“中英班”, 共计224名学生, 组织了多个夏令营、冬令营赴英国短期考察, 双方互派项目管理人员、专家和教师进行了多次访问, 合作方式、合作内容、合作范围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 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 目前实行的“3+1”培养模式尚没有任何教学方面的实质性合作, 既无法借鉴经验, 也无法引进资源, 学校充当的只是巴斯思帕大学生源的后备基地和留学生预备班的角色, 或者只相当于留学中介机构, 难以开展任何高职特色的合作。

因此, 笔者对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英国巴斯思帕大学的“商务管理”合作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跟踪调研和认真的思考研究, 对如何搞好中外合作办学, 作了初步的探讨, 从中也受到了一些启示。笔者认为以“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 进一步加深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英国巴斯思帕大学的交流合作, 积极探索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提出中英联合教研室计划的构想。由中英双方共同建立联合教研室, 并设一名教研室主任, 定期开展学术和教育教学经验交流, 共同研究制定合作培养教学计划等。

1 中英联合教研室建设的指导原则

1.1 促进学科建设

通过中英合作交流项目直接引进英国先进的学科规划、专业设置以及具体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和手段, 并在实践中直接应用, 节约了大量的精力、物力, 避免了不少在实践中摸索可能要走的弯路。通过与英国巴斯思帕大学派来工作的专业专家一起研讨专业的发展和建设, 使之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求。

1.2 加强师资建设

中英合作交流项目为我院的教师提供了到巴斯思帕大学进修、合作科研的机会, 也为巴斯思帕大学的教师到我院进行讲学、学术交流架起了桥梁。在教师来来往往的交流过程中, 锻炼了师资队伍, 加强了学校的师资建设。

1.3 提升科研水平

中英合作交流项目加强我院师资建设的同时, 也提高了学院的师资层次, 自然地就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从而提升了我院的科研水平。再者, 在中英合作交流项目的带动下, 越来越多的教师参加中外合作科研项目。

1.4 改进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改进主要体现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上。中英合作交流项目将国外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教学、网上教学 (网上教学平台、教学资料共享、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的应用, 增加了授课内容的趣味性, 丰富了内容并使之具有时代气息,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 充分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5 扩大学生学习机会

中英合作交流项目使学生能收到更高质量的教育。我系的中英班学费和其他专业的学费相同, 而中英班的学生不但等获得专业课程的学习, 同时让学生能不出国就能有一段非凡的文化体验,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

2 中英联合教研室业务层面交流

2.1 建立完善的合作课程管理制度

1) 师资融合。中外合作办学的师资由外方教师和中方教师两部分组成, 他们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准和国际交往能力。希望英方选派来自巴斯思帕大学优秀专职教师, 以保证教学质量。对我院的教师学历学位、职称、外语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合作交往能力不但有要求, 而且对主讲教师进行能力评估。

要求任教教师不仅要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要通晓专业领域的国际规则, 应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合作能力, 如教学合作、教研合作、教材编写合作、教学方法合作等;二是学习能力, 在与外国教师、专家、学者一起工作和生活中, 虚心学习他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方法, 不断提高自己。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 双方教师经常沟通, 中方教师应主动向外方教师学习;另外, 选派中方的骨干教师到英国进行学习, 身临其境地感受巴斯思帕大学教育环境、教学理念、方法、手段等。

2) 采用助教制度, 并且最好是三分之一的课程由外方教师讲授。在教学管理上, 保证课程都有中方助教与外方教师一起配合上课。安排助教的做法, 一方面, 是为外方教师提供课堂教学支持, 保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 助理教师可以利用上课了解外方教师实施专业课程教学的情况, 学习其先进的教学方法, 借鉴其成功的教学经验。助教可以利用课上和课下的时间与外方教师进行教学交流, 就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与外方教师探讨。这样的安排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办学项目在教师培养方面的作用。

3) 采取定期研讨会制度。为了使在合作课程教学和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建议我系的教师每年组织两次研讨会, 总结经验、研究对策、沟通课程信息、共享教学成果。另外, 中方应邀请英方专业教师也参加研讨会, 在研讨会中英方教师可以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对专业课程的安排和设置提出他们的意见, 促进了双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定期研讨会制度提高了教师对合作办学教学的信心.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对搞好中英合作办学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 建立与中英班学生和外方任课教师的沟通反馈制度。在学院基本沟通反馈制度的基础上, 我系应加强与中英班学生的沟通反馈力度:系主任每学期与中英班学生座谈一次, 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如果学生对某门课程的教学有意见, 就临时开展课程效果问卷调查, 对反映比较大的课程制定整改方案, 及时与外方任课教师沟通, 协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另外, 还应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教学整改方案, 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 定期及时地与学生和外方教师进行沟通反馈, 有效保证了合作办学的顺利进行, 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

2.2 课程融合, 设计完成了完善的合作课程授课计划

课程设置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关键, 需要把国外培养标准同中国教育政策、方向等要求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引进外方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另一方面, 要结合中方实际, 融进中方专业特色课程、取长补短,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中方和英方的专业负责人的讨论, 中英方根据巴斯思帕大学商学院合作专业的课程, 协商制定出对应的课程进行替换。但是, 因为中英班的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将选择国内就业, 因此可以在英方要求的专业课程的基础上, 有序地增加中方的课程, 以保证学生在国内的顺利就业。

2.3 根据外方提供的大纲, 编制统一的课程标准

当前,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正在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 (行动导向) 的课程改革。为了配合这项改革, 专业教师团队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将巴斯思帕大学的教学大纲转化为我院的课程标准。在转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行动导向, 考虑工作过程。

2.4 探讨合作课程课堂组织、考核方法和教学应对方法

1) 探讨双语课堂教学实施的方法。在双语课程实施初期, 学生英语水平有限, 对以英语为介质的课堂教学不太熟悉, 这时候教师采用的方法通常是板书和PPT (采用英文版本) , 教师开始用汉语讲解, 让学生逐步适应专业术语, 然后再使用英语;在双语课程教学的中期, 教师在课堂上英语和汉语使用的比例各占50%;到双语课堂教学的后期, 教师在课堂上就主要以英语讲授为主。随着专业课程的讲授, 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而且也逐步适应了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这时候, 教师就可以在授课初期就用英语讲授, 学生听不明白的地方用汉语解释, 这样, 合作课程的教学就逐步走上了正轨。

2) 多种考核方法并用。注重学生参与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 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考试 (Test) 可以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但是考试在职业教育中应该占较小的比例, 一般在20%以下;作业 (Assignment) 应该是课程考核的主要手段, 占总成绩的50%~60%, 通过完成作业, 学生能够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小组完成作业, 学生的时间安排、团队合作、编制计划、与人交流等各项通用能力也可以得到培养;辅导课 (Tutorial) 的成绩占总成绩的20%左右, 教师在上课时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后, 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 由其他小组对其任务完成情况做出评价, 教师最后对每个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作综合评价, 给出最终评价成绩;总成绩中还可以包括学生课堂展示 (Class Presentation) 等成绩。

3 中英联合教研室预期成效

3.1 大力开展双语甚至是全英语的教学

中英合作项目大量引进巴斯思帕大学有特色的优质专业课程, 搜集整理完备的教学资料, 包括英文教材、讲义、作业、试题库等, 派遣我院英语能力比较强的专业课教师去国内外培训, 或招聘优秀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进行双语授课。在大学一年级就开设双语课程, 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外, 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接触专业课外教全英文讲授专业课程之前, 对全英文专业课教材、国外的专业课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评估方式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同时, 双语课教师也是专业课外教老师的助教, 可以帮助外教和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2 在系部建设全英文纸质与电子图书资料库, 特别是与英国巴斯思帕大学电子图书馆对接, 给中英合作交流项目师生相关密码, 使师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巴斯思帕大学电子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国外的教学方法与国内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 国外的课时安排中, 教师的讲授时间少, 而学生的自学时间与小组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为了培养学生多动脑、勤参与的学习习惯, 应从国内外各种渠道购进大量的全英文专业课书籍, 供师生查阅。

3.3 引进国际交流与实践的机会

通过中英“商务管理”合作交流项目, 中英双方建立了紧密的课程衔接体系, 中方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学分互认的方式在完成我院的学习后转入巴斯思帕大学继续学习。这样, 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到了国际商务专业的理论知识, 还可以通过自身的亲身实践去感受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学习工作环境, 为他们将来从事国际商务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中英班”的部分学生未来并不去英国进修, 但通过中英“商务管理”合作交流项目可以使他们掌握系统的国际经济和国际商务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 了解各地区特别是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 熟练掌握外语, 为他们在国内找到合适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4 通过国外优秀的教学理念, 创新学习方式

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形成了寻找标准答案式的解题型思维方式, 学生习惯于接受教师传授的书本知识, 而教师也以是否熟练掌握课本知识为评判标准。学生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 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 很少对老师的观点产生异议。而国外比较流行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基本知识后, 必须结合实际的案例思考、研究和讨论, 然后尽可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诱导、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 去针对问题展开头脑风暴式的小组讨论, 寻找创新型的解决方案,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种教学理念是将学生被动接受书本知识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思考的学习方式。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 改变国内课堂教学上大班授课“满堂灌”的方式, 而采用国外灵活多样、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4 结论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加强与英国巴斯思帕大学在经济管理专业领域的合作, 以中英联合教研室为业务交流的有效途径, 进行中英教师交流、学生互换、课程教学研讨等多种形式, 引进英方相对成熟的经管类专业系列教学资料、先进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过程管理手段, 将优质的国际教学资源本土化, 探讨设置既与国际接轨又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经管类课程, 改革完善教育考核评估机制, 完善课程体系和优化教学过程设计, 合理确定和调整经管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和结构, 研究确立主体多元、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我院人才培养目标中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使课程设置、质量标准与用人市场、就业岗位需求达到统一,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国际标准的商务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家蓉.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问题: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05) .

[2]蔡中华.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8 (02) .

[3]王骏, 张伟杰.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20) .

正版化生存 篇8

互联网曾让盗版变得更加容易,不过,也正是互联网给正版化带来了契机。用反盗版联盟“主席”张朝阳的话说,全国各地销售盗版盘的DVD商店多达数千家。政府曾对它们进行打击,但不久后这些商店又卷土重来。不过,由于网络视频的普及,在某种程度上简化了反盗版问题。许多人会选择在线观看视频,因此他们不用再去买盗版盘。这让反盗版的对象从数千家盗版商店缩减至十几家视频网站。如果能够确保这些网站只播放正版视频,那么盗版问题就能够解决。这是解决中国盗版问题的唯一机会,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会。

这次机会被抓住了。虽然司法成本很高,打几个月官司,获赔可能只有一两万元,但反盗版联盟来了个釜底抽薪——把在盗版视频上投放广告的广告主也给告了。这一招比法院判决、执行要管用许多。起诉(不一定非要有判决)还能起到隔空打牛的效用,就是警告投资人,官司缠身的企业是不能上市的。

这两招果然管用,视频网站开始大规模洗牌。激动网CEO吕文生说他们已经显示出超车迹象,而这就是正版的力量(详见《激动时刻》)。

更重要的是,正版化也带来了互联网内容业商业模式的剧变。Hulu的网络电视台模式开始取代YouTube的视频分享模式,成为主流。Hulu的取胜,靠的是高质量的正版内容。中国企业,如盛大网络,也在朝这一战略目标挺进(详见《内容:终端帝国的第一步》)。

内容也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应对渠道混战的重要法宝。在多数情况下,渠道比内容更为强势。在移动互联时代,渠道的竞争已经超越“平台”的概念,平台+终端、终端即平台正在成为主流。(详见《版权时代≠卢内容为王——端对端竞争猜想》)。

通过渠道将内容销售给消费者,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价格。免费还是收费?尼尔森公司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85%)消费者希望当前免费的内容可以继续免费享用。不过,各类在线内容都还有一定数量有付费意愿的消费者,更好的消息是,年轻的“数字原生代”的付费意愿更高(详见《消费者愿意付费吗》)。

不过,要真的把钱从消费者口袋里掏出来,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用强需求产品黏住客户、从大规模客户中发现增值价值,是必不可少的“武功”(详见《免费与收费殊途同归?》)。

理化生教研组工作计划下 篇9

理化生教研组工作计划(下)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2007---工作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坚决地投入到新教材课改中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本组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质量,使初三理化、初二生物在中会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工作重点: 团结协作,充分发挥个体的优势;增强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认真搞好公开课教学活动,先说课,后讲课、评课,说课、评课要落实并有记录;注重教育教学理论的交流和传播,收集中考信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 三、具体措施: 1、增强教研组的民主意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以教务处工作计划为标准,保质保量完成学校教务处和各部门下达的任务。 2、认真组织教研活动,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不断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的思想、业务水平,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全体物理、化学、生物教师,多到阅览室查阅教辅资料并作好笔记,利用电脑,加强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以新的教学方法,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积极撰写论文和教学设计。 3、认真组织学习新教材、新教学大纲,积极开展研讨活动,明确新教材的编写思想、内容体系、教学目标,认真研究教材,把握其中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的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按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落实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教学目标,为新教材取得最佳教学效益,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而努力探索。 4、认真搞好公开课教学活动,先说课,后讲课、评课,说课、评课要落实并有记录;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为此,要积极组织集体备课,明确集体备课时间,(根据学校计划,每周各备课组活动一次)确立中心发言人,重点讨论教学目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以说课为主,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 5、毕业班教学始终是学校工作重点,也当然是教研组工作重中之重。我们把重点放在加强双基和能力培养上,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实验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积极进行复习教学研讨活动,共同研究新课改的中考试卷,交流复习经验,明确复习方向,努力提高理化生成绩。同时仔细研究近年来的命题思路,精选习题,争取再创新高。特别是初二年级生物科本学期都要进行会考和初三年级理化中考。 6、加强教学常规调研,做好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作业批改等的检查工作。认真学习兄弟教研组经验,切实提高备课和上课的质量,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规范作业批改。 7、加强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本学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提高自身的实验教学、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很好利用多媒体教室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8、加强全组教师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训练,努力将理化生组建设成为一只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高素质队伍。 9、全面落实学校本学期作计划和本学期教研听评课工作安排。

上一篇:镇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下一篇:不平凡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