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影视作品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理学影视作品(精选8篇)

心理学影视作品 篇1

10.异度空间 / Inner Senses(2002)

11.圣女贞德 / The Messenger :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1999)— 精神分裂

12.心理游戏 / The game(1997)— 心理创伤 13.雨人 / Rain Man(1988)— 自闭症

14.第八日 / 幻海情缘 / The Eighth Day(1996)— 唐氏综合症 15.梦旅人 / Picnic(1996)— 精神分裂-分离性障碍-躯体转换障碍

16.美国精神病人 I、I I / American Psycho(2000、2002)— 犯罪心理学 17.海滩 / The Beach(2000)— 心理学实验 — 人性的贪婪

18.沉默的羔羊 /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1991)— 变态心理学 19.实验 / Das Experiment /The Experiment(2001)— 社会心理学实验 — 人性的残暴

20.本能 / Basic Instinc(1992)— 弗洛伊德 — 性与暴力的本能 21.钢琴教师(2001)— 性心理变态

22.蓝丝绒 / Blue Velvet(1986)— 性心理扭曲

精神分裂:

《闪灵》:原作斯蒂芬金,导演库布里克推荐指数: ☆☆☆☆☆(经典)《搏击俱乐部》:无政府主义的神作推荐指数: ☆☆☆☆☆(经典)《机械师》:精神分裂片,侧重表现精神分裂者的状态,悬念设置更合理 推荐指数: ☆☆☆☆☆

《记忆碎片》:推荐指数: ☆☆☆☆

《神秘窗》:约翰尼德普的表演还不错推荐指数: ☆☆☆

《疯人院狂魔》:索性指明了是向《闪灵》致敬的推荐指数: ☆☆ 《捉迷藏》:失望,德尼罗的恐怖片推荐指数:☆

其它:

《穆赫兰道》:说梦

《迷墙》:一部关于男性神秘的精神世界的幻觉之旅 《精神病人》希区柯克作品

《无法尖叫》《催眠》《飞跃疯人院》《生日历险》《加州杀手》《记忆碎片》《费城》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肖申克的救赎》《七宗罪》 《再见,俊》(金荷娜)

1《爱德华大夫》希区柯克格利高里.派克英格丽.褒曼 2 《沉默的羔羊》安东尼.霍普金斯 3 《阿甘正传》汤姆.汉克斯 《费城故事》汤姆.汉克斯丹泽尔.华盛顿 5 《雨人》汤姆.克鲁斯达斯汀.霍夫曼 7 《致命ID》约翰.库萨克 《变脑》约翰.库萨克约翰.马克维奇 《弗里达》萨尔玛.海耶克 10 《月色》布鲁斯.威利斯 《飞越疯人院》杰克.尼克尔森 12 《普通人》唐纳德.萨瑟兰 《春风化雨(死亡诗社)》罗宾.威廉斯 14 《欲望号街车》马龙.白兰度费雯.丽 15 《绝代妖姬》意大利 16 《告诉她》阿莫多瓦 17 《卡多什》以色列 18 《忧郁星期天》 19 《37.2度》 20 《猜火车》 《发条橙》库布里克 22 《洛丽塔》杰珠.埃恩斯 《东京圣战(大逃杀)》北野武 24 《第六感》布鲁斯.威利斯 25 《美丽心灵》拉赛尔.克罗 《时时刻刻》梅丽尔斯.特里普;尼可.基德曼 27 《理发师的情人》意大利 28 《鹅毛笔》 《肖申克的救赎》提姆.罗宾斯 《Trueman.Show(楚门的世界)》金.凯利

《罗丹的情人》伊莎贝拉.阿佳妮;厄.德帕迪约 32 《日瓦戈医生》 33 《西伯利亚理发师》

《黑暗中的舞者》比约克;凯瑟琳.德纳芙 35 《跳出我天地》比利.埃略特 36 《性.谎言.录音带》 37 《活着》葛优 38 《科丝》

《春光乍泄》梁朝伟;张国荣 40 《高跟鞋》阿莫多瓦

《我的秘密之花》阿莫多瓦 42 《心灵捕手》 43《恐高症》

《撕裂的末日》 45 《绿野仙踪》 46 《星球大战》 47 《第五元素》 48 《红龙》

《丑闻》黑泽明 50 《罗生门》黑泽明 51 《悲惨世界》 52 《夜色温柔》

《红月亮》 54 《蜘蛛巢城》 55 《最终幻想》

《沙发上的心理医生》 57 《重生》

《影子武士》 59 《机械师》 60 《老男孩》 61 《无颜》

《世界上只有我和你》 63 《坏痞子》 64 《红字》

《爱的蹦级》 66 《漂流欲室》

《我和我的朋友》(挪威)68 《芳芳》(法)

《儿子的房间》(意)

禁闭岛 蝴蝶效应 海滩 火柴人人 神秘窗 死亡实验 一级恐惧

心理学影视作品 篇2

是智慧, 还是小概率事件?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这点没有人否认, 我们在这种博大精深的外衣之下, 谈谈几个小问题。《三国演义》这本书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 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虽然小说对历史有着艺术加工, 但关键是它对中国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

说起《三国演义》里面的智慧, 男主角诸葛亮体现的淋漓尽致, 男主角在《三国演义》里面让人一下子联想起的就是赤壁之战。前一阵热播的国产大片《赤壁》, 更是不厌其烦的用艺术手法再现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 当然, 历史上不一定有这个事, 但这段故事却影响了我们的历史。赤壁之战的决胜因素是什么?有人说了是借东风!因为当时是冬天, 刮的西北风, 曹操的战船在北面, 东吴和蜀在南面, 如果要用火攻的话刚好逆风, 因此一定要等到东西风来才行, 所以我们的智者诸葛亮登场了, 为了电影情节的扣人心弦, 林志玲扮演的小乔也成为了大无畏的巾帼英雄。已怀孕的她为能拖住曹操直到刮起东南风, 竟然只身前往曹营, 先是跪求曹操退兵, 然后要自杀。后来又是媚笑又是煮茶, 硬生生把曹操拖到了东风吹起、火攻成功, 大败曹营。

现在我们来个逆向思维。想一个问题, 万一这位男主角诸葛亮东风没有借到怎么办?或者小乔没有拖到时间, 错过了最佳时机怎么办?如果东风没有借到, 百万将士生命将置于何处?这是什么事件, 是标准的小概率事件。

还有一件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亮点故事——空城计, 诸葛亮失掉战略要地——街亭, 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 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 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于是他领着两个小书童, 带上一张琴, 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弹琴, 他在赌司马懿同志多心, 因为司马懿同志就是个多疑的人。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术, 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 故意向敌人暴露城内空虚, 使敌人产生怀疑, 更会犹豫不前。可是万一那一天司马懿跟别人吵了一架不多心了呢, 一生气, 桌子一拍上来就把诸葛亮抓走了, 有没有可能呢?当然有可能了, 吵架是常有的事。堂堂蜀国的宰相, 冒这种风险, 就是小概率事件。

很多人羡慕“杀鸡不用牛刀”、“四两拨千斤”。看似很有道理, 然而, 按着逆向思维的方式想想, 杀鸡为什么不能用牛刀?如果四两拨不了千斤, 就要等着被千斤压死吗?“杀鸡能用牛刀”、“千斤拨四两”一个必胜的把握有什么不好?面对今天的历史环境, 我们应该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现在影视作品中崇尚的古人的智慧, 英雄般的人物在今天还能否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

悲剧人物, 中国企业的病态心理

中化民族是一个崇拜悲剧英雄的国家。影视剧作在表现历史人物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现代人的情怀。我们从小就崇拜杨家将、岳飞、文天祥、屈原等人。感叹他们怀才不遇, 感叹世道如此艰难, 但对于他们的失败, 似乎从来没有仔细想想是什么原因, 也没有兴趣知道。对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 其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原因?屈原跳汩罗江, 好悲壮, 我们只能说楚怀王的昏庸。

我们都熟悉的一句谚语, “失败是成功之母”, 看似真理, 换一种说法确是, 失败加失败加失败竟然能够成功, 似乎又有些荒谬。失败加失败加失败等于成功的道理在于我们对失败背后原因的探寻。企业成功的道路大致相同, 每一次失败却各有原因, 不是战略的问题, 就是管理的问题要不然就是其它的问题, 但是我们从小到大, 似乎从来没有一种氛围鼓励我们去研究失败的原因。在这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下产生两个影响极为深远的文化异类, 一个叫做投机取巧, 另一个是浮躁。只看表面现象的背后是民族文化的缺憾。

现在人们常常感受到经济是发展了, 可人心却浮躁了, 我们的企业家个个雄心勃勃, 都有着要冲进世界五百强的心理, 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就要做大做强, 当去问这些企业家为什么要做大做强时, 怀着一种浮躁的心理是讲不清的, 只是认为企业做大做强才是正确的。

中国的企业比如联想, 做到一个阶段之后收购了IBM的PC电脑部门, 这对于联想加快进入国际市场, 成为奥运会赞助商有着决定性作用。然而, 我们有没有想过IBM这位IT巨人为什么要放弃“全球个人电脑服务部”?联想收购这个部门难道就是正确的吗?我们知不知道IBM的战略是什么?联想收购IBM的举动就是很多企业家都有的病态心理, 做到一定阶段之后就想成为世界5 0 0强。而且似乎用收购兼并的方法看来更容易。这种现象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国内很多大型企业只热衷于如何让企业规模扩大, 对于事物的本质却把握不到。联想2004年之前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涉足IT服务、手机、互联网等多种领域, 但都不了了之, 随后又收购IBM的PC电脑部门。这一切的做法都有一个浮躁的心态在作怪, 用投机取巧的手法希望小概率事件的出现。

表面上看起来IBM最大的业务是IT服务, 它却不要电脑部门了, 实际上, 此举使它摆脱了长期萎靡不振, 利润较少又不需要太多的核心技术的个人电脑, IBM的战略非常清楚的回归了行业的本质。电脑软件分成三部分, 一个是基础件, 一个是中间件, 一个下是游软件, IBM为什么要把电脑卖掉?因为他集中所有的精力去做中间件。“中间件”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介于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的这部分软件, 相对于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而言, 中间件是一种拥有最复杂和庞大计算能力的看不见的软件。无论在股票交易所、在行政办公大厅、还是在银行、超市、机场, 人们所享受的服务背后都有中间件的功劳。举个例子, 如果你正在ATM机上取钱, 您正确地输入了密码, 输入了要取的金额, 如果一切正常的话, 您将取到钱, 同时您的银行帐户上就相应地减去了这部分金额。可是, 如果当您输入金额之后, 突然银行线路发生故障, 操作超时, 如果没有中间件软件的话, 这时候, 不仅您拿不到相应的款项, 更有甚者, 卡上的金额却已经被自动扣除。中间件软件正是保证了交易和IT指令间进行完整和准确沟通的一种软件。在现实生活中, 会发生各种无法估计的状况, 可以说是中间件软件在后台保证了各种交易与业务的准确运行。

IBM对WebSphere软件进行重新整合, 使其从原来的网络应用服务器软件上升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高端到高端的电子商务软件系统平台。现在IBM软件几乎遍布中间件市场的各个领域, 从公共关系数据库到在线交易处理, 再到面向企业的新的社会网络功能。

通过此次整合, 表面上IBM失掉了个人电脑市场, 实际上它的软件策略愈发清晰, 集中精力开发中间件的行业本质, 使其囊括所有的中间件的管道会使得下游的用户必定经过中游, WebSphere软件承担的不只是一种简单的产品, 而是集中体现了IBM公司软件的发展策略。这才是IBM全心全力打造软件中间件的行业本质。这个心态我们过去有过吗?有多少企业能够看清目前的情况?一个企业如果发展稳定, 我们会过分夸大企业家的能力, 实际上如果把企业的发展都放在企业家身上的时候, 说明这个人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家, 因为国际巨型企业的成功不是靠某个人一时的决策, 而是企业通过积累式的、科学的、数据式的流程把握住行业发展的本质。我们今天引进资金, 明天引进技术, 怀着一种浮躁的心态总想找捷径迅速做大, 比如收购兼并, 联想买了I B M的电脑部门看似又是一个发展的跨越, 而在我们还没有理解IBM的成功是把握了行业本质时, 很难说这次的行为是否会像之前高调进军手机、互联网那样不了了之。要成为现代企业, 真正在国际市场上一争长短, 还要怀着踏实的心态进行长期积累。

文化创新, 成就巨型企业发展

在中国, 绝大部分企业家在面对企业如何发展的问题时, 几乎都毫无例外的提出这类问题:现在投资哪一个行业是最有潜力的?我们的地方干部会问:我们这个区域的区域竞争优势有哪些?了解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固然是重要的, 但这些问题一经提出, 他本身就有投机取巧的嫌疑和浮躁的心态, 更反映出了一种僵化的思维方式。

做大做强通常的做法是找有潜力或已经成规模的企业兼收并购, 这就是“四两拔千斤”, 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事, 但怀着这种危险的心态就会使我们的企业一点点失去创造力和奋斗的精神, 有的企业甚至没有考虑为什么要扩大规模。

一个有创造力的民族才能成就有创造力的企业, 虽然, 国家有强弱之分, 企业有大小之分, 民族文化是平等的, 但在文化发扬中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可谓是文化巨人。一个国家如果他的企业发展好, 他的文化艺术一定是有着创新的活力。在亚洲哪个国家是经济上的强国?日本是人们不可否认的, 继日本之后, 韩国又成为人们不可忽视的经济实体。在我们研究韩国企业之前, 先看看每天热播的韩剧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韩国文化的创造力正在凸显出来, 比如说《大长今》, 它讲的是一个非常繁琐的故事, 就是在皇宫的厨房中几个女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如果让你来讲恐怕最多说上半天也就没得讲了。可是韩国却拍了80集电视剧, 而这个电视剧不但是在韩国热播, 在亚洲, 甚至对西方国家也造成很大的影响。

不要简单的看韩国文化, 而是一个国家的企业要做好, 首先必须要有超强的创造力, 而文化艺术方面是首先表现出来的, 所以你看这个国家的文化艺术好不好, 就能判定这个国家的创造力如何!文化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 更是民族的精神价值、经济发展的依托所在。一个企业, 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是依靠文化这种内在的品质、内在的活力、内在的积累, 一种文化的精、气、神为灵魂。当一种文化的内部能够产生出摄人心魄的巨大能量时, 便能使人心悦诚服。

影视受众心理分析 篇3

陕西科技大学 栗晓枢 王秀峰

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今天,票房与收视率已被提到了空前高的地位。如何拍出既叫好又叫座的片子,这个问题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商家所关注。而分析影视受众的心理,对迎合受众、提高收视率和票房、占领影视市场,是十分重要与必要的。

心理研究 多元化 受众分析

一、引言

影视传播是一种大众的传播媒介,它的目的是在最大范围内取得观众的认可与好评,给商家带来最可观的利益。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今天,票房与收视率已被提到了空前高的地位。如何拍出既叫好又叫座的片子,这个问题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商家所关注。而分析影视受众的心理,对迎合受众、提高收视率和票房、占领影视市场,是十分重要与必要的。

二、影视作品的文化类型

在影视文化方面,目前我国有三种文化并存,分别是主导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从某种程度说,这三种文化可以代表影视观看者的不同层次与水平。

(一)主导文化:曾在中国早期乃至现如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国家领导集团倡导的文化,它生产并再生产主导意识形态。这种类型影片的主要功能就是向观者书写正史,代表“时代的最强音”!

(二)大众文化:也可以称之为主流文化,顾名思义,它是顺应大众的眼光、普通老百姓的伦理思想观念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它可以说是大众欲望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大众心理压力的一种释放。正是因为这些种种的原因,这种文化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接受人群多、覆盖面积广、传播速度快。

(三)精英文化:相对于以上两种文化来说,这种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知识分子文化,它所代表的是知识分子的理性思维、自觉意识和文化情趣。旨在强调形式的独特、哲理思考的深沉、历史阐述的个性化、人性分析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它是知识分子情绪感情的表达和宣泄,它寻找的是知音而不是观众。

通过对以上三种文化的分析,不难发现,大众文化在这三种文化中占据着相当大的观众比例。简单易懂、清晰明了、感同身受的影视作品是最容易被大众所关注与接受的。

三、受众心理分析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思想在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化理念,但是,总有一些美好的东西为我们所留念。什么样的影视作品能受到人们的喜爱?什么样的电影电视剧等被人们长久怀念?受众对于一部影视作品的选择是从多方面来衡量的。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笔者将从以下的几方面来分析受众选择影片的心理:

1.相似经历引起共鸣

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都渴望成功。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尽相同,在人生漫漫的长路上会遇到各种这样那样的问题,正如《真心英雄》所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怎样才能成功”?这是每个人都思考过甚至经常思考的问题。而2010年热播的电视剧《张小五的春天》之所以能红红火火,就因为很多人都能从中找到与自己相似的影子和人生之路。《张小五的春天》讲述的就是在主人公张小五三十岁生日到来的时候,收到了一串无奈的“礼物”:未婚夫另觅新欢舍她而去,公司周转不灵濒临倒闭,房东嫌她拖欠房租将她赶了出去,合作方拒付项目款远走他乡,家里亲戚为了讨债也对她穷追不舍……,故事的主人公虽然遭受了很多挫折,但是因为好的心态与好的性格,最终还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从这部电视剧里,那些成功人士看到的张小五是自己的过去,那些正在奋斗的人士看到的张小五是自己的未来,大家都信奉“坚持就是胜利”、“性格决定命运”这样的哲理。都坚信自己可以像张小五一样取得成功。偶尔有人会叹息自己没有张小五命好,但也同样会把自己摆进电视剧中,和剧中人物同喜同悲。

中国东方卫视制作的一款真人秀节目“中国达人秀”,在2010年开播以后迅速窜红电视荧屏。这个节目之所以受到欢迎,就因为很多受众能从中找到自己,或者找到自己的榜样,或者找到自己的前车之鉴。在“中国达人秀”中,以一曲《从头再来》而出名的落魄千万富翁高逸峰曾经让很多人感慨万千。高逸峰在最辉煌的时候,身价价值千万,由于经营不善,最终倾家荡产,他一夜白头。但是,他没有失去生活的勇气与斗志,在妻子的鼓励下,从头做起,现在已成为了一个包子铺的小老板,虽不及过去风光,但是却生活得安逸满足。很多跌倒过的人决心像他一样爬起来“从头再来”,而很多没有跌倒过的人更是相信自己的起点比他要好上十倍百倍,像他一样获得幸福更是水到渠成。

同是东方国家的韩国,文化受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影响极深,和早期的中国一样,处于“男尊女卑”的社会,女性在家缝缝补补、照看老小、料理家务,听命于男性。在中国提出“女人能顶半边天”口号后,绝大部分的女性不再安于在家听命于控制,而是“走出去”,寻找自己的就业机会,不再依附于男性,拥有了自己的工作与稳定的收入。在韩国,妇女也要翻身做主,追求自己的事业和幸福。韩剧《传说中的七公主》表现的就是女儿王国的家庭故事。但是它想表现的却不仅仅只是琐碎的家庭故事,而是现代社会正在改变中的女性面貌。韩剧的编导敏锐的观察到:抓住大多数女性的这一特点之后,就等于保证了影片的收视率。如今的新女性,不仅是在外面将自己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在家里也是以贤妻良母的形象示人。在这一类的韩剧中,很多的中国观众可以在作品中寻找到自己的身影,在对剧中人物命运的揪心与期许的同时,会与自身的切身体会相结合,由此产生共鸣。熟悉的画面一幕幕的映入眼前:在工作中被人不解,在家庭中所受的不公……,寄托自己的情感于剧中的人物身上,既为剧中的人物而鸣不平,同时也是在无声的宣扬着自己的不满与委屈。中国妇女与韩国妇女的相似诉求,使得主打温情牌传递亲情又传递励志、奋斗精神的韩国电视剧在中国妇女中深受欢迎,以至于电视韩潮历经多年而不衰。

2.社会热点问题引起关注

在一次“两会”上,一委员发言:“上海是全世界的上海,上海的房价应该和国际接轨。我觉得80后男孩子如果买不起房子,80后女孩子可以嫁给40岁的男人。80后的男人如果有条件了,到40岁再娶20岁的女孩子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个发言揭示了目前中国买房难的情况。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一部反映房奴、小三、爱情的电视剧《蜗居》,为什么能受到众多80后乃至是70、60后的拥趸。

《蜗居》讲述的就是一清纯女生如何为了亲情、房子等各种现实问题,最后无奈的沦落为有家室的成功男人的小三(情人)的故事。影片中主人公一波三折的买房奋斗史,无形中道出了都市无房族的困惑:“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以及房奴心声:“如果30年还完贷款,利息都滚出一套房子来了。”80年代人经历过改革开放,接受过经济社会先进的思想,被称之为当今中国崛起的一代。还有一种说法指出,80后本质是指计划生育政策出台后产生的一代人。因为没有兄弟姐妹之间的爱护和潜在竞争,是较前代人更加自我膨胀、自我为中心的一代人。在中国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政策时,这一代人的出现让中国有了新的家庭结构。

目前,80后的大多数已迈入了买房、结婚、生子的年纪,日趋上涨的房价与不给力的工资让众多的80后无力背负这厚厚的房贷重壳。剧中人物小贝面对背叛他的女朋友海藻时的宽容与大度,赚足了不少女性观众的眼泪,“我已经爱你爱到骨头里”这句话,在现实的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为了帮姐夫还钱同时为了自己心中的虚荣心等等各种原因,海藻一步步的沦落为了宋思明(省委秘书)的情妇。罗素说过,“人之所以有道德,是因为受的诱惑太少。”在情感的忠诚度上面,再三贞九烈的女人,也抵不过一个花花公子的诱惑。虽然宋思明不算是一个花花公子,但是他的权势足以让刚出校园,在面对各种社会现实前低头的海藻屈服。80后的我们,年龄大的31、32,小的22、23,正在面临着人生的各种选择,或是走出校园准备步入社会,或是准备买房结婚,这部电视剧的播出正好反应了这一代人的人生困惑,在理想与现实中,是继续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即使在前进的道路荆棘遍地、困难重重,也在所不惜;还是屈服于现实社会的丑陋面貌、向其低头,委曲求全的过着自认为安稳舒适的生活?受众在观看这部电视剧的同时,思考着自己的人生,在为小贝痴情所感慨的同时宣泄着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不忿。如今的宋思明也就是当年的小贝,但是又有多少女孩能够坚守住当初的选择呢?世风日下,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情愿坐在宝马里面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当爱情、金钱、权势三者放在你的面前时,你会怎样选择?你还会单纯的只去选择不能填饱肚子、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爱情么?这样的拷问驱使着80后、其实也驱使着成功的宋思明们一集集、一遍遍地收看着这部电视剧。

3.永恒话题再掀热潮

婆媳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敏锐的编导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一部反映现代婆婆与儿媳冲突的电视剧《婆婆来了》热映播出。何琳本来是个单纯可爱的北京女孩。家境优越,每天没心没肺地瞎欢乐,直到她爱上了王传志。王传志来自一个有五个孩子的农村贫困家庭,高大英俊,可靠上进——何琳的梦想成真。传志住进了何琳父母给女儿陪嫁的三层小楼,幸福的生活一眼望不到尽头,直到——婆婆来了。文化的冲突、习惯的摩擦,让婆媳两人之间的问题连连出现,夹在中间男人便成了炮灰,左右为难。在现实的生活中,这样的问题可以说在每个家庭中都是不可避免的。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情,门当户对固然很好,但并非每个相爱的人都可以达到家庭背景相当,在遇到差异较大的时候,怎样处理婆媳之间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现实的问题被摆在了面前,是针尖对麦芒,还是谦虚忍让和睦相处?在这部电视剧中,好一副浮生百态!在婆婆与儿媳观看的同时,分别设身处地的想想自己的过往的所做所为,也可以说是为婆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现实教材。

电视剧的受众是广泛的,并不只是仅限于女性观众,诚然,女性的情感比较感性,易被故事情节感动落泪、被剧中的人物的不平而愤恨。但是,倘若一部电视剧能够让男性观众也为之动容,让男性观者感觉在为自己说话的话,那么,这在无形中就增加了男性观众的收视率。《婆婆来了》这部电视剧将现代男性的家庭困扰问题直接的摆在了大家的面前,不少男性观众在观看的同时心里仍在暗暗的感激自己多年敢怒不敢言的问题被提了出来,在外面为家里打拼已经身心疲惫,回到家里,面对母亲和妻子的矛盾,仍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谨小慎微的处理,不愿得罪任何一方。做一个男人难,做一个身兼孝顺父母且体贴妻子的好男人更是难上加难。

四、地域、文化遭遇拷问

相似的文化背景、经历更容易激起观者的共鸣,反之,则会产生差强人意的结果。2008年的一部台湾影片《海角七号》票房超过4亿新台币,创下台湾华语影史的最高票房纪录,拿下日本亚洲海洋影展首奖,并且荣获2008第二十八届夏威夷影展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奖。但就是这么一部奖项颇多的影片在内地上映的时候却意外的遭遇了滑铁卢,苦涩难懂的闽南语让大陆的观众无法完全理解其隐藏在台词背后拳拳的温情,两地的文化差异让大陆的受众在观看的时候陷入了一种尴尬的情境中:在台湾观众看着为其伤心落泪时,大陆的观者完全不明缘由;在剧本设计的笑点中,观者不懂为何而发笑。如此种种的原因导致此片在大陆地区放映以惨淡的票房收场。

与之情况类似的还有中国的第六代导演——贾樟柯,1995年拍摄第一部57分钟的短片《小山回家》,夺得当年香港映像节的大奖。被誉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就是这么一个在国外拿奖无数的导演,在国内影片的票房却仍不尽人意。观看过其影片的观者大多会如此说是:影片太过于文艺化,关注的只是小部分人生活,无法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耐下心来进行欣赏。可以说,贾樟柯导演的影片就属于精英文化,但是,目前在中国,大众文化还是以绝对的优势占据着主导的位置。过于个人化、理想化的影片在这个以经济为主导的票房市场是完全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的。

五、结语

由以上的种种受众心理分析不难发现,观者的选择不是以其导演的知名度、票房的价值等作为首选条件,而是以其类似的个人经历、社会的热点问题、与之息息相关的问题作为首选。日本著名的动画片导演宫崎骏先生所创作的动画作品受到广泛的好评,在采访宫崎骏的时候,他是这么说的:“我只是将生活中所观察到的表现放在了我的动画片里。”动画如此,影视作品也亦是这个道理吧。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正是因为对影片的陌生,观者才会被其情节所深深地吸引。同时,也正是因为对影片情节的熟悉,而对剧中人物深深地理解。立足于当前的文化背景,立足于受众的心理需求,传媒作为一项产业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1] 郝建.影视类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陈俊.影视造型的受众心理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

[3] 武月琴.当代影视剧手中文化心理初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

10.3969/j.issn.1002-6916.2011.13.006

栗晓枢,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影视动画系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影视与新媒体动画。

心理影视鉴赏结课论文 篇4

——《危情十日》观后感

旅游管理二班 侯梦婷 20112052032在第八周的课上观看了罗布·赖纳导演的惊悚片《危情十日》,这部片子是上课以来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冲击力最大的电影。原本决定写《双食记》来痛斥一下那些不负责任、玩弄感情,滥情的男人迟早要遭报应什么的。但没想到自认为阅鬼片无数,身经百战的我竟然被一部惊悚片吓着了。于是我决定来写这部电影。

《危情十日》是根据史蒂芬.金原著小说改编的心理惊悚片,题材十分别致,描述书迷与所崇拜的作家之间一段微妙关系。其貌不扬的中年女星凯西·贝茨饰演独居在科罗拉多山上的护士安妮,她偶然将在风雪中发生车祸摔坏双腿的流行小说作家保罗救回家中休养,亲自细加照料。但当她知道保罗打算将她最喜爱的故事结束,另外撰写一本严肃的小说后,不禁怒火中烧,认为保罗背叛了她,于是将保罗捆绑起来加以折磨,威胁他要将原来的系列小说女主角复活,而保罗则尝试一切可能逃出这个疯狂女书迷的魔掌。

当保罗出车祸被安妮救了的时候,我直觉就觉得安妮肯定不是什么好人。但是老师说你们看他多幸运被粉丝救不说,而且粉丝还是一名护士。我就稍稍放松了一点警惕。而且一开始安妮对保罗照顾的无微不至,处理伤口,端茶倒水毫无怨言。但这些只是暴风雨到来前麻痹人心的宁静,当真正的灾难来临时只会加深人的恐惧。

当安妮获准阅读保罗悲情系列的最后一部书的初稿时,她真正的情绪就开始逐渐暴露出来了。先是她冷着脸喂保罗喝汤,保罗问她是不是说有什么问题。她吞吞吐吐的说受不了书中低俗的用词。当保罗向她解释说这是源于生活的创作时安妮第一次发飙了,毫无征兆的歇斯底里大喊,汤汤水水的撒了一床。也表现出了她非常情绪化,当事情没有依照她的主观意愿发展时就会大发雷霆。

随后保罗在安妮家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在想,这女的连书里有几句脏话都受不了,要是看到她最爱的小可怜被保罗写死了还不得冲过来掐死他。果不其然,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里,安妮闯进了保罗的房间,大骂保罗是个卑鄙无耻的骗子。使劲摇晃保罗的床,让双腿骨折的保罗承受疼痛的折磨。还举起花架砸在保罗床头的墙上。

保罗被囚禁在了这个屋子里,他尝试出去过两次,但是却留下了致命的痕迹。一个小企鹅摆放的错误让他承受了酷刑。这也是我觉得非常变态的一个举动。安妮把保罗的脚用锤子生生砸断。而且他试图用药物迷昏安妮的尝试也在阴差阳错下被安妮搅乱了。

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就是那个死的不明不白的老警长。他在电影中的种种表现无不彰显出他的智慧与细心。但也正是细致入微的观察找出的蛛丝马迹把他推入深渊。当他终于发现失踪多日的保罗时,竟然被安妮一枪打死了。干净利落毫不犹豫。说实话,这一幕让我有点不知所措。我原本以为这个警长是就保罗于水火的英雄呢。死的真是不值得。不过也正是他的死将影片推向了高潮。生死抉择的最后一夜。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不止一次觉得保罗的心理素质真是好,要搁一般人早就哭天喊地了。他到还能镇定自若。最后拼死一搏逃出生天。

这部电影里安妮这样的疯狂追星举动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了。早在远古时代就有追星现象,比如晋代潘安,他的出现总会引来大批大批的女性围观,甚至向他的车子扔果子。进入21世纪,追星现象愈演愈烈,明星们的fans已不再是单纯地跑上舞台献花、索吻,而是以自残、自杀等近乎疯狂的举动来追星,真是发人深省。

杨丽娟疯狂追逐明星刘德华13年之久,其父亲为了帮助女儿圆了追星之梦,放弃原本正常的生活,导致倾家荡产,最终演变成为自杀。

由此回顾过去,疯狂追星事件一直都在不停上演:女粉丝迷恋黎明吞药自尽;男fans

为了见偶像陈慧琳刀架脖子,以死相逼;女歌迷为谢霆锋跳河寻死;女粉丝为了向林俊杰示爱,威胁说要跳河自杀;一位偏瘫少年因为不能与周杰伦面对面交谈而服安眠药;一名歌迷为了表示对罗志祥的喜爱而割腕自杀……

频繁出现的疯狂追星事件让人震惊,该是我们好好思考的时候了。追星并不是什么坏事,但一旦走上极端,就会演变成为一种心理疾病,引发种种不可思议的极端行为。要如何摆正心态,理性追星呢?

我们身处在高度竞争、物质至上的社会,环境日新月异,诱惑层出不穷,压力与日俱增,内心的不安全感也愈发强烈,随之而来的是没有目标,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渐渐地已找不到自己的精神依托。都说21世纪是精神溃乏的世纪,为了内心所谓的完美追求,越来越多的年青人把生活的重心投入到追星当中,以填补内心的空虚,也因此失去了自我。

影视编导 影视作品角色分析! 篇5

我们对文学的理解是“文学是人学”“风格即人”。同其它的艺术形式相比较,电影的创作也是紧紧地围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展开的。可以这样认为: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对于电影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是在一系列的场景中,事件中,动作中,对话中看到的不是一般的人(具体的演员),而是鲜活的、有性格的人物。

世界电影中的常规情况是,观众对于电影中的人物(其实是对演员)感兴趣,对于电影中的故事感兴趣,对于电影的主题感兴趣,才会全方位的对电影给予关注。我们所理解的“人”,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叙事中、戏剧结构中的“符号”和“虚构”的人,是由演员(职业的、非职业的)扮演的银幕形象。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人物——演员,演员——角色,这两者交替的认同。

我们在分析电影时,对人物的分析应该把握住如下问题:

1、分析人物在影片中担当的角色:

我们理解的电影中的人物,往往是电影中演员扮演的“人物”十演员自身形象的综合感觉。人物有时候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的时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主体;是电影情节中的主要情节的发动者和承担者;有的时候,电影中的一些人物对情节并没有特别大的帮助,仅仅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符号”。我们的心理意识和思想意识无法超越的是,我们很难将某一个“演员”的形象,从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中分离出来,往往是三种思维定式: A: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员本身 B: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员+人物 C:影片中的人物一一人物

2、分析影片中人物的表现方式:

电影中的人物表现,不仅仅是影片的整体叙事及情节,也不在于其出现场影的多少,对白台词的多少,镜头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具体表演、表现的方式。大体有如下四种方式: 1)人物外形表现:

影片中的人物的外形,是影片人物的重要的性格特征和重要的视觉信息。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更为重视其服装,发型,化装的处理。例如:美国早期默片时代的经典人物卓别林,其外表很有特点,在电影中的视觉外形形象极为鲜明。影片中的人物外形不但要符合影片的叙事,还要有鲜明的特征。内容来自:庆州大学韩中电影艺术学院 2)人物景别表现:

某一个人物在电影的表现中,有时更多的是用某一种特定的镜头景别处理。其目的是想充分地利用镜头的景别,着得对人物进行心理、情绪、表现的描写,即使是某一个人物用 多种景别处理画面,或者是众多的人物分别用不同的景别加以表现,也是要对人物进行性格和心理的刻画。例如:《我的父亲母亲》中,“母亲”年轻时的叙事和人物形象,更多的是采用近景、特写和全景、远景的交替应用,“母亲”年老时的叙事和人物形象,更多的是采用全景的镜头来完成,影片的总体风格基本是这样一种规律的处理。3)人物形体表现:

电影叙事和场景中人物的形体方式处理,大多数是经过导演和演员精心设计的。因为,人物的形体处理的方式和状态,不光是为了叙事,为了场景,更多的是为了人物形象的塑造,甚至是为推动影片的情节。例如: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彩色回忆时空段落中,年轻的“母亲”,人物的形体永远是处在运动之中,处在站立和跑动之中;而黑白现实时空段落中,年老的“母亲”,则恰恰是相反的处理,大部分形体表现处理成为静止的形态和坐姿状态。4)人物位置表现:

影片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人物位置,无论是在影片风格,画面效果人物塑造上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在具体画面处理的方式上,有的人物在画面上是居中处理;有的人物在画面上是居边处理;有的人物位置干脆是不规则的卡头卡脚处理。例如:影片《黄土地》的人物位置的整体风格是居中处理。影片《一个和八个》的人物位置的整体风格是居边处理。这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使得影片画面构图中的人物位置有一种鲜明的造型效果。其实,这都是一种影片叙事、手段、风格的外延。从影片的宏观上分析人物的表现方式,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一定是导演十分重视的技巧与元素。通过这种细致和量化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影片的风格、画面、效果、技巧、结构和导演方法。

3、分析N物动作的表现技巧:

影片中决定人物动作的重要因素是环境、事件和规定要求。作为导演,对于人物动作的简单表现和复杂表现,在影片的叙事风格上会产生不同结果。那么,核心的问题就是导演采用什么样的镜头技巧来反映和表现这些人物的动作。内容来自:庆州大学韩中电影艺术学院 这时叙事中的人物动作成为了内容,镜头处理表现技巧成为了形式。我们在分析影片的人物动作时,讨论人物动作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动作方式,仅仅是我们分析人物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同时我们要分析影片的镜头中和段落中采用什么样的具体镜头技巧(方法),来表现此时此地的人物动作。导演在实际创作和拍摄处理上,可以是用不同的镜头技现(方法),拍摄和表达不同的人物动作,也可以是用相对固定(一样)的镜头技巧(方法),表达同一的动作和不同的动作。如果是采用后者的处理方式,就会产生影片人物动作镜头技巧(方法)处理上的特殊风格。例如:导演陈凯歌拍摄的影片《黄土地》,大量地采用静止(静态)的镜头完成画面的表达,采用极为有限的摇镜头表现部分的人物动作和运动,表现场景的空间;导演徐克拍摄的影片《新龙门客栈》大多数是采用夸张、变形的镜头画面形式表现各种人物的近景和动作;导演吴宇森拍摄的大部分分影片,大量地在叙事镜头和动作镜头中采用高速摄影(慢动作)的镜头技巧,来表达影片中人物的动作的异化,具有一种人物形象塑造的浪漫、飘逸与超然感觉,有一种影片“暴力”美学的特征。

4、分析场景中、镜头中人物的光线形式:

按电影的常规分析,场景中、镜头中人物的光线的形式应该有其相对的设计性、独立性、形象性、鲜明性。

影视作品分析4 篇6

娱乐新闻是根据现代人的某种需要而生产出来供一部分人消费的信息产品。而娱乐新闻大行其道与我国的各种文化,社会因素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新闻的娱乐化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 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娱乐新闻生存的土壤也是它生存的土壤,并且在这个土壤里扎根更深.娱乐新闻包含在新闻的娱乐化大潮中,并且是主力军.我们要认真看待新闻娱乐化,遵循新闻规律.什么叫新闻的娱乐化?与娱乐新闻相似的是,它在内容上也偏重于软新闻,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但不像娱乐新闻那样仅仅关注娱乐界的琐碎和明星逸闻,它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乍一看这两个词组,似乎同出一辙,两者都是新闻,并且都有娱乐二字.但经仔细推敲,还是不难发现两者有不同之处.娱乐新闻主体在于新闻,有如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而新闻的娱乐化是当今中国的新闻传播业界的宠儿,它的定义和解释要比娱乐新闻复杂得多,所涉及的社会各方面以及成因都有其独特之处.• 硬新闻 • 源于西方新闻学的一个名词,通常指那些严肃的、事件性的、有时间性的题材重大的新闻故事。这些新闻故事可能报道重大犯罪、火灾、意外事故、演讲、劳工纠纷或政治战役。硬新闻也称现场新闻或称直接新闻。同样,由于它报道即时发生的事件,它也被称为“易碎新闻”。

• 软新闻 • 源于西方新闻学的一个名词,指那些人情味较浓、写得轻松活泼、易于引起受众感观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能产生即时报酬效应的新闻。社会新闻大致属于这类新闻……

• 区别 • 一:从新闻题材方面看:即从新闻报道内容来讲,“硬新闻”报道的多为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事实。“软新闻”则多报道知识性、趣味性强、人情味浓的社会新闻,诸如花边新闻、娱乐新闻、服务性新闻等。

• 二:从新闻体裁方面看:硬新闻多为消息(也有特写),软新闻则多为通讯(包括特写、速写、素描等)。

• 三:从新闻时效方面看:“硬新闻”报道的内容是最新时间的,传播要迅速,即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抢采、抢写、抢传、抢发。“软新闻”报道的内容时间跨度大,是渐进的,报道速度也不那么讲究,早一天或晚一天似乎都无妨大局。

• 四:从表现手法方面看:硬新闻有一定之规(在大多数情况下沿用倒金字塔结构),直截了当,简明扼要。软新闻注意从多角度多层面发掘事实,捕捉新闻,反映生活;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注重细节描写,感情色彩浓,感染力强。

• 相同点:从传播功能方面看:无论“硬新闻”还是“软新闻”,都是“新闻”。新闻的功效在于传递信息实现告知目的——换句话说“新闻即信息”。比如:

春天到了,简单的报道方法,可以说“今日立春”,可说“气温多少”也可以说“花开了”。这都是春的信息。但还有比直接信息更软一点的,只靠感觉不可重现,甚至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东西,即声息、气息。

凤凰卫视在国本土传播或者行销方面有什么成功之处

传统的电视产业经营理念是以生产为中心的营销观点,它强调企业“生产——消费”、“生产者——消费者”的营销理念和过程。凤凰卫视转变了这种营销模式,尤其是在广告经营策略上有很大的跳跃:以消费者(客户)为中心的营销观点,它强调企业“消费——生产”、“消费者——生产者”的理念和过程。从满足消费者(受众和广告主)的需求出发。

一、产品营销力

目前,中国电视产业面临不是单方面的转型,而是全面的转型,即战略意义上的营销转型。在电视节目竞争市场,产品同质化程度极高。凤凰卫视为加强产品核心竞争力,通过产品差异化战略提升品牌和品质来对抗竞争者。差异化战略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受众。从受众定位的角度来看,凤凰卫视倾向于“三高”人群,三高是指高知识水平、高消费群、高职位者;一低则是低年龄层,具有非常高的广告含金量。这部分观众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消费力强、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引导着社会传播、生活及消费时尚的潮流。这样,高消费群的特质促使凤凰卫视在营销策略上及时进行调整。

1、内容吸引力

卫星电视的最大吸引力在于其传播范围,但是凤凰卫视由于落地政策上的限制,促使她在内容上追求特色,以全球华人的视角和宏观关怀来制作节目。电视频道最终获得高端消费者认同,关键是内容。所以,媒体要取得长远的效益,必须做到“内容为王”,内容是频道产生价值的源泉。凤凰卫视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卫星电视台,内容为王就是信息为王。凤凰卫视之所以能够从过去的一个频道发展到现在的五个频道,在华语区的电视观众中间有一个比较好的品牌效益,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凤凰充分考虑观众的需求,把“开拓新视野,创造新文化”这一媒体理念作为其品牌的宏观定位,“提供另类选择”作为凤凰品牌微观上的具体节目定位,打造了各式“另类”的节目。传媒业的竞争,表面是争夺广告客户之争,实质是争夺受众“注意力资源”的竞争,因为媒介卖给广告主的最终产品,是受众的关注度。什么东西最能引起观众对传媒的关注?是节目。

凤凰卫视通过为观众、广告主量身定做节目实现差异化,所以,每年都有一大批有创意的节目诞生,这是凤凰节目产品营销力的重要特点。如在今年,凤凰卫视一口气推出了15档节目。其中一个比较引人关注的节目是由梁文道主持的《网罗天下》,这是一个用电视平台展现网络世界、传递民间声音的新节目。凤凰节目内容上独特性强:一是现场报道的方式使新闻具有了 “独家”性和原创性;二是解读和评论使报道具有全方位性,满足了不同受众的多维需求。尤其是新闻内容的人文关怀,使凤凰卫视充满了传播魅力。如在神舟“五号”正式发射的消息传出后,凤凰卫视中文台在中国人即将踏入太空之际,精心制作了专题片“人类太空之旅”(上下),带领观众回顾人类走向太空的坎坷旅途,《时事开讲》、《小莉看世界》、《锵锵三人行》相继从发射场见闻、飞天梦、倒计时等各侧面进行了互应报道。其报道语言的平民视角,体现了对观众的人文关怀。

八年来,凤凰卫视节目制作者运用“另类选择”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融通两岸三地资讯和娱乐的优势,办出了与内地电视台内容、风格完全不同的“另类”节目。

2、节目创新拓展生存空间

由于数字化的视觉文化传播运用了最现代化的媒介科技平台,全球化的流通方式将比任何文化传播形态都更为突出和强烈。这样,节目创新成了凤凰卫视的品牌营销策略。由原先的政治、经济、教育、国际事务等传统的新闻领域扩散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新闻报道的内容丰富多彩,覆盖面更宽泛,从而也就使传媒的信息资源配置趋向全面、合理。同时,消费主义倾向从内容到形式的“可受性”,强化了与观众的亲和力,使凤凰卫视多样化社会功能得以开发和实现。传媒的竞争其实是一种创新竞争,一向重视节目创新,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凤凰卫视,在节目中不断丰富、强化自己的表述方式、说话方式和风格样式,不断强化一些个性化的东西。在开播两周年之际,凤凰卫视中文台对节目进行重大调整,在原有重点节目──《时事直通车》、《杨澜工作室》、《相聚凤凰台》、《音乐无限》等基础上,又增加了以资讯类内容为主的新节目:《凤凰早班车》、《锵锵三人行》、《百年叱咤风云录》、《小莉看时事》。在海湾战争时,增加了两个栏目—《军情观察室》和《时事辩论会》,尤其是《时事辩论会》,观众的反响很好。从心态上来说,观众需要一个宣泄情绪、畅所欲言的通道,《时事辩论会》中,主持人把观众的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别代表不同的观点,做了观众的传声筒,因此受到很高评价。所以等到海湾战争结束后,这个栏目便保存了下来,成为一个新栏目。

从2001年1月1日起,凤凰卫视资讯台全天24小时不停播出时事、财经新闻,是唯一能够覆盖两岸三地的华语资讯节目频道。《凤凰正点播报》和《凤凰气象站》滚动播出。2002年12月31日,24小时滚动播出新闻的凤凰资讯台被中国广电总局正式批准在内地有限制落地,为凤凰卫视提供了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资讯台应时而变,2003年3月3日起,推出全新改版,每天安排20次《凤凰正点播报》,节目内容和形式都大有改观。凤凰新闻类节目开好了“四趟车”——“早班车”、“午间快车”、“直通车”和“子夜快车”,增加9档“凤凰快报”,并强化新闻事件的大型现场直播。同时,受观众喜爱的《相聚凤凰台》节目将于2004年全面改版,延长节目时间,利用凤凰卫视的优势,网罗香港、台湾、大陆及欧美的娱乐圈最新动向、热门八卦情报等。整台娱乐新闻充分体现这个节目将“天下娱乐,一网打尽”的口号。全新改版后的《相聚凤凰台》绝非单纯一个传统式的娱乐资讯总汇,而是发挥凤凰卫视强势的中心调度,发布权威信息。《相聚凤凰台》全新改版,确立成为娱乐资讯的权力核心。

2004年在原有的优势基础上不断突破,锐意再创潮流之先,领风气的先河,推出全新纪实节目《大视野》、延续“美力”传说的《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轻松另类的《新闻下午茶》、口碑载道的《唐人街》。又有五分钟短线节目《巍巍大中华》和《遗痛国宝录》介绍中华文化和遗产,以及散失的国宝。

正是这一系列的精彩节目逐渐的打造出了凤凰卫视的优势品牌,成功的带动了观众的收视。作为信息与娱乐主渠道的凤凰卫视适应消费者媒介消费习惯的改变,分析媒介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取向,扩大与开发更加个性化的节目类型和品种,体贴消费者的感受。从而紧紧把握住了电视消费的发展趋势,确立和开拓了自己在电视媒介市场中的份额。

二、以双赢原则充分考虑客户利益

凤凰卫视强调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客户的购买力,想方设法给客户提供购买便利,同时以平等的姿态与客户进行互动式的沟通。针对绝大部分企业和产品面临的买方市场,这种整合营销的理念显然更切实有效。

一是换位。根据客户实际需求出发,以双赢原则充分考虑客户利益,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了解客户的购买欲求,把握市场动态、把握客户的行情变化。具体体现在价格制订、广告招标、销售推广、收集反馈等广告营销的各个环节。如广告招标前与客户提前沟通,根据客户意见适度调整价格;广告营销中,可以结合不同时机、不同节目和不同时段,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个性服务的设计和提供;从头至尾,始终加强广告与客户的互动,不做“一锤子买卖”,不“虎头蛇尾”,重视对广告效果的反馈。

二是合理。凤凰卫视的广告价格合理,不管内商外商,都是一个价格,以省级台的标准收费,却提供亚太台的覆盖面,还按照客户的投播量,分别给予优惠和折扣。受香港广告法的监管,凤凰卫视不仅有健全的广告服务制度,而且还具有香港法制所准许的灵活性。例如播出酒类广告只有时段的限制,没有数量限制。另外,凤凰卫视中文台亦为广告客户提供弹性及创新意念的选择,保证广告客户的商标得到最高的曝光率和将讯息传达于目标消费者。凤凰卫视的节目,吸引着高消费能力的观众;而相宜的广告价格、优良的服务又给予客户满意的报答。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将凤凰卫视作为卫星电视上投放广告的首选。

三是模式创新。一是全新的广告销售模式。凤凰卫视首次放开广告代理权。从2004年开始,凤凰卫视把部分栏目的广告代理权授权给广告公司,广告公司可以代理其中几个栏目,也可以代理其中一个。此前,凤凰卫视是实行区域销售的广告营销模式。这种模式在凤凰成立的初期取得了巨大成功,帮助凤凰创造了开台不到四年即赢利的国际华语媒体运营奇迹。凤凰此次放开广告代理权,携手专业化、市场化的广告公司一起经营广告,目的非常明确:为广告公司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广告主带来更实效的传播效果;看好国内的经济大势和广告市场,积极参与这一进程;形成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凤凰共赢的局面。二是业务模式创新。“凤凰”一方面通过频道的增加,扩大覆盖地区,走传统的电视业务模式;另一方面,在深圳建立综合节目制作中心以提供内容资源,以节目为基础,发展以互动电视为核心的互联网战略,试图适应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媒介变化。同时,凤凰卫视针对目前广告仍然是凤凰主要的收入来源的现状,转换盈利模式,“凤凰”电影台的推出,导入了收费模式,另外,凤凰的深圳节目制作中心落成以后,内容交易也是可能的收入来源,这样凤凰可望形成“电视广告+收费频道+节目交易”的多元赢利模式。

中国电视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目前凤凰卫视在规模上还难以与央视抗衡,所以,凤凰构建特色来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比如自身的本土化空间和海派文化的传播风格等等。凤凰卫视跟其它境外媒体相比,主要就是能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话语空间,并把它用足用好,如充分吸纳本土人士加盟。由于充分了解中国观众的信息需求,因此,在本土化方面贯彻很彻底,尤其是在国际政治新闻,在新闻时事评论上推行的是海外视角。由于凤凰专家资源相对匮乏,所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评论员制度,因此,凤凰的评论更多具有个性化风格。如阮次山的评论和曹景行的评论,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范围、话语方式,甚至都有表述上的缺陷,但这些均构成了一个特色。同时,香港的独特位置使其评论员更容易获取更多海外信息,从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评论风格:即在个性化传播的前提下,以海外的目光看中国,以华人的视角来看世界。

三、“人气”提升“财气”

影视情境心理疏导作用浅析 篇7

一、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是心理疏导的“领航灯”

研究表明, 影视作品艺术形象的心灵对观众的心灵具有直接的影响, 不同的艺术形象对观众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影视欣赏必须针对人们不同的心理需要, 选择深刻、逼真的艺术形象, 牵动其心理情绪, 启发其思考感悟, 通过潜移默化, 达到疏导心理的目的。

一是用伟人形象感染人时代伟人, 犹如时代旗帜, 引领着时代前进的方向。他们所特有的战略胆识、博大胸怀、雄伟气魄、人格魅力, 甚至一举手、一投足都展示出巨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驱使着人们自觉地对其追逐、崇拜和效仿, 并在自己思想行为规范及人格的形成中起着长效作用。比如,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叶剑英》、《遵义会议》等影视作品, 通过对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光辉形象的再现,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们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而不懈奋斗。这说明, 播放反映伟人形象的影视作品, 不仅可以涤荡心灵、坚定信仰、激励斗志, 还可以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用英模形象激励人英模人物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的光辉榜样, 他们以沁人肺腑的感人事迹, 激励着人们甘于牺牲奉献, 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如英勇无畏、为国捐躯的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 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李向群, 以及《惊涛骇浪》中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与洪水殊死搏斗的抗洪英雄群体等等。可以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激发人的斗志, 促使人们积极向上。

二、内外交融的情境互动是心理疏导的“感应场”

影视作品对人的心理疏导作用从本质上讲, 是利用具有熏陶作用的情境, 潜移默化的升华人思想, 启迪人心智。因此, 影视欣赏, 要从人的现实心理情绪入手, 有针对性地选择影视作品, 实现现实“情”与虚构“境”的交融互动, 境由心生地给人留下深刻的心理记印, 满足人的心理需要。

一是实现现实“感”与虚拟“境”相交融。“感”是指感觉、情绪等比较浅层次的心理反应。此类心理一般由外界偶然事件引起, 起因简单、直观、突然, 心理印记不深, 短时间内不会对人的性格、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和负面作用。但是, 感觉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长时间的不良感觉必然会酿成不良的心理。因此, 及时分析把握“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选择境界开阔、意境深远的影视作品, 可以实时调节人的心理情绪, 解开思想疙瘩, 将现实中不良之“感”及时消融于影视作品的“境”之中。比如, 影片《美丽的大脚》展现了在西部偏僻的山村中, 主人翁张美丽用一双“大脚”谱写人生的感人故事。这部影片放影后, 通过对身处大山、沙漠戈壁等艰苦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人们进行观后调查发现:许多人在与影片主人翁相似的环境体验中, 自发地调节了心理情绪, 在艰苦环境中建功立业的奉献意识得到强化。

二是实现现实“情”与虚拟。“情”相交融“情”是指情感, 是与人们特定的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为深层次的心理反应。研究表明, 影视中的“情”与观众现实的“情”, 是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的, 是人与影片产生共鸣的基础。当人某种主观愿望或需要得不到满足时, 就会产生不良的情感反应, 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因此, 影视欣赏必须根据人的现实情感和心理症结, 选择与之对应的影视作品, 用影视中的情来引导人, 达到启发教育的目的。比如, 《辛德勒的名单》、《战争》等影片, 通过厚重的历史感, 可以促使人们更加珍视和平,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实现现实“心”与虚拟“情”相交融一些影视作品真实的再现生活, 每个人都似乎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满足了人们寻求自我、理解自我的心里需要。影视欣赏应围绕人的现实心理需要, 结合人的普遍心理情绪反应, 选择贴近人们生活、贴近社会建设发展形势的影视作品, 对人进行启发教育。实践证明, 贴近人们生活工作实际影视作品, 能够激发人的体验感和认同感, 促使他们在“心境”中形成共鸣, 在行动中产生“共振”。

三、及时有效的影视评论是心理疏导的“助推器”

实时组织影视评论, 是利用影视作品疏导人心理的重要环节。其实质就是引导人们对影视作品中的故事情节进行再现和创造, 并将自己对影视作品的审美观及心理反映表现出来。

在组织过程中, 通过实施正确引导, 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挖掘作品鲜明的主题, 让正确的思想、正面的教育、健康的心理先入为主的占领人的意识阵地, 启发人自我教育疏导。同时, 也可以及时发现不健康心理的形成趋势,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和教育工作。

一是要充分准备影视作品放映前, 要注重搜集影片相关资料, 搞好宣传育, 使人们对影片的拍摄背景、主题思想、深刻含义等有一个感性认识, 打牢观看影片的思想基础, 以达到先入为主的教育效果。夏衍在看影片前, 先读故事梗概,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测和想象。观看过程中, 自觉的把自己的推测和想象与影片实际相比, 从而发现作品的独特之处和蕴含的深刻意义。这些做法, 对我们是很好的启示。

浅析影视文化的地理学价值 篇8

【关键词】影视文化地理学价值

影视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它除了具有物质属性的价值外,它们由声音、影像、图画、文字等元素交织而呈现的象征符号与意理信念,记录的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风土民情、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理想追求等等,在文化、艺术、哲学、历史、地理、心理学、和美学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就当今影视文化在地理学中所起的主要作用,作出几点简要的阐述。以期广大地理工作者加强对影视文化使用的意识。

一、影视文化:展现地理景观魅力的窗口

人们总能在优秀的影视作品中发现一些绚丽夺目的自然风光,韵味十足的生活场景,再利用先进的摄影技术,使得它们在特定的故事情节或背景音乐的烘托下使观众产生共鸣,从另一种视角将大自然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这种美通常是人们用肉眼很难察觉到的。由此,一些不为人知的自然景观经过艺术家们的摄像头、取景器的艺术加工后变成了一个个融合了自然与人文景观并充满艺术魅力的影视作品。电影《卧虎藏龙》的取景地从承德的避暑山庄一直延伸到新疆的戈壁沙漠,几乎把中国美景一览无余:一望无垠的荒漠、云雾缭绕的山峦、青翠空灵的竹林,还有流水飞瀑、庭院庙宇等等:张艺谋导演策划的《印象刘三姐》,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广袤的天穹,渔船的篝火以及刘三姐的山歌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带给所有观众的是强烈的视觉冲击,高雅的艺术感受以及民族的震撼力:《似水年华》将观众带进了浙江乌镇的小桥、流水、石桥、乌篷船等如诗如画的景致中。还有一些影视作品为了更好的体现历史事实和故事场景,需要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场景作为背景,因此产生了一些人造的仿古实景,各大影视基地应运而生,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当属浙江横店影视城。横店影视城自1996年拍摄电影《鸦片战争》以来,相继建成了广州街·香港街、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明清宫苑、文化村、江南水乡、大智禅寺、屏岩洞府等13个拍摄基地。另外还有无锡、涿州、焦作、中山和车墩等影视拍摄和制作基地。这些影视基地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不同时期人文景观,丰富和充实了影视文化内容,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

二、影视作品:再现风土民情的画卷

风土民情是一种在人类生存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并与人类相始终的古老文化,它集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情感与理智、实用与审美于一体,扩布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影视作品凭借电子高科技赋予的记录优势与传播优势,为当代人提供了展示和了解风土民情的窗口。影视在发展过程中,一直自觉不自觉地从民俗风土民情中吸收养份,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黄河谣》、《双旗镇刀客》等为代表的“新民俗电影”。这些影片以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向全球展示了东方艺术风范,为中国电影赢得了国际声誉。如大型记录片《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万里长城》等,向观众展示了丰富而又翔实的民俗事象。影片《良家妇女》以“小女婿大媳妇”这一传统习俗为题材,对旧时代妇女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沉思。《寡妇村》所反映的是福建惠安一带“不落夫家”(或称“长住娘家”)的原始遗风。这些风土民情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多彩,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成为古代文明的结晶,散射出久远的光辉。

三、影视宣传:传播地理知识的舞台

地理知识的特点在于它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我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是很有限的,而看影视作品是能满足人们全面了解世界的方式之一。其动态的声音和图象,适用于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随着影视制作技术和摄像技术的发展,影视作品让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到火山、地震、台风等自然现象的神奇:领略到人类文明,科技发展的辉煌历程。人类不断地探索未知的世界,摄像机把我们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浩瀚的外太空.去遨游那些鲜为人知的世界。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走近科学》、《世界各地》、《地理杂志》等节目,素材丰富,生动直观,形式多样,取材广泛。自然风光,优美迷人:动物世界,新奇神秘:世界文明胜地,令人神往:科技新知,诱人深思。收看此类影视节目,既起到了娱乐的目的。又能获取了大量直观的地理知识。

四、影视传播:开展国情教育的阵地

不论在哪个国家,普及本国国情知识的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建立在客观、仔细地认识国情的基础上。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和学习还不足于使人们全面地了解现实的,变化中的国情。人们通过众多的影视作品了解到更多的国情知识。中央电视台的《东西南北中》、《中华民族》、《共和国风云》等节目中,反映我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可以让观众生动直观地感受到现实国情的历史根源:反映地方社会经济现状的内容,使人们增强了对国情多层面、多角度的理解:而反映中国人口、资源现状的内容,更加深了观众对“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少”这一国情的了解。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环保世纪行》等节目,展现了我国各地区环保事业的现状和历程。通过对某一地区自然景观的历史变化,直观地表现了环境破坏的生动事实,并且通过大量的采访活动来分析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和应采取的对策,使观众对环保事业的认识更加具体。对于每一个普通的公民来说。不可能对于地球上的大气、水体、土壤等污染:资源、能源、人口、粮食等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都有切身体会。但通过大量的影视节目.可以对上述问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更深刻的认识。

五、影视旅游:新兴的旅游产业

上一篇:校报创刊方案10下一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