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情感教学语文论文(精选11篇)
如何从情感入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呢?
几年来,我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坚持以课堂为中心,将备课、上课、课外三者结合为一体,建立了情感教育的体系。
深钻教材,挖掘情感因素。全面、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深钻教材时,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处理好含与露的关系。所谓含是指文中那些看来似乎浅显易懂、平淡无味,实则含意深刻、情味甚浓的内容。它需要教师把握于全文,理出全文的线索,着眼于部分与全文的关系,从而探究出文章内在的含义。露则指文中明明白白写着的,情感明露之处。
教师要善于通过对露的感知,去开掘理解内含的情感,从而达到以情悟道的最佳教育效果。
三年级《曼谷的小象》一文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泰两国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
全文明写小象的三奇:一是鼻子奇,力大无比,功能多;二是善解人意令人奇,它懂主人的意思很听话;三是小象聪明会思考叫人奇。文章还明写了阿玲三笑,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感受到阿玲美好的心灵,而开篇对曼谷郊外风景的描写则是明写。明写风景美,暗写象美、人美。这些描写的和谐交织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异国风情画。有明有暗,有含有露,交错描述。作者就是这样以事颂情,以露显含,感染着读者,使我们也感受到中泰人民的友好情谊。
小学语文教材中以露笔叙事写景,状物写人,以含笔抒情写理的范例是很多的,我们教师既要善于体味露笔的含义,又要善于挖掘含着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与作者之情产生共鸣,达到寓思想教育于作品之中的目的。
以情动情,激发情感。在阅读教学中,要使作者、教师和学生三者的`情感沟通起来,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讲课时,教师要掌握契机叩动学生的心弦,渗透到学生的心田里,达到披文人情的效果。
一次,我讲《凡卡》一课时,讲到凡卡给爷爷投出求助信后,满怀希望进入了幸福的美梦之中,然而这位天真的孩子却不知爷爷是收不到这封信的,因为他连地址也没写上。即使收到了,这位穷苦的守夜人也不可能让凡卡跳出火坑。对于这位九岁的孩子来说,属于他的幸福只能在梦中!讲到这儿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眼泪涌了出来,甚至无法讲下去,全班学生竟然在寂静中伴坐了很久,连平时管不住自己的学生,也在这无意创设的情景中被无声的语言管住了。教师入境入情,带来了学生的心动情发,起到了见作者之所见,思作者之所思,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的作用。
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入情往往能唤起儿童的注意,打开儿童心灵的闸门以激起学生对善良美好事物的钦佩感情和对邪恶势力的不可容忍的态度。
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录音、图片、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动作演示、实验等方式,创设与渲染情境气氛,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耳听目视,口诵心动,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从而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一、倾注真情,给学生认知的欢乐
在这方面,我努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用健康积极的情感去感应学生相应的感情。上课时,目光炯炯,神采奕奕,感情真挚,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面容和蔼,语调亲切,适时地投注期待、鼓励的目光,配以恰当的形体动作,给学生如坐春风的愉悦;课外,我借批学生的日记、语文笔记等和他们笔谈,有关心,有理解,有期待,有鼓励,言辞恳切,感情诚挚,给学生可亲可敬之感。
如果说这是因为对学生倾注真挚感情能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振,产生一种感召力,从而对认知活动起增力作用。那么,教师在讲课时真情的投入,便会增强课堂的吸引力,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美的享受。
课堂上我常用充满深情的朗读,情趣盎然的讲述,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进入教材角色的情绪体验,给学生以感染。通过讲读训练,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我之口,出我之心。根据作品中的具体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或唤起联想,或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知识来丰富补充作品中的形象,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传递的情和意。我教朱自清的《背影》,在帮助学生理解“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时,我联系自己过去和现在对母亲的情感体验,深情地告诉学生: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纯真、最无私、最伟大的,让我们好好珍惜我们所能拥有的一切吧!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眼眶红了,几个外地转学来的学生脸上竟挂满了泪花。随着学生的情绪被感染,他们对课文的领悟更深刻了。
二、充满激情,渲染热烈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思维活动往往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他们感到学习索然无味,尤其是心里感到负担,受到压抑时便处于抑制状态,易于引起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同时也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感情上的共鸣。热烈的学习氛围,需要教师充满激情的渲染。而教师的情感则可以通过教师的面部表情、身体表情(形体动作)和言语表情(语言在音调、节奏、速度方面的变化)来表现。这些具有信号功能的表情,能激活学生的感情,给学生刺激的愉悦性。
上语文课,我常借助面部表情、身体表情来传达情意,或微微颔首表赞许;或轻轻摇头表否定;或面带微笑,竖起拇指表鼓励,或表情严肃,目光专注表批评。而更多的则采用言语表情,即语言的音调、节奏、速度的变化来抒发胸中激情。我教《挖荠菜》,通过自己深情的描述激起学生的内心体验,唤起他们对主人公的关注。“七八岁的小女孩因饥饿掰财主家的玉米棒子被凶神恶煞追赶落水,失魂落魄地爬上岸来时,太阳已经落山了,羊儿咩咩叫着回圈了,乌鸦呱呱叫着回巢了,小女孩只听到妈妈在村口焦急地呼喊着自己的名字,可是不敢答应,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第一次潜入了心头……”我尽量让自己的讲述渲染上一种沉静的凄凉的感情色彩,然后,故意留出一点“空白”,让学生静心地回味,这时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脸上流露着同情、关注之情。于是我趁势问学生:“小女孩为什么不敢答应?这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是什么?小女孩可能在想些什么?”这样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使学生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有时我还通过音乐、表演以及电教手段来渲染一种与课文相一致的氛围。教《枣核》一文,在将要结束分析时,我让学生齐读文章的中心句“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随后我用多媒体放出《我的中国心》的歌词,当音乐轻轻响起的时候,我也跟着轻轻地唱了起来。歌声由低到高终于到全班学生齐声共唱。虽然音调可能并不准确,但此时的课堂再没有一个学生不全身心投入。我觉得这是师生情感的交融,是语文课堂情感交流的一种沸腾状态,是一种学习的高潮,有了这样的学习情致,便可越过学习中的障碍,获得学习的成功。这也告诉我们渲染热烈的学习氛围要靠教师的引导,要有教师的激情。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人文性育人
前不久,学校组织了一次农远课,我报名参加并上了一节题为《让世界充满爱——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的活动课。
导入环节我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江西萍乡的一个绝症女孩临死前想捐赠自己的器官。她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最终她获得社会上许多好心人的帮助。我的意图是通过这个故事来引起学生们对“爱”的思索。
接下来让学生上网搜索爱心故事,如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等,并让学生当堂讲述。
通过对“大爱”的解读让学生们来感受身边的爱——“父母的爱”,同时让学生思索:感恩父母,我做了什么?
本来,在我的最初设想中,学生们课堂上应该是积极踊跃的,课堂气氛应该是非常活跃的,学生们在这种氛围中会深受感染,从而学会爱父母,爱他人。
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学生的反应很平淡。那些感人肺腑的大爱故事在学生们的心中似乎没有激起太大的涟漪,感天动地的父爱、母爱故事也没有引起学生们太大的共鸣。
当我问道:“你们有谁记得父母的生日?”时,班上只有一部分学生举手,而当我问及“谁会在父母生日和新年时给父母送上礼物?”时,全班只有一位男生举起了自己的手。当我有感情地朗读毕淑敏的《孝心无价》时,特别是读到“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时,我不禁为之动容。可学生们呢,似乎还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接下来我又让学生带着对父母的爱来朗读文章,学生们也不太投入。整堂课的气氛不够热烈,和预想的有很大的差距。
这堂课上完之后,我想了很多。应该说,此堂课之所以不够成功,是自己课前对学生们的电脑操作水平不够了解,从而影响了上课的效果。在今后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情,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学生们的情感方面,现在的学生感情太淡漠了。他们只是自私地享受着父母的爱,却不知道如何去爱父母;只是纯粹地被爱,不懂得爱人。因此,再优秀的文学作品,再感人肺腑的故事也无法打动他们,他们已经对许多美的情感、美的事物无动于衷了。而一旦无法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的话,这些作品的教育意义也就会大打折扣,语文的育人功能也无从谈起。
我们在日常语文教学中为了应付考试,过于关注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过于注重学生语文技能的训练,即过分注重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必然导致学生的感情淡漠甚至麻木,那么他们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有教育专家这样说:“让语文成为学生成长的心灵鸡汤。”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启迪与熏陶,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乃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它一般伴随认识活动出现,并且与认识活动交织在一起。它是主体对与其有意义的客体满足与否所产生的心理体验。
现在存在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许多学校的学科教学,尤其是自然科学,只集中在认知目标上,而忽视情感目标,甚至把二者对立起来,这显然是错误的。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指出: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在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发展思维能力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无疑,在教学指导思想和方向上,加强了情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心理学认为,所有心理事实都无一例外地被包括在这两个方面之内:一是结构的方面,即主观的方面;二是功能的方面,即认知方面。从主观角度看,全部心理事实,即最低级的以及最高级的东西都是情感;从认知角度看,所有心理事实都是智慧的,即最高级的以及最低级的心理事实都是以掌握某些真理作为其内容。正如心理学家布鲁姆所指出的:在某些情况下,要讲清楚是用情感目的来作为认知目的手段,还是用认知目的来作为情感目的的手段,是不可能,这实际上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命题。也许,公正的说法:我们同时追求这两个目的。
从学生的心理活动分析,学习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感觉――思维――创造,这是认知过程;二是兴趣――情感――意志,这是意向过程。一方面,认知决定着意向的强弱,当认知活动深入进行时,意向过程会得到相应的加强;另一方面,意向又决定着认知水平,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情感不强烈,意志薄弱时,就难以激发他们智慧的火花。只有把认知和意向这两个客观过程有意识地统一起来,才能获得相得益彰的学习效果。
建立和培养良好的数学情感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更新观念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发展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如何从小养成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稳定的、积极的数学情感是十分必要的。全国教育科学“八五”重点课题《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成因和教育对策》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造成学习困难的三大因素之一,“学生情感上的障碍,如缺乏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抱负水平低,坚持性差,情绪波动大等等,必然使其学习行为消极化,乃至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强化其惰性心理。在这种心理状态支配下,学生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因而不断地产生学习困难。”因此,广大教师首先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端正教育思想,消除低估、削弱情感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的偏差,从认知、情感两个方面全面确立教学目标,实施愉快教育,切实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和教学质量。
2.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
要创设这样的情感氛围,首先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教学情感。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造者,教师良好的情绪、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的情绪也会随之高涨,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发挥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
语文教学要注重文本的朗读、品味
韩俊峰
语文是一门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学科,《安塞腰鼓》是一篇闪现关人文之光的文章。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很注重文本。整堂课,大块时间是朗读课文,品味语句。紧紧围绕课文,朗读精彩的段落,品味自己喜欢的语句。通过朗读品味,不仅仅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充分地占有学习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充分地感悟文章的魅力,领略文章情景交融、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使学生感受文章中的语言美,音乐美,人物美,情感美,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其次我注重了问题设计:在朗读品味这个环节,我设计的问题是:请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这个问题一提出,能统领下面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很明确。这样的问题是主干性的。还有初读课文之后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学生看完精彩的腰鼓表演后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我看见——我听见——我感受到——,让学生对安塞腰鼓有进一步的感知。然后我注重了朗读:放声朗读,尤其是朗读比赛,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先自读后比赛读,或小型集体读,形式各样,单读雄深、酣畅,余味无穷;双读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宛转低回,听者陶醉之际,戛然而止;集体朗读气势磅礴,抑扬顿挫,响彻耳鼓,这声情并茂的朗读既展示了本班全体同学的朗读实力,又充分体现了同学们的合作意识!起到了预期的效果。
云梦隔蒲祥山中学 余国福 刘金明 在往常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有时提出的问题过于平淡,或远离学生的实际,吸引不了学生,调动不了学生的思维兴趣;有时提出的问题过于直白,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不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思维去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有时提出的问题过细,课堂呈现一问一答的局面,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学过程把本来完整无缺的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教学既没有效率也没有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注重课堂问题设计,才能增强语文教学效果。恰当地设计课堂教学问题,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是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下面,请让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一、恰当地设计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学中要恰当地设计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提的问题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那么学生会对此感到陌生,这样的问题设计,是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如在教学阿西莫夫的《短文两篇》的过程中,我曾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内容:“在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结果,学生对这个问题表现得比较漠然。显然,学生对问题中所提到的科学领域的话题比较陌生,觉得科学领域太深奥,也远离他们的生活实际,所以进一步思维的兴趣必然荡然无存。
反之,第二年我再上这一课的时候,尝试了同课异构,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效果就迥然不同了:“课文围绕恐龙向我们讲述了哪些知识?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一听到这个问题,睁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了笑容,然后眉头紧锁,不停地转动着明亮的眼睛。一个个跃跃欲试,一头扎进课文里,结果,问题很快迎刃而解了。显而易见,这是因为这个问题学生比较感兴趣,所以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关于恐龙的一些知识。
所以,设计问题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尽可能地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一句话,恰当地设计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上的事实就证明了这一点。
二、恰当地设计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要靠一些问题作支撑的。设计教学中的问题,不仅要考虑到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意设计的问题不能过于浅显直白,否则会不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积极思维去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譬如我在教八年级的《老王》这篇课文时,就犯过这样的毛病。我曾设计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来思考:“老王的善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作者一家的善良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这个问题一提出来,文章的主题就已经和盘托出,学生的思维难度几乎归零,只需要学生在文中捡现存的。这样一来,许多学生能很快地从文中找到答案,因为无需思考,答案便一览无余。还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漫不经心,似乎并不热衷于去文中寻找答案。课后,我找他们了解了情况才知道:他们觉得问题很浅显,很容易找答案。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我知道,都在书上!”因此,这样浅显直白的问题设计,不能很好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也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后来,我再教这一课的时候,大胆改变了原来的问题设计,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读了这篇课文,一定了解到老王的一些基本情况。下面哪位学生能给大家讲讲老王的基本情况?”话音未落,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一些学生已经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还有的学生索性站起来就先讲为快,其他学生也不甘落后,你一言我一语。很快,老王的基本情况就水落石出了:老王身体弱,有眼病;靠拉三轮车维持生活;住房简陋,家庭贫困;没有亲人,十分孤独,只有一个远房的侄子经常来烦他,拖累他。这时,我适时地追问道:“这些可以看出老王的生活怎么样?”“苦——!”学生的回答几乎是脱口而出的。然后,我抓住时机又问:“虽然老王生活这样苦,但是他在给作者一家拉车的过程中又是怎样做的呢?”学生很快找到了相关信息:老王拉作者丈夫去看病不要钱;送的冰块比别人大一倍,价钱减半;临死前还要送鸡蛋和香油给作者,而又怕麻烦作者再去送鸡蛋钱,无可奈何只好收下鸡蛋钱。“那么,老王的这些举动,说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善——良”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还把音拖得老长。整个过程显得水到渠成,一气呵成。课后,我进行了自我反思:这次的问题,设计得没有难度,引导了学生步步深入,就像剥花生一样,最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完成了思维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这表明,语文课堂问题设计难度要适中:过于浅显、简单、直白,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难度过大又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只有恰当地设计问题,才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去全面深入地把握课文内容。
三、恰当地设计问题,还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问题设计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果。教学中,除了注重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外,课堂问题的设计还要注意不能把问题设计得过细。无数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问题设计过细,整个教学过程就像一路走一路看一边聊,呈现出老师问学生答的简单而又繁杂的对话,老师穷追不舍地问个没完没了,学生就要不断地疲于应付老师所提的问题。这样,一节课下来,花费了许多时间,学生得到的只是关于课文的一个个局部的零碎的知识信息,却得不到一个完整的认识,更谈不上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也就是说,问题设计过细,课堂既没有较高的效率也没有较好的效果。这正如古人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让学生得到一个关于课文的完整的认识,就必须引导他们从中跳出来,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古人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说的大概就包含这个道理吧。
问题设计过细固然不好,那么问题设计过于笼统当然也不好。因为这无疑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所以,设计问题应该粗中有细。只有恰当地设计问题,才能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的知识建构活动更离不开原有体验与感悟。著名心理学家古汉宁指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1]新的刺激出现会调动学习主体原有的知识,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相互作用,新知识被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原有的知识结构随着新知识的纳入调整、变化,使新旧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体验,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调整教学设计。
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其中也不乏思想深邃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中或舞动着时代的韵律,或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或闪现着科学的光芒,或蕴含着人性的本质。这些作品给予了青年一代精神滋养的肥料。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凝结于文字之中,但学生是不成熟的读者,由于其本身生活经验不足、审美能力和精神层次较低等原因,学生很难与文本真正有效对话,正如殷鼎所说“读者作为建立对话的主导者,有自由随时与作品开展对话,正像水手随时可以扬帆驶向海洋一样,而一旦张帆远航,他就不得不观风向,测水流,尊重海的性格, 熟悉水性。任意曲解则是敢冒灭顶之灾,使作品的理解丧失生命。”[2]
正因为学生与文学文本自身特点,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巧妙引导,利用已有经验
高中生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人格,对生活与人生也有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这些都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宝贵的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
(一)细读文本启发生活体验
有时,我们不能深刻感受到文本中的旨趣,甚至对文中人物的举动颇为费解,都是因为我们读得太快、读得太粗,以至于忽略了关键的细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关注文本中容易为我们忽略之处,有时反而会让我们有意外的惊喜。我在研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这篇文章时,发现“凭几学书”这四个字很耐人寻味,细细咀嚼不仅能感受到作者与妻子之间感情和睦,更能感受到夫妻之间的小情趣。“学书”这个词是古今异义词,是学习写字的意思,妻子时常会在阁子里学写字,“凭几”就是靠着书桌,这是妻子学写字时的动作。这似乎与我们平时学写字的状态不同。因此,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体验环节,让学生上讲台来演一演“凭几学书”,学生们都很好奇,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之后我便抛出一个问题让他们思考:“为什么妻子要靠着桌子学写字而不端正地坐在书桌前学写字?她真的是想学写一手好字吗?”此时,学生就会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靠着学习,说明学习态度并不认真,很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与其说妻子是在学写字,还不如说这是他们夫妻间的小游戏、小乐趣。学生在这一体验环节,不仅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更是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发言中,最终他们都能深刻感受到作者与妻子之间这份深厚的感情。
(二)点拨比较提升已有经验
学生的已有经验往往是片面的、肤浅的,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利用自己片面的、肤浅的经验解读文本,并不能真正理解文本深刻的内涵。我在教舒婷的《致橡树》这首朦胧诗的时候让学生谈谈诗人在这首诗歌中表达出来的爱情观。爱情,对于刚进入高一的他们来说是个敏感、好奇而又朦胧的词,有些学生羞于表达, 有些学生则表现出很强的言说欲,并将自己对爱情的理解融入到对诗歌的解读中。有一位男生发言时说“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这句话引起了他的共鸣。因为他与初中时一个很要好的女生便是这样,两人默默互相注视着,即使不说话,也感到很美、很甜。这位学生在课堂上陈述的的确是他的真实体验,我并没有完全否定他的解读,而是让其他学生说说他所描述的这种感受是什么时候会有的体验。很多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说: “初恋。”“的确,这是初恋时期的甜蜜让我们回味,但诗人与其爱人是处在初恋时期吗?诗人所描述的爱情是初恋时期的吗?”我追问道。学生们陷入了深思,过了一会,有人主动起来发言说到: “这是一种更高级的爱情,惺惺相惜。”大家纷纷表示赞同。我很感谢发言谈自己初恋的这位学生,没有他提供的经验,大家也不会对舒婷的爱情观产生共鸣甚至由衷的钦佩之情。
二、创设情境丰富经验
学生的视野与生活体验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文本的研读都能基于学生已有经验的,有时学生恰恰缺乏某种经验。此时,教师们会利用多种手段,通常是现代化的视听设备,为其创设情境,让学生们通过观看影像资料获取学习文本所需要的基本体验。郑桂华老师执教的《安塞腰鼓》正是其中的典范。但除此之外,教师更应立足于文本,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解读陌生场景的能力。
(一)展开想象使其身临其境
淮阴侯韩信忍受“胯下之辱”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在教授《史记选读(苏教版)》《淮阴侯列传》时,学生们能说出韩信忍受“胯下之辱”是因为他能忍辱负重、心存大志。但若追问你从哪里感受到韩信的忍辱负重、心存大志时,学生们都只能含糊其辞, 无法清晰表达。因为,忍辱负重、心存大志这样的解读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与其说是学生自己的解读,还不如说是他们道听途说。他们没有过胯下之辱,便不能真正感受到韩信在做出抉择之时,其内心的挣扎。此时,我让他们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韩信忍辱钻胯时的场面。经过一番讨论,大家达成了共识:在人来人往的集市上,有一个趾高气扬不惜以死相逼的屠夫,更有一群围着韩信指指点点看热闹的市井小民,在众目睽睽之下,堂堂七尺男儿韩信却选择钻胯,“俯”“蒲伏”写尽当时韩信狼狈之态。场景的再现,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韩信当时钻胯时所忍受的奇耻大辱,不亚于司马迁所遭受的宫刑之痛。那么,韩信为何还会选择钻胯呢?还有什么比一个男人的尊严更重要的?适时引入韩信自己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至此,学生便能深刻感受到韩信放弃一个男人的尊严,选择忍受奇耻大辱有多么艰难,若不是其志存高远,不甘平庸,谁愿意如此卑躬屈膝啊!有了这样的理解基础, 学生们就不难探究出作者司马迁在写作史记人物时的良苦用心,正所谓:“读其文,想见其为人”。
(二)巧用假设引发认知冲突
一个丰满的、成功的人物形象都是极具个性的,艺术形象的感染力主要取决于感情的独特性,感情越独特,艺术的感染力就越大。“独特情趣的真实比之物象的真实更真实。”[3]而这种“另类”形象的言行往往也是反常的,极具个性化的。学生缺乏类似经验,很难在情感上认同人物的个性化表现。孙绍振曾提出过用“还原法”解读文本,就是“依靠抽象能力把构成艺术形象的原生状态想象出来,找出其间的差异,作为分析的起点”的方法。或许我们能用“假如我是某某某,我会怎么做”的设问,帮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还原一个常态的、理性状态下的人物形象,与文本中人物“反常”的举动对比,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个性化的人物内心。在执教《淮阴侯列传》时,我便尝试着用这种假设方法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假如我是韩信,面对屠夫的要挟, 我会怎么选择?”学生们毫不犹豫的表示他们会一剑刺向屠夫,甚至愿意与其同归于尽。这是孩子们的选择,也是常人会做出的选择。但韩信没有如此选择,难道他比我们常人更懦弱吗?在两种不同选择的对比下,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探究热情。他们再次读了韩信胯下之辱这一段,得出结论:韩信做出这样的选择不是因为他懦弱, 而是因为他比常人更沉稳,更理性。一个能说出“信能死,刺我; 不能死,出我胯下”此番话语的人就是一个不值一文的市井无赖, 为一个无赖断送了自己的前程,不值。“孰视之”三个字更是力证了韩信作此决定是深思熟虑的。实践证明,通过假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能更有效的激发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积极性。
一、创设有效氛围,强化情感体验
强化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重在一个“情”字。教师要利用可以激发学生情感,强化教育力度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与文字、作者进行深入互动。在教学创设与文章情感基调相似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言思维,促进其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更能够促进文章情感教育作用的发挥,使学生可以理解文章的思想与内涵。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去创设氛围,促进学生情感的激活。首先,教师要找准学习内容中的情感激发点,让初中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找到基础的情感方向。其次,就要加强情感的引导,让还生在语文学习中,借助语文学习的环境进行情感理解。最后,则要突出情感的真实性,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与语文的联系。
比如在讲解《海燕》的时候,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象征手法,更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师先对象征的本意进行讲解,让学生对托意于物的写作手法有一定的了解。再利用信息技术去呈现海燕翱翔于海上的图片,播放一首命运交响曲营造氛围,促进学生感受到海燕的勇敢与无畏。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进行想象,想象自己是一只海燕,在狂风暴雨中会有怎样的表现与选择,促进学生建立起不畏险阻的意志品质。
二、加强情境再现,强化情感体验
初中学生,一旦对学习内容具有兴趣与热情,就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去调动学生多个感官,促进学生动态化地学习语文知识,让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情境的再现,是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加强的重要手段之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让情境再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得以认可。落实情感再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感受其中的情感力量,有利于推动语文改革。情境再现方法,就是要鼓励学生对文章中正确的表现方法进行探索,促进学生的个人情感与文章中表达情感的整合。之后,鼓励学生在原有情感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找到情感内化的切入点。最后,让学生对其理解的情感进行展示,让学生具有表现自我的机会。
比如在讲解《孔乙己》这部小说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情境再现活动。情境再现教学手段的应用,需要以学生对文章有所理解为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先给学生一段时间对文章进行阅读与探究,对文章内容有一个个性化的理解,认识到文章写作的目的。之后,再让学生从中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有意思的角色进行扮演,于实践活动中去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从文章中人物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课堂时间充足,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多次进行角色扮演,从而了解每一个人物的心理,促进情感体验的丰富。
三、利用情感表达,强化情感体验
情感,从本质上来讲,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情感这种心理活动,只有通过表达,才能被其它人知道与理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利用思考去理解文章中的情感,更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表达与交流中升华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学做课堂中的主体,向学生灌输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时,不是学生在体验情感,而是学生在接受教师的观点。教学改革的进行,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将课堂活动交给学生。应用情感表达,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总结与概括文章内容,理顺语言逻辑去分析文章中的情感。也要鼓励学生深入到文章中的语境中去,从作者“我”的角度去展示自己的想象能力,扩展学习内容。更可以让学生利用写作的方法,用文字去表达自己头脑中的情感想法,让学生在多种方法的促进下实现情感体验的加强。像在学习了《孔乙己》之后,教师就让学生当堂写一份读后感,给学生及时表达情感的机会,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加强。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语文知识的探究,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学生的情感体验力度得以加深,才能促进学生审美观的有效建立以及价值观的形成。
因文解道,注重情感体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情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是人的主观体验。我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家夏丐尊曾把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情感的关系,比喻为池塘与水的关系,指出,犹如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的情感因素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这次课改在表述课程的新理念时,“情感体验”一词便成为最重要的几个概念之一。
显然,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体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性因素。纵观先行的中学语文教材,均文质优美,形神俱佳,其中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思想与情致。“荷塘月色”的静美淡雅;“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儿女情长;“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怀;“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亡国之痛;“金国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气概 …… 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载体,语文教学就是要借助这个载体来呼唤学生主体情感的挥发,在认知的基础上,领略其中蕴含和传达的丰富情感,由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情感。结合个人语文教学实际,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导之入情
就是要引导学生进入到作品的艺术境界。好的作品都有优美的艺术境界。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人间词话》)。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是进行情感体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重要途径。“入境动情”的导入就能一下子抓住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如在教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时,我就先用深沉、感人的语言讲述周总理逝世时人们悲痛的心情以及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悼念活动场景,面对没有遗产、没有子女、没有坟墓,也没有留下骨灰……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好总理,谁都禁不住悲痛欲绝,整个课堂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气氛。这样,师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激发出缅怀周总理的强烈情感。情注课中,课堂生辉。又如在引入《背影》这一课的学习时,可以这样导入:“提到中国现代文学,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提到朱自清先生,不能不提到他的《背影》。1948年,朱自清的先生去世后,大街上的中学生拿着报纸惊呼:“写《背影》的饿朱自清先生死了!”可见,朱自清这三个字已和《背影》永远地联系在一起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背影》。”正是教师用富有感情的语言讲述动人的故事,才给课堂罩上一层浓浓的感情色彩,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转移到对课文的体验上,从而生发出具有共鸣效应的情感波澜,对课文的学习,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二、注重诵读,以情感人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感是作品的生命。“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凡是感人的文学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感情的传达借助的是语言,语言艺术可以调动学生的丰富繁荣想象力。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因此,通过有表情的朗读,细细体味语言的韵味,可以使学生进入作品的氛围之中,亲切地感受作者的情感,身心受到陶冶。
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一文,后主刘禅昏庸不明,诸葛亮出师之前上奏表要后主实行明智治国,有所作为。全文从分析形式到进言劝谏,到出师明志,到临别寄情,共624个字,句句恳切,字字真诚,感人至深。“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与桓、灵也,侍中、尚书、参军,此
和平县实验初级中学
赵
丽
一节语文课的成功与失败,学生获得知识的质量的高与低,虽然跟老师的文化底蕴、语文专业水平以及学生的素质高低等诸多因素有关,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起纽带作用的教学方法与方式却至关重要,因此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多在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上作些探讨是十分必要的。当然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我谈到的只是其中的一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比较和联系。
比较和联系是一种心理机制,是呈辐射状态引发新旧信息反馈的一种思维活动。通过比较和联系,可以旁及相关、相似、相异的信息,并把这些有关的信息呈现在大脑屏幕上,供人们比较选用。作为比较和联系这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中,通过比较和联系,明白了它们的关系后就能更深刻地掌握知识。如果不会进行比较和联系,那学到的知识只是孤立的知识,也就是所谓的死知识。语文的各种基础知识,都是逐行出现分散各处,并且是分散教学的,这样在客观上难免会造成各种知识的孤立。而孤立的知识是比较难以正确运用的。特别是面对即将中考的学生,除了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还必须对各册的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复习、汇总。这就更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知识的比较和联系了。
那么,怎样比较和联系呢?
一、注意知识点面的比较和联系
知识点面的联系是学生掌握知识系统,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在讲授每一课时,要注意结合课文的实际和 学生的实际,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来讲授某一知识点或某一知识面,在讲授知识点时注意联系知识面,或者在讲授知识面的时候注意联系知识点。这样由点到面或由面到点的联系,就揭示了这一知识整体系统,便于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方便记忆,容易巩固。如讲“记叙文中有议论”这一知识点时,我结合课文实际,由“议论”生发开去,联系到表达方式,再由表达方式联系到它的种类,启发学生回答其它种类,最后归纳成一个图:
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联系扩展到下一级,表达方式有:
记叙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议论 :立论、驳论
说明„„ 描写„„ 抒情„„
然后比较议论与记叙的区别,议论文的议论与记叙文的议论的区别,再联系到所学课文里还有那些记叙文有议论,找出议论部分的文字。最后联系扩展到“几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这样,由“议论”一个知识点就联系到了表达方式的种类和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知识面。
二、词义的比较和联系
词语教学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语文教学中很基础的内容。词语教学的词义比较和联系有以下几种形式:
1.选词联系。它一般适用于理解单音节词的词义。如在教《周公诫子》这课中,“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中的“行”字,应该是什么意思呢?因其是单音节词,要理解其准确含义,可引导学生联想有“行” 这一语素的双音节词:执行、奉行、品行、行走、行列„„再将这些词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比较和选择,同学们自然就会选用“品行”这一词了。
2.选义联系。这种联系是指一词有多种意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应该选用哪种意思。如在教《扁鹊见蔡桓公》中:“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一句中的“请”是多义词。它有“请求”、“邀请”、“询问”等多个词义。如把它的词义都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比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理解领悟,就不难找出正确的答案。
3.词义迁移联系。它是指对要教的词,不直接说出它的意思,而是联系以前学过或出现过的熟悉句子,让学生自己体味领会其含义,形成知识反馈,从而融会贯通连接新旧知识。如在教《出师表》中“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道”义,可联系到刚学没多久的《<论语>十则》中的“任重而道远”,《游恒山记》中的“有虬松离立道旁”,中的“道”义,学生如能说出其中一句,就不会把“道”解释为“道理”了。
三、相关学科的联系
它是指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一种横向联系。如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的联系最为“亲密”。在中学语文的教材里兼有历史学科的内容。如出自《史记》里的《细柳营》;出自《左传》的《曹刿论战》;还有诸葛亮的《出师表》;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等等,这些课文都与历史有关。至于出现在课文中的一些重要历史名词、人物、历史典故也比比皆是,举不胜举,如“文艺复兴”、“十月革命”、“安史之乱”、“唐宗宋祖”等等,这些历史名词在课文中的注解都过于简单,教师若能联系历史教材,不但学生能学好相关的语文知识,而且还能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语文除了与历史学科有联系以外,还与其它学科如地理、政治、音乐、美术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内容上相互沟通,寓情于理,寓教于乐,教学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人文性;情感体验;生活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2001年和2003年教育部分别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是语文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在教学目标上体现为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培养以及语文学习策略的获得。人文性的定义虽尚不统一,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学生主体的阅读实践。2.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经验。3.体验和思考蕴含在文本中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4.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涵养心灵。“主体”“个性化”“体验”“心灵”这些关键词无一不凸显出语文是一门充满着人文气息,关注生命个体,关注生活世界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师应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兴趣点。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的知识建构活动更离不开原有体验与感悟。著名心理学家古汉宁指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1]新的刺激出现会调动学习主体原有的知识,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相互作用,新知识被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原有的知识结构随着新知识的纳入调整、变化,使新旧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体验,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调整教学设计。
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其中也不乏思想深邃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中或舞动着时代的韵律,或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或闪现着科学的光芒,或蕴含着人性的本质。这些作品给予了青年一代精神滋养的肥料。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凝结于文字之中,但学生是不成熟的读者,由于其本身生活经验不足、审美能力和精神层次较低等原因,学生很难与文本真正有效对话,正如殷鼎所说“读者作为建立对话的主导者,有自由随时与作品开展对话,正像水手随时可以扬帆驶向海洋一样,而一旦张帆远航,他就不得不观风向,测水流,尊重海的性格,熟悉水性。任意曲解则是敢冒灭顶之灾,使作品的理解丧失生命。”[2]
正因为学生与文学文本自身特点,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巧妙引导,利用已有经验
高中生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人格,对生活与人生也有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这些都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宝贵的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
(一)细读文本启发生活体验
有时,我们不能深刻感受到文本中的旨趣,甚至对文中人物的举动颇为费解,都是因为我们读得太快、读得太粗,以至于忽略了关键的细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关注文本中容易为我们忽略之处,有时反而会让我们有意外的惊喜。我在研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这篇文章时,发现“凭几学书”这四个字很耐人寻味,细细咀嚼不仅能感受到作者与妻子之间感情和睦,更能感受到夫妻之间的小情趣。“学书”这个词是古今异义词,是学习写字的意思,妻子时常会在阁子里学写字,“凭几”就是靠着书桌,这是妻子学写字时的动作。这似乎与我们平时学写字的状态不同。因此,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体验环节,让学生上讲台来演一演“凭几学书”,学生们都很好奇,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之后我便抛出一个问题让他们思考:“为什么妻子要靠着桌子学写字而不端正地坐在书桌前学写字?她真的是想学写一手好字吗?”此时,学生就会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靠着学习,说明学习态度并不认真,很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与其说妻子是在学写字,还不如说这是他们夫妻间的小游戏、小乐趣。学生在这一体验环节,不仅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更是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发言中,最终他们都能深刻感受到作者与妻子之间这份深厚的感情。
(二)点拨比较提升已有经验
学生的已有经验往往是片面的、肤浅的,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利用自己片面的、肤浅的经验解读文本,并不能真正理解文本深刻的内涵。我在教舒婷的《致橡树》这首朦胧诗的时候让学生谈谈诗人在这首诗歌中表达出来的爱情观。爱情,对于刚进入高一的他们来说是个敏感、好奇而又朦胧的词,有些学生羞于表达,有些学生则表现出很强的言说欲,并将自己对爱情的理解融入到对诗歌的解读中。有一位男生发言时说“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这句话引起了他的共鸣。因为他与初中时一个很要好的女生便是这样,两人默默互相注视着,即使不说话,也感到很美、很甜。这位学生在课堂上陈述的的确是他的真实体验,我并没有完全否定他的解读,而是让其他学生说说他所描述的这种感受是什么时候会有的体验。很多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说:“初恋。”“的确,这是初恋时期的甜蜜让我们回味,但诗人与其爱人是处在初恋时期吗?诗人所描述的爱情是初恋时期的吗?”我追问道。学生们陷入了深思,过了一会,有人主动起来发言说到:“这是一种更高级的爱情,惺惺相惜。”大家纷纷表示赞同。我很感谢发言谈自己初恋的这位学生,没有他提供的经验,大家也不会对舒婷的爱情观产生共鸣甚至由衷的钦佩之情。
二、创设情境丰富经验
学生的视野与生活体验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文本的研读都能基于学生已有经验的,有时学生恰恰缺乏某种经验。此时,教师们会利用多种手段,通常是现代化的视听设备,为其创设情境,让学生们通过观看影像资料获取学习文本所需要的基本体验。郑桂华老师执教的《安塞腰鼓》正是其中的典范。但除此之外,教师更应立足于文本,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解读陌生场景的能力。
(一)展开想象使其身临其境
淮阴侯韩信忍受“胯下之辱”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在教授《史记选读(苏教版)》《淮阴侯列传》时,学生们能说出韩信忍受“胯下之辱”是因为他能忍辱负重、心存大志。但若追问你从哪里感受到韩信的忍辱负重、心存大志时,学生们都只能含糊其辞,无法清晰表达。因为,忍辱负重、心存大志这样的解读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与其说是学生自己的解读,还不如说是他们道听途说。他们没有过胯下之辱,便不能真正感受到韩信在做出抉择之时,其内心的挣扎。此时,我让他们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韩信忍辱钻胯时的场面。经过一番讨论,大家达成了共识:在人来人往的集市上,有一个趾高气扬不惜以死相逼的屠夫,更有一群围着韩信指指点点看热闹的市井小民,在众目睽睽之下,堂堂七尺男儿韩信却选择钻胯,“俯”“蒲伏”写尽当时韩信狼狈之态。场景的再现,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韩信当时钻胯时所忍受的奇耻大辱,不亚于司马迁所遭受的宫刑之痛。那么,韩信为何还会选择钻胯呢?还有什么比一个男人的尊严更重要的?适时引入韩信自己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至此,学生便能深刻感受到韩信放弃一个男人的尊严,选择忍受奇耻大辱有多么艰难,若不是其志存高远,不甘平庸,谁愿意如此卑躬屈膝啊!有了这样的理解基础,学生们就不难探究出作者司马迁在写作史记人物时的良苦用心,正所谓:“读其文,想见其为人”。
(二)巧用假设引发认知冲突
一个丰满的、成功的人物形象都是极具个性的,艺术形象的感染力主要取决于感情的独特性,感情越独特,艺术的感染力就越大。“独特情趣的真实比之物象的真实更真实。”[3]而这种“另类”形象的言行往往也是反常的,极具个性化的。学生缺乏类似经验,很难在情感上认同人物的个性化表现。孙绍振曾提出过用“还原法”解读文本,就是“依靠抽象能力把构成艺术形象的原生状态想象出来,找出其间的差异,作为分析的起点”的方法。或许我们能用“假如我是某某某,我会怎么做”的设问,帮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还原一个常态的、理性状态下的人物形象,与文本中人物“反常”的举动对比,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个性化的人物内心。在执教《淮阴侯列传》时,我便尝试着用这种假设方法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假如我是韩信,面对屠夫的要挟,我会怎么选择?”学生们毫不犹豫的表示他们会一剑刺向屠夫,甚至愿意与其同归于尽。这是孩子们的选择,也是常人会做出的选择。但韩信没有如此选择,难道他比我们常人更懦弱吗?在两种不同选择的对比下,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探究热情。他们再次读了韩信胯下之辱这一段,得出结论:韩信做出这样的选择不是因为他懦弱,而是因为他比常人更沉稳,更理性。一个能说出“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此番话语的人就是一个不值一文的市井无赖,为一个无赖断送了自己的前程,不值。“孰视之”三个字更是力证了韩信作此决定是深思熟虑的。实践证明,通过假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能更有效的激发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只有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经验,才能有效引导他们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中,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使他们真正拥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殷鼎.理解的命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3]孙绍振.文学创作论[M].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7.
【注重情感教学语文论文】推荐阅读:
高二议论文注重发现07-13
初中物理要注重实验教学09-16
古诗文教学要注重诵读10-08
如何激发语文教学情感09-13
初中语文中的情感教学10-18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激发06-20
小学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论文09-13
浅谈幼儿教师应注重实践课程的教学06-27
职高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07-23
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论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