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用品》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共17篇)
大班美术教案对大班美术教师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美术教师顺利进行教育工作,并对他们提升教学质量有许多的帮助。快来写一篇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大全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大全,希望你喜欢。
#91513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大全1
活动目标:
1.在了解水仙花外形的基础上学习用水墨画形式绘画水仙花。
2.初步掌握勾线填色的方法来表现水仙花的形态。
3.激发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掌握勾线填色的方法来表现水仙花的形态。
难点:用毛笔作画时线条大胆流畅,能初步运用留白方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水仙花的基本部位特征。
2.宣纸、毛笔、墨、颜料、水桶、抹布若干。
3.ppt课件、示范画。
活动过程:
一、回忆导入
师:(出示水仙花图片)小朋友,我们都认识过水仙花,那你能说说水仙花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吗?它们分别是长什么样子的呢?(请个别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水仙花有圆圆的球茎,弯弯长长的根,绿绿长长的叶子,还有白白的六瓣花。
二、学习勾画水仙花的外形
1、介绍作画材料
师:今天,我们就来画画水仙花。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毛笔、墨汁、颜料、宣纸和毛巾)
小结:今天我们就要用水墨画的方式画水仙花。
2.出示范例,讨论绘画方法
(1)师:你看我们应该先画什么呢?(引导幼儿按照生长规律进行绘画:先画球茎)
(2)师:水仙花球茎像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像大蒜头一瓣瓣)
教师示范画出水仙花球茎。(边画边说出蘸墨及握笔注意点)
(3)师:球茎上慢慢长出什么?(细细长长的根和绿绿长长的叶子)我先请一位小朋友来画画水仙花的根和叶子(幼儿尝试)
(4)老师也想来画画的,看好老师和他画的方法一样吗?(教师示范)现在我们一起来把剩下的叶子画一下吧,我们要把毛笔竖起来轻轻的画哦。
提醒:你们要记住了哦,画叶子的时候要用一笔完成,这样才可以把水仙花变得更加漂亮。
(5)师:最后再画上水仙花的花朵,水仙花的花朵是什么样的呀?(水仙花由圆圆的花心和6片花瓣组成的)
教师小结:我们按照水仙花的生长方式从球茎、根、叶子和花朵,现在我们把画好的水仙花装到花盆里吧。(教师添画花盆)
三、学习为水仙花上色
1.师:你们看,一盆水仙花画好了,现在我们再来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吧。蘸颜料的时候要把颜料蘸的饱满一点,从上往下进行涂色。
2.师:谁愿意来试一试呢?(个别幼儿示范)你看这应该怎么上色呢?(强调从上向下一笔涂色,留有空白没关系,不要反复填涂)
教师总结:一副漂亮的水仙花就完成啦,看看水仙花大大的茎块应该画在纸的什么地方呀?(靠下方,但要留出花盆的位置)
四、幼儿动手画水仙花,教师巡回指导
1.要求:
(1)根据水仙花的生长规律进行绘画,要注意留出花盆的位置。
(3)画的时候要把毛笔宝宝竖起来。
(4)换颜色的时候要把毛笔洗干净,洗干净了再在毛巾上舔一舔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点评
师:我们小朋友的水仙花好了,真漂亮!你最喜欢哪一盆水仙花呢?为什么?(评讲点放在用水用墨上。)
#91514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大全2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海洋中常见的几种形态、大小、颜色的鱼,大概了解鱼的基本特征。
2、能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不同鱼的基本特征。
3、喜欢鱼,并能向同伴讲诉自己的作品。
教学重点:学会用线条的变化画出各种各样的鱼。
教学难点:了解鱼的外形特征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大胆表述自己喜欢的鱼并进行绘画,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海底世界鱼类视频
2、白纸、铅笔、记号笔、油画棒
3、教室布置成海底世界
4、教师示范画“海底世界里的鱼”
5、音乐《水族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育理论依据:
本节课的选取,因为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幼儿的脑海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模仿的对象,一日游戏中,幼儿经常会模仿鱼儿做游戏,也比较喜欢参与。因此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参观海底世界调动幼儿对于海洋、鱼类的认识,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掌握鱼的基本特征:鱼儿都有头、身体、尾、鳍。并学习用简单的线条、图形、色彩和各种图案来装饰鱼宝宝,鼓励幼儿大胆想像绘画出与众不同的鱼儿,能用鲜艳的颜色进行涂色,从而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激发幼儿认识海底世界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非常好看的海洋动画片,你们想不想看呢?(想)
视频看完了,谁能来告诉我,你看到哪些鱼呢?
(幼儿自由交流回答,如:热带鱼、鲨鱼、鲸鱼、金鱼、剑鱼、比目鱼、珍珠鱼、带鱼、五色鱼等)
二、观看范画,引导幼儿欣赏、讨论并认识几种常见的鱼。
海底世界里的鱼儿可真多呀!你们想不想给鱼儿拍照片呢?(想)
今天,我们要去海底世界给鱼儿拍照片,小朋友看看海底世界都有哪些鱼儿?
咦,我们来到了哪里?(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里漂亮吗?(漂亮)
你们看看海底世界里都有哪些鱼儿呢?
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鱼儿?
(热带鱼、鲨鱼、鲸鱼、比目鱼等等)
鱼宝宝的身体一样吗?(不一样)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幼儿讨论,如:头、身体的形状)
小结:鱼宝宝都有头、身体、尾、鳍。
2、幼儿自由讨论,引导幼儿发现每种鱼都有不同的特征,由不一样的线条或图形组成。
这些鱼长得一样吗?(不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请你和好朋友之间互相说一说。(幼儿讨论:观察鱼的形状,回答鱼身上的花纹有什么不同,如:直线、弧线、三角形、圆形等)
谁愿意来说一说?这些鱼儿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
幼:不一样,热带鱼的身体是三角形,它的身上有许多漂亮的花纹。而鲨鱼的身体是椭圆形。
幼:不一样,带鱼的身体是细长形的,而珍珠鱼的身体是胖胖的等。
幼:不一样,它们这些鱼都不能变色,只有五色鱼会变出漂亮的颜色,真奇怪。
幼:热带鱼身上的花纹是由一条一条直线组成的,而比目鱼身上的花纹是一个一个圆形组成的,所以它们不一样。
小结:海底世界里的鱼真多呀!每一种鱼都有自己的特征,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扁圆有的细长,有的身上有刺,有的有美丽的花纹,还有的鱼会变色,甚至连游泳的方式也不一样!真是有趣极了。
#91515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大全3
灾魔把成千上万无辜百姓埋进废墟。
废墟底下黑洞洞的、阴森森的、冷冰冰的,好可怕啊!
几天几夜滴水未进的人们痛苦地在死亡线上挣扎着、挣扎着……
死神可高兴了!它要去收获死难者的灵魂。
人们听说死神来了,有的奋力抗争,齐心高唱《团结就是力量》,死神望而怯步,躲进了阴暗角落,等待时机。
有人听说死神来了,吓得浑身哆嗦,绝望地闭上了双眼。死神乐了,忙不迭地将那些脆弱的灵魂收入囊中。
贪得无厌的死神见废墟下压着一个幼稚园的小孩,双腿被死死卡住,下半身沾满鲜血。
她挣扎了几天几夜,还是不肯放弃。
死神靠近小女孩,大声命令:“快给我闭上眼睛!”
“干吗凶巴巴的,你是谁呀?”小女孩生气了。
“我是死神!懂吗?”
“不懂,死神是什么东西?可以吃吗?”
“不可以吃,活活饿死你!”
“我饿了好多天啦,饿不死的。我只想下一场雨,凉快些。你知道吗,我的名字就叫思雨。”小女孩兴奋起来。
死神见小女孩的生命力如此旺盛,便悄悄化作两只老虎接近小女孩,小女孩用手一摸,高兴得惊叫起来:“哇,几天不见,我家两只大花猫长这么大了!”
“不,我们是老虎,吓死你!”
“老虎可好玩啦,阿姨带我们去看马戏团,老虎钻圈圈、走钢丝,可听话啦!”
因为小女孩的脚被卡住了,只能原地伸手抚摸老虎,一只手摸到老虎的头颈,摸不到耳朵,另一只手摸到老虎的屁股,没摸到尾巴。小女孩“咯咯咯”笑出声来。
“死到临头了,还笑什么?”老虎生气了。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小女孩唱起歌来便忘了疼痛,“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什么怪老虎,怎么会没有耳朵和尾巴呢?”死神变化的老虎纳闷了。
这时,救援队听到了废墟底下飞出的歌声,七手八脚挖出通道,将唱歌的小女孩救走了。
死神无可奈何地退怯了:这个不怕死的小丫头,真拿她没办法啊!
#91516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大全4
有一种鸟叫不死鸟,它不管寒冬腊月、冰天雪日,每天都要在天空上飞翔。
有一种草叫不死草,它不论烈日炎炎、严寒霜雪,无时无望都呈现出一派翠绿。
有一天,一只不死鸟飞到一株不死草面前问道:“朋友,你难道真的不会死亡吗?”
不死草回答道:“生死是自然的规律,我有生有死,生命衰老时也会死亡。”
不死鸟问道:“人们为何叫你不死草呢?”
不死草回答道:“我生时,无时无刻都呈现出一派翠绿,死时也表现出翠绿的形象,我的子子孙孙都永远保持着翠绿的形象,所以人们叫我不死草。”
不死鸟赞叹道:“原来你总是永葆着翠绿的美好形象,不死的是美好的形象呀!你真不愧为一株美丽的不死草呀!”
随后不死草对不死鸟问道:“朋友,你难道真的不会死亡吗?”
不死鸟回答道:“生列旨必然的规律,我也有生有死,生命衰老时也会死亡。”
不死草问道:“人们为何叫你不死草呢?”
不死鸟回答道:“我生时,无论何时何处,无论怎样的恶劣环境,每天都要向着天空飞翔,快要死时也在天空上飞翔,我的子子孙孙都永远保持着飞翔的精神,所以人们叫我不死鸟。”
不死草赞美道:“原来你总是永荷着飞翔的美好精神,不死的是美好的精神呀!你真愧为一只可爱的不死鸟呀!”
不死的常常是形象,不配的往往是精神!
#91517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大全5
小刺猬家是森林里最后安装电话的,因为刺猬爸爸和刺猬妈妈工作非常的忙。
小刺猬总是一个人在家,小刺猬做了很多美味的点心,可是点心太多了,小刺猬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根本吃不完。
这时候电话响了,“铃铃铃——铃铃铃——!”
小刺猬接起电话:“喂?是谁啊?”
电话里传来了小猴的声音:“小刺猬是我。”小猴说。
小刺猬热情的邀请小猴来家里一起吃点心,小猴很快来到了小刺猬家。
小刺猬做的点心实在是太好吃了,应该分享给伙伴们,小刺猬说:“可是如果我们去找它们,恐怕天黑了也没办法把大家都叫来。”
小猴子笑着说:“不是有电话嘛!”
小刺猬这才想起来,高兴的拨通每一个朋友的电话,邀请大家来吃点心。
不一会,好朋友就都到了,小刺猬开心的跑进厨房又做了很多的点心。
大家都夸小刺猬做的点心好吃,小刺猬再也不孤单了。
小朋友们,现在是高科技时代,有了电话,是不是觉得特别方便呢?想要找小伙伴再也不用跑很远去了,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找到了,故事中的小刺猬总是一个人,可是有了电话,它可以叫来很多朋友,它再也不会孤单了。
卢梭的《丛林组画》枝条自由伸展,叶片描绘精细, 动物和人都掩映在高大的灌木丛中,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根据我对卢梭作品的理解、感悟,以及对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审美水平的了解,我选择了组画中的《奇异的景色》让幼儿欣赏,因为这幅画既有茂密的森林又有幼儿喜欢的动物和鲜艳的果实。
活动目标
1.欣赏作品,大胆表达对作品的认识和感受。
2.理解作品色彩和构图的独特 ,感受画面的幽静 、 神秘。
3.在感受作品的基础上 ,尝试想象作画 ,体验创作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丛林组画》和真实的热带雨林PPT,铅画纸,同色系的各种绿以及红、黄等颜料,鸡毛、鸭毛、 落叶、谷穗、积木等,《冒险岛》音乐。
经验准备:教师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特点,幼儿已有树叶印画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配乐欣赏,表达对作品的整体感受
出示作品,通过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幼儿讲述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和初步印象。
问题一:你看到了什么?
(这个开放性的 、最基础的问题 ,能让孩子将自己最先看到的、画面最显著的特点表达出来,如看到许多树、鸟、果子、花,等等)
问题二:这是在哪里呢?
(具体地域的提问,帮助孩子进一步感受作品表现的主体———丛林,对丛林形成初步印象)
问题三:这幅画看起来感觉怎么样?
(配合画面的音乐渲染了丛林的幽静 、神秘 ,有的孩子说“像玩冒险游戏的地方”,有的说“感觉很害怕”, 有的说“有点暗”。 孩子们的回答契合了作品最主要的特点)
二、细致欣赏,深入感知作品的艺术特点
引导幼儿关注画面的细节部分, 理解作品色彩和构图的独特。
1.感知作品色彩的特点。 师:这幅画为什么看起来 很暗? 除了深颜色还有些什么颜色?
(引导幼儿感受作品以深绿色为主 ,同时 ,运用了跳跃、鲜艳的颜色和多种绿色)
2.感知作品构图的独特 。 师 :找 找看 ,丛林里藏了 多少只猴子,为什么我们不容易发现这些猴子呢?
(利用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的 “藏猫猫 ”游戏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的层次感与纵深感, 孩子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现:“一层一层的树太浓密了, 把猴子遮住了。”“猴子的颜色和大树的颜色差不多,不容易发现。” 教师及时帮助孩子提升对层次感和纵深感的理解:“猴子前面是一层一层的树,后面又是一层一层的树,天空看起来好远啊! ”)
3.了解作者和作画的背景。 师:这幅画是法国一位叫卢梭的画家画的,他从没有去过这些地方,只是把自己平时看到的树木、 水果、 动物加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 他画了许多幅有关丛林的画。
三、观察比较,把握丛林组画的内在特质
1.欣赏《丛林组画》PPT。 师:你们发现这组画有什 么相同的地方?
( 引导孩子们整理 、 概括对 《 丛林组画 》 的整体印象,把握组画的共同特质:都是茂密的、占满了画面的森林;都有奇异的花果、可爱的动物、神秘的人隐藏在森林中;画面以深浅不同的绿色为主,尤以深绿色为主调)
2.欣赏热带雨林 PPT,感受真实的风貌。
3.比 较理解 。 师 :卢梭画的丛林和真实的丛林相 比,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引领孩子观察比较,加深对作品创造想象和艺术加工的理解,为下一步大胆表现奠定基础)
四、想象创作,充分地表达表现
1.引导想象 。 师 :我们也来画画丛林 ,你画的丛林 长了什么植物? 有哪些动物和人在里面呢?
2.讨论新“绘画工具”的使用办法。 教师出示鸡毛、鸭毛、落叶、谷穗、积木等,提问:你会怎么画 ? (用树叶印,用鸡毛拖画,用谷穗蘸上颜料甩,等等)
3.幼儿作画。 先投放深浅不同的绿色颜料,供幼儿画丛林。 待幼儿基本完成丛林的绘画后再投放红、黄等颜料,让幼儿添画果实、动物、人物时选用。
(提供丰富的材料 , 让孩子们在玩材料的过程中, 大胆探索不同材料的绘画方法和呈现的不同效果,体验创作表现的快乐。 红、黄等颜料在幼儿绘画丛林基本完成后投放,是为了避免干扰,确保重点:用深浅绿色表现画面的层次感)
4.教师个别辅导。 (1)运用同伴示范法引导幼儿选用不同材料作画。 (2) 通过个别对话帮助幼儿丰富画面。(3)借助环境暗示———滚动播放《丛林组画》PPT,给有困难的幼儿带来一些参考。
五、展示作品,同伴间分享交流
1.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师:你画了什么? 是怎么画的?
2.与大师的作品进行比较。 师:你们画的和大师画 的一样吗? 你觉得谁的更漂亮? 为什么?
3.教师总结性评价 ,引领幼儿的审美 。 师 :卢梭作品更多地选用深绿色,丛林茂密,层层叠叠,看起来很深远。 小朋友更多地选择了浅绿色,看起来更明亮,让人感觉很舒畅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欣赏活动,最主要的特点在以下几方面:
1.回应 。 在欣赏活动中 ,没有单一说教 ,而是通过不断融合孩子们的回答进行更巧妙的连接 (有效回应),来达到引领孩子审美的效果。 比如,在孩子们观察 《奇异的景色》时,有孩子说“那树上停着的是鸟儿”,也有的说“那是一个从丛林中走出来的人”。 我顺着孩子的思路回应:“对啊,卢梭画的人就像动物,画的动物看起来又好像是人。 ”
2.自然。 活动中欣赏的是描绘自然的《丛林组画》, 观察的是真实的热带雨林, 就连绘画工具也都是自然物。 更重要的是,整个欣赏活动,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自由表达、自由创作。
绘本《小蓝》源于澳大利亚的童书作家兼插画家盖·却普曼,她“巧妙地将人类长久以来对归属感的追寻,以及柳树图案的神秘之美结合在一起,本书不只是一个故事而已,更是一件值得代代相传、永久珍藏的艺术品”。绘本中真挚动人的故事借助精致华丽的创作,传达了一个简单诗意的叙述,特别美,孩子们跟随小蓝寻找家,跟随故事进入一个美的世界。而故事最后,那一个蓝白相间的中国瓷盘是亮点,以此为切入点,我设计了这样一节美术活动《小蓝》,意在通过活动,让孩子欣赏美丽的艺术,感受青花瓷的独特美,并且尝试创作,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
活动目标:
1.阅读绘本,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对画面的想法。
2.尝试分段绘画,体味青花瓷的艺术美。
3.在读读画画中,大胆创作,体验让画笔讲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与绘本相匹配的PPT。
2.白色扇形纸,蓝色油性笔,白色圆形纸。
3.扇形小蓝图片人手1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兴趣。
1.结合PPT,故事引入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一个小女孩迷路了,她在哪儿?你发现她了吗?
她一身美丽的蓝衣服,她的名字叫“小蓝”。小蓝迷路了!她想要回家,一直大声地喊叫,但是等了好久,都没有人来找她。
2.讲述故事,进入情境
终于有一个男孩走进了森林。“咦,你是谁?”小男孩问。“我叫小蓝,我迷路啦,我好想回家。”“我叫威尔。”小男孩说。
提问:小蓝迷路了,你们愿意和威尔一起帮她寻找家吗?
(评析:故事引入,借助美丽的画面,孩子们很快进入情境,静静地欣赏,美好的艺术探寻之旅开始啦!)
二、阅读故事,分段绘画
1.欣赏图片,尝试创作画面一
教师讲述绘本内容:小蓝说:“我家附近有木头桥,还有阶梯通到山上。我好想念我家的山。”
教师提问:小蓝的家有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绘本内容进行创作。
教师:那我们把它画下来,做成一幅地图,再拿着地图去帮小蓝找家吧。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小盘子,大家拿出一张纸,画一画吧。
2.阅读故事,尝试创作画面二
教师讲述绘本内容:小蓝说:“我家有一条蓝色的小河,在杨柳树下闪闪发光。我好想念我的小河。”威尔说:“我家也有一条小河,在芦苇中潺潺流过,几乎和你家一样。”他们在芦苇和小河中寻找,但是,他们找不到小女孩回家的路。
教师提问:小蓝的家附近还有什么?她想念什么?你会把它画下来吗?
幼儿创作。
3.欣赏图片,尝试创作画面三
教师讲述绘本内容:“我家有很多蓝色的树。”小蓝说,“树上有很多像球一样的苹果,我好想念我的苹果。”“我家有很多绿色的树。”威尔说,“树上开满像云朵一样的花,几乎和你家一样。”他们爬到树上,从树枝间看下去,但是,他们找不到小女孩回家的路。
教师提问:小蓝的家附近还有什么?她想念什么?你会把它画下来吗?
幼儿创作。
4.阅读故事,尝试创作画面四
教师讲述绘本内容:小蓝说:“我家有一座花园和一座皇宫。我想念我的皇宫。”威尔说:“我家有一座果园和一栋温暖的小屋,几乎和你家一样。”他们一边捡梅子,一边在树下寻找,但是,他们找不到小女孩回家的路。
教师提问:小蓝的家附近还有什么?她想念什么?你会把它画下来吗?
幼儿创作。
5.欣赏图片,尝试创作画面五
教师讲述绘本内容:小蓝说:“我家有爸爸和很多蓝色的鸟,我真的好想念我爸爸。”威尔说:“我家有奶奶和很多母鸡,几乎和你家一样。”他们在鸡群中寻找,并且越过门口的栅栏,还是找不到小女孩回家的路。现在,怎么办?威尔说:“你可以跟我一起回家。”
教师提问:小兰的家附近还有什么?她想念什么?你会把它画下来吗?
幼儿创作。
(评析:阅读故事,欣赏画面,分段创作,感受美好。故事很美,画面更美,孩子们的创作同样不赖。他们在不一样的画纸上展现心中的故事,他们在帮助小蓝找寻家的过程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分段创作,孩子们不知不觉进行的是一段美好的创作旅程。)
三、揭晓结局,感受惊喜。
1.欣赏图片,探寻秘密
总结:小蓝不是真正的小女孩,那她是什么呢?(有小蓝图案的瓷盘碎片。)
2.答案揭晓,感知瓷盘
原来,奶奶的橱柜上面,有一个蓝白相间的中国瓷盘。这个瓷盘缺了一小块,那是很久以前,奶奶去野餐的时候,不小心打破的。
3.小蓝找家,圆满结局
奶奶把小蓝粘回磁盘缺口的地方。威尔笑着说:“小蓝终于找到她的家了。”奶奶说:“恩,安全又圆满的家。”
4.触摸青花瓷,感受艺术美
提问:“你知道这种白底蓝花瓷盘的名字吗?”
介绍青花瓷:青花瓷是中国民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它只有蓝、白两种颜色。中间的盘底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画,它的周围可以有很多的图案或线条,但他们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着的。
5.完成创作,分享作品
刚才,小朋友们已经完成了5幅画,老师再把“小蓝”也发给你们,大家一起把它拼成完整的盘心,贴在白色的盘底上,注意一下粘贴的位置。
现在,大家再用有规律的图案或线条,来装饰盘边吧。
(评析:故事给了孩子一个美好的结局,也给了孩子一个美好的画面,孩子们豁然发现,自己的创作原来也可以这么奇妙。此时,介绍青花瓷,显得那么水到渠成,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美是浸透到骨子里的,孩子们此时应该能懵懂感受到,他们也会惊喜于自己的创作,因为“青花瓷”真得很美!)
四、结束活动
小蓝找到自己的家了,小朋友们也完成了自己的青花瓷盘。现在,大家一起拿着瓷盘,把小蓝的故事讲给其他好朋友听吧。
评析:以故事开头,用故事收尾,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述小蓝的故事,分享作品,相互欣赏,这一段艺术探寻之旅就这么意犹未尽……
活动反思:
初次拿到绘本,我就被里面的精致唯美的创作所震撼,我想:艺术的感染没有界限,孩子们也会喜欢上《小蓝》吧。的确,绘本给了孩子一次美好的旅行,他们在边阅读边创作的过程中,逐渐体味青花瓷的独特魅力。我独辟蹊径,给孩子准备别致的材料——一个折成扇形、可以逐渐打开成圆形的绘画纸。孩子在创作过程中,一步一步,用画笔叙述故事,用蓝色和白色激情碰撞,感受故事的意境,感知青花瓷的独特魅力。最后,他们创作完毕,画纸全部打开,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创作成果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呈现,创作体验和成功感给了他们心灵强烈的冲击。艺术活动就是要这样,让孩子在探索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得到熏陶,身心获得愉快体验。
1.通过提问和观看幻灯片,引导幼儿运用各种线条和图案,大胆的、富有个性的创作各种动画形象。
2.幼儿能够初步合理的布局画面的位置和大小。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运用各种线条和图案,大胆的、富有个性的进行创作。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合理的布局画面的位置和大小。
活动准备:
1.课件、示范画。
2.每位幼儿一份画材:卡纸、记号笔。
3.音乐《别看我只是一只羊》、钢琴曲
活动过程:
1.导入。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杨老师想带你们到好玩的动画世界去,你们想去吗?好,我们出发!老师和孩子们随音乐来到活动场地。
2.谈话引出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回忆,总结动画形象的特征,为幼儿自己创作提供思路
“刚才的的音乐小朋友是不是都很熟悉?”
“对了,是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的主题曲。”
“那小朋友喜欢里面的哪个动画形象呢?它长的什么样子?”
3.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丰富幼儿对各种动画形象的记忆,为幼儿大胆、富有个性的创作提供帮助
“杨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动画形象请小朋友欣赏,再看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它们的样子和特点。”
4.教师示范讲解。
设计意图:此过程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出怎样才能合理的布置画面
教师示范讲解并引导幼儿通过对两幅大小布局不同的画进行比较,总结出合理的画面布局方法。
5.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6.展示作品,教师讲评。
活动结束:
1、尝试用树枝想象造型,并大胆讲述。
2、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树枝、松果、树叶、纽扣、彩纸、橡皮泥、底板等。
【活动观察】
进区活动开始后,老师先介绍了今天美工区的活动主题《好玩的树枝》,让幼儿尝试用树枝想象造型。老师为幼儿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树枝、松果、树叶、纽扣、彩纸、橡皮泥等,还准备了每人一个底板。在活动开始前,老师还让幼儿欣赏了许多树枝组合画的图片,有房子、太阳、动物、人物、滑滑梯等等。张若菱来到美工区,她选择了树枝拼搭。她很专注地拿了几根长短大致相等的树枝拼在一起,很快搭出了一座房子的轮廓。接着,她在房子上面放了一排剪碎的彩纸,她说这是白云。然后她选了三个红色的`瓶盖放在房子里当“窗户”,并用橡皮泥做了两个圆点上去。我问她:“这两点是什么呢?”她说:“这是开窗户的。”我说:“窗户是什么样子的呢?”她想了想,然后把两个圆点拿了下来,接着又用橡皮泥做了个十字架放在瓶盖上,让“窗户”更形象,她还在两个窗户中间放了一个贝壳,她说这是装饰房子的。接着她又用橡皮泥做了一扇门的形状,并在门上放了一个纽扣,她说这是开门的把手。很快,房子的基本构造做好了。她看了看自己的作品,感觉不够丰富,然后她又拿了几个松果当装饰,她选了一个黄色的松果放在左上角当“太阳”,接着放了几个松果在房子旁边。她还拿了一根扭扭帮,只见她把扭扭棒的上端卷在一起,然后把它放在房子旁边,并在周围放了几个纽扣在四周,她说这是房子周围的花,很美。最后,她在右下角放了一个螺。我好奇地问她:“这螺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她神秘地靠在我耳边说:“这尖尖的是花仙子住的,不能告诉别人。”我笑着看着她点点头:“谢谢你,我替花仙子感谢你!”她听了特别开心。
【活动分析】
1、材料准备丰富,幼儿理解用树枝拼搭自己喜欢的造型,并进行装饰。
2、孩子们根据树枝的形状进行拼搭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缺乏想象,更多的是用来拼搭房子或者树,模仿者较多。教师可多提供些图片供幼儿参考,让幼儿通过想象进行拼搭,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
3、可以把孩子的作品拍下来或者让幼儿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也可以让幼儿自己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让幼儿互相点评。
【活动反思】
1、教师在活动前要多介绍树枝的组合,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展示一些立体的难度大点的作品让幼儿欣赏、制作,可以多些立体造型的作品。
2、提供的图片可以再丰富些,教师可以做一些作品摆放在区域里让幼儿感知、欣赏。
3、提供的底板太小,树枝太大,可利用空间较小。
花伞设计师
这是一节大班美术活动,在上课一开始老师就用一个有关花伞的谜语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接着运用多媒体给幼儿看各种各样的花伞的图片(要有选择的给幼儿看)然后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花伞并说出理由这时候老师在一旁补充,让幼儿说出这些花伞的特征比如:形状,颜色和图案,老师这时拿出一张准备好的花伞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想办法怎样把这顶伞变得立体起来,接着老师要在旁边操作给幼儿看,然后让幼儿自己也设计一把漂亮的花伞,老师在旁边给予指导(先画图案再上色),老师把幼儿画好的花伞拿出来展示。让幼儿自己介绍自己的花伞或者是自己喜欢的花伞,有些什么规律和形状等,要及时鼓励幼儿。最后问幼儿怎样把花伞撑起来(用吸管)老师示范怎样贴在花伞上。结尾配上下雨的音乐让幼儿回教室(课后延伸)。
目标:
1:感受画面的合理,学会用线条,颜色装饰。
2:学会将平面的伞面变成立体的。
3:感受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感受创作的快乐。
本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以“大班创意美术活动”, 以及活动涉及的教师与幼儿为研究对象, 深入幼儿园大班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在幼儿园自然情景下, 参与、记录整个教育教学过程, 不断反思和探讨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与策略等, 作出分析与总结, 并在下一步研究中作出相应的调整, 在不断地总结与调整中开展本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逐渐形成了一套创意美术活动教学模式, 即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引发幼儿体验和想象———鼓励幼儿大胆创作———进行适宜的评价。这一模式在 我们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和发展。
一、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幼儿学习和探究的原动力, 特别是学龄前的幼儿, 其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情感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最终效果。幼儿容易受情感支配, 那些新异的物品、有趣的游戏、拟人化的情境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 并可维持一定的时间。可见,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 我们首先要抓住幼儿的兴趣, 从“趣味”着手, 以游戏性或情景导入, 让幼儿在参与热情和探究欲望的带动下, 投入活动。例如, 在大班创意美术活动《群鸟》的导入环节, 教师以头脑风暴的形式提出“看谁一口气说出的鸟类名称最多”, 一下子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 他们积极调动以往的经验, 说出了许多鸟的名字。大班幼儿有了初级的竞争意识, 他们特别希望在游戏中获得胜利, 因而情绪会立即被调动起来, 活动气氛十分活跃。
二、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
观察是为了在幼儿创作之前积累丰富的表象和感性经验。因为对于不同的幼儿而言, 他们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区别。通过观察和讨论需要进行创意的主题, 一方面可以唤醒幼儿原始的经验, 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幼儿从不同的层次、角度加深对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弥补个人观察的缺失。
同时, 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即创意作品需保留最基本的事物属性, 如毕加索的油画《格尔尼卡》虽然运用了创造性的夸张与变形, 但还是保留了公牛的犄角及妇女、婴儿的基本形象, 让我们能从画面形象中解读作者表达的呐喊。由此可见, 事物属性特征是创作的基本元素, 幼儿需要通过观察和讨论进一步明确事物的本质特征, 这有利于幼儿抓住重点进行再创造。
三、引发幼儿体验和想象
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 幼儿对于创意主题有了客观的认识, 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和视觉表象。如何将观察讨论的结果转变成幼儿的创意美术作品呢?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一定的创作原则引发幼儿的体验和想象。体验是为了增进幼儿对创意主题的情感同化, 当幼儿对于创作主题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时, 他能理解主题的内涵, 并进一步激发创意的欲望和灵感。想象是为了让幼儿在头脑中对创作主题进行预创造。教师可以以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想象。在A班的创意美术活动《有趣的长形画》中,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台湾作家几米的长形画, 在他们了解了长形画的形式和夸张的手法后, 通过提问引发幼儿进行体验:“你在生活中遇见过哪些长长的情景? ”幼儿的话匣子立刻被打开, 有的说看见堵车的时候, 汽车排着长长的队;有的说和妈妈放风筝的时候, 看见风筝飞得很远很远;有的说爬山的时候, 要走很长很长的路……孩子们有了作品的欣赏和自我体验的畅谈, 就为接下来的想象奠定了基础。根据孩子的体验, 教师进一步激发他们想象:“请小朋友想一想, 还有可能发生哪些长长的事情, 且这些事情是在你的梦里或者脑子里出现过的? ”孩子们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创意, 有的说:“我想在草坪上跳舞, 而且蹦得高高的, 快蹦到天上。” (图二) 有的说:“我有一次感觉我的脸被拉得很长很长, 我觉得自己很滑稽。” (图五) 有的说:“我希望我家有一个长长的滑滑梯直接通到幼儿园, 这样每天上学我只要坐着滑滑梯就能到幼儿园了。” (图六)
(从左到右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 (从上到下 :图五、图六)
可以说, 体验和想象是创意美术活动中比较关键的环节。通过集体讨论和畅想, 幼儿的情感产生集体化的共鸣, 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散。如果幼儿在介绍自己的创意想法时, 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 就会在以后努力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这样获得的创意作品不仅能抓住主题和要点, 还能体现成人意想不到的创意。
四、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教学活动中, 要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空间, 肯定幼儿的创意, 鼓励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下创作, 在教师的鼓励中树立自信, 养成独立创意的习惯。对于创造性想象力较弱的幼儿, 我们允许幼儿模仿他人或作家, 但是必须在模仿中有一定的改变和创新。对于创造性想象力较强的幼儿, 我们鼓励他们自由发挥, 希望他们能挖掘出更深更广的创意潜能。当幼儿出现笔误时, 我们鼓励幼儿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作品, 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稍加改动, 形成新的创意作品。在A班进行的创意手工活动《未来新型通讯工具》中, 孩子们为自己的新型通讯工具设计了草图, 并利用废旧纸盒、纸杯、毛根、吸管等材料进行了手工制作 (图七) 。在制作过程中, 个别幼儿由于材料限制, 不能达到原始草图的效果, 我们就鼓励幼儿不放弃自己的创想, 尝试换一种材料或者换一种方式。孩子有了教师的信任和鼓励后积极开动脑筋, 顺利地完成自己的设计 (图八、图九) 。可见, 情感激励对于幼儿的创作有很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需要, 适当、适时地进行肯定和鼓励。
五、进行适宜的评价
詹姆斯·哈林顿 (JamesHarrington) 指出:评价是关键, 如果不能评价, 你就不能控制;如果不能控制, 你就不能管理;如果不能管理, 你就不能提高。 ①教育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可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在创意美术活动中,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具有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 使幼儿树立初步的审美观, 鼓励幼儿向更广的艺术空间探索, 形成创新意识和独立个性。
1.强调多元化评价
在创意美术活动中, 多元化的评价一方面是指以美术的各种形式标准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 另一方面是指评价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多元的评价者。首先, 我们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时, 不再看“像不像”, 而是看幼儿的颜色运用、线条和图形的组合、构图布局的平衡、概况和符号表征, 看画面是否生动活泼、稚拙有趣味、感人, 看作品能否充分表现出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等, 从各种作品细节中发现幼儿的努力和进步。其次, 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者, 而扩展到幼儿、同伴和家长。只有将涉及幼儿的所有人 (包括幼儿自己) 的意见、观点都加以综合, 才能真正反映幼儿的发展。在实践中, 我们会请幼儿评价同伴的作品, 让幼儿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到评价活动中, 他们会以同龄人的视角解读作品, 发现我们所不能捕捉到的细节。同时有助于幼儿形成一定的艺术评价标准, 提高其艺术评价能力及自我反思的能力。我们也会请家长评价幼儿的作品, 让家长参与到实践研究中, 促进家长与幼儿心灵的沟通, 以及对幼儿美术作品的理解, 形成全面的层次丰富的教育评价体系。
2.强调创意美术活动过程的评价
美术活动的结果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反映, 美术活动开展过程中蕴藏着一些有评价价值的成分。我们不仅要注重对活动结果的评价, 还要留意过程性的评价。因为注重结果只是急功近利的表现, 有时幼儿的发展不一定能在外显性的结果中呈现出来。可能在活动中, 我们能找到幼儿发展的蛛丝马迹。如幼儿对大师作品的观察更细致, 对美的作品的体验更深刻, 在开展想象讨论时, 更愿意积极地参与互动, 这些表现都是无法在幼儿的作品中得到体现的, 但这确实是幼儿真实存在的发展。因而我们在创意美术活动中, 要注重过程性的评价, 收集幼儿在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和发展, 为改进教与学的策略积累经验。
3.强调个体内差异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把评价对象集合中的各个对象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把某个对象的各个侧面相比较的评价方法。 ②这是相对于“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而言的, 相对评价或绝对评价是以外在的或群体的标准作为评价体系, 而个体内差异评价只是针对幼儿个体的内在评价体系。由于幼儿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不同, 幼儿的智力水平和能力发展形成了差异。对于大班幼儿而言, 他们个体之间本身就存在发展差异, 如果进行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的话, 则很难发现幼儿个体真实的发展。只有对幼儿进行纵向比较, 观察幼儿在主题探究中和美术创意中的发展变化,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 才能“因材施教”, 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和能力水平开展教育活动。不仅使幼儿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创意美术活动也能够取得最佳效果。
我们欣喜地发现, 在实施创意美术活动以后, 孩子们更喜欢画画和手工等艺术活动了。他们比以往更大胆和自信, 都十分乐意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作品不仅在线条上更流畅, 颜色上更优美, 而且创造性更突出, 个性更强烈。这坚定了我们后续研究的信念, 我们将以幼儿为中心, 保护他们的美术探究兴趣, 提高幼儿美术创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美术回归幼儿的世界, 让美术真正成为幼儿自我表达的一种工具。
参考文献
[1]王小英.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教学对策[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2) .
[2]刘胜林.试论幼儿的创造性特征以其教育[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5) .
[3]崔红英.在艺术教育中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 2008, (1) .
[4]何茜.幼儿园艺术活动设计的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6.
[5]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7.
大班幼儿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熟练的绘画技能,对新鲜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沙子对于幼儿来说,是熟悉且受欢迎的,而沙画这种创作方式对幼儿来说,更是新颖刺激的。我想如果把沙画运用到幼儿园美术活动之中,一定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创作欲望,调动其想象力来进行美术创作,体验到沙画活动的乐趣,于是我设计了“创意沙画”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在了解沙子特性的基础上,探索沙画的制作方法,并进行简单的沙画制作。
2.在探索沙画的作画方法中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大胆创新,从而激发他们对艺术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塑料碗装沙子每人一份、作画用的沙盘每人一个、海景沙画视频两段、桌布、大沙盘一个、展示台
活动过程:
一、导入,感知沙子的特性
师:“小朋友们好!看一看老师准备了什么?
幼:啊,是沙子!
师:来,我们抓一抓,摸一摸,感觉怎么样?
幼儿:松松的,软软的……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抓起一把沙子,让它慢慢地从拳眼里撒下去,看一看下面是什么样子?
幼儿:像小山、像小馒头......
师:对!那么,请你们仔细想想,怎么用沙子来表示落在地上的雨点呢?(幼儿尝试)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落在地上的雨点”,哇!沙子好神奇哦!其实,这些沙子就是老师去海边时带回来的,你们去过海边吗?你在海边都看到了什么?
评析:沙子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具有细小、松散等特点,容易诱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欲。因此,我发现,用沙子进行活动前的引入,对幼儿有新鲜感和刺激感,他们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
二、观看视频,学习沙画制作方法
1.观看视频,感知沙画的制作方法。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海边的景色真漂亮!不过还有更漂亮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沙画大师带来的各种各样美的事物和景色。
师:小朋友们,这样的画是不是很美啊?你们有没有发现是怎么完成的呢?
幼儿:就是用手画的,好像是沙子吧……
师:嗯,有的小朋友已经猜对了,这就是创意沙画,是用手把沙子画成各种你想要的美的东西。下面我们再来看一次,不过,在看沙画师表演的时候,我们可以假装自己手里有很多沙子,然后和他一起来作画,仔细观察,他用的是手的哪个部位?他是怎样画的呢?
评析:在观看美术大师的沙画表演中,幼儿寂静无声,他们深深地被沙画艺术的神奇所感动,那富于变化的表现力,充满动感的表现形式,幼儿深深感受到艺术对美的期盼。
2.讨论沙画的作画方法。
师:看完了,现在,谁来说一说刚才你看见他画了什么,是用手的哪个部位?怎样画的?
幼儿:用手指推出海浪,用指尖点出水花;用指尖画出海鸥、星星、和椰子树;手掌刮出海平面;用大拇指刮出花瓶和人物......
教师小结:在进行创意沙画时,我们可以这样做:用手指点、用手指画、用四个手指画海水、用手掌侧面画大面积、用手轻撒沙子……还可以重复作画等。
评析:不同于以往的绘画方法,用沙子和手作画,让幼儿对绘画有了全新的认识,懂得只要想表达,身边处处有舞台,万物皆材料,从而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幼儿的参与热情。
三、幼儿自由进行创意沙画,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构思。
师:沙画有这么多的作画方法,你们想不想自己亲自画沙画?
幼儿:想。
师:不过,小朋友记住,在进行创意沙画之前,一定要先想一想要画什么、在什么位置、用手的哪个部位、怎样画,想好以后就可以画了。沙画可以重复作画,所以如果你画完一幅,可以让老师给你拍下来,再继续作画,然后我们就可以在大屏幕上一起欣赏了!那么,现在就开始吧!
2.幼儿开始创作,老师巡回指导并用相机拍照。
3.在大屏幕上欣赏幼儿作品,共同讨论其作法。
师:刚才,老师拍下了好多漂亮的沙画,我们来看一看都是谁的呢?说一说,他用的什么方法啊?
(请个别幼儿大胆讲述画面内容)
4.鼓励幼儿在展示台现场作画。
师:小朋友们的创意沙画太美了,现在谁能来展示台这里为我们现场作画呢?
评析:在一段时间的创意沙画后,习惯性的表扬已不能保持幼儿活动的热情,这时,我用相机将幼儿作品拍照,满足了幼儿自我张扬的欲望。同时,对幼儿作品的肯定,不会让幼儿的自尊心“膨胀”,有形的肯定反而会激励幼儿制作出更好更多的作品,也为下面小组协同作画奠定了心理基础。
四、分组合作,协同作画
师:小朋友们,快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大沙盘,小朋友们可以自己继续作画,还可以和好朋友合作完成,你们说好不好?
幼儿:好!
(幼儿继续作画或者分组协同作画)
评析:在幼儿共同讨论他人的制作方法后,幼儿又在同伴身上不同程度地汲取了更多宝贵的经验,有了“再试一试”的强烈愿望。此环节顺应了幼儿的心理,让他们在讨论、观看过后,共同制作,这样更好地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让活动在快乐中自然地结束。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画同一事物、尝试画各种景物和事情,如公园、城市、旅游所见,春游,打雪仗等。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我选择用沙子进行绘画,这是针对本班幼儿绘画的特色教育而设计的,可以让幼儿自主地去尝试体验。
一、教学内容与材料新颖独特,贴近幼儿生活
本节活动的材料和教学内容都来自于幼儿生活,幼儿易懂、易创作,能够随时发挥自己的内在潜力,把自己所见、所想、所感通过视觉媒介转化为自己的作品,完全以个人的生活素材创作出作品,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具有很好的生活性和拓展性。
二、幼儿掌握了“主动权”,自主学习
此活动以幼儿的自主活动为主,让幼儿通过自我学习的过程,体验、感知、学习沙画,产生探究、讲述的兴趣,在活动中注重过程,而不片面强调活动的结果。
此外,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没有过多的干预,和幼儿一同观看制作过程;组织幼儿讨论制作方法;共同欣赏作品等等。给了幼儿宽松的活动空间,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创作,充分释放自我,表达自己的想法,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多元评价延续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绘画活动和幼儿的兴趣点、心理状态、稳定的注意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我们进行正确评价的一个依据和标准。本节活动,我一直充分挖掘幼儿的闪光点,言谈举止中及时地给予肯定,同时,鼓励可贵的创作勇气,采用多元的方式进行评价。比如用拍照的形势,让幼儿共同欣赏作品,鼓励同伴间互评,说说喜欢作品的原因以及创作方法等。多元化的评价让我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有了很多交流、理解的平台,使我们的创意沙画活动在课堂内、课堂外都得到了较好的延续。
1、幼儿自主探索,观察自行车,初步知道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2、初步学会用自己的线条描绘喜爱的自行车,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写生与想象的愉悦。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6辆自行车模型、纸、笔。
三、活动重点和难点:
重点:仔细观察与写生自行车模型。
难点:启发想象,添画成一辆自己的自行车。
四、活动过程:
(一)、画记忆中的自行车,导入课题。
1、上次我们做了个统计表,我发现呀,在“我想要的玩具”这一条里,有好多小朋友写的都是想要自行车,那我们今天来画一画自行车好不好?
2、现在你们想一想,你想要的自行车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把他画下来。比一比,赛一赛,用笔直接画看到过的自行车,看谁画的最快!
(二)、观察、认识自行车结构,写生自行车模型。
1、刚才呀,xxx小朋友画的最快了,而且这辆自行车上什么都有了。
2、让幼儿打开课前用布罩起来的自行车模型,请幼儿将自己刚才记忆画的自行车以自行车模型作比较,观察、认识自行车结构。
3、教师运用课件进一步介绍认识自行车的主要零部件。
4、请幼儿自己操作电脑,装配一辆自行车,通过拼图游戏使幼儿弄清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引导幼儿注意注意车轮、车架、车把、齿轮、坐垫之间的位置。
5、拼图完成后,请小朋友写生,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用自己的线条花一辆完整的自行车模型。
6、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幼儿要仔细看、认真画,展示画的完整的作品。
(三)、启发、想象,添加成一辆我喜欢的自行车。
1、自行车的用途是什么呀?(不用走路,比走路快……)
2、蔡老师也写生了一辆自行车,你们看看他和你们画的有什么不一样。(添加了很多东西)
3、小朋友也来设计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比比谁设计的自行车功能最多。
4、
幼儿作画,多媒体循环播放以添加的自行车作品,开拓幼儿思路。
(四)、展示作品、分享交流。
1、展示幼儿作品。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画的自行车有些什么功能。
草纸在湘西的农村比较多,其纸张厚、质地软、纹理粗糙、颜色呈土黄色。本课主要是利用这种土材料结合民间面具文化让幼儿制作面具的同时感受其面具文化。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认识面具感受面具文化。
2、让幼儿在游戏和装饰简单面具活动中,体验装扮自己、装扮别人、“猜猜我是谁”的快乐。
3、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按照自己的意愿,巧妙地装饰简单面具。
4、运用撕、挖、拼、贴、画等简单方法装饰面具,同时表现动手创造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生对装饰简单面具材质的认知和面具造型趣味的表现。
三、教学难点
简单面具造型的趣味表现。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具与相关材料
幼儿:草纸、各类色纸、毛线、颜料、笔、剪刀、胶水等。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谈话式导入:
1、导语:上课之前,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节目,要不要?
2、教师分别把藏在讲台里面五个造形各异的面具戴在自己的脸上,并分别问学生:好玩吗?有趣吗?还想看吗?再来一个要不要?幼儿看着这几个奇怪而有趣的面具都非常的惊奇和兴奋。
3、接着师问:刚才老师戴的这些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面具。对面具的外形进行简单分析,如:三角形、圆形、方形等,引导幼儿发散思维(除了这些形状还可以是„„形状)。这几个面具是根据自己的喜好,用不同的材料和鲜艳的色彩装饰完成。(教学设想:该游戏的设计,有两个目的:首先是通过游戏使幼儿对该课的学习产生兴趣;其次是希望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戴面具装饰的乐趣。)
(二)、欣赏
课件展示几副生动有趣的面具(民间面具、现代面具、学生做的面具,一些题材不同材质不同的面具)让幼儿更深一步了解面具,感受面具文化,进一步提高制作的兴趣,拓展幼儿视野。
(三)、材料介绍:
师:我们今天制作面具要用到哪些工具材料呢?(草纸:出示实物,教师简单介绍:草纸使用山上的竹子和田里面的稻草碾碎后加工制作而成,在草纸上面很容易撕挖出各种形状;笔、调色盘、颜料、彩色纸、浆糊等:这些是用来贴画在草纸上的)。
(四)、制作讲解:
1、老师取出一张草纸问:要把面具的脸型、眼睛、鼻子、嘴巴做出来,你打算怎么做?(几个幼儿上台动手试着制作,给与适当提示,老师总结方法,)
2、课件展示方法:刚刚同学制作时用到的几个主要制作方法:撕、挖、拼、贴、捆、画。还有些其它的方法我们孩子们可以自己再去发现。
(五)、幼儿作业:
1、作业要求:
根据自己的意愿装饰出一个漂亮的面具,大家一起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2、幼儿作业:(课件播放轻音乐并循环展示部分范例面具)
教师巡堂辅导。及时展示部分有创意的面具,扩展其他同学的创作思路;对学生的造型、色彩等方面作个别辅导。
(六)、讲评:幼儿自评、互评、教师讲解。
(七)、游戏活动:一起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戴上自己设计制作的面具寻找自己的好伙伴;并把自己制作的面具介绍给大家(做的是一个什么面具、自己是怎样想的,你最喜欢同伴面具的哪个地方等简单的给作介绍);教师共同参与幼儿的游戏活动之中。
绘画是以感受美和表现美为基础的,同时又是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维持心理的有效途径,是幼儿用来传达情感的视觉语言。对于3岁的幼儿来讲,绘画有一定的困难,因为这时幼儿的手肌肉尚未成熟,手臂动作很难控制,因此,他们的绘画只能画出一些乱线、乱点或乱色块,根据以上特点,为了让幼儿体验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快乐,并从生活经验出发,从兴趣入手,利用幼儿画点、线、圆的形式设计了这堂课。
活动目的:
1.会用点、线、圆综合表现蛋宝宝的肢体动态。
2.体验节日的快乐,增进绘画的兴趣。
重点:用线条表现蛋宝宝的肢体动作。
难点:在蛋壳上画出面部表情。
活动准备:
粘有半个蛋壳的舞台背景图人手一份,记号笔每人一个,卡拉OK庆祝“六一”、幼儿仍沉浸在节日的快乐之中。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起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在‘六一’这一天都做了什么?”
(跳舞、唱歌、买新衣服、到游乐场玩……)
2.师:“你们高兴吗?高兴时脸上表情会怎么样?”(请个别幼儿表演高兴的表情)
(评析:谈话导入契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兴趣很高,纷纷举手发言,幼儿表演时面部表情丰富,有的害羞微微笑,有的放声哈哈笑,憨态可掬,十分可爱。)
二、观看庆祝“六一”卡拉OK,调动幼儿经验
师:“电视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唱歌、跳舞)
师:“谁来模仿一下电视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跳舞的?引导幼儿表演四肢的跳舞动作。”
(评析: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喜欢唱歌跳舞,所以幼儿舞蹈动作千姿百态,有部分幼儿还做出了小动物的模仿动作。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选出动作比较优美的幼儿上前示范。)
三、教师示范,幼儿操作
师:今天蛋宝宝也来到我们班,想和电视上的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那你们想让蛋宝宝怎么跳舞呢?请你们画出来。
1.教师示范。
教师边说边画:蛋壳就是蛋宝宝的脸,先画上它笑着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然后在蛋壳的旁边画上它胳膊、腿的跳舞动作。
(评析:示范会限制幼儿的思维,但小班幼儿第一次在纸张以外的材料上作画,缺乏一定的技能技巧,否则幼儿会感觉无从下手,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的示范。本次活动我示范了两次,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幼儿自己画,教师辅导。
老师:蛋宝宝的舞蹈动作可多了,他想和老师画的动作不一样,谁来帮帮它们?
老师把示范画背过去,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并提示小朋友要给蛋宝宝添画笑的表情。
(评析:尽管老师在幼儿作画前进行了示范,但仍有部分幼儿东张西望不敢下笔,有几个大胆的孩子先画了以后,我及时鼓励和引导,其他幼儿才试着下笔。在蛋壳上画五官,幼儿掌握不好,拿笔的小手晃晃悠悠。鼻子小嘴只能是看似相像,动作虽显得简单,但很生动。个别能力弱的幼儿需要老师手把手指点。)
3.作品分享、交流。
把幼儿作品一一展示在黑板上,让幼儿互相欣赏,然后说出最喜欢哪一个蛋宝宝,并模仿其动态。
(评析:在评价过程中,幼儿能指出自己喜欢的作品,不能用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的幼儿都很愉快地手足舞蹈,好像自己就是蛋宝宝。)
五、活动结束
我们一起把这些蛋宝宝展示到外面去。让大家都来欣赏。
(评析:蛋宝宝展示活动吸引了邻班的大班幼儿及家长,都感到好奇,有的幼儿当场就要求妈妈给他弄鸡蛋壳,画画拿给老师看。)
六、活动延伸
区角游戏“小舞台”。让幼儿自由表演,播放卡拉OK《庆祝六一》。
(评析:幼儿游戏激情很高,有平时很内向的幼儿也敢于表现自己了。)
教学反思:
让孩子在蛋壳上作画,既体现了环保、节约教学的教育观念,又使孩子体验了在不同材料上作画的快感,极大提高了幼儿的作画兴趣。虽然幼儿的笔法显得稚嫩、笨拙,但画出的人物栩栩如生,百态奇出,很是可爱,充分表达了内心的情感。
从幼儿的画面可以看出,每个蛋宝宝都在独自跳舞,各有各的动态表情,这也反应了幼儿的年龄特征,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很弱。
1. 能积极尝试、大胆探索并初步掌握两人面对面快速平稳通过独木桥的方法。
2.锻炼运动中的平衡能力, 提高身体协调性。
3.学会互助, 懂得谦让, 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阅读过故事《小羊过桥》, 能快速平稳地在高50 厘米、宽20 厘米左右的长凳上行走。
物质准备:长凳10 条, 羊角装饰10 对, 《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音乐, 《拥抱春天》音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羊过桥》的故事你们看过吗?为什么两只小羊都掉进河里了呢?我们来帮小羊找找过桥的方法吧!
二、开始部分
1.跑步热身。教师带领幼儿绕长凳摆成的长方形慢跑、“S”形跑, 在低矮的平衡板上快步走、横走、蹲走。
2.游戏“走独木桥”。师:三个深呼吸, 放松走一走, 跟我一起来上桥!两个胳膊侧平举, 桥上就数我最稳! (背景音乐《羊羊小心愿》。幼儿跟随教师依次上桥, 教师提醒幼儿注意间距, 不推不挤)
(分析:以上两个准备运动既活动了幼儿全身肌肉, 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桥上动作做了身体平衡的练习准备)
三、基本部分
1. 两两一组探索过桥方法。师:因为两只小羊都想过桥, 互不相让, 不懂合作, 所以才掉下河!你们想帮助小羊找到过桥的方法吗?现在两两组合找座小桥, 尝试一下用哪种方法合作过桥最安全, 最平稳。 (背景音乐《奇思妙想喜羊羊》。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观察, 发现创新方法给予肯定和鼓励, 对能力稍弱的幼儿给予保护)
2. 幼儿展示, 师幼点评。师:刚才小朋友都很努力, 有的组想出了好几种方法。现在我请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认为最好的方法。 (两组小朋友同时比, 结束后重点点评侧身过桥和下蹲过桥, 并比较出最快速、最平稳的一种过桥方法)
3. 集体练习下蹲过桥的方法。师:刚才我们找出了两种安全的过桥方法, 一种是侧身过桥, 一种是下蹲过桥。眼看天就要黑了, 我们来练习最快的下蹲过桥吧! (背景音乐《别看我只是一只羊》)
(分析:这一环节重点练习下蹲过桥的动作要领:会面后先商量谁做下蹲者, 下蹲者低头或跪或蹲, 双手抓紧板凳边沿保持稳定。口诀是下蹲、低头、抓凳边。另一人手扶下蹲者的背部, 支撑腿站稳, 摆动腿跨过下蹲者背部, 转移重心落地撤回支撑腿, 口诀是扶背、摆腿、转重心。练习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相关动作技能。多次练习, 视情况灵活把握运动量)
4. 竞赛游戏“小羊过桥”。师:你们真棒!现在请小朋友们戴好羊角, 我们要扮成小羊来进行过桥比赛。男孩子为“喜羊羊”队, 女孩子为“美羊羊”队, 看哪一组能最快速、最安全完成过桥。 (背景音乐《羊羊顶呱呱》。将长凳摆成两条独木桥, 幼儿分四路纵队相向队形站立, 以接力模式进行。先热身赛一次, 再比赛三次。特别提醒幼儿注意:会面后快速决定谁做下蹲者是节省过桥时间的关键)
游戏结束, 教师进行点评, 指出在游戏、生活中友好合作与礼让互助的重要性。
四、结束部分
1. 腿部放松。师:两只小羊过桥的方法你们记住了吗?我们站在小桥上拍拍腿放松一下吧。把手轻轻搭在同伴的背上, 慢慢蹲下来, 站起来, 真棒!来, 一二三, 跳下来, 坐在板凳上让你的小伙伴拍拍你的背! (背景音乐《拥抱春天》)
2. 整理器械。师:一条板凳太重怎么办?是不是两人合作抬起来才轻松呢?来吧, 我们抬上板凳回家啦! (整理器械回班,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避免被长凳磕碰)
活动点评
体育活动“小羊过桥”用“面对面下蹲过桥”动作来达到锻炼幼儿平衡能力的目的, 让观课者眼前一亮。活动巧妙利用长凳, 从低平衡板到高独木桥,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层次感分明。虽然练习平衡动作的运动强度偏小, 但较高的练习密度和幼儿过桥时的心理负荷弥补了整个活动的运动量。
1、了解腊梅的品质,知道其是在冬天开放。
2、学习吹化的基本方法,能过运用手指点画、彩笔添加等辅助手段表现腊梅花的基本特征。
3、体验吹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墨汁、图画纸、红色颜料、彩笔、吸管、抹布、旧报纸、范画一幅、腊梅图片
活动流程
1、请幼儿欣赏腊梅花图片,引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花?(腊梅)我们一块来看看腊梅花都有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腊梅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呢?(冬天)你知道腊梅花的品质吗?(坚强不屈、不畏严寒)
2、出示范画。
请幼儿仔细观察范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猜猜它们是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完成的。(师幼共同讨论)
3、教师向幼儿介绍点吹腊梅花的步骤、方法并示范作画。
第一步:吹出树干、树枝。现用毛笔蘸墨汁滴在纸的下半部分,然后用嘴或吸管对着演练向前吹、改变方向吹,慢慢吹出树干树枝的形状。吹时用力要适度,主干粗,吹时用力小一些;树枝细,吹时用力大一些,
第二步:手指点画、画花瓣。用右手食指蘸红色颜料,在树枝的适当部位点腊梅花的花瓣。点画前先看好位置,注意花瓣要错落有致,点画后及时擦手。
第三步;彩笔添画勾出花心。选用黄色彩笔,在每朵花的中心位置勾画出花心。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请幼儿先在废旧报纸上尝试作画,慢慢掌握其点吹技巧。
提醒幼儿树干与树枝要用强弱不同的方式吹,注意花瓣不能出现。我的创新
小结及反思
1、先在旧报纸上尝试点吹树干、树枝,掌握技巧,把握力度。
2、能力强的幼儿可多吹画几枝,稍弱幼儿重点掌握其吹画技巧。帮助每位幼儿完成作业,享受成功的乐趣。
1、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勾画。
2、掌握简单的构画要求。
3、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猪玩偶、色彩丰富的房子简笔画,彩笔、白纸
活动过程:
1、老师带领幼儿做韵律活动
2、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主题:谜语(眼睛一条缝,肚子像水桶。吃又吃得多,吃了不劳动)
你们猜猜这是谁呀?
3、老师出示小猪的木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小猪不会盖房子,下雨的时候,给雨淋,夏天,给太阳晒。冬天,冷得直打哆嗦。
你们说,小猪可不可怜。(可怜)
4、老师出示范画一起与幼儿欣赏(今天,老师呀给小猪盖了一 栋房子,小猪觉得很漂亮,但小猪说它会更喜欢小朋友盖的房子,那小朋友要不要给小猪盖房子呀?)
5、老师示范讲解绘画过程及注意事项,让幼儿认真观察与倾听。
6、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学习仰面手脚着地向不同方向蜘蛛爬的技能, 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2.能愉快地与同伴合作游戏, 共同收拾场地。
活动准备
积木、大地垫、小地垫、球、雪碧瓶、推车、魔棒、手套、小沙包、海绵球、小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戴上手套热身活动, 在老师扮演的蜘蛛妈妈带领下听音乐做《大家一起来运动》。
二、基本部分
1.尝试蜘蛛爬行的方法。
(1) 你们见过小蜘蛛爬吗?小蜘蛛是怎么爬的?
(2) 请你们找一个空的地方学小蜘蛛爬一爬。
2.学习仰面手脚着地向前蜘蛛爬的动作。
(1) 哪个小蜘蛛愿意来介绍你是怎样爬的? (侧爬、匍匐爬、手脚着地爬、手脚直立爬、仰面手脚着地爬等。)
(2) 请一名幼儿示范蜘蛛爬———仰面手脚着地向前蜘蛛爬。
重点:坐地屈膝, 双手分别在身体两侧撑地, 身体离地, 双脚同时瞪地, 手脚交替, 依次向前爬行。
(3) 幼儿集体练习仰面手脚着地向前蜘蛛爬的动作。
3.探索仰面手脚着地向不同方向的蜘蛛爬。
(1) 小蜘蛛除了可以向前爬, 还可以怎么爬?
(2) 幼儿尝试仰面手脚着地向不同方向的蜘蛛爬。 (仰面手脚着地向后爬、仰面手脚着地向左爬、仰面手脚着地向右爬。)
(3) 请个别幼儿介绍示范还有那些仰面手脚着地蜘蛛爬行的方法。
4.区域游戏
蜘蛛宝宝运粮
(1) 幼儿把小沙包放在腹部, 在由大地垫拼接而成的小路上练习蜘蛛爬。
(2) 幼儿把小沙包放在腹部, 在由许多圆形小棍连接而成的小路上练习蜘蛛爬。
蜘蛛宝宝推小车运粮
幼儿根据自己需要选择不同油桶用三轮小车运送。
蜘蛛宝宝双腿夹包运粮
(1) 幼儿双腿夹海绵球连续跳过55cm×55cm大地垫。
(2) 幼儿双腿夹海绵球连续跳过35cm×35cm小地垫。
蜘蛛宝宝双人夹球运粮
两名幼儿合作运球。
三、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
活动反思
1.活动目标的挑战性。作为集体性的体育活动, 目标定位应在幼儿原有基础上具有挑战性。第一次设计活动时, 目标1定为:练习仰面手脚着地向前爬。活动前, 我们请班上几名运动能力中等的幼儿试一试, 他们都能自如地做动作, 这说明活动目标难度不大, 因而我们将原目标1调整为:学习仰面手脚着地向不同方向蜘蛛爬的技能, 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改动后的目标无疑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考虑到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学习, 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尤为重要, 所以我们又增加了目标2:能愉快地与同伴合作游戏, 共同收拾场地。
2.情景设置的游戏性、趣味性。整个活动以“蜘蛛宝宝真能干”为主线, 幼儿积极、主动投入于蜘蛛宝宝的角色中, 学本领、运粮食。在幼儿尝试探索练习不同方向蜘蛛爬后, 教师设置魔棒的情节, 要求幼儿听魔棒咒语做相应的动作, 幼儿的热情再次被调动了起来, 有效地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 使整个活动的节奏更为紧凑。
3.体育活动的安全性。《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节活动的重点是学习手脚着地向不同方向蜘蛛爬, 考虑到幼儿园的地面是塑胶跑道, 表面不光滑较粗糙, 而幼儿的肌肤是很娇嫩的, 手直接与地面长时间接触中可能会有一些擦伤, 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人手一副的棉线手套, 保证了活动的安全进行。
“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这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教育建议中的一点。京剧并非是我们南方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从教育角度来说,是有意义的。通过戏剧方面的系列活动,让幼儿初步接触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更直观地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在活动前,我们请家长带着幼儿一起搜集有关京剧的知识;在活动中,给幼儿观看京剧片段,通过这些让幼儿初步地了解京剧。为了兼顾领域与学科性的知识、技能,于是设计京剧脸谱成了我们的一个教学活动,从中不仅让幼儿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也能对“对称”、“夸张”等美术表现方式有所了解与尝试。
一、活动目标:
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萌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学习用语言表达对京剧脸谱的感受。
3.能对京剧中人物的简单动作进行模仿。
二、活动准备:
1.京剧名段视频;幼儿京剧面具。
2.PPT课件——京剧脸谱、FLASH课件——京剧脸谱面面观。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播放视频和幻灯片,让幼儿初步了解京剧
1.教师播放PPT课件第一个画面,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我请你们来欣赏一段短片。请小朋友看完后告诉我,电视里放了些什么?”(幼儿观看)
师:“电视里的音乐跟我们平时听的音乐一样吗?”
2.播放PPT第二个画面。
师:“电视里的人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播放PPT第三、第四个画面。
师:“他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和我们一样吗?”
4.老师播放PPT第五个画面(微课程《京剧脸谱介绍1》)。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叫京剧,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只有我们中国才有。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京剧是一种很特别的艺术,你瞧,他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脚上穿的、身上背的都和我们不一样,尤其是演员脸部化的妆非常夸张、特别。你们知道这种脸部的化妆在京剧里叫什么吗?它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京剧脸谱。”
(二)幼儿观察脸谱,感受脸谱的特点
1.教师播放PPT课件的第6个画面,感受脸谱的色彩和夸张。
师:“老师带来了几张京剧脸谱,你喜欢哪一个?喜欢它的什么地方?”
(1)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颜色”时,教师提问:“它用了哪些颜色?它们搭配在一起怎么样?我们再看看其它脸谱,它们又用了哪些颜色?(教师让幼儿关注黑白色的脸谱和其它色调的脸谱)
小结:脸谱上的颜色看上去都比较夸张,有的很鲜艳,有的色彩对比很强烈。
(2)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花纹”时,教师提问:“这个纹样装饰在了脸谱的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看其它的脸谱用了哪些纹样?”
教师小结:这些脸谱的纹样很好看,有的装饰在了下巴上,有的装饰在了额头上,还有的让脸谱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变得很夸张了。
2.通过观察,启发幼儿发现脸谱的对称性。
师:“这么多的脸谱,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若幼儿说不出对称,老师出示一张在鼻子中间有竖线的京剧脸谱,请幼儿来看一看,把一张脸谱沿中间线剪开然后慢慢合起来,让幼儿感知脸谱的图案颜色都是对称的。)
师:“对了,它们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
3.小结:脸谱的色彩夸张,五官的纹样夸张、特别,很好看,而且脸谱还是左右对称的。(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幼儿掌握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分为三点来分析:颜色、图案以及对称,请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脸谱)
4.欣赏微课程《京剧脸谱的介绍2》。
(三)和幼儿一起听音乐玩京剧
教师出示京剧脸谱面具:“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表演京剧。”
教学活动设计思路:
秋姑娘来了,树上的叶子也慢慢变黄了,微风拂过,叶子就随风飘落。她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个充满喜悦的季节。她给大自然带来了丰硕的果实,各式各样的水果也都成熟了,丰富而多彩。我结合秋季水果丰收的情景和孩子的兴趣设计了这一个活动。首先播放果园丰收的视频,让幼儿看到了果子成熟的情景,孩子们对水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要和兴趣所致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
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根据《纲要》《指南》的美术领域大班绘画的指导意见“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我设计了第一个目标。根据发展目标实施指导“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教学活动目标:
⒈ 大胆表现秋天果实的外形特征,能够注意到遮挡关系。⒉ 加深对同类色的认识,学会协调使用同类色。
⒊ 增加对色彩的兴趣,能用简单的语言就作品的用色进行评价。
教学活动重点和难点:
活动重点:感知各种各样果实的外形特征 活动难点:协调使用同类色。
教学活动形式与方法: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方法:直观法
教学活动准备:
第3页,共3页
毕业设计
知识经验:果园丰收的视频、故事《爱吃水果的牛》 物质材料:绘画纸,水粉颜料,油画棒等; 香蕉,苹果等秋季的水果图片。环境创设:师幼共同创设“丰收的果实”环境。教学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歌曲《水果歌》引入。
引导语:小朋友们刚才你们听到的歌曲内容是唱什么的?你们喜欢吃水果吗?可爱的水果娃娃们想托老师给可爱的孩子们讲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2.讲故事《爱吃水果的牛》
在一个长满各种果树的森林里,住着一只爱吃水果的牛。主人每天喂它各种好吃的水果,有红红的西瓜,有甜甜的木瓜,还有像星星一样的杨桃……
一天晚上,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天气变得很冷很冷。主人着凉了,所有的邻居也都感冒了,只有爱吃水果的牛没有生病。
爱吃水果的牛吃了草莓,挤出了草莓牛奶给主人:“主人,请喝杯草莓牛奶吧!”还有香蕉牛奶、苹果牛奶、葡萄牛奶……
主人的感冒渐渐好了。邻居们吃了水果,病也好了。大家都变成爱吃水果的人了。引导语:小朋友听完了故事。可不可以告诉老师天气变得很冷很冷,其他人都生病了,为什么只有牛没有生病?
小结: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大帮助。可以增强小朋友的身体素质,就不容易感冒了,像爱吃水果的牛一样强壮。
引导语:小朋友们,秋天是个什么样的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水果成熟,秋季都有什么水果呢?
3.播放果园丰收的视频,让幼儿看到了果子成熟的情景,帮助幼儿理解什么是“丰收”引入主题。
小结:丰收的意思就是很多很多。水果获得大丰收,意思就是说收获了很多很多的水果。水果娃娃都想见见我们的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和它们打招呼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⒈出示水果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第2页,共3页
毕业设计
教师提问:图片上都是什么水果?共有几种水果? 介绍水果娃娃。
引导语:水果娃娃不会开口介绍自己。孩子们,你们愿意介绍你认为最可爱的水果娃娃给大家认识吗?
⒊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并引导他们给水果娃娃做个简单的介绍。小结:每个小朋友的心中都有一个“最可爱水果娃娃”。现在,你们的画纸就是它们的水果王国,我们一起动手把它们画到图纸上来,好吗?
三、教师讲解示范,提出要求
1.在图画纸上画出一个大的水果盘,要画大,画面突出,颜色鲜艳。这样才能画许多的水果,则要注画面布局,水果之间的颜色搭配要美观,让人一目了然。教师提问:我们可以填一些遮挡的水果,就显得果盘里面的水果很满了,我们应该怎么画啊?
2.教师示范绘画水果的遮挡的范画。
2.1.出示果盘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被遮挡的水果。
教师提问:坐在不同的位置的小朋友看到的水果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不一样?我们怎么样画这些水果?先画什么后画什么? 教师小结: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同,看到的水果静物自然会有变化,被遮住的部分也会不一样。
2.2.我们先画距离我们最近的东西,然后一个一个顺着向后画,这样后面被遮挡的水果就特别容易画。
3.装饰背景:给背景画上各种花纹。4.幼儿自主选择颜色涂色。
⑴用蜡笔给果实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⑵接着用较深的颜色画上各种花纹。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作画,把果盘勾得大一些,果实多一些。2.帮助能力差的幼儿表现水果的遮挡关系。3.提醒幼儿装饰花纹画小一些。4.涂色时,按一定的顺序均匀涂色。
五、评价
第2页,共3页
毕业设计
引导语:孩子们,你能给大家说说你的果盘里都有哪些水果娃娃吗?他们都穿着什么颜色的漂亮衣服呢? 1.自我性评价师:我的画——画了些什么果实?怎么画的? 1.1.由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2.2.其他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听,等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⒉讨论性评价:谁的画面摆布丰满,果实画的好?谁的水果遮挡画的真实? ⒊为什么同样画一件事,画出来的效果各不相同?是谁的作用?(颜色)4.教师拍照留念。
教学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投放各种水果样图,绘画材料等,鼓励幼儿多动手操作,享受成功的快乐,提高小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体育用品》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推荐阅读:
大班体育健康活动教案09-12
大班体育游戏活动教案06-26
大班体育活动跳的教案10-06
大班体育活动《报纸真好玩》教案12-20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曲线跑》及教学反思06-10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跑蜗牛教案10-19
《风儿与雪花》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11-13
大班体育活动设计 过桥摘水果-教学教案11-23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跳绳》及教学反思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