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特色文化传统

2024-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西双版纳特色文化传统(精选6篇)

西双版纳特色文化传统 篇1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的文化形态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具有明显的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产业开发价值.本文按其功能,将传统聚落的物质形态构成要素分为宗教要素、生活要素和自然要素三类,并从空间构成上将其划分为环境空间、精神空间和生活空间,进而从物质层、心物层和心理层三个层次对文化形态赋予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的影响进行剖析,归纳出传统聚落的四个文化因子,即水之村寨、越人之村寨、神灵之村寨和佛之村寨.提出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按傣族聚落的文化核心、社会时代特征和相应的民族价值观将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有机地统一了傣族传统聚落发展中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作用,深化了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产业开发中所需的、对传统聚落文化演进的认识.

作 者:杨庆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 云南昆明 650093 刊 名:云南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年,卷(期): “”(2) 分类号:G03 关键词: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   文化形态   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产业开发  

西双版纳特色文化传统 篇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理念及出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今天的酒店已不再是仅供落脚、休憩的停靠驿站,它变成了一个集各种感官愉悦体验于一体的场所。凭着对旅行艺术、视野与境界的突破与超越,现代酒店成为人们感知世界、享受生活的重要媒介,是人类各领域智慧的集大成者。

与此相呼应,今天的酒店设计及开发理念也发生了清晰的转变,在日益国际化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使用特性及精神价值的关注,注重对不同酒店的精神特质及文化品位的塑造,即努力创造属于这个酒店的“场所精神”。

随着长白山、西双版纳、南昌、合肥等文化旅游酒店群的相继开业,万达集团已形成相对完整的规划设计管控体系,在为愈来愈多的人们提供愉快假期的同时,以文化创造“场所精神”,成为万达集团投资建设度假酒店项目过程中,规划管理的重要环节,“经营文化”更是成为万达规划管理追求的最高境界。

1. 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的概念由挪威建筑历史和理论学家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在1979年提出。他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提到,早在古罗马时代便有“场所精神”的说法。古罗马人认为,所有独立的本体,包括人与场所,都有其“守护神灵”陪伴一生,同时也决定其特性和本质。[1]

“场所精神”源于拉丁文Genie Loci一词,英语意译就是the Guardian Spirit of a Place,即一个地方的守护神。[2]

谈建筑,必然要谈到“场所”,在某种意义上,“场所”是一个人记忆的实体化和空间化。所谓的“Sense of Place”,或可解释为“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可以用非常具象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说:地面的材料,一堵墙的质感、颜色,一排房子的高低,一座山的形状,水的声音,一阵风的味道,甚至一道阳光的强弱,都是构成“场所精神”的整体性特质的综合元素。

所以,“场所精神”便是这个场所符合当地的大地、地形、气候、人们生活的特有气质。尊重场所的特征,体现场所的精神,目的在于增强和延续场所的生命力和活力,让我们的建筑从这块场所的土地中“油然而生”。

“场所精神”涉及人的身体和心智两个方面,与人在世间存在的两个基本方面“定向和认同”相对应。定向主要是空间性的,即使人知道他身在何处,从而确立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获得安全感。图1为葡萄牙建筑大师弗阿尔瓦罗·西扎设计的波诺瓦茶室,简洁朴素的建筑实体与环境浑然天成,创造富有安定性和归属感的建筑场所。认同则与“文化”有关,它通过认识和把握自己在其中生存的“文化”,获得归属感。图2为建筑大师丹尼尔·里伯斯金设计的柏林犹太人纪念馆,从建筑立面设计到内部展陈,都深深展示出犹太人多舛的民族命运,令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从万达西双版纳文华酒店规划创意之初,我们就一直将“场所创造”作为最高目标,将营造“场所精神”贯穿整个设计管控的始终,通过对场地自然及人文特征的着力挖掘,令“场所精神”显现,创造出一个真正属于这片土地的富于诗意的人类栖居场所。

2. 文化与场所精神

“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等。[3]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同时也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成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本文探讨的更多的是这种带有地域特征的文化含义。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过长期文化沉淀形成的社会风俗和文化习惯,不仅包括本地区的科学知识和艺术内涵,也包括从其它地区学习到的知识和艺术理念,经过长期融合共同形成了特定地区的地域文化特征。

“地域文化”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本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祖辈生活习惯和历史传统;本土风情和当地材料的选择。

“地域文化”借助一定媒体的实体化和空间华的表现,赋予场所以一定的可识别性和独特性,帮助人们决定特定的“场所”,当这种特性足够鲜明且具有活力时,便形成了“场所精神”。对此,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把建筑看作是万物所归属的领域,建筑的意义就在于建筑是“提供了场所的物”。

从这个角度来看,建筑的意义,就并非仅仅达成功能、工程、商业等目的,而是追求一个更接近于艺术与人类文明的目标。“场所”以及“场所精神”也就成为建筑达成此意义的一个重要条件。

3. 酒店设计的文化属性与场所创造

酒店规划设计属于一种商业文化设计类型,有着鲜明的文化属性。酒店设计涉及的内容庞杂而综合,它与文化、历史、自然、生态以及工程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尤其可以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反映不同地域和时段的文化。在酒店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读懂场地的发源和特质,即文脉,并找到合适的设计切入点,合理而灵活地运用设计语言,创造出场地的生命力和活力,即“场所精神”,从而实现酒店的独特性和高品质。

实现“地域文化”所倡导的设计基本有四个途径:

(1)复兴传统风格

(reinvigorating tradition);

(2)发展传统风格

(reinventing tradition);

(3)扩展传统风格

(Extending tradition);

(4)对传统风格的重新诠释

(reinterpreting tradition)。

在酒店规划设计中,通常会采用后两种办法。因为我们所要营造的环境首先是要符合酒店使用功能,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并为此创造场所所做的移植或重新演绎。这里的移植主要是家具和饰品,而演绎的主要是建筑空间与形态设计。

酒店规划设计中“地域文化”一般表现在总体规划、建筑形式、材料选择、色彩搭配、园林景观和内装配饰,其中总体规划和建筑形式又是表现地域文化特征的关键因素。建筑的总体布局往往体现了人与外界环境的朴素的哲学思维,而建筑形式又最直接体现出地域文化中对自然、对生活的审美理念和文化内涵,所以以上两者往往决定了酒店的气质定位和场所塑造。比如西双版纳万达文华度假酒店的山地式布局很好地吸取了傣族民居的传统建筑文化布局特点,结合酒店功能加以传承利用,并以此为基础,建筑的材料、色彩、内装、景观、配饰的选择则相互呼应,形成统一而富于变化的建筑风格。

所以,在整个项目前期策划、创意及全过程设计管控中,如何将“地域文化”导入酒店规划设计、创造“场所精神”就成了规划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不断地挖掘提升文化特征,借鉴先进的设计理念,努力理清当地最具识别性最有特色的文化特征,并将其提升并重新诠释运用到酒店规划之中。

4. 西双版纳万达文华度假酒店设计浅析

西双版纳万达文华度假酒店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西北部万达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内,与西双版纳万达皇冠假日度假酒店和万达希尔顿逸林度假酒店共同组成度假酒店群。酒店群的规划设计由万达商业规划研究院全程管控,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设计由万达商业规划研究院和美国OAD欧安地建筑设计事务所联合完成,设计运用“场所体验”的设计思维以及“传统现代演绎”的设计理念,深入挖掘当地的地域文化风情,打造隐秘而浪漫的世界级奢华度假胜地,塑造浪漫而富于文化韵味的“场所精神”。

酒店群总用地约700亩,共有近1000间客房。其中西双版纳万达文华度假酒店占地16万平方米,拥有联排别墅式客房151套,为六星级度假酒店。酒店群依山傍水,自然和生态环境优势明显。(图3)

4.1 总体规划

整个酒店群因地制宜、随山采形,以现代构成手法,结合传统傣族传统建筑形式,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山地热带雨林空间之美。整个建筑群高差超过65米,万达文华酒店建于山顶最高处,客房采用联排式别墅设计,随起伏的地形,造型层次丰富优美,具有远眺群山、俯瞰城市的优美视野,令人心旷神怡。(图4,图5)

4.2 建筑形式

文华酒店建筑形式吸取传统傣族民居的造型特征,屋顶坡度陡峭、出檐深远,脊角起翘,强调正脊和檐口的装饰。客房为21栋联排或独立的傣式别墅,房型共14种,房间面积都在60平方米以上。设计融合于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中,建筑上将傣族文化纹样与墙体饰面相结合,简洁现代又不失民族韵味。使得整个空间温馨舒适,色彩温文尔雅。

酒店群内规划有一座南传佛教禅修堂、两道特色山门,采用极具东南亚风情的屋顶形式,庄重古朴,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识别性。禅修堂由西双版纳总佛寺直接管理,定期举办禅修活动,给文华酒店带来独有的文化特色。

度假区里的雨林原生态水疗中心-SHUI由5栋独立水疗别墅群组成,建筑运用具有乡土气息的材料,强调原生态的质朴感受,让客人放松身心的同时能在大自然达到与自然环境的有益平衡。(图6)

4.3 酒店景观

酒店景观突破常规设计手法,不仅打造自然环境,更通过形象明确的地域文化元素,以及典型的当地材料和建造工艺,营造强烈的“场所精神”。让客人以发现故事的方式来放慢心情节奏,体现出文华酒店独有的精神气质和轻松的度假氛围。基于以上三个原则,结合西双版纳文华酒店的功能分布,确定了三个文化主题:用麒麟、五树六花等元素打造的佛塔区的南传佛教文化主题区;在酒店公共区和客房区装饰以孔雀、大象、莲花、守护神等元素的版纳民族文化主题区;和SPA区的雨林原生态文化主题区。

4.4 内装配饰

内装设计将当地民族特色的艺术元素与空间完美结合,色彩上以黑灰色加金色进行整体贯穿,并将现代设计手法有机地融入其中,形成全新傣式文化之旅,让人置身酒店感受西双版纳独特文化魅力。

大堂以传统傣式建筑元素为基础,以新的观念从空间、色彩、材质等方面进行再创造,大堂背景采用傣族图腾,寓意吉祥如意,赋予空间特殊文化质感,彰显气质内涵和当地特色。(图7,图8)

开业一年以来,版纳文华酒店屡获国际国内大奖,包括作为唯一一家榜上有名的中国酒店,被意大利著名设计行业网站Designboom评选为2015年全球十佳度假酒店;作为中国唯一一家酒店同时入围第十二届国际HD Awards(Hospitality Design Awards)“最佳度假酒店奖”和“最奢华酒店公区奖”两项大奖;荣获2016美丽中国金橄榄奖·中国最佳景观设计酒店大奖等。正如评委们在获奖理由中表述的那样:西双版纳万达文华度假酒店的获奖,源于酒店将西双版纳地域文化性以多种形式介入酒店规划,贯穿丰富的主题文化内涵,带给酒店入住者极高文化价值的体验。它的设计成功地制造了场所的独创性、灵活性与文化性,达到作品的美感、品质和内涵的完美统一。

结语

经典的建筑作品不仅要注重艺术、技术、生态等方面,更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以促进公众的使用、参与和交流,最终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财富,是发展的资源,而酒店又是有效的文化载体,这就需要通过挖掘文脉、延续文脉等建筑设计手法,促使酒店建筑能够彰显地域特色和传承“场所精神”,从而拥有可持续的生命力。

酒店的前期策划与创意,以及全过程的规划管理及设计管控就成为酒店投资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地域文化”有效地与“场所”结合,并最终创造富有“场所精神”的供人们诗意地栖居的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诺伯格-舒尔茨,施植明,《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86.

[2].凯文·林奇,黄富厢,《总体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243.

西双版纳特色文化传统 篇3

【关键词】 生态文化;农场开发;傣药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1-0005-02

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它本身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后来逐渐被运用到其他许多领域。生态文化就是通过对生态知识的学习,人类形成的生态价值观,并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采取的各种行为。它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为笔者探讨西双版纳傣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1]。

1 西双版纳农场概况

西雙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云南省第一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成立于1953年1月23日。全州土地面积1.91万平方公里,辖三区(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景洪工业园区、磨憨经济开发区)和一市两县(景洪市、勐腊县、勐海县),有1个街道办事处和31个乡镇, 22个社区,222个村委会,2223个自然村,12个农场,辖区内驻有6个中央、省属科研单位[2]。2013年末,全州常住人口为115.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为97.2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75.33万人,傣族是主体民族,有32.7万人。西双版纳地理纬度较低,位于北纬21°~25°,东经97°~102 °之间。处于热带北部边缘,属于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终年无雪,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000~1700mm之间,且多集中于5~9月。没有明显的春夏秋冬之分,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在这样的气候条件,适合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繁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为了满足民用工业和国防工业的需要,开始在西双版纳建立国营农场,包括景洪农场、东风农场、勐养农场、橄榄坝农场、勐醒农场、勐腊农场、勐捧农场、勐满农场、大渡岗农场及黎明农场等,并大力推行了橡胶种植计划。西双版纳最早的橡胶园是1948年泰国华侨钱方舟组织马帮托运2万多株橡胶苗到西双版纳橄榄坝,在当地开垦的300多亩胶园。在此后的50多年间,橡胶种植业得到了飞速发展[3]。

2 农场开发带来的影响

2.1 农场开发的积极影响 农场的开发,带来了大量的汉族移民,同时也带来了汉族的文化和观念,出现了汽车和公路,出现了现代化通讯设备,也带来了医院和学校,使千百年来与世隔绝的处于“原始社会”的西双版纳产生了巨大变化。另外,橡胶的种植和加工增加了西双版纳州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了生活水平。据统计,截至2006年,西双版纳10个国营农场、6个直属单位一共拥有土地面积151.14万亩,其中橡胶面积是140.6万亩,实现农业年产值17.7亿元,西双版纳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5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8%[4]。

2.2 农场开发的消极影响 农场的开发,橡胶产业的发展,对西双版纳地区的农业产业、气候、水源、动植物种类等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森林面积的减少是最直接也最突出的。历史上的西双版纳地区交通不便、人口稀少、森林茂密,傣族人民的信仰和传统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的森林和植被,而农场的开发使得森林覆盖率锐减。1953年的云南省森林资源调查资料显示,当时的森林覆盖率为60%以上,1963年减少至40%,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1984年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至34.28%。随后通过环境保护和退耕还林,森林覆盖面积有所增加。西双版纳森林面积减少的直接原因被普遍归结为人工林面积的增加,而其中橡胶种植形成的人工林占了70%左右的面积。

森林面积的减少,导致原有的一些动植物物种和野生傣药资源的减少。“我年轻的时候,傣药很好找。现在山上很多都是橡胶林,胶林里找不到傣药,必须到比较远的原始森林去找。我现在年纪大了,走不了那么远,所以找不了傣药,很多病也就治不了了。”(笔者于2016年1月访西双版纳景洪市嘎洒镇曼令村依罕叫摩雅资料整理所得)。“傣药的话,山上很多的。但附近都是胶林,要走很远才可以找到。去找一次傣药需要几天时间,我儿子女儿都不太愿意去,太辛苦。很多时候需要在山里住,遇到下雨就更麻烦。所以他们(儿子们)都没好好学习傣药了。”(笔者于2015年7月访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曼梭醒村岩迈捧摩雅资料整理所得)。

3 保护傣药的对策建议

3.1 西双版纳傣族药用植物的人工种植 西双版纳州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生长发育了丰富的药用植物,同时很适宜人工种植和栽培。所以,应该根据我国《药材生产管理规范》的要求,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建立植物药材种植生产基地,加强药用植物的品种选育、种植规范、种植技术等的指导和研究工作,才能保护当地傣族人民的基本利益,合理开发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规范化种植,使西双版纳傣族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得以持续稳定的保护和开发,为传统傣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奠定基础。如西双版纳傣医医院傣药园的打造就是很好的示范,科研人员到野外采集种苗移栽至医院。目前,已种植宾蒿(白花臭牡丹)、比比蒿(白花丹)、文尚海(竹叶兰)、皇曼(板蓝根)、恩倒(闭鞘姜)、娜龙(冰片叶)、芽英忍(大车前草)、咪盾(刺蕊草)、摸哈郎(大驳骨丹)、洪夯喃(大狗响铃)、波郎(大黑附子)、故季马(大莲座蕨)、帕接玉哇(大仙茅)、短肯(大叶火桐)、贺嘎(傣草寇)、埋丁别(灯台树)、拉勐龙(对叶豆)、保龙(光叶巴豆)等一百多种傣药。

3.2 弘扬傣族传统森林生态文化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生态观念认为,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源,没有水源就没有稻田,没有稻田就没有鱼和米,没有鱼和米傣族人就不能生存繁衍。在桑木底创立“勐神、寨神”后,西双版纳傣族先民创立了勐神林和寨神林。村寨中的水源林被敬奉为寨神林;一个地区或一个坝子的水源林被敬奉为勐神林;地球上所有的水源林是人类共有神林。凡是神林范围之内的一切动物、植物、土地、水源严禁人们进去砍伐、狩猎、采集和开垦,神圣不可侵犯。神林中被吹下的枯枝、干树叶、熟透的果子只能让其自然腐烂,不允许人们进入拾捡。人们还选择高大的榕树或老树进行祭祀,祈求人畜平安、丰衣足食。如果人们违反相关禁忌就会得罪树神,给村寨和人们带来灾难。傣族先民的传统习俗、自然崇拜和一些禁忌维持了生活环境的生态平衡,实现了人类和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和谐相处。然而随着农场的建立,橡胶的种植,带来了傣族人民收入的增加、生活的改善、家庭的富裕,但人们的传统生态观念和神灵信仰也产生了变化,许多村寨不惜砍伐神林来扩大橡胶种植面积。导致原始森林面积减少,许多河流干季时干涸而雨季时洪水泛滥,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建立健全的傣族传统习俗和传统知识保护和传承制度迫在眉睫,开展抢救性保护,传承和弘扬傣族传统森林生态文化,实现传统资源的合理获取。

3.3 动员广大民众参与 傣族人民对其生活的环境有着最真挚最深刻的感情,是保护原始森林、传承傣族传统生态文化最忠实最重要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应该加大传统生态文化保护的宣传力度,调动广大民众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探索和完善当地民众参与式保护机制。

综上所述,西双版纳农场的开发、橡胶的种植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它改善了当地人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它带来了负面的生态后果,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致使动植物种类减少,傣族传统药物难找等问题出现,近年尤为明显。政府已经采纳相关专家的建议和意见,禁止民间和农场扩大橡胶种植面积和规模。但是大规模的橡胶种植、傣药的减少已是现实。笔者认为只有建立健全相关法制,开展抢救性保护,才能使傣族传统医药得以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郇庆治.绿色变革视角下的生态文化理论及其研究[J].鄱阳湖学刊,2014(1):21-34.

[2]邹惠莲,饶华.关于傣医在预防保健方面的初步探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10:69-70.

[3]尹绍亭.西双版纳橡胶种植与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变迁[A].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人类学高级论坛2004卷,2004,5::325-336.

[4] 杨为民,秦伟.云南西双版纳发展橡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生态经济,2009,5:336-339.

西双版纳特色文化传统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是认识省内区域的一个特例,是地理科学区域性和综合性的体现,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案例“西双版纳的旅游业的形成、发展及作用。”引导学生对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解,交流、探讨,渗透性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开发决策的生活、生产经验,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正确的资源观,具有初步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应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是: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并对区域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2.根据有关材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3.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鉴于此,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如下几方面:

知识方面:1.能运用地图分析说出西双版纳的位置特点及优势。2.知道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3.熟悉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技能和方法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与分析探究能力,二手资料的处理能力。并使学生能够利用获得的信息分析影响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其作用,对区域环境、经济、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

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他民族的大力帮助。

2.懂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业要长盛不衰,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

3.依托本案例的学习与分析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发展观,初步领会一个地区的发展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同时,还要考虑国家政策、社会条件等,注意各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教学重点: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2.原始热带雨林的基本特征。

3.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的形成及作用。

教学难点: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2.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3.融会贯通地理解领会一个地区发展与开发中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关键:引导学生对西双版纳地理位置等自然因素的分析、判断。

二、学生能力分析与教学方法选择

由于本节教材有较强的可视性、可读性,再加上学生对西双版纳富有幻想的向往,很有吸引力,学生大多已对教材中的趣味性材料看了又看,对西双版纳的动植物资源相对了解了不少,可往往浮于表面,对西双版纳的位置、旅游资源形成原因钻研的很少,并且对西双版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视而不见,大多只是以游客的身份浏览性阅读,具有较强的猎奇味道,而没有进行过深入的、综合性的思考。并且学生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策略已具备一定的经验,只是比较松散、肤浅,缺乏系统地整理与融合。所以本节课我把旅游资源的欣赏、汇报只作为授课的一个小部分,作为案例分析的载体,而把重点放在组织学生把自己当作一个当地人,如自治州州长,开发商,西部大开发的工作人员等对西双版纳的发展进行征询汇报,反思与探讨,并结合乡土情况予以分析与建议。即淡化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等知识的讲解,侧重理解性的汇报。这样有机地把研究问题与学生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发现、分析问题,最后达到学生感悟区域的分析要综合考虑,区域的发展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注意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当然,对学生的评价要不论成绩好坏,只要积极动脑,积极参与活动,或多或少能说出些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就要积极肯定。因此本节课以穿插图片释读、电影欣赏和分组讨论、交流汇报学习为主。采用任务驱动式、竞赛闯关型教学,引导学生查图,读资料,交流等整合信息,处理信息,自主性地进行问题探讨。

三、教学媒体准备

多媒体平台(计算机、实物投影仪),vcd《神奇的西双版纳》,教学课件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拓展性、趣味性、时效性。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前在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中滚动播放西双版纳的相关图片如傣族人过泼水节、热带雨林、孔雀舞、大象、竹楼、竹筒饭、澜沧江„„顶端卡通字幕滚动:“它们让你想到了哪个地方。”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联想。

上课铃响后,师生交流互动,谈话激发,营造情境。

师:大家判断出这是什么地方了吗?

生:西双版纳。

师:真棒,我们想不想去西双版纳?

生:想。

师:为什么想,有人去过西双版纳吗,请大家说出它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生:回答略。

师:大家知道的真不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走走看看!不过,我们是通过课本、网络、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材料,并且咱们这节课还要比赛一下,看看谁最适合当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州长,哪个小组会出任受当地百姓欢迎的开发商。旨在以成就欲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热情,引领学生角色转换,集中注意,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新课学习]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没有按教材的框架进行教学,而对教材进行了重组,以决策征询形式组织教学,步步深入,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教师作为问题的征询者,学生作为问题的解析者、评判者,给学生创设探究的更大空间。即:在教学设计联系上我采用的主导线路是“我能行,西双版纳州长,让我干。”分组参加答辩、竞选,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过关斩将(四道题,过四关)

首先,出示问题:

假如你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长,1.你会侧重发展哪种支柱产业,为什么?

2.当地有哪些符合发展这种产业的资源,为什么西双版纳有这些突出的有利条件,而与之平行的世界其他地区大多是沙漠?

3.侧重发展这种产业会对当地经济,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什么作用,试举例说明。

4.发展这种产业你认为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或正面临哪些问题,你建议来往或居住在西双版纳的不同身份的人应当怎么办,作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长,你应怎么办?

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作好分工,讨论组织者,记录员,中心发言人分配到位,提高学生的全员参与性,组织秩序性。逐题答辩,分散重、难点,视具体情况决定每一题讨论、回答时间。

第一关:决策比拼(问题1),因为学生基本上都能决策出支柱产业是旅游业,所以回答相对集中,可不做补充。原因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材料来强调,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资源、地方、国家支持等多方面作用。第二关:分析汇报(问题2),旅游资源介绍采用实物投影依次汇报,并允许学生进行辅助性的才艺表演等。再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影视介绍,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回顾的同时,又自然地拓展了视野,达到有机地提高。更多时间用于原因的分析,教师通过读图抢答,从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予以引导,最后再及时总结、强调,避免学生浮光掠影的了解,到最后却还是茫然。

第三关:作用探讨(问题3),通过多媒体出示橄榄坝的变化视听材料,引导学生结合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谈感受,特别是结合当地发展生态农业(如樱桃沟、钓鱼村,郑州农业示范园类)引发的近郊农家游、对当地交通建设、经济发展、人民收入、生活、生产条件改善等。既易于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生活、生产经验,畅所欲言,又相对明了、直观。

第四关:协商提高(问题4),采用分角色讨论汇报,根据教师指派或学生选择的角色进行探讨、献计献策,从而使学生的发言更有针对性、深入性、具体性,避免学生不切实际,泛泛而谈,笼统、缺乏主见。

第二阶段:pk较量(交流探讨,内化提高)

小组间结合本节内容,相互置疑问难,合作研讨:根据本节课对西双版纳地区的考察与分析,我们这儿,你认为应如何发展?

此环节不仅能加强组间互动、生生互动,还能增强练习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性,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学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并用于指导生活、生产。[师生总结及作业设计]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悟道了什么?首先引导共同完成板书中空缺部分,并对思想、方法上的体会口头汇报。其次渗透性地总结一个地区应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教师注意对学生的表现及时予以激励性的评价和期望。既合理延续学生再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培养学生不断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作业:课下阅读相关报刊书籍或登陆西双版纳政府网站等收集资料创作《请到西双版纳来》的宣传性文章或手抄报等,或写一篇《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一封信》的建议性文章。也可以进行社会调查,分析怎样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及现在存在的问题等,如《致乡长的一封信》,《我乡发展规划建议》等。旨在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联想,并通过作业达到内化所学,融会贯通,增强应用、实践技能,综合素质的提高。当然这一练习不要求全体同学都要完成,只要有兴趣或者有能力的学生完成即可,但要及时张贴,组织交流、品评,并把教有创新且合理的作品及时推荐到相应部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成就欲。

五、板书设计

框架式的板书清晰、明了地展现本节内容的知识结构和因果关系,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本节内容要点,理清思路,提示纲要,同时利于引领学生反馈,补填空缺部分,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六、课后反思

经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在尊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后,学生的参与性普遍提高,学生乐于探索和表现自我,有助于学生意识、应用、实践能力的提高,闯关性教学及相互设疑置难式提问,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教材的阅读,小组交流等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对学生学法的渗透培养,如作笔记,聆听,反思习惯的形成,还由于案例知识内容的淡化处理,只是作为依托载体,而侧重结合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分析,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谈,经验得到了调动,教学显得更实际,学生也感到更亲切,做到了学以致用。

但是同时,由于学生掌握的材料较少,课前未进行动员进行相应的材料收集与辅导,学生的回答大多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复述;还有,由于学生争强好胜,每个小组都挑选学习较好,能说会道的学生发言,导致后进生在反馈当中只是起到摇旗呐喊的作用。再就是由于对学生发言的时间等安排上缺乏有效的控制,有时候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像在赶进程。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教案_ 篇5

1、学习本文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

2、理清文章思路,感受其逻辑思维方式。

3、正确对待传统,提高思辨能力,弘扬民族精神。教学重点:掌握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概念及二者区别。教学难点:辩证地看待传统。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记字音字形词语:

媲pì美 箝qián制 自戕qiāng 攻讦jié 污垢gòu 一蹴cù 而就 威慑shè 蜕tuì 除 攻讦:揭发别人的过失或阴私而加以攻击。媲美:美好的程度不相上下;比美。

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式而产生。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斑驳陆离:形容色彩错杂纷繁。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余风遗响:遗留下来的风气影响等。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的完成。昙花一现: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比喻突然显赫起来的人或流行一时的事物很快消失。

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刮垢磨光:比喻教育人、培养人才。本文指破坏传统文物的本来面目。

二、了解作者:

庞朴,1928年生于江苏淮安,汉族。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于山东大学。1974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科学发展文化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著作有《沉思集》《公孙龙子研究》《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庞朴卷》《白马非马——中国名辩思潮》《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帛书五行篇研究》等。

三、背景介绍: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写于1991年4月。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之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为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

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91年4月。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之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为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有人提出了 回归传统的 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风尚。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从文化学角度,作出分析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概念的含义; 2.学会写内容提要;

3.学习关系性议论文的写法以及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的运用。教学重、难点

如何运用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写作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解题:

学生谈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理解,教师进行点拨。

二、作者简介:

庞朴,生于1928年,江苏淮安,汉族,现代学者。《沉思集》

《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

三、总体结构:

总--分--总 最典型的关系性 传 文 议论文(传统)统 化(两重性)文 传 化 统

四、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第1自然段--讨论

(1)“一个多世纪”从何时开始? 鸦片战争以来

(2)“社会实验”指什么?

救国图存运动:洋务运动、变法维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仁人志士)新民主主义革命直至社会主义革命(3)“彻底决裂”“彻底砸烂”“在白纸上描绘未来”

(五四时期对于传统否定过多,一直延续到60-70年代)-→强调不可利用“过去”(“传统”),构筑“未来” 2.第2自然段--讨论

传统是什么?(强调“形成”“作用”)3.第3自然段--讨论

“传统”与“文化”是什么关系? 提出“……”差别。(比喻)

-→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

引出问题: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俚俗进入学术层面。

五、学习“传统文化”: 1.第4自然段--讨论

对“传统文化”概念进行界定。(什么是文化传统?)

全称、落脚、对应(时空界定)、内容、成分(例如)2.第5自然段--讨论

“传统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时代性、民族性

3.第6-7自然段--讨论

(1)“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哪几种情况? “或者……或者……”“有的……有的……”

(2)各人对传统 文化进行分析批判,可以做那些工作? “明辨……遗响”-→理解图片(p65)

六、学习“文化传统”: 1.第8-9自然段--讨论

对“文化传统”概念进行界定。(什么是文化传统?)全称、落脚、特征(比较)、产生、成长、形成、实质 2.第10自然段--讨论

(1)什么不能成为“民族的共同心理”? “在这种生活里……思想”

(2)什么能成为“文化传统”? “为这一民族生活……物质力量” 3.第11自然段--讨论 “文化传统”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说它是“惰性力量”?

“制约看……关怀” “一种……象征” “没有……巩固” 4.第12-13自然段--讨论

(1)“文化传统”变化的特点是: 缓慢的、渐进的、非一蹴而就的

“文化传统”受外界影响是如何进行的? 接触--交流--变化

(3)外来文化中如何才能成为传统中的一个部分? “经过自己文化传统……整合”

七、学习“财富和包袱”

1.作者称“财富”“包袱”是如何而言的? “从头开始……生存本领” “具有……层面”

2.我们说如何辨证地了解和掌握两重属性? “运用它……千里之外”

3.现实中存在哪几种简单化的理解? “一种人……财富”

八、小结

本文既是学术性议论文(文体角度),又是关系性议论文(表达方式)。作者在保持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之下追求文采,表述通俗,使文章既具有议论文的辨证性的同时又饶有风趣。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能准确把握文章观点,认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能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又较为清晰的认识,能正确对待传统。

3. 能从文章中领会一些议论文的写作规律,理解形象说理的作用。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文章所讨论的抽象的概念,认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

能结合文章的论述正确评价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教学安排: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开始来学习第四个专题:文明的对话。既然要对话,就得有个前提,那就是先了解对方,更要了解自己。

所以,在上课之前我先送给大家一句话:

感觉了的东西,不能真正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真正感觉它。出示课题: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 作者 庞朴

二.研读课文

1.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学习下面几个词语,注意加点词的读音

媲美 pì 自戕 qiāng 蜕除 tuì 钳制 qián 一蹴而就 cù

攻讦 jié

2.自读课文,划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

……

3.解题:题目“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不妨把它们简化为“文化与传统”。本文就是从“文化”与“传统”的关系着手来论述自己观点的。那么,请问:“文化”、“传统”,哪一个概念是本文最具核心意义的概念?

…… 传统

4.注意结构:按照“传统”这一核心概念,本文的结构实际上可以浓缩为:

总——分:传统文化——总

文化传统

5.结合课文第二、三两个部分,完成下面两个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文化传统?尝试用一句话(一般为单句)来概括之。

……

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对应于当代文化、外来文化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文化传统就是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民族精神。

6.为了使文章的议论显得直观起来,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请找出两处。

……

(1)66页: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性、古典文化、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说的民族文化。

(2)68页:比如说,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象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班剥陆离,切忌来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

7.根据你的理解,你也来说说什么是传统文化。比如——

…… 教师补充:

它是龙,是周庄,是茶壶…… 它是中国画

它是出土的兵马俑

它是故宫,是长城

它是春节,是端午

8.除了举例论证之外,为了使说理形象,作者还采用 论证,例如:

……

(1)65页:弄清这两个概念,很有必要,因为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一样,两者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没i蜂和蜜蜂的差别想媲美。

(2)68页: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象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班剥陆离,切忌来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

三.微观揣摩

阅读“财富和传统”部分,思考:

1、你是如何理解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这两重属性的。

…… 2、对于既是“财富”,又是“包袱”的传统,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它?课文中有这样的观点么?

……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和广阔场所。

四.看看下面的几组图画,结合课文的有关论述,谈谈你对传统和创新关系的理解

1.第一组画

北京传统四合院——20世纪90年代,苏州建造的住宅小区

……

教师解说:作为文化实体,四合院 与现代化的住宅,确实有很大差异,但也有作为传统一脉相承的地方,如封闭观念-----用墙隔开,色调的使用-----灰淡的冷色调,朝向-----坐北朝南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作用。

2.第二组画

古代待字闺中的少女——赛场上的中国女排姑娘

……

教师解说:这两幅图片放在一起,反 差很大,一静一动,一个娴静地坐于自家闺房内,另一个则在大庭广众之中。从这种对比中可以看出传统的可变性,贤淑的少女变成了富有活力的勇于拼搏的奥运健将。

3.第三组画

昔日的儿童游戏——今天的儿童网上冲浪

……

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捉迷藏的游戏体现了自我保护的意识,也是一种有意思的活动,不过对于儿童智力的发展作用不是很大。

电脑世界给孩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习、游戏、休闲融为一体,显示了文明的交流。电脑作为现代科技的成果,也体现了现代外来文明的冲击力。

五.小结:

西双版纳特色文化传统 篇6

吹拉弹唱,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十八般武艺,只为博你一个青睐。——题记

拿到教材,翻看一遍。第一节课上什么?传统文化仅仅是背两篇古文,学两首古诗,知道几个传统节日?学生手中无新书,心中有定型,如何让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重新认识传统文化?

思索良久,决定一节课就解决这一个问题:传统文化是什么。传,延续,传承的意思,统,有世代相继的意思,传统文化,就是世代相传、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文化。其表现形式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一句话的内容,用40分钟。既然是历史传承,先以歌谣的形式了解中国的大体朝代更迭,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很快背诵。再说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没介绍一种,比如古诗(床前明月光、小荷才露尖尖角)、词(大江东去浪淘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对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歇后语(小葱拌豆腐)等,让学生举例说一两句;遇到学生说不出来的,比如古文(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曲(分小令和散曲两种,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赋(司马相如《上林赋》)等,我就把自己准备的朗诵出来,尤其是对于传统戏剧,学生了解不多,我说:那我唱两句,你来猜猜戏词吧!学生一听,个个竖着耳朵听:京剧——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豫剧——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学生竖起耳朵来听,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第一节课的拘谨和陌生一扫而空。趁机说,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感兴趣的话你也可以找到你喜欢的点,深入研究,咱们学校就出过一个京剧专业的学生呢!

上一篇:工会主席的竞选稿下一篇:队伍作风整顿对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