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与防火墙技术论文

2025-0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计算机网络与防火墙技术论文(精选7篇)

计算机网络与防火墙技术论文 篇1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体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体系的构建, 不仅关系着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秩序, 同时还关系着计算机用户的信息安全, 它在整个计算机网络运行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体系的构建,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信息安全。

在造成网络安全威胁的过程中, 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中, 主要包括物理安全系统、网络层的安全性、操作系统的安全性、用户的安全性、应用程序的安全性以及数据安全性等多个方面。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 网络信息受计算机病毒的影响, 其安全受到了威胁。而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络设计的不严密性, 计算机用户在操作的过程中, 有意无意地进入一些不该进入的领域或修改计算机系统数据, 在带来大量计算机病毒的同时, 还会遭到网络黑客的破坏, 由此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 计算机安全体系结构。

在计算机安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 其根本目的在于保护信息运输系统, 避免信息泄露、破坏的现象发生, 确保信息安全。在信息安全系统构建的过程中, 主要包括计算机用户口令鉴别、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踪、计算机病毒防治以及数据加密等几个方面。而网络信息传播安全则包括信息传播后的安全及信息过滤等两个部分。在某种程度上, 更侧重于防止和控制非法信息的传播。在确保网络信息安全的过程中, 主要从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及完整性出发, 避免非法人员利用计算机系统漏洞进行侵入、窃取计算机用户的非法行为。

二、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运用

在保障网络安全的过程中, 防火墙作为最有效的保护手段, 是在网络通信时执行的一种访问控制尺度, 其设置的根本目的在于规范人的网络操作权限, 并对计算机用户做出的操作进行检查、过滤, 避免外界非法信息的侵入及干扰。防火墙作为一个分离器, 能够对内部网络与Internet之间的所有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 在确保网络运行秩序的同时, 还保障了网络内部的安全运行。

(一) 计算机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指在计算机运行的过程中, 能够将内部网络与公众访问网络分开的一种保护方法, 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隔离性能。防火墙在使用的过程中, 能够对两种通讯网络进行有效的规范、控制, 避免网络黑客及计算机病毒的非法侵入。防火墙技术的实现, 主要依赖“包过滤”技术的运行, 而“包过滤”技术则是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制定的。计算机用户在使用防火墙的过程中, 一般由网络管理人员对包过滤技术的标准进行设置, 在其设置的过程中, 主要依靠包的源地址、包的目的地址、连接请求的方向 (连入或连出) 、数据包协议以及服务请求的类型 (如ftp, www等) 等几个方面。防火墙的实现, 除了依靠包过滤的硬件技术外, 还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器的软件形式实现。防火墙在早期使用的过程中, 其根本目的在于限制主机和规范网络访问控制, 但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限制的防火墙在使用的过程中, 能够集信息加密、解密、压缩机解压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计算机安全运行。

(二) 防火墙的主要功能。

防火墙在使用的过程中,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功能:首先, 对一些非本机数据进行过滤, 避免非法信息及病毒木马的非法侵入, 同时对网络中一些特殊的站点进行规范, 避免计算机操作人员的无意访问。其次, 防火墙在使用的过程中, 能够有效地避免不安全服务及访问, 外部人员在进入内部网站时, 需要经过防火墙的审查, 合格后才可入内, 有效过滤了不安全的访问用户, 保护内部网络不受外来非法信息的攻击。再次, 防火墙能够有效地记录网络计算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日志及相关数据记录, 同时为网络提供其他数据状况, 在发现网络非法活动时, 能够及时有效地报警, 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针对防火墙记录的相关数据, 计算机用户可以科学地对其进行分析, 筛选出对自己有利的网络资源加以利用。最后, 防火墙在使用的过程中, 还具备防止内部信息外泄等功能。在网络信息传递的过程中, 防火墙的使用, 相当于在网络周边形成了一个保护屏障, 内部的信息不经过防火墙无法传达到外部, 同时外部无法准确地了解内部的网络信息, 在一定程度上为计算机用户的信息安全提供了保障。

三、网络安全体系的构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呈现在人们眼前, 它在影响社会发展的同时, 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由此可见, 网络安全体系的构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就需要相关人员能够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措施, 针对网络运行中存在的病毒攻击点设置相应的防病毒软件, 加强网络安全检测, 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病毒系统配置来保护网络免受病毒侵袭。此外, 在整个网络安全体系构建的过程中, 防火墙的根本目的是自爱与监控、杀毒、预报网络运行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以便在发现问题时能及时地处理。然而在网络安全体系构建的过程中, 仅仅依靠防火墙是不够的, 它需要将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需求及各种安全技术紧密地相结合, 生成高效、通用及安全的网络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在使用的过程中, 确保网络运行秩序, 才能保障计算机用户的信息安全。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计算机网络安全已经由技术性问题转变为综合性及复杂性的社会化问题;且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 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由此就需要相关人员能够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 并紧密结合我国计算机及网络的发展趋势, 构建出科学、完善的计算机安全网络体系, 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 又能很好地保障人们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张鸣, 高杨.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李璐璐.图书馆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

[3].罗黎明.加强内部网络安全管理浅谈[J].长江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理工卷, 2010

[4].陈丽君.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A].2007中国科协年会——通信与信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 2007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研究 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火墙技术;研究

引言:随着计算机的性能不断强大,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可以说,现如今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和电子设备,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都越来越依赖于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伴随着较多的网络安全问题,且其弊端日益显露,为了更好的发扬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之处而防止其对我们带来不良影响,就应当进一步对计算机网络及防火墙技术进行研究,否则会对计算机及网络化的发展造成阻碍。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的本质即网络中的信息安全,保证网络安全即保证网络系统中所储存或是使用的数据不受到外界的恶意破坏或是遭到泄漏、恶意更改等等,系统能够连续的正常工作且其网络服务不会无故中断等。

(一)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多方面的,主要可以分为信息泄露、信息被恶意更改、非法信息传输、软件漏洞等等。在实际的计算机系统中,网络安全受到影响,一般来说信息被泄漏主要是由于网络中的信息遭到窃听或是监视等,这种窃听并不会破坏网络信息传输的中断,但严重侵犯了网络中用户的权益。信息或数据遭到恶意更改,有可能导致信息的失效,并使信息错误,会对用户造成误导,较大程度的破坏了网络安全。在计算机网络中,还有可能存在软件漏洞所带来的信息安全,软件漏洞能带来很多方面的危害,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以及数据库和用户名密码等,若软件所存在的这些漏洞不幸遭到病毒木马的攻击,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最后,还有可能出现人为的安全因素,不仅是由于技术层面的原因,同时也会由于人为的因素造成不良后果,计算机系统功能再强大也是由人为控制的,所以管理人员应当对网络安全承担起主要责任,操作得当、保密工作做好、保护好设备等等就成了要求。

(二)保护网络安全的有效措施。网络系统所遭到的攻击不只是单一时段单一类别的,因此网络系统安全保护措施应当在发展中不断的得到改进和完善,不能仅使用较为简单的安全策略来对网络系统进行安全保护,应当采取多种保护措施同时使用、配套使用的策略。

网络安全保护措施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实施,分别是数据加密和控制网络存取。数据加密作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能够有效的防止网络中的数据被恶意篡改、破坏或是遭到泄漏。一般来说,要实现数据加密,通常可以采取链路加密、节点加密以及端端加密和混合加密公用的方式进行。要实现网络存取的有效控制,首先应当严格的网络中的用户进行身份识别,这样才能从源头有效的控制非法用户的入侵,保护数据不致被泄漏或是破坏。目前所采用的存取有效控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通常较常采用的几个能够有效对网络中的数据存取进行控制的技术分别是:身份识别、数字签名以及控制用户的存取权限等等。

二、防火墙技术研究

防火墙是能够将内部网络和公众网络之间进行区分的一种隔离技术。近年来,防火墙作为对网络安全进行保护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各种防火墙技术不断发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业务办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要研究防火墙技术的实用性,则应当对其各方面的性能进行研究和考核,首先,防火墙的配备应当保证其成本与所需要保护的信息以及应用的总价值来计算其总成本。防火墙本身应当具有安全保证,不能让入侵者具有机会侵入计算机网络系统,首先是防火墙自身的设计应当合理科学,另外针对防火墙也应当使用得当。由于一般来说防火墙的各项配置依然是由人工进行控制的,因此系统管理者应当尽量的熟悉防火墙的性能,并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来进行操作,保证其配置得当。因此,应当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优质的监督及培训。总之,应当将防火墙的技术结合其他网络安全的技术相互结合,才能够达到最优的网络安全防护状态。

结语: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火墙技术的研究应当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只有有效的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保障信息传送的安全,保证数据存取的安全,才能不断的推动计算机网络安全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保证网络安全的一个有效措施即使用防火墙技术,因此,只有对防火墙技术进一步的研究,使信息传送和数据存取在网络中的用户使用的过程中都能得到安全保障,才能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度,保证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及我国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佳. 略谈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3:55+33.

计算机网络与防火墙技术论文 篇3

【摘 要】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逐渐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但是计算机网络在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人们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信息安全。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分析了防火墙技术概述,阐述了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关键词】防火墙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 运用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实现了人们之间的信息和资源共享,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限制,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防火墙技术作为一种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防火墙技术概述

(一)防火墙概述

防火墙是由计算机软件设备和硬件设备共同组成的一种网络隔离防护技术[1],主要功能是保护计算机网络不被非法攻击和入侵。防火墙技术依托于一种阻止或者允许计算机网络进行通信的安全机制,通过在计算机上设置过滤网络,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信,只有经过授权才可以进行通讯。从本质上来讲,防火墙是一种介于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之间的保护设备,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所有信息通讯都要经过防火墙的全面检测。

(二)防火墙的功能

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按照一定的安全标准实时检测网络系统中传输的数据包,一旦发现问题,会立即阻止传输数据进入网络,阻止非法入侵者或者网络黑客以非法手段获取内部信息数据或者访问内部网络,能够有效地过滤计算机网络中的危险因素,并且防火墙技术可以实时记录和监控计算机网络中的多种操作,计算机网络中的任何操作经过防火墙,都会留下监测记录信息,为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当发现非法操作时,会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引起计算机用户的注意。

二、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防火墙技术经过不断的改进和优化,在计算网络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防火墙作为计算机网络中一种重要的安全设备,在早期的应用过程中,只能防御来自计算机外部的安全威胁,但是当前的防火墙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过滤来自外部计算机网络的信息通讯,还可以全面监测内部用户对计算机网络发出的数据包和连接请求。为了确保计算机网络用户的信息安全,外部网络和内部网络之间的所有信息通信都需要经过防火墙的过滤。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机网络的自我免疫能力和抗攻击能力。

(一)包过滤型防火墙技术

包过滤性防火墙技术是一种计算机网络的分包数据传输技术,是防火墙技术的早期产品。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信息都是以数据包为一个独立单位进行信息传输,大量的数据信息被分割成若干个大小不等的数据包,每一个数据包包含着数据的UDP/TCP目标端口、源端口、目标地址、源地址等一些特定信息[2],防火墙检测这些数据包的目标地址和源地址信息是否正确,检查这些数据包来源的站点是否是安全可信的,一旦发现数据包的源地址或者来源站点没有安全凭证,防火墙会立即阻止这些数据包进入用户的计算机网络。包过滤型防火墙具有成本低、简单实用的优点,具有很高的性价比,有效地保障用户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但是包过滤型防火墙只能根据数据包的端口、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特定信息来检测数据包的安全性,难以识别来自计算机网络应用层的网络攻击。

(二)代理型防火墙技术

代理型防火墙弥补了包过滤型防火墙的缺陷,其安全性能要明显好于包过滤型防火墙产品。代理型防火墙也被称为代理型服务器,其位于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形成一个安全屏障,全面检测两者之间的数据交换。对于服务器来说,代理型防火墙相当于一个客户机;对于客户机来说,代理型防火墙又相当于一个服务器[3]。当计算机网络的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信息首先经过代理型防火墙,代理型防火墙根据数据信息的请求访问网络服务器的数据,然后代理型防火墙再将网络服务器的数据转发给客户机,这样的过程使得计算机网络内部服务器和外部的计算机网络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数据通信,来自于外部网络的恶意攻击也难以进入内部用户的网络系统中,有效地保障了计算机网络安全。代理型防火墙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并且针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层的安全漏洞进行了特别的设置,可以定期的自动扫描和侦测网络应用层的运行状况,能够有效地应对来自于应用层的病毒和入侵,而其缺点是代理型防火墙会影响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性能,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逐一设置用户网络的所有应用类型,极大地增加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

(三)监测型防火墙技术

监测型防火墙是当前防火墙技术发展的最新产品,其综合了包过滤型防火墙和代理型防火墙的优点,是一种新兴的防火墙产品。监测型防护墙可以实时的、主动的监测计算机网络系统各个层的数据信息,通过分析处理,判断出计算机网络系统各个层的网络攻击和非法入侵。并且,监测型防火墙产品自身带有探测器,这种分布式探测器位于计算机网络节点和应用服务器之间,不仅可以检测到外部计算机网络的恶意攻击,还可以防范来自于内部网络的恶意破坏。

监测型防火墙的安全性要高于包过滤型防火墙和代理型防火墙,但是其运行成本相对也比较高,并且难以管理,所以在当前的计算机网络中,主要还是以代理型防火墙技术为主,而监测型防火墙技术主要被应用在一些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特殊领域。

三、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逐渐深入,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重点,防火墙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是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完善和改进防火墙技术,推动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防火墙的技术与应用) 篇4

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 防火墙的技术与应用 作 者: 学 号: 系 别: 电子工程系 专 业: 指导教师:

20**年**月**日

中文摘要

防火墙的技术与应用

摘要

计算机网络安全已成为当今信息时代的关键技术。当前网络安全问题存在着计算机病毒,计算机黑客攻击等问题。网络安全问题有其先天的脆弱性,黑客攻击的严重性,网络杀手集团性和破坏手段的多无性,解决网络安全问题重要手段就是防火墙技术。走在中国特色的防火墙技术发展之路,是确保我国网络安全的有效途径。防火墙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在不安全的网际网环境中构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子网环境。本文重点介绍防火墙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系统结构,讨论了实现防火墙的两种主要技术手段:一种是基于分组过滤技术(Packet filtering),它的代表是在筛选路由器上实现的防火墙功能;一种是基于代理技术(Proxy),它的代表是在应用层网关上实现的防火墙功能。

关键词:网络安全;防火墙;技术;功能

I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目 录

中文摘要.................................................................I 1 引言..................................................................1 2 网络安全概述..........................................................1 3 协议安全分析..........................................................2 3.1 物理层安全........................................................2 3.2 网络层安全........................................................2 3.3 传输层安全........................................................3 4 网络安全组件..........................................................3 4.1 防火墙............................................................3 4.2 扫描器............................................................3 4.3 防毒软件..........................................................3 4.4 安全审计系统......................................................3 4.5 IDS...............................................................4 5 网络安全的看法........................................................4 5.1 隐藏IP地址有两种方法.............................................5 5.2 更换管理及账户....................................................5 6 防火墙概述............................................................5 6.1 防火墙定义........................................................5 6.2 防火墙的功能......................................................5 6.3 防火墙技术........................................................6 6.4 防火墙系统的优点..................................................7 6.5 防火墙系统的局限性................................................7 7 结论..................................................................8 参考文献.................................................................9 致 谢..................................................................10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遍推广,电子商务的开展,实施和应用网络安全已经不再仅仅为科学研究人员和少数黑客所涉足,日益庞大的网络用户群同样需要掌握网络安全知识。由于在早期网络协议设计上对安全问题的忽视,以及在管理和使用上的无政府状态,逐渐使Internet自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与它有关的安全事故屡次发生,一些黑客把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当成一种犯罪工具,不仅影响了网络的稳定运行和用户的正常使用,造成许多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威胁到国家的安全,一些国家的机密被黑客破坏造成网络瘫痪。如何更有效地保护重要信息数据,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防火墙可以提供增强网络的安全性,是当今网络系统最基础设施,侧重干网络层安全,对于从事网络建设与管理工作而言,充分发挥防火墙的安全防护功能和网络管理功能至关重要。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了保护,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网络安全的定义从保护角度来看,是指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涉及到计算机网络上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审查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凡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保护避免其他人利用窃听、冒充、篡改、抵赖等手段侵犯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网络安全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机密性:确保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的实体或进程。完整性:只有得到授权的实体才能修改数据,并且能够判别出数据是否已被篡改。可用性:得到授权的实体在需要时可访问数据,即攻击者不能占用所有的资源而阻碍授权者的工作。可控性:可以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行为方式。可审查性:对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

从管理者角度说网络信息的访问读写操作受到保护和控制避免病毒侵入,非法存取、非法占用、非法控制等威胁,防止网络黑客的攻击,对安全保密部门来说,对于非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法的有害的或涉及国家机密的信息进行过滤和防止,对社会造成危害,对国家造成巨大损失的机要信息的泄漏进行防止,做到杜绝。

现在全球普遍存在缺乏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这导致大多数网络存在着先天性的安全漏洞和安全威胁,使用TCP/IP协议的网络所提供的网络服务都包含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存在着一些漏洞网络的普及使信息共享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信息被暴露的机会大大增多,特别是Internet网络就是一个不设防的开放大系统,近年来,计算机犯罪案件也急剧上升,计算机犯罪是商业犯罪中最大的犯罪类型之一,每年计算机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0亿美元,在信息安全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和政府的的要求有一致的地方,也不有一致的地方,企业注重于信息和网络安全的可靠性,政府注重于信息和网络安全的可管性和可控性,在发展中国家,对信息安全的投入还满足不了信息安全的需求,同时投入也常常被挪用和借用。协议安全分析

3.1 物理层安全

物理层安全威胁主要指网络周边环境和物理特性引起的网络设备和线路的不可用而造成的网络系统的不可用,如:设备老化、设备被盗、意外故障,设备损毁等。由于以太局域网中采用广播方式,因此在某个广播域中利用嗅探器可以在设定的侦听端口侦听到所有的信息包,并且对信息包进分析,那么本广播域的信息传递都会暴露无遗,所以需将两个网络从物理上隔断同时保证在逻辑上两个网络能够连通。3.2 网络层安全

网络层的安全威胁主要有两类:IP欺骗和ICMP攻击。IP欺骗技术的一种实现方法是把源IP地址改成一个错误的IP地址,而接收主机不能判断源IP地址的正确性,由此形成欺骗,另外一种方法是利用源路由IP数据包让它仅仅被用于一个特殊的路径中传输,这种数据包被用于攻击防火墙。

ICMP在IP层检查错误和其他条件。ICMP信息、对于判断网络状况非常有用,例如:当PING一台主机想看它是否运去时,就产生了一条ICMP信息。远程主机将用它自己的ICMP信息对PING请求作出回应,这种过程在网络中普遍存在。然而,ICMP信息能够被用于攻击远程网络或主机,利用ICMP来消耗带宽从而有效地摧毁站点。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3.3 传输层安全

具体的传输层安全措施要取决于具体的协议,传输层安全协议在TCP的顶部提供了如身份验证,完整性检验以及机密性保证这样的安全服务,传输层安全需要为一个连接维持相应的场景,它是基于可靠的传输协议TCP的。由于安全机制与特定的传输协议有关所以像密钥管理这样的安全服务可为每种传输协议重复使用。现在,应用层安全已被分解成网络层、操作系统、数据库的安全,由于应用系统复杂多样不存在一种安全技术能够完全解决一些特殊应用系统的安全问题。网络安全组件

网络的整体安全是由安全操作系统、应用系统、防火墙、网络监控安全扫描、信息审计、通信加密、灾难恢复、网络反病毒等多个安全组件共同组成的,每一个单独的组件只能完成其中部分功能,而不能完成全部功能。4.1 防火墙

防火墙是指在两个网络之间加强访问控制的一整套装置,是软件和硬件的组合体,通常被比喻为网络安全的大门,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构造一个保护层,用来鉴别什么样的数据包可以进出企业内部网。防火墙可以阻止基于IP包头的攻击和非信任地址的访问,但无法阻止基于数据内容的黑客攻击和病毒入侵,同时也无法控制内部网络之间的攻击行为。4.2 扫描器

扫描器是一种自动检测远程或本地主机安全性弱点的程序,通过使用扫描器可以自动发现系统的安全缺陷,扫描器可以分为主机扫描器和网络扫描器,但是扫描器无法发现正在进行的入侵行为,而且它也可以被攻击者加以利用。4.3 防毒软件

防毒软件可以实时检测,清除各种已知病毒,具有一定的对未知病毒的预测能力利用代码分析等手段能够检查出最新病毒。在应用对网络入侵方面,它可以查杀特洛伊木马和蠕虫等病毒程序,但不能有效阻止基于网络的攻击行为。4.4 安全审计系统

安全审计系统对网络行为和主机操作提供全面详实的记录,其目的是测试安全策略是否完善,证实安全策略的一致性,方便用户分析与审查事故原因,协助攻击的分析收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集证据以用于起诉攻击者。4.5 IDS 由于防火墙所暴露出来的不足,引发人们对IDS(入侵检测系统)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它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对网络进行监测,从而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

IDS的主要功能:监控、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核查系统配置和漏洞。评估关键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识别攻击的活动模式,并向网管人员报警。对异常活动的统计分析。操作系统审计跟踪管理,识别违反政策的用户活动。评估重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IDS可分为主机型和网络型两种:主机型入侵检测系统,主要用于保护运行关键应用的服务器,它通过监视与分析主机的审计记录和日志文件来检测入侵。网络型入侵检测系统主要用于实时监控网络关键路径信息,它通过侦听网络上的所有分组来采集数据、分析可疑现象。网络入侵检测系统通常利用一个运行在混杂模式下的网络适配器来实时监视并分析通过网络的所有通信业务。

由于每个网络安全组件自身的限制,不可能把入侵检测和防护做到一应俱全所以不能指望通过使用某一种网络安全产品实现绝对的安全,只有根据具体的网络环境,有机整合这些网络安全组件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安全需求,在这个通信发达的时代,网络安全组件是不可缺少的,用户的安全要得到保障那就使用网络安全组件吧!它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网络安全的看法

随着互联网在家庭中的普及,家庭网络安全越来越受欢迎。家庭网络安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电脑中毒,二是被非法用户入侵。个人以为可以从“内”和“外”两个方面来解决。

从内的方面来讲“内”指用户本身,防止由于自己的疏忽而造成的损失。主要包括安装一些必要的软件,主要是防火墙、杀毒、防木马等安全软件。要有一个安全的工作习惯。积极备份。积极防范。打好补丁。这几种方法只是网络安全方面常用的方法,实际上保证安全从“内”的方面来说还包括很多方面,如操作不当造成软硬件损坏等。当然这些就不仅仅是网络安全方面了,实际上只要用户在以上所说的五个方面做得不错的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话,基本上网络安全方面可以放60%以上的心了。只不过许多用户在这些方面一般不太在意结果造成数据的损失。从外的方面来讲“外”指由外界而来的攻击,一般指黑客攻击。要防止黑客的攻击,我介绍几种简单容易上手同时效果也不错的方法供大家参考。5.1 隐藏IP地址有两种方法

代理服务器的原理是在客户机和远程服务器之间架设一个“中转站”,当客户机向远程服务器提出服务要求后,代理服务器首先截取用户的请求,然后代理服务器将服务请求转交远程服务器,从而实现客户机和远程服务器之间的联系。使用代理服务器后,其它用户只能探测到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而不是用户的IP地址,这就实现了隐藏用户IP地址的目的,保障了用户上网安全。二是使用一些隐藏IP的软件,如赛门铁克公司的Norton Internet security,不论黑客使用哪一个IP扫描工具,都会告诉你根本没有这个IP地址,黑客就无法攻击你的计算机了。5.2 更换管理及账户

Administrator账户拥有最高的系统权限,一旦该账户被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黑客入侵的常用手段之一就是试图获得Administrator账户的密码,所以我们要重新配置Administrator账户首先为Administrator账户设置一个强大复杂的密码,然后我们重命名Administrator账户再创建一个没有管理员权限,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危险。在WINDOWSXP系统中打开控制面板,单击“用户帐户/更改帐户”,弹出“用户帐户”窗口,再点“禁用来宾账户”即可。防火墙概述

6.1 防火墙定义

在计算机网络中,防火墙是指一种将内部网和公众访问网分开的方法,它实际是一种隔离技术,它允许“可以访问”的人和数据进入网络,同时将“不允许访问”的人和数据拒之门外,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网络,如果不通过防火墙,人们就无法访问Internet,也无法和其它人进行通信,它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6.2 防火墙的功能

防火墙的访问控制功能;访问控制功能是防火墙设备的最基本功能,其作用就是对经过防火墙的所有通信进行连通或阻断的安全控制,以实现连接到防火墙上的各个网段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的边界安全性,为实施访问控制功能,可以根据网络地址、网络协议以及TCP UDP端口进行过滤;可以实施简单的内容过滤,如电子邮件附件的文件类型等可以将IP与MAC地址绑定以防止盗用IP的现象发生,可以对上网时间段进行控制,不同时段执行不同的安全策略。防火墙的访问控制采用两种基本策略,即“黑名单”策略和“白名单”策略,指除了规则允许的访问,其他都是禁止的。支持一定的安全策略,过滤掉不安全服务和非法用户。利用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将有限的IP地址动态或静态地址与内部的IP地址对应起来,用来缓解地址空间短缺的问题。可以连接到一个单独的网络上,在物理上与内部网络隔开并部署WWW服务器和FTP服务器,作为向外部外发布内部信息的地点。防火墙支持基于用户身份的网络访问控制,不仅具有内置的用户管理及认证接口,同时也支持用户进行外部身份认证。防火墙可以根据用户认证的情况动态地调整安全策略实现用户对网络的授权访问。6.3 防火墙技术

按照实现技术分类防火墙的基本类型有:包过滤型、代理服务型和状态包过滤型。包过滤技术;包过滤通常安装在路由器上,并且大多数商用路由器都提供了包过滤的功能。包过滤是一种安全筛选机制,它控制哪些数据包可以进出网络而哪些数据包应被网络所拒绝。包过滤是一种通用有效的安全手段。它在网络层和传输层起作用。它根据分组包的源宿地址端口号及协议类型,来确定是否允许分组包通过。包过滤的优点是它对于用户来说是透明的,处理速度快且易于维护,通常作为第一道防线。

代理服务技术;代理服务系统一般安装并运行在双宿主机上,使外部网络无法了解内部网络的拓扑,比包过滤防火墙安全,由于安全性比较高,所以是使用较多的防火墙技术。代理服务软件运行在一台主机上构成代理服务器,负责截客户的请求。根据安全规则判断这个请求是否允许,如果允许才能传给真正的防火墙。代理系统是客户机和真实服务器之间的中介,完全控制客户机和真实服务器之间的流量并对流量情况加以记录,它具有灵活性和安全性,但可能影响网络的性能对用户透明,且对每一个服务器都要设计一个代理模块,建立对应的网关层实现起来比较复杂。

代理服务技术的优点:1.提供的安全级别高于包过滤型防火墙。2.代理服务型防火墙可以配置成惟一的可被外部看见的主机,以保护内部主机免受外部攻击。3.可能强制执行用户认证。4.代理工作在客户机和真实服务器之间,完全控制会话,所以能提供较详细的审计日志。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状态检测技术;状态检测防火墙在网络层由一个检测模块截获数据包,并抽取与应用层状态有关的信息,并以此作为依据决定对该连接是接受还是拒绝。检测模块维护一个动态的状态信息表,并对后续的数据包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任何连接的参数有意外的变化该连接就被中止。这种技术提供了高度安全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状态检测防火墙克服了包过滤防火墙和应用代理服务器的局限性不要求每个被访问的应用都有代理,状态检测模块能够理解各种协议和应用以支持各种最新的应用服务。状态检测模块截获分析并处理所有试图通过防火墙的数据包,保证网络的高度安全和数据完整网络和各种应用的通信状态动态存储更新到动态状态表中,结合预定义好的规则实现安全策略,状态检测不仅仅对网络层检测而对OSI七层模型的所有层进行检测,它与前面两种防火墙技术不同,当用户访问请求到达网关的操作系统前,状态监器要抽取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结合网络配置和安全规定做出接纳拒绝,身份认证,报警或给该通信加密等处理动作。状态检测技术的特点:安全性、高效性、可伸缩性和易扩展性。

6.4 防火墙系统的优点

可以对网络安全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防火墙将受信任的专用网与不受信任的公用网隔离开来,将承担风险的范围从整个内部网络缩小到组成防火墙系统的一台或几台主机上在结构上形成了一个控制中心,大大加强了网络安全性,并且简化了网络管理。由于防火墙在结构上的特殊位置,使其方便地提供了监视管理与审计网络的使用及预警。为解决IP的地址危机提供了可行方案。由于Internet的日益发展及其IP地址空间的有限,使用户无法获得足够的注册IP地址,防火墙系统则正处于设置网络地址转换NAT的最佳位置,NAT有助于缓和IP地址空间的不足,并使得一个结构改变Internet服务提供商时而不必重新编址。防火墙系统可以作为Internet信息服务器的安装地点,对外发布信息。

6.5 防火墙系统的局限性

防火墙系统存在着如下局限性:常常需要有特殊的较为封闭的网络拓扑结构来支持,对网络安全功能的加强往往以网络服务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开放性为代价。防火墙系统的防范对象来自外部对内部网络攻击,而不能防范不经由防火墙的攻击。比如通过SLIP或PPP的拨号攻击,绕过了防火墙系统而直接拨号进入内部网络,防火墙对这样的 7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攻击很难防范。防火墙在技术原理上对来自内部网络系统的安全威胁不具备防范作用。比如不能防范内奸或由用户造成的危害。结论

网络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网络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的今天,安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保护各类网络和信息的安全,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其中防火墙是运用非常广泛和效果最好的选择。但是,防火墙技术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为了更好的维护网络安全,还需要其他的技术相结合,以及更先进的技术的发现。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邓亚平.计算机网络安全[M].北京: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50-75.[2] 冯 元.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20-150.[3] 穆红涛.Internet实用技术[M].北京: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50-198.[4] 张仕斌.网络安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7-38.[5] 梁亚声.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10-187.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

致 谢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本文完成期间他帮助我收集文献资料,理清设计思路,指导方法。**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学风、诲人不倦的态度和学术上精益求精的精神使我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网络防火墙应用策略 篇5

3、拒绝的规则一定要放在允许的规则前面。

4、当需要使用拒绝时,显式拒绝是首要考虑的方式。

5、在不影响防火墙策略执行效果的情况下,请将匹配度更高的规则放在前面。

6、在不影响防火墙策略执行效果的情况下,请将针对所有用户的规则放在前面。

7、尽量简化你的规则,执行一条规则的效率永远比执行两条规则的效率高。

8、永远不要在商业网络中使用Allow 4 ALL规则(Allow all users use all protocols from all networks to all networks),这样只是让你的ISA形同虚设,

9、如果可以通过配置系统策略来实现,就没有必要再建立自定义规则。

10、ISA的每条访问规则都是独立的,执行每条访问规则时不会受到其他访问规则的影响。

11、永远也不要允许任何网络访问ISA本机的所有协议。内部网络也是不可信的。

12、SNat客户不能提交身份验证信息。所以,当你使用了身份验证时,请配置客户为Web代理客户或防火墙客户。

13、无论作为访问规则中的目的还是源,最好使用IP地址。

14、如果你一定要在访问规则中使用域名集或URL集,最好将客户配置为Web代理客户。

15、请不要忘了,防火墙策略的最后还有一条DENY 4 ALL.

防火墙技术与网络安全 篇6

防火墙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对网络通信进行适当筛选,然后屏蔽有害信息进出网络,多数的防火墙都是在不可信任的网络和可信任的网络之间。

1 概念和分类

防火墙是介于外部网络与内部网络之间的安全防范系统,它可以保护可信网络不受到危险网络的威胁,现在很多防火墙都是在企业内部使用。防火墙经历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包过滤型防火墙;第二代,复合型防火墙;第三代,继复合型防火墙。第三代防火墙最有代表性的有IGA防火墙、Sonic Wall防火墙和Cink TvustCyberwall等。

按照防火墙在网络中的位置可以分为分布式和边界防火墙。分布式防火墙又包括网络防火墙和主机防火墙。

防火墙一般有3个特性:所有的通信都经过防火墙;防火墙只放行经过授权的网络流量和防火墙能经受得住对其本身的攻击。防火墙是在不可信网络和可信网络之间的一个缓冲,防火墙是由路由器,一台多个网络接口的计算机或者是服务器等来服务的。所以说,防火墙是位于网络的边界来保护计算机安全的。

如果没有防火墙,可能整个网络的安全性将受网络中最脆弱的部分制约,也就是说,没有人可以保证网络中的每个服务都总是处于最佳状态,网络系统越是庞大,网络中的主机的维护的安全性就会越复杂,这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最终还可能导致网络系统的崩溃。防火墙是与不可信网络联络的纽带,通过部署防火墙,可以保护内部的网络安全。在防火墙技术中,可以保存所有的通信流量,这对于网络犯罪的调查提供了依据。所以,防火墙减轻了网络被用于恶意目的的风险性。

2 优点与弊端

(1)优点

对于企业来说,防火墙规避机密性的风险、数据完整性的风险和可用性的风险。表面看来,防火墙的定义很简单,但是随着虚拟专用网络的出现,防火墙是网络边界这个概念在虚拟网络拓展中变得比较模糊。如果这样,那么我们不仅仅需要考虑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威胁,还要包括远程虚拟专用网络客户端的安全,这样会影响到整个防御体系的安全。防火墙的主要优点如下:

1)可以限制对某些特殊服务的访问,防火墙有保存和报警功能,有足够的日志空间,可以延长安全影响的周期;防火墙可以执行访问控制策略,可以将通信约束在一个高可靠性的范围之内来保护整个网络的安全;2)由于防火墙的功能比较单一,所以不用考虑在安全性、功能和可用性上面来做取舍。

(2)弊端

防火墙虽然可以阻断攻击,但是却不能彻底去消灭攻击源。比如说接主干网10M网络宽带的某个站点,在这个流量当中会有512K是攻击行为,在设置防火墙以后,攻击流量也不会减少。而且,防火墙不能够抵抗最新的没有设置预防策略的攻击漏洞。比如说杀毒软件,是在出现病毒以后,专家经过分析病毒特性来设置各种防火墙的策略,一旦出现新的病毒攻击网络,防火墙就会束手无策。

只要是服务器合法开放的端口,防火墙都没有阻止攻击,比如说利用开放了3389端口取得没打过sp补丁的Win2000的超级权限、利用ASP程序进行脚本攻击等等,只要在防火墙一级看来是合法的,就可以被放行。还有,防火墙对内部发动的攻击不会进行阻止,可以通过带木马的URL灯方式来进行攻击,这个时候防火墙也不能进行阻止。

防火墙本身也会出现问题,也可能收到攻击,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来认识防火墙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争取发挥它的最大优势来保护网络。

3 硬件防火墙的设置

以思科PIX 501型防火墙为例,设置如下:使用命令提示符,首先对内部接口的IP地址进行设置,然后,对外部接口的IP地址进行设置。下面就启动内部和外部的接口,要达到每个接口的以太网电缆线都要接到同一台交换机上的目的。接下来启动ethernet0接口(属于外部接口,只是一个10Base-T接口)和ether-net1接口(属于内部接口,是一个100Base-T接口)。最后来设置一个默认的路由,来保证发送到PIX防火墙的所有通信都会流向下一个上行路由器。下面进行网络地址解析的设置,来达到所有内部设备都可以共享一个公用的IP地址的目的,输入如下命令:

PIX1(config)#nat(inside)1 10.0.0.0 255.0.0.0

PIX1(config)#global(outside)110.1.1.2

Global10.1.1.2 will be Port AddressTranslated

PIX1(config)#

4 对网络安全的解决方案

从一个企业的网络结构、管理、应用和安全方面来探讨如何实现真正的网络安全。

对于网络内部来说,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中,不能保证每次操作都是正确,他们只是知道如何用计算机来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往往一些病毒、恶意脚本和不可信网站就会侵入来破坏网络的安全,这一切都会给工作造成很大的风险。所以需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保护企业网络的安全。比如可以在工作站中安装桌面防火墙、系统补丁、软件使用许可监控等。可以选择Symantec Client Security 2.0作为桌面防火墙的集成安全解决方案。该产品不存在操作性问题,防火墙与桌面入侵检测能够完美结合起来防御混合性威胁。

防火墙技术是应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很好的技术手段,在网络上产生的任何一个漏洞都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应该采取系统的观点以及方法来分析应对网络安全的具体措施。安全措施包括法律手段、人员审查、工作流程和维护保障制度等各种管理制度以及采取识别技术、密码、防病毒和采用高安全产品等措施。一个效果好的网络安全措施往往综合了多种方法。在计算机网络中,应该采取有效和可行的措施,利用防火墙技术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整个网络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赵季中,宋政湘,齐勇.对基于TCP/IP协议的几个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与讨论[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05).

[2]郑崧,梁昌勇.分布式防火墙及其在企业网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3).

[3]矫健,韩芳溪,毛忠东.网络攻击手段及防御系统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3).

[4]黄建强.防火墙风景线和谐园--2009年上海法院工作亮点扫描[J].上海人大月刊,2010,(02):43-44.

[5]于承斌.基于防火墙的双出口路由策略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0,(06):131-134.

[6]陈语林,梁建武,周诚.网络安全问题的若干探讨及其解决策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2,(03).

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探讨 篇7

【关键词】网络安全 防火墙技术 地址翻译 代理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类通讯交流与工作学习等都离不开信息网络,而如何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就是网络环境的安全,成为了人们重要探讨的话题。在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的探讨中,如何合法、完整、有效的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保证,从各方面对网络环境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这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安全技术

(一)网络安全技术的简介

在信息网络的建立之初,设计者注重的是网络的实用性,开放性和快捷性,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到网络的安全性,所以这就赋予网络本身天生的脆弱性,极易受到破坏。所以网络安全技术由此产生,大量专家为此做了大量研究。其中,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就是密码技术,其设计并不只限于加密方法的设计,还涉及到了其安全协议的设计,它是主要的在网络信息平台把关传输安全的方法。而防火墙则是一种综合性的保障内部的网络安全的最为有效的技术。

(二)网络安全技术的分类及关系

简单的来说,主要的网络安全技术是信息传送安全技术、防火墙技术和本地安全技术。而信息传送安全技术中又包含了信息加密、数字签名或数字认真、认证检查、信息发送方法,本地安全技术中包含了审计跟踪、访问控制、弱点保护和病毒防范。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从最外部的信息传送安全技术开始,通过防火墙,再到本地的安全策略以及访问控制和预防病毒等。

二、防火墙技术

(一)防火墙的概论

总的来说,防火墙是结合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一个对访问授权许可的认证和控制,它主要是为了防止计算机网络受到外部的攻击,从一定程度上将广域网与局域网分离开,它是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和实现信息网络安全的一个基础,提供对内部网络安全的控制服务。而之所以要引入防火墙技术,就是针对网络平台建立之初,并没有考虑安全因素的漏洞,从而加强子网络的安全环境。在构建防火墙时,是将其设置在网关或网点与广域网的连接之处,从而有效将本地网络与因特网分离开。在防火墙工作时,会有效的记录工作日志,将运行期间发生的各类事件和网络情况与安全问题统统记录起来,将被允许或被拒绝的进程记录在日志当中。

在设计防火墙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安全性与实用性,因为防火墙作为一个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的重要措施,要首先将安全性摆在第一位,只有保证了安全性,才能接下来对实用性进行规划。而也不能因此抛弃了防火墙的实用性,众所周知,就算一个防火墙再安全,如果它过于复杂或不实用,那操作起来也是繁琐的,达不到设计的目的,不能发挥其安全性的全部效率,不能被使用者接受。同时这里要指出目前防火墙存在的几个尚待提高的地方。第一,不能防止内部的人为破坏,第二,无法防范后门的攻击,第三,防火墙目前的智能性欠佳,第四,防火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网络的性能,第五,目前还没有真正开放的,与软硬件平台无关的防火墙软件,第六,大多数的防火墙不具有专业防御病毒的能力,第七,防火墙不能起到物理保护的功能。

(二)防火墙的关键技术

1.信息包传松技术。在网络信息平台,所有的数据信息包传送都是将其分割成几个一定长度的信息包,通过进出接口,通过防火墙的包过滤口,传送到线路上,然后在抵达目的地后再重新组装还原。

2.包过滤技术。包过滤技术是防火墙对进出网络的信息进行控制和操作的一项技术,它是防火墙对计算机网络保护的一个主要技术。它根据管理员设定的指令和规则,对进出网络的数据进行过滤,分别哪些可以进,哪些不能进,同时也控制了哪些能出,哪些不能出。而且还对整个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和会话进行分析与监控。这项技术是安装在一个路由器上或服务器上的,它包括一个检查模块,对各类网络间的相互访问进行控制和监控。它一般的工作原理就是对要转发的文件数据包全部拦截,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和记录,对通过规则的数据包允许转发,对不通过规则的进行报警和通知。

3.地址翻译技术。单独使用防火墙防御外部攻击是不够的,还要与地址翻译技术相结合。本地网络通过不同的地址访问外部可以有效的隐藏本地网络的真实地址,也可以使得外部攻击者摸不清内部网络的网络结构,从而更加有效的对信息网络进行保护。

三、防火墙技术的发展趋势

防火墙技术要向远程上网集中管理的方式发展,要加深过滤的深度,加大对安全协议的开发,加强对攻击源的警告,还要不断完善防火墙各类安全工具,同时要对其开放性与可移植性进行深度研究,并减少防火墙对网络性能的影响等,这都能在未来有效的提高防火墙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总之,网络安全离不开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从各方面对网络环境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这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冬冬《网络防火墙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燕山大学,2001.

[2]张帆《防火墙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2.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浅议生活化的幼儿数学活动下一篇:独一无二的我散文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