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故分类

2024-1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食品安全事故分类

食品安全事故分类 篇1

1.物体打击

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

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5.触电

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淹溺

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7.灼烫

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的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

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8.火灾

9.高处坠落

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10.坍塌

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

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4.火药爆炸

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食品安全事故分类 篇2

近年来,我国建筑安全事故依旧高发频发[1],而人是影响建筑安全生产的第一因素[2],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高达90%[3],对此国内外学者做了一定的研究。Ebohen[4]指出,政府对主体监管不足严重扰乱了建筑市场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Hiromitsu[5]指出,管理失误是造成伤亡事故的根本原因,企业管理者盲目降低安全投人致使安全事故频发,Lund[6]提出,改善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预防安全事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综上所述,学者们分别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企业和现场的安全管理行为、政府安全监督行为等不同角度分析了人为因素,然而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众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7],但关于因素间相互作用机理探讨的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有必要以一种系统化、结构化的思维去研究人为因素。

鉴于此,本文将采用综合方法对导致建筑安全事故的人为因素进行归纳分析,修正了适用于建筑行业的人为因素分类分析系统框架( the 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HFACS) ,并结合150 起建筑安全事故案例探讨了框架层次各人为因素间的内在关联性,以期能为探索建筑安全事故的影响机理提供新途径,为分析和管理建筑安全事故提供新工具和新方法,为改善建筑安全管理现状和降低事故率提供新思路。

1 建筑安全事故HFACS框架的修正设计

1. 1 建筑安全事故HFACS框架层次的修正

HFACS是一种用于分析安全事故人为因素的系统性工具,框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不安全行为四个水平、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不安全领导行为以及管理组织缺失等四个水平[8],该方法可以同时考虑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其潜在因素,能系统分析人为因素及其内在关联性。Shappell和Wiegman[9]指出,HFACS框架是一种开放的系统分析工具,能够根据具体的行业特征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此,该框架已被应用在铁路、航空、医疗以及煤炭等行业,但在建筑行业还不多见[1]。由于建筑行业是一个准入门槛低、劳动密集度高、风险高的行业,从业人员以农民工为主,受教育程度较低且流动性大,因此建筑行业从业者更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事故的发生,而HFACS框架中并未考虑社会环境因素,因此不适合用于建筑安全事故的分析。鉴于此,基于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结合建筑行业特征将社会环境层纳入HFACS框架得到建筑安全事故人因分类分析系统( the 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onstruction safety accidents,C - HFACS ) 框架,C -HFACS框架包括五个水平,由下到上依次为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现场安全监管、企业安全管理以及社会环境。

1. 2 C - HFACS框架各层人为因素的确定

1. 2. 1 不安全行为层

方东平[11]指出,工人在作业中若出现认知、决策和技能等环节失效就会发生不安全行为。杨高升[12]认为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从形成过程看是由认知、失误和技能不足引起的,从表现结果看是由习惯性违章或者偶然性违章导致的。而在专家访谈中发现失误和违章是促使工人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层应包括失误和违章两方面,其中,失误分为认知、决策和技能失误,违章分为习惯性违章和偶然性违章。

1. 2. 2 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层

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是个体状态、作业机械和作业环境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13]。意识五阶段学说表明,工人在自身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状态不佳时容易决策失误、倾向于选择影响自身和他人安全的行为[14]。另外,技能水平的高低其安全行为是否能顺利实施[15]。施工作业面的不固定性导致作业机械与施工人员的触觉、注意力和反应速度不匹配的情况经常出现,而施工人员为了省时省力不按操作规程和使用说明书操作等潜在因素都容易引发事故[13]。莱温的“场论”和“破窗理论”表明作业环境会影响工人的行为选择,脏乱差的作业环境会增大工人不安全行为出现的可能性。由此可见,不安全行为前提条件层应包括工人的状态、机械设备和环境条件三方面,其中,工人的状态分为心理、生理、精神状态和技能水平,机械设备分为设计匹配和操作使用,环境条件包括物理和技术环境。

1. 2. 3 现场安全监管层

管理者的设计行为通过安全知识对员工的安全行为选择产生间接影响[13],Fadier[16]指出,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偏差可能会使得整个生产系统失效,出现异常状况,访谈专家也强调监管者的违章行为是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源头。由此可见,现场安全监管层应包括设计工作、管理工作和违规监管三方面。

1. 2. 4 企业安全管理层

傅贵等[17]指出,安全文化在企业内部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影响员工的行为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研究表明,加强过程监管可以有效的减少人为失误、促使企业高效安全运作[18],作业设备的选择、维护和更新会直接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组织和人力资源的配置管理对安全生产也存在重要影响[13]。张杰等[19]论证出安全投入比例和企业事故控制率的正比关系。由此可见,企业安全管理层应包括安全文化、过程管理和资源管理三方面。

1. 2. 5 社会环境层

杨高升[20]指出,加强政府监管效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Eagly[12]认为员工行为会受政治、文化、经济以及社会习俗等影响。由此可见,社会环境层应包括政府监管和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影响两方面。

经过上述修正,得到C - HFACS框架如图1 所示。

1. 3 C - HFACS框架人为因素表现形式的确定

HFACS框架在具体行业的适用性和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取决于表现形式描述的精准性和全面性。对此笔者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考9 位专家( 从事建设安全实践或研究十年以上) 的咨询意见整理出建筑安全人为因素的表现形式初稿,然后再结合建筑业150 起事故案例分析人为因素的表现形式,最后利用开环分析法对表现形式的描述精准度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检验的表现形式如表1 所示。

2 建筑安全事故人为因素分析

2. 1 C - HFACS框架人为因素统计分析

选取2010 ~ 2015 年间发生的150 起建筑安全事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C - HFACS框架层次和内容进行事故人为因素统计分析。首先,选择了20 位从事建设安全的研究生对150 起建筑安全事故依据C - HFACS框架及其各人为因素的表现形式分别进行评分。采取0 ~1 打分法,若事故原因与某人为因素的表现形式相关,则标“1”,否则标“0”。每一起事故在同一人为因素上得分超过12 分( 赞同率60% ) 就标“1”,否则标“0”,结果见表2。

2. 2 C - HFACS框架层次间因果关系分析

为分析C - HFACS框架上下层人为因素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因果联系,拟用卡方检验分析其因果关系存在的合理性。卡方检验是以 χ2分布为基础的一种假设检验方法,若P <0. 05 则表明C - HFACS框架上下层人为因素间存在显著的因果联系; 反之,则不存在因果关系。另外,引入让步比( OR,Odds Ratio) 来反映框架上层人为因素的缺失使下层人为因素发生概率增减的程度,当OR值大于1 时,上层人为因素的缺失会使下层人为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增大,而当OR值小于等于1 时,上层人为因素的缺失不会引起下层人为因素发生的可能性的变化。

利用SPSS18. 0 软件进行分析,同时将对满足P < 0.05 和OR > 1 的结果进行筛选,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C -HFACS框架中相邻层人为因素间都存在因果关系,关系数量和影响程度大小各不相同,关系路径如图2 所示。

2. 3 建筑安全事故人为因素影响路径分析

首先,在社会环境层与企业安全管理层间的因果关系中,政府监管力度不够对安全文化缺失的影响最为显著( OR = 3. 414) ,影响次之的是其对企业资源管理不到位的影响( OR = 2. 716) ,即政府监管力度不够会使得企业安全文化缺失的可能性增大3. 4 倍,使企业资源管理不到位出现的概率增大2. 7 倍。经过案例整理发现,政府监管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监管人员配置不足、现场视察次数少、对违规违法主体处罚轻等方面。

其次,在企业安全管理与现场安全监管层间的因果关系中,安全文化缺失对违规监管行为的影响最大,即安全文化缺失使得违规监管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增大4. 1倍( OR = 4. 156) ,资源管理不到位对管理工作有漏洞的影响( OR = 3. 5) 次之。企业的安全文化缺失体现在企业安全组织机构不健全、安全政策制度不完善两方面,资源管理不到位体现在安全管理员配备不足、安全投入不够两方面。

再次,在现场安全监管与不安全行为前提条件层间的因果关系中,设计工作不合理对生理状态的影响程度最大( OR =3.159) ,现场管理者给工人安排超负荷的任务量、班组人员搭配混乱、留给工人的休息时间和不同作业间调整反映时间不足时,工人的生理机能、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紧急情况处理能力就会明显下降。管理工作有漏洞使得精神状态差和物理环境差发生的概率分别增加2. 3 倍( OR =2. 261) 和1. 8 倍( OR = 1. 75) 。监管者忽视对工人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培训、纵容工人的错误操作、轻视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等行为都会埋下安全隐患。

注: 同一事故的诱发因素有多个,频率之和有可能大于等于100% 。

注: A × B表示原因A与结果B之间的因果关系。

最后,在不安全行为前提条件层与不安全行为层的因果关系中,生理状态差使决策失误发生的概率增加3.3 倍( OR = 3. 333) ,物理环境差和技术环境差使决策失误和技能失误出现的可能性分别增加2. 2 倍( OR = 2.225) 和2. 4 倍( OR = 2. 424 ) 。施工作业的单一性和高强度使工人容易出现安全意识差、身体疲劳和施工技能下降等状况,当施工现场的物理条件和技术条件不能满足安全作业的基本需求时就容易发生事故。

从上述分析可知,C - HFACS框架相邻层次间因果关系十分复杂,如图2 所示。经过专家咨询,严格筛选后得出因果关系显著的九个构成要素,分别为政府监管、企业安全文化和资源管理、现场监管者的设计和管理行为、物理和技术环境以及个体生理状态、技能等。可见,改善建筑安全管理现状的关键在于转变政府监管方式、加强企业安全文化资源管理、做好现场监管工作以及提高工人安全意识和技能等方面。

3 基于人因分析的建筑安全管理建议

1) 针对政府监管乏力和低效,建议引入独立第三方安全巡检机构。由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建专家库,委托第三方检查单位对工程安全生产情况和参建主体的安全履责行为独立展开全过程、不定期和“飞行式”巡查,利用市场手段对巡检单位和受检单位进行管理。这样不仅提高了政府监管的效率,还有利于促进企业自觉的加强安全管理,实现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的转变。

2) 针对企业安全文化缺失、资源管理问题应强化落实建设项目业主责任制,这样可以增强企业领导的安全生产意识,促进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提高建筑市场主体安全准入条件,明确规定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设备以及安全投入资金比例等将有利于制止不合格企业涌入; 利用经济手段激励企业的安全行为,如对安全投入足、安全生产管理有序、事故率低的企业适当给予财政补贴、低息多额的贷款、低保险费率、评标加分的优惠,反之则给予适当的处罚; 这样就能促进企业形成强烈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投入的积极性、从“被安全”向“要安全”转变。

3) 针对现场监管者的设计和管理行为,建议现场监管者通过制定出科学的安全管理计划、合理的岗位职责分配以及详细的行为准则规范来帮助工人执行正确的行为选择; 采取奖惩并用的激励手段,适当的结合安全绩效对工人进行正面激励、鼓励工人对安全风险、安全缺陷进行报告和处理等一系列措施可以促进工人主动的参与安全监管工作; 尝试走动式管理模式,明确走动管理的责任人、负责区域、次数、职责和标准,将有助于加深监管者对施工现场情况的了解并及时纠正工人的不安全行为。

4) 针对作业环境、工人的状态和技能,以农民工的安全技能教育为核心构建“由中介机构统一组织安全培训、由政府主管部门统一安排考核和颁发证书、由相关协会进行劳务推荐、建筑企业用工投资保险”的一体化管理机制; 将6S作业环境管理法用于施工现场的物品管理,对其合理布置、定期清理、整顿和素养,创建一个让工人感到舒适的作业环境,有效避免事故发生。

4 结论

1) 基于建筑行业及安全事故特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提出假设,修正并形成了建筑安全人为因素分类分析系统( C - HFACS) ,并结合150 例事故进行验证。

2) 验证C - HFACS并得到C - HFACS框架中对事故和下层人为因素影响显著的九个人为因素,分别为政府监管、企业安全文化和资源管理、现场监管者的设计和管理行为、物理和技术环境以及个体生理状态和技能。

3) 从政府、企业、现场和个体等四个维度提出了四点对策建议,分别为引入独立第三方安全巡检机构飞行检查、完善项目业主责任制、实行走动式现场管理模式以及针对农民工培训建立一体化管理机制等。

摘要:为系统研究导致建筑安全事故的人为因素及对策,首先,在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建筑行业特征提出人为因素分类分析系统(HFACS)框架中应增加社会环境层,在修正框架层次和人为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建筑安全事故人为因素分类分析系统(C-HFACS)框架;其次,对150起建筑安全事故进行案例分析,探讨C-HFACS框架中对事故影响显著的人为因素及其内在关联性,验证了构建C-HFACS框架的合理性;最后,得出政府监管等九个人为因素对事故和下层人为因素影响显著,并从政府、企业、现场和个体四个维度提出独立第三方“飞行式”巡检等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期为建筑安全事故分析和管理提供新的方法和工具。

珍视生命,杜绝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篇3

【关键词】珍视生命 食品安全 规章制度 管理 培训

人以“食”为天,饮食安全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党计民生。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关系着全校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学校食堂管理,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营造安全放心的饮食环境,是各级领导最重视的工作之一,也是社会、家长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还是广大教师、学生最关心的事情之一。

一、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向“制度”要安全

要建立学校食堂各种管理制度,首先要深入学习、掌握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食品安全法》,它是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是制定食品安全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各级各类规章制度的主要依据。它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同时,要对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学校食堂,就要对加工的食品安全负责,对学校负责,对教师和学生的饮食安全负责,就要自觉接受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监督,承担法律责任。

因此,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对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学校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各种管理制度。如学校食堂组织管理机构制度,餐饮服务许可制度,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及培训制度,食品原料的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食品留样制度,餐饮用具洗涤、消毒制度,操作间冷热、生熟食品加工流程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档案建设及管理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应急演练制度等等。学校要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督查,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各项制度的正确执行和全面落实,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加强日常管理,向“管理”要安全

学校食堂的日常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学校在依法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外,首先要成立一个由学校法人、家长代表、社会公众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合理配置一名懂得法律法规、受过专业培训、会经营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其次要配置适量从业人员,即从事食品原材料的采购、保管、加工、清洗消毒、记录建档等的工作人员。再次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配置便于操作、坚固、易清洗、通风利水的基础设施。

只有建立有效的管理链条,才能达到有效的管理效果,才能实现食品安全事故的零发生。要达到有效的管理效果,就要从学校食堂的日常管理着手。科学的管理方法、严格的管理手段是食品安全的有力保障。

1、及时清理整顿。对操作间或库房要及时清理,有用的或无用的,耐久的或易变质的,过期的或有效的,该上架的上架,该归位的归位,该处理的处理。做到定位、定量、明确标志、摆放整齐、一目了然。解决一个“乱”字。

2、每餐清洁、消毒。包括对环境、物品、仪器、设备、实施的清洁消毒,还包括用餐器具的清洁消毒。做到时刻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卫生、个人卫生和设施器具的干净卫生。解决一个“脏”字。

3、坚持事不过夜。当天的事情当天处理完成,绝不推后。包括出入库记录,消毒、留样记录,废品剩渣处理、票据归档等。解决一个“拖”字。

4、加强督导检查。在要求工作人员努力完成工作任务,把规范操作变成自觉行为,并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实行责任追究制,迫使每个工作人员加强自身的约束,克服不良习惯,摒弃工作随意性,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素质,杜绝操作事故发生,保障食品安全。解决一个“差”字。

5、发扬团队精神。学校食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每个工作人员在按照日常分工,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应牢固树立集体意识。只有保持良好的操作习惯和行为规范,改善人际关系,加强团队意识,才能更好的发挥自我,更好的保证食品安全。解决一个“散”字。

三、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向“人”要安全

学校食堂的安全管理,无外乎是对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场所和设施、加工过程的管理等几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管理。

1、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学校食堂安全管理人员具备:身体健康、有安全管理工作经历、合格的培训证必须明等。因为他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如采购进货、卫生、设施设备及餐具的清洗消毒、留样、加工过程、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餐厨垃圾处理、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等具有全面性和多样性,这就决定了他必须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培训,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2、加强食堂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充分认识工作人员参加培训的必要性,杜绝因不良的、随意地操作习惯和不卫生的、邋遢的操作行为而埋下食品安全隐患。在制定培训的目标、任务时,要让工作人员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掌握本食堂对食品安全的控制要求,强化补充新的食品安全知识。对于培训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a、个人卫生方面。可能会要引起污染食品的不良行为,手的保养及清洗消毒,个人卫生清洁,衣帽着装,健康状况等。b、食品原料的采购、加工过程方面。食品原料从采购、验收(索票索证)、入库保存、出库、加工、温度和时间的掌握、生熟器具等的要求。c、清洁和消毒方面。对象主要有:加工器具、餐饮用具、盛装工具等。熟练掌握清洁方法:一清、二洗、三冲,熟记消毒方法:高温消毒法(物理消毒法)、制剂消毒法(化学消毒法),能正确使用洗涤剂和消毒剂。d、职业道德方面。学校食堂工作人员要加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个人修养,注重对食品安全职业道德的培养,增强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感,对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认真负责、服务师生、奉献学校为内容的职业道德培训。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责任、纪律、技能,培养他们遵纪守法、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学校师生的饮食安全。

食品安全事故分类 篇4

和分类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从安全生产的角度,__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A.危险 B.危险度 C.危险源

D.重大危险源

2、在车间内对机器进行合理的安全布局,可以使事故明显减少。布局时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空间 B:照明

C:管、线布置

D:维护时的出入安全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3、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__。A.1年 B.2年 C.3年 D.4年

4、[2010年考题]依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建设项目或者用于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者安全设施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A:使用 B:储存 C:运输 D:处置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5、依据《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对除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和特殊建设工程以外的其他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取得施工许可、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7日内,通过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网站的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受理系统进行消防设计、竣工验收备案,或者报送纸质备案表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录入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受理系统。A:国家 B:省级 C:市级 D:县级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6、列车应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及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规定的编挂条件、车组、或长度编组。A:质量 B:重量 C:制度

D:设备条件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7、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伤害事故涉及的人员可能是司机、乘客、作业辅助人员和作业范围内的其他人员,其中的比例最高。A:司机 B:乘客

C:作业辅助人员

D:作业范围内的其他人员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8、安全生产法律责任的形式中,在追究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方式中运用最多。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赔偿责任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9、[2009年考题]炸药爆炸过程与一般的化学反应过程相比,具有放热性、和大量气态生成物三大特征。A:敏感性 B:高速度 C:稳定性 D:时延性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0、下列选项中,__在应急救援和应急恢复决策中具有关键的支持作用。A.通讯

B.接警和通知

C.警报和紧急公告 D.事态监测与评估

11、依据《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的规定,注册管理机构对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违法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取消执业资格等处分。A:记过 B:罚款 C:留用察看 D:注销注册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2、《安全生产法》规定,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提出赔偿要求。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工伤保险经办机构 C: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D:本单位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3、《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井下各级配电网络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高压,不超过10000V;低压,不超过__V: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供电电压,不超过127V;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V。采区电气设备使用3300v供电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A.1000 B.1140 C.1340 D.1540

14、[2010年考题]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造铁制作,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扣件安装时,螺杆拧紧扭力矩应在N·m之间。A:35~51 B:40~65 C:48~70 D:51~70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5、某商厦1993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商厦共6层,其中地下2层、地上4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占地面积3 500 ㎡,建筑面积8 200 ㎡,高20.4 m。商厦地下2层是家具商场和货物仓库。家具商场主要经营红木家具、沙发、席梦思床垫、办公桌椅等。地下1层主要经营副食品、百货等。地上1层主要经营小五金、小家电、文体用品、服装、日用品等;2层主要经营服装;3层仅有一些货架摊位;4层东侧和南侧为办公区,北侧有一间会议室,西侧为某歌舞厅KTV包间,中部为某歌舞厅大厅。火灾当晚歌舞厅内有400余人。2010年12月25日20时许,员工王某在地下1层中部进行焊接操作时,电焊火花顺着钢板上的孔洞掉落到地下2层中部,引起楼梯上的沙发塑料泡沫等物品起火。王某等人发现起火后,用室内消火栓通过孔洞向1层浇水扑救,但火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越来越大,他就同其他职工一起逃离现场。21时35分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相继调集31辆消防车、200多名消防人员赶赴火场,随后又请调公安、武警等单位协同作战。由于这次火灾起火部位在该商厦的最底层,东北和西北两个楼梯间上下贯通,着火后形成烟囱效应,在风压的作用下,大量有毒烟雾很快扩散到整个大楼。火灾发生后,该商厦有关人员盲目采取了全楼断电措施,楼内又未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致使全楼漆黑一片,给扑救火灾和人员营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公安消防部队在火灾扑救中,共营救遇险人员106人。22时50分将火控制,26日0时37分将火彻底扑灭。这起火灾事故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75.3万元。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可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A:15分钟 B:20分钟 C:25分钟 D:30分钟 E:35分钟

16、搅拌机类型按混凝土搅拌方式分为__。A.强制式和自落式

B.滚筒式和锥形倾翻出料式 C.自动式和手动式

D.滚筒式和鼓形反转出料式

17、根据《国际危规》的要求,危险货物必须按照《国际危规》标准,附带正确耐久的标志。危险货物的标志由标记、图案标志和标牌组成,所有标志均须满足经至少__个月的海水浸泡后,既不脱落又清晰可辨的要求。A.2 B.3 C.4 D.5

18、瓶阀冻结时,应用__解冻。A.温水 B.太阳光

C.45℃的热源 D.用火烤

19、在铁路运输安全的牵引供电安全中,对于接触网导线最大弛度限度来说,下列对接触网导线最大弛度描述不正确的是。

A:接触网导线最大弛度限度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6 000 mm B:在区间和中间站,不少于5 700 mm C:编组站和区段站,不少于6 200 mm D:客运专线为5 300~5 500 mm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20、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依法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社会保险费和给予民事赔偿,是__的法律义务。A.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B.当地人民政府 C.生产经营单位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21、防止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中的在英、美、俄等主要产煤国家大量应用,而且效果显著。A:防尘措施 B:隔离措施 C:杜绝着火源 D:撒布岩粉法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22、(2009年)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归口管理的部门是。A:卫生部

B:国家煤炭安全监察局 C: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D: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3、仓库内的气瓶放置应整齐,戴好瓶帽;立放时,须妥善固定,横放时,头部朝同一方向,垛高不得超过__层。A.5 B.4 C.3 D.2

24、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支架柱时,其支架立柱为群柱架,高宽比不应大于,否则应架设抛撑或缆风绳,保证该方向的稳定。A:5 B:6 C:10 D:15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25、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烟花爆竹的__,持有关证件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后,方可从事烟花爆竹经营活动。A.生产单位 B.运输单位

C.批发企业、零售经营者 D.焰火活动举办单位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对工艺设备危险进行有效监控,提高__的有效性,能大大抑制事故的发生。A.工艺性能

B.操作人员学历水平C.操作人员基本素质 D.安全管理

E.安全防范能力

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的内容不包括__。A.安全健康管理方针、目标

B.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岗位与职责 C.以往的事故统计报告

D.主要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及其预防措施

3、保护装置是锅炉中重要的安全附件之一。为防止爆炸,常在__易爆处装设防爆门。

A.燃烧器和省煤器 B.炉膛和烟道

C.水冷壁过热器和省煤器 D.炉膛和燃烧器

4、下列对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的防火防爆措施表述正确的是。A:领药时要按照“少量、多次、勤运走”的原则限量领药 B:装、筑药应在单独工房操作

C:钻孔与切割有药半成品时,应在专用工房内进行,每间工房定员3人,人均使用工房面积不得少于4.5㎡,严禁使用不合格工具和长时间使用同一件工具 D:贴筒标和封口时,操作间主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2㎡,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3.5㎡,半成品停滞量的总药量,人均不得超过装、筑药工序限量的2倍 E:干燥烟火爆竹时,一般采用日光、热风散热器、蒸气干燥,或用红外线、远红外线烘烤,严禁使用明火

5、为防止基坑底的土被扰动,基坑挖好后要尽量减少曝露时间,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要预留__cm厚覆盖土层,待基础施工时再挖去。A.5~10 B.10~15 C.15~30 D.30~45

6、某服装厂厂房为一栋6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厂房l层是铣床车间,2层是平缝和包装车间及办公室,3~6层是成衣车间,厂房一层现有4个门,后2个门被封死,一个门上锁,仅留一个门供员工上下班进出,厂房内唯一的上下楼梯平台上堆放了杂物,仅留0.8m宽的通道供员工通行。半年前,在厂房1层用木板和铁栅栏分隔出一个临时库房。由于用电负荷加大,临时库房内总电闸熔丝经常烧断,为了不影响生产,电工用铜丝代替临时库房内总电闸熔丝。经总电闸引出的电线,搭在铁栅栏上,穿过临时库房,但没有用绝缘套管,电线下堆放了2m高的木料。2008年6月6日,该服装厂发生火灾事故。起火初期火势不大,有员工试图拧开消火栓和用灭火器灭火,但因不会操作未果。火势迅速蔓延至2、3层,当时,正在2层办公的厂长看到火灾后立即逃离现场;2~6层的401名员工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慌乱逃生,多人跳楼逃生摔伤;1层人员全部逃出。该起火灾事故,造成67人死亡,5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600万元。事故调查发现,起火原因是1层库房内电线短路产生高温熔珠,引燃堆在下面的木料,整个火灾过程中无人报警,事故前该厂曾收到当地消防机构关于该厂火险隐患的“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但未整改;厂内仅有一名电工,且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该厂存在的下列现象中,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有。A:库房内总电闸的熔丝用铜丝代替 B:厂房内上下楼梯平台上堆放杂物 C:厂房3~6层是成衣车间

D:2~6层有401名员工同时工作 E:2层以上各层存放可燃物

7、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监控化学品、属于药品的危险化学品和农药的安全管理,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B:进口危险化学品的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等活动,必须遵守这部行政法规

C:民用爆炸品、放射性物品、核能物质和城镇燃气的安全管理,适用于本条例 D:进口危险化学品的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依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8、《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经营单位违法行为进行了界定,设定了的行政处罚。A:责令限期改正 B:停产整顿 C:关闭

D:5万元以下的罚款 E:警告

9、国务院对特别重大事故的事故调查报告应在日内作出批复。A:15 B:30 C:45 D:60 E:食品生产企业

10、对设备操作人员做到“三好”中管好的要求不正确的是__。A.操作者对设备负有保管责任,未经领导同意,不许他人动用。

B.设备的附件、仪器、仪表、工具、安全防护装置必须保持完整无损。C.设备运转时要离开岗位,应委托他人暂代管

D.设备发生事故,立即停车断电,保护现场,及时、真实地上报事故情况 11、2008年6月6日,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入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2008年5月20日,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2.5 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现场人员灭火时发现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匆忙中用水枪灭火,导致火势扩大。消防队到达后,用泡沫扑灭了火灾。事故发生后,在事故调查分析时发现,泡沫灭火系统正常,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的原因是现场人员操作不当,开错了阀门。该厂针对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加强了员工安全培训,在现场增设了自动监控系统,完善了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制订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发生后,该企业支出的下列费用中,属于安全投入的包括。A:事故善后处理费用 B:安全技术培训费用 C: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费用

D:完善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费用 E: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编制费用

12、在铁路运输安全的车务安全中,对于车站接发列车的基本原则来说,车站应坚持地接发列车,严格按运行图行车的基本原则。A:安全 B:准确 C:迅速 D:不间断 E:固定

13、根据GB/T 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__大类。A.6 B.20 C.21 D.37

14、应急演练的组织者或者策划者在确定采用哪种类型的演练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A:应急预案和响应程序制定工作的进展情况 B:本地区以及上级机构的应急预案的制定情况 C:应急演练成本及资金筹措状况

D: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颁布的有关应急演练的规定 E: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15、《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设定的行政处罚不包括。A:责令停止生产

B:注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C:没收违法所得 D:罚款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6、下列选项中,属于辅助安全技术措施的是。A:妇女卫生室 B:急救室

C:尘毒作业人员的淋浴室 D:安全卫生展览 E:劳动保护教育室

17、在新从业人员入厂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中,班组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有。A:事故案例

B: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C: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D: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方法 E:现场紧急情况处理

18、某矿区由于长期私挖滥采,为现生产煤矿进程埋下重大水害隐患,近日该地区局部有雷雨天气,地方政府为防范矿井水害事故发生,发布了三级警报,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警报发布后,地方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A: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收集、报告有关信息 B:责令矿山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 C:加强对重点煤矿、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

D:转移、疏散或者搬离易受雷雨危害的煤矿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9、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研制洲际导弹的过程中,系统安全理论应运而生。系统安全理论包括很多区别于传统安全理论的创新概念,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

B: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C: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 D: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可以减少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 E: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

20、__主要是使人知道哪里存在危险源,如何导致事故,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如何,对于可能的危险应该怎么做。A.安全教育对策 B.安全技术对策 C.安全防范对策 D.安全控制对策

21、在采区内部发生灾害时,维持主要通风机正常运转,主要进风风道__,利用风门开启或关闭造成采区内部风流反向的反风。A.风向反向 B.风向随时可变 C.风向不变

D.风向规律性变化

22、非接触式火灾探测器主要是根据火焰或烟气的__进行探测的。A.成分 B.浓度 C.光学效果 D.温度

23、氢氰酸的主要危害在于其__。A.燃烧爆炸危险 B.毒性 C.放射性 D.腐蚀性

24、某日16:10分,某厂维修班开始检修连接污油池的输油管线,16:20钳工甲将带有底阀的输油管线放入污油池内,当时污油池内油的液面高度为50 cm,上面浮有30 cm厚的污油,在连接100 cm高的法兰时,由于法兰无法对正而连接不上,班长乙去车间喊电焊工丙,17:10电焊工丙带着电焊机到达现场,由于是油池附近作业,电焊工丙在现场准备好后,去车间办理动火票,17:20,钳工甲见丙迟迟没有回来,快到下班时间,于是用电焊开始焊接,焊接3分钟左右,发生油气爆炸,爆炸将油池顶盖掀开,油池着火,钳工甲在油池附近死亡。根据以上情形,爆炸的间接原因有。A:作业组织者安全管理不到位 B:安全教育培训不够 C:动火过程监护不到位 D:事故应急演练未落实 E:安全意识不强

25、某年某月某日,某铁矿发生火灾事故,由于该矿和临矿互通,火灾共涉及5个矿区,造成上百人被困井下。经多方抢救,遇难矿工人数仍达70人。随即成立了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调查组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察部、全国总工会、国土资源部、省人民政府联合组成,分为综合、技术、管理三个组。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经初步调查,认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该矿的维修工在井筒内使用电焊,焊割下的高温金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井壁用于充填护帮的荆笆上,造成长时间阴燃,最后引燃井筒周围的荆笆及木支护等可燃物,引发井下火灾。5个矿区越界开采,造成各矿井下巷道贯通,风流紊乱,火灾烟气蔓延,各矿均未按要求设置井下作业人员逃生的安全通道,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升级和扩大。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是。A: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 B: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施工质量事故r分类 篇5

一、工程质量事故的概念

1、质量不合格

根据我国《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用语》GB/T19000—2008的规定,凡式程产品未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就称之为质量不合格,而未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称为质量缺陷。

2、质量问题

凡是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返修、加固或所废处理、由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低于规定限额的称为质量问题。

3、质量事故

由于项目参建单位违反工程质量有关法律和工程建设标准,使工程产生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质量缺陷,必须进行返修、加固或所废处理、由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规定限额以上的称为质量事故。

二、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

由工程质量事故具有复杂性、严重性、可变性和多发性的特别,所以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有多种方法,但一般可按以下条件分类;

1、按事故造成损失的程度分类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

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建质

[2010]111号),根据工程质量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工程质量事故的分为4个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该等级划分所称谓“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上述质量事故等级划分标准与国务院令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相同。工程质量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往往会互相为因果地连带发生。

2、按事故责任分类

1)指导责任事故;指由于工程指导或领导失误码而

造成的质量事故。例如,由于工程负责人不按规范指导施工,强令他人违章作业,或片面追求施工进度,放松或不按质量标准进行控制和检查,降低施工质量标准等而造成的质量事故。

2)操作责任事故;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者不按规程和标准实施操作,而造成直接造成的质量事故。例如,浇筑混凝土时随意加水,或振捣疏漏造成混凝土质量事故等。

3)自然灾害事故;指由于突发的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的质量事故。例如地震、台风、暴雨、雷电及洪水等造成工程破坏甚至倒塌。这类事故虽然不是人为责任直接造成直接造成,但事故造成的损害程度也往往与事前是否采取了预防措施有关,相关责任人也可能负一定的责任。

3、按质量事故生产的原因分类

1)技术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指在工程项目实施中由于设计、施工在技术上的失误而造成的质量事故。例如,结构设计计算错误,对地质性况估计错误,采用了不适宜的施工方法或施工工艺等引发的质量事故。

2)管理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指管理上的不完善或失误码引发的质量事故。例如,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检验制度不严密,质量控制不严格,质量管措施落实不力,检测仪器设备管理不善而失准备,材检验

不严等原因引起的质量事故。

3)社会、经济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是指由于经济因素及社会上存在的弊端和不正之风导致建设中的错误行为,而发生质量事故。例如,某些施工企业盲目追求利润而不顾工程质量,在投标报价中恶意压低标价,中标后则采用随意修改方案或偷工减料等违法手段导致发和的质量事故/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简记口诀 篇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简记口诀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按致害起因物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为20类,即:1物体打击、2机械伤害、3车辆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空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瓦斯爆炸、15火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它爆炸、19中毒窒息、20其他伤害。简记口诀如下: 一打三伤又触电,淹灼火坠塌冒片,透水放炮五爆炸,中毒窒息其伤毕。

食品安全事故分类 篇7

关键词:煤矿瓦斯事故,多危险源,耦合作用

0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产煤国之一,95%属于地下开采[1],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受自然条件限制,煤矿生产过程复杂,作业环境恶劣,受到水、火、瓦斯、矿尘和冒顶等多种灾害的威胁,加之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煤矿企业生产力水平整体偏低、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安全管理水平低下,致使煤矿企业生产与安全的矛盾突出、特大事故时有发生[2]。而在我国煤矿事故中,瓦斯事故一直占有很大比例,无论是事故发生频率,还是事故造成人员死亡一直在50%以上,特别是近年来重大瓦斯事故时有发生,每次人员伤亡都在百人以上。事故发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也带来不良社会影响。

煤矿生产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系统内部各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并不是只有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因此科学合理且具体全面的对瓦斯事故危险源进行分类对煤矿瓦斯事故研究很有意义。煤矿系统既包括管理的因素,又包括人、机器和环境的因素,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3],但是大多现有的瓦斯事故危险源分析没有考虑到系统元素之间的这些相互作用。在对煤矿瓦斯事故危险源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耦合作用[4]的分析,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研究煤矿多因素之间的耦合作用,对丰富多因素相互作用理论,深入对煤矿系统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 煤矿瓦斯事故发生机理

煤矿井下环境错综复杂,导致瓦斯事故的因素也多种多样,这些因素相互交叉,因此运用事故树方法分析煤矿瓦斯事故,能够较全面的展示造成瓦斯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便于发现系统中潜在的瓦斯事故危险因素。发生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即5%-16%的瓦斯浓度、6500-7500℃引爆火源和12%以上浓度的氧气。在工作地点氧气的浓度肯定是达到12%的,所以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为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极限以及存在引爆火源。 根据瓦斯爆炸危险源的事故树[5]更深一层分析瓦斯爆炸事故原因。

1.1 瓦斯积聚达爆炸浓度的原因分析

引起瓦斯积聚并达到爆炸浓度而引起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在瓦斯已经积聚的条件下瓦斯监测失效并且瓦斯排放处理不当。

1.1.1 瓦斯积聚

引起瓦斯积聚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原因之一:通风不良、掘进面瓦斯积聚、采掘面瓦斯积聚、冒顶区瓦斯积聚、盲巷瓦斯积聚、瓦斯涌出异常。首先,通风不良的原因可能是局部通风机停转,风筒的缺陷(风筒漏风、风筒脱节和风筒距工作面过长),密闭损坏,通风系统调整不当等。其次,掘进面瓦斯积聚的原因有掘进面供风不足和掘进面瓦斯量大。第三,采掘面瓦斯积聚的原因有采空区瓦斯大和上隅角风速低造成的上隅角瓦斯积聚,采掘面供风不足。第四,冒顶区、盲巷区瓦斯积聚的原因主要是没有风流通过导致瓦斯积聚。

1.1.2 瓦斯监测失效

引起瓦斯监测失效的原因主要有瓦斯假检、漏检,瓦斯报警断电仪失灵,瓦斯检测系统故障,瓦斯监测人员不足等。

1.1.3 瓦斯排放处理不当

瓦斯排放处理不当的原因有瓦斯排放人员不足以及未按规定排放瓦斯。

1.2 引爆火源分析

煤矿井下引起瓦斯爆炸的引爆火源主要有如下几类:(1)电气火花:由于对井下照明或机械设备的电源等装置的不善或操作不当,如矿灯失爆、电钻失爆、带电作业等而产生的电火花。(2)爆破火焰:主要是放炮器失爆、炸药等不合格等引起的。(3)摩擦撞击火花:机械设备之间的撞击、金属表面之间的摩擦等等,都可能产生火花而引爆瓦斯。(4)明火:井明火的来源主要有井下焊接、吸烟等。(5)井下存在静电以及煤炭自燃。

2 煤矿瓦斯事故危险源的分类

煤矿瓦斯事故的事故树分析为辨识煤矿瓦斯事故危险源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由瓦斯爆炸事故树可以看出,导致顶上事件瓦斯事故发生的基本事件共有39个,除事件“存在氧气”之外其余都是瓦斯爆炸事故的危险源,包括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缺陷各方面的原因。根据瓦斯爆炸事故树把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危险源进行分类及分析。

2.1 第一类:人的不安全行为

随意停电(X2)、局部通风机随意开停(X3)、风筒距工作面过长(X7)、通风系统调整不当(X8)、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不合理(X10)、瓦斯员假检或漏检(X18)、未按规定排放瓦斯(X22)、斯井下吸烟(X24)、井下焊接起火(X25)、爆破工操作不当(X29)、电器接线不合要求(X35)和带电检修(X36)等。在所有导致我国煤矿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中,人因所占比率实际上高达97.67%,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中的人因比率达96.59%[6]。大量的事实表明,多数瓦斯事故是因瓦检员、放炮员、电(钳)工这些负有特殊工作的人员不能尽职尽责、麻痹大意、甚至违章违纪造成的。而其他人员违章在井下私拆矿灯、吸烟、利用明火取暖等也是造成火源存在,引起瓦斯事故的原因之一。

2.2第二类:机(物)类危险源即机(物)的不安全状态

通风机故障(X1)、密闭损坏(X4)、风筒漏风(X5)、风筒脱节(X6)、通风设施质量不好(X9)、瓦斯报警断电仪失灵(X19)、瓦斯监测系统故障(X20)、炸药不合格(X26)、放炮器失爆(X27)、雷管不合格(X28)、机器设备摩擦撞击产生火花(X30)、机器设备产生静电(X31)、设备失爆(X32)、电缆损坏(X34)以及开关短路(X37)等。主要包括:① 通风动力及其装置(主通风机、局部通风机、风筒);② 通风控制设施(风门、风墙、风桥、风窗、密闭等);③ 通风安全监控设备(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瓦检仪等);④ 矿灯、电缆、电气设备;⑤ 炸药、雷管;⑥ 其他。。

2.3 第三类:环境类危险源

冒顶区瓦斯积聚(X11)、盲巷瓦斯积聚(X12)、掘进面瓦斯大(X13)、掘进面供风不足(X14)、采掘面供风不足(X15)、上隅角风速低(X16)、采空区瓦斯大(X17)、煤炭自燃(X32)、瓦斯涌出异常(X38)等。与瓦斯事故密切相关的环境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自然地质环境,另一方面是工作环境。其中对瓦斯事故有影响的自然地质环境主要是地质构造带和煤炭的自燃倾向。与瓦斯事故密切相关的工作环境因素包括:①通风网络;②采空区;③盲巷。

2.4 第四类:管理类危险源

瓦斯检测人员配备不足(X21)、瓦斯排放人员配备不足(X23)。以及事故树种没有反应的管理类危险源包括:危险源记录不完善、监查力度不足、奖惩执行力度不足、瓦斯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和井下防火培训力度不足等。

综上,煤矿瓦斯事故危险源的分类如图1所示。

3 煤矿瓦斯事故多危险源耦合作用分析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导致瓦斯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人、机、环境和管理因素,如瓦斯员假检或漏检、未按规定排放瓦、机器设备摩擦撞击产生火花、机器设备产生静电、冒顶区瓦斯积聚、瓦斯检测人员配备不足等,都可能导致瓦斯事故的发生。但是,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由于人、机、环境和管理系统中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导致瓦斯事故的发生。因此,要分析系统的安全性,必须从人、机、环境和管理四个子系统出发,并研究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分析多危险源间的耦合作用[7]。

3.1 瓦斯事故人-机耦合作用分析

3.1.1 人的行为对机器的影响

瓦检员、放炮员、电(钳)工这些负有特殊工作的人员不能尽职尽责、麻痹大意、甚至违章,如随意停电、局部通风机随意开停、风筒距工作面过长、通风系统调整不当等,他们按照错误的操作进行机器运转或者人本身能力的缺陷,从而可能会导致机器的磨损或性能不良,如通风机故障、密闭损坏、风筒漏风脱节、瓦斯监测系统故障等等。

3.1.2 机器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原因之一就是机器的缺陷所导致的,供人使用的机械应尽量满足人的生理、心理特征,符合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尤其要满足人的安全需要,让人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机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声、振动,很多机器还会产生粉尘,不仅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还会使人烦燥、易怒,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的行为处于不安全状态。如果机器的运行是为了维持环境的良好状态,那么机器一旦故障而不能得到及时修理,就容易导致环境异常,进而对人产生影响。如通风机故障,导致井下有毒气体增多,不能及时排除,容易造成人中毒或其他症状。

3.2 瓦斯事故人-环耦合作用分析

在煤矿系统中,人是系统的主体,是机的操纵者和控制者;环境则是人和机所处的场所,是人生存和工作的条件[8]。在系统中,人体必然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必然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环境。环境对人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和工作条件,但恶劣的环境也对人产生各种不良的影响。

3.2.1 人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人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指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环境出现不安全状态。如由于井下人员在井下私拆矿灯、焊接起火、吸烟、利用明火取暖等造成火源存在;再如人操作失误导致通风机故障或通风机故障后不及时维修,造成供风能力不足,而导致瓦斯积聚。

3.2.2 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煤矿井下的生产条件恶劣,顶板、水、火、瓦斯、粉尘、噪声、潮湿等不安全因素给员工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危害[9]。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既有多样性,又有复杂性。在煤矿系统中,对人产生影响的一般环境主要有:温度、粉尘、噪声、有毒气体、照明、和作业空间等。如果尽可能的排除环境因素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就有利于提高人的安全性。煤矿井下作业空间狭小,使人体不能充分自如的伸展,人的操作姿势单一,使作业者产生压抑、烦燥,容易出现不安全行为。不合理的作业空间布局,使机器、设备的操作装置和显示装置不符合人的生理特性,也容易产生不安全行为。

3.3 瓦斯事故机-环耦合作用分析

环境是人机所处的工作场所,是机的运行条件,而机的存在和工作又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环境产生影响[10]。因此,机和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3.3.1 机器对环境的影响

机器的不安全状态的发生导致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有机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噪音、粉尘等有毒气体将会增加环境的危险性,如设备失爆产生有毒气体,机器设备摩擦撞击产生火花、等等;再有是机器本身发生故障导致环境出现不安全状态,如通风机故障、风筒漏风等就容易导致井下的瓦斯不能顺利排放出去,造成瓦斯积聚等;另外机器本身的质量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通风设施质量不好导致瓦斯积聚等。

3.3.2 环境对机器的影响

机的使用及运行离不开具体的环境,而环境是多种多样,对机造成的影响也必须是多方面的。环境对机器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影响,不良的环境会影响到机器的性能,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生命周期,即影响机器的可靠性;二是环境导致人的工作能力下降,形成的误操作可能导致机器的故障。如井下高温会使金属膨胀、氧化,加速机器本身的损伤,因其性能的变化;井下高温可能会使人感觉压抑、烦躁,造成通风系统调整不当,进而导致井下的瓦斯不能顺利排放出去,造成瓦斯积聚等等。

3.4 瓦斯事故管理与人、机、环耦合作用分析

管理的缺陷作为煤矿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对人、机器、环境有重要的影响。

3.4.1 管理的缺陷对人的影响

瓦斯管理组织机构对于人员配备不合理管理,导致瓦斯检测人员的配备不足和瓦斯排放人员的配备不足;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不足、不到位,导致员工的专业技能素质比较低,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侥幸心理和冒险心理,责任感弱,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粗心大意、敷衍塞责。

3.4.2 管理的缺陷对机器的影响

管理的缺陷对机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机器的管理方面。由于管理混乱,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机器设备得不到及时的维护,从而造成机器设备的不良或故障,如瓦斯报警断电仪失灵后不能及时发现并修正。

3.4.3 管理的缺陷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杜绝井下吸烟,加强对井下噪声、粉尘、有毒气体的检测和控制。

综上,煤矿瓦斯事故多危险源的耦合作用图如图2所示。

4 结语

通过对煤矿瓦斯事故发生机理的分析及其事故树分析,为辨识煤矿瓦斯事故危险源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进而对瓦斯事故危险源耦合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煤矿危险源之间的耦合作用,为科学合理分类管理煤矿瓦斯事故危险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煤矿系统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洪广.当前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原因浅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5,(1):72-73 ZHAO Hong-guang.Shallow views on safety accidents of coal mines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J].Coal Economic Research,2005,(1):72-73

[2]李媛,魏晓平,宋学峰,等.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分析[J].煤矿安全,2007,(6):78-80 LI Yuan,WEI Xiao-ping,SONG Xue-feng,et al.Analy-sis on risk pre-control in the Safety production of coal en-terprise t[J].Safety in Coal Mines,2007,(6):78-80

[3]王培.煤矿事故危险源风险测度及评价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09

[4]刘全龙,李新春,张庆彩.煤矿瓦斯事故多危险源耦合作用分析及风险度量[J].煤矿安全,2011,(7):189-192 LIU Quan-long,LI Xin-chun,ZHANG Qing-cai.Study on the risk measurement and the coupling analysis of multi hazard source in coal gas accident[J].Safety in Coal Mines,2011,(7):189-192

[5]郝贵,宋学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50-53

[6]陈红,祁慧,谭慧.中国煤矿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规律分析[J].中国矿业,2005,14(3):64-68 CHEN Hong,QI Hui,TAN Hui.Comparative research on china coal-mine fatal gas explosion accidents rules[J].China Mining Magazine,2005,14(3):64-68

[7]宋学锋.煤矿重大瓦斯事故风险预控管理理论与方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40-75

[8]丁玉兰.人因工程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9]方崇林,康奇民,张振菊.影响煤矿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因素[J].安全,2008,(7):28-29 FANG Chong-lin,KANG Qi-min,ZHANG Zhen-ju.Study on the workers’unsafe behavior factors in Coal-mine[J].Safety,2008,(7):28-29

幼儿安全事故及其预防 篇8

在幼儿的伤亡原因中最多的就是看起来不起眼的事故,对婴儿来说也是如此。孩子事故的发生,大部分应由其父母负责。因此,必须注意预防,一旦出事还要懂得应急处理的方法,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对婴幼儿来说发生较多的事故主要有:从高处掉下来时的撞伤、误吞东西、喝错液体、烫伤、窒息(如溺水时)、眼耳鼻进入异物、骨折、脱臼、触电、虫咬、被动物咬、中暑、流鼻血、交通事故、煤气中毒等,以及平时经常会受的一些伤(摔伤、碰伤、刮伤、刺伤、割伤等)。

预防对策的根本是父母对孩子的注意不能有丝毫放松。因为事故不论何时何地都有可能发生,所以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育程度来决定,到底是要随时都在孩子身边,还是保持孩子不离开自己的视线,还是把危险物品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事故发生时的注意事项

要冷静、及时地采取措施

进行处理

因为孩子是不断尝试着,不断经历着新的冒险而成长起来的,因此在其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碰了、扭了、刮了的事情也是很正常的。这时,如果父母采取过分保护的态度,那么孩子可能会老也长不大,最终变成一个病弱或者消极的孩子。

对于轻伤,应泰然处之,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即可,切不可火急火燎的。要是父母自己就沉不住气,会使孩子伤痛的感觉放大,而且会为以后孩子的软弱埋下种子。正确的做法是:先问一下孩子痛吗,然后告诉孩子伤不重,稍微忍一下就过去了。在做完必要的处理之后,告诉孩子这下没事了。

如果是重伤应马上送往医院

如果是重伤,则必须带孩子去专门的医院。这时仍然需要父母沉着的态度。如果父母不知所措,那孩子就会更加害怕,痛苦也可能加重。

能做应急治疗的,应马上进行,耽误不得。或视情况叫救护车,或直接送往医院。如果这时家里没有别人,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可以请邻居帮忙打电话等等。因此平时就应注意维护良好的邻里关系。

伤口和出血

要注意细菌感染

摔伤和割伤

用水把伤口洗净

伤口有土或其他脏物时,要用流水冲洗干净。尤其是在混凝土和碎石路上摔伤的,伤口会沾上很多小沙粒,因此必须冲洗干净。

给伤口消毒

用消毒液进行消毒

贴上伤口专用药膏

用消过毒的纱布抹上伤口专用药膏,也可缠上绷带。如果伤口不大,只用消毒纱布贴上伤口专用药膏即可。

出血严重时应先止血

在伤口处垫上几块消毒纱布,用手从上往下使劲按,或者用绷带紧紧缠绕。如果是手或脚受伤,应马上去医院。

如果持续疼痛,或是不能消肿,很可能是有刺或玻璃还没有取出,或者是严重的伤筋动骨了。因此,必须去看医生。

刺伤

刺伤似乎伤口较小,但因为很可能伴随较深的细菌感染,其实很危险,有可能化脓或得破伤风。应马上去看医生。

小刺可用镊子拔出来

镊子或针必须要事先消毒。点燃火柴消毒是较为简单而可靠的方法。

拔刺

如果刺已露出头时,可用镊子直接拔出来。如果没有露出头,就要先用针挑一下再拔。

将血挤出再消毒

刺拔出后,要先挤血,再用双氧水等消毒后涂抹伤口专用药膏。

碰伤和夹伤

首先是降温

手指在某处受到夹伤或碰伤肿起来时,应首先用在冷水中浸泡过的毛巾或冰袋降温。

有伤口时,先止血再消毒

可先垫着纱布用力按,或用绷带勒紧止了血,再用绷带缠好。

皮下出血是由碰伤时毛细血管破裂渗出的血瘀在皮下造成的。因为青一块紫一块的,很让人担心。其实不作任何处理,过一段时间自然就会好的。因碰伤而在头上形成的包也是同样的道理,是由于头部的骨骼和皮肤之间形成血肿而造成的。眼睛周围形成的深青色,也是同样情况,只要2~3天就会开始消失,因此不必担心。

上一篇:整改清单及措施下一篇:让感谢作为一种习惯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