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是什么
上好体育课的方法
1、讲解法
讲解法是指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动作方法和要求,以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2、示范法
示范法是教师(或指学生)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为示范,用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它在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表象、顺序、技术要点和领会动作特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3、完整法
完整法是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学习和练习的方法。它适用于“会”和“不会”之间没有质的区别或运动技术难度不高而没有必要进行或根本不可分解的运动项目。
体育教学法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①体育教学的任务:研究任务的确定和依据、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正确处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知识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
②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根据体育的固有特点和体育教学任务,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身体机能活动能力的变化、形成和提高动作技能的特点与规律。
③体育教学原则:除研究一般教学原则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以外,着重阐述体育教学特有的原则,如身体全面发展、合理运用运动负荷等原则的依据和实施方法。
④体育教学的内容: 研究教材的编选原则、教学大纲的结构体系、各类教材的意义和特点以及教法要求等。“研究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项目内容及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
⑤体育教学的方法:研究完整法与分解法、讲解法与示范法、练习法(重复法、变换法等)、游戏法与比赛法、预防和纠正动作错误法等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以及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并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以探讨新的教学方法。
⑥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研究体育课的结构、类型、分组教学、密度、运动负荷、课的准备和进行等,研究体育课外作业的形式和实施方法。
答:饲料金霉素与其他药物添加剂相比, 特点在于其为全发酵产物, 即在产品中除了金霉素钙盐有效成分外, 含有35%左右的无机质、30%左右的菌体蛋白、7%以下的水分、及一些维生素、糖与其他物质。成分检测结果如下:赖氨酸0.8%、蛋氨酸0.56%、维C 281.97 mg/kg、B10.61 mg/kg、B22 0.42mg/kg、烟酰胺298.1 mg/kg、叶酸281.6 mg/kg、生物素25.84 mg/kg。
源自: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现在提前得病、提前残废、提前死亡成为当今社会普遍现象。我在北京调查,小学生已经有了高血压,中学生开始动脉硬化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所在。为什么我们经济发展了,钱多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些人反而死得更快了呢?有人就以为现在心血管病多、肿瘤、糖尿病多都是因为经济发达了,生产富裕造成的。错了,完全错了。我认为这些病并不是因为物质文明提高了造成的,而是因为精神文明不足,健康知识缺乏造成的。美国的经验表明:白人跟黑人相比,白人钱多,物质生活好,但是白人高血压、冠心病、肿瘤明显比黑人少,寿命更长。美国白领人地位高、收入也高,他们各种疾病远远低于蓝领人,寿命也长。说明什么呢?因为白领人受到较好的健康教育,精神文明、自我保健意识高。因此,现在我们得病越来越多,并不是因为物质文明好,而是精神文明不足。一手硬一手软。如果我们提高了卫生保健知识,那么我们就可以在经济发达的同时更健康,而不是病更多。所以首先要跟大家讲清楚,病越来越多绝不是物质文明丰富了收入多了钱多了,是因为卫生保健知识没跟上。
现在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主要是什么病呢?心血管病是第一位。
去年全世界死于心脑血管病的是153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是全世界最大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讲过。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亡,也就是说一半的死亡完全是可以预防的。因此钟道恒博士说过一句名言: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因为很多病是可以不让它发生,可以避免死亡。有个例子:有位同志,因为我们知道他有冠心病,一定要避免着急和突然用力。有一回他去搬书,很重的书,其实一回搬两三本书,一点事也没有,他一回搬一摞书,一使劲,当即心跳就停止了。经过全力抢救,心脏跳动了,可脑子死亡了,变成了植物人。
1、依据集团的发展战略目标,全面负责对集团各工程项目的成本、预决算、招投标及合同文件实施审核、管控;
2、贯彻国家、地区有关定额、预算、价格、合同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制定部门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3、控制工程项目的投资,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组织初步设计概算,并对比投资概算情况,参与集团地产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
4、负责集团各工程的所有招投标工作,对设备材料提供专业性意见;
5、参与销售相关面积计算、价格制定、与招标相关标底计算工作;
6、跟踪监控各项目工程合同中成本控制的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妥善处理。
任职条件
1、工民建、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管理、概预算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有注册造价师资格;
2、5年以上房地产公司工程预、决算管理工作经验;
3、熟练掌握土建工程定额及其相关的预算政策文件;熟悉工程量清单计价及现行预算定额计价方式方法,能独立准确核算工程量;熟悉相关人工、设备及材料的市场价格和施工价格;
4、熟悉招标文件的编制审核,招标过程管理控制及合同的起草、谈判和编制;
5、勤奋敬业,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6、有较强的领导、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一、会计核算
1、建立各核算单位会计账册、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2、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办理资金支付结算。
4、记录、计算和报告单位各种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
5、会计账册和其他财务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6、随时提供有关财务资料数据的查询。
二、政府采购管理
1、政府集中采购月度计划申报管理。
2、协调组织政府集中采购、定点采购和厅部门统一采购项目。
3、办理单位采购资金的具体支付和核算业务。
三、固定资产管理。
1、固定资产总帐和明细帐的核算。
2、督促各单位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3、定期开展固定资产清查。
四、预算外资金管理
1、全厅预算外资金收支日常管理和核算工作。
2、督促单位做好预算外收入上缴财政专户。
3、协助单位做好行政事业性收费年检、预算外资金检查等工作。
五、财政票据管理
1、协助各单位办理《收费许可证》和《票据领用证》等;
2、各类票据统一购买、保管、发放和核验工作。
3、督促各单位规范使用各类财政票据。
六、工资管理
1、厅行政机关人员工资奖金的计算、申报和发放。
2、督促事业单位及时编制、上报财政统发工资清册和软盘;审核单位政策性奖金、工资等发放清册,及时办理支付手续。
3、通报有关工资调整的政策,协助单位做好调资工作。
4、厅行政、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的申报、缴纳。
5、厅行政、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养老、失业保险,工会经费的汇缴;统一办理营业税、所得税的申报、汇缴工作。
七、医药费报销
1、厅机关本级、事业单位零星医疗费的报销工作。
2、厅行政、事业单位统筹医疗费的交纳工作。
八、其他管理。
1、协助单位编制年度预算。
2、协助单位做好有关部门对单位的财务检查及审计工作等。
生理性
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静止时出现,是一种细小的、快速的、无规律的抖动。生理性手抖常在精神紧张、恐惧、情绪激动、剧痛及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出现,一旦引起手抖的上述原因消除,手抖也随之消失。
病理性
医学上称“震颤”;是指手不随意的颤动,常为永久性的。主要分为静止性手抖和运动性手抖两种类型。其中静止性手抖是肌肉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即安静的状态下出现的手抖。这种手抖在睡觉时就可消失,手抖速度为4—6次/秒,比较有规律,典型的疾病如帕金森综合征。运动性手抖是只在运动时出现手抖,运动接近目标时抖动加重。如医生给病人做指鼻试验时,要病人伸直前臂;再用食指指自己的鼻尖;食指尖越接近鼻尖,手的抖动就越明显。运动性手抖无规律,抖动幅度大,受情绪影响而增强,常见于脑神经和上肢神经的病变。 临床上引起病理性手抖的常见病有:上肢神经疾病与损伤、脑组织疾病和药物中毒性手抖。 手抖是老年人的常见现象。两只手抖个不停,吃饭、写字都受到严重影响,令老人们非常苦恼。医学上将这种抖动称为震颤。震颤虽然表现为手的抖动,但病根多在大脑,因某种疾病使大脑负责运动协调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从而引起震颤。 在临床上,震颤麻痹症、脑动脉硬化、中脑或小脑平病变、肝性脑病、药物中毒、痴呆等,都有可能引起老人手抖。据医学研究发现,食用蚕豆、咖啡,可有效地控制震颤。家人可以适当给老人多吃这两种食物。
紧张手发抖的建议
人们紧张手抖都是由于自己心跳加速所导致的,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不是病理性,所以不需要通过任何的药物来治疗。只要自己的紧张情绪得到很好缓解以后就可以让自己手抖的情况慢慢的改善,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不要太过于紧张的,可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要老是想着让自己紧张的事情,要对自己抱有信心,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手抖的情况得到缓解。
紧张的缓解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进,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形式, 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课堂教学结构的改进, 对提高学生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 在教学实践中, 对课堂教学的改进, 曾经进行了多次尝试, 现就谈谈自己获得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与同仁们共勉。
首先, 语文课堂教学的改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个基本特征, 是“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具体体现。语文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 还是面向少数学生, 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应试教育”是淘汰式的教育, 是面向少数尖子的“英才教育”。因此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语文课堂教学中“重优生, 轻差生”的现象, 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 它具有基础性和普及性, 其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应有的教育。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 毫无顾虑地提出问题, 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 兴趣盎然地读书、讨论。语文教学要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 实行三沟通的原则, 即课堂教学与课外读写活动沟通;课内打好基础, 课外求发展,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沟通;语文教学与火热的社会沟通, 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比如, 在教学五年级《珍珠鸟》一课时, 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 然后分析, 让学生质疑, 师生共同梳理问题, 确定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如从哪里可以看出先前怕人的珍珠鸟, 后来一点都不害怕人, 而且与作者相处得那么好, 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读课文, 这样理解课文内容就简单多了。
其次, 凭借教材, 统筹安排, 精简课堂教学结构。一方面, 要利用中高年级教材的训练安排的特点, 加强一组教材的整体设计, 发挥教学的整体效益;另一方面, 就一篇课文来说, 也应适当地压缩教学时间, 放弃无重点、无层次的串讲、串问的教学方法。要突出实践环节, 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比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 激发爱国热情, 通过阅读领悟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 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 从中受到教育。
再次, 就是给时间、给机会, 人人练、反复练。作为教师, 必须从思想到感情上尊重每个学生, 尊重每个人的个性。要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思考、发挥、表现, 甚至于表演的机会, 适当地引进竞争机制, 培养和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参与意识、表现意识, 强化语言训练, 提高教学效率。比如, 在教高年级生字时, 就给每个学生创造说、练的机会, 让学生做小老师, 给其他同学讲自己学习这个字的方法, 分析字形, 并且用每个生字组词, 说出你所组词的词义, 然后用较常用的词说一句话, 或用几个表达同一事物的词说一段话。一位同学介绍完, 其他学生指出他讲得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 提出好的见解, 供大家学习, 这样不仅给了学生说的机会, 而且给了练的机会, 对每一课的生字就会轻松愉快地掌握了,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一、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理念本节课以“自主、合作、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地位,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是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2)第3章第1节的内容,在熟悉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及染色体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的基础上来学习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教材没有直接给出结论,先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RNA而没有DNA,最后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
本节内容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巧用科学史实例,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结构,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
2.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3.难点: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2)熟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
2.能力目标:(1)分析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2)训练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学习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2)激发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四、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学生) +引导、参与、点评(教师)。
五、教学模式
根据主体性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融合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过程,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
六、教学设计
七、教学反思
高山族: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高山族聚居地区主要在台湾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
卑南族:卑南人,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族群分布在台湾岛中央山脉以东,卑南溪以南的海岸地区,以及花东纵谷南方的高山地区。族群主要居住于台东县境内,语言属南岛语系。
台湾的`少数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集团把四周未开化、半开化地区称为化外之地,当地的居民也被称为番,这一现象也影响到台湾。正是高山族各族,与后来的主要由闽粤人组成的大陆移民一起,形成台湾居民群体。
1、全面负责所管辖店面的日常事务,指导店面员工销售工作,有促销活动策划经验,具备店面氛围布置以及店面的样板管理能力;
2、能独立完成销售流程以及带领团队完成目标任务;
3、有团队管理、协调以及领导能力,形象较好,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
任职要求:
1、中专以上学历,熟练使用办公软件
2、有两年以上的销售管理经验,一年以上的卫浴行业经验优先考虑
关键词:原著为主;先难后获;多重引导;师生交流的契机:异质中的丰富性
像“哲学概论”这样的基础课,是哲学系本科生初进校时必修的第一门课,直接造就学生对于哲学的第一印象,并可能影响他们未来学习的方法和治学风格。当然,修这门课的还有修双学位的同学、元培项目的同学等。我以前也在全校的通选课中讲过这门课,此外,留学美国期间,我在两所大学中做过五年的助教,多次做这门课(英文叫“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是哲学系必修课,全校的限制性选修课)的助教,自己也用英文讲过一次(那次以“Knowledge and Reality”为课名)。所以对美国大学中这门课的教法也有所了解,尽管那是多年前的事了。
先解释一下题目中的两个词“学术能力”、“教学结构”的具体含义。
“学术能力”指学生经过教学培养出的自学能力和在未来主动做研究的能力。孔子教学生,要求他们“举一隅”而能“以三隅反”(《论语》7.8),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老师教的不仅是或主要不是一般的知识和干巴巴的原理,或更糟,只是一些印象,而是那种能不断生出新知识来的元知(原知),或“能造出无数把锤子的那第一把锤子”(斯宾诺莎)。
“教学结构”指教学中的各种方法、安排和努力,相互呼应,以似相反而实相成的方式,造就出一个能激发学生的学术能力的动态生成模式。只靠其中的一种方法或几种相互不内在呼应的方法,都达不到这个效果。比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和准确的基础知识依靠某种教学途径训练学生的学术规范意识又须通过某种教学安排;传授他们某些研究方法要诉诸某些讲解而要引起他们对于所学学科的强烈兴趣,乃至引发出独立研究的能力和创新力则属于教学中的另一个维度;等等。只有将这些方面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才能产生最大的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造就这个教学结构呢?我尝试着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加以阐述。
一、突破学生的预期,让他们“知其难”
北大的本科生是全国挑来的,有这么几个特点:智力普遍较高,应付考试有招,对我们哲学的“成见”不少。后一点指的是他们高中学了一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觉得哲学不过是这样的一些概念、规律,而这些事先形成的看法,与我们哲学系乃至国外哲学系(一部分学生未来可能出国留学,或在未来的研究中与国际哲学界打交道)的总体教学内容、使用的术语和研究的问题,都不很接轨。而智力高、会考试,搞不好也有负作用,比如体会不到那种真诚的、“冒泡蒸腾”的学习过程,而限于玩弄小聪明和应付考试,所以,“哲学概论”这门大学的入门课,就必须有一个振聋发聩的作用,打破学生那些习惯性的招数和思维定式,消除成见,给他们一个全新的学术感受。这是指:(1)让他们感受到哲学思想的活生生的魅力,即直接动人、搔到痒处的启发力(在达到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的艰深处时,还能说出些切中要害的东西)。(2)展示出哲学的深邃、丰富,使他们直观到哲学是既探不到实底而又可能让人得到真理的探讨过程。(3)开始明了进行哲学学习和研究的正道之所在,起码知道方向在哪边。
为了达到这种教学效果,我认为这门课不能依靠一般意义上的教科书,也就是教师本人或其他某位学者写的《哲学概论》一类的书,它们实际上表达的是教师或某学者对于“什么是哲学?”“如何研究哲学?”……的看法,往往限于概念的厘定,问题和不同观点的介绍,学生们会比较快地就熟悉它的路数,于是又将自己的学习纳入习惯的轨道了。而且,这种概论与后面三年半的学习(比如学习“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东方哲学”、“伦理学”、“美学”等)没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我采用的办法是,用现象学(这是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特点是不离现象地寻求本质和真理)的一句话讲就是,“朝向事情本身!”在这件事上,“事情本身”就是历史上伟大哲学家们的著作文本,它们是我们学习哲学的两大源头之一。另一个源头是我们对人生与世界根本问题的原发思考,是这门课力争要与之接通的,但它无法直接体现为有形的教学安排。
所以,这门课的必用教材就是古今中外哲学原著的选辑,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是我自己选择编辑的《“哲学概论”课教学资料》上下册,另一本是我们教研室以前出版的《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其中包括西方的传统哲学与当代哲学的原著选辑、古印度哲学的原著选和我们中国古代哲学的原初文献的选辑。所选材料要比课堂上直接讲授的内容多些,以便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宽广的视野和未来学习的依托,也为不同学期中教学内容的改变留下余地。
我在教学中一再对学生们强调要以读原著为主,整个讲课也都基于原著。这种强调“直接理解原著”的倾向还体现在对学生论文的判分标准中。事先就告诉学生,希望他们能将自己的一切成见放到一边(做一个所谓“现象学的还原”或“预设被悬置”),直接在阅读中与多个伟大的哲学心灵对话,寻找解决终极问题(真正的哲学所处理的那种问题)的途径。另一方面,我在讲课中,就必须达到这些哲学原著所开启的哲理深度,说明其中问题的难点所在,展示不同传统和方法的思考特征。所以,有时就会出现一些讲授上的不经意的跳跃。
这样,学生们在一开始往往一方面会感到新奇,被原发的哲学问题和历史上相关的卓越探讨(如古希腊哲学的犀利,古代印度哲理的崇高奥渺,古代中国哲学的生动微妙;而且它们都是如此原创、清新,思想的阳光在其中灿烂闪耀)所吸引(毕竟是北大的本科生!不然我也不知会发生什么),另一方面又会感到台阶高、难度大。因为原著的风格极其不同,时代造就的用语和思想方式的差异也很大,学生在它们面前会生出“高山仰止”的敬畏,当然也会叫苦不迭。教这门课开学的头几周,总是面临这样的局面和一大堆问题,而这恰恰是这门课所需要的!王义道教授谈教学经验的讲座中提到,这种让学生“先难而后获”(《论语》6.22)式的教学有长久的效应(比如黄子卿教授的教学效果)。对此我深有感触,并完全赞成。面对这样的学生,就是不能只提供给他们以“人工化”、“城市地图化”了的学习格局,而要用“真货”突破他们的心理防线(《孙子·形篇》:“胜兵
若以镒[大容量]称铢[小容量],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指挥士卒作战,这里也可暗指教授学生]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孙子·九地》:“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把他们带入真实的野地,甚至是原始森林、横断山脉,其中有断崖、裂谷、激流、野兽和各种危险。不突破学生那些从小学开始逐渐养成的“习惯性的学习自我”,逼他们对一个深奧巨大的而又是精彩迭出的陌生学术世界敞开年轻的心灵,就不会产生出或振荡出纯真、新鲜和充满边缘感的学习经历,开凿出那能够不断涌流的自学源头。我相信,我们的学生特别需要激发,而不是规范指导。
二、提供攀缘的绳索——让学生知难而进
就我所知,中美大学中还极少有这样以读解原著为主的哲学概论课,原因可能各种各样,但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怕学生们跟不上,以至败了学习哲学的胃口。的确,如果学生对老师上课时讲的完全不知所云,下课看教材和写论文时又一筹莫展,那就意味着教学的失败。
我采取了几个措施来应对“原著为主的教学法”的困难,使学生们能知难而进,而不是被难度压垮。
(1)一开学就发给学生们详细的《教学大纲》,有7、8页之多,里边除了基本信息、课程简介、课程的组织及评分方式、教材、参考书目(其中包括更多的原著和哲学史方面的优秀论著)之外,主要部分是“教学安排”,将每一次课的内容、阅读材料的出处和思考题一一列出。要求学生课前结合思考题阅读原著,课后再根据听课和笔记来阅读,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全课由六大问题(比如“什么是哲学和哲学家?”“什么是终极实在?一什么是真知识?一什么是美和美的体验?”“什么是最合理的政治形态?”“什么是最好的人生?”等)组成,每个里边又有多个小问题,每个问题都有相应的原著材料。这就好像为学生提供了在哲学原著的山野中攀缘的绳索和某种路标,学生只要努力,就有劲儿可使,有方向可寻。但它们毕竟不是完全现成的答案,而只是必要的指南。力气小些的同学花够了时间精力,凭它们可以通过急流险滩,力大的则可以通过它们再去阅读更多的原著或优秀论著。这各种情况也都能反映在学生的论文上。
(2)选用的原著有阶梯可循。选用的是已经出版的、有学术信誉的版本,涉及到中国古代原著时,特别选择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选编的带有注释和白话文翻译的本子,以减少学生的阅读困难,印度哲学与西方哲学方面,因为是译本或现代文,反倒容易读些。
(3)提供师生交流的多重渠道。我很理解一名高中生刚入大学、面对这么一门要和他们作难的课时的感受——紧张、新奇而又可能有焦虑、着急。所以必须有师生在课下的有效交流沟通的渠道,让他们有问题或困惑时,一定能找到老师或助教来询问、商量。
我在美国做助教,每周有两次的答疑时间(OfficeHours),教授也是这样,我们这里可能由于办公室条件有限,学校对此无要求。我后来发现,用其他方式也完全可以弥补上,效果还可能超出。一是安排少量的公开答疑,尤其是在发回两篇论文之后和期末考试之前。二是除了在课堂上允许、鼓励提问之外,还在课间、课后回答学生的问题,因为这是极佳的对话时机,
(4)设立网上的课程信箱,还有公布我的电子邮件地址,学生可以直接通过它们问我问题,也可以自己在信箱中相互讨论学习这门课的体会。我每学期都会收到不少学生来信的询问,而且每一封有关本课教学内容的问答通信,都放到课程信箱中,所有同学都可以看到。其中有不少问题是有普遍意义的,我感到这种交流的必要和真实效果。有时我们的讨论甚至超出了课的对象化内容,使教学过程出现了一些有益的“毛边”。它们对于我也有益。这些出自“哲学原野”的问题,把我从专业化、技术化的细节中又拉回到“天真”的哲学感受中,促使我从新的角度来考虑它们,有时甚至又得到星空下深思的乐趣。
(5)通过评判学生论文,与他们有更学术化的交流。这一点下面还会谈。
以上这些措施,我希望在保持这门课的原本、真实和难度的前提下,保证它的总体可行性。这些年教下来,从学生最后的成绩和反映(包括学校组织的学生评估)看,这个希望没有落空,尽管肯定还有可改进之处。
三、让成绩考核发挥最大效益——建立学习意识中的学术范式
我在北大读的是七七级本科,后来到美国读了硕士和博士。在那边一直为本科生教学做助教,回来后又为国内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课,并自己带学生。从这些经验中,我感到国内的大学对学生的考核力度(特别是研究生阶段)不如美国的大学强。这有各种原因,这里不能多谈,但我认为,出于对于学生一生的负责任的态度,必须让成绩考核发挥尽量大的效益。
这并不意味着不考虑中国大学的具体情况,一味加大淘汰力度,而是指要充分利用考核制造出的师生强度交流的效应,来提升学生的学术意识,使得前两项的努力落到实处。所以它是我心目中的“教学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北大素来以思想自由、名师璀璨闻名中华,我上北大本科时也对此深有体会,但如果缺了这一环或这一块板子,整个桶里的实际水平就上不去。
这门课对学生有至少三个考核:写两篇论文,并参加期末考试。实际上有四个可能,因为写第一篇论文与做课堂试讲(presentation)可以互换、并行。
每篇论文都事前发给学生详细的要求和说明,让他们明了论文的形式的、选题范围的和谋篇布局的基本要求和要领。对于每一篇论文,我和助教会认真批改(我告诉助教:你在他们论文上批的每一个字,可能都是你这一生所写文字中,被最热心地阅读、揣摩,并最有效果之类的。所以,有时候助教和我为一篇论文写的评语,几乎与论文的篇幅相当了),好的地方不吝赞语,可改进处也一定指出,并相机给一些总体性的写作指导。就是要在这个地方和时机,也就是学生倾注了许多努力、关注和期待的滚烫之处(孔夫子讲的“愤”、“悱”之处,见《论语》7.8)来指导他或她,才最有效。这时你心目中“什么是一篇出色的(或偏失的)学术论文?”“如何写好学术论文?”的观念和经验,才能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这时他或她才能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感受到你的公正,和你对他们的关爱。
而且,每次发还论文时,会在课上作些点评,指出广泛存在的问题,然后宣布在课程信箱中展示几篇比较优秀的、有代表性的论文,现在展示的已经是扫描件了,可以看到评语。这种良性的横向比较(相比于老师的纵向指导),对于建构他们的学术意识也有比较强的效应。
总之,要让学生们尽量鲜明、有对比直感地意识到,什么是一篇会得“优”的论文,什么是好的学术工作,什么是应该遵守的学术规范,这样他们才会在未来的长期学习中以或显或隐的方式追求它、深化它。如果一开始就达不到这种意识,以为好的学术只是(像名师那样)讲得精彩,或能够应对考试,或以为混一
混也能通过,那对他们的耽误就是巨大的,我从自己学习和研究的经历中深知,能写出优秀的学术论文,既是基本功,又是最重要的学术能力之一。对于文科来讲尤其如此。
四、提高课程的内在丰富性、深刻性和边际效应
不管怎么说,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质量和精彩都是很重要的。它是龙头,只有它能抬起来,精光四射,才能带动其他一切进入“飞龙在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周易》)的状态,让学生们感受到哲学或学术的内在意境和价值,要达到它,一方面当然取决于教师的学术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另一方面也与整个课的设计有关,这主要指要让课的内容有质的丰富性,从而产生“和而不同”的边际效应和整体效应。所谓“边际效应”,是指将异质的、不同的东西之间的冲突、差异变成了可资利用的势态和动能。
具体到这门课,我撇开了在哲学概论课中普遍流行的西方中心论的做法,也就是以西方哲学、特别是传统西方哲学为搞哲学的基本模式的做法,强调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哲学传统的各自独特身份,即它们相互的异质性或“他者”性,以及建立在这种深刻差异之上的平等身份之间的对比与对话。出于我的知识背景,正像前面已经提到的,我选择了西方、古印度和古中国这三大哲学传统,以及有关的原始著作,每一大传统中又有不同的传统或流派,比如西方内部又有不同流派,还有传统西方哲学和当代西方哲学的重大区别,通过这些不同的角度,着力阐发它们在六大问题上的最有影响的思路及其相互关系。
我发现,这样一个格局很有利于展示哲学的特点,也就是那样一种既不同于自然科学,又不同于宗教和文学艺术的思想努力,它要去解答终极问题或边缘问题。要真切理解这样一种学术的特性,就要求学习过程中的质的丰富性或某种不连续性、断裂性,也就是意识到不同倾向的哲理传统各有长处,在处理边缘问题时,谁也不能独霸真理,但又总有终极意义上的真理可言,不止是相对主义。
而且,我们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越来越明显地生活在一个异质冲突和对话的文化环境中。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中,既有强大的西方文化、科技、艺术、哲学,又有中国的因素,比如中文、包括少许古汉语,某些中国古代哲学、文学、艺术的接触,还通过佛教等渠道而得到了一些印度元素。所以,一个纯西方化的或方法上西方化的哲学概论其实不能充分地满足他们的精神追求,也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历程和学术成就。
所以,一门有后劲的哲学概论课应该能够呼应这样一个全球化过程逼出的形势,也就是异质文化越来越频繁交往乃至冲突的局面,让内涵不同的哲学传统相互争鸣,并尽量在它们的相互激荡中感受到、表现出那种最为原本哲学所珍视的边缘思考能力,也就是在道路还不明确、似有又无、真假难辨之时之处,摸索和开出新路的能力。
从教学中我认识到,这种冰与火的交会,可能引出许多困惑,比如习惯于西方科学乃至哲学思路的同学(尤其是理科同学),会一再跑来抱怨中国、印度古代哲学的含混、飘忽,难于概念化,缺少明确性,怀疑它们怎么能算哲学(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一直是一个挑战性的、但又能借机深化学生的哲学意识的问题)。我的应对方式,不是去努力用西方哲学的传统方式将中国的《易经》《老庄》、孔子,乃至印度的奥义书传统与佛教哲理加以范畴化、概念化和逻辑发展化,而是依托原著,尽量展现中国、印度古哲的原初特点,并以能被直观理解的方式向学生表明,为什么它们也是合乎理性的,尽管主要不是范畴化、逻辑化、实证科学化的理性,却有它独到的思想效力。只有通过应对这种真实的思想冲突和挑战,才可能从整体上提高讲课的境界,而学生们,尤其是这些聪明的、将会逐渐成熟的华夏学子,才会感到这门课不白学,里边有真东西,为他们在这么一个复杂多变、文明摩荡的世界中的思想探索提供了一个有长久生命力的起点。
五、结语
以上是我关于“什么是能够生成学生的学术能力的教学结构”的几点体会。它的要点是:以教学内容或材料的原真性、内在丰富性来形成难度、高度,突破学生的习惯思维方式和表面上的可接受程度,把他们“还原”。同时以这高难度中展现的学术魅力,吸引学生。还要以多种手段来帮助他们涉水度难,激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奋发努力来克服困难,入深山探宝藏,得到终身难忘的学习和思想经历。此外,要以多重考核来训练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逼他们去跳龙门,让他们在大学学习的一开头就真切认识到学术工作的优劣之别,将深刻的听课体验和思考体验落实为“有形的”能力形成,并在有些同学那里产生攀登学术高峰的志向与冲动。
总听到这样的议论:中国、美国学生的差异是中国学生训练严格,美国学生摸索和创新的能力强。我希望并相信,这两者以一定的方式是可以结合起来的,本文所讲的“结构”,就是这样一个意向,或朝这方面的一种摸索。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1)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 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高中学生的理性思维有一定的发展, 但其理性思维缺乏深刻性、连续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所以要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突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的重点, 突破其难点, 教师必须对本节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组织和引导。
“问题导学法”是落实课程目标的有效教学方法, 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 把教学内容转化为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生命科学问题的有效教学方法。它最先由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提出, 后经补充完善, 已成为一种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可的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中, “问题”是基础, “导”是关键, “学”是核心。教师“导”的基础和关键就是设置问题。我们知道,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层层深入的问题, 不仅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还能逐步引导学生深刻地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建构知识, 经历探究的历程, 体验步步成功的喜悦。所以, 逻辑上层层深入的阶梯跨度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问题链”的设置, 就成为“问题导学法”中关键的关键。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 内容主要包括“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其内在逻辑关系是:由“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的实验结果, 提出“转化因子是什么的问题”;为了探索这个问题, 艾弗里设计实施了“体外转化实验”;又由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的实验缺陷, 激发了赫尔希和蔡斯设计实施“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最终以确凿的实验结果, 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随着科学的发展, 人们认识到病毒的遗传物质还可以是RNA, 所以得出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
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科学地实施“问题导学法”, 在相关的教学部分, 应该精心设计一系列“逻辑上层层深入的阶梯跨度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问题链”, 以突出本节的重点和突破其难点,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部分的问题链
(一) 学习课本43页“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 回答以下问题
1. 第一组实验、第二组实验、第三组实验的结果分别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2. 第四组实验的结果是什么?仅有第四组实验的结果,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其结论是唯一的吗?
3. 依据前三组的实验结论, 再看第四组实验的结果结论, 还是多元的吗?你能得出一个唯一的结论吗?这个唯一的结论是什么?
4. 前三组实验对于第四组实验来说, 起到了什么作用?
5. 由第四组实验的结果和结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通过以上问题的引导, 学生能自主阅读思考, 并通过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回答及相互评价, 学生很容易地就深刻认识到了第四组实验的结论———活的R型细菌转化成了活的S型细菌。并能提出“转化因子是什么”的问题, 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死S型细菌中, 什么成分是转化因子”的问题, 引出“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学习。
(二)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相关问题链
1. 死S型细菌中的化合物有哪些?如果你是艾弗里, 你将怎么探究“死S细菌中的哪种化合物是转化因子”?
2. 学习课本44页“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回答问题:
(1) 的实验设计思路和艾弗里的思路一样吗?艾弗里比你多了一组什么实验?这组实验是必需的吗?为什么?这组实验达到了什么目的?
(2)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结果是什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 根据现在的物质分离技术, 你能将死S细菌中的化合物分离得很纯净吗?
(4)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能让人们信服吗?为什么?
(5) 如果想让人们信服“DNA是遗传物质”, 我们的实验技术必须达到什么水平?
以以上问题为引导, 学生通过自学思考讨论, 相互评价, 提高了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实现了教学重点1和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的高效完成, 并很自然地引入“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的教学。
二“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部分的问题链
1.赫尔希和蔡斯用什么材料、什么技术实现了“将DNA和蛋白质完全分离开来, 单独的直接的观察DNA的作用, 蛋白质的作用”?
2.噬菌体的结构如何?噬菌体主要的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元素组成有什么区别?赫尔希和蔡斯标记了什么元素实现了DNA和蛋白质的单独观察?
3. 如果让你用同位素32P标记噬菌体DNA, 你将怎么做?如果让你用同位素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 你又将怎么做?
4. 学习“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中为什么要搅拌和离心?
(2) 清液、沉淀物中分别含有什么物质或生命?
(3) 在 (1) (2) 两个实验中, 放射性物质在哪里出现了?意味着什么?
(4) 该实验的结果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教师以以上问题链引导学生自学讨论评价, 实现了教学重点2“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的有效完成, 并由层层深入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刻思维, 培养了学生理性思维能力, 提高了学生生物学科的基本素质。
“问题导学法”的关键是教师的“导”, 但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引发学生的“学”, 而且是促进学生自主的“学”、有效地“学”、深刻思维地“学”, 能够培养学生基本素养的“学”。当然教师的“导”, 不仅是设置问题链, 还要有效地组织学生对问题讨论, 引导学生交流合作, 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 探讨新的问题, 引导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建构知识, 发展能力。
“问题导学法”是落实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方法, 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的有效方法。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地学习这种方法, 获取其精髓, 并勇于实践, 以有效使用“问题导学法”, 进而实现我们的有效教学。
2015-04-07
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流程:
1.各填报单位下载安装“全国政府网站信息报送客户端”软件(以下简称客户端软件)。
2.各填报单位在客户端软件中填写《政府网站基本信息表》、《政府网站栏目(系统)基本信息表》,并生成电子版文件。
3.各填报单位将生成的电子版文件发送到相对应的组织单位。
4.各组织单位在报送系统中导入并审核本地区、本部门上报的政府网站和栏目(系统)基本信息,逐级审核上报。
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办公厅、国务院各部门办公厅(室)在审核通过政府网站和栏目(系统)基本信息后,系统会自动为每个网站生成唯一的“网站标识码”和“校验码”,并通过电子邮件通知“政府网站基本信息表”中填写的负责人和联系人。
6.各填报单位对照评分指标,进行自查整改。整改完成后通过“网站标识码”和“校验码”登录客户端软件,填写该网站的自查评分信息并保存提交。
7.各组织单位登录报送系统,对本地区、本部门网站进行检查,检查范围包括本级部门填报的网站、本级部门下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网站,以及下一级组织单位的网站(包括下一级政府门户网站和下一级组织单位主办的其他网站),并向上级组织单位报送检查整改情况。各地区、各部门于8月31日前向国务院办公厅报送检查整改情况,8.国务院办公厅根据各地区、各部门报送的政府网站有关信息,通过系统扫描和人工复核等方式开展抽查核查。
这是我发表在一份杂志上的一篇短文,作为博文推荐到了新浪网上发表,今天偶然读来,仍觉得很有意义,我想把它展开来解读,真正触动自己的灵魂,体味现实的意义。
自信,就是对自己的相信和肯定,这对于任何人都十分重要,自信就是希望,自信就是力量,充满了自信,最少成功了一半。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圣哲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充满了自信。贝多芬一生遭受许多打击,几近绝望,但他有坚强的性格,充满了自信,在极度艰难的遭遇中,百折不挠地生存着,他的听力从小就有缺陷,到了28岁时,已经聋得相当厉害。到了32岁时,他的听力只能靠听筒听乐队的声音,越是在这时候,他越充满了自信,写出了轰动世界的《第二交响曲》。后来,他的耳朵全聋了,但他不向命运屈服,还是凭借自信,又写出了《英雄交响曲》、《月光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25年后,又写出了《第九交响曲》。假如贝多芬开始就自叹自卑,缺乏自信,这个世界就会缺少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大家耳熟能详的《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年轻时也屡遭挫折,屡试落第,但他不怨天尤人,而是充满了自信,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自勉,终于写出名垂千古的《聊斋志异》。蒲松龄是全凭自信而成功的。还有,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面对全国几亿电视观众侃侃而谈,他主持节目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从容自信,这就是自信的力量。
如果一个人缺乏自信,连自己都不相信,那么,他怎么会有所作为、有所创造、有所建树呢?现实生活中,也大有人在,有的人并不相信自己的潜能,一碰到困难,就产生了自卑心理、畏难情绪,行动上就退缩、就躲避,从而导致失败。有的人一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情绪低落,认为自己笨,天生就不是那块料,把自己说的这也不是,那也不行,于是,不求进取,在挫折面前打了“退堂鼓”,导致一辈子无所事事。所有这些都是自卑和消极心理造成的,人的一生所要面对的困难很多很多,我们必须充满自信,有信心、有能力来克服这些困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这样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当然,盲目的自信,甚至自负,也不会成功。所以,我们要真正面对现实,正确地认识自己,全面地看待自己,勇敢地直面自己,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根据自身的素质、爱好和特长,确立每个时期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实现了一个小目标,就赢得了一份小自信,实现了一个大目标,就赢得了一份大自信,在自信力量的驱使下,总目标也就为期不远了。
1. 知识与技能: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 感受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 通过展开丰富的想象, 训练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2.情感与态度:
(1) 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 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直奔主题
教师:“上节课, 小朋友们认识了一位好朋友, 它千变万化, 就像魔法小天使。它就是小水滴。”贴小水滴图。学生亲切地跟小水滴打招呼,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题目:我是什么。
设计意图:直接创设与本课有关情境, 以情境带动课文学习, 直接进入主题。
第二环节:理解课文, 指导朗读
1. 直观感受水变化的过程。教师导语:“瞧!多可爱的小水珠呀!它还会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奇妙的变化过程吧!”教师播放动画, 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兴致勃勃地观看课文动画, 边看边思考。然后, 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个别汇报, 小水珠是怎样变化的。
设计意图:形象直观的动画, 生动再现水的变化过程, 使带科普性的内容不再枯燥乏味,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2. 结合课文内容, 深入了解水的多变性。学生阅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 了解小水珠都变成什么, 并能画出关键词语。学生用指定的符号画词,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汇报, 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在读读画画中提高孩子阅读能力, 更提高学生把握重点词语的能力。
3. 感悟水变成云,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教师导语:“小朋友, 你们就像可爱的小水滴。升到空中变成无数的小点儿, 连成一片变成了云。我看到不同的云飘过来了 (PPT展示朝霞) , 早晨, 我变成美丽的朝霞, 晚上我是美丽的晚霞 (PPT展示晚霞) , 晴天, 我穿着白衣服 (PPT展示白云) , 阴天, 我穿着黑衣服 (PPT展示乌云) 。你们想穿什么衣服打扮自己呢?”学生回答:“有时候, 我变成小狗的样子, 跟太阳公公说话……”学生围绕教师的提问, 展开想象。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评价, 评价时注重引导学生说完整、连贯的话, 对于能进行合理想象的学生给予赞赏性评价。
设计意图:教师运用信息技术, 给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素材, 信息技术的使用把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较抽象的现象变得具体、形象。同时, 教师率先展开想象, 给学生起示范作用, 学生受到启发, 想象云还能变什么样子, 会在空中做什么, 形象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4. 读中感悟水变成雨、雹子、雪。教师导语:小水滴们, 冷风来了 (播放呼呼的北风声) , 这时你变成什么落下来?天气越来越冷了, 你们聚在一块变成小硬球了, 你的名字叫“雹子”, 冬天到了, 你们是不是更冷了?难怪你们披上白色的外套, 变成小花朵了, 你的名字叫“雪”。师生合作读。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个性化朗读, 再一次深入地感悟水的变化。
设计意图:在教师引读中, 学生仿佛化身小水滴。声情并茂的朗读中, 不知不觉地对学生进行了形象思维的训练。
第三环节:适度拓展, 深化思考
教师导语:“小水滴为人们做过什么好事?又给人类带来什么麻烦?我们一起来看看 (PPT展示) 。”学生讨论, 发表独特见解, 允许学生进行争论。
设计意图:灌溉田地、冲毁房屋等离学生的生活很远, 通过图片的展示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激发学生善用水资源做良好的铺垫, 激发环保意识。
第四环节:阅读拓展, 打写创作, 互评互通
1.拓展阅读。学生按要求进入资料城自主学习, 阅读关于水的文章, 拓展知识面。
设计意图:资源网站提供了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大量阅读材料, 学生在课堂有效的时间内能高效吸取和课文相关知识, 为后面的打写打下基础。
2.网络打写。教师出示题目, 明确打写要求。
教师导语:“小水滴们, 你的一天是怎么过的呢?去过哪些好玩的地方?你能仿照资料城的文章写一写吗?”学生按要求打写, 老师巡视并做指导。然后进行评价。教师问:“你最欣赏哪位同学的文章?你认为好在哪里?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学生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大量的阅读材料为学生们拓宽思路, 学生想象水滴的一天就是把刚学到的知识内化后再加入自己的想法, 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评价, 进一步达到互相进步的作用。资源网站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交流、分享、评价的平台, 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
点评:
这篇拟人的科学短文, 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 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课文本身包含了一定的科学道理与丰富的想象。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 教师认准了“两维目标” (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 , 抓住了“两个核心” (识字、阅读、写作三位一体;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课文教学一体) , 贯彻了一种典型的教学模式, 在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的字词、课文, 把握住基本的科学道理的同时,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本课时的教学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整体处理课文, 准确地定位了认知目标。让学生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在情感目标的处理上不仅让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还帮助学生体会水有有益的一面, 也有有害的一面。教师通过课文动画的呈现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这样的情境创设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而进入到课文学习。在理解课文的同时, 教师能够将自身与学生都模拟为小水滴, 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课文、理解课文并相机运用图片、音效释疑解难、指导朗读, 起到了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的作用。在课文处理的最后, 为了能够更好地深化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 教师选择了若干与本文叙述风格相似、主题相关的小短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水的千变万化, 了解水的两面性, 在拓展阅读的基础上通过网络留言很好地落实了上述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
现状一:学科素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纵观人类历史的每一次变革,人的改革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离开了人的思想、观念的改革,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语文课程不管怎么改,最终都要落脚于语文教师的实践。一个优秀的教师不管教什么课文,走进课堂,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寻找富矿的过程;而一个平庸的语文教师,给他一篇再美的课文,走进课堂,他充其量只是一个屠夫,在学生面前把一篇完美的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在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的教学状态下,所得就有限了。可以说,教师的学科素养是决定语文有效性的第一要素。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这对教师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教师应该以怎样的视角透视文本并做出相应的教学处理?这需要教师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抓住学科的本质特征,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设计新颖的教学过程。这是语文教师“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的基础。可在现实中,部分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却让人大跌眼镜。
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为例,很多老师选择该课作为公开课或示范课的内容。授课时,很多老师对文本的解读落脚在“父爱”层面,大多数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父爱”。然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只落实到“父爱”的层面是不够的,比较片面。作者本人希望唤起美国人对生活的信念,告诉世人,身处困境的时候,不放弃就能创造奇迹。教师把握课文的时候没有结合时代背景,所以在提炼文本价值观的时候出现了偏差。我们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再来反思这篇课文,确实感受到课文有与众不同的价值观。
古语云:取法乎上,得乎中;取法乎中,得乎下。教师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学生踏上语文平台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每一节语文课的课时效益。提高语文教师素养是提高小学语文实效性的重中之重。
对策:提高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是当务之急,听、说、读、写是有效途径,听、读能拓宽语文教师的文化视野,说、写能锻炼语文教师的表达能力。要彻底改变“三年师范学习,终身站稳讲台”的状况,要通过行政手段和激励措施,引领广大教师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把终身学习的要求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这是提高语文教师学科素养的根本,也是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现状二:教学指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许多语文课堂教学之所以效率低下,和教学目标不明、不简、不适有很大的关系。就整体的语文教学而言,目标是多元的,应当力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很多老师在确立教学目标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人为割裂三维目标,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有的教师过度拔高思想性和人文性的要求,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存在缺位现象,这样的教学行为如果成为常态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确实值得追问。“文以载道”,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之处,学生学习某个语文知识或训练某项语文能力时,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经历这些知识与能力的获得,学会其中的方法,方可得到思想和情感的熏陶。离开了语文本体,谈思想性、情感性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确定合适、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的前提。
对策:语文教学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这需要广大语文教师要认真解读文本,根据学情,立足实际,确立合理准确的教学目标,只有明了每一节课该做什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思想,要引导教师阅读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实实在在的确定教学目标。其次,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等形式,让教师在讨论中提高认识,提高备课水平,提高实践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现状三:课堂教学——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走进语文课程改革,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等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综观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两个感觉:一是“闹”,二是“忙”。课堂气氛追求喧闹、热闹,现在存在这样一种误解:好像只有激情燃烧、高潮迭起的课才是好课,导致一些课堂“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样的课堂,师生的注意点在互相配合、哗众取宠上,何谈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更不要奢谈什么精神之旅了。第二个感觉是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很“忙”,教师“忙”,学生“忙”,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声光电、补充资料,面面俱到,托腮凝视、静思默想的场面很少看到。教师、学生都在忙着“赶场子”,第一部分学好了,品读第二部分,这个情节讨论过了,分析下一个情节,其实,表面上看什么都做到了,其实,对学生而言却什么都没有留下,如蜻蜒点水,水面荡起点点涟漪,内心还是波澜不惊。这样的阅读教学是低效的,不正确的课堂观是造成语文教学低效的根源。
阅读教学是从陌生阅读转向立体阅读,最终走向智慧阅读的渐进过程,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全新的阅读中感受文本,形成新鲜的阅读体验,获得对文本的直接认识。要从不同维度、不同层次观照文本,借助个性化的理解方式,在教师的点拨、与同学的讨论中获得对文本新颖、独特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应当始终处于勃发状态。教师要学会引领,要宽容学生的“冷场”,耐心地等待,等待的过程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是生本教育的理念。
对策:提高课堂效率,是语文教学永恒的追求。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有专家提出六个方面的要求:⑴有效教学是有明确任务指向的教学;⑵有效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⑶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深层理解的教学;⑷有效教学是最优化教学策略实施的教学;⑸有效教学是三维目标统一的教学;⑹有效教学是师生生命价值彰显的教学。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的主阵地在课堂,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思想解放、观念碰撞、思维发展、智慧提升、生命拔节的舞台。笔者比较赞同“简单语文”的观点,即简化头绪,目标单纯,简简单单上好语文课。一堂语文课,不贪多求全,把读、写作为主要任务,走实每一步,在语文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答:绝大部分手足口病患者为普通病例,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颊炎。
预防手足口病,在家里该怎么做?
答:饭前便后、外出归来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不洁食物;家长接触儿童前或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都要洗手;婴幼儿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及时清洗干净;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家庭消毒的办法是:食具、饮具煮沸消毒20分钟;毛巾、手绢煮沸20分钟消毒;生活用具、玩具、桌椅、书籍等消毒:用消毒剂擦拭或阳光下暴晒。
手足口病消毒用的消毒剂是含氯消毒剂,在超市就能买到。
哪些人容易患这种疾病?
五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成人也可感染。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易引发该病。大部分病例病情较轻,可治愈。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及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发病特点:年龄段普遍偏小,最大的患者11岁,最小的才1岁左右,其中2—3岁的居多;其次,发病地区分散,且主要在农村地区。
该病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1.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家庭如何预防小儿手足口病?
1、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要饮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
2、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3、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家长要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家禽、家畜要圈养,避免人、畜混住一处,尤其要减少儿童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小学生该如何预防流感
进入金秋时节,各种传染病肆虐。尤其是流感,有极强的蔓延趋势。那么,我们小学生该如何预防流感呢?我觉得,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经常洗手,切断传播。
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和物件接触传播。因此,我们要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2.充足睡眠,恢复体力。
生活有规律,每天坚持早睡早起,保持充分的休息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显得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否则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保持充足的睡眠是恢复体力的好方法之一。我们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天保持30分钟左右的午睡习惯。另外,夜里的睡眠时间也应该充足,一般情况下,低年级学生要达到9—10小时的睡眠时间。
3.勤于锻炼,增强体质。
积极的坚持锻炼,既可以活跃思维,更可以增强体质。在学校里,除认真做好“两操”外,更要“坚持每天一根绳,跳出健康来。”当然,锻炼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散步、慢跑、做操、打球,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持之以恒,才能起到增强体质的效果。
4.均衡饮食,足够营养。
充足的营养有助于我们抵抗病毒的侵害。但是,不少同学在生活中存在偏食和挑食以及不吃早饭的不良习惯,这都是有害无益的,我们要合理饮食,不挑食、不偏食,饮食上不能吃的太辣。要多喝白开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肌体免疫能力。每节课后及时喝水,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5.关注温差,保持空气流通。
近日,气温变幅较大,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很难适应(尤其是老人和儿童),此时,病毒很容易趁虚而入。因此,提高自身免疫力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保持教室空气的流通,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家里也应该多开窗来吸收新鲜空气。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暴晒。6.远离病源,防微杜渐。
普通的流感疫苗对甲型H1N1型流感没有明显的效果,一旦互相传染,将很快引起大流行。因此,我们要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生猪屠宰的场所;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还要做到“十五勤”:即勤换衣、勤洗手、勤洗脸、勤消毒、勤饮水、勤进补、勤洁具、勤通风、勤锻炼、勤洗头、勤洗脚、勤洗澡、勤晒被子、勤剪指甲、勤刷牙。
小学生安全常识--火灾中的逃生与自救
火灾中如何自救与逃生是小学生学习消防知识的一个重点,尤其是在房间中的火场逃生,具体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一是要镇静分析,不要盲目行动。
明确自己的房间,回忆房子和房间的位置走向,分析周围的火情,不要盲目开门开窗,可用手先摸一摸房门,如果很热,千万不要开门,不然会助长火势或“引火入室”;也不要盲目乱跑、跳楼,这样有可能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在火势未蔓延前,可朝逆风方向快速离开。
二是要选好逃生办法,不要惊慌失措。
如必须从烟火中冲出房间,要用湿毛巾、衣服等包住头脸,尤其是口鼻部,低姿行进,以免受呛窒息。如房门口虽已有火,但火势不大,就从房门口冲出;如果房门口火势太猛,要从窗口逃生,并保证双脚落地,不出现意外。
三是火场人员要尽量有序迅速撤离火场。
不要大声喊叫,避免烟雾进入口腔,造成窒息中毒。如火场逃生之路均被大火切断,应退居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的可向门窗上浇水,延缓火势蔓延,同时向窗外扔小的物品或打手电求救。
春季健康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因此细菌、病毒也不例外,它们加速繁殖,再由于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也使春天成为了一个疾病好发的季节,对我们的小学生来说,春天容易患二大类疾病:一类是传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譬如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另一类是过敏性疾病(譬如有菜麻疹,过敏性鼻炎,严重的甚至发生支气管哮喘),但是,小朋友也不要过于担心,害怕,只要我们在平时能做到下面几点,这些疾病还是可以预防的。
1、我们在平时学习之余,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如跳绳、跳步、打球等,只有我们的身体强壮了,疾病才不能乘虚而入。
2、我们的教室、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的新鲜,流通。
3、平时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尤其是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4、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
5、根据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6、不能偏食,平时要多吃些蔬菜,水果,多喝水。
7、家里的生活用品,和衣服、被子(在天气好的时候要勤洗、勤晒)
8、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过于疲劳,因疲劳容易使我们的抵抗力下降。
9、对卫生防疫制订安排的各种预防接种,我们一定要按时去接种。因为很多的预防接种,都是针对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疾病,卫生防疫部门都是作了精心安排的,和麻腮风疫苗,流脑疫苗,流感疫苗等。接种以后,还是可以起到一定预防的作用的。
另外,对于过敏体质的小朋友来讲,因为自然界中的过敏源有很多很多:如花粉、虫蠕、动物羽毛、冷的空气,所以要特别注意:如对花粉过敏的,在花粉播散期要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公园里,鲜花房,家里不养猫、狗等小动物,不用地毯,外出戴口罩等。
1、小学生应养成哪些个人卫生习惯?(至少回答出5条)(1)早晚洗脸(2)早晚刷牙(3)饭前便后要洗手(4)睡前洗脚(5)勤洗头(6)勤洗澡(7)勤剪指甲(8)生吃瓜果要洗净(9)不喝生水(10)不躺着看书
2、什么情况下应洗手?(至少回答三条)(1)饭前便后应洗手(2)吃东西前应洗手(3)劳动(干活)后应洗手(4)玩游戏后应洗手(5)触摸脏东西后应洗手(6)触摸传染病人的东西后应洗手(7)到公共场所回来后应洗手(8)拿碗筷前应洗手
3、书写,阅读时,眼和书本的距离应是多少? 30—35厘米,或一尺左右。
4、为什么要及时理发和经常洗头? 理发和洗头能够清除头发和头皮上的污垢,?头屑,病菌、预防头癣,皮肤病,防止生头虱。
5、为什么不能喝生水? 生水中含有病菌,虫卵,可引起肠道传染病(肠炎、痢疾,伤寒等)和肠道寄生虫(蛔虫病等)。
6、为什么不能吃腐败变质食物? 腐败变质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病菌和毒素,吃后会发生食物中毒,肠炎,痢疾,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7.挑食和偏食有什么害处? 挑食和偏食会造成营养素的缺乏,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和健康。
8、什么饭后不宜马上进行剧烈活动? 刚吃过饭,胃里充满了食物。剧烈运动后影响胃肠正常消化,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时间久了还可引起消化不良和胃病。
9、看书写字时要注意什么? 姿势正确,光线适宜,眼与书本保持一尺左右距离,时?间不可过久,走路乘车时不看书。
10.做眼球保健操有什么好处? 消除眼睛疲劳,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眼。11.每天应该刷几次牙?什么时间刷? 每天应该刷两次牙,早晚各一次。12.怎样保护牙齿?(至少回答三项)(1)吃东西后漱口(2)早晚刷牙(3)不咬过硬东西(4)不吃过冷过热的东西(5)睡前不吃东西(6)患牙病及时治疗 13,为什么不能咬笔头和手指?(1)笔头,手指不干净(有细菌,虫卵,尘土等),可引起疾病(2)影响牙齿和手指发育 14.怎样预防农药中毒?(1)不玩盛过农药的瓶,口袋和农药喷雾器(2)避免口腔,鼻腔吸入农药
(3)防止农药沾染皮肤,如果皮肤沾染农药要及时冲洗净(4)瓜果蔬菜要洗净 15.为什么不能随意挖耳朵? 挖耳朵是一种不卫生的习惯,易损伤外耳道,引起发炎?或长疖子,还可能损伤耳膜,引起中耳炎,使听力下降。甚至造成耳聋。16.怎样预防蛔虫病?(1)饭前便后洗手(2)不喝生水(3)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4)不咬手指及笔头 17,怎样预防沙眼?(1)每人一条洗脸毛巾(2)不用脏手揉眼睛(3)保持手帕、毛巾、脸盆清洁(4)有条件的最好每人一个专用脸盆 18.随地吐痰有什么害处? 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行为:痰液中含有病菌,随地吐痰会污染环境,传播疾病。
19、“四害”指的是什么? 苍蝇、老鼠、蚊子、蟑螂。20.被狗咬伤后怎么办? 立即去医院或卫生院治疗,及时注射狂犬疫苗。21,小学生每天应至少保持多长时间的睡眠? 10小时
22,苍蝇,蚊子能传播什么病? 苍蝇传播:肠炎、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蚊子传播:乙脑,疟疾。23,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病人粪便污染水源,食物传播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24,为什么不能随地大小便?(1)污染环境(2)传播疾病(3)不文明 25.为什么刷牙时要每人一把牙刷? 防止互相传染疾病 26.怎样预防感冒?(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2)经常开窗通风换气(3)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4)不去病家串门(5)感冒流行时不去公共场所 27,家里有了肝炎病人怎么办?(1)及时治疗(2)隔离消毒(用开水煮病人用过的碗筷,毛巾,衣物。用消毒剂擦拭病人用过的家具等)(3)接触病人后要洗手(4)不吃病人吃剩的东西
28、怎样保持教室的清洁卫生?(1)每天扫地,扫地前先洒水(2)常擦桌椅和门窗(3)不乱扔纸屑果皮(4)不随地吐痰
(5)桌椅摆放整齐(6)注意通风换气 29.维护公共卫生应做到哪些?(1)清扫室内外环境(2)不随吐痰(3)不乱丢纸屑果皮(4)不随地大小便(5)不在墙壁桌椅上乱画
30.吸烟有什么害处?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能损害呼吸系统,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癌等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要做到三勤: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
3、勤剪指甲;
4、要注意读写卫生:眼离书本一尺远,身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5、随时随地勤洗手;
6、注意用眼卫生:不要在强光下看书,不要在行走的车上看书,不要躺着看书,不用脏手揉眼睛;
7、不吃没有卫生保障的食品,不吃没有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
8、早晚洗脸,用流水洗脸,不与别人共用毛巾、脸盆等物品;
9、早晚刷牙,食后漱口;
10、每天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生病时候不宜吃:
1、感冒:香蕉、橘子、芦荀汁、冰、羊肉、姜母鸭、烟酒
2、咳嗽:冰淇淋、橘子、炸、烤、辣、花生、酒、甜食 3跌打骨膜炎:香蕉,竹笋,酒,酸菜,辣椒
4跌打损伤?:猪头骨肉、醋、花生、甜食、香蕉、啤酒
卫生习惯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不良的卫生习惯可使患病的概率增加。由于受经济条件和传统观念的约束,目前我国对小学生卫生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滞后,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一、饮食卫生
【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是什么】推荐阅读:
什么是面积的教学反思06-15
教与玩结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论文07-25
什么是体育产业论文06-18
教学方法设计的主要依据06-30
教学中师生互动关系的主要因素07-22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06-07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长跑教学方法论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