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读后感800字经典(推荐10篇)
言归正传,说说《呐喊》吧,《呐喊》中的作品都没有对人物生活经历的叙述,人物的性格也都是从特定的事件以及一些生活片段中所体现出来的。比如说闰土,作者并没有写他具体的生活情况,只是从他的一些外貌描写和语言,神态描写。以及母亲对他生活的一些叙述上就可以看出他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再加上自己儿时的一些回忆与现实场景的强烈反差表现出来。
再来,便是那整天只会“之乎者也”的穷酸秀才孔乙己!哈哈,这个人物给我的印象可以说是最为深刻的啦。本来,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老实人,可遗憾的是,他却深受那应遭天打雷劈的科举制度的毒害,放在咱们现代来说他就是个满口“火星文”,别的什么都不会的傻瓜,注定要成为所有人的笑料。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却让我觉得他是那么的可怜。为生活所迫,他只能去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为生,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最后终于是被打断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慢慢的死去。到现在为止,我似乎怎么也忘不了孔乙己最后一次去咸亨酒店喝酒时,他被别人嘲笑因为干了偷窃的事而被别人打断了腿,却依然固执的说:“跌断,跌,跌...。”在众人嘲笑声中,坐在蒲包上用手慢慢“走”出去!看到这里,鼻子竟然有些微酸。
细细数来,鲁迅的作品在初中高中的语文课本里篇幅不少,《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社戏》、《祝福》、《记念刘和珍君》等等,而像《药》、《阿Q正传》等虽没有出现在课本里,但也出现在语文老师的必读清单上。高中时代,每次学到鲁迅总是头疼不已,大有古人摇头晃脑吟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之感,明明全篇不通,还要听老师口干舌燥的讲解,更要记住此处“铅灰色的天空”是渲染的修辞手法,意在说明作者悲凉的心境,那处“圆规似的腿”比喻形象,将豆腐西施的形象刻画的灵活生动,更兼通篇讲述了封建礼教压迫下祥林嫂的悲剧,讽刺了旧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云云,宛如八股文,我虽能对答如流,但并不能领会其意。有时厌烦他这个“刺头”,专写些愤世嫉俗的文章为难我们这些苦命的莘莘学子。
然而人总是要长大的。现在的社会消息灵通,各种闻所未闻的事扑面而来,人人不缺饭后谈资,且花样日日翻新,层出不穷,再大的新闻也如丢入池中的石子,扑腾两下便悄无声息,转瞬便被新的新闻覆盖,杳无踪影。吐槽是人人都要会的,可若要一针见血,语惊四座还必得向鲁迅先生学习,于是我决定重读鲁迅,好好体味下当年老师赞不绝口的辛辣讽刺究竟何如。
这次终于明白了自己往枪口上撞是何滋味。历史总是不断重演,生而为小民,现在的我们和当时的他们并无太大的不同。生活的重担压得人麻木而自私,有的人眼巴巴地盼着同类死去,好拿他的鲜血来救自己的孩子,好比华老栓;有的人为了活下去抛弃自己当初的信念,只用挥霍无度来弥补自己日渐空虚的内心,比如魏连殳;有的人承受了失去丈夫孩子的双重打击,却还被认为是不祥之人,备受冷落,以致生无可恋,比如祥林嫂;有人以为自己和爱人冲破了世俗的牢笼拥有了自由的爱情,最后却因自己的自私懦弱,害得伊人离世,比如涓生。而我有时感觉自己也像是那些蒙昧的小民中的一个,懵懵懂懂看不清世事,只寻乐似的咀嚼着他人的痛楚,一面摆着悲悯的架子,然而听多了觉得无趣,总是事不关己,便毋自走开,有时也利齿如刀,随意评论一番,细细想来,倒像自己也是血盆大口,嚼过新鲜血肉。而他的笔只是缓缓地刻着众生世相,从未说过苛责谁的话,可又仿佛该说的已经说尽,可是彀中的人往往都不明白。他烧着自己的脂膏,化一点莹莹烛火,渴盼有一两双混沌无神的眼睛能恢复清明和他同道而行,可谓用心良苦,只是这样呕心沥血地踽踽独行,总是孤独彻骨。
我使劲裹裹,被他戳出几个窟窿的遮羞布还可用,书看完了,孔乙己自排他的大钱,阿Q自有他精神的胜利,扑面而来的新闻依旧热闹,我仍可看戏似的指指点点,随意兴阑珊的人们一哄而散,便是读书时有过片刻自省的清明,也在阖上书的刹那,像狡黠的猹,从少年胯下钻出去,逃的远了。
★ 鲁迅读后感800字经典
★ 鲁迅《野草》800字读后感
★ 《鲁迅杂文精选》读书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800字
★ 写鲁迅的作文高考800字
★ 共产党员心得体会800字
★ 朝花夕拾心得体会800字
★ 党课心得体会范文800字
★ 党课心得体会800字
红色经典读后感800字
经历风霜雨雪,历经苦难坎坷,我们的祖**亲在岁月的长河中,一步一步,艰难的挪动脚步。祖**亲用大步前行为我们赢得了今日的幸福生活。祖**亲却已经六十周年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必然要坚守某种精神。要争一口气。这气不是别的,是浩然正气之“气”。人类从蒙昧蛮荒时代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等发展到今天的现代文明社会,除了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之外,重要原因就是受到一种正气的引导。尽管历经曲折,人类社会朝向最终的合理目标的步伐不可阻挡。正气左右规律,规律决定成败,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活在本质上是精神的,精神的支柱就是一股正气。
飘扬了九十年的旗帜,在新的时代里显示着她分外亮丽的红色。旗帜中飘扬的永远是共产党人不朽的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无数先驱者已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人间,绽开了一片烂漫的红色。
此时,是中国共产党以傲然之气担当天下之大义。在血与火的考验下,在烽火连天的战场上,前赴白后继,英勇战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民不聊生的封建中国,走向一个人民可以当家作主的新生活。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将继续高举着光辉的旗帜,引领着中华民族去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接力棒要由我们传接。祖国在我党的光辉下一天比一天富强,而这些来之不易的一切,是多少中国人和革命战士历经艰辛万苦才改造的新中国。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红岩中新中国成立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因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将他们铭记在心!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中国一定将取得更大的,让人瞩目的成就。
孙迪斐
日志部门记述了家丁公道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的所见所闻,时间从头一年月开学到又一年月放假,共个月。文外的一篇篇日志描绘了学校的男女教员、同窗以及同窗的家长。他们无灭不合的性格,不合的意味。仿佛班长德罗西代表灭善良,卡罗纳意味反义,诺必斯意味灭傲慢。那些人物以本人的行为表示出热爱祖国、热爱家庭、自我牺牲等劣秀量量。
我体味到《爱的教育》不单无做者但愿统一平易近族的但愿,还无一些渗入灭道德、说教、推崇劳动,倡导牺牲精神,为我们儿童的成长指引标的目标。所以,实是“当之无愧”的儿童文学名著。
正在《爱的教育》外令我最难忘的是文章《卡罗纳的母亲》。那篇文章次要写了:正在一个晚上,大师晓得了卡罗纳的母亲果病弃世了;于是去抚慰他,还给他带了小礼物,但愿卡罗纳别再悲伤。教员也去抚慰卡罗纳,并给卡罗纳宣读了一封信,通过那封信向卡罗纳说:“提起精神,好好进修吧!”事实到了下学的时间,‘母亲’坐正在近处望灭‘我’,‘我’热情的扑过去和‘母亲’拥抱。‘母亲’把我推了出去,我才寄望到卡罗纳的神气,似乎正在对我说:“你可以或许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我走了过去,拉起卡罗纳的手,轻声对他私语:“来!卡罗纳我送你回家!”阿谁故事对我很是主要,本来,关怀别人,不一定是协帮他做些什么,还可以或许是避免让他触景生情,而愈加悲伤。
这三个人正张飞,刘备,关羽,他们三个人凭着自己的才华闯出了一片天下。在我看完《三国演义》后最为喜欢的三个人物他们一身正气,能屈能伸,乃天下英雄。
张飞,他作战英勇,百万雄师中能取上将首级如囊中探物。在任何战役中还从未怕过谁。他是个重情义的人,听到关羽死的消息,失声痛哭,虽然他打将士是不对的,但他对关羽的那份兄弟情,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他对刘备十分忠诚,刘备的命令,他是绝对服从。他性格豪爽,面对曹操百万雄师,丝毫不惧,一吼便吓退百万曹军,这种勇气可是现在少有的。
刘备他一生终于皇室,一心想要复国,他为人善良对百姓不离不弃。他也是一个爱惜人才的人,每当有英雄好汉来投靠他时,他都以礼相待。面对诸葛亮,他本可以派将士将他捉来,但他没有,亲自来迎接他,不料两次都没有见着,但他没有丝毫的愤怒,依然以礼相待。不去打扰诸葛亮休息,站在门口等诸葛亮醒来,这种尊敬他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关羽身高九尺,胸前长须飘飘,他的脸色就像红枣一样红,
长着一双丹凤眼,两条卧蚕眉相貌时分威武雄壮,手提青龙偃月刀脚跨赤兔马,就如一尊战神,挑衅着万物,战役涌动。他是一个勇敢的人,华佗用刀划开他的伤口,用刀刮的骨头,刮得骨头作响,他都是十分平静,与别人下棋。他也十分的重情义,当年曹操给了关许多好处,当曹操败走华容道时,关羽顶着被杀的风险放过了曹操。他作战也不弱于张飞,过五关斩六将没人可以拦住他。
读罢才知道先生竟陪我走过这么长的路。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语文,其文章一直穿插其中,但凡有点记忆的人都应该记得:
《藤野先生》、《雪》、《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纪念六珍君》; 《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社戏》、《祝福》; 《骂杀与捧杀》、《拿来主义》„„
从未想过我也会有这一天,又有再看这些文章的冲动,更没想到看完之后还觉得深有体会,必须写点什么东西聊表心意。看来对很多事物的理解总是需要时间。
记起以前和同学互相调侃:
又吃乌鸦炸酱面„„
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
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
都说中学生讨厌鲁迅的文章,其实也不尽然吧。不然为什么某些熟悉的句子大都挂在嘴边?
一直觉得作家是需要想象力和抵抗力。特别是写小说的作家。情节老套了又没人看,情节新颖了又看不懂;情节浅显了又没深意,情节复杂了又不耐烦;文字朴实一点了又没文采,文字华丽一点又浮夸„„这样想来先生创造了多少经典的人物形象:阿长、阿Q、孔乙己、祥林嫂„„
一直在想“经典”二字的定义是什么。用我不恰当的话来解释,就是你经常听别人谈论的一个人、一个熟悉的情节,你不知道它来自哪里,直到有一天,你翻开一本书,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这是他喜爱的一句话,或许有许多人会评价他“傻人自有傻福”。但是,从他身上折射出的,是一种敢于尝试的精神。
如果他没有去尝试,“英雄”,“象棋大师”,“商业大亨”这些头衔对他来说,可谓是痴人说梦。但他并没有整日游手好闲,而在各个领域有所成就。失败并不可怕,害怕才可怕,倘若我们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又何谈什么成功呢?
没有事情随随便便发生,也没有事情随随便便成功。或许有些人会想,我尝试了,为何没有成功呢?也许你缺乏的是一种叫做“毅力”的精神。阿甘不仅敢于尝试,他更勇于坚持。
当他开始做生意的时候,许多人嘲笑他的愚昧,而他则全身心投入养虾生意,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要整个人投入养虾生意,拼了命去做它”。
我们正是缺乏这种精神。现实中,也有许多例子:马云连读四次创业失败,甚至到义乌批发小商品去卖东西;王健林刚做商业地产的时候,三年之间打了222场官司;当年的柳传志为了发工资,带领所有员工当过“倒爷”……试问,如果没有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怎么会有阿里巴巴集团、万达集团以及联想集团呢?
也许会有人抱怨命运的不公平,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阿甘从未抱怨过,他心地善良,只想做一个简单的人。他热爱跑步,妈妈说过,要往前走,就得先忘掉过去。我想,这就是跑的意义。在全州美式橄榄球明星队中,他只是跑;在——中,他只是跑。这应该是上帝给他打开了一扇窗,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最后成就了自己。
这部作品的骨架其实一般,一个人本来好好的,后来被陷害入狱,最后复仇成功的故事。这很简单,可它的血肉和主旨就没那么简单了。
故事的主角唐泰斯很年轻,但是有很大的荣耀,招来了别人的嫉妒。他被唐格拉尔陷害,进了监狱。他是个正直的人,可是在监狱里的这段时间,他的心里充满了复仇的念头。和平常人一样,他发誓出狱后要把仇报了。逃出去后,他有三个仇要报:夺妻之恨、杀父之仇和牢狱之灾,刚好对应着三个人:费尔南、唐格拉尔和维尔福。这三个仇可以说是天下三个最大的仇了,这三个人也是唐泰斯最大的敌人。
这三个人,都干了很多坏事,这就给了唐泰斯机会。他会等,等到一个时机。他在背后,默默地推了一把,他们干的坏事全都暴露了。最终,三个仇人一个疯了,一个死了,一个破产了。我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一个只是破产了?而且,这个破产的,就是当年的那个主谋唐格拉尔。为什么唐泰斯最终没让他死没让他疯,却宽恕了他?
唐泰斯之前看见维尔福家的一个婴儿,因为他的复仇死掉了,他便开始思考,他的复仇究竟是不是正直的?那个婴儿是无罪的。他内心深处的良知告诉他,没有必要再置人于死地了,让他认识到身上的罪过,我的职责就足够了。
这就是为什么唐泰斯最终宽恕了唐格拉尔。唐泰斯在监狱里的时候,曾说自己是代替上帝行事的,去惩罚别人,不过他最终明白,自己不是上帝,我们只需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将剩下的,交给上帝去处置就可以了。
雨果曾经说:“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这正是唐泰斯的决定。如果你一个一个残杀,那就像那些无罪的婴儿一样,这将一代又一代地轮回。如果选择了宽恕,则是让那些干坏事的人开始怀疑自己,认识到自己,这将是对他们最重的惩罚。
唐泰斯很聪明,选择了这种方式,这是人性中最高贵的一点。
我们不一定经历复仇,但必定有这高贵的宽容,哪怕是最邪恶的人,他都有,因为这是人性的一部分。哪怕它被埋在我们心中的最深处,它依旧存在。就像这位唐泰斯一样,多往心里看看,有时,不一定只有以牙还牙这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回望鲁迅
每提到浙江绍兴,这个临水而建,枕河而居的小城,许多人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代大文豪鲁迅先生;想到他的《社戏》和《少年闰土》;想到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回望鲁迅一生,充满了反抗精神和传奇色彩,因为他父亲的病被中医延误,耽误了最佳时机,最终在病痛中溘然长逝。于是他对中医产生了不信任,为了使更多的中国人免于受病痛的折磨,他毅然决然地决定远赴日本仙台学医,但因为在日本时看到许多清朝留学生整天玩乐于舞厅于校园内的樱花树下,以及课堂上观看电影时看到日本人屠杀中国民主人士,然而旁边驻足观看的全是中国麻木的市井百姓,课堂上的所有学生看到这一幕竟然哄堂大笑,这激起了鲁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荣誉感,也促使了鲁迅的思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终他认为学医只能救助人们身体上的创伤,而国人更需要唤醒沉睡的心灵和麻木的灵魂,更需要精神上的导师。所以他最终决定弃医从文。
正是由于这个明智的决定改写了他以后的人生。从日本回国后,他看到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应当推翻。于是先后参加了多次革命党活动。后又参加《新青年》杂志编辑工作,并因此成为五四运动文化领域的主将。辛亥革命后他曾先后在我国多所名牌大学任教员职务,为中国近代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正是由于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195月他首次使用鲁迅作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后又陆续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以及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并希望以此唤醒国人的斗志。另外他以笔为枪,奋战在近代中国反抗封建统治的最前线。所以他写的每一篇文章都像一把插在反动军阀胸口上的钢刀,但与此同时每一篇都是中华文化史上无尽的瑰宝。
纵观鲁迅短暂的一生,他对中国的文坛和政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当他于1936年10月19日病逝在上海时,上海各界知名人士和上万人民群众自发的进行公祭和送葬。他也因此被毛泽东誉为“民族魂”。
老爸是历史老师,老一妈一是语文老师,从小他们就告诉我,绍兴是个名人辈出的地方,鲁迅是绍兴的骄傲,是个伟大的文学家。
从幼儿园起,我多次去过百草园,矮矮的土墙、葱郁的菜地、高大的皂荚树,还 有假山、古井,这里应该是鲁迅爷爷小时候玩乐的天堂吧!我很羡慕,要是能和他成为玩伴该有多好啊!
我多次在三味书屋那张刻有“早”字的书桌前想象着鲁迅爷爷小时勤奋读书的样子。如果我是他的同桌,我是不是也会特别努力呢?每次我说一下,老爸便笑着说我真傻、真可一爱一。
前年暑假,我去了厦门大学。厦大的迷人风光让我流连忘返。这哪里是学校啊,简直比花园还 美!在游览中,突然,有一尊特别眼熟的的雕塑矗一立在我面前,原来是鲁迅爷爷!啊,异乡遇故人,我感到特别亲切,认真端详着。一妈一一妈一见我入了迷,轻轻地告诉我,鲁迅爷爷曾经来厦大工作过,这是后人对他的纪念!我毫不犹豫地冒出这么一句:“我也要来这里工作,它太美丽了!”。
去年寒假,我去了向往已久的北京。北京真大啊,不愧是国家的首都。老爸说,北京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这里云集着众多知名高校,我们要不要参观几个啊?我欣然响应。寒假的北京大学,空旷而冷清,一排排树林下掩映着一座座小红楼。老爸说,你别小看它们,这里面发生过许多故事,住过许多文化名人呢?在一块名人碑前,老爸说,北大和我们绍兴关联可密切了。蔡元培曾是北大的校长,鲁迅也任过北大的教授,他们都是当时的“文化干将”呢!什么是“文化干将”?我疑惑地问。“文化干将”就是指用手中的笔写下文章,用文字作为武器刺向可恶的坏人的一批人,鲁迅爷爷就是当时的代表人物之一。我还 不清楚那段历史,但在老爸的介绍中,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鲁迅爷爷他们挥毫泼墨、奋笔疾书,奔走相告,与坏人不渝斗争的场面。
我徘徊在博雅塔下,嬉戏在未名湖的冰面上。我很喜欢北大,它没有厦大的风光秀丽,但它有北方的博大和冷峻,更是因为这里涌动着鲁迅爷爷他们的`奋斗气息。
爸一妈一说,这个暑假,我们计划去南京了。它可是个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十分丰富。老爸还 特别强调,南京是鲁迅从绍兴外出来求学的地方,到时候,我们一起去找找遗迹吧。
咦,我多次去过上海、杭州,又下了厦门,上了北京,现在还 要去南京,怎么我去过的地方和要去的地方都和鲁迅爷爷有关?这是不是爸一妈一故意的安排,还 是当年的鲁迅爷爷行走天下,足迹遍布各大城市呢?
老爸多次说,鲁迅如果没有小时候在绍兴的勤奋学一习一,那他不可能是个伟大的作家。鲁迅如果没有走出绍兴,那他更不可能是誉冠全球的大文豪。古人说读破万卷书,行走万里路。要成为有出息的人,一定要认真读书,多读书,多行路啊!
【鲁迅读后感800字经典】推荐阅读:
鲁迅读后感800字作文06-29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07-02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650字01-01
鲁迅《阿Q正传》读后感1500字01-10
鲁迅伤逝读后感09-30
鲁迅秋夜读后感10-09
鲁迅作品的读后感11-03
鲁迅全集读后感12-08
鲁迅传的读后感05-23
鲁迅《孔乙己》读后感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