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农村资源融入幼儿课程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精选农村资源融入幼儿课程(共5篇)

精选农村资源融入幼儿课程 篇1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越是接近孩子生活的东西,也就越能激发起孩子求知的欲望。生动鲜活的场景既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也能为幼儿的自主性学习提供轻松自由的环境和广泛的空间。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社区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育素材。我们就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就地取材、精心选择农村资源,并将其融入幼儿课程中,使幼儿的活动充满农趣与生机。

一、“动”的活力

1.走进大自然

大自然中处处充满着神奇,在我们农村,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树木、庄稼、沙石等,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作为我们良好的教育资源。我们把幼儿从“课堂中学习”引领到“自然情景中学习”,给幼儿充分的自由想象、探索活动的空间。当春回大地,当秋叶缤纷,我们总会带着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春天,草色青青,野花飘香,一片生机盎然,我们带领孩子们走进田野,亲近大自然:放风筝、植树、采野花、挖野菜、捉蝴蝶、饲养小蝌蚪;到竹林中写生;参观蔬菜大棚。秋天,田野一片金黄,带孩子们到农田里拾稻穗,捡落叶,挖山芋。孩子们在与各种自然物亲近过程中,自主活动,自发探究。在动手动脑中,他们认识和了解自然物的生长规律,了解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对大自然保持着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劳作种植园

虽说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孩子们的祖辈大多是农民,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成员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许多孩子不知道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这需要教师引导孩子去发现、去探索、去实践。于是,我园充分利用地方大的优势,在园舍的空地上开辟了一块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种植园地。让孩子们在种植园地里自主从事一些简单的农事活动。如:大班孩子种小麦———给小麦施肥———给小麦除草———收割小麦,全程跟踪观察记录,孩子们还将自己的观察结果自编成了“小麦是怎样长大的”大课本,放在班级阅读区里,与同伴自由交流。这些活动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也体验了播种的艰辛,收获的快乐。

为了满足幼儿观察与探索的欲望,我们每个班还设置了“自然角”,孩子们可以进行多种种植探究活动。如:我们引导大班孩子将小麦分别种在土里、水里以及漂浮在水面的海绵上,孩子们很快发现:沉在水中的小麦一粒粒变成了“小胖子”,却怎么都发不了芽,而撒落在海绵上的小麦却最先发芽了。孩子们从中懂得了水、阳光、空气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中班的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多认识一些植物的种子,创设了“种子大聚会”观察角,孩子们在课余都可以来看看说说,交流自己认识的种子„„这些富有创意的自然角便成了孩子们探索的乐园成长的乐园。

3.饲养小动物

孩子们对小动物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为了让这种感情延续下去,我园在种植园地旁开辟了童话般的饲养区,在那儿我们喂养了小鸡、小兔、小猪、小鸭子„„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经常给小动物喂食,和小动物玩耍,孩子们不仅和小动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农村的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些资源都是孩子们最喜欢、最感兴趣的素材,随着四季的交替,自然界会无私的向孩子们奉献特有的礼物,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幼儿在环境中动起来,让农村资源融入幼儿课程,给幼儿以“活”的知识教育。

二、“静”的魅力

1.独具匠心的“农”味大环境

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地处农村,让环境与孩子们说话是我们追寻的目标之一。为了将幼儿熟悉的、具有农味的资源充实到幼儿园来,我们在环境的创设上独具匠心,体现了农村幼儿园的特色。看,从藤上摘下的丝瓜、葫芦,枝上摘下的辣椒、茄子,地下挖出的山芋、大蒜头„„我们把它们一串一串地挂在走廊上,配以书有“丰”字的红色的盖塑板,一幅幅秋意浓浓的秋收图挂满了走廊。

我园的主题墙和区域的创设都是利用了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如:成熟的果实、农作物的种子、麦秸等材料制作了《可爱的家乡》、《美丽的五亭桥》等。走廊的橱窗里,孩子们和老师用芦苇、红豆、蚕豆、白瓜子、贝壳、菜籽制作了《游来游去的鱼》、《春》等。这些环境的创设我们始终遵循一个原则:环境创设不再是简单的图案组合而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共同制作,将幼儿的想象和创作放大,并张贴在醒目位置,让幼儿产生一种自豪感与成就感,让环境与孩子们进行对话,让环境与孩子们互动起来。充分彰显环境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丰富多彩的区域小环境

在区域活动创设上,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兴趣指向,我园的公共区域为幼儿创设了《福娃超市》、《个性创作区》、《生活学习区》等,这些不仅让幼儿参与到制作过程中,同时也让幼儿分享到劳动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在班级活动区里,我们有意识的投放一些工具、材料让幼儿探索使用,提高幼儿相应的技能。如:中班以手工活动为突破口,为幼儿创设了《种子粘贴》、《蔬菜造型》等等,在这里孩子们逐渐掌握了动手剪、折、贴的技能,了解了身边常见蔬菜的特征。

三、“研”的魄力

现代教育新理念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人。

兴趣对提高幼儿自主性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我们注重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活动中我们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关注幼儿对活动是否感兴趣,能否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投入其中,坚持从培养幼儿有益的兴趣出发,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幼儿心情愉悦、积极主动地进行活动。当幼儿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后,再给他们提出更高要求,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他们的潜力。

在激发幼儿自主性学习的实际过程中,我们发现让幼儿动手操作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提供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操作难度的材料,采取民主的态度,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操作,并为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得到发展,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

2.以教师为主导,做到有计划,有研究。

教科研活动过程中,突显“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在制定教科研计划时园长首先征询教师的意见,和教师们一起商讨,并综合教师的建议订出适合本园的、行之有效的计划。在课程实施中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以适合园本课程的各种农村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实践教学中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3.以科研为引领,做到有突破,有创新

我园树立了“以科研为引领,以课题创特色,以特色促发展”的理念,结合课题《农村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的实践研究》,以园内“种植园、饲养区”为平台,以“走进自然、参与探索”为手段,以“让孩子成为心灵手巧的快乐娃”为目标,创设了“农村本土教育”的园本特色。我们要求全园教师把课题研究与劳动创造相给合,让幼儿直接参与活动。如给豆苗浇水,给菜地锄草,采摘自己种的蚕豆等。孩子们在亲自动手的活动中萌生了初步的劳动意识,同时也让他们学到了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的情感。

在研究探讨过程中,结合实际,精选农业资源融入幼儿的教学活动中,如:在“春季教育”的系列活动中,我们并不是简单的带幼儿去找春天,而是注重让幼儿“走进自然、参与春种”,大班幼儿的能力较强,教师们就带领他们到种植园地去种瓜点豆;中班教师带领幼儿到种植园去给秧苗浇水、施肥;小班教师则带领幼儿到草地上去拔杂草。孩子们在劳动中既观察到春天是美丽的、充满生机的,又懂得了春天是个播种的季节。

四、“育”的合力

幼儿园、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是造就一代新人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将教育延伸到家庭、社区,积极和家长沟通,充分利用地处农村的优势,挖掘家庭资源、社区资源,如:带领幼儿到敬老院给爷爷奶奶献爱心;到农民伯伯家学习编稻草的工艺;认识家乡的芦苇,并采来芦苇叶和家长一起包粽子等等,让幼儿在社区与自然资源的熏陶下健康成长。目前,我园能充分利用幼儿园和家庭、社区已有的农业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建立了“幼儿园、家庭、社会一体化”的保教体系。

五、“续”的后力

我们将继续探索处理好自主性发展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合作精神涵盖着一个人的自制力,与人热诚相处的能力。在各种活动中,我们在尊重孩子的意愿培养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同时,还培养幼儿合作的能力。让他们在与同伴的交流、协作中获得全面、主动的发展。

另外,还应锻炼幼儿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将让幼儿处理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觉得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处理。当然,教师也应及时引导、鼓励、启发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不仅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还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

精选农村资源融入幼儿课程 篇2

一、从农村幼儿发展实际出发确定课程目标

现代农村幼儿教育课程目标的内涵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感知。对农村幼儿来说, 自然的感知是指农村幼儿形成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潜意识以及他们对“人类”的初步印象;社会的感知是指农村幼儿对团队、组织、榜样、纪律、规则、信息、劳动、关心、竞争、善、恶、美、丑等获得最初的体验;自我的感知是指幼儿在观察、探究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形成安全保护意识、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自尊、自强的品质等;二是运动技能的获得。人的动作协调性和肢体灵活性主要是由幼儿时期的肢体运动经历决定的。因此, 幼儿教师还必须重视幼儿运动技能的培养。

二、自然环境资源与幼儿课程的有机结合

农村幼儿园虽然硬件条件不足, 但却拥有户外广阔的自然环境资源。实践证明, 经常带幼儿到户外去开展游戏活动是促进农村幼儿发展的有效方式。

1.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 选择适合农村幼儿的

教学内容。幼儿教师要对幼儿园周边的自然环境进行调查, 然后充分发挥有利条件, 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幼儿的教学内容。

2. 走进大自然, 了解大自然, 探索大自然, 设

置适合农村幼儿的社会、科学课程。幼儿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幼儿美好情感的萌发与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观察能力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 幼儿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 了解大自然, 探索大自然, 从而设置适合自己班级幼儿的社会、科学课程。

3. 利用生活实际中幼儿喜爱的事物, 设置语

言课程。农村幼儿可以接触到更多自然界的事物, 有些是他们所熟悉的, 有些是他们感到好奇的, 拿这些事物来设置符合他们实际的语言课程, 可以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学习兴趣, 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三、设置以本土文化为载体的课程资源

1. 民间游戏与幼儿教育的有机结合

我国民间的游戏种类较多, 内容极其丰富。实践证明, 将富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游戏与幼儿课程有机地结合, 是促进幼儿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

(1) 把民间游戏的内容进行适宜的编改与创新。

(2) 从民间游戏的组织方式上进行适宜的选编与创新。在游戏的组织上, 可以把一些不同类型的游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 民间艺术与幼儿教育的有机结合

(1) 进行民间艺术教育时制定适宜的目标。如, 在对花儿、秦腔启蒙的目标制定上, 应该定位在对花儿、秦腔的“初步感受”与“初步理解”两个关键点上。“初步感受”就是让幼儿初步学会欣赏花儿、秦腔表演;“初步理解”就是指通过教学活动, 使幼儿达到能简单了解若干花儿、秦腔片段的内容及其意义。

(2) 选择适当的内容。如, 由于花儿、秦腔的品种、剧目繁多, 内容也相当复杂, 在教学中, 教师可采取“选用”和“改编”相结合的方法, 把花儿、秦腔本身的内容、形式和幼儿生活经验紧紧联系起来。

3. 民间体育与幼儿教育的有机结合

精选农村资源融入幼儿课程 篇3

【关键词】 本土资源 主题活动 课程内容设置 创作本土资源作品

G612

孩子幼小时就开始探索周围世界,常常被新奇事物所吸引,对他们来说特别敏感,总是喜欢问这问那:“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若孩子的好奇心能得以较好的培养和发展,就会化作强烈求知欲和创造欲。在我们农村具有丰富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优势,具有独特的特点及价值,是农村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

本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方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地理、自然、民间艺术、民风习俗、地方历史以及生产生活经验等。这些资源具有浓郁的乡土民风,幼儿从小耳闻目染,非常熟悉,是幼儿园难得的教育资源。

一、将民俗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中

庄浪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风景秀丽,这里有着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如庄浪社火,云崖寺,紫荆山,陈家洞石窟,更是名扬中外。因此我们设计了《幼儿园本土课程的开发利用的研究》这个课题,旨在通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自然资源,让幼儿亲身感受,体验水乡文化独特的魅力。我们把这些资源分成了四大类:家乡文化特色、家乡的特产、家乡的名胜、家乡的小吃。其中家乡文化特色包括:十字绣、草编、剪纸、秦腔脸谱、社火、眉户、小曲等。家乡特产包括:洋芋、苹果、粉条等。家乡名胜包括:紫荆山、云崖寺、陈家洞等。家乡小吃包括:酿皮、荞面油托、大馒头、暖锅浆水面等等,再将这些资源进行了整合,在与幼儿互动的基础上有目的的生成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每个主题的选择都立足于孩子的兴趣,并能整合到各个学科。

在寻找本土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传统的民间故事、民间小曲、名胜古迹、民间手工制作等非常适合幼儿教育。为此我们设计了《我的家乡》这一主题活动,于是《家乡的名胜》《庄浪社火——我们的骄傲》《金巧巧 银巧巧》《麦秆变变变》《跳方》《打沙包》等活動应用而生,,让幼儿了解了庄浪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资源,丰富了教育内容,是对传统课程的有效补充,对促进孩子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在环境布置中彰显庄浪特色

蒙台梭利说:“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环境是重要的资源,是隐藏的教师,孩子吸收环境中一切有用的知识而成长。墙饰作为环境创设的主要内容,从感官上给幼儿带来有关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美术因素的刺激,从情感上带给幼儿愉悦感。

庄浪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麦秆,高粱杆,纸浆,刺绣等等这些丰富的本土材料,放在手工区,让孩子随意制作,孩子们大胆创新,利用麦秆贴出各种风景,人物的画面,用高粱杆制作出椅子,眼睛,球拍等等有趣的小东西,利用纸浆贴出各种形态各异卡通人物,利用针线我们的小巧手们绣出各种小动物,想象力丰富,作品精美,令人赞叹。

为了更加突出乡土特色更加浓厚,我们师友共同创作本土资源特色的作品,来加深幼儿的记忆,漫步在楼道中,一楼展示的是家乡的本土文化,如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荷包、草编编成的花篮、蚂蚱笼,草帽装饰画,形态各异的剪纸,秦腔脸谱,让我们感受到庄浪的文化的精深,二楼以庄浪的特产为主要素材,如南瓜,苹果,洋芋,玉米,加以装饰,再配上绿叶,让整个楼道充满了生机,三楼以庄浪的名胜为素材,紫荆山,云崖寺,陈家洞等名胜的图片,经过幼儿与教师的巧手一加工,悬挂与楼道之间,又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工艺品,还有那舌尖上的庄浪,一幅幅美图,让人浮想联翩,场面之壮观,设计之精彩,令人耳目一新,赞叹不已。

三、把民间游戏融入到平日的游戏活动中

民间游戏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所配的儿歌都是当地方言,朗朗上口、趣味性强,为游戏赋予了质朴、诙谐、活泼的本色,既赢得了幼儿的青睐,又为幼儿的民族文化教育提供了草根化的教学蓝本。对这类游戏,我们注意搜集整理。如锻炼身体,娱乐身心的民间游戏“金巧巧 银巧巧”、“跳方格”、“跳皮筋”“炒黄豆”“打沙包”“滚铁环”“翻纸牌”等等,只要有场地,幼儿随时都能玩起来。

为了使民间游戏资源能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的结合,我们在各区角投放充足的民间游戏材料,让幼儿能在常态下,随意自如地开展各民间体育游戏、民间智力游戏、民间美术游戏、民间童谣说唱等在游戏区,我们还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玩具放进游戏区,并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安全因素等进行整理。例如沙包、陀螺、风车、木板、皮筋、冰棒棍等适合游戏的材料。这些材料可塑性强,可以千变万化,来源于一代又一代的生活,所以深受孩子的喜爱,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可以一物多玩,充分发挥了孩子的创造力。如翻绳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有时一个人玩,有时两人合作玩,有时几个人一组,研究、切磋或分享交流,小小翻绳在幼儿手中成了变化莫测的“魔绳”。

在美工区可以放进麦秆、高粱杆、纸浆、橡皮泥、彩色纸等大量的农村自然材料,让幼儿通过画、剪、贴等进行简单的工艺操作,如让幼儿用麦秆制作贴画,用高粱杆制作眼镜、自行车、梯子等等。在印染区给孩子们放进牙刷、纸团、各种植物根茎,让孩子喷刷、印制各种图案,并在图案上进行添画,充分发挥幼儿的创新能力。

总之, 本土教育资源在区角活动汇中的开发与利用,不但使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激发,同时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使孩子变得更加心灵手巧。而同时也拓宽了教师教学改革的思路,使我们体会到孩子们生活的家园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教育资源;做为基层幼儿园的教师,应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农村资源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唤醒孩子对农村资源的良好认知,同时培养幼儿从小爱家乡、爱劳动的美好情感。

参考文献

[1]《利用本土资源,创设幼儿园特色环境的研究》研究报告(2010-06-24 16:20:13)

[2]《家庭教育——怎样教孩子》 陈鹤琴2001.9

幼儿园游戏课程主题教案精选 篇4

1、掌握钻、触物跳的动作,发展身体的协调性、敏捷性。

2、体验模仿动物本领的乐趣。

3、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跳绳、拱门四个彩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学一个新的本领,你们以前看过小动物表演节目的情景吗?

请幼儿回忆并互相说说观看动物表演的经历。

2、请幼儿模仿一下山羊走钢丝、熊猫钻圈、海豚顶球的动作。

二、基本部分:

1、学习“海豚顶球”--发展身体的协调性。

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样学海豚顶球的。

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看到老师是怎么做的。

老师仔细讲解:首先站到球的下面,屈膝半蹲,然后向上起跳,用额头触碰头顶上的小球。

2、幼儿尝试学习现在请小朋友来练习海豚顶球的动作。看哪只小海豚先学到本领。

小朋友真棒,本领学的太快了,这次老师药增加难度,请小朋友根据老师指定的颜色进行顶球练习。

3、游戏:小小马戏团(1)老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2)组织幼儿体验一次游戏。

(3)设置情节进行游戏--小海豚这次要注意安全啊,要注意大鲨鱼来攻击。增加游戏情趣和运动强度。

(4)幼儿分组进行接力比赛。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学本领真棒,小海豚可喜欢大家了。咱们来和海豚跳个海豚舞吧?

四、活动延伸:

精选农村资源融入幼儿课程 篇5

一、农村幼儿园发展存在的问题

1. 教学观念脱离实际。

在教学观念上,很多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教学观念脱离实际,对于孩子的教育直接借鉴城市的学前教育模式,开设游戏化课程,引起很多家长的不理解。例如,某乡村的幼儿园开设很多游戏活动的课程,由于当地很多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子女由爷爷奶奶照看,很多老人对于学校开设的游戏课程不理解,他们认为学校应该更多地教育小孩子读书识字,学习算术之类的知识,进行游戏教学,还不如把孩子放在家里让他们自己玩耍。

2. 教学资源明显不足。

在农村地区的幼儿教学中,不仅师资资源不足,而且在教学中也没有好的条件和设备进行有效的教学。例如,农村地区的幼儿教师很多都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代课教师,并且大多数幼儿园由于资金限制,场地和设备有限,不能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很多时间只能将小孩子安排在小教室里看动画片,这就大大降低了幼儿教育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建议

1. 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实际。

广大农村地区的幼儿教学,在教学观念上一方面要借鉴城市幼儿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展游戏化教学;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孩子的文化知识学习。例如,某山区的幼儿园学校,很多孩子的家长有外出打工或在家务农的,没有时间和条件对孩子进行基础的学前知识教育,所以特别希望孩子在学前阶段能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针对这样的情况,当地的幼儿园教师,一方面通过召开家长会、游戏表演等各种形式的交流,让很多家长意识到学前教育的特点,以及进行游戏化教学的优势,经过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家长们逐渐接受了幼儿园的观念。另一方面,在幼儿园具体的教学中进行合理的搭配,不仅开设丰富多彩的游戏课程,而且也加强了自然资源在游戏课程中的运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赢得了家长们的认可。

2. 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资源。

由于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观念都是从城市引进过来,所以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转化,才能发挥好作用。首先,对于开设游戏课程,要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原有游戏资源。例如,很多农村地区的小孩经常玩的游戏有“剪刀石头布”“跳房子”、荡秋千、推铁环等。这些小游戏简单易学,成本低,非常适合农村地区幼儿园的教学。在游戏课程的教学中不仅可以通过这些游戏获得快乐,而且还可以帮助孩子养成爱动手、爱动脑的习惯。其次,还可以利用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相对于城市的高楼大厦,寸土寸金,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就丰富多了。农村地区不仅有山林密布,还有河网交叉;不仅有金色的秋收,还有春天的遍野花草,这些都可以拿来作为教学的资源。例如在秋收的时节,可以组织学生到野外观看农民伯伯的辛勤收割,让孩子们体会到劳动与收获,感受乡土艰辛生活的一面。同时,由于土地资源丰富,可以在校园内或是周边,找一块空地,撒些植物的种子,然后带领孩子们经常去观察这些植物的自然生长,让他们感受到万物生长的神奇。

3. 培养合格的幼师人才。

农村地区幼儿园师资相对落后,所以需要从农村地区挑选了解当地情况的优秀的人才,加大对于他们的专业培养。在教育培训中,不仅要注重他们的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注意与实际结合的精神,尤其是加强他们对于农村地区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能力。同时还要加大提升对于农村地区的幼师待遇,帮助他们获得稳定的生活保障。例如,某地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完善农村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为农村幼儿教师颁发资格证书,建立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保障机制,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等。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吸引了很多农村青年加入幼师队伍,大大提升了当地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水平。

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教育,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采取因地制宜的科学发展。一方面,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教学;另一方面,社会和政府也应该加大对于农村地区幼儿园的投入,提升教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这样通过不断地改革,将逐步提升农村地区幼儿园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摘要:在幼儿学前教育阶段,农村教育的资源和条件,明显不如城镇的幼儿园优势明显,但是农村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利用。本文通过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中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进行研究,结合农村具备的优势条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农村的幼儿教育可以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自然资源,建议

参考文献

[1]胡文静.对农村幼儿园课程设置现状的理性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4年5月:53-55

[2]王立志.农村幼儿园本土生物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3月:119-122

[3]李桂玲.让“乡土气息”充满农村幼儿园游戏化课程[J].亚太教育.2015年第15期:14

上一篇:对中职体育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探析下一篇:写英语考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