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题研究现状述评(精选7篇)

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篇1

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出发,以学生的主动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为主来安排教育内容及其京城的一种课程形态。德育活动课是学校活动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它有着学科课程无法实现的功能,与德育学科教育也有很大的互补性,从德育实践的角度更应当加强德育活动课程的建设。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思考探究、体验感悟能够有效地解决围绕在学生身边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因此,无论从育人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着想,应该有计划、有目的、系统规范的开展德育活动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焕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使学生真正做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这正是现代德育的观点。在进行了认真的大量相关文献的收集和研读发现,目前国外道德教育注重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强调学生个体的观念和行为,注重个性化教育,在道德实践中,认为学生的道德发展、道德学习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主体活动息息相关的过程。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是开放的、多样的,生活体验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外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培养方式方法给我们的德育研究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我国1992年国家教委首次将活动课纳入学校课程,1993年开始了实施,但把活动课程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研究和探索,不多见。我省早在1995年,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始了《黑龙江省中小学活动性德育课程实验研究》,编辑出版了《德育活动课概论》和《黑龙江省中小学德育活动丛书》,“丛书”围绕“明理、知事、激情、导行”等环节,宏编而撤成。教材贯穿小学、纯种、高中三大学段,包括12个年级24个学期。课本共24册。如此恢弘的活动性德育课程教材工程,国内实属罕见。在“十一五”期间,省教育学院综合研培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研室发起的“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整体构建黑龙江省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的实践研究》的实践研究,现已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我省“中小学活动性德育课程实验研究”的延续和深化。2000年,我们青冈县开始在小学生中进行《实事实做、实话实说、实情实写”(已下简称“三实”实验)综合实践活动实验研究》,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成果。《黑龙江教育》2000年12期全文刊登了教育局长王东阳撰写的《开展“三实”活动,办出青冈特色》和实验教师韩诗哲撰写的《扎实开展“三实”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素质》二项研究成果,2001年至2003年,青冈电视台、绥化日报、黑龙江省少儿电视台、黑龙江日报要闻版,分别从不同侧面、不同主题搬到了该项试验成果,2013年《黑龙江教育》7·8期刊登了芦河中心小学《努力实践、积极开创“三实”活动新局面》的经验。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有利依据。

德育教育重在体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又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应重视体验。俗话说得好,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的印象不深,唯有体验过的才永生不忘。所以,德育体验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体验式德育实践活动课符合新课改的精神,研究“活动课设计”,强调体验的生产与情感的丰富,重视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重视德育生活化,重视探究性学习,它是教师按照预定的德育目标和内容,科学、有效地创设一种达到“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体验氛围,使学生能在这种环境氛围的影响下,主动、自主地通过“体验”和“内省”来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

传统德育课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现象相当普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长期以来对德育课的学习兴趣低下,“学而不信,知而不行”,这就直接影响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效果。教育学专家发现:使用传统式的学习方法,学员在课堂中仅吸收10%—30%的内容,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改革现行课堂教学方式,研究和探索更有效德育教学方式是当务之急。“通过活动形式,学生亲身体验的互动式学习”是采用最科学的“多重感官学习法”,使学生通过活动亲身体验获得自己的经验,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思考和提升。

一、“活动体验式”教学与结构

体验是指个体亲历某种情境或事件,在对情境或事件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获得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发展的活动。所谓活动体验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活动,学生作为主体主动积极地亲历具有教育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体验,积累积极正面的体验,使学生心智得到改善与建设的一种教学方式。

活动体验式教学具有亲历性、感受性、知觉性和反思性的特点。在进行活动体验式教学时使学生置身于活动中,通过亲身实践或经历活动、情境,用感官和心灵直接去感受和把握,才能获得。学生总是以亲历、想象、移情将自己溶入、沉浸于认识对象之中,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去反思。这是一种直观性、灵感性、猜测性和整体性的思维。因此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解决教师对中职生理论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强、理论说教无效的教学困扰。

关于体验式道德教育,我们的同行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不少深入的探究,例如:“体验式德育模式的研究”、“体验式教育策略的研究”、“情景体验教育法研究”、“情感体验教育的研究”等等。我们的课题是在借鉴他人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新与探索。首先,我们将利用学校的地理优势,充分挖掘丰富的体验式德育教育资源,即围垦教育资源。其次,这些教育资源开发集中体现的是一种围垦精神,通过体验之后,拥有的是这种精神。最后,由这种精神主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发生明显转变。问题提出(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坚持德育为先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个战略主题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而深远。从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来看,德育教育的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德育教育的过程脱离学生的主体发展;德育教育的形式脱离学生的现状实情;德育教育的结果与学生的行为严重脱离;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主题班会和主题德育活动也有着零乱,随意,即时、低效、无序等问题。实践证明,现有德育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已难以真正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急需建立一种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学生道德成长需求,富有针对性、实效性、开放性和序列性的德育特色课程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以最新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相关研究成果,钻研支撑性文献,有针对性制订研究方案。

2、行动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中,注重对德育对象的常态研究,采用活动观摩、活动设计、课程开发等形式获取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

3、经验总结法。

依据实践所提供的事实,通过各阶段校本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及时了解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成败,及时总结经验克服不足,随时撰写经验文章。研究的步骤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筹划阶段 2012年3月—2012年7月

(1)组建课题组,设计、申报课题实施方案。

(2)制定学校本课题研究计划。

(3)进行德育课题研究方面的师资培训、开题。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 2012年9月—2013年12月

(1)对各种校本德育资源进行归类分析,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教育因素。

(2)开展主题教育,探索、总结,编撰校本德育教材,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3)组织开展相关理论的学习,进一步转变广大教师尤其是课题组成员的校本课观念,切实提高他们的理论研究水平。

第三阶段:提高总结阶段 2014年1月—2014年7月

(1)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2)收集德育论文、德育案例、音像资料等,整理课题研究成果。

预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本课题研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本着普遍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分三个阶段进行,预计三年完成。

第一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2月)课题准备阶段:

1、制订方案和组织筹备,申请立项,准备实验研究工作,主持人负责。

2、主持人指导,组长具体负责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德育工作和主题班会相关知识的定向培训。

3、课题组长负责确定实验班,课体组全员参与对实验班进行摸底调查,完成实验初期基础资料。

第二阶段(2012年3月—2014年7月)课题实验研究阶段:开展实验班工作,根据初期基础资料,设计系统性的主题班会,并按计划开展,每节课课题组全员参加,听评结合,强化总结提升作用,形成统一意见后,可被其他实验教师引用,组长负责评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第三阶段(2014年8月—2014年12月)课题汇总结题阶段:整理个案分析及研究论文,准备结集。完善资料,形成成果,申请结题。

将研究成果形成具本土特色科学、系统、实效,可操作性强的校本教材。实验教师对个人的研究成果形成研究论文,并结集。

六、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改变以往的学科研究为主题班会研究,坚持以人为本,在研究过程中遵循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关注学生心理需求,根据学生理解接受程度,确定设计方案,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这更利于学生对主题班会深度的挖掘,强化教育功效。

主题班会是既成熟又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着的教育形式,对主题班会的探究也无止境。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政治理论、教育理论和科学知识,扩大视野,提升素质,才能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断有所创新,并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德育实践活动课的特点

自主性、生活性、体验性、开放性、生成性是德育实践活动课的主要特征:,它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它最大的特点是不以系统的德育知识的灌输为基础,避免空洞的说教形式,而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直接体验为形式。以实践为主体的德育实践活动课能激发学生自主参加的欲望,使学生主动愉快地投入,对活动中的道德要求产生一种认可,于是吸引力就转化成为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基本模式是:以创设情景为导入,诱发感悟;以分享交流为手段,提高认知;以导行为目的,促人格健全发展。这种教育模式与学生道德学习方式基本吻合,通过活动体验统领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在学生自我体验和领悟、自主判断和选择以及道德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德育内容正是通过这一有效方式深深的植根于学生心灵之中。

何谓体验式德育?目前教育界尚没有明确的定论,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有探究的价值和意义。笔者认为,所谓体验,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体验式德育就是以组织和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它强调学生要回归生活,亲自参与,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提高思想认识,促进道德行为的成长。

在德育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听到的记不住,看到的容易忘,只有亲身体验的才刻骨铭心。麦克菲尔曾说过:“个体体验是一个中介,通过这个中介,道德才能被体察和领悟。” 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以情感体验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所以情感是不能命令的。它需要借助教师的引发、启动、传感,靠主体的自主感受和体验,才能促使学生真情实感的萌生和发展。如果在教育中不重视体验,在认知过程中不染上相应的情绪色彩、道德知识、道德观点,对学生来说就会变得枯燥,情感得不到激化,认识得不到深化,心弦无法拨动。

德育活动课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传统德育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忽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作用,忽视作为独立个体,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个别差异的、有智慧的、有情感的人的存在,表现在德育的目标和内容的设置编排上,在途径和方法的确定选择上,既不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也不关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的过程成了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观众和听众的角色。而德育活动课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挖掘和引发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从学生兴趣出发,从学生的情感需要、意志、理想出发,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进行独立思考和选择的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借助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努力探索,在活动中不断强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品德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体现了德育工作的人本化特征。20世纪60年代,科尔伯格利用道德两难问题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和决策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道德问题的讨论,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作为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了道德的层次。其基本价值就是向我们论证了主体的参与和自主活动是道德发展的前提。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换言之,活动是德育的生命。没有了活动,便没有了德育。

德育活动课有利于学生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道德的实践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德育在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往往缺乏统一的整合模式。“对现实问题也很难培养出有道德选择、判断、创造能力的主体性道德人格”。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则主要是运用道德认知,道德观念和基本行为规范,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解决多种复杂具体的现实的道德问题的能力。

德育活动课有利于学生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道德的实践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德育在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往往缺乏统一的整合模式。“对现实问题也很难培养出有道德选择、判断、创造能力的主体性道德人格”。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则主要是运用道德认知,道德观念和基本行为规范,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解决多种复杂具体的现实的道德问题的能力。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积极开展有益的教育活动,是成功实施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德育实践活动课

德育实践活动课是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及学生道德学习特点,在传统主题班队会基础上按照新课程理念提出的,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非指定领域。它是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学习活动的一种课程形式。它以教学过程为基本过程,紧紧围绕一个教育主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课型。它不以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强调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丰富或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探求在具体情景下的最佳行为方式。它是主题班团队会的拓展,是中学思想政治课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有益补充,是把学生德育活动纳入课堂教学的一种全新模式。德育实践活动课的特点

德育实践活动课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它最大的特点是不以系统的德育知识的灌输为基础,避免空洞的说教形式,而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直接体验为形式。以实践为主体的德育实践活动课能激发学生自主参加的欲望,使学生主动愉快地投入,对活动中的道德要求产生一种认可,于是吸引力就转化成为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基本模式是:以分享交流为手段,提高认知;以创设情景为方法,诱发感悟;以导行为目的,促人格健全发展。

这种教育模式与学生道德学习方式基本吻合,通过活动体验统领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在学生自我体验和领悟、自主判断和选择以及道德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德育内容正是通过这一有效方式深深的植根于学生心灵之中。

德育主题教育是依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成长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在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及认知的基础上,引导教师设计丰富多彩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力求做到目标多元整合,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使每一次活动都成为一个完整的、和谐的、富有弹性的、具有人性化氛围的教育空间,它既破除了传统德育的灌输,又解决了目前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种种弊病,通过主题活动教育方式,把呆板的灌输变为学生的有趣参与。

德育实践活动课开展实效性差的原因

现阶段,德育实践活动课这种教育形式并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教育功能,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很多的教育专家和学者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那究其原因,应该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目前德育工作所面临的还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现状。好多校长拿德育撑门面,但骨子里却认为没有什么用。在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学业成绩的天枰上还是倾向于学业成绩。

二是对德育实践活动课功能的认识还有欠缺、还需深入,没有认识到德育实践活动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最佳途径。德育实践活动课的时间被挤占是常见现象。

三是对德育实践活动课的认识还停留在原有班会课的层面上。班主任教师没有掌握组织好德育实践活动课的专业技能。好多老师一种倾向完全放手推给学生做,正确的价值导向把握不好,起不到真正的自我教育的目的。另一种是没有摆脱原有形式上说教为主的模式,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实效性很差。

所以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要求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在对德育实践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上多下些功夫去研究,也要做到与时俱进。

如何进行德育实践活动课的设计

德育实践活动课从主题的确立到情境的创设,一定要有冲击力,能够震撼学生的灵魂。德育实践活动课从整体的结构上来看最基本的清晰的大环节就应该是提出问题(或者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层次结构上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德育的内在规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深刻,力争做到螺旋上升、循序渐进、有章要循、有据可依。

德育实践活动课,顾名思义,我们都能想象出是从实践出发,学生参与整个活动而课只是所有活动的最终端呈现。

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因此,活动课程也称动机论。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扬了这一思想,杜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德育教育重在体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又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应重视体验。

德育体验有利于克服“说教式教育”的弊端,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德育工作都是以说理为主,我们往往把学生当作“美德袋”、“德育容器”进行灌输。这实质上就是重“灌输”,轻“感悟”;重“接受”,轻“体验”的“说教式教育”。它以教师为主角进行单一的说教和训导,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无法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俗话说得好,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的印象不深,唯有体验过的才永生不忘。所以,德育体验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德育体验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国家课程标准既包纳了学生必须把握的知识与技能,还强调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知识与学生的活动、体验交织在一起。德育课中的体验式教育改革了传统的说教方法,强调体验的生产与情感的丰富,重视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重视德育生活化,重视探究性学习,它是教师按照预定的德育目标和内容,科学、有效地创设一种达到“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体验氛围,使学生能在这种环境氛围的影响下,主动、自主地通过“体验”和“内省”来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

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篇2

2006年5月, 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 并在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正式将工业遗产纳入调查范围。2010年11月, 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成立。首届学术研讨会上通过了《北京倡议》, 倡议中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抢救推土机下宝贵的工业遗产。2006年, 阙维民对世界遗产国际组织所公布的有关工业遗产的文献、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的缘起与现状、历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工业遗产进行了时空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管理战略的建议。此后, 单霁翔先生就工业遗产保护问题陆续发表了11篇论文, 对工业遗产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阐述, 这也显示出了我国官方机构对工业遗产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2012年, 刘伯英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发展综述》概述了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的全貌, 对工业遗产的多方面研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2012年11月, 第十五届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大会在我国台湾召开。有助于我国进一步了解国际理论发展动态, 并从中得到借鉴和启发。当月, 在杭州举行的中国工业遗产研讨会达成了《杭州共识》。此次会议是我国首次在城市科学发展领域, 对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和工业文明传承进行多方位、跨学科的探讨和交流, 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2013年, 王高峰通过对我国现有成果的梳理, 总结研究历程及特点, 探讨了工业遗产保护及再利用的发展趋势。他从建筑学、景观设计学、考古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学科角度, 通过美国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相关文献的研究、归纳、分析与综合, 总结美国工业遗产保护体系。并结合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研究的现状, 比较分析了中美在工业遗产保护体系建立发展过程中的相似性。目前, 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3处为工业遗产 (见表1) 。

一、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现有的理论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工业遗产改造、工业景观更新等方面, 而当前的研究热点是对工业遗产的利用与开发方面。

1.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

2009年, 刘伯英、冯钟平从规划角度探讨对工业用地如何进行利用与更新, 并对国外一些相关成熟的土地再利用案例进行了介绍。同年, 聂武钢、孟佳对我国工业遗产现阶段的保护和开发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的问题及进展进行了探讨。2010年, 岳宏分析工业遗产的价值体系, 建立相关的评估标准并探讨弄清了工业遗产的个性及其与整个文化遗产的关系, 有助于开展相关保护与再利用实践。朱文一、刘伯英在《中国工业建筑遗产调查研究与保护》和《中国工业建筑遗产调查研究与保护 (二) 》中主要收录了2010年与2011年召开的两届中国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的优秀研究成果, 分别从地区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等多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最新研究与实践成果。以上的专著和研究多是从编者的学科背景出发, 继而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进行探讨。

不同专业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工业遗产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问题进行了分析。2007年, 叶瀛舟、厉双燕总结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 探讨适合杨浦区情况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2008年, 刘伯英通过介绍德国鲁尔工业区 (见图1) , 从恢复和改造生态环境入手, 设立自然保护区, 为发展新兴产业和开展旅游创造条件, 是城区复兴的关键。对于我国老工业基地, 特别是传统工业城市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复兴具有借鉴意义。2009年, 王颖等在对法国工业遗产保护考察的基础上, 对中法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进行了比较研究。

2. 工业旅游开发

目前, 关于我国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国外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历程和德国与英国的案例的介绍和总结上, 以及对老工业城市与资源枯竭型城市开发旅游的途径、策略和意义的探讨上。如刘会远和李蕾蕾全面分析了德国工业生产演变为工业文化的过程, 阐述了该国工业文化下的旅游、经济和文化含义, 提出了德国鲁尔区的更新利用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更新的借鉴作用。2007年, 研究生郭文康从历史的视角, 以20世纪以来所经历的经济衰退过程为背景, 对英国工业旅游进行了研究, 探讨英国在全面振兴和调整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区域发展过程中工业旅游的实践。并总结经验, 提出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建议。2012年, 复旦大学研究生张彩莲以上海杨浦滨江工业遗产带 (见图2) 为研究对象, 基于实地调研, 对近代工业遗产旅游发展定位、模式、战略和产品体系设计进行了实证研究, 对工业遗产保护、老工业区经济转型、功能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当今, 大多数对工业旅游的研究专业多为管理、旅游, 研究体系中对系统性的研究论述、理论探讨、定量分析及规范的实证研究成果不足, 有关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阶段以及蕴含的工业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 几乎没有纳入到工业旅游的讨论之中。

3. 工业景观营造

国内最早关于工业遗产保护中工业景观的研究见于俞孔坚教授关于广东中山歧江造船厂工业旧址 (见图3) 的再利用实践探索。近年来的实践探索逐渐增多, 成为景观与城市建设中的热点问题。第一类学者对不同地区的矿区遗址实例, 提出的一些生态恢复、重建的原则和方法以助于指导工业遗产地的景观设施设计。第二类学者提出了分级保护的思想, 关注的对象也从单纯的工业建、构筑物扩大到工业区域甚至更大尺度的工业景观。第三类学者认为工业遗产地景观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态特征, 并对其景观形态进行了类型研究, 分为博览场馆类、再生设施类和风景园林类三大类型。第四类学者总结国外成功案例的改造思路和方法, 分析我国现阶段“后工业”景观改造的发展状况, 试图对今后国内的实践提供参考。

4. 工业遗产与城市更新

2002年, 张卫宁以废弃的厂房为例, 从城市发展角度, 提出了一种再生的工业遗产地开发模式——改造性再利用。2005年, 张伶伶、夏柏树以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为例, 提出了“新城市——工业社区”理论, 为老工业基地保护与社区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2005年, 邵健健以上海、苏州滨河产业类遗产为例, 以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有机更新”的视角出发, 探讨了苏州河沿岸工业遗产的前景, 并分析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城市规划方法对遗产“有机更新”的影响。2007年, 北京大学的朱强以京杭大运河南段为研究对象, 通过构建工业遗产廊道, 探讨对区域工业遗产的筛选、认定与保护利用问题。2007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张琳琳基于陕西钢厂 (见图4) 的改造, 根据我国城市旧工业区更新的现实状况, 结合城市旧工业区更新的实施类型, 尝试建立旧工业区更新为文化性场所的相对完整的城市设计框架, 并通过陕西钢铁厂的实例研究加以说明和论证。2010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生陈旭重点从旧工业建筑群再生利用的法制建设、安全管理、利用策略、造价管理、建造技术五个方面出发,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 结合我国现行的相关建设管理体制, 对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宏观到微观, 从法制建设到实施策略、再到具体操作, 以期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引导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健康发展。

二、国内老工业城市的保护研究现状

随着工业遗产研究的逐渐增多, 以城市为单位的工业遗产的研究迅速开展起来, 对近现代的老工业城市的工业建筑遗产均有一些研究成果。如刘伯英等对北京工业遗产进行发掘、认定、记录和评价, 探讨了北京工业遗产的研究体系, 结合已有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建立以片区和单体两个层次为基础, 划定保护区、制定保护名录、确定保护级别、制定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多层次体系。2012年, 天津大学的季宏从历史研究入手, 对天津各个时期工业发展的历史进行研究。选择每一时期的典型工业遗产进行深入分析, 用全方位视角分析工业遗产, 如历史沿革、选址、格局、功能、结构、风格、工艺、管理培训等等。理论研究重点放在遗产的价值上, 探讨工业遗产价值评估的方法, 提出工业遗产保护的最终目标——“创意城市”的理念。同年, 重庆大学的许东风以重庆的老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 从文化遗产学、历史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学科探讨构建重庆工业遗产保护理论及实践方法, 填补了重庆市工业遗产系统理论研究的不足。建立重庆地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基本理论框架, 并提出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对工业城市振兴意义重大。

关于西安的工业遗产研究起步较晚, 2008年8月起, 陕西省才开始全省的第一次工业遗产普查工作。研究成果有王西京、陈洋等对近现代的工业建筑做了详细、系统的基础调研工作, 并对其保护再利用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三、工业遗产价值及评价

《下塔吉尔宪章》中关于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得到公认, 但没有价值认定的标准和方法, 相对标准是必要的。目前, 在工业建筑遗产评价的研究中采用分类、打分、加权等量化方法是积极且有益的。

2007年, 北京工业大学的李艾芳引入模糊数学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理论, 并将自行开发工业遗产建筑评估软件。其中模糊AHP评价方法有利于指标权重的科学确定,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方法ANN有利于解决专家赋权法中主观性较强的弊端。2008年, 齐奕的以武汉现代工业遗产为例,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与特点的研究, 选取评价因子, 建立工业遗产保护的系统理论与评价体系。并以武汉市现代工业遗产为例, 为现代工业遗产保护提供参考。2012年, 李和平等人以重庆的工业遗产为例 (见图5) , 从定性的权重分配和定量的评价指标两个方面探索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方法, 并确定工业遗产的四种保护利用梯度。

四、存在的问题

1. 工业遗产的非物质遗存研究不足

目前, 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的视角多关注于对其场地、构筑物或设备等实体的保护上, 忽视了对工业遗产的相关遗存的保护与利用, 如工业建筑的发展资料、生产工艺以及精神记忆等。目前, 这些珍贵资料快速流失。而这些同样承载着城市发展的记忆, 是工业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今, 对工业遗产的相关非物质内容的研究与分析尚属空白。

2. 评价机制的研究成果缺乏

国内关于工业遗产评价的研究成果不足, 直接影响到对工业遗产的价值认识的不到位、保护和利用等相关措施制定不标准, 对其意义、范围、分类标准、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就现有的研究成果看, 评价方法为静态的, 未对时间进行定义, 缺乏对历史发展性和城市更新等重要特征的考虑。且因地域不同, 各地的评价方法应有所不同。

3. 理论研究尚待完善

我国工业遗产相关的理论基础研究和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 已有工业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经验, 并借鉴了国外的经验做法, 但不少实践还未上升到理论。国内关于国外的理论研究的还存在着资料与信息数量不多、内容不全等问题。从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看, 对目前的各类工业遗产尚未形成系统的筛选、调研、认定、重新利用、后续管理等一系列办法。

五、结语

奥古斯丁研究现状述评 篇3

关键词:奥古斯丁;美德;伦理;心灵;自由意志

一、国外研究现状

奥古斯丁是一位伟大的基督教神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伦理学家,他的著作处处体现出高度的伦理情怀。国外对于奥古斯丁的研究是非常深入的,而且专门冠以“教父学研究”之称,体现出研究的专业性。研究奥古斯丁的文献也很多。国外研究主要是对其神学和宗教学思想的研究。但可惜的是,由于语言的缘故,翻译国外的研究成果有一定难度。基督教研究专家周伟驰认为:“在研究方面,今天最新最全的关于奥古斯丁研究文献索引包括2万个左右的标题,这还只是从全世界大约5万个标题中得到的。”[1]在国外研究最多的著作是《忏悔录》《上帝之城》,约占研究总数的15%;其次是对于《布道集》和《书信集》的研究,占了7%;而对《论三位一体》《基督教教义》以及《约翰福音评注》和《诗篇评注》的研究,约占了8%之多。[2]奥古斯丁一生著述很多,以上提到的八大著作被编辑、出版、翻译的最多,而其余的大约109部著作几乎被忽略了。例如《关于福音书的问题》很少有人研究。

周伟驰认为,关于奥古斯丁研究,其中90%的研究成果都以英、法、德、意、西五种西方语言发表。就研究特点来说,德国和奥地利侧重于词典的编纂,而南地中海则着重于遵循传统的经院的和语言学的方法,法国人喜欢从文本中抽象出观念,好形成文本所描述的现实观。其结果往往是正确的,但与文本分析相连的方法却往往是难以展现的。北美有两大倾向:一是英译继续源源不断地进行,另一方面针对现实而解释奥古斯丁的著作,这多由社会科学和文学批评发起。[3]

由于奥古斯丁在卡西齐亚根时期的哲学对话著作,在语调和主题上都与《忏悔录》有所不同,因此许多学者对《忏悔录》第8卷所叙述的米兰“花园皈依”之真实性与实质产生了怀疑:这到底是一个事实还是一个象征?他皈依的到底是基督教还是新柏拉图主义?很多学者认为,奥古斯丁在米兰的皈依即“花园皈依”,实际上皈依的是新柏拉图主义,而不是基督教。这是一个巨大的研究突破,也被称为奥古斯丁《忏悔录》研究方面“哥白尼式的革命”,因为以前学界都认为,“花园皈依”是奥古斯丁接受基督教的象征,这个被普遍认可的结论被质疑而且也被推翻了。奥古斯丁成为主教后,极力想掩盖他在386年皈依的是新柏拉图主义而非基督教这一事实,因此才有《忏悔录》第8卷的写法。

国外对于奥古斯丁的研究是非常专业的,毕竟奥古斯丁对于西方文明来说,是其基督教文化的教父和奠基者,而且是原罪文化的教父。研究的方向和重点都集中在神学上,且是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待其思想,国外学界将奥古斯丁的伦理思想和神学思想混杂在一起研究。他们认为宗教世俗化是伦理的实践,通过宗教实践,展现人类美德。笔者认为将伦理思想和宗教思想分开研究,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对于解读伦理思想的研究更加专业。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对奥古斯丁的研究是不足的,应该说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资料相对较少,而且不系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2009年出版了由何光沪主编、石敏敏翻译的《道德论集》,这是关于奥古斯丁心灵美德修养的著作。书中奥古斯丁主要探讨了九个问题,讨论涉及实际生活和心灵修养的各个方面,例如:论自制、婚姻的益处、圣洁的童贞、论寡居的益处、论说谎等等。这本书对于研究奥古斯丁的伦理思想,特别是对其心灵美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国内对奥古斯丁研究的主要成果有:王涛:《奥古斯丁书信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载《历史研究》2006年第4期);唐逸:《希波的奥古斯丁》(载《哲学研究》1999年第2、3期);高峰枫:《奥古斯丁与维吉尔》(载《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张荣:《奥古斯丁的基督教幸福观辨正》(载《哲学研究》2003年第5期)、《神圣的呼唤:奥古斯丁的宗教人类学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夏洞奇:《在婚姻与守贞之间——对奥古斯丁婚姻观的一种解释》(载《西学研究》2003年第1辑)、《现代西方史家对奥古斯丁政治思想的解读》(载《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1期);周伟驰:《记忆与光照:奥古斯丁神哲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清华大学的王晓朝先后著述或者主持编撰的《信仰与理性:古代基督教教父思想家评传》(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教父学研究:文化视野下的教父哲学》(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刘素民:《从“至善”的角度看阿奎那对奥古斯丁的补正及与近代启蒙价值的对接》(载《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3期);黄裕生:《宗教与哲学的相遇——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学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北京大学历史系的王涛认为,现在西方学者对于奥古斯丁的研究逐渐走向了深入,有很多的学者整理并且研究奥古斯丁的书信。目前最权威的研究认为,“奥古斯丁一共有来往信件308封(其中49封是别人写给奥古斯丁的,另有7封信中奥古斯丁既非写信人也非收件人,由于内容与奥古斯丁有关,也被收入奥古斯丁书信集),记录了他从386-430年的人生经历”[4]。信件是第一手的材料,可以直观地了解奥古斯丁的思想,同时可以认识奥古斯丁思想转变和深化的过程。信件真实地记录了奥古斯丁与其他主教或者信徒谈论教义和交流思想的过程,也记录了他与其他异教徒和异端分子进行的辩论。但是信件的研究也有很多的困难,例如,信件的具体日期怎么界定?信件的收集及排列的顺序如何?这些都制约着信件的研究。

华侨大学人文社科系教授、哲学博士刘素民认为,奥古斯丁的伦理思想是一种基于基督教意义上的“至善论”,具有神学的价值目标,但同时将神恩和人性分为了两条道路的走向格局。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宋希仁教授认为,奥古斯丁的伦理思想基于教父哲学而阐发了关于善恶层次、善恶和意志自由的关系、真理与理性的关系,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教教义。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冉晓丽认为,奥古斯丁的思想强调人对上帝犯的罪和人应该承担的责任,进一步将之前的“幸福生活的指南”发展为“罪责伦理学”。

南京大学哲学系的卢传斌认为:“源承柏拉图思想的奥古斯丁以光照论的哲学根据,在其基督教学说中阐发了爱与恶的伦理学,自由意志和原罪、人的堕落和上帝的恩典成为其最大特点。”[5]奥古斯丁的原罪理论、缺陷理论和恩典理论建构起完备的基督教罪恶观与救赎论,完整地阐述了罪恶的产生原因、实质及消解途径。

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夏洞奇在《“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奥古斯丁思想中的两分倾向》(载《现代研究》2005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是两种不同的分法,代表了信仰之城和现实之城,同时也体现了奥古斯丁“两分法”思考问题的方式。《上帝之城》有力地反驳了异教徒的谬论。“两座城”的学说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方面,在宗教信仰上,“两座城”是尖锐对立的,全人类都被归入这两个非此即彼的社会群体,不存在第三种选择;另一方面,只要人类尚且“在此尘世中”,“两座城”就必定“彼此相混”,共享“地上的和平”。借助于这些观念,奥古斯丁限制了“两座城”之间对立的范围:在宗教信仰上,“两座城”是不相容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两座城”相互交织,相互依赖。地上的“上帝之城”也就是教会。但他同时强调:在最后审判之前,现世中的教会始终都是善、恶相混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黄裕生认为,奥古斯丁对于自由意志的追问与思考,在哲学上开创了一个新的转折点,给人一种新视角,也为伦理学奠定了基础,使伦理学不仅具有“生活指南”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确立了人具有绝对罪责、绝对权利和绝对尊严,使人具有世俗生活的积极意义。如果没有自由意志的追问,那么人就没有“原罪”,或者没有道德的标准,也无法惩罚人的行为。所以“自由意志”是奥古斯丁最伟大的创造,显示了奥古斯丁对于基督教忠实的信仰。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管理学院的张荣在《奥古斯丁的灵魂观》一文中指出,“灵魂是奥古斯丁思想中仅次于上帝的概念。灵魂的存在,其根据不在于它对肉体的依赖性,而在于思想本身,正是凭靠思想,灵魂才可以超越肉体的束缚,实现其生命的指令。思想是灵魂通往上帝、进入上帝的最近入口”[6]。奥古斯丁认为灵魂与生命、思想是一致的,灵魂是实体性存在,而灵魂最大的特点是能思想,且灵魂融入了身体。

国内对奥古斯丁研究最多的是“自由意志”“原罪”“救赎”等思想,对其著作研究最多的是《忏悔录》,其次是《上帝之城》,最后是《论自由意志》和《论三位一体》。国内学界认为,奥古斯丁的伦理思想是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罪责伦理思想,上帝赋予人自由的意志,上帝是至善完满的永恒存在。万物趋向于上帝,趋向于至善和完满,人与上帝相比较,人是微不足道的,人是不完善不完满的。自由的意志如果选择低于自身的善,那就是罪恶,只有选择高于自身善的行为才是道德的,才符合人的本性。但是,对于灵魂与意志以及灵魂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学界还是没有阐述清楚。笔者认为,人由灵魂和肉体组成,心代表着自由的意志,而灵魂代表着理性,上帝是最高的理性,人必须接受理性的支配,否则人就有可能选择恶行。

注释:

[1] 周伟驰:《现代奥古斯丁研究》,《现代哲学》2005年第3期。

[2][3] 参见周伟驰《现代奥古斯丁研究》,《现代哲学》2005年第3期。

[4] 王涛:《奥古斯丁书信的发现、整理与研究》,《历史研究》2006年第4期。

[5] 卢传斌:《论基督教视阈中的罪恶本质》,《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6] 张荣:《奥古斯丁的灵魂观》,《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8年第3期。

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篇4

本科学年论文文献述评报告

院(系)专

业 年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经济管理学院 会计学 09级 张琼月 学 号 09102336 阴丽美

职 称 副教授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文献述评报告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流动资产,是指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者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的不断加剧,赊销已成为企业增加生产、扩大市场占有率的一种有效交易形式,再加上商业信用体系的推行,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明显增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也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在国外,他们把企业信用管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而我国的社会信用基础还比较弱。因此,企业要加强资金管理,正确衡量信用,搞好应收账款回收。本文在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方面对以前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并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现状阐明了我自己的想法。

一.国内外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

(一)国外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

在西方,企业信用管理(应收账款管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作为一门研究学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国外,西方国家比较流行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是应收账款有价证券化和保理业务。从整体上看,西方国家的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系统要较我国好一些,但是依旧还是有着与我国相同的问题存在。

(二)国内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意识比较淡薄,管理方式比较简单并且不到位,对客户了解过于笼统,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同时,我国的社会信用基础还比较薄弱,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完备,信用管理体系尚在探索和建立之中,有关政策法规尚未出台。所以,我国还很难直接按抄旧搬西方国家的应收账款的管理模式。我国中小企业只能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结合应收账款系统化的管理知识来制定适合自己的应收账款管理模式。随着我国信用知识的普及和信用体系的逐渐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可以借鉴西方的应收账款的管理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来寻找适合中小企业自身的应收账款管理模式。二.国内外学者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相关课题的研究

(一)国外学者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相关课题的研究 1.影响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水平的原因

James c.Van.Horne(2003)教授认为整体经济环境和公司的信贷政策是影响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水平的主要原因。整体经济环境是不可控制的因素,而信贷政策的变量包括交易账户的质量、贷款期限的长短、现金折扣、季节性延迟付款、收账程序等。企业通过改变这些变量必然导致额外销售产生的利润和应收账款增加产生的机会成本。管理应收账款实际上转化为了对额外销售产生的边际利润和应收账款增加投资所要求的收益进行评估,只有两者相等时,应收账款所产生的收益才是最大化。

2.影响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增加的原因

BenJ.Sopranzetti(1998)教授则从企业的投融资的角度探讨了应收账款保理的问题。由于企业应收账款的存在,减少了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现金流量,而应收账款是具有一定信用的资产,那么可以通过信用评估,与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签订协议,把应收账款作为金融产品进行交易,从而达到投资融资的经济活动的目的。Zweig(2004)认为资产证券化为原始权益人提供了一种降低风险、多样化资产组合的手段,增加了一种融资工具。Schwarcz(2004)指出,资产证券化之所以具有如此的吸引力是因为证券化引致的交易成本节省远远高于其它融资工具。他还认为发起人证券化资产的投资报酬率小于其它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因而资产证券化也是一种有成本效率的融资工具。

(二)国内学者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相关课题的研究 1.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增加的原因

林伟文(2012)认为企业的管理方式与运营手段出现了问题,经济方面和监督管理不完善导致了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增加。王艳华(2011)认为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产品竞争力不足,为了扩大销售,增加市场占有份额,壮大自己,产品成交的时间与收到货款的时间不一致导致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增加。王晓东(2011)认为是商业竞争的需求,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很多企业故意拖欠账款,社会普遍缺乏诚信;企业管理者偏重考核销售指标;故意夸大企业经营成果;应收账款的监督体系不完善;对于应收账款管理无论是经验还是理论都十分缺乏,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办法,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是增加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原因。陈小霞,苗春燕(2010)认为盲目赊销是造成高额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企业内部控制不严格,对日常应收账款的管理不严密,没有及时对往来客户的资信情况进行分析,没有及时与往来客户进行清理、对账和催收。这些都是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难以收回的重要原因。杨秀玉(2010)认为企业缺乏风险意识,系统内相互拖欠,管理无章,放任自流,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对账不及时,对应收账款管理责任部门不清是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增加的愿意。于绍华(2007)认为激烈的市场竞争,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距,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企业防范意识淡薄,企业内控措施不到位是导致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增加的原因。2.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找到了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增加的原因,并做了一定的管理系统。但是我们的系统依旧存在很多问题。胡倪华(2012)认为过于追求销售业绩,盲目扩大赊销规模,没有落实应收帐款管理的责任部门,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意识淡薄,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催款不力。张士燕(2011)认为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应收账款管理机制的落实不到位。刘明秀,葛轶敏(2010)认为应收账款管理缺乏风险意识,应收账责任划分不明确,人员设置有限,没有制定相应应收账款制度。赵建方(2010)认为缺乏客户资信评估,难以识别信用风险,企业应收账款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日常管理不规范。黄欣,易小红,习林(2009)认为相关的基础工作不健全,内部考核制度不合理,约束机制不健全,内部财务控制不严,管理无章,放任自流。欧懿,苏文松(2008)认为一人独权现象严重,管理观念落后,.缺乏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及反馈机制,账龄老化现象严重,产品缺乏足够的竞争优势。刘录敬,陈晓明(2007)认为缺乏风险意识,忽视对客户的信用调查和管理,对应收账款缺乏必要的财务分析,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不完善。

3.中小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针对学者发现的问题,学者们也提出了相应的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胡倪华(2012)提出提高企业高层领导的风险意识,改进考核机制,建立信用管理制度,提高信用管理水平,科学地制定企业经营策略,提高企业产品本身的竞争力。李艳玲(2011)提出建立正确的赢利观念,强化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准确使用法律武器,减少损失,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建立理性的应收账款处理制度,邵鹏婓(2010)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建立应收账款赊销额度控制,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和应收账款催收制度,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防范财务风险。杜巨玲(2009)提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核算方法,加强企业信用政策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监督。唐小冲(2008)提出企业对赊销进行源头控制,企业对已形成的应收账款进行监控管理。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及展望

综上所述,国内外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增加的原因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一从企业方面。企业为了扩大在市场的占有份额,盲目的赊销,应收账款管理体制不健全,日常管理不严密,不及时进行客户清理,对账和催账,导致应收帐款收回率低,对客户的信用度不明确,产品成交的时间与收到货款的时间不一致,企业没有落实应收帐款管理的责任部门,并缺乏风险意识,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企业管理者偏重考核销售指标,故意夸大企业经营成果,应收账款的监督体系不完善等。二从社会方面。市场的竞争激烈,社会信用体系制度建立不完善,很多的企业故意拖欠账款,社会普遍缺乏诚信,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等。尽管我们在以上原因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管理和改变,但是应收账款依旧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如: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意识淡薄,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应收账责任划分不明确,人员设置有限,没有制定相应应收账款制度,一人独权现象严重,管理观念落后,产品竞争力弱,账龄长等问题。所以学者提出了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而我也有些想法:

一、设立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机构。

二、在限定的情况下,缩短账龄,加大催款力度。

三、加强对客户的信用度的管理和客户清理,及时了解客户的经营情况。

四、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

由于应收账款的增加,企业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加大,所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是现在中小企业很重要的事项之一。本人的知识能力有限,所以本述评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林伟文.浅谈加强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措施.时 代 金 融.2012年第1期下旬刊(总第469期)Times FinanceNO.1,2012(CumulativetyNO.469)【2】胡倪华。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财会研究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3】王艳华.论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现状及管理.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11年第18期 【4】张士燕。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经济信息 收稿日期:2011-05-02 【5】李艳玲。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监督与管理 2011 年

【6】王晓东。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之我见。金 融 会 计 2011.01双月刊 【7】邵鹏婓 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经营管理 【8】陈小霞 苗春燕。浅议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第3期2010年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anxiYouth VocationalCollegeNO.32010))【9】杨秀玉。新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之我见。财务通讯·综合 2010 年第 5 期(中)财务与管理FINANCE AND MANAGEMENT 【10】刘明秀,葛轶敏。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2010年12月第 13 卷第 23 期Dec.,2010Vol.13,No.23 【11】赵建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集体经济 财务管理 2010.12(下)

【12】黄欣 易小红习林.在内控视角下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2009财会管理

【13】杜巨玲。浅析完善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科技经济市场 经营管理

【14】唐小冲。中小型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技术与市场2008 / 4。金融管理

【15】欧 懿 苏文松。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若干问题浅谈。商情教育经济研究 会计与统计

【16】于绍华。浅谈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2007 年 第 17 卷 第 4 期

【17】刘录敬 陈晓明。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管理 【18】Robert

Cole.Lon

Mahler.conusumer

and

Business

我国教师人格研究述评 篇5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阴山燕 马娟

一、研究概况

笔者以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关于教师人格的研究文献为分析文本,从研究方法、研究重点、研究内容及观点方面对国内已有教师人格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总结和回顾,以期为今后教师人格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起点。

(一)研究方法

在教师人格研究中,我国学者比较侧重于理论层次,实证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在实证研究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测量工具主要是美国R.B.卡特尔编制的16PF问卷的修订本。例如,《福州高校青年教师人格特征的初步研究》(谢作栩,1994)①《对中小学教师个性状况的测试与分析》(耿向红,1998)②等。只有一篇《民办教师的艾森克人格问卷测查报告》(张军,1997)③是采用埃森克人格调查问卷,而吴安春(1996,1998)④⑤傅伟忠、瞿正方(2000)⑥的研究则是采用自编教师人格问卷。很少有研究使用了除问卷以外的其它研究方法,在检索到的资料中,仅有陆异、张逸民(1997)⑦的《中学教师个性心理特质现状分析》,采用了测量法、观察法和调查法。杨敏等(2001)⑧对优秀幼儿教师的人格特征研究,结合使用了访谈法。陈益、李伟(2000)⑨对小学教师人格特征和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运用了问卷法和教育生态学以及文献法。从总体上看,问卷调查使用频繁,质化研究相对较少。

(二)研究重点

当前教师人格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小学教师,而对幼儿教师和高校教师以及农村教师的研究较少。例如,耿向红是对北京市景山区115名小学教师的调查,傅伟忠、瞿正方是对上海浦东地区83名教师的调查,徐速、陈素平(2000)⑩是对温州市92名小学青年教师的研究,李伟(2001)⑾是对南京市小学教师的人格研究。只有谢作栩的《福州高校青年教师人格特征的初步研究》和周咏梅(1998)⑿的《高校女教师人格塑造初探》,是关于高校教师人格研究的。关于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研究也只有:邢少颖、贾宏燕(2002)⒀的《关于优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的研究》、左吉玉(1998)⒁的《青岛市幼儿教师人格特征初探》,杨敏等的《优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研究》三篇,而专门的农村教师人格研究有张军所写的《民办教师的艾森克人格问卷测查报告》。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我国学者关于教师人格的研究,主要关注六个方面的问题:教师人格的特点、教师人格的影响因素、教师人格问题、教师人格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以及教师人格的培养。

(一)教师人格的特点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教师人格具有职业特殊性,且优于一般人员。左吉玉调查

了青岛市82名幼儿教师,并与华东师大心理系1989年修订的全国常模相比较,发现幼儿教师确实存在异于一般女性的人格特征。他们比一般女性较为热情、乐群外向;轻松兴奋、活泼健谈;冒险敢为;较女性化。吴素梅(2002)⒂对桂林、横县等地558名小学教师人格调查并与专业技术人员常模16PF比较发现,小学教师人格品质较优,多数人格因素品质优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并具有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谢作栩的研究也发现,高校青年教师人格品质高于一般水平。

教师的人格特点主要是由教师特殊的职业素质要求和职业活动决定的。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对师范教育及师范生培养模式定型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传统观念对教师职业角色具有较高的期望,认为教师应该具有为人师表、充满热情等优秀人格品质,正是这种传统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教师人格特征的形成。

(二)教师人格的影响因素

1.年龄因素的影响

耿向红的调查发现:年龄越大的教师情绪越稳定,能理智面对现实、做事尽职、当机立断、自律严谨。吴安春的调查也显示:教师的自信型人格特质和思考型人格特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教师的自我型人格特质也有随年龄增长而加强的趋势。李伟的调查认为,中年教师和老年教师的人格特征差异不大,青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差异较大。这也与吴安春对“中小学教师人格发展在成年期基本趋于稳定”的结论一致。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年龄是影响我国教师人格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在人格特征因素上存在较大差异,而中年以后教师人格则基本趋于稳定。

2.教龄因素的影响

谢作栩的研究表明,青年教师不同教龄组间的人格因素差异的项目较多,差异的程度也较大。其中,4~6年教龄组青年教师的敢为性和幻想性相对较弱,忧虑性较高。青年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逐步从敏感、感情用事偏向理智、重实际;从自由、激进偏向保守;从自立自强偏向随群附众。吴安春对小学教师的调查认为:不同教龄的教师,在自信型纬度和思考型纬度上差异显著。这可能是因为教龄较短的青年教师,经验积累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常常使他们感到缺乏自信心。吴安春对中学教师的人格研究表明,教龄是影响中学教师自信型、活泼型、自我型人格特质的重要因素。随着从教年限的增加,中学教师的自信型、活泼型人格特质表现出“强--弱--强”的曲线型发展趋势。

从以上研究看出,教龄也是影响教师人格特征的重要因素。教龄较短的教师比较激进、自由,随着教龄的增加,变得逐渐理智、重实际。所以在教师人格培养时,要注意教龄这一因素的差异,对不同教龄教师的人格培养的侧重点不同。3.性别因素的影响

对于性别对教师人格的影响,众多研究说法不一。陆异、张逸民对中学教师个性心理特质的分析表明,教师的个性特征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李伟(2001)、张军(1997)、耿向红(1998)等人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在情绪方面,张军的调查认为,女性民办教师中情绪不稳定的人数相对较高,谢作栩、耿向红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谢作栩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调查还显示,高校青年男教师比女教师在有恒心、重实际、精明能干、有成就希望的人数较多。而耿向红对小学教师的调查结果则相反:女教师比男教师有恒负责,男教师比女教师权宜敷衍;女教师比男教师精明能干、世故;女教师比男教师自立自强,当机

立断,男教师比女教师依赖、随群。这说明性别因素对高校教师和小学教师人格的影响不同。另外,耿向红的研究显示,在思维方面小学男教师比女教师思维敏捷,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强。但是吴安春对中小学教师人格的研究却与上述研究结果相反:性别因素对教师的人格特质不存在显著影响。

4.职称与学历因素的影响

国内学者对学历因素对教师人格的影响也存在异议。谢作栩的研究认为,高校青年教师不同学历组间的大多数人格因素无明显差异。吴安春的研究也表明,学历因素对中小学教师的人格特质没有显著影响。而李伟的调查却认为,不同学历的小学教师的人格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具有大专、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更富创造力,也更果敢,同时幻想性得分也高;而具有高中、中师学历的小学教师的有恒性显著高于具有大专、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此外,具有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的敏感性得分最高。

职称因素对小学教师的自信型人格特质和思考型特质影响显著(P均小于0.005),而且也是影响中学教师安静型人格特质的重要因素(吴安春,1996)。社会地位高的教师更多地表现出内向、古板、喜欢安静与独处,精力不济,兴趣贫乏等特点。这可能是因为高职称的教师一般都是中年教师,他们的人格特征与中年人的心理特点有关。这也提示我们,关心、解决好教师的职称问题是对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培养教师优秀人格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三)教师人格存在的问题

1.人格缺陷

李伟的调查表明,少数教师在一些个性因素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其中情绪激动、急躁不安者占23.5%,孤独、冷漠者占17.4%,敷衍、缺乏责任感者占14.8%,思维迟钝、理解能力弱者占10.4%。陆异、张逸民在心理健康指数的诊断中发现,心理健康指数过低的人数占总数的4.5%。谢作栩的研究显示,高校青年教师的环境适应能力低于一般水平。这些实证调查也提示我们,应该加强对教师人格问题的预防与矫正,重视教师人格问题研究。

2.创造力水平不高

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的灵魂,创新人才必须由具有创新才能的教师来培养,教师创造性高低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我国目前教师的创造能力却令人担忧,耿向红的研究表明,教师在创造力个性因素方面普遍不高,均处于中等水平。李伟的研究认为,有27.4%的教师的创造力得分较低。而吴素梅也认为,小学教师知识面窄、抽象思考力弱,独立性差,创造性水平较低。因此,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目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四)教师人格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与早期研究得到相同的结论,即教师人格

⒃对学生发展有很大影响。例如陈益、李伟的研究表明。小学教师的某些人格特

征与学生成绩有着较高相关,而且它们之间的相关要高于小学教师的年龄、学历与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他还指出,兴奋性与学生的语文成绩呈显著相关,聪慧性、稳定性、实验性与学生数学成绩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满其民⒄在《略论教师人格影响的教育价值》中谈到教师人格的教育价值包括:评价-激励价值,身价-陶冶价值,机智-启迪价值,威信-感染价值,态度-期望价值。

(五)优秀教师的人格研究

邢少颖、贾宏燕对山西省某市14所幼儿园教师的研究表明,优秀幼儿教师

与普通幼儿教师的聪慧性和有恒性在P<0.1水平上差异非常显著:独立性在P<0.5水平上差异显著。同时她们在专业成就能力、创造能力和在新环境中成长的能力均高于普通幼儿教师。杨敏等的调查也显示,优秀幼儿教师在有恒性、恃强性、稳定性、世故性、自律性上得分均高于一般幼儿教师。雷晓宁等(1999)⒅对三明地区中学优秀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认为,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在有恒性、聪慧性、幻想性和紧张性四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优秀教师有更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对学生更关心、负责;善于保持稳定的情绪;学习能力更强,富有才识;对人、对事总是心平气和,充满信心等。这些研究与韩进之(1989)⒆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优秀教师应具备的优良个性品质相一致。

(六)教师人格培养

近年来,我国关于教师人格培养的理论探讨很多。例如,周咏梅(1998)

⒇关于《高校女教师人格塑造初探》、周丽华《论教师人格及其养成--人文教

育和情感教育在教师人格养成中的作用》等一系列文章。尤其是青年教师刚刚踏入工作岗位,很多方面还不适应,容易出现人格问题,更应该加强青年教师的人格培养。正如徐速、陈素平(2000)在《小学青年教师人格特征初探》中指出的“小学青年教师还处于人格可塑性很强的时期,因此在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中,要引导青年教师在充分了解自己人格特征上进行自我教育,发展适合教师职业的良好的人格特征。”

虽然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关于教师人格培养的研究出现了较为繁荣的局面,但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量的研究局限在现状调查、理论探讨的层次。实践操作层面上的研究较少,专门针对教师人格问题而展开人格培养的实验干预研究并不多见。

注释:

①谢作栩:《福州高校青年教师人格特征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1994年第5期。

②耿向红:《对中小学教师个性状况的测试与分析》,《中小学教师培训(小学版)》,1998年第6期。

③张军:《民办教师的艾森克人格问卷测查报告》,《青海师专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3期。

④吴安春:《教师人格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徐州师院学报》,1996年第1期。

⑤吴安春、曹树:《中学教师的人格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南京师大学报》,1998年第2期。

⑥傅伟忠、瞿正方:《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第4期。

⑦陆异、张逸民:《中学教师个性心理特征现状分析》,《教育科学研究》,1997年第3期。

⑧杨敏等:《优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研究》,《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⑨陈益、李伟:《小学教师人格特征和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南京师大学报》,2000年第4期。

⑩徐速、陈素平:《小学青年教师人格特征初探》,《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⑾李伟:《南京市七所小学教师人格特征的测试与分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⑿周咏梅:《高校女教师人格塑造初探》,《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3期。

⒀邢少颖、贾宏燕:《关于优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的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⒁左吉玉:《青岛市幼儿教师人格特征初探》,《心理科学》,1998年第5期。

⒂吴素梅:《小学教师人格特征现状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第5期。

⒃陈益、李伟:《小学教师人格特征和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南京师大学报》,2000年第4期。

⒄满其民:《略论教师人格影响的教育价值》,《济宁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

⒅雷晓宁等:《三明地区中学优秀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三明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

⒆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565~570页。

⒇周丽华:《论教师人格及其养成》,《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高职院校专业群研究现状述评 篇6

一、专业群的概念

学术界关于专业群的概念内涵, 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相近论”, 认为专业群是由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基础相同、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共同组成的集合, 它强调组群专业的相近性, 强调基础共用。第二种观点是“合力论”, 它从专业组群的目的与意义出发来界定, 认为专业群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跨二级类的专业, 通过核心专业的带动和专业间的依赖、共享、促进, 形成合力, 以提高专业群整体的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目的而组建的专业集合。这种观点强调群内专业之合力, 强调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突破了专业相近性观点的束缚, 拓宽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思路与视野。

二、专业群的研究现状

在专业群的构建原则和方式方面, 袁洪志 (2007) 提出要围绕产业链、职业岗位群以及学科基础来构建专业群, 将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 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建成专业群集合。宋文光等 (2008) 认为, 专业群建设要以产业群和职业岗位群的变动为导向, 以核心专业为骨干, 以核心课程群、核心技能群、师资队伍群为基础, 以专业方向适应社会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来设置专业群。孙毅颖 (2011) 基于基本技能培训与实训资源共享角度, 主张将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相关、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若干个专业组成专业集群。沈建根等 (2011) 认为, 以区域产业相近职业岗位群组建专业群符合专业群“职业联系”的内在要求, 并明确指出增加生产、建设类专业群内的专业方向是群内专业设置的客观要求。

在专业群体系的建设模式方面, 袁洪志 (2007) 提出以一个或若干个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 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为重点, 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马树超、郭扬等 (2009) 认为, 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针对各专业群的特点, 创造和实践了工学交替、“理论指导 +案例分析 + 现场教学”“学、练、做一体化”、项目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模式。沈建根等 (2011) 提出建立以课程组织为基础的专业群组织机构。他认为, 从相近专业资源集聚到培养模式改革, 最终体现在群内专业间相互关联的课程组织, 与职业发展阶段相对应的不同课程门类是构成专业群课程师资团队的基础。

在某一类专业群的建设方面, 以机电类、制造类、信息类、管理类、旅游类等专业群的相关研究偏多, 主要代表人物有祁红志 (2011) 、王虹 (2011) 、黎红 (2012) 、瞿立新 (2012) 、程书强 (2013) 等。

国外关于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不多, 主要有带有明显的应用性和区域性的德国理智实用的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模式。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创建主要是为适应地方工农商业和社会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机械工程、经济应用和社会服务, 不同领域下面又各自分设二三十个专业, 每个专业的设置都以社会需要、国家认可的职业为依据, 保证为各行各业培养职业技术人才, 针对性强。另外还有英国专业群认证模式, 它包括不同认证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的一组专业认证群。不同层次的认证学分要求不同, 不同专业方向的认证的课程组合灵活多样。这与英国国家资格证书与普通教育的学历文凭在地位上对等、渠道上互通是密不可分的。

三、专业群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展望

尽管近年来高职领域学者们对专业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思想, 但从专业群共性的理论研究看, 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需要学者们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1. 专业群研究的方法单一, 要多样化

从上述关于专业群研究现状的分析看, 国内关于专业群建设的研究成果理论多于实践, 思辨多于实证, 因此需要高职领域的学者们在理论指导下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 为专业群建设的实践层面提供借鉴和参照。

2. 专业群研究内容和成果不足或不全面, 要多元化展开

现今很多学者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研究内容存在单一性的认识倾向。如有的专业群建设仅仅以“大平台、小模块”课程体系构建为目标, 还有较多的是以课程基础、师资团队、实训条件等资源共享为建设目标。但是如何才能“提高示范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呢? 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视具体情况的不同, 按多元目标取向及专业的交叉复合为发展方向来组建不同形式的专业群。有的围绕学科基础来构建; 有的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来构建;有的围绕职业岗位群来构建; 有的围绕产业链构建链条式专业群;有的依托自身的教学资源进行营销学中“SWOT”分析构建专业群。

3. 专业群的研究人员过于集中, 需要更多的高职院校积极参与

目前, 专业群的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不到百所高职院校中, 不少高职院校在专业群研究方面尚属空白。专业群建设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 是学校整体水平和基本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是学校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可靠保证。因此, 各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到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专业群建设中去。

摘要:自教育部颁布的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提出专业群建设的要求以后, 专业群建设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专业群有“相近论”和“合力论”两种概念, 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群的构建原则和方式、专业群体系的建设模式、某一类专业群的建设等方面, 研究方法单一有待多样化, 研究内容和成果不足有待多元化, 需要更多的高职院校参与到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专业群建设中去。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群,现状,展望

参考文献

[1]袁洪志.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04) .

[2]罗勇武, 刘毓, 肖冰, 易峥英, 何芸.高职院校专业群研究现状述评[J].职教论坛, 2008, (11) .

对日俄战争研究现状述评 篇7

关键词:日俄战争;研究现状;述评

中图分类号:K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074-03

日俄战争是日本与沙俄为争夺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权益,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亚洲的日本打败欧洲军事大国俄国,极大地改变了日本在亚洲和国际上的地位,推动东北亚国际体系的重组,同时也鼓舞了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的勃兴。

国内已有学者对近百年来日俄战争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介绍,为不赘述前人之作,本文暂不涉及国内有关日俄战争的研究著作,仅浅要介绍国内最近30年左右的学术论文成果,以便于介绍最新的学术动态。

一、国内关于日俄战争的一手史料

国内关于日俄战争的一手史料主要有3部。

辽宁省档案馆所编日俄战争档案史料收录1903—1907年4年间有关日俄战争的史料计696份文件,约43万字。该书包括战前准备、战争的爆发及其经过、清政府“中立”、议和与善后、中国损失、救济难民和附录部分日俄交战的材料。关捷、董志正、田久用编日俄战争史料集较为全面地收集了有关日俄战争的史料,主要从档案史料、地方志、中国报刊记载等处编辑了苏联、日本、中国方面有关日俄战争的史料而成。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的清末外务部日俄战争议和档案依据时间顺序收录了清朝驻外国的外务部文档,内容涉及美、英、法等国对日俄战争姿态、各国居间调停的可能、日俄战争在各国的公论、日俄战事进程、日俄议和条款以及清朝无力的声明等。

二、国内有关日俄战争的研究论文

(一)对日俄战争中日俄双方战前策略或准备的研究

国内对于日俄战争爆发前交战双方的战备研究,尤其是俄国是否进行(充足)军事准备存在着较大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在日俄战争中俄国战前做的准备、投入的实力弱于日本。万安中的《日俄战争前俄国作战计划探析》一文认为在1903年9、10月间,俄军正式制定了对日作战计划,正是这一计划的缺陷导致俄国走向战败。然而作者指出的俄方太平洋舰队弱于日本舰队实力、西伯利亚铁路的运输、战前的军事准备等方面的准备不足的看法与刘远图在《沙皇俄国在日俄战争前的军事准备》中的观点出入较大。此外,曹群在《论日俄战争前的俄国海权战略》一文中提到俄国在远东确实进行了战略部署,但是从太平洋舰队势力、铁路的运输能力、陆军力量对比上看,俄国在远东地区的实力弱于日本。此外,相关文章还有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蒲宁、姚耕俊的《日俄战争中双方战略决策比较》从双方对战时自身国力、军事实力、战局的把握等战略的比较分析,探讨了日俄战争中日本决策的优势所在。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沙俄在战前是做了充分军事准备的。耿成兰、邸富生《日俄战争前沙俄的战争准备》一文驳斥了俄国在日俄战争爆发前毫无准备的观点,作者从俄国增加在中国东北的军事力量、严密控制中国东北与外界交往、搜集有关日本的军事情报、设立远东总督府等方面论证战前沙皇尼古拉二世已积极投入战争筹备之中。在俄国是否在战前进行战争准备这一问题上,刘远图的《沙皇俄国在日俄战争前的军事准备》一文进行了更为充分的论证。文中驳斥了“沙皇俄国对战争没有准备”,是日本“背信弃义进攻”俄国的说辞。作者论述了俄国在东西两线的战略扩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俄国在远东开展的针对日本的军事准备,并认为甲午战争之际即俄国开始制定对日作战方针,并逐步增加大量的军事投入和进行严密的兵力部署,由此作者得出俄国在远东的兵力及扩军速度是远远超过了日本的结论。

(二)对日俄战争爆发原因的探究

国内学界一致认为是日俄在远东的利益争夺、列强的中立默许态度导致了日俄战争的爆发。

李凤飞《日俄战争爆发原因浅探》一文从俄国向中国东北扩张的“远东政策”和日本向北侵略的“大陆政策之间的根本矛盾、欧美列强在华的利益角逐、1900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席卷日俄两国这3个方面探究日俄战争爆发的原因。

(三)对日俄战争性质的探究

冯绍雷《关于日俄战争历史地位的再认知》一文从帝国和帝国主义、“东方”和“西方”、民族主义和宪政革命、亚洲区域主义、战争中的超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等政治思想史的角度来探讨日俄战争在国际关系史上的历史地位,故该文实质上是对日俄战争的一个定性研究成果。此外,戴宇《日俄战争期间日本“义务与名誉”之论争》主要论述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国内针对战场上的军人自决等问题而引发的“义务与名誉”之思想论争。文中涉及的这一问题虽属于日军管理体制上的一个问题,但是从侧面反映的是日本民众对这场战争性质的看法。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日俄战争是俄法和英日两大盟国之间进行较量的结果。

(四)对日俄战争中导致日本胜利或俄国失利的原因考究

国内主要集中在从军事、经济、教育、后勤等角度探讨俄国战败或日本胜利的原因,关于这一问题研究的学术论文较多。

王秀华、车维汉《论日俄旅顺海战俄国失败的原因—兼与苏联学者商榷》一文从战争准备、战略思想、士兵素质及陆海军协调性等层面分析,得出俄失败根源于其封建性的专制体制。刘春霞《沙俄在日俄战争中失败原因探析》则从轻敌思想、后勤保障系统不力等角度,探究俄国战败的原因。于兆兴、楚汉《论日俄战争日胜俄败的经济原因》则从经济层次以及与经济发展状况直接相关的教育,来探究俄战败的原因。

此外,也有从沙俄高层决策体制内部的矛盾的角度进行考察的。曹群《论日俄战争前的俄国海权战略》一文认为,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等几个方面协调不利的情况下形成的俄国的亚太战略,很大程度上决定日俄在远东的实力对比,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俄国战败。

(五)对日俄战争的影响的探究

国内对这部分的探讨主要集中于日俄战争对东亚国际秩序的重建、对中国近代政治以及对清政府在日俄战争期间的“中立”政策的思考等方面。

1.国内有关日俄战争对东亚的影响的研究。这类研究成果主要从民族主义、国际体系等方面分析日俄战争对东亚的影响。吴豪德《日俄战争与亚洲民族主义的勃兴》一文分析了日俄战争的结果即亚洲的日本战胜欧洲老牌军事帝国沙俄,这一事实给亚洲被奴役的国家树立了自强的榜样,吸引亚洲各国先进人士奔赴日本探索救国图存之道。而日本在一定程度上对亚洲国家革命的支持也极大地推动了亚洲民族主义的勃兴。安成日、刘艳《日俄战争与东亚国际体系的重构》一文主要叙述了甲午战争导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随后中国被卷入条约体系之中,而日俄战争则最终确立了新的东亚国际秩序,即东亚殖民条约体系。权赫秀在《日俄战争对近代中韩关系的影响》一文中通过分析日俄战争对中朝两国政府的影响,认为日俄战争是使中朝关系边缘化的历史根源。此外,M·迈耶的《从亚洲的视角评述日俄战争》主要论述了日俄战争中,日本的胜利给奥斯曼帝国和伊朗带来的影响。以上研究成果主要都是从国际视角来进行研究的,反映了日俄战争整体上对亚洲局势或国家之间双边、多边关系的影响。

2.国内对日俄战争期间清政府“中立政策”的研究。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多,据统计约有6篇。然而关于清政府为何实行“局外中立”政策,国内学界观点不一。一种观点认为清政府为了维持统治出卖国家权益而宣布“局外中立”,周厚清的《日俄战争中清政府的“局外中立”与列强》一文细致分析了日俄战争期间列强对日俄战争的态度,并认为是列强为了维持在中国的既得权益而间接促使清政府的“中立”政策得以形成。曲传林、翟云瑞的《简论日俄战争中清政府的“局外中立”政策》是对日俄战争期间清政府政策进行研究的较早成果。该文主要分析清政府采取“局外中立”政策的原因及清政府的投降、软弱导致东北的权益被列强宰割。另一种观点认为清政府“局外中立”政策只是一种表象,事实和真相并非如此,清政府为捍卫国家权益付出了诸多努力。喻大华《日俄战争期间清政府“中立”问题研究》一文认为,尽管列强为了维持在中国的既得权益迫使清政府中立,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清政府借日本之手铲除在中国东北盘踞已久的沙俄势力。而中日俄三国表面“中立”但实则干预的做法是不希望战争扩大化,同时交错着复杂的国家之间的利益考虑。孙昉的《试论日俄战争时期清政府的外交政策》一文认为是列强的态度和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清政府未能针对日俄两国暗地里交接中国东北主权的行为做出有效的外交对策,而刻板地严守“局外中立”使得清政府无形中丧失了正当的国家权力。杨国栋的硕士论文《日俄战争期间清政府中立政策研究》分析清政府采取中立政策的原因、这一政策的演变、内容、实施。作者认为清政府按照国际法采取中立政策是考虑了当时清政府的国力和国际形势后,以最大限度地争取列强的支持来维护国家的基本利益。相关的文章还有韩晓梅的硕士论文《清政府在日俄战争中“局外中立”政策述论》。

3.其它。还有有关日俄战争对清末政治的影响的研究,郑华、王芳《试论日俄战争对清末政治的影响》一文从政府加强对满洲的管辖、清末立宪、引欧美势力进入东北3方面分析日俄战争对清朝政治的影响。相关的文章还有廖一中的《袁世凯与日俄战争》。

此外,国内对日俄战争期间中国蒙受的损失的研究约有6篇左右。如崔再尚的《日俄战争给瓦房店造成的深重灾难》、王金梅的《日俄战争给东北人民带来的灾难》、闫东的硕士论文《日俄战争中日俄军队在中国东北的暴行研究》等。

(六)日俄在东北亚的角逐时期有关朝鲜地位的研究

国内发表有关这一问题的论文,主要从大国之间的关系对地区国家——朝鲜的影响的角度来进行,故这一时期有关朝鲜的研究从属于大国关系研究中的一部分。

国内关于这一问题的文章约有6篇。其中,王志伟在《日俄战争之后朝鲜半岛地缘战略地位的弱化》一文中主要论述了欧洲列强在东北亚的角逐是以欧洲的战略利益为中心,故针对日俄在这一地区的争夺,列强采取协调的政策,此时在日本逐步控制下的朝鲜的战略地位由凸显转为弱化。辛哲男在《日俄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独占朝鲜而发动的战争》一文中,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日本的目的都是朝鲜。作者从日本阻挠俄国势力南下和日俄战争期间在朝鲜进行的扩张来说明日本的主要目的是朝鲜。这一观点似乎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层次,即俄国的主要势力在中国东北,日本只有控制了朝鲜才拥有与俄国进行对抗的基地。王明星的《英日同盟与近代朝鲜的历史命运》一文论述列强在东北亚地区的争夺,其中以日俄矛盾尤为尖锐,而英日结成的针对俄国的军事同盟,对日本在排挤俄国势力、对朝鲜侵略扩张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此外,张建华《简论日俄战争对俄国海军的影响》一文从海军角度分析了日俄战争对俄国的海上力量和军事扩张造成的影响,并分析海军在战役中失利的原因。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入手,对日俄战争的研究几乎涉及到了日俄战争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出,日俄战争尽管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但国内学界对此的关注度依然没有削减。接下来如果要对此课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需要挖掘更多的新资料和采用新视角,同时也需要和国外学界进行学术交流,以丰富和完善对这一课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刚.日俄战争研究状况述评[J].文史知识,2005,http://www.doc88.com/p-4983078333265.html.

〔2〕许健柏.三十年来大陆日俄战争研究述评[J].许昌学院学报,2014,(3):39-43.

〔3〕辽宁省档案馆.日俄战争档案史料[M].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

〔4〕关捷,董志正,田久用.日俄战争史料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5〕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清末外务部日俄战争议和档案[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8.

〔6〕万安中.日俄战争前俄国作战计划探析[J].暨南学报,2003,(4).

〔7〕曹群.论日俄战争前的俄国海权战略[J].俄罗斯研究,2013,(2).

〔8〕蒲宁,姚耕俊.日俄战争中双方战略决策比较[J].科学决策,2007,(7).

〔9〕耿成兰,邸富生.日俄战争前沙俄的战争准备[J].辽宁师院学报,1980,(5).

〔10〕刘远图.沙皇俄国在日俄战争前的军事准备[J].世界历史,1980,(6).

〔11〕李凤飞.日俄战争爆发原因浅探[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89,(2).

〔12〕冯绍雷.关于日俄战争历史地位的再认知[J].史学集刊,2011,(5).

〔13〕戴宇.日俄战争期间日本“义务与名誉”之论争[J].社会科学战线,2012,(4).

〔14〕王秀华,车维汉.论日俄旅顺海战俄国失败的原因—兼与苏联学者商榷[J].日本研究,1990,(2).

〔15〕刘春霞.沙俄在日俄战争中失败原因探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5).

〔16〕于兆兴,楚汉.论日俄战争日胜俄败的经济原因[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0,(3).

〔17〕吴豪德.日俄战争与亚洲民族主义的勃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5).

〔18〕安成日,刘艳.日俄战争与东亚国际体系的重构[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1,(2).

〔19〕M·迈耶.从亚洲的视角评述日俄战争[J].大连近代史研究,2014,(00).

〔20〕权赫秀.日俄战争对近代中韩关系的影响[J].近代史研究,2005,(6).

〔21〕周厚清.日俄战争中清政府的“局外中立”与列强[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97,(2).

〔22〕曲传林,翟云瑞.简论日俄战争中清政府的“局外中立”政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7,(5).

〔23〕喻大华.日俄战争期间清政府“中立”问题研究[J].文史哲,2005,(2).

〔24〕孙昉.试论日俄战争时期清政府的外交政策[J].烟台大学学报,2007,(2).

〔25〕郑华,王芳.试论日俄战争对清末政治的影响[J].北方论丛,1998,(6).

〔26〕廖一中.袁世凯与日俄战争[J].历史教学,1985,(2).

〔27〕王志伟.日俄战争之后朝鲜半岛地缘战略地位的弱化[J].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刊,2011年学术年会.

〔28〕辛哲男.日俄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独占朝鲜而发动的战争[J].日本学刊,2008,(1).

〔29〕王明星.英日同盟与近代朝鲜的历史命运[J].烟台大学学报,2007,(4).

〔30〕张建华.简论日俄战争对俄国海军的影响[J].求是学刊,1994,(5).

上一篇:法治办公室工作职责下一篇:初三期中考试总结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