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后感3000字(精选11篇)
《菊与刀》是一部介绍日本国民性的书,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而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是一本分析日本人文化性格的书。本书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二战期间,她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利用一个文化人类学家所能利用的技巧来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其后向情报局提交了一份出色的研究报告。1946年,由于美国政府的对日政策以及日本整个局势的发展基本上与这份报告的主旨一致,于是作者就在原报告的基础上增写了关于研究任务和方法以及日本投降以后的日本人的前后两章,以《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出版。
本尼迪克特的理论发表后,获得了广泛的赞同和好评。日本著名评论家川岛武宜指出:“尽管本尼迪克特本人一次也没有到过日本,但却搜集到了那么多的重要事实,令日本人都感到非常惊讶。本尼迪克特依据这些事实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日本人的社会生活、行为方式和文化的全貌,推导出了日本文化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诸特征”,读后感《菊与刀读后感》。确实,作者深刻而又敏锐的分析能力令人赞叹不已,特别是在当时日美两国处于交战状态的情况下,她基于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坚持用客观冷静的态度看待日本文化,这种坚韧不拔、宽宏大量的精神,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在看《菊与刀》的正式内容之前,本尼迪克特首先就给我们上了有价值的一课——客观的审视世界,冷静的看待对手,摈弃简单粗暴的看待世界和历史的二分法,破除那种非黑即白的世界观。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其实也象征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我认为菊代表了日本民族中谦和,随性的一面,同时也说明日本民族具有菊一样的品质。刀则让我想到了日本民族的“武士道”精神。它承载着日本民族的希望与毅力,同样也代表着日本民族好战的一面。“菊与刀”这三个字更能充分的概括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菊与刀》揭示了日本人的本质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服”等等。这种异常矛盾的民族特性,贯穿了日本的整个文化,成为日本独特的文化气质。其实,菊花和刀象征着日本文化精神中矛盾的两极,恬静淡然却又刚烈残忍。日本人既好斗又谦虚和善,既忠贞又心存叛逆,既顺从又不愿受人摆布等等,都能体现出日本人矛盾的性格特征。特别精彩绝伦的是对于“忠,孝,仁”的理解。在日本的文中,“忠”“孝”“仁”都占很重要的地位。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不屑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每一个日本人,尤其是日本男孩,自小接受的是“忠诚”、“仁义”、“孝顺”的教育。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践行着繁复的礼仪,并且是发自内心地真诚对人,和歌、俳句也体现了日本文化崇尚美感、温和谦让的一面。但与中国人不同的是,日本人把“效与忠”认为是无条件的。书中写到:在中国,比忠和孝两种更崇高的美德是“仁”。父母必须有仁,如果统治者不仁,人民是可以揭竿而起的。效忠与否,完全是取决于仁与不仁的,而在日本,这是绝不可能被接受的,绝对的“等级森严”,“极端的权威主义”贯穿整个民族。从对战争的看法可以看出,日本重视精神的力量,而对物质的对比嗤之以鼻。在他们的战术手册上有这样一句,“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充分说明了日本是怎样将菊花和刀的精神结合起来。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顽冥不化的崇尚由这种精神带来的道德优势和力量。这种重视精神轻视物质的文化内在,使得日本在作战时常常采取异常极端的方法,凶残的对待已经放弃抵抗的普通人民。
日本人为什么会发动侵华战争?这当然不能简单的归咎于日本人“坏”。
日本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这种文化中没有原罪,没有忏悔,也不需要原谅。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用忠义和各得其所来解释。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因此,忠和孝成为他们伦理中最主要的两极。而在对待天王的态度上,这两种力量完全则是成为了合力。日本人对天王有着近乎神般的崇敬和忠诚,几乎成为一种准宗教。而在宗教中,神的发言是没有人可以质疑对错的,这就为日本的战争找到了借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对为天王忠诚找到借口。
表面上,对天王效忠使日本人疯狂的、不惜一切扑向中国。但是这一切的起源在哪里?日本是个有着强烈等级文化观念的国家,从中国汲取来的关于等级的观念,在这个国家里生根发芽,根深蒂固。日本文化里有种各得其所的说法,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虽然这和平等自由等观念相悖,但自由也有种含义就是尊重每个民族自己的选择,因此对这种社会准则,我们没权评论。但可怕的是,日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也把各得其所当作最高准则。他们不仅为每个人找到位置,而且越俎代庖的要为每个国家打上标签。这正是日本发动大范围侵略战争的深层动机,他们认为自己在该地区内是处于等级的高序列,因此它要整饬这个地区的秩序,让每个国家处于自己应该的位置。这种强制的不由分说的输出,背后的精神内核就是可怕的等级制。
另外,从文化内涵上看,日本文化中有强烈的负恩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恩情根是一种让人难以承受的情分,因此,必须倾尽全力去偿还。但,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作为从中国那里承受文化恩泽的国家,日本一直对中国怀着复杂的心理,既感到难以偿还,又对近代中国的沉沦感到羞辱,这种羞辱来自于其自身国力的增强,由此感到曾收到过这种国家恩惠的可耻。这种复杂的心情由各得其所的借口成为发动侵华战争的内在原因。它要为中国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就是作为日本的附庸,并把这作为报恩的一种方式。
日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把各得其所当作最高准则,他们要为中国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并将这视为报恩的方式。
然而,战争中的日本人发现,中国人并不欢迎他们,而只有仇恨。日本人意图构建的大东亚共荣圈和国际关系的等级秩序,只不过是一厢情愿。他们还没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们缺少实事求是的态度。并非每个国家都向他们那样痴迷于等级秩序,只能在稳定的等级中才能获得安全感。中国崇尚以和为贵,然而在亡国灭种的危机前,所有中国人又会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英雄气概站出来,即所谓“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缺乏实事求是精神的日本人,没有想到,在中国他们会遇到如此顽强的抵抗,一盘散沙汇聚成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铁拳!在“实事求是”方面,作为日本另一个对手的美国显得高明得多。日本是一个很独特,甚至很“怪”的民族,美国人知道他们对日本国情、人本文化、日本的民族性不够了解,他们不能不加区别的就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因而他们组织了学者对日本的民族性进行研究,这些研究者中就包括了本尼迪克特。她在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亲自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后来,美国的决策同这位人类学家的意见一致,而历史也仿佛是在设定的轨道上前进。毫无疑问,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方式是有效的,而这种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精神,归功于人类学家准确的预见。结果是日本投降后几乎没有抵抗,完全服从“敌人”的管理,而美国,通过清理并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作为一种统治工具,为自己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源。在此过程中,我们惊讶的发现,正确的意识产生了如此巨大的积极作用,指导实践,趋利避害。
这本书读完让我对日本有了更新地认识和理解,不再片面地对日本憎恨、反感,他是一个险恶,冷酷无情和残忍,不讲道理,没有正义感的民族。上帝给每个民族一只陶杯,从这杯中,人们饮入他们的生活。任何外国都不能命令别国的人民接受某种方式。此所谓自己活,也让别人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当前全球化背景下,这是任何国家或民族都应遵循的,日本已经在这个问题上付了学费,希望它吃一堑长一智。而中国,完全可以依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发展,走和平崛起之路,只是希望不再出现第二个日本,强行输出自己的价值和认识。
一、精神至上
中国拍摄的很多抗日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中,日本人的形象大多都是胆小、怕死、禽兽心肠等等,人性的恶劣的品性仿佛都被日本人所继承,这种盲目的爱国主义,是不利于文化研究的。现实中的日本人刚好相反,日本人并不怕死,死亡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精神的胜利,精神的力量强于一切物质力量。荒木大将在《告日本国民书》中说“日本的真心使命在于弘扬皇道于四海,力量悬殊不足忧,吾等何惧于物质。”
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是充实的,但却不丰富,皇道就是他们的一种精神象征,超宗教的信仰。意识与物质是哲学探讨的最基本话题,日本人眼中意识是高于物质存在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存在,日本人的这种精神至上的文化特征是有其合理性的:一是薯条大小的日本敢于抗衡汉堡一样的美国,没有足够的精神勇气是绝不可能的,但他却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尽管事后挨了两颗原子弹,但珍珠港的完胜却是不可否认的;二是日本自认为作为一个资源缺乏的国家, 必须依赖精神力量,只有全国上下精神高度统一了,才能强大起来。现在,日本还是不断地对外扩张,只不过是从领土的扩张转移到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技术等的扩张,这使日本在战后迅速强大起来,而这其中精神力量当然是不可忽视的。
日本是一个注重形象与观感的国家,日本在世界大战中成为了明星,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他,即使更多的是希望他尽早完蛋,但他的武士道精神和天皇在全世界出了名。当然过分强调精神力量也使日本走上了不归路,首先精神力量在困境之中可以成为好的鼓励,但却忽视了物质力量是精神力量的载体,是目标实现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日本人侵华的失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次缺乏人道主义精神, 人毕竟是一种生物,有他的自然性和生物性,但过分强调精神,却忽视了人作为生物存在的很多自由,最基本的就是生存权,无论是其武士道精神还是他对待其他民族,都缺乏一种人文关怀。
二、国家至善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是日本社会等级制度的基础, 是对人与其同伙以及个人与国家关系所持的整个观念,也是对一个至善国家的要求。这句话的内涵与中国的“和”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日本人对他的理解却截然相反。
“各得其所”即各自应所属的等级,“各安其分”即各自的身份,包括辈分差别与年龄差别,性别差异,这两者涉及了日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性别观,这都是日本文化的具体表现,也是其国家至善观念所衍生的观念文化。
日本人的世界观日本人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或国家在这个世界中都有一个合理的位置,而日本要做的就是维持世界的秩序,帮助这些民族或国家回到本属于他们自己认为的合理的位置或等级,显然日本人眼中的世界是一个有秩序的与和谐的世界,而日本自身就处在世界最重要的位置,但不是最高的位置,最高的位置是属于美国的。日本国内等级制度非常森严,每个人都有其所属的阶级,并且是不可逾越的,而其他人种,如中国人在他们眼中则是落后的, 应该被帮助的对象,使中国人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是他的任务,这样的世界观可以说是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的精神支柱, 以救世主的身份自诩重整世界秩序,而手段则是通过武力。
日本人的人生观日本人的人生观可以从日本的教育去体会,“忠为最高道德,天皇作为顶点,忠为道德拱桥上的拱心石,除此之外,在孝、情义、仁、人情等行为规定中也都有表现。”[1]日本人自身首先是属于天皇的,他们非常忠于天皇。但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经常陷入忠、孝、情、 义的矛盾中,而此时最好的选择就是死亡,这是人们所崇敬的,就如同宁死不投降而自杀一样崇高;“日本人眼中的强者即是抛弃个人幸福而履行义务,性格的坚强不只表现为反抗,而是和谐”;[2]我们常说东方是耻感文化,西方是罪感文化,那么日本文化则是最典型的耻感文化,知耻之人即是有德之人,重名誉之人;从哲学的角度看,日本人则是追求无我境界,这种无我境界的追求也使日本人重视自我修养与自我牺牲精神,如他们常说“有道德的人不应将为人服务看做是压抑自己”。
可见无论是对待国家,还是个人,日本都坚持认为他们都有各自所处位置和等级,日本作为一个至善的国家,就是要引导其他国家和民族回归到正确的位置,从而使世界达到和谐,各个国家达到至善。
三、恩情至难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可以很好地形容日本人对待恩与情的态度,在日本,人一出生就是负恩的, 因此日本人的意志和行为都发自这种报恩感。日本人的恩的范畴在时间上既有无限的也有有限的,前者是必须一生偿还的,如对父母的恩(相当于孝),对天皇的恩(相当于忠), 后者则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内偿还,恩在日本相当于一种债务,报恩的手段是没有限制的,“仁”也不是报恩的前提条件。
日本是以施恩者的身份发动侵华战争的,在他们的观念中,中国是受恩的一方,中国不能偿还,日本的任何行为都是合情合理的,当然这种逻辑只适合于日本。
恩常与义务结伴,受某人之恩如同对某人负有义务一样,无论是对他人、父母、天皇等,我觉得日本人的义务感是非常强的,人彼此之间都有义务关系,这个社会的内部构造才会稳定,国家也才能够和谐、团结。
“日本人的情义有两类,一是对社会的情义,向同伙人报恩的义务,二是对名誉的情义,保持名誉不受任何玷污的责任,情义必须报答的,如不能报答情义,那么那个人就被宣告人格破产”。[3]中国人常被认为是最讲人情的,但大多仅限于亲朋好友,而且这种人情可以偿还,也可以不用偿还, 我们常说做人要有情有义,相比而言,日本人所讲的情义更加注重责任与义务。
情义还要使名声不受玷污,日本人认为一个正派的人对恩情和侮辱都同样感受强烈,都要认真回报,只要受到的侮辱、毁谤及失败未得到报复,或未被雪除,世界就不平稳。 刚才讲到了,日本以世界秩序稳定者自诩,这也证明日本人的报复心是极强的。尽管忍和自我克制也是日本人对名分的情义的一部分,但忍和自我克制只是暂时的,当找到雪耻的机会时,他会拼命将敌人杀死,当不能雪耻时,他又以自杀明志。
不管是恩还是情义,日本人都将视之为人生的债务,也因此经常陷入自我矛盾、自我和社会的矛盾中,他们有时解决这种矛盾的方式是非常极端的,本尼迪克特在研究战后应该以怎样的方式统治日本时,就提出只能让日本人自己管理,保留全民的精神信仰——天皇,这样才不会动摇他们的人生根基与意义。如果当时是美国军队接管日本,也许美国在日本所付出的代价要比他现在在阿富汗所付出的代价大得多,因为藏在菊花下的是一把夺命的武士刀。
当我们痛恨日本武士刀的冷漠与残酷时,不要忘了日本人还拥有菊花般的典雅朴素,当我们惊喜日本人投降的时候,不要忘了那颗隐藏的强烈自尊心,尽管我们以抵制那些中国劳动力制造的货,但却无法抵制他的先进技术,日本在和平时代,依然会受到世界的瞩目,因为他在极力赢得世界各国的尊重。
摘要:菊是日本皇室的家徽,刀是日本武士的文化象征,两个字非常精炼地概括了日本大和民族这样一个族群所创造的文化。本书虽是美国为了战后更好地统治日本而作的一个文化研究,但是本尼迪克特的研究视角非常客观。大和民族以精神至上、国家至善、恩情至难为本,表现出一个民族两难矛盾的心理特征。
亲爱的书友:
大家好,我跟大家分享的是近期看过的《菊与刀》。
《菊与刀》是一本介绍日本文化双重性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地道的美国人,他从一个西方文化人类学家的视角,运用各种专业的方法,帮助我们站在一个全新的维度去理解日本。
日本是一个极度矛盾的民族,正如书中所说:“他们极度好战又极度温和,极度黩武又极度爱美,极度粗鲁傲慢又极度彬彬有礼......”这种矛盾性和他们的历史是分不开的,大和民族是一个善于借鉴和模仿的民族,从公元7世纪开始,日本开始向唐朝学习,不断派遣遣唐使,并且仿照当时的长安城修建了奈良城。19世纪60年代,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又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这些借鉴和模仿不是生搬硬套,而是经过日本民族的加工和消化,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文化中有着中国和西方的残影,但更多的是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和风韵。
比如,日本是一个阶级观念非常强的国家,这种观念从封建时期的“士农工商”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日本强调“各就各位”,每个人都特别“顺从”,他们认为自己所处的位置是理所当然的,不会去做出逾越的行为。日本的道德观是基于“耻辱感”的,他们非常害怕被嘲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侮辱,并且会采取报复行动,他们认为这种报复行为是值得被尊重的。除此之外,日本人往往把自己视作一个“负债者”,而他们的一生都在还债,这种债是一种恩情债,天皇的恩,父母的恩和来源于身边各种人的恩。他们把这种恩情视为一种“债务”,所以接受来自他人的恩情对于日本人而言是一种负担,所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尽量避免接受来自各方的恩惠。
在我看来,这本书最特别的地方,就是需要我们抛弃我们的主观臆断。我们必须意识到,任何一种被自己国家和人民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文化现象,在别的国家看来,可能百思不得其解。所以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启示就是,我们在了解别的文化的时候,始终要具备国际视野,要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要能从历史原因推断出国民价值观的根源。
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教”的意义不仅是知识的搬运,更是文化的传承、解读、熏陶、维系和文化力的培养。因此,借鉴他国的文化,从中汲取营养,不失为一种提高教学能力的好方法。我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
《菊与刀》中的菊是日本皇室的象征,刀则是日本武士的图腾。两种极柔与极刚的东西交织在一起,恰好可以鲜明而具体的表现日本人性格中既温和谦让又生性好斗,既穷兵黩武又精神至上,即蛮不讲理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又能伸能屈,既保守又开放的矛盾状态。一本《菊与刀》将日本人剖析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作者本尼狄克特从未亲自去过日本,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访问学者,与在美国生活的日本家庭接触,加上到监狱中对日本战俘进行调查写就本书,作者用女性那细致入微的独特视角,平等冷静毫无先见的人类学家的宽广胸怀完成此书。《菊与刀》就好像是放大镜一般让日本民族的性格毫无保留的暴露在聚光灯下,让很多无法理解日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得如此疯狂的人有了了解日本和大和民族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让美国军方和政府找到了在二战结束后应对日本政府和国民的最好方式。
让我触动最大的是美国人在对日本采取“最后的行动”或者说是“决一死战”之前最想要做的是了解“敌性”,因为他们觉得两个民族在思维方式、习惯上的差异巨大,要想最后打赢这场战争了解这个民族是关键和核心。美国人这样做在后来的实践检验中无疑是明确而睿智的,而且还在不经意间成全了世界对这个民族的好奇心。而且本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无论是在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上,婚姻里亦或是上升到国家高度的政治与外交问题,没有什么是比了解对方,了解对手更至关重要的了。
作者在这里用文化差异即比较法的方式将日本的文化、价值观、处世态度等与美国、西欧、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相比,让世界各地的读者都能够更好地接近日本文化和价值观中的核心内核。作为中国人,读罢此书,可以看到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迥然不同却又同宗同源的独特内涵。作者同样给了我们最好的借鉴,以后再研究其他国家文化时以比较的方式入手,待研究稍有成效的时候你对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的了解程度都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这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式。
从书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文化中有很多和中国文化相似的观念。比如报恩的观点,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一种恩情反而在时间的流逝当中涨了利息”,但是日本人对这种所谓“情义”明显是更为看重的,这种情义会始终牵引着两方被某一种共同的“义务”所束缚,无论是施恩者还是报恩人有时都会被这种束缚而弄得不愉快,所以在日本做事要处处谨慎小心,因为如果不是逼不得已,你的帮助很可能成为别人永远的负担。
在抚养子女的问题上我相信中国父母是和日本父母最有共同语言的了。在孩子小的时候,祖父母会给予更多的疼爱,父母常用恐吓(例如编鬼故事)或者说“什么东西很脏不能碰”来使小孩子的好奇心得到约束,从小教育哥哥姐姐要谦让弟弟妹妹,对于父亲的权威是永远不能侵犯的等等很多方面,中国和日本的孩童教育方式都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性。但是对于稍微长大一些的孩子的管教,日本人明显要严格的多,女孩子要学习标准而优雅的睡姿,男孩子要告别淘气而又无法无天的孩提时代转入学习自我控制与接受具有强烈责任和义务色
彩的道德观的灌输的少年时期。日本的孩子从小会被父母嘲弄着教育,上学之后还可能会被高年级的同学嘲弄和欺负,所以嘲笑和轻蔑是他们一生当中最为厌恶的事情,一切的不满都可能由不经意间的嘲笑和轻蔑而一触即发,这个民族的自尊心在一代代对孩子的教育当中薪火相传,从未减弱,反而被不断的被复制和强化。
由一个“仁”字贯穿始终的中国儒家思想并没有被日本人全盘借鉴和吸收,因为日本人讲究复仇和对名誉尊严的维护,任何践踏他们自尊心的事情都需要被复仇,而不能像儒家思想要求的那样以宽广的胸怀善待自己和别人,在日本人看来那是极为不可理喻的假善,那会让别人认为自己懦弱和无能,而别人的观点即社会的眼光是一个人在日本社会生存的根本。日本人把外界的评价视作生命一般珍贵,因为一旦失去别人的认可就好像整个世界都无法容下他了一样,他会失去家族的位置和尊严,这对日本人来说是一种不可想象的灾难。
日本人超强的学习和领悟能力也在书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在介绍明治维新的一章中,这个民族突然从精神至上变得精明、强干和务实,无论是在经济、政治、社会风俗抑或是宗教领域,改革的力度都是空前的。日本人的学习从来都不是盲目的,他们了解自己,所以他们将在欧洲和英国学习到的立法经验、工业发展方式等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后再进行移植。斯宾塞在给伊藤博文的信中写道:“日本社会中存在着任何一个国家都无以伦比的经济腾飞基础,那就是民众对“长辈”的尊重和服从,对天皇权威的绝对忠诚,这是一笔可贵的资源,日本将在明治政府的领导下稳步前进,并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斯宾塞无疑是有先见之明的,正因为等级制度的森严,因为对天皇的绝对服从,让明治政府可以借助天皇和幕府家族的力量大刀阔斧的推进改革进程,而不必过分担心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情况。
明治维新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它将日本在东亚的地位推向了一个高峰,从来都是充满着忧患意识的民族,缺乏资源,领土狭小的民族却获得了处在飞速发展中的经济成就,这让日本人欣喜若狂。当他们回头看一看这时的古老中国,仍然处在落后的腐朽和堕落之中,原来那个需要顶礼膜拜的巨人不见了,他羸弱不堪,无法再担当领导东亚的重任了。所以,按照日本人的逻辑,是时候要帮助这个曾经在历史上把先进的文化输入到日本的民族了,他们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想法应运而生,他们要重新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中国,先要征服她再来改造她,日本人觉得这是对中国最好的“报偿“,这是在尽他们祖祖辈辈都在遵从的”义务“。
日本人的逻辑让人很难接受,因为在之后受法西斯军国主义的影响,日本人仿佛失去理智一般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日本军队在战场上不会救助伤员,因为当时过长的战线已经让他们在物资供给上很难承受,能够用来救助伤员的物资实在是太少了,另一方面,对于日本士兵来说,在战场上以生命向天皇表达效忠之情,以死明志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那是“尽忠”与“尽孝”的最高境界了。
最终历史选择了正义,最终英勇果敢的中国人民将侵略者赶出了中国。日本人失败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太平洋上,他们都失败了。随着天皇在1945年8月14号颁布诏令宣布投降,日本人在二战中的疯狂走到了尽头。因为天皇在他们心中的神圣地位,所以听从天皇的指令在心理上并不会难以接受,因为大和民族认为即使是失败也是他们意料之中的,他们会继续看一看其他采取武力的国家是不是都以失败告终,如果都是这样那么他们就吸取经验
教训就好了,但是如果还有其他国家因为穷兵黩武而取得新的胜利,那么他们也不排除军国主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这就是日本人,固执倔强却又善于接受事实和做出改变。
等级制度、天皇、野心、冒险精神、各得其所、各安其分、忠、孝、情义、自重与克制„„这些词语贯穿日本人的一生,为他们构建起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和宗教信仰。是的,日本就是这样一个民族,有时近乎疯狂与无耻,有时又温婉恬静可爱,矛盾在日本人的性格中处处可见,不足为奇。这也是日本人为何能在那样一片资源匮乏,地域狭小的土地上坚强独立而卓有成就的创造令世人惊叹的一切,在二战后,废墟上的日本,以世界惊讶的速度重建,并在不久之后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人的倔强与坚韧可见一斑。
《菊与刀》是一本在人类学上获得了极高评价的著作,它向世界敞开了了解日本的大门。虽然在感情上,作为中国人,我无法从内心真正认同这个民族,这一点或许也情有可原。日本人的倔强和坚持,日本人那一套并不容易被人理解的逻辑使很多日本人时至今日都无法正视其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犯的罪行。中日邦交正常化已经40年了,中日之间经贸往来不断,文化交流频繁,特别是日本的动漫更是深受中国年轻人的喜爱。我敬佩日本人善于学习,懂得自重、克制和自省的严谨的民族品格,这从经历了地震海啸之后日本民众的井然有序当中可窥见一二。正所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不能沉浸在历史的宿怨中无法自拔,而抛弃今天合作互利的大好局面,但是勿忘国耻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具有的血性,在钓鱼岛问题的争端上我们要坚决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
一本《菊与刀》让世界了解日本,对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所表现出的迥然不同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我们应该以宽广的胸怀,包容的眼光来看待。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但是同时我们更应该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不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一本《菊与刀》让我重新审视日本和这个世界,每分每秒都处在变化中的这个世界,需要更具国际眼光和能力的年轻人共同创造未来。
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
2011级行管四班
───看<<菊与刀>>有感
最近从书摊上偶得由线装书局出版的<<日本四书>>,由于时间匆忙只读完了<<菊与刀>>一书,故而知能谈谈自己读完这一书的感受.我明确我没有完全把握这本书,也明确自己没有系统的思考,但我却视乎有所得.<<菊与刀>>的作者本尼迪克特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类学家,他对日本人的研究穷尽了各种中可能,试图全面阐释这个让人非常困惑的民族.我本人并不笃信本尼迪克特先生研究是完全正确的,但我觉得人类学的一些思维方式的确是很有意思.首先要谈一个大的人类学分类即人类学家通常会把一个民族分为耻感文化和罪感文化.中国人和日本人显然是属于前者,当让不排除有一些特殊的人,但至少我是属于前者.大多数的时候我会认为羞耻是让我最难过的,仿佛掉进了深渊.但是这种耻辱感和作者描写的日本人是有区别的,日本人会认为受辱比死还难受,他们会用自己的一身去雪前耻,而我会在”苟活在这个世间”,毕竟好死不如赖活吗.在中国传统格言:”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教导下,我会用时间的伤口来抚平伤口.耻辱会让日本人变得动力十足,耻辱会让我变得越来越随波逐流,越来越适应这个”社会”.会让我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满随天边云卷云舒”的境界.当然我又不可能达到那种境界,要是达到那种境界早就”红尘一去千万里”,遁入空门了.真的,面对耻辱我很无能为力,虽然会痛苦难受,但过后又是什么呢?我很喜欢帕斯卡尔的一句话”掉进深谷里的人只有向上爬才能找到出口,人必须在自己的悲剧中成长,只是很多人没有勇气做到”.可能我恰巧是那个没有勇气的人,丧失了这个进步的动力怎么办?
首先从书题入手,从一般意义上来理解,"菊"是日本皇室的象征,"刀"是武士文化的象征;但在读完全书之后,我更偏向于将其理解为,"菊"是美的象征,"刀"是武的象征,"菊与刀"所代表的实际上是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日本人性格的矛盾性,简单来说就是尚美与黩武,我们不难发现在日本文化中并存的对美的追求:茶道、插花,与对武的崇尚:相扑、剑道等。而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文化倾向的并存也进一步表现在日本社会和日本人活动的各个领域,既和善谦虚又好斗勇猛,既保守刻板又善于接受新事物。作者以此出发,通过人类学的方法,研究并解释了这一矛盾背后统一的原则。
日本文化中对等级秩序的信仰和信任使他们严格遵守"各就其位"的原则。这不仅表现在日本人的生活、家庭关系、阶层关系中,也同样展现在国际国内关系问题的处理上。例如:在二战前十年里,他们把经济迅速发展的自己视为已经达到金字塔顶端的人。当看到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世局**不明底"时,日本人愿意主动担起"俾使各国就其位于兹世"的重任,并希望通过一系列侵略战争来实现愿望。此外,国内的明治维新也离不开"各就其位"思想的指导。运动期间,在所有政治、宗教和经济生活领域,明治政治家们都按照这一原则在国家和国民之间分派职责,改善当时人们的处境,继续享受由秩序带来的有安全感的社会生活。而回忆起同时代中国的洋务运动,整个过程几乎只局限在部分上层阶级内部。对于广大群众而言,其影响微乎甚微。这除和当时两国的社会背景有差别外,与民族心理也不无关联。
在日本这样一个等级社会里,人们由不同辈分、性别与年龄等形成以上下关系为核心的人际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是简单的长官与附属的关系,而是通过"忠""孝""恩""情义"等各种观念的集合连接起来的。在日本社会中,"恩"与"情义"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关系是以"恩"和"情义"为基础的道德原则所维系的关系。而与此同时,由于日本人的观念中,"忠""孝""恩""情义"属于不同的范畴,都需要严格的遵守,所以时常出现如"情义"和"忠"相冲突的情况,于是就有了如"四十七士"杀人复仇以遵守"情义"又切腹自杀以遵守"忠"的故事。
清水中学
韩红军
在我们幅员辽阔的祖国东方,有一个与我们关系甚深的民族——大和民族。没错,这是一个被称作日本的岛国。千年以前,他们受古代中国的影响十分深刻,以至于到今天,大和民族的文化无法与中国文化分隔;七十年前,他们带着“军国主义”入侵中国,占领东北三省后又图谋侵占整个中国,犯下滔天罪行;今天,新时代的二十一世纪,他们又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与中国产生纷争。每一位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日本情结,不管我们是爱它,还是恨它,看来我们有必要正视它,从理性的角度看待这个民族。
《菊与刀》的作者是本尼迪克特,一位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1944年,二战临近结束,本尼迪克特接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研究日本,便于为美国制定对敌对国日本的政策和判断对日本的整个局势的发展。她认为,美国人,特别是军人在当时必须了解日本人的思维和情感的习惯,以及这些习惯所形成的模式。还必须弄清这些行动、意志背后的制约力,必须把美国人采取行动的那些前提暂且抛在一边。弄清楚日本人会怎样做,美国人应该要怎样做。
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意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一个日本人将如何醉心于栽培菊花,就会如何竭尽全力解释说明这个民族崇尚刀剑和武士的无上荣誉。这是当时本尼迪克特对日本人的评价,她利用自己受到的专业知识教育,把战时生活或拘禁在美国的日本战俘作为研究原形,阅读大量关于日本的文献和日本文学和电影,最终做出了日本将会投降的结论。据事实我们可以知道,她的结论是正确的。
“菊花与刀剑”的矛盾,并不像平时被人所理解的“日本人对内部很和谐,而对外部十分残酷”这种矛盾这么简单。但这也不难解释,在我看来,菊花就好比日本人心中的精神力量的来源,是美好的;而刀剑就好比奉行这种精神或原则的方式,很难突破。
没错,日本人在当时十分重视精神,他们相信精神终将战胜物质:“以吾等之训练对抗帝君数量上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他们的心中有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物质是会被磨灭的,而心中的信念才是永恒存在的。那些驾驶着小型飞机机以自杀的方式进攻的“神风敢死队”就是最好的例子。
天皇是日本人心中神一般的存在,不同于德国,日本人即使战败也不会让天皇承担一点责任。天皇可以说是那时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源泉,就算只剩一杆竹枪,天皇一声令下,他们便会竭力挥舞最后的武器,战斗至死;同样的,只要天皇敕令一下,日本人也会老老实实放下手中的武器,承认失败。这就是当时的“菊”,对天皇的信任在日本可以说是一种准宗教。
这一切的起源就在于日本这个民族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不难理解天皇即是等级最高者。他们的这一思想流动在生活中,以至于日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把“各得其所”作为最高准则——即等级制。这也就是当初他们为什么要来“帮助自己落后的兄弟之邦——中国”的原因。日本对中国,既感到难以偿还,又在近代中国的沉沦中感到羞辱——日本文化来源于中国,自身国力增强了,给予自己恩惠的国家却没落了。各得其所的固化思想和羞辱的心理是发动战争的原因,也就是那时的“刀”。
最后天皇下令,无条件投降。不仅因为人力物力匮乏,而且在精神上被美国人击垮了。
今天同样有钓鱼岛的纠纷,“日本鬼子”已经不复存在,然而一些日本人特有的性质还在。日本的书店里一点也不缺少对中国的研究,而我们呢,碰到有关他们的东西就觉得“脏”吗?
我希望中国人能理性地看清真相,真正能让他们屈服的不是刀光剑影,而是打败对手的心灵,就像当年美国如何让日本投降一样,击溃对手。
读中华经典
长千古智慧
清水中学
邵建芬
纵观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我们不难发现: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建立了一套科学而又完备的启蒙教育体系,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当代人借鉴和推崇的。应该说,这些经典的文化是古代圣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历来许多帝王将相、圣贤君子曾经留下的可贵的生活经验,它足以教导当代的我们洞悉宇宙人生的真相,了解待人处事的哲学。同时这些经典又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精髓,它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它的音韵美、节奏美,本身就是“文学”的艺术。我们尝试让我们的孩子通过诵读这些古文经典,来引导孩子去面对,去欣赏我国丰富的语言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因为个人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不是哪一天突如其来的,而是通过日积月累,滴水穿石,慢慢提高和丰富起来的。
大量的实验研究已经证明:0-13岁左右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年龄阶段。“背诵”是儿童的专长,是落实多接触、多熟悉、多实践的有效教法。如果在这个黄金时期不让儿童大量地背诵,等于浪费他们的时光,遏制他们的成长。如果不让他们背诵这些有益的经典,他们也会去背广告词、流行歌曲等。如果从记忆力最佳的幼年时代起,就让他们与各路大师生活在一起,构建一个耳濡目染中外大师原创精神的生活氛围,也就是精读、熟读,乃至背诵原创性大师的经典,烂熟于胸,化为自己的血肉和灵动,从人生的起步处就一下站在全人类众多原创巨人的肩膀上,从高起点展开创造性人生,不断在生活中自我体悟,不断开发自我的无限的潜能,不断自我完善人的本性,达到第一流明师、高师指导下的自我学习、自我创造、自我成就的圆满素质教育。
二、精选诵读内容--中华经典
读普通书不如读经典。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人的生命有限,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可以直探人性本源,较轻便地吸取到人生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较迅速的启迪自己的理性。而后对比较浅显性、应用性的学问,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吸收,并且眼界远大、胸襟开阔,可以对人生作一个较为全面性、合理性的规划与安排。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见识”,亦即现今所谓的“文化教养”。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读这些所谓的“古文经典”呢?“经”,本义是“织布的直线”,是织成一匹布的先导,引申为“天经地义的常理常道”。“经书”便是涵蕴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书,这些书自古流传,每个民族都有其历史上所有知识分子共认的“经书”,如中国的《四书五经》,印度的《吠陀》和《佛典》,西方的《圣经》等,大体都是给人安身立命的典册,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直接表露。
历史的车轮驶至今日,“经”的定义可较为宽松一些,亦即说为“最有价值的书”。范围可扩大为“经、史、子、集”都能称为经典,而且其价值性也可以由个人去认定去选取。只要自己认为这本书值得一读再读,即可以确定为“经典”(不过,当我们真正读破万卷书后,相信我们都会同意古人的选择!)如儒家的《四书五经》,道家的《老子》、《庄子》,文学家的骚、赋、诗、词,甚至被日本、韩国乃至世界商界奉若神明的《孙子兵法》、从我国明代至今流传甚广的《菜根谭》等,或全背、或选读,都可以拿来为我所读、所诵、所背。
三、激发诵读兴趣
我们的教育对象成长在一个精彩电视节目不断、卡通画面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如何引导他们将目光长期停留在书本上,并保持其浓厚的诵读兴趣呢?我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见缝插针法。以不增加学生负担为原则,利用每日早上20分钟的晨会时间、课前三分钟、课外活动、课间休息时间、学生抄写生字时间,或读、或背、或放录音给他们听,让他们时时刻刻浸润在经典的氛围之中。苏东坡有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自然成诵。
2、请家长支持。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讲诵读经典的诸多好处,取得家长的支持。来自家庭的支持也会使读经的时间、内容及效果得到充分保证。
3、用“成就感”激励。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小学生也不例外。读得越好越喜欢读,所以教师要注意维持其成就感,对于背诵出色的儿童,固然要多加称赞,让他们有成就感;对于背诵吃力的学生,只要有进步,立即表示满意,并及时加以赞赏,同样也会让他们得到一种成就感。
4、用“奖励”促其努力。奖励的方式很多,最常用的是记点数,或盖章或发卡片,累积点数而给奖,奖品可以是礼物或发给奖状,但最方便的是给分数,宁可给高分,有恩惠而不花费,空欢喜也有效果。
5、“变花样读”可以调动兴趣。读经所能变的花样是在读的方式上,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或当场试背,或提问征答,都可以。但如不会变花样,只是平平常常亦可,有时平平常常也有一种引人的士气,其中也有趣味。儿童的感应最灵敏,他也会被诚恳所感动,并不是非玩花样不可。
6、谈“经”论“今”。经典读多了,我就在读经的间隙带领学生讨论经典中的内容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学生们的发言让我惊讶至极,试举几例: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载人航天飞船,我和学生们在讨论这一事件时,黄郑豪同学说:老师你看《千字文》的第一句就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宇宙的广阔,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了。今天我们的宇宙飞船飞上了太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探索宇宙的新里程碑。我和学生们在讨论清初文学家李渔的《笠翁对韵》时,余鸿飞同学说:“老师,‘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不就是唐代大文豪柳宗元的《江雪》的真实写照吗?”游志轩同学说:“我从‘雨伯对雷公’中仿佛看到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空中向风、雨、雷、电四神发号施令!”吴琪锐同学说:“老师,我敢肯定金庸老先生也读过《笠翁对韵》!”我惊讶地问:“你从哪里知道的?”这个孩子说“《笠翁对韵》下卷二《萧》中的‘耕对读,牧对樵’不就是《射雕英雄传》中南帝的四个徒弟渔、樵、耕、读吗?!”在讨论美伊战争时,肖琪同学说:“美国总统布什太笨了,我国的《增广贤文》中已经讲过‘杀人一万,自损三千’的道理,你们看,美国人虽然占领了伊拉克,但他们自己也死了不少人呀!侵略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些发言,无不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学生们觉得读经还真实用。
四、诵读经典收获
1、由于经典中的语言、用字也极其经典,学生接触经典后,识字量加大,学生能提前读书看报,阅读能力明显增强,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读经近一年来,全班学生在各类报刊上发表小作文近百篇。
2、理解现代白话文的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课堂发言能引经据典,极其精彩,令人击节!如在学习人教版第五册第13课《一束鲜花》时,对于母亲的最低要求--你顺路回来看看,作者也在电话中予以回绝,学生是这样体会的:这样的儿子太不懂得尊敬父母了,你看《弟子规》中就有“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古训,父母爱我们,我们更应当加倍尊敬父母!我感觉到语文课因读经而更好上了,教师教学感到极为轻松,学生学习兴趣高。
3、学生的记忆力得到了强化锻炼,记忆力明显增强。学生安宁,开始读经时非常吃力,常常因为不能按时读完而急得直掉眼泪,但她硬是坚持了下来,第二学期再背诵新内容时,她以全班第二名的好成绩证明了自己,从此,这个学习成绩平时处于中等的学生眼里充满了自信的光芒,提起背诵她就特别兴奋。
4、学生的眼界开阔了,求知欲更加旺盛。经典中涉及的天文、历史、地理、宇宙、人物、伦理、人格、道德等方面的知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学生们从中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启蒙教育,探求知识的风气更加浓厚。
5、学生读经中受到其中礼貌待人、刻苦学习、尊老爱幼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君子之风渐成,班风、学风良好。
如何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清水中学
邵建芬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特别是在课堂阅读教学的活动中,如果得不到相应的思维激发,探究、合作的激情就不能被彻底充分的发挥,就谈不上思维、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来进行“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呢?我认为可以从课堂上分组合作阅读和思维激发教学上进行尝试。
首先,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课堂上合作阅读、思维激发教学尝试成功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师应该明白,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智力的开发者,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者,是信息的提供者,意义的建构者,学习的帮助者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意创设教学情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精神,提高教学效率;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好语文知识的传授,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对手,让他们自己去竞争;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哲学观,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既可锻炼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也塑造了学生的自信和尊严。
第二、合理的分组是课堂上合作阅读、思维激发教学尝试成功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更需要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不但要有竞争的意识,更要有合作的精神,需要有合作生存、合作发展的意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兴趣,诱发思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分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在分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四、五人组成,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主讲人、记录员、协作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学习完成后,选出一个口头报告员,向全班报告小组里面的观点。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得到交流的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运用每一个人的背景知识对文章做出回应;解答学生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倾听和口头总结别人观点的能力以及即兴演讲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创造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个人和小组学习的能力。
第三、在合作阅读中注意思维激发训练。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对课文(作品)进行研究性的阅读,通过独立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方式掌握语文及相关规律,获取知识;应用有关知识去调查了解生活,深入研究,寻求相关原因,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理解和应用一般科学研究方法,掌握一定的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一种学习活动。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来,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探究合作能力得以培养,进而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教师在课的开始时精心设计导语,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别具艺术魅力的导语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显示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乃至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其实就是好的、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也正体现在课堂导入语的设计之中。
2、精心设计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运用,而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思维。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与提出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范例,使学生明确“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进一步分析、讨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激起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学生最想知道,最想得到教师评判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对学生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就尤如给学生“雪中送炭”,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也使学生从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向能够独立探讨、提出问题的方向发展。
《菊与刀》是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所作,最初她是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作者采用两个象征性的事物:恬淡静美的“菊”(作为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作为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来作为日本的代表。在我读这本书时,也同样感受到,日本的国民性就是菊之优雅与刀之杀气的矛盾的结合体。
对于《菊与刀》的矛盾性书中也写到,日本人既生性好斗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又崇尚美;既骄傲自大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又能屈能伸;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又怯懦;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而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并结合到所学知识,对其中日本国民性特点有几点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归纳来看就是对道义的捍卫,耻感文化与隐忍,对身份地位的坚守。
对道义的捍卫
道义,简单说就是责任。可以有对外界社会的道义,包括对君主的责任,对家庭婚姻的责任。也有对于自己而言的道义,在日本文化中则表现为对个人名誉的看重。
笔者这里准备以一个日本民间有名的故事---《四十七浪人物语》来说明对主公的道义以及对个人名誉的道义的捍卫。“两位地方大名有一次覲见将军。其中一位大名浅野不通世故,又没有家臣大石指点,所以没有给予吉良候重礼,因此吉良侯故意描述了一套错误的礼服给浅野,让他穿上去覲见仪式。覲见那天,浅野依吉良的指示穿上错误的衣服出现。当他意识到自己受愚弄并感到侮辱时,他拔刀而起,刺向吉良。出于荣誉,也出于对名声的道义的捍卫,他必须向吉良报仇,但由于在将军面前出剑有违“忠”,所以他必须要切腹自尽。在他死后,因为浅野于忠有违,触怒了将军,没有亲人愿意继承浅野的大名之位,他的家臣成为了没有主公的浪人。本来根据道义,浅野的家臣必须切腹以履行对其主公的道义,但家臣大石认为必须要杀了吉良方可报仇,但由于吉良与幕府的关系密切,所以无法取得官方批准进行复仇。大石必须等待时机,并与其余四十六位家臣合计杀死吉良。十二月十四日的雪夜,吉良府举办酒宴,所有人喝得酩酊大醉。四十七位浅野家臣迁入府中,直奔吉良卧室,但吉良不在,他们知道吉良必在府中。最后找出了吉良,并砍下他的脑袋。虽然他们尽了忠,但违反了不得复仇的国法,幕府下令众人必须切腹。最后众人亲手了结自己的生命。”这个故事在日本极负盛名,家喻户晓,其中所道出的就是对主公的道义和名声上的道义。
具体来说,浅野拔刀刺杀吉良是基于名声上的道义,当受侮辱时就必须报仇来捍卫,以履行对自己名声上的道义的负责;浅野在将军面前未经批准拔刀则违背了对主公的道义,所以他必须切腹,以示履行对主公的道义;而四十七位浪人杀吉良在于吉良侮辱了他们的主公,根据对主公的道义,他们有必要为主公报仇;四十七位浪人无视禁令,刺杀吉良。违背了国法,也违背了对将军的忠,所以他们必须自行了结生命以履行道义。由此可见,要真正履行各方的道义是十分复杂的,甚至是相冲突的,因此,在《菊与刀》中,作者就专门分析了日本人对于履行道义处于两难时的选择,而大多数日本人选择了自杀---这一维持道义的最终手段。
对于家庭婚姻的道义,日本人也同样十分看重。日本离婚率处于亚洲最低,并不是说日本人的婚姻生活始终都是和谐的,只是他们认为履行这种责任,捍卫这种道义是最重要,即使出现婚姻危机,大多数日本人也选择隐忍,这与日本另一民族特性---耻感文化相关。
耻感文化与隐忍
日本的耻感文化强调外界的约束,而羞耻也仅限于对于他人批评的反应。换句话说,只要罪恶不暴露,就不必苦恼。这与西方的罪感文化(由内心而发的忏悔、赎罪从而希望获得解脱)形成强烈对比。在日本人看来,“知耻”成为道德之本,因此,日本人时刻隐忍,尤其是公共场合,考虑到别人的感受,通常会不好意思表达自己。而这种耻感文化与羞耻感常常将日本人束缚在道德律令中,俨然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准则。那么,婚姻危机即使会出现,也会羞于离婚造成的耻辱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对身份地位的坚守(各守其分、各得其所)
日本人有一种对秩序、等级制的信赖,即“各守其分、各得其所”,犹如美国人对自由平等的信仰一样。
“各守其分、各得其所”的概念源自日本国内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阶级观念。对于等级制度,日本人相当的尊重且遵守规定。日常生活中,日本人打招呼会视对方的阶级不同而不同,对武士有一套打招呼的方式;对父母有一套;对兄长有一套。而这些不同的打招呼方式从小便培养和教育,例如母亲背幼儿时,会强行把幼儿的头压下。平日打招呼时,也会自然而然压下儿女的头。这种要求遵守等级制度的行为从小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日本人。从家庭内部来看,父亲拥有最大的权威力。日本人会认为自己将权力交予父亲,而父亲也有一种极力维护家族荣誉的责任。因此,日本社会便形成了一种以“家”制度为基础的“纵式”社会结构。日本社会纵向的上下级关系都建立在严格的等级身份制度之上。而等级制度下最高的人便是天皇。因此,自日本有天皇传统以来,日本人都极度的崇拜天皇,并将对天皇的崇拜与忠孝思想结合。即使后来天皇只是成为了政治木偶,任人摆布,日本民众依然保持对于天皇的崇拜。对于这点,究其原因,在于日本对等级的恪守并非仅仅依存权力的存无,而是基于在等级制度中,角色本身的定义。
最后,我想说一下这本书本身存在争议的的问题,鉴于作者露丝·本尼迪克特本人并未到过日本,许多学者认为其中观点缺乏亲身经历与实地研究,不能反映真实的日本。而在笔者看来研究某一民族民族性问题,真的去亲身经历,融入其中的话,反而会造成当局者迷的局面,受到当地文化的冲突反而使学者在做研究时,产生抗拒,从而融入主观情感。受文化冲击以及主观情感掺杂的研究成果也必定无法保证其客观性的。
看这本书是因为一个对日本社会现象的微信引发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日本武士道文化的象征。这本书是一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主要目的是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他用菊和刀来形容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也就是说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这本书被认为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物。其中第一章主要讲述了他在交战条件下,怎么样去更多的了解日本人。作者介绍主要是通过一些书籍,影视作品,与不同日本人的交流完成任务,尤其重视细节。
《菊与刀》,美国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她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写成报告。依据当时背景,当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亟需制定战后对德、日的政策。对德国,美国比较了解,政策也比较明确,即武装占领,直接管制。对日本,美国不太了解。当时有两大问题需要研究:第一,日本政府会不会投降?盟军是否要进攻日本本土而采用对付德国的办法?第二,假若日本投降,美国是否应当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以至保存天皇?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美国政府动员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研究日本,本尼迪克特这本书就是受美国政府委托(1944年)研究的结果。
“菊与刀”,“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但本尼迪克特在以此命名本书时,似乎并未从这种含义出发,而是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著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对于这些观点,有些日本社会学者评价很高,认为表现了“深刻的洞察力”。有些日本历史学者则不同意,认为作者把特定时代、特殊社会集团的社会心理当作“日本人”的普遍心理,在方法论上有非历史的和超阶级的缺点。评价虽然不同,影响很大则是事实。
著者从十三个章节做了阐述,把日本的文化、日本人习惯、日本人的信仰、日本历史及“天皇”等方面阐述的饱满充实,有理有据。也为美国能做出正确决策做出了贡献。
一、从写法上:
1、作者在书中把日本民族文化的矛盾性形象的概括为“菊”与“刀”,并找出了隐藏在矛盾后的原则,得出来日本不同于欧美资本国家的结论。作者认为日本文化有着双重性,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倔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十分介意别人对自己的行为的观感,但当别人对其劣迹毫无所知时,又会被罪恶所征服。他们的军队受到彻底的训练,却又具有反抗性。日本这一民族的矛盾性显示在各个方面,尤其在生活方式上。
2、作者运用大量栩栩如生的日本人的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与西方人的看法来充实与支撑自己的观点与结论。作者于1944年6月接受委托从事研究日本的工作。她受命使用作为一个文化人类学家所能使用的一切研究技术,以求弄清日本民族是什么样的民族,那年夏初,美国对日本的大规模反攻刚刚展开。作者必须认真研究战争中的各个细节,来观察日本人如何一步一步地暴露自己。作者利用文化人类学家最倚重的方法——与被研究的人民直接接触。作者亲自询问他们亲身经历的许多具体事例,发现他们如何进行判断的方法,根据他们的叙述来填补他们知识上的许多空白。作者确信,他们所企求的答案,很多都隐藏在日本文化的规则及其价值之中,因此,从生活在这种文化的人们中进行研究,答案将会更加满意。作者还看了不少在日本编写、摄制的电影——宣传片、历史片、以及描写东京及农村现代生活的影片,然后再和一些在日本看过同样影片的日本人一
起仔细讨论。他们都是以与作者不同的眼光来看待电影中的男女主角以及反面角色的。作者被一些情节搞的迷惑不解时,他们却显然不是如此。而且,他们对剧情、动机的理解与作者也不一样,他们是从整部电影的结构来理解的。正如阅读小说,作者的理解和在日本长大的他们就有很大的差距。
3、作者运用大量的对比,使事实显得一目了然。作者在叙述中不时的用美国或日本的邻国中国等做对比,突显出日本这一民族的与众不同。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同是亚洲国家的不同。例如,作者在写到日本人是如何重视精神时,是用美国与之对比的,强调美国如何重视物质。由此,日本人想证明精神的重要性。由一个空军军官在已死的情况下完成了任务的例子来证明。再有,用美国军备储蓄的充足,医疗设施的相对完备与日本的几乎没有医疗设备和药物粮食相对比,突出日本是一个多么重视精神的国家。
二、从内容上
《菊与刀》从很客观的角度描绘了日本这个民族,让读者能从客观的角度了解日本这一民族的历史、人性特征、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书的第三章“各就其位”,强调了日本的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和中国的尊卑等级很相似,但在日本似乎更强烈些。在前两章中,还提到了日本认为物质是有限的,精神是无限的,肉体消失而精神永存。在日本,天皇是神圣的,不可被推翻的。忠、孝、恩、义、仁也是很重要的。明治维新也是在“各就其位”的等级制思想上实施的。在日本人的思想体系中,对天皇的忠是日本人最高的价值信仰体系,这也就解释了日本在投降前的奋勇作战,在投降后马上对占领者示好。这一切都源于天皇的号令,当天皇号令奋战到底时,日本人宁死不屈,当天皇宣布投降时,日本人马上放下屠刀,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变,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天皇宽心,是忠的体现。本尼迪克特经过严谨的分析与论证,把日本人的思想体系分析得淋漓尽致,使人们得以从日本人的角度看到日本人的行为,极大地方便了美国政府制定治日政策。为了培养履行义务的能力,日本人会经过被外人看来极不人道的方式进行自我修炼,讲究修养,力图“把身上的锈去掉”。同时,日本家庭会在孩子幼年的时期开始,向其灌输绝对的忠君爱国、敬老爱幼等观念,以使其得以对国家、对家庭尽忠,并使其认识到,讲礼貌是对社会的基本义务。通过故作嘲笑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尊严感,让其形成自身的荣辱感。在必要的时候做出极端的行为维护“洗清名声”。对男孩、女孩的区别培养,阶级地位与责任观念的灌输,为等级制度的维持提供不竭的动力„„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日本这个民族有这非常不好的印象,永远不会忘记它侵略中国的罪行,也永远不会忘记其领导人去参拜靖国神社的事实。但客观的讲,每个民族都有其历史,有其本民族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我们不能否认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我们应像鲁思·本尼迪克特一样,客观的看世界,辩证的看日本。最后,我要说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是本不错的书。
XXX班
如书名“菊与刀”所述,日本人呈现给世人的是极为矛盾行为。“菊花与刀”两者都是这幅画中的一部分。日本民族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有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层,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序上表现出来的。”
作者从日本人日常行为入手,从中发气隐藏在外部行为背后的,深深扎根于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次相关的日本人的义量,恩等观念。最后作者的结论是,日本的文化是不同与西方“罪恶感文化”的“耻辱感文化”。
为了解释日本人的心理特征,民族特征当然不能忽视社会压力对成人的约束作用。但是作者也没有忽略对日本人个体的成长过程所受的培养模式的关注。这其中就涉及到社会化地人格的塑造作用。
根据美国社会学者帕森斯的理论,“人格也是一个系统,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制将文化械式——价值、信仰、语言和其符号内化为人格系统,使人格系统得以结构化,通过这个过程,行动者才愿意把动机的能量投放于角色之中,即愿意遵守规范,进而使人格系统与社会系统的机构相一致”。
一个好的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应该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不仅体现在对研究对象的解程度上,我想还应该体现在对事特发展趋势的准确预见性上。在本书的末尾一章“投降以来的日本人”中,作者提到日本的国家非军事化,将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中,并预言:“日本假如不把军事化列入预算,她如愿意,不需多少年便能工巧匠自己人的繁荣打下基础,并可成为东方贸易中不可缺的国家。”历史证明,日本的非军事化的确为其经济的腾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六十年代的越南战争,日本接下美国大量的武器订单,赚取了大量外汇,经济发展速度可谓一日千里。
【菊与刀读后感3000字】推荐阅读:
《菊与刀》读后感10-21
《城南旧事》读后感3000字06-06
学记读后感3000字09-07
《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10-05
3000字骆驼祥子读后感07-10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3000字05-23
甲午风云3000字观后感09-14
百团大战观后感3000字10-13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3000字09-18
《西游记女儿国》观后感3000字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