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溶解(推荐9篇)
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本节课的教材呈现了三个活动:(1)食盐在水中溶解了;(2)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3)过滤实验。首先,观察、记录物质的溶解需要一定的等待时间;其次,过滤是学生首次接触的实验,在学生操作前肯定要进行细致的讲解和演示,因此若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不可能在35分中内完成如此大的课堂容量。
于是,我将教材中的前两个活动合二为一,将三个活动变为两个:(1)食盐、沙、面粉溶解了吗(2)过滤实验。将食盐、沙和面粉放入烧杯的实验一起展开、一起汇报,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同时,大大节约了课堂的时间。
二、视频播放代替教师演示。
过滤实验的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溶解本质的理解,因此我对过滤的讲解内容准备的非常充分。但在第一个班级进行实验演示时,有一个坐在后面的同学提出“看不清”的问题,比如:玻璃棒指向三层滤纸的那边、漏斗下端要靠着烧杯内壁等等注意事项,学生只能听,而看不清楚。
于是,我在接下来3个班级的教学中,引入了视频,通过视频演示滤纸的折法以及过滤的操作。因为视频播放,录制的时候镜头可以拉近,所以学生十分清晰地看到了滤过的整个过程。
我们不能死板地认为只有教师演示的实验才是最真实的,必要的时候用视频代替,有时候会有更好的效果。
三、实验准备的重要性。
判断物质是否溶解的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通过观察颗粒。对于面粉,许多学生在搅拌后看到其分散在水中,就会误认为是溶解了;但面粉不像沙,要观察到其沉在杯底,静置的时间需要很久。
因此,我在课前不单单要准备好过滤装置、烧杯、沙、食盐、面粉和玻璃棒,还要准备静置好后的面粉与水的混合液,在汇报面粉是否溶解时适时展示,利于学生观察面粉在水中的状态是更接近于食盐还是更接近沙。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一种良好的组织形式, 这样的形式满足了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 发挥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在实践中, 小组合作探究的效果不尽人意。对于小学生合作讨论或操作时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 有些观察讨论不得要领等, 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导学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导学关键问题的实践研究, 希望寻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导学方法, 使小组成员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学会倾听、表达、讨论, 增强成员的集体责任感, 建立起小组成员之间信任、协作的团队探究能力。
2 研究模式:“两实践-两反思”模式
3 教学内容: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各种各样的岩石”
4 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
(1) 建立岩石的初步概念;岩石是各种各样的, 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2) 岩石可以按照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
(3) 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2) 过程与方法
(1) 在课堂中以小组合作形式, 运用感官对岩石进行直接的观察, 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并能描述自己观察的岩石。
(2) 能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2) 让孩子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情感。
5 研究过程
1) 第一次教学。
环节一:石头展览会。
你们的的岩石都带来了吗?把它放入盘中。看看这些石头都是岩石吗?与同学分享一下“你的岩石是从什么地方收集到的?它有什么特点?”
先在小组内说说再在全班交流。
环节二:观察岩石。
老师也带了6种岩石, 分别编上了1-6号, 请每个小组选择4颗岩石进行观察, 并填写两张“观察记录单”和两张“气泡图”。小组内可以分工。
环节三:给岩石分类。
各种各样的岩石虽然各不相同, 但是它们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你发现了吗?如果让我们给它们分分类, 你准备怎么分类? (按颜色、按形状、按透光性……)
把你们的分类结果填在“岩石分类记录表”上。
【课堂发现】
可取之处:教师能按照教材的要求设计教学活动, 提出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达到的目标。
问题发现:
(1) “石头展览会”一开, 学生就兴奋地看自己和同学的石头, 有的忘记了老师提出的三点分享要求, 有的或者分享前两点, 而重点“说说它有什么特征”说得很简单。
(2) 观察岩石小组合作没有开展起来, 学生一人拿一块岩石自己观察, 怎样填写记录单也感到困难。
(3) 给岩石分类小组有讨论, 但是分类结果的表述记录不规范。有的学生对分类不太了解, 一个也分成一类。
自我反思:
(1) 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比较喜欢玩, 对于老师的口头要求记得不很牢。
(2) 观察4颗岩石填写四张记录 (其中两张气泡图) 任务比较重, 学生不知具体该怎样合作。
(3) 孩子的认知水平为小学四年级上期, 对于完全空白分类记录表, 自己组织语言表达分类情况, 有一定难度。
教研组讨论后改进办法:
(1) 将小组岩石分享的三点内容出示一张幻灯片, 对于重点的第3点改变颜色, 增大字号。
(2) 将观察4颗岩石改为着重观察2颗岩石, 合作的方法建议组内再分成两组, 3人观察一颗, 填写记录单, 然后再交换观察, 补充记录。
(3) 分类记录表改为填空式, 语言部分老师写出来, 学生主要填分类的关键字如:颜色, 和分类结果岩石的序号。
2) 第二次教学改进。
主要展示环节:
环节一:石头展览会。
那么这些天然的石头都有哪些特点?我们来开一个石头展览会, 老师让你们带的岩石都带来了吗? (屏显)
看看我们所带来的都是岩石吗?
你是从什么哪里得到的?
和同学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环节二:观察岩石。
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的岩石收好, 我们来观察老师给大家带的6种岩石 (屏显:建议合作学习方法) 。
–小组先选择2颗岩石。
–3名同学观察一颗, 完成记录表, 另外3名或2名同学观察另一颗, 填写气泡图。
–记录完成后, 组内关键交换岩石和记录单, 进行补充和讨论。
环节三:给岩石分类
虽然每块岩石都有各自独特的特征, 但是不同的岩石之间还是有些相似之处, 如果把这六块岩石分分类, 你们准备怎么分? (按什么标准分, 分成哪几类)
主要观察点:
【课堂发现】
可取之处:
(1) 小组内学生分享自己带的岩石知道该说的要点了。
(2) 小组观察岩石有了合作的气氛。
(3) 分类记录表填得也比较快了。
问题发现:
小组观察岩石活动时小组合作是有了, 但是探究性比较少, 就是按照老师板书的颜色、花纹、透光性等观察方面去观察, 再记录。主动发现的意识不明显, 不强烈。
自我反思:
老师包办得比较多, 怕学生没有想到一些观察方法 (如刻划) 和观察方面 (如岩石是颗粒状还是层状) , 因此在介绍观察方法时就尽可能地告诉了具体的观察方法, 和每种观察方法下应观察到哪方面的特征。
教研组讨论后改进办法:
引导观察方法时不将观察的方面写出来, 只是引导一下, 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看哪些组观察得多, 记录得多。然后小组汇报时再全班补充, 老师写出观察的方面。并进行表扬评价。
6 总体小结与反思
经过两次实践两次反思和对“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导学关键问题”的初略研究, 我对科学课的小组学习教师导学方法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第一, 小组合作学习是由教师设计教学、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活动, 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一种教学活动,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对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不甚了解, 因此教师不仅要思考整节课的教学设计, 还要根据教学要求设计出相应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这样在小组热热闹闹的背后才有实质的活动过程, 学生才有合作的体验和收获。第二, 科学课小组合作还要体现探究的特点, 因此在思考小组合作的内容方面要设计探究的内容, 活动既有老师要求的程序, 又有过程中的探究。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更有兴趣。第三, 为了激励学生的探究能力, 还可以适当引入竞争机制, 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换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修订稿)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四年级科学《溶解的快与慢》评课稿
今天就金老师执教的《溶解的快与慢》一课,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金老师的这节课,整体的教学思路十分清晰,对于如何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学生本来就有非常丰富的生活经验,以此为基础,金老师以具体情境引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性经验,启发学生去思考、猜测,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通过“搅拌是否能够加快溶解”“怎样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加入的水要怎样”“加入的盐要怎样”“是否搅拌”等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实验的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设计实验,动手实践,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过程,之后提升难度,让学生小组讨论设计水温或颗粒大小的实验,在设计过程中,进一步渗透对比实验的思想。
【教材分析】 《溶解的快与慢》是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内容。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依赖于三个主要因素:物质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液体是否被搅动。本课从“搅拌对溶解的影响”这个对比实验入手,到学生自行设计“怎样加快溶解”的研究,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怎样加快水果糖的溶解,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分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测假设——验证实验——获得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溶解”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在前几课的溶解实验中,学生也能注意到溶解的快慢问题,想到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溶解的快慢。怎样让食盐溶解得快一点?学生比较容易想到的是搅拌,因为前面几节课的实验中多次使用了搅拌的方法,他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经验。因此,对于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学生很自然地会注意到。但是,由于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学生设计验证方案的时候,教师要适当地点拨。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
设计“怎样加快方糖溶解”的实验,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探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搅拌加快溶解的方法。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
烧杯、玻璃棒、冷水、热水、冰糖、食盐、水果糖、记录表。【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如果你的家里来了客人,这位客人非常喜欢喝冰糖水,那么怎样才能让客人快速地饮用上冰糖水呢?
教师演示:把一块冰糖放入盛有半杯水的玻璃杯里。提出问题:这样就可以把冰糖水送给客人喝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冰糖水没有完全溶解,水没有变甜。教师提问:那么你们有什么办法让冰糖溶解地更快吗? 学生:讨论猜测回答,如搅拌、用热水、弄碎等办法。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其实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者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今天我们就来一同研究溶解的快与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出示课题:溶解的快与慢
二、“哪一个溶解的快?”(探究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1页,仔细阅读相关内容。
1、教师:出示一份 10g的食盐,老师把它放在这杯水中,请大家来想想办法,怎么样才能使食盐在杯子中溶解的快一点呢?
2、生猜测。
3、教师: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对还是错?(做实验)
4、教师:那可不可以三种方法一起试?(不行)那么我们先来探究“搅拌”能否加快溶解。
5、实验一:搅拌对溶解的影响
(1)要做这个实验,我们需要几个烧杯?(2个)对了,因为我们要做的是一个对比实验,等下一杯要搅拌,一杯不能搅拌(不同条件)。
(2)如果要公平的比较搅拌和不搅拌能否加快溶解?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哪些条件?(相同条件)(3)师生小结:(PPT出示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相同条件:水的多少,食盐的多少,烧杯的大小,水的温度,放食盐的时间 不同条件: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师提示:只有一个不同条件)
两组实验中,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方法称为对比实验。(4)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温馨提示:
①在两个杯子中倒入同样多的、冷热相同的水,在两杯水中同时放入同样多的食盐,其中一个杯子的水静置不动,另一个杯子的水用小棒不停地搅拌,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②实验时,声音要小一点,不要影响其它组。③实验结束后,坐端正。
④填写“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一”。
(5)引导学生交流实验过程中的发现,比较搅拌和不搅拌的区别。教师:同学们,你们的研究的结果是:搅拌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吗?(6)小结:搅拌能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6、实验二:温度对溶解的影响
(1)教师:如果要研究溶解的快慢与水的冷热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应该怎样实验?在实验中,应该让哪几个条件相同,哪几个条件不同?(2)学生自主实验,填写“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二”,教师巡视指导。(注意不要被热水灼伤)
(3)交流比较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得出结论。
(4)小结:食盐在热水里溶解比在凉水里溶解得快,热水能加快溶解。【该部分实验选择前几课多次用到的食盐作为观察材料,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两组实验强调只改变一个条件,为第二部分的实验设计提供示范。】
7.实验三:弄碎物体对溶解的影响(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
实验器材有哪些?注意对比试验中的相同条件与不同条件、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最终得出结论:弄碎能够加速溶解。
三、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
1、提问:把一块水果糖放入水中,怎样才能加快溶解呢?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教师演示并提问。
2、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说明理由。
(在上一个实验的基础上学生会提出搅拌;改变水温;将方糖捣碎等实验方法。)
3、实验要怎么做?
2(1)搅拌实验:拿出两个杯子,都装满纯净的水,温度必须相同,每个杯子里各放入一块水果糖,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2)改变水温的实验:一杯冷水,一杯热水,水量相同,每个杯子里各放入一块水果糖,并且都不搅拌。
(3)将水果糖捣碎的实验:准备两块糖块,糖块的大小要一样,捣碎其中的一粒糖块,把两种糖块放在水温、水量一样的杯子中都不搅拌,看它们有什么变化。实验注意事项:
①使用热水时要注意安全
②可以数1、2、3同时放糖块。
③把糖块放在白纸上敲碎,注意尽量别让糖溅出去,把所有的糖都放入杯中。
4、学生分组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1)搅拌可以加快溶解;(2)热水可以加快溶解;(3)捣碎可以加快溶解。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意义的探究活动,教师必须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而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学习情境。对学生而言,只有具有问题性,才是问题情境。儿童具有探究问题的天性,当儿童处在一个使他感到困惑的环境时,就会本能地开始探究,这就是探究活动的起源。向学生呈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本能地产生一种想知道“怎么回事”的冲动,学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感受、发现问题,同时吸引学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但是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四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对于对比实验的设计还是比较困难,所以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否则放手让学生去讨论、设计,只会降低探究的有效性,花大量的时间而没有有价值的结果。】
四、总结:
1、教师:通过以上几个实验,我们了解了哪些因素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呢?
2、师生共同总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水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板书设计】 溶解的快与慢
影响物体溶解快慢的因素有: 1.物体颗粒的大小 2.水的温度 3.水是否被搅动 教学反思:
1、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在小组里进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吸收和学习别人的观点,从而构建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竞争意识,也让他们学会了怎样和别人相处和分享研究的成果。
2、本节课的目的是想让学生了解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通过让学生设计“怎样加快方糖 3 溶解”的实验方案,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由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生活习惯,体验探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3、本课最大的难点就是自行设计对比实验,并用对比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先由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设计出第一个实验方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然后再放手由学生自行探究科学的方法,充分发展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在分析中说理,在补充中完善,逐步明白了如何来控制单个变量,使问题迎刃而解。后面的实验我让学生自主设计,这一过程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学生后面的验证实验顺理成章,边实验边记录了现象,稍稍整理后进行了汇报,用事实说服了大家,实验获得了成功,同时学生发现,尽管研究的问题不一样,但方法却相同,那就是每种对比中只允许一个条件不同,从而更好的理解了对比实验的实质,发现了对比实验的设计技巧,加深了认识。
4、在上课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1)有些地方做得不够严谨,如:没有让学生规范搅拌的动作,导致有些学生直接把糖碾碎了。
期中测试卷(教育科学出版社)
一、填空(50分,每空2分)
位号
1、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和()、()座和降水情况、()和()。
2、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
号
3、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考场()、()。
4、某些固体物质溶解在水里,能够形成()、()、()的溶液。
5、水除了能溶解()和()之外,还能少量地溶名姓 解()、()等气体。
6、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和()班 三部分。()的温度最高,()的温度最低。
7、盐能够()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出来。年级
8、汽水的气体是通过()或()溶解的。
二、判断。(30分,每题3分)
1、教室内的温度和教室外的温度不一样。()
2、一天当中,中午温度高,早晚温度低。()
3、雨量器是测量风速的装置。()
4、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5、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相同的。()
6、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
7、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8、食盐在搅拌的情况下比不搅拌的情况下,溶解要快。()
9、酒精是容易挥发的和燃烧的液体,酒精在灯外燃烧,可用湿布或沙土扑灭。()
10、面粉在水中放置一会后,颗粒会消失。()
三、名词解释(8分)
1、积云——
2、溶解——
四、简答题(12分)
1、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答:
2、画天气现象。
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 在引导学生理解了爬山虎的脚究竟是怎样爬山后, 正准备转入对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学习, 此时, 一个学生举手质疑:“老师, 平常我们都说一步一步地走, 为什么作者不说爬山虎的脚‘一步一步’爬, 而说‘一脚一脚’爬呢?”当时我虽感突然, 但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准确性的契机, 于是, 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预设, 转而关注学生的质疑, 从而生成了一段精彩的教学。
[课堂回放]
师:不着急, 读读课文, 从课文中找找依据。
生:因为爬山虎是用脚爬的, 所以作者说“一脚一脚”爬了。
生:人也是用脚走路的呀!那我们人走路能说“一脚一脚向前走”吗?
生:因为文章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 所以要写“一脚一脚”爬。
(显然质疑的学生没有被说服)
师:同学们, 大多数动物的脚生来是两只或四只, 这辈子也只能有两只或四只了, 而爬山虎呢?
生:哦, 我知道了, 爬山虎的脚能一只一只长出来!
生:爬山虎不像大多数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走, 而是长一只脚就扒住墙, 往上爬一步。
生:爬山虎是爬一步就“长一脚”。
师:所以, 爬山虎要想往高处爬, 就必须怎么样?
生:就必须要不断地长出新脚来!
师:对了, 爬山虎就是这样爬一脚长一脚, 长一脚再爬一脚的。你们看, 作者的用词多么准确啊!
[教学评析]
叶澜教授认为: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 每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所以, 教师不仅需要课前的精心预设, 当面对课堂上的突发问题时, 还要能用自己敏锐的捕捉能力, 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及时地将其纳入课堂预设的轨道, 加以引导, 巧妙利用, 变“突发问题”为“生成与建构”, 重新设置开放的、适应学生需求的教学流程, 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从有序 (预设) , 到无序 (生成) , 再到有序 (采取相应的对策) 的教学平衡, 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上述案例中, 教者善于倾听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亮点, 面对“突发问题”不是冲耳不闻, 置之不理, 而是及时抓住这一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 果断调整教学预设, 适度“放大”突发的疑惑, 引导学生围绕“爬山虎的脚为什么不是‘一步一步’爬, 而是‘一脚一脚’爬”这一有价值的问题, 深入读书、思考、议论, 让学生于潜心会文、品读交流中,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 加深对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的印象, 从而成就了课堂不曾预设的精彩。
片断二:品味“白描”
[课堂回放]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将作者描写爬山虎外形的语句勾画下来。
(生读文, 勾画出相关语句。生勾画完后, 师指名读出此段第3~5句。)
师:读读这几句话, 请评价一下作者写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作者写得很清楚, 他既写了脚长在什么位置, 又写了脚的样子和颜色。
生:我觉得作者写得很形象, 他把那些枝状的细丝比作了蜗牛的触角。
生:读了这些句子, 我好像都看到爬山虎的脚了。
……
师:同学们很会欣赏, 作者的确将爬山虎脚的特征很准确地写出来了, 正如刚才一位同学说的, 读了他的描写, 我们眼前似乎出现了爬山虎脚的形象。现在, 我们就依据作者的这段描写把爬山虎的脚画出来好不好?
生:好! (很期待)
师:谁来画?
(指名一生到黑板前准备画。)
师:现在全班同学为他读作者描写爬山虎的脚的语句, (对画画的同学) 请你根据我们读的文字来作画, 好吗?
(全班同学读第三自然段3~5句, 一生画。)
师: (对画画的同学) 好了, 谢谢你!同学们看看, 他画的对吗?我们应该用什么来检查他画得对还是不对呢?
生:用书上写的句子来检查。
师:很好, 现在我们就一句一句读, 一处一处检查他画得对不对。
(生读一句就对照所画的“脚”检查一处, 并评价对错。)
师:这位同学画得基本正确, 请问你以前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
生:没有。
师:那你怎么能把它画出来呢?
生:我是根据大家读的句子画的。
师:哦, 原来是作者的描写帮了你的忙。如果没有作者如此准确的描写, 要画出爬山虎的脚还真不容易呢!现在让我们再读读这几句话, 欣赏一下作者的描写吧!
(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再次感受作者描写手法的简练、准确、朴实。)
师:作者在描写爬山虎脚的外形时, 抓住了脚的特征, 先写脚长的位置, 接着写脚的样子, 最后写脚的颜色。作者这种刻画事物的写法就像是中国画中的工笔白描, 笔墨不多, 却在我们的头脑中准确勾勒出了爬山虎脚的形象, 值得我们写文章时学习和借鉴。你们想把这段描写背下来吗?
生:想!
师:那好, 现在开始背吧, 如果你看着黑板上这副“脚”的图来背, 可能会背得更快!
(大多数学生果然很快背下来!)
[教学评析]
加热和冷却是四年级科学单元的第三课。该模块是一个实验密集型单元,重点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大胆的想象力和许多其他科学能力。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我开发的本课教学目标是:情感态度和价值关注科学技术的理解是反复试验和不断进步的进步。科学知识是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方式。科学探究是通过实验,识别物体的热膨胀和收缩现象。教学过程的设计重点是查询沟通。因此,在课程的准备和准备设备和教学中,我必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并努力让学生有手足,体验探索的机会。首先,我问学生:什么当物体被加热和冷却时发生?关注本课的主题,学生讨论了这个问题。我也知道有多少学生知道加热和冷却。然后我要求学生做糖和蜡烛加热和冷却实验来探索冷和热对物体形状的影响。这个实验是非常成功的学生做的,看到的现象特别清楚,总结得出的结论是特别准确的。然后我也引导学生探究冷热对物体体积的影响。我首先通过戒指制作了一个铜球 在实验(原来是一个学生团体实验,因为没有酒精加热,不得不改变老师演示),效果非常好。学生的结论也是准确的。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液体和气体是否也具有热膨胀和收缩的性质。最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换加热和冷却对象在生活中做什么事情来巩固本课的内容。在课后,我回顾了本课的整个准备过程和教学过程,我的感觉是:nn1,理解的教材和掌握情况较好.nn2,教学特例小心谨慎。nn3,小组实验设备准备得很好,并且pre-class已做过测试checknn4,整个教学过程流畅.nn5,本课的学生都有丰收,达到目的。从本课中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需要发展.nn7,学生加强训练的能力.nn8,在一些领域他们有待提高。nn简短的,完成了一课,有一个收获的教训。不管是好还是不足。优势继续推进,不足以纠正。人们总是在反思进步,在反思增长。
《天气》单元
1我们关心天气
活动记录:
1.下雨、刮风、有霜、多云等
2.今天是晴天,天边有一些淡淡的云。早上比较冷,要穿厚厚的外套。有微风,能看见国旗在飘动。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4)√。
2.填图。大雨——穿雨鞋、带雨伞、不能晒衣服、小河流水急、凉、潮湿。
2天气日历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选择题。(1)C(2)B(3)B
2.××√
3.(略)
3温度与气温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4风向和风速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
2.选择题。(1)B(2)A(3)A(4)C
5降水量的测量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4)√
2.选择题。(1)C(2)B(3)C(4)C
6云的观测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4)√(5)×
2.选择题。(1)C(2)C(3)A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数据填写,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第三题需按具体观测数据来判断(4)×(5)√
单元练习
1.判断题。(1)√(2)√(3)√(4)×(5)√(6)×(7)√(8)×(9)√(10)×
2.选择题。(1)B(2)C(3)B(4)A(5)A
3.(略)
4.选择。雨天、有雾、寒冷、层云、西风、大风。
5.(略)
《溶解》单元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活动记录:
不搅拌
搅拌后
放置一会儿
过滤后
食盐
颗粒慢慢变小
颗粒慢慢消失
颗粒消失
没有出现颗粒
沙
不变
不变
不变
沙留在滤纸上
面粉
不变
分散在水中
沉淀在水底
面粉留在滤纸上
课堂练习:
1.选择题:(1)C(2)A(3)D(4)A
2.玻璃棒、铁架台、漏斗、烧杯。
3.阅读资料:(1)B(2)B
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活动记录:
1.(略)
2.面粉
沙
食盐
高锰酸钾
能否看见颗粒
能
能
否
否
分布是否均匀
否
否
是
是
是否有沉淀出现
有
有
否
否
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否
否
能
否
是否溶解
否
否
是
是
课堂练习:
(1)C(2)B(3)C(4)C(5)A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活动记录:
1.(略)
2.胶水
醋
酒精
食用油
进入水中后的状态
沉入水底
分散
分散
浮在水面
在水中怎样扩散
慢慢扩散
很快扩散
很快扩散
不扩散
充分搅拌或振荡后的状态
分散在水中
均匀分散在水中
看不见
浮在水面
是否溶解
是
是
是
否
课堂练习:
选择题(1)
C(2)A(3)C(4)C
资料阅读:(1)√(2)√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活动记录:
1.物质
50毫升水溶解物质的分数
溶解能力的比较
食盐
食盐的溶解能力强
小苏打
2.(1)我发现注射器里的液体偶尔会冒出一些小气泡;(2)我发现注射器里的液体冒出的许多气泡;(3)我发现注射器的小气泡又消失了。
5。溶解的快与慢
活动记录:
1.(1)搅拌-快;不搅拌-慢;(2)冷水-慢;热水-快
课堂练习:
2.(1)×(2)√(3)×
6。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活动记录:
实验材料:水、烧杯、筷子、食盐。
研究步骤:(1)在烧杯里倒入100毫升冷水;(2)往烧杯里加入2克食盐,用筷子搅拌到溶解为止。(3)重复第二步,直到水不能溶解食盐为止。(4)每次加食盐时,把食盐的重量加起来。研究结果:一杯100毫升水能溶解约36克食盐(实际数据为准)。
课堂练习:
选择题。(1)三种方法均可,提倡AB两种方法(2)
A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活动记录:
1.再加一些水,因为水能溶解食盐,水越多能溶解的食盐就越多。(或者:搅拌,因此搅拌能加快溶解)
2.食盐会分离出来,因为食盐溶解需要水,水少了,食盐就多出来了。
3.食盐颗粒
浓盐水的结晶颗粒
颜色
白
雪白
形状
颗粒
粉状
大小
大
小
其他
课堂练习:
选择题(1)C(2)A(3)C(4)C。
单元练习
1.选择题。(1)B(2)C(3)C(4)C(5)B(6)B(7)B
2.判断题。(1)√(2)√(3)×(4)√(5)√(6)×(7)×
3.能溶解于水的物品:食盐、白糖、肥皂、高锰酸钾、酒精、蜂蜜、洗手液、洗发水;
不能溶解于水的物品:石头、面粉、塑料、菜油、水银、胶水。
4.填图。从上到下:外焰、内焰、焰心、灯芯、酒精。
《声音》单元
1听听声音
活动记录:
1.走路的声音、读书的声音、讲话声、鸟声、风声等
2.实验器材
轻轻击打时对声音的描述
重一点击打时对声音的描述
大音叉
声音轻、弱
声音重、强
小音叉
比大音叉音高
比大音叉音高
大铁钉
声音清脆
音高不变,声音更强,持续时间变长长
中铁钉
声音比大铁钉高一点
同上
小铁钉
声音比中铁钉还高
同上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活动记录:
物体名称
使物体发生的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我的发现
锣
敲击
发声时锣面轻微振动,摸上去麻麻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鼓
敲打
鼓面上下振动
钢尺
拨动、敲击
上下振动
橡皮筋
拨动、弹
来回振动
桌子
敲击
桌面上水杯里的水晃动
水
流动、滴落
水面出现波纹
课堂练习:
1.选择题。(1)B(2)C(3)C
2.判断题。(1)√(2)×(3)√
3声音的变化
活动记录:
1.实验操作
振动幅度
声音强弱
轻轻拨动钢尺
小
弱
用力拨动钢尺
大
强
2.杯子序号
1号
2号
3号
4号
预测
第一次实验
低
较低
较高
高
第二次实验
低
较低
较高
高
第三次实验
低
较低
较高
高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
(4)√
2(1)高→低;(2)低→高;(3)低→高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活动记录:
1.略
2.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长,振动越慢,音高越低;伸出桌面部分短,振动越快,音高越高。
5声音的传播
活动记录:
传声物体
铝箔
木尺
棉线
尼龙绳
能否听到音叉的振动
能
能
能
能
能否感受到音叉的振动
能
能
能
能
哪种材料传声效果好
好
好
一般
一般
课堂练习:
选择题。(1)B(2)A(3)A(4)C(5)C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活动记录: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橡皮膜的振动情况
我们的猜测
实际的观察
声音的制造点到耳膜的距离相等
橡皮膜上方制造的声音较强
振动明显
橡皮膜上方制造的声音较弱
振动不太明显
制造声音
强弱相同
接受的声音离橡皮膜较近
振动明显
接受的声音离橡皮膜较远
振动不太明显
我们的发现
声音能够引起橡皮膜振动,距离越近越明显,声音越强越明显
课堂练习:
连线。
耳道——传递声波到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7保护我们的听力
活动记录:
摇的力量轻一些、在发声罐里加棉花、包上棉布、慢慢地摇,等。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4)√(5)√
单元练习
1.填空。
(1)树叶、小虫子等;汽车、铃等;(2)声带、翅膀;(3)强(或大、响)、弱(或小、轻);(4)高、低;(5)波(或声波)。
2.判断题。(1)√(2)×(3)√(4)×(5)×
3.选择题。(1)A(2)C(3)C(4)B
4.连线。
听到的声音高----拨动拉得较紧的橡皮筋,鼓皮振动得快,弹拨伸出桌面距离短的尺子
听到的声音低----拨动拉得较松的橡皮筋,鼓皮振动得慢,弹拨伸出桌面距离长的尺子
听到的声音强----用力敲击锣
听到的声音弱----轻轻敲击锣
5.高→低;低→高。理由:敲击试管时,振动的物体是玻璃和水,水越多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吹试管时,振动的物体是空气,空气越多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
《我们的身体》单元
1身体的结构
活动记录:
1.略
2.头、颈、躯干、上肢、下肢。打篮球:手、腿、头部、腰等。
课堂练习:
判断题。(1)√
(2)×
(3)√
(4)√
(5)√
2骨骼、关节和肌肉
1.判断题。(1)×(2)√(3)×(4)√
2.连线。骨骼—塔身,挖掘机,台灯;肌肉—挖掘机;关节—挖掘机,天线,活叶
3.选择题。(1)C(2)C(3)B
资料阅读:(1)B
(2)C
(3)A
3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填空。(1)氧气、二氧化碳;(2)气体交换、氧气、二氧化碳;(3)(略)
2.判断题。(1)×(2)√(3)√
(4)√
4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填空。(1)肺、血液、心脏
2.判断题。(1)×(2)√(3)√(4)√(5)√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
(5)×
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活动记录:
原有状态
短时间咀嚼后
长时间咀嚼后
食物的状态
固体米饭
软软的流质
更软,带甜味
课堂练习:
1.连线。牙齿—咬碎食物;舌头—搅拌作用;唾液—湿润食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2.判断题。(1)√(2)×(3)×(4)√
3.保护口腔的行为:(2)(4)(5)
资料阅读:(1)√
(2)×
(3)√
7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4)√(5)√(6)×(7)√(8)√(9)×
2.填图。早起早睡,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睡前不吃零食,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不挑食不偏食。
单元练习
1.填空:(1)实验、阅读资料
(2)支气管、肺
(3)氧气,二氧化碳
2.判断:(1)√
(2)√
(3)√
(4)×
(5)√
(6)√
(7)×
(8)√
3.选择:(1)A
(2)C
(3)A,B
(4)C
(5)C
4.简答:
(1)(例)与平静状态相比,运动后的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都增加了。人体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运动所需的氧气需要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所以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都需增加。
(2)使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灵活、肺活量增大、心脏更强健、……
(3)(略)
综合练习
1.选择题。(1)C(2)B(3)A(4)C(5)B(6)C(7)A(8)B(9)A(10)C
2.判断题。(1)√(2)√(3)√(4)×(5)×(6)√(7)√(8)×(9)×
北
东北
西北
西
东
东南
西南
南
4.高
低
5.简答题:
(1)溶解水的物质:食盐、洗衣粉、味精。不溶解于水的:沙、面粉、食用油
(2)加热、粉碎、搅拌。
(3)空气——听诊器——空气——耳
“听听周围的声音”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认真倾听,感受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能感受到它。
“描述你听到的声音”板块,通过用科学的词汇将听到的声音描述出来,并能对声音进行简单分类。通过对声音的描述,可以了解学生对声音原有的认识,激发学生想要更多的了解声音的问题,为后面声音问题的研究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对学生来说非常熟悉。他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声音的存在,这对本课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生活基础。
对于声音,虽然学生非常熟悉,但并没有真正思考过关于声音的问题。没有思考过他们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这些声音又是通过什么物体发出来的,这是本节课学习的障碍。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可以感受到它。
2.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 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 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于与同伴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难点:能根据听到的声音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 教师:班级记录表、微课视频资料和课件PPT。
小组: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导课:导入新课(预设3分钟)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半分钟的时间仔细听听我们周围的声音。
提问:都能听到什么声音呢?(预设:读书声、脚步声……)2.教师总结:是呀,只要我们仔细地、用心地倾听,你肯定能听到很多声音,声音无处不在。这个单元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声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听听声音》。(板书课题)二、探索:倾听周围的声音(预设27分钟)(一)活动一:听声、描述声音 [材料准备:课件微课视频材料、作业本、班级记录表] 1.课件播放声音,仔细听听,你能听到哪些声音呢?(要求学生:①教室内保持安静;
②把听到的声音记录在作业本中。)2.研讨: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来的? 预设:鸡叫声、猫叫声、风声…… 3.描述声音:你能描述听到的声音吗?(教师播放微课视频,学生观看)通过视频,你学会用科学词汇来描述我们听到的声音了吗?(预设:鸟叫声: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4.小组交流:看了微课后,把你听到的声音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5.反馈交流:教师将学生反馈的信息记录在“我听到的声音”班级记录表中。
6.教师总结: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总能听到一些悦耳的或刺耳的声音,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一进行研究。
(二)活动二:声音分类 [材料准备:“我听到的声音”班级记录表] 1.提问:请大家看我们的班级记录表,这些都是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你能给这些声音分分类吗? 2.讨论:小组内讨论分类标准。
3.反馈:(提示学生按动物发出的声音、自然界的声音和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分类。)4.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声音方面的知识或问题呢?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一下吧!三、拓展:听一段乐曲(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课件PPT音频] 1.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声音,请大家看大屏幕,会唱的同学可以边听边唱。(播放音频)2.手势比划:学生根据边唱曲谱边唱边用手势比划音符的高低。
3.强弱变化:学生边唱音符边打拍子,感受曲子中声音的强弱变化 4.教师小结:声音有强弱变化,这些强弱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视听体验。我们将在后面的学习中,逐一了解声音的魅力。
【板书设计】 1.听听声音 高、低、强、弱 动物发出的:
悦耳、刺耳 自然界发出的:
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聆听周围的声音,需要学生边听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表格旁边的科学词汇供声音描述时参考的,学生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描述。
3.表格下面的选择,需要在学生学习完整节课后使用。
4.科学阅读部分作为这节课学习的补充进行阅读学习。
【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不能用来描述声音的是()A.高、低 B.强、弱 C.多、少 2.无论在任何地方,我们总能听到声音。()A.正确 B.错误 3.下列声音中,()属于人为制造的声音。
A.海浪声 B.歌声 C.风声 二、简答题 食品保鲜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用哪些方法可以使一个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呢?试着写出3种方法。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材简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教学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继《听听声音》之后,进行的又一项关于声音的研究。当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我们观察一个发声物体时,我们常常看不到这个物体的振动。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多个物体发声时的状态,为学生提供观察发声物体振动的机会。
聚焦板块围绕“这些声音是怎样发生的?”这个问题,开展全班讨论,了解学生对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前概念。
探索板块,主要通过两个活动,实践揭示声音的本质。活动1:观察橡皮筋发出声音的状态,初步理解“振动”的含义,并初步在物体发出声音和物体的振动之间建立联系;
活动2:观察钢尺、鼓、音叉等更多物体发声时的状态,进一步确认振动与物体发声的关系,物体振动时会发出声音,停止振动时就不会发出声音。
研讨板块,先通过问题引导研讨,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突出科学的本质。然后猜测吹竖笛的时候是什么在振动,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振动的认识。
拓展板块,以阅读资料《我们的发声器官》来介绍人的发声器官声带,以及声带的发声原理,拓展学生的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对声音的产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物体由于振动产生声音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他们觉得敲打、碰撞、摩擦……是物体发出声音的直接原因,他们关注的是什么动作使物体发出了声音,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缺乏深入的探究声音现象的本质。所以在设计整个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理解水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状态,并记录下来。
2.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 1.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
2.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科学技术随时都影响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提出自己的观点,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概念。
难点:能尝试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观察到物体发声时在振动的证据。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锣、演示台、记录单等。
小组:1面鼓、1把钢尺、1根固定在模板上的皮筋、1个音叉,栓有细绳的 乒乓球、若干个泡沫粒和1个装有水(占水槽深度的2/3)的水槽、《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导入新课(预设4分钟)1.同学们,我们不时的听到各种声音,我们自己也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课题)2.大家对于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有自己不同的想法,那我们先来看看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二、探索:物体怎样发出声音(预设发出声音20分钟)(一)活动一:研究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材料准备:橡皮筋、橡皮筋固定架、学生活动手册] 1.请大家拿出橡皮筋,请大家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搓揉皮筋……皮筋能否发出声音? 2.轻轻弹拨皮筋、横向拉动皮筋,皮筋能否发出声音? 3.为什么拉伸皮筋时没有发声,而弹拨皮筋却能发出声音?请大家用对比方法研究一下,皮筋发声的时你看到了什么? 将皮筋发声时的状态用文字或示意图的方法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4.小组活动后交流:
(1)是不是只要我们对物体用力,物体就能发出声音呢?(2)同样是对皮筋用力,为什么拉伸皮筋时没有发声,而弹拨皮筋却能发出声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3)皮筋发声时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用手势来比画一下吗?(请学生上台演示)5.小结:在力的作用下,皮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称为振动。
6.皮筋在发声时振动,不发声时不振动,那么现在你认为皮筋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你们同意吗? (二)活动二:其他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材料准备:钢尺、鼓和音叉、水槽、栓有细绳的乒乓球、若干个泡沫粒、学生活动手册] 1.教师出示钢尺、鼓和音叉:刚才我们研究了皮筋发出声音时在振动,那么其他物体在发出声音时是否也在振动呢?(1)与学生一起依次演示它们的发声方法。
钢尺--轻轻拨动(注意放在桌面的一端要压紧)鼓--轻轻敲击 音叉--敲击上方(2)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3)汇报交流:钢尺能明显观察到振动,鼓和音叉振动不明显。
2.音叉和鼓振动不明显,你打算怎样进一步来收集鼓和音叉在发声时振动的证据呢? (1)教师出示水槽、栓有细绳的乒乓球、若干个泡沫粒:思考一下,可以借助以上辅助材料证明音叉和鼓在振动吗?想到了就来领取材料,并补充记录。
(2)学生借助辅助材料,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证明音叉和鼓的振动。
(3)汇报交流:音叉、鼓在发声时也在振动。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锣、竖笛] 1.通过刚才的观察研究,你认为物体怎样发出声音的?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你的想法?(1)教师播放尺子、橡皮筋、音叉和鼓的慢动作视频,你能说说它们在发声时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了吗?(振动)(2)这些物体停止振动后,还会发出声音吗? ①出示锣,师生合作演示:让锣发出声音,发声时锣有没有在振动? 如果正在发声的锣停止振动,声音会怎么样? ②这说明了什么?你们是怎么想的? ③小结:看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
2.教师出示竖笛,让学生吹一吹。
①提问:吹竖笛的时候,是什么在振动呢? ②小结:空气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四、拓展:我们的发声器官(预设3分钟)1.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器 官,猜猜它在哪儿? 2.阅读教科书上的资料,汇报交流收获。
五、小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预设3分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怎么振动的? 【板书设计】 2.物体怎样发出声音 方法 敲 力的作用 打 重复地 物体振动 拨 往返运动 弹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可以用恰当的词语描述现象,也可以用图画的方式表示振动。
2.表格中“我的发现”,需要在学生通过观察其他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再研讨归纳后填写。
3.表格下面的选择,需要在学生学习完整节课后使用。
4.科学阅读部分作为这节课学习的补充进行阅读学习。
【作业设计】 1.声音是由物体__ __而产生的。
2.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声,这是因为钢尺没有()。
A.受到力 B.断裂 C.振动 3.我们平常听到蚊子“嗡嗡”声,是由蚊子的()振动引起的。
A.口器 B.翅膀 C.触角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材简析】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的第三课。教材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聚焦。教材通过让同学们听鼓声,观察鼓面振动,提出今天的核心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第二部分:探究。通过对比真空和空气状态下同学们的声音体验,知道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通过比较靠近桌面听到的声音和不靠近桌面听到的声音,知道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通过观察音叉在水中的现象,听在水槽璧上的声音,知道声音也能在水中传播。第三部分:研讨。通过几个小问题,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加深对于声音在物质中传播途径的掌握和理解。第四部分:拓展。通过制作土电话,玩土电话的活动,让同学们加深对于声波的理解,感知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变化,但由于声波的不可见性,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仍然很难理解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而振动又可以引起周围物体的振动,从而使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同时也很难理解声音的传播能穿过空气等物质。虽然很多学生知道“声波”这个词,但对于真正描述什么是“声波”,“声波”的特征等,这部分概念仍然是空白的,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声音能够在空气、固体、水中传播。
2.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效果不同。
3.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科学探究目标 1.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
2.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科学态度目标 通过实验设计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在实验过程中,能积极大胆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效果。
难点: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能简单地描述声音的传播方式;
对比实验中对条件的控制等。
【教学准备】 教师:鼓、多媒体课件,有条件的准备真空仪(闹钟、抽气机等)。
小组:音叉(敲击小锤)、水槽、声音传播的观察记录、土电话(棉线、一次性纸杯)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导入新课(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鼓] 1.敲鼓,说说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2.鼓声是怎样传到你耳朵里去的呢?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有什么变化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来研究学习。出示课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二、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预设20分钟)(一)活动一:空气传播声音 [材料准备:视频,有条件的准备真空仪(闹钟、抽气机等)] 1.同学们,这是一个真空仪,这个是电铃,我们把电铃打开。现在我们把玻璃罩戴上,还能听到声音是吗?让我们把真空仪打开,慢慢抽干里面的空气,注意听。(没有材料用微课代替)2.大家还能听到声音吗?为什么? 3.小结: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通过空气这个媒介,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二)活动二:声音在固定中传播 [材料准备:无] 1.教师敲击桌面,听到桌面的敲击声了吧。敲击声是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现在请我们同桌之间,进行一个小实验。(实验要求通过课件出示)(1)同桌之间保持安静,一个同学抓挠桌面,一个同学听,抓挠桌面的声音。
(2)听的同学侧耳靠近桌面,另一个同学继续抓挠桌面。
(3)比较贴近桌面听到的声音和不贴近桌面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4)同学之间互换角色,再进行上述实验。
2.学生分组活动,并填写记录单。
3.汇报交流:贴着桌面听到的敲击声和不贴着桌面听到的敲击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4.小结:声音能够在桌面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更加容易。(声音通过桌面这样的固体媒介,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三)活动三:声音在液体中传播 [材料准备:每组1根音叉、水槽] 1.声音能够在空气中,固体中传播,那么在液体中能传播吗?我们可以怎么来进行探究呢? 2.实验指导,通过课件出示:
(1)把音叉放到水面上的时候,应等到水面平静之后。
(2)轻轻敲击音叉,同时轻轻地用敲击后的音叉去接触水面。
(3)重点观察水面是如何波动的?把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出来。
(4)听一听声音,感受下声音有什么不同。
3.讨论:水是怎么传播声音的?(指向声波)4.小结:水面的波动是从振动的音叉开始,逐渐向四周传播,声音能够在水中传播。(声音通过水这样的液体媒介,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三、研讨: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预设8分钟)1.通过上述的活动,我们知道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 2.为什么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沟通呢? 3.为什么听铁轨就能判断火车有没有开来? 4.钓鱼时,我们可以大声说话吗?为什么? 5.小结:声音可以在空气、固体和水中传播,没有媒介是不能传播声音的。
四、拓展:做个“土电话”(预设7分钟)[材料准备:土电话材料,包括纸杯两个、绳子一根] 1.出示一个土电话。请同学试试效果,然后制作。
2.分组实验:玩土电话游戏。
(1)说话人的声音的大小以听话人不能直接听到为宜。
(2)连接两个“话筒”的线应拉紧。
(3)两人彼此交换听和说。
3.交流现象,并思考:声音是怎样从“土电话”的一端到达另一端的? 4.用“妙妙圈”模拟声音波的传播。(微课)五、总结: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预设2分钟)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板书设计】 声音的传播 声音能够在空气、固体、水中传播。
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效果不同。
声波 → 物体振动 → 声音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倾听声音时要注意提醒学生保持安静。
2.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3.活动后小声交流观察到的现象,给出自己的解释。
4.表格下面的选择,需要在学生学习完整节课后使用。
5.科学阅读部分作为这节课学习的补充进行阅读学习。
【作业设计】 1.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A.波 B.气流 C.直线 2.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钟罩里的闹钟铃声()。
A.越来越轻 B.越来越响 C.不变 3.在水中敲击两块石头(不接触水槽壁),我们能听到“砰砰”的敲击声,这个实验能够证明()。
A.水不能传播声音 B.水能传播声音 C.无法确定 【资料阅读】 有趣的自来水管敲击实验 在水管的一端敲击水管,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两次或者三次的敲击声,这是由于声音在不同的物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导致的,另一端的人听到的是声音通过钢管、水、空气分别传来的声音。声音在钢铁中每秒传播5200米,在水中每秒传播1500米,在空气中每秒仅能传播340米。可见,如果水管中无水,敲击水管另一端,传播介质是空气、水管,我们就可能听到2次声音。如果水管中有水,传播介质为空气、水、水管,我们就可能听到3次声音。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判断水管中是否有水。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并以声波的形式进行传播。本节课要研究耳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 聚焦板块,通过“耳朵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呢?”这一问题的思考讨论,从而了解学生原有的认识。
探索板块,向学生介绍耳的结构,让学生推测耳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它们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通过学生的活动了解耳郭的作用,及模拟记录鼓膜在远近、强弱不同声音作用下振动的状态。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进一步理解耳的结构和功能。对耳郭和耳膜结合实验说出他们的理解。通过观察听诊器,了解其工作原理。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耳朵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它的外部特征以及它是一个重要的人体听觉器官等一些浅显的知识上。至于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都有什么作用,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大部分学生不清楚。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
2.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传递给耳蜗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模拟自制的鼓膜在远近、强弱不同声音作用下振动的状态,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
2.通过体验活动感受耳郭的作用。
3.能初步利用简单的表格来记录和整理实验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对自制鼓膜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实验时的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耳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初步了解对于鼓膜的保护。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模拟自制的鼓膜在远近、强弱不同声音作用下振动的状态,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
难点:耳的各部位结构及功能。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耳的结构”挂图或耳的结构模型,塑料杯、大于塑料杯口的薄橡胶(气球皮)、橡皮筋、音叉(或锣等能发出声音的器具)、少量的细沙或碎纸屑,听诊器。
小组:A4纸、学生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聚焦:导入新课(预设3分钟)1.引导:我们生活在一个奇妙的世界,每天都要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为什么我们能听到这些声音呢,这主要和我们身体的哪个器官有关?(耳朵)2.提问:对于耳朵,你想了解一些关于它的什么知识呢?(预设: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板书)二、探索:耳的结构及作用(预设22分钟)(一)活动一:观察耳朵的结构图 [材料准备:“耳的结构”的挂图或模型等。] 1.出示挂图或模型,提问:你发现耳有哪些结构呢?谁来说说看? 2.学生交流耳的结构。
3.追问:那么你认为这些耳的结构有什么作用呢? 4.小结:是呀,耳的这些结构都有各自的作用,缺一不可。它们是我们能听到声音的关键所在。
(二)活动二:感受耳郭的作用 [材料准备:A4纸或大书本等。] 1.学生小组活动:通过用纸卷成“喇叭”的活动了解耳郭的作用。
2.交流:借助“喇叭”听到的声音更清楚,更响亮。
3.小结:耳郭能更好的帮助我们收集声音。
(三)活动三: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 [材料准备:塑料杯、大于塑料杯口的薄橡胶(气球皮)、橡皮筋、音叉(或锣等能发出声音的器具)、少量的细沙或碎纸屑、活动手册等。] 1.学生用气球皮、塑料杯、橡皮筋等制作鼓膜模型。
2.观察1:当保持音叉与气球皮距离不变时,用强弱不同的力敲打音叉,观察气球皮振动幅度。记录在活动记录表内。
3.观察2:用相同大小的力敲打音叉,改变音叉与气球皮的距离,观察气球皮的振动幅度。记录在活动记录表内。
4.交流:发现用力强时,气球皮振动幅度大;
距离近时,气球皮振动幅度大。
5.小结:声音能够引起气球皮的振动,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明显,距离越近,振动幅度越明显。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0分钟)(一)研讨一: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识?你认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 1.学生反馈交流:我们对耳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新的认识,还了解了鼓膜的作用。
2.小结: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传递给耳蜗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二)研讨二:耳郭与纸喇叭在聚集声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 [材料准备:听诊器] 1.交流:耳郭与纸喇叭能帮助更好的收集声音。
2.观察听诊器,了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3.小结:听诊器头的薄膜能够帮助收集声音,胶管和听筒起到更好的传播声音的作用。
四、拓展:兔子的耳朵(预设2分钟)兔子有着长长的耳郭,能收集到各方面的声音,只要有风吹草动,立刻撒腿就跑。这对长耳朵就是它们逃避灾难的法宝。
五、小结: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预设3分钟)1.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
2.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传递给耳蜗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板书设计】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音——外耳——中耳——内耳——大脑 耳郭 鼓膜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表格中我的发现,需要在学生通过对现象的理解后总结出。
3.表格下面的选择,需要在学生学习完整节课后使用。
4.科学阅读部分作为这节课学习的补充进行阅读学习。
【作业设计】 1.鼓膜的特点是()。
A.薄而有弹性 B.厚而有弹性 C.薄而没有弹性 2.我们将手放在耳后,并朝声音发出的方向,这是为了增强耳朵中()的作用。
A.鼓膜 B.耳道 C.耳郭 3.在用气球皮、口杯、橡皮筋做模拟鼓膜振动实验时,气球皮模拟的是()。
A.耳蜗 B.听小骨 C.鼓膜 5.声音的强与弱 【教材简析】 声音的强弱是声音的一个重要属性。在本课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将用不同的力度拨动他们熟悉的钢尺和橡皮筋,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探索影响物体发出强弱不同声音的本质。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物体振动幅度不同时发出的声音的强弱不同,从而认识物体的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是在学生收集了多种物体振动幅度不同时,发出声音强弱也不同的信息对比中实现的。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声音已有了基础性的认识。他们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传播并且人耳如何接收,也学会了对多个发声物体进行观察、记录,寻找规律。那为什么我们会听到各种强弱不同的声音呢?这些强弱不同的声音又是怎样产生的,同样也是四年级学生非常乐于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将“物体的振动状态”与“发出声音的强弱”联系起来是本课的重点,借此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并且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就越大;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就越小。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使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物体振动幅度的不同,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与我们的身边的各种现象密切相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难点:能如实观察并记录物体的振动幅度,并与发出的声音强弱相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一段音频(可在计算机上播放)、教学课件。
学生:1把钢尺或塑料尺、1根两端固定了的橡皮筋、1面鼓和鼓槌、几粒黄豆、学生活动单,(以小组为单元,材料充足,可2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聚焦:声音的强弱是怎么形成的(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一段音频] 1.感受音量的小游戏。教师播放一段鼓乐,里面有轻重不同的鼓声。学生伸出手臂,当听到比较弱的鼓声时,放低手臂;
当听到比较强的鼓声时,抬高手臂。(预设:通过这个小游戏感受到声音强弱的变化)2.教师指出,声音的大小不同也成为声音的强弱不同。提问:声音的强弱是怎么形成的呢?(预设:学生会提到和用力大小有关)3.揭示课题:声音的强与弱(板书)二、探索:不同物体发出强弱不同声音时的变化(预设15分钟)(一)探究钢尺、橡皮筋、鼓面振幅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材料准备:每组2把钢尺、1根两端固定了的橡皮筋、1面鼓和鼓槌、几粒黄豆、学生活动单] 1.出示尺子,提问:怎样让钢尺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教师揭示“音量”的概念。
2.学生相互合作,先尝试让钢尺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再进行观察发出不同声音时钢尺自身的变化。交流后出示“振动幅度”的概念,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上台来画一画看到的振幅情况,最后统一用“ ”来表示物体的振幅大小。
3.出示活动单,明确活动要求。组内合作,依次观察并记录尺子、橡皮筋、鼓发出强弱不同声音时的振幅大小。(教师需要提出重复实验的重要性,让学生多做几次再记录。)振动物体 振幅大小(可用示意图表示)声音强弱 钢尺 轻轻拨动 用力拨动 橡皮筋 轻轻拨动 用力拨动 鼓面 轻轻击鼓 用力击鼓(第5课 活动单内容)(二)探究小泡沫球与振动音叉的关系 [材料准备:音叉、线、铁架台、棒槌、小泡沫球] 1.出示悬挂式装置,将小泡沫球用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在小泡沫球旁放置一个音叉。
2.教师演示,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音叉,观察小泡沫球的变化。学生尝试解释现象。
3.发现:当音叉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振动幅度就不同,带动泡沫球的振动幅度也就不同。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0分钟)1.学生反馈交流:钢尺、橡皮筋、鼓发出强弱不同声音时的变化。并能通过多次的观察对比,将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联系起来。
小结: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提问:在生活中还能举出哪些事例能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预设:学生能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提到音叉等发声物品都具有这些特点。)四、拓展:人耳为什么能听到强弱不同的声音(预设5分钟)1.围绕“人耳为什么能听到强弱不同的声音?”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预设:联系到上节课,学生容易想到鼓膜的作用。若学生仅提到强弱不同的声音,使得鼓膜振幅大小不同,教师需要追问“各种强弱不同的声音是直接引起鼓膜的振动吗?”,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人耳听到声音,必须是振动物体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在不断地带动下最终鼓膜附近的空气振动引起鼓膜的振动。)小结:因为物体振动幅度不同,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幅度也不同,传入我们耳中的声音强弱不同。
【板书设计】 6.声音的强与弱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就越小;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就越大。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完成表格后,可组织学生组内进行对比、分析,根据问题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业设计】 1.先轻轻拨动钢尺,再用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
A.变强了 B.变弱了 C.变轻了 2.与轻轻拨动橡皮筋相比,用力拨动橡皮筋后,它的振动幅度()。
A.变小了 B.没有变化 C.变大了 3.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关系? 答: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
振动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弱。
6.声音的高与低 【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中的第6课,是在学习了第5课研究了声音的强弱的有关内容后,继续研究声音的另一个属性——音高。敲击钢片琴和吹口琴都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并通过观察,学生们可以猜测到音高可能跟物体的长短、薄厚有关。学生将采用改变钢尺发声部分长度的方法,让钢尺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来发现物体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时,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揭开音高的秘密。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而振动的幅度决定着声音的大小,学生研究声音时,已经开始将听到的声音与物体的振动联系起来。在本课,学生将通过多种探究活动,去认识声音的另一个基本属性——音高。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描述尺子伸出桌外长度的不同时,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情况,提高学生进行有根据的推测和科学操作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科学技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钢尺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以及振动快慢的变化。
难点:推测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并能用所学知识作出合理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一把尤克里里 小组:一个钢片琴、一把口琴、一把螺丝刀、1把钢尺、1 本厚的硬皮书、《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
(预设1分钟)[材料准备:一把尤克里里] 1.在上课前,老师先考考大家的耳朵。接下来我会弹2个音,请你听一听这2个音有什么变化?(拨弹尤克里里,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第2组。(拨弹尤克里里,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2.接下来老师弹一组高低不同的声音,请你听听是从低到高还是从高到低变化的。(老师用尤克里里拨弹一组高低不同的声音。)3.声音有高低和强弱的变化,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声音的强弱变化与振动幅度有关,那么高低不同的声音又是怎样产生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声音的高低。【板书:1.6 声音的高与低】 二、探索:(预设9分钟)[材料准备:每组一个钢片琴、一把口琴、一把螺丝刀] 1.请大家拿出钢片琴,试着让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思考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预设:敲击不同长度的钢片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2.接着拿出口琴,怎样让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口琴高低不同的声音又是怎样产生的? 3.大家见过口琴内部吗?请各小组小心拆开口琴外壳,看看它的内部结构,一边吹一边找它的发声部分在哪。
4.口琴的内部结构:由外壳、音格、金属板组成。金属板上是口琴的发声部分——簧片,当我们吹或吸气时,口琴的簧片会振动起来发出声音。
5.请你仔细观察,比较钢片和簧片,思考声音的高低与钢片、簧片有什么关系?(预设:簧片和钢片的长短不同,导致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越长的声音越低,越短的声音越高。)6.我们发现,钢片、簧片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钢片、簧片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板书:
物体越长 声音越低 物体越短 声音越高】 7.那么高低不同的声音又与振动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用钢尺来研究与振动的关系。
二、探索: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每组1把钢尺、1 本厚的硬皮书、《学生活动手册》] 1.用钢尺该如何研究呢?怎样让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预设:改变伸出桌面的长度)2.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它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高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你先进行预测,并说说理由。(预设:伸出桌面越长,声音越低,伸出桌面越短,声音越高。)3.那么它的振动情况又会怎样变化呢?我们需要通过实验寻找规律。实验前,老师有几点提示:
n 按长度变化顺序依次拨动钢尺,寻找规律 n 从侧面观察钢尺的振动情况 n 为了保证公平,每个长度尽量按压到相同的幅度 n 重复实验至少3次 4.最后,请大家把实验结果记录到《学生活动手册》中。接下来就开始实验吧!5.学生相互合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0分钟)1.学生反馈交流:通过实验发现,不同长度的钢尺,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振动的快慢也不同。
2.究竟谁振动得更快?我们可以利用手机“慢动作”拍摄功能,看看放慢32倍后结果如何。(播放微课)3.通过以上实验,你认为高低不同的声音与振动有什么关系? 【物体越长 板书:振动越慢 声音越低 物体越短 板书:振动越快 声音越高】 4.练习:观察下图中的编钟、钢管、音叉,推测他们发出的声音高低将会怎样变化?并说说理由。
【板书设计】 6.声音的高与低 物体越长 振动越慢 声音越低 物体越短 振动越快 声音越高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根据你所使用的钢尺的长度来确定,课件内的长度仅供参考。
2.有条件的可以给每组 4 把钢尺,更便于学生观察比较。并按照学生 活动手册中提示的记录方法进行记录。
【作业设计】 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探索尺子音高变化时发现,尺子伸出桌面越长,()。
A.振动越快,音高越高 B.振动越慢,音高越低 C.振动越快,音高越低 D.振动越慢,音高越高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的是音高的是()。
A.“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 B.“你的声音很高,我听得很清楚。” C.“请勿高声喧哗。” D.“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3.右图是一个弦乐器——尤克里里,它 可以通过一只手在按弦区按弦,另一只手在 按 弦 区 拨 弹 区 ① ② 拨弹区拨弦来发出声音。当我们拨弹同一根 弦时,手指按住①位置发出的声音和②位置 发出的声音()。
A.①位置高 B.②位置高 C.因为是同一根弦,所以一样高 D.无法判断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而振动的幅度决定着声音的大小,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改变物体振动的方式可以改变它产生的音高和音量。本节课学生将通过弦乐器发现更多影响物体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因素。
聚焦板块通过玩乐器,初步体验初步体验弦乐器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引出研究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
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发现影响弦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不同因素。通过探索活动学生会发现,弦的粗细会影响弦发声的高低,弦越粗,发出的声音越低,越细发出的声音越高;
弦的振动部分长短会影响弦发声的高低,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弦的松紧会影响弦发声的高低,弦越松,发出的声音越低,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弦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弦的音高和弦的粗细、长短、松紧都有关系。
【学情分析】 不少学生在乐器的过程中,已经有了这样的经验:拨动不同的弦,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手指按压再不同位置拨动弦,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甚至有的学生还知道了可以通过改变弦的松紧,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但是,对于具体是什么因素影响物体发声的高低,学生的认识不明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物体长短粗细的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也就不同:短而细的物体发出的声 音高,长而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就低。弦乐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造出来的。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物体能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现象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能对影响物体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因素进行假设,说明理由。并通过反复的观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发现物体音高变化的规律。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对影响物体发出音高变化因素表现出探究兴趣,并提出假设。
2.能通过探究活动解决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影响弦乐器音高的因素 难点:设计能让弦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尤克里里。
小组:尤克里里、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 [材料准备:尤克里里] 1.出示尤克里里,简单介绍,教师弹奏乐曲。学生欣赏。
提问:你们知道尤克里里是怎样发声的么? 提问:揭题:我们可以怎样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预设:拨动不同琴弦、按琴弦的不同位置、转动弦的松紧)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弦的发声规律。
二、探索一:影响弦音高不同的因素有哪些?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材料准备:尤克里里] 1.出示实验器材,提问:我们可以怎样来研究? 2.出示实验要求及记录单:
1、仔细观察、思考,完成你的预测。
2、根据推测在乐器上反复试弹,验证推测。
3、根据实验结果,完成记录单。
3.学生相互讨论,试验,观察体会其中的现象并记录。
研讨一:实验发现 1.学生反馈交流:影响弦音高不同的因素有哪些? 小结:弦的粗细、弦振动部分的长短、弦的松紧 2.提问:弦的音高变化有什么规律?你是怎样研究的? 小结:拨动不同琴弦,我们发现弦的音高和弦的粗细有关,弦越粗,发出的声音越低,越细,声音越高;
拨动同一根琴弦,我们发现:弦的音高和弦的长短有关,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越短,声音越高。转动琴准,我们发现:弦的音高和弦的松紧有关,弦越松,发出的声音越低,越紧,声音越高。
探索二:设计弦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1.提问:怎样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有规律的变化? 2.学生相互讨论,反复弹拨试验,设计方案。
研讨二:实验发现 1.学生反馈交流: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有规律的变化的方案。
小结:1.由粗到细,手指依次拨动不同粗细的琴弦。2.从上往下改变手指按在同一根琴弦上端的位置,另一手拨动琴弦。3.一手缓慢转动弦准,另一手拨动同一根琴弦。4.拨动不同琴弦,手指按住琴弦不同位置。
三、总结: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揭示课题:提问:怎样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板书)2.学生尝试总结。弦的音高和弦的粗细、长短、松紧都有关系。
【板书设计】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影响因素:
音 低 高 弦的粗细 粗 细 弦的振动部分长短 长 短 弦的松紧 松 紧 【作业设计】 1.在弹奏尤克里里前,小明发现弦的声音偏低于标准,他可以采用哪种方法来调节()A.转动弦准使弦更紧 B.转动弦准使弦更松 C.两种方法都可以 2.影响乐器发声高低的因素有()A.弦的粗细、长短 B.弦的松紧 C.A、B都会影响 3.在拨动尤克里里琴弦时,手指按在弦上的位置越往下,发出的声音越()A.高 B.低 C.不变 8.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教材简析】 《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最后一课,该内容适合运用工程设计思维进行教学。教材分两部分内容:设计自己的小乐器;
设计和制作自己的小乐器。这两部分内容如果都要展开,一节课的时间是不够的,于是尝试着运用STEM的理念与工程设计的思想,通过创设情境把项目要求、自主实践及交流反思这几个环节融合在一起,最终希望孩子初步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的过程,建构起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一概念,同时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起来。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课内完成“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的任务,实践部分应该是足够的。安排学生们在课内充分思考、充分讨论,要求必须有一个具体可实施的做小乐器的计划,鼓励他们及时完成简易“设计图纸”,能完成制作和调试,最终把小乐器改进,让它演奏出动听的乐曲。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科学探究目标 1.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过程。
2.通过口述、图示等方法表达自己的设计和想法,能从交流中提取信息改进自己的小乐器。
科学态度目标 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利用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可以改变我们听到的声音高低,并演奏悦耳的音乐作品。
【教学重难点】 能够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不同的材料及工具。
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小乐器并画出草图。
【教学准备】 弹拨类制作:组装纸板、皮筋、琴码 打击类制作:烧杯(500ml)、水、勺子 吹奏类制作:试管、水 小乐器设计单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启发谈话,直接导入课题。
1.图片出示几种常见的小乐器。
你认识它们吗?这些都是什么小乐器?它们是怎样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启发学生思考:我想做什么原理发声的小乐器、选择什么材料实现。)2.听一段《欢乐颂》乐曲,今天我们就一起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来演奏这首曲子。(出示课题)二、明确任务,探讨评价标准 1.问题:想要完成这个任务,小乐器必须满足哪些标准? 能发出声音→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能发出有规律的声音(在基本准确的音阶上)可先出示三大类小乐器的制作所需材料 问题:怎样让橡皮筋/烧杯/试管发出声音?——皮筋振动/烧杯与水共同振动/空气柱振动 怎样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改变皮筋松紧/改变烧杯中的水量/改变空气柱长度 怎样确认发声是否在准确的音阶上?——借助调音器(电子屏)梳理标准:
1.设计图与小乐器成品相一致 2.能发出接近音阶的音高声音 3.便于使用,能演奏《欢乐颂》 4.制作精美,成本节约 5.分工合作,卫生整洁 出示材料,(1)6根皮筋、组装纸板、琴码均为免费,若要增加材料需要购买。
(2)烧杯(500ml)、勺子(金属勺)、水(1200ml)均为免费,若要增加材料需要购买。
(3)试管、水(100ml)均为免费,若要增加材料需要购买。
2.明确任务分配(3分钟)(1)小组讨论确定三大类小乐器的设计制作小组:你想做弹拨类、打击类、吹奏类这三类中的哪类乐器?小组确定选择材料:用你选择的材料和工具,画一画设计图。你打算怎样让它演奏出1、2、3、4、5等的音节?画出示意图。
(2)分享两个小组的设计。
问题:你更喜欢哪个小组的设计?为什么?有哪些优点?(找到不足,针对问题,自己思考、与人讨论,尝试解决问题。大胆设计乐器草图,让教学的难点在小组的交流、合作、探讨和老师的适机点拨中得到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为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乐器提供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二)制作与调试小乐器 1.学生制作我的小乐器。
(1)各组根据设计图,小组内几个同学分工制作,初步制作小乐器。同时小组内进行交流,边制作边调试。
(2)制作成的小乐器,能否用它试着演奏《欢乐颂》,看看它能否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3)调整和校对小乐器的音准,让它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乐器。
小组内分工合作。制作小乐器时不能大声喧哗,不能影响到他人。制作时要注意安全,注意小乐器美观度。
(学生开始制作,学生进行制作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可以进行教学辅导,同时老师更应该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所展现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评价鼓励,对其他的同学起榜样示范作用。)做完后组内自我交流。
2.交流分享:问题:在制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是如何解决的?完善我们的小乐器。
三、展示:自制小乐器展示会。
根据评价标准,完成小组自评。
请得分较高的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并演奏《欢乐颂》。
四、拓展:小结延伸 1.同学们,我们还可以怎样改进我们的小乐器? 2.看一看:这些都是其他同学制作的小乐器。利用家中可以得到的材料,做一做其他类型的小乐器吧!课外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其他类型的小乐器。
【板书设计】 8.制作小乐器 黑板上贴上学生制作小乐器的设计图 【作业设计】 课外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其他类型的小乐器。
《制作我的小乐器》学习单 【项目名称】制作我的小乐器 【活动器材】选择相应材料,在()内打“ √ ”。
()纸板、琴码、橡皮筋 ★()烧杯、勺子、水 ★()试管、水★ 【过程记录】 1.探讨成功制作完成小乐器的标准。【评价标准】见反面 2.利用所给材料,设计你的小乐器,画出设计简图。
组号:
提示:图文结合 有标注更清晰 【制作步骤】 1.利用调音器调试所选材料,找到对应音高时材料的量,使它的发声更规律。
音高(唱名)1(dou)2(ruai)3(mi)4(fa)5(sao)音名 C D E F G 橡皮筋长度(厘米)(琴码之间)烧杯内水量(ml)试管内水的高度(厘米)确定几组长度/水量/高度后可利用图表推测下一个的数据哦。
2.根据我们的设计图小组合作完成乐器的制作,并不断完善。
3.尝试吹奏《欢乐颂》。
【解释交流】 1.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哪些问题?我们是如何来解决的? 2.我们还可以怎样改进我们的小乐器? 【小组自评】 利用评价表进行打星评价 设计制作小乐器的标准:
1.设计图与小乐器成品相一致 2.能发出接近音阶高低的声音 3.便于使用,能演奏《欢乐颂》 4.成本节约 5.制作过程中,小组成员有分工有合作 1.根据成果与图纸相对照,完全一致得5星。
2.完成一个音阶可以拿到一颗星,完成5个可以拿到五星,类推。
3.便于演奏,方便操作得5颗星。
4.在给定材料外,每份橡皮筋或水会增加一块钱成本。不增加成本的小组得五星,每增加1元,减1星。类推。
5.分工明确,注个人卫生和实验卫生得5星。
【成果展示】 1、优秀小组成果展示 2、思考,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利用今天这样的方法自制其它类型小乐器吗? 《声音》单元复习【教材简析】 《声音》单元是四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共8课,第1课让学生知道可以用强、弱、高、低、悦耳等科学词汇来描述声音;
第2课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第3课说明了声音需要通过物质进行传播,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
第4课,学生通过对耳朵结构的学习,了解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第 5 课和第 6 课,学生们通过多种探究活动,认识了声音的两个基本属性——音量和音高;
第 7 课,学生通过弦乐器发现更多影响物体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因素,在对这些影响音高因素了解的基础上,第 8 课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小乐器,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 声音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既具体又抽象的存在,通过《声音》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解开心中关于声音问题的疑惑,用不同的装置做实验,并发现他们听到的声音和他们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关系,他们对声音的理解会得到不断加深,科学探究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用语言来描述他们的发现,同时配上简单的图表,进行归纳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进行科学解释的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进一步巩固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的传播、音量与音高等相关知识。
科学探究目标 学会单元复习的一般方法,会从单元中提取关键科学概念,并能用所学解决相关科学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自觉进行复习整理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巩固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的传播、音量与音高的的相关知识。难点:从单元中提取关键科学概念,并能用所学解决相关科学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单元回顾 师:我们先一起回顾一下本单元学了些什么。
(教师与学生一起根据单元课时安排进行逐一回顾,并提炼每一课的学习重点)1.出示第一课重点后,请学生用关于声音的科学词汇对某种声音或某个场景进行描述。
2.说一说:我们是通过哪些证据证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吗?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4.我们是怎么来模拟鼓膜的振动的?描述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
5.我们可以通过怎样实验发现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音量与物体振动幅度有怎样的关系? 6.我们可以通过怎样实验发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音高与物体振动快慢有怎样的关系? 7.说一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 8.说一说:自己制作的小乐器是怎样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
二、概念整理 提炼本单元重点概念: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音量、音高(利用课件,再次巩固重点科学概念)三、运用检测 根据课件出示,逐一解决两个问题。(见作业设计)四、答疑、练习1.师:关于本单元的学习,你还有哪些存在疑惑的地方?(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引导、解答)2.完成课堂作业本单元练习部分习题。
【板书设计】 《声音》 产生:物体的振动 传播:需要物质 气体、液体、固体 强弱——音量 振动幅度 大→强 小→弱 高低——音高 振动快慢 快→高 慢→低 【作业设计】 1.在看电视时我们会根据需要调节(),这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
A.音量 B.音高 C.幅度 D.快慢 2.下图是一位同学自制的排箫,他想让其中一根管子发出更高的声音,他可以()。
【四年级科学上溶解】推荐阅读:
四年级科学溶解教案11-01
四年级科学上教学计划11-16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科学试卷分析06-21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计划12-04
四年级科学上册试卷07-28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09-18
科学四年级上册课件11-03
四年级科学教案下册11-27
三年级科学上教案06-27
五年级上科学总结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