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寒假作业

2025-0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二数学寒假作业(推荐7篇)

高二数学寒假作业 篇1

y=±

C.y=±

D.2. “2b=a+c“是“a,b,c成等差数列”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命题“若a>b,则a2>b2”的否命题是“若a<b,则a2<b2”

B. 命题“若a>b,则a2>b2”的逆否命题是“若a≤b,则a2≤b2”

C. 命题“∀∈R,cosx<1”的否命题是“∃x0∈R,cosx0≥1”

D. 命题“∀∈R,cosx<1”的否命题是“∃x0∈R,cosx0>1”

4.△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若a2+b2﹣c2=ab,则角C为()

A. 30° B. 60° C.120° D. 150° 5. A.

等于()

B.

C.

D. ﹣6.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

A. 6 B.,则目标函数z=2x+y的最小值是C.

=()

D. 1 7.设Sn为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8a2+a5=0,则 A. ﹣11 B.

﹣8 C.5 D. 11 8.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n2+n,则数列{ A. B.

}的前9项和为()

D.

C.

9.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a>b,c<d,则a﹣c<b﹣d C. 若a>b>0,c<0,则>< 10.已知双曲线C:

B. 若a>b>0,c<d<0则ac<bd D. 若a>b>0,则a﹣a>b﹣b

=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

|,|OP|=|OF2|(O为坐标原点),则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满足|PF1|=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A. 3 二.填空题 B.

C. 5 D.

11.已知tanα=,则tan2α= .

12.△ABC中,AC=,BC=,∠B=60°,则∠A= .

13.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n,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 .

14.已知抛物线C:y2=4x的焦点F,点P为抛物线C上任意一点,若点A(3,1),则|PF|+|PA|的最小值为 .

15.已知正数a,b满足2a+b=ab,则a+2b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

16.△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sinB=bcosA.(1)求角A的大小;

(2)若b=1,△ABC的面积为,求a的值.17.已知p:∀x∈R,x2+mx﹣m+3>0;q:∃x0∈R,x02+2x0﹣m﹣1=0,若p∧q为真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8.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a1=4,S4=30.(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设bn=an•2n+1,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

19.已知函数f(x)=(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2)若f(x.)=,求cosα的值. 20.如图,某学校准备修建一个面积为2400平方米的矩形活动场地(图中ABCD)的围栏,按照修建要求,中间用围墙EF隔开,使得ABEF为矩形,EFCD为正方形,设AB=x米,已知围墙(包括EF)的修建费用均为每米500元,设围墙(包括EF)的修建总费用为y元.

(1)求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及x的取值范围;

(2)当x为何值时,围墙(包括EF)的修建总费用y最小?并求出y的最小值.

21.已知F1(﹣c,0),F2(c,0)分别是椭圆M:右焦点,且|F1F2|=2,离心率e=

=1(a>b>0)的左、(1)求椭圆M的标准方程;

(2)过椭圆右焦点F2作直线l交椭圆M于A,B两点. ①当直线l的斜率为1时,求线段AB的长; ②若椭圆M上存在点P,使得以OA,OB为邻边的四边形OAPB为平行四边形(O为坐标原点),求直线l的方程.

数学寒假作业(文科)2

一、选择题

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若ac>bc,则a>b B. 若a2>b2,则a>b C. 若a>b,c<0,则 a+c<b+c D. 若<,则a<b 2.若命题“p∧q”为假,且“¬p”为假,则()

A. p或q为假B.q假C.q真D.不能判断q的真假 3.不等式≤0的解集为()

A. {x|﹣2<x≤3}

B.{x|﹣2≤x≤3} C.{x|x<﹣2或x>3} D.{x|﹣2<x<3} 4.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正数,且a3•a9=2a52,a2=2,则a1的值是()

A. B.

C.

D. 2 5.若不等式x2﹣ax+a≤1有解,则a的取值范围为()

A. a<2 B. a=2 C. a>2 D. a∈R 6.在△ABC中,a,b,c分别为角A,B,C所对的边,且ccosA=b,则△ABC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斜三角形 7.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 命题“若m>0,则方程x2+x﹣m=0有实数根”的逆否命题是“若方程x2+x﹣m=0没有实数根,则m≤0”

B. “x=1”是“x2﹣3x+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命题“若xy=0,则x,y中至少有一个为0”的否命题是“若xy≠0,则x,y中至多有一个为0”

D. 对于命题p:∃x∈R,使x2+x+1<0;则¬p:∀x∈R,均有x2+x+1≥0 8.在△ABC中,若C=90°,三边为a,b,c,则 A.(,2)B.(1,]

C.(0,的范围是()]

D. [,] 9.若函数y=2x图象上存在点(x,y)满足约束条件m的最大值为(),则实数 A.

10.如图,椭圆B. 1 C.

D. 2(a>b>0)的左、右顶点分别是A,B,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若|AF1|,|F1F2|,|F1B|成等比数列,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A. B.

C.

D.

二、填空题 11.(5分)若关于x的不等式x2﹣4x+a2≤0的解集是空集,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12.(5分)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为 .

13.(5分)已知双曲线C:的率心率为 .

14.(5分)已知双曲线C经过点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15.(5分)若x∈(1,+∞),则y=x+的最小值是 .,渐近线方程为y=±x,则双,点P(2,1)在C的渐近线上,则C,则z=2x+y的最大值

三、解答题 16.(12分)已知a,b,c分别是△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且c2=a2+b2﹣ab.(1)求角C的值;(2)若b=2,△ABC的面积,求a的值.

17.(12分)已知命题P:不等式a2﹣4a+3<0的解集;命题Q:使(a﹣2)x2+2(a﹣2)x﹣4<0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的实数a,若P∨Q是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8.(12分)在数列{an}中,已知a1=2,an+1=4an﹣3n+1,n∈N•.(1)设bn=an﹣n,求证:数列{bn}是等比数列;(2)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

19.(12分)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1,前n项和为Sn,且S1,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bn}为递增的等比数列,且集合{b1,b2,b3}⊆{a1,a2,a3,a4,a5},设数列{an•bn}的前n项和为Tn,求Tn.

20.(1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0),点B在直线l:x=﹣1上运动,过点B与l垂直的直线和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M.(1)求动点M的轨迹E的方程;

(2)过(1)中轨迹E上的点P(1,2)作轨迹E的切线,求切线方程.

21.(14分)如图,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F1、F2为

. 其左、右焦点,过F1的直线l交椭圆于A、B两点,△F1AF2的周长为(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求△AOB面积的最大值(O为坐标原点). 高二文科数学寒假作业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ACCAB. DCABC 二.填空题

11.12..13. 2n.14. 4.15. 9.

三.解答题 16.解:(Ⅰ)asinB=bcosA,由正弦定理可得sinAsinB=sinBcosA,∵B是三角形内角,∴sinB≠0,∴可解得:tanA=,A是三角形内角,∴A=.

=

=,(Ⅱ)∵b=1,S△ABC=∴可解得:c=4,∴由余弦定理可知:a2=b2+c2﹣2bccosA„(9分)=1+16﹣2×1×4×=13„(11分)

∴a=„(12分)

2217.解:p:∀x∈R,x+mx﹣m+3>0,则△=m﹣4(3﹣m)<0,解得﹣6<m<2;

q:∃x0∈R,x02+2x0﹣m﹣1=0,则△1=4﹣4(﹣m﹣1)≥0,解得m≥﹣2. 若p∧q为真命题,则p与q都为真命题,∴,解得﹣2≤m<2.

∴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2≤m<2. 18. 解:(1)设差数列{an}的公差为d,∵a1=4,S4=30. ∴=30,解得d=.

=

∴an=a1+(n﹣1)d=4+∴an=

.(2)bn=an•2=n+1•2.,n+1∴数列{bn}的前n项和Tn=+„+(7n﹣2)×2n+(7n+5)×2n+1] ∴﹣Tn===∴Tn=19.解:(1)f(x)==所以:

,所以:

=,.

x.

+„+7×2n﹣(7n+5)×2n+1]

(2)由(1)得:f(x)=所以:则:因为:则:cosα==cos(=)cos+sin()sin

20.解:(1)设AD=t米,则由题意得xt=2400,且t>x,故t=可得0,„(4分)),)(0=120000,).

>x,则y=500(3x+2t)=500(3x+2×所以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1500(x+(2)y=1500(x+当且仅当x=)≥1500×2,即x=40时等号成立.

故当x为40米时,y最小.y的最小值为120000元.

21.解:(1)由题意,c=∴a=2,b=1,∴椭圆M的标准方程为

;,=,(2)①可设直线方程为y=x﹣ 代入椭圆方程可得5x2﹣8x+8=0 ∴x=∴弦AB的长为

=;

②假设椭圆上存在点P(m,n),使得以OA、OB为邻边的四边形OAPB为平行四边形.

设直线方程为y=k(x﹣),代入椭圆方程,可得(1+4k2)x2﹣8k2x+12k2﹣4=0,设A(x1,y1),B(x2,y2),由=+,则m=x1+x2,n=y1+y2,x1x2=,x1+x2=y1+y2=k(x1+x2﹣2)=k(﹣2)=,11 即有P(,),代入椭圆方程可得解得k2=,解得k=±故存在点P(则有直线l:y=

,﹣x﹣,),或(或y=﹣,﹣x+

=1,),.

山东省菏泽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文科)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DBACD CCBBC

二、填空题

11. a<﹣2或a>2; 12. 6;13.

三、解答题

16.解:(1)∵c2=a2+b2﹣ab,∴cosC=∵0°<C<180°,∴C=60°;(2)∵b=2,△ABC的面积∴=,=,;14.

;15.

解得a=3.

点评: 本题考查余弦定理的运用,考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正确运用公式是关键.

17.解:不等式a2﹣4a+3<0得,1<a<3,所以命题为; 1<a<3,由不等式(a﹣2)x2+2(a﹣2)x﹣4<0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 得a a=2 或,解得﹣2<a≤2,∵P∨Q是真命题,∴a的取值范围是﹣2<a<3.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函数恒成立问题,其中根据已知求出命题p和q满足时,参数a的取值范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解:(1)∵(5分)

且b1=a1﹣1=1∴bn为以1为首项,以4为公比的等比数列,(7分)(2)由(1)得bn=b1qn﹣1=4n﹣1(8分)∵an=bn+n=4n﹣1+n,(9分)∴=,(12分),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数列求和和等比关系的确定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差和等比数列的性质和求和公式,本题难度一般.

19.解:(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由,即即,„..(2分),解得d=1,∴an=1+(n﹣1)×1=n„.(6分)

成等差数列,得(2)由{b1,b2,b3}⊆{a1,a2,a3,a4,a5},即{b1,b2,b3}⊆{1,2,3,4,5},∵数列{bn}为递增的等比数列,∴b1=1,b2=2,b3=4,∴,„..(8分)

∴Tn=a1b1+a2b2+a3b3+„+an﹣1bn﹣1+anbn①

则2Tn=a1•2b1+a2•2b2+a3•2b3+„+an﹣1•2bn﹣1+an•2bn,即 2Tn=a1b2+a2b3+a3b4+„+an﹣1bn+anbn+1②

①﹣②得﹣Tn=a1b1+(a2﹣a1)b2+(a3﹣a2)b3+(a4﹣a3)b4+„+(an﹣an﹣1)bn﹣anbn+1,即∴

=„(12分)

=2n﹣1﹣n•2n=(1﹣n)2n﹣1,点评: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以及等比数列的应用,数列求和的方法,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解:(1)依题意,得|MA|=|MB|„(1分)

∴动点M的轨迹E是以A(1,0)为焦点,直线l:x=﹣1为准线的抛物线,„(3分)

∴动点M的轨迹E的方程为y2=4x.„(5分)(2)设经过点P的切线方程为y﹣2=k(x﹣1),„.(6分)联立抛物线y2=4x消去x得:ky2﹣4y﹣4k+8=0,„(10分)由△=16﹣4k(﹣4k+8)=0,得k=1,„(12分)∴所求切线方程为:x﹣y+1=0.„(13分)

点评: 本题考查轨迹方程的求法,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

21.解:(1)设椭圆的半焦距为c,则二者联立解得分)

(2)设直线l的方程为:x=ky﹣1,与

联立,消x,整理得:(k2+2),由题意知,.„.(6,c=1,则b2=1,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2﹣2ky﹣1=0,△=(﹣2k)2+4(k2+2)=8k2+8>0,„(10分)

所以

=„(12分)==

=

(当且仅当

=,即k=0时等号=

=成立),所以△AOB面积的最大值为.„.(14分),与,联说明:若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k≠0),则立,消x,整理得:所以,====,当且仅当,即k=0时等号成立,由k≠0,则.

当直线l的方程为:x=﹣1时,此时综上所述:△AOB面积的最大值为

.,.

高二地理寒假作业 篇2

地理寒假综合实践活动要求:

一、3-5人组队,每人分工明确,包括:实地调查拍照与录象、采访题目准备、问卷调查内容、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的撰写。

调查报告或论文内容必包括:问题的提出背景、调查分工、采访内容或问卷内容、调查结果分析(现象与原因)、提出建议、活动感受。最后必须附上活动相关照片(简短文字说明)

二、从以下6个题目中选一个题目进行充分调查,认真撰写调查报告,开学评奖。(若有更好的题目也可用自己的题目)

1、广东春节习俗的变化小调查(需要调查问卷)

2、广东地名中的地理知识(寻找一些地名的来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乐从镇地面香口胶污染小调查(香口胶污染的分布、原因与措施)

4、乐从某小区安全隐患调查(调查消防、防盗门、进出口等安全措施的隐患)

5、乐从镇停车场的布局与存在的问题调查

6、乐从镇公交线路的合理性小建议

三、上网查询地理综合实践相关内容。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篇3

1-5 CDCBB 6-10 CDBCB 11-15 DACAB

二、中国古代文学(文化)部分。37小题,74分。

16-20 DDBBC 21-25 ACCCA 26-30 CAABB

31-35 ABCAB 36-40 CCABB 41-45 CDBCB

46-50 DDDCA 51-52 BC

三、中国四大古典小说部分。13小题,26分。

53-55DBA 56-60 ACCAB

61-65 CBABC

四、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5小题,10分。

66-70 DDABB

五、外国文学部分。15小题,30分。

高二英语寒假作业答案 篇4

ABDAC CBBCB CDAAA BCBDA DDCAB

完形填空: A) ACBBD DCBCA DBACD BCADA

B)DBACA CADCC BBDAC ADDBC

阅读理解 A)DCBBD B)BDAB C)ACDA D)AADC

七选五:CAFDG

改错:

A) 1. 删去much glad中的much 2. build后加a 3. and改为but 4. had改为have 5. customers后加who 6. smoke改为smoking 7. possession改为possessions 8. effect改为affect 9. To改为On 10. health改为healthy

B)【答案】what----how;句意如何让对方知道情况的进展,故改为how,

【答案】.anything----everything ;anything常用于否定疑问句中,不合适。

【答案】find----found ;现在和过去的对比,时态应为一般过去时。

【答案】second前加the ;序数词second前的定冠词使用。

【答案】friend---friends; make a friend=make friends。

【答案】on----with;

【答案】warmly----warm ;由此处为形容词作表语。

【答案】去掉to,;had better do sth.固定用法。

【答案】mine----my ;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

【答案】for----so ;因此,所以,应该是so, for表补充说明原因.。

C)【答案】friend-friends 。---中的多数才能用one of ,one of 后用名词复数形式,改为friends.

【答案】besides----beside,在---旁边,用beside.

【答案】a----an;umbrella 的发音可知。

【答案】去掉in;believe vt.

【答案】is----was;过去发生,用过去时。

【答案】grateful---gratefully;动词accept.用副词

【答案】and---but;前后构成转折,用but.

【答案】everyone---someone/somebody;表示其他人用someone/somebody else。

【答案】possible后加to;用 It is/was possible to do sth.句型决定。

高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七答案 篇5

一、语言文字运用

1.B(手段: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具体方法;媒介: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组合:组织成为整体;集合:许多分散的人或物聚在一起。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栩栩如生:形容形象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2.B(A.搭配不当。“参与人数”与“最广”不能搭配。C.句式混乱。“产生各种谣言充斥网络”,杂糅。D.赘余。“习见”中包含“通常”之义,语义重复。)3.A(B项“孤帆”代指船;C项“长安”代指朝廷;D项“红颜”代指美女)4.D(内容见必修一课文《前方》)

5、D 最后一个步骤应该是“发出提示音”。

二、文言文阅读

6.(3分)B、问候,慰问。7.B(3分)

8.在那里有一座废弃的亭子,它的遗址很狭小,不足以容纳众多游客。(3分,评分要点:焉、废、席。)

9.不以个人升迁得失为重;与好友相伴,纵情于山水之间,乐而忘返。

高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八答案

一、诗歌阅读

(1)、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白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2)、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3)、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参考答案】①父母是中国老一辈农民的代表;②勤劳节俭;③难以割舍故土和家园,心中记挂的是子女儿孙;④情感深厚,但不善于表达;⑤精神上贫困,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无法理解读书的儿子。

(答对一点给1分,答出五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

2、【参考答案】作为唯一读了书走出去的儿子,本应该让父母骄傲,替父母分忧,但“我”反而让父母无法理解,非常担心,反映了“我”对自己过去不顾父母感受,不主动与父母交心的行为的反省和内疚。(4分)

3、【参考答案】①母亲节俭,舍不得花钱;②母亲恋旧,担心修补会改变院子原来的样子,因为这里寄托着母亲对离去的亲人的情感;③表现了母亲在父亲离世后内心的寂寞和冷。(每点1分,答出三点得4分)

4、【参考答案】①本文围绕院子选择和组织材料,院子具有线索作用;②父母离开院子又回到院子,表现了他们对故土和家园难以割舍;借院子的渐渐衰败和空荡来表现父母的衰老并离去;③借“空荡荡的院子”表达作者在父母离开后失去家园和情感寄托的空虚和伤感,院子也是作者的情感寄托。(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高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九答案

一、论述文阅读

1、①苏轼最早在诗文中表达出那种人生空漠感和厌倦感。②苏轼在美学上追求一种质朴平淡的美,他发现陶渊明的美与真谛,并将之抬高到极高的境地,使陶诗自此以后备受关注,广为流传。③苏轼的美学理想和审美情趣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浪漫主义思潮具有重要的先驱作用。(每点2分)

2、①首先提出自己的看法: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不是谨守儒家思想,而是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比前人更深刻的人生空漠之感;②接着进一步阐述苏东坡的人生空漠之感比任何前人都要更深刻、更沉重的原因;③最后得出结论: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将人生空漠之感充分透露出来。(每点2分)

3、①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②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③古今诗人中,只有陶渊明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诗句契合了苏轼所追求的质朴平淡的审美趣味和退避社会的人生理想。(每点2分)

高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十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3分)C(jǐ/ɡěi xiànɡ/hànɡ fǒu/pǐ A.chuānɡzhàn/chàn qū B.xuē/xiāo qiáo xiào D.zhān xù dànɡ)2.(3分)B(A.震撼 引吭高歌 C.青睐 D.沧桑 融会贯通)3.(3分)A(B.被贬职 C.使(未来的人)思考 D.记)4.(3分)C(被动句)5.(3分)D(《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作品。)

6.(4分)示例:修鞋工在快乐地鼓捣着那台有点破旧的补鞋机,滴滴嗒嗒响个不停,仿佛一支酣畅的旋律在流淌。即使从早到晚一桩生意都没有,他也总是眼睛笑眯眯的眯成一条缝。(主题是“幸福”1分,细节描写1分,修辞手法1分,表达流畅1分。)

二、文言文阅读

7.(3分)B(咨询、征求意见)

8.(3分)B(②言其平易近人。③言其有才。⑤言其料事如神。)9.(3分)C(与文中“其终事皆预自处”不符。)

10.(10分)⑴所以(他)住在偏僻的巷子中,漏水的房屋里,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着糙米饭,有时竟到了不能自给的地步,但(这)并没有改变他的志向。(敝、或、动各1分)⑵宋仁宗认为他品德高尚,用帛作礼品赠给他,并赐给他“冲晦处士”的称号。(高、礼、状语后置各1分)⑶古代圣贤写的书籍已经齐备了,只是求学之人不能探求到,我又何必再写什么,以在后世求取声名呢?(具、顾、何为、邀各1分)(大意与原意不符,酌情扣分。)【参考译文】 徐复字希颜,是兴化军莆田人。曾经参加进士考试,没有考中,回去以后,就没有再考了。他广泛地学习,对于书,没有什么不读的,尤其精通星历、五行、数术的学说,世人很少有比得上他的。他为人洒脱不拘,有远大志向,(常常)告诫勉励自己,不追求当时社会的声名。乐于接受自己该得的东西,说富贵不值得羡慕,贫贱不值得担忧。所以(他)住在偏僻巷子中,漏水的房屋里,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着糙米饭,有时竟到了不能自给的地步,但(这)并没有改变他的志向。遇到别人,无论对方年幼、年长,(身份)高贵或低贱,他都非常恭敬,谨慎有礼。他谈论起历朝历代的因袭和变革、兴盛和灭亡、对的和错的的道理,别人很少能赶得上(他)。然而他家中不曾储存书籍,他的记忆力竟然好到这个地步。

康定年中,李元昊叛乱,皇帝下诏寻求可以任用的文武人才,参知政事宋绶、天章阁侍读林瑀都推荐徐复,(于是)皇帝下诏赐给他衣物和钱财,地方官员强迫催促他上路。到了(朝廷)以后,宋仁宗在崇政殿接见了徐复,征求他对时局的意见,徐复对皇上说的,(皇帝)在社会上从来没有听到过。仁宗皇帝于是要他讲《易》中的“乾”、“坤”、“既济”、“未济”,又问今年值什么卦?西边的军队要出击,该怎么办?徐复回答说,今年卦值“小过”,因而太一守卫中宫,军队应该守住内部而不应该进攻外国。仁宗皇帝认为他说得很好。徐复又献上自己所写的《边防策》、《太一主客立成历》、《洪范论》。皇上说:“你所献的书,(朕)为你保留在宫中。”(皇上)一定要让他做官,徐复坚持推辞,(朝廷)于是让他的儿子徐晞做了官。把徐复留在登闻鼓院,与林瑀一同编修《周易会元纪》。一年多以后,(徐复)坚决请求向东回去。宋仁宗认为他品德高尚,用帛作礼品赠给他,并赐给他“冲晦处士”的称号。

徐复在吴地游学的时间很长,于是就在杭州住了下来。州官每次到了之后,一定先对他施礼,然而徐复未曾愿意到衙门(答谢)。范仲淹做杭州知州时,多次到徐复的住处去拜访和慰问,对他很是礼遇和敬重。范仲淹曾说,西边的战争又打起来了,徐复预测出停战的时间,又在斗宿星和牛宿星之间曾经有星象变动的情况,徐复说吴地将会发生大的瘟疫,死亡的人数将达到十万,后来(事情的发生)都如他所说的。徐复平时拿《周易》《太玄》来教授学生。有人劝徐复著书立说,徐复说:“古代圣贤写的书籍已经齐备了,只是求学之人不能探求到,我又去写什么,来在后世求取声名呢?晚年取出自己所写的文章全部烧掉了。现在他家在存有的十多本书,都出自(他的)学生、朋友之家。

徐复去世时,已七十多岁。他生病后,朋友王稷住在睦州,想要前来探视徐复。徐复回信说:“五六月之交,还来得及见到你。”王稷没有来得及前往,到了那个时候,徐复果然已经去世。他生命终结的事情都能预先处理。他的儿子徐晞,五十多岁时,也辞官了,他做官做到了国子博士,徐复被追封为尚书虞部员外郎。徐复死后十多年,沈遘担任杭州知州,在徐复的住处挂了一块“高士坊”的匾。

评论说:徐复的文章,保存的有《慎习赞》、《困蒙养》等,他退隐在家中自己努力钻研,不在社会上夸耀来求取声名。我评定编次徐复的事迹,很能理会他的意向。像徐复这样自动远离污浊的社会,隐居在民间,长久不改变自己情操,可以说是真正以隐居为乐的人。

高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十一答案

三、诗歌阅读

11.(5分)⑴这首诗从上次的别离说起(1分),接着写此次相会(1分),然后才写到叙谈和惜别(1分)。⑵描绘了一幅凄凉的送别图景(1分)。用了“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1分)。

12.(6分)⑴诗人被贬黄州后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1分),孤高自许(1分),以及对流俗的蔑视(1分)。⑵用了象征手法(或托物言志,或拟人)(1分),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来表达了作者的处境和心境(2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14.(6分)“老同志”是一个坚持正义、同情弱者、看不惯官僚作风、机智果敢的正义之士。(2分)“女列车员”是一个缺乏同情心,办事教条,好溜须拍马、讨好上司的人。(2分)“列车长”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官僚主义作风、无视人民疾苦的人。(2分)15.(4分)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1分),间接表现了老同志的机智、高妙,有力地讽刺了列车长、列车员所谓“只认证不认人”的做法的愚蠢和可笑(3分)。

16.(4分)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中年人遭受肉体和精神双重伤害后,内心的悲伤、委屈和无奈(3分)。

17.(4分)对老同志“出手”相助的感激;对周围人同情、理解自己的欣慰;对自己身在异乡遭遇多重不幸的辛酸和委屈;对社会人情冷暖的悲慨。(写出1点得1分,得满4分为止)

高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十二答案

五、论述文阅读

18.(5分)①先提出问题,当今小说流传很困难(1分)。②结合四大名著的流传谈启发(2分)。③提出当今小说创作努力的方向(2分)。

19.(5分)①要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烈的民间性(1分)。②要有能体现民族文化的精神传统(2分)。③要有作者鲜明的个性色彩(2分)。

20.(5分)①好故事不多,未能从生活中好的传说、事迹中选材。②作品中无突出的人物。③作品中的人物身上无细节。④故事缺乏鲜明的民族文化传统意蕴。(写出1点得1分,2点得3分,3点得5分,满分为止。)高二语文寒假作业

(十三)答案

1.【答案】C

2.【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修辞手法的分析。D项选自杜牧《齐安郡中偶题》,是拟人。A项选自俞桂《过湖》,B项选自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C项选自秦观《浣溪沙》,均是比喻。3.【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境分析。A项“回家乡”与“无故人”不符;B项季节不恰当;D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指逃脱不了天道的惩罚,不能用于说命运。4.【答案】A

5.【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衔接。从结尾确定与后文衔接的是第③句,从前面几句的逻辑顺序看应该先说露水引出后面的句子,②⑤两句由“也”字连接,④③两句由指代词“它”连接。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B(B项“知之深而信之笃者”的意思是“了解得深刻且坚定得相信的人”,可见“笃”的含义是“坚定”)7.C(C项两句中“于”都是介词,在。A项前句“之”是助词,的;后句“之”是代词,它;B项前句“而”是连词,表转折;后句“而”是连词,表递进;D项前句“以”是介词,用;后句“以”是介词,凭)8.(1)我私下里曾经将他的文章与古人的诗文相比,认为它与庄周的文、李白的诗差不多相类似。

(补充主语“我”;“私”私下里;“拟”比;“庶几”差不多)

(2)仅这些(残存的)很少的文章,却还遭受压制使它不能在世间公开流传,确实可悲啊。(“区区”很少;“厄抑”遭受压制;“良”实在,确实 句意1分)

9.①境象变化自然;②气韵超逸深远;③行文纵横奔放。(1点1分,三点4分)

(从原文中可以找到如“其境象如太空之浮云,变化无迹;又如飞仙御风,莫窥行止”可见其境象扩大;“其气之逸韵之远,则直入司马子长之室而得其神”可见其气韵高远。“尝拟之古人,以为庄周之文、李白之诗,庶几相似”可见其行文之汪洋恣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唉!写文章的事,难道不难吗?司马迁出生在汉武帝的时代,凭借上天赐给他的才学,继承几代人的学问,通晓古今史书的奥秘,穷尽天下山水的奇迹。他(戴名世)的遭遇,极尽人世间不可忍受的境地,(他)失意抑郁,感到的愤慨悲伤,凭借他的(这些)积蓄,喷发出来成为文章,于是以此称雄于天下,流传于后世。从后世凭文章称为大家的人来看,他们的造就虽然各有不同,但精要之处没有谁不是深得司马迁文章的大义和要旨的。

本朝写文章的著名的人间或有,天下共同推崇为正宗,没有谁像我的同乡方望溪(方苞)了。方先生一生所叹服的人,只有(戴名世)先生了。先生与方望溪是同乡,又从少年时代志趣意气相投,一直到老也不衰减。先生学问的深浅,文章的得失,了解得深刻且相信得忠实的人,没有谁比得上方望溪。方望溪推崇他,求学的人又有什么可说的呢?只是方望溪一生为官显要,一生的著述遍布天下,而(戴名世)先生挫折困顿压抑接近老年遭受横祸而死,著作散失,没有谁为他收集,而少数藏书人当中有他的书稿的人,又秘而不宣不敢拿出来。(如此),四面八方求学的人,只是耳闻先生的名声,求他的书却不能得到。文章的遭遇,幸运与不幸运本来像这样啊!

我读(戴名世)先生的文章,看到它的意境像太空的浮云,变化无痕;又像飘飞的仙人,没有谁可以窥视它的行踪。我私下里把他比作古人,认为庄周的文章,李白的诗歌和他的文章差不多相似。但他文章气势逸致神韵的高远,就一直进入司马迁的境界而得到他的神韵了。我的学生尤云鹗曾经说司马迁文章的飘逸之气,欧阳修在其后,只有(戴名世)先生得到了,这并非虚妄之言啊!我又看先生文中的自叙,以及方苞先生所写的序,知道先生历来常常以司马迁自比,他的心中藏有百卷诗书,像江水一样滔滔欲出。先前让他写出(那些文章),一定有不同于班固、范蔚宗、陈寿这些人的地方。难道仅这一点点文字就足以看到司马迁文章的神韵吗?可惜啊,先生有司马迁的才能,却没能够有司马迁的大志,仅这一点点,而还受到困厄压抑让他不能够彰显于世,确实可悲啊!

(戴名世)先生文集的名称不一,年青时著有《困学集》、《芦中集》,都不能再次见到,现在所仅存的,只有我的学生尤云鹗刻印的版本,叫做《南山集》的就是。同乡人吴姓藏有手写的本子,比尤云鹗刻印的本子文字多了将近一半,我借过来抄下它们。又在许君处看到(戴名世)先生的手稿十来首。又因为尤云鹗、吴姓乡人的本子没有按一定的次序编排组织,也没有说明编书的原则的例言,我就一起拿过来编写。凭我所看到的这三本,差异就有这样大,这以外那些没有能看到的,那些零散的又知道有多少呢?

道光辛丑年十二月,同族后学戴钧衡谨记。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

(十四)答案

一、古诗词鉴赏(11分)

1.请简要赏析诗篇中间四句的写景特色。(5分)①视听结合,以动(声)衬静(2分)

②通过山林中的濛濛细雨、湖面的处处涟漪以及山中传来的阵阵伐木声,③营造了一种清幽寂静的环境氛围,(2分)④表达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1分)

(共5分)2.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①对晚生卢陟的关切之情;②对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③对世俗事务的超然之情。

(6分。每点2分)

【解析】情感从热爱山水、远离喧嚣、关心卢陟三方面。诗歌中多有提醒,如忘情、无余事、尘喧、散烦缨等。考查学生对内容的把握到位程度。

【总体分析】这首诗属于综合性较强的题材。从题目看,属于寄友诗,从内容看,属于山水诗,从情感看,又含有摆脱世俗的想法。因此考点比较丰富。设题立足写景和情感两方面,亦不为难考生,与近三年江苏高考命题十分吻合。

二、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3.第⑤段中冠晓荷鞠躬的细节表现出他怎样的心理?(4分)①巴结日本人自觉主动(2分);②享受做奴隶的感觉(1分);③总想炫耀与日本人的关系(1分)。【解析】小说中冠晓荷是一个奴性到骨子里的汉奸形象,他的鞠躬前后细节需要前后连贯起来,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的能力,同时透过细节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只需抓关键词甘心、享受、炫耀即可。

4.请简要概括小说中小顺儿妈韵梅的形象特征。(4分)老实本分,与人为善;憎恨侵略者,有反抗精神。(每点2分)5.请分析小说结尾处画线句的含意。(6分)

①中国人的内心具有反抗精神与不屈的斗志;②民族危亡促使人民激发出这样的精神; ③作者从正在觉醒的人民身上看到民族希望。

(每点2分)6.文中用大量笔墨叙写两个日本小孩,请探究这样写的意图。(6分)

①突显了日本孩子刻苦坚韧、野蛮好斗的性格;②侧面展现了北平沦陷后的社会环境; ③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对其国民的毒害;④日本孩子的野蛮行径导致冲突产生,推动情节发展; ⑤与中国孩子的懦弱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作者对民族灾难的深层思考。(每点2分,答对任意3点即可得6分)

【总体分析】从选材看,根据全年考点布控,本次考试考查长篇小说节选。选材要有一定的经典性,同时又不能远离当代中学生的认知实际,在文本节选上要有代表性,独立性、延续性的特点。基于以上考虑,我们选择了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中的经典一节。本书体现了中国人外柔内刚的传统文化人格,所选一节是日本占领北平后与国人之间的冲突。

从选题看,四题分别针对细节描写、人物心理、人物形象、情节探究。总之围绕人物形象设题,符合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如去年《会明》)。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

(十五)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1.(6分)①首先提出漫画常用方法是夸张但不胡闹的观点;②接着举例论证不当的夸张反而影响漫画的效果;③最后指出漫画夸张但要诚实,否则就会变成笑话。(每点2分)

2.(6分)①诚实,确切显示精神;②夸张(廓大),但又不是胡闹;③讽刺(暴露,讥刺),甚至于攻击。(每点2分)

高二数学寒假作业 篇6

河北安国中学高二年级寒假作业

(一)文科数学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中哪个是正确的()

A、频率就是概率

B、频率是客观存在的,与试验次数无关

C、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一般会越来越接近概率

D、概率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

2、某人忘记了电话号码的最后一个数字,随意拨号,则拨号不超过三次而接通电话的概率为()

A、9

10B、310C、D、811103、命题“所有奇数的立方是奇数”的否定是()

A、所有奇数的立方不是奇数

B、不存在一个奇数,它的立方是偶数

C、存在一个奇数,它的立方是偶数

D、不存在一个奇数,它的立方是奇数。

4、已知a、b、cR且c0,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如果ab,那么a

cb

c

B、如果acbc,那么ab

C、如果ab,那么1

a1

b

D、如果ac2bc2,那么ab

比别人多一点坚持,你就会夺取胜利;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22n(n为自然数且n5)时,第一步应()

A、证明n1时n22n

B、证明n0时n2

C、证明n6时n2

D、证明n5时n2222nnn6、在画两个变量的散点图时,下面那个叙述是正确的()

A、预报变量在x轴上,解释变量在y轴上

B、解释变量在x轴上,预报变量在y轴上

C、可以选择两个变量中任意一个变量在x轴上

D、可以选择两个变量中任意一个变量在y轴上

7、在两个变量y与x的回归模型中,分别选择了4个不同模型,它们的R2如下,其中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是()

A、模型1的R2为0.98

B、模型2的R2为0.80

C、模型3的R2为0.50

D、模型4的R2为0.258、如果复数

A、22bi12i的实部和虚部互为相反数,那么实数b的值为()2

323B、2C、D、x3bx3b在(0,1)内有极小值,则()

39、若函数f(x)

A、0b1B、b1C、b0D、b 2110、若椭圆x2

36y2

91的弦被点(4,2)平分,则此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0D、x2y80A、x2y0B、x2y40C、2x13y1

4二、填空题:

11、不等式2x13x28解集是

12、将一个骰子连续掷两次,依次记录所得点数,则两次骰子的点数相同的概率为,两次之差的绝对值这1 的概率为于12的概率为

13、与双曲线x24y24有共同的渐近线,并且经过点(2,5)的双曲线方程是。

三、解答题:

14、假设g(x)x,f(x)kx2,其中k为常数。

⑴、计算g(x)的图象在点(4,2)处的切线斜率;

⑵、求此切线方程;

⑶、如果函数f(x)的图象经过点(4,2),计算k的值;

⑷、函数f(x)的图象在那一点与⑵中的切线相交?

15、在对人们的休闲方式的一次调查中,共调查了124人,其中女性70人,男性54人。女性中有43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另外27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运动;男性中有21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另个33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运动。

(1)、根据以上数据建立一个2×2的列联表;

(2)、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25的前提下,认为性别与休闲方式有关系?

16、已知nN,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

131

351

(2n1)(2n1)n

高二数学寒假作业 篇7

寒假作业

(一)一、1.B 2.A 3.B

二、(一)、4.C 5.A 6.C7.(1)他的哥哥当时本有声望,却停留在闲散官吏位置上,李揆竟然不加推荐。(2)当地州郡长官稍有轻慢,就又迁居,所以他搬迁的地方大约有十多个州。(“薄”、“迁徙”、“盖”每处1分,全句通顺2分)

(二)、8..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是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彩,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9.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有无从说起,以致在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知道日暮才独自离开。

(三)10.(1)筋骨之强下饮黄泉(2)林寒涧肃常有髙猿长啸(3)往往取酒还独倾呕哑嘲哳难为听

三、11.(1)答E给3分,C给2分A给1分(2).①"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强化了峡谷荒凉僻静,为骑手的出现提供了独特的背景; ②“那鹰忽的不见去向”,暗示骑手来了 ③“那鹰有出现了”,空中自由飞翔的鹰与独来独往的骑手互相比照,丰富了骑手的形象内涵。(3)①.外形:相貌不凡 身体强壮,肌肉结实,有着质朴自然的力与美;②.举止:一人一骑,独行于峡谷中,虽山路崎岖,因骑术高超而从容沉稳; ③.性情: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不拘生活小节,粗犷而又野性:

(4)①从在小说中的地位来看,峡谷是作者有意塑造的一个自然形象,与骑手一样有着重要的审美意义,所以峡谷的描写是小说中不可缺失的内容,②从形象塑造上看,峡谷是骑手的主要活动空间,所以峡谷的描写对塑造骑手形象、表现骑手的性格起着关键作用,③从艺术表现上看,峡谷的描写是人与物有机融合,峡谷的原始沉静与骑手的孤独沉默相辅相成,互为比照映衬,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④从思想内涵上看,峡谷的描写,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原始美与生命力的赞叹之情,这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也使小说的主题更为鲜明。

四、12.(1)答D给3分,C给2分A给1分

(2).①采取“人去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是民生公司的航运业务从嘉陵江扩展到长江; ②化整为零,逐步控制长江上游航运; ③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及海外都建立分支机构,市民生公司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3)①.精心设计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②.把北碚建成生产发展、文化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 ③.以北碚的实验作为“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

(4)①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爱国者:提出“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强国宏原,动员民生公司员工英勇抗战;②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的实干家:创办民生实业公司,致力于北碚乡村建设; ③具有现代意识的改革家:认为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要求是建立良好秩序;注重基础建设,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④目标高远,不懈追求的理想主义者:把实现个人理想与改造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五、13.B 14.A 15.D16.①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 ②固定植株的位置 ③之所以称其为假根17图标由水滴、手掌和圆形组成。图形代表地球,象征节水能保证地球生态;手掌托着水滴,象征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掌又象一条河,又象征滴水成河; 寒假作业

(二)一.1C 2D、3B

二.

(一)4D、5C、6A

7(1)所以应该在没有事情的时候就严加防范,在坏事还没有萌芽的时候就消除它。事情发生了才反应,不也太危险了吗?

(2)宋绶常常认可夷简的观点,参知政事蔡齐偶有异见,有时政事迟疑不决

(二)8.‚帆迎山色来还去‛句写山,‚帆迎‛,描写了船迎着山前去,是动态描写。山色来还去‛,化静为动,写出了山迎面而来,又离船而去的景象,表现了舟行之快,别具情趣。橹破滩痕散复圆‛句写水,船过滩时,击散了滩上的圆圆的水纹,此为动态描写;船过之后,滩上的水纹又复合为圆形,则滩上又呈静态。动静结合,静中有动,极具情趣。

9.参考答案一:词的最后两句作者借写船行迅速:五更舟中,梦见到了钱塘(杭州)。一觉睡醒,才知道钱塘果然到了眼前。抒发对人生、世事变化迅疾,难以预测、把握的感慨。参考答案二:词的最后两句作者借写船行迅速:五更舟中,梦见到了钱塘(杭州)。一觉睡醒,才知道钱塘果然到了眼前。表达作者面对时空变化、世事变迁的泰然、洒脱之情。

(三)10(1)可以横绝峨眉巅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三.11(1)答D得3分,答B得2分,(2)①看到一个陌生的人在夜里顶风前行,心生怜悯。②陌生人要烟和还烟盒时本森本能地产生了警觉心理。③发现自己的手表不见后心生愤怒。④发现手表不是自己的惊奇、悔恨与崇敬。

(3)对比。小说成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本森的多疑和埃文斯的朴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埃文斯的形象更加高大。

(4)观点一:主人公是埃文斯。因为:①小说主题在于高扬人性的光辉,埃文斯形象中的朴实与勇敢是人性伟大的表现,这是小说创作的出发点。②小说中虽然更多笔墨着眼于本森,但本森的形象是对埃文斯的对比,意在突出埃文斯的伟大。③小说以本森为产妇接生开篇,但以埃文斯的手表上的文字收尾,构思上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特点,更突出了埃文斯的主要性格特征。

观点二:主人公是本森。因为①小说以‚多疑症‛为标题,指向了本森性格中的多疑弱点,小说以此为主要内容。②小说的主题可概括为讽刺社会上对他人无意举止甚至善意举止的怀疑的扭曲心理,主题具有合理性。③小说塑造埃文斯的形象目的是衬托本森的多疑心理,增强小说的讽刺性。

四.12(1)答B得2分,答E得3分,答A得1分。

(2)特点:这是两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司汤达把他所追求的政治比喻成轻骑兵,像火一样燃烧着激情,突出了他所认为的政治应该是充满自由,充满勇气的。(3分)作用:从文体角度说,引用传主的语句增强了传记作品的真实性。同时,作者引用如此形象的司汤达的语句,更易于向读者传达他所理解的司汤达的文学创作中的政治观,突出的传主思想深刻的形象。(3分)

(3)①语言和思想具有个性。②对政治具有持续的热情。③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④崇高思想和深刻情感有机融合。

(4)这是作者对司汤达的客观评价。在司汤达的创作所展现的政治观点上,在他的创作中,他并没有表现出一个‚宗教信徒‛那样的狭隘、短浅,过于依附某一种力量,而是表现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表现为对时代投影的尊重(或表现为对政治持续的热情),更表现为他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和道德思想的深度融合,表现为他并非一个派性批评家,在不留情面地批评雨果的同时,保持了理性的思辨,没有偏见。

五.13. B

14.A 15.B 16.环境考古学是在复原古代人类生存环境的基础上,探讨古代人类社会及其演化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17.(1)旅途中,友情总显得那么珍贵。它淳朴真挚,不张扬不虚伪,默默地陪伴着每段前进的路。

(1)危机时,理智总显得那么重要。它清醒冷静,不盲目不冲动,稳稳地保护着每个遇险的人。寒假作业

(三)一、现代文阅读 1.A2.C3.B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4.C 5.D 6.D 7.(1).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帝亲自赐酒犒劳他。(2).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帝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

(二)古代诗歌阅读

8.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9.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

(1)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

(2)可以横绝峨眉巅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

(2)①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净,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②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③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

(3):①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法布置方面的启发;②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

(4)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求艺术真谛。

①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②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③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溢浑厚的画风。

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①创造与仿作兼顾②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③注重民间时尚意趣.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勇于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①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②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山事业③脚踏实地,享受人生。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正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D 14.A 15.C

16.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著作权保护方面作

出了杰

上一篇:基于SWOT分析的杭州会展旅游及发展对策研究下一篇:乡镇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