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近些年来,国内的学者逐步的开始重视和研究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发现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第一、在本质上,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有着天然联系—以人为本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都是基于对人的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基于对人的崭新认识:人是企业的核心,企业的管理工作必须以人为中心,把管理的视角放在激发人的潜能与创造精神上,以此促进人与企业的发展。只不过,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采取具体的制度措施与方法,是一种有形硬管理,而企业文化则是实施无形软管理。
第二、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向导
众所周知,任何管理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人力资源管理基于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强调方法与制度措施,人是活跃的因素,因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文化背景尤为重要。其实,管理上的差异更主要地细分表现在不同的企业文化之中。从传统上看,任何企业都是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而且它是个较为复杂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业特征、发展历史、领导风格、人员素质和观念都是影响这一价值体系的变量这就意味着,一种管理理念或管理方法,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在这一企业可以获得极大的管理成效,而在另一企业,可能是完全行不通的。因而,不去研究适应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条件和环境就会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的措施与方法不符合处于该种企业文化的员工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势必将行不通,受到员工的对抗,人力资源管理结果也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在一定的企业文化基础上进行,服从于企业文化这个软环境,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有效率。
第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企业文化的完善手段企业文化的贯彻执行是企业文化的中心环节,尽管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然而这些文化却并不一定能得到落实、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是基于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它的措施、方法都是有目的地针对员工的,亦即与员工密切相关,有一定强制性,那么,如果抽象的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观融入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践,如企业文化融人员工的绩效考核,员工就会日复一日地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并对其做出反应,这样不认同企业文化的员工就会不断地修正自己原有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使自己属于该企业文化的一员,加强认同感.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企业文化推广与完善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四、两者是一种互相促进的管理活动关系。
不难看出,企业文化主要通过价值观的塑造激发员工使企业员工具有共同的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人力资源管理则主要通过具体的措施与方法作用于员工。当这些措施方法符合员工基于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时,就会行之有效,易于执行,从而有效地促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反之,便会受到员工对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样,当企业文化的价值观融入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与方法,就会与员工自有的价值观念发生反应磨合,从而巩固与加强原有的企业文化,完善新建的企业文化;而一旦企业文化内化于员工身上,企业处于稳定环境时,人力资源管理就应以企业文化为向导。因此,两者之间通过 员工为纽带,彼此促进.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之间密不可分的特性应该使得对企业文化难以落地生摸不着头脑的实践者们应当清醒过来,企业文化建设者必须更为务实地通过人力资源流程贯彻企业精神文化,而人力资源管理者则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上认识到文化对于人力资源的牵引导向作用。
2、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更加关注员工的需求和价值实现
人力资源管理近年来已经越来越得到企业管理者的认同,人力资源的优劣决定了企业的优
劣。企业人力资源主要体现为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的素质、能力及其发挥程度,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最为宝贵的能动性资源。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自豪地说过:“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资金、市场全部夺走,但是只要我公司的人还在,组织还在,那么,四年后,我将仍然是钢铁大王。”可见人力资源对一个企业成败的重要性。
企业管理者们不断的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但是一系列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为什么设置了一道道的招聘关口仍然难以选对人?为什么有相当市场竞争力的薪酬政策依然无法避免高跳槽率?为什么绩效考核总是有着太多的抱怨,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再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人力资源的模块化使人的工作支离破碎,虽然更便于管理,却使得各模块之间无法整合起来发挥协同效应;人力资源的程式化使得人力资源管理者们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蓝领,埋头于微观层面的数据和表格操作,为了流程而流程,却忽略的人力资源管理真正的意义在于以人为本和开发潜能;人力资源的数据化使人力资源管理者们寄希望于完善的人力资源测评技术,但环境变量和人自身的变量使人力资源测评技术无法支撑对人的全面评价。功利性的价值导向使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更多地成为了利益分配的有效工具,却无法关注员工不同的需求,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新的、适合现代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以员工的需求、价值实现为最终目标的。
第一,我们应审视一下企业是如何选拔人才的第二,我们应审视一下企业是如何培育人才的,我们在培育人才上做了些什么?
第三,我们应审视一下企业是如何使用人才的。不少国有企业都有一个普遍现象:“忙的人忙‘死’,闲的人闲‘死’”,为什么?我们企业思考过吗?长期以往,我们的企业将如何呢?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合理使用人才的机制:首先,我们应避免大材小用——浪费,小才大用——造成企业损失;其次,要克服任何枯燥、呆板的工作环境,使其丰富化,以使员工身心愉快,不感到工作乏味;最后,“大锅饭”是用人的慢性自杀剂,在长期吃“大锅饭”的企业中,必然造成劳动生产率低下,必须杜绝。
第四,我们应该认识到:晋才的重要性。
第五,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人才留不住是企业及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失职。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评析:薪酬福利体系本身就是吸纳、留住和发展人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是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追求卓越并使企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主要方式之一。学习和了解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是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建立基础机制,在人才的招聘、培训、使用上投入适当的资源,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当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相融合,就会使员工的价值观念发生反应,强化原有企业文化的同时,利用创新理念,完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当企业文化内化作用于员工身上,且企业处于稳定的发展环境当中时,人力资源管理就应以企业文化为向导。企业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仅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运作中的依据,也为企业培育高素质、强能力、勇创新、敢发展的员工队伍制造了充实的环境和氛围。一个企业要创建自己的文化,离开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不可能的事情。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两者互相依赖、互相依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强大作用,而相应地,企业中的普通员工,若要成为企业的高级人才,也需要企业特定的环境和文化氛围。
(行为)
(组织目标)(个人目标)
1.3基于组织文化的激励机制
惠州神田从满足人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出发,针对不同的员工设定绩效标准和奖酬值,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实现组织目标。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如图:
1.4基于组织文化的薪酬管理
惠州神田的薪酬设计符合公司整体经营战略需要;保证公司的薪酬水平对外具有竞争性;保证公司的薪酬体系对内具有公平性;在参照同行业的薪酬水准的同时也与公司总体的战略目标相结合。惠州神田在具体的薪酬设计过程中,一般的薪酬体系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月度奖金、奖金、法定的福利与保险。公司把员工的薪酬与当前业绩和未来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薪酬的标准符合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二是建立一个能够激励员工不断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三是使员工能够与公司共同分享企业发展所带来收益。
在进行职业培训中,应采取一些较灵活的方式,如非正式活动、管理游戏等方式,将企业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在这些培训活动中融入员工的思想,影响员工的行为。在整个培训的过程中,要以“求大同存小异”的态度来对待新员工,不能急于求成。同时,在此过程中还要进行量化考核,考核员工是否符合企业文化,是否满意企业及工作岗位。这种压力能够促进新员工严肃对待企业文化,并努力融入到企业文化中。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既要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培训体系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以人为本,员工愿意接受培训,并通过持续不断的培训成为实实在在的企业人,从而努力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民营企业管理者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应充分意识到没有学习、没有创新的企业必将被淘汰。学习与创新对于民营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学习型组织的构筑对于提升民营企业学习能力和创新绩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学习型组织的构建,首先必须加大培训和学习的投入,将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视为事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手段;其次必须制定周密的学习规划和目标,将内培和外训结合起来,从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要有学习目标,将员工教育及培训提升到一个较高层次。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跟上企业的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的发展。企业文化发展滞后,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步伐跟不上企业发展规划,这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以人力资源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1、无意识阶段
这时期,公司刚刚起步,企业的运行处于靠情感、义气维持的经验管理时期,创业者大多不了解企业文化理论,也没有在企业内部进行文化建设的意识,创业者的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即代表了本企业的文化。这一阶段属于典型的老板文化。
由于企业创始者是一名香港人,所以在管理层的选择上都是以香港人为主,据统计管理层中香港人占的份额高达83%。企业创业初期,管理者都表现出了比较“强势”的管理风格,再加上这种香港与内陆之间的背景差异,内陆底层员工在有意无意之间普遍表现出仰人鼻息的心态和凡事不敢做主、事事请示汇报的工作作风,导致了公司“人治”化管理的文化氛围。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公司违背了“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违背了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所倡导的团队力量与合作文化。
2、模仿阶段
这一时期公司的管理者开始意识到需要通过建设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但由于这一时期正值公司的高速发展时期,业务的增长和规模的壮大使公司的管理者无心专注于文化理念建设,只是在企业形象上下功夫。公司模仿外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一些形式,搞文艺活动、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等,并请广告公司做CI形象设计。他们简单的认为这样就塑造了企业文化,而忽略了这些形式下所蕴藏的内涵和理念基础。这一阶段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陷入了模仿的浪潮。
3、理性建设阶段
这一时期是公司发展相对成熟阶段。激烈的市场竞争刺激公司不得不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公司的管理者开始意识到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理性地进行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塑造,使得企业文化逐步完善。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自此走向理智和成熟。
企业文化的建立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培养起来的,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nterprise culture in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work after a long train up subtle,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管理者把经营理念、价值指向、行为方式等方面内容整合到员工管理中去
In this process, The enterprise managers business philosophy, Value direction, the behaviour content conformity to the staff management
最终目标是使企业得到长远的发展壮大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make the enterprise get long-term development and growth
In this process, The enterprise managers make the management idea, value direction and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大多数员工所形成的一种最高目标和基本信念,也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企业在长期的进程中所持的一种理念。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参与强力竞争的一种无形力量和资本,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坚实力量,是企业的基本点和出发点,同时也是一个企业成功制订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实施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重要的方法,二者可以相互照应,相互协调。
二、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和特点
知识型企业是以知识或者是以知识型员工的智力资本为企业资本,将知识运用、知识创新和知识传送为企业的主要活动手段,用知识产品和知识服务来满足顾客的要求,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追求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机体。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资源管理主要是根据知识型企业的特点来制定战略目标,并且通过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薪酬管理、人才培训等一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来不断提高知识型企业的价值,以期达到知识型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
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如下特点:一是管理模式的开放化,以期不断综合其它学科的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方法,使思路更加的开阔;二是管理过程具备发展化,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随着企业的环境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三是管理方式科学化,由于知识型具备的特征,使得采用工程,数学等方法开展工作;四是管理手段人文化,知识型企业的知识型员工较多,他们是企业的骨干和主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因此知识型企业更需要以人为本。
三、企业文化与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企业领导核心信念的一种体现。企业文化和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虽然好似是两个关系不大的概念,但也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出色的企业文化是知识型企业制订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获取成功的关键因素
出色的企业文化可以凸显知识型企业的特色,能够形成知识型企业成员的的共同价值观念,使知识型企业具备鲜明的个性,有利于知识型企业制定独一无二、快捷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2、企业文化建设是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
知识型企业一旦制定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后,要需要全体企业成员积极参与和认真贯彻落实。这也是企业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及辐射等作用的原因。企业文化不但可以激发知识型企业员工的热情,使知识型企业员工意志高度统一,而且还可以使知识型企业员工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不懈努力奋斗。
3、企业文化与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必须相互适应,相互协调
知识型企业文化一旦制定,对其进行大幅度改动将会变得很难,因此,可以企业文化具有最大的刚性和一定的持续性,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逐渐强化的趋势。从战略实施的角度来说,知识型企业文化需要为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服务,也会大大制约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实施。所以,知识型企业文化需要大幅度修改时,必须考虑与知识型企业的基本特征和地位的关系问题。
四、建立符合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企业文化
1、营造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基本环境
一是营造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使知识企业员工能够上下纵向流动和进出横向流动;二是营造知识共享的成长环境,做到四个“创新”,即观念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领导创新;三是营造科学公开的激励环境,包括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建立与业绩挂钩的薪酬管理机制等。
2、知识型企业文化理念必须从企业发展战略角度出发
知识型企业的基本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目标,经营理念等,都要与知识型企业的发展所规定的产业结构、未来目标、经营方向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知识型企业如果采取成本领先的竞争战略,那么知识型企业文化也应当强调成本意识和成本管理。如果知识型企业实施一种人力资源的职能战略,则知识型企业文化应当表现出人才理论和人本精神。
3、知识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为依托
假如知识型企业实施了差异化战略,那么企业的规章制度就要显得更加的灵活,给知识型员工一个广阔的舞台来鼓励员工进行创新。而一个企业的规章制度制定比较严格的知识型企业与崇尚自由创新的知识型企业战略是不相符合的。
4、知识型企业的物质文化必须以企业发展战略为依据
物质文化是知识型企业文化理念的一各载体,是知识型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近几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慢,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许多知识型企业调整了竞争战备,其经营理论也发生了变化。在新的竞争背景下,许多知识型不断的知识创新,快速树立企业形象,并且获得更大的竞争实力。
5、将知识型企业文化引入到企业的绩效管理和薪酬体系之中
知识型企业如果企业文化管理的过程和结果引入到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当中,并最终与企业成员的晋升、培训、奖励、薪酬等有效挂钩,确保知识型企业的各种行为是符合企业文化又有突出成果的行为,这样做不但可以强化知识型企业的企业文化,而且也可以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同时,可以将企业文化用来指导企业的业务发展,进而优化知识型企业业务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刘白皋.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J], 2010;5
[2]冯跃华.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企业文化[J], 2011;5
[3]杨爱芳.现代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探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J], 2011;5
[4]李慧.浅析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J], 2011;3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它包括很多方面,行为准则、价值理念、产品形象等都是企业文化的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在平时的工作中,企业对员工自身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配,使他们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它们两者存在着一定的互溶性,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比较分析,找到他们的融合点,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完美结合。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一)互溶关系
企业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着相同的目标,都是为了服务于企业,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是两者的互溶性。企业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企业想要长远的发展,除了依靠企业自身产品的质量和经营方式外,还要依靠良好的企业文化来支撑它。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发展动力,它可以催动员工更加团结,共同努力发展企业。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它们都是服务于人,以企业的员工为主体,关心他们的生活,重视他们的意见,然后采取行动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所以说,企业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互溶的,具有统一的目标。
(二)互促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企业员工的行为素质就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如果企业内部员工都不能理解企业文化,对它也不上心,这就导致企业文化得不到落实。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员工根本就不重视企业文化,认为那个就是做做样子,没有任何的实用价值,这样的员工没有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是不被企业所需要的,这个时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可以将企业文化作为招聘人员的依据,有意识的招聘那些理解企业文化的人员,这就可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所以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文化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
到目前为止,之所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无法顺利的进行,追根揭底都是因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没有达到完全的结合。所以,企业应该加快企业文化的落实工作,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结合:
(一)完善企业的价值观并将它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
价值观是企业在长期经营中总结出来的,它不是固定的。如果现在企业文化上面的准则与当前社会与市场不相符合,就要推陈出新,研究出新的企业文化。但是企业文化的改革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所以就要逐步的改善与发展,让员工也参与其中,这样就能更全面的了解以前企业文化中存在的弊端,从而加速企业文化改革创新的步伐
企业是由一个个员工组成的,企业要想更快、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重视人员的培养与开发,满足员工的合理要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的融入到企业中去。这就需要企业在招聘人员时,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去,将它作为用人的标准。比如,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可以对他们增加一个企业文化考核的项目,让他们谈谈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从而招聘到认可企业文化的高素质员工。对员工进行培训时,要将企业文化作为培训学习的重点。也可以将企业文化考核纳入员工的奖励考核标准里面,让员工树立共同的价值观。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道德素养,而且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减少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
不论是企业文化还是人力资源管理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尽可能的满足员工的合理要求,尊重员工,创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根据员工不同的能力安排不同的工作,让他们在岗位上可以发挥各自的价值。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将企业文化增加到企业管理制度里面,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员工的日常工作与价值观,使之接受、认同并自觉遵守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发展的前提就是要不断的创新,对企业文化的创新,注重对员工的培养,让所有的员工都加入到创新的队伍中去,这样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三、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实践中,一直坚持企业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紧密结合的理念,深入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一方面,在开展人才招纳工作时,将是否理解、赞同企业文化作为选择员工的重要标准,这不仅要求员工对公司的企业文化深入认识、理解,还要认同企业文化传达的内涵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公司在针对新员工开展的入职培训中,将企业文化作为培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安排公司主要领导对新员工进行讲授,使新员工对企业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第三,在面对全体员工开展的工作考核中,改变公司以往只看重员工专业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和经营业绩的传统模式,将员工文化素养、日常行为表现、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也纳入考核,这也表现了公司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以上工作都说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提高员工素质、优化人才结构、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也深入的论证了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之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发现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着互溶性、互促性。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可以让企业的价值观融入到企业用人标准上,坚持以人文本的企业管理理念,为企业注入新的血液,加快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娴.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J].企业管理,2014(07).
(一)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导向作用不显著
1.在人力资源的招聘中,企业的价值观念与用人标准脱钩。企业在招聘前对所要招聘的人员整体要求不明确,随意性大。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虽然对应聘者进行培训,但没有价值观念的输入,为以后的企业发展埋下了隐患。
2.在对员工的考核与评价中,主要以业绩指标为主。虽然有些企业也提出“德”的考核,但对“德”的考核内容缺乏具体量化的描述,使考核评价时根据个人的理解进行,并未起到深化企业价值观的作用。
3.在员工的薪酬系统上,没有建立起符合其核心价值观的薪酬系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大多数国内企业从传统国企转化而来,其薪酬系统依然保持着平均主义的老办法,以工龄、资格为主构成收入体系。体现一定的按劳分配思想的奖金制也在传统的思维定式下被同化得没有了棱角;在一些发展得较早的国内沿海地区的民营企业,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亲情、人情、管理者的个人喜好成了薪酬分配的主流,这种状态下的薪酬高低成了人际关系好坏的指标,企业中的员工就会把主要精力放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影响了企业良好价值观的培养。以上两种情况,是我国现阶段企业薪酬系统的真实写照,薪酬仅仅作为一种劳动报酬存在,没有起到激励作用,更谈不上为实现企业价值而服务。
(二)企业文化没能有效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功能
很多企业没能利用企业文化对文化行为主体产生激发、动员、鼓动、推进作用,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功能,也没能使企业员工懂得自己在企业存在的社会意义和自己作为企业一员的意义,缺乏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企业文化对员工不良行为的约束力不足
企业没能使企业文化中长期形成的群体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对员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不良行为得到自我约束。由于员工与企业文化长期割裂,群体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没能被员工认同,能对员工行为进行约束的只有企业的规章制度。这样的员工只会以个人的利益标准去衡量一切行为,全然不会顾及企业的利益。表现在工作态度上,是要我干而非我要干;表现在工作效率上,是“磨洋工”而非高效精准;表现在工作原则上,则是损公肥私。
三、企业文化难以对人力资源管理发挥作用的原因
(一)管理者、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不足
大多数企业的领导者和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不足,而企业的领导者又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和建设者,员工是企业文化的参加者,他们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文化又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企业最高领导者的价值观、经营哲学和领导风格。理解和认识的不到位,必然导致领导者必然采取不正确的态度忽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所具有的作用就不为领导者所知、不为领导者所用,因此,企业的文化建设就不能步入良性发展的道路,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水平自然就不高。
(二)企业整体战略规划不足,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模糊
大多数企业从计划经济转型而来,长期以来没有市场的概念,企业的管理理念落后。企业的中高层接受工商管理培训的机会不多,因而他们的意识中还没有企业战略的概念,企业战略的核心作用没有得到确立。
我们知道,企业战略是指以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为目的的企业使命定位和以使命定位为核心的企业各项活动的取舍及其匹配。确立了企业战略的目标后,一切资源都应与企业战略目标的追求相匹配,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内部资源——人力资
源,也应有一个长期的规划来支持战略目标的实现。只有这样,企业的使命才能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机融合,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才能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否则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也就无章可循。
(三)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活动缺乏联系
由于对企业文化认识存在偏差,为了迎合流行文化的需要,把企业文化当作企业的门面,将企业文化建设当做宣传和摆设,将其误认为是另一种思想政治工作,不与生产经营活动管理紧密相连,尤其没能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契合。常见的现象表现为:在企业中,企业文化归书记管,生产经营活动归总经理管。在研究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书记把政工系统的骨干叫去,布置一下任务,贴几条标语完事。总经理依然按自己的思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短期经营目标而努力。久而久之,二者的关联越来越小,企业文化逐渐被遗忘,人力资源管理还是按原有的模式存在。
四、正确处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关系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对企业中高层工商管理知识培训,提高管理者的市场经济素质只有用现代的企业管理理论武装起来的管理者,才能深刻领会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真谛,才能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关系,使二者齐头并进,最终达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二)将企业的价值观念与用人标准结合起来
这要求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对应聘者进行严格的面试,在制定招聘要求时要有专家的参与。在招聘面试过程中,选择对本企业文化认同较高的人员。
(三)将企业文化的要求贯穿于企业培训之中
这种培训既包括企业职业培训,也包括非职业培训。尤其是非职业培训,要改变以往的生搬硬套的模式,而应采取一些较灵活的方式,如采取非正式活动、非正式团体、管理游戏、管理竞赛等方式,将企业价值观念在这些活动中不经意地传达给员工,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行为。
(四)将企业文化融入员工的考核与评价中
在考核体系内,要将企业价值观念的内容注入进来,作为多元考核指标的一部分。其中,对企业价值观的解释要通过各种行为规范来进行,通过鼓励或反对某种行为,达到诠释企业价值观的目的。
(五)企业文化的形成要与企业的沟通机制相结合只有达到上下理解一致的效果,才能在员工心目中真正形成认同感。这不单单是人力资源部门独有的工作,也是所有管理人员参与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合力,从而形成核心力量,形成在市场竞争中特有的竞争优势。
岳浩
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凭借其强大的影响力,给企业带来了无限生机。很多企业已经建立了专门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部门、设置了专门负责企业文化工作的岗位,促进内部员工对公司政策、宗旨、公司使命的认同。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己经越发受到企业界的关注。中国企业越来越希望通过企业文化来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中,是企业的灵魂所在,它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历史、行为特征、领导风格、人员素质和员工的价值观念,也就意味着它影响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企业文化的不同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效果上的差异。
很多研究虽然涉及到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但大多研究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探讨,或是从个体层面讨论企业文化对员工各方面的影响。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产生怎么样的影响,企业如何凭借企业文化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日益关注的话题。我认为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关键在于建立起适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文化,才能提高企业效率。
关键词:互动关系与发展趋势 基本途径
实用方法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互动关系与发展趋势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互动关系 1.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行为的协调控制与管理),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人事相宜,以期达到企业目标。而企业文化运用于企业管理,确立的是以人为本、以价值观的塑造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企业文化来引导、调控和凝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把人看作生产、管理的中心,看作企业的主人、管理的主人而非机器附属物。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都是基于对人的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基于对人的崭新认识:人是企业的核心,是企业真正的资源,企业的管理工作必须以人为中心,把管理的视角放在激发人的潜能与创造精神等上,以此促进人与企业的发展。只不过,人力资源管理采取的具体制度、措施与方法是一种有形硬管理,而企业文化则是实施无形软管理。
2.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向导
众所周知,任何管理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人力资源管理基于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强调方法与制度措施,人是活跃的因素,因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文化背景尤为重要。其实,管理上的差异更主要地细分表现在不同的企业文化之中。从传统上看,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而且它是个较为复杂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业特征、发展历史、领导风格、人员素质和观念都是影响这一价值体系的变量。这就意味着,一种管理理念或管理方法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在这一企业可以获得极大的管理成效,而在另一企业,可能是完全行不通的。因而,不去研究适应人力资源管理的条件和环境,就会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的措施与方法不符合处于该种企业文化的员工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势必将行不通,受到员工的对抗,人力资源管理结果也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一点,企业兼并时,因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与方法和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差异而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在一定的企业文化基础上进行,服从于企业文化这个软环境,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更加有效率。
3.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文化的完善手段
企业文化的贯彻执行是企业文化的中心环节,尽管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然而这些文化却并不一定能得到落实、完善,有效地激励员工有利于企业经营业绩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是基于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它的措施、方法都是有目的地针对员工的,亦即与员工密切相关带有一定强制性,那么,如果抽象的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观融入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践,如企业文化融入员工的绩效考核,员工就会日复一日地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并对其做出反应。这样,不认同企业文化的员工就会不断地修正自己原有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使自己成为属于该企业文化的一员,而认同企业文化的员工就会加强认同感。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企业文化推广与完善的重要手段之一。
4.两者是一种互相促进的管理活动关系
不难看出,企业文化主要通过价值观的塑造激发员工使企业员工具有共同的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人力资源管理则主要通过具体的措施与方法作用于员工。当这些措施方法符合员工基于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时,就会行之有效,易于执行,从而有效地促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反之,便会受到员工对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样,当企业文化的价值观融入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与方法,就会与员工自有的价值观念发生反应磨合,从而巩固与加强原有的企业文化,完善新建的企业文化;而一旦企业文化内化于员工身上,企业处于稳定环境时,人力资源管理就应以企业文化为向导。因此,两者之间通过员工为纽带,彼此促进。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两者有着互相依赖、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再好的人才也需要在特定的企业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施展才能。企业文化所提供的企业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仅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运作中的精神和行为依据,同时又为企业培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反过来,一个企业如果要创建自己的文化,如果离开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做后盾也很难成功。企业的成功,依赖于两者的有效结合。
(二)发展趋势
1.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渗透和融合
企业文化的优劣已逐渐成为判断现代企业优劣的重要标志。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也许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因素。企业文化最初融合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是众多企业家的经验之道,然后才是理论上的升华。从松下幸之助的《实践经营哲学》、美国玛丽凯化妆品公司的《用人之道》和索尼公司盛田昭夫的《日本制造》到威廉大内的《Z理论》、阿尔帕斯卡尔和艾阿索斯的《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以及泰伦斯。狄尔和爱伦肯尼迪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走过了这样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升华过程。抽象的企业文化需要具体的企业实践,而与其联系最紧密,最具相关性的无疑是对企业文化塑造者们的管理,企业文化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
战略思维下企业的发展,要求科学地规划企业的每一个价值环节,而且各个价值环节之间必须相互兼顾、相互推动,以期达到最大的产能、最高的效率和最优的效益。企业文化既然己经证明了它对企业生存发展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并且成为企业灵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导向,那么它也应该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导向,反过来,人力资源管理也应该积极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作为企业发展中核心的两个价值环节,如果仅仅停留在相关的层面上,显然不利于发挥它们的合力,必须从它们的执行、转型、发展中,探寻它们的深层次相关性的根源,从根源出发构建两者高度互动的模型,它们的高度互动必然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必然会减小两者合力作用的角度,延长作用力长度,实现最大的企业价值。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互动模式分四个部分:
(1)环境受控性
在分析企业所处内外环境的基础上,对企业文化的核心进行定位,即企业的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的价值观、经营哲学、企业精神。
(2)匹配和协调性
将企业的总体战略与文化相结合,保证企业文化与总体战略指导下的人力资源战略不出现相悖的理念,有效的实施其导向作用。
(3)对象的确定性
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进行逻辑划分,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并将企业文化的功能因素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使之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融为一体。
(4)系统的双向性
构建以企业文化为理论导向,人力资源管理为实践,又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修正企业文化的循环动态的体系。
2.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文化变革的促进
人力资本是企业人力资源的全部价值,它由企业中的人及他们所拥有并能用于他们工作的能力所构成。把人力资源视为通过投资便可提高其生产能力的资本,就产生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力资源上的以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一种非物质资本,是能使价值增值的智能和体能的总和。企业价值的保值与增值与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密不可分。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依赖于特定的组织环境,并通过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推动企业价值的实现。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就是如何通过价值链的管理,来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和增值。人力资本的增值由价值的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来实现。价值创造就是在理念上要肯定知识创新者和企业家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主导作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要遵循2:8规律,即我们要关注那些能够为企业创造巨大价值的人,他们在企业人员数量中仅占20%,却创造了企业80%的价值。这些人形成了企业的核心层,是企业的骨干。价值评价问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指通过价值评价体系及评价机制的确定,使人才的贡献得到承认,使真正优秀的、为企业所需的人才脱颖而出,使企业形成凭能力和业绩,选拔任用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价值分配就是通过价值分配体系的建立,满足员工的需求,从而有效的激励员工。这就需要提供多元的价值分配体系,包括职权、机会、能力、工资、奖金、福利、股权的分配等。
企业文化通过观念的引导、制度的保障和环境的构筑,能不断提高员工个人及团队的创造力,促使公正的价值评价和公平的价值分配体系的建立,从而又进一步激励员工,促成更大的价值实现,如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一般来说,价值链的增值能力取决于价值环节的划分和其专业化程度,价值环节划分得越具体明确,每个价值环节的效能越高、协调越好,价值增值的速度就越快。企业文化不但起着一个效能助推器的作用,而且企业文化本身也是渗透到每一个价值环节的效能,同时它作为一种企业价值观的提炼,协调企业的各个价值环节,为企业价值的实现和增值提供着统一的思想指导。企业文化还作为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企业家的管理哲学的一种折射出现,它积极地营造责权明确、团结高效、主观能动、信息对称的组织氛围,充分挖掘和激发了企业员工的创造力。企业文化同时关注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它首先为企业员工的选拔提供依据,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员工,进而帮助员工树立共同的企业价值观,有效地激励员工,正确地引导绩效管理,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尊重每一位员工的价值,奖优罚劣,这又为合理的分配价值提供有力的保障。
(1)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塑造
传承。在企业中,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主体,是企业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人力资源管理重点在人的管理上下工夫,只要企业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就会贯穿到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去,由其进行传承具体的企业文化的思想和内容,而且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会在管理层更换或在企业人员调整后,继续传承正确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和持续性起着积极的作用。
修正。一般对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建设是个长期性的工程,是个以人为本的战略性的任务,其中不乏有因认识不足而带来的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具体策略的错误,这就要求对企业文化进行修正,而人力资源管理是贴近企业员工与业务相联系的管理手段,所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会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起到改进性的修正作用,这将使企业文化的建设更符合企业员工的实际,也会真正体现战略性管理的作用。
创新。这里的创新作用是指企业文化创新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实现。企业员工的素质经过培训等形式得到不断提高,通过各种激励发挥自身能力,推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会增加新的部门,或介入新的行业,势必对企业文化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都不尽相同,为了保证企业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就要对企业文化进行不断的创新,而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员工。
(2)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
人力资源管理是与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员打交道的,它从人员的引进开发、学习培训、薪酬设计、工作设计等方面对企业的员工进行系统的管理;而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把企业的硬环境与软环境进行整合,创造企业自身特色的文化环境,以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所以,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将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向深层次推进,主要体现在员工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参与企业的文化战略、企业文化建设更加贴近员工、企业文化建设会得到全体员工支持,企业文化建设持续性增强。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建设无疑对人力资源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要怎样才能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果?
二、企业文化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基本途径
(一)培育团队型企业文化
研究表明,团队型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各维度均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这种文化可以使员工更加团结,目标更加明确,从而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团队型企业文化可以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果,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企业更倾向于市场文化与层级文化,访谈中也了解到,企业管理中大多存在信息沟通不足,员工间缺乏信任等问题,因此,根据调查结果与员工访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培育团队型企业文化。
1.树立共同的团队目标
团队目标是团队奋斗的方向,也是员工共同的行为向导。只有确定了共同的愿望和目标,员工才能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团队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团队本身和员工的实际情况,切实可行,并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做出调整。如果目标脱离实际,不仅难以实现,而且会影响团队目标的权威性,其功效就难以发挥。团队目标的实现需要团队成员一致共同完成,只有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奋斗,才能使团队目标尽快实现。
2.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
团队领导者要有人格魅力,吸引力和感召力,这对于团队的成功至关重要。领导通过人格魅力来激励团队其他成员去追随自己的理想,把理想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施展自己的感召力来达到提高团队竞争力的目的。另外,领导的方式直接影响团队的凝聚力。一个成功的领导要有凝聚力和协调能力,善于倾听和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将员工凝聚到一起,形成优势互补的高效团队。
3.组织有意义的团队活动
适时组织一些有意义的团队活动,能够促进团队的和谐与合作意识。现在很多企业都在使用“拓展训练”,这是一种组织团队员工参加的挑战性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将平时在一起工作的员工带入某些设计的突发事件或具有一定挑战难度的活动,可以锻炼员工的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采取讨论、联欢等形式开展沟通交流活动,进行平等和双向的交流,使团队成员感受到无限制的沟通,增进员工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形成团队共同的价值观,推动团队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团队绩效的提高。
4.建立合理的团队激励机制
根据每个成员的个人特点,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做到人尽其才,让团队成员都能感受到归属感。激励的方式要有所创新,在传统的物质激励的基础上也要兼顾精神奖励,以免员工形成只为薪水工作的想法,精神奖励的常见方式是员工参与管理和培训。传统的管理模式缺少员工参与,让员工参与重大活动和团队决策中,通过参与,使员工感到领导的信任,并产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对团队发展的责任感增强,从而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同时,在保持整体优势的基础上,兼顾个人的发展,在成员合作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竞争空间,既可以提高团队效率,又可以使员工个人价值得以实现。
(二)建立企业人力资源制度文化
市场文化与层级文化分别对人力资源管理效果不同,同时,这两种企业文化都是偏向于稳定性的企业文化类型。由此可知,偏向于稳定性的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效果也有较为显著的推动作用。企业在偏向稳定的企业文化下追求运营的稳定,通常借助于制度结构来分配内部权力,有较为完善的企业制度,以及完整的组织结构。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制度文化,有助于推动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提升。同时,制度文化也是将企业价直观转化为员工行动准则与标准的重要载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建立企业人力资源制度文化。
1.建立科学的招聘制度
在以人为本的人才观指导下,加强对人才的甄别和选择。既要选择条件优秀的员工,又要将企业文化贯穿到企业对新员工的招聘中。考察员工个人品质和专业技能,使之能胜任企业招聘岗位需求,从而能人尽其才。与此同时,也要把企业文化作为招聘员工时考察员工的重要方面,避免应聘者进入企业后与企业文化格格不入。企业在招聘中选择对本企业文化认同较高的人作为企业的新员工。这样的员工,更容易融入企业的团队中,能有效为企业节约人力资源管理的协调成本。
2.建立科学地培训制度
不断提高企业对于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培训方面的投入。坚持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同时考虑员工培训需求和人才开发的需要,制定符合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需要的、有潜质的人才计划。采用多样、弹性的培训方式,提高员工培训积极性和培训效果的有效性。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日常培训内容,帮助员工理解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增强主管与员工交流,使企业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3.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在考核中,全面考察员工的贡献与能力,采取多种考察方式相结合。考核结果不仅作为奖惩依据,更重要的是通过绩效管理来达成组织目标以及帮助员工成长。建立企业文化相应的考核体系,将企业文化作为多元考核的一部分。避免传统的绩效考核忽略对员工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考核。通过考核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通过不断地对照企业文化,员工可以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统一到企业文化中,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团结和谐的气氛,发挥企业人力资源整体竞争力。
4.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克服单纯以物质刺激为主的激励方式。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物质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作用呈淡化趋势。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除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较低层次的需求外,人还有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等较高层次的需求。企业应结合员工的心理、年龄、性别等因素采取情感、荣誉、物质、事业等多种激励方式,从而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
(三)营造适度灵活的文化氛围
灵活型企业文化只对环境与职工参与管理这两个人力资源管理维度有显著的影响作用。灵活型文化以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为特征,倡导革新、冒险与自主权。营造有活力的文化氛围,鼓励员工适度冒险并参与企业管理,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提升。营造适度灵活的文化氛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信息沟通与共享
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共享渠道,让员工充分获得有效的信息,从而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只有通过贯穿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始终的沟通,才能使企业沟通顺畅,打造人力资本竞争力。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共享渠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建立自上而下的沟通渠道。鼓励主管主动与下属沟通,及时帮助员工了解相关信息,打消员工顾虑。对于工作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即时与员工沟通,在帮助员工提高工作绩效的同时,增进与员工的交流与沟通。建立多种信息发布渠道,例如,企业内部网站或公告栏上定期发布企业最新信息,企业定期向员工发送内部邮件等等。
(2)营造自下而上的沟通环境。鼓励员工主动与主管交流,营造自由的沟通环境。建立员工论坛,使员工可以畅所欲言,以便企业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开展员工座谈会,征集员工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改善的建议。员工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因此了解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态度与看法,才能更加明确如何改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最终提高企业整体绩效。
2.员工参与管理决策
建立员工提出建议、参与管理和决策的制度,由此可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员工的主动性与主人翁意识。尤其是在员工素质普遍较高的企业,如果员工能够更多地参与管理,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就会更加顺利,员工的积极性也就会更高。在企业中一些项目可以采用员工参与和员工决策的模式,以便项目开展过程更加顺利,员工责任感进一步加强。管理者可以要求员工参与管理决策话题讨论,听取员工的想法,作为管理决策的参考依据。鼓励员工为自己制定绩效考核标准,有利于员工进行自我约束,并且更好的提升工作绩效。
3.培育学习型文化氛围
学习型文化的实质是不断的自我学习、自我超越、自我适应、自我创新。企业要保持活力,并不断创新,就要使员工不断接受新知识,适应新环境,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培育学习型文化氛围。
(1)树立学习理念。树立学习型价值观是营造学习型文化的第一步。学习型价值观对员工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约束和支配作用。树立和倡导正确的学习理念和价值取向,让员工意识到,学习是生命的源泉,是创新的根本。无论是基本价值观念,还是整个企业文化体系,都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调整并且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才能最终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地竞争优势。
(2)营造学习氛围。为员工搭建学习的平台,使人人平等参与学习,为员工提供互动沟通与交流共享的学习场所、学习机会和学习工具。培养员工的学习习惯,采取适合企业自身的方式来促进员工间的共同学习,提高整个企业的学习力。鼓励员工摒弃不合时宜的经验和理念,重视员工的想象力和主动性的发挥,通过创新性学习提高企业整体的应变能力。鼓励员工从冒险和失败中学习知识,营造宽容的学习氛围。
(3)健全学习机制。建立宽松的信息交流机制。利用现有的学习的平台和沟通网络,多为员工提供经验学习和技能交流的机会,增强员工之间和团队的学习交流,采取多种形式如:早会、午餐会议等,将学习融入日常生活。要建立学习效果的检验机制,用员工实际绩效的改变来检验学习效果,反过来推动员工对于学习的重视,形成良性循环,进而推动企业绩效的提高。建立学习型激励机制,根据不同层次员工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激励措施,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进行激励,以此来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实用方法
领导示范。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当中,领导的榜样作用,包括总经理与中层干部的榜样作用,对企业文化建设影响巨大,领导层要首先以身作则,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管理当局所希望建设的价值观念。
树立英雄人物。树典型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有两条:首先,他给员工树立了一种形象化的行为标准和观念标志,通过典型员工可形象具体地明白“何为工作积极”、“何为工作主动”、“何为敬业精神”、“何为成本观念”、“何为效率高”,从而提升员工的行为。
上述的这些行为都是很难量化描述的,只有具体形象才可使员工充分理解。其次,树典型会有某种暗示:别人可以做到的事,你也应该能够做的,这就为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提供了某种合理性的证明。
权威宣讲。引入外部的权威进行宣讲是一种建设企业文化的好方法。因为外部权威的言论似乎更有客观性。这种外部权威有学术权威,知名企业家,政府高官等。选择的权威个人形象一定要好,否则效果不好。
外出参观学习。外出参观学习也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好方法,这无疑向广大员工暗示:企业管理当局对员工所提出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因为别人已经做到这一点,而我们没有做到这些是因为我们努力不够,我们应该改进工作向别人学习。
公共传播。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用各种文化传播载体,借助多种文化宣传贯彻网络,不断推进内部和外部传播,致力于建设企业共同价值认知平台。
选用适当载体。企业文化建设可以通过企业文化手册、企业报刊、企业网络、企业内部电视台、电台、广播站、企业宣传栏和墙报、企业标语和挂图、企业画册、企业专题片和企业之歌等载体来进行传播;同时,也可以采用各种活动如文化娱乐、体育竞赛、庆典纪念、参观旅游、员工生日、员工公益、社区联谊等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需要说明的是:任何单一的方法其作用的发挥都是有限和有条件的,企业应结合实际来采用。
3.重视员工,发挥其主体作用
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确起到举足轻的作用,但是领导个人无法代替员工整体,个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努力实践无法代替企业整体的实践。这里的“对员工个人的尊重”就是对员工主体作用的承认与肯定。对员工主体作用的忽略使得企业文化建设被认为是“一把手”工程,员工只是被动接受领导制定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被动去执行,影响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因此,必须发挥员工的积极性,重视广大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员工,发挥员工主体作用的对策:
总之,企业应改革用人制度,合理选用人才。一个企业最大的财富就是人才,人才选用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文化建设效果的好坏。企业文化建设要想取得成效,必须破除“任人唯亲”的积弊,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在实际的管理中体现“人人都是人才”的思想,肯定、重视和尊重员工在岗位上取得的点滴成绩,对不是原则性的失误多些理解和包容,无疑会激发不同层次、不同身份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新潜能。只有如此,才能及时发现人才,合理选拔人才,正确使用人才,真正尊重人才,最终为企业打造人才高地,为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王清云
要塑造企业文化,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作用。
有人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之道;有人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性格;还有人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所有经营理念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经营行为习惯的总和。本人更倾向于最后一种说法,因为它非常明确地将企业经营理念及行为习惯综合提出来了,这两点都是与企业文化的作用所要针对的两个方面相对应。
一个企业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经营理念,有什么样的企业经营理念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经营行为习惯,有什么样的经营行为习惯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命运结果。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经营的总开关。所以现代企业想要长久经营都开始重视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希望借助好的企业文化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但是如何塑造企业文化是一个很深奥的课题。企业文化是一种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企业文化又分为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和制度层面。任何一个方面值得去花精力去研究。
所以本文笔者仅从制度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角度出发,并以笔者所在单位(以下简称Y单位)的实际案例作为依据探讨一下如何塑造企业文化。
总得来说,Y单位是一家以翻译服务为主要业务的民营企业,翻译公司赢利模式类似于中介服务,即上游要有很多的译员资源,下游要有很多的需要翻译的客户。这就要求翻译公司在开发业务寻找客户的同时,有很多的译员来支撑服务的进行。所以翻译公司要尽可能的集中高水准的语言精英份子。但是由于翻译人员属于高端的人才,工资待遇要求也相当高,因此没有一家翻译公司可以完全依赖全职译员。由此决定了翻译公司的人力组成特点:全职、兼职相结合,而且兼职人员的总数是远远超过全职译员总数的。
又因为翻译服务地点的随机性,要求翻译公司必须在很多地方都有翻译人员及工作人员以节省调派成本,因此Y公司也在全国各主要城市都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分公司分别设在西安、南京、广州,其中西安负责西北所有办事处,南京负责华东所有办事处,广州负责华南所有办事处。目前,各分公司及办事处其实只负责业务的开展,负责人仅对业绩负责。其它的例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则是由总部直接负责。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分公司或者办事处的全职兼职人员的增减、调动均由总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操作。这种做法的唯一的好处是,总公司对于分公司的人事变动、薪资支出控制的非常好。但由于兼职人员所占比率超过全职人员所占比率,所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程度相对比较高,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多种不良的反应,且这种反应是连锁性的。
所以,Y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方面着手,想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得有一个能引导这种方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
一、兼职人员的管理
目前Y公司的兼职人员以译员为主,来源是各大高校及自由译员。目前的运作模式是,总部设立专门的项目经理,负责开发译员,对译员进行考评并录入专门的数据库。当有业务产生,需要译员的时候,由业务负责人向项目经理提出需求,项目经理跟据需求分派译员。译员完成服务后,由项目经理提交费用支出申请,然后支付费用给译员。在此过程中,业务负责人可以在不与译员打交道的情况下完成业务。如有客户投诉,客户先反馈到业务负责人那里,然后业务负责人再反馈给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跟据反馈再与译员沟通。整个沟通过程中,项目经理与译员其实也是连面都没有见过的。很多译员在为公司服务多次以后,都只知道Y公司的存在,而“不认识”Y公司的任何一个人。如此一来,公司与译员(员工)之间就仅存在金钱利害关系,维系情感的唯一方式就是工资的发放。这样员工很难产生对公司的认可感、忠诚感。公司在对待译员的态度上,也是认为反正是兼职,钱给谁都是给,不行就换人。双方的情感建立在买卖基础上,纠纷总会围绕以下几点,一是谈好的价格又变了,二是到了应该付钱的时间没有按时付,三是到了交稿的时间没有交,四是客户投诉了所以要被罚,但是罚多了。闹了纠纷的译员,公司不想再用,而译员也到处宣传被放大了的有关公司的负面消息,导致公司招不到其它的译员。最后两败俱伤。译员圈子里流传着Y公司的负面影响,集体对Y公司封杀的事情时有发生,而Y公司为了加强对译员的管理,不得不增加全职译员的人数,成本飞速上升。
笔者认为此种恶性循环事件的发生,主要是Y公司缺少能让企业与员工凝聚起来的企业文化。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强兼职员工对公司的认可度,继而对公司产生忠诚度。这两者都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着手。
1、2、明细公开翻译等级待遇,有章可循,以示公平。经常组织各地兼职译员与本地全职员工的联谊活动,让其感受公司的关怀。
3、免费为兼职译员进行职业素质培训,以增强兼职译员对公司的忠诚度。
4、加强兼职译员与业务负责人的沟通,以便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二、分公司及办事处人员的管理
Y公司由总公司负责人力资源的操作模式的好处是,总公司对于分公司的人事变动及薪资待遇控制的非常好。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公司也就仅能对人员的流向进行控制,对员工本身的管理和工作培训上根本起不到作用。总公司通常以全国统一招聘为主要增员手段,分公司提交需求,总公司统一发布招聘信息,不同地区的应聘人员被请到不同地区的分公司面试。然后统一进行培训,再分配到各分公司。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分公司的工作人员里没有人事一职,对于面试并不精通,通常负责面试的人就以个人主观判断来决定是否录用。很多通过面试的人在培训期间就已落荒而逃,培训期间造成的各种费用损失过大。另一方面,新进员工在培训期间对公司总体了解的满意度总会在分到分公司后被大幅度降低,引起情绪上的波动及工作中的消极,不能立即或者很难融入新的工作环境,老员工对新员工存在戒备心理,同时也不愿意花心思去提携新员工。经常出现不同时间进入公司的人员形成小团体的情况,使得整体团队力量不和协。
笔者认为造成此种结果的核心问题在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上的错误。首先,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招到员工还是为了让招到的员工留下来并能很好的去工作?其次,对于管理员工来讲,是控制更重要还是引导更重要?很显然Y公司着重于先把人招进来,但对于后续的员工培训及帮助新员工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上方面的做的太少,如果员工不能融入新的工作环境,前期的工作都是白费。而且Y公司在管理员工方面更注重于如何控制。对于控制型为主的公司来讲,表现出来的多是对员工的不信任,对员工不信任的公司也很难获得员工的信任。因此要解决以上问题,也必须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解决。
1、在分公司安排人事专员,负责面试及协助新员工融入工作环境。2、3、4、每一个新员工进入公司都需要安排一个老员工帮扶。常期举行员工联谊会等活动,加强员工之间的感情。适当调整对员工的控制度,减少员工对公司的对立情绪,重塑与员工的相互信任的关系。
关键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凝聚力,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人力资源也逐渐发展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柱之一, 更是慢慢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因素。企业的文化建设包括五个方面: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企业与政府、企业与顾客及企业与市场, 这五个方面既相互独立, 也相互影响和制约。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树立企业的品牌, 更可以加强员工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及主人翁的责任意识, 这对于企业, 乃至于社会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也是企业及社会效益进步的动力所在。人力资源本身就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有了优秀的人力资源, 就能直接性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 它们并不是独立体, 而是有广泛交集的融合体。
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是实现有效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的动力所在;此外, 加强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凝聚每一个员工的战斗力, 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1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的理论
1.1 企业文化理论
1.1.1 企业文化概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信奉、遵守的价值观念, 它是由企业提倡、所有员工共同实践的一种文化, 渗透于企业的每一个领域及角落, 表现为企业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及经营理念。另外, 企业文化也可以定义为组成企业形象及所有员工行为规范的一套价值体系。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象征, 不同于其他单位的的标志。
1.1.2 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的内涵及核心本质体现在企业精神、价值观, 企业经营模式、理念, 以及广大员工所认同的行为准则及道德规范。企业文化的内涵是多层面的, 主要包括:企业经营、企业管理、企业价值观念、企业人际关系、职工心理素质等方面。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所有必须了解其真正的本质内涵所在。
首先,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企业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信念、宗旨、发展目标及行为规范。企业的价值观就是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 也是企业内部向心力与凝聚力的动力源泉。
其次, 企业文化的管理模式需要建立在柔性的文化基础之上, 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奋进、协作、拼搏的企业环境及氛围, 进而在无形中调节企业员工的心态, 保证企业的长久发展。
再次, 企业文化的中心是人, 也就是企业员工。企业员工是企业最珍贵的资源, 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也是企业活动的中心。所以, 企业只有真正的做到尊重员工、凝聚员工、培养员工与依靠员工, 充分重视各个员工的价值, 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让他们与企业融合成为一个具有长足竞争力的整体。
最后, 企业文化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统一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企业员工都来自各个地方, 他们自身有着不可磨灭的差异, 包括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等, 只有通过建立统一的企业文化才能实现企业员工在企业中的同化, 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1.1.3 企业文化特征
企业文化除了本质内涵以外, 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特征, 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价值观的趋同及管理。现代企业文化需要具备创新、学习、以及交互融合的特征才能更好地适应于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
(1) 企业文化的创新。在当期的经济条件下, 科技就是生产力, 企业强调和注重的就是创新, 传统的生产规模及人力成本控制因素已经不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了, 创造性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与资源。
(2) 企业文化的再学习。世界在发展, 科技在进步, 只有通过不断努力的自主学习, 才能保证企业的长久生命力, 才能通过学习实现企业的改革与创新, 从而开发新的市场资源。
(3) 企业文化的交互融合。企业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为了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 企业需要融合多元文化, 实现资源重组与优势互补, 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1.2 人力资源理论
1.2.1 人力资源的定义
(1) 以美国为代表的劳动契约型将人力资源定义为:建立在雇佣关系基础之上, 雇主与员工之间的一种合约关系、契约关系。
(2) 以日本为代表的资源开发型将人力资源定义为:通过个人能力的积累达到提高整体实力的目标。
1.2.2 人力资源的特点
(1) 以美国为代表的劳动契约型的人力资源特点:只考虑建立于合约基础上的雇佣时间, 着重强调个人能力。
(2) 以日本为代表的资源开发型的人力资源:考虑过去与将来, 侧重终身制合约。
2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关系
2.1 企业文化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企业文化对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具有促进作用, 主要体现在下述四种功能:
2.1.1 向导功能
企业文化就是一种目标, 也是一种方向, 它可以把企业所有员工都向着企业确立的行动目标及发展方向进行引导, 起到了向导的作用。企业的价值观直接体现在企业的崇尚、提倡, 这样就可以将员工的时间及精力都引导到相应的工作岗位, 为企业文化贡献自己的能量。
2.1.2 规范功能
企业文化是一种助滑剂, 它可以有效地协调好企业员工之间感情交流及信息沟通, 从而使得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气氛。此外, 作为一种软性约束文化, 企业文化会使员工自觉通过内心心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及思想, 这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具有规范化的功用。
2.1.3 鼓励功能
企业文化的中心是人, 也就是企业员工。企业员工是企业最珍贵的资源, 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也是企业活动的中心。企业文化通过相信员工、尊重员工、重视员工及依靠员工来协调控制员工们的行为及思想, 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让他们与企业融合成为一个具有长足竞争力的整体, 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及工作的积极性。
2.1.4 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既是一种催化剂, 用来促进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责任、感情的反应;它更是一种粘结剂, 用来团结和凝聚全体员工, 使得他们从思想上、行动上支持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发展, 也让他们都享有一种归属感及认同感, 这与企业文化所确立的企业价值观密不可分。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优化经营决策及组织结构, 使企业员工向着共同的发展目标进行努力。
2.2 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文化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文化的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下述四个方面:
2.2.1 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传承作用
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 也是直接的参与者, 还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者与学习者。而人力资源管理重点就在员工的管理上, 所有企业文化的建设都会融入到人力资源的管理之中, 并且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企业文化的内容及思想的传承。就算是当企业人事变动以后, 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会继续传承企业的文化, 这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延续性及持久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2.2.2 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企业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则是从员工的引进、企业文化培训、技能培训学习、薪酬福利架构、工作等方面来实现企业对员工的系统管理。同时, 企业文化是以员工为主体的, 把企业的软硬环境进行交互融合, 进而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环境, 最终实现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及整体发展的目标。因此, 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将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建设, 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更加贴近员工、员工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参与企业的文化战略、企业文化建设持续性增强。
2.2.3 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修正作用
一般对企业来说, 企业文化建设是个长期性的工程, 是个以人为本的战略性的任务, 其中不乏有因认识不足而带来的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具体策略的错误, 这就要求对企业文化进行修正, 而人力资源管理是贴近企业员工与业务相联系的管理手段, 所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会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起到改进性的修正作用, 这将使企业文化的建设更符合企业员工的实际, 也会真正体现战略性管理的作用。
2.2.4 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作用
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素质, 激发了他们的个人能力, 从而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这样可能会出现新的部门或企业的业务领域扩展到其他方面, 这样就会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所以, 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企业文化的内容及表现形式都会有所相同, 为了保证企业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 必须对企业文化进行不断的创新, 而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员工, 这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文化建设起到了创新作用。
3 企业文化及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1 存在的问题
3.1.1 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建设手段和组织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并不同于一般的大同文化, 根据企业的性质、行业领域、产品、服务对象等等方面的不同都有较大的区别。当前, 国内的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科学系统的调研, 对于调研结果也缺乏提炼升华技术。另外, 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可操作性不强, 没有真正的指导意义。
(2) 企业文化体系不健全。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人际关系都与企业的文化建设息息相关, 当前的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是互相借鉴, 并没有真正吸收并融入自己的企业文化之中, 更没有创造出企业核心的价值体系, 过分注重于浮于表面的口号及形式的宣传。
3.1.2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
(1) 过分注重管理, 缺少激励与关怀。有些企业仍然采取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过分重视组织的管理和考核, 反而忽视了对员工适当的激励与鼓舞, 没有给予员工真实的人文关怀, 使得员工没有“家庭组织”的感觉。
(2) 注重考核, 忽视员工综合素质培养。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采用一种固定的测评技术来对员工进行工作表现的考核。员工的能力及表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程序可以算出来或是测定出来的, 它与很多因素都有关系, 这样就可能将不适合企业文化发展的员工留下来, 反而很多真正适合企业文化发展的员工因为考核没过而遭到不合理的利用, 这是对企业资源的巨大浪费。
3.2 改进措施
3.2.1 改进企业文化
坚持以员工为中心, 重视培养团队精神。努力做到充分尊重信任、理解员工, 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利用感召力让员工尽心尽力地为企业工作, 同时, 重视培养员工忠于企业的信念, 树立团队精神, 使员工能和企业荣辱与共、相互依存。提高员工素质, 培养创新开拓的精神。企业要生存发展, 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求得长远发展, 就需要提高员工素质, 因为员工是企业发展之根本。
3.2.2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的配置应当以内部配置为主, 外部配置为辅。人力资源的配置主要采取国内人才, 对于国外的先进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我们可以借鉴学习。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竞争力逐渐加剧, 企业的文化建设及人力资源管理也越来越重要。只有良好的企业文化, 才能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 提高他们对于企业的使命感及责任感;只有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潜力。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相辅相成, 既相互独立, 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1]于佳.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性与互动性研究[D].贵州大硕士论文, 2008.
【摘 要】企业文化对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有很大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研究成果,研究了国内企业在处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上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缺陷,然后针对国内企业文化如何更好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制定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 战略 企业文化
【中途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1-0-01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面临的问题将更加复杂和残酷,企业之间要在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上开展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文化在吸引人、留人上势必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构建一种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真正让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强大和持久的动力,便成为当前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1 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是利用人力资源实现组织的目标,它包括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和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量的管理和质的管理,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民族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执行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职能的过程。它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个体差异分析、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价、激励、工资与福利、沟通等。
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进步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重视,人力资源优势的独特性更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最重要驱动者。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企业文化是以管理为目的的文化和以文化为载体的管理理论的有机结合,是企业的灵魂组成。
文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是全方位和全过程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成为现代经济新的增长点;企业已经从产品竞争、技术竞争的层面变迁为更好层面的文化竞争。通过对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互动、互补和匹配关系的考察,有助于企业更系统和更有效地来开展文化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凭借企业文化这个有机体充分发挥成效。
2 我国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存在问题
企业文化就是重视人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也不例外的重视人的作用,他们都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对人的管理更好的实现了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相结合,能够互通有无,弥补不足,达到更好的效果。
近几年,中国企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体系。企业大致形成了以变革创新、求真务实、诚信合作为目标的价值观;企业基本建立了以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企业基本上建立了向管理要效益的理念,加大管理的改革力度;很多企业都制定了战略目标,通过全面创新,求真务实,把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力求机制创新,在竞争上岗,绩效考核,薪酬结构,教育培训,职业发展等几个方面有所进展。
当然由于中国企业发展时间较短,对于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也存在一些不足:企业文化的理念先进,实践落后;对企业文化的宣传不足,员工参与不积极;传统企业文化的存在,影响了“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和人才环境的构建;企业文化建设局限在表层且花样单调,形式呆板,对于企业理念、核心价值观等深层次的企业文化建设显力不从心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在利用企业文化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任务。将人力资源作为一个内部管理部门,具体为业务部门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服务和支持。当谈到人力资源管理时,企业领导和员工就想到是属于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职能,理应由人力资源部片面负责。
(2)人力资源开发重视外部招聘不重视内部培养;重使用轻培养。企业过分重视外部招聘而忽视了建立企业内部员工的人力开发机制,往往寄希望于外部招聘的人才上,希望能将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管理效能和核心竞争力,造成极大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投入。
同时,在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时,往往只注重员工的有效使用,而忽视了员工的培训与继续教育;只注重对学历层次低的员工进行培训,而忽视了对高层次员工的深入开发。
(3)人才安排结构不合理,不能人尽其才。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决策中所占的比重甚少,多数企业虽然设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却往往是企业高层的附庸,所从事的多是行政事务性工作,活动范围也极为有限。
(4)人才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缺乏有效的。在对员工进行管理时,往往重激励、轻约束,激励时又往往重物质激励而轻精神激励。许多企业往往持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观点,试图凭借诱人的薪酬来吸引并留住人才,从而放弃必要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3 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的建设
要改变上述情况,必须要转变观念,积极推行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建立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因此,企业如果引入企业文化来加强对员工的柔性管理,将成为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有益补充,弥补由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不足与偏颇。这样,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得到最佳管理效能。怎样才能将两者结合起来呢?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处理好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的用人标准的结合。人力资源经理人员在设计招聘政策时,要让员工了解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且对招聘主管人员与用人部门经理进行严格的技能培训,录用与本企业文化契合程度较高的人员;同样,也要制定相应的员工发展政策,只培养与发展那些与本企业文化契合程度较高的员工。
(2)在企业培训的全部过程中贯彻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同时通过企业培训,强化、试验和改进企业文化。在企业各类培训活动中,将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这些活动中不经意传达给员工,潜移默化地影响与改变员工的行为。
(3)对员工的绩效考察和激励措施要充分结合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绩效与激励管理体系内,要将企业价值观的内容作为考评与激励的一部份,将企业核心价值观用各种职业化行为标准来具体描述。
(4)建立基于企业文化的选才,育才,用才,留才等一系列措施。企业文化通过员工培训方式使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态度的改变。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将企业价值观念的内容注入,作为多元考核指标的一部分。必需借助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结合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在企业内部营造宽松、自由,对员工充满人性的关怀和情感激励的环境。
4 总结
能否处理好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关系,已经成为决定一个企业竞争实力的根本因素,甚至是决定因素。我国企业必须正视目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欠缺和不足,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并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更新观念,努力改善,只有这样,方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第9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孙泽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3] 陈树良.迎接“入世”挑战培育企业文化.人力资源,2002.
【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推荐阅读:
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运用05-29
浅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07-24
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01-24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的融合论文11-24
人力资源管理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互动研究01-07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管理11-09
企业文化管理方案09-30
企业文化管理课件10-26
丰田企业管理文化11-15
管理与企业文化资料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