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小总结

2024-1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行政法小总结(共10篇)

行政法小总结 篇1

09260166

法学0903王礼尧

在一个多学期的学习中,行政法部分已经结束,下面就对行政诉讼法之前的这部分中我认为的重点进行一简要总结。

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而产生的特定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与宪法关系最为密切的普通法律部门。我国行政法具有合理性与合法性两个原则;行政主体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依法拥有行政职权并为自己行政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国家机关或社会团体,行政职权是指行政主体依法管理国家事务拥有的国家行政权,与行政职责行政权限密切相关,行政法不存在行政之外的行政权限。

行政行为是这门学科学习的重点之一,是指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对外不采取的能产生直接效果,使具体事实规则化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有行政许可、征收征用、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强制、行政裁决、行政调解、行政处罚、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而抽象的主要是指行政立法。

行政程序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方式步骤空间跟时限,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

行政责任分为行政违法行政不当和行政责任。区别行政违法与不当的重点在于二者都不合理但前者更是违反了法律。

行政法小总结 篇2

推行“大教学与小行政”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一) 教学是高校竞争焦点

1.外部竞争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使我国的高校直接面临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机构的挑战。挑战来自两方面, 一是外国教育机构吸引更多的中国学生到国外留学, 二是外国教育机构通过与我国高校合作办学等方式进入我国, 直接参与我国高校竞争。2006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教育展上, 参展的海外院校由2005年的400个增加到450个, 说明我国高校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

[普通院校高职化。以广东为例, 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省内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5%、88.36%和88.74%, 呈下降趋势。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各校都将目光瞄准广东中小企业。近几年, 广东中小企业发展快, 人才缺口大。为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这些高校逐步改变培养模式, 出现了普通高校办高职、中职学校高职化的倾向。当这些非高职型学校向高职教育领域渗透时, 高职院校的发展难免“腹背受敌”。

2.内部竞争

1985年, 中央确定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 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要求。截至2007年5月,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已接近1200所, 占普通高校的60%。其中, 广东高职院校67所, 占广东普通高校 (105所) 的70.35%;广州地区高职院校43所, 占广东高职院校的64.2%。

各高职院校都力求与社会无缝对接, 希望其毕业生一走上社会就能直接融入社会, 在社会上顺利实现人生价值。而实现无缝对接的主要手段就是教学。如果教学质量不过关, 学生就不能真正掌握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不具备社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 这时融入社会的门槛就相对高得多, 学生就会无力跨过这个门槛。

不管是外部竞争, 还是内部竞争, 高职院校与其他院校“短兵相接”之处就是教学质量。谁的教学质量高, 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 行政向服务转型

2004年3月, 温家宝总理指出:“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 为市场主体服务, 为社会服务, 最终是为人民服务。”2008年5月31日,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看望陕西地震重灾区汉中市的受伤村民时说:“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人民的事情我们都应该关心。”胡锦涛总书记的话进一步表明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顺应政府转型的潮流, 高校也应该转型成为全面服务学生的机构。

(三) 行政为教学服务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分工的精细化, 高校内部机构不断增多。这些机构为获得比其他机构更多的话语权, 都希望自身做大做强, 凌驾于其他机构之上。这样, 在个体利益需要的无限性和社会资源供给有限性的矛盾前提下, 部门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冲突将会大量地、经常性地发生, 这势必增加高校的协调成本。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 不是比权力大小、官阶高低的地方。高校内设机构不应陷入“官本位”的泥潭, 否则, 就会将学校大部分甚至所有的精力在泥潭中耗光, 无心也无力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学生是学校的主体, 学校的所有资源都应向学生倾斜。以此为标尺, 教学工作与学生的关系是直接的, 而行政工作与学生的关系是间接的, 因此, 相对于行政工作来说, 学校的资源要优先向教学工作倾斜。

建立“大教学与小行政”管理模式的措施

(一) 深化改革, 观念为先

万事开头难, 最难的是转变思想观念, 因为思想观念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是机构或个人长期的行为习惯的积淀。要改变它, 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更是如此, 更需要从解放思想入手, 彻底颠覆旧思想, 树立新观念。

学校必须对改革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充分估计, 做到“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没有完美的个人, 只有完美的团队”, 要充分、有效地发挥团队的作用。因此, 在改革之初, 要摸清团队成员的个人需求, 建立个人需求和团队需求有效对接的桥梁, 细致地做好思想发动工作。只有团队树立了共同的价值观, 改革才能事半功倍。学校要正视转变观念的艰巨性, 分阶段、多层次地进行思想动员, 努力打牢思想基础, 逐步在教职工中形成符合学院发展规划的思想观念。为了达到以教学改革带动其他方面改革的目的, 全体教职工要进行长期的封闭性学习, 请社会各界的专家到学院开讲座, 给骨干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用一到两年的时间, 通过由上到下、以点带面的方式, 全面完成教职工的观念更新。

(二) 淡化权力, 服务为先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其他各项工作是辅助性工作, 在进行全面改革时, 不能本末倒置。应以教学为出发点, 以一切有利于教学为前提, 通过教学改革带动其他方面的改革。有的高校将行政办公大楼命名为“行政服务中心”, 对全体师生而言, 既显示出学校的决心, 也是学校的承诺。

在科学管理上要狠下工夫, 合理规划机构编制, 本着有取有舍的原则, 充分分权、授权、放权, 淡化行政权力, 强化学术服务。实行学校和系部两级管理, 学院领导管学校建设规划, 主任、教授、系管治学。系部是实体, 系主任对系部工作负全责, 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学为重点, 对人、财、物等资源的调配拥有直接权力。对非教学机构 (含行政机构) 进行整合, 实行“大部制”模式, 严格控制行政岗位和人员的数量, 将节省下来的人、财、物用于教学工作。

要淡化手中的权利, 不要给办事的人设置障碍以彰显手中权利, 否则, 就会损害学校形象和部门利益。行政服务系统应定期开展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调查, 调查重点是行政服务效率和态度, 调查结果应作为行政服务部门的业绩考核依据。

(三) 协调分工, 效率为先

行政服务系统应实行“大部制”, 精兵简政。这虽与现代社会的精细化分工相矛盾, 但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对部门职责的透彻了解, 对岗位职责的有效整合和对工作流程的正确设计。以工作的关联性作为划分依据, 将关联性强的工作, 如将某工序的工作和它的紧前、紧后工序的工作作为同一工作包, 由专人负责, 可减少协调时间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

应摒弃“大而全”的思想, 保留学校的核心机构———教学机构, 而引进社会机构参与学校的行政服务工作, 特别是后勤工作。要善于借助“外脑”。只要制定并严格执行各项监控制度, 就能充分发挥管理服务功能, 调动社会机构的积极性, 促使这些机构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对行政服务系统的评价应以有利于获得外部资源、节省内部资源和促进教学工作为标准。凡是不能为学校获得外部资源、节省内部资源和促进教学工作的行政服务岗位, 应少设甚至不设。这样, 协调的成本就会降低, 工作的效率就会提高。

(四) 推动实训, 学生为先

必须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实现学生与社会“零距离对接”。

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学生在学校各岗位实习, 与在社会实习无异。因此, 学校应责无旁贷地作为学生的重要实训基地之一, 所有岗位几乎都可以向学生开放。学校各部门特别是行政服务部门应创造条件吸纳更多的实习学生, 不要基于自身的利益而将实习学生拒之门外。行政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将对实习学生的指导当成教育教学过程的延续。在工作中,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踏实做事的态度, 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定期在学生中做问卷调查, 倾听学生的声音, 了解学生对学院的满意度, 让学生养成自主管理习惯。

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各“管理委员会”, 凡是与教学有关的委员会, 学生都可以参与, “没有学生参与的管理是不成功的管理。”另外, 学校可以要求长期合作的服务供应商开放工作岗位让学生实习, 并在制定标书或采购合同时将开放实习岗位作为约束性条款或鼓励性条款, 以提高供应商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许晓书.2006国际教育展金秋十月在京拉开帷幕[OL]. (2006-10-10) .http://goabroad.sohu.com/20061010/n245715689.shtml.

[2]李珍.06年大学生就业人数同比减少22%[N].信息时报.2006-11-01.

[3]单强.打造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7-07-05.

[4]四川在线.2007具有高等学历招生资格高职 (专科) 院校名单广东省 (67所) [N].http://www.scol.com.cn/technology/techzl/20070720/2007720165531.htm.

小丸子的年终总结 篇3

上一考核年度,我们科室破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定律,以经济落后地区公诉科的身份在省同类院和市基层院的考核中取得双料第一的佳绩,让我们自豪之余也倍感压力。但是今年不但没有中坚力量来充实队伍缓解压力,还遭遇了资深或骨干公诉人纷纷“出走”(一个被选调走,两个被借用走,还有一个去生娃)的困境。我们的公诉队伍不仅单薄,而且稚嫩、青黄不接,男女比例也严重失调,成了名副其实的“母诉科”,简直不忍直视!我就是揣着这么一颗纠结的心投身于新一年的战斗的。

这一年,检察系统经历了一场“技术改革”,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正式启用。改革果然都是要经历阵痛期的,原本光是办案就已经够竭尽全力的我们,还要花大量时间学习新系统的操作。悲剧的是,身为技术弱的我竟然被安排去参加省院组织的新系统统一培训,回来后还要肩负起教小伙伴们操作的重任。本来就学得不是很好,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很多又是培训时未曾预料的,所以不出所料,我果然还是没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老师。后来多亏了操作指南和小伙伴们的互教互学,让我们在一次次的试练和失败中,慢慢get新技能,慢慢地驾驭了新系统。

这一年,我参与办理的案件也丰富多彩起来了,从案由到案情,让我感觉读书时那么多个刑法罪名原来没白学:很黄很暴力如抢劫、强奸、故意毁坏他人财物、容留他人卖淫等;逼格很高如自侦、知识产权类案件等。每一次接触于自己而言是新类型的案件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哪怕是学霸,也要在实践中学习如何把握该罪起诉的证据标准,像我这种普通学民,就只能理论、法律司法解释都再重学一遍。

这一年,我惊讶地发现任性不是有钱人的专利,而是当事人的专利。见过被害人没有特殊困难天天拉着个行李箱要求马上办她案件,不答应就威胁住我们单位的。见过已经自愿和解的故意伤害案中,被害人无理反悔要把赔偿费用扔我们单位的。见过取保候审的嫌疑人(被告人)拉黑我们办公室电话的,习惯性放鸽子打乱我档期的,还有让兄弟冒名顶替参加庭审的。但任性是他们的,我们只能克制。我们只能发挥最大的耐心摆事实讲法律,在确实可行的情况下将嗓门提高一分贝定纷止争,在不失尊严的情况下默默承受大事化小。当然,这个世界还是有爱的,被我吐槽的无理取闹的当事人也只占小部分,大部分还是讲道理的。

这一年,我在很多的时刻“累觉不萌”。比如年初时,不但要消灭新老系统的积案,写各种材料,还要学习第一次接触的案件如何办理,学习新系统如何操作。那段时间,我过着真正的“白加黑、5+2”的生活,每晚加班到10点半。现在想来,当时我真的蛮拼的。能驱使一个成年人,在每周一到周日的晚上,全然不顾外面寒风凛冽、白露为霜,等到漏尽更阑之时才披星戴月回家的,或许就只有理想了……又如年末时,我的身体突然不好了,因为老了、压力太大、心情压抑,小病不断,三天两头上医院。看着系统上闪烁着的黄灯(办案预警),觉得请假看病就已经够奢侈了,原来在公诉连生病都没啥资格,因为永远有那么多案子等着你。虽然有时会累觉不萌,但是转而想想,熬过去就好了啊,又可以愉快地卖萌了。

这一年,有一个不得不提的话题就是司法改革,改革关乎切身利益,法律人纷纷予以强势围观,不过或许因为人微言轻,我总觉得对它缺了些前途可期的心潮澎湃,也少了点未来惨淡的黯然神伤。員额制方案出来以后,唱衰声不断,很多同行辞职、跳槽了,也开始有小伙伴劝说我有机会有条件就争取去政要部门,为了不用那么累就能得到更快的提拔。至少目前的我,军心还是没有动摇的。受TVB的“毒害”,我从小就立志从事法律职业,大学时填报志愿也只报了法学一个专业。虽然长大后惊讶地发现我们的检察官并不像港剧中演的那样可以“objection(反对)啊法官大人”,但是能从事自己理想中的职业,我还是觉得很幸运。对于司法改革,我的态度是,既然是喝地沟油的命就不去操中南海的心了,好好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办案、写作和卖萌,然后淡定地等待着改革的大浪潮来袭。

因为这一年经历了太多,所以过程中我经常有2014年好漫长的感觉,但是过完之后再回首,发现也不过是荏苒时光中的匆匆一年。美好和不那么美好的,我都已走过;漫漫检察路,任重而道远,且行且珍惜吧!(文/胡雨晴)

从一案例窥视行政法的几个小问题 篇4

牟玲玲

内容提要:随着中国法治的逐步建立,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正在逐步由管制转向服务,但人们同行政机关打交道的几率仍然很高。随着人们法律宣传的深入,无论是行政相对人,还是行政机关的公务人员通过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都在争强,但随之一些争议也浮出水面,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各方面的探讨。本文因此诞生。本文主要探讨了与此案例有关的行政行为,职务行为,法律适用等问题。

关键词:行政行为 违法 职务行为 法律适用

案例介绍:

1990年4月8日晚8时许,某港公安局复兴码头派出所民警吴某在所属管辖区域的八号码头巡逻时,发现江苏海门“平山一号”民船准备卸货,便上前制止,经查询得知,该船未办卸货手续。船主称在场的航运公安局工纠队队员邹某已收其管理费,但未开收据。这在船上查看船民的邹某却让船主卸货,声称“有事我负责”。当时未佩带工纠队的标志,吴某要其出示证件并讲清收取装卸费的问题,均遭邹某拒绝。吴某要船主交验航运薄,邹某出面阻挠。为此吴某拉邹某去派出所讲清问题,邹不从,两者发生推拉。吴某随即向服务总值班何某报告。何某到码头时邹某已回工纠队办公室,就同吴某赶过去,要邹某同去派出所,邹某不从。何某便回派出所拿了一副拇指铐和一支超高压式电击器,带了两个民警,再次要邹某去派出所。当邹某拒绝后,何某、吴某强行给其套上了拇指铐,在此过程中因邹某挣扎何某对其使用了电击器(经法医鉴定,造成轻微伤害),并将邹某带回了复兴码头派出所。

事情发生后,某市某区公安分局以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条例》第22条的第1项“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为由,对吴某、邹某分别作出警告、拘留的行政处罚。吴某、何某不服,在法定期间内向某市公安局提出申诉。该市公安局改变定性为“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维持原裁决处罚。吴某、何某仍不服,向某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行政处罚裁决。

法院在审理此案中,对何某、吴某的行为是不是职务行为,应适用什么样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的问题上,存在不同意见。第一种认为,吴某、何某的行为不是职务行为。其理由是治安民警的职责是维护社会治安,管理的对象是危害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分子,邹某在当晚没有行使危害社会治安的行为,民警不该管,管了就是超越民警职权范围超越或违背基本职责的行为不是职务行为。第二种意见认为,吴某、何某的行为是职务行为。理由是,职务行为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以行政机关的名义所为的行为。职务行为所依据的是国家行政权。国家行政管理权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法定性。本案民警吴某是某市某港公安局复兴派出所当晚的值班民警,其在所属辖区内巡逻警戒。该码头按规定当晚无卸货任务,装卸公司也无人值班,吴某在值班时发现民船,查询其卸货手续,是履行港口执勤民警的职责。当工纠队员出面干涉时,吴某要求出示证件,说清收取管理费的问题,是基于吴某要弄清批准卸货的原因,邹某应积极配合。

提问:

吴某、何某的行为具有明显的执行职务的特征,但也存在明显的违法之处,违法的履行职务的行为是否是执行职务的行为?这是此案的焦点,也是判断是否是职务行为是经常引发争论之点。请根据行政法原理分析、回答。

(以上原文引自:《行政法教学案例》 张树义 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版 第70页)

笔者在认真分析上述案例的基础上认为此案牵扯到如下几个问题:1、吴某、何某的行为是否属于职务行为;2、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是否属于行政行为;3、某市某区公安分局对吴某、何某二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条例》进行行政处罚是否恰当(或言,该适用什么法律).在下文中,笔者将主要从这几方面进行分析。

正文:

一、吴某、何某的行为是否属于职务行为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所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运用行政职权所实施的对外具有法律意义、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具体而言,其有如下四个要素:1、主体要素。行政行为必须是行政主体所为的行为。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是行政主体,还要充分考虑行政主体的范围和主体要求。2、职权要素。职权是行政行为的内核,行政行为是行政职权的外化。如果具有主体资格,但该行为不包含职权的运用,也不是行政行为。3、法律要素。行政行为必须是具有法律意义、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所谓法律意义、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是指对他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的行为。4、外部要素。其实行政行为就是外部行为,此处旨在强调对内部事务的组织、管理不是行政行为。任何行政行为都需具有以上要件,缺一不可。

那么,行政行为又具有哪些特征呢?

1、执行性,即具有鲜明的执行法律的特征。行政主体必须依据相应的行政法律规范的具体规定处理公共事务,而不能单纯的由行使权力,实现行政主体的单方面意志角度出发。(1)而在紧急行政中执行性更为突出,但不能忽视相对人的了解权等民主权利。

2、单方性。行政行为一般表现为行政机关依法依照自己单方意志作出决定的行为,不需要行政相对人的同意或认可。依职权的行政行为的单方性表现得尤为明显。依职权的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主动行使行政权力而作出的行政行为。

3、裁量性。法律不可能对行政管理规定的事无巨细,所以法律上一般赋予行政机关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的自由裁量权,由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和幅度内,自行决定处理问题,作出行政行为。认识到行政行为的一定的主观性,是考察行政行为是否合理的基础。

4、公益性。目的上行使行为是为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正是基于此才赋予行政主体以行政优益权,即可按单方意思表示构成行政法律关系。行政主体及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享有职务上的便利,并要求行政相对人履行协助义务。(2)

5、主动性。其实这一性质已在其单方性中有所包含,但此处再次提出笔者认为有其独立的意义。他有多层含义如:行政主体一定程度上要依靠自己对法律法规的理解,自己对社会生活的分析和判断,决定是否实施行政行为,实施何种行政行为;再如,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追求的是一种与自己意思表示一致的管理效果,因此必须对其负责,不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3)

(二)职务行为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基本上可以了解到底什么样的行为才属于行政行为。那么吴某、何某的行为到底是否属于职务行为呢,这还要看其二人的行为是否在职权范围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5-02-28颁布实施)第二条规定“ 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第六条规定“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职责:…(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六)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制定的人民警察在巡逻执勤中的相关规定第四条 “人民警察在巡逻执勤中履行以下职责:(一)维护警区内的治安秩序;(二)预防和制止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八)制止妨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由上述法规我们可以看出吴某何某的行为属于职务行为。

因为二人的行为都是以各自代表的行政机关的名义作出的,而二人又是该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并且是在工作期间作出的行为,这都符合行政行为的条件。

具体如下:本案民警吴某是某市某港公安局复兴派出所当晚的值班民警,其在所属辖区内巡逻警戒。而该码头按规定当晚无卸货任务,装卸公司也无人值班。吴某在值班时发现民船应当查询其卸货手续,是履行港口执勤民警的职责。而此时未佩带工纠队的标志邹某出面干涉,吴某要求出示证件,并说清收取管理费的问题,这是基于吴某要弄清批准卸货的原因,邹某应积极配合,但邹某却不从,这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妨碍执行公务的行为。而何某是当晚服务总值班人,接到吴某的报告后理应予以协助处理突发情况,这也属于职务要求。

二、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是否属于行政行为

笔者认为履行职务时是否违法不属于判断是否是行政行为的要素之一,这从前文中对行政行为的概念介绍中可看出。

由于诸多原因的作用,行政行为难免出现违法之处。根据行政行为确定性的要求,违法行政行为原则上是有效的,未经有权机关依法撤销或确认其无效前,任何人不能否认其效力。这就是说,违法行政行为在未被撤销,或确定为无效之前仍为行政行为。与此同时应注意到并非所有的违法行政行为都可能被撤销或确定为无效,如一些不能改变的事实违法行为。笔者认为对此类行为只能肯定其行政行为的性质,然后采取补救措施,如当事人可就行政侵权行为向相应的行政监察部门申诉,或向其上一级行政机关/设置的专门机构申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

再者,如果说违法的就不是行政行为,那不就成了行政机关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了么,国家赔偿又有何用。

三、适用法律问题

根据以上论述吴某、何某的行为是违法的职务行为,而某市某区公安分局与吴某、何某之间是相隶属的关系,所以某市某区公安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条例》以“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定性作出行政处罚属于适用法律不正确。

具体分析如下:行政处罚是指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依法应当给予处罚的行政相对人所实施的法律制裁行为。从此定义可看出其适用对象是实施了违法行为的,应受处罚的行政相对人。即行政处罚是一种外部行为,不适用内部关系。而何某,吴某与某市某区公安分局之间是内部隶属或行政机关与其组成成员之间的内部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规定“ 人民警察有本法第二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笔者认为吴某、何某的行为属于其第二十二条 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中的“(五)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七)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的规定。同时,经法医鉴定,邹某只是轻微伤害,,其病不能构成刑事犯罪。

综上所述,对吴某、何某只能进行行政处分(“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降低警衔、取消警衔。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四十八条)

参考文献

(1)《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张树义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

行政文员实习个人小1 篇5

[摘要] 在实习中学习了具体行政文员工作的职责,包括公司专业涉及知识的学习,在工作岗位中经过7天培训上岗,培训了行政文员的日常工作事项及我们公司所做的金融投资“国际现货黄金”的专业知识。工作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锻炼个人的沟通交流能力,服从安排,协调公司员工的安排、人与人相处关系的重要性等等。

我与2011年10月份开始在××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从事行政文员这个岗位一直到现在,在这几个月的实习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社会经验和正确的工作思想观念,这些都为以后的就业奠定了基础。

短暂的实习生活,除了工作经验和知识上的丰硕外,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转变”二字——从校园思维模式到职场思维模式的转变,为今后尽快适应融入职场生涯奠定了基础。

我实习的公司就位于我的家乡,但是公司的总公司是在浙江义乌市。该公司的名字是××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的是国际现货黄金投资类似于股票、期货、基金一样,主要通过电子平台操作,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向整个池州市推广这样一个理财性产品。在2011年10月9日正式参加该公司提供的岗前7天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熟悉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初步认识行政文员的工作岗位职责;国际现货黄金的专业知识(包括股票、期货、基金等)简单学习;还培训了人事方面的知识主要是招聘人员等等。通过考核后正式上岗,在岗位上我的工作职责是:负责总经办卫生;会议记录及每周五会议主持及负责销售游戏活动;文件的制作处理及打印复印等;负责公司的招聘、面试及安排培训;接待来访客户;制作每个月的公司考勤表,值班表,卫生表等;完成上级临时工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等等。我在实习期间努力完成工作岗位上的任务,并得到了公司总经理的肯定。我也很感谢金汇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给我了这样一个锻炼的机会。

在这几个月的实习过程中总结的实习心得:行政文员的工作是我正式踏上社会的第一份自己去找的工作,用了刚踏出校园的饱满精神去投入,从中获得了很多很多宝贵的经验及人世处理财富,我坚信这些财富将继续在我以后的工作中起很大的作用。这份工作不仅仅让我了解了行政文员这一岗位的职责,我也学习了自己以前从未涉及的金融方面知识,在公司中深刻了解了公司企业文化的魅力,在这一文化的带动下更深刻的明白了每个部门之间的团结凝聚力的精神和每时每刻的竞争时间观念等,这些都对我有很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结实习收获:深刻了解了行政文员的工作流程;办公室软件的运用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像world,excel.ppt);在没周五的会议主持中学习了如何去领导及带动员工的情绪,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个人的领导能力;每周由前台主持公司游戏活动,锻炼了策划能力等;时间观念的增强;团结力量的重要性;与员工及领导的相处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协调各部门的各项事宜;合理安排公司的各个表及每个月的考勤表等等。这些都是在课本上难以学到的,不由的让我想到了一句话“一切来源于实际”。

小公司行政的管理制度 篇6

一、招聘

1、准备:各部门经理根据其工作需要进行人员编制或根据人力需求填写人员增补单,经总经理批准后交行政部进行招聘。

2、本公司所需人员一律公开条件向社会公开招聘,以学识、品德、能力、经验、体格适合于该工作岗位为聘用原则。公司内部人员也可以推荐,但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

3、初试:应聘人员自备个人简历带齐相关证件到行政部进行面试,技术人员、销售人员需进行笔试。

3、复试:行政部面试后将其资料与笔试试卷一起交予部门经理再由部门经理和总经理统一安排时间对应聘者进行复试,再把最后结果通知行政部。

二、录用

1、经复试合格的人员接到通知后,按其指定日期到行政部办理入职手续,并缴相关证件(学历证、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照片两张),由行政部统一安排岗前培训。

2、凡应聘者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予录用。

1)曾在本公司被开除或未经批准擅自离职者。

2)经指定医院体检不合格者。

3)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公民。

4)品性恶劣,经其他公私营机构开除者(需有确凿证据)。

5)违法犯法吸食毒品者。

三、担保

1、经公司雇用的经济管理(财务人员)或认定其职务有必要提供担保者(仓库保管员、安全保卫员等)必须于到职前办理担保手续(经济担保,本地有正当职业、固定收入、固定资产的人士担保,合法有实力的团体担保)。

2、被担保人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连带赔偿责任。

1)营私舞弊或其他不法行为使本公司造成损失者。

2)侵占、挪用公款、公物或损坏公物者。

3)窃取机密技术资料或财物者。

四、试用

1、本公司新进人员除特殊情况经总经理批准免予试用外,一律先经试用。

2、新进人员一般试用期为1-3个月,试用期表现特别优秀者,经直属主管呈报上级核准可缩短试用期限,但至少不少于原试用期的一半;若在试用期表现不佳者,可当场予以辞退。

行政法小总结 篇7

一、流域概况

龙海小流域属于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中的一条小流域,位于云南省马龙县境内,地处金沙江和南盘江两江分水岭地带,土地总面积1614.15km2,其中:金沙江水系841.8 km2,南盘江水系772.35 km2;总人口19.8万人。

二、建设规模

龙海小流域被列为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投资水土保持项目,工程于2008年12月1日开工,截止2009年2月28日全部完工。在建设期间,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km2,占计划8km2的100%。其中:坡改梯112.1hm2,水保林129.9 hm2,经果林17 hm2,保土耕作13 hm2,封育治理528hm2,沼气池26口,蓄水池37口,沟渠2.5km,沉沙凼37口,谷坊2座,拦沙坝1座,田间道路1.6km。投入建设资金154.97万元,劳动工日4.16万个。

三、主要做法

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治理措施

针对马龙县内长江流域龙海小流域陡坡耕地较多、雨水充沛(年均降水量1017mm)的实际,在治理措施布局上,我们确立了“以土坎坡改梯和水系配套建设为重点,以水为主线,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总体思路。梯田(含梯地,下同)建设严格按照防御10年一遇3~6h最大暴雨设计,田面宽根据地面坡度等因素确定,修筑中将原表土还原,整个地块以机耕道为框架,机耕道两旁实行沟、池配套,在坡面的横向和纵向布设排水设施和道路,横向梯级布设沿山沟、排洪沟、引水沟;纵向沟尾段处和坡陡处设置沉沙池或消力设施;梯田边沟分段布设微型水池,坡顶布设蓄水池作为调节池。形成“地边有埂,耕作有道,引水有管,灌溉有渠,排洪有沟,蓄水有池,沉沙有凼”的格局和“能拦能蓄、能排能灌”的综合防治体系。

2.在水保林种植上做到把生态建设与农村燃料相结合

马龙县能源十分匮乏,农村燃料大量靠薪柴,使有限的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光山秃岭加剧了水土流失。为缓解这一矛盾,马龙县在“长治”工程水保林树种选择上,针对农村燃料短缺这一实际,选择具有长势快、间伐后能速生的圣诞树和冬瓜混交的种植方式,该树种一般3至5年即可成林。当成林后,能很好的解决当地的燃料问题。

3.在经济林种植上,选用一些见效快而且能够发挥长效的品种

长期以来,由于马龙冬春干旱严重,水资源储量不足,加之农村经济贫乏,后续管理投入有限,见效太慢等原因,群众不大乐意种植经济林,推广难度很大。在“长治”工程中,通过引进承包大户,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国家补助,品种自定”原则,“谁投入、谁受益、谁管护”的方针来推行经济林的种植,大面积栽种核桃,这种经济作物由于开始栽种时,耕地可照常种植其他作物,且产生经济效益时浪费较小,所以当地群众较乐意种植。

4.选择适宜的位置布设谷坊、拦沙坝,减少土壤侵蚀

为防止切沟侵蚀和冲沟侵蚀,在沟底切割深,地形、地质状况良好的沟道内因害设防,按10年一遇36h最大暴雨工程防御标准设置梯级谷坊和拦沙坝。有效地抬高沟床,防止沟头前进、沟底下切、沟岸扩张,减缓沟床纵坡、稳定沟坡,调节洪峰流量,减少山洪的固体物质含量,使山洪安全排泄,并在沟道上游和两岸边坡发展油桉等经济林,较好地控制了沟蚀的产生。

5.在沟口布设排洪沟,防止山洪或泥石流危害沟口、道路及农田

为防止山洪或泥石流危害沟口、道路及农田,在山洪汇集的沟口加强沟道整治,有效地保护了项目区村庄、道路和农田安全。

6.在山区农村推广沼气池建设

马龙县无煤炭资源,农民烧火煮饭主要靠薪柴,薪柴的过度砍伐导致生态环境退化,水土流失加剧,为减轻环境压力,保护森林资源,龙海小流域在能源缺乏的山区农村推广沼气池建设。沼气池建成后的投入使用,乡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森林资源得到保护和蓄积的同时,村容、村貌变得干净、整洁,加快了当地新农村建设步伐。

四、主要经验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心实施、注重质量是坡改梯和水系配套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保障

坡改梯和水系配套工程建设是马龙县小流域治理的重点,也是亮点。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按照“集中连片,规模治理,沟凼池渠管配套”的总体方略,在实施过程中,选派水保技术人员驻守工程建设点,严格按规划设计施工,采取逐级检查、分段验收的做法,对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坚决令其返工。对驻工程点的水保技术人员落实了包技术、包质量、包效益的“三包”责任制,县水务局对工程实行查进度、查质量、查技术服务到位情况的“三查”,促进了工程的顺利进行,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

2.将工程建设施工承包给专业队是提高建设水平的科学选择

在以往“长治”工程建设中,坡改梯均由群众投工投劳完成,建设中大的土石方量群众无法搬运,过硬的石方工程群众也无法开挖。人工施工,工效很低,坡耕地无法改平,达不到保水、保土、保肥的目的,使水系工程很难配套。在龙海小流域建设中,我们吸取以往的教训,将坡改梯工程全部承包给专业队机械化施工,不但效率高,而且建设效果较好。

3.加强融资建设步伐

“长治”工程龙海小流域是2008年第四季度中央扩大内需项目,在该小流域坡耕地改造中,马龙县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遵循“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统筹使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各投其资、各记其功、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项目治理整合原则,把土地、烟草等部门的土地整形资金集中到龙海小流域坡耕改造工程上,共整合项目资金847.49万元,其中:水土保持项目投资210万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560万元,基本烟(农)田建设项目投资77.49万元;共建设坡改梯1.28万亩,与马龙县己沃烟田片区连成一片,规模非常壮观。

4.强化监督,加强管理,巩固好治理成果

在流域治理中,以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做到管护人员落实、管护地块落实、管护责任落实、管护人员报酬落实的“四落实”;对流域区内的开发建设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狠抓“三同时”制度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流域成果,为生态建设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5.加大宣传力度

行政法小总结 篇8

在政法干警考试的考场上,一般是考官先将答题卡发下来,待大家将答题卡上的内容填写完毕之后放笔等待试卷发放。如果是第一次参加政法干警考试的考 生,建议您用一分钟的时间扫一下试卷最前面的考生须知(有的省份称为注意事项)。这里面涵盖的内容有:一是考试时间和参考时限,二是答案不能超出答题区 域,三是必须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四是使用正确的答题笔。如果是参加过政法干警考试或者之前对这部分内容确定把握熟练的考生,则可以直接跳跃。

其实,如果材料和题目把握的好,作答题目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准确率也能大大提高。建议考生在作答时把握以下内容:

一、要对材料“欲迎先拒”

材料无疑是要点的来源,但是在做题时切不可单枪直入。欲读材料,先读题目。阅读题目需要把握的要素有:1.判断题目类型;2.判断作答范围;3.判断作答对象;4.判断特殊要求;5.找寻作答陷阱。

(一)题目类型

目前政法干警考试的题型可分为: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贯彻执行题和文章写作题。题目的难易程度一般是从前往后逐渐增加,作答时也建议从前往后逐个作答,前面的题目能对后面的题目起到一定程度的提示作用。

(二)作答范围

作答范围提示着答案的来源,这里只要搞清楚是针对片段材料还是整篇材料即可。

(三)作答对象

提炼出题目中的关键词有那些,以便在阅读材料的时候把和关键词相关的内容都作出记录。这里的对象包括针对的对象、对象之间的关系,是谁作答,作答什么。

(四)特殊要求

特殊要求主要指身份要求和格式要求,身份要求在题目中体现的比较明确,如果题目中虚拟身份,则会直接点出,如果没有虚拟身份,作答身份默认为机关政 法干警。格式要求在公文写作题目中常见,比如编者按,在写作时要在内容前面加上“【编者按】”,报告要在开头结尾分别写呈送机关,发文单位和发文时间等,这些特殊要求在审题时都要全部把握,不能浪费太多时间。

(五)作答陷阱

行政法小总结 篇9

扎实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编委办主任陈小恩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推动有条件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在2010年10月召开的全省中心镇发展改革暨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会议上,赵洪祝书记、吕祖善省长都对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建成一批管理水平高、集聚能力强、服务功能全的现代小城市。这些充分说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小城镇,把培育发展小城市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新农村的战略节点,意义重大而深远。充分认识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小城镇是我省区域和城乡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优势。经过多年的改革培育,全省涌现出一批人口数量多、城镇规模大、经济实力强、设施功能全,初步具备小城市形态的特大镇。

目前这些特大镇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力促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我省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把加快中心镇改革发展和培育小城市作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点。

通过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把试点镇培育发展成为小城市,可以更加有效地加强城乡联系,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人口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有利于加快形成创业创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试点镇的快速健康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行政法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篇10

行政主体:

概念: 是指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并承受相应法律后果的国家行政机关和社会组织。

注意:行政主体不是法律概念,而是学理概念。特征:

1)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 2)行政主体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

3)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行政处罚

概念: 狭义的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广义的行政处罚除了包含上述狭义的内容外,也包含企事业单位规定的一些行政人事处罚内容。行政法中的行政处罚之指狭义上的行政处罚。

类型:申诫罚、财产罚、行为罚和自由罚。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制:

1.法律 ®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指定的法律具有最高行政处罚设定权,其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如行政拘留和驱逐出境在,只能由法律规定

3.地方性法规 ® 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2.行政法规 ® 国务院指定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4.地方政府规章 ® 省级政府和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级政府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政府制定的规章,在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情形下,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规定。

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

1)行政机关

2)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3)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

前提条件:查明事实、履行告知义务、充分听取意见 听证程序:

依申请听证 行政机关一般不主动组织听证 条件 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和较大数额罚款

7天前 听证通知 回避 听证主持人就是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主持人与该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听证公开 听证费用

除国秘、商秘和个隐,都公开听证 行政主体承担

行政给付

概念: 行政给付又称行政物质帮助,是行政机关对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或者其他情况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或政策等规定,赋予其一定物质权益或与物质有关的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

种类:

①.向公民提供生活物质保障和防范风险保障

②.为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向个人或者企业提供特定物质帮助

特征:

①.行政给付的对象可以是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是社会公众 ②.行政给付是依申请行政行为

③.行政给付的内容是赋予被帮助人一定的物质权益或相关权益 ④.行政给付通常情况下属于羁束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

概念: 是指当事人认为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和合理性审查。申请的期限:自知道行政行为之日60日内,法律有超过规定的依其规定,如专利法规定3个月。复议前置:

先申请复议才允许提起行政诉讼。15日内 主要情况:

1)自然资源权益的确权行为 2)纳税争议

3)禁止或限制经营者集中的行为

绝对复议终局:

复议具有终局效力

1)省级政府确认自然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 2)出入境管理最终行政决定

听证审理:

适用条件

重大、复杂的案件

具体包括:

• 涉及人数众多或者群体利益的案件

• 具有涉外因素的案件

• 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

• 案件事实和法律关系复杂的案件

依职权 启动程序 依申请

行政听证

概念: 是指行政机关作出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利益的重大事项或者重大决定之前,充分听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意见的活动

基本原则:

①.公开原则 ②.职能分离原则 ③.事先告知原则 ④.案卷排他性原则

行政合同

概念: 行政合同又称行政协议,是指行政机关为实现公共利益或者行政管理目标,在法定职责范围内,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协商订立的具有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内容的协议。

特征:

目的要素 :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以及行政管理目标,是为了实现公法上的目的 主体要素:行政协议一方必须是行政主体 职责要素: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

意思要素:意思表示一致,但是撤销、变更和解除主要取决于行政机关单方 内容要素:合同约定的内容是行政法意义上的权利义务

行政强制

概念: 行政强制是行政管制行为的简称,是指行政机关为达到行政目的,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作出的对行对人的财产、人身及行为产生强制力的单方行为的总称。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两种独立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强制是其上位概念。

特点:行政性、强制性、物理性。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行为的区别:

前提条件不同:前者要求情况紧急 法律效果不同:前者临时性,后者终局性

设定权:

法律:

l 法律拥有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最高权利

l 限制人身自由、冻结存款、汇款的行政强制措施为法律绝对保留 l 法律中未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增设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法规

l 自身职权,尚未制定法律,或者国务院行政管理职能 l 法律授权

设定种类:只能设定限制人身自由、冻结存款、汇款以外的措施。

地方性法规

l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 l 属于地方事务

设定种类:采用肯定列举的方式,包括查封、扣押

禁止设定:法律、法规之外的规范性文件物权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许可

概念: 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特定的行政相对人或从事某种活动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资格的行为。

特征:

①.是一种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②.是授益性行政行为 ③.是对一般禁止的解除 ④.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

⑤.是一种过程性、连续性行政行为

设定权:

设定主体: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法律规定;国务院以从政法规设定;省级、市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地方性法规设定。

简答题:

正当程序原则

正当程序原则是行政法六大原则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行政公开原则。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公开,以实现公民的知情权。第二,公众参与原则。行政机关作出重要规定或者决定,应当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特别是作出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利的决定,要听取他们的陈述和申辩。第三,回避原则。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行政法中行政行为的特征(1)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具有从属法律性,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或授权,行政主体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为。(2)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这是由立法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广泛性、变动性、应变性所决定的。(3)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为中,在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解除与履行等诸方面,行政主体均具有与民事合同不同的单方意志性。(4)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否则,行政主体将予以制裁或强制执行。这种强制性与单方意志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行政行为的强制性,就无法实现行政行为的单方意志性。

(5)效力先定性: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事先假定其符合法律规定。

行政法律关系的效力

主体的恒定性和身份多样性

权利义务的对应性和不对等性 行政行为的效力

行政行为成立便对相对方和行政主体等产生法律上的效力。一般而言,所有行政行为都具有下列效力:(1)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行政行为的确定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具有不是任意改变的法律效力。

(2)行政行为具有约束力。行政行为具有约束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具有限制和约束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法律效力。(3)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公定力是指,即对任何人都具有被推定位合法有效而予以尊重的法律效力。(4)行政行为具有执行力。行政行为具有执行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具有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完全实现的效力。

行政法行政的特征:

1)目的的公共性,行政法上的行政活动必须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 2)主体的恒定性,一方只能是行政主体,另一方只能是象征相对人 3)行为的执行性,公共行政的基本特征是执行 4)行为的规范性,公权力必须接受法律的规范 5)行为的能动性,合理的自由裁量权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

(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具有不对等性

(3)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法定的。

(4)所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具有特殊性。

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一、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

1、行政相对人是行政主体行政管理的对象。

2、行政相对人也是行政管理的参与者。

3、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救济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制监督关系中可以转化为救济对象和监督主体。

二、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一)申请权。

(二)参与权。

(三)了解权。

(四)批评、建议权。

(五)申诉、控告、检举权。

(六)陈述、申辩权。

(七)申请复议权。

(八)提起行政诉讼权。

(九)请求行政赔偿权。

(十)抵制违法行政行为权。

三、行政相对人的义务:

(一)服从行政管理的义务。

(二)协助公务的义务。

(三)维护公益的义务。

(四)接受行政监督的义务。

(五)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

(六)遵守法定程序的义务。

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

拘束力,行政行为一经成立既具有法律约束力 确定力,一经确定不可改变

执行力,已生效的行政行为具有强制执行力

抽象行政行为的特征

概念: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不特定的人和事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活动

特征:

①.对象的普遍性 ②.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续性 ③.准立法性 ④.不可诉性

行政补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①.行政主体。所谓行政主体是指执行行政职务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②.职务违法行为。所谓职务违法行为是指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它是行政赔偿责任中最根本的构成要件。③.损害后果。确立行政赔偿责任的目的在于对受害人受到的损害进行赔偿。因此,损害的发生是行政赔偿责任产生的前提。损害包括人身损害与财产损害、物质损害与精神损害、直接损害与间接损害。④.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联接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的纽带,是责任主体对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的基础与前提。论述:

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

概念: 比例原则,又称“禁止过分”原则或最小侵害原则,是指行政权尤其行政裁量权的行使应当全面权衡公共利益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个人利益,尽量采取对行政相对人和行政相关人权益损害做小的方式,并使其与所追求的行政目的之间保持平衡。

内容:

①.合目的性,行政机关行使裁量权的措施必须符合法律目的

②.适当性,行政措施应当为法律所必须,结果和手段之间存在着正当性 ③.损害最小,存在多种方式的情况下,采用对方式认权益损害最小的方式

意义:

①.有助于正义价值的实现

②.有利于保护公共利益的价值和对行政相对人利益 行 ③.有助于实现行政程序与行政效率动态的比例平衡 政法的信

则(http://)

概念: 信赖保护原则是指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形成值得保护的信赖后,行政机关不得随意改变或撤销该行为,依法确需改变或撤销,由此给相对人造成财产损失或使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内容:

①.行政主体应本着诚实信用的精神做出行政行为

②.行政相对人的信赖既包括对具体行政行为的信赖,也包括对抽象行政行为的信赖

③.行政相对人有值得保护的信赖利益的产生

④.要有适当的方式对行政相对人正当的信赖利益给予保护

适用条件:

①.存在信赖基础 ②.具备信赖表现 ③.信赖值得保护

信赖保护原则的立法不足:

①.信赖保护原则适用范围狭窄 ②.公共利益界定不清 ③.行政补偿范围狭窄 案例:

行政复议

概念: 是指当事人认为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和合理性审查,并附带对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作出裁决以确定行政争议的活动。

行政强制

上一篇:2007年4月全国自考《企业管理概论》试题答案下一篇:农业品牌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