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育论文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物理教育论文(通用11篇)

物理教育论文 篇1

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主要包括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和专业美感素质,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创造力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个性和独立性等等。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可能是依赖性很强、性格很脆弱的人。但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必须有独到见解,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人,同时还应该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判断力……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是一种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思想,这种思想是在人的遗传素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的素养,以达到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那么在物理学科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才能充分发挥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功能、提高学生素质?实施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目标?本文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些看法。

一、如何进行物理专业的创造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

开展创造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物理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面向现代化的需要。创造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是应用创造学原理与方法组织教学,开展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教学活动,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严密组织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思维训练,培养独立创造的个性品质。创造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核心是发展创造性智力,所谓创造性智力是能够产生创造机智,发展创造效能的智力。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培养创造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激发学生为现代化而创造的动机。中外杰出的物理学家在科学的崎岖道路上登攀,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思想和行为是青年学生的光辉榜样,通过介绍这些科学家的业绩,激发学生为祖国而创造的热情。在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充分利用物理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价值,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把知识能力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去创造财富,产生价值。例如,利用物理科学的社会价值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对物理知识理解,让学生了解下个世纪几个重大迫切的社会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癌症等疾病药物问题。通过讲解某些物理知识与上述问题挂钩,无形之中把课程内容贴近实际,联系社会与人,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的人格品质,对科学执着的探索精神,培养创造品质,研究科学创造的非智力因素,培养顽强的意志和标新立异的能力。

2、培养创造观察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思考、积累和表达的前提。培养创造观察,在物理这门学科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物理变化中常常同时出现多种现象,有的瞬息即逝,所以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俄国杰出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就是从深入地观察唾液分泌等现象入手,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英国细菌学家费莱明1928年通过非常细致的观察,发现了毒霉素等重大科学成就,这些都足以说明观察在科学研究、科学创造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努力提倡师生平等,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相反的想法和问题,鼓励学生超过教师思维轨道的有价值的思维活动。让学生敢于质疑,不管是书本上的或是教师所得出的结论,还是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疑者、觉悟之机也”,善于存疑才能产生探究的动力,这不仅可以加深理解,增进巩固,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甚至作出新的发现。所以,物理实验的每一步都要启发学生进行创造

物理教育论文 篇2

从书本的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 关键在于从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模型是连接理论和应用的桥梁;经验材料、实验事实和背景知识是构建物理模型的基础;而抽象、等效、假设、类比等则是构建物理模型的基本方法。

一、现代物理教育面临的问题和背景知识应用的优点

现行的高中物理新教材中除了传统的“正文”、“问题与练习”、“思考与讨论”、“小实验”等栏目外, 还设计了许多开放性的栏目, 如:“做一做”、“说一说”、“科学漫步”、“科学踪迹”、“科学、技术与社会”、“参考案例”、“课题研究”、“课外读物”、“推荐网站”等等。这些栏目通常加上了彩色背景, 其内容富有新潮的时代气息, 与学生生活背景有一定关联, 本课题把这类知识称为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渗透于概念、规律、实验等章节, 教学过程中容易被忽视, 直接导致学生思维受限, 在考试中对信息类问题不能够很好的解答。

传统的中学物理教学强调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 与时代背景、生活实际联系的不够。

目前, 国内物理课程中有关背景知识教学的研究成果甚少。但是对实验、概念、规律、复习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过多。而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物理教育往前法阵的障碍。

重视背景知识,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促使学生不断地关注社会、经济、关注自己身边的一切, 拓展学生知识面, 培养学生的动手、思辨能力, 有效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新教材的特色, 研究背景知识教学的方案和策略, 才能真正把握新课程的理念, 使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二、背景知识对素质教育和考试的影响

靠填鸭式灌输、题海战术是不能学好物理的, 物理学是和生产、生活、社会现象密切相关的。首先需要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转化为物理问题。而不应是指将思维定格于理想化模式里。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该做这方面的有心人, 多观察生活, 处处留心, 注意收集和整理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素材。在转化过程中, 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尽可能选择日常生活中的事例, 为绝大多数学生所熟悉;二是不能超出学生接受范围, 太难会使学生产生恐惧, 太易则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三是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应与目前的中学物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相适应。

背景知识教学不能拘泥于高中物理教材内, 因为教材的编写出版具有一定的时间周期, 难以完全与社会发展同步。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挖掘教材之外的背景知识, 联系生活, 增强教材的教育性, 使物理教学内容更丰满, 更显得富有生机和活力。

高中物理课程中背景知识的教学与概念、规律、实验教学一样重要, 它们相互帮扶、相互补充。背景知识教学离不开概念、规律、实验等教学, 往往伴随概念、规律、实验等教学展开。通过背景知识教学, 可以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更加深刻认识、理解科学概念和规律, 将所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自主创新能力, 养成良好的研究性学习习惯, 为以后的事业和生活打下好的基础。

三、关于如何培养兴趣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指出:“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所谓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积极的个性倾向。兴趣在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俗话说“点出的金子金不如点金的手指”。学会科学方法, 学生会终生受益。结合教材和物理发展史, 着重介绍与中学物理密切相关的内容, 锻炼“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有利于理解物理知识和提高思维能力”的典型方法。

但要授予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前提是学生对物理都极高的学习兴趣。这时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至关重要了。背景知识在教学中的运用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如何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般来说, 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做法来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是教师要精心设计疑问, 巧妙提问激励诱导学生。

二是在讲课过程中, 举例说明或者举例讨论时应该多往这个年龄段学生感兴趣的日常实例方面延伸。

三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五是要发挥实验的魅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 不断提出教学方法的新思路, 改进物理的教学方式, 让物理课堂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是唤起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关键所在。

背景知识能够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在日常教学中, 若能合理充分理应这一环节, 对物理教育事业有着不可估量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教材。

[2]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岳麓书社, 2008年版。

[3]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 教育科技出版社, 2005年版。

[4]廖伯琴、张大昌:《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5]赵宏:《走进高中新课程》,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6]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7]史绍典:《高中课程方案教师读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8]李志成:《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若干问题》,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9]刘炳升、仲扣庄:《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技能训练》,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中学物理美与物理教育 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7(B)—0009—01

物理美是物理发展的动力,是物理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而物理教育则是物理人才培养、物理知识探索的手段,其中美学因素直接影响着未来物理人才的素质。物理美能增进主体对物理的直觉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它对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物理教育必须将物理中所固有的美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还能受到美的熏陶。

一、物理美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关系

我在教学中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对物理不感兴趣,认为物理抽象难学。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是在日常物理教学中忽视了对物理美的启发和发现,因为缺少了美的因素,就会使物理学习变得索然无味。物理美不是像一幅画、一尊雕塑的美那样外显,而是融含于物理知识之中。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对美的发现和提示。这就需要教师去提高自身素质,对教材中的美进行深入地挖掘、收集。而且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合理地引导学生发现、挖掘物理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物理美

1.对称美。千百年历史的进化造就了无数完美对称的东西,使人们总乐于欣赏和追求各种各样的对称美。物理美也一样,其对称美处处皆是。如时空对称中有:时间对称、空间对称、时间空间对称;直观形象上的对称有:杠杆的平衡左右对称、平面镜成像中的物与像的对称、磁体的NS两极对称、电荷的正负对称、电磁场在空间上的对称。这些对称都是很美的自然对称现象。

善于发现和应用对称美,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如在电磁学的发展中,物理学家认识到,电与磁是相对称的:电荷有正负、磁体有南北,电与磁之间有相似的作用力。而且通过长期的艰苦研究认识到电能生磁;由电能生磁,继而认识到磁能生电。从而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化时代。对电和磁的进一步研究,又认识到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能产生磁场,从而发现了电磁波的存在,使人类社会又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电现象中正、负电荷可以单独存在,但在磁现象中到如今却还没有发现磁单极子,寻找磁单极子研究又在推动着物理学的发展。

2.简洁美。中学物理的许多物理量(如密度、压强、功率、电流、电场强度、电势差、电容等)就是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的,形式非常的简洁;而各种物理规律又都能用数学形式严谨、简洁地表达出来。如牛顿三大定律将宏观低速领域中众多运动现象简明而完美地概括起来,使低速宏观领域的各种机械运动按牛顿定律井然有序地运行。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将相对性原理从力学扩展到整个物理学领域,使牛顿力学成为相对论的特例。相对论从复杂的自然现象中概括出简洁的规律,给人们简明清晰真实的美感。

3.和谐美。和谐是指由于组成整体的各个要素相互间恰到好处而在整体上显现的协调美。和谐的美给人以恰如其分、浑然一体的美感。物理中的和谐美是由物理学揭示自然物质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转化的规律在整体上的和谐性而产生的美感。

古人以圆为美,哥白尼就用圆形轨道建立了日心说的宇宙图像;开普勒行星三定律提出了行星运动的椭圆轨道,扩大了美的范围使行星运动具有多样性的美;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释了椭圆轨道的运动,运动的椭圆比静态的椭圆更具有动态美。

三、中学物理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

在教学中,除了挖掘、收集教材中物理美因素,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美,并应用物理美去提高其物理能力、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外,还应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有助于学生对其他美的形态的认同、欣赏,提高美的直觉能力。而要培养这种能力,首先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庄重,给学生以视觉美;其次要以认真的教学态度、良好的敬业精神、丰富的学识、执著的追求感染学生;第三还要通过良好教学环境的营造、多媒体手段的应用,把学生带入物理美的境界,让学生从心里喜欢物理、热爱物理,主动地去感受物理的美妙。

物理教育学 篇4

4、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高中物理教材所具有的优点有:A:从强调知识内容向获取知识的科学过程转变B:体现实验探究教学法C:培养科学方法,鲜明体现能力培养D:文字表述比较严谨、规范,具有较高的质量参考答案:D答题要点:一般来说,选择的物理课程内容应该:贴近现实生活,与未来社会的发展相关;是主要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有用;具有在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功能。同时强调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物理课程中的内容,因此,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课程内容便显得更有价值另外为弥补探究活动中学生的体验和真正科学发现过程的体验之间的差别,一些没有确定答案的开放性探究课题也是很有价值的课题内容。此外,该题目还应该以大量的案例来进行说明。8:[单选题]

3、反对者评价模式的四阶段有:A: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B:争论提出、争论选择、辩论准备、听证C:设计阶段、设置评价阶段、过程评价阶段、成果评价阶段D:前提条件、相互作用、结果、评价参考答案:B答题要点:一般来说,选择的物理课程内容应该:贴近现实生活,与未来社会的发展相关;是主要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有用;具有在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功能。同时强调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物理课程中的内容,因此,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课程内容便显得更有价值另外为弥补探究活动中学生的体验和真正科学发现过程的体验之间的差别,一些没有确定答案的开放性探究课题也是很有价值的课题内容。此外,该题目还应该以大量的案例来进行说明。9:

[单选题]

2、以下关于新课程体系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课程包括地方课程、学校课程B:地方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学校课程C:学校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彼此独立参考答案:C答题要点:一般来说,选择的物理课程内容应该:贴近现实生活,与未来社会的发展相关;是主要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有用;具有在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功能。同时强调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物理课程中的内容,因此,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课程内容便显得更有价值另外为弥补探究活动中学生的体验和真正科学发现过程的体验之间的差别,一些没有确定答案的开放性探究课题也是很有价值的课题内容。此外,该题目还应该以大量的案例来进行说明。10:[多选题]

1、英国《国家科学课程》中对探究方法的要求有:A:计划、假设、预测B:设计、探究C:做出结论D:解决问题参考答案:ABC答题要点:一般来说,选择的物理课程内容应该:贴近现实生活,与未来社会的发展相关;是主要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有用;具有在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功能。同时强调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物理课程中的内容,因此,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课程内容便显得更有价值另外为弥补探究活动中学生的体验和真正科学发现过程的体验之间的差别,一些没有确定答案的开放性探究课题也是很有价值的课题内容。此外,该题目还应该以大量的案例来进行说明。1:[论述题]

2、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与传统教学在学习方式上的差异是什么?在学习方式上,传统教学注重教师讲授+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模式;而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则侧重自主、探究、合作等多种方式。2:[论述题]

3、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课程资源是如何划分的?内容的涉及面广,几乎达到了无所不包的程度;内容的综合性强,几乎找不到单科性的研究专题;全球性与本土化紧密结合,表现出明显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3[论述题]

高中物理教育叙事 篇5

高中物理课的导入,是每节课的的开始。如何抓住学生的认知需求和规律,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释疑、渴求探索交流的情感,突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有效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建构,这是从教学基本技能中提升的教学艺术。为此,我在教学中就选择课堂引入这一环节进行尝试,也收集一些课堂实例,并整理为以下体会和案例,与大家共同探讨

利用设疑思考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节课的导入时,设置以下三个小问题:(1)在很平静的水面上,船头垂直指向对岸具有一定速度的小船的运动轨迹?(2)将船的动力关闭,船头垂直指向对岸放在具有一定水流速度的河水中,小船的运动轨迹?(3)如果船头指向不变且有一定的速度,同时行驶在具有一定水流速度的河水中,小船会怎样运动呢?轨迹如何?前两个问题仅是铺垫,我让学生猜猜小船将如何过河,画出轨迹(我用小船的模型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想法)。学生非常踊跃,结果出乎我的预计,学生提供的方案各有说词,争执不下,主要分歧在船头的指向和小船的轨迹。这是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我兴奋了,能从这里入手将这几种方案的是非讲座分析清楚,本节课的重、难点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独立性、矢量性就得到了突破。

总的说来,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去设计以激活课堂、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物理教育小组实习总结 篇6

实习学校:平乐中学

实习时间:40(XX年9月11日——10月20日)

实习内容: 物理教育

XX年9月11日到10月20日之间,我组20人去到桂林市平乐县平乐中学进行的为期40天的教育实习。40天的实习生活是辛苦的,也是有意义的。在平乐中学的校领导、老师及带队老师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们的实习工作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由于平乐中学是一所县级重点中学而且是一所示范性高中,所以在办学条件上还是比较优越的,设备还算是比较齐全。那里的老师非常有经验,而学生也是各个乡镇上的尖子生。这一切对我们来说既是动力又是压力。实习学校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刚刚去到的第一天晚上,实习学校就开了个我们与校领导和各有关老师的见面会,会上给我们介绍了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对班主任和任科老师的要求及对我们的要求。会上还强调,去年师大中文系实习组也到该学校实习,过程中给学校带来了一台话剧表演,我们也应该给学校带来一些新颖的东西,一个学术讲座或别的什么。实习学校给我们安排了十个实习班级。我们二十个同学分成十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班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9月12号我们正式开始了我们的实习工作。下面我分成几个方面对本小组这次实习工作进行总结。

一、教学实习工作

根据实习学校的要求,基本上每次上课之前我们都能认真编写教案,备课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写好教案后试讲多次,听取指导老师意见修改后才定稿,待指导老师同意后授课。由于各个指导老师的要求不一样,所以我们上课的要求也不一样。对于同一个节内容有的指导老师要求讲的内容把握深浅不同,虽然是一样的课堂内容,但我们每个小组的成员的性格不同,所以上课的风格也就不同。

二、其他

在一个新的环境下,组员之间的协作配合是很重要的,带同一个班的两个组员之间尤为重要。我们这十个小组配合得好的就是周向前和梁玲艳这一小组。因为工作分工方面或相处方式方面上的问题,我们几乎都与各自的搭档闹过别扭,但是他们两个是公认相处的最好的。

物理创新教育杂谈 篇7

关键词:物理,创新,教育

1 创设情境, 培养创新意识

1.1 运筹师生情感交流的方法和途径

成功的教学总是以融洽的师生情感,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后盾的。所以,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就必须蓄意运筹师生情感交流的方法和途径。首先, 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充满激情, 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对渴求知识的学生的热爱, 对所教物理学科知识的热爱, 创造一个有情感的学习氛围。其次, 要取得师生情感的良好效应, 还必须密切注视学生的情绪变化, 知他们之所想, 释他们之所疑, 一切为了学生, 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求知欲望, 充分发挥甚至夸张其闪光点, 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在这个氛围里, 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 敢于提出问题, 苛求解决问题, 他们的创新意识, 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1.2 激发学生的好奇观念

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 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 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 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爱因斯坦说过, 他没有特别的天赋, 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 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在人类认识史上, 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 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现。教学活动要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脑海中经常出现“为什么”三个字。“月亮为什么不会飞走?”“苹果熟了为什么会从树上掉到地面上”, 牛顿对这些自然现象的观察, 引发思考研究, 得出了十六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3 设计巧妙问题情境

物理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主要从物理现象的观察、物理实验的设计、实验数据分析、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等方面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在创设情景中, 同时应用多种手段, 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理论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 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热情和探索问题的欲望。例如, 对于合力的概念, 教学前学生对合力的认识停留在“劲往一处使, 合力总比分力大”的日常生活经验水平上。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设计, 来营造引起学生观念冲突的氛围。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合力比分力小的实验:在讲台上放半桶水, 先请一位女生来提, 很容易就提起来;再请两位大个子男生上台合力来提, 也很容易就提起来, 仿佛杀鸡焉用牛刀。当我要求他们逐渐增大两臂夹角时, 明显感到越来越费力, 当两臂放平, 却无论如何也提不起来了。学生露出迷惑不解的表情, 不自觉就会冒出这样一些问题:“合力怎么反而小呢?”, “什么是合力呢?”, “合力与分力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产生观念冲突, 诱发学生好奇心。

2 诱发动机, 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不屈不挠的敢于冒险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天生的, 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我们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二是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责任心且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创新人格。

2.1 动机是创新的条件

动机往往是从“责任感”、“好奇感”那儿获得的。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 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创造性行为。一切创造性行为都是来源于对事物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2 具有创造性的学生的条件

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应具有:创新的科学思想及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正确成功的科学方法。

2.3 建立学生正确的成败观

在探索创新过程中, 常会遇到失败。指导学生正确面对失败。介绍科学家伟大发现背后的艰辛, 几百次乃至上千次失败中改进摸索再实验。爱迪生说过“失败是我需要的, 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 我才知道做好一切的方法是什么。”一个新的设想在开始时不遇到失败, 这种情况是罕见的, 发明者和创新者可能一而再地失败, 爱迪生和他的合作者经过试验1600多种不同的灯丝后才找到合格的灯丝。所以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时, 可以有意识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 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教育内容

物理教学中, 要努力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内容, 给学生介绍科学家的发明创造, 探究规律、定律的研究和发现, 应注重前人创造思维、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启迪。

3.1 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想象是完善其创造心理品质的重要环节, 哲学家康德曾说:“想象力是一股强大的创造力量”它能够从实际自然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启发下, 在数字计算和逻辑推理的基础上, 以丰富的想象力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图景, 反弹回来的粒子如此稀少, 而速率又几乎和射击时相等, 这不像子弹打在茫茫草原上的核桃上又反弹回来一样吗?这是何等生动的想象力。在教学中培养想象力是联想思维训练的重要方法。如子弹以一定的速度射击固定的相同厚度的木板, 其阻力恒定, 恰好能射穿五块木板, 求子弹穿过各木块的时间比。从匀减速运动来思考这问题较难, 可想象成让恒定牵引力作用下汽车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相等位移内的时间比, 再将比值关系反向排列为所求。

3.2 对知识的理解

对知识有新的理解, 体现在对实际问题或创设的实际情境的研究过程中认识和掌握科学知识;具有创造能力、应变能力, 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维能力等。

3.3 通过实验课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 中学物理实验又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因此, 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 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在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实验时, 先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 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然后放手让学生去结合书上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完成实验并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a.音叉的振幅不易观察, 我们通过什么方法能比较出其振幅的大小?b.这一实验中我们应观察什么?如何记录实验现象?c.你还能设计哪些不同实验进一步来探究这个问题?重视实验,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的实验, 主要是以扩展知识面、发展创造力为主要目的。学生在实验中, 不可能一帆风顺。教师要适当引导, 不使他们过多地碰壁。但是, 教师也不可包办代替, 要让学生经受挫折, 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改进实验, 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从而获得成功, 这样将会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并得到更多锻炼。

4 教师的语言

物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 其中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言风趣、讲解生动, 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 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是一位物理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

论物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篇8

在物理教育实践活动中融入人文教育也是可行的,作为物理教育工作者,只要在物理教育实践中努力探索,认真实践,物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必将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将来结出硕果。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主宰和被主宰的关系,而是和谐的、统一的,协调共存的。其次,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物理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者之间在认识上,感情上和行动上的交流与探讨的动态过程,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应该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存在并贯穿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关系,那么只要教育者深刻地把握这些关系,在传授物理知识、培育能力的同时,有机地而不是生硬地,系统地而不是点缀地开展教育活动,物理教育就能较好地发挥出它固有的人文素养教育力能。

物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途径、方法方式、手段是可行的,实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物理教育的内容,方式、手段、途径尽可能“回归自然”

物理学本身具有“自然性”。在物理教育中,应该让学生广泛、充分地接触自然,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小培养并树立善待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正确态度,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对物理学乃至其他科学技术的学习与应用。

传统的物理教育使不少学生认为,物理就应该是形形色色的定理、定律、公式、就是大量的习题、严密的推导、繁琐的计算,给学生的一个明显感觉是,物理学似乎就是相互割裂开的力学、电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几个大块,从大量理想模型和抽象定理中,学生得到更多理性,失去的是形象,理论与实际的脱离,使学生感到物理太抽象,太难学、学习物理的动力靠“升学压力”来维持,这不是物理教育的目的。

物理教育的内容和目的应该包括谋求人对自然界的伦理精神,审美体验和求真的统一,通过直观和感官体验自然内部秩序性和神秘性,通过实验和观察触及自然的奥秘性和开放性,通过理性思维认识到自然存在的客观性和规律性,从而产生对自然界内部和谐、统一,庄重、崇高的感受中,提升人的品格,完善人的素质,物理教学法应尽可能地使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能通过具体的实验、演示和探究来实现,在实验探究中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的和谐美,统一美、对称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升学习物理的驱动力。

二、物理教育的过程,方式、方法、手段应回归社会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在尽可能多的实验教学中,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理解、关心、同情、责任感:可融入人文教育的内容,融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强化集体观念,课堂设计尽可能多一点实验探究,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不仅学会了提出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探究中可能出现的挫折和教训以及成功的经验,学生将从正面和反面逐渐找到与他人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正确途径,逐步树立敢于单独负责和与他人共同分担责任的责任感,逐步学会如何清晰的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耐心的、真诚的听取他人的意见,逐步学会如何珍惜、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长此以往,学生的“勤奋”无形中得到培养,学习的毅力、学习的效率无形中得到提高,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无形中得以实现。

三、在物理教育的过程中发展学生个性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展、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物理教师应尽量营造一个愉悦的物理学习环境,让学生从体验知识,发挥自己所有理性力量和感性力量,以使他们不仅以“求真”的角度掌握科学知识,而且从“求善”、“求美”的角度来体验科学知识的精神价值。

在條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自主实验探究的条件,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去发现、去思维、去想象、去创造,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取得成功的喜悦、自然的奥妙物理知识的美妙等,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力逐步形成并巩固。

教学过程不应是单向、机械地传授知识,而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的形式要尽可能是师生互动的。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平等地与学生一起研究。教师要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放手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由掌握,并不失时机的给学生心里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及合作精神。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注意培养、学习方法要多给予指导使他们逐步树立成功的自信心。

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实验规律,理解并实行“实验的精髓是控制”的思想,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物理知识的理论学习,要求学生不能只记结论,要领会科学真理的神韵,注重科学思想的理解。如通过学习“密度的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测量”、理解“测量变换”思想在现代科学中的广泛应用。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科学哲学、科学史的教学,要让科学家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让学生了解每一项重大科学发现都对解放人类思想、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有重大意义;要让学生理解法拉第、爱迪生等著名科学家、发明家在因家庭生活非常困难,被迫辍学,边当学徒边自学,以借书或从旧货市场买书的方式,通过刻苦的认真研读、学习,最终为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四、教师的指导作用要体现“美”

作为物理教师要深刻理解“亲其身,信其道”的含义要以美的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在物理教学课堂中,循序善诱的启发方式、机智幽默的连珠妙语、旁引博证的知识功底、生动形象的例子、巧妙的实验设计来拨动学生心弦,赢得学生的赞美,以逐步培养这方面“美”的素质。

教师在教学风格方面要不断创新,青少年对于重复出现或一成不变的刺激易出现熟视无睹甚至厌烦现象,而对于新奇的刺激着会出现极大的兴趣。教师要重视学生这一心理特征,视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始终以新奇的目光和美的感受激发起饱满的学习热情。

在讲解物理知识时,教师要精心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型组合,给学生以物理学科的整体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物理世界图像,尽可能是物理知识的整体结构和学生的心里互相吻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到物理知识内容及条理清楚、又不单调乏味、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有美的享受。

学生喜爱教师、与教师的融洽关系、学习的兴趣、有成就感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并保持的重要因素,作为教师都有深刻体会,我们为何不在此方面不断努力探究并实践呢?

参考文献:

[1]《物理教育新理念》

[2]《物理教育学》

[3]《物理教学参考》

[4]《科学、哲学论坛》

物理教育个人简历 篇9

基本资料

姓名:个人简历 性别: 男

民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88年10月29日

证件号码: 婚姻状况: 未婚

身高:165cm 体重: 51kg

户籍:广东茂名 现所在地: 广东湛江

毕业学校: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学历: 专科

专业名称:物理教育 毕业年份: 20

工作年限:一年以内 职称: 其他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全 职

职位类别: 教师-中学教师

教师-小学教师

行政/后勤-行政专员/助理

职位名称: 初中物理教师兼职辅导教师 ; 人事专员 ; 行政助理

工作地区: 湛江市赤坎区 ; 湛江市霞山区 ; 湛江市麻章区 ;

待遇要求: 1500元/月 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三天内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 英语四级 ; 普通话 标准

计算机能力:良好 ;

综合技能: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年9月 - 年7月 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专科

培训经历:时间 培训机构 证书

工作经历

其他信息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开朗、诚实稳重、做事积极热情、谨慎细心,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善于沟通和处理人际关系,与人相处和睦。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顾全大局,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充沛的精力、刻苦钻研的精神努力工作,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与质量,与贵单位同步发展。

发展方向: 本人意愿到教育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担任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老师和科技创作辅导员等相关工作。以及到各公司、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主管、区域经理、行政助理、人事助理、营销助理、采购专员、业务员、营销策划、销售助理、人事专员。

其他要求: 提供食宿,有相关相应技能培训机会。

联系方式

高中物理教育论文 篇10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人文精神教育;现状;对策

近年来,伴随着高中各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文精神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得到重视。通过将人文教育渗透到物理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人文教育在育人层面的重要功能,既可以使学生更加热爱物理学科,也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和认识社会。本文中,将主要围绕高中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现状及对策展开研究。

一、人文精神概述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的追求,是对人类自身生命、尊严等价值的普遍关怀。“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其表现为尊重人的精神,尊重生命个体的人性和理性,倡导人文与科学的和谐统一,实现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等。近年来,人文精神逐渐受到高校、高职院校、中职院校以及高中、初中、小学等各教育阶段学者的重视,并积极开展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二、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现状

目前,在许多高中学校的物理课堂中,教师时常会听到很多来自学生的抱怨,如“物理真难”“我太讨厌物理了”“真不想学”,等等。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当前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渗透不足,学生的思维以及对于物理课程学习的兴趣并未充分得到调动。其所反映出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的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未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未得到调动;二是未合理把握学生个体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三是物理教学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即补充与人文精神相关的内容,促进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提升。

三、加强高中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对策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由于“师道尊严”的传统文化已深深地植入人心,许多教师在学生面前总是摆出一副至高无上的姿态,学生也因此对教师产生敬畏,甚至是畏惧,师生间总是存在情感上的隔阂,成为教学工作中的羁绊。因此,融洽师生关系的构建,应该以尊重、平等为前提,教师不能总以挑剔的目光看待学生,要把他们当成合作伙伴,给予学生以包容和理解,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这要求教师主动蹲下身子看学生,能够走近学生身旁,尝试了解他们,对学生的处境感同身受,真正把学生当成朋友。这样一来,学生也会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他们也更愿意理解老师,也会以积极的姿态审视老师提出的意见,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2.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身心都处于快速成长时期,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如果能正确引导他们,将会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扎实基础。这向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把握好他们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将他们引向健康成长的快车道。在引领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正视失败,并能从中汲取教训,以此作为新的开端。有人曾说过:人的成长之路就是由无数个错误铺就而成的。例如,当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不能苛责,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包容的心态面对学生,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鼓励,或是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与他们促膝长谈,使他们自己找到错误的根源,并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进行规避。通过采取这种教育策略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3.合理地改进物理教学内容,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和谐物理教学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教育目标,如正确人生观的培养、科学教育、爱国情怀、创新精神的培养、团结协作意识、美育教育等。通过合理地对物理教学内容改进,可以有助于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具体如下:一是教师可以以实验为载体,通过实验设计的突破、变换情境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将课堂体验拓展到课外,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向周围的人及整个社会奉献出爱。以这种途径使科学朝着人文方向发展。例如,在《运动的快慢描述———速度》一课中,可以引入刘翔的事例,并通过分组由学生在小组内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巧妙地为学生提供情境,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升腾起要为祖国争光的思想,亲历了探究过程,增进了与小组其他同学间的交流,协作意识得以提升。整堂课中,自导入环节开始,始终营造起浓郁的人文氛围,将人文精神巧妙地融入了物理知识当中,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环境中掌握了物理概念,人文精神得到了培养。二是注重实践内容的引入,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科学态度,使他们感受到事物间和谐。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要穿插进大量的实验,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后实验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使他们善于动手、勤于思考。此外,也要使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建立起密切联系,增强学科趣味性。如拍打棉被上的灰尘,大自然馈赠的海市蜃楼等。例如,当学习了电学后,让学生给父母介绍一下雷电的形成,明白为什么雷声总是在闪电之后;学习热学知识后,使学生意识到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积极意义,能够对森林里宜人的气候做出科学解释。这些实践性较强的问题,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不仅能够激发起他们对这门学科的热爱,也能够使他们养成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意识到科学能使生活更美好,产生对自然、对社会的热爱,并进一步激发起维护生态平衡、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情。三是通过对物理学史的学习,能使学生对物理建立起热爱。在物理学史中,蕴含了大量教学资源,如人们对某一概念的质疑,针对某一问题产生的争论,重要理论的演变历程,科学家成长小故事,宗教对科学发展造成的威胁,物理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科技成果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等。通过对物理学史的学习,能使学生对物理建立起热爱,能够唤醒他们的好奇心,为理解物理概念提供帮助,也能使学生将物理知识延伸到生活中,用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物理学史,学生能感受到任何一项科学成果的诞生都历经坎坷,被物理学家伟大人格所感染,体会到科学的进步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智慧,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以提升。此外,通过物理历史学习使学生得到熏陶。例如,通过爱因斯坦接受奥林匹亚科学院的帮助,使学生感受到团结协作的意义;通过爱因斯坦对小提琴的痴迷,感受到物理与音乐及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这些途径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所益处。

四、结语

总之,在高中阶段物理教学中,合理地将人文精神教育引入其中,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人与自然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处理,从而形成自己对于社会、对于自然的情感,使得自身的判断力以及思考力得到提升,在提升自身物理学习成绩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雁.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有关人文精神的培养[J].才智,2013,(19):69.

[2]张卫产.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J].高考,2014,(04):65.

[3]刘权.高一物理渗透人文精神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11.

物理教育论文 篇11

【关键词】趣味性 科学性 创新意识 学生个性

在实施新课标、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为了更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机结合,为了使学生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效提高,教学中必须渗透许多趣味性的物理知识,才能使学生喜欢物理,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物理知识的行列中去。例如,我们八年级的课本,在学习第一章《声现象》之前,课本中给出了几个有趣的实验:摩擦起电、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鸡蛋的沉浮……使学生正式学习物理前,激发学生认识物理的趣味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物理教师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中的趣味知识与生活中各种物理知识的联系呢?

一、用物理学中的趣味性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興趣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心理表现,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开阔视野,努力学习的一种强有力的内部推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例如在讲到声现象中的次声波内容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为什么会集体死亡》:太平洋上有一艘货轮在随浪颠簸,玛丽号船长见了,便发信号联系,可是对方没有响应,玛丽号船长令客轮靠近这艘货轮,以便看个究竟。当他踏上货轮时发现,这艘货轮上的25名船员全部死了,船长赶紧报警,警察迅速赶到现场,他们既找不到这些船员中毒的线索,也不见这些船员身上有伤,经过尸体的解剖,25人的心脏都有问题,像是心脏病突发而同时去世。昨天的航海日子写着:“今天有海啸得赶紧返回”后面没了续文。估计是遇难中断,警方调查了半天,也未能查出真凶!是谁同时杀死了这25个人呢?

其实,凶手是海啸引发的次声波。次声波能致人死亡,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了解到与次波相关知识,并认识到次声波是人耳是听不到的,通过趣味故事的教学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结合实际,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提倡 “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生活中的物理学现象入手,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其实许多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识。如在光学中“渔夫杀河中鱼”为什么要往看见的鱼的更深处杀才能把鱼杀到。这实际上是一种光的折射现象。还有“猴子捞月”为什么捞不着?这是平面镜成的虚像。还有为什么我们在下雨天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光速与声速的原因;霜的形成、露的形成、覆杯实验、怎样鉴别真假“金戒指”等等,这些知识联系生活,学生学习起来很贴切,就会有兴趣,也会激发他们对学好物理知识的渴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要从许多实验中获取知识。实验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结论这几步。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可以帮助他们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把这种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思维习惯。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很重要,一般情况下发现问题比提出问题更重要,能发现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探究实验的几个过程中,最有难度的是设计实验,它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步骤,通常要学生集思广益。对于探究的结果正确与否,与假设是否相符,也需要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如在探究《测小灯泡功率》这个实验中,本身有一定难度。不但要求学生要进一步熟悉电伏特表、安培表的使用,还要设计实验、设计表格。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自己设计出表格和做出实验方案,鼓励学生用同一方法设计不同实验,或用不同方法设计同一个实验,如可用本实验测小灯泡的电阻。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在兴趣中提高能力,成就科学梦想

许多伟大的发明:如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场制成电动机、法拉弟发现电磁感应制成发电机、人造卫星升空……这些科学成果不但造福了人类社会,同时也推动着整个社会向前发展,每一个科学成就首先是来源于兴趣和爱好的,再通过长期的实验与探究,找出规律与方法,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取得成就。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场,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实验探究,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兴趣与爱好,哪来无数次的探究和实验?有了兴趣爱好,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就能成就一代科学梦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广泛的知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一些风趣的物理知识的教师更能使学生热爱物理,勇于探究物理学中许多深奥的知识。

如当我们上电磁铁应用这一课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爱迪生洗冤》: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年轻的时候,在新西纳东站干过电工。一天晚上,工友亨利约他来家看一个自制的电报接收机,以便让心灵手巧的爱迪生帮忙改进。亨利的实验室是马棚改装的,在开门时他对爱迪生说“里面放的东西很挤,我先进去点上灯,你再进。就在他刚点上灯的时候,突然一声枪响,爱迪生吃惊地冲进门,看到亨利被打死了。亨利的家人赶了过来,认定爱迪生就是凶手。他们叫警察拷住了爱迪生。爱迪生为了洗冤,一直在冷静地观察现场,他向警察说:请看,手枪是从那根柱子上掉到地下的,柱子上有个大弯钉,那里还有被火药烧焦的痕迹。看把手枪放上去枪口朝下,正好能对准亨利点灯时候所站的位置。警察拿起手枪推到大弯钉上,为了能推牢必须把扳机插到大弯钉的圈里。还有这样一来,手枪是一动不能动了,那么是谁扣动扳机的呢?难道是自动发射的?警察问。爱迪生早已注意到枪口离柱子很近,仅1厘米不到。而且在枪口上方的柱子上还钉了一个铁片,还有一根电线顺着柱子通天花板,下通地面,电线在地面被一个木板压住,掩盖了电线的方向,他对警察说:请把柱子上枪口这边的那个铁片取下来。想不到亨利的堂弟极其蛮横地阻挡着不让取下铁片。爱迪生全明白了,大声对警察说:凶手就是他!请把他看住,我来揭穿他的阴谋。

爱迪生以其丰富的电学知识和经验使真相大白。在罪证面前,亨利的堂弟无法狡辩。他为了占有亨利的职位和财产,竟想出如此恶毒的诡计,本想杀死亨利又可嫁祸于人,却不料被爱迪生实破了,爱迪生是怎么样破案的呢?

警察取下柱子上那块铁片,果然看到了爱迪生预料的电磁铁,就是一个带铁芯的线圈。如果通入电流,这铁片就有很强的磁性,这磁力足能向上吸动枪口,这样扳机就被扳动了。那谁来给电磁铁通电呢?警察问?是亨利点灯的时候接通了电流,当然他自己并不知道。这个回答使警察更为诧异。爱迪生接着说:请把地面压住电线的木板拿开。果然有电线通过,亨利点灯的时候站的地方,下面有两个小铁片,平时是不接通的,人一站上去,把两个小铁片压在了一起,就通电了。所以这是简单的开关。那么电源在哪里呢?警察问。肯定是在天花板下,你顺着电线往上找就找到了。很快,爱迪生的话证实。警察认定亨利的堂弟是利用电磁铁作案。

上一篇:uml学习体会下一篇:课程标准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