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共11篇)
1、认真备课。⑴做到四个精心。每位语文教师都能精心制订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题型训练。⑵统一备课规范。按课时备课,每课时都有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教后感等。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紧扣教学目标,把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动用能力。⑶加强各课组工作,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特别是在备教学目标,备学生练习,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益,取长取短,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⑷备课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文道结合。
2、认真上课。全体语文教师以现代化教学的观点,不断更新教法与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⑴做到四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全面育人为主旨。做到四突出:突出启发式教学,突出因材施教,突出兴趣激发,突出教书育人。
3、认真布置及批改作业:根据教材的特点,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在布置作业时,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为准绳,认真取舍,精选适量的作业,以课文为主,根据学生的函授角度,因人而异,不搞题海战术。作业批改及时,认真,保证当天完成,作文及时批完,决不积压,并规范化;平时发给学生的讲义认真批改,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讲评,及时反馈。
4、认真辅导,做好提优补差工作。既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又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的不同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⑴学习态度端正和学习能力强且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激励和期望,给予更多的信任,让他们有适当的压力朝着更高的目标去努力。⑵学习能力强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且成绩上下不稳定的学生,给予关心、帮助,了解其成绩被动的原因,慢慢地引导地端正学习态度,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地的学习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用爱去感化他。⑶学习能力差但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帮助他寻找适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能力,当成绩稍有提高时便给予及时的鼓励,同时给予明确的和更高的期望。⑷学习能力差且学习态度也差的学生,主动关心他们,认真做好帮教工作,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爱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也能有值得骄傲的成绩。
二、加强教改与教学科研。
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这一学期,我们语文组在学校、教导处的带领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
1、坚持理论学习,重点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贯彻新课程理念。利用教研活动进行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
2、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学校的苏州市“十五”规划立项课题《集体管理班级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组成员,语文组教师有五位。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深入调查,积累材料,撰写心得体会。在今年4月29日的结题报告会上,钱芳、徐维雅两位老师向苏州市、张家港市教科室领导、专家演示的《五心相连伴我成长》、《心灵直通车》主题班会课,充分展示了集体共同管理班级的良好效果,得到了与会专家、塘桥片教科室主任的一致好评。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与课改实验。在三月份学校开展的“青年教师评优课”、“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中,语文组认真组织,积极参与。其中徐维雅、戴贵云老师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在五月份开展的“三课一议”活动中,我们教研组注重实效,认真组织说课、听课、评课活动,相互学习,交流,不避讳缺点,使每位老师明白自己上课的优点,缺点,以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4、向科研要质量,积极撰写教科论文。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写出有较高质量的论文,其中戴贵云、王青寅、朱卓娅、戴建珍四位老师有论文刊登在省级或市级报刊杂志上。
很多教研员比较擅长深入学校去指导课堂教学、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但是在规划学科发展,以及学科团队建设等方面还亟待加强。[3]如果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那么,毋庸置疑,教研员则是一个学科的灵魂。教研员必须统领区域内的教师理念,提升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从而提高区域教学质量。其工作着眼点不能仅仅是几节课或几个教师,更要“服务教师成长,助教师群体专业化。”[4]教研员不能成为单打独斗的“狼”,而更应该形成以其为核心的“狮群”,即团队。[5]很多校长在评价某个教研员工作能力的时候都会强调:“主要看这个教研员是不是能管住人,更关键的是看他能否引领一个学科团队。”所以,教研员的核心工作是引领区域学科团队建设。唯有如此,教研员才能从“忙碌、茫然和盲目”[6]中解脱出来。
一、分层引导各类教师专业成长
团队发展需要教研员来定位,而团队的个体发展更需要教研员帮助其自我定位。教研员可以带领教师们做好职业规划,只有教师自己想清楚职业定位,他们才会有发展的诉求,才会在工作中越来越进步。教研员要有意识地对初任教师进行合格培养,对青年教师进行升格培养,对骨干教师进行风格培养[7]。
教研员的教学领导力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给教师正确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说来,要做好如下梯队式的教师培养工作。
1. 扶持教研组长
教研组长是学科团队的灵魂。学校中一个学科发展的水平,主要是由教研组长的综合素质决定的。一个好的教研组长,应是会教书、人品好和组织协调能力强。当然最好还有其他各项特质,如善于合作的人、会提高分数的人、善于学习的人、会科研的人。但事实上,具备这些综合能力的人才不多。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好教研组长呢?关键看这个学校处于什么发展阶段,还要看这个教研组的其他人员是什么样的情况。教研组长是教研员最得力的助手,教研员的很多教学理念都靠教研组长去执行并转化成教学实践生产力。在培养教研组长的过程中,教研员要有扶持意识。即教研员要用其优点,弥补其缺点。一位教研组长曾经说过:“五年前我被领导任命为教研组长,可能是因为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还可以,组内的人际关系也还可以。但是我真的不会管人,我甚至不知道在公众场合如何表达。现在想来,我特别感谢我们教研员。他在公开场合处处提高我的威信。然后私下又悄悄地告诉我怎么处理问题。当我胆怯的时候,他就反复强化我的优点。之后又及时地表扬和鼓励我。当我需要上下支持的时候,他总是挺身而出,为我争取和协调。据说他还经常和校长沟通我的情况,这样学校领导也处处肯定我。逐渐地,我有了管理的自信。现在,我们的教研组不论在教学上,还是和谐关系上都是有目共睹。”
可见,在教研组长成长的过程中,教研员和教研组长的工作协调性和私人情感都不断加深。久之,教研员就有了教研组长这支最核心的左膀右臂。
2. 指导备课组长
备课组长是一个年级教学质量的把控者。教研组长决定一个学校学科的发展水准,备课组长则决定一个年级教学质量的水平。一个好的备课组长,既要有教学理念,还要身体力行,亲身实践,并且乐于奉献与共享,还要有带动力,带着团队一起做。
一位备课组长说:“我在和一位青年教师谈话时说,要多听老教师的课,尤其是备课组长的课,而这位青年教师告诉我,他们都不太欢迎我们青年教师去听课。我再具体了解后,知道确实是如此状况。同时备课组长还告诉我一个情况:集体备课的时候她分配下去的单元备课任务有的教师不认真完成,工作很难开展。于是,我及时召开了全年级学科会议,在会上,我对几个青年教师说,你们必须做到每周至少三次听骨干教师的课,由备课组长检查,下次调研我来检查。我又对备课组长说,你是这个年级学科的头,你说的话每个教师都会认真执行。你作为备课组长,不能什么事情都自己干,你必须分配给大家干。我又对其他教师说,我们的备课组长非常辛苦,但是她很乐意分享,所以她会毫无保留地欢迎大家来听课,她的课可能是示范课,可能是研讨课,甚至有的课就是给大家进行点评批判的,她身先示范,为的是我们整个备课组的一致目标,那就是全年级共同发展。所以,备课组长不会有任何保留。”
虽然教研员没有明确说什么批评的话语,也没有列具体的条条框框或者制度,但事实上备课组内的每个教师都感到任务明确并且有压力。更重要的是,教研员能及时捕捉到备课组状态,既告诉了备课组长自己该怎么做,更帮助备课组长化解了管理上的很多矛盾和压力,促使备课组能更好的在教学研究上提升,从而提高整个年级的教学质量。
3. 合理定位老教师
不同老教师的定位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团队中所谓的“老教师”,可以分为真正发挥带头和辐射作用的骨干教师,只能管好自己班级、或者管理自己班级都有点困难的基本过关教师,以及一些教学质量不过关的老教师。如果有的老教师虽然教学水平一般,但是资历很深,又有点固步自封,这样的老教师就暂且不要去关注他们,因为关注这样的老教师很难,他们面子观念很重。如果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他们会受不了,可能会不合作,甚至起反作用。如果违背事实地肯定他们,那么团队中就没有是非观。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不去关注他们。等周边的教师发展了,他们自然也会逐步提升。如一位教研员对待所谓老教师的态度,“对于一些专业水平一般的老教师,我首先尊重他们,但是很多重要的具有专业导向性的场合,我坚决不会因为其所谓权威和知名度而去邀请其做评委,我会通过各种方式回避他们来指导或者影响青年教师,在很多场合我会以不经意的方式进行话语权的调整。逐渐地,教师们的专业评判越来越正向,教师们也越来越明确发展方向了。我经常会对青年教师说,务必辨证地去听每位教师的课,尤其是老教师的课,还要去吃‘杂’粮,听各个老师的课,博采众长,学习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保持自我的优势。”
可以说,老教师定位的准确性决定了整个学科发展的专业方向。
4. 快速培养中青年教师
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决定了整个教研组的实力。所以中青年教师是学科发展的重点,更是需要教研员引领的关键人群。一般教研组内都会有几个能挑大梁的中青年教师,但是这样的人群基数往往不够,所以教研员要快速培养中青年教师。
一位教研员体会到:“我认为评优课是快速培养人的最佳通道。每次在设计评优课方案之前,我都会和教研组长及学校管理者仔细分析学科队伍结构,然后详细制订从学校到区域的整个评选流程,其目的是快速培养优秀的中青年教师,过程性带动全校和全区域的教师群体发展。评优课的操作流程虽然基本相同,但是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我都对方案进行调整。有一阶段为了想快速培养人,我在评优课的时候设置了两组比赛,一组是30~40岁之间的教师,一组是30岁以下的教师。这两个年龄段老师的特点有所不同,或者说各有优势。30岁以上的教师因为面子观念,不肯居于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之后。而30岁以下的教师又特别有创造力,敢于挑战。所以两组不同年龄段的老师一起赛课,一方面使个体教师成长迅速,另一方面使整个学科团队的研究氛围空前高涨。从而让不同年龄段的教师都能快速发展起来。几轮下来,一支有活力的中青年教师队伍就逐渐形成了。”
由此可见,引领一支团队,最关键的是要使本学科发展的过程同时成为成就每一个教师发展的过程。中青年教师的快速发展能很快地提升一个教研组的整体实力。
二、营造正向的学科氛围
教研员要引领好学科团队建设,必须处处精心营造正向的学科氛围,即倡导一种高度敬业、和谐、研究、学习、创新并富有活力的学科环境。那么,教研员该如何精心营造正向的学科氛围呢?
1. 身体力行———引领学科的灵魂
教研员要引领一个正向的区域学科氛围,首先要身体力行。有人比喻班级是班主任的缩影,同样,学科的氛围有时就是学科教研员的缩影。所以,教研员的身正示范,比太多的说教、规则和规章制度有用得多。不管是公开场合的言论,还是私下交流时的态度,都反映了教研员本身的价值观、处事原则和对人态度。所以,教研员如果想倡导并引领一种学科的正向氛围,首先自己要做这样的人,这是先决条件。
2. 关注细节———引领务实的作风
在正向的价值观引领下,教研员还要关注细节。这个细节,既指教研员本人平时的为人处世、点点滴滴,也指教研员对基层教师工作环节细节的关注,因为细节处彰显人的大特点。只有关注细节并付诸实践的人,才能做到踏实务实,才能做到“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教研员学科教学理念的最终落实到位,都需要教师通过教学细节来达成。所以,一个好的学科必定是由一帮务实的教师支撑起来的。教研员在工作中首先要做一个务实的引领者,同时,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更要从细节入手。
3. 树立榜样———引领学习的范式
教研员的价值观和理念要体现在教师身上,必须有载体。所以教研员在工作中要倡导先进与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研员是引领者,不是说教者。教研员要让教师在优秀典型身上找特质,从而去反思、去行动、去调整,最终去提高。教研员作为引领者,要对基层教师群体了如指掌,也要对教师个体特质甚至组织内的人际关系都清清楚楚。唯有如此,教研员树立的典型才有针对性和说服力。总而言之,一个教研团队的发展,需要善于合作的人、会提高教学质量即考试分数的人、上课出色的人、善于学习的人、擅长科研的人。当然,很多特别优秀的教师会兼具以上几种特质,甚至全部特质。但是每个人身上的某一个明显特质,都应该是团队中的榜样。教研员必须具有慧眼,树立好榜样,用好榜样。
4. 与学校沟通———引领同步发展机制
高明的教研员,是一个会借力的学科管理者。学校的发展、学科的发展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必须保持高度一致,唯有这样,教研员才能帮助学科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构建一个理想的发展愿景,才能得到学校领导和基层教师的大力支持,才能达成学科发展的目标。一个有智慧的教研员,在发展学科、培养教师时,一定要整体规划,而这个规划要得以顺利实施,必定要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所以,教研员必须对每个教师的专业家底和职业精神了解得清清楚楚,本着与学校共发展的宗旨,与学校领导进行沟通协商,把团队发展规划包括一些过程性管理的思路告诉教研组长和学校领导,做到口径一致,方向一致。这样,教研员的学科发展目标才会被高度认可,教研员倡导的氛围才有可能逐步形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支持是教研员引领学科团队建设最好的保障。
教研员为了学科的发展,必须有一支优秀的学科教师队伍,所以引领学科团队建设是教研工作的核心。教研员管理教师团队既需要有制度保障,更需要有文化浸润,所以要坚持做到两手抓,既抓各类教师的分层培养,又抓学科氛围的营造。当一个教研员把本学科各类教师都分层培养好了,并让其浸润在良好的学科氛围中,那么,教研员的工作就如鱼得水,整个学科团队必定焕发出勃勃生机。
摘要:当今教研员角色趋于多元化,而引领学科团队建设是教研员工作的核心。很多资深教研员的成功经验是:教研员如果要拥有一支优秀的学科队伍必须做到“两手抓”,即分层培养好学科团队中的各类教师,同时精心营造好学科氛围。
关键词:教研员,引领,团队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海燕.教研员的角色定位与发展期待[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4):12~14.
[2]颜贻寿,乔建中.课改过程中教研员工作四侧重[J].江苏教育研究,2011,(11c):8~10.
[3]王洁.从“专业指导”到“专业支持”:上海市教研员现状调查的分析与思考[J].人民教育,2011,(9):44~47.
[4]刘宝剑.教研员的职业角色与工作智慧[J].上海教育科研,2009,(8):14~15.
[5]尹后庆.见证变革-站在上海基础教育转折点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159.
[6]刘海燕.教研员的角色定位与发展期待[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4):12~14.
[7]葛典社.独具魅力的教师团队建设[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2,(1):8~9.
一、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首先,学科研修中教师的定位不同了。在听课评课中,上课教师是一个被选择者,是自己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展示者、呈现者,他的工作状态被审视被打量,即使他在课堂教学中滔滔不绝,但他仍是一个被彻底剥夺了话语权力的人,是听课评课者对面的一个客体,一个被评价对象;在观课议课中,上课教师更有可能是一个课堂教学的主动敞露者,即使他仍有可能是一个被选择者,也同样是一个课例的提供者,话题的制造者。在听课评课中,听课教师粗暴闯入课堂教学,对课堂施加压力,改变课堂气氛,他由自己的主观立场支撑,对上课者指指点点,进行批评,其身份,是专家、权威、领导,其努力扮演的角色,是专家、权威、领导的角色;在观课议课中,观课者回归教师身份,主动放弃专家、权威和领导的视角与话语。在听课评课中,上课教师是课堂上的表演者,听课评课者是台下苛刻严厉的观众,表演者极尽所能投听课评课者所好,而观众则吹毛求疵,以满足自己有别于上课者的优越感和场外感;在观课议课中,因为取消了舞台,台上与台下混为一体,此时观课教师所面对的,不再是教师的表演,而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这一特殊的时空背景下的交往与互动,是师生的情感智慧围绕某一知识技能的流淌,教师与学生都不再是舞台上的演员,而各自成为某个教育故事教学情境中的主角,观课教师作为上课教师的同谋,与上课教师形成新的伙伴关系。在听课评课中,听课评课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旁观者;在观课议课中,观课议课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帮助者。在听课评课中,上课教师因过度紧张而失去自我,观课评课教师则因缺乏紧张而失去自我;在观课议课中,上课教师和观课议课教师不再由任务紧张驱动,而是由教学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机所驱动,教师不仅不会失去自我,反而很容易在观课议课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我,重拾教育教学的信心。
其次,上课及观课议课活动的性质不同了。听课评课常常是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教学管理的工具,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往往利用听课评课来监督检查教师的工作,评优树模,确定绩效工资的等次,虽然听课评课也有教学研究的可能,但多是为了宣传固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师中寻找并发现支持该观念的标榜;观课议课则不再具有监督检查的性质,它只是教师们进行校本研修的常规常态方式。听课评课中的评课行为是对课的定性行为,归根究底是对上课教师的定性行为;观课议课中的议课行为则是对课的梳理分析,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归根究底它指向课指向教学本身而不是上课教师。在听课评课中,因为上课教师面对的是挑剔的专家、领导,是权威,上课教师及他(她)的课需要他们打分、定级,出于利害关系的考虑,上课教师会千方百计对课进行包装,上课就成为所谓做课、秀课,它往往脱离上课教师一贯的教学模式,成为一种孤立的而不是普遍的课堂教学现象;在观课议课中,因为上课教师面对的是与自己同样身份的教师,他们需要上课教师的帮助,由上课者提供教学研究的对象,上课教师既是一个帮助者,又是被帮助者,因为没有了利害关系,课堂自然呈现本来的面目,上课就是上课本身,相应地,课成为上课教师教学理解及课堂教学的真实反映。在听课评课中,课是完整的,是封闭的,它的开始就是它的结束,因为听课评课者需要通过它窥一斑而知全豹,故而课承担了过多不属于课的功能,显得不堪重负;在观课议课中,课是开放的,它只是上课教师整个教学序列中的局部,无法映射上课教师的完整教学,也就无法承担评价上课教师教学的重任。受其工具性的要求,评课评的常常是教学的各种不可能、不允许或禁忌、限制;相反,摆脱了工具性,议课则要议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拓展多种教学路径、方法、行为、效果等发展变化的可能性空间。听课评课是对上课教师教育教学的主动干预,相对听课评课,上课是被动的;而观课议课则是上课教师要求干预,相对上课,观课议课是被动的。
再次,研修所构建的教研文化不同了。参与教师的准确定位与上课及观课议课性质的变化,将促使学校教研文化发生深刻变化。首先,观课议课活动强调教学相长。与听课评课单纯把上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和状态作为听课评课的焦点不同,观课议课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与状态同样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既讨论教的方式也讨论学的方式,既讨论教的品质也讨论学的品质,既通过学生的学来反映考察教师的教,也通过教师的教来反映考察学生的学,重心从关注教学活动转移到关注学习状态,从关注教育过程转移到关注课堂情境。从活动到状态,意味着要反对教学中的形式主义,提倡和追求有效教学;从过程到情境,意味着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学预设,更要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种种生成,关注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碰撞。其次,观课议课强调问题意识。与听课评课活动中上课教师竭力掩饰自己的缺点不足不同,观课议课鼓励上课教师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不足;与听课评课追求完美不同,观课议课承认没有问题和困惑的课是不存在的,暴露问题、认识问题、预测问题发展方向有助于提高教师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观课议课充分尊重教师的参与需要,致力于建设安全的、敞开的课和自由发表意见的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强烈动机,培养教师的自我批判和反思精神。再次,观课议课强调教师间的平等对话。与听课评课活动中大部分教师包括上课教师的普遍失语不同,观课议课主张参与者平等互助的关系,参与者既能够充分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立场观点,又尊重他人,同情理解对方的行为和处境,在对话中看到他人,并保障他人发言的权利。在听课评课中,上课教师往往唯唯诺诺,评课教师常常居高临下;而在观课议课中,所有的参与者自信而不封闭,虚心而不盲从。在观课议课中,只有对话题、对问题的选择,而没有对教师的选择,更没有忽略与删除。教师和教师之间原来因为一节课而导致的危险紧张的关系没有了,教师由观看他人的课堂而开始观看并改善自己的教学。课的成功与否,只是观课议课的一个方面,它不再是学科教研追求的最终价值。
最后,即使是“评”,评的标准也不同了。由于听课评课者急于对课及上课教师定性,所以他们常常使用“成功”和“好”这样的评价性词语来描述课及上课教师。然而成功是就教学目标的达成而言的,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教学目标达成了,一节课就是成功的,教学目标没有达成,就不成功;从学生的角度而言,问题解决了,一节课就是成功的,问题没有解决,这节课仍然说不上成功。“好”则更抽象更含混。但不论是以“成功”还是以“好”来最终定性,评课者都需要巧妙地梳理上课教师的优缺点,以建构一种“成功”或“好”的整体印象,同时,又必须使自己的观察分析显得客观甚至科学,这常常大伤评课者脑筋,使评课者若有所思最终却欲言又止,使一节课的教研价值大打折扣。观课议课因为不执著于课的整体印象整体效果,所以不作“好”这样的判断,甚至不使用“成功”这样的词语,而是说,课的哪个环节、现象、故事等触动、感动人,使人兴奋,给人启迪,促人思考,催人上进,教育人,改变人,发展人。观课议课中,议课教师甚至不能将一节课仅描述为“精彩”。虽然一节精彩的课并不就是一节成功的课——说课上得精彩,并不是说课上得成功,因为成功只有一个理由,但精彩的原因却可以有很多,但“精彩”仍然属于评价性话语。既然是用来定性的,在观课议课中就需要尽力回避。在听课评课中,听课评课的教师常常产生一种优越感和代入感,他们常常会说:如果是我上,我会这样做。或者:这一部分应该这样上而不是这样上。但事实上,应然不同于实然,一节课选择如何组织学习过程以及最终呈现什么样的状态,不仅取决于教师——如教师的个性特征、专业知识水平、文本解读能力、教学智慧等等,而且取决于学生,学生的阅读、生活经验、课堂学习品质等,不仅依赖于静态分析,而且依赖于动态生成。这也是说课这种教研活动最大的局限性所在,说课只能说出教学理解,只能说出课堂上应发生什么,却无法说出课堂上真正会发生什么。总之,说这是一节好课,太笼统了;说这是一节成功的课,是说目标实现了;说这是一节精彩的课,也只是说它在某些方面超出了我们的观课预期。
其实这一切只是说明,课堂教学发生了变化。听课评课产生于上世纪,其背景是讲授法的成熟与普及,但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进一步落实,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渐深入人心,深入课堂, 单纯用听已远远不再能应对丰富多样的课堂现象了。也就是说,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事实上是对课堂教学变革的积极回应。
二、语文学科研修中如何分工合作以实现观课议课
合理分工是观课议课最有效也是最高效的组织方式。观课议课中教师的分工是指教师聚焦范围、角度的合理分配,就一节语文课而言,它理应包括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问题与回应、教学过程、教具使用、课堂评价和不记名测评等多个方面。观课前对教师聚焦范围、观察角度作合理分配,会降低教师观课议课困难,增强观课议课的针对性,并进而使观课议课拥有足够的深度和丰富的细节。议课是观课教师对自己课堂聚焦范围、角度的现象学描述,是对部分课堂教学信息的汇报呈现。分工同样会有效规范和约束议课教师的发言,使议课客观,议题明确,有利于在持续的对话中更快速地找到教研的焦点和主题。
(一)教师活动观察。包括教师的精神面貌描述——这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中很容易成为一个话题,但即使如此,也并不意味着评课教师真正理解上课教师不同的精神面貌与学生和课的走向之间的关系;教师课堂行为描述;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即观察教师处理临时突发事件的过程及能力,以及观察教师的课堂情绪变化,教师是喜悦的,是失望的,还是并不把情绪表露出来,教师有没有表现出困惑,有哪些因素使教师发生了变化等;以及,教师是否有自己的立场,是怎样的。作为一节语文课,情绪情感的变化可能是非常丰富甚至突然的,它极有可能成为一节课最有趣和最有价值的部分。
(二)学生活动观察。包括学生的精神面貌及分布描述,学生课堂行为描述,认知过程描述,共性与差异,个案观察与研究,小组学习过程描述,学生情绪情感的变化,兴奋的产生,学习倦怠的产生等。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间的对话,并不都依靠语言,更多的可能是通过非语言手段如肢体、表情或眼神等表现出来的。
(三)问题观察。包括问题提出的时机,问题的难度(过易,适中,或过难),清晰度,问题的开放性,问题是否改变了课堂,学生回答与问题的吻合度,是否有意识地联系自己生活及语文经验?回应量统计分析(回应过度,适度,或匮乏),争议的产生,争议激烈程度,争议的解决,教师对问题的理解,教师的问题是引导性的还是建议性的,问题的认知水平如何,教师的问题能否促进深刻理解或促发反思等,以及学生是否提问,问题的认知水平如何,是否推进或打断或干扰教学,问题是否突兀,及教师如何反应。问题及回应是语文学科教学中师生对话最基本的行为及手段,也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一节语文课的深度和广度往往是由关键的几个问题决定的。
(四)教学过程观察。包括课的结构与走向,教学目标及目标的达成情况等,以及课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师生的共同努力,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否发生,层次如何,是否自愿自主,当师生都处于沉默中时,这种对话是否仍在继续,学习在多大程度上是学生独立完成的,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教师或其他学生辅助完成的,有课堂讨论或小组学习吗,课堂讨论或小组学习是有准备的吗,是如何准备的,教师如何指导和总结合作学习,教师的教学预设是否失准,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师是否出现知识或程序性错误,哪些错误是可以忽略而哪些错误是不可以忽略的,学生是否出现知识或程序性错误,为什么。
(五)教具使用观察。包括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学生对教材的使用,板书及媒体使用情况,板书描述,板书的生成,板书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具使用统计,课堂教学与教具的关系(过度使用形成依赖性,适度使用,还是教具匮乏造成某些方面的缺憾)。
(六)课堂评价观察。教师是否使用评价性语言,是否出现不当评价如过度肯定和肯定不足,教师是否使用歧视性语言或讽刺等,以及评价时机观察,学生之间是否使用评价性语言,是否出现不当评价如过度肯定和肯定不足。
(七)不记名测评。即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及效果反馈,应即时封闭,随堂制作,强调课堂教学的重点,不针对学生学科素质。问题应区间窄小,清晰具体,有字数限制,以不超过100字为宜。如针对小组学习与交流提出“你所在的小组的观点是什么?(该小组有推荐代表发言)你的观点是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观课议课的分工不应是固定的,尤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应轮换并循环,如第一次甲老师的任务是教师行为观察,第二次任务就应是学生行为观察或其他。不可模仿即不可学习的因素在议课中可以不涉及,如女教师的年龄以及由该因素激发的课堂活力,但即使如此,由年龄带来的人生态度、语文素养、与学生沟通的独特的言语手段等等,也不应一概排除在观课议课之外。鉴于上文对观课议课的思考,议课中教师应尽力避免使用诸如“好”、“成功”、“精彩”这类定性语言,时刻警惕自己角色的变换。
(一)总目标:以创建优秀教研组为目标,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集全组教师的工作力和创造力,打造一个更有活力的语文教研组。
(二)子目标:
1.配合学校各项教学活动,认真进行教材分析,切实提高教师对学科的理解能力以及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
2.加强师师合作,全组教师共同提高“导语设计”能力。二、步骤与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语文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教学素养继续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精神,进一步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增强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当前课程改革的实践和研究。中青年教师加强语文学科教学业务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素养。利用教研组会议和集体学习的机会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撰写论文、案例,争取获奖和发表。
贯彻落实有效课堂教学的要求,努力探讨适合本校实情的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抓好教学常规,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1.备课:本学期继续贯彻集体备课制度,各年级备课组长主持,教案要求做到重点、难点明确,教学设计新颖。
2.上课: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坚决杜绝教师讲课的随意性和课堂组织失控现象。上课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上课状态,不一味追求速度和进度。合理利用校本课程。
3.听课、评课:本学期听课完全根据学校要求。通过评课议课,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撰写论文、案例。
4.作业:对作业的设计要有效,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及时讲解。5.命题:出卷、阅卷、质量分析、反馈等工作要及时。命题者针对本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出题,切忌盲目照搬他人试题。
(三)开展主题型教研活动,提升导语设计能力
(四)组织各类活动,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
1.与校团委联合组织“学雷锋树新风”征文暨演讲比赛;2.组织校辩论团到兄弟学校宣传环保知识;
坚持以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政策法规为依据,以全面提高我县小学阶段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宗旨,为基层小学及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办实事;以培养和指导基层小学语文教师为已任,努力苦练内功、外树形象,培养和带领我县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征程中勇立潮头,取得实效。
二、基本工作思路
1、继续搞好“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本课题自去年立项以来共有12所小学近80位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参与研究与实验经过共同努力,现在已经到攻坚阶段。因此,要加大研究的力度,以开展不同形式的研讨活动为平台,积极做好写话课题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准备明年上半年专家验收。
2、每月定期组织开展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教坛新星与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及教学视导工作,帮助基层小学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督促检查各乡镇中心校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领导组对辖区内小学各项工作是否按教育局20xx年193、194号两个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工作。
4、督促和指导各乡镇中心校开展实施小学教师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达标活动。
5、深入基层小学进行教学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小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6、做好小学教学质量抽测工作。
7、组织举行县第七届教坛新星的评选工作。
8、参与实施本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工作。
9、组织全县小学生写字比赛活动并选拨到市参赛。
三、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订本期教研工作计划。
2、组织城关地区六年级新课程培训工作(9月14目)。
3、到龙潭中心小学举行小学低年级写话课题负责人会议,观摩写话教学、总结上期课题研究工作,安排本期课题研究有关工作。(9月21日)
4、到有关乡镇检查各中心校落实县教育局20xx年193、194号文件精神执行情况(9月26—29日)
十月份
1、召开有关人员座谈会,了解落实县局20xx年193、194号两个文件精神的意见反馈,搜集有关信息,为局党委提供决策依据。(10月12日)
2、组织特级教师、教坛新星到花园、冯井、曹庙等乡镇中小心学送教下乡活动。(10月26—29日)
3、组织三——六年级写字竞赛活动(三、四年级钢笔字、五六年级毛笔字)(10月20日)。
十一月份
1、组织举行县第七届小学语文学科教坛新星的评选工作。(11月上旬)
2、到乌龙中心小学举行小学低年级写话课题现场观摩研讨及经验交流。
3、组织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到临淮、临水、三流等乡镇送教下乡活动。
十二月份
1、到有关乡镇研调落实县局20xx年193、194号文件精神落实情况(12月10——12日)
2、制定期末试卷。
3、组织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到夏店、岔路、河口镇送教下乡活动。(12月20—23日)
4、检查督促各乡镇中心校开展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实施情况。(12月27—29日)
20xx年元月
1、在城关一小举行写话课题总结交流会议。
2、组织学期末考试工作,做好试卷分析。
3、总结本期小学语文教研工作。
一、工作回顾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在共同努力下,很好地完成了既定的教研计划,在诸多方面取得
了较好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抓住契机,加强学习,转变观念这学期四年级的语文教材,内容、形式都有进一步的提升和改进。同时也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面临新课改,我们感到了压力。但我们觉得机遇同时也并存着。我们教研组的老师坚持每周的教研活动,大家在一起精心选材备课、然后交流自己的设计想法和理念,同时切合新课程标准;一起讨论新教材特点;一起领会新课改精神。应该说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讨使我们对新课改越来越有信心。新的课程迫切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平时与教师的交流与沟通、通过一些研讨课和展示课等反馈的信息我们感觉到,我们老师的教育观念正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特别是每周的年级组评课活动,以这样一种随机性较强的方式来督促教师更好地注重自己的课堂教学,课前认真钻研教材、课堂创新性生成,课后再积极踊跃地评课。另外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结合自己研究的课题,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本组教
师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评课活动,积极撰写论文,参加省市区的各级各类论文评比。
二、注重反思,加强研讨,共同成长我们组内每位老师都各自订阅了教学杂志,购买了教育教学书籍,经常相互借阅,看到好的文章相互推荐。我们还经常上网查阅资料,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随时接受新的东西,凤凰语文网是我们经常浏览学习的营养基地。在学习的同时,我们强调吸收,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写好教学随想,及时总结自己课堂上的得与失,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三、同心协力,共同合作,同步提高针对中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我们几位语文老师针对本班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抓基础知识的,有抓学生学习习惯的,有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的,不同的班级有各自不同的教学方式。平时大家能够进行认真复习,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问题,能够在复习期间一起出好单项试卷和单元测试卷。大家一起为了更好地教好学生不懈地努力,使学生的整体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二、取得的成绩
1、学生普遍学习方法有所提高。
2、教师课堂有效性逐步提高,组内课开展得如火如荼。
3、青年教师逐步成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4,“一带一 ”成员带回了先进理念,复习公示课,深得好评。
三、存在问题
1、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我们要从自身找原因,不怨天尤人,不抱怨环境,努力加强学习,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的艺术性,开展教研组之间更进一步地交流沟通,努力提高我们组老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2、严格抓好平日的教学常规工作,从上课、批改作业、能力训练入手,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古语“教不严,师之惰”,以此相互勉励。
3、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我们将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树立竞争的学习风气为主,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扩大阅读量和作文量,进行有序地专门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水平。
4、尽力做好后进生的工作,想各种办法,常抓不懈,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四、努力方向
1、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成绩。
(1)努力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为此,我们想了很多的办法,比如在教室一角及时展示学生的作品,即时鼓励在各方面有进步的学生,比如作文、小报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等,做
到每月更换,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2)教师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严格要求,不断总结反思改进自己的课
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教研组老师能够及时沟通教学上的得与失,将好的经验和做法相互交流。本学期多次开展有效的集体备课活动。如为了指导来我校对流学习经验的宋卫俊老师上好课,我们组
内的老师,轮流上示范课,帮助宋老师尽快适应我校的教学生活。
(4)坚持不懈地抓好后进生的帮教工作,为了这些学生费了大量的心血。
2、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
(1)抓好阅读基本能力的训练。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水平,我们除了课堂上将每一篇课文当成是训练的基础途径进行严格训练外,还采用了一些别的方法。比如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坚持记读书笔记,每周安排时间进行“好书交流”,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还安排
阅读训练辅导,并分基础提高型和提优型,做到长期坚持,分层提高。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校的语文教学教研工作始终坚持以区教研室计划精神为指导,以教师培训为突破口,以落实教学五环节为重点,以“名师工作室”的各项工作开展为主要推动力量,以教学教研精细化管理为保障,以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为目标,在工作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凸显亮点,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益。
一、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落实教学五环节,继续加强对备课、上课、作业、测试、辅导五环节的管理,明确各项要求,督促教师在常规业务方面做细、做实。多从班级实际、学生实际出发,不做无用功,杜绝应付的现象发生,将五环节的具体操作真正为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服务。
2.深入研究“三五X”教学策略,高效课堂建设显实效。
本学期,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引导教师认真研读教材、研读策略、研究学生,活化、优化语文实践,推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继续开展了“随堂听课”“每人一堂优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问题研究课”等活动,同时注重抓好“常态课”,引领青年教师和薄弱教师的课堂教学向规范有效的方向发展。同时,我校还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学科教研组的作用,将各项活动落到实处,使活动的目的性更强,实效性更高。教研室组织开展课堂教学达标验收活动,并实行课堂教学跟踪督导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深入地调研,有效地指导,促进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真正提高。同时,以“名师工作室”的各项工作开展为依托,以我校两位入室研修人员的成长为模本,培养我校语文教师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在全区语文讲课比赛中,我校的两位参赛教师均获一等奖,课堂教学风格和设计理念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其中一位教师将代表市中区参加市级优质课评比。
3.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继续强化了集体备课制度,丰富备课内容,除集体通研教材外,还组织教师听评名师的课堂教学,交流学习心得。此外,继续推广和落实了“问题研究”
制度,定期为教师提供“问题研究主题”,在老师们思考并实践的基础上,召开“专题研讨会” 组织教师交流,使得集体备课活动更规范,质量更高效。
4.读书活动扎实开展,成绩斐然
本学期我校充分发扬读书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这一优势,继续组织丰富多彩的师生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全体师生广泛参与。继续抓好读书的常态性和长效性,要求全校每位师生本学期继续读精品书1—2本,做读书笔记或旁批,同时注重学生的读书手抄报、好书推荐卡、读书笔记、教师读书反思、读书旁批等材料的积累和展示,促进交流,共同提高,将该活动继续开展与深化,为我校师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知识素养的积累搭建了一个有利的平台。本学期,我校被评为“临沂市蓓蕾读书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并在表彰会上作典型发言,全区的“书香校园建设现场会”确定了我校为主要参观现场,供全区的领导和教师代表参观学习。
二、努力做好“名师工作室”的各项工作。
1.在区教研室的直接指导下,我校 “名师工作室”的各项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全区的各学科“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并参观了工作室活动现场,我本人向全区各工作室的领衔人和研修人员介绍了工作室的运行和发展状况,可以说,我们的工作室为全区的语文教研工作提供一个可供研讨的范本。本学期,工作室还为成员姜自凤老师专门举行了教学成果展示会,吸引了全区乃至临沂二小的领导老师前来参观学习。在各项活动开展的过程,我们逐渐地积累经验,不断的调整工作室的发展方向,同时,我们的研修人员在展示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的调整,业务素养的快速提高。
(1) 按照学校要求,认真落实好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上课不迟到,精心准备上好每一节课。
(2) 落实集体备课
以备课组为单位,确定中心发言人,讨论教材内容,授课方式,确定重难点,统一进度,统一考试,统一分析。及时周教学计划。
2、加强新课标及课改的研究
(1) 根据新教材网上培训和集中培训的精神,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2) 落实课改与高考要求结合起来
(3) 加强新教材实验探究
(4) 结合七中学生实际水平,探究新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3、高三备考
(1) 按照教学计划,进入第一轮复习。抓主干,重要知识点落实;选题做到典型性、针对性,前瞻性。
(2) 专题复习要能够与新科技、新材料,国家政策方向所联系的知识结合起来。
(3) 加强学生错题分析,集中训练,提高学生应试水平。
4、学生化学竞赛
5、准备青年教师化学说课比赛
一、教研概况
教研主题:新课标下的识字教学
活动时间:2012年12月11号
组织负责:毛俊娜
活动成员: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师
活动目标:1.学习新课标。
2.研究讨论新课标中的识字教学要求如何在课堂中落实。
3.老教师传授关于识字教学的心得。
二.教研流程
(一)问题提出
1、课标要求:
识字写字作为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历来都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新的课程标准对“识字与写字”既有坚持又有修改。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①培养学生主动的识字愿望和独立的识字能力。
具体的讲就是要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态度,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在中华民族中的价值和意义。如果学生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必然会产生主动识字的欲望。
②
2、教学困惑
(二)讨论过程
1、反馈作业检查情况
2、朗读指导讨论简单摘录:
(1)主讲:
主要内容:
(2)同伴提问:
(3)经验交流(简单摘录)
(4)归纳共识
主持人总结:
(三)、教研反思
一.坚持理论学习,认真撰写论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本“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认真学习了教学理论,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研改信息,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不光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如我们科组李绍端老师的论文曾获省论文评比二等奖。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我们每学期初教研活动有计划,学期末教研活动有总结。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开展组内公开课教研活动。每开展公开课活动之前,总是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此外我们科组还开展了校本教材开发活动,我们科组的每位教师分工合作,个个不辞劳苦,为校本教材开发默默工作,不久,我们的校本教材将脱迎而出。
教研组的活动和工作促进了数学老师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实践经验到理论的升华。同时也提高了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
三、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针对我校中专部学生数学基础差,对学习数学缺乏自信的特点,我们尝试用校本教材进行教学,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兴趣,激励学生思维。在期终考试中,大部份同学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对于初中部的教学,我们积极的响应市教育局的号召,认真开展一月一考的教学法,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解题能力,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存在问题
这学期,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教学质量管理中还有待解决的问题:
1、教师教研能力有待提高。
2、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工作与成绩
(一)更新观念,提升能力
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落实,为使大家对更多的教学模式的课堂进行更深入的研讨,本学期,我们进一步转变了教育观念,以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1.教研活动是追求课堂效率的活动,很自然地牵涉到教学方式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这学期,我们每单周集中一次进行一次教研活动,进行新课标学习,聆听专家讲座、进行课堂教学研讨月活动,互想听课并进行研讨。双周采取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业务学习和研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组内教师们领悟到了:上课是一种生活,是一项充满情趣,又是富有生机的活动,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够在行动上融合理论、深化理论。
2.组织本组老师积极参加区内外出各种培训,在大环境里感受新课程语文,接受名师熏陶,学习先进教师的教学艺术,回校向本组语文老师传达,谈谈所见所闻,说说所感所想。
(二)改进方法,提高效益
1.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组内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认真组织了集体备课活动,结合学校口语交际课题研究,每位老师参与口语交际教学研讨,老师们共同参与备课、研讨,从各单元口语交际语言训练点的分析到难点、重点的把握,从教学方法的应用到学生学法的研讨,点点滴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复习阶段,大家也是共商策略,办公室内,时常洋溢着团结互助,群策群力的气氛,有的老师遇到上课过程中突发的教学或学生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办公室内的老师都会出谋划策,一起帮助解决教学问题和学生思想问题。
2.我们的教研活动立足于人人参与,全员提高。每位教师进行了人人一节组内研究课,组内推荐一节校内教研课展示。在活动中,授课的教师积极准备,虚心听取建议;评课的教师们踊跃发言,不伪饰、不做作,真心地帮助献课者。
3.扎实严格的教学常规是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有序良性运行的保证,是有效提高学校语文教学质量的不二之法。本学期,教研组配合教务处从备课、上课、听课、批改、辅导、反思入手,全面落实教学常规。认真检查了老师的备课笔记、教学计划和学生作业的批改情况;通过严谨的治学,持之以恒的工作,我们把教学常规真正落到了实处。无论是年级偏大的何老师、、谭老师、文老师,还是年轻一点的叶老师、唐老师和陶老师,都狠抓学生语文教学常规,利用休息时间义务辅导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营造氛围,沐浴书香
尽管本学期教学时间短暂,比较紧张,但“书香班级”的建设仍如火如荼地展开。古诗文的背诵、积累,课外阅读,课前2分钟的积累,……这些都已经成为孩子日常学习的一部分。另外老师们还引导孩子每天花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让孩子在系列阅读中享受阅读的快乐,积累一定的词汇,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沐浴在浓浓的书香中。在期初,我们五六年级组给孩子们制订了读书计划,并将一些中外名著等书籍作为学生必读书籍进行推广和检测。
3、4月份,我们开展了读书节系列活动:5月开展了“好书推荐会”,6月开展了“走进古典名著人物故事”比赛,“综合性学习”等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他们参加了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如书法小组、朗诵小组和墙报小组等。适当组织了其他语文课外活动,如参观访问,自己动手办报,开故事会、读书会、演讲会等。
分班积极进行了语文学科素质竞赛培训,做到培训面广,持之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办读书小报,并以此为内容出刊了一期成果展示的展板;这一系列活动较大地激发了学生读写结合的兴趣,可以说,一学期的读书活动较有成效。
(四)辛勤耕耘,硕果累累
本学期,我们语文组以学校口语交际课题为研究主题,课题的研究贯穿于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大家能围绕课题搜集资料,结合教学工作展开研究,做到定期交流,阶段小结。许多老师有强烈的教科研意识,能认真写好教后感、案例。
1、抓住契机,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研讨。张永红老师期初执教了《夸夸我的小手》;汤滢老师执教了《我该怎么做》口语交际校级研讨课。晏敏、李筠、吴清华、陶润泉老师相继参加了校内口语交际专题研讨课。每一次试教到组内展示,老师们都认真地进行组内课例研究,经过反复的集体备课,组内听评课,再校内进行教研课的展示,都扎扎实实地将校本教研落到实处。组内老师们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奉献智慧,主动学习,提高,并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并认真写出总结和反思,促进自己的提高。
2、组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这学期组织学生参加了区“我的祖国”“绿色营地”征文活动,校内的演讲比赛、“弯弯腰,清洁校园”征文等。配合学科特点,分年级自主组织学生进行手抄报编排、书法比赛等,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皆语文,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即“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但每一位教师都能踏实、认真地工作,讲究务实,默默无闻地奋战在语文教学上。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由于年龄层次悬殊、个人素质、教学观念还存在很多差异。所以我们今后仍然要朝着这几个方向努力。
二、努力的方向
1.研读并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撰写、发表更多的教育教学论文,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2.引导更多的老师积极主动参与教科研究,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丰富文化底蕴。
3、来期加强学生文学积累的量与质,深入开展文学积累与课外阅读活动。
4、深入开展小课题形究,并形成专题论文。
【语文学科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经验总结09-21
六年级语文学科教学总结09-29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工作计划07-20
一年级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总结10-16
四年级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总结11-09
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总结01-09
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总结通用版11-11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06-24
语文学科教学反思09-16
语文教研组年终教学工作总结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