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务基本规定(共8篇)
(三)v出票社(行)的经办人员收到代理付款社(行)的发出或持票人提交的挂失申请后,使用“银行汇票挂失”交易录入挂失申请信息,经业务主管授权后,通过行内综合业务系统发送至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
v挂失申请人应于十二日内将法院出具的公示催告书提交至出票行。注意事项:
v转账银行汇票丢失时,失票人应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失票救济? ü答:失票人应向出票社(行)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人民法院决定受理公示催告申请,应当同时通知付款人(即出票行)停止支付,并自立案之日起三日内发出公告。出票社(行)及代理付款社(行)收到人民法院发出的止付通知,应当立即停止支付,直至公示催告程序终结。
基本规定—解挂
失票人重新获得丧失的银行汇票,可向受理挂失止付申请的出票社(行)或代理付款社(行)提出“撤销挂失止付申请”,并由出票社(行)进行银行汇票的解挂处理
基本规定—查询查复
办理银行汇票业务时遇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发出查询:
v银行汇票密押错误;
v汇票专用章不清晰;
v其他需要查询的事项。
基本规定—相关制度
1.《票据法》
2.《票据管理实施办法》
3.《支付结算办法》
4.《支付结算会计核算手续》
5.《支付结算业务代理办法 》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7.《农信银业务系统入网机构银行汇票资金清算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8.其他
银行汇票业务处理流程—挂失、解挂、退票、撤销
出票社(行)录入银行汇票挂失(或解挂、退票、撤销)信息后,通过社(行)内综合业务系统发送至农信银中心。
农信银中心对成员单位发送的请求信息进行处理,返回处理结果。
银行汇票业务处理流程—查询查复
代理付款社(行)录入查询事项,经社(行)内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发送至农信银中心。
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将查询书转发至出票社(行)。
出票社(行)收到查询后,根据银行汇票票面相关内容及时查复。
农信银中心收到出票社(行)的查复书后,转发至代理付款社(行)。代理付款社(行)根据查复处理银行汇票。
银行汇票业务风险点提示
(一)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1个月。
持票人超过付款期限提示付款的,代理付款人不予受理。
持票人超过期限向代理付款银行提示付款不获付款的,须在票据权利时效内向出票银行作出说明,并提供本人身份证件或单位证明,持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向出票银行请求付款。
银行汇票业务风险点提示
(二)银行汇票的实际结算金额不得更改,更改实际结算金额的银行汇票无效。——《支付结算办法》
因更改银行汇票的实际结算金额引起纠纷而提起诉讼,当事人请求认定汇票效力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银行汇票无效。——《司法解释》
出票日期、收款人名称也不得更改。
银行汇票业务风险点提示
(三)v申请人因银行汇票超过付款提示期限或其他原因要求退款时,应将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同时提交到出票银行
v申请人为单位的,应出具该单位的证明;申请人为个人的,应出具该本人的身份证件。出票银行对于转账银行汇票的退款,只能转入原申请人账户;对于符合规定填明“现金”字样银行汇票的退款,才能退付现金。
银行汇票业务风险点提示
(四)v对于代理付款银行查询的该张银行汇票,应在汇票提示付款期满后方能办理退款。
v申请人由于短缺解讫通知要求退款的,应当备函向出票行说明短缺原因,并交回持有的汇票,出票行于提示付款期满1个月后比照退款手续办理退款。
银行汇票业务风险点提示
(五)持票人向银行提示付款时,必须同时提交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缺少任何一联,银行不予受理。
注意核对两联是否一致,解讫通知是否伪造
银行汇票业务风险点提示
(六)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未能识别出伪造、变造的票据或者身份证件而错误付款,属于票据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的“重大过失”,给持票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司法解释》
银行汇票业务风险点提示
(七)伪造票据的主要手段:
v根据真实的票据造假,然后以假行骗,俗称“克隆”票据。
v以合法手段骗取银行签发真实的票据,据真造假后,再退真用假,进行诈骗。
v伪造预留银行印鉴。
银行汇票业务风险点提示
(八)变造票据
国内学者多围绕合作社的功能定位、制度安排、合作社原则的演进等来论证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既有共识也有分歧。学者们的共识是,合作社是一种兼有企业和共同体双重属性的社会经济组织,分歧在于依法注册的合作社是否存在“真假之分”、[2]怎样界定合作社的本质规定以及怎样确定本质规定的底线。深入探究发现,学界分歧既与国际合作社运动进程中基本理念和本质规定的嬗变密切相关,亦与合作社的本土化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尝试通过追溯合作社的历史渊源,回顾合作社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探讨合作社不同于其他经济组织的本质规定,以制度安排与治理结构的优化为基础,回答中国现阶段合作社对基本理念和本质规定的漂移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应该如何回归等问题,力图通过“理想”与现实的比照,揭示中国特色合作社的现实基础和发展方向。
一、公平与效率:合作社的基本理念
探究合作社的本质规定,首先要清楚的是合作社何以产生?诸如是什么因素导致人们团结起来组织合作社而不是建立企业或者独立经营?人们组建合作社是出于什么样的现实目的和价值理念?
现代合作社实践起源于1844年创立于英国的罗奇代尔公平先锋社。公平先锋社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获得成功并得到发展的合作社,被国际合作社联盟视为现代合作社的雏形。[3]其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一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它引发了工人、农民、手工业者与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对立。二是历次运动失败的教训。多年的暴力运动,并没换来经济和政治权利的提高,而是遭到政府的镇压,工人们不得以探索新的方式谋求自身的权益。三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合作思想与实践。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与实践对罗奇代尔公平先锋社的成立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关于合作社公平和平等的理念深刻影响后续合作社发展。
1844年12月21日,28名纺织工人每人出资1英镑共同创立了罗奇代尔公平先锋社。其社章开篇即点明立社宗旨:“本社的目标和计划是实现社员的经济利益与改善社员之社会地位和家庭境况”。通过批量购买消费资料和向社员低价出售的方式,改善工人日用品供给和帮助解决社员生活困难。因此,公平先锋社实质上是贫困工人通过自愿结合和互利合作以达到改善生存环境的自救组织,其出发点是贫困工人通过平等自愿互利合作来摆脱生产商和中间商剥削,最终实现改变自己经济社会地位的目的。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合作社能够为成员带来降低交易成本和实现规模经济收益的效率收益和减少不确定性、规避市场风险和维护经济地位的公平受益两种组织收益。这表明,合作社的经营理念天然具有公平和效率的双重目标,并体现在未来100多年的国际合作社运动的基本原则中。
公平先锋社从现实环境出发并合理吸收前人思想,从创立伊始便注重合作社结构和经营的合理性和严密性,提出了切实有效并为后续合作社所公认的合作社原则,即罗虚代尔原则。该原则包括:开放和自愿入社;民主管理,实行“一人一票”;按惠顾额分配盈余;资本利息有限;用现金交易;只销售货真价实的商品;重视社员教育;保持宗教和政治中立。这体现了平等、自愿、公平、互利的精神,强调保持宗教和政治中立,从而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强调“一人一票”,将“资本利息有限”和按交易量分配剩余盈利作为分配原则,保障了社员民主管理和参与决策的权利,并使社员的利益与合作社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原则可以保证合作社与社员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共同体,推动公平先锋社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并逐渐将业务发展至其他领域。同时期的德国出现了以弗里德里希·赖夫艾森和舒尔茨为代表的合作信贷运动以摆脱高利贷者的盘剥,法国出现了劳工合作社以获取所有的劳动成果等等。公平先锋社的合作实践、基本原则和思想理念,引导并推动了合作社在世界各国的蓬勃发展。
罗奇代尔公平先锋社的成功有其历史必然性,对公平和效率的共同追求成为其赖以生存的基点。其成功之处在于,它满足了社员的个人利益,同时将社员的个人利益与民主原则结合起来,在致力于建设一个公平理念指导下的共同体的同时,也展现出获取效率的企业属性。这就要求合作社既要强调自身商业组织性质,又要保证社员的民主管理和经济参与,因此必须将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基本理念贯穿于产权结构、组织架构和制度安排的全过程之中,并植根于合作社的本质规定之中。
二、所有者-惠顾者同一:合作社的本质规定
所谓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4]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决定其性质、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存在过程中表现出多方面的性质和特点,即多种属性,其中的本质属性决定着事物的本质,是事物本质的规定性。[5]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定,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同类事物共同所有的固有属性。二是该类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有属性。三是事物内部起决定性作用的根本属性。
具体到合作社,无论其本质是什么,合作社“首先是企业,同时具有社会功能,是具有社会功能的企业形态”,[6]因此满足企业的一般规定。与其他一般企业一样,合作社也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通过自身生产经营活动获取最大利益的经济组织,如通过成立组织与市场打交道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实现规模化经营。但合作社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它与其他经济组织的区别在于其独特的组织目标、方式和功能:一是合作社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其成员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投资者获取利润而成立的,它是处于市场竞争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通过共同经营以实现改善自身市场竞争条件、降低交易成本和规模化经营目标的互助组织。二是与公司等其他经济组织是“资本”的结合不同,合作社是“人”的结合,它以自愿结合起来的使用者为目标导向,是用户共同所有、民主控制、服务共享、促进共同经济利益的自助组织。三是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承担着为社员提供比较优势、作为一种保护性组织扮演社会公共角色和探索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功能。[7]
合作社之所以能够实现这样的组织目标和功能,是因为与“资本雇佣劳动”以追逐利润的其他经济企业不同,它采取的是“劳动雇佣资本”的组织原则。由此才得以保障合作社的“社员导向”,使社员能够通过民主管理行使其控制决策权,盈余也按照“惠顾额分配”和资本报酬有限原则分配。在制度安排上,只有作为合作社服务使用者的社员拥有合作社的所有权、控制权和收益权:一是所有权上,合作社属于全体社员联合所有。二是控制权上,社员拥有平等投票权,依据“一人一票”原则,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实现民主控制。三是决策权上,通过社员代表大会和民主选举理事会及监事会行驶重大事务决策权和监督权,聘任经理等雇员行使经营决策权。四是收益权上,依据惠顾额(即为社员对合作社服务的使用程度和贡献)和资本受限原则,合作社盈余按照惠顾额比例返还给社员,同时在“资本报酬”上严格限制,基本不分红,仅付少量利息。这样安排的实质就是合作社社员身份的同一:既是合作社的所有者(投资者),又是合作社的惠顾者(使用者)。企业所有者依据对企业的控制权和对其利润或剩余收益的索取权这两项权利分享收益。[8]而惠顾者依据合作社规定并按照与合作社交易额比例获取惠顾返还金。所有者与惠顾者同一,表明社员不仅是合作社的所有者、控制者还必须是惠顾者和使用者。
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是所有者—惠顾者的同一。这是因为:一方面,所有者与惠顾者同一是合作社与其他经济组织的根本区别。其他经济组织所有者不必是其服务的惠顾者,而合作社所有权必须为惠顾者享有。反之二者出现错位,且错位达到一定程度,将会演化为普通营利服务企业或公益组织。另一方面,所有者与惠顾者同一,决定了合作社要遵循民主控制和剩余按惠顾额返还为主的原则,否则会破坏二者的同一。[9]“所有者-惠顾者的同一”,反映了合作社最基本的特征,区分了与其他经济组织的边界,决定了合作社其它的制度特性,因此满足了本质规定的三个条件。
三、合作社基本理念和本质规定的嬗变和漂移
合作社的基本理念和本质规定是其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特征和界限,但在国际合作社运动170多年的实践历程中,其基本理念和本质规定发生了微妙但深刻的嬗变。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是合作社与生俱来所追求的基本理念,因而具有“功利主义”和“标准规范”的双重组织认定。[10]合作社基本理念的嬗变总体表现为由“标准规范”为首转向以提高合作社市场竞争力的功利主义为首,这是合作社应对经济全球化、农业产业化等外部环境的挑战而做出的被动调整。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合作社规范性的基本原则也做出适时调整以应对合作社发展遇到的内外部挑战。有学者将其总结为五个方面的变化:从入社退社自由转向成员资格不开放;“一人一票”转向承认差别;公共积累不分割转向产权明晰;资本回报严格受限转向股份分红;社员管理转向职业经理人管理。这些调整并未改变合作社的本质规定,仍然基本保持所有者-惠顾者的同一,在合作社的控制和盈余分配上坚持“一人一票”和按惠顾额比例返还为主。[11]
中国的合作社实践出现了对基本理念和本质规定的漂移。[12]漂移的产生,根源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方位转型,彰显于各式各样的具有过渡特征的不成熟的合作社形态之中。与遵循国际合作社联盟基本原则的经典合作社相比,中国当前混合型、多样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经营形态影响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异质性和多样性特点。[13]实际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大户领办成为农业生产者组建合作社的主要形式;合作社成员不再局限于具有相同市场地位的同业生产者,而是允许那些处在同一农产品产业链上下游具有业务关联的相关利益群体组建合作社,从而出现了一批由非农产品生产者发起和领办的合作社。这些由服务提供者领办的合作社依据领办人身份区可以分为四大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商人(商业企业)、投资商、社区领袖与农户组成的合作社。[14]这些合作社社员在入社动机、生产规模、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等方面均不一致,从而影响着合作社发展中的产权划分、内部治理、所有者责任乃至文化理念等。
中国的合作社实践出现了基本理念的漂移。合作社的组织理念不同程度地由“互助益贫”转向“合作互惠”,弱势群体开展平等互助合作以实现自我经济保护和改善生存状况的合作社功能被弱化,而为各种利益相关者最大限度获取利益的实用主义功能被强化。中国现实中完全由分散的小农组成的合作社,往往规模较小,难以对某种产品占有较大的市场比例,也难以发挥竞争标尺作用。农民参与合作社所秉持的理念首要的不是为了对抗强大资本,寻求某种社会正义和公平分配的共同信仰,而是为寻求利用各种资本为自己服务的功利主义。在组织治理安排和经营管理者构成上,不再完全坚守民主控制和具有合作精神的企业家管理,而是不同程度地由大股东控制甚至自利精英分子领办。领办人创办合作社和农民加入合作社,均多出于追求个人利益的考虑,忽视了对弱势群体共同利益的追求,体现的不是“互助”所代表的强调利他和超越个人利益之上的共同利益,而是“互惠”所代表的强调利己和通过“双赢”寻求各自的回报。这样,合作社就成为一种追求经济效率的相关利益群体的协作联盟,而不是一种基于共同理念之上的合作事业。
中国的合作社实践亦出现了本质规定的漂移。本质规定的漂移可以说是理想与现实的差别。所有者与惠顾者的完全同一只是合作社的“理想类型”,[15]而作为对现实典型抽象的理想可能与转型进程中的中国现实存在较大差别,因而合作社本质规定的漂移似乎难以避免。现阶段的中国并不完全具备经典合作社产生的制度环境支持和人文基础,合作社很难将“公平”“平等”“民主”的理想信念追求植根于现实实践。合作社发展面临着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有力竞争和产品市场竞争向产业链竞争转型的现实压力,因而致力于将外部资本引入合作社以提升竞争力,转而追求附加值以获得生存和发展。这必然会影响合作社内部治理中民主原则、收益分配原则的执行。合作社本质规定的漂移在具体实践中的表现是,越来越趋向于合作社业务不是以为社员服务为主,合作社不是以民主控制(一人一票)为主,剩余提取不是按照惠顾额比例返还为主;不少合作社在成立之初就存在少数或单个核心成员占大股的现象,决策权由大股东所控制,普通社员的资产所有权、决策权、控制权和收益权难以得到保障,跟所有者-惠顾者同一的合作社本质规定相去甚远。
四、中国合作社基本理念和本质规定的回归
中国合作社实践中的异质性和多样性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关键的是引导合作社向什么方向发展和如何规范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应该是农民(从事农产品专业生产或营销)成为专业合作社的主体,[16]在提高合作社竞争力的同时,一定要确保合作社的民主控制,维护和保障全体社员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尤其在盈余分配中要确保公平导向和社员导向。应该看到,中国现阶段合作社实践的出发点似乎并不是为了追求某种理念,而是出于合作社能保障领办人和社员某种利益的实现等现实需要。同时应该看到,合作社对领办人和普通社员的利益实现程度具有显著差异,事实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大户吃小户”现象,普通社员的利益容易被侵蚀和剥夺,甚至变为违背合作社本质规定的“虚假合作社”。合作社实践中出现基本理念的漂移与本质规定的异化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联性,因此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亟待基本理念和本质规定的同步回归。
结合现阶段实际,首先要明确中国合作社基本理念回归的基本态度:(1)合作社的发展应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基本理念。合作社是社员自愿民主参与的组织,应该坚守公平和平等的价值基点,倡导社会责任感和团结互助的信条。(2)合作社基本理念的回归应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实际。基于现阶段市场经济成熟度和农民思想认识水平均不高的现实,合作社应该首要保障农民经济利益,吸引农民参与合作社业务,促使合作社顺利开展;应立足并深耕于基层社区,增进所在社区福利和就业,实现社员教育功能并确保其民主参与实践,进而发挥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和补充政府部门服务的社会功能。(3)合作社基本理念的提升应体现为由公平与效率的兼顾到公平与效率的整合。鉴于合作社发展的初始阶段,合作社的效率意识已根深蒂固,此时的重点是采取措施推进效率的公平嵌入,逐步提高公平程度,待到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发展成熟、农民民主意识和能力整体提升后,再适时依托合作社更高层次的发展来推进公平与效率的整合。
要实现中国合作社公平与效率基本理念的回归,建议从明晰产权制度、优化经营理念和管理激励等入手,着力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集资困难、运行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1)明晰合作社产权制度,实行多元所有和统一经营。所有权上,实行社员联合所有和集体支配,可吸收其他投资和扩大社员股金,但限制其比例并区别其与社员股份的管理权和收益权方面的权利义务。控制权上,保障“一人一票”,允许一人多票,同时规定单个社员最多不得超过总票数一定比例。收益权上,公共积累金可量化到社员个人,盈余可按照外来资本实行按资分配,合作社社员内实行惠顾额返还和资本收益受限。明晰合作社产权,是实现合作社公平与效率基本理念的制度保障,它有助于解决合作社实践中存在的集资困难、效率低下等问题。(2)强化公平理念,优化合作社教育。要大力培育合作社文化,致力于培养社员的公平意识,促进社员之间的互相信任和长期合作,提升社员民主参与能力,保障合作社的社员民主控制,做好合作社规范发展和品牌化发展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强化公平理念,是解决中国合作社基本理念漂移的必由之路,它有助于解决由于内部凝聚力不强而导致的合作社运行成本高等问题。(3)注重多元激励,加大合作社企业家的有效供给。合作社的健康发展,需要社会团体的强力支持,需要具有合作精神、利他主义精神的社会精英参与到合作社创办和经营之中。从整体上看,目前合作社企业家的培育尚处于初始阶段,因此亟需采取多元激励措施,加大培育力度。可及的措施包括政府公共资源的有条件支持、社会声誉激励、合作社负责人的定期培训与学习网络支持等。合作社企业家的培育和激励,是实现合作社公平与效率基本理念的管理保障,它有助于解决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所导致的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
结合现阶段实际,首先要明确中国合作社本质规定回归的基本态度:(1)合作社的长远发展必须坚持“所有者-惠顾者同一”的本质规定不可动摇,这是合作社的本质属性。在实践中,凡是不可能具备这一本质属性的经济组织都不能成为合作社,必须尽快对违背合作社本质规定的“虚假合作社”进行清理或限期整改。(2)建构有利于合作社本质规定回归的纠偏机制。应该看到,中国合作社的本质规定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漂移。现实中诸多合作社的所有者与惠顾者并非完全同一,但两者的错位一定要控制在一定程度内,否则就会演化为营利企业或者公益企业。以所有者与惠顾者同一到什么程度为标准来判定一个合作社是否发生“异化”,在实践上可能是因时、因地、因业而异的,在理论上至今尚缺乏共识,亟待深入研究和规范。随着纠偏机制的完善,所有者与惠顾者同一程度的界定标准应该随着合作社规范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提高。
全球化时代对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关系的第一个基本规定是使国家间的利益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动。
国家关系归根结底是利益关系,国家利益是国家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在国际舞台上,指引国家行为的主要路标从来不是道义原则,而是利益原则。在全球化时代,这项原则的适用性也没有丝毫的更改,发生更改的是国家间的利益关系。
自近代国际关系确定以来,现实生活中的国家关系都是排他性的。这是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是根本对立的。一国的利益所得恰恰即另一国的利益所失。国家间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利益关系被称之为“零和”对策的关系。这是一种根本对立、全面对抗的利益关系,一国的安全即意味着另一国的不安全。在这种状态下,国际关系的矛盾和冲突是一种常态,国家之间始终是互相猜忌的,并保持着斗剑的状态和姿势,他们的武器指向对方,他们的目光互相注视。在这种高度紧张的国际氛围下,国家间的战争和动荡是不可避免的。
而全球化时代则不同,国家安全关系的性质是非零和的,普遍具有两重性。全球化绝没有消除国家间的利益对立和冲突,相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激化了各种利益矛盾,加剧了全球范围的冲突。但与此同时,国家之间的同一与合作因素也在增长。相互依赖与相互竞争的同步加深,使国家间的利益关系复杂化。国家之间有一部分利益是各自特殊的,而另有一部分利益则是交叉重叠的,每个国家的国家利益都是由与他国的不同利益和共同利益两部分组成。这样的利益关系对安全行为的驱动就不再是单一化的而是双向化的了,对立的利益导向冲突,共同的利益导向合作。完全采取排他性的传统行为方式已经不适应利益关系的这种新形态了。于是,“共同安全”的概念应运而生。共同安全概念的形成使安全观念摆脱了零和结局的传统思维,是国家安全理念的重大突破。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大国之间纷纷建立不同性质的战略伙伴关系,就是大国基于战略利益相互交叉而避免相互之间爆发战争和冲突的一种努力。因此谋求国家安全就不能靠一味地冲突,还必须争取合作,并以合作来制约冲突。正因为在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利益关系格局中增加了从合作中获利的成分,所以在当前国际关系中提倡争取互利双赢结局才有了现实可能。
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关系的整体性空前增强
全球化时代的第二个基本规定是空前增强了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关系的整体性。
在市场经济和信息网络这两个推动力的交互作用下,各国不仅从空间上被拉得越来越近,而且在时间上也被连得越来越紧。各国的生产和消费在形式上似乎仍然是民族的和地域的,但在实质上早已是世界性的了。国际关系整体性的增强,正面的作用是促进了国家间的合作,负面的作用是使单个国家的发展和安全更加脆弱。世界上一有风吹草动,危机就会通过相互依存的链条,借助信息网络的穿透力迅速传递、层层放大,波及大多数国家,就连最强大的国家也不能幸免。全球化时代把地球上相距遥远的角落里的家庭、社区和居民都编织进了一张复杂的、无所不包的大网之中。各国要维护自身的国家安全,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和目标,就必须适应全球化安全整体性的特点,即单个行为体在追求自身安全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其他行为体的安全以及国际社会整体的安全,否则本身就无安全可言。全球化时代,在国际关系的整体性空前加强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内部的社会和谐如果没有世界范围的和谐互动是难以实现的。全球化时代正在强烈地呼唤国家的普遍安全。
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关系整体性的加强还来自全球问题的凸显。全球问题是全球化的力量在长时期发展中积累形成的,它所代表的是地球和人类社会的体系性的破坏,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置身其外。在全球性问题面前,不仅任何一个国家无法洁身自好,而且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单独应对,更不可能包打天下。强大如美国,也无法单独应对诸如恐怖主义、核扩散、贸易保护主义、气候变暖和恶性传染病之类的威胁。因而,“单边主义对美国将不是一个重要和持续的外交政策选择。”
当全球化危机只是部分国家的危机时,西方发达国家可以采取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的方法“化解”危机,而当全球化的危机把矛头对准一切国家时,损人利己的模式就越来越行不通了,只有选择国际合作和协调的方式才能加以解决。这就是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整体性背后的逻辑。
国际矛盾和社会关系高度复杂
全球化时代对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关系的第三个基本规定是“应对复杂”。
全球化时代与以往时代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过去那种利益切割清晰、敌我友界限分明、非此即彼的相对简单的国际关系形态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高度复杂化的国际矛盾和社会关系。
全球化的进程首先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历史进步的同时,也使国际社会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它的第三次浪潮一方面把将近30亿人口卷进现代化的洪流,使他们迅速脱贫致富,在文明程度上接近和赶超发达国家;另一方面又把超过20亿人口的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甩得更远,使其完全被边缘化。它并非简单地扩大了南北差距,而是分化了发展中世界,甚而几乎加剧了所有国家内部的贫富两极的分化。
全球化时代是一个新旧过渡的时代,传统的东西正在逐渐式微,但还没有丧失掉存在的合理性,反传统的东西正在壮大,但还没有强大到足以掌控全局。新旧两种因素同时并存、交织激荡。例如,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因素同时存在,新安全观与国际政治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和“冷战思维”仍在碰撞,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还面临国家的职能与主权实现形式的调整。变革主权观念和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显得异常尖锐复杂。
全球化时代物质技术手段的革命性变革对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关系的复杂性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信方式早已跨过了国界。微电子、信息技术的革命建立起了瞬间的全球联系,特别是当它们与电话、电视、光纤、卫星和喷气式运输技术等结合起来的时候。任何一种社会运动的国际动员和组织可以在因特网上瞬间完成。一颗小的火星、一场小的灾难、一件小的丑闻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翅膀,发生原子爆炸的链式反应,形成全球遮盖效应。单个人可以凭借先进技术挑战强大国家。环顾当今世界,能够在战略上调动惟一超级大国美国的,并不是俄罗斯和中国这样的大国,而是拉登那一小撮恐怖分子。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把国际恐怖主义视为主要威胁,实际上等于承认了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舞台上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信息化时代,冲突与战争的非对称性日益鲜明,在对立主体不对称、对立力量不对称的情况下,非对称袭击将可能成为暴力发动的惯例,而强势力量对弱势力量所展开的报复行动,也将不再以对称的方式展开。
一、钻场规格满足钻孔施工要求,通风良好、无瓦斯积聚。
二、风、水管接至施工地点,风、水管路上安设压力表,采用供水或压风排屑时,钻杆水压不小于2.0MPa,风压不小于0.4MPa。
三、煤孔施工时,具备风水联动条件,切换自如。孔口下风侧设有喷雾。
四、施工现场安设瓦斯自动报警断电仪和瓦斯便携仪,悬挂在钻孔正下风侧5m以内。掘进工作面施工钻孔时,钻机电源和作业场所的局扇应与瓦斯传感器实现风、电和瓦斯、电闭锁。
五、配备方位尺、皮尺、度尺(罗盘)。
六、钻孔施工处巷道中线标记清晰。
七、有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钻场有钻孔设计参数牌板和实际施工牌板。
八、设置调度电话。
九、钻机要求:
1、按设计最大孔深的1.5倍以上能力配备,钻机完好,电气设备无失爆失保。
2、所有仪器、仪表完好、手把齐全。
3、开关、控制按钮灵敏可靠。
4、机械转动部分防护栏、保护罩齐全。
十、钻机安装
1、安装地点巷道支护良好。
2、地梁木平稳卧入巷道底板并见实底。钻机底座牢固,四角采用丝杠或单体稳固,数量不少于4根。
3、周围安全间隙不少于500mm。
十一、钻孔施工工艺
1、岩孔宜采用压力水排钻屑法钻进,煤孔宜采用麻花钻杆压风排钻屑法钻进,地质孔及f〉8的岩孔宜采用全孔取芯法钻进。
2、抽采钻孔煤孔孔径不小于94mm,岩石钻孔孔径不小于108mm。
3、采用麻花钻杆时,钻头直径超过钻杆外径不少于20mm。
4、倾角采用度尺或罗盘确定,方位角采用方位尺及皮尺确定。
5、孔深超过50m的岩孔使用导向装置。
十二、钻机操作
1、钻机操作人员能熟练掌握钻机操作技能,严格按使用说明书操作,做到持证上岗。
2、人员穿戴整齐、袖口扎牢、戴好防尘用品(不准戴手套)。
3、先开水(风)后钻进,先停机后停水(风)。
4、启动后,操作人员精力集中,动作准确,与接卸钻杆人员配合一致。
5、开始钻进时,要轻压慢转,待钻头下到孔底工作平稳后,压力再逐渐增大。
6、钻机工作期间,钻机工不得离开操控台。
7、钻机调速时必须先停电,待变速箱停止运转后再变速。
8、接卸钻杆前,钻头退离孔底至少一个行程,停钻2h以上时,停钻前施工负责人应根据孔内情况决定是否将钻杆拉出。
9、控制钻进速度,排屑不畅、进尺缓慢时不宜强行钻进。
10、钻机系统压力不宜随意调整,特殊情况下需调整时应有记录。
十三、钻杆安装
1、钻杆应不堵塞、不弯曲、丝口无磨损。
2、连接钻杆时,接头间缠绕油线或盘根线,对准丝口,不歪斜、不漏水(风)。
3、安装钻杆时,一次只能安装1根钻杆。
4、接卸钻杆时,轻敲慢转。
十四、施工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1、钻孔施工过程中,若孔内有顶钻、喷孔、夹钻、透水及其他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并迅速汇报矿调度,待充分卸压并经矿总工程师组织处理后方可恢复作业。
2、人员不得正对钻杆,钻机未停稳,严禁跨越钻机或钻杆,用手摸或管钳夹卡钻杆、接触转动部位。
3、禁止用手、脚或其他物件直接制动机器运转部分,禁止将工具或其他物品放在钻机、水泵电机防护罩上。
4、钻机施工期间,周围10m严禁从事与打钻无关的工作。
5、严格控制孔内供水(风)量,采用压风排屑时,应避免一风吹。
6、起吊钻机、钻具时应生根牢固。
7、钻机出现超温、声音异常、或孔内异常等现象,应立即停机处理。
8、敲打钻杆时必须使用铜锤。
9、施工煤孔时现场配备灭火器材。
10、打钻施工地点及回风系统机电设备必须有专人检查,确保完好。
11、煤孔施工时若孔内冒烟(着火),应立即停止钻孔施工,关闭孔内压风,将孔口临时封堵,并将孔内压风改为供水利用钻杆向孔内注水。严禁不处理不汇报离开现场。
12、施工钻孔过程中遇喷孔,且喷孔时造成瓦斯超限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1)、控制给进压力和钻进速度,防止煤粉堵孔。(2)、选用麻花钻杆钻进。(3)、喷孔时,回风流中瓦斯浓度小于3%时,采取加大风量措施,控制超限次数。(4)、喷孔时,回风流中瓦斯浓度大于3%时,应采取:
①、变径法压风排渣施工,即先施工小直径钻孔穿过煤层,再扩孔至设计直径。
②、孔口安设防喷装置,且防喷装置与抽采管路相连,使得喷出的瓦斯从抽采管路排出。
③、钻孔见煤后,停止钻进,退出钻具,先进行预抽,预抽时间视煤层瓦斯压力而定,一般不少于2天,预抽后再进行钻进。
十五、质量要求
钻孔严格按设计施工,实际施工参数与设计相符,做到:
1、钻孔施工平直,钻杆、钻孔中心在一条轴上,岩孔倾角、方位角(或夹角)允许误差不得超过±1°,煤孔倾角、方位角(或夹角)允许误差不得超过±2°。
2、钻孔布孔均匀合理。煤孔开孔、孔间距不小于400mm,岩石孔的孔间距不小于300mm,钻场内开孔点距离巷帮不小于1m。
3、封孔应选用封孔泵封孔,封孔深度达到6~10m,测压孔孔口至见煤点之间部分全部封实。
4、穿层钻孔采用注水泥砂浆法或其他有效材料封孔。采用水泥砂浆法封孔时,水泥:水不超过1:3,水泥浆中应按水泥用量的10%添加膨胀剂或迅凝剂。
5、采用水泥砂浆或聚胺脂封孔时,封孔段前后端应安设与孔径相同的挡板。
6、抽采钻孔遇泥岩、破碎带、以及煤孔易跨孔时,封孔应下全长花管。
十六、钻孔验收
1、验收内容:方位角、倾角、孔深(见煤及止煤深度)、封孔深度等,施工负责人、封孔负责人、验收人必须在验收报告单上签字。
2、钻孔施工原始记录,要求:(1)、记录内容包括钻场号、孔号、钻孔参数、岩性类别、钻头型号、孔内情况描述、设备运转情况等。(2)、钻孔实际深度、方位角、倾角与记录及汇报相符。(3)、钻孔封孔记录。
十七、文明环境
1、有水泱和水沟,水沟畅通,无堵塞。
2、无杂物、淤泥、积水,各种电缆、油管等管线吊挂整齐。
3、牌板吊挂整齐,签字齐全。
4、钻杆上架,避开淋水地点,堆放有序,距巷道底板不少于300mm。
5、钻场编号用黑底白字做成标志牌悬挂在钻场门前。
6、取芯钻进时,岩芯应编号并整齐有序摆放在岩芯箱内。
资金是企业的血脉,财务部门要加强对资金使用计划的管理和监督,加速资金周效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资金安全与增值。
1、根据公司的运营特点,财务部必须做好资金的计划与运用,各部门使用资金必须向财务部门申报支出计划,以利于统筹安排,保证重点,节约使用,避免因计划不周造成资金积压,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2、一切经济贸易往来业务,必须按合同有关规定执行,与对方签订合同或协议,应订明商品名称、规格等级,质量要求,计价办法,供货日期,交货地点,运输工具,费用负担,结算办法以及违约责任赔偿等条款。
3、借支其他资金(包括临时办理某项经济业务借款、差旅费等),由经办人填写借款单,经本部门经理签字确认,财务部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到财务部办理付款手续,经办人必须及时办理报账手续(从借款之日起或出差回来一周内),不允许挂帐不清,如当月不能报账归还借款,财务部可停发该员工次月工资。
4、账户管理:银行账户及账号必须保密,非因业务需要不准外泄。不允许任何人为外单位或个人代收代支,转帐套现,利用我公司帐户进行不正当或违法的交易。凡未经总经理及财务部经理同意或采取隐瞒欺骗手段使用我公司账号而造成违法行为和经济损失的,由当事人承担一切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赔偿。
5、印鉴管理:
公司财务专用章是专门用在现金、转账支票以及银行规定必须使用的其他票据上,具有专门用途,并向银行备案留底,具有特定法律责任的业务用章,由总经理授权财务部出纳会计保管。
公司法人代表私章亦经银行备案留底,使用范围与财务专用章相同,由总经理保管或总经理授权财务部经理保管。
银行账户印鉴实行分管并用制,禁止一人统一保管使用。印鉴保管人外出时由其委托人代管。因业务需要,经批准带银行印鉴外出办理业务时,应同由会计、出纳两人分别携带印鉴外出,并分别使用盖印。严禁在任何空白借贷合同、信用证等上加盖银行账户印鉴,违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待遇审核环节对下列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进行审核:
(一)符合正常退休条件的人员;
(二)符合提前退休条件的人员;
(三)新参保单位参保前已办理离退休手续、按规定养老金纳入统筹支付的人员;
(四)以个人身份参保缴费、并达到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条件的人员。
参保人员到达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年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从批准退休的下月起,由经办机构按月发放基本养老金。
实际缴费年限系指参保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视同缴费年限系指按照国家和我省政策规定,参保人员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之前视同缴费的工作年限。
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年龄是指:
(1)根据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参保单位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2)根据国发[1978]104号文件和劳社部发[1999]8号文件规定,国有企业和城镇县以上集体企业职工,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达到规定的工作年限(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作满10年,从事井下和高温工作满9年,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满8年),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3)根据劳社部发[2001]20号文件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合同制职工,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
其中,原国有企业和城镇县以上集体企业女职工,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按城镇个体工商户的缴费标准连续缴费满5年以上的,本人自愿,可在其年满50周岁时,办理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手续。
(4)根据国经贸企改[1999]301号文件、领导小组文件[2000]15号、国发[1994]59号、国发[1997]10号等文件规定,列入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破产项目的破产企业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45周岁,女干部年满50周岁。
(5)按照中办发[2000]11号文件规定,因资源枯竭而关闭破产的中央所属核工业矿、原中央所属现已下放地方管理的煤矿及有色金属矿、地处深山职工再就业困难的三线企业(原国防科工委[1984]计研字第1239号文件确定的名单中未实施三线调迁的企业),其企业全民所有制职工(含劳动合同制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45周岁、女干部年满50周岁,从事提前退休工种工作并达到规定的工作年限的职工,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0周岁。根据劳社部发[1999]8号文件规定,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
时间为准。
依照领导小组文件[2000]33号文件规定,对于国有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实施关闭破产而提前退休的职工,计算退休时间以法院宣告企业破产之日为准。
根据赣府厅发[2006]41号文件规定,对2006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之间到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年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参保人员,可延续缴费至15年后,办理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手续,其中男性延续缴费至65周岁,女性延续缴费至60周岁。其延续缴费方式,可按规定一次性缴满不足15年部分,待达到缴满15年时再办理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手续;也可以按月延续缴费满15年,再办理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手续。延续缴费期间缴纳的基本养老费,在参保人员与参保单位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可由参保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共同缴纳,也可以按照城镇个体工商户办法缴纳。
根据劳社厅函[2003]315号文件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被判处拘役及以上刑罚或劳动教养的,服刑或劳动教养期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暂缓办理退休手续,待服刑或劳动教养期满后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
依照赣府发[1999]14号文件规定,参保人员在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年龄之前、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办理病退或退职的,停止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参保人员所在单位按月发放生活补助费。单位发生关停并转等情况时,应在单位改制过程中预留上述人员的生活补助费至其到达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年龄。上述人员在到达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年龄时,由经办机构按规定计发基本养老金。
按照原江西省劳动厅赣劳计[1999]40号文件规定,原从事过提前退休工种工作的病退或退职人员,以后不得再改按提前退休工种条件办理退休手续。其中,男性在年满60周岁之前、女性在年满50周岁之前由其所在单位按月发放生活补助费。
以上人员办理基本养老金待遇审核手续时,待遇审核环节受理申请人填写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审核表》,并要求其提供以下证件和资料:
(一)身份证件;
(二)户口薄;
(三)参保人员档案;
(四)申请提前退休的人员,还需提供相关资料;
(五)第七十九条第(三)类人员还需提供原已审批的离退休(职)证明材料。待遇审核环节对申报人的证件和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一)身份证上的出生时间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是否一致;
(二)个人帐户记载的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工资、连续工龄等信息记录是否准确;
(三)申报人从事的提前退休工种年限与个人档案记录是否一致;
(四)对申报办理病退或退职的,需审核由劳动能力鉴定部门出具的《劳动能力鉴定书》;
(五)对申请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提前退休的,审核其单位、工种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性提前退休的范围和条件。
待遇审核环节通过所在参保单位或所在社区将申请人有关情况进行公示,对有举报的应及时核查处理。
审核通过后,待遇审核环节计算申报人的基本养老金数额,在《基本养老金待遇审核表》上填写审核意见和核定金额,并及时记录离退休人员信息,通知征缴环节和社会化发放环节。1995年10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累计缴费(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及以上、在2006年7月1日以后到达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参保人员,由经办机构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之和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
1995年9月30日以前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及以上、在2006年7月1日以后到达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年龄时,在按月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增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参保人员办理领取养老金手续时、参保地所在设区市上一缴费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含视同缴费)每满1年发给1%,缴费年限尾数的计算按原赣府发[1999]14号文件的规定执行。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月标准=(参保人员退休时参保所在地设区市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N%(N为缴费(含视同缴费)年限)
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帐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按足岁计算,不满40周岁的统一按40周岁计算)、利息等因素确定(详见附件一)。计算公式: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按1995年9月30日以前的本人连续工龄每满1年发给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1.1%。计算公式: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1.1%×1995年9月30日前的本人连续工龄。连续工龄尾数的计算按原赣府发[1999]14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参保人员退休时,参保所在地设区市上一个缴费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参保人员本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的乘积。
缴费工资平均指数为按规定参保人员应计算缴费工资指数的各的缴费工资指数的算术平均值。
参保人员当年(指缴费,下同)缴费工资指数=参保人员本人当年月缴费工资÷参保人员参保所在地设区市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具体计算办法如下:
(一)1995年9月30日以前参保、2006年7月1日以后到达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缴
费(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的人员,缴费工资指数从1995年10月1日开始计算,并前推三年。前推的三年每年的缴费工资指数按1.0计算。其中,对在1992年10月1日和1995年9月30日之间参加工作的人员,其前推指数的年限计算从实际参加工作开始。
原按赣府发[1999]14号、赣府厅发[2005]28号文件参保缴费的人员,其在2001年1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期间不计算缴费工资指数。
原按赣劳社养[2001]13号文件参保缴费的人员,其在2003年1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期间不计算缴费工资指数,其在1995年10月1日至1998年1月1日期间的指数取1998年1月1日以后的缴费工资指数的算术平均值。
原按赣府厅发[2000]37号文件参保缴费的人员,其在2000年7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期间不计算缴费工资指数,其在1995年10月1日至1997年6月30日期间的指数取1997年7月1日以后的缴费工资指数的算术平均值。
原按赣劳社养[2003]18号文件参保缴费的人员,其在1995年10月1日至2001年6月30日期间的各缴费缴费工资指数取2005年7月1日以后的缴费工资指数的算术平均值。
(二)1995年10月1日以后参保缴费的人员,缴费工资指数从参保缴费之日起开始计算全程(不含2000年1月1日——2005年6月30日的区间)指数。
参保人员在省内设区市之间转移或省外参保人员转入省内参保的,其在输出地历年本人缴费工资指数,由输入地经办机构根据参保人员在输出地历年缴费工资和输入地所在设区市历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按缴费工资指数计算办法重新核定。
参保人员多重缴费的,在同一个缴费内缴费工资指数合并计算。其在一个缴费内的个人帐户缴费额作并帐处理。
参保人员在未缴费按如下办法计算缴费指数:
(一)应征服兵役期间以及在机关和财政供款事业单位工作期间,视同缴费,计算缴费年限,但不计算缴费指数;
(二)不带薪上学期间以及领取失业保险金、享受城市低保期间,不缴费则不计算缴费年限,也不计算缴费指数;
(三)被判刑、劳教收监执行期间,不缴费则不计算缴费年限和缴费指数;
(四)参保人员及其所在单位必须在参保人员退休前按规定补缴所欠费用及利息,并按规定补计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未补缴的,不计算缴费年限,计算指数时,分子为0,分母要算年限。
欠费人员在到达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年龄之前补缴所欠费用,其依据只能是由经办机构核定的欠费台帐,不允许通过提高补缴基数来达到提高基本养老金待遇的目的。上述人员如补缴后仍不满十五年的,可按规定延续缴费。
为使新老计发办法平稳过渡,设置五年过渡期(2006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
在过渡期内参保人员到达领取养老金的退休年龄时,按本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低于原计发办法的,低于部分予以补齐;高于原计发办法的,按照待遇水平合理衔接,新老政策平稳过渡的原则予以过渡,其中,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期间退休的人员,发给高出部分的25%;2007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期间退休的人员发给高出部分的45%;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期间退休的人员发给高出部分的65%;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期间退休的人员发给高出部分的80%;2010年7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退休的人员发给高出部分的95%;2011年7月1日以后退休的人员高出部分全额发给。在进行新老计发办法对比时,按如下顺序进行:
原按赣府发[1999]14号文件计发养老金的人员,首先按赣府发[1995]50号文件计算养老金;其次按赣府发[1999]14号文件计算养老金,并按赣劳社养[2005]13号文调整缴费工资指数计算办法过渡对比得出应发的养老金;将其与按赣府发[1995]50号文件计算的养老金进行对比,就高取值;再与按赣府厅发[2006]41号文计算的养老金进行对比,同时按41号文件规定执行过渡期,就是按新办法计发应发放的养老金。
原按赣劳社养[2001]13号文件计发养老金的人员,首先按赣劳社养[2001]13号文件计算养老金,再按赣劳社养[2005]13号文调整缴费工资指数计算办法过渡对比得出应发的养老金;最后将按赣府厅发[2006]41号文计算的养老金与其进行对比,同时按41号文件规定执行过渡期,就是按新办法计发应发放的养老金。
原按赣府发[2005]28号文件计发养老金的人员(改制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首先按原事业单位封定了工资基数的办法计算养老金;其次按赣府发
[1999]14号文件计算养老金,并按赣劳社养[2005]13号文调整缴费工资指数计算办法过渡对比得出应发的养老金;将其与按事业单位办法计算的养老金进行对比,实行五年过渡得出应发的养老金(不得高出按事业单位办法计算的养老金);最后将按赣府厅发[2006]41号文计算的养老金与其进行对比,同时按41号文件规定执行过渡期,就是按新办法计发应发放的养老金。
其次情况以此类推。
2006年7月1日以后退休的人员,退休时按规定计发的月基本养老金未达到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的,按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计发。
2006年6月30日前已经离退休、且离退休金已纳入统筹支付的人员,仍按原规定计发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
一、德国关于银行破产的相关规定
德国银行破产主要适用德国破产法一般程序, 但由于银行属于特殊企业, 涉及面广影响大, 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 (简称B a Fin) 为维护债权人、破产银行资产保全的考虑, 对银行破产的启动程序、破产申请做出了具体规定。
(一) 破产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1. 破产发生前债权人受托人的任命。
破产起始阶段, 破产法庭应指派一到两名由B a Fin提名的自然人作为债权人的受托人。为确保破产管理人和债权人受托人之间的合作, 必要情况下, 破产法庭可不采纳B a Fin的提名。破产法庭应向债权人受托人出具委任证书, 并要求其在任期完结后归还。
2. 紧急情况下破产前债权人受托人的任命。
在出现下列情况时, 机构所在地的破产法庭应指派一到两名自然人作为债权人的受托人, B a Fin应在咨询受托人后提交请求, 以确保资产妥善管理:若B a Fin临时禁止机构收付交易;临时停业;临时禁止接收非履行债务类支付, 除非存款担保计划或投资者偿付计划担保债权人的权益不受损失。若遇即时风险, 应延迟向受托人的咨询。
(二) 破产程序
1. 破产申请。
如果某机构或金融控股公司等濒临破产或资不抵债, 无法按时履行到期债务, 上述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独资企业的所有者或金融控股公司的实际所有人应立即向B a Fin报告, 封存相关文件, 并向B a Fin提交。上述人员可根据相关规定, 向破产法庭提交破产申请书。破产法庭应在咨询B a Fin后指定破产管理人, 并将破产程序转达B a Fin。
2. 欧洲经济区银行的破产程序。
(1) 首先, 德国相关当局或法庭仅对在欧洲经济区国家范围内吸收存款的信贷机构或电子银行的破产负责。如果除德国外的其他欧洲经济区国家的金融机构破产, 则应遵循破产法的相关规定。 (2) 破产法院应立即按照法庭程序开始诉讼, 并就相关情况向监管当局通报。按照无偏见原则, 破产法院应在欧盟委员会官方公报刊发法庭程序。 (3) B a Fin可以随时向破产法庭和破产管理者询问破产的进展情况, 应欧洲经济区其他国家主管当局的请求, B a Fin应将破产进展情况向其通报。 (4) 如果B a Fin就设在非欧洲经济区国家金融机构破产提出申请, 那么B a Fin应当向上述机构的分支机构所在地的欧洲经济区国家告知情况, 相关机构和个人应当予以协助。
3. 破产程序公告。
破产法庭应就破产程序向债权人进行公告。在发布法院指令的同时, 破产法庭应向债权人送达格式文本, 冠以“邀请提出索赔要求, 提交索赔相关材料, 请注意最后期限”的标题, 并提供该文本的所有EEA成员国的官方语言版本。该文本由联邦司法部提供, 应包括以下内容:索赔的最后期限, 以及超出该期限的罚金;授权接收索赔要求及相关材料的部门;优先求偿债权人的权利及义务等。破产管理者应以适当形式定期就破产进展情况向债权人公告。
(三) 对违反破产或资不抵债报告义务的处罚
任何人故意不履行破产或资不抵债报告义务的, 最高可处3年监禁, 或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若因工作疏忽未能履行上述义务的, 最高可处1年监禁或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
二、中德银行体系对比分析
德国与我国在政治体系、经济发展、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别, 但两国的金融体系有一定的相似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德国金融市场中间接融资处于绝对优势, 直接融资相对较弱, 资本市场不发达, 产权约束较弱。我国金融体系也是银行业占主导地位, 以间接融资为主, 而且国有金融机构占比较高。
二是对应于德国银行业中的三大体系, 即商业银行体系、储蓄银行体系和合作银行体系, 中国的银行机构也可大体分为三大类, 即由国家绝对控股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广大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历史的原因, 这三大银行体系在体制结构、资产质量、经营状况上都有很大区别。
三、对我国的启示
多年以来我国鲜有银行破产事件, 政府承担着居民储蓄的隐性全额担保, 即使出现个别银行风险事件, 也主要采取行政救助的方式, 因此在银行破产的法律规制及法律实践方面较为欠缺。德国银行也很少发生破产事件, 政府希望的银行风险处置方式还是以兼并重组为主, 破产只是最后的选择, 但不意味着没有完备的破产法律规定。加之当前我国已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 首先需要转变的是理念, 银行破产等市场退出是金融体系正常的优胜劣汰与新陈代谢, 有助于金融体系的自我清理与修复。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当前形势下, 迫切需要抓紧完善银行破产的相关法律法规。
(一) 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关于银行破产的立法现状是适用于一般的《企业破产法》, 但是《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民事诉讼法》等以及一些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等均有相关的零星规定。这些规定较为碎片化和原则性, 可操作性不强。银行具有公众公司的性质, 同时与金融稳定关系密切, 与一般的企业不同。《企业破产法》将银行纳入其调整范围的同时也有考虑到金融机构的特殊性, 明确了“金融机构实施破产的, 国务院可以依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实施办法”, 为制定具体的特别规定留下空间。建议借鉴德国关于银行破产的立法模式, 以《企业破产法》为一般适用, 同时制定关于银行破产的特别规定, 这可能是比较接近当前实际, 及时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成本较低、较为经济的选择。尽快梳理关于银行破产的相关规定, 在此基础上加快制定出《银行机构破产条例》, 形成可操作性强的具体规定, 一方面完善关于银行破产的相关法律法规, 另一面对可能出现的银行破产事件提供实践依据。
(二) 加大监管部门在银行破产中的话语权
银行破产与一般的企业破产不同, 从德国银行破产的一些规定中也可以看出, B a Fin在银行破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可以对达到破产标准的银行提出破产申请等。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债权人、债务人可以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能支付到期债务, 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同意, 由人民法院依法宣告其破产。”由此可知, 监管部门有同意权并不享有申请权。银行破产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及特殊性, 需要监管部门的力量以便更好完成某个银行的破产, 建议在制定相关银行破产规则时赋予监管部门相应的权利, 如提出银行破产的申请权等, 充分发挥出监管部门在银行破产中的作用。同时, 在存款保险制度实施之际, 需明确存款保险机构在银行破产中的权利与义务, 做好其与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间的权责界定, 以便协调与配合, 降低行政成本。
(三) 重视破产预防, 降低银行破产概率
银行破产具有较大的负外部性, 一家银行机构的破产可能会风险传染, 甚至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同时, 若有较多或较频繁的银行破产则非常损害公众对整个银行体系的信心, 不利于金融稳定与社会稳定。因此, 各国均对银行破产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根据事前防范胜于事后救济的理论, 银行破产规则的制定需要重视破产的预防。尽早发现危机苗头, 尽早采取有效措施, 则能降低银行破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我国《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均有一些关于破产预防的规定, 如整改、接管、重组等, 我国《存款保险条例》已经赋予存款保险机构早期纠正的职能, 但均着墨不多, 难以形成制度, 这些都需要尽快完善具体的实施办法和操作规程等。
摘要:当前我国关于银行破产的规定较为薄弱。德国银行业与我国银行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且其银行破产也是以普通破产法为一般适用, 立法模式与我国接近。通过简要探析德国银行破产相关规定, 对完善我国银行破产制度提出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大监管部门在银行破产中的话语权, 重视破产预防、降低银行破产概率等建议。
关键词:银行破产,存款保险,破产预防
参考文献
[1]黎四奇.“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其矫正”[J].《上海金融》, 2005, 09.
[2]崔文超.《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的完善》[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3]季立刚, 张梦.“跨国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基本原则之探讨”[J].《政治与法律》, 2004, 05.
信用卡是银行各项业务中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为持卡人的消费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在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持卡人是否注意到了不同银行在各项规定上的差异?如果关注到这些细节就会发现,不同银行所选取的收费标准可能不同。因此,持卡人在消费、还款时应密切关注有关信用卡的各项规定。能够合理地使用信用卡,也是一种良好生活习惯与消费手段的体现。
1 关注各银行还款规定
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不同最低还款额的规定会影响用卡的便利性和消费支出的划算性。持卡人应选择信用卡质量优、服务内涵品质优以及最低还款额、分期业务办理便利的银行开立信用卡。
最低还款额是指持卡人在到期还款日(含)前偿还全部应付款项有困难的,可按发卡行规定的最低还款额进行还款,但持卡人不能享受免息还款期待遇。所有银行最低还款的利息标准是相同的,从刷卡消费当天开始计算,每天的利息为万分之五,直到卡内所有欠款还清时停止计算。银行会区分优质客户和普通客户,最低还款额占总消费的比例在5%~10%。
银行一般按照10%的比例计算最低还款额
最低还款额=消费总额×10%+利息+分期付款的本期金额+手续费+滞纳金+各类服务费
例如,建行信用卡在计算最低还款额时,当期分期付款金额采用全额计入的方式。以孙先生的信用卡账单为例,他某月的账单显示了2笔消费,分别为1万元和1.2万元,并且孙先生对1.2万元交易办理了12期分期,每期分期本金1000元,则孙先生该期最低还款额为
10000元×10%+1000元(分期金额)=2000元
而平安银行的信用卡则按5%的比例计算最低还款额,则20000元(含利息)的账单每期最低还款额为1000元。如此看来,平安银行的信用卡最低还款额更低,在还款方面为客户带来了更大便利。
1.1 最低还款额计算方式
持卡人在充分解了银行的最低还款额计算方式后,不仅每月还款更加便捷,还能够有效避免逾期还款情况的发生。以广发银行信用卡为例,某持卡人当期账单金额为4500元,包括分期金额2000元,则该月账单的最低还款额为450元;而该持卡人下一期的账单金额为5000元,包括分期金额2000元,最低还款额500元。这也就是说,如果持卡人使用了2万元的信用额度,那么每期的最低还款额在几百元。
中行信用卡的分期轻松购业务规定:当持卡人在未收到当期账单前,通过电话预约账单分期成功,银行就会把当期的分期金额视为普通消费,在计算这一期最低还款额时,均按照10%的比例收取。
根据中信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有关规定,无论持卡人在当期是否进行分期付款,首次计算最低还款额时都以当期对账单欠款总额的10%为准,以后的每一次则以欠款总额的5%为准。这种最低还款额的计算方式避免了消费者在偿还欠款后需要取现而产生的费用。
1.2 还款计息规定
目前,各家银行的利息费率较为统一,均为日息万分之五。但仔细比较各家银行的信用卡收费标准就会发现,其中还是存在很大差异。例如,有些银行按照全额计算利息,有些银行则不然。
以刷卡消费5万元为例计算,如果从记账日到还款日为期45天,且持卡人在还款日偿还了4万元,尚余1万元未按时偿还。如果持有的是建行或者招行信用卡,则需以5万元作为基数,每日按照万分之五计息,45天内需支付透支利息1125元;如果持有工行信用卡,则只需对未偿还的1万元计透支利息,45天内需支付的透支利息为225元,两者相差5倍。
2 合理利用现金分期
随着持卡人对信用卡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进行了很多创新和突破。以建行信用卡为例,其推出的全额可现金分期业务,弥补了其全额偿还分期金额的不足。持卡人可在偿还消费分期和现金分期金额后,再次使用现金分期的业务,直接转入同名银行储蓄卡,同时也可通过网上银行和柜员机直接操作,方便快捷。
也就是说,如果持卡人采用24期现金分期业务,则相当于按照5%的最低还款额还款,如果采用12期现金分期业务,则相当于按10%的最低还款额还款。明晰化的分期方式,避免了没有采用标准最低还款额方式的不便。
3 信用卡常见问题
3.1 未严格遵循最低还款额规定
在消费者提出的有关信用卡使用的问题中,其中一项是:在实际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有些银行未严格遵循最低还款额的规定。
例如,当期账单的总额为5万元(剔除账单分期和利息等费用),按照10%的最低还款额计算比例,当期的最低还款额应为5000元。然而,有些持卡人收到的账单显示的金额并非如此。这类未按照规定数额计算的情况造成了持卡人还款的不便。此时,持卡人应联系持卡银行,了解该行的还款规定,询问是否在账单中加入了其他一些费用,避免因持卡人不了解规定而造成的逾期还款问题。
3.2 临时额度突然停止
现金分期是众多银行常见的信用卡业务,有些银行在客户长时间使用信用卡后,自动为客户顺延了临时额度并逐步将其调高到与固定额度相仿的额度。
然而,有些银行在某一时间段突然停止了客户的临时额度,并且没有在开展业务时提供该行所有的现金分期业务,还表示并非所有客户都能享受现金分期业务。如果持卡人不知情,仍按照之前的还款数额进行还款,那么必将造成部分欠款未偿还的情况,因此导致逾期还款。为保证每月正常的还款,不被银行收取额外的利息,持卡人须清楚银行的还款规定,并随时关注银行各项业务规定的变化。只有合理使用手中的信用卡,持卡人才能更大程度地享受信用卡带来的消费便利。
4 便利的还款宽限期
自2014年7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中国银行卡行业自律公约》提出,银行应建立容时还款机制,但该公约对银行并没有强制约束力,容时还款只是一个参考。
多数银行设有3天的还款宽松限期,这一人性化的制度颇受持卡一族欢迎。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解释:“如果持卡人所还的为最低还款额,那么将不收取滞纳金,只收取未还部分的利息。如果所还金额为全款,不收取任何利息。”不过,如果持卡人在宽限期到达时仍未还清,银行将既收取滞纳金,也收取利息。
一般来说,宽限期为3天是绝大多数银行的规定,但也有一些例外,例如农行的宽限期为2天,而建行为5天,中行根据信用卡类型不同,宽限期为3~9天。同为3天宽限期的银行中,华夏银行、交通银行、广发银行的截止时间分别为第3日19:00、21:00、22:00,而招行的截止时间最晚,为第3日24:00。
此外,广发银行信用卡的“容时服务”需要持卡人提前申请,并且每年只有一次申请机会。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则表示,持卡人每个月都可享受“容时服务”,且不需要提前申请,只要在最后的宽限期内完成还款即可。需要持卡人注意的是,上述宽限期均为自然日,而非工作日,且截止时间均指还款到账时间。
收稿日期:2015-03-13
【银行业务基本规定】推荐阅读:
投资银行业务基本知识09-13
银行承兑汇票基本知识10-02
商业银行会计基本制度10-08
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05-26
中国农业银行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09-24
工商银行网上银行业务06-07
中国建设银行手机银行业务介绍09-20
模拟银行实习,个人银行卡业务06-21
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