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父亲和鸟》教学设计(精选13篇)
《父亲和鸟》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不同寻常的了解,体会到父亲对鸟超乎常人的热爱。阅读本文,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古老而真切的童话世界,让你领略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反复阅读,用心体味,一定会让人有一种深深的心灵感悟。
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许多生字,并能读懂浅易的文章。有一定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根据这样的基础,结合课文内容的特点,教者应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形式深入地阅读课文,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及我护鸟心愿,激发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蒙、喃”等7个字。会写“并、夜”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能用“快活”等词说句子。
4、打写结合,扩展阅读,激发学生从小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从字里行间去感受“父亲”那份非同寻常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课时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谈话激趣。
1、揭题: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根据课题猜想:这篇课文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围绕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文章虽然以“父亲和鸟”来命题,但是却没有直接写出父亲与鸟之间发生的事情。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据题猜想,启发学生想像,激发学生读文兴趣,引入新课教学,进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寻找自己所提问题的答案。】
2、谈话:播放鸟叫的录音,引导学生谈话。你喜欢小鸟吗?你了解小鸟吗?把你课外收集的有关小鸟的图片和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爱鸟的故事——《父亲和鸟》(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鸟的兴趣,挖掘学生对鸟的认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交流与展示资料为爱鸟护鸟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激趣导读。
1、对话平台:鸟儿是大自然中的精灵,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一对父子在一片森林里进行着一段关于鸟儿的对话,你们想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吗?“父亲和鸟”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快读读课吧!(要求:先自己读通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再把课后“我会认”里出现的字多读几遍。然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指读课文和生字。)
2、分别用不同的标记画出“我”和“父亲”的语言。组内重点练习人物的对话,体会课文内容。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指读课文,组织评议。(评议的重点放在正确、流利上。)
4、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从阅读中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设计意图:激发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自读意识和能力,指导识字,帮助学生打好识字阅读基础。引导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人物对话进行理解,线索清晰,有利于对课文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感悟。】
三、合作识字。
1、出示字词卡片,让学生逐个认读,学生互相纠正。
2、开火车读字词:教师相机指导,并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提示“喃”、“浓”的声母都是鼻音“n”;观察“味”与“妹”、“惜”与“借”的字形,教给学生一些记字的方法,如“味”为什么是口字旁,“猎”为什么是反犬旁。“嬉”是“喜”字加上一个女字旁,味去掉“口”就是“未”。“蒙”字有几个读音等。
3、教师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认一认,读一读,进一步巩固识字。
【教学意图:抓住儿童识字规律,多形式呈现字词,反复识记。结合本课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分析,交流识字方法,积累识字经验,体会识字规律,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四、指导写字。
1、指导学生整体观察,发现规律。如:可以将“并、喜、重、群”等字放大,让学生观察这些字当中横的写法。
2、放手让学生描红、临写,亲身感悟字的写法。
3、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从中领悟写字的规律。
【设计意图:学写生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五、练习打写
形式:
1、用生字扩词。
2、用一个生字组词后,进行词语接龙。
3、用生字组词,再用生词写一句话。
【设计意图:通过打写,培养学生扩词、写话的能力,同时积累更多的词语。】
六、扩展阅读。
七、小结。
第二课时
一、激趣引入。
1、揭题:板“鸟”:一说起“鸟”,你们想到哪些成语和诗句?(学生先说,再看课件展示的成语和诗句。)
2、听读:看来大家对鸟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可你知道鸟什么时候最快活,什么时候容易面临危险吗?我们来听读《父亲和鸟》。在听读时,轻轻地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
3、听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听读,用想象描摹图画,让言语拂过心灵。】
二、质疑问难。
提出问题:你们能根据课文内容提出几个有意思的问题吗?
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一下提不出来,师可作适当引导,如:
(1)父亲望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
(2)哪些地方可看出父亲很爱鸟?
(3)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设计意图:把问题作为学生阅读课文的一把金钥匙,以问题指导朗读,实现学生自主意义上的阅读。】
师过渡:那就让我们带着同学们的疑问一起品读课文吧!
三、品读文本。
(一)、理解3—8自然段。
师:这是一片雾蒙蒙而又美丽的,有着清新空气的树林,我和父亲顺着小路经过这个树林,他朝着树林……
1、(出示卡片:望了又望闻了又闻)你来读读这两个词语。谁发现这两个词语有什么特点?该怎样读?
2、我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回到句子中去读读。(出示: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3、师:那父亲望见了什么呢?又闻到了什么呢?自由朗读课文的第3—8自然段。
(1)学生汇报。
A.(当学生说到望见树叶在动时引导)那他就知道了什么了?——理解“喃喃”,指导朗读父亲的话。
B.“我”就站在父亲的身边,却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听见一只鸟叫。可见,父亲平时对鸟的观察和了解,父亲很喜欢鸟。(板“知鸟”)
C.(当学生说到父亲闻到鸟味的时候)鸟味是怎样的?你知道吗?我闻到的只是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为什么父亲却能闻出来呢?对比中,可看出父亲对鸟很熟悉。父亲的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这也说明了什么?原因也是在爱鸟上。(板“爱鸟”)
(2)父亲为什么对鸟这样熟悉呢?(长年累月的感觉,他也许每一天都要那样地望一望,闻一闻。)
(3)我感觉到有点不对了,父亲对鸟很熟悉,应该望一下就知道,闻一下就能闻出鸟味才对,为什么要“望了又望”、“闻了又闻”呢?
(4)学生说理由(喜欢、爱……),带着熟悉的、爱的感觉再次读第三段。
(5)这种感觉真的不一样,让我们回到3—8自然段,把这种感觉连起来感受一下。(学生自由读。)
(二)理解9、10自然段。
父亲说鸟要唱歌了,瞧,我们刚坐下鸟儿就唱了起来。(课件出示
课文插图,并播放小鸟的叫声。)
1、小鸟的叫声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指导理解:父亲对鸟太熟悉了,说鸟要唱歌,鸟真的就唱了,太神奇了,但神奇背后是对鸟的爱。
2、可爱的小鸟啊,仿佛在唱什么?(想象)
(三)理解11、12自然段。
是啊,这是树林和小鸟最快活的时候。(课件出示: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我知道父亲这时也最快活。)
1、带着快乐读这两句话。(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引导领会快活。)
指导理解:鸟快活,父亲也快活。可见。父亲十分爱鸟。)
2、试用“快活”说句子。
(四)理解13—16自然段。
就在这时,父亲却说了这么一段话。(课件出示:父亲又对我说:“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1、为什么?
2、思考:父亲的心里除了快活,还有什么?(担心)
过渡:父亲已经把小鸟融入自己的生命,小鸟快乐他快乐,小鸟危险他担心,你觉得这样的父亲可能成为猎人吗?为什么?(父亲和小鸟就像亲人一样?)
3、如果父亲是猎人的话会怎么样?
4、是啊,所以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课件出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板书:不是猎人,读句子。
【设计意图:用心灵揣摩文本,让言语编织理解。】
四、情感升华。
难道我仅仅是在高兴父亲一个人不是猎人吗?我的内心有更大的愿望你知道吗?
【设计意图:让情感得到升华,让主题得到深化。】
五、课内扩展。
1、进入“资料城”及“中国爱鸟网”,看看其它动物与人类的感人故事,了解鸟的更多知识。
【设计意图:扩大阅读量,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2、借助课件展现故事内容,引导对话:在清脆的鸟叫声中,鸟妈妈带着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突然一声枪响,鸟妈妈被击中落地,受惊的小鸟只有躲在树林中哭泣。这时,你的心情怎样?你想对猎人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讲到高潮,学生的话闸子彻底打开,让他们在说的过程中,放飞自己的想象,使个性得以施展。】
3、登录“留言板”打写:
(1)鸟妈妈被击中落地,受惊的小鸟只有躲在树林中哭泣。这时,你的心情怎样?你想对猎人说些什么?
(2)创作简单的护鸟标语或口号,看谁写得多又好。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六、总结课文,突出主题。
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跟父亲一样,用自己的真心去善待我们身边的生灵,我们的生活才会处处充满温情,大自然与人类的情感才会更密切,更和谐。
七、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对话;
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整个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中应从文章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由于孩子年龄小,经历少,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在课前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大自然中去体会,丰富学生的感知。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运用课件或多媒体等手段,揭开回声的奥秘。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4、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图片或课件。
2、课前引导学生去生活中体验回声。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谈话揭题:小时侯,老师很喜欢钻到空房子里或是到空旷的山谷中,拉长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谁?谁在学我说话?”然后总能听到令人兴奋而又好奇的回答。课前我也让大家在生活中去寻找这个感觉,你找到了吗?谈谈自己的体会吧!(学生谈感受)(板题:回声)(联系课前实际,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表达愿望,自然引入课文学习。)
2、揭题激趣:(板书:声)你们看这是什么字?平时你们听过什么样的声音?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回声》,看到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课文。
(因题质疑,培养了学生思考、提问的能力。同时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及问题取向,有利于设计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率。)
对话平台
一、自读
1、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自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注意读准每一个生字的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以及不懂的词句,并标记自然段的序号。记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培养自读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检查自读课文情况,集体读,小组比赛读,个人展示读,老师在认为课文已经读好的基础上检查自然段的标记情况,并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自己说话,答案接近即可。激发了学生说话的欲望,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识字
1、字卡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呱 哩 圈 纹 碰返”。
先认,再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识字与读文联系起来,强调重点字音。如:呱:读什么?“呱呱呱”是谁的叫声?课文里的小青蛙是怎么叫的?(指名读句子、指导朗读);圈、纹:课文中“圈”和“纹”可以组成词语——一圈圈波纹。(出示)看看课文的插图,找找一圈圈波纹是怎么样的?(指名)你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出示课文插图。一圈圈波纹碰到河岸又返回来。)
(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识字活动,避免了形式枯燥,做到了识用结合,提高了识字效率,训练了学生语言。)
2、组内识字巩固。组与组间的识字比赛。
3,说说自己识字的方法,(比如加一加,减一减,猜谜语等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8个字,组织学生观察,分类学习书写。
2、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宽,哪些字左宽右窄?指名说(洞、纹是前者,影是后者。)范写。生描红,临写。同桌评一评。
3、观察。两个大口框的字——圆,围。大口框和口字的写法不同(口字的左右竖和右边的折向里收,大口框不向里收。)范写。生写。
4、范写“倒、游”提醒各部分应该写的瘦长,紧凑一些。提醒写字姿势。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抓住汉字的书写规律和特点,丰富识字写字经验,提高书写能力。)
四、朗读
1、分组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评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帮助读书有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
2、指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一段,师生共同评议。
感悟
1、组织学生通过读文,回答自己课前的问题或是在读书中弄懂的问题。回答,读相应的课文。
2、启发思考:小青蛙听到了什么声音?把有关句子画下来。想一想,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儿听到?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把有关的句子画来。仔细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习巩固字词。(1)认读字卡 (2)看老师的口形说字 (3)同桌指认
二、精读:(一)1: 听录音,注意那些欢快,奇怪,亲切的句子地语气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读好带有感情色彩的句子 3:激励学生小组合作读书 4: 思考:(1)小青蛙是怎么弄明白这是回声的?(2)妈妈是怎么做实验的?(3)从妈妈的话里你懂得了什么?
教师引导填空: 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 )一颗( ),( )河里,河水被激起( )波纹( ),又一圈圈的( )回来。
(抓住主要线索,突出重点部分,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填练习等活动,初步了解了回声现象,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水平)
(二)教师利用多媒体,进一步解释声波,加深学生对回声现象的理解
父亲和鸟
教材分析
《父亲和鸟》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不同寻常的了解,体会到父亲对鸟超乎常人的热爱。阅读本文,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古老而真切的童话世界,让你领略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反复阅读,用心体味,一定会让人有一种深深的心灵感悟。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认识“蒙、喃”等7个生字,会写“并、夜”等8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不同个性。情感目标:
1.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2.懂得人与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应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
认识7个生字,写8个字,通过对话朗读来感悟课文。
教学难点:
情感上的体验:体会父亲和鸟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情感铺垫 1.(播放音乐《清晨之鸟》)小朋友,音乐好听吗?这美妙的音乐仿佛让你看到了什么?
你喜欢小鸟吗?你了解小鸟吗?把你课外收集的有关小鸟的图片展示给大家看。请你对小鸟说一句心里话。
你认为哪个句子生字比较多的,难读的,找出来。
2.有一位父亲,不仅像小朋友一样喜欢鸟,而且他还很了解小鸟呢,想认识这位父亲吗?就让我们来听一听《父亲和鸟》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017.3.1 最新版
1.请大家赶快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课文,边读划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和序号。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把它画下来。(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2.自学生字,交流反馈:
(1)学生举例,师相机通过课件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如下:
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 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水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
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重。
谁能把这些句子读好?自由读一读,指名读,正音。(2)请小老师带读。重点读好:
雾蒙蒙 喃喃地 浓浓的 快活 一瞬间 热腾腾的
你能用AA的、ABB、A A地、这些样式说一说吗?
这些句子中藏着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现在生字宝宝从句子中走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它吗?(课件隐去句子,将生字留在屏幕上,排列整齐。)
指名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重点读准后鼻韵母的字“蒙、浓、腾”,提示特殊音节“嗯”的读法。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1.读了课文,你知道父亲和鸟有着怎样的关系?(爱鸟、知鸟)2.读第一自然段
3.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出了这种感受?谁能读一读? 4.用“喜”组词。5.指导写“喜”:这个字横笔特别多,要注意横与横之间要紧凑,每一横长短要有变化。
今天,我们要写的生字中,和“喜”字一样,横画特别的多的还有哪些字?(味、重、群)
请你自己观察,认真书写。独立完成剩余的3个字的书写。
师:童年的一天清晨,这位爱鸟、知鸟的父亲和他的孩子在一片树林里进行着一段关于鸟的对话。想知道他们说了什么?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题,复习字词。
小朋友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板书:知鸟、爱鸟)
现在由谁来读一读这些可爱的小鸟为我们衔来的词语。复习词语。(课件出示)
二、品读课文,体味父亲知鸟、爱鸟
(一)体味 “父亲的爱鸟” 1.那么,你们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父亲的知鸟呢?请大家快速朗读课文,划出2017.3.1 最新版
有关体现父亲知鸟的句子。2.交流反馈,深入研读
出示: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雾蒙蒙的树林是什么样的?给你怎样的感受?
理解“望了又望”,“闻了又闻”,放进句子中指导朗读。“喃喃地说”是怎样地说?父亲为什么要这样轻,这样慢地说? 谁能学学父亲说话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父亲在雾蒙蒙的树林边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与我进行比较来体会父亲的知鸟。)
(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师再引读: 师:父亲上上下下望了又望,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师:父亲用鼻子闻了又闻,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3.父亲真了不起,简直就是一位鸟类专家!这鸟类专家为什么知道树林里有不少鸟呢?谁来读一读?出示: 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父亲的话很轻,生怕惊动了鸟。
(1)谁知道,父亲在说的时候,会有什么动作、表情呢?(学生试着演一演)(2)你能把父亲的话读出来吗?(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轻一点,别惊动林中的小鸟!
(3)师引读生体会父亲的知鸟。
师:父亲不仅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他还闻到了鸟味,可我呢? 生: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
师:父亲不仅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他还闻到了鸟味,可你呢? 生: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
师:父亲不仅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他还闻到了鸟味,可我们大家呢? 生: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4.真的有鸟味吗?父亲闻的鸟味是怎么样的呢?出示:
“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1)理解“焐”,看着它再读读句子,想象夜里鸟儿们是怎样焐的?
(2)冬天,我们的小手都快冻僵了,谁来焐过你呢?老师和小朋友焐一焐,小朋友焐一焐。多么温馨的场面啊,此刻你们心头一定洋溢着一股暖意吧,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暖意来读一读,读出小鸟们的暖意。(四人小组读)
5.父亲不仅知道林子里有许多小鸟,而且还能闻到鸟的味道。这还不够,你听父亲还知道鸟儿们什么时候唱歌呢!
出示:父亲又说:“听,鸟要唱歌了。”(师读父亲的语气。)(课件播放鸟的叫声。)
如果你是林中的其中一只小鸟,你会唱些什么呢?(生畅所欲言)
是啊,清晨可爱的小鸟唱起歌来是多么快活啊!这时父亲也很快活。
(二)体味 “父亲的爱鸟” 出示: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我知道父亲这时也最快活。自由地读一读,看一看课文的插图,你能感受到父亲的快活吗?请你用“快2017.3.1 最新版
活”来说一说父亲。
(生说,师相机引导父亲的爱鸟,朗读体会。)2.父亲为树林这么和谐,那么有生机而快活。但父亲的心情仅仅是快活吗?还有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读一读13—15自然段吧!(父亲还有因为爱鸟的着急、伤心、担心和难过。)
3.父亲的内心的感受还有很多很多,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一读。(生自由读。)
三、文本拓展、升华主题。
1.当小鸟有危险时,父亲就――担心,当小鸟快活时,父亲也——快活。这一切都是因为父亲是个知鸟、爱鸟的人。就像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的,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2.我真高兴能有这样的父亲,真高兴,我的父亲不是猎人。出示:我真高兴,我的父亲不是猎人,而是——(生说)出示:当然,我更高兴,除了父亲还有——(生说)师:都不是猎人。
3.我想此时,如果你真是一只林中的小鸟的话,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或许想对父亲说,或许想对猎人说,或许想对全世界的人说。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最想说的一句话。(音乐声想起,学生写话。)4.这是鸟儿们的心声,也是我们美好的心愿。希望这个世界能多一点像父亲这样的人,让大自然和我们人类能够更加和谐地相处。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说(课件出示)——爱鸟,爱我们身边所有的生灵!
四、指导书写生字,布置作业 1.并、夜、刻、轻 2.课堂作业本。
教学目标
复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爱,激发学生爱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并用“舒畅”、“快活”造句。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的具体表现,体会父亲的爱鸟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我”的心情变化:为什么心里掠过一丝沉重,也由衷地感到高兴;教育学生懂得爱鸟、保护大自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质疑课题。
读了题目,爱动脑筋的孩子脑子里必定会闪过一些疑问。(学生说)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见一见昨天认识的生字朋友)
3、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会读书的同学能把课文读成一句话,你能在默读全文后,在文中找一个句子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学生汇报: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板书)
指名读句子,体会“一生最喜欢”。
师:读了这句话,爱动脑筋的孩子此时又会产生疑问了,请提出你不懂的问题。
三
细读感悟。
到底这树林和唱歌的鸟凭什么魅力而成为父亲一生的最爱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树林里的鸟吧。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个段落描写了树林的鸟?(提示:默读时动眼、动脑、动手画。)
2、学生汇报,指导学习第十自然段。
师:谁能把这一段话读正确、通顺、流利?(指多名学生读)
师:读了这段话,你了解到鸟的什么特点?(鸟有气味)
师:哪句话最能让你了解到小鸟有气味?
随机指导朗读句子“每一只鸟才张开……呼吸着”。
师:这句话中哪个词语给你的感受最深?
随机指导理解“舒畅”一词:你用什么办法理解这个词?
小结:查字典、换近义词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指导朗读句子,读出鸟儿的欢快舒畅,可以加上动作读。
师:谁能用“舒畅”来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句子:多么美好的黎明、多么快活的小鸟,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它们的快活吧――齐读一至四句。
4、这是鸟特有的气味,非一般人所能闻到,那如何才能闻到?读第十段最后一句,用刚才的办法,把这个句子读成一个或者两个词语,也就是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
结合学生的汇报,随机指导理解:你怎么理解“用心”一词?(换近义词:专心,认真。)我们平常闻气味都是用鼻子闻,可父亲却说要用心闻,那么,怎样闻才是“用心地闻”呢?你能联系前文,找到文中的的话来解释吗?
5、默读课文第二至第九段,思考前面的问题。
6、学生汇报,随机指导理解“用心地闻”。
“突然,父亲站住了……闻了又闻?(从“上上下下、望了又望”体会父亲仔细看、用心闻。)
“我茫然地望着……兀立的父亲。”指导朗读,体会父亲静静地用心地闻、仔细地观察。
随机指导理解:茫然、凝神静气。(查字典、联系上下文)
再读句子,你仿佛看到了父亲是()地站在那。
7、一旁茫然的我,这时心里想什么?(哪有鸟?父亲怎么知道林子里有鸟?)请位父亲来回答。
8、指导读父亲说的话,体会父亲用心爱护鸟的感情以及父亲对鸟的熟悉。
9、父亲这么仔细观察、用心地闻鸟味,再次读文段,读到父亲的心里去,看看你还能体会到什么。(爱鸟――读第一段)
10、看来,父亲对于鸟来说真是个有心人,而喜欢树林和鸟的父亲对鸟的了解仅止于气味吗?――
11、默读课文第十一至十六自然段,思考:父亲对鸟还有哪些更深入的了解?(用读句子-读词语的方法找一找)
12、学生汇报学习结果,随机结合课件指导朗读。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想知道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是什么样的吗?――看课件。
理解“群鸟齐鸣”,指导朗读第十一段。
“鸟最快活的时刻,是飞离树枝飞向天空的……”(指导指导朗读句子,体会“快活”,并用“快活”来说一句话。)
鸟儿歌唱着要飞上天空时,心里想的是什么?可是却不知它面临的危险――
“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所以,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看,父亲知道鸟儿什么时候唱歌,也了解鸟儿最快活与最危险的时刻,父亲真了不起啊!这一切都源自于――读第一段中心句。
13、听了父亲的一番话,此时,我的心情如何?
1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我心情为什么“沉重”,也由衷地感到高兴。
15、小结:是啊,父亲不是猎人,即使是猎人也不会伤害小鸟,因为――(齐读第一段,即全文中心句)
四、总结全文。
1、读了这篇课文,令你最感动的是什么?(再次体会父亲对鸟的了解与喜爱。)
2、将题目的顿号换成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读一读。(爱)
3、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写作方面:先概括再具体的表达方法。
内容感悟: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鸟儿们常常欢歌笑语,喜欢自由飞翔,它们也有自己的欢喜忧愁,我们应该像文中的父亲一样,关爱鸟儿,让它们和我们一样快乐地生活。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拓展。
走进大自然,去看一看鸟是怎样飞的,听一听鸟的叫声,再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
板书设计:
父亲、树林和鸟(爱鸟)
看
鸟动
闻
鸟味
听
—— 写人记事类教材的教学策略与研究
乐平市双田横路小学 张帆
一、导课谈话(感受树林的美丽与宁静)
1、复习词语。(抽读、齐读)
2、师:在童年的一个清晨,一个雾蒙蒙的清晨,我和父亲,我们经过一片树林(出示图片:雾气蒙蒙的树林)就是这片雾蒙蒙的树林。你看,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3-8自然段。(1)引出两词。
师:在我们经过林子时,父亲突然停下来,他朝林子(出示:望了又望),他还用鼻子(闻了又闻),谁来读这两个词。
师:指着黑板上卡片,生齐读两词。师:这两个词中都有什么字?(又)师:两个词都有“又”表示什么意思?(指名说)谁能说说这样的词语。(2-3人说一说)(2)读通句子。
师:让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到句子中去读读。(出示句子:父亲突然站定„„有不少鸟。”)
指导学生读句(强调清晨鸟儿还没醒来,父亲是不会惊醒鸟儿的),以确定整篇课文的朗读基调:轻柔。(3)领会句意。
师:那父亲望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打开课本读第1-8自然段,在书上圈圈划划,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A.生自由读。B.交流。
师:那父亲到底望见了什么?(指名说后,出示相关句子)读读这句话,没有风,树枝却在动,父亲知道这是鸟儿在动。
师:而且他还闻到了鸟味,(出示相关句子)知道了林中有许多鸟。那谁来做做“看了又看”,“闻了又闻”的动作给同学们看一看?(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师:父亲观察得 真仔细,真是望了又望,闻了又闻(说后出示词语)父亲闻到的鸟的味道是一种怎样的味道?谁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出示句子)A.了解“热腾腾”的意思,训练贴、读、找、说ABB的词。
B.理解“焐”的意思(用手温暖孩子冰冷的手帮助理解),想象夜里的鸟儿是怎样焐出鸟味来的?
师:多么温馨的场面,让人在寒冷的夜里仍然觉得暖暖的,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暖意,来读读这句话。C.指导朗读。
D.通过 “父亲”和“我”的动作、发现对比,让孩子们深刻地体会到“父亲”知道鸟儿这么多的事,原因就是因为“父亲”爱鸟。
师:正是因为父亲喜欢树林,喜欢小鸟,所以每次父亲经过树林,他总会望了又望,闻了又闻。让我们回到3-8自然段,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读这些句子。(分角色读)
师:父亲呀,每次来到这片树林,都会情不自禁地望了又望,闻了又闻,所以他不光知道林中有没有鸟,连鸟儿什么时候唱歌都知道。(出示相关句子,同时鸟叫声响起)你看,父亲说得多准哪!这欢快、活泼的鸟声,告诉我们这时鸟儿是多么快活呀!(指名3人)
三、学习课文9-12自然段
1、的确,清晨的鸟儿和树林是那么快活,父亲这时也很快活。父亲的快活是因为鸟儿快活,树林快活。看看文中的插图,(出示插图)你感受到了父亲的快活吗?(出示:快活)谁能用“快活”来说说这幅画面的景象?(指名2~3人)父亲为树林和鸟儿那么和谐、那么有生机而快活,(出示句子:父亲又说:“听,„„我知道父亲这时也最快活。)那我们就来读读这句话,看谁读得最快活,先练一练。(指名读)
2、理解句子:父亲又对我说:“ 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打中。
师:这时的父亲是多么快活,可是父亲的心情仅仅只有快活吗?还有些什么呢?读读课文13~15自然段吧,找找父亲的心里还有些什么呢? 生自由读。
谁来读一读,说一说。(出示相关句子)
现在我们就带着自己体会到的感受,一齐来读读这几段话。
四、学习课文第16自然段
1、师:当小鸟快乐时,父亲就快活,小鸟可能有危险时,父亲就特别担心,这一切都因为父亲爱鸟,就像课文第一自然段写的那样,(引读)这样的父亲会成为猎人吗?
2、“我”会成为猎人吗?从哪里看出?(出示句子:“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读一读)
3、你会成为猎人吗?你想为鸟儿做些什么?
五、写话训练
师:(配乐)假如你是一只小鸟,你一定有许多的话想说,或许是对父亲,或许是对猎人,拿起我们手中的笔,写下你最想说的一句话。生自由写,请部分同学展示、交流。
师:这是鸟儿的心声,这是我们美好的心愿,如果世界上能多一些像父亲这样的人,我们人类就能和大自然更加和谐地相处。
让我们大声地说出我们的心愿——(出示,朗读:爱鸟吧——爱身边所有的生灵,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课后反思:
《父亲和鸟》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有着不同寻常的了解,体会到“父亲“对鸟有着超乎常人的热爱。阅读本文,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古老而真切的童话世界,在与亲人谈话般的语言中,让你领略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反复阅读,用心体味,一定会让人有一种深深的心灵感悟。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的特点,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形式、多方面地深入阅读课文,以读促思,以读悟情,力求让学生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及“我”护鸟的心愿,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在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中,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课时:读熟课文,学习生字,考虑到第二课时的任务较重,所以将书写生字也放到了这一课时。第二课时:读好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
我觉得,这堂课有这些地方比较好:
1、谈话导课,畅谈感受,渲染了与课文相对应的气氛,成了一个心理场,直接作用于儿童心理,能让儿童更加地去感受,促使儿童更快地进入具体的课文情境。
2、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深入学习课文。以”望了又望”闻了又闻”为切入点让学生从文章的多方面、多角度感受到“父亲”“望了又望”、“闻了又闻”的原因后,引领学生逐步感悟“父亲”的“知鸟爱鸟”,又引导学生继续与文本对话,抓重点词句朗读,深入感受“父亲”的“知鸟爱鸟”。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阅读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如果教师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我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下面就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上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1、引入情境,激发探究心理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在教学二年级阅读课《酸的和甜的》,我创设了实物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出示一串葡萄)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水果?谁来尝尝是什么味道?(指名上台品尝)告诉大家味道怎样?(甜甜的)奇怪了,葡萄明明是甜的,味道好极了。有一群小动物却都嚷着:“葡萄是酸的,不能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酸的和甜的》”一问完,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学生对课文已有了初步感性认识。通过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入《酸的和甜的》的情境中。都想去了解葡萄究竟是什么味道。
另外,我还用图画展现形象,产生美感,把学生引入情境。利用音乐产生美感,把学生带入遐想的境界。无论是因好奇,还是因为关注,都是他们形成一种努力探究的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學习动机
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心理动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如果教学还是那样刻板,按老办法、老观念去教。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定会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后,根据课文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续。教师应不断创设情境,开成连动的整体情境。
二、引导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开辟自主空间
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我从很早就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如何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我首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我在教学《坐井观天》时,我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1)我会读: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可自由读,也可小组合作读;(2)我会问:在学习小组里提出不理解地方,让小组伙伴共同交流解决;(3)我会讲:把你读文后的感受说给小组伙伴听。长此以往,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在以后的读文中就会自觉的给自己小组提出学习要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那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就会更浓了。
另外小组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语文教学中,如能让学生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后在小组内交流,那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会大大提高。我以《看雪》为例,由于这篇课文几个自然段结构相似,所以我让学生首先画出你心中的雪景来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然后再选择相应的段落学习学生在交流中情绪高涨,全班交流时个个跃跃欲试。文章内容就在学生朗读交流、展示中理解、感悟了。而教师只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参与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一个问题提下去,如果不给足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那将会给课堂带来冷场。作为教师不要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还未充足地去讨论,更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与真情流露,教师就草草收场,势必起到反作用,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对于小组学习的结果,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评价可多方面,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的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都要有详细地分析。我设计了一些表格进行每月评价,在学期结束对每月评价制作统计表来向学生展示小组学习的结果。我认为作为教师只要精心付出,学生定会还你一个惊喜。
2、质疑问难,发现问题自主学习
创造性思维是人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如教学《难忘的一天》时,学生问:“难忘的一天是指那一天?”在初读课文后学生又问:“这一天为什么令“我”难忘?”教学《我多想去看看》提示课题后,学生问:“课题中的”我“是谁?‘我’想去看什么?”等等。他们正用问“?”来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再如我在教《我选我》这篇课文后,我班王彦飞同学提出:“老师,课题中的“我”是谁?他选自己干什么?他为什么要选自己呢?说得真好,我精心准备的教案用不上了,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自己找答案呢?这样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又极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生跃跃欲试,整节课学生都处在积极的自主学习中,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里闪耀。
教学目标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及新词。理解“茫然、宁神静气、舒畅、惊愕”等词语。
通过品词析句,领悟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对话语言的精练、优美;难点是在朗读父亲语言过程中体会蕴涵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新词卡片,配乐朗读录音带,有条件的可制作“树林和鸟”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资料。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情引入读题。读了课题,你想说点儿什么?(说说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或是你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是你大胆的猜疑)试着将课题中“、”换成恰当的词语,将课题连成一句话,再读一读。
师小结激情:同学们理解得真好,这篇课文是写父亲与树林和鸟的对话,更是人与大自然的一段真情告白。好好读一读,你会有很多很多的收获的。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分别以同桌、小组、全班交流检查学习情况,注意及时提醒(重点交流)容易混淆的字音和难写字的字形。
如:“黎、喃、翎、猎”等字中边鼻音的区分;“幽”的笔顺是“幽”,“黎”的下面是“水”的变写,不要写成“水”字,“翎”字第二笔的捺变成点,“喙”字第四、五笔的书写可以老师范写一下。
师再次出示新词,开小火车读生字,组词语。并用你喜欢的词语造句。全班齐读生词,再次巩固。
指名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读通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
说说自己从这篇课文中了解到些什么,提出自己阅读时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归纳小结,知道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还有哪些需要探究的问题,以明确下一步的目标。
三、细读探究,体会情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勾画出自己认为最能说明父亲喜欢林子和鸟的语句。再细细读读勾画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把你想到的用文字或是符号、图画作上批注。
分组交流。把自己勾画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并说说体会。全班交流。师生、生生与文本间互动。
引导学生找出我的态度变化的词句:茫然、惊愕、真高兴。联系上下文理解“茫然、惊愕”两个词语,并用他们分别造句。
联系上下文抓住父亲的语言,通过朗读体会父亲爱鸟,积累了许多经验。
词语:上上下下、望了又望、宁神静气。
句子:“树林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地说道。
“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了鸟。(学生谈到这句话时,教师引导学生上下文说说鸟有什么气味?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体会)
“鸟要准备唱歌了。”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向天空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引导思考:为什么此时父亲也最快活?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分角色朗读父亲与“我”的对话,在反复朗读中想象意境,感受语言美,体会父亲对鸟和树林、对大自然的热爱。
讨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意思。
教师启发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想象:如果父亲是猎人将会怎样?从而体会这句话所表达的我也爱鸟的思想感情。
再反复朗读体会这句话。
四、朗读品味
师生共同小结全文。请学生谈谈学习这篇课文的收获。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密切,那么,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六、拓展延伸
搜集有关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故事、资料、图片等,在全班开展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交流会。
附:板书设计
父亲、树林和鸟
父亲 最喜欢幽深的树林
快活的小鸟看到鸟多
闻到鸟味
听到鸟唱
学习目标
⑴认识“蒙、喃”等7个生字。会写“并、夜”等8个字。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⑶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能用一些词语说句子。
第一课时
提示课题,设疑导入
⑴读课题,猜测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
自读课文,指导认字
⑴自读课文,借助“树叶”中的注音读准生字。⑵同桌互查,纠正读音。
⑶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⑷出示以下词语认读:雾蒙蒙 喃喃地说 浓浓的草木气味 热腾腾 猎人 黎明
⑸课件出示生字,说说你认识了哪个字,是怎么认识的?
借助形声字的特点识字:喃、味、浓 形近字比较识字:借——猎
与生活联系识字:歌星的名字——黎明的“黎”;地名——内蒙的“蒙”,在雾蒙蒙中读“méng”。
查字典识字:看“蒙”有几个读音。
朗读感悟
⑴自读课文,有“──”画出父亲说的话,用“≈≈≈≈”画出我说的话。⑵练读人物对话。①学生自主练读。②听老师示范朗读。③同桌分角色读对话内容。⑶体会感情
①从哪儿看出父亲知鸟爱鸟?
②“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说明什么?
⑷质疑问难,以学定教:还有什么不懂的。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解决。
画面配音,再现理解
⑴竞选“配音演员”。通过这种形式调动学生朗读对话的积极性,并使学生进入情境,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我”说的两句话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父亲说的话要表现出惊喜、认真和对鸟的疼爱之情。
⑵做配音演员。课件播放课文动画,指名为片中人物配音。
做游戏、巩固识字
⑴“快速找字”:听同学读字,从字卡中找出并快速举起。⑵“找朋友”: ①字卡和音节找朋友。
②汉字之间找朋友。如,“猎”与“人”。
拓展活动
课后询问他人或读书、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有关鸟的知识下,下节课展示。
第二课时
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⑴争做“鸟的知音”:把自己询问到的或查找到的有关鸟的知识讲给小朋友听。
课本剧表演,加深体会
⑴自己读课文:同桌读对话;男女生读对话;师生之间读对话为表演做准备。⑵续编故事。他们接下去会说些什么?这个小男孩今后会如何,请你接着讲故事。⑶各组用自备的小道具由组长协调安排角色进行表演,可将课文内容和续编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表演。
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⑴认一认,读一读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⑵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
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字形。如,“喜”,“嬉”去掉“女”字旁。“妹”字的女字旁换成口字旁就是“味”。
⑶教师指导笔画多的字:喜、重、群。
喜:部件之间要紧凑,尽力把每部分写得扁一些。侧重引导注意各个横的长短变化。
重:笔顺及横的长短不同都要引起注意。
群:左半部分的笔顺可通过书写掌握,第二笔横右边要出头。⑷学生仿写,教师个别指导。注意对夜、轻、刻的指导。
⑸游戏“你写我猜”:在你的好朋友手心上或后背上写本课生字,让他猜一猜。
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⑴游戏“你说我也说”(引导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句子)。①找出文中带*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②说话竞赛:每人自选一个词语说一句话,要求内容不同,看哪个小组说得好,说得快。
③汇报用词说话情况。老师点拨。⑵游戏“小猴学样”(引导积累叠词)。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质量
一、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都是孩子,他们更喜欢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决定了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所以,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并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兴趣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书上册第三单元中《坐井观天》这一课的教学中,老师要带领学生做个游戏,老师可以把书卷起来放到学生眼睛上,并让学生通过书中间的那个洞看天,问学生看到的天有多大,学生的回答就会越来越贴近那只井底之蛙的答案,所以,让学生现走进青蛙的内心,之后再让学生把书从眼睛上拿开,再看看眼前的天是怎样的,这时学生会恍然大悟,就发现原来天是看不到边际的,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课文,也要让他们懂得,我们要跳出来看世界,不要总是主观判断,并把自己拘泥在一个小地方,这样,学生就会很轻松的了解这篇课文的意思,同时也学到了重要的知识。
二、丰富教学内容
八九岁的孩子是处于一个爱听故事的年龄,并喜欢了解不同故事中的不同人物,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一点,多多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下册第八单元《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教学之后,老师可以接着给学生讲一些关于爱迪生的其他故事,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例如,老师可以介绍一下爱迪生,他是美国伟大的发明家,他不仅发明了白炽灯,还发明了留声机,这两样东西是爱迪生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发明。另外,给学生讲一个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孵蛋的故事:“爱迪生从小就是一个很爱动脑筋的孩子,好奇心也特别的强,有一点早上他妈妈发现爱迪生不见了,就发动全家到处找爱迪生都找不到,直到晚上,才发现小爱迪生趴在鸡舍旁并肚子下面压了一堆鸡蛋,这时可以让同学们猜猜小爱迪生在干嘛,同学们一定会有各种答案,然后老师接着讲,原来他是想用自己的肚子付出小鸡来,结果鸡蛋被小爱迪生都压碎了,并且他终于明白了母鸡可以孵出小鸡,但人由于某种原因是不能孵出小鸡的。”教师可以在讲课文的同时教给孩子们一些课外的知识和课外的小故事,这样的教学方法就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了丰富学生课外知识的目的。
三、创新教学方法
语文这一学科是培养孩子多方面能力的一门学科,识字这一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一个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面对这么一个重要但又枯燥的教学内容,老师可以用字谜教学法来指导学生认字写字,例如,守门员——闪;有人偷车——输;一口咬掉了牛尾巴——告等,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体验汉字奇妙的同时,加深对所学生字的理解和记忆;并可以在时间长了之后让学生自己编字谜,让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开动脑筋,然后,老师在必要的时候给主动编字谜的学生一些奖励,这种激励法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另外,教师也要培养学生朗读和表演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一株紫丁香》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带有感情地朗读,也可以适当地在班级举办一个朗读比赛,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或者是在《小柳树与小枣树》的教学中就要选出两个学生进行对话,一个扮演小柳树,一个扮演小枣树,并要带有个人的动作和感情,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表演能力的效果,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到全面发展。
根据本文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分析以及提出的策略,可以说明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和年龄,善于利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快乐和游戏中学习到知识,作为老师也要多多和学生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你的课堂中去,学会自主学习,从而真正地提高小學二年级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姚傅昊.浅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经验艺术策[J].方法交流,2013(6).
[2]张敏明.奏响预习五部曲,为语文学习导航:略谈小学二年级语文的有效预习[J].小学教学研究,2013(8):14-16.
一、质疑学文,读中理解
《父亲和鸟》这篇课文我认真读了好几遍,读时心中产生了一种感觉,这位父亲真了不起,对鸟这么了解。同时对最后一句话“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个问题能很顺畅地就把孩子们带进了本单元的主题,“保护动物,珍惜生命”。本来,我将这个问题设计为学习目标,后来,我想培养孩子们的质疑的意识和能力,我就将这个问题留在质疑环节。
于是在孩子们初读课文后,大体能把课文读通以后,我出示了学习目标:1、你从文章中哪些地方知道父亲对鸟很了解?2、你觉得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孩子们开始合作探究,不一会儿,小手便举了起来。
“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恩,还有鸟味。”
“听,鸟要唱歌了。”
“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重。”
从这些语句中,可看出父亲是个懂鸟、爱鸟的人,他是鸟的朋友,是鸟类专家。解决了两个学习目标,基本上也理解了课文。我顺势让学生质疑,学完课文,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马上就有孩子举手提出我预设的问题:“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时我顺势引导:父亲这么懂鸟,如果他是猎人,会有什么结果?孩子们议论纷纷,有的说父亲会打到很多鸟,有的说父亲会是好猎人,收获大大的……我见时机成熟,马上问: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孩子们恍然大悟“我”受到父亲的感染也很喜欢鸟,我很想保护鸟。
二、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结合课文内容的特点,教学时,我采用了在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读,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及我护鸟的心愿,激发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在读时让学生自己体会文中的语气。读的形式灵活多样:听读、自读、品读、分角色演读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热情,用声音触摸文本,用心灵揣摩文本。在朗读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读出情,对小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读出神,悟出语言文字的言外之音。如从“我知道这也是父亲最快活的时刻。”“父亲喃喃地说”“他生怕惊动了鸟”等语句和父亲的语言中领悟“父亲”的爱鸟,从“我也由衷地感到高兴,因为父亲不是猎人。”这一句中领会“我”的爱鸟、护鸟之情。这样,以读代讲,学生感受深刻,效果良好。
三、升华主题,拓展延伸
课文最后,学生想象,如果你真是一只林中的小鸟的话,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或许想对父亲说,或许想对猎人说,或许想对全世界的人说。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大胆想像,创意表达的能力,加深了对课文中爱鸟护鸟这一主题的深刻认识。
四、反思教学,促进提高
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S版第五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这种爱也感染了我,使我有了爱鸟意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
设计理念
以读悟情,有感情地朗读是体会人物感情的主要方法;直奔主题,围绕课文题目,抓住重点文段和重点词句,朗读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
复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爱,激发学生爱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并用舒畅、快活造句。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的具体表现,体会父亲的爱鸟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我的心情变化:为什么心里掠过一丝沉重,也由衷地感到高兴;教育学生懂得爱鸟、保护大自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质疑课题。
读了题目,爱动脑筋的孩子脑子里必定会闪过一些疑问。(学生说)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见一见昨天认识的生字朋友)
3、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会读书的同学能把课文读成一句话,你能在默读全文后,在文中找一个句子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学生汇报: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板书)
指名读句子,体会一生最喜欢。
师:读了这句话,爱动脑筋的孩子此时又会产生疑问了,请提出你不懂的问题。
三、细读感悟。
到底这树林和唱歌的鸟凭什么魅力而成为父亲一生的最爱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树林里的鸟吧。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个段落描写了树林的鸟?(提示:默读时动眼、动脑、动手画。)
2、学生汇报,指导学习第十自然段。
师:谁能把这一段话读正确、通顺、流利?(指多名学生读)
师:读了这段话,你了解到鸟的什么特点?(鸟有气味)
师:哪句话最能让你了解到小鸟有气味?
随机指导朗读句子每一只鸟才张开呼吸着。
师:这句话中哪个词语给你的感受最深?
随机指导理解舒畅一词:你用什么办法理解这个词?
小结:查字典、换近义词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指导朗读句子,读出鸟儿的欢快舒畅,可以加上动作读。
师:谁能用舒畅来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句子:多么美好的黎明、多么快活的小鸟,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它们的快活吧――齐读一至四句。
4、这是鸟特有的气味,非一般人所能闻到,那如何才能闻到?读第十段最后一句,用刚才的办法,把这个句子读成一个或者两个词语,也就是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
结合学生的汇报,随机指导理解:你怎么理解用心一词?(换近义词:专心,认真。)我们平常闻气味都是用鼻子闻,可父亲却说要用心闻,那么,怎样闻才是用心地闻呢?你能联系前文,找到文中的的话来解释吗?
5、默读课文第二至第九段,思考前面的问题。
6、学生汇报,随机指导理解用心地闻。
突然,父亲站住了闻了又闻?(从上上下下、望了又望体会父亲仔细看、用心闻。)
我茫然地望着兀立的父亲。指导朗读,体会父亲静静地用心地闻、仔细地观察。
随机指导理解:茫然、凝神静气。(查字典、联系上下文)
再读句子,你仿佛看到了父亲是()地站在那。
7、一旁茫然的我,这时心里想什么?(哪有鸟?父亲怎么知道林子里有鸟?)请位父亲来回答。
8、指导读父亲说的话,体会父亲用心爱护鸟的感情以及父亲对鸟的熟悉。
9、父亲这么仔细观察、用心地闻鸟味,再次读文段,读到父亲的心里去,看看你还能体会到什么。(爱鸟――读第一段)
10、看来,父亲对于鸟来说真是个有心人,而喜欢树林和鸟的父亲对鸟的了解仅止于气味吗?――
11、默读课文第十一至十六自然段,思考:父亲对鸟还有哪些更深入的了解?(用读句子-读词语的方法找一找)
12、学生汇报学习结果,随机结合课件指导朗读。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想知道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是什么样的吗?――看课件。
理解群鸟齐鸣,指导朗读第十一段。
鸟最快活的时刻,是飞离树枝飞向天空的(指导指导朗读句子,体会快活,并用快活来说一句话。)
鸟儿歌唱着要飞上天空时,心里想的是什么?可是却不知它面临的危险――
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所以,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看,父亲知道鸟儿什么时候唱歌,也了解鸟儿最快活与最危险的时刻,父亲真了不起啊!这一切都源自于――读第一段中心句。
13、听了父亲的一番话,此时,我的心情如何?
1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我心情为什么沉重,也由衷地感到高兴。
15、小结:是啊,父亲不是猎人,即使是猎人也不会伤害小鸟,因为――(齐读第一段,即全文中心句)
四、总结全文。
1、读了这篇课文,令你最感动的是什么?(再次体会父亲对鸟的了解与喜爱。)
2、将题目的顿号换成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读一读。(爱)
3、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写作方面:先概括再具体的表达方法。
内容感悟: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鸟儿们常常欢歌笑语,喜欢自由飞翔,它们也有自己的欢喜忧愁,我们应该像文中的父亲一样,关爱鸟儿,让它们和我们一样快乐地生活。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拓展。
走进大自然,去看一看鸟是怎样飞的,听一听鸟的叫声,再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
板书设计: 父亲、树林和鸟(爱鸟)
看
鸟动
闻
鸟味
听
鸟歌
知
快活与危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学习兴趣
二年级小朋友年龄小,好动好奇好玩,他们的思维活跃,要求参与的愿望较高,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思维以形象、直观的方式为主,需要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与快乐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通过交往互动,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激发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所以,采用适用的激趣方法是一个关键,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觉得这以下这几种方法比较适用。
一、气氛激趣
创设轻松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采用巧妙的悬念,举一些贴切的事例,由易到难,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如,上语文三册中的《美丽的丹顶鹤》时,就先让学生从猜谜语入手,丹顶鹤到底美不美?学生的兴趣来了,注意力就集中。思维也就随着老师的引导拓展了。
二、故事激趣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可以营造教学情景,结合课文内容讲故事。如,上语文三册《梅兰芳学艺》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梅兰芳是男扮女装,先给学生讲讲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梅兰芳是如何刻苦学习京剧表演艺术的。在完成识字任务的同时,还要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学习一门艺术需要付出的努力。激励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学习梅兰芳的刻苦努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梅兰芳的其他故事,实现教材内容的外延,完成知识的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猜谜激趣
在指导学生写字时,让学生根据老师编的字谜猜一猜,
如(1)十八口(杏)
(2)口十八(呆)
(3)口中有十八(困)
如果小学生懂得一些编字谜的学习方法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字的结构自己进行编写,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编字谜。学生通过自己动脑联想,可以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同时很快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纷纷学着编:
(1)一只狗,真少有,头尾都有口(器)
(2)此木可以烧(柴)
(3)水大好发电(淹)
(4)禾苗的家(稼)
(5)在家玩火有祸(灾)
(6)山倒在火上(灵)
(7)手拿户口本(护)
四、竞赛激趣
学生年纪小,好胜心强,在课堂上安排一些竞赛活动,如:读书比赛、朗读比赛、写字比赛、背诵比赛等等。“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有时是小组比赛;有时是男女生比赛,对比赛优胜者及时鼓励表扬。这样,学生学习的竞头就会更足了,学习兴趣就会更浓。对于那些做得差的同学,首先肯定他们的优点和成绩,然后加以指正,指出他们不足的地方,表扬他们的胆识,然后让他们继续完成。让每个人都尝试到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当学生的知识一点点增长的时候,自信心也一步步增强了。
五、树立大语文观念
科学运用童话将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仍然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课文以一只普通的气球,捧出了一颗颗活泼的童心,折射出童年真挚的友谊。还可借助网络帮助学生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学会上网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力。
六、品读经典,明理践行
为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班里开展了“品读经典 明理践行”国学课观摩活动。在教学中以及自习时间等,组织学生学习《弟子规》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授课形式,将原本课文中比较深奥的、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道理浅显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细心的推敲,针对每一节课件步骤进行精心设计,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设定特有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从中明白了从小应该立下远大的理想,在学习中要端正学习态度,获取有益的学习方法,从而最终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的道理。在课后抓课文空白点设计有效作业。作业设计应立足于文本又突破文本,抓课文空白点,让语文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作业形态呈现出“教学做”合一的最佳境界。今后,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作业设计,将受到的启发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刘淼.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性[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67-72.
[2]张惠祥.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艺术[J].北京:语文教学,2011(9):24-34.
[3]杨九俊.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现场与艺术教学细接.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6):39-42.
二年级语文
刘熙伟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蒙、喃”等7个字。会写“并、夜”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能用“快活”等词说句子。
4、读写结合,扩展阅读,激发学生从小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从字里行间去感受“父亲”那份非同寻常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字词卡
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
课前三分钟:搜集有关鸟的图片和资料。
一、复习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词语朋友,这些词语朋友你们还认识吗?
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齐读第一自然段: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
说说知道了什么?(父亲爱鸟)
过渡:父亲是不是真的像作者说的那样爱鸟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父亲和鸟的故事吧。
二 品读课文,感悟情感
1.充分朗读。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2)开火车读课文。
2.自主合作,朗读感悟。体会父亲对鸟的热爱。(1)自读课文,思考一下问题:
A 从哪些地方可以知道父亲对鸟很了解? B 为什么说“我很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C 从哪可以看出“我”也爱鸟?(2)四人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发言。
(3)三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一人读作者旁白,一人读父亲的话,一人读“我”的话。体会“父亲”对鸟的爱和“我”的天真。三
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鸟儿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成员,它们也渴望自由的生活,害怕猎人的枪声,害怕狭小的笼子,让我们来听听小鸟的心声。
我是一只小小鸟
我住在一个美丽的地方,小草郁郁葱葱的,草丛里夹着一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小朋友们也来了,拿着风筝放到天空中和我一起玩耍,小河里的水清澈见底,闪闪发光。
对了,还有百灵鸟姐姐和鸽子妹妹也来了。每天早上一起练歌一起玩耍。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用树枝来做弹弓,想把我们灭亡。结果,妹妹一不小心被一颗铁珠打伤了翅膀,从此再也无法飞行。现在,人们因为乱砍伐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和各式各样的家具,害得我们无家可归。人们把污水排放在了河里,小鱼弟弟们也无法脱身,它们因为喝了不干净的水而慢慢死去。人们在水面上乱扔白色垃圾、烂菜叶,散发出一阵阵臭味。还没到夏天,蚊子就已经出场了。
现在,人们到处破坏环境。害得我们东奔西跑的重新找家园。
3、听完了小鸟的心声,你想对谁说些什么?用“我想对__说:_____”的句式说话。
4,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说说你的心里话。
5.小朋友们,父亲经常来树林,和这些可爱的小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听懂了鸟的话语,理解了小鸟的喜怒哀乐,他就是鸟儿的知心朋友。其实,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保护鸟类现在已经成了全人类的心声,让我们也为保护鸟类出一点力吧。让我们也像父亲一样知鸟、爱鸟、与自然界的小动物和谐相处,做他们的朋友吧!
四、课外作业:
用你擅长的方式制作一个爱护小鸟的公益广告。(绘画、写几句话等准备好了之后拿到班上交流。)
《父亲和鸟》教学反思
《父亲和鸟》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不同寻常的了解,体会到父亲对鸟超乎常人的热爱。阅读本文,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古老而真切的童话世界,让你领略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反复阅读,用心体味,一定会让人有一种深深的心灵感悟。结合课文内容的特点,我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形式深入地阅读课文,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体会父亲对鸟的了解和爱鸟之情以及我护鸟的心愿,激发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课时:读熟课文,学习生字。为第二课时做好铺垫。第二课时:读好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在这课时开始,让学生说说自己搜集的有关鸟的知识,学生们观看了几张鸟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复习上节课的词语,这样就顺利成章地巩固了对本课字词的认读记忆,同时也再现了对课文内容的体会和理解。为进入新的学习活动创造了条件。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体会父亲了解鸟爱鸟。
以“你能从课文中的那些地方体会到父亲对鸟的了解”为切入点让学生从文章的多方面、多角度感受到父亲对鸟的熟悉和了解,通过和站在父亲身旁的我的比较,比如父亲通过“望了又望”就知道了有不少鸟,通过“闻了又闻”就知道林子里还有鸟味,而我的感觉则是不知道有鸟,更不用说闻到鸟味了,“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通过这样的对比,进行多形式的朗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引领学生逐步感悟父亲对鸟的了解。又引导学生继续与文本对话,抓重点词句朗读,深入感受父亲的知鸟。
最后一段的学习也是一个重点,文中的小作者不仅高兴父亲是如此的了解鸟,更让他高兴的是“父亲不是猎人”,“如果父亲是猎人的话,会发生什么事情”,而课文学习到这里,基本达到了本课要完成的目标,孩子受到了父亲的感染,也激发了他们要爱护鸟类的思想感情。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是有发展潜力的人。而之所以没有表现出来,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出时间、空间和氛围去激励它。
【二年级语文《父亲和鸟》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语文教学反思,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5-27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习作教学设计06-09
二年级语文《初冬》教学设计06-16
二年级语文泉水教学设计09-15
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六》教学设计10-16
二年级语文乌鸦喝水教学设计06-03
二年级语文《春夜喜雨》教学设计06-17
二年级《语文活动10》教学设计07-21
二年级语文教学总结上册06-20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策划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