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检查小结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二年级数学检查小结(精选7篇)

二年级数学检查小结 篇1

(一) 发现数学语言

凡是接触过小学低段儿童教学的人都知道, 语文课 (或者其他学科) 的发言和数学课的发言的能力和水平并不是成正比例的.有一些学生, 也许语文课朗读需要的“声情并茂”他做不到, 可就是能够在数学课堂上大胆发言, 并且表述清晰、明了.也许, 这就是数学课堂语言表述的特别之处, 这些区别于普通意义上的“语言”, 前人把它们叫做“数学语言”.

(二) 什么是数学语言

1. 前人的研究成果

数学语言的特点:有许多人研究了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是针对学生进行的语言训练.数学语言具有科学性、简洁性、通用性的特点.

数学语言的大致构成:小学生的数学语言是一种文字和数学符号相结合的结构, 与日常语言有密切的关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又可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专有名词, 如三角形、四边形、算术中的加数等;第二类是表示计算过程的名词, 如乘、除等;第三类是有助于理解题意的一般词, 如比较、大于、小于等.

2. 个人心中的数学语言

在我看来, 数学语言是通过教师示范, 言传身教给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它需要运用数学领域的专用词汇, 包括名词 (如三角形等) 、动词 (如计算过程等) 、形容词 (有助于理解题意的, 如大、小等) , 能够把自己酝酿过的想法通过科学、简洁、通用的语言表达出来;包括表达思考的过程, 包括表达思考的结果或结论, 还包括提炼数学思考的经验.就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数学语言的功能来看, 其实就是信息的读取、信息的处理和思维的锻炼.

二、小学二年级数学语言能力培养的尝试

(一) 结合实际, 重视二年级数学学习资料中数学语言点的查找

我对我所教二年级的数学学习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 看看是否可以在其中找到数学语言渗透的契机.我整理了书本的一些教学点, 发现有30个左右的地方明确强调了对学生语言的要求.其中, 读取信息类的语言训练主要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兴趣, 引出接下来的学习内容, 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述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像后面两种类型的语言训练占到了绝大多数, 我将它们按照初步的功能分类为处理信息类的语言训练和提高思维类的语言训练.只有关注到课堂上语言点训练的落实, 才有可能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养成

(二) 从最简单的数学语言入手, 严谨地学习数学语言

在我看来, 数学语言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就是数学领域的专用词汇, 包括名词 (如三角形等) 、动词 (如计算过程等) 、形容词 (有助于理解题意的, 如大、小、重合、对称等) .当然, 这些都需要教师身体力行地做示范, 让学生在不同情景下学会选择合适的字、词进行数学语言表述.

下面是两个同一内容、不同引导方法的课.

《对称图形》片段A

欣赏对称图形.

师:什么叫对称图形呢?

生:两个图形拼起来的.

师:你们如何证明它们是一样的?

生:两个对折.

师:我们来验证是否对称 (教师自己动手折, 没有引出对称轴) .

《对称图形》片段B

欣赏对称图形.

师:你能说说什么叫对称图形吗?

生:两个图形拼起来的, 左右或者上下都一样的.

师:你们如何证明它们是一样的?

生:两个对折.

师:请再仔细看一看他的操作过程, 说说他是怎么做的?

生:要完全合牢, 没有多出来也没有少一点.

师:我们把这样对折刚刚好的叫做完全重合 (强调完全重合) , 中间的这条折痕就是对称轴.你们看, 它对折后……

生:完全重合.

师:它的折痕叫做……

生:对称轴.

师:请你选择上面的一个图, 动手做一做, 说一说.

……

这里截取了片段A和片段B, 这是同一个内容两个不同教师执教的课堂实录.课后的练习中, 对很明显的对称图形两个班级的反馈情况差不多, 但对于稍难的, 正确率相差甚多.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做对的人, 虽然看起来结果一样, 但对于为什么它是正确的, 掌握的程度大不相同.片段A的这个班说理不是很清楚, 但片段B的班级学生就可以从“哪条为对称轴, 对折后哪里没有完全重合”进行解释说理.这里的“对折”“完全重合”“对称轴”等就是最简单的数学语言表述.

看来,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语言能力, 教师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语言表述, 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否则, 潜移默化的就会养成学生的数学语言既不科学严谨, 又不简洁明了, 还晦涩难懂, 让人听了不知所以然.因此, 教师要示范,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科学、简洁、通用的数学语言.

我的复习心得:这些题目都很简单, 只要懂得做这些题目的方法, 这些题我就都会了.应用题要看仔细;竖式个、十、百、千、万要对齐;记住进退位.这次要复习的内容主要是计算, 对于这些题主要是看清进退位以及时间换算问题, 应用题要分清大小关系 (相差数) ;另外要分清求的是一倍数还是几倍数, 要把答案写完整.有小括号的运算里, 在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的, 先算小括号里的.在经过时间里,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就像上面这样, 都是老师说过的, 如果有小括号的运算、经过时间你却不是这样做的, 你就错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维理清楚, 并有时间给自己的数学语言进行准备, 让思维和语言同时发展, 把自己的经验、想法、过程表述清楚.这就是语言的数学区别于计算的数学的关键要点.当然, 需要的时候可以进行个别辅导.

这里为大家推荐心理学家的研究.

也许以上几点都是老师在课堂上或者通过学习单的方式增加训练点, 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其实, 我们还有其他的很多途径来帮助学生提高其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比如, 在检查作业的时候, 可以一边轻轻地说给同桌、爸妈或者自己听, 一边看这样思考的结果是否和原先的答案一致, 起到监控自己学习的作用.

三、数学语言训练目的对于二年级学生的意义

1.为发展而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才刚刚起步, 他 (她) 面前的是一条刚开始的路.数学语言的训练能帮助他们可持续发展, 包括情感的发展 (兴趣、自信心和意志力、态度和习惯) 、认识的发展 (自我概念、评估、反思和自我调控) 、思维的发展 (归纳、类比、猜测、论证) 和能力 (抽象化、概括化、推理的能力) 的发展.

也许, 你有这样的体会:现在的一、二年级学生不管你怎么教学, 他们的学业成绩不会相差太远;可是, 如果是经过了二、三年, 学习过数学语言训练的人就会比平时不注意数学语言训练的人更能把握知识的本质, 更能由此及彼.也就是说, 认知的投入的策略和水平不同, 将会延后呈现出来, 尽管目前的成绩是大致相同的.

2.为形成数学素养而学.数学素养这一概念是由文字素养推衍而来的.大量有关基本数学素养的研究文献表明数学素养是一个广泛的具有时代内涵的概念, 它包括逻辑思维、常规方法 (符号系统) 和数学应用三方面的基本内涵.

四、本次数学语言训练还存在的不足

时间问题是这次实验研究最大的不足之处.其一是数学语言的训练需要大量的时间, 需要在时间中慢慢磨炼.其二, 数学语言的训练效果是延后反馈的, 也需要时间来证明语言训练的真实功效.

知识领域的先导缺乏.数学语言的训练不是没有人做过, 但在我看来, 不是纯理论的 (如前面所说的“前人研究过的”) , 就是太片面.有的一线老师就记录了几个语言训练要注意的地方, 如教师要做好榜样、要多给学生鼓励等等, 没有一个能够既联系理论又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

摘要:在我看来, 数学语言是通过教师示范, 言传身教给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它需要运用数学领域的一些专用词汇, 包括名词 (如三角形等) 、动词 (如计算过程等) 、形容词 (有助于理解题意的, 如大、小等) , 还包括让学生把自己酝酿过的想法通过科学、简洁、通用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有思考过程的表达, 有思考结果或结论的表达, 还有提炼数学思考经验的表达.

二年级数学自测题 篇2

1. 7+7+7+7=28相同加数是(),加数的个数是(),写成乘法算式是()。

2. 36×=4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3.将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

( )二十一 四八( )

( )三十六 二七( )

4.在○里填上“<”“>”或“=”。

5×○7 4+4○4× 6×○7×0×○0×

5.读一句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

三五十五( )( )

6.读一句口诀,写两个除法算式。

五八四十( )( )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126€祝ā?)=12

( )×=3( )×=24

二、我来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个长方体,每次最多能看到( )个面。

①1 ② 2③ 3 ④ 4

2.要取1元钱,正确的取法是()。

①两张5角 ②5张两角

③ 10张1角 ④一张1元

3.一家人到龙湖公园玩,公园门口的牌子如图:

这一家人共花了25元,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一家两个大人,一个小孩。

②这一家两个小孩,一个大人。

③这一家三个大人。

④这一家三个小孩。

三、我会算

1.直接写得数。

4×=9×=5×= 12×= 9×=

3+7 =5×=7×= 16×=24×=

72×=35-7=30×=24×=7×=

48×=3×= 12×=9×= 14×=

2.计算。

3×+7=7×+3=

4×-12= 9+2×=

四、我来解决问题

1.二(3)班同学分4组比赛跳绳,每组8人,一共有多少人?

2.有18名学生去野营,每个帐篷住5人,4个帐篷能住下吗?

3.操场上有17人在拍球,扔沙袋的比拍球的少8人,扔沙袋的有多少人?

4.杨公小学栽了2行树,一行9棵,另一行8棵。一共栽了多少棵?

5.有25块橡皮,每5块装1盒,这些橡皮一共可以装多少盒,?

6.每只小蚂蚁每次只能运3粒大米,多少只蚂蚁可以一次运完24粒大米?

《二年级数学自测题》参考答案:

一、1. 7,4 , 7€?=28或4€?=28。2. 36,9 , 4。

3.三七, 三十二, 四九, 十四 。4.>、﹤、=、=。

5. 5€?=15,3€?=15 。6. 40€鳎担剑福?40€?8=5。

7. 3 , 2 , 9,4 , 4 。

二、1.③ 。 2.①②③④ 。 3.①。

三、1.24,36,15,4,18,10 , 25,21,4 ,6 ,

8 , 28,5 , 8 , 63,,6,3 , 6,54,7。

2.16,52,16 , 25。

四、1. 32人。 2.能住下。 3. 9人 。 4. 17棵。5. 5盒 。

6. 8只。

《智题需巧答》参考答案:⒈5只。⒉因为两车相遇在同一个地点,所以它们离武汉的距离是相等的。⒊7辆。⒋2人(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背靠背站着)。⒌18人。

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小结 篇3

二(2)班42人教师:

本次数学试题紧密联系课本基础知识而比课本知识深入了一层,而且试题贴近实际生活,尤其是最后两道大题,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较好。但是其中一道题还是有难度,所以平均分偏低。同时,本次试题灵活性特强,这也正是适应了当前教育、教学的要求。回顾这半学期的教学工作,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把教学过程当成是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创设各种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起和求知欲,让学生把学习教育看成一件快乐的事,通过学习懂得了许多生活中的知识和道理,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激活了学生的学好数学的思想。

二、引导学生灵活掌握课本知识,不生搬硬套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只要有道理,却予以肯定。摒除答案的唯一性,这样学生掌握知识也就更灵活,应用起来也就更自如。

三、多练习、多巩固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的快,忘的快,这是他们的优点,也是缺点,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新知识的教学中,课上少说

多做,及时辅导,课下多练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讲解新课的过程中,不忘对旧知识的巩固,这样一边学新的,一边巩固旧知,让孩子们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掌握适应就更牢固。通过这次考试,我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针对不足制定了一些改进措施。

四、改进措施

1、在今后教学中要加强书写训练,严格指导,严格监控,让每个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认真思考,仔细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2、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让学生养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习惯;不要教教材,不要死学书本知识、不能只帮助学生完成书上习题;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3、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4、加强基础,强化习惯。重视数学基础,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是学好数学的法宝。如:口算、速算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解决这些问题不定时地进行检测、评估、矫正。同时注意学生学习

习惯的养成教育。

黑林小学二年级数学课改小结 篇4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改实验小结杨雪

自二00六学年起,我担任二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本学年,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 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如在教学《认识角》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不断提出与新内容有关的情景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二..促进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

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呈现出“乐、实、活、新”的教学情境。例如:找规律;动物拼图;我当收银员等活动,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解放了学生的眼睛、嘴巴和手,创造了让学生操作、实验的机会;独立思考的机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始终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2.树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观念

首先,“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新授课,练习课更加讲究方法。新授课中,我们可以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象朋友一样讨论教学内容,走进小朋友的心里,使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和压力,使“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在练习

课上,利用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完成练习。可以请小朋友当小老师来判断其他同学的答案是否正确;或者通过比赛形式来完成。对于胜出的小组给予红花或星星等作为奖品,这样促进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我在教学“线段”的认识时,如果为了背出线段是什么,画一画线段,那不是难事。但线段的教学,更重要是结合情境,感受线段,理解它的意义,使学生看得着、摸得到、用得上,培养学生得空间观念、观察想像力和探索问题得能力。所以,从一开始用消防员滑铁管引入,到最后小明从家到学校得线路结束,整个课自始至终,由近到远都与生活实际、情境问题密切地结合,使学生一次次、一层层地认识线段以及与线段有关地简单问题。

三.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2..巧妙渗透环保教育,关心环保。

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一些应用题,如书本第67页的试一试:“拿一张纸,对折再对折,折出一个直角”在完成书本知识的教育外,还应该教育学生折完后的纸千万不能乱丢,应养成讲卫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知道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培养。

三.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 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认识方向”的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自己所在地方的”四面八方”分别有哪些物体,加深对方向的理解。在举行这个活动的时候,同学自己比较,互相看,多让他们参加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结合基础知识,加强各种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重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例如: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所比较的数的位数是不同的还是相同的,再根据位数的多少或最高位上的数的大小来判断所比较的数的大小。教学数的读、写法时,在举几个例子之后,引导学生总结读、写数的法则,这个过程本身体现了归纳推理。

二年级数学检查小结 篇5

三年级语文半期检测成绩

质量分析及小结

质量分析:

总 人 数:28

参考人数:28及 格 率:51%

及格人数:20红分人数:13

总分:2839红 分 率:25%

平均 分:55.67质 量 分:43.89

小结:本次语文期中检测题型,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日常生活、情感意向,重视基础性、灵活性、综合性、多元性、课内外的适度延伸,正确引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总体情况上看,题量适当,试题题型丰富,覆盖面比较广,有一定难度。本次检测从整体考试情况看,依然还是往常的排分分布,好的还是好,差的还是老样,中分率很少,也就是说,全部总体呈现两极分化。现对我们班学生作一个评价及分析:

优生评价:认真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专心听讲,回答问题积极,敢于展开自己思维发挥想象,有一种不懂就问的学习态度。

学困生评价:

1、特差:作业马虎,常有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上课总是东张西望,根本就没有回答问题意识,也不会谦虚的说自己懂还是不懂,最后一问三不知。

2、较差: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回答问题总显得很腼腆,不懂也不问。

优生分析:

1、基础好;

2、非常活跃

3、家长辅导充足;

4、自觉性较好;

5、做题认真。

差生分析:

1、主要是基础差;

2、胆子小,不是很开朗;

3、家长辅导不够;

4、自觉性差。

现对该检测谈谈观点及今后目标:

观点:

1、学生对知识点还不是很十分掌握,在做题过程中总还是马虎,虽然一次次提醒学生们一定要细心,可是最后还无法避免那种想象的发生。

2、作文对于刚学写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学生的表达不清楚、不具体,语言不通畅,词汇不丰富语病较多,作文材料老套、雷同,语言贫淡、乏味。写作这方面比较欠缺

3、老师的辅导练习不够,从而导致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混淆。(这主要是对部分差生)

今后目标:

1、采取优帮差的措施,引导学生们学习。

2、让各组组长加强管理,使其承担小老师的职责。

3、让科代表在星期一和星期三早读时间带领全班学生背、读老师所抄给学生们的知识。

4、对学生们的不足知识点加强巩固,也便达到同步学习的目的。

5、后半期加强让学生多做试卷和家庭作业题,多训练学生做各类

题型的能力。

6、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平时的学习习惯,做事情在讲究效率的同时一定要做到认真仔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7、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八学生多注重对文本的感悟。平时上课要对每一篇文章都详加分析,把对文本的落实,落实到字词积累上去。

二年级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篇6

一、结合生活, 从实际中引入概念

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 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概念是一个有效的概念教学途径。例如,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 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生并不陌生, 他们在一年级的《认识物体和图形》中就直观地认识了这两种图形的形状;在《图形与拼组》这一单元中, 他们通过操作活动, 也掌握了所学的平面图形的特征,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他们的特征。基于学生已经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我在上课前就准备了若干根长短不一的小棒。这些小棒有四种颜色, 分别是红、黄、蓝和绿。在上课时, 我问学生, 如果要围一个长方形, 可以怎样选取小棒。如果想好了, 就动手摆出来。每位同学都可以向小组长拿小棒, 但每人只能拿一次, 并要能将拿到的小棒在卡纸上围出一个长方形。我让摆出长方形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拿小棒的。有的学生说拿了2根红小棒, 2根绿小棒, 也有的说拿了2根红小棒, 2根黄小棒。我接着问其他没有拼出长方形的学生:“你们有没有发现他们是怎样选择小棒的呀?”“2根2根一起选的。”我让学生把摆好的长方形给大伙看看, 并说说是怎么围的。学生说只要上下摆2根一样长的, 左右再摆2根一样长的就可以了。他们还说“一样长的小棒总是面对面摆放的。面对面的边, 我们叫长方形的对边。”我因势利导:“那长方形的对边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很容易就概括出了对边相等。“那如果要摆正方形, 你们会怎么选小棒呢?”学生很快就会得出了答案。由此可见, 利用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或实例来进行概念教学, 可以使他们获得感性认识, 并为概念的引入奠定基础。

二、利用直观教学, 补充并深化概念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有限, 教材没有对大部分概念给出准确的定义。然而, 概念的定义对于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又是非常重要的。于是, 这就给我们的教学留下了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当难以给学生讲述概念的定义时, 我们不妨尝试着利用直观具体的形象, 帮助学生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 在讲解认识“时分”时, 我先请学生认真观察钟面, 并询问他们有哪些发现。观察之后, 有的学生说钟面上有12个大格, 每一大格里有5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也有的学生说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走3个小格是3分钟;还有的学生说秒针走一格就是一秒……我接着询问:“分针从12回到12, 走一圈是多少分钟?”学生回答说“60分。”我又问:“分针走一圈用了60分钟, 那分针走的时候, 时针走不走呢?如果走, 它又是怎么运动的呢?”在提出这个问题后, 我让学生动手拨一拨。学生观察到分针走一圈是60分, 同时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所以1小时=60分。在教学中, 我们要加强演示和操作, 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拨一拨等方式来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三、化抽象为具体, 强化概念

教学中的很多数量关系都会从具体的生活中得到体现。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 运用恰当的方式将具体的生活与抽象概念学习联系起来, 把抽象的内容转变成具体的生活知识, 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强化抽象概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数学概念。

在第七单元田园小卫士的混合运算中, 有这么一个结论: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的结果, 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例如:一共有900本书, 一班借了318本, 二班借了472本, 还剩下多少本?一种计算方法是900-318-482=100 (本) 。学生学了小括号之后, 也会这样列式计算:900- (318+482) =100 (本) 。第二种计算方法比第一种方法要简便得多。我又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10个苹果, 第一天吃了2个, 第二天吃了3个, 还剩下多少个?10-2-3=5 (个) 或10- (2+3) =5 (个) 都是正确的解答方法。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仔细观察这两组算式, 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后, 说:“一个数减一个数再减一个数和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是一样的。”虽然学生说得不是很严谨, 但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了。在此基础上, 我再趁机渗透简便算法。这种借助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来开展概念教学的方式, 能够把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些。

四、抓住本质, 讲清概念

数学是严谨的, 数学概念更是严谨的。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关键在于揭示和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讲解概念时抓住关键, 就能使学生明确概念的本质属性和意义。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 有这样一个结论:余数一定比除数小。我在教学中强调了这个结论, 我出了这样一道判断题: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 余数不大于除数。不少学生都认为这个表述是正确的。我引导他们说:“不大于包括小于和等于, 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但学生似乎很难理解不大于的概念。于是, 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把35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 平均每人能分几个, 还剩几个?学生很快就列出了算式:35÷6=5 (个) ……5 (个) 。我接着问:“如果有36个苹果呢?”“36÷6=6 (个) 。”“如果我写为36÷6=5 (个) ……6 (个) 对吗?”“不对。”“为什么呢?”“剩下的6个苹果还可以每人分一个, 应该每个小朋友分6个苹果, 所以不对。”这样一来, 学生就明白了余数不能和除数相等的意思, 明白了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五、类比迁移, 引入新概念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 各部分的知识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新知识都是旧知识的引申与发展。教师要善于把握知识间的联系,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创设迁移条件和情境, 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开拓思维, 使学生掌握新知。如在正方形概念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先复习长方形的性质: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边相等。然后再启发学生思考:如果长方形的四边都相等, 会得出一个怎样的图形呢?最后再引出新概念。

六、巧思妙想, 牢记概念

学会数学概念并不难, 难的是如何牢记并运用概念。其实只要能从概念中找到乐趣, 再运用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 灵活地掌控概念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例如, 学习了长度单位后, 单位换算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此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填一填:

“仔细观察, 你们有什么发现呀?”学生交流后会说:“想好了进率, 把大单位化成小的单位时, 就在数字后面加0;把小单位化成大单位时, 就去掉数字后面的0。”对学生而言, 这是最好的发现, 也是最好的记忆方法。

七、灵活运用, 深化概念

概念的运用是对概念的巩固和深化, 而概念运用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在教学完长度单位后, 学生都知道了1毫米大约是1分钱硬币的厚度;1厘米大约是自己一截拇指的宽度;1米约是我们教室两块地砖的长度……对学生来说,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来填空是个难点, 但如果有了这样的参照, 他们做题时就会三思, 提高准确性。如, 有这么一道题:黄河全长5464 () 。有的学生填“米”, 有的学生填“千米”, 学生间有了争议。这是, 小晟伟站起来了说:“老师说了, 从胜利桥到学校大约是1千米, 黄河跨越好几个省份, 肯定不能填米, 只能填千米。”这个回答多好呀!

八、加强复习, 系统概念

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概念, 非一朝一夕之功, 需要多次反复, 不断地巩固与深化, 逐步将其形成系统。由于概念是互相联系的,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概念后, 我们应该进一步提示概念之间的联系, 帮助学生有条理地、系统地掌握这些概念。对于易混淆的概念, 首先要抓住意义方面的比较, 再对易混概念进行分析, 这样学生就能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

二年级数学教学方法体验 篇7

一、力求以情感人,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就像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相声艺术一样,很多人之所以爱听相声,是因为相声能逗大家乐,使人们在乐的氛围中得到娱乐和某项启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也能巧妙地融入相声中“逗”的艺术。比如:我们教学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做题,我让成绩好的学生曾祥辉和成绩差的学生谭显彪分别做:2+10=12|、3+7=10、4+9=13、6+8=14等等,他们各自的答案均不一样。课堂上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让二年级学生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好数学,寓教于乐,使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生活中出处充满小学数学的趣味

在这里我在上课时准备了一些数学故事,希望孩子能在快乐中了解数学,爱上数小学生数学故事:数字灯谜游艺晚会常有猜谜项目。传统形式是张灯结彩,在张灯的下面悬挂一张彩色纸条,写着一条谜语,叫做灯谜。随着猜谜活动的普及,可以在活动室或教室里拉几排铅丝,每根铅丝上并排挂着若干条谜语,猜中了有一点糖果或书签之类的小纪念品,玩得很开心。1比如:人有我大,天没有我大。(打一字)打一字”就是请你猜一个字。“人有我大”,可以理解成人有了它就变大了;“天有我大”,理解成天没有它也变大了。可见这个字是“一”,因为“人”字拦腰有一横变成“大”字,“天”字没有了头顶上一横也变成“大”字。

三、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有趣的问题,以趣味来启动他们的思考之门

二年级学生的求知欲不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往往受兴趣爱好的支配,对感兴趣的事物,他们愿意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将一些抽象的问题放在一个具体的情况提出来,是能大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的。比如:教学二年级的位置这一知识点,我们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孩子放学回家,妈妈问他的座位在哪里?这样问题就不再枯燥、抽象、学生的思维就有了一个着陆点,就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四、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二年级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除了教他们识数外,还要让他们用方法去解答与数有关系的问题,并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让学生课内外感怀愉悦,各抒己见,提高学习效力,数学科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外,千万不要忽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些教师认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是语文课的专利,其实,多一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高见,除了会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外,还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知的热情,同时消除学生学习紧张的情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牢牢掌握数学知识。

五、动手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体验是相当重要的,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且一年能的学生愿意动手、游戏是他们的天性,如果能将游戏融于教学之中,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能有这样的题目:一队学生,某个同学的前面站了几个人后,后面还有几个人?学生往往犯一个错误:用总数来减去前面的同学而忽略了他自己,这时候,让几个同学自己来站队,自己来发现其中的问题,效果就相当好。不过,首先是他们愿意这样做,而且能让他们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把自己也要减除这个道理。又如:借位减法的口算,单凭老师在黑板演示,学生很难理解,如果让他们自己用小棒来摆,他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再拿出一组(十根)小棒来演算。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把抽象的问题转变为具体化了,理解和接受起来也容易多了,而且还能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的锻炼,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目的。看起来这只是简单的摆摆小棒而也,但是在教学中却起到了开发和培养学生智力和能力作用。

总之,教师教学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从而使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学数学时,在愉快的学习中发现、探索,在愉快的实践中体验、感悟!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时,如何才能有效地提升课堂品质,不仅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从而既能提高数学质量,又达到了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构建高效课堂,达到令人满意的数学教学目的。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快乐是生活的主题,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体会学习的快乐,因此,教学中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习而言无疑是件事半功倍的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循序渐进的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教学工作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用愉快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保持对数学学习的深厚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上一篇:加油站客户经理竞聘稿下一篇:我国汽车美容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