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化学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总结化学(精选8篇)

工作总结化学 篇1

2011年1月至今

依照学院党委相关要求,化学与化学工程系学生党支部正式成立于 2011年5月,按专业分为第一、第二学生党支部,每个党支部下设支部书记一名,纪检委员、组织委员、统战委员和宣传委员各一名。自学生党支部成立以来,在院党委、系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带领学生党员以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着学院和化学与化学工程系工作中心,勤奋工作,积极进取。在党支部全体党员同志的鼎力合作和支持下,我系学生党支部全体成员团结协作、奋发向上,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党务工作。现将我系学生党支部近一年来的工作做如下总结,请各级领导和同志批评指正。

一、本学年支部计划内的各项活动基本按原计划顺利完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一年来的支部活动,使我系学生党支部成员更加团结,同时拉近了新老党员的关系,新党员在老党员的带领下更加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大大增强了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

二、顺利完成了化学与化学工程系新党员的扩充。本学年我系学生党支部在原有正式党员18名的基础上,又有16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支部发展35名新党员,相关

工作有序进行,分别于3月份和6月份,党支部组织召开了两次接受预备党员暨预备党员转正大会。目前,我系学生第一、二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34名,预备党员71名。通过学生支部组织理论学习等交流活动,让新党员熟悉了我系学生支部工作情况。

三、在组织建设方面,每个学生党员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加强党风廉正建设,注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教育。

支部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宁缺毋滥”的原则,稳妥的做好发展工作。我支部发展的学生党员,在团委推优活动中得票均位于各团支部前列。他们当中有表现突出的班级干部,有品学兼优的学生骨干,无论是在班级的学习生活中,还是在校内外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党员均发挥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受到了我系师生的一致好评。

四、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促进学生工作有效开展。

1、提高素质、树立典型,扩大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影响。

我支部定时的安排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组织党员及预备党员集体进行教育学习,如:今年5月底,我支部组织了为期一星期的入党积极分子的党课培训,参加本次培训的人员共有100名,有资格参加党课结业考试的有100人,最终全体人员顺利通过党课培训,本次培训主要针对的是09、10级的同学,在参与培训数量限制的前提下,党课培训的质量尤为重要,每节课我们都做到严格考勤,3次缺勤者视为放

弃,最终采取闭卷考核的形式留下合格者,为下一步党员发展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今年11月7日,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召开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全会听取了《全会会议公报》并就大会主题“文化”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会后,所有党员又书写并上交了学习心得。

学生党员不仅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也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为其他同学做出榜样。要求学生党员首先自己要认真的学习党性知识和党组织的组织关系以及如何在组织上从一名普通的学生跃变成一名光荣的学生党员的具体步骤。把党员中的先进人物和突出事迹通过宣传栏或者放映视频(《杨善洲》等)的形式让学生党员进行学习发扬,树立党员的典型,从而激发同学们的积极进取的学习动力,扩大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影响。

2、开展活动,加强交流,提高普通学生对党的认识。以团员活动,带动党员活动,通过党员、团员之间的交流使同学们知道团员是党的先进后盾。今年6月底,全系上下喜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为此,我们开展了系内班级红歌赛的活动,全体党员及预备党员全部积极参加,并响应学院号召,择优选拔部分党员参加全院大型红歌赛,并取得佳绩。

加强学风建设,使同学们都能遵守校规校纪,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严格要求自己,提高了普通学生对党的认识。这些都是我们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最好的体现。

3、加强建设,扩大队伍,学生党员带动发展对象和积极分子共同进步。

学生党员以实践主题为出发点,以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为目标,以校园岗位为平台,在实践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务求实效,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并将自己对党的认识与入党发展对象和积极分子共勉。

五、在加强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实行发展党员联系人制度,支部安排支委成员和支部党员联系各班班委会,团支部,通过开展民主评议公选,吸收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干部做表率,切实做到尽职尽责。密切党群关系,团结带领大家积极、主动、开拓性的开展工作。对党员队伍中的优秀进行表彰,对支部建设中的不足进行研究,制定措施。

六、注重文件建档。注重建立健全申请、入党介绍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名册及有关文书档案的归档工作。注重对各项活动的开展进行及时的报道。第一手材料积累和保存的较为完整。

我系学生党支部还是一个年轻的集体,全体党员还应不断学习政治理论知识,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修养,不断丰富经验。如何切合大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富有现实意义、形式多样的支部活动,使组织生活达到教育性、知识性共存,是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化学与化学工程系学生党支部

工作总结化学 篇2

1. 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地选择在定襄县受录乡于家庄村, 此区为当地谷子优质产区。试验品种为杂交谷子张杂谷10号, 此品种由于导入了抗除草剂拿扑净基因, 使生产上化学除草和化学间苗成为可能, 普通谷子品种为晋谷21号。张杂谷10号品种常规播量为1 000 g/0.067 hm2, 发芽率为28%, 试验设A、B、C 3个处理, 每种处理重复3次, 每小区面积15 m2。A、B、C 3种处理的具体内容:A处理每0.067 hm2杂交谷子播量为1 000 g, 有效谷子粒数为90 320粒。B处理每0.067 hm2谷子播量为杂交谷子500 g、普通谷子500 g, 每0.067 hm2有效杂交谷子粒数为45 160粒。C处理每0.067 hm2谷子播量为杂交谷子300 g、普通谷子700 g, 每0.067 hm2有效杂交谷子粒数为27 090粒。

4叶期—5叶期时, 每0.067 hm2喷质量分数20%的拿扑净乳油100 mg, 达到化学杀死普通谷子和禾本科杂草的目的。试验田播期为5月13日, 出苗期为5月21日, 6月12日喷拿扑净除草剂, 7月2日田间调查化学间苗后的小区苗数。

万株/0.067 hm2

2. 试验结果

6 月12日与7月2日田间喷除草剂前后, 田间谷子出苗数量调查数据见表1、表2。

3. 结果分析及结论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 (1) 喷拿扑净可以达到化学间苗的作用。 (2) 杂交谷子有效粒的田间保苗率可以达到75%左右。 (3) 普通谷子与杂交谷子混种可以提高谷种的顶土能力。 (4) 田间土壤含水量不足、土壤比较黏重或者田间苗期虫害较多, 影响正常出苗的情况下, 采用正常播量的1/3, 混普通谷种2/3下种, 可以达到化学间苗的效果。 (5) 如果田间土壤含水率高, 土壤密度低, 田间苗期病虫害比较少的情况下 (如2012年试验田情况) , 杂交谷子的数量可进一步降低, 如正常播量的1/4, 混合3/4普通谷种, 按保苗率70%计算, 仍可达到杂交谷子最高产时的保苗密度, 即1万株/0.067 hm2左右。

初中化学教学经验总结 篇3

关键词:化学教学;学习方法;主体;探究;创新

我是第二次教初中化学,各方面经验还有很多不足,这是我对自己以前的教学进行的一些反思。

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上,促使学生超前思维,形成向教师(包括课本)“挑战”的态势,把教师的“授”让给学生“讲”,教师来评,使学生在思维运动中训练思维,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激活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者,教师的角色意识要进一步转变。

二、培養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必须探究教学方法,以课本上的化学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按照课程内容的要求,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教师通过实验创设学习情境,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验过程中动手动脑,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体验探究的乐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而化学更是一门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科学。人的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化学,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可看成是人们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化学史。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可用如下形式进行课外化学实验活动:一是组织实验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研究实验教学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撰写小论文、编辑实验资料等;二是开展化学游戏,寓实验于娱乐之中,定期举办化学晚会,开展化学游戏活动,通过科学性与趣味性、知识性与娱乐性的完美统一以适合中学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巧,培养创新能力。

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要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妙,形成持续的化学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世平.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中旬,2010.

工作总结化学 篇4

──宜昌市九年级化学课程改革第一阶段实验工作总结 宜昌市地处鄂西山区,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正在这里兴建。宜昌市辖五县三市六区一场,其中8个山区县市,2个少数民族县,4个革命老区县,3个库区县;人口418万,经济文化、生产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由于三峡大坝的兴建,改革开放的加快,我市经济发展出现了良好的机遇,宜昌市的教育得到很大的发展。终因基础较差,我市总体水平仍居湖北省中等水平。

三峡大坝让宜昌第二次腾飞,“课改”则给宜昌腾飞插上翅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志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进入了实质性阶段。目前,宜昌市城区所有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各科以及初中二年级的物理、初中三年级化学等学科进入“课改”,共四万多名学生参与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之中。宜昌教育也以此为契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变革师生教与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不断推进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通过近大半年的实施,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有了较大的转变,师生关系得到改善,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探究式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就化学“课改”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改”催变革 愿作报春梅 新世纪之初,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推进,她如春风吹绿了宜昌,吹进了校园,吹进了课堂。同其它课程一样,化学课也提前感受到春风的温暖,唤发出生命的活力。我市化学为什么要提前进入“课改”呢?这实际上是我们多年进行教改与考改发展催化的结果。80年代的“启发-讨论教法”研究:一开始就是以“探究-讨论”教法提出来的,到98年为止,(其间还经历了90年开始义务教育教材试验,受益匪浅。)经历了实验鉴定、扩展验证、系统深化的过程。其实验告诉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和改进学生的学。尔后开始了化学“学习策略”的研究。2000年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结合“化学学习策略”研究总结出的、其关键性策略是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对宜昌的初中化学教育和教研提出新的课题──开展“探究性学习”研究。以35所学校为样本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系统实验。“探究性学习”研究迫切需要有探究性的教材,而新课程恰恰倡导“科学探究”,新编的教科书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良好学材,这是一。二是从2000年起加大中考命题改革的力度,在中考试题中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强调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努力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逐渐加大开放与创新题的份量,加大自主选择性,淡化区分,真正把试场变成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通过试题导向,引导师生注重实践,联系生活,培养开拓创新的能力。教学改革和中考改革的深入,迫切要求我们进行较彻底的变革。此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它似启明星,为我们“课改”前进指明了方向;似及时雨,为“课改”发展送来了雨露;是机遇,为“课改”深化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也有风险,我们“愿作报春梅”。同时我市“课改”也为这次化学“课改”进行了思想和人力资源上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于2002年3月经领导批准决定化学提前进入“课改”。

为了顺利进行“课改”,我们大致作了以下几项具体准备。1.学用新理念。即提前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开展化学教研工作。2001年和2002年春分别召开了“探究性学习”课题研讨会中,宣讲、辅导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学习与领会,并将它作为评价教学与课题研究论文的依据。

2.组建专家组。即建立“课改”的骨干队伍。从“课改”的实际需要出发,成立了“宜昌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九年级化学专家组”,由部分县市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共10人组成,其中有2名高中教师。2003年3月召开大会,隆重颁发市“课改”专家聘书,给他们交目标、分任务、压担子、搭台子,落实待遇并加强管理,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这是“课改”顺利起步的重要措施之一。

3.慎选教科书。“一个标准、多种教材’”,是“课改”的特点之—。它使我们可以选择教科书了。如何选择符合本地实际又体现“课改”理念的教科书是“课改”准备阶段的重要环节,对今后的“课改”实验关系极大。我市化学“课改”专家组经多次比较、多方论证,反复征求高中、家长及专家的意见后,认为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的各种化学教科书都符合“课标”要求,均可作为教学用书。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化学教科书,图文并茂、提供了丰富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素材,既继承原化学教材的优点,又突出体现了“课改”新理念,其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便于学生学习探索和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人教社集多年编写教科书的经验,其教科书更符合师生思维特点和实际,有利于学生学,更有利于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上,这就保证了我们“走进新课程“起步能成功。因此最终选定人教版为宜昌市化学“课改”实验的教科书。期中和期末我们进行两次学生调查情况表明,人教版化学教科书深受师生喜爱。[请参阅《宜昌市实验教材(人教版)教学问卷调查分析》等文]

二、树立新理念,走进新化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键在于转变观念。“课改”中蕴涵着丰富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把它变成大家具体的教学操作行为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只有认真学习、自觉积极地投身到这场课程改革之中,才能逐步扭转长期以来形成的带有“应试”痕迹的陈旧观念和行为。为此我们努力构建学习型团体,加强学习,用先进的理念武装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除了组织学习“走进新课程”等多种“课改”理论书籍、观摩光盘上的专家报告外,还采取多种方式来洗脑,帮助树立新的教育理念。1.营造“课改”氛围。为了创设“课改”的浓厚氛围,使“课改”得到教师的重视和社会的理解,采取了多种形式大造舆论。2002年4月下旬召开了全市初中教师会,由市政府和市教育局领导作“课改”动员,并在地方电视、报纸上进行重磅宣传;2002年8月中旬,请来余文森、郭元祥、朱明光等教育部和人教社专家对全体初中教师培训。这些大规模的培训活动,对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较快地进入课程改革的角色、形成浓厚的“课改”氛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依靠课改专家。“课改”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只有依靠课改专家分层次带头,才能实现。因此先培训他们很有必要,采取“先学习、先研究”的方式,以达到“能示范、能指导”的要求。给他们配发学习用书,让其先学习。6月选派他们外出考察,到国家首批“课改”试验区大连、青岛去见习取经。7月组织他们赴江西省宜春市参加由人教社专家讲学的新教材培训,赴桂林参加由化学课标研制组长讲学的新课程标准培训先行转变观念。8月让他们先研究思考,再写成讲稿,在全员培训时宣讲。9月开学后,将他们分到四片担任责任指导,随时与教师研究,还承担课题的研究任务。事实表明,他们创造性劳动推进了化学“课改”。

3.全员集中培训。暑期(2002年8月中旬)对城区所有初中化学老师进行了新课程培训。请化学课标研制组组长王祖浩教授来宜昌讲课程标准;请人教社专家、新教材主编王晶编审、李文鼎编审来宜宣讲新教材的特点和编写意图,并进行交互式研讨。培训期间,市化学课改专家组成员对化学教科书上册中各个单元进行了教材分析,两位专家成员上了研究课。

4.聆听专家指导。2002年10月底,人教社专家、编审、新教材副主编何少华教授,新教材责任编辑乔国才老师来宜调研。他们风尘仆仆,一下飞机就给城区初中化学教师,就新教材中的“科学探究”问题做了专场报告。第二天,他们分赴四中、五中、六中、七中、九中、十一中、十六中听了七节研究课;同时组织了学生的问卷调查,召开了全体教师座谈会,还在五中、六中与学生进行了座谈。城区课改专家组成员都以展示课的形式,向人教社专家进行了汇报。

11月中旬,省化学教研员、特级教师夏正盛率省课改考察组的三位专家来宜了解化学课程改革进展情况,在六中、十中、点军三中听了三位教师上的研究课,还给城区初中化学老师就课改理念与实践作了现场指导。

通过聆听专家讲学,与专家面对面的请教、研讨,极大地提高了认识,帮助我们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有力地推进了化学课程改革在我市的实施。

5.开展研培活动。

疾风暴雨式的短期集中培训对营造氛围、激励参与、解决认识问题是很有必要的。随着“课改”的进行,所产生的更新知识、扩展视野的要求日益突出,其培训层次要求不断提高。我们一是动员骨干参加“研究生班”的学习,进行在岗深造。二是将培训与常规教研活动结合起来。课改半年来,定期开展研培活动,在培训中进行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达到培训目的。我们两周开展一次的研培活动(活动安排参见:宜昌市2002 年九年级化学教科研活动日程)。每次活动半天全员参加,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如:①10月25日在十六中其活动主题是:“实验改进研究”,各校进行现场实验汇演交流。②1月10日在桥边中学活动,主题是“反思总结,展示代表作”,每个学校反思总结汇报学期情况,展示老师的代表作。每次活动以研究课、专人演讲、沙龙式研讨方式进行,重交流碰撞,不强求统一。对一些重大问题,大多无固定说法。让老师们进一步思考与探究。

每次研培活动还建立了教师个人档案,活动中教师填写一张表进行交互式讨论的准备,然后再去点评研究课或提出问题或介绍保改中得失、谈自己的困惑、变化与收获,结束时上交存档。教研员则对工作进行小结和布置。这种扎实的研培活动,对化学教师投入课改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激发新思维,创快乐课堂

使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进行课程改革,才短短的8个月,就已经显露出它的优势:家长感受到孩子对化学亲近了;教师感到课堂更活跃;学生觉得学习化学更有趣味了。九中学生说:“新生活,新化学,化学课本教会我。”五中学生说:“化学化学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8个月来,我们解放思维,大胆创新,努力创设快乐的化学课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努力:

1.共享智慧果。即强化集体备课。两周一次的全市研培活动,由主讲教师充分准备,再与市课改专家组的同志讨论研究后印发。如市七中刘四方老师为《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个单元的备课讲话,准备了近8 000字的材料;进行教材分析、提出教学建议等。对教师把握本单元的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各校成立备课组,定期集中(每周集中一次)备课,平时随时商议。由于要体现新理念、突出“科学探究”进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因此传统的备课的方式必须进行改革:一是备课突破传统习惯,只备体现探究思路的简案,就像人教网上所刊载的市六中罗红老师的案例那样;二是千方百计搜集教学素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真实问题情景;三是强化课后记;四是提倡首次课后及时交流,让其它同志借鉴分享、修改方案。对于成功的案例,及时介绍,让更多的人受益。通过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分享智慧果,讲求个性色彩,从而保持多样化的教学。

2.探索新策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催生新的教学方式,更给化学教学搭建了创造的舞台。教师充分认识到化学教学内容必须更贴近生活与实际,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实践情境,设置有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为此,我们大胆探索,初步积累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主要有如下几条:①重视首因效应的策略。对第一次化学课、第一次探究活动、第一次实验、第一次调查……等等,先引后放,细心指导,帮助学生取得成功,获得直接经验。②激发兴趣、激励挑战的策略。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创设真实有趣有味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提出可能解决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思考。③角色变换、提供舞台的策略。充分尊重学生选择,顺应学生思绪,满足学生表现欲,让学生当“教师”登台亮相,讲解、演示、点评,真正构建开放的课堂。④注重小组合作的策略。学生自愿组合成小组,发挥小组集体作用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合作攻克难关。⑤巧玩“三球”的策略。即对学生的质疑,采取“推排球”──你怎么想?“踢足球” ──谁还有什么不同看法?“抛绣球” ──对质疑思考、回答的成果,及时给予恰如其分的积极的评价。我们常用评价是“恭喜你,答对了!”“你真棒!”“你有独到见解!”“你的想法令我惊奇!”“这个办法妙!”……⑥及时反思小结的策略。一个专题的研究或课结束前都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探究过程,及时进行再分析、从方法上再认识,回味咀嚼,力争有所感悟……。为了解决探究中时间不够的矛盾,我们将化学课两节连排,从时空上进行调控。

3.聚焦小专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研究型的教师。“课改”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的影响是全面的,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感觉,其中蕴涵的先进理论需要我们下功夫学习,“课改”实践中产生的新变化、新方式、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去研究。我们将这些现实的具体问题聚焦成一个个小专题,或自主去探求,或小组去攻关,或申请课题立项正规研究,或搜集资料尝试改进单干等。一学期末,提炼的专题大致有十几个。如:实验改进、分单元的专题、小组的教学、如何防止两极分化。活动的构建、训练体系、学习评价、开卷考试……事实证明,这些小专题的研究和突破,有利于促进教师了解“课改”的深刻内涵,有利于教师改革创新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有利于教研教改行为形成合力、汇聚在基础课程改革的大潮之中。

4.结合校本课。即将化学课与校本课程开发结合起来。由于“课改”化学教材留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多的灵活学习知识、研究处理问题、动手操作实验的拓展思维时空,我们根据教科书“形散神聚”和“弹性十足”的特点,从两个方面结合校本课程的进行开发。一是开展化学五小活动。如绝大多数学校都结合教学进度和教材内容开展小调查、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小设计等实践活动。于是,我们结合教科书将一些有兴趣的或者可以拓展延伸的课题形成系列性的校本课程。如市四中就以《化学与生活》专题编写了《化学与国防》、《化学与服饰》、《化学与美容》、《化学与饮食》等的材料。艾家中学充分利用附近化肥厂资源,编写了《化学与化工》教材。七中编写了《化学与军事》的课件等。多个学校进行了《化学与环保》的讲座。三是开展综合活动,即将化学中有关社区的活动与语文、物理、生物等学科的需求结合起来,一次调查多科协同、多种收获。如关于水厂、垃圾站、煤气公司等的参观访问,就是这样。

5.开发新资源。在新课程培训中我们就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超常发展的机遇,要以创造和批判的精神,不断淘汰自我,积极地投入课程改革之中。在运用人教版化学教科书的同时,营造三个群体思维场:科学探究场、智力激荡场和活动表现场;凝结三项成果:育人、著述、获大奖,把实验过程经验的积累与开发新课程资源结合起来,做到与新课程一同成长。八个月来,已完成《质量守恒守律》与《化学方程式》等课的摄制,制作课件四十多个,印发了市三中《空气》、市十一中《氧气的制取》等三节课堂实录(文字),组织了四十五节全市性的研究课,开发改进了二十多个化学实验,选编印发了宜昌市化学课程改革论文集和阶段成果选,推荐和征集了二十余篇稿件送到人教社。这些工作有力的促进了“课改”的深人发展。

6.扩展化学课。新课程新教法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他们已不满足课堂45分钟的探索与交流,渴望教师引导他们能更独立自主的进行一些化学探索性实验,学生要求开放实验室的呼声日益强烈,“家庭小实验室”悄然出现。市五中就有同学说“化学一个神秘的世界,我一定要揭开你神秘的面纱!”市九中有学生说“实验是你登上化学高峰的巩固绳锁”。据统计已有5%左右的学生在家中建有“小实验室”。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的化学作业普遍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张扬个性的实践调查、小实验、化学手抄报(部分同学用电脑排版)、化学小制作、化学小论文、编拟化学小读物等。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点亮了创新的火花,发展了学生探究能力。如七中学生写的“我与化学面对面”一文,给省《科学课》杂志寄去,编辑说“写得好啊!”要求我们多寄些这样的稿件。

四、评价新方式 考改新突破

随着“课改”实验的进程,教与学的评价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尤其是考试命题的导向更引人注目,需要慎重对待。为此我们重点研究探索新的评价方案,力求使化学新课程改革趋势于完善。首先,在上学期期中考试命题中让各校自主探索。如市六中对期中评价分为二部分,一部分是质性评定,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过程;另一部分是定量评定。有的设计程度不同的两套题,供学生选用。有的在开放实践题上下功夫。有的在试题导语上做文章,如市五中尝试用“化学家的名言”代表题型说明等。其次,是对新课程改革强调的质性评定要重视过程性评价、进行了探索,总结一些较有效的方式方法:包括在过程评价中,采取全程式、专题式、集体小组式来进行;在评价策略上:注重挖掘闪光点,设置创见奖,创构表现场;在评价主体上让学生、老师、家长都参与:评价工具以帮助学生建立成长袋为主,辅以教师的质性评语。在此基础上,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总结得失后,形成了《宜昌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九年级化学学习评价方案》,对考试命题、试卷形式、成绩评价提出了一系列供讨论试行意见。经期末评价与考试实践后收集反馈意见,再完善测评方案,并将其改革的思路纳入到2003年的《中考说明》之中,使评价考试改革与教学的改革同步发展。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另一块重要内容,如何进行评价?我们于12月进行研究,确定了期末实验操作考核方案,采取“题目公开、自主选择、现场表现、延时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验能力考核。初步实践,学生欢迎,但工作量太大,打算与平时实验结合,由学生决定哪个实验作为评价的对象,若不满意则再次表现后评价。

纸笔测试的考试形式在期末考试中也进行了试验。课改专家所在学校随机抽取分班级(学生情况大致相当的)进行对比,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化学评价方式中的开卷、闭卷形式的利弊,力争为中考化学采取哪种形式进行纸笔测试探索出一条路子来。测试后的分析告诉我们,开卷是可行的。

五、感悟新课改,打造代表作

实验化学新教材八个月来,大家感悟深刻。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化学教学要切实突破传统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辅;要体现探究、关注四基,张扬个性、追求共鸣。有的化学教师认为,化学课关键要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的教师说,要善待好生,他们是自我立身的需要;要关注潜能生,他们是教师心中的上帝,要与他们共享、共探、共鸣、同乐、同喜;要关心中间层,他们是教师投入精力追求事业成功、成长为教育家的助推器。有的教师建议,新课改给我们提供了创造的平台,在研究学习策略上要聚焦突破,打造代表作。

现在化学课堂有了质的变化,体现了师生的互动性,全体学生动起手来了、动起脑来了,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退出讲台走进学生中间的机率多了。化学课堂教学得到专家好评,人教社化学教科书考查组和省课改考察组相继来我市调研后,都予以了充分肯定。上学期举行的化学优质课竞赛,通过城区、大市层层选拔,城区二人代表宜昌市参加省优质课竞赛,两人分别上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两节课,双双荣获省一等奖这两节课分别获两课题组的每一名。这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变革所占的优势。其中一位老师还被仙桃市教研室请去上示范课。省教研员评价:这两节课代表宜昌市教学科研的高水平。这些成绩的获得,除了两位老师自身素质不错外,同时也是宜昌城区化学课改的魅力所致。

课改中,教师注意及时小结,撰写新课改试验教研论文。十月份,向人教社投稿10篇论文、课堂实录,有五篇被选进《试教通讯》。1月中旬,向人教社投稿11篇教学论文参评,有多篇获一、二等奖。据不完全统计,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在课改中,每位老师自觉参加活动、以多听课为乐,从这些课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从而促进成长。在活动中,教师通过交流、反思总结、水平不断提高。

由于我市实验区化学老师课改热情高、氛围浓,课改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序,受到人教社专家好评。人教社这次决定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实验经验交流暨,研讨会于2003年3月在我市举行,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

六、合力再登攀 何惧阻拦多 新课改实验也有几多困惑,阻拦多。化学课让学生探究,学生爱学,教师难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不配套:1.化学单科独进,氛围、评价不配套。因而教师担心时间不够,担心探究的重点不是考点等。2.管理不配套:化学探究,学生自主选择的许多具有创新性,实验准备工作量十分巨大。教师累,尤其实验员工作量大为增加。学生要求开放三室,特别是实验室,但教师精力、实验经费如何保证?3.社区资源、网络资源、校内资源、不配套等。4.人力资源及传统的思维惰性给工作的压力更大。

化学教研工作总结 篇5

赵文艳老师能克服身体不好,孩子上学通勤等困难,担任高二和高三两个学年的化学课,不断穿梭于八十二中和新疆小学之间。而且能能出色完成化学教学任务。她认真钻研教材,教学成绩也很好,受到了学生的爱戴。成功的被聘为今年的学业水平考试的化学命题员。

张怀林老师身为高一学年组长,同时教高一三个班的化学课,从不叫苦,并能早来晚走,很好的完成了教学及学年管理工作。

张道利老师家住市里,其妻身体不好需要照顾,能担任高二两个班的化学课,也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及学业水平考试的复习工作,值得敬佩。

徐帮彦老师主抓学校教导处的全面工作,身体又不好,不但要到八十二中去教高三理科班的化学教学,同时他仍能跨学年教高一两个班的通用技术课,他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导处,第一个走进班级,坚持天天给学生布置化学方程式,一道推断题,而且逢留必考,逢考必批,逢批必讲。教学成绩突出,深受学生的尊重。

总之我们会克服困难,继续努力,再创辉煌。

化学教研工作总结2

本学年围绕学校工作总目标,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特点,加强对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校本研究为理念,以新课标课改为主线,以科研课题为引领,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服务宗旨,让每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积极探索教学过程的管理,不断完善学校化学常规教育教学工作和实验教学工作,使我校的化学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一、常规教学,常抓不懈

本学科的老师在认真钻研新大纲的同时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和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抓基础、抓“课课练”,加强课堂直观性教学,做到多示范,力争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全组教师坚持常规的校内教研活动,进行学习,理论研究,探讨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教研工作,有条不紊

一、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

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积极推行新的课程标准,为此我们化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在参加学习培训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以及各科的情况,认真钻研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教研组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学习学课程改革的知识以及有关文件、资料,积极上网参加国培教育,大家的学习自觉性不断增强,对新的课程标准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对新的教学理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全面贯彻落实有关的精神和理念。

二、努力开展教学科研,积极进行“三课”活动

教研工作是教研组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本学期,开展正常的教研活动,组织本教研组教师认真学习,研讨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方法,探索教改之路。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化学教研组全体教师进行了高质量的“三课”活动,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与提高。在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上,除了积极参加政治及业务学习活动,还自己利用书籍进行学习,以提高教育教学科学理论和学习有关教学文章,不断丰富完善自我,组内的教师还积极围绕本教研组教研课题撰写各教学论文,提高科研创作能力水平。

我们抓住机会,抓紧平时的教研组活动,认真开展业务学习,把握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学习研究新的教学改革方案,经验和做法,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所以我们组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教改的主动性不断提高。

三、相互帮助协作

教研组的老师之间能够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抓好化学教育教学的常规的管理工作,全组教师关系融洽,形成了良好的风气。大家对有利于学校发展的事情、化学教研组群策群力、出谋划策,对待学校工作,大家尽职尽责,老师们都为搞好化学教研组的工作做出了贡献。所以,我们这个教研组是一个团结向上,勇于开拓的集体。

四、主要存在问题

1、教学、教研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仍然需要不断学习,积极钻研,继续进步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各种资料的积累不够规范,需进一步完善。

3、大家在教育教学过程里群策群力的较少,有必要共同研究相同的教学内容,多切磋多总结。集体研讨中考,把握中考命脉,为高考的再创辉煌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本组老师在这一学年里同心同德,圆满地完成了正常的教学、课外活动等等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全组老师将更加努力地工作,为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校的化学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化学教研工作总结3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已到了学期结束,现对本学期化学教研组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督促备课组工作。

在化学教研组中,各备课组以备课组为单位,每章节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每学期都会开设2—3次教学教育研究活动,以提高每位老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提高每位老师的业务素质,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本学期备课组工作要求提高了很多,为适应这一改变,根据教务处的要求,对各备课组加强了监督管理工作,使个备课组的工作都能落到实处。

二、组织本组老师学习新课程。

为适应新学期新课程实施的具体要求,本学期组织本组老师集体学习新课程理念2次,并要求每位老师平时不放松对新课程的学习,为下学期的正常教学作好准备。同时每位老师都学习了《中学化学教学》、《化学教学》等有关教学理念的文章,再组织新教材深入探讨,集思广益,把握每章集的重点、难点,集体备好教案、学案。

三、积极组织校本课程的开发。

为了更好地迎接下学期新课程的实施,让每位化学老师都参与进来,在2—3月份参加了新课程理论研究,4—5月份分工编写,6月份整合。基本完成校本课程的开发。每位老师都分配到了具体任务,大家分工合作,有序进行,及时完成了学校下达的任务。

四、积极开设公开课。

化学“培优”工作总结 篇6

一学年的初三毕业班的化学教学工作终于结束了,回顾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甜酸苦辣五味具全,下面我就这一学期中的培优工作做简单的小结:

“培优补差”是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几个尖子生和后进生。对于“优等生”和“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首先是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然后是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尽量采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使他们懂得老师没有把他们“看宠”或“看扁”,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是发动班上的优生自愿当后进生们的辅导老师,令我欣慰的是优生们表现出非常的踊跃,我问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当辅导老师,他们说:“老师都那么有信心他们会学好,我们同样有信心”。“我相信在我的辅导下,他一定有很大的进步”。于是,我让他们组成“一帮一”小组,并给他们开会,提出“老师”必须履行的职责,主要就是检查“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给后进生根据各自的情况定出目标,让他们双方都朝着那个目标前进。“老师”们确实是非常尽责,而“学生”时刻有个“老师”在身旁指点,学起来也非常起劲。在班所定的9对“一帮一”小组,“学生”们全班都有进步,有的进步非常快。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培优计划落到了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素养和成绩。我采取了如下具体措施:

1、确定培优对象:

阿亲古丽、纪磊、张慧超、叶得力、祁星格、李彤、腾道园

2、认真备好每一次培优教案,努力做好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3、加强交流,了解潜能生、优异生的家庭、学习的具体情况,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4、搞好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交流、听取建议意见。

5、沟通思想,切实解决潜能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6、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作业。7.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8.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9.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对优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10.采用激励机制,对优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充分了解优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优生平稳上升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11、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12、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但是,我也有许多地方作得不好,特别是以下两个方面有待加强:

1、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多作相应的复习回顾。

2、复习阶段多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工作总结化学 篇7

1.教师自编学力测验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自编测验是区别于标准化检测的一种教学效果检测模式, 标准化检测虽然具有很多优势[1], 但一般需要多个专家的评估和拟写, 同时需要多道程序才能实施,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 更准确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般会采用自编学力测验对学生进行检测, 自编学力测验追求测试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但其中存在许多问题。

1.1教师命题的主观性较强。 因为教师自编学力测验是教师根据自身教学方法和体会进行的自行命题, 所以教师命题较为随意, 而且因教师的不同导致学校的自编学力测验会有不同的测试内容, 从而让学生的侧重点有所区别, 无法全面掌握化学知识。

1.2缺少学习能力培养。 现阶段我国的应试教学方式中, 学生一般都只是单一地学习升学考试所需要的知识点, 而教师更注重升学率。 因此, 教师自编学力测验中的内容一般都是固定的知识点, 而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探究。

1.3测试结果不够重视。 教师通过自编学力检测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是通过测试结果体现出来的, 但有的教师并没有完全重视这种检测结果, 仅仅是根据学生测试的分数进行总结, 并没有完全充分利用测试结果进行总结和探究, 这使自编学力测验的检测效果大打折扣。

2.化学教师自编学力测验的准备工作

2.1编制测验双向科目表。 测试的双向细目表是编制测验的草稿[2], 它能够从检测的学习内容和测量的目标两个方向出发, 将各个知识点应该达到的水平、分数的分配和试题的数量都做了具体的规划, 它是检测和教学的依据。

这项工作是一项严肃的过程, 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经验和教学方式认真制定此表, 然后根据双向细目表进行具体的自编学力检测工作的开展。 由于自编学力检测内容的不定, 检测内容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化。 一般情况下关于学习水平的检测工作是运用布卢姆的分类法对学生进行检测, 这种检测方法将知识点进行全面有效的覆盖, 同时也能够将检测结果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和评分等几类, 能够让教师充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 这种检测方式能够充分了解到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的地步, 使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 进行针对性教学,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2进行命题和组卷。 教师通过测验的双向细目表可以进行考核测试的命题。 教师自编学力检测因为是依据自身教学模式和学生进行的, 因此可以更快速、准确地命题。 教师可以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 再依据检测内容的侧重方向进行命题。 教师在命题过程中应当注意到知识点的覆盖情况, 虽然自编学力测验的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但每次检测中都应当将这一阶段的知识点覆盖全面,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的效果。 教师可以采取多种试题进行检测, 但要注意测试题的题型, 保证学生有所了解, 在让学生充分接触试题的同时不被过多题型所迷惑。

2.3对测试结果进行总结归纳。 其实在教师自编学力测验的检测成果中, 教师对测试成果的总结比教师和自编学力检测的准备工作一样重要[3]。 教师只有充分利用检测结果, 找到学生的易错题和多错题, 通过归纳总结的方法找出学生知识的薄弱点, 才能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对学生进行下一步的科学教育。

教师的自编学力检测是教师自身的一种检测方式, 也是最适用于学生的一种检测方式, 教师只有做好自编学力检测的准备和总结工作, 才能充分发挥出这一检测方式的效果, 从而更好地进行知识教学。

摘要:老师的自编检测是老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依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编制不同的教学测试。这种自编测试有着不同的测试目的, 如合格测试要具有很高的内容效度;用来选拔的择优测验需要较难度的测试题目;难度测验由于要检测学生这一阶段的学习水平, 因此老师要根据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测试内容的安排;测试内容较全面的测试则是将大量的知识点聚集在此测试之中, 这种测试内容的难度不大, 而且知识点一般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能够较全面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自编学力测验对老师的系统教学和学生学习知识的检测和巩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以教师自编化学学力测验的专业准备工作进行探究。

关键词:学力测验,教师自编,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郭静.中学化学教师及化学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1.

[2]杨晓晓.中学化学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1.

大学化学实验准备工作的探索 篇8

关键词:大学化学 实验准备 教学

大学化学实验是高等院校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大学化学实验能够巩固、扩大和加深对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观察、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一节较高质量的大学化学实验课,其前提需要有较完善的实验准备工作,因此准备工作应引起教学人员的足够重视。笔者是从事实验准备工作及实验教学的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深刻体会到大学化学实验准备工作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密切关系到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一、完善的实验准备决定着实验教学的质量

实验准备是实验教学的质量关键之一。如果实验技术人员能够认真、有计划地准备,并且做到准备充分万无一失,将可以保证实验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以国家精品课程“大学化学实验”为例,此课程是面向全校开设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通常每学期有六十多个班级学习该门课程,而且集中5~6周完成课程教学,准备人员面临时间紧、任务重,而多年来我们准备实验从未出现过教学事故,这与准备过程中每一环节周密计划,妥善安排,而且严格把关密切相关。

以“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这节课为例,实验过程需要使用显色剂。而显色剂不稳定,约一周后不能使用,需要重新配置。这将要求实验技术人员随时关注显色剂,及时更换新配置显色剂,否则第一个周的班级能够正常教学,而此后班级因实验失败影响教学。

实验过程中通常涉及到仪器的使用,比如“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用到酸度计(pH计)、“含Cr3+废液的测定”用到分光光度计,指针读数、旋钮容易出现问题,实验数据不准确。故需要准备人员根据班级数量,准备几台备用仪器,便于及时更换设备,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还有很多类似的简单细节,如试剂瓶的选用,既要考虑试剂用量,也要考虑使用方便,两者结合好才能达到既节约药品,又不影响实验效果。通常定性实验一般用125mL滴瓶,使用几滴既可有明显现象。药品用量较大时,一般选择500mL广口瓶,不仅减少加药品次数,减少准备人员工作量,实验也能顺利进行。可知实验准备过程中药品、试剂、仪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二、实验准备能够改进教学

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实验能较好的检验理论的学习和运用。在某些情况下,理论课讲授的大部分是实验原理,而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需要实验来锻炼提高。实验包括较多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容易使实验失败。此外,实验教师思考角度往往从理论到实验,而准备人员则从实验到理论,两者思想的融合将更好地改进教学。

以“氧化还原与电化学”这节课为例,实验过程中涉及到毒性的药品有CCl4、铬盐等。CCl4在国外很多大学生中学生实验课上是禁用药品,而我国的实验教材中十分普遍,站在教师的角度是设计实验选择萃取效果好的有机溶剂CCl4,现象明显,学生印象深刻,忽略了安全问题。而准备人员看到教材中的CCl4首先想到有毒有害管理管理条例、学生健康、环境保护等。准备人员则反复实验选择CCl4的替代品(萃取效果好,毒性小的藥品)来推动教材的更新。相信随着实验教师与准备人员的努力,国内的实验教材、教学逐步前进,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

三、如何准备实验

如何准备好大学化学实验这门课程,结合自己一些经验归纳如下,希望对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开展有所帮助。

(一)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化学化工产品、工艺的不断更新,相应的教学教材随之进步,大学化学实验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同样要求准备人员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新工艺、新设备的使用,淘汰陈旧的思想、仪器,不断更新实验方法,让新思想、器材及时补充到教学中,推动实验课程的进步。实验准备人员不仅自学更新,也要争取各种机会参加实践培训,不断补充和提高,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才能准备出与时俱进的实验课程。

(二)认真负责

准备实验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实验态度。从原理、器材、到步骤,每个环节吃透教材,反复实验,做到百分之百成功,检查实验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器材、药品,确保每个环节正确。

教材中常涉及淀粉实验,定性淀粉固体容易变质,配置之前先检查是否出现黄色,若有黄色说明已经变质则更换,白色为淀粉的正常颜色。淀粉的浓度也十分重要,这要根据实际温度选择,温度高低决定配置的淀粉溶液的放置时间,而淀粉浓度也影响其放置时间。1%~2%的淀粉溶液在室温10℃左右存放约3天由澄清变浑浊,但不影响检验I2的存在;0.2%的淀粉溶液在室温10℃左右存放2周仍然澄清,但由于其浓度太低,在I2溶液中需要滴加一滴管淀粉溶液才能出现蓝色,滴加几滴会是黑色。所以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不能仅参照书本配置相应浓度,要根据当地的气温,选择合适的浓度,而且实验过程时刻关注,发现变质及时更换,确保实验成功。

(三)团结协作

实验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实验准备是辅助实验教师协作教学。学生、实验教师、准备人员编制的网络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将是一节失败的实验课程。准备人员根据教务处实验课程安排提前与实验教师主动沟通课程内容、与实验教师一起进行预实验,共同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注意细节;实验课程中,准备人员去课堂中了解实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备改进实验准备;若出现意外情况,协助实验教师解决。实验教师、准备人员做到相互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提高,顺利完成实验教学活动。

以上是结合自己实验准备工作的一些感受,深刻认识到实验准备工作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虽然准备实验工作是一项枯燥、繁琐的工作,而多年来,我们实验室从事大学化学实验准备工作的技术人员均能够将所有的实验教学认真、完善地准备好,圆满完成了所有的实验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甘孟瑜,曹渊.大学化学实验[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82.

上一篇:干部提拔现实表现材料下一篇:社交礼仪形考1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