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课堂教法创新的教育论文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语文课堂教法创新的教育论文(精选11篇)

论语文课堂教法创新的教育论文 篇1

一、语文课堂教法创新的原因

1.语文课堂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本构成部分。如果说备课是一个总揽全局的过程,那么课堂教学则是在其指导下具体实施目标的重要环节。如何不折不扣、高效地完成备课中确立的目标,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人才选拔机制和各种考评制度的不合理、不完善的影响,课堂教学呈现出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不良现象。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这样一来,学生的聪明才智被湮没,个性得不到张扬,主体性、独特性得不到体现,学生失去了“完整的人,独特的人”的特征,完全变异为木偶,任随教师的摆布,彻底失去了自己的见解,面对千奇百态的世界,如置迷阵,丧失自我。

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会学”,而不仅仅是“学会”;是要让学生能单独面对问题,独自解决问题,而不是守株待兔等待一成不变的事物、现象自投自己知识的窠臼;是要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不是因循守旧,顽固不化。

2.现今的社会已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到知识经济社会,它的基本特征是:知识更新速度快,各种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对人才的要求更加苛刻。仅靠单纯接受、存储、传承前人的知识已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文盲”一词的概念已不仅仅指没有知识文化,不会写字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的人。由此可见,我们教师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能单独正确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富有创造创新的能力。这也就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靠修修补补“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来扭转课堂沉闷、枯燥、低效的局面已经于事无补,徒劳无益。而应彻底地改变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可以说,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得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摸索、探求新的有用教法,这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性的.呼唤。创造新的教法已经如箭在弦,势在必行。

二、语文课堂教法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顺应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真正“个体”完整的人,许多语文教师身体力行地投入到了这场革旧布新的浪潮之中,新的教法如雨后春笋。如今的课堂已发生了极大的改观,守旧教师很少可见,“布新”课堂日益增多,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师生双边活动频繁,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呈现,“以教论学”的思想已慢慢深入人心,教学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是可喜的现象。

无庸置疑,这些新的教法是经过一番周密的构想、思索和长期揣摩运用才最终出阁登场的,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扭转低效、死寂的课堂教学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推广运用这些新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a.“碎问碎答”,肢解课文;b.教师自身素质存在缺陷;c.不同教师运用相同教法所取效果大相径庭;d.热闹的课堂,积极的互动,茫然的学生。因此我们只有保持冷静的头脑,用理智的态度来不断地反思、总结,才能使新的教法不断趋于完善。

三 语文课堂教法创新应着力协调的几组关系

1.语文课堂教法创新与“问题”的关系。语文课堂教学归根结蒂是由师生共同生发问题构成的。不管是教师循循善诱地指导学生正确、全面的分析、理解课文,还是学生自觉主动地去阅读文章,都与“问题”休戚相关。因此无论教法如何创新,最终都要落实到对问题的研究上。为什么在教法创新过程中,会出现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茫然少获的现象呢?就是因为教师处理问题的方式存在不足。高明的老师往往能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牵动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而有的老师却流于热闹的形式,没有深入研究问题,形成碎问碎答、肢解文章的低效课堂。因此,设置问题和提问是课堂教法创新的前提,根本。只有问题恰到好处的设置,才能改变以讲析为主的课堂结构,形成以艺术调控,艺术指导,艺术点拔为主,学生占有大量时间自己学习的主体式双向交流的课堂结构,从而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怎样的问题才最具高效呢?

①问题的总括性

所谓总括性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它是指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经过教师认真思考、精心设计的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问题。这样的问题应是高层建领瓴,独成体系板块的。师生每解决一个问题,都能有所收获,通过对不同总括问题的探讨,最终能形成对文章或所学内容的整体理解。教师在其中的任务是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各自独立解决问题,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思考的同时,也可向他们提供一些诸如资料背景等有关线索。这样的问题不仅可节约课堂时间,还能克服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肢解课文,一讲到底,零敲碎打,无序等种种弊端,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

②问题的可论性。

问题的可论性即指提出的问题应该有讨论的价值,而不是简单能用“是”或“不是”来回答的。要想问题具有可论性,教师应抛向学生“论题”而非“论点”,因为只有论题才能激发起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产生成功后的喜悦和再探索的勇气,才能让学生在今后学习中遇到类似的内容能举一反三,真正掌握阅读文章的本领、技巧。

教师在设置可论性问题时,不能故弄玄虚,故作神秘,追求感官上的刺激,要秉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即认真研习课文,找寻文中值得探究的内容,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当然这样的问题应具有足够的复杂性,并能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不能一眼望穿。教师还应该创造一种民主的氛围,让学生在“亲其师”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展开讨论,形成自己的判断,然后通过小组、班级的讨论、交流、修正,加深每一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达到对学习内容比较一致和具有确定性的认识。

③问题的分层性。

这关涉到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根据不同水平,知识结构的学生应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不能用一根尺子来衡量所有学生。所以教师在设问的时候,要深悉班上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然后根据文章内容确定由浅到深的层次进行提问,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激起他们集体参与的意识,惟其如此,才能使教学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做到小有小进,大有大获。第二,教学不能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重复,学生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应存在差异,但距离过大也会导致学生学习失败,差异应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努力能够消除的。因此,教师在呈现一定的问题情境后,应将学生引入概念框架的某个节点为学生的思考提供基础,也就是根据文章内容设置具有梯度的问题,由一个主干牵引出若干支流,又由支流共同支撑起主干,最终形成整体理解。这种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会让学生面对问题时束手无策,无从下手。寻源与找支的分层问题能使课堂教学形成鲜明的思路,形成学生主体性参与的教学局面。

④问题的开放性。

问题的开放性是指所设问题不是死胡同,只有一条思路可循,答案也不拘泥于某种固定、单一的理解,更不能为教参所束缚。应具有“横看秦岭侧成峰”的多样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对多种观点并存的情况教师首先应充分肯定他们的善于发现,思考,然后用唯物辩证的观点来进行指引,既不能当“好好先生”、“不错先生”,更不能一棒子打死。开放性的问题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并富有创造的锻炼,往往能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2.语文课堂教法创新与教学工具、手段的关系。

现今许多语文教师把先进的教学工具、手段的运用理解成课堂教法的创新,认为要想使课堂教法有新意,就必须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技术,于是课堂就成了展览机器、物品的场所。其实他们混淆了教学工具、手段和课堂教法的概念。教学工具、手段是物质的具体的东西,而教学方法是粗象的指导规则和程序。教学工具、手段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方法而采用的配套部件。合理地利用教学工具或手段来开展课堂教学是教学效率和效果得到提高的重要保证。但是盲目、不加选择地乱用就是舍本求末了。例如,有的教师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从而忽视了板书。实际上,教师的板书过程是师生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其中包含着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思,如果你用屏幕打出预先设计好的结论,不就等于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把学生当成了自己吗?这样的课岂不成了拷贝课、复制课吗?“新”在何处呢?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处理好教学工具、手段与课堂教法创新的关系,摒弃那种运用了新的教学工具、手段就是教法创新的体现的观念,应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既要挖掘和发挥出各种教学工具、手段的优点,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创新的教法,同时又要认识到它们的局限性和使用范围、慎用它们,切莫贪多求全。

3.语文课堂教法创新与教师素质的关系。

论语文课堂教法创新的教育论文 篇2

一、怎样认识赏识

毋庸置疑,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鼓励,离不开老师长辈的表扬。夸奖是一种鼓励,是一种赏识,激励往往比批评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那是孩子积极主动在做一件事情,而不是走向极端。反思我们的工作,会发现因为不适当的表扬、无谓的激励,留下的后遗症,比如备受家长、老师赏识的学生,往往经不起批评,心理承受能力差,偶尔一两次批评,就受不了,有的时候甚至钻牛角尖,与家长、老师产生对立情绪,还有的则做出一些反常的事,离家出走,等等。这是为什么?实际上就是家长、老师滥用表扬,过度地表扬,使孩子的心理不能接受批评,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赏识应该注意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殊的人物。

(一)赏识要注意因人施教。

比如有个女孩聪明乖巧,不仅能说会道,而且会背很多唐诗宋词,写许多汉字;有个男孩好奇心极强,凡事都想打破沙锅问到底,理出个所以然来,因此很多新买的玩具经常遭他“蹂躏”。于是一些长辈就经常夸这个女孩如何聪慧并预言她将来会很有出息;而对这个男孩常横加指责,说他“不学无术,只知道调皮捣蛋,长大了准没出息”。久而久之这男孩对上学失去了信心,自卑心重,自暴自弃;而这个女孩则轻狂自大,常常沾沾自喜,容不得一点挫折。这样的事例生活中比比皆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忽视了孩子个体的差异,扼杀了孩子个体的发展。顺其自然,孩子的天赋才会慢慢显露,然后加以正确的指导,使他们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二)赏识不能过度。

赏识孩子,应该首先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正确客观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

掌握孩子的心理状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担心什么,最近在关心什么事情。

若赏识不够,对孩子不理不睬,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没有信心,表现懦弱的样子或有不正常的行为出现,形成很大的反差。反之,过度赏识,会引起孩子骄傲的情绪,任性撒娇,耍小孩子脾气,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如果偶尔遭遇一次挫折,就不能正确地对待,灰心失望,情绪低落,甚而一蹶不振,彻底地否定自己。

适当把握赏识力度。不同孩子赏识的程度应有所不同,如胆小怯懦的孩子要多肯定表扬,少批评指责。对调皮捣蛋、好动活泼、表现较差的孩子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扬长避短。对乖孩子,任性的孩子,适当赏识,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或鼓励他克服任性的行为。

人的一生要经历许多的坎坷,跌一跤爬起来继续前行。从小到大,每当孩子摔倒了,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要培养孩子的意志,让他知道有的时候有的事情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才能做好,而不是靠别人的帮忙。当然还是对孩子严格一点好,培养孩子独立的精神,不要心痛地扶他起来怕他摔坏,或者责骂他,我们尝试教育,欣赏赞扬孩子的优点,鼓励他,帮助他,让他们茁长成长。

二、语文课教育怎样进行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的精髓在于学会赏识。正如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教学中也不仅仅缺少悟性,而是缺少开发学生悟性的心灵,要想把赏识教育带进课堂,我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会领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是我自己的舞台,而要上好一堂课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两位伟人的话,都证明了兴趣的重要性。要使学生表现活跃,必须赏识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例如在学习《出师表》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我让学生分组负责一个段落的内容,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质疑。同时指导学生疏通文意的方法:文言翻译重直译,名字称谓不必译,单音词双音译,倒装句调语序,其他特殊一般译,碰见虚词因名译,能除能替看语气。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主动学会知识,学会疏通文意,学会尝试。在质疑中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学会主动地探求知识,这样变被动的疏通文意为主动的探究。

(二)善于激励学生。

首先,表现在课堂语言上。当学生有一次漂亮的发言时,告诉他:“你的回答真棒!”当学生流利地朗读完课文,对他说:“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当学生字写得端正认真时,别忘了说:“你的字很端正,如果再花点功夫练一练,你的字肯定会很漂亮。”这些简单的话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教师的体态语言很重要。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师生之间也许不适合用语言进行交流,这时老师的一个动作或一个表情也许就能达到所需的作用。例如,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一些同学,他们想回答问题而又缺乏勇气,这时,老师投一个赞许的眼光,或一个鼓励的微笑,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赏识教育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有些老师对困难生开始时也能采用赏识教育,但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学生没有明显的进步,就开始失望、怀疑,甚至失去信心,从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降低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并对其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了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有耐心、信心,并要有作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曾经有个领导这样说过:“我们对于学生的教育,一次不行,就进行第二次,二次不会就进行第三次,我们要多次地教育,反复地教育,直到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树立创新意识,开拓广阔的课堂教学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提高,从而学会自我赏识。

要使课堂活动真正达到教学目的,我们就要培养学生独立判断的能力、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作图书馆,而是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最好的形式。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的全过程,才能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所在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学习过程。

以前有人说,语文教师应像一个演员,言语神态、举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而我认为语文教师更应该是一个导演,用他那对剧本的透彻理解,用他那渗透情感的语言,用他那富于激情的动作,善于赏识的眼光来欣赏演员,将演员带入到一个预先布置好的境界,再挖掘出剧本的内涵,表现出剧本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

[2]周弘.赏识教育典型案例分析.

[3]解思忠.国民素质忧思录.

论语文课堂的道 篇3

这是因为:课堂有道。说课堂有道,是指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有很多内容值得研究,有很多规律需要探索。纵观当下,有相当一部分的语文课堂,并没有体现学科思想,文味索然,章法缺乏。笔者认为,课堂的道,在于准确把握教材,重在优化教学设计,难在建设学习组织。

其一,准确把握教材

伴随课改的推进,一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轮番登场。有些模式师生互动、场面生动,对改变“少慢差费”的陈旧课堂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有些模式,学生讨论热烈,课件动画新鲜,而缺少引导学生沉入文本涵泳的环节,少了学生深入朗读或听读的场景,少了教书先生特有的书卷气。原因就在于,有些模式与设计突出了校本、生本,却忽视了“语本”――语文课的“语言本位”①。而语言本位,正是语文学科思想的核心所在。

所以,教师要进一步深刻领悟学科思想,准确地把握教材。就语文学科而言,“学习语文要学习语言”,“即帮助学生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言。”②

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先海先生上《祝福》时的一个教学细节。

师:请同学们读这一句:“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生:她提着一个装碗的篮子。

师:这个句子能否直接写成“内中一个空的破碗”呢?

生:倘若写成“内中一个空的破碗”,“破碗”就成了这个句子中最“抢眼”的词。而原句中最抢眼的词是“空的”。

师:嗯。你的体味很独到。还有同学补充吗?

生:“内中一个破碗,空的”,把“空的”放在后面,“破碗”和“空的”这两个词都得到了“突出”,强调了祥林嫂乞讨无门的惨状和鲁镇人的冷漠。

在这一细节中,王老师采用“换句式体味”的方法,紧扣文本,引导学生感受、体悟语言材料所渗透的情感和韵味,就是学习语言。

准确把握教材,教师要准确解读文本。王先海先生认为,读是将培养语感落到实处的第一要义。这里的读不仅指学生的读,更包括教师的读。

并不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具有准确地解读文本的意识和本事。有些语文课,总让人觉得其分析讲解不太令人信服,或者只是停留在对文本理解的浅表意义上;有的似乎也有较深的理解,但那也仅仅是按照教参照本宣科了一番,无法让人看到教师自己独到的感受与领悟。教师的浅读,势必导致学生理解的肤浅,所以教师要有“细读文本”的意识和本事。“文本细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是解读文本,切实提高语文教师教学有效性的必由之路。”③细读文本,就是品味文本言语的精妙,就是欣赏文本技法的独到,就是感受文本内容的深邃,就是触摸文本情感的经脉。教师只有进入文本的内在世界,才有可能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准确把握文本内涵,甚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有一位教师执教高中语文必修4《短文三篇》第三篇《信条》时,可能出于时间考虑,在学生自读课文之后,就让学生谈对这些信条的看法。学生由于没有细读课文,大多从这些信条对于我们修身立命如何有意义、如何重要侃侃而谈。那半节课就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由于没有指导学生细读课文,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也只是泛泛评价。

而另一位教师在教《信条》时,仍然指导学生深入文本,并以“你从这些信条中发现了什么”为主问题导问,提醒学生多次朗读相关句段,抓住“智慧并不在高等学府的大山顶上,倒是出自主日学校里孩子们玩的沙堆中”这一句,指导学生边读边品,引导学生明白“人生信条很多,但就这篇文章而言,要明白‘人生大道理,无非儿时母叮咛,这也许才是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这一解读,不仅深刻,而且独到;是基于细读,又从读中得出。

其二,优化教学设计

课堂的精彩,在于有精彩的生成;而精彩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

教学设计要有文味。毋庸置疑,虽然语文课不是文学欣赏课,但语文是最接近文学的,语文课堂必须有文学味,必须有文学的灵性在流淌。在教学内容上,语文课堂上师生交流最多的是文学作品,所以课堂上应多一些唯美的欣赏,少一些肢解文本的解析;在教学语言上,要力求用语优美、精粹、诗性,用文学的语言诠释文学作品;在教师个性上,孕诗兴于胸中,扬激情于课堂。

教学设计要有强度。思维的强度应不仅属于理科课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认为,“语感训练要与思维训练相结合”。④一节语文课要有一个环节,通过学生的活动,带动思考;通过思考,兴奋神经;通过兴奋,发展能力,形成课堂的“训练强度”,从而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洪镇涛先生执教《天上的街市》时,在老师范读完全诗后,引导学生想象诗歌创造的画面,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诗的内容用散文语言复述出来。这一教学环节,就是将语感训练与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结合的例子。

教学设计要有动感。语文学习是一个师生智慧碰撞、心灵对话的互动过程,所以要通过起承转合、蓄势与高潮、文内与文外,形成课堂的波澜。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亦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在执教《边城》时,第一步要求学生初读课文,介绍主要特色、基本内容、人物关系、前后情节;第二步要求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美丽”和“忧愁”。这样蓄势之后,引导学生就“美丽”与“忧愁”两个母题进行探究鉴赏。这一设计以文本为例子,以阅读为前提,以探究为牵引,整个活动显得有张力、有动感。

教学设计要有个性。文学分流派,艺术分风格。正如小吃讲究风味,语文教学设计也应追求个性。在“模式”风行、教育信息化的当下,语文教师仍是语文学习中永远不能少的课程资源之一,不能因程式化而失去个性,不能因信息化而失去自我。

其三,建设学习组织

课堂教学需要组织。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有效学习的根本保证。有组织的学习,使每个学生不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促进每个人都能以主体意识、主角身分进入学习,从而避免常常教师提问只是少数几个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当观众的课堂局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3年版)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学生如何在课堂上自主地与同伴合作去探究呢?山东昌乐二中的“课堂小组建设”也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他们的做法是,教师选择班内学科成绩较好的3名学生成立学习委员会。由委员会成员聘请小组长,每位委员聘请2-3名小组长。再由小组长选择3名组员形成学习小组,小组内每位同学都有学习的分工,分别负责讨论组织、发言、展示等。因每位同学的学习能力不一,班级里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小组成员们努力地帮助组内的学困生,希望他来回答问题,得到更多的奖励。这不仅能促使学困生也努力地学习,通过回答问题来给组内赢得更多的奖励,同时也给他树立了信心:原来,我也是组内不可缺少的一分子!而学优生在当小老师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每个学生都生活在一个组织中,每个学生都能在组织中找到自我,实现自我。

课堂教学的组织没有定式。无论是建设课堂学习小组还是组织其他学习形式,都应具有小组化、合作式、目标性等特点,可以是全班活动或分组活动,可以是师生角色反串或课内课外“翻转”,但无疑都是教师匠心独运,个性使然,肯定是学生乐于其中,得于其中。

综上所述,语文的“课堂有道”,就是要求教师在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设计,建好学习组织,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悟文本蕴含的文味、意趣,从而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意识,并将文学精华内化为自身的语言鉴赏和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①②洪镇涛,《回顾我的语感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7.2。

③黄孟轲,《文本细读,切入言语的心灵世界》,《中学语文教参》2006.7。

④洪镇涛,《语文教育的“道法术”》,内蒙古教育·基础教育综合版 2008.6。

论语文课堂非指示性教学 篇4

摘要:近来出现的“非指示性“教学,是一种新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和以往的阅读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指示”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一切由教师说了算。“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对此作了反拨和颠覆,以“ 二不”“四自”为核心精神: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非指示性”教学

实施策略

《再别康桥》课例

一、对“非指示性”教学的理解

所谓的“非指示”,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作明确的指示,不给 标准答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和接受模仿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独立尝试和探索,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原有的认知结构,让他们自选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和独特感受,鼓励他们不同的理解。

这种教学模式倡导“二不”、“四自”,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不指示学习目标并非没有学习目标,而应当是老师在上课之前在教案中不做预设性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是教学的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规定者教学的方向。因此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在遇到文本后所生成的学习目标,就像郑逸龙老师所说:“学习目标不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办公室里预设,而是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认知、情感等)与文本特点等在教室里现场确认的。”我们原来上课的时候,这堂课教什么,事先有一个方案。现在的“不指示学习目标”就是我们“不事先指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在课堂教学动态中产生的,是在师生的互动中随机展开的。一堂课现在教什么,下面教什么,这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而不是教师事先的预设。另一方面不指示问题答案,则是基于文本本身的开放性,学生理解的多元性。但并不等于说,在教学中就有学生说了算,不等于所有问题没有答案,也不等于说教师就不能“指示”。

“四自”即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任何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经验和认识进入课堂的,是在自己的经验基础之上去主动的认知,然后习得,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利用小组合作,师生对话等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非指示性“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身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自主的去探究问题答案,不以教师为中心,也不以学生为中心,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让学生自主生成对文本的理解。

二、“非指示”教学实施策略

(一)教师、学生、文本 王荣生教授把郑逸龙老师的《再别康桥》这篇选文定为样本,王荣生教授认为:“样本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具体学生与特定文本的交往过程,而不是来源于权威的解释——无论是专家、教材编撰者还是教师。样本教学主要取决于学生在阅读鉴赏过程中的现实状况。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阅读鉴赏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二是学生在阅读鉴赏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所以教学内容无法事先指定,学生的变动必然要求教学内容作相应的选择或调整”。

长期以来,传统教学对“作者文本”教学化处理的过程单向、狭隘、封闭,致使教师丧失话语权。在沉重的考试压力下,教师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机械式的教学思维,往往按照教参要求,形成僵化不变的“教师文本”。自觉的深度开发意识严重缺位,没有个性化的感受和体悟,更不用说建立在新发现、新思维基础上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教师一旦丧失话语权,就会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机械操作中,根据教参去教学。在非指示性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教学智慧、经验和诸多资源,创造面向具体教学情境、适应具体学生的教学文本。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教学活力应当得到充分彰显。当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之一,也是“学习的主体”。文本中的内容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体验感受作者的创作内容。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常常顺着作者的思路和情感发展展开想象,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深是浅、是正是误,也都属于读者对“作者文本”的的理解。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这恰恰反映了阅读的个性化倾向。学生对文本的体验,理应受到教师的尊重。学生在知识、智力、生活经验不足的阶段,可能会出现对文本的不正确的理解,这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回归阅读主体,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生成性

“非指示性”教学的教学内容具有生成性和丰富性,二者彼此联系,难以分害」。第一,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学习主题的多样性。这就意味着,教学内容的多样和丰富。因此,学生自选学习主题既是对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尊重,也是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的原因之一。第二,学生自选学习主题,对教学来说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不仅如此小组讨论中产生的同济信息以及学生课堂上的质疑提问,也都进一步加深了这种不确定因素。这虽然对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但同时也使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在动态生成中更加贴近学生的需要。就意味着教学内容的多样和丰富。在课堂里,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学生与文本的交往过程,教学内容最好是由学生提出,然而有的教学内容还是需要教师提出。由于学生自己去选择主题,那么就会产生很多部不确定的因素,对于遇到的问题学生不能够自我意识到,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学习。

(三)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设计教学

王荣生教授将文学鉴赏概括为三种类型:(1)引学生鉴赏。教师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向文本,使学生“喜欢去读,读了以后还是喜欢”(朱自清语)。(2)帮学生鉴赏。教师借助于自己的“眼力”,帮助学生去发现作品的“好处”,“传染语感与学生”(夏丐尊语)。(3)帮学生鉴赏。指导学生学习文学鉴赏的知识、技能、方法、策略、态度等,使学生自觉地建构语文能力,达到对作品更高的理解和更深的感悟。我觉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是起着一个引导的作用,不靠教师来讲解,而是让学生尝试着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说,这也是新课标的精神。在这里我们强调归还学生的阅读权、话语权,这是正确的。但是不等于说在教学中就由学生说,也不等于在教学中由学生说了算,更不等于所有的问题都没有答案。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对于同学们讨论的观点给以预示或者引导都是很好的,至于是提问还是讨论,还是在之前做一个铺垫这些都需要教师有自己去把握。

(四)教学方法由单一走向多样

传统教学的教学形式整齐划一,不能关注学生的差异性、自主性。这种教学形式使得学习困难的学生得不到切实的帮助,而优秀的学生对于已经掌握的学习内容再去学习会消耗学习的热情与兴趣,这种教学形式是僵化的,其弱点是致命的,也是显见的—置学生的差异性、自主性于不顾。这显然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新要求。“非指示性”教学的教学形式则强调人本理念,以“二不”“四自”为标志:教学中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把学生当做平等的、独立的、能自主判断、自主成长的生命体。

“非指示性”教学形式具有不断吸收创新的生命力。郑逸龙老师的六步教学法,自读、定向、研读、讨论、交流和引导;到后来增加激趣、反省和拓展;再到增加,说说初读感受、提提问题、讲结束语;这些教学方法的变化,其变化目的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张扬他们个性、培养语文能力。不仅如此,这种变化也在潜滋暗长中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广博、机变、智慧、情感丰富、善于理解和沟通。要具备渊博的知识、人格魅力对,对课堂师生合作过程的驾驭能力,以及对学生正确的引导和话语培养的能力。

四、“非指示性”教学分析—以《再别康桥》为例

郑逸老师的《再别康桥》教学基本步骤:

1、简介《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

2、要求学生初读两遍,用一句话说出初读体验。组织小组交流。

3、再读,定学习主题:语言,意境,情感,构思。

4、研读,学生根据自己定的学习主题,以研究性阅读方式进行阅读,并随时写在纸上。

5、讨论,组织组内交流。

6、交流,组织小组间交流,组织组内交流,组织讨论未释疑的问题。

7、引导,接学生话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解决有疑惑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深化,8、总结反思,让学生说说本次课的感受。

9、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郑逸龙老师的这种“非指示性”教学模式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的教师,懂得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尊重人性、尊重人的兴趣、动机的角度出发,把激趣、启思、引导作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一)自读

导入后的自读环节,体现了对学生初读体验的尊重。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依据自己的经验与图式建构的。因此,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是主动地构建信息意义,这种构建不可能由他人代替。阅读的实质就是文本意义的建构和读者意义的建构的一种碰撞。在《再别康桥》中学生们由作者与康桥的离别而联想到自己毕业时别理的那一刻感受,这就是学生的初读体验,教学的起点就应该在这里。最后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并加以利用引导。

(二)定学习目标

在郑逸农老师的这堂课中,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主题”。其实质是以学习目标代替教学目标,以学生主体代替教师本位。按照教学的一贯经验,教学目标,是以课程目标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而达到的一个目标。是每个教师在备课、写教案时必须考虑的环节。在学习内容的生成过程中,逐步实现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对学习内容达成度的要求。“非指示性”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目标并非由教师所拟定,而是由学生根据初读体验和自身的学习背景、经验和特定的学习内容来拟定的—学习目标。

(三)研读、讨论、交流

自主探究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没有自主探究的学习做基础,合作学习就要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确定了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学生需要有自主探究的过程,主动探究关于《再别康桥》的语言;意境;情感;构思等问题。“非指示性”教学模式的“研读”环节就是一种自主探究。这也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主动地、自由地、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活动。在这节课中郑老师组织了三次小组内交流,然后又组织了小组间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显然在这堂“非指示性”教学的语文课上,郑老师注意到学生间的合作,为不同结构水平的成员提供了学习互补的机会。

(四)引导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 “非指示性”教学课堂中的引导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但是学生的学习不能没有引导。这种引导并非“指示”。“非指示性”教育的理想状态也应该是真诚对话下相互教育,教师不再仅仅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过程

参考文献:《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论语文课堂教法创新的教育论文 篇5

狐狸才是聪明的,我很佩服狐狸的本领。”虽然说,每个人都有坚持自己观点的权利,但是他这样的观点明显是对文本的错误理解。如果坚持这样的看法,容易形成他错误的世界观。为此,我指导孩子们开展主题辩论活动:狐狸真的聪明吗?在辩论之中,大家不断挖掘文本的深度,并引用生活实例,将狐狸的阴险狡诈与聪明进行了区分,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让孩子们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一辩论活动中,为了说服大家接受自己的观点,孩子们既要深入思考问题,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又要组织语言正确的表达,还要针对他人观点展开有力的反驳。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一、以辩论引导课堂中的争议

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立场的差异等,对同一问题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观点。观点的不同是引起争论的原因,如果处理不好极易产生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矛盾。在语文教学中,虽是同一个班级,也经常会出现学生之间的这种争论,最后谁也不让谁。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促成课堂的健康、和谐发展。而开展辩论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而且在辩论中,能让他们学会倾听、表达,学会求同存异、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演绎精彩的课堂。例如,在学习《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时,对文中叶欣“这里危险,让我来吧”这一句,笔者说:“同学们,你们说叶欣这个人怎么样?如果是你又会怎样做呢?”很多孩子都说她是个了不起的战士,要学习她的行为和思想。然而,有个孩子的话却引起了大家的反对:“她太傻了,我才不学她呢。”此话一出,其他学生纷纷批评他自私,引起了一边倒的现象。看到这样的情况,笔者组织了一场辩论活动:叶欣真的很傻吗?在辩论中,孩子们以理服人,从课堂到生活,以事实佐证自己的观点。这样,真理在辩论中凸显,智慧在碰撞中产生火花。我们的.民族从来都不缺乏这样的英雄,他们让那些只顾个人小利,没有原则的人无地自容。在这样的辩论之中,正义和真理得到了弘扬,同时也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让辩论推动高效的阅读

阅读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提高人文修养的重要途径。同时,阅读又是一种个性化解读的过程,能使人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阅读也是一种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针对孩子们阅读停留在表面的理解,在无法深入、不够全面的地方,开展辩论活动,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让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促成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思维的深度,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实现阅读的高效化。例如,在学习《生命的壮歌》一文时,针对文中描述的两种动物精诚团结的故事,孩子们竟然为谁更勇敢争吵起来,明显没有理解编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为此,笔者针对学生争吵的话题设计了辩论活动:谁是动物中的真英雄。孩子们分成辩论小组,纷纷收集材料和话题,然后开展唇枪舌剑。在辩论过程中,他们不断深入探究文本,实现思维的深入,促进了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在这一辩论活动中,学生无论是坚持蚂蚁的团队精神更伟大,还是为老羚羊的牺牲精神所震撼,都形成共识:动物也有真情,它们也有生的权利。这样,学生学会了尊重生命,达到了对文本的真理解。

试论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篇6

一、教学方法的创新是语文课程的内在要求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通常是教师先对所讲授的知识进行充分备课, 然后按照备课的内容有条不紊地进行讲授, 往往一节课下来, 教师累坏了嗓子, 学生却觉得索然无味。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不能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 不能让学生当堂掌握所学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 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 从这点意义上说, 语文课程本身要求语文教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对其进行创新。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对老师的要求

好笋出好竹, 好师出好徒。要想教学方法有所创新, 就要求教师做到: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勇于创新、能够很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有远见卓识、有高尚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灵活熟练地运用教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学生的要求

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教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课堂上以更大的热情和兴趣参与到教师的授课中, 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主动质疑。

四、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1)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语言的情感诱导功能。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 是“万能信息的载体”,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语言起着情感诱导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用于传播知识, 而且优美得体的语言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想象,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平淡的语言, 平淡的语调, 照本宣科, 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死气沉沉, 毫无生机的, 学生很容易疲倦、走神、干其他事情。因此,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非常注意自己的语言修养, 善于使用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绘声绘色、恰到好处的语言, 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学生的愉悦的心理情绪, 从而激发学生爱上语文课, 轻松学好语文, 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师生互换角色。教师和学生互换角色:学生讲课, 教师听课。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由教师一人主宰课堂的传统授课模式, 教师由幕前退到幕后, 由独奏者变为走下舞台、放下“架子”的一名欣赏者, 教学由过去的“听我说”“按我的思路走”演变为“看学生的”, 和学生一起商量问题, 讨论问题。学生成了主角, 成了课堂的主人,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学生自己安排组织的。但是,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 任由学生自己备课自己组织课堂, 而是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帮助:资料、素材、充分的信任和适当的鼓励。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而且更大程度上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说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 迅速走进教师的日常教学。由于它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等特点, 因而有利于适时地拓展教学内容,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 利用多媒体教学, 活化了教科书, 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例如:在小说《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中,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小说中人物的个性特点, 我在多媒体课件中穿插视频进行教学,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 对老师的课进行评述。通常教师的观摩课是由同一学科的教师进行讲评的, 在评的过程中, 很多教师碍于面子或者碍于同事之间的关系, 不好意思当面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时候, 让学生对我们所讲的每一节课进行评述, 无疑就成了一种很好的方法。当然, 这需要教师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消除他们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否则, 想对教师教学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的学生, 也迫于教师的“严肃面孔”, 不敢直抒胸臆, 表达看法。

(5) 编演舞台剧、小品剧, 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语文课堂之外的活动中,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教科书上的内容, 结合学生个人的不同个性特点, 选取不同的章节, 例如可以选择诗歌、话剧、小说的某些段落, 鼓励他们自己编写话剧剧本, 然后再编成不同的舞台剧或者小品剧, 分配给不同的学生排练、表演。这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而且又能够使他们充分理解课文的主旨, 揣摩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写作思想。

文无定法, 教无定法, 而贵乎得法。语文教师要大胆探索,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一切以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为目标。这样, 才能促使学生在广袤无垠的语文世界不断汲取新知, 获得个人更大的发展。

论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 篇7

一、多读

“书是学生读懂的,而不是教师教懂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而语文教法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欣赏。为了调动学生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读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如个人读、集体读、小组读、自由读、默读、分角色读、比赛读等。然而,充分的读并不等于收到了读书的最佳效果,要读好书,应该做到:

1对一篇课文朗读必须反复进行,要把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教学中应以读为本,通过反复诵读,读出情、读出意、读出味,来体悟语言文字的特点和作品所包蕴的情理。

2重视范读。教师的朗读示范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正确的导向,激励学生在模仿中逐步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穷人》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采取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在反复的感情地朗读桑娜、渔夫的对话中深深地体会到桑娜和渔夫那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所以,读不但是理解和体会的过程,而且是发展思维和不断提高认识的过程。

二、多说

培养学生具有准确、流利的语言,是语文教法的目标之一。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技能,据书刊、杂志中得知,许多大学毕业生在应聘时笔试能过关,却因为面试语言表达差而被淘汰。“说”在某种程度上比“写”更重要,能说是新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每单元一次的口语交际课是远远不够的,要立足于课堂。在课堂教法中多给学生说的机会,要求学生注意把话说完整,有恰当的语速、语调和感情。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听的机会多于说的机会,不但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展,而且会僵化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灵性,各方面的能力都得不到培养和发展。所以,课堂上教师要管住自己的嘴巴,撬开学生的嘴巴。如让学生选择词语说句子、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对句子的理解、谈谈读课文后的体会和想到什么、复述课文等。不愿说、不敢说是学生的通病,所以教师要采取各种手段调动学生说的愿望,除了问答式外,还可以同桌交流、小组讨论、辩论、接龙复述等形式,而且要引导学生说真话,发表自己心中的真实感受。

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首先共同讨论自学情况,小组派代表汇报时其他小组可以发表不同意见或作补充。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读了这篇课文后的体会,教师指名汇报。最后鼓励学生想想假如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对她说什么?与小女孩不幸的同年对比,说说自己的童年,从中体会到在资本主义社会穷苦人民的悲惨生活,要珍惜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在整个语文教法过程中,不但学生说的机会非常多,而且做到了面向全体。在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如自学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想象能力等。

四、多问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这不仅需要教师娴熟的教学技巧,还需要灵活机智驾驭课堂的教学功底,时时创造机会或情境引导学生提问,并妥善地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解疑释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语文教学中处处有疑问,这就要看我们教师如何引导。古语说得好“小疑则小进,大疑則大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试论语文增效课堂的构建 篇8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模式 跟进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改旨在帮助学生树立主动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从纷繁的信息网络获取有益信息,并整合信息,为“我”所用;塑造学生以一颗善感的心去体察世界,体悟生活。但是纵观教学现状,还存在许多与新课改本质脱离甚至背道而驰的现象。素质教育仿佛是“皇帝的新装”,在华丽的口号声中沦为自欺欺人的假象,遥不可及。构建语文增效课堂势在必行。

一、开发独特的教学模式,向科学施教要效益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初步探索出符合教学实际的独特的“四步式增效课堂”模式:自主学习——成果展示——释疑纠错——精讲巧练。

由文本题目产生阅读期待,猜想文本内容;三级阅读:疏通读、理解读、感情读;圈点勾画文学常识、词语音形、优美语句;对文本内容、结构、语言等诸多方面批注质疑,继而检测自学成果。学生在独立自学时产生的疑问在小组内部交流时能得到部分解决,仍然不能解决的在这个环节里由各个小组共同解决。问题可能较多,比较零散,这就需要教师在小组内部交流时引导学生解决较简单的问题,整合分散的问题,提炼最主要的问题,让“问题”名副其实是“问题”,带有普遍性、典型性,能够凸显重点,牵引出难点。

在课堂内外,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自主调控学习行为,充分地阅读体验、感悟质疑、表达练习,既独立思考,又合作探究,真正实现主体对文本的解读和创造,最终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二、严格实施教学“跟进策略”,向科学管理要效益

所谓教学的“跟进策略”,就是有讲必练、有练必考、有考必评,同时辅以“日清、周总、月结”的复习巩固策略。为此,我们在组织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时,加大了课前10分钟小练习的管理与检查力度。10分钟小练习必须经过各个备课组集体谋划、共同设计、反复讨论,然后才能定稿,最后与学习者见面。在内容设计上,10分钟小练习必须凸显基础性、巩固性和检测性,必须是迁移、巩固所学,必须利于教学。此外,10分钟小练习在内容设计上还必须具有序列性,即所练习内容前后勾连自成体系,以此巩固所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出必须尊重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记忆规律和学习规律,讲练结合,严格把握课时关,即所学必须当课消化并牢牢巩固。为了使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明确提出课堂教学必须把好“三关”的要求,即“课时关”“单元关”“月考关”。在“三关”中,尤其重视最基础的“课时关”,因为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只有这一关把握好了,“单元关”“月考关”才能真正落实,才能真正减少学习者的知识负积累,才能保证所学扎实、有效、高效,才能保证以后的新学落实、扎实、高效。

三、科学调控课堂教学节奏,向有限的学习时间要效益

教育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学习者从事学习活动,其精力投入与专注程度是有一定规律的,与所用时间成反比。利用节奏调控、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是符合学习者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的,有利于课堂教学时间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具体操作:精心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的流程节奏,使之起伏有致;合理分布教学内容的节奏,使之轻重有变;周密安排课堂教学的情感节奏,使之徐疾有情;精确把握课堂教学的情感节奏,使之浓淡相宜。

四、打造成功、高效的课堂,关注每一位学生

对学生而言,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成功的课。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的,一个班学生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爱好都存在着不同,要求我们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一位教育专家说:“如果我们教给孩子仅仅是知识,那就直接告诉他好了,而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唤醒学生的灵感,唤醒他们的表现欲望,唤醒他们的创新潜能。教师在课堂上关注优秀学生的同时不要忘了一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更需要关注学困生,教师只有在心田里种植了关注的种子,这颗种子才会生根、发芽,才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一堂课下来,无论是学习成绩好的、学习成绩不好的,都要有所收益,这样的一堂课才算一堂成功的课,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总之,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从哑巴课堂转变为快乐读写,本身就是语文课堂实效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会;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开拓。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篇9

九年的语文教学生涯,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上积累了一点不太成熟的经验, 现在写出来与各位同行交流。

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 刻苦钻研教材文本。语文教材是重要的语文教学资源, 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领会所使用教材的编辑意图, 把握教材特点, 深入钻研教材, 把教学内容吃透, 融化为自己的血肉, 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有序, 才能为教师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地创造教学情境打下基础。

九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刻感受到备课的重要性。课前准备充足的课往往上起来得心应手, 并很快地创设适合课文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及时融入语文课堂, 领略语文的魅力。同时,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要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 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 根据自身特点, 扬长避短地设计好教学。

新《课标》的精神在于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填鸭式的教育往往会导致学生无事可做, 无问可思, 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抑制, 自然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和预期目标。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触发他们探求未知事物的欲望, 诱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激情。

如《送你一束转基因花》这一课, 它是一篇高科技的说明文, 学生对它的兴趣不大。于是我设计了“如果可以的话, 在生活中你想看到什么样的花?”“那这些花是靠什么技术培育出来的呢?”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学生们很自然地和我谈笑风生, 打成一片。第二个问题则是把他们引到课题上来,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所以, 教师从不同角度点拨提问, 效果明显不同。好的问题情境, 可以引起层层波澜, 促使学生开拓创新, 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应注意的是, 当学生思维出现障碍时, 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时进行点拨, 就像疏通河道一样, 把学生的思路理顺。巧妙的点拨是课堂教学的清新剂, 能使沉闷的课堂呈现勃勃生机。

导语融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 它是一座桥, 架在理解课文内容与获得知识的必经之路上。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与导语的运用是分不开的。我们通常可以利用语言、故事、歌曲等方式组织导语。如在教授《再别康桥》时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古人云“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 所以古人在诗文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与凄怆, 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大气与豪迈, 更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与心酸。那么一代大师徐志摩又是如何去体验和理解离别的呢?今天, 让我们一同走进《再别康桥》, 去领略诗人笔下别样的离情别思。这时学生已完全进入了离别的情境中, 更好地体会诗人笔下的那份惆怅与孤寂。

借助媒体, 创设直观情境。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去观察, 去感知, 去体验, 推动学生思维的快速运转, 丰富学生的想象, 加深学生的印象, 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如《济南的冬天》和《春》这两课, 课堂上就可以用音乐、影片、图片等媒体调动学生的感官,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快速地融入到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中, 可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再如在教《送你一束转基因花》时, 我恰当地利用媒体把五光十色的花型板书伴随着“老师也送我们同学一朵带有中国汉字的转基因花”的语言展现在学生面前时, 学生无不惊叹欢呼, 深深地融入到文章中去, 相信他们对这一课的记忆是深刻的。

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技巧, 允许他们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之间应是平等的朋友式关系, 教师与学生要尽量拉近心理距离, 多进行心灵沟通, 达到师生互动。在教授《春蚕到死丝方尽》一文时, 我讲到“成熟”和“老熟”这两个词, 把学生比成是“成熟”, 虽然长大但还要学习;把自己比成“老熟”, 学有所成回报社会。学生立刻活跃起来, 顿时拉近了与我的距离,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 就不成其为池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对所教所学的内容首先应该热爱。如果师生不能同悲同喜同感, 没有情感上的共鸣、思想上的共振, 课堂上师生的激情就无法激发。可想而知, 学习气氛将会很沉闷, 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所以只有让师生情感与教材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始终充盈于课堂, 才能感情充沛、精神饱满地愉快学习, 这也正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希望得到的效果。

几年前我校组织到海州实验中学进行听课学习活动。其中一位老师执教的《明天不封阳台》一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堂课上, 老师一直以饱满的热情开展教学, 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 尊重学生的观点。学生热情高涨, 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 参与文本, 自然地进入到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 真正做到情动于中, 以情感为纽带激发学生质疑思考, 使学生心理处于兴奋状态,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所以从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来说,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投入自己的情感, 以高超的教学艺术、丰富的情感来对学生进行熏陶。

完美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行云流水式的, 其间没有任何的阻隔或块状感, 它给人的感觉应是高山流水, 一泻千里, 洋洋洒洒, 一气呵成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高度的语言表达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 教师语言与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密切联系。

教师语言应做到准确、鲜明、生动、风趣。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求准确规范, 这是最基本的。教师应精心组织教学语言, 思路应清晰, 语言简洁而又表达明确。当说则说, 不当说则不说。另外, 教师讲授课文要掌握设疑激趣技巧, 必要时可把一些笑话、故事、成语、典故、术语等引入课堂, 做到化枯燥为风趣, 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如《治水必躬亲》一文讲的是海瑞为官时的一个小故事,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 课堂教学情境很快创设起来, 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此外, 抑扬顿挫、和谐得体的语言也非常有利于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只有美好的语言才能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 因此教学语言的掌握和运用都非常重要。在讲授《雁门太守行》里“半卷红旗临易水”时, 我恰当地运用了语言抑扬顿挫的表现力, 朗读了荆轲所歌“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句子, 把一个悲壮、苍凉的场面展现在学生面前, 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共鸣, 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在悲壮、苍凉的情境中领略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因此, 流畅的语言能让学生的情感自然融入教材的情理之中, 创设了我中有书、书中有我的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内容单一, 只会令学生觉得索然无味, 不利于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因此, 要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必须还要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语文课堂教学, 许多老师还停留在对教材的传授、分析上, 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引起很多的思考。许多教师以为完成了对教材内容的教授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是对教学的片面理解。我以为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更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如在教授《雁门太守行》时, 作者把战事放在了秋天这个万木凋零的季节里, 大力渲染悲壮、苍凉的气氛。我由此提到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让学生再次感受秋天肃杀的气氛。

浅论语文课堂“沉闷”现象 篇10

一、讲究课堂提问艺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 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 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提问, 可以说是一门教育艺术。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艺术,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接受状况。若问题的难度过大, 学生一时无从回答, 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例如, 教《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 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这话具有深刻的哲理, 学生较难理解, 我们可以从浅处进行提问:鲁迅先生所指的“路”, 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 (当然不是。这路还包含人生之路, 社会之路。) 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 (路是靠人走出来的, 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 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 (希望本是没有的, 只要我们为之奋斗, 便有了希望。) 这样, 一个深奥的问题解决了, 像这样的提问, 我们称之为“深题浅问”。与上述情形相反, 有些问题尽管重要, 但看似浅显, 往往为学生所忽视。我们提问时就要引导学生作深入探究, 才能得其三味。像这样的提问, 挖掘文字深层内涵, 我们称之为“浅题深问”。

二、营造相应的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无意识的心理特征以及客观现实条件所创设的一种引起学生的情感和心理上反应的、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的氛围和环境。情景教学由于具有较强的生活现实仿真性, 能给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机会, 容易激起学生与作者的共鸣, 从而较好地把握课文的主旨, 因此在现代教育理论中颇受推崇。我认为, 情境创设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 设计合适的导语

在我听过的很多公开课当中, 无一例外地都设计了极富感情色彩的导语。一条好的导语不但能够在一开始就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还定下了课堂的感情基调, 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营造了极佳的情感氛围, 为这一堂课的学习成功开了一个好头。

2. 引述相关的材料

材料引述的目的在于疏通障碍, 把学生带到当时当地的那种特定的环境气氛中去,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值得注意的是, 无论何种材料的引述都应当不落俗套, 富于变化, 引人入胜, 从而真正达到情境创设的目的, 若方法生硬, 程式呆板, 令人生厌, 就会事与愿违。

论语文课堂中的等待艺术 篇11

愤悱 遗漏 放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A-0093-02

语文教学好似栽花,需要精心呵护与耐心等待,唯有如此,方能成就扑鼻花香,使人心旷神怡。语文课堂具有丰富的人文情愫,是一种充满灵动的生成过程,而有时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着学生精彩的生成,等待着艳丽的花朵绽放。教师应“以生为本”,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更为自由的空间。等待是课堂教学的必然,我们应让学生在慢下来与停下来的过程中思考探究、总结反思。善用“等待”是教师教学的艺术与智慧。

一、等待需在“愤悱”时

“慢慢走,细细赏”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特征,好似品茗需要时间去体味清香。课堂教学中学生常会出现“愤悱”状态,即积思求解的状态。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似通未通,想说又停”的时候搭上一把手,让他们细加体味,给他们一个表达的机会。教师需要静心等待,关注他们的思维状态,让他们产生情感体验。

选择适当时机等待,定会爆发出不一样的“轰鸣”。在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教学中,学生对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目的产生质疑,有的说他的目的是帮助中国人民抗日,是一名国际主义战士;有的说他是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有的说他是看不惯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侵略,等等,似乎都有点道理,但总感觉缺少了什么,于是笔者请学生反复朗读首段,仔细体味其中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字眼,特别引导学生静心思考开头提到的“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这句话,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内涵,在等待了两分钟后,有一名学生忽然站了起来,说了一句:“纪念白求恩是为学习他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共产主义!这也是他来华的出发点。”随即其他学生都随声附和,想到一块了!大家高兴地拍起了掌。这样,就能自然引出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包含着国际主义、毫不利己而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等精神,帮助学生走出理解的“混沌”状态。

教师等待需要耐心,更需要精心准备,应在备教材、教法、学生时多一些准备,特别是围绕课文重点和难点留一些预设问题,使得课堂等待有目标。要区分学生的兴奋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倘若学生抓不住关键点,陷入虚无主义的讨论,就容易跑题,此时的等待则毫无意义。学生在学习时遇到难处,教师应建议他们多朗读与问题相关的前后语句,在深入把握语境内涵的基础上开阔视野,丰富情感。

二、等待需在“遗漏”处

互动化课堂最有价值,更具“嚼劲”,更值得学生回味。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角作用,在他们讨论的遗漏处作出引导,更能够使得他们获得明确的方向。在学生讨论遗漏处等待,让他们发现得失、查缺补漏,是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的最好方法,也是学生获得丰富体验的必然需要。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遗漏处停下来驻足观察,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例如,在教学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范进中举》时,学生对“讽刺科举制度与深受其害的知识分子和形形色色的势利小人”的课文主题似乎不太感兴趣,思考未能深入。对此,笔者补充了范进中举前后的一些细节:考官周进出于同情,想方设法提拔范进,以免“屈了真才”,便反复看范进的答卷,头两遍使他大失所望,看第三遍时,聚精会神,细细品味,一篇狗屁不通的“臭八股”居然成了天地间之至文!于是“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范进中举后,搬到新屋连请了三天客。到第四天,其母见家里有许多细瓷碗盏,大笑一声,喜极而死。通过这样的补充,学生便细细体味其中的关键处——科举制度,知晓“都是科举惹的祸”,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描述进行分析,逐步形成对主题的认知感悟。

教师在教学中要仔细观察,发现学生未关注的关键性问题,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讨论中的闪光点,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他们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交流,巧妙帮助学生提炼总结。

三、等待需在“放手”后

等待是一种教学智慧,更是一种态度。等待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需要教师放手让学生“闯一闯”,教师越是让学生主动体验和感悟,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成越真实有效,越能使学生发挥创造力,获得感悟与体验。

等待需要教师大胆放手,多给学生互动交流和反复酝酿的机会。在教学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时,笔者没有按照逐字逐句翻译、分析文言语法和提炼思想观点这一步骤进行教学,而是直接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上述任务。这样的大胆放手,使得学生集合同桌、小组等群体智慧,相互探解各自的疑难问题。有的学生对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表示认同,宁静的田园生活与和睦融洽的邻里关系也正是自己所向往的;有的学生对课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感兴趣,认为在写作中可借鉴运用;有的学生通过解读认为,该文能将文学、哲学、历史知识完美融合,既能看出作者的文学造诣,还能够体现当时的历史发展。笔者根据学生在探究中出现的瑕疵,建议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认真回顾,并结合其他同学的意见予以思考,给他们指明正确的探究方向。

教师放手,并非任性不为,而应主动融入学生的探究过程,引导他们在适合的时间内进行自由阅读,帮助他们完成相应的知识积累。教师在放手后更应该关注学生,予以认可,提出期待,及时帮助他们校正和完善学习策略。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引导他们在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取长补短。这种“放手”既注重了知识技能生成,更是对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期待。

综上所述,等待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的一种尊重和信任,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多给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尽情探索,让他们在感受到主体存在价值的基础上拓宽思维,帮助他们在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中进行足够的思考,并将这样的思考沉淀为一种习惯,而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的价值体现。

上一篇:校学生会权益服务部部门工作总结和计划下一篇:工程预算员求职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