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过年的作文(共9篇)
正月十一日是一年一度“行头桥”的日子。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兴冲冲地来到石狮桥。哇!桥上张灯结彩,小桥旁边挂满灯笼,桥上一盏盏花灯在夜风中摇动,像一只只大型的萤火虫,漂亮极了。
行头桥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走来,慢慢地汇集到桥头。人们有说有笑,兴高采烈。桥头人山人海,想一条长河久不停息。我们随着人流慢慢地走着,像蜗牛在爬行。好不容易地挤到了桥上,在桥上还没歇息,就被人们挤向桥的另一头。人们争先恐后地去摸石狮头,据说摸了会有好运气……
荡秋千,预先在空旷的草地上搭起高达两层楼的单双座秋千和“十”字秋千。棚顶四周拉起一道道绳子,挂满五颜六色的绸花彩带。
当银盘样的月亮(俗称“月娘”)升上中天,穿着节日盛装的少男少女便纷纷聚集到秋千前。按这里的风俗,女的不能荡秋千只能观看。能大显身手的,就是小伙子们了。他们争着荡秋千,比赛谁荡得高,转得快。
在围观者的欢声笑语中,单座和双座秋千向月娘抛出一道道彩虹,“十”字秋千腾空飞旋箍着一个个花环。荡得最高转得最快的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好汉,从而获得她们的爱情。等到来年元宵,有的已双双上街观灯,成了恩爱的小夫妻了。
天真无邪的童男童女们,自从讶讶学语,就缠着奶奶讲月娘的故事。月娘成了孩子们金色的梦。于是到了中秋节大人们就用竹子劈成材蔑,扎成了脚盆大小的骨架子,用毛边纸糊成一轮满月。中秋夜,孩子们就在“月娘"肚子里点上蜡烛,扛在肩上,手舞足蹈悠游在朦朦胧胧的深巷中。老远看去俨然是月娘落下凡间。金色的梦变成童男童女们捉得住摸得着的现实,这就是有趣的游“月娘”。
这天晚饭后,妇女们沐浴更新衣,忙着在能望见月娘的天井、门楼、厅前摆起桌子,扎上绣满祥禽瑞兽富贵花卉的床裙,把洗干净的水果、云片糕、月饼摆上去;男人在一旁用红纸剪成各式各样吉祥物,一一贴在糕饼、水果上面。一切停妥之后,就点上红蜡烛,焚上高香,开始恭候月娘升上中天。
我最喜欢的是牛肉丸,但要做牛肉丸可不是那么简单哦!做牛肉丸必须先把些牛肉放在板上,把两条大约三四斤重的铁棒在牛肉块上面重重地打。差不多打一小时后,牛肉就变成肉酱,做出丸子要肉酱放在一个桶里搅拌几下,把肉酱在手里挤出,一个圆圆的丸子就出。再把它们放在热水里泡十几分钟,牛肉丸就完成。
牛肉丸有多种吃法,可以制成牛肉@汁、也可以做汤吃、还可以做点心吃。牛肉丸的味道棒极!只要你轻轻一咬,就感觉到香脆可口。牛肉丸还含有蛋白质呢!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高高挂起红灯笼,寓祝来年红红火火;门外贴起了红对联,寓祝来年的生活如同对联写的一般美好。爆竹声声响连天,接连不断。在这万象更新的日子里,无论走到哪,都是欢笑一片。孩子们玩累了,也大概是黄昏前,回到家了,便闻见一股香味袭来,让人不禁馋起嘴,赶紧一家聚集一块儿吃团圆饭。不同于往日的是——多了发自内心的欢乐。
最后,莫过于家家户户都会做的——看春晚。
六年级过年的作文:热闹的过年
过年了,礼花炮竹点亮了夜空,年三十晚上,我和爷爷穿好衣服,拿着许多烟花炮竹来到院子里,只见黑色的夜空中一朵朵礼花在夜幕上绽放,像五颜六色的菊花给夜空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一会儿,旁边一家放起了金色的烟花,一会儿,另一家放起了红色的礼花,让你目不暇接。耳边一片“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还有礼花上天是“嘭嘭”的爆炸声,像潮水一样涌来。我和爷爷点着了我们的礼花和大地红,我家院子的上空也成了花朵的海洋,也不比他们家差呀。
过年了,大难初一早晨还要放炮。初一早晨,我和爷爷起得很早,妈妈还没开始做饭,爷爷就让我跟她出去放炮,
过年了,我们孩子能得到压岁钱。初一上午,我的小
过年了,最好吃的还是三十晚上的年夜饭。那天晚上,当我来到饭桌前时,我惊呆了,满桌子都是好菜,五颜六色,还有一盘盘的饺子。妈妈说,饺子里面有糖块和钱,谁吃到了钱就一年不缺钱花,谁吃到了糖块就一年生活甜蜜
你看过年多热闹啊,所以我说过年真好。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提供的六年级过年的作文,在作者眼中过年是快乐有趣的,在大家的眼中过年又是怎样的呢?
相关推荐:
今天晚上是除夕夜,我们要聚在老家里,和奶奶一起过年。往常我是不喜欢过年的,因为家里很脏,我曾经在床上发现过蜘蛛。但在今年离开的时候却有些依依不舍。
因为天气有大雾,所以我们6点的时候才到家。到家之后,大人便开始有的收拾房间,有的做饭,大约一个小时后,大家就都完成了各自的工作。可就在7点半,凉菜热菜端上桌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差错――停电了。这一停电,把我急得抓耳挠腮,小声嘟囔道:“大过年的,停什么电呀!害得我还不能看春晚了。”正在我生气的时候,奶奶拿来了蜡烛,妈妈说:“行了,别嘟囔了,先凑和着吃一顿饭吧。”不过幸好在大约十二点的时候来电了,我和姐姐不约而同地喊道:“啊!终于来电了。”我和姐姐飞快地打开电视机,找到中央一台,可是那个时候,主持人已经开始倒计时了,之前的内容我们什么也没看到,没办法我们只好跟着主持人一起倒数,不过还是很开心。突然,我们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阵连连不断的爆竹声。于是我抱着早已准备好的鞭炮,拉着妈妈就往外跑。我拿着妈妈给我的打火机,小心翼翼点燃引线,只听“噼里啪啦”一阵巨响过后,地上铺着一层红扑扑的炮纸。妈妈说:“这叫大地红,预示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因为有了今年的经历我再也不讨厌过春节了。
今天,我们回家过年。
爸爸开车,妈妈替补,我和表哥一家是纯粹的乘客。
爸爸开车很认真。他双手握着方向盘,眼睛一会看前面,一会看两边,还不时地看看中间的镜子,一车人算他最忙。不时地,爸爸也会跟大家说笑几句,开车最怕寂寞,爸爸是想缓和一下紧张和疲劳吧。说笑中,汽车在平稳、安全地行驶着。
妈妈坐在爸爸的旁边。她不时地看看路牌、翻翻地图。因为本趟行程与往年不同,不熟悉路,在关键的岔口要提前搞清楚,这是妈妈的任务。每当车子从一条路转到另一条路时,妈妈总是及时地提醒爸爸。
表哥一家三口和我坐在后排。十个月大的小忱忱躺在他妈妈的怀里。这小家伙可不老实啦,一会笑,一会闹,要么喝点奶,要么抓东西玩,把表哥和表嫂忙得够呛。
因为今年人多,所以我不能像以往那样很自在地坐在后排,更没办法躺着睡觉。不过,一路这么坐着,也不累,除了车内的热闹,我还看到了很多漂亮的风景。
太阳好像也要跟我们一起回家,一路上它都很调皮。它一会趴在左边的窗外,一会趴在右边的窗外,最后,它还是独自跑了,把我们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它天天都回家,为什么比我们还心急呢?
也有不跟我们一起回家的,像那些路边的.大树,小草。它们常年守在自己的位置,排成两排,舞着双手,为来往的人们送行。排在前面的早就看不见了影子,而后面的还在很远的地方耐心地候着。他们这么热情,这么执着,我很感动,也很开心。
我最喜欢看的还是远方的群山。它们一直在慢慢地移动、变幻。有时像躺着的巨人,还有鼻子有脸呢,有时又像一只大象在向远方眺望,又突然变成一位仙女,或者几尊菩萨……。就这样看着,想着,我彷佛觉得那些连绵不断的山,像是流淌的音乐,为我们送来一路的欢歌。
一、厌食症
大清早,厨房就开始“抛砖引玉”,没错,整个卧室都弥漫着“抛”出来的香味。
美食VS寡人,最终,我完败,不得不虎起了脸,被香味“强行”牵着鼻子走进了厨房。
“饺子送锅归,热水迎它到。已是冻肉百丈冰,犹有青菜俏。俏也不出声,只把调料抱。待到烧鱼上桌时,它在碗中笑。”不知怎么,我脑子还蛮好使,编了首奇特的诗出来。
但可悲的是,我竟无嘴以对!丝毫食欲都没有,不仅如此,甚至,连假期间的早饭都一口未吃。以前饺子一人吃三份,如今,连半个都下不了口。
恍惚间,我似乎看见,食物对着我哈哈大笑,分明是嘲笑……
二、恐光and一睡不醒症
打小,我就是个夜猫子,向来都不喜欢光亮的东西,什么灯笼啊,烟花啊,浴霸啊……个个对我来说,简直都是“邪恶”的化身。
每一天,早上都照常一睡不醒,心中充满了与周公的各种奇遇,大脑分分钟“系统奔溃”;直到我膝盖半夜受伤,晚“六点”到早“六点”一直high个不停,但通常都是一人在房间里开“单身派对”,的确是我自己在黑暗中独自一人在自编自演。
结果,寒假过去,房间里灯的开关都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说白了就是落灰)。至今我对灯光还是很厌恶与敏感(哎,后遗症),但比起寒假每天“修仙”的宅男时段,也算是一种进化了。
三、无趣症
该说不说,过了一个寒假,黑色幽默倒是学了挺多,同时,也自己编出了许多,简直天马行空,人间极品!说说寒假的吐槽成品吧,也是多得不计其数。
NO.1拜年:守岁完毕,要拜年,就是去拜那啥凶兽——年,还可以从它那儿得到它最怕的物品——压岁钱。
NO.2物以稀为贵,但是,大人们却肯掏同样的钱,去买浓粥?也是醉了。
NO.3扫墓,顾名思义,就是在坟墓上刻一个二维码,微信一扫,此人生平信息出来嘛~~
NO.4我们都只是在“蹦年”,刘翔姚明这种,才是不折不扣的“跨年”
不知为什么,真是越来越不会过年了,什么事都是“懒”字当头,全都不愿做,这又何必?过节,不就是大家做大家想做的,玩自己想玩的,过得开心吗?
作者:龙磊
指导老师:蔡晖辉
食甜丸
冬至甜丸是用糯米磨粉和水搓丸煮成的甜汤,是冬至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潮汕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
冬节甜丸一般在天亮前煮熟,家人起床后,都要吃一碗“冬节丸”。孩子们最盼吃这碗甜丸,往往夜里醒来都要问天亮了吗?然而天好象要与孩子们开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节夜,啰啰长,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谣。其实,每年到了冬至这一天,夜的`时间最长,冬至过后,才逐渐变短。
潮汕冬节丸分两种:一为常见的糯米丸,一为用粳做的尖米丸(用粳米粉加水,揉成长条,用剪刀斜剪下,两头尖尖如白米,故名。主要流行于揭阳一带)。冬至前一天,吃过晚饭后,家中的主妇就开始张罗着把一只大箶(浅沿的筐箩)摆在桌上或地上,用开水把糯米粉和成粉团,然后,一家子无论大人小孩就围坐在箶四周,各自捏取粉团搓成弹珠样的冬至丸,放入箶里晾晒。冬节丸以搓得大大小小参差不齐为好,这叫“父子公孙丸”,象征着岁暮之际一家子圆圆满满。冬至日一大早,家庭主妇煮好红糖汤,将丸子下锅,煮成汤丸。先盛一大钵祭祖,家里的地主爷、公婆母、司命君、井神、碓神也各用一碗甜丸祭过。然后主妇叫醒全家老少起来食汤丸,俗称“汤丸唔食天唔光”,“食了汤丸大一岁”。
祭拜祖先
潮汕民间,在这一天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围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毕,午餐家人团聚。谢神的祭品,除三牲粿品之外,必须还要有冬节丸,人人必须食用以示一家圆圆满满,大小平安。
但沿海地区如饶平之海山一带,则在清晨便祭祖,赶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捕鱼平安。
吃团圆饭
在潮汕地区,冬至是一家团圆的日子,一家大小在这一天都会尽量赶回家中吃顿暖暖和和的团圆饭。长辈们在冬节晚餐上会说:“食丸阖家团圆,食糯米饯就有钱,食芹菜蒜有钱算也有钱劝(藏)。”虽然都是由食物名称引申而来的谐音,却也体现出潮汕人重视家庭,期盼团圆的美好愿望。
上坟扫墓
这是冬至另一项活动。按潮汕习俗,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谓之“过春纸”和“过冬纸”。一般情况,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过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过冬纸”。但人们大多喜欢行“过冬纸”,原因是清明时节,经常下雨,道路难走,而冬节气候较为干燥,阳光充足,在山野举行祭祖较为方便,也借此郊游,起娱乐身心作用。
冬节这天,全村人,除了以出嫁外村的“走仔”没有资格参加、或因身体不适等能力所限外,其余的人都会很积极参加到祭祖行列。到山上时,生性好玩的孩童们这一天确如“放猴归山”。几个小朋友一起捉迷藏、摸死鱼、抓特务、打游击战、采野花、过家家,使出孩童好多的“把戏”。
冬节扫墓的祭品,普通是五牲或三牲,添以鲜蚶、柑橘等物及粿品。鲜蚶是必要的,意谓取其吉利的意义。拜墓之时,还须拜墓旁的土地爷,即所谓后土之神。祭拜仪式过后,人们就在墓前聚餐。野外的聚餐轻松又热闹,儿童嬉闹,长者举杯闲谈,山野间荡漾着家族的融洽与和谐。祭品中那盘鲜蚶一定要吃完,午餐前,大人未吃,一般先会关照孩童,年年如此,分给每人几粒蚌吃,分蚌的那个长辈会特别吩咐:蚌壳不要乱丢,集中放到祖公墓碑前面,越多越好,以示钱多多。
原来,在农村,蚌壳又叫“蚌壳钱”,视同古代人交易时,用贝壳作交换手段一样,演袭至今,仍有此做法。在潮州,逢年过节,好多人家都会买蚌祭祖或食用。
另外,祭品盘中的大鱼,全尾或截分两段的,照例是留给办理饮酌者的家属。所以成为规例,野餐时什么人都不许吃它。如果你不明规例,错吃了,人们会怪你不晓情理。
占卜
潮人过冬节,还常伴有占卜活动。有以冬至晴雨,预卜年关阴晴的,如民谚说:“冬节乌,年夜酥;冬节红,年夜(湿)。”意思是说,冬节如果有太阳,过年夜就要下雨;反之,则过年夜就天气很好。另外,也有人用冬节丸来占卜生男或生女。如果这一年有人家娶新媳妇,那么在天亮时祭拜完井神之后,往井里投进一粒汤丸。然后让新娶妇急忙打水,如果能够将这汤丸打上来,那么则预兆生男孩。有人则将放在筛里的汤丸每次取出两粒,一直取到最后,如果剩下一粒,则预兆生男孩。
贴甜丸
在很久以前,这些甜丸不仅是用来吃,人们还将甜丸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之上,一来是这甜丸圆圆的,预示明年丰收、全家团圆,二来是为了答谢老鼠给农民送来五谷种子。如今人们不再贴甜丸,不过冬至节吃甜丸的习俗依旧流传至今。
传说有年冬至,从外地来了三个衣衫褴褛的逃荒者。饥寒交迫,老妇饿死了,只剩下父女两个人。父亲向人家讨了一碗冬节丸给女儿吃,但女儿却坚决不吃,要让父亲吃。推来让去,父流泪说:“女儿,为父不能养活你,眼看你忍饥受饿,不如在这里择一人家嫁了,图一口之食。”女儿也就含泪答应,两人分食了一碗冬至丸后便分手了。
【潮汕过年的作文】推荐阅读:
潮汕的风水文化06-11
潮汕中秋习俗09-06
潮汕传统民居12-16
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10-06
潮汕中元节七月半习俗11-21
初二学生过年作文:过年回家的路上12-07
初二学生过年作文:我喜欢的过年11-05
过年回家的作文06-10
介绍过年的作文01-07
过年的味道初二作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