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成语专题训练(推荐10篇)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本书印刷不够精美,但内容还差强人意....
。B、我们年轻的班主任老师虽然工作很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C、刚建成的三峡大坝真令人叹为观止....
。D、大自然馈赠给了攀枝花人民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矿产资源,难怪邓小平爷爷盛赞这里“得.天独厚...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窗》的结尾别有用心....,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B.陈水扁公然宣布中止“国统会”运作和“国统纲领”适用,无疑是玩火自焚....。C.同学之间一定要和谐相处,相敬如宾....
。D.泰州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
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B.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C.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D.教育部进一步放宽高校招生报考条件,各高校对大龄考生和应届生等量齐观....。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武警官兵多日奋力扑救,云南森林大火得到基本控制,因而不再生灵涂炭....。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C.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D.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不久前,中央电视台举办了“隆力奇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选手们的表现成为许多观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B.2006年6月9日,令广大球迷梦寐以求....的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拉开帷幕,历时一个月的64场精彩比赛将使球迷们大饱眼福。
C.大学生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的事迹令人感动,他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真是可歌可泣....。D.当记者来访震惊全国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假药案的几位药检人员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居然都是非药学专业并从未接受过专业上岗培训的。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去年10月12日至17日,历经5天5夜115小时,费俊龙、聂海胜圆满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太空之旅。B.“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在对比中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C.美国总统布什和到访的英国首相布莱尔5月25日在华盛顿公开承认,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犯有无可非议....的错误。D.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教师对课文条分缕析....,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形成,也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7.下面句子中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长达四个多小时的2006年春节晚会伴着新春的钟声和人们的祝福销声匿迹....了。B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先哲用他们讳莫如深....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洞察,对人生万象的感悟。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D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因沦落深山而自弃。9.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其中有一批被穷苦的村民扣留了,他怒不可遏....。B.他踽踽独行....,走了一程又一程,涉过了冷水滩,又趟过了冰凌湖。C.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D.走在上学的路上,我经常萍水相逢....
一些老朋友。1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B.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C.在提倡自主学习的今天,各种活动课应运而生....,给语文课增添了勃勃生机。D.每一朵盛开的鲜花又像是一个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11.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李东真的别出心裁....,制作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B.春节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千手观音》,令人叹为观止....
。C.这些豆蔻年华....的小伙子,也许在没有喝酒前想也不敢想能干出这些伤天害理的事。D.“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2005年举世瞩目....的大事。12.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土军装,但站在军装笔挺的晋军将领中,仍给人鹤立鸡群....
之感。B.由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大量的垃圾食品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C.这样美好的天气,同学们来到邻水大峡谷,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D.广安自然资料丰富,投资环境宽松,许多外地客商针锋相对....地前来投资兴业。1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B.昨天下午的活动中,来自各班的同学推波助澜....,使毕业联欢的气氛达到了高潮。C.今年以来,朝阳社区开展了许多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明荣知耻”专题文化活动。D.《文明办网倡议书》为我国姹紫嫣红....的精神文明园地奉上了一枝鲜花,增添了一叶新绿。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浯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战士们虎视眈眈....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便过去了。回头看看,却还历历在目,怪不得人们总说日月如梭!在过去的一年中,通过不断的学习,我也收获了很多。而这篇文章是正对我一个学期学习的总结。
这一年中,在老师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下,又通过自身的努力,各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补全对话三篇吴都教育 2014,1.一 题训练
A :What’s this ?
B :_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 Is this your clock ?
B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t’s Mary’s clock.A : Do you have a clock ?
B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ut I have a watch.A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It’s in my schoolbag.A: Do you use(使用)it every day ?
B :Y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A : Can I help you?
B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want a T-shirt.A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 Yellow.A : Here you are.B :Oh ,this one is too short.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 Yes.What about that one ?
B :It’s very nice.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It’s ten dollars.B :OK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ank you.A : You’re welcome.三
A : Do you like math ,Johnson ?
B : No ,I don’t.A;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Chinese.A;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 Because it is very interesting.A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My Chinese teacher is Miss Green.A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Yes ,I do.And her classes are very exciting.A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洪山一中 八年级数学组
一、基本情况:
我校八年级共有学生121人,参加质量检测人数为121人,无缺考。试卷满分120分,数学平均分为67.37分,最高分为110分,最低分6分,及格率58.04%;优秀(96分及以上)率19.17%;40分以下29人,占25.22%。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即将面临的中考压力巨大,急需最大限度的努力!
二、试题评价
综观本次考试试题,其设计能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较全面地考察学生在初中学段所要掌握的数学基本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总的来讲,该份试题相对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对所考的知识点都把握不到位。
三、答题分析
通过对所有试卷的全面调查,各试题的答题情况如下:
(1)选择题总体答题情况相对较好,1—8题属于基础类型,正确率86.5%;
9、10题有一定灵活性,难度较大,正确率只有39.8%。
(2)填空题相对难度更大,答题情况糟糕,第11—14题属基础题,正确率68.9%;第15—20题中等以上难度,正确率只有36.5%,要求学生在对知识点全面掌握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说明学生在知识的综合、灵活运用上有待加强训练。
(3)17,18计算正确率低:20题学生的解题方法不合理;24题综合性大难度大,错及不会的学生较多,25题优生都有相当的难度,学生能做对的极少。
四、存在的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方面还不够,学生不能透彻地理解数量关系;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题目,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真读题、审题习惯方面还有所欠缺;优生的学习习惯也不是太好,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差生对数学学习、考试存在畏难情绪或自我否定,缺乏自信心;个别学生比较粗心,书写糟糕。
五、今后努力方向
1、继续着眼于教材,稳扎稳打,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用一颗真心持之以恒地关爱他们,尤其是后进生,这是教书的基本原则。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做前仔细审题,做时认真分析,做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些同学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综观整体,这次期末数学试卷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断获得成功乐趣的同时,唤起对学习的兴趣和人生的自信,最终立足社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总之,从学生对本次试卷的作答中,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也查到了自身的不足,给我们的收获很大,这对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韵、躁、蕴、淌
评分标准:4分,每字1分。
2.C
评分标准:2分。
3.①采菊东篱下 ②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③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④自缘身在最高层
⑤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 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评分标准:共8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漏字、添字等,均不得分。
4.第①句,把“开始”改为“举行”或“开幕”。第③句,在“经济”后面加上“的发展”。
评分标准:4分,每题2分。直接写出修改后的正确语句也可。
5.①米开朗琪罗 ②贝多芬 ③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
评分标准:3分。每空1分。
6.(1)高兴显(未沸腾的)热水
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第2个空答“开水、沸水”等均不给分。
(2)打水望影:比喻没有希望。
等火落羹:指迫在眉睫。
死挣活赖:做了错事,极力狡辩,不肯承认。
糖霜嘴砒霜心:说话好听,却心怀阴谋。指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评分标准:2分。意对即可。
(3)麦子收获后邀请大家共享劳动成果的快乐、淳朴的生活情景。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答案题卷收回。
3、全卷取g=10N/kg。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9分)
1、重力为30N的物体可能是:()
A.一个鸡蛋
B.一支钢笔
C.一头牛
D.一只鸡
2、如图所示,其中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3、如图所示,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4、手中抛出的石块,在空气中飞行时,如不计空气的阻力,则石块收到的力有()
A.手的推力
B.重力和手的推力 C.重力
D.不受任何作用力
5、运动场上,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A.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B.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 C.掷出去的铁饼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
D.箭被弓射出后仍向前运动
6、满水的容器的侧壁上开有三个小孔,水从小孔中喷出,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7、下列做法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体操运动员上单杠之前,先在手上涂些“镁粉” B.运动鞋的鞋底做出凹凸不平的花纹 C.旱冰鞋装有圆轮
D.攀绳比赛时,手要握紧绳子
8、端午节赛龙舟时,全体划桨手在指挥员的统一号令下有节奏的齐心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则使龙舟前进的力是()
A.人手作用在浆上的力
B.浆作用在手上的力 C.水作用在浆上的力
D.浆向后作用在水上的力
9、一只木箱,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一对平衡力 B.木箱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 D.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球的吸引力为一对平衡力
10、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滑雪板一般哦都有较大的面积
C.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对被切物的压强
D.把书包带做得宽些,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
11、连通器在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3所示的实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12、下图的实验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13、如图所示,将A、B两纸片的上端提起,让纸片自由下垂,当向纸片中间用力吹气时,会发生的现象是()A.两纸片会想两边分开 B.两纸片会向中间靠拢
C.A纸片不动,B纸片向外飘开 D.B纸片不动,A纸片向外飘开
二、填空作图题(每空1分,共23分)
14、下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____________,砝码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____N。
15、上图中是物理教材中的两幅插图,甲图表示小铁球受磁铁作用的情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乙图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16、建筑工人在一根线的下边挂上重物可以用它来检查墙壁是否_________________这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制成的。
17、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仍能继续向前行驶一段路程,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但最后还是会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受到____________的缘故。
18、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硬凳子上感到舒服,是因为人受到的压力_______________,受力面积____________,压强______________的缘故。(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19、如右图所示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水器的外壳选择了钛合金板作主材,这主要是因为这种钛合金的硬度____________(填“大”或“小”)。潜水器在潜水过程中,随着潜水深度的增大,潜水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逐渐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用力F=40N,按住一重10N的木块,如右图所示,当木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滑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__,摩擦力的方向____________。
21、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m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性,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上候车,这是因为列车驶过时,其两侧空气流动速度____________,气压____________,人靠近时容易被压向列车而发生危险。
22、如右图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酒精、盐水,则____________烧杯内是酒精。三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 ____________(填“相等”、“不想等”)。
23、历史上,著名的_____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一标准大气压的值为____________厘米水银柱高。
24、如图12所示是人们常用的订书机。它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运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例如:
【物理现象】在底部垫了两块橡皮;
【物理知识】可以增大订书机与桌面间的摩擦。请你按例再另写出:
【物理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25、5N的球悬挂在天花板下静止。请画出该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26、水平面上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与探究题(27题4分,28题5分,29题7分,共16分)
27、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2、○3及推理○4.(l)为了使小车在进入水平面时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__________由静止开始滑下.(2)由实验○1、2、3表明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_(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_________(选填“快”或“慢”).(3)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15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_______________程度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2)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乙图中小桌子上加砝码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力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当_________________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丙图中小桌子倒放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当_______________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9、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请你在认真思考、观察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页面的______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检查装备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仔细观察图16所示的“实验1”和“实验2”,回答: 1实验1是想验证: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实验2是想验证:当___________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3以上实验都采用了一个共同的科学方法,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法。○(3)如图17所示,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适量的水和浓盐水,某同学用压强计鉴别这两种液体,则图___________(填a或b)中装的是盐水。
五、论述与计算题(30题6分,31题1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解答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30、一辆10t的汽车在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运动,一直汽车所受的阻力是汽车本身重力的0.02倍,求:
(1)汽车受的重力G;
(2)汽车的牵引力?
1.用行楷字书写下面的诗句。(4分)
老树啊!你还能顶住狂风暴雨!
樵夫,离开那地方:
当我还能伸手拯救它时,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2.选出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叱(chì)骂 隘口(yì)
B、喃喃(lǒn)一隅(āu)
C、蛊惑(gǔ)寻觅(mì)
D、倏(shú)然 疲惫(bì)
答:()
3.选出对下面的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2分)
A、寄人篱下:比喻依靠别人过活。
B、文质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C、逝者如斯:流逝的时光像这流水。
D、惨绝人寰:人世上从此没有这样凄惨的事了。
答:()
4.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选出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2分)
带着信念出发,才能坦然面对人生的变数。信念如同一把宝剑,能激发人的豪气; _,能照亮人的心灵。
A、信念如同一面镜子 B、信念如同一盏明灯
C、信念如同一面旗帜 D、信念如同一位挚友
答:()
5.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6.默写填空。(4分)
①昔我往矣,(《诗经?采薇》)
②问今是何世,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阳春布德泽。(《乐府诗集?长歌行》)
④我报路长嗟日暮。(李清照《渔家傲》)
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A、《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叙事诗的作者是艾青。()
B、《日出》的作者是现代剧作家曹禺。()
C、《滑铁卢之战》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
D、《邹忌讽齐纳谏》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
二、(40分)
得分 评卷人
㈠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中的部分文字,完成8~13题。(15分)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①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②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8.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2分)
9.“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意思?(4分)
10.画线句子①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1分)
11.画线句子②论述的是。(2分)
12.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论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2分)
13.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作用。(4分)
①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答:
②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答:
㈡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4~18题。(15分)
成长的桥
①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②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③也许智商有限加上读书不用心,虽然花了时间做了副努力的样子,小学时成绩并不理想。别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笑一边借机脱身,回来了他们彼此安慰说,孩子老实,心眼又好,读书也自觉,就别逼她了。那时真想像皮皮鲁那样,把课本煮了熬汤喝,除此外我想不到法子读好书。
④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⑤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下(那里有个半米宽的窄台),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板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子是没有插销的。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个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浇油,落地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以为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柔和而又有力、平稳而又【甲】、掺杂着心疼与希冀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⑥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个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乙】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了研究生。
⑦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懂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之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14.根据表现人物心情的需要,【甲】,【乙】两处应填人的恰当的词语是什么?(2分)
答:【甲】处填_______________,【乙】处填_______________。
15.第②段中“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结合上文内容,说说母亲为什么转怒为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我”的特点。(4分)
① ②
③ ④
17.“成长的桥”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画曲线的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8.文章详写的是哪件事(从起因、经过、结果三方面概括)?详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㈢阅读《醉翁亭记》中的部分文字,完成19~22题。(10分)
至于负者歌於涂,行者休於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9.判断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对的划“√”,有错的划“×”。(4分)
A、伛偻提携:老老小小的人们。()
B、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C、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的样子。()
D、颓然乎其间者:精神不振的坐在树林中间。()
2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译文: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译文:
21.写出上面两段的大意。(2分)
①第一段:
②第二段:
22.上面两段文字在写法上的最大特点:,写景与抒情的有机结合。(2分)
三、(40分)
得分 评卷人
23.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很久以前,一个人愈来愈感到生活的沉重、压力,眼看无力支撑,只得去请教智者。智者将他带到一条五彩石铺就的小径,然后交给他一只背篓,要他顺着小径一路走下去,把认为喜欢的石头都捡进背篓里。这人依言而行。红色的,他感觉热烈奔放,美丽绚烂;白色的,他认为晶莹剔透、纯洁无暇;黑色的,他认为庄重严肃,锃光闪亮,一一捡进去……渐渐地,背篓里的石头越捡越多,双肩越来越沉,后来,终于支持不住,一跤跌坐地上。智者见状让他把最喜欢的石头留下,其余的统统扔掉,这一来,他顿感轻松无比,很快抵达了尽头。人的一生,曲折而漫长,面临的事很多很多,但我们不能把一切都背负在身上。在取得的同时,还须懂得有所放弃,你在生活之路上才会获得轻松、愉悦的心情。请以“获取与放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汉字。(4分)
千年风情,悠悠古(yùn) ▲ ,滤尽物欲横流、尘嚣浮(zào) ▲ ,以厚德,以博爱,丰富了远山近水的底(yùn) ▲ ,润泽了唐诗宋词的万千意境。如一条大河,流(tǎnɡ) ▲ 着亦俗亦雅的大智大慧。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1)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三个对手,逼得对方________。
(2)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________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________,跟狂风争鸣。
A.理屈词穷 欣赏 吼叫 B.哑口无言 鉴赏 吼叫
C.哑口无言 欣赏 呼叫 D.理屈词穷 鉴赏 呼叫
3.古诗文名句填空。(8分)
① ▲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 ▲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⑥《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伟大抱负的句子是“ ▲ , ▲ ”。
4.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4分)
①4月22日,“温岭市第三届乡村旅游节活动”在农业观光园隆重开始。
②此次乡村旅游节策划了温岭乡村音乐会、美丽乡村摄影比赛、美食节等活动,充分融合了文化、休闲、观光、美食等元素。
③此举措给旅游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有力地促进了旅游经济。
第①句: ▲
第③句: ▲
5.名著阅读。(3分)
同学们,我们阅读名著,就是在别人的故事里发现自己,思考自己,提升自己。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我们就可以从三位名人与常人不一样的人生选择中思考自己的人生。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请在横线内分别填上《名人传》中三位伟人的名字。
① ▲ 只知道工作,却不肯改善生活;② ▲ 与资助他的朋友绝交,使自己陷入困境;③ ▲ 放着舒适的日子不过,想到森林里去修行。
6.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6分)
(1)温岭方言是一种别具特色的地方语言,如日常表达中常在形容词后面用“显”表示“非常”、“十分”的程度,习惯把“非常高兴”说成“ ▲ ”。同时温岭方言中还存在着一些很古老的语言现象,如“汤”除了今义的“菜汁”含义之外,还保留了古义中的“ ▲ ”的意思,如:倒点汤洗脚。(2分)
(2)“类成语”也是温岭方言的一大特色,如“鞋紧袜不紧”比喻事情紧急,而办事的人却拖拖拉拉。请在下面的“类成语”中选一个解释。(2分)
打水望影 等火落羹 死争活赖 糖霜嘴砒霜心
( ▲ ): ▲
(3)温岭童谣曾经伴随着我们成长,下面这首温岭童谣《磨磨麦》,是否勾起了你对往事的回忆。当初的你可能对此懵懂无知,此刻再读,请你说说它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生活情景。
磨磨麦
磨磨麦,请大伯。磨磨碎,请前透(“透”方言读“退”,“前透”意为“邻里”),磨磨糙,请大嫂。磨磨细,请请姊丈囡儿婿。麦缸麦猪娘(农村的一种麦食品),咬咬喷喷香。
出题人:答题人成绩
一、积累运用(22分)
1.楷书的特点是字体方正,笔画工整,结构部位之间互不连接。请用楷书在下面方格内书写下列汉字,要求正确、美观。(2分)
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2分)
A.昳丽yì诣王yì纳谏jiàn怫然fú
B.提防dī亵玩xiè群葩pā效颦pín
C.袅娜niǎo 睥睨bì悬宕dàng俯瞰kàn
D.渊薮sǒu 冗长rǒng匹俦chóu熔铸zhù
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分别找出来,填入表格中,然后把正确的字写出来。(4分)因陋就简抑扬有致纵横驰骋煞费心机
草菅人命脍炙人口接踵而至三碱其口
挥汗成雨株连九族风姿淖约虎视眈眈
吒咤风云门廷若市洋洋大观事与愿为
4.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2分)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疾:快。
B.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
病:因„„烦恼,苦恼。
C.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病:没趣,烦恼。
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牺牲:消费。
5.下列语句判断有误的一组是()(2分)
A.《爱莲说》的作家是宋朝理学家。
B.《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作家。
C.《邹忌讽齐王谏》选自《战国策》。
D.《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是春时期的传记体史书。
6.语文课准备以孔乙已、杨志、林黛玉、保尔••柯察金四个文学形象为对象,开展一次主题为“性格与命运”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最适宜本次活动阅读的一组图书是()(2分)
①《野草》②《红楼梦》
③《契诃夫小说选》④《三国演义》
⑤《呐喊》⑥《水浒传》
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⑧《童年》
A、⑤⑥②⑦B、⑤④②③
C、①⑥②⑦D、①④②⑧
7.口语交际 一次辩论会上,两名同学就乞丐乞讨现象展开了辩论,一名学生说:“乞丐是弱势群体,值得同情。”另一名学生说:“乞丐以乞讨为生,不劳而获,甚至出现了乞丐骗子、乞丐富翁,根本不值得我们同情。”请简要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4分)
8.去年李文同学参加市作文大赛,名落孙山,他很沮丧。语文老师对他只说一句话:“这会过去的。”今年,李文同学又参加市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他可高兴了。这时语文老师还是对他只说一句话:“这会过去的。”请问:语文老师去年的今年说的“这会过去的”各表达了什么意思?(4分)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9-12题。(13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亍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臣之妻私臣()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时时而间进()
1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皆以美于徐公。()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2.从选文中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16分)
绿色塑料
①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几乎所有的领域。但是,在塑料应用极大地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丰富和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塑料不会自行“腐烂”,如果塑料薄膜长期存在于田间,不仅妨碍耕作,而且破坏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过掩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法进行处理,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外许多科学家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纷纷投身于“绿色塑料”——可降解塑料的研制。
②所谓“绿色塑料”,并不是指绿颜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绿色塑料”。
③“绿色塑料”的品种很多,这里只介绍光降解型塑料、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和转基因型塑料四种。
④光降解型塑料是在聚合物中添加少量光敏剂生产出来的塑料。我国科学家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光降解型塑料的研制。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光敏剂及其光降解聚乙烯地膜,早在1995年就通过了技术鉴定,并在推广中证明这一技术已经成熟。光降解聚乙烯地膜在光照下,可分解成4×4平方厘米的碎片,即使以后不再分解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也不会给土壤物化性能带来影响,对土壤养分造成破坏。
⑤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比如,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利用农作物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的可降解农用地膜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天然高分子塑料地膜具有极好的透明度和伸展性,埋在土中只需数日,即可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
⑥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硷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德国格丁根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通过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细胞内部生成聚酯,再利用这种聚酯制成植物型生化塑料。这种塑料在细菌作用下也可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但不污染环境,而且还可用做肥料回归大自然。
⑦转基因型塑料是由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索姆维尔等人研制的。他们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从一种叫做营养佳良产硷杆菌的土壤细菌中分离出生产塑料的基因,然后把这一基因转移到一种遗传结构墒单的油菜子属植物中,培育出一种适宜种植的名叫多羟丁酸的塑料植物.这种植物的叶、秆、根都能长出多羟丁酸颗粒塑料,用这种颗粒制成的塑料可以完全被降解。受索姆维尔研究的启发,美国密茨根大学的生物学家则干脆将这种塑料基因直接植入土豆和玉米之中,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合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不久,人们就可以像种植庄稼那样大面积种植和收获塑料了。
⑧目前,可降解型塑料大多还处在研究或试产阶段,距大规模推广使用还有一段时间,但科学家卓有成效的研究已经为人们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我们坚信,随着研究的加速进展,绿色环保塑料的新时代一定会很快到来。
13.通读全文,说说文章围绕“绿色塑料”说明了什么内容。(3分)
1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5.阅读第②段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绿色塑料”下一个定义。(3分)
16.仔细阅读第⑤、⑥段文字,说说“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和“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有什么异同。(4分)相同:
不同:
17.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向一位正在使用普通塑料袋的人宣传“绿色”塑料袋的特点及使用意义,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8-23题。(19分)
你的容量有多大
周海亮
十年前的夏天,我一个人去昆嵛山区旅游。晚上,宿在山下的一个旅店里。天热得让人睡不着,只好搬了马扎到院子里乘凉。那晚有淡淡的月光,我发现不远处的一棵柳树下,正坐着一位微胖的中年人,穿着大汗衫,倚着树干,嘴里好像还哼着什么小调。
一个人呆了一会儿,觉得有些无聊,便走过去,跟中年人搭讪。对方自我介绍后,我吃了一惊。因为他的名字我早有耳闻,是一位很有名气的教育理论家,并且,我以前曾零零散散地读过他的一些书。想不到,今夜竟能在这里遇见。
和他聊了很多。一开始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后来就开始向他讨教,并向他倾诉我的苦闷。这时天突然变了,下起雨来。可是我却意犹未尽,于是随他去了他的房间,接着聊。
“你刚才说你很苦闷?”他问。
“是的。”我说,“我正在跟一位很有名气的美术教师学画,可是我总觉得自己进步太慢。并且我最担心的是,他在短时间内,不会把所有的东西全都传教给我。”
“你的基础怎么样?”他继续问,“我是说,就算他明天就把他的所有都传授给你,你能全部装得下吗?”
“这„„”我有些没有信心。
见我支支吾吾,他拿出两个瓶子,一大一小。他把大瓶装满水,然后把两个瓶子都递给我。“现在,你把大瓶的水全部倒进小瓶里试试。”他说。
当然不可能全部倒进去。当小瓶灌满水后,大瓶里剩下的水就再也灌不进去了。
“你的薄弱的基础,不成熟的思想,以及你的年龄,决定了你现在的容量----就像这个小瓶。”他说,“而你那位老师的容量,就像这个大瓶。就算现在他把他的东西全都倒给你,你能装得下吗?„„不过不要紧,你会慢慢地进步的。随着你基础的积累、思维的成熟、年龄的增长,你的容量就会越来越大,那时候,只要你努力,自然会把老师的东西全部拥为己有。并且,你的进步肯定会越来越快。”
我记住了他的话。回去后不再急躁,牢牢地打着基础,一点一点地锻炼着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果然,进步比想像中要快很多。可是两年后,问题又来了。我发现自己再一次陷入到一种毫无方向的焦虑之中,好像,我再一次开始停滞不前。
于是,我拿着他留给我的地址,再一次找到他。
听了我的诉说后,他再一次拿出一大一小两个瓶子。不同的是,这次他把小瓶灌满了水。他再一次把两个瓶子同时递给我,“现在,你把小瓶里的水全部倒进大瓶。”
就照他说的做。当然,小瓶的水全倒入大瓶后,大瓶里也不过只有半瓶水。
“现在,你已经达到这只大瓶的容量了。”他说,“而你的那位老师,相比之下,可能是那个小瓶的容量。就算把他的所有东西都倒给你,你也不会满的。”
“那怎么办?”我问,“难道我再也不能进步了吗?”
“那倒不一定。”他说。接着他再一次取出一个小瓶,灌满水,然后让我倒进大瓶。当然,这次大瓶被灌满了。可是我不解,这是什么意思呢?
他仿佛看出了我的困惑,“你很想把自己这只‘大瓶’灌满是吧?那么,你只能再寻一只或者几只这样的‘小瓶’。也就是说,你必须继续拜师。显然,你现在的这位老师,已经满足不了你日渐增长的容量了。----当然,你永远别想把自己这只瓶子彻底装满。因为你必须不断增加自己的容量。一旦你的容量固定下来,那么,你就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当然,也就不可能有进步了。”
他的话,再一次让我顿悟。
回去后,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再一次进步神速。后来我的作品多次在市里得奖,并最终在一个独资企业做了一名成功的服装设计师。我想,这与这位教育理论家的点拨,肯定是分不开的。
当然,我还要感谢所有教过我的老师。没有他们,我的这个瓶子,不管是大是小,也永远是空的。(原载《做人与处世》2006年第1期)
18.“你的容量有多大”中“容量”指的是什么?文中“我”的容量是如何增大的?(3分)
19.文中的教育理论家第一次为什么要分别用“小瓶”和“大瓶”来比喻“我”和老师的容量;第二次为什么又反过来分别用“小瓶”和“大瓶”来比喻老师和“我”的容量。在“我”与老师之间“大瓶”与“小瓶”位置转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20.小说写了“我”与教育理论家相隔两年的两次交往。第一次是偶然相遇倾吐“我”的苦闷,第二次是专程拜访表达“我”的焦虑。请说说“我”苦闷什么?两年后又焦虑什么?(3分)
21.“我”经由苦闷、焦虑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服装设计师,“我”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哪三个方面?(3分)
22.“想不到,今夜竟能在这里遇见。”中“竟能”表现了“我”的一种什么情态?与“竟”相呼应的是哪两句话?(3分)
23.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永远别想把自己这只瓶子彻底装满”这句话的理解。(4分)
三、写作(50分)
24.以下两个作文题,任选一个作文。
(1)“藏在心中的__________”。补全题目进行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2)与家人一起分享快乐;与朋友一起分享友宜;看到了一个好的网站,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喜爱的球队踢赢了,与大家一起分享;生活中有无数的东西需要欣赏,请以“分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字迹工整,题目自拟,选择您最能驾驭的文体写出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
期末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
2.C点拨:“睥”应读作“pì”。
3.缄绰庭违
4.D点拨:牺牲,古义是指猪、牛、羊等祭祀品。
5.D点拨:《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6.A
7.示例: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乞丐,有些乞丐确值得同情,但也要警惕那些想不劳而获的乞丐骗子。点拨:只要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即可。可与题干中学生的观点相同,但不能照抄原句。
8.去年说的意思是:没获奖,别气馁,以后还有机会的。今年说的意思是:获奖了,值得高兴,但别骄傲,今后还要更加努力。
二、阅读理解
(一)9.(1)确实,实在(2)偏爱(3)过失,过错(4)间或,偶然
10.(1)比(2)在11.命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进言劝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12.第一问:一是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诔且善于劝谏妯忠臣,二是齐威王巷于采纳群盲。第二问答案示例:
(1)要虚心地向师长、同学征求学习方面的意见。(2)要虚长、同学提出的学习方面的批评和建议。(3)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4)要敢于、替干指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二)13.说明了研制绿色塑料的原因、绿色塑料的特点及种类。
14.用具体事实说明“白色污染”难以根除(后果十分严重)。
15.绿色塑料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功效后,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
16.相同:最终都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不同: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硷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还可用做肥料回归大自然。
(三)18.吸收、容纳知识的胸襟;不急不躁,牢牢地打基础,一点一点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19.第一次用小瓶比喻“我” 的容量,是因为“我”基础薄弱,思想不成熟,年龄小;用大瓶比喻老师的容量,是因为老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第二次用大瓶比喻“我” 的容量,是因为“我”不断增长的知识需要实现了对老师的超越;用“小瓶” 比喻老师的容量,是因为一个老师的知识始终是有限的。不断增长的知识需要促使自己在不断地增加自己的容量。
20.苦闷:“我”跟一位很有名气的美术教师学画,总觉得自己进步太慢;“我”最担心的是,他在短时间内不会把所有的东西全都传教给“我”。焦虑:美术教师的知识容量满足不了“我”日渐增长的知识容量,发现自己好像再一次开始停滞不前。
21.知不足,虚心求教;教育理论家的点拨;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容量。
22.意外相遇,幸运相逢。果然,进步比想像中要快很多。果然,再一次进步神速。
乌江中学二部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期末几何复习
二.知识归纳总结(知识清单)
知识点(1)同一平面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2)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的分类 <1>按边分
<2>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8)三角形 (9)三角形
知识点(3)平面直角坐标系
<1>有序实数对
有顺序的两个实数a和b组成的实数对叫做有序实数对,利用有序实数对可以很准确地表示
(18)的位置。
<2>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19)
三、中考考点分析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是初中平面几何的基础知识,相交点与平行线更是历年中考常见的考点,通常以填空题和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其中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其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利用“垂线段最短”解决实际问题是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考查重点是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及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特征,分值为3分左右,考查难度不大;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是学习其它图形的工具和基础,是中考重点,考查题型主要集中在选择题和解答题。
【典型例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
例
一、如图:直线a∥b,直线AC分别交a、b于点B、C,直线AD交a于点D
若∠1=20°,∠2=65° 则∠3=___
解析:∵a∥b(已知)
∴∠2=∠DBC=6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BC=∠1+∠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3=∠DBC-∠1
=65°-20°
=45°
本题考查平行线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应用
例二.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已知AE∥BC,则∠AFD的度数是
【A.45°
B.50°
C.60°
D.75°
解析:∵AE∥BC(已知)
∴∠C=∠CAE=3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FD=∠E+∠CAE(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45°+30°=75°
故选D 本题解答时应抓住一副三角板各个角的度数
例三.如图,∠1+∠3=180°,CD⊥AD,CM平分∠DCE,求∠4的度数
解析:∵∠3=∠5(对顶角相等)∠1+∠3=180°(已知)
∴∠1+∠5=180°(等量代换)
∴AD∥BE(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CD⊥AD(已知)
∴∠6=90°(垂直定义)又∵AD∥BE(已证)
∴∠6+∠DC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CE=90°
又∵CM平分∠DCE(已知)
】 ∴∠4=∠MCE=45°(角平分线定义)
例四.如图,已知AB∥CD,∠1=110°,∠2=125°,求∠x的大小
解析:【分析】因为∠x+∠AEC=180°,要求∠x,需求∠AEC.观察图形,∠
1、∠
2、∠AEC没有直接联系,由已知AB∥CD,可以联想到平行线的性质,所以添加EF∥AB,则∠
1、∠
2、∠
3、∠
4、∠x之间的关于就比较明显了
解:过E点作EF∥AB ∴∠1+∠3=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180°-∠1 =180°-110°
=70°
∵AB∥CD(已知),AB∥EF(作图)
∴CD∥EF(两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4+∠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180°-∠2 =180°-125°
=55°
∴∠x=180-∠3-∠4 =180°-70°-55°
=55°
平面直角坐标系
例
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到x轴的距离等于2,到y轴的距离等于3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
解析:到x轴的距离等于2的点的纵坐标有-
2、+2;到y轴的距离等于3的点的横坐标有+
3、-3,因此,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有(3,2)、(3,-2)、(-3,2)、(-3,-2)
例
六、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A、B、D的坐标分别是(1,1)、(3,3)、(-4,1),则顶点C的坐标是___
解析:∵A点纵坐标和D点的纵坐标相等 ∴AD∥x轴
又∵AD∥BC
∴BC∥x轴
∴B点和C点的纵坐标相等
∴C点纵坐标是3
又∵A点与D点的距离为5〖|1-(-4)|横坐标差的绝对值〗
∴B、C两点距离也为5(AD=BC)
∴C点的横坐标是-2
∴C点的坐标是(-2,3)
例
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的坐标是(-2,2),现将△ABC平移,使点A变换为点A′,点B′、C′分别是B、C的对应点
(1)请画出平移后的图像△A′B′C′(不写画法),并直接写出点B′、C′的坐标: B′(_____)、C′(______)
(2)若△ABC内部一点P的坐标是(a,b),则点P的对应点P′的坐标是(_____)
解析:(1)图略 由A和A′的坐标可知:A点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
A′,所以B′坐标是(-4,1);C′坐标是(-1,-1)
(2).P′坐标是(a-5,b-2)
例
八、若点(9-a,a-3),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求a的值
解析:因为点(9-a,a-3)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所以9-a=a-3,解得a=6 【点评】抓住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横、纵坐标相等,可将问题转化为a的一元一次方程
三角形
例
九、如图,在△ABC中,∠A:∠B:∠C=3:4:5,BD、CE分别是边AC、AB上的高,BD、CE相交于H,求∠BHC的度数
解析:设∠A=3x°,则∠B=4x°,∠C=5x°
∵∠A+∠ABC+∠ACB=180°(三角形三内角和为180°)
∴3x°+4x°+5x°=180°
即12x°=180°
∴x°=15°
∴∠A=45°
∴∠ABD=90°-45°=45°
又∵∠BHC=∠BEC+∠AB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45°+90°=135°
【点评】数学计算中经常涉及比的问题,用设比例系数的方法来解决,如本题中的比例系数为x
例
十、下列各组中的数分别表示三条线段的长度,试判断以这些线段为边能否组成三角形 ①3、5、2;
②a、b、a+b(a>0,b>0);
③ 3、4、5;
④m+1、2m、m+1(m>0);
⑤a+1、2、a+5(a>0)解析:①∵3+2=5,∴以这三条线段为边不能组成三角形
②∵a+b=a+b∴以a、b、a+b为边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
③∵3+4>5∴以3、4、5为边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
④∵(m+1)+(m+1)=2m+2>2m,且(m+1)+2m=3m+1>m+1
∴以m+1、2m、m+1为边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
⑤∵(a+1)+2=a+3<a+5∴以a+1、2、a+5为边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
【点评】三角形三边关系可以用来判定已知三条线段的长,它们是否可以组成三角形,若能判断出最长的一条时,就只要将较小两边的和与最长的这一边比较;若不能判断哪一条最长,必须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才可以
例
十一、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与其内角和的度数总和为600°,求此多边形的边数。解析: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一个外角为x°
依题意得(n-2)180°+x°=600°
即(n-2)180°=600°-x° ∵(n-2)180°是180°的倍数 ∴600°-x也是180°的倍数 ∴x°=60°,n=5 ∴此多边形的边数为5
例
十二、如图,求∠A+∠B+∠C+∠D+∠E+∠F+∠G的度数
解析:【观察图形可知,此图形是由一个△ACE和一个四边形BDFG构成】
∵∠A+∠C+∠E=180°(三角形三内角和为180°)
又∵∠B+∠D+∠F+∠G=360°(四边形内角和为360°)
∴∠A+∠B+∠C+∠D+∠E+∠F+∠G=180°+360°=540°
【点评】若直接求出每一个角的度数再求其和显然是做不到的,因此,设法整体求值是解题的关键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
1.给出下列说法: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②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它与另一条也相交 ③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④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其中正确的有
【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如图,AB⊥BC,BD⊥AC,能表示点到直线(或线段)的距离的线段有
【
】
A.1条
B.2条
C.4条
D.5条 3.过A(4,-2)和B(-2,-2)两点的直线一定【
】 A.垂直于x轴
B.与y轴相交但不平行于x轴
C.平行于x轴
D.与x轴、y轴都平行
4.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1,4),(1,1),(-4,-1),现将这三个点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这三个顶点的坐标是【
】
A.(-2,2),(3,4),(1,7)
B.(-2,2),(4,3),(1,7)C.(2,2),(3,4),(1,7)
D.(2,-2),(3,3),(1,7)5.以7和3为两边的长,另一边长为整数的三角形一共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6.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7.4根火柴棒形成如图所示的“口”字,平移火柴棒后,原图形能变成的象形汉字是【
】
8.点P(x+1,x-1)一定不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9.如果一个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各角的和为203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12条
B.13条
C.1 4条
D.15条
10.如果∠A和∠B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A和∠B的关系
【
】 A.相等
B.互余或互补
C.互补
D.相等或互补
二、填空题
1.如图所示,由点A测得点B的方向为_______
2.如图所示,BE是AB的延长线,量得∠CBE=∠A=∠C(1).由∠CBE=∠A可以判断___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2).由∠CBE=∠C可以判断___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3.如图所示,直线L1∥L2,AB⊥L1,垂足为点O,BC与L2相交于点E,若∠1=43°,则∠2=____
4.如图,直线a∥b,点B在直线b上,且AB⊥BC,∠1=55°,则∠2=_____
5.把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则两条斜边所成的钝角x为_______
6.在多边形的内角中,锐角的个数不能多于_____
7.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3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 8.已知点A(a,0)和点B(0,5)两点,且直线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0,则a的值是_____
9.等腰三角形ABC的边长分别为4cm,3cm,则其周长为_____
10.如图,AB=A1B,A1C=A1A2,A2D=A2A3,A3E=A3A4,∠B=20°,则∠EA3A4的度数是____
三、解答题
1.如图,当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在物理学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在图中,∠1=43°,∠2=27°,试问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多少度?
2.如图,已知∠1+∠2=180°,∠3=∠B,试判断∠AED与∠C的关系
3.解答下列各题
(1).已知点P(a-1,3a+6)在y轴上,求点P的坐标
(2).已知两点A(-3,m),B(n,4),若AB∥x轴,求m的值,并确定n的范围
4.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0,0)、B(6,0)、C(5,5)
(1).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2).如果将△ABC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2B2C2,分别画出△A1B1C1和△A2B2C2,并求出A2、B2、C2的坐标
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它的外角和的4倍,求(1).这个多边形是几边形
(2).这个多边形共有多少条对角线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成语专题训练】推荐阅读: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7-01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题10-03
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02-21
2024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资料五07-07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计划03-26
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06-04
2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02-12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计划书10-16
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