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社区创建报告(精选7篇)
普市32中安全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普市32中是皮口镇最大的一所初中,学校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5327平方米。现有30个教学班,学生1500多人,在职教职工121人,拥有近10000平方米的全覆盖运动场地,绿化面积达到1900平方米。自建校以来,一直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第一位,尤其是正赶上皮口镇创建全国安全社区工作,学校更是加强安全工作,积极投入到全区的安全创建工作中。我们对每一个安全隐患都采取了确立项目、宣传教育、资源整合三方面入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学校周边安全整治促进项目
学校是一个人员密集的教育场所,其周边环境应安全和谐,以保证学校的安全,保证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但学校周围有一些不安全因素,学校门前正对一条公路,门前没有隔离带,由于施工,每天经过的车辆很多,特别是重型施工用车在门前穿梭行驶,给我们带来了严重安全隐患。学校门前有一些无证小商贩来卖食品,食品卫生危害学生的身体,一些食品(如糖葫芦)的竹签容易扎到学生的眼睛、喉咙,直接危害到学生的身体伤害。
学校大门正对旺客隆超市,往来人员很多,也比较混杂,给门岗出入管理带来隐患。
1、针对上述隐患,学校加强了防范措施,首先在内部抓好宣传教育,每周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专题讲座、橱窗等形式,对学
1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安全意识在学生思想里扎根。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和自救方法。比如,放学时尽量让家长来接送,不与陌生人来往,不吃陌生人给的食品等。我们还利用多媒体播放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学会遵守交通规则。其次,学校将周边的安全环境进行全面监控,计划要将周边安全环境彻底摸查清楚,针对影响学校的不安全因素要迅速、彻底的整治。我们将携手社会职能部门,建立立体教育网络,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整治。针对以上隐患,学校起草报告并送交相关部门。会同公安、交通、工商、卫生环保等部门对过往车辆进行疏导,对违停车辆进行整治,对小商贬进行清理。通过这个资源整合,学校周边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学校实行半封闭管理,学校给所有办公室安装了内部电话。学校外来人员一律到门岗登记,门岗给教职工打电话确认无误后,由教师到门岗接待。学生外出一律持班主任开据的事、病假条。
效果分析:自09年以来,在校门口没有发生一起因交通、食品卫生引起的安全事故。也没发生过外来人员进入校内侵害学生事件。
二、学生交通安全促进项目
因为我校大部分学生都在镇内居住,离校较近,所以上下学基本上都是步行,只有8%的学生骑自行车上下学,不论是步行还是骑自行车,可以说100%的学生上学、放学都要面临交通这一课题。09年一名同学横穿马路时,被摩托车撞伤。骑自行车学生在路上疯闹、飚车等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我校就座落在滨海公路的道边,道路的安全指示标志不全,学校门前的公路破坏较重,没有斑马线,所以加强
学生的交通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学校门前的马路上没有减速线、斑马线,附近没有设立限速、学校等安全标示,学校起草报告送交交通大队等相关部门。交通大队接到报告后高度重视,不久就在学校大门附近安装了指示牌和慢行灯。在学校内部,加强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学校每学期开学都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让学生能够记住交通安全规则,如过马路时要一停、二看、三通过,在马路上不准疯闹,右侧通行,让学生了解并记住交通标线、信号灯,并定期请公安部门派民警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对骑自行车的同学我们进行专门教育,把骑自行车应注意事项下发到各班级,利用主题班会进行学习。自行车的存放和保养安排专人负责,把学生自行车技术上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三、学校教室安全促进项目
全校共有30个教学班级,教室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场所。10年以前,学生上课期间借上厕所偷跑现象时有发生。存在安全隐患。
每个班级设定安全责任人,负责教室内一切人员物品的安全,科任老师上课,则其上课老师为这节课的安全责任人。定期进行学生疏散演练。
学校每个班级每个月必办一期以安全为主题的墙报,学校规定每个班级的班主任为该班级的安全责任人。规定科任课,科任老师为安全责任人。对学校举行的大型活动,活动前都要制定周密的活动方案,活动中有专人负责,活动后有祥细的总结。每个班级门口都贴有紧急疏散路线图,每个班级选出安全委员,负责班级安全事务,并在紧急
时协助教师疏散学生。每学期都进行安全疏散演练。教会学生如何逃生。
青少年学生发生人身伤害事件时有发生,针对这一情况,我校结合安全社区创建工作要求,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教育,每学期我们都要聘请法制副校长皮口公安分局邵天威所长到我校进行法制讲座,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同时在内部加强管理,不留死角,只要有学生到校,就有领导和教师在岗,以避免出现意处情况。
四、学校实验室安全促进项目:
全校有物理、化学、两个实验室,实验室中有一定量的化学易燃、易爆等化学物品,学生在实验时可能由于操作的不当可能面临一定的危险。0809两年分别发生两起实验伤害事故,一起是因学生操作不当,试管爆炸烧伤皮肤,一起是学生不小心将酸溅入眼睛。针对以上隐患,我们确立了实验室安全促进项目。
干预措施:每个实验室设定安全责任人,负责教室内一切人员物品的安全,上实验课教师要跟踪到位,保护到位以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学校每个实验室都贴有《实验室安全规范》《教师安全职责》,学校规定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并和其签订安全责任状;上课时教师要讲解到位,指导到位,管理到位,处理到位,下课时教师要整理到位。以后实验室安全将更加强化责任意识,加强使用管理,规范操作程序,对实验员、任课教师定期培训,确保安全。
五、体育活动安全促进项目
学生都好动,体育课上学生更是要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量的体育运动,学生在进行投掷类活动和大运动量活动时容易发生伤害事件,以前经常有学生在立定跳远和投实心球时将胳膊腿弄伤的情况,加强学生的体育运动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加强对体育老师的监管,让体育教师全课掌控,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一方面提升其业务素质,更好地上好体育课,真正能让学生体质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加强教师体育运动伤害的处置能力,对学生偶然发生的运动受伤能处置得当,将伤害降到最低。第三针对学生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学校设有专门的医务室,有专门的医务人员。学生受伤时,体育教师或其他教师能及时将受伤的学生送到医务室后,医务人员能够将受伤的学生进行的简单的处置,如喷止痛药,贴创可贴,简单的消毒、包扎;学生伤重时,医务人员能及时联系医院叫救护车辆,将受伤学生送到医院,进行及时救助。
下一步争取对体育器材、教学楼墙角等进行安全处理。
正式启动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以来,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校近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大的安全事故,伤害发生几率也大大地降低了,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安全社区建设, 涉及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 涵盖了交通、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学校、老年人、儿童、家庭等诸多领域。在创建全国安全社区过程中, 牡丹区突出了“党抓安全”, 在西城办事处成立由党委书记任主任的安全生产工作委员会, 实行“党委政府一体化领导机制”, 推行一岗双责。依托“安全社区”创建平台, 办事处与安监、卫生、消防、城建、劳保、教育、计生、残联、妇联等部门均签订了安全社区创建目标责任书, 使各有关部门主动参与安全社区创建工作, 积极推进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 使安全管理和服务走进了社区, 走进了家庭, 走到了群众身边, 把社会各界的力量集中到安全社区建设上来。
根据国家安全社区有关要求, 西城街道结合本地实际, 通过入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 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生产安全、消防安全、老年人安全、学校儿童安全、居家安全等促进项目。
分级监管责任明晰
责任明确化。党委书记兼任安委会主任负责西城办事处安全生产工作。安监中队直接负责全处安全生产监管, 社区安监站监管九小场所、居民家庭安全, 企业安全科负责车间、班组安全生产工作。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管理规范化。一是制定制度。制定了12种116条工作制度, 使每一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经营单位明白自己的权利义务;二是明确规范。对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等8个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制订了详尽的工作规范和检查要求;三是建立台账。印制了12种安全生产基础台账, 涵盖了办事处和社区一级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部内容, 掌握全处安全生产监管的全部家底。
监管网格化。将全处划分为13个片区和46个基本网格, 每个片区设立责任领导和责任人, 每个网格下设社区安全消防协管员2名, 每月检查巡逻, 发现情况及时汇报, 社区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进行动态管理。
通过以上工作, 形成了“分级监管、责任明晰、定位准确、高效运行”的网格化监管体系, 确保了每个单位、每个片区都有人抓、按章抓、抓得好, 着力强化了政府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
企业安全典型带动
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了70人的安全员队伍, 其中30人是专职安全员, 其他40人每月由企业职工轮流担任, 发现问题必须马上报告, 由安全科跟踪督促整改。公司实行隐患举报奖励制度, 发现一处隐患奖励50元。还着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制作了道路安全路牌23幅, 温馨提示40多条, 印制《安全简报》160多期, 制定了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开展了安全征文比赛、安全谜语有奖竞猜、违章行为预测、安全生产应急演练等活动, 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
西城办事处的辖区企业严格执行三级培训制度, 坚持持证上岗;建立健全了职工健康档案, 定期体检, 及时提供劳保用品, 预防职业伤害。通过推广山东步长有限公司的作法, 辖区内各企业单位共设各类专兼职安全员600多名, 定期邀请专家查找安全隐患, 极大地强化了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原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仁元同志曾亲临西城视察全处安全生产“双基”工作, 给予了充分肯定。
消防安全遍及“九小场所”
对辖区“九小场所”, 包括小商场、小学校 (幼儿园) 、小医院、小餐饮场所、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场所、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场所、小生产加工企业、公共场所, 西城街道以居委会、自然街道和居民小区为单位, 逐个进行危险辩识, 建立检查台账和整改记录, 开展专项安全整治, 力争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 科学制定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定期组织演练。将每个社区划分片区, 每个片区由一名工作人员专职管理, 同时, 设置安全监测点300个, 聘请了由党员、计生人员、街巷干部、志愿者等组成的安全协管员300名, 明确职责奖惩, 确保对社区“九小场所”每月巡查一次, 进行了动态管理。今年以来共消除火灾隐患185处, 挽回经济损失40多万元。为提高“九小场所”经营者购买消防设施的热情, 业主每购买1具灭火器, 办事处即提供20元补贴, 目前辖区大多数“九小场所”均配置了灭火器材, 及时发现并扑救火灾6起。
办事处与牡丹区消防大队结成了警民共建对子, 经常联合消防官兵对辖区网吧、大酒店、卡拉OK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检查指导, 月明珠大酒店、欢乐谷歌城等单位成为全处消防安全示范点。办事处高度重视市场消防工作, 督促市场成立安保中队和女子巡逻队, 分片分区, 将治安、消防责任落实到人;强化物防建设, 市场物业管理安装了监控探头60个, 消防栓137个, 配备8 kg干粉灭火器520个, 每个商户店中都配了2 kg的干粉灭火器。安全的环境, 使商源如流。
加强居家消防安全, 广泛发动社区安全协管员、志愿者, 在小区中张贴消防提示牌, 开展消防培训, 举行消防演练, 入户排查居民家中消防隐患, 提醒居民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识, 有效减少了火灾事故的发生。
老年人安全有保障
据统计, 目前西城辖区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4 323人, 占总人口的9.04%。针对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心理矛盾突出的实际, 不断改进计划, 持续干预。免费为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 健全健康档案, 了解健康状况;成立了10个老年协会, 组织老年人运动、健身、娱乐, 增强老年人健康体质, 有效预防意外伤害;在西城老年人活动中心设立心理咨询室, 心理医生每月为老人免费询诊;对辖区的独居老人, 开展“空巢变暖巢”活动, 社区安排左右邻居每天二见面,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与社康服务中心合作, 为每一个空巢老人免费办理红十字救助卡, 定期派出健康助理上门为老人做健康咨询;一个电话, 社康管家就会免费上门为老人买菜、做饭、洗澡⋯⋯对4名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 办事处出资购买了爱心遥控铃, 老人发生意外伤害后, 一按遥控器, 社区便立即得到消息, 并及时将老人送到定点“爱心”医院救治, 医药费完全由办事处解决。
学校儿童安全不放松
西城街道重点加强了学校交通、食品、心理预防、应急逃生等方面的安全干预。
牡丹区第二小学是省、市、区规范化学校, 学生达3 000余人。学校设立了安全警示标语, 营造浓厚的学校安全氛围;界定班级、教师安全责任, 制定安全值班岗和责任区, 开展“每周一次”的安全知识课、“每月一题”的安全知识讲座和逃生应急演练;在学校周围设立了限速标志和警示标牌, 放学时低年级学生由护导老师陪伴, 高年级设值日班长, 家长定点接送、学生错时放学、设立临时交通岗;清理校外小饭桌、网吧、为学生创建“大安全”环境。
居家安全稳扎稳打
西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防保站为全处4 323名老年人、135名慢性病人、186名新生儿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和查体数据, 开展了家庭病床、体能测试、小儿洗浴、中医理疗、残疾人康复训练等保健服务;办事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妇女开设了新婚期、孕产期、避孕节育期、中老年期培训班, 每季度组织育龄妇女查体, 及时预防母婴疾病;在居住小区, 社区安装了安全宣传栏, 绘制了安全漫画, 设置了温馨提示牌和居民防火公约;协调改造社区道路5 km, 硬化人行道2 180 m2, 并为13个社区背街巷全部装上了路灯;联系煤气公司上门为居民检测用气设施备;投入50多万元, 为贫困居民新建、改建危房达6 000 m2;目前, 办事处投资80万元, 正为2 600户社区居民改造室内老化线路。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我社区始终把爱国卫生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创建“省级卫生社区”的目标和要求,狠抓各项指标和任务的落实,真正做到社区重视、居民配合、齐心协力,社区卫生环境得到根本的改善,居民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创建省卫生社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现将创建工作的自查报告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富东社区地处德化县城东部,有5个社区居民小组,居住总户数户,总人口5606人,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在本社区 688 人,全社区总面积0.71平方公里,现有中共党员75名。全社区经济总收入11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5706元,投入卫生经费4万元,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7%,自来水普及率为100%,卫生厕所改建率达100%,鼠密度控制在3%。社区先后被县、镇评为“文明社区”、“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先进集体”、“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
二、开展创卫具体工作
(一)加强组织管理
为使卫生工作有序开展,成立了以社区书记为组长、社区主任为副组长和委员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针对近年来社区建设的不断加快和外来居住人口多,卫生死角多等现状,根据创建“省级卫生社区”的要求,在学习借鉴其他社区的有益经验和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同时,把创卫工作列入社区两委议事日程,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坚持做到主要干部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干部和党员配合抓,制定相应的卫生管理制度、措施,建立健全居规民约,加大城镇居民合作医疗筹资工作力度,全社区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创卫氛围。
(二)环境卫生
1、密切配合上级创卫工作
创建卫生社区是全面提高镇环境卫生质量,改善投资环境,创建文明景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载体;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社区高度重视创卫工作,将之列入工作目标,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力推进创卫工作。根据“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各尽其职,从人力、物力、财力措施上保证创卫活动的顺利开展。
2、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创卫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实了卫生保洁队伍,配备卫生专管员1名,专职保洁员15名,主要负责主干道路面及居民区的生活垃圾日铲日清及保洁,清运率达100%。
3、保证经费投入
经费投入是创卫的前提保证,社区根据创卫工作的需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投入卫生经费4万元,用于垃圾、污水处理、卫生基础设施、环卫配套设施、除四害、创卫活动等经费,确保经费投入到位。通过创卫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社区整体功能,提高城镇化水平。
4、采取得力措施解决突出问题
创卫工作任务重,涉及面广,而且动态性强,严格对照标准,找出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综合整治作的突出问题。社区内排水沟畅通、无堵塞;无乱贴、乱画现象;无乱摆摊设摊点现象;无乱倒垃圾、污水乱泼现象。主干道两侧店面及单位“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度落实。室内卫生整洁,家家户户争先恐后参与“卫生之家”、“卫生楼院”、“五好文明家庭户”的评比活动。。
5、做好宣传工作
传统观念的制约,不卫生、不文明的陋习是推进创卫工作的一大障碍。在创卫过程中,要采取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创卫的宣传发动工作,着重转变群众落后的卫生观念,强化大卫生意识,摒弃陋习,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开展相关活动,逐步提高群众的卫生保健意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广泛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卫生保健知识和创卫活动的宣传,广泛动员社会各阶层支持参与创卫活动,在社区营造良好的创卫氛围。社区开辟创卫专栏,大力宣传创卫的目的、措施和工作动态,对创卫工作进行舆论引导和监督,使创卫活动家喻户晓,深入民心,人人参与。
(三)社区卫生基础设施配备完好
1、社区内安全用水达到10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社区居民户无害化户厕达95 %以上。社区公厕全属水冲式公厕(单位内公厕),有专人保洁;厕所内外洁净、无尿碱,无蝇蛆、无积粪;蓄粪池密闭,粪便不满溢,做到事后及时冲洗。
2、社区主干道街道两侧每50米左右设1个果皮箱;居民区内垃圾的收集容器满足需要。
3、社区内封闭式下水道系统完善、无堵塞。
4、社区内道路硬化率达100%、路面平整;社区建筑物整齐有序,无乱搭建;照明设施完好。
(四)除害灭病工作
灭鼠工作
1、继续开展环境综合防治,取缔垃圾箱硬化地面为重点,清理乱堆杂物,铲除鼠类隐患,孳生场所。
2、完善防鼠设施,对破损毒饵洞进行修补,增加毒饵洞数量。
3、利用各种形式宣传使用慢性杀鼠剂的.意义,提高对使用慢性杀鼠工作的成效,投放灭鼠饵注意到位率和覆盖率。
灭蚊工作
1、2-3月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越冬蚊蝇进行杀灭。
2、做好夏秋季灭蚊工作,垃圾日产日清,每周喷洒一次药物降低蚊蝇密度。
灭蝇工作
1、做好垃圾清运工作,保证日产日清降低蚊蝇密度。
2、定期发动去群众,清除乱堆杂物,清理积水容器。 灭蟑螂工作
1、3月--6月份组织人员对有蟑螂单位进行普查,下药及消杀,有效的降低了蟑螂的密度。
2、做好消杀记录。全社区未发现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事件。
(五)健康教育
教育对象:健康教育对象以社区居民为主,重点人群为老人、青少年、妇女等专题活动不少于一次。特别是在传染疫情时期更要对特定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居民的卫生、健康教育知晓率85%。居民的卫生、健康形成率75%。
综合教育措施:
1、调整充实社区健康教育机构,加强健康教育领导,做到人员、经费落实。
2、努力培训社区健康教育骨干和健康教育网络队伍,使社区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保持在10人至20人。
3、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⑴、坚持每季度出一期健康教育专刊,遇到卫生突发事件和专项爱国卫生活动再增加,一年至少要出六期专刊。
⑵、一月开展一次健康教育活动,其中包括:培训、电教、咨询、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等。
二、社区环境保持良好
自从“双创”工作开展以来,辖区的整体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辖区的环境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我社区结合“建卫日”的制度,带领社会各界人员积极参加大型的卫生整治活动,清理垃圾死角、铲除牛皮癣,巩固辖区的环境卫生成果,保障居民群众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定期组织人员开展宣传卫生知识、保洁,维护、保养、绿化、病媒生物防制等工作,保持和巩固辖区环境卫生整洁,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因地制宜,逐步提高居民居住的环境质量。
三、社区秩序安定和谐
我社区利用宣传栏、板报、展板、横幅等宣传工具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开展大型“改陋习、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教育活动多次,逐步改变居民群众的传统生活观念。建立了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和人民调解委员会,今年调解邻里纠纷多起,全部解决,将激发的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
四、社区各类组织健全
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各类组织运转正常健康发展,工会、妇联、共青团组织在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工会组织多方筹集为困难群众争取了资金和物品;11月份妇联组织了以“关爱女性、关爱自己”为主题的生殖保健方面的免费检查,为辖区的广大妇女提供一个方便的就医机会。共青团组织利用节假期组织青少年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帮老人清洁家庭卫生、帮老人买菜、义务送报、送牛奶等,引导青少年树立助人为乐的道德观念。
五、社区教育开展活跃
我社区利用市民学校定期开展各类培训,年举办培训班多期。特别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健全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网络。治理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打击侵犯未成年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治理校园周边治安秩序,坚决打击侵犯未成年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
六、社区文化丰富多彩
1、传统端午节温馨粽子见真情。我社区工作人员拿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看望我社区的孤寡老人和留守老人,给他们带去可口的粽子和节日的祝福。
2、在传统的中秋节来临之际,我社区党支部代表全体工作人员走访慰问了老党员、困难群众、孤寡老人。为他们带去了党关怀和党的温暖和节日的`祝福,并给他们带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祝愿他们过一个快乐温馨的节日。
3、我国有着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九九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在重阳节期间,我社区组织老年人开展健身活动,名次不分前后,主要作用是促进老年人参与到大自然的健身活动中来。
七、社区新风尚蒸蒸日上
2009年第1期(总第1期)
滨州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2009年5月14日
我市安全社区创建活动全面展开
5月9日,我市在滨州举行了全市安全社区创建启动仪式,标志着我市安全社区创建活动全面展开。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博主持了启动仪式,市长助理史德高在启动仪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会议邀请了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安全社区办公室主任、教授级高工欧阳梅女士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济南市槐荫区安监局局长郭元林同志参加了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结束后,进行了首次培训,欧阳梅女士和郭元林同志进行了培训授课。欧阳梅女士系统的介绍了安全社区概念内涵,创建安全社区基本原则,中国安全社区的发展历程,安全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如何开展创建安全社区等知识。郭元林局长结合槐荫区创建全国安全社区和国际安全区的成功经 1
验,对创建的步骤、方法、具体做法、经验教训等作了深入浅出的报告。
各县(区)分管副县(区)长,安监局长、分管科室负责人,24个创建安全社区乡镇(办)和企业主导型安全社区胜利油田滨南社区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牵头单位负责人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新闻单位记者共160多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和培训。
安全社区‛的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89年斯德哥尔摩第一届世界事故与伤害预防大会上正式提出的,会议通过了《安全社区宣言》。宣言指出:任何人都享有健康和安全的权利。‚安全社区‛的基本理念是强调针对所有类别的伤害预防,包括所有年龄、环境和条件,尤其是高危人群和弱势群体以及高风险环境。强调社区内人人参与预防工作。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其主要目的是将社区内各种不同的组织机构,包括政府部门、商业机构、学校以及社区服务团体等紧密联系起来.运用各自的资源及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社区内所有居民不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伤害和事故。
在我国,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国办发“2006”53号),提出‚广泛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的《‚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
2要》(安监总政法[2006]88号)提出‚培养一批本质安全型企业、安全社区、安全乡镇,树立具有示范效应的不同类型的安全典型。‘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成500个符合《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的安全社区。‛具体指导评定工作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负责。目前全国创建安全社区的共有400多个街道、乡镇和企业,其中有81个社区通过评定。我省的济南、青岛、菏泽、临沂等市都已开展了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已有15个社区获得全国安全社区称号。
安全社区创建,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社会本质安全的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的基层基础工作。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通过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全民参与、持续改进,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从而夯实安全生产‚双基‛工作,促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松柏朗村是东莞市大朗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 占地总面积2.25km2, 是典型的丘陵地区。位于大朗镇中心区的西南部, 毗邻东莞市松山湖高新科技生态工业园, 处于东莞市几何中心和穗港经济走廊黄金腹地, 是东莞市政府规划建立的生态旅游开发区和高科技工业园区。该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 总户数967户, 居民9135人, 其中本地户籍人口4135人, 非本地户籍人口5000人。改革开放以前, 松柏朗村属于典型的一元化农业生产结构, 广大村民主要依靠种植水稻和荔枝等农产品维持生活, 每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 工业收入几乎为零。改革开放以后, 松柏朗村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全村现有企业543间, 外商投资企业多达23间, 内资企业12间, 个体户518个 (内资企业中, 没有集体企业, 有2间村民投资企业, 10多个本村个体户) 。据统计, 2009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1800万元, 村组两级集体资产总值16042万元, 集体总收入1303万元, 纯收入516万元。村民当年人均收入近35000元, 其中集体分配收入4146元, 个人务工收入14400元, 私人物业租赁收入15600元, 农业收入几乎为零。
2 松柏朗村劳动力就业平台建设情况
2.1 创建农民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的主要背景
改革开放之后, 松柏朗村的外源性经济和民营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村里土地绝大部分被征用, 耕地日渐稀少, 广大农民陆续“洗脚上田”, 逐步脱离了传统的农业生产, 并转向二、三产业。同时, 村委会和村民分别投资兴建了一大批出租厂房、商铺和宿舍, 基本上形成了以出租物业为主导的社区经济结构模式。
伴随着“村改居”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 松柏朗村农民彻底蜕变为新型的城市社区居民, 与传统的农业生产、农民身份告别, 依靠务工创业、出售土地和出租物业等经济活动获取收入。松柏朗村过上了富裕的市民生活, 却有许多主动失地农民由于缺乏必要的创业条件和就业技能, 不得不“被失业”在家, 游离于工厂企业大门之外, 不断地分享着村组集体经济福利, 养成了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要求集体分红只能增不能减的“搭便车”社会心理, 把农村集体当成“土围子”, 被人戏称为“新农民贵族”。而且村中两极分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一些村民赌博的恶习也有所抬头。这种状况, 不仅浪费了社区人力资源, 增加了集体经济的负担, 也阻碍了社区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 必将影响到东莞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为了让社区农民能够及时转化就业, 走向全面发达富裕道路, 松柏朗村根据2006年5月26日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推动自主创业, 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的实施方案》通知精神, 于2006年正式建立了社区劳动力就业服务平台。
2.2 劳动力就业平台建设情况
松柏朗村社区失地农民就业服务平台 (以下简称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 建成之后, 村委会指派干部专门负责劳动力就业服务平台管理工作, 履行本社区劳动力就业服务职能, 并为社区劳动力就业服务平台配备了2名专职工作人员, 提供了150多㎡的办公场所, 划拨专项资金10万余元装修了社区劳动力就业服务平台办公室, 配置了空调、电脑、电话、传真机、打印机、办公桌椅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办公用品, 定期与不定期召开村民座谈会或上门访问和电话回访等活动, 向村民们宣传就业政策、接受失业登记、求职登记、招聘登记、培训申请等活动, 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一站式”便民服务。
同时, 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建立了与市、镇就业管理网络联网的社区局域网站, 健全了就业管理“市-镇—村”三级网络系统, 向广大村民和社区居民定期和不定期地滚动发布就业政策信息、职业培训信息和劳务市场信息等。专门为40~49岁之间的妇女和50~59岁年龄段的男性开展了“岗位信息进家入户, 重点帮扶的‘4050’”项目计划, 在积极组织他们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 帮助他们联系工作单位和协助申领工资差额补助等。并与镇人力资源分局沟通和辖区内企业的合作, 在本社区内定期和不定期地集中举办企业招聘会, 创建“村民车间”、“巾帼工厂”和“青年见习基地”等, 为本村失业者、尤其是失业妇女、待业青年和大中专毕业生提供专门的就业岗位和职业训练场所。
针对本社区公益性服务系统的要求设置优抚岗位, 优先招录本社区村民上岗工作, 如做村保洁员、治安员和市场收费员等。配合镇人力资源局在社区内举办“村民职业技术培训班”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学习班”, 聘请相关专业的技师为村民传授实用职业技术, 聘请职业培训师为本村户籍大中专毕业作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 扶持村民上项目搞创业, 组织村民申领无息创业贷款, 支持失业青年兴办工厂商店, 帮助本社区村民自主创业。把每月的10日定为“就业服务咨询日”, 由村组干部及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集中作专场劳动就业政策宣传与就业问题咨询服务活动, 同时利用节假日, 如国庆、春节、“三八”妇女节和“五一”劳动节等作专场就业服务宣传和咨询服务活动。
3 劳动力就业平台的主要工作成果
3.1 转变了村民就业观念
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在建立初期, 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十分困难, 经过几年的宣传教育之后, 村民逐渐由过去被动接受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 变为主动接受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 村民日均咨询访问量也有当初的几个人发展到2010年几十人, 广大村民的劳动就业观念已经发生明显转变, 逐步扭转了依靠村组集体分红的思想, 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了工作, 依靠自己双手劳动、勇敢投资和智慧创业为家庭创造收入。
3.2 提高了村民职业能力
根据市劳动局和镇劳动局的要求, 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 对本社区的失业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 开展了免费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先后开设了电工、焊工、美容、美发、电脑、家电维修、制冷空调、点心制作、粤菜烹饪、保健按摩和创业知识等多个职业技能培训班, 累计培训劳动力和大中专门毕业生达500多人次。仅2009年培训的文员、清洁工、包装工、装配工、保安员等就达300人次。培训合格率均在95%以上。
3.3 解决了村民工作问题
几年来, 通过向村民传递招工信息、举办社区劳务集市、提供公益性服务岗位、向辖区内企业推介村民就业、与厂商合作建立“村民车间”、“巾帼工厂”和“青年见习基地”等途径, 直接或间接地为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截至2010年5月, 在本劳动力就业平台办理失业登记152人, 推荐和安排就业累计500多人, 其中妇女和“4050”村民均占九成以上。先后解决了102位因政府“禁摩”而失业的摩托车司机的工作问题, 指导和辅助30位本村大中专毕业生上岗就业。目前, 全村户籍劳动力2605人, 已经上岗的有2403人, 就业率已达92.3%, 提前实现社区“充分就业”的目标。
3.4 村民创业带动了就业
在东莞市委市政府青年创业项目支持政策指引下, 本社区服务平台主动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和商业银行, 先后为吴汉平、刘健华、张敏玲等11位有创业能力但缺乏投资条件的村民, 办理了由市政府提供的无息“创业贷款”, 累计放了贷款达88万元, 指导和帮助村民上项目搞创业, 新办加工厂8间, 商店3间。创业带动劳动力就业达68人, 其中本社区村民23人, 外来工45人。
3.5 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
村民通过再就业成了“上班族”之后, 生活方式改变了。他们白天在工厂劳动, 晚上跟同事一起喝茶跳舞, 社会接触面扩大了, 谈话内容改变了, 接收信息量增多了, 眼界大大开阔了, 思想认识水平也提高了, 过上了健康向上的文明生活, 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3.6 落实了政府就业政策
本社区劳动就业服务平台积极协助政府相关部门, 每年至少办理了150多位村民的中专毕业生企业岗位津贴、就业困难人员工资差额补助和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补助, 有效地落实了东莞市政府就业促进政策和“创业东莞”发展规划。
3.7 缓解了企业招工难题
辖区内的企业招聘使用本村劳动力, 一个重要优势是村民上班距离近, 工作稳定性强, 职业流失率低。因为村民就近上班工作, 可以在自己家里食住, 企业会节约许多经济成本, 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的“民工荒”所造成的招工难问题, 尤其是国际金融海啸期间, 广大在职村民为所在企业做出了非常大的劳动贡献, 真正实现了劳资双方的互利双赢。这也是一件非常出人意料的利好事情。
4 劳动力就业平台面临的工作困境
4.1 不劳而获的思想仍然存在
部分村民, 尤其是一些年轻人, 贪图闲暇与追求安逸, 不愿意劳动的思想根深蒂固, 长期不学习、不工作、不投资和不创业, 彻底扭转这种社会心理, 工作难度大, 任重而道远。加上农村流行重男轻女思想, 男人在家庭中经常被骄贯, 只在外面做事, 不做家务劳动, 妇女需要承担全部或绝大部分的家务劳动。这种情况, 既影响了男人的健康发展, 也影响了妇女快速进步, 阻碍了妇女平等地参加学习培训和上岗就业, 对开展社区劳动力转化就业工作十分不利。
4.2 工作期望值过高
部分村民就业观念严重滞后, 他们缺乏市场竞争意识, 一直抱有“等、靠、要”的思想, 总是期待社区政府通过行政权力安排再就业。尤其是部分刚毕业大中专毕业生, 只愿做公务员不想进企业, 只愿做“白领”职员不想当“蓝领”技工, 没有丰厚薪水待遇宁愿在家待业“啃老”的思想非常顽固, 使社区就业平台的工作处于非常艰难的境地。而且, 一些村民自身技能素质虽然比较低下, 但是对就业岗位的预期要求却很高, 不愿意接受艰苦脏累的工作岗位, 上班经常借故请假, 喜欢挑剔和“跳槽”, 不加班不谦虚不学习, 造成本村劳动力使用费用偏高效益偏低, 许多企业曾拒绝招请聘用本地劳动力, 要做通厂商的思想工作也非常艰难。
4.3 就业技能与合作性都较差
部分村民自傲为“老莞人”阶层, 对外来工有歧视心理, 不愿意与外来工合作劳动, 常与外来工或厂方发生矛盾, 影响其在辖区企业中广泛上岗就业。许多“4050”村民年龄偏大, 文化素质偏低, 家庭负担偏重, 缺乏新兴行业的职业经验, 转行转业跨度高难度大, 成为市场就业竞争的弱势群体。对他们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生涯调整过程, 需要投入的时间比较长, 人力物力比较大, 教育转化工作异常复杂, 且很难取得理想的职业训练效果。
4.4 缺乏制度保障
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没有明确的法律制度规范, 缺乏系统的政策规划指导, 更没有专业性的就业培训指导人才, 使得现实劳动力转化、就业服务与管理工作比较混乱, 缺少规范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常常是摸着石头过河, 依靠经验做事, 主观性、盲目性和风险性时常出现, 故无法保证工作目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5 搞好劳动力就业工作的主要对策
5.1 制定符合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需要的法律法规
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为基层劳动力就业服务与管理工作提供系统明确的法律规范, 给予基层劳动力就业服务与管理工作及时正确的指导和支持。不定期地邀请各级政府领导为村民做报告, 及时沟通和传达相关的就业政策和信息, 并聘请专家学者对村民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 以提高村民的劳动技能和职业素质, 且经常组织在职村民和失业村民的座谈会, 相互交流经验, 彼此取长补短。
5.2 加快对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的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和社区组织, 应加大对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 尤其是要加快引进和培养专业性的就业培训指导人才, 强化和提高当前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的工作力量, 尽快建立和健全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服务网络体系, 劳动力失业登记系统、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跟踪服务系统和劳动力转化就业跟踪服务系统, 做好劳动力就业平台的规划计划和监督管理工作。
5.3 增强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
各级政府、社区和大众媒体, 大力开展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工作,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就业观和人生价值观, 提倡劳动创业致富, 提倡男女地位平等, 提倡公平合理竞争, 提供尊重知识爱惜人才, 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提倡按劳取酬和按要素贡献分配等, 关心所辖区域的弱势群体, 积极帮助有特殊困难的村民和外来工解决实际问题。
5.4 出台一系列可行的奖罚制度
建立健全劳动力就业服务约束与激励机制, 严厉打击和处罚违法违规违纪行为, 积极鼓励和表彰为劳动力就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厂商、企业家、培训教师和社区工作者, 大力宣传和扶植自觉接受职业培训和自谋职业的先进劳动者, 以及通过自主创业吸纳失业村民的带头人和投资者等。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 利益、环境和国家政策的驱动, 促进了东莞市的大量农用土地改为工业用地, 许多村完成了村改居、村民就地变市民的过程。为了村改居后失地农民就业和再教育问题, 东莞市大朗镇松柏朗村村委会针对区域内主动失地农民的特点, 积极创建劳动力就业平台, 让这些主动失地农民顺利实现就业, 接受自我认同的身份转变, 以社区为单位教育主动失地农民丢弃依赖村组集体经济福利、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搭便车”心理, 真正成为自食其力的新型城市社区居民。
一、社区基本情况及特点
**社区是80年代的老旧小区,社区总人口7240人,常住人口6201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2010人,占常住人口的百分之33%,肢体残疾85人,智力残疾22人,精神残疾25人,听力、视力残疾19人,残疾人总数占常住人口的2.6%。居民楼33栋,平房2院33间。
社区基础设施陈旧,没有物业管理,居民素质参差不齐,治安环境紧张,卫生环境差、管理难度极高。自2008年街道创建安全社区以来,我社区先后获得“丰台平安社区”、“丰台文明社区”、“西罗园最佳安全保障奖”“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市防震减灾示范社区”、“丰台区和谐社区标兵”、“北京市及丰台区体育生活化社区”等荣誉称号。
创建安全社区工作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自2008年8月以来,我社区“两委一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安全社区为契机,以党组织领导为核心,以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为依托,以创建活动为载体,在街道创安小组的领导下,与社区民警紧密配合,从小区封闭入手,整合社区资源,组建社区群防群治力量,建立社区科技防控网络,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开展人、力、物多方面创安工作,深入贯彻“同心同德创全国安全社区,群策群力建和谐西罗园”的创建理念,广泛开展、全面落实、严格部署、积极推进、努力打造社会安定、人民安康,安全宜居的安全社区形象。
二、结合社区实际,根据“群众所需,力所能及,立足当前,兼顾长效”的原则开展创安工作
1、成立机构,为安全社区创建提供组织保障
2008年8月,我社区“两委一站”全面落实创安理念,迅速成立创安推进小组,制定创建计划、明确创建方法和步骤,建立三级组织网络,各司其职,多方广泛参与。在人员构成层面,由社区书记兼主任玉桂芳挂帅,副书记、副主任 1
负责监督并考核绩效,社区骨干任主要成员,社区全民总动员。在执行层面,成立了社会治安、消防安全、居家安全、学校安全、环境卫生、交通安全、文体健康等小组分步骤、有计划的推进。在绩效考核方面,定期总结经验,检验创建活动效果,制定阶段性目标,抓制度、抓队伍、抓点促面,努力构建系统的安全社区创建体系。
2、高度重视宣传工作,为推进安全社区创建营造良好氛围
安全社区的创建不仅要保证人的安全,更要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创安工作之初,我社区坚持把宣传工作放在首位,经常性开展各类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安全防范意识,努力营造安全的社区文化氛围。我社区利用板报、24小时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工具,与免费发放宣传资料、邀请东四中医院进行每周义诊、定期开展消防演练、消防知识、食品、药品、防煤气中毒、交通出行、预防诈骗等安全知识讲座、竞赛相结合的实效方式,使安全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安全社区创建理念覆盖率、居民知晓、参与率达到90%以上,形成社区全员参与的创建格局。
3、主抓社会治安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社区创建之初,我社区治安环境紊乱,社区内部主干道坑洼不平,居民出行不便,没有规范的物业管理,流动人口众多,东大门缺失,北墙敞开,更加剧了治安环境的紧张程度。盗窃案件频发,甚至出现一夜丢失11个汽车轮胎的恶性案件也曾被北京电视台“第七日”节目曝光,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恶劣影响,群众反响强烈。
创安小组积极协调区街办事处,在硬件改造方面,我社区粉刷住宅楼内外墙璧,更换楼道窗户,修建了社区东大门,安装起降杆,社区南门安装伸缩门,封闭了一直敞开的社区北墙,道路死角安装反光镜,增设16块宣传栏,铺设了6条坑洼不平、雨天严重积水的主干道,方便了居民出行,更为居民安居乐业、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利保障。
在软件改造方面,加强科技创安,积极做好安全宣传、防范工作,并根据我社区环境及人员情况复杂,乱停车现象普遍,车辆丢失及事故纠纷频发,全面了解并掌握社区安全动态难度较高的实际,建立了警务工作站,安装探头25个,引进第三方停车泊位,建立专门的存车处4处,解决停车位紧张状况,使社区内
部治安及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降低80%以上。
我社区流动人口1211人,占常住人口的19.5%,针对这部分人员情况复杂、流动性大的特点,结合社区实际,借助流动人口管理系统,建立了完备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社区内各楼实行分楼包片制度,专人专岗负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登记、上报、掌握。
4、关注弱势群体
我社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的33%,残疾人口占2.6%,18岁以下未成人占。。,低保家庭27户,49人。为了给这部分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保障他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我社区为2户低保家庭审核,办理最低生活保障金。共办理了老年人优待证200个,为107人发放老年证,为12名90岁以上老人办理了高龄津贴,为12人配备“小帮手”服务器,为独居及不能自理老年人安装医疗紧急救护“一摁灵”16个,为方便老年人出行、休息,安装55把休闲椅,加大绿化,强化整治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安全、舒适的生存、发展条件。
寒暑假期间,组织未成年人进行有关安全知识的各类竞赛、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社区内育英幼儿园、社区周边西罗园四小建立了良好的互助共建关系,重点针对青少年的出行、食堂食品安全、体育运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用电、消防等方面进行合作,广泛深入宣传。
我社区残疾人口比例大,占常住人口的2.6%,其中肢体残疾85人,智力残疾22人,精神残疾25人,听力、视力残疾19人,为改善残疾人朋友的生活环境,提供安全便利的出行条件,我社区特别为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安装卫生间扶手、活动浴椅、防滑地胶、楼道扶手等10余户。为了深入开展残疾人工作,推动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我社区于2009年4月,成立了**残疾人职业康复站,为我街道16社区的残疾人提供康复、交流、参与社会活动的平台。
5、消防、防震减灾及预防煤气中毒
我社区为了消除和预防消防、煤气中毒安全隐患,建立了一些列的排查和整改制度,为高层塔楼每层配备消防灭火器,定期进行更换,为使用煤气的家庭更换风斗。
我社区每年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培训,开展消防演练,进行消防知识讲座,提高居民的消防意识、初期火灾扑灭技能和逃生自救与互救能力。每年秋冬季节火灾高发期,我们通过分片划区,把责任落实到人,每月四次入户逐门逐户开展预防煤气中毒的宣传和检查,确保消防安全无事故。自2008年至今,我社区共开展了15场次消防安全宣传活动,1225人次参与消防安全活动,社区人口覆盖率20%,家庭覆盖率达到80%以上,平房使用煤气家庭由32户降低到现在的12户,煤气中毒事故率为0。
6、抵制邪教,崇尚科学,维护稳定
为做好防范、抵制“法轮功”邪教组织危害广大群众及稳定的社会管理秩序,社区成立“法轮功防控小组”,并制定“法轮功”及有线电视光接点监控方案,在重大会议活动期间及“法轮功”敏感日期间,深入细致地做好排查工作,广泛发动群众、专群结合,定期到家走访、了解、掌握其思想动态。在街道610办公室的协助下,我社区为原法轮功练习者张秀荣办理了廉租房,并于2010年春节前入住,虽然已经不住在我社区,社区的领导干部依然在两节期间走访慰问,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
社区创安小组认识到消除违法犯罪隐患,增强安全方防范意识,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在中央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精神指导下,在社区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加强对思想道德意识的培养,每年寒暑假开设“未成年人法制宣传防范”大讲堂,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7、体育生活化建设,关注居民健康
安全社区建设不仅关注社会秩序的安全,也同时关注人身安全和健康。2010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社区立足辖区实际,借助辖区单位万芳亭公园的优势资源,互助共建,成为西罗园街道唯一一个北京市体育生活化社区创建试点,社区充分发挥文体组织的职能和作用,每年定期举办春、秋季运动会、8月8全民健身日活动,乒乓球竞赛,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营造了“广泛参与,强身健体”的社区氛围,进一步推进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社区居民身体素质,努力打造安全、和谐、健康的体育生活环境。
8、群防群治,重视志愿者队伍建设
为了给社区居民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自创安工作以来,我社区积极组织、广泛发动党员、居民、志愿者行动起来,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最大优势。共组建低保志愿者、治安巡逻志愿者、党员志愿者、绿化整治志愿者、环境卫生维护志愿者、防震减灾志愿者等11支队伍,在重大节日、活动及敏感日期间,发动志愿者2500余人次进行巡逻。营造了社区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9、其他安全方面
我社区还开展用电、燃气、食品卫生健康、药品、文明养宠、防电话诈骗等安全教育宣传活动10余次。并充分配合工商、公安、食品卫生主管部门对社区商户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在明显位置张贴警示标语,设立警示牌,大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三、总结经验,持续推进
经过近两年得创安实践,我社区治安环境大大改善,居民的安全和防范意识、居民自救、互救的能力显著提高,刑事、群伤案件的发生率为零,使社区创安工作得到全民的广泛响应和有序落实。但在社区硬件建设方面还应该加大投入,建立健全预防机制,并在总结两年来,创安工作中效果显著的实践经验,持续推进,不断创新,加大科技创安工作力度,加强对居民的安全健康宣传,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的力量,丰富和完善对弱势群体的服务,为安全社区创建打下坚实基础。
**社区
【安全社区创建报告】推荐阅读:
创建安全社区工作报告10-22
创建国家安全社区安全生产项目设立报告05-31
创建全国安全社区工作汇报12-07
市创建安全社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07-06
社区安全诊断报告11-01
社区消防安全调研报告06-17
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报告09-26
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自查报告07-26
创建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查报告07-24
社区食品安全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