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篇1

___市___镇二小

我校位于___与___交界的偏僻山村,1999年由两个村小和一个完小撤并组成,共9个班,14位老师,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完小,也有着农村小学典型的生存状态:学校和教师缺乏自身明确的发展原动力,以按部就班完成任务操作为主;信息闭塞,缺乏交流、学习的机会;缺乏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市委、市政府“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的推动下,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结对学校——___实验小学的帮扶下,我校打破了原始的生存状态,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一、建立合作基础

城乡学校结对是一种互动,以强扶弱的行为。它需要结对学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基础。即需要建立机制,让城市的优质学校在管理模式、教育理念、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诸多方面的输出,让被扶持学校主动吸取与落实。

1.签订协议约束双方的责任和义务。2002年5月24日,我校与___市___实验小学举行隆重的结对仪式,并签署书面协议规范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即___向“二小”输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教学理念,为“二小”的教师进行每年一次的培训,两校在教科研上广泛地交流与合作。创设适当的机会,鼓励教师间、学生间找朋友、结对子、搞活动、建友谊。“二小”为“___”提供第二课堂活动空间。

2.寻找共性作为合作的切入点。我校地处农村,出生人口的下降使班额锐减,自然形成了小班,___则是___市小班化教育研究的排头兵。我们就依托这一共性,建立了以小班化教育研究为平台的合作模式。

二、积极双边互动

四年来,两校积极利用多层次、多次数高效的双边活动、资源共享,为我校的发展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适时的解决我们所遇到实际问题。

1.“___”输出。结对后,“___”通过观摩、送教、讲座、共研等形式向“二小”输出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教育理念。如我校先后四次集体组织教师去“___”参观学习,交流教育、教学、管理心得,吸收先进学校的教育理念及工作思路。

2.自身内化。我校积极吸收“___”输入模式、理念,利用校本科研对其内化,并落实到具体的改革行动上。同时,主动搭建平台,依托“___”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年来,我校先后12次邀请“___”和“___”组织的专家组上门示范、指导、论证、规划,促成学校有序发展。如2005年11月“___”的达校长组织了下城区的施阳教研员等五位专家,一对一的给我校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进行了细致的指导。

3.互通共享。学校结对后,“___”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硬件配置、备课形式、课件资源等内容作为共享领域向我们全面开放,为我们的规范办学提供很好的借鉴范本。

三、多点的延伸拓展

积极的双边互动有效地带动了学校的发展,使学校在教学方法、课题研究、硬件设施等诸多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为学校的拓展延伸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抓住机遇,我们又依托“___”融入了多个不同层次的交流圈。

其一,自2002年“___”与我校结对,现在“___”的结对学校已经发展到5个——“靖江二小”、“裘江小学”、“珑玲小学”、“淡竹小学”、“___二小”,从而形成“1 5”这样一个以“___”为龙头的共同体,使原来我们和“___”的双边活动发展成多边互动。

其二,学校在2004年11月26日,被___市教育局确定为“___市小班化教育实验基地”,与___实验小学、大关小学、刀茅巷小学、崇文实验学校等城区挂牌学校组成了基地学校圈,拓展了学习、交流、互动的平台。

其三、学校自身快速的发展,吸引了众多与我校类似的农村学校前来参观、交流、学习,逐渐形成了以我校为核心的具有农村特色的学习共同体。

这样,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交流圈互相渗透、互相取长补短,更好的使学校不断发展,逐渐形成自身特色,甚至带动周边的发展。

四、城乡结对促进二小快速发展

在这样高效的城乡结对互动中,我校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办学水平进一步的提升。

1.初步构建人性化的教学环境。在“___”指导下,我校的教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校园。形成整和绿化,展现宁静而美丽的感觉。(2)教室。鲜花、小鱼、小虫、卡通走进教室,桌椅重新组合,橱柜整洁美丽,让教室充满儿童的趣味,为儿童营造家的感觉。(3)走廊。楼道、走廊的墙壁变成学生的涂鸦地、交流平台、展示的舞台,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4)活动场所。篮球场,大沙坑,单、双杠、草坪让孩子们享受校园生活的乐趣,找到快乐的感觉。(5)教学设施。先后配置了美术、音乐、科学、计算机等各专业教室;建设了五个多媒体教室,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更适合人的发展。

2.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学形式。一支粉笔、一根教鞭,曾经是我们

很多老师的模式。随着小班化教育人本思想的贯彻,“三化”教学策略的实施,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都恰如其分的发挥着其显著的效能。调动了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泥土气息、符合校情的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引探式”教学模式。

3.提

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在结对互动的过程中,我校老师在学习、模仿、改进、创新中不断得到提升。一是理念更新,不再站在高高的讲台上,更多的时候活跃在孩子们中间;二是态度激活,教师积极主动承担公开课,把其当作主动成长的机会来对待。这几年全校对外开课58堂,其中承担___市级就有6堂;三是理论厚实,几年来,老师们整理的相关理论认识和设计的课例有38人次在各级评比中获奖。其中___市一等奖三篇、___市一等奖三篇。四是科研发展,两个学校课题研究成果先后获___市、___市一等奖。现在课题《农村小学小班化学科学习资源库建设的实践研究》不仅被___市科技局立项,同时也被确立为省规划课题。学校有5位老师被推选为___市学科骨干教师;一位老师被评为___市教坛新秀。

4.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近几年我们收获累累:新登地区三届现场作文赛就有三人夺得一等奖;镇里组织的“个人基本素质能力测试”中,团体优秀班级数达75;制作的展示卡、交流平台、墙报、英语长廊不仅有主题而且富有创意。《___日报》还曾以“这里的孩子与城里没有区别”报道过我们的孩子。

5.改善了学校的软环境。学校硬环境改变了,软环境也蒸蒸日上:2003年11月,“___市第一次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研讨会”在我校召开,2004年成为“___市小班化实验基地”学校,2005年12月承办“长三角中小学小班化教育研讨会”都在周边地区形成了较大的影响。___日报、浙江教育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___日报、___电台等媒体也都报道了学校的小班化教育实验。

总之,城乡学校结对互动给我们带来了实惠,促进了我们这样一所偏僻的乡村学校得到快速发展。实践证明,城乡互助结对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学校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实现教育均衡化、推动教育强市的有效手段。我们殷切希望,让更多的城区优质学校来到农村,来帮助我们快速发展,为实现教育强市共同努力!

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篇2

一、江苏省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浅析

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明显的由南向北的梯度差异, 这不外乎是苏南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域文化、经济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及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影响。苏南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的腹地, 且受上海等沿海开放地带的辐射影响, 交通便捷, 投资环境优越;吴文化以开放性和实用性的精神内核促使苏南人加速改变思想观念, 开放思想促使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 市场活力增强, 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劳动者从体力型迅速转化为脑力型、技术型, 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各地人才, 形成良性循环。而苏北地区经济结构层次较低, 人们的思想仍属保守, 更多的人才被吸引到苏南地区。苏南、苏中教育经费投入是绝对高于苏北地区的。可以说教育经费的保障虽然不是教育发展的充要条件, 但至少是地区教育水平提高的充分条件和前提条件。苏州的发展有一个很鲜明的特色, 就是城乡一体化程度比较高。这种区域特色, 也为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的启示———经济发展为重中之重

1. 乡镇企业的发展为义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初期,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农业中存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显性化, 苏南人抓住这个机遇, 率先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村工业化, 同时就地转移非农劳动力, 创造了城市化的城镇化模式。这种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不仅符合二元结构为特征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 而且具有中国特色。当时由乡镇担负当地的义务教育, 人民教育人民办, 苏南人民的教育观念也较为超前, 使得乡镇企业发展较好的地区的教育也办得如火如荼, 给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职业教育大力发展与技术性人才的培养是经济腾飞的有力条件。

当时江苏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及当地经济的腾飞急需大量技术性人才, 企业更多地注重员工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 即便到现在, 职高的学生就业前景还是很可观, 技能技术更娴熟、对企业的专项技术更容易上手, 很受一些企业的青睐。现中部地区应极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及工业, 在此基础上培养专业适用人才。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应该只是教授死板的书本知识、理论知识, 更应该让地方课程或者校本课程融入职业教育元素, 使教育中理论与实际均衡。

3. 政府对非计划经济的支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苏南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 走的是一条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 不管其打破计划经济, 开发市场经济, 或是大量培养技术性人才为工业发展储备人力资源。当地政府亦是高瞻远瞩, 看清形势, 利用其身份和信誉, 为企业取得计划外的原料, 促进产品销售和处理商务纠纷, 并帮助管理人员规避来自财产转移和国家政策歧视方面的风险, 这也是许多私营企业宁愿放弃部分财产控制权和收益权, 争当集体企业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城乡一体化是教育均衡的关键

1. 推进教育规划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个缓慢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城市的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农村的孩子有学上, 其次是上好学。打破城乡办学分割格局, 把全市农村初中、小学建设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虽然教育均衡更多想解决的是学校教育质量普遍提高的问题, 但城乡之间的学校数量差距的均衡也需要考量, 尤其是城乡一体化完全建成之前, 单纯撤并校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地域结构规划好能以就近入学原则分布的学校, 再在其基础上考虑教育质量均衡的问题。

2. 推进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

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完成地区所有农村中小学校新建和改扩建。实施中小学教学装备满覆盖工程, 按照现代教育需要, 建设达标运动场地, 配置现代教学仪器, 推进教学资源、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应用满覆盖, 农村中小学校舍面积和技术装备达到甚至超过城区水平。

3. 推进教育经费城乡一体化。

教育投入不仅要靠当地政府的分配额, 还需要靠社会各界的支持。政府部门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办学, 引导企业家、实业家到教育落后的地区办学, 并享受一些税费减免优惠, 或是成立教育基金会, 将扶持落后地区义务教育作为基金会章程, 实现地区义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同时政府的计划内教育投入也需要向农村地区倾斜, 改善资源薄弱学校。新增教育经费优先满足农村需求, 目前农村小学和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已达到城市标准。

4. 推进教育质量城乡一体化。

发展教育扶助工程, 使得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一对一”帮扶办学。政府出面连结城市优质学校和农村学校的教育工作, 校际间的均衡不仅仅是城市学校与城市学校、农村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 更应该关注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这类差距比较明显的学校之间的均衡。帮扶对象明确后, 在教育设施、教师资源、教育材料等方面实现互动、流通, 定期派优质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 传递教育技能、方法。

5. 推进评估标准城乡一体化。

评估标准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需要由评估标准测定。制定全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监测和评估指标体系, 建立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制度。统筹制定市、区 (市) 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 科学设定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度、城乡教育均衡度、公平度等评估指标, 并进行考核。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是国家教育政策明确提出的要求, 也是社会各界应该关注的一项事业。教育从来不单是靠教育部门、学校等公共机构应该关心的事情, 而是需要整个社会的配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涉及的也不仅是教育问题, 从中也能反映出政府对人的基本权利的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及社会公平和谐等问题。本文对于义务教育均衡只是从其经济角度出发, 借助于江苏省教育发展经济投入的发展模式的经验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也只是从城乡一体化这一大方向谈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考虑的因素。

摘要: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显然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乡镇企业的兴办和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担负部分教育投入。以城乡一体化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在城市规划、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教育质量和评估标准五个方面加以平衡。

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篇3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教育公平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它不仅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城乡一体化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实现途径。 “《纲要》”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随着中国整体教育投入的增加和坚持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等战略举措的实施,城乡义务教育正向着均衡发展的方向迈进。但由于城乡教育差距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仍是统筹城乡教育发展面临的瓶颈,它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顽症,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难题。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解

城乡教育一体化应该是指从城乡社会整体出发,通过整合和优化城乡教育资源,使城乡教育优势互补、共同繁荣。从制度上讲,城乡教育一体化强调城乡师生具有相同的教育权利和机会;从空间上讲,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同一区域内不同空间位置上互动发展;从时间范围来讲,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渐进地、不断缩小校际间差距,做到校際间均衡发展;从发展内涵上讲,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在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任务基础上,体现学校之间不同发展特色的多样化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是城乡教育一样化,不是城乡教育同步化、齐步走,也不是要消灭农村教育,而是根据城乡各自的特点与优势,优化教育过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发展特色教育,打造教育品牌,提高办学效益的双向演进过程。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的意义

城乡一体化进程下统筹教育均衡发展强调从城乡关系的整体来考虑国家或区域的教育发展,把城乡教育纳入统一的教育发展系统中,逐步消除城乡教育差距,普遍提高城乡人口的现代化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良性转移。我国城乡教育在整体发展上存在非均衡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教育机会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别和城乡教育的制度性落差等。要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坚持城乡教育的共同发展,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调整教育政策,体现教育公平。

当今,以教育公平和教育民主为核心的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思潮在全球形成和传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近几年,又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这一切为教育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均衡发展已成为国家教育的基本政策和战略目标。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和“难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它代表着一种理想的发展境界,一种新型的教育发展观,一种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导向。它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职责问题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本应三位一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以推进其均衡发展。但是,由于社会二元结构的影响、行政区划的历史延续、应试教育陈旧观念的干扰,加上三者上下协调沟通渠道的不畅,造成在规划、分配和督查等方面出现了职责不够到位,效果不佳的问题。比如,由于统筹规划不全面,以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并未缩小;又如,由于经费分配的结构没有得到必要的调整,以致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未得到应有的改善。再如,由于督查监控制度的不健全,评估缺乏科学的量化标准,以致对已经出现的问题,缺乏应有的调控力度。这些职责不够到位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带来了负面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失衡。

(二)财政和经费问题

城乡教育经费差距十分明显。农村基础教育经费长期处于较低水准,近年来这种状况虽有所发改变但在教育投入中的比例仍然偏低。教育投入在城乡之间的分配很不均衡、合理。农村基础教育没有得到合理的应有的经费投人,就难以与城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经费分配失衡是导致城乡基础教育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学校问题

调研发现,由于受旧的经济体制和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在教育发展上存在重速度、重数量、重外延,而轻效益、轻质量、轻内涵的倾向,造成学校偏多、规模偏小、班级生源不足,导致学校布局不合理,规模效用差,进而给农村基础教育带来一系列问题。

由于城乡差距拉大、学校布局不合理、自然环境的限制、经费投入的不平衡,导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地拉大。好的学校不仅有图书馆、实验室,还有配套齐全的体育馆、塑胶跑道,差的乡村学校连象样操场都没有。其结果必然是出现办学条件不均衡的现象。

(四)师资问题

调查显示,师资问题突出表现为数量不足、素质偏低、流失严重、配置不合理等方面。专任教师缺编、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老化等普遍存在。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表现在城乡结构上是县城多,乡村少;在学段结构上是小学多,中学少;在学科结构上是传统学科多,新型学科少;在学历结构上是中专、高中学历者多,大专、本科学历者少;在年龄结构上是老教师偏多,年轻教师偏少。由于工资待遇低,工作和生活条件差,导致农村教师不安心执教,优秀教师向城市流动严重。一些教育部门各配置主体按分级管理的权限,依据自己事权范围和职责范围大小,制定土政策,调整素质相对优秀的教师优先满足城市和集镇学校,然后再满足边远农村学校。造成师资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农村教师队伍问题突出,成为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五)、教育质量问题

主要表现为普九率出现下滑。一些农村,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有的还没有完成普九的基本目标,而有的完成了这一目标的,却又出现了普九率下滑的现象;学生辍学严重。一些农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滞后,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与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不相适应。从培养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反映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偏低的问题。

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的公共教育服务职能

义务教育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极大的外部性,在公共财政框架内为民众提供普遍的公共教育服务,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做法。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分级办学体制,造就了城市教育国家办、农村教育农民办的格局,中央和省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职责虚置是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原因。因此,要逐步完善中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制度安排,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形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要不断增加财政对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在教育公平理念的指导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制度和分配模式,继续增加农村教育在教育资源总量中的份额,以确保城乡义务教育在长期内能够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此外,为确保政府公共教育服务职能落到实处,必须改革现行的干部考核制度,把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并逐步增加其在考核中的权重。

(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健康流动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除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还要不断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有序流动,即把城乡教育置于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中,统筹规划,实现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以提高城乡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效用的最大化。为此,国家还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城市教育支持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实现以城带乡,改变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单边流动的现状,推进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共同发展、均衡发展。具体而言,在义务教育管理上,通过现代教育网络、远程教育,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交流;在教师管理上,制定一系列措施推进教师在城乡问的合理良性流动,平衡城乡之间的教学力量,使骨干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三)坚持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地位

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是一种现实,城乡义务教育也处在一个不平衡的起点。要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标和结果,必须通过非均衡发展的手段来补救。现阶段,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重要的环节是通过政策倾斜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的弱势地位。为此,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努力实现教育经费的增长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战略举措,通过经费投入、资源配置及相关的政策调整,不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入学机会和办学水平的均等,最终实现教育质量和教育结果的均等。

(四)建立经费投入主体责任体制

按照《教育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实行“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制度,其教育经费投入也以县为主。这一制度虽然实现了区域内人、财、物的统一调配,但由于某些县自身经济实力有限,县级政府无法按照国家要求完成经费投入任务。即使实行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即义务教育经费来源主要依赖省级政府统筹,但由于其他条件的制约,县区级以上公共财政很难真正眷顾到广大农村地区。因此,必须对各级政府教育投入责任作明确规定,鼓励经济薄弱地区政府的间接投入行为和相对优惠措施。要提高经费管理的责任主体层次。以省为单位的经费筹集模式解决了薄弱县的投入能力,但是“以县为主”的管理却缩小了经费使用的辐射面。因此不管从责任与义务对等原则出发,还是从区域教育经费公平投入现实出发,都有必要把教育经费管理主体提高到地级市。

(五)建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和考核制度

建立科学的教育考核制度、转变官员政绩观念,对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表现,也是我国考核政府官员政绩的重要项目之一。在传统考核实践中,各地往往通过建立外在的可以量化的指标对相关成员进行自上而下的量化考核,考核途径比较单一,考核主体精英化。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转变传统考核方式的基础上,把“人民满意程度”作为考核目标之一,以城乡教育的整体发展、相互融合以及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整合为重要内容进行考核,不仅具有合理性,也具有可行性。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以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要求相适应,以教育机会公平为基本出发点,以办学设施和师资的基本均衡配置为必要条件,以在城乡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环节,以全面提高城乡教育质量,促进全体学生自主、多样、健康的整体的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城乡义务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樊新民.略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社会不平等[J].高教探索,1999,(2).

[2]窦艳芬等.借鉴国外经验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11, (1).

[3]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J].教育研究, 2002, (2) .

[4]袁振国:建立教育发展均衡系数切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J] .人民教育,2003, (6).

[5]郭彩琴, 顾志平.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困境与应对措施[J]. 人民教育,2010, (20).

作者简介:蔡季愚,(1961-),男,河南郑州人,汉族;中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及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

如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篇4

望谟县乐旺镇中心小学 李路云

近年来,教育部、财政部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并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学硬件设备的投入,有效地推进了全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医保经费投入更是加大,包括2011起实施的学生营养午餐改善计划,对城乡中小学的基础设施、教学设备进行提质改造扩容,对农村学校进行调整、合并。产生了既锦上添花,又雪中送炭的效果。但由于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多种因素,造成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城乡教育得不到均衡发展。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是比较突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造成城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政府对乡村教育的重视程度

由于各地的经济差异对教学设备的投入是有所差别的,所以各地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对乡村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有所区别的。要解决教学设备的问题就要先解决政府对城乡教学设备的投入差异,要均衡对待,不应因城乡而产生差异,不能因为是农村而对此有所偏见,因为是农村的那更应该加重视其发展,农村的经济发展较落后,政府更应该挪出更多的资金来帮助解决乡村教育问题。

政府对城乡教育差异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是否重视乡村的教育问题成了核心内容。要做到人人平等,不应因其生长在农村而受到人们的不公平待遇,以及歧视。更应该培养出有用的人才去建设农村,使其发展。所以教学设备的影响是关键,教学设备好了,学生就可以不受因缺着缺那而影响学习的心情,从而可以更加努力的学习。

二、教育投入资源分配不均衡

城市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室、实验室等一应俱全,操场跑道也可与专业比赛跑道相媲美。但农村学校却不然,由于用地紧张、资金不足等问题,往往出现“一室多用”的状况,设备也不如城市学校一般齐全,甚至有的学校是没有图书馆和电脑教室的。如我校2013年6月才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安装了全镇

国家曾投入过大量资金改造农村学校危房,使农村学校校舍、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许多境内外教育慈善机构、希望工程、爱心人士也积极捐助,乡镇、村、组也进行了自筹,但后续投入没有跟上,许多村小仍然没有多大改观,如我镇的油全小学,全校开设一至三年级,但因教室不够,教资不足,不得不三个年级挤在一间教室,每年级一组,黄老师授完了一年级的语文后又回头去辅导三年级数学。顾此失彼教学质量难以提高。配置给农村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大多是摆设,如仪器室、实验室等根本不能用,一些用不上的仪器设备,甚至没有地方放。

三、师资力量配置不均衡。

1、教师编制不够

由于城区学校扩招和部分老师退休,师资紧张,每年都要调入一批学历高、有三年以上教学经验、有较高教学水平的老师,而且还有年龄限制,采取笔试、面试,体检合格后,择优录取。拒招刚从院校毕业的大专毕业生,以致一批又一批年富力强的农村优秀教师被调走。一些机关单位以事多编制少为由,频频向农村学校借调老师,特别是县城机关单位。这样造成农村学校严重缺编。有能力的学校请代课教师,有些学校没有能力请人,则只好给老师加课、加负责管理寄宿生等的工作量。平均每个教师的课时负担是21节。当前,在农村小学,音乐、美术、体育教师严重缺编,即使有他们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身兼多职。因此,农村音体美课面临着难以开齐科目,开足课时的困难;这些将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教师课时负担重,教育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2.教师培训不足。

由于缺乏专项经费,教师教育培训机会不足,许多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落后,严重制约新一轮教程改革在农村学校的推行。不同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不同年龄教师结构不合理。由于许多农村教师是民办教师转正,同时受编制所限,缺乏年轻教师的补充。整体上,教师年龄老化严重,缺乏中青年骨干教师。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因缺少培训,许多教师对计算机,对PPT都是望而却步。

3、教师的福利待遇无法保障。

教师的福利待遇无法得到保障尤其是民办教师由于编制的限制,他们的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常常没能得到按时的发放。又由于农村条件较差,无法吸引教师留在农村,新招募的大部分年轻教师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了半年,却靠借债维生,以致部分年轻教师在失望之余干脆放弃令人羡慕的职业另谋出路。

合理配置义务教育公共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发展的建议

一、政府及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应做好如下举措:

1、严格执行政策。要严格遵照执行中央、省、市、区近年来制定的有关义务教育的条例、规章、标准,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等等的一系列文件中,就如何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公共资源,缩小城乡差距等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不折不扣、认真执行。作为领导者、管理者应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帮助发展。

2、积极做好大中城市中小学生到农村执教的工作。要加强农村统筹协调,组织落实边远地区教师资源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进一步建立完善本地区稳定的校对校的支援关系,鼓励支持城市办学质量比较高的学校跟农村建立办学共同体,通过多种有效形式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

3、组织城市中小学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定期地选派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并且统筹安排好其他层次的教师到当地农村执教的工作。对于继续补充的新教师,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严格实行公开招聘的制度,优先满足农村中小学的需要。

4、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特设岗位计划”举措,并且加大对特岗教师的待遇,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教,为农村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吸引外县、外省份的教师留任农村。

5、积极开展多种途径的执教活动,组织开展短期执教等多种形式、灵活有效的执教活动。包括特色讲师团活动,城镇骨干教师到农村代教、执教,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跟班学习等等,还有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手段把优秀教师师范课的课件送到农村学校。

二、从事农村教学的教师应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1、更新教育观念, 转换教学角色。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克服功利性思想, 摒弃“ 满堂灌”等教师主宰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痼疾, 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启发、引导、帮助学生, 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

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 从而使其学习的积极性、求知的自觉性和思维的能动性尽情彰显。

2、不断增强自身业务素质,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专业教师, 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固然不可或缺, 但最重要的条件还是自身业务素质要过硬, 渊博的知识是赢得学生信赖的

在教中学。

3、敢于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与学生交友、交心、以鼓励为主, 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 培养创新型、开拓型学生。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对每一名学生要有爱心;精心设计学生发展方案, 对每一名学生成才要有信心;耐心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 并对此要有恒心。

事实上, 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 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下的影响下形成的, 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不仅体现在城乡教育中,也体现在校际间和地区间。它的纠正要依赖于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希望城乡教育差距的问题能够再一次引起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村孩子身心得不到全面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又谈何建设新农村,因此,农村教育必须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再穷不能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只有真正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落后的教学现状,才能使农村教育走出困境,推动农村建设发展,真正实现全民小康。

——附加三严三实专题文档一篇——

云南省国税局扎实有力完成专题学习研讨

自专题学习研讨这一关键动作开展以来,云南省国税局结合税收工作实际,认真围绕“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和“严以用权”三个专题,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深入扎实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每一个专题既有规定学习篇目,又有交流学习感悟;既提前自学,又集中学深悟透。严格按照局领导领学、处级干部交流发言、党组书记总结并提出下一步要求的三个环节进行。同时,安排各处室(党支部)学习,充分彰显了中央要求、国税特点、云南特色,确保了专题学习研讨亮点纷呈、成效明显。

打牢思想根基,学习有力。一是抓好经常性学习,固本强基。开展自学和集体学习,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举办了全省国税系统党建暨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有力提升了税收工作新常态下支部书记对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的认知和掌握能力。二是抓好先进性学习,比学赶超。向焦裕禄、杨善洲、沈浩、高德荣等先进典型学习,学习他们恪守信念、对党忠诚

的政治品质和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借助《云南国税道德讲堂》举办了省直机关“感动在身边 最美机关干部”先进事迹报告会,激发了广大国税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三是抓好创新性学习,以赛促学。开展了以“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为主题的网上知识竞答活动,有效拓展了对“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认知;举办了以“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崇尚道德 和谐国税”为主题的

建议,并与政府领导就国税工作进行了沟通交流。详细了解基层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并通过实地察看、翻阅资料、窗口咨询、与纳税人交谈,深入了解组织收入、“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三个《规范》、税收优惠政策、金税三期等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回应了州(市)局提出的工作难点问题,对帮助基层发现和解决问题、坚定基层信心、鼓舞基层干劲。在督查期间,省局领导参加了各州市“三严三实”

机关党委、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让“三严三实”入脑以触动思想、入心以触及灵魂。使党员干部牢记历史、珍惜现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组织干部职工收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进一步塑造爱国心、凝聚民族魂。各州(市)局利用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一系列配合活动,重温抗日战争的苦难与辉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夯实思想根基,锻造了严实品格,凝聚了前行力量。

心系贫困山乡,帮扶有力。开展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生动实践。10月22日,在省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树学的带领下,省局党组成员、总会计师许光烈和省局机关部分处室负责人、昆明市局负责同志一行长途跋涉深入到东川区因民镇桃树坪村开展省市区三级联动的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工作组分别与村干部和老乡谈问题,挖穷根,找出路,了解掌握结对帮扶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填写访谈问卷,完善建档立卡资料。在贫困户家中,张局长认真倾听记录老乡的困难,并表示一定找准“贫”根、找对“困”源,做到“不脱贫不脱钩”。10月28日,省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蔡杰一行又奔赴桃树坪村开展遍访,并代表云南省注册税务师协会为因民镇中心小学捐赠了10余万元的教学仪器设施。至此,我

局“挂包帮”“转走访”

一是针对存在的深入基层指导工作,加强做好上下联动,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激发基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上做得不够和网络申报系统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有待提高,系统模块有待进一步优化,国税、地税、工商、经信、住建、药监等部门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滞后等情况,省局党组亲自主抓,成功解决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实际效果取信于基层干部和广大纳税人。在全系统内形成上下联动,促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的良好局面。二是全省国税系统21个处级以上机关、省局机关24个党支部坚持开诚布公找问题、集思广益理思路、齐心协力抓整改,通过与干部职工谈心交心、讲党课、走访纳税人、走访基层国税机关、走访党政机关、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征求意见建议401条、梳理归纳列入边学边改项目清单253项,对查找出的问题,一条一条梳理、一项一项分析,坚持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一起解决:属于律己不严、担当精神缺乏的,通过明确责任、加强督查,提振精神状态;属于能力不足的,通过教育培训,提升能力;属于作风漂浮、花拳绣腿的,通过批评教育,认真执纪问责,形成倒逼压力。目前,云南国税系统针对“不严不实”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396项、提出建立和完善制度102项、已完成边学边改项目143项、已建立和完善制度90项、已出台强化内部管理措施106条、已出台规范税收执法措施23条、已出台优化纳税服务措施79项。

如何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篇5

新华网北京12月31日电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客观要求。《决定》在对“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进行部署时,明确提出了“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接近全面普及但城乡均衡发展任务繁重。2007年,全国99%的人口所在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中国全民教育发展指数居121个被监测国家中第38位,跻身于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较高行列。我国农民子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全国城乡15岁及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分别达到8.5年左右和10.5年,均与农村义务教育的逐步普及和体制改革的突破性进展直接相关。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是“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的一项长期任务。近年来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及公用经费逐年增加,但还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10个百分点,再加上师资和基础设施等条件,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依然十分明显,目前全国一半左右的县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特别是生均公用经费尚未达到国家标准,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仅为7.28年,比城镇低2.4年。

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篇6

缩小城乡差距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的核心是教育资源的合理配臵。合理配臵教育资源,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让人民群众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资源,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我们分别到仁化、曲江等县(市、区),对目前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写出本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目前,R县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121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独立初级中学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完全小学25所,教学点77所。在校小学生23340人,教学班706个,平均每班33人(县城班额偏大,每班大都超过50人);在校初中生16892人,教学班329个,平均每班51人。

二、目前城乡教育存在问题

一是教学资源配臵不合理。城乡教育资源配臵不合理最直观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教学资源的配臵不合理。R县的县城学校、镇级学校与乡村学校在办学条件上的差异表现非常明显。县城学校享受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各类设备十分完备,镇级中小学校教学资源也较为完备,村级小学条件相差较远。近十年来,该县基本上没有专项资金投入乡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村级小学教学设施设备陈旧,教学器具缺乏,没有配备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些位臵上较偏远、经济上欠发达的乡镇,学校的校舍残破不堪,有些甚至成了“危房”,在一些远离城镇的村办学校,校舍条件就更是简陋。由于许多村级小学面临被撤并,办学条件无法提升,教育教学总体质量非常不乐观。

二是师资配臵不合理。R县各镇特别是村级小学师资力 量非常薄弱,镇、村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较低,相当一部分是由民办教师转正而来,普遍存在着教育观念滞后、知识结构单

一、教育教学方式落后等情况,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教育教学都难以保证。由于历史原因,乡村小学已多年未补充年轻教师,现在很多乡村小学教师年龄严重老化。很多村小教师的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甚至更高,比如翁源县江尾镇新生小学教师平均年龄达55岁。镇村两级学校紧缺英语、计算机、体、音、美等学科教师。村级小学基本上是教师包班教学,学校没有专职音、体、美、计算机课教师,只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有的村小教师甚至只上好语文、数学课,其它学科安排了课程也没人上。由于城乡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差距明显,近年来R县“教师入城”风潮引起社会的相当关注,许多教师都挤着调入县城或镇级中小学校,乡村学校的师资只有流失没有补充,严重影响了基础教育的稳定。

三是经费配臵不合理。城乡教育经费配臵差异巨大。由于教育政策中的“城市中心”取向和近年来创建教育强县的政策引导,R县对教育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城镇地区。有限的教育经费主要集中于城镇,原本更需要扶持的乡村教育得到的资金支持远远少于城镇,很大程度制约了基层教育的发展。

四是生源配臵不合理。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臵导致学校条件及教学水平上存在差异,优质资源集中在城镇少数的学校。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性导致择校风盛行,家长都争相让自己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上好学校,争相往城镇里钻,导致乡村学校生源减少严重。同时好学校对生源进行“择优”录取,导致优质生源向少数学校不断集中,基层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则步入恶性循环。

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我们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程 度。当前存在的教学资源配臵不合理、师资配臵不合理、经费配臵不合理等不均衡的现象,必然制约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影响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因此就会越拉越大,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对乡村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乡村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各级领导干部的思维惯势,总以为基层学校的投入难出成绩,基层学校“庙小人少”没必要花太多的人力物力,在分配教育资源时“重城市轻基层”,导致城乡差异明显。

二是基层学校难以留住优秀教师。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城乡师资配臵不合理的根本原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教师待遇差,很多人不愿去农村任教。到农村任教的教师很多因为条件差,待遇低而离开。另一方面,农村生活环境差,没有完善的体育场所,娱乐场所、教师居住社区,在硬件环境上跟城镇差别很大,同时农村的多媒体的建设、互联网工程也不完善,农村教师的生活面较窄,精神文化匮乏,不能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造成愿意到基层任教的老师少之又少。

三是经费配臵重城市轻基层。在教育经费配臵上,长期以来存在着重城市轻基层的偏向。由于基层学校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而且教育经费的投入也是往往集中在县城学校或是个别的好学校,导致乡村基层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

四是优质生源被城市学校优先选拔。乡村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落后,教育结构失衡,校园环境不好,人才流失严重,教育质量低下,办学水平不高,学生家长逐渐丧失信心。同时“普九”后学生家长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大大提高,“上好学”的需求日益凸显。城市学校对优质生源进行选拔,优质生源流向县城现象严重。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决定 城市学校的容量有限,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城市好学校就读。R县县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位紧张,县城小学班额人数每班都达到50多人,有的甚至安排到60多人一个班。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无法就读,使县城学校面临更大压力。

四、对策

(一)确立均衡发展的教育观,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就是在不断加大、保证教育投入的前提下,合理配臵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素质,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实现不同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受教育群体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一是充分认识乡村教育重要性,树立城乡均衡的发展观。要在思想意识里树立发展乡村教育是农村的希望所在,是千家万户农民的希望所在。只有加快发展乡村教育,才能切实保障农民及其子女受教育的权益,实现广大农民求知求富的愿望,才能有效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协调问题,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要充分认识乡村教育的重要性,改变过去的那种“城市中心”偏向,牢固树立城乡均衡发展的教育观,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变教育资源城乡分配不合理的格局,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全面理解均衡发展的教育观,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要在资源配臵上改变过去的重城市轻乡村的做法,向农村倾斜,保障乡村教育的发展。要克服均衡发展就是搞平均主义的倾向,逐渐消除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不合理差距,落实教育平等,在城乡之间建立协调的比例关系以达到教育平等的目的。

(二)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走规模办学之路。优化学校布局,要统筹兼顾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类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使全县教育布局结构更趋合理。一要重视学前教育,赢在起点。学前教育是一个人一生重要的奠基阶段。学前教育是儿童各种行为、习惯和性 格和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及日后的发展。因此,要重视办好学前教育,从缩小城乡教育的“起点差距”着手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尽量不要在出现农忙时节适龄儿童在田间地头独自玩耍的情景。首先学前教育要加大投入,尤其是对乡村公办幼儿园的投入。县财政要加大对乡镇公办幼儿园的倾斜力度,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改建成幼儿园。其次是要发挥社会合力办好学前教育。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做大做强民办幼儿园,对各镇(场)中心幼儿园进行政策扶持和资金扶助,推动中心幼儿园上等级、上水平。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再者要提高幼儿教师水平,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合理确定生师比,基本达到每班配备二教一保,实现全县幼师学历达标,并持证上岗。二要做好撤点并校,优化布局。撤点并校是为进一步整合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学校结构。工作中要坚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愿望,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稳妥实施学校布局调整的原则,并综合考虑我县人口分布密度、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经济条件、文化传统和学校分布现状等因素。撤点并校工作首先要着眼于科学规划,围绕“一个镇办好一所中学和一所中心小学”的目标,村小、教学点向中心小学集合,村小高年级向中学或中心小学集合的做法,整合和配臵教育教学资源。积极鼓励支持各镇撤并规模小、质量低的教学点。想方设法撤并30人以下的教学点,以规模促效益,以规模促质量,从而达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其次撤点并校工作不搞“一刀切”。对目前校园、校舍条件较好,又具有一定生源的学校,予以保留;对离镇区较远,交通不方便的山区小学要保留,并结合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寄宿制学校建 设、规范化学校建设、教育创强工程等对校舍及设施进行改造,在建立和完善镇中心小学或片完小,形成规模办学的同时统筹兼顾偏远山区孩子上学问题。三要发展职业教育,创造未来。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实现农民创富的重要途径。县政府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走资源共享、集约发展的路子。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免费入学的政策,继续扩大农村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免费就读职校的范围。同时,职业教育和市场需求、企业需求相结合,推行企业“定向式”、“定单式”培养,不仅重视培养学生技能的,还加强对学的就业指导,努力做到“助学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三)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要依靠力量,要实现教育公平,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解决城乡教师资源配臵不均的问题。一是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补充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经济实力,加大对教师待遇的资金投入,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及福利待遇,吸引优质师资。按照每年不低于50人的规模,引进补充教师队伍,改变目前农村教师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状况,不断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健全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机制,加强在职继续教育。县要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继续教育经费用于教师学历提升及素质提高。二是形成稳定的教师农村任教机制,改变农村师资结构。引导新的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以改变目前农村学校老师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的状况;制定申报高级职称时必须有农村学校任教3年经历的政策,这样,每年将有一定数量的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县人事部门要考虑作为山区县要适当增加教师编制比例,切实改变山区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三是创新教师交流制度,缩小城乡师资力量差距。首先,实施县域内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建立县、镇教师流动或支教机制,每年以10%的教师数进行流动,以加强校际沟通交流,让一些边缘薄弱学校的教师、中层领导与先进学校实行对口轮换。其次,充分利用与城市学校对口帮扶的机会,促进学校教师的交流学习,不断提高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篇7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 环渤海地区的中心, 东临渤海, 北依燕山。市域面积11760.26平方公里, 疆域周长约1290.8公里。天津距北京120公里, 是拱卫京畿的要地和门户。对内腹地辽阔, 辐射华北、东北、西北13个省市自治区, 对外面向东北亚, 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天津市海陆空交通便捷, 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天津市辖16个区、县, 全市常住人口为1300万人。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9000亿元, 人均超过1万美元, 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今后一个时期是天津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 到2020年, 天津市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这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力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科技是支撑, 人才是关键, 基础在教育。根据《纲要》的要求, 尽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使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 更加适应人才发展的需要, 提高教育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的能力, 已经成为新时期天津教育面临的重大任务。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东部沿海, 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交汇点, 面积2270平方公里, 海岸线153公里, 常驻人口248.21万。国务院将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重要发展战略, 作出了全面部署, 明确了功能定位: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 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目前, 滨海新区已经形成了优势比较突出的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石油开采及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汽车及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和生物制药等八大主导产业, 具备了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 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群, 将在推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促进东中西互动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努力成为我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

伴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 天津市要在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上领跑全国, 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是题中之意, 这是政府担负起发展教育的责任, 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举措。

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天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高水平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摆在突出位置,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优质义务教育的权利。

2010年, 全市共有义务教育学校1288所, 在校生77.9万人, 专任教师63216人。其中, 小学956所, 在校生50.6万人, 专任教师37317人;初中332所, 在校生27.3万人, 专任教师25899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使每一所学校都能达到与经济社会同步并适度超前的现代化水平, 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快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的步伐;有利于充分体现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普惠性;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天津教育的综合实力,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纲要》明确提出, 到2020年, 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率先形成学习型社会, 率先建成人力资源强市, 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未来5到10年, 天津教育将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坚持把“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好每一个学生”作为核心理念, 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优质特色发展普通高中教育, 高标准领先发展职业教育, 高质量内涵发展高等教育, 多层次多样化发展继续教育, 健全发展特殊教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发展水平, 努力形成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形成完备的现代终身教育体系, 实现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科学决策———民心工程, 标准先行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早在1994年, 天津就率先通过了国家的“普九”验收。此后的十几年, 天津一直在为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做着不懈的努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市区规范化学校建设、村级小学建设、农村装备升级, 随着一项项工程的实施, 天津市义务教育得到了一次次新的提升。在全国率先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推行“两免一补”和免费提供教科书政策, 使85万名学生和近30万个家庭普遍受益;在全国率先规范、整顿改制学校, 使60余所改制小学、初中“回归”公办, 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与此同时,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又使素质教育在天津的义务教育学校得到了深化和发展。

党的十七大把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后, 天津市义务教育发展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十一五”期间, 农村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基本完成。天津重点实施的农村小学建设和教学装备升级等硬件工程及以教师和校长培训为重点的软件工程, 已经得到落实。教师专业素质、干部管理水平和学校文化品位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随着天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孩子有学上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 让孩子上好学才是他们的迫切愿望。教育发展需转入一个新的阶段。

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是中央对天津的城市定位。实现这一目标, 基础在教育。率先实现义务教育现代化, 为天津未来超前发展做好人才准备, 已经成为义务教育的历史使命。

更加公平、优质的义务教育, 正在成为公众的主导性需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作为政府必须承担的一项民生工程, 如何向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积极靠拢, 成为追求这一主导性目标的首要问题。

天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 做出决策:从2008年开始启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项目, 目标是到2012年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规定标准, 实现义务教育较高水平均衡发展的新目标。

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 秉持着科学化、精细化的宗旨, 整个工程建立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和条文细化的基础上。2008年, 天津市政府出台了《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 (2008-2012年) 》 (以下简称《标准》) 。整个指标体系涵盖了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和素质教育等4项一级指标、24项相关的二级指标以及100个评估要点。《标准》体现了四个特点。

一是高标准。现代化学校的标志性要素, 在《标准》中均有体现。比如在办学条件方面, 教学装备不仅要配齐, 还要管好、用足;校舍、场地面积在达标的基础上, 校舍还要保持常年良好状态;进入城市化的学校, 运动场地要铺设人工草皮和塑胶跑道;仪器、设备的完好率要达到95%, 演示和分组实验开出率要达到100%;必须实现电子校务, 95%的教师能自主开发和使用课件;要免费提供充足饮水, 城乡都使用水冲厕所, 实现集中式供热。在学校管理方面, 强调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学校文化、扩大交流合作;关注弱势群体, 保证残疾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完成学业;争取家长、社区及社会有关方面支持、参与和监督学校工作;参与均衡发展合作学区的活动, 建立城乡学校合作机制, 支持新农村建设;建立学校网站。在队伍建设方面, 特别把均衡配置骨干教师、促进区域教师流动、鼓励教师自我发展列入其中;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专科和本科及其以上学历达标率为100%;骨干教师人数不少于教师总数的30%。在素质教育方面, 特别把校内的学生自主管理、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课上的高效课堂教学、课外的社团小组活动, 都纳入评估范围;家长和社区对学校的满意程度, 也作为重要的考量内容。

二是均衡化。《标准》实施, 坚持校际均衡、城乡一体的基本原则。从资源配置到教育质量, 全市学校执行统一标准, 城乡执行统一标准。特别对农村学校将给予政策倾斜。同时, 也鼓励条件较好的区县和学校, 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发展特色, 但不支持“锦上添花”。

三是全覆盖。《标准》实施坚持“软”“硬”并重, 无论硬件还是软件, 都是刚性指标。坚持底线要求, 覆盖学校工作的每个方面的100个评估要点, 均为底线, 不设权重, 不评分数, 须全部通过, 才能认定达标。

四是阶段性。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是本届政府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整个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到, 2012年天津市人均生产总值将增至12000美元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水平。因此, 它也就成为2008年至2012年, 评价区县政府“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好每一个学生”, 让群众切身感受“均衡”、享受“公平”, 提高公共教育服务质量的标志和依据。

2010年年初, 市政府决定将特殊教育纳入推进义务教育较高水平均衡发展的工作之中, 并印发了《天津市特殊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

二、全面统筹———整体推进, 上下联动

义务教育的责任在政府。天津市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 全面进行统筹规划, 完善政策体系, 明确工作要求, 加大财政投入, 加强监督指导, 充分承担政府责任, 建立有效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机制。

1. 加强领导, 强化责任。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程, 涉及全市多个部门、每个区县和所有义务教育学校, 社会影响大, 经费投入多, 持续时间长, 必须加强领导, 统筹安排, 强化责任, 合力推进。为此, 天津市政府成立了由张俊芳副市长为组长, 市教委主任和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为副组长, 市教委、市发改委、市建委、市农委、市财政局、市国土房管局、市新闻出版局、市地震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 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推动、监督检查该项工作的实施。各区县也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 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建立和健全了政府各职能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了具体、翔实的工作方案, 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步骤节点和落实时限。

2. 保障投入, 提高效益。

《标准》出台后, 天津市政府首先推出了五大配套工程。

一是校舍安全加固及功能提升工程。由市、区县两级财政提供专项资金,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 并同步完成供暖改造、旱厕改造、校园环境及运动场地的功能提升。这项工程连续三年被列入天津市政府年度20项“民心工程”。

二是图书配送工程。市政府协调市教委、市财政局、市新闻出版局等单位, 制定标准, 招标采购, 用5年时间, 分期、分批为全市义务教育学校配送图书, 使全市小学生人均图书不低于30册、初中生人均图书不低于40册。

三是新增教学仪器设备配送工程。在前两年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学装备升级的基础上, 天津市根据课程改革的新需求, 进一步实施了新增教学仪器设备配送工程, 用两年时间, 为全市中小学补充基础性教学仪器设备, 确保演示和分组实验开出率均达到100%。

四是“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由市财政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 选拔200名市级、600名区县级、5000名校级农村骨干教师开展专业培训, 提升他们引领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思想理念和实际能力。

五是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由市财政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 从全市遴选优秀中小学教师、校长, 开展以专家型、创新型教师和校长为目标的、更具针对性的系统培养。

天津市在建设任务比较繁重、财政状况还不充裕的情况下, 市、区县两级财政一直坚持优先安排和保障教育。市财政专门对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项目, 加大了转移支付力度, 对教育基础和经济实力都相对薄弱的区县, 给予了更多的政策倾斜, 并明确了7誜3的资金分担比例, 即市级财政投入70%, 区县财政投入30%。其中, 对蓟县、宁河、武清、宝坻、静海五个远郊区县, 还给予了专项转移支付, 重点项目基本实行全额投入。市财政和各区县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 逐校做好预算, 多方筹措资金, 确保学校硬件建设的经费投入。到目前为止, 全市共投入80亿元, 保证了全市义务教育现代化标准建设的顺利实施。

3. 把握关键, 突出重点。

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是一项系统工程, 内容丰富, 覆盖面广, 实施过程中必须分清主次、把握关键、突出重点。

市级层面, 重点是推进5个重点建设工程的实施, 关键是搞好总体设计, 制定规划方案, 保障经费投入, 建立推进机制, 加强过程指导, 强化监督检查等, 确保工作进度和工程质量, 并以此为抓手, 以拉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实施。全市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分工协作, 给予了大力支持。市发展改革委、市建设交通委、市国土房管局、市地震局等部门, 对校舍安全加固和功能提升项目, 在审批、勘测、施工等方面都开通绿色通道。市新闻出版局积极参与图书配送工作, 并积极建立和完善图书配送机制。

区县层面, 对照《标准》, 找准“短板”,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提高师资水平, 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确保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在创建达标过程中, 一个也不能少。各区县都成立了以区县党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坚持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区县党委召开常委会、动员会和现场推动会, 专题研究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作。区县政府把这项工程作为“一号工程”, 优先安排, 精心部署。教育、财政、建设等部门逐校、逐项落实规划、做好预算, 确保投入。各级党组织都把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与“创先争优”结合起来,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广大党员主动带头示范, 发扬了“五加二”、“白加黑”的天津精神, 保证了创建达标工作的不断深入。

学校层面, 重点是动员全校干部、教师, 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凝聚力量, 练好内功。大家对照《标准》, 逐条自查, 逐条落实, 努力创新学校管理, 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切实提高办学水平。

与此同时, 各级人大还把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作为代表重点考察项目和专项审议内容;各级政协也充分发挥民主监督职能, 把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列入委员调研课题。全市形成了一个党委高度重视、政府全面实施、人大依法推进、政协民主监督、上上下下凝心聚力的工作格局。

4.建立制度, 确保落实。

为确保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程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实施过程中, 天津市建立了五项制度。

一是信息专报制度。市教委每月定期将各区县实施义务教育现代化标准建设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汇总, 以信息专报的形式, 报送到市领导小组。每月市领导小组都要通过专报, 及时了解各区县的工作进展情况, 并协调和指导工作。

二是专项督查制度。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 成立联合督查组, 坚持每年深入到各区县和部分学校, 专门督查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和5项重点建设工程的落实情况, 连查5年, 直到全面落实。

三是结果公示制度。从2009年开始, 市教委通过新闻媒体, 每年向社会公示各区县的工作进度和完成情况, 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监督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四是向人大代表报告制度。坚持每年向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和人大代表定期专题通报全市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 重点通报各区县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以及5项重点建设工程的实施、专项经费的落实情况, 主动争取人大代表的支持和监督。

五是“义务教育现代化建设达标区县”认定制度。市政府决定, 到2012年, 区县教育布局规划内的义务教育学校, 包括特殊教育学校, 全部通过市政府教育督导部门组织的评估验收, 市政府就认定该区县为“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达标区县”, 并给予奖励。

这几项制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约机制, 有效强化了各区县、各部门的责任意识, 有效完善了指挥管理系统, 有效畅通了信息沟通渠道, 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保证了这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三、加强督导———创新体制, 改革机制

为了保障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程的实施, 市政府要求必须严格评估验收, 切实保证质量。为此, 突破了延续多年的“区县自查为主, 市里抽查认定”的“常规”, 建立了由市政府教育督导部门组织专家队伍, 深入每一所学校, 检查每一个方面, 逐校评估的验收评估系统。这个全新的评估系统, 着力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一是调整评估队伍。针对督导评估工作量大、时间性强的实际要求, 市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在继续坚持聘请老专家的基础上, 又吸纳了大批三四十岁的区县、学校的优秀干部进入评估组工作。不仅满足了评估验收工作的需要, 还推广了典型经验, 助推了基层达标;加强了专业培训, 积蓄了督导力量。目前, 全市共聘请了400余名专家, 组成40个评估组, 很好地保证了评估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统一工作程序。根据《标准》, 制定了一日工作流程及督导评估人员的岗位职责, 严格规范每个评估组的工作行为, 确保了评估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三是改进评估技术。整个评估过程坚持随机原则。为保证随机的有效性, 要求各类抽样均须达到一定数量:每校抽查学生现场实验不少于6人, 听课不少于16节, 问卷不少于40人, 电话访谈家长不少于30人, 个别访谈学生、教师、干部不少于50人, 并与社区居民、干部进行座谈, 听取意见。同时, 还开发了用于仪器设备检查的“软件”, 由学校现场“点击”, 随机选定学科和品种, 既保证了评估质量, 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是实行公告制度。每年年底, 市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发布年度督导评估公告。公告不仅列出当年达标学校的名单, 还对区县的“达到度”进行排名, 2012年市政府将以此为依据, 评选“义务教育先进区县”。

五是加强复查回访。每年, 市政府教育督导部门都要组织专家, 对已经达标的学校进行随机复查回访, 对于出现严重“反复”的学校, 在当年公告中点名通报, 取消已取得的评估验收认定结果, 并消减区县“达到度”。各区县也要把随机自查列入责任督学日常工作, 确保学校切实把创建成果变成工作常态。

六是主动争取监督。每次评估结果公开以后, 市政府教育督导部门都要受理申诉或举报, 并按规定给予答复, 及时纠正评估出现的偏差, 通报、问责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严重违规的人员, 保证评估验收的信度和效度。

随着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不断深入, 教育督导在行政管理中的特殊职能更加凸显出来。为了进一步发挥督导检查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10年市政府根据《纲要》的有关要求, 全力推进教育督导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 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

1.创新督导管理体制。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不仅牵动着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 而且涉及了更多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延续多年的“教育部门管理教育督导”传统模式, 已经难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为此, 天津根据《纲要》关于“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 独立行使督导职能”的精神, 专门组建了“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 (以下简称委员会) , 负责管理全市教育督导工作。

委员会主任由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兼任, 直接对市长负责。市教委主任兼任常务副主任, 与教育联系较多的政府部门负责人兼任副主任, 并吸纳其他政府部门负责人及各区县分管教育的副区县长和本市知名人士担任委员。

委员会实行协商议事、民主决策、依法督导、接受监督的管理体制。市政府原来设置的教育督导室, 为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具体负责落实委员会的工作要求。为了保证这个办事机构的工作运行, 它的内设处室由1个增加为4个, 分别负责组织对口督导检查。

2.创新督导评价标准。

以前, 教育督导一直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督导职责不明确, 二是督导标准不清晰。为此, 天津市根据《纲要》关于“坚持督学与督政并重, 监督与指导并重”的要求, 进一步明确了市、区县两级政府的教育督导任务:

市政府的教育督导任务共4项:一是对市政府所属相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即同级督政”) 。二是对区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三是对职业教育主办单位履行教育职责情况和所属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进行督导检查。四是对市属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行督导检查。

区县政府的教育督导任务共3项:一是对所属相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 进行督导检查。二是对乡镇政府、街办事处履行教育职责情况, 进行督导检查。三是对所属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进行督导检查。

为了保证执行上述督导检查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有关规定和本市教育规划纲要、“十二五”教育规划的发展目标, 修订了《区县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标准》, 制定了《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检查标准》。同时, 出台了与《区县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标准》相配套的《区县教育局履行职责的督导检查标准》。由于这些“标准”把执行实施的依据与监督评价的“工具”统一起来, 也为全市形成“统一决策, 标准管理, 督导保证”的教育行政管理体系, 理顺了工作关系, 奠定了制度基础。

3.创新督导评价机制。

考虑到区县政府教育工作是全市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天津市首先从对区县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入手, 在两个方面创新了督导评价机制。

一是基础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基础性评价涵盖了《标准》的所有项目, 并用“过不过”对区县政府及教育局和所属学校, 进行全面工作评价。目的是首先确保全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措施的基本要求, 能够落到实处。发展性评价是根据督导周期内的重点工作, 在《标准》中选定重点项目, 用“好不好”对区县政府、教育局及学校的发展水平和创新成果进行评价。目的是让先进典型引领全市教育改革和发展。

为促进区县政府优先发展教育, 推进教育公平, 落实素质教育, 保证学校安全, 天津市在各类评价《标准》中, 还分别设定了几个“红线”项目, 并实行“一票否决”。比如依法落实政府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 按照规划进度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等。

基础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均以计分方式实施。评价的结果再按及格、一般、良好、优秀4个等第区分。基础性评价总分满分的为“及格”, 发展性评价总分自低而高按照一定比例, 折合成一般、良好、优秀3个等第, 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告。

二是激励性评价和追责性评价相结合。为了更好地发挥督导检查的导向作用, 根据评价结果的等第, 对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或实行问责。评价结果为优秀的区县, 还可经市政府推荐获得国家的表彰奖励。同时, 获得表彰奖励区县的主要负责人, 分管区县长及教育局局长, 在该轮督导周期内任职不少于2年的, 也可获得相应的表彰奖励。评价结果不及格的区县政府及教育局和所属学校, 要由其主管机关实行问责, 限期完成整改, 并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参加有关的评选活动。该单位主要负责人还要向主管机关书面检讨工作, 校长也要列入不称职名单。

4.创新督导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督导队伍建设, 委员会设总督学、副总督学, 委员会主任任总督学, 部分副主任任副总督学。根据新时期教育督导工作对这支队伍人员结构、专业素质、工作特点等方面的新要求, 天津市还创新了五项督学管理制度, 引导督导队伍确立职业理想, 树立职业道德, 提高专业能力, 强化专业纪律。

一是首席督学制度。委员会设4名首席督学, 由资深专家担任, 总督学聘任。他们分别负责对市政府有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区县政府教育工作及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督导检查和专业指导。

二是督学职级制度。为了更好地落实规划纲要的要求, 首先在兼职督学中试行职级制度。本着能力水平和工作职责相结合的原则, 初步设置了一级督学、二级督学、三级督学和见习督学四个职级, 以体现督学的专业性。

三是资格认定制度。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建立兼职督学的专业化发展机制, 保持这支队伍充足的数量和较高的素质, 从扩大申请范围, 提高准入条件, 严格遴选程序等方面进行了制度设计, 并按照综合督政、学校管理、学科教学3个专业类别进行督学分类评估。通过督学资格认定的人员, 教育督导委员会统一颁发督学资格证书, 并在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登记注册、分类储备。市、区县可根据督导工作的实际需要, 定期从中选聘兼职督学。

四是责任督学制度。学校工作是教育决策的基础执行层面。实施责任督学制度, 对于监督、指导学校把《标准》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 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进一步明确了督学责任区的划分, 兼职督学分片负责, 随机下校, 从学校管理、学科教学两个方面进行检查监督、专业指导, 及时帮助学校总结、推广经验, 纠正解决存在问题, 充分发挥教育督导为“办好每一所学校”提供保证作用。

五是督学培训制度。委员会每年制定督学队伍培训计划, 定期开展时事政策、法律法规、教育理论、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教育比较、课程改革、教师发展、校舍建设、设备配置、督导规则、督学纪律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在执行督导检查任务之前, 督导部门还组织兼职督学现场“实习”、专题研讨, 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 在操作中提高, 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建设成就———城乡一体, 特色突出

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经过各区县党委、政府, 各有关部门以及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广大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 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 取得了重大成果, 为推动天津市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 全市1200多所义务教育学校中, 已有1089所通过了“达标”评估验收, 占总数的90%以上。同时, 还先后对477所达标学校进行了随机复查回访, 进一步促进了区县、学校积极巩固成果、不断提高水平。全市义务教育的主要成就, 体现在三个层面的根本性变化。

1. 政府的教育职责得到落实。

随着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逐步深入, 义务教育在全市各区县已经纳入政府的公共服务, 并形成了规划优先安排、经费优先投入、资源优先保证的新局面。特别是5个远郊区县, 在学校数量很大、整体基础薄弱、财政相对困难的情况下, 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已经跟上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步伐。

2. 区县的管理方式得到转变。

缩小校际差距, 缩小城乡差距, 努力办好每所学校, 教好每个学生, 已经成为全市教育部门加强义务教育管理的目标。各区县教育局都把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作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难得机遇, 精心组织, 认真规划。行政管理、教学研究、仪器配备等有关部门, 不仅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 结合《标准》的相关规定, 各司其职, 合力推动, 而且进一步强化了服务意识, 加大了对普通学校的关注程度和对薄弱学校的帮扶力度。大家主动帮助学校查找问题, 理清思路, 解决困难, 落实标准。这种全新的管理运行机制, 不仅体现了效率, 更加凸显了公平。

3. 学校的素质教育取得突破。

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过程中, 硬件的规范化, 不仅使校舍更加牢固、安全, 环境得到净化、美化, 而且使城乡学校全面实现了集中供暖、水冲厕所、标准场地和电子监控。特别是教学设备的再次补充和图书资料的统一配送, 又进一步缩小了学校之间的差距, 为所有学校站在同一个平台上, 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 创造了更加完善的基础条件, 激发了广大校长、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目前, 所有学校都把软件建设作为自己的核心工作, 积极推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尤其是以推进高效教学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形成新的共识以后, 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受到了学校的广泛关注, 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大课间活动和“2+1”项目的认真落实, 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定期开展, 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校长们的办学思想和办学行为发生了明显的质的变化:坚持科学发展和依法办学, 学校管理更加规范、民主、开放, 发展学校文化, 建设数字校园, 加强对外交流, 争取社会支持, 已经成为学校的普遍追求。和周边学校构建联合学区, 向社区居民开放学校资源, 与农村学校建立合作机制, 这些前所未有的举措, 都收到了明显的实效。与此同时, 教师队伍建设为学校内涵发展又增添了强大后劲。教师流动制度的试行成功, 促进了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和优化组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成果, 使广大教师对职业道德和课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整体学历越来越高, 骨干教师越来越多, 理念和技术越来越先进。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标准建设的不断推进, 带来了喜人的变化:德育追求实效, 课堂追求高效;学生负担减轻了, 综合能力提高了;课外活动更加多彩, 学生身心更加健康。学生正在分享着学习生活的幸福。

正是这些根本性的变化, 让人们实实在在地看到了, 随着天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全市义务教育真正步入了现代化的阶段。城乡、区域、学校之间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 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城市的老百姓再也不用为孩子“择校”而发愁, 多少代农民“让孩子上好学校”的夙愿得以实现。如今, 再到学校去, 看到的一定是优美的环境、规范的管理、井然的秩序、活跃的课堂。从中心城区到边远农村, 从滨海新区到山区、库区, “最漂亮、最安全的建筑是学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地源热泵”、节能保温新材料、水净化设施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绿色环保材料和设施进入校园, 让学校在走进现代化的同时, 也朝着绿色校园的方向迈进。

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更是得到了广大天津人民的认可与欢迎:专家评估组分别对3.3万名学生家长进行了电话访谈, 对5.4万名学生、教师、干部进行了个别访谈, 群众满意度几乎是100%。由此可见, 天津的老百姓得到了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最大的实惠, 切身地感受到了政府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和均等性、公益性和普惠性。

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过程中, 全市各区县形成了迎难而上、百舸争流的大好局面, 创造出许多值得推广的典型经验。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各区县的党委、政府都把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摆上了重中之重的位置,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 全力落实市委决策。

滨海新区刚刚组建, 就迎来了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为了充分发挥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排头兵作用, 区政府成立了以常务副区长任组长, 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塘沽、汉沽、大港管委会为成员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统筹协调新区学校达标创建工作的规划与管理。构建了区政府、管委会“两级管理”, 区教育局、管委会教育局和学校“三级联动”的高效工作机制。领导小组根据工作进展, 及时召开汇报会和通报会、重难点工作协调会和现场会以及全区的达标建设工作推动大会, 强力推进达标创建工作, 形成了政府加强领导, 相关部门履职尽责, 全社会共同助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在学校数量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 短短两年完成了90%的任务, 132所学校达到了现代化标准。

宁河县地处天津市最东部, 教育基础差、学校底子薄, 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难度很大、任务很重。但是, 县委、县政府着眼科学发展, 变压力为动力, 把现代化标准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明确表示要加强领导, 加大投入, 举全县之力, 高标准规划, 高质量完成。成立了县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指挥部, 县委书记亲任总指挥, 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主要领导同志任正、副总指挥, 有关部门为指挥部成员。指挥部每周召开例会, 听取各项工作进展, 研究解决问题。全县还建立了“双包”、“双创”机制, 即“局长包片、科长包乡镇”和“机关指导创建、基层落实创建”, 明确了责任, 加强了指导, 形成了强势推进的态势。

蓟县是天津最北部的农业大县, 山区、库区面积很大, 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义务教育历史“欠账”较多。县委、县政府把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作为重要的机遇, 给予高度重视。连续两年将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列入县委工作要点、政府工作报告和十项“民心工程”, 确定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目标。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书记、县长亲自挂帅, 多次研究部署, 两年中先后14次深入70余所学校进行现场推动、指导, 钉进度、钉质量、钉安全、钉成果, 钉住不放, 一抓到底。县级四套班子的分管领导, 组成4个督查组, 实行包保责任制, 坚持逐片、逐校督查, 确保逐条、逐项到位。

二是加大经费投入。

各区县都把优先保证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 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重要保证, 克服困难, 筹措资金, 加大投入力度。

东丽区是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近郊区, 政府把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全额纳入公共服务范畴, 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以满足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内的全区适龄儿童少年, 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共计投入资金7.94亿元, 极大地改善了全区教育环境。其中, 投资2.8亿元新建了6所学校;投资2200万元完善了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其他均用于学校加固改造提升、设备购置、食堂改造与文化建设等。在各委办局的通力合作下, 提前两年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现代化标准建设的目标。

红桥区区域经济虽然很困难, 但区委、区政府把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创建工作, 作为区域教育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区域教育形象的难得机遇, 挤出资金, 加大投入。仅第三批5所达标创建校, 就投入资金2800万元, 平均每校投入560万元, 生均投入近1.4万元。由于这些学校中超过40%的学生是农民工子弟, 他们还专门增加了多媒体电教车和触摸屏, 并提高了图书配置标准, 让这些孩子享受更好的义务教育。

三是加快布局调整。

各区县在前几年学校布局调整的基础上, 又把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纳入区域城市规划, 并已成为推进城市化、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清区为了保证教育事业发展适应新农村、新市镇的建设要求, 结合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 实行了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仅2011年, 就拆除20年前基本“普九”达标时期保留的49所平房校, 新建37幢教学楼, 改、扩建17幢教学楼, 新增面积22万平方米, 总投资达13.8亿元。加上新农村、新市镇、撤村建居和居住区配套在建的10所学校, 新建的教育工程65处, 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 总投资达22.5亿元。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由原来的158所调整为138所, 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实现了100%楼房化、现代化。

宝坻区对义务教育学校重新进行布局调整, 撤销规模过小、校舍简陋的学校, 按照《标准》要求, 加快建设新学校。三年来投资5.48亿元, 新建、扩建学校40所, 面积16.3万平方米;投资8149万元, 完成了60所学校的功能提升;投资5580余万元, 添置、更新了学生课桌椅、图书、仪器、设备。目前, 已将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由原来的165所合并到100所, 并实现了学校科学布局、装备全面提升。

津南区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 按照建设示范镇的要求, 加快了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资源整合的进程, 2010年确定新建、扩建19所学校, 并列为全区重点工作, 总建筑面积达25.1万平方米, 生均占地面积达到37.78平方米。校校建有风雨操场、塑胶场地。一流的设备、先进的设施, 为农村城镇化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公共教育服务。实现了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的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目前, 正在进行改、扩建之中的学校有9所, 到2012年底, 所有新建、扩建学校将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预计投入资金近16亿元。一座座崭新的高标准的中小学校舍拔地而起, 布局调整为学生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均衡性和普惠性将在全区成为现实。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

各区县高度重视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 加强整体规划, 采取有力措施, 提升这两支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过程中, 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河东区作为后发优势突出的区域, 极为重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 并作为系统工程,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提高引进人才标准。经过选拔、引进, 大量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目前, 具有本科、硕士及博士学历的教师的比例, 均超过了本市发展规划的要求。二是加强现岗教师业务培训。设立专项资金, 组织教师到东北师大、华东师大、西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知名院校进行学习, 一批优秀骨干教师得到了系统培养。三是实行优秀教师柔性流动制度。每年从市区重点中学和部分小学中选派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教育发展协作校的普通中小学顶岗任教, 直接进行指导、帮助。四是在全市率先实施岗位设置管理。目前, 已有78名长期在同一学校任职的干部交流到其他学校, 一些年轻校长也进入名校挂职锻炼, 从根本上促进了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

静海县着力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的全面开展, 在社会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形象。“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研究与教师专业培训的结合, 进一步助推了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 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县政府为缓解农村专业教师不足的压力, 还推广了专业课教师走教制度的经验, 解决了农村学校的个别学科师资不足的矛盾。组织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发挥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对走教学校教师进行的全方位“传、帮、带”, 体现了资源共享, 促进了教育均衡, 保证了素质教育。

滨海新区根据“抓两头带中间”的建设思路, 出台了《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这项投入2000多万元的工程, 包括滨海教坛名家项目、滨海教坛新秀项目、滨海教坛能手项目。工程2010年启动以来, 已经显现了滨海新区教育对全市的引领作用。

五是关注困难群体。

各区县都特别关注困难群体的义务教育, 保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各类残疾儿童少年和家庭生活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并作为政府的一项郑重承诺。

西青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已近12000人, 占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在学人数的三分之一。西青区政府把保证困难群体入学, 作为政府责任, 加快布局调整, 投入资金12亿多元, 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6所。同时, 制定资金匹配办法, 明确了街镇和区两级财政资金投入比例, 建立了外来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目前, 区政府正在根据流动人口子女每年将新增1600人到2000人的发展态势, 按小班化要求, 在“十二五”期间新建12所小学, 新建、改扩建3所中学, 以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 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河北区有8所学校与北辰、东丽两个近郊地区相邻, 由于学校附近来津务工人员居住比较集中, 在校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已经超过一半。区政府非常重视这些孩子的义务教育, 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过程中, 努力克服财力不足的困难, 专门向这些学校投入几千万元资金, 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依法规范管理制度, 较好地保证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够同样分享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成果。

滨海新区始终坚持“确保每一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都有位子, 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新区居民子女享受同等的教育”的指导思想, 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最便利的教育服务。教育行政部门在流动人口服务大厅设立了义务教育窗口, 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实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就学政策, 使新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都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并与新区居民子女一起编班。目前, 滨海新区的148所义务教育学校中, 每一所都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 共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3万多人, 占全区中小学生总数的28.5%。

南开区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过程中, 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一定要按照《特殊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 把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落到实处, 为残障儿童少年提供良好的教育。区政府投入700多万元对校舍进行彻底改造和功能提升, 投入300多万元装备了先进、齐全的教学和康复设备。目前, 特殊教育学校共设有规范的唱游教室、语训教室、美工教室、劳技教室、家政训练教室、多功能活动室、感觉统合训练室、体育康复训练室、体育训练健身房等专用教室和康复训练用房共计20间。学校还结合教学、康复的实际需要, 开发了爱心超市、烹饪教室、客房训练室和沙疗活动室, 为改善残疾学生身心缺陷、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学校坚持“让我帮你创造有质量的生活”的办学理念, 为每一个残疾学生的生存、发展尽心竭力。“生活适应教育”、“特奥项目训练”已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同时, 学校还面向社会残疾儿童少年实行全面开放, 通过加强随班就读的指导和送教上门、到校辅导等方式, 主动发挥辐射作用, 在全区构建了有效的特殊教育服务网络, 满足了这一困难群体的教育需求。

六是推进教育创新。

各区县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积极推进教育创新, 并以此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进而形成了在义务教育较高水平均衡发展大背景下,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和平区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过程中, 进一步发展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的创新模式。区委组织协调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全区56所学校与88个社区, 分别建立了双向和多向的合作关系。同时, 全区还构建了学校与所在街工委、文化、科技、体育、卫生、公安、交管等部门的工作联系网。社区作为学校开展各类德育实践活动的基地与平台, 使德育走出校园。同时, 学校也把校内的活动场馆、计算机房、礼堂、教室等资源免费对社区开放, 促进了学习型社区的建设。特别是在全市率先推出的“百名教师进社区”的创新举措, 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中, 又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这一做法被中央文明委誉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大创造和亮点。2011年, 再次被认定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区”。

河西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小学联合学区和中学“一对一”互助机制。全区30所小学已经进入了5个联合学区。他们签定了《联合学区合作协定》, 确保了学区工作的协作一致和有序运转。在总校设立的联合学区办公室, 积极开展协调学区资源、推动校际协作和组织教师流动等工作。目前, 已经显现了“名校带新校”策略优势, 形成了“总校统筹协调、分校相对独立、教育资源共享, 相互交流合作”的管理模式。中学“一对一”互助机制, 将7所示范高中与7所普通中学结成对子, 在学校管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师资培训等方面, 彼此交流、合作。优质高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示范作用, 带动公办初中在办学理念、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师资专业素质、科研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得到提升。河西区创新管理机制的典型经验,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两次给予报道。

北辰区立足城乡一体化, 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同时, 努力构建全新的区域教育管理机制。校长职级制的实行, 取消了学校和校长的行政级别, 一批高素质干部通过竞争, 走上了边远地区学校的领导干部岗位, 对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发挥了促进作用;教职工岗位聘任的推进, 加快了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优化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中心城区学校教师流动到农村学校任教, 为农村学校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特别是在教师的福利待遇、培训经费、先进评选等方面, 加大“三项政策”向农村边远地区倾斜的力度, 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 促进了农村教育水平的普遍提升。国家督导团委托的以督学职级制、责任督学制为重点的试点工作, 取得阶段性经验和成果, 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中, 进一步显现了教育督导的监督功能, 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并被国家督导团肯定和推广。

五、展望未来———立足长远, 高位均衡

2011年3月9日, 天津市与教育部签署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备忘录, 对未来天津义务教育发展做出七个方面的承诺, 进一步明确了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这些承诺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性目标、四个体系机制、两项重点改革和一套工作规范。

两个阶段性目标:2012年底, 全市城乡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都能达到市政府确立的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 基本形成全市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2015年, 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基本解决择校问题, 实现义务教育更高水平的均衡发展, 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四个体系机制:一是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学校评估体系。在认真总结近几年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着眼于更高要求, 研究制定下个阶段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评估体系。二是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府评估体系。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必须加强各级政府对有关部门和下级政府的督导检查。为此, 根据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的要求, 研究制定相关的指标体系, 把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 切实纳入评价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三是建立义务教育的学业水平监测体系。根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逐步制定小学、初中各年级、各学科学业水平监测标准, 大力实施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四是建立均衡发展的经费投入保障体系。形成有效的制度和机制, 不断加大推进义务教育现代化标准建设的投入力度, 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师资配备等方面, 向困难区县和边远学校倾斜。

两项重点改革:一是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根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 确保组织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 按照计划进度, 落实工作任务, 为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累经验。二是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全面落实50%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的办法, 积极探索解决中心城区“小升初”择校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套工作规范:加强宏观战略研究, 形成一套立足本地实际, 符合教育规律, 指导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的规范性文件, 进一步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在法制轨道上, 又好又快地得到发展, 为义务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 提供有力的政策和理论支撑。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篇8

当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接近全面普及但城乡均衡发展任务繁重。2007年,全国99%的人口所在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中国全民教育发展指数居121个被监测国家中第38位,跻身于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较高行列。我国农民子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全国城乡15岁及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分别达到8.5年左右和10.5年,均与农村义务教育的逐步普及和体制改革的突破性进展直接相关。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是“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的一项长期任务。近年来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及公用经费逐年增加,但还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10个百分点,再加上师资和基础设施等条件,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依然十分明显,目前全国一半左右的县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特别是生均公用经费尚未达到国家标准,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仅为7.28年,比城镇低2.4年。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法定责任在政府。义务教育是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世界各国通过立法对政府责任作出最为明确规定的教育类型。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决定》先后强调“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把为城镇农村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均等的义务教育机会和条件,作为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上一篇:质量管理体系要素下一篇:出国留学个人全英文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