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5写作素材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必修5写作素材(精选5篇)

必修5写作素材 篇1

励志类题材:

屈原:披发行吟,以芳草美人自比,宁做流芳百世之英魂,不当随波逐流之匹夫,写就《离骚》。

阿Q: 一个丧失了人格,丧失了尊严的中国人,他处于生活的最底层,备受欺

凌,却依然奴性十足,他畏惧比他强的赵老爷,欺负比他若的小尼姑,终其一生,直至被无端判死,也没有反思,也没有反抗。鲁迅说过,对于阿Q,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韩愈: 写成《师说》,劝勉世人,要尊师重道,要不耻下问,世人皆可以成为

老师,关键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朱光潜;著名现当代美学家用物理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讲述我们应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毕淑敏;著名女作家,用诗化的语言告诉我们,我的身份是女儿、是妻子、是

母亲、是朋友,别人缺了我,不行,所以,我很重要。

王海桐;现在北大的女学生,回忆自己的梦想,就是要考进北大,原来,丑小

鸭也可以有梦想,只要有梦想,一切可以成真,“北大是我美丽而羞涩的梦”。

史铁生:一个著名的残疾作家,身残后,一度陷入绝望之中,但是,生命是无

价的,作者长时间在地坛徘徊,见证了地坛沧桑的历史,终于重新燃起生的希望,并通过苦练文笔,写成了属于自己的长篇小说。文天祥:生于一个岌岌可危的南宋朝廷,终身抱着坚贞的救国信念,虽经历坎

坷伶仃的人生,但终于能坚守气节,成就“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美名。林觉民:广州辛亥革命七十二烈士之一,用款款情深写下绝笔书《与妻书》,在民族大义和个人命运两者中,义无反顾,选择舍生取义。这是大情大义,至情至性的人生,一如鲁迅所言: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毛泽东:一代伟大的革命家,他有书生意气,挥斥方酋的气魄,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激情,终于领导中国革命完成历史的任务。

贾宝玉:封建大家族的公子哥儿们,一个复杂而矛盾的人物,他虽为贵族子弟,但他具有平等的意识,他善待他的丫鬟们,对不幸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他对封建礼教制度的无言的抵抗。宝玉挨打,他一声不吭,不讨饶,不屈服,这是他个性中最光辉的一面。袁隆平:“泥腿子院士”,“杂交水稻之父”,以行动告诉世人,不要受前人的桎

梏,不迷信外国专家的结论,通过自己身体力行的研究,终于研究出有中国特色的水稻产品。

王安石:《游褒禅山》有所得,揭示在世为人的道理,人生如探险,有志气,有

力量,才能探进那无人能及而又风景绝佳的奇景处。

司马迁:能常人之不能,身体备受摧残,痛苦如“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实非常人能忍受,然,司马

迁却能“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而不悔,何哉?因心中有鸿鹄大志,不成《史记》,不成仁。历史最终还司马迁以公道:其死也重于泰山,虽身残终成就英名。

棋王王一生:沉醉在下棋的世界里,心无旁骛,用意最专。下棋不为名和利,是为了磨练自己的技艺,是为了人生所热爱向往的事业有更

大的扩展。

情感类题材

氓:对负心人无情的鞭笞,爱情是不可以这样亵渎的。

冰心:《我的家在哪里》,虽曾漂洋过海,虽曾越洋万重,去过美国、英国、日

本,浏览过世上最美的风景,但是,我的家始终在中国,那个叫做中剪子巷的小屋里,因为,我生于斯,长于斯,我的根在这里,我的血就融在这里。

张洁:与陌生老汉的诚挚情感,缘于老汉保护了我童年纯真而幼稚的梦想,缘

于老汉年复一年对我的无言关爱。不是父女,但却胜似父女。艾青:现代诗人,现代爱国诗人,唯有深爱这片土地的人,才能写出《大堰河

——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样的诗篇。

李密:一边是母孙二人的肺腑深情,一边是不可违抗的皇命,自古忠义两难全,但是,“区区不能废远”,不能为一己名利私欲而置祖母于不顾,于是,怀着“不胜犬马怖惧之情”,李密写下情切切的《陈情表》,终于感动晋武帝。

黄河浪:福建人,香港当代作家,故乡的榕树,生在我梦的深处,即使越洋过海,但对故乡的怀念依旧绵长。

徐志摩:英国剑桥是诗人的第二故乡,诗人在这里勃发了写作的灵感,康桥的水、草、夕阳、云朵都是诗人的故友,离别在即,唯有挥手作别。归有光:明代著名古文家,项脊轩,一所小的只能容下一人的破陋的小屋,只

因里面“借书满架”而显得异常可爱。这里还有作者的拳拳赤子情:母亲对儿子的念叨“儿寒乎?欲食乎?”,祖母对孙子的寄望,还有妻子与丈夫的鹣鲽情深。屋子虽陋,却是满载情深。

冰心与巴金:两个说真话的人,跨越半个世纪的纯真友情。静女、上邪、迢迢牵牛星:对美好爱情的热切追求,高度颂扬。

历史反省类题材

杜牧:《阿房宫赋》

贾谊:《过秦论》

秦王以力征天下,数年间灭掉强大的六国,一统中原,但是,其土崩瓦解更来得更快,原因何在?因秦王不施仁政,不行王道。将天下视为己有,骄奢淫逸,终于,一个乡村野老揭竿而起,终于推倒秦朝。反思历史,可堪借鉴,前有六国不爱国人而招致灭亡,后有秦王朝暴政加民而族灭。此皆是“失道寡助”啊。

孔孟:阐述儒家的政治观念,推行王道:修文德使人来,申之以孝悌之意,这

些虽都是前人的政治理念,但何尝不能用于现代社会呢?

魏征:他死后,唐太宗说道:“遂亡一镜矣”,他上书太宗,为君者要“居安思

危,要戒奢以俭”,希望太宗能凡事“十思”,为人臣者,能开诚布公地警醒君主,魏征是做到了在其位而谋其政。

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南巡给南方经济的起飞开通了绿灯,作为

必修二unit 5 阅读和写作 篇2

三.阅读理解

A

Why are so many people so afraid of failure? Quite simply, because no one tells us how to fail so that failure becomes an experience that will lead to growth.We forget that failure is part of the human condition and that every person had the right to fail.Most parents work hard at preventing failure or protecting their children from the knowledge that they have failed.One way is to lower standards.A mother describes her child’s hastily made table as “perfect” even though it doesn’t stand still.Another way is to shift blame.If John fails science, his teacher is unfair or stupid.The trouble with failure-prevention devices is that they leave a child unequipped for life in the real world.The young need to learn that no one can be best at everything.No one can win all the time---and that it’s possible to enjoy a game even when you don’t win.A child who’s not invited to a birthday party, who doesn’t make the honor list on the baseball team, feels terrible, of course, but parents should not offer a quick consolation prize(安慰奖)or say,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it does.The young should be allowed to experience disappointment---and be helped to master it.Failure is never pleasurable.It hurts grown-ups and children alike.But it can mak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your life once you learn to use it.Step one is to ask “why did I fail?” Don’t blame someone else.Ask yourself what you did wrong, how you can improve.If someone else can help, don’t be shy about inquiring.Success, which encourages repetition of old behavior, is not nearly as good a teacher as failure.You can learn from a bad party how to give a second one, from an ill—chosen first house what to look for in a second.Even a failure that seems definitive can prompt(激起)fresh think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After 12 years of studying ballet a friend of mine

auditioned(面试)for a professional company.She was turned down.“would further training help?” she asked.The ballet master shook his head.“You will never be a dancer,” he said, “you haven’t the body for it.”

In such cases, the way to use failure is to take stock(鉴定)bravely and ask, “What have I left? What else can I do?” My friend put away her shoes and moved into dance treatment center, a field where she’s both able and useful.Failure frees one to take risks because there’s less to lose.Often there is recovery of energy—a way to find new possibilities.46.The first paragraph tells us _______.A.the reason why so many people are afraid of failure

B.the reason why we don’t know how to fail

C.failure is very natural for every person

D.one should be ready to face failure at any time.47.The second paragraph tells us___________.A.how a mother praised her children

B.two ways of failure prevention most parents use when their children fail

C.how to shift blame

D.parents should blame their children at the proper time

48.According to the author, what should a child know in the real world?

A.Ways to avoid failure.B.No one can be best all the time at everything.C.No parents should offer quick consolation.D.He can get pleasure from failure as well as success.49.What can mak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one’s life once he learns to use it?

A.SuccessB.DisappointmentC.FailureD.Value.B

Was he dreaming? David Ewart saw a red ball of fire.He shot out of a deep sleep and heard his ten-year-old daughter,Heather, screaming.Ewart jumped out of bed on the second floor of his home.Downstairs he heard loud popping noises, glass bulbs, furniture, appliances exploding as fire consumed them.Three hundred and fifty people, including friends and family members, had attended Ewart’s annual Christmas party at

his home in Valencia, California.David was a giver.They all enjoyed themselves.After the party, he and his 77-year-old mother, Esther, put out the candles—all but one, missed and left burning on a holiday paper tablecloth.Now, as Ewart started down the hall to alert his parents and three children, he said a silent prayer: God, if it is your will,save us.The heat was hellish(地狱般的).But then he felt a hand on his shoulder—and something that was not quite avoice guiding him, giving him the direction: the bedroom window.He kicked out the window screen and told Heather to jump onto the patio(院子)cover, crawl to the edge and drop to

the ground, the feet below.Next he headed for his two sons, Jonathan, 13, and Michael, 15, who were screaming with pain.David led Jonathan to the window.He returned for Michael, who was now helping his grandparents, trapped in their room behind a jammed door.Michael threw himself against it and finally burst through.David guided his mother, then Michael, to safety.Only his father remained.The 81-year-old’s face was badly burned.He lost his footing and fell.David took his hand

and helped him to the window.Too weak to hold on, his father rolled off the patio cover to the ground.Finally, David escaped.Second later, the second floor exploded, yet all the while, he felt he was being led, under

protection.The family survived and firefighters said they were mystified(迷惑)as to how the family survived.David Ewart

was not.50.Why did the fire take place?

A.Three hundred and fifty friends were at their home.B.David and his mother put out all the candles but one left burning.C.Someone set fire to their house.D.David Ewart saw a red ball of fire.51.Which is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Michael helped his parents escape from the fire.B.David Ewart helped heather jumped out of the burning room from the bedroom window.C.David’s father was too weak to hold on , at last he was dead.D.David’s mother was saved out earlier than his father.52.How many years older was David’s father than his mother?

A.2B.15C.4D.the same age

53.How many people were trapped when the fire broke out?

A.350B.6C.5D.356

54.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from the story?

A.Everyone should be aware of the danger of fire

B.People shouldn’t hold big parties at home

C.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D.When in danger, we should keep calm.四. 书面表达

你所在的班级将要举办一次主题为“What Can We Do for Our School?”的英语演讲比赛。请写一篇英语演讲稿,要求从以下四方面中任选一至二个进行阐述,并举例加以说明。

1.关心他人;

2.美化校园;

3.受护学校设施;

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注意:

1.不要在书面表达中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本人姓名,否则本节判为零分;

2.词数:100左右;

3.参考词汇:

爱心——love and care;校园——campus;设施——facilities;氛围——environment

4.开头和结尾已经写好,且不记入词数。

Hello, everyone.It’s nice to speak about what we can do for our school, and I think each of us can do something.Thank you for listening!

必修二素材 篇3

珍爱生命

1.背序言,思考涉及到话题。

2.读我与地坛,最后的常春藤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鸟啼,积累关于生命的句子,3.体会向往美好生活、反思人生苦难,关爱和感受他人的关爱的情感。

1.史铁生《我与地坛》

(1)写作素材:史铁生双腿瘫痪,身患重疾,在经历过苦闷与彷徨之后,他开始发奋创作,发表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等有重大影响的作品。1985年以来,他开始思考人的命运,并认识到“人与生俱来的局限是能力与愿望之间的永恒距离,生命的目的就是不断跨越困境的过程”。史铁生已经无法用双脚站立行走,但他的思想却“走”得很远。

【角度点拨】①跨越困境是一辈子的事;②磨难可以摧残一个人得身体,但不能打垮他(或她)得意志;③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2)写作素材: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角度点拨】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规律,我们不必纠缠而自寻烦恼,安然立命是最好的生存方式

(3)写作素材:史铁生不幸被命运的重锤击中,在遭受突如其来的厄运时,他变得暴躁孤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对母亲的关爱熟视无睹。一直到母亲猝然去世之后,他才意识到母亲的伟大,才体会到“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他“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角度点拨】①母爱是这世上无可替代的情感;②行孝要趁早;③我们并不是荒漠之中的独行客;④成熟有时要付出代价

⑤带着感动出发

范例应用:

带着感动出发,才会看到生命的真谛。珍惜生命、感悟生命并非是人人都能恪守的真理。如果不是把感动放在心间,你如何触摸到生命中最柔软的底层,你又如何理解生命复杂的含义?史铁生虽然双腿残疾,虽然怨恨过痛苦过,但他最终在苍凉的地坛中悟出生命的内涵,这种深刻的领悟来自他内心对生命的感动,来自亲情所带来的刻骨铭心的感动。这感动,让他在破碎的生命旅途中走了那么远,这感动让他对生命充满敬畏,充满慨叹。因为感动,因为带着感动出发,我们才能拥抱生命敞开的灵魂。

2.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

写作素材:美国作家欧•亨利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年轻画家琼珊不幸染上肺炎,生命垂危,她固执地认为窗外凋零的藤叶就是她生命的昭示,当最后一片叶子凋落时,就是她生命终结的时刻。老画家贝尔曼冒雨画出终生追求的杰作——最后一片叶子,唤起了琼珊对生命的渴望。琼珊获救了,贝尔曼却因淋雨感染了肺炎而去世。

运用指导:①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②牺牲自我,成全他人③人性的光辉是杰作的必备元素。范例运用:

人性的光辉在他们在举手投足之间诠释着善良、慎独、修德的内涵,他们或许面容沧桑鬓发霜白,但衣襟间洁净的光辉却永不会消褪。

举手投足之间,他们会常常做一个谦卑的弯腰者,将自己放置在人世间一个很低的位置去仰望幸福,帮助别人。他们会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为一位少女的希望,甘冒生命的代价,完成心中永不凋谢的杰作。他们甚至不会做出任何的姿势,问你是否需要帮助。

这世间温润如玉的君子啊,那一举手、一投足间,人性交汇成光辉的海洋,普照天下。

——《举手投足间》

同情与悲悯的情感使人的生命更加高贵美丽,人在珍爱个人生命的同时珍爱一切生命

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角度点拨】 ①坚强不屈,坚强的信念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的精神支柱 ②对世人强烈的爱和热切的希望 ③残而不废 ④坚强成就人生 ⑤生命的价值 ⑥希望是一盏不灭的明灯 ⑦精神不死,希望仍在 ⑧失去与拥有 ⑨挫折磨难是一笔财富 范例运用: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可见,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敢于超越极限。

海伦·凯勒被马克·吐温誉为19世纪最伟大的两个人之一。她儿时因患一场大病丧失了视觉和听觉,但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挑战了生命的极限,学会了英语、德语、希腊语、拉丁语等多种语言,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她用亲身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敢于超越人生的艰难险阻,披荆斩棘地闯出一条自己的路来。

------2008北京考生《超越极限》

同情与悲悯的情感使人的生命更加高贵美丽,人在珍爱个人生命的同时珍爱一切生命

和平的祈祷

1.背序言,思考战争与和平“

2.读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和伯尔《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应用指导: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化剑铸犁”“忘记与铭记”“渴望(珍惜、呼唤)和平”“反对战争”等相关话题的写作中。在具体运用时不要机械引用,应结合具体话题进行不同的选择。如运用到“渴望(珍惜、呼唤)和平”等相关话题中时,可侧重展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宜用简练而饱含强烈感情色彩的句子表述或议论。还可以引用小说中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做论据。如果是运用到“忘记与铭记”等相关话题中时,可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从战争中人们的命运中总结经验教训,以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人,应该铭记什么,又应该忘记什么。范例运用:

德国的飞机尖啸着丢下狰狞的炸弹,德国的坦克轰鸣着碾过冰封的江面,德国人隆隆的皮靴在莫斯科郊外的大道上。

敌人水桶般围住莫斯科。无情的炮弹让曾经辉煌的城市几成废墟。

血色夕阳,悲悯地撒下几道衰败的光线,循着光线望去,那似乎是通往天堂的道路。死灰般的天空,孤雁留下几声悲鸣,留下一个孤单的身影,似乎也迷失了南归的路。寒风呼啸而过,最顽强的叶子也飘落了,落在满目疮痍的莫斯科街道上。路,被炮弹彻底摧毁,人们步履维艰。

突围,反击,都被德国人打退;饥饿,寒冷,伤病却接踵而来。得不到补给,人们似乎只能做无畏的抵抗。

德国人在叫嚣:“投降吧,你们唯一的出路!”

真的无路可走了吗?最坚持的战士也开始禁不住双物的颤抖。

战地医院里一片死寂,偶尔传来的伤患的呻吟、护士的脚步声和无奈的叹息。

大家都在沉默,沉默着思考,到底路在何方?

医院设在原先的教室里。神龛上,圣母带着神秘的微笑看着受难的子民。有人在祷告。可是有什么用?仁慈的上帝没有给他们留下一条出路,剩下的只有残砖破瓦的摇摇欲坠的房子,甚至连一个植物的绿影都看不到!晨风中,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用汤匙搅着饭盒里的稀粥,咒骂着上帝。

“天哪!”

稚嫩的童音,夹着惊讶,从破败的院子里传来。

年轻的护士跑来院子里。小女孩站在院子中央,惊喜地指着前方!

“看,小草!”

一颗嫩绿的小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头顶的露水似乎也要将它压倒。但它毕竟站起来了,迎风矗立,骄傲地挥洒着那一片鲜绿。朝阳洒下柔和的光辉,似乎给它披上一层金黄的战甲。

但那里,昨天还是一无所有。

护士愕然,随即释然,小草的脚下,是一堆碎石,它定是拼尽全力,用身躯在顽石中挤出一条路来,越来越多的人聚到院子里,搀扶着,拄着钢枪。他们静静地看着小草在晨风时摇曳。年老的牧师在呢喃:“神迹!这是神的旨意!莫斯科的出路由我们莫斯科人自己开创!” 志音很低,但每个人都清楚地听到了。

一个人开始哼起了战歌,随后是两个人,最后,所有的人都唱起子嘹亮的战歌。

“拿起钢枪,挺起胸膛,路在前方,我们自己开创!”-----2006江苏考生《人 与 路》

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中主人公索科洛夫当得知自已唯一的希望——儿子,在战争结束的最后一天牺牲的消息后,并没有一味沉浸在悲伤之中,而是领养了孤儿凡尼亚,开始了他另外意义上的人生。

运用指导:①命运由自己主宰;②不屈不挠的意志可以直面一切苦难;③选择一份爱心;④在苦难的季节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范例运用:

肖洛霍夫牧歌式演绎了索科洛夫的悲惨遭遇。史铁生因为“上山下乡”,索科洛夫因为战争;史铁生残废了,索科洛夫负伤了;史铁生失去了挚爱他的母亲,索科洛夫失去了家人;史铁生靠自己一个人的振作叩响了生命的新旋律,索科洛夫从凡尼亚身上找到了新生命,他们都是小人物,然而都充满了坚强结实的美丽。说他们叙述的基调是牧歌式的,并不是他们描写了浪漫温馨的草原生活,而是他们对生命获得的幸福坦荡的追求,他们的经历是丰富壮阔的,然而他们都明白了日常生活的异常美丽。如同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所描写的那样,一切都是芬芳的。只有经历过苦难的灵魂,才能明白什么是生命中的灿烂与成熟。

------《苦难灵魂的芬芳》

历史的回音

1.背导言,思考历史于人类的意义。2.背六国论,阿房宫赋,永遇乐,念奴娇

3.读落日,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回顾那段历史,思索那段历史,以史为鉴。

鲁迅说过:“我们看历史,能够根据过去推知未来。”历史记忆的内涵、风格和强韧性构成一个民族的精神素质,即民族性。凡是有活力的民族,都是牢牢地记住自己民族的以用整个世界的历史的。寻绎历史发展的切身迹,并且不断进行反思,就能减少重复性的错误,把握未来。1.苏洵《六国论》(1)写作素材: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角度点拨】①换个角度思维,你将获得对事物崭新的认识;②奋力以赴方能无往不胜;③失败的路往往是自己铺就的

(2)写作素材: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角度点拨】①善始还要善终;②打击人才便是自毁长城,甚至是诚信。

大文学家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六国之所以被秦所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错,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我认为,更主要的是由于六国国君缺乏一样东西——诚信。

战国时代,七雄并起,秦国最强。六国为了自保,应当抱成一团来对付强秦。他们也是这么做的,苏秦牵头,成立了“纵约”联盟。有了盟约,大家就该万众一心吧不行,为了自己国家的私利,面对秦国抛过来的政治诱饵,他们总是不停地摇摆,全将盟约当做了废约。朝秦暮楚,朝三暮四,互相勾心斗角,全将诚信扔到九霄云外。这样大家离心离德,各自应战,谁也不相信对方,最终被秦国各个击破,全部消灭。

六国里楚国最强,楚怀王还是“纵约长”,联盟发起人。张仪到了楚国,说只要楚国与其他五国决裂,秦国愿割让六百里土地。利令智昏的楚王竟同意了,断然撕毁同盟条约。然而这只是秦国的一个骗局。楚国撕毁盟约就孤立了,秦国马上进攻楚国,其他五国竟也和秦国一同伐楚。结果楚国大败,不但没得到土地,反而又丢了六百里的土地,从此一蹶不振。

说到秦国,商鞅变法之后实力已大大超过其他六国,可为何数百年后才由一个不知是不是姓嬴的秦始皇统一全国?原因也是缺乏诚信。秦国曾借会盟拘禁并困死了楚怀王,留下了“秦乃虎狼之邦”的恶名。六国又重新联盟了一段时间来对付它,特别是楚国,发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面对着红了眼的六国,秦国只有把统一的计划一再拖延,统一后又很快土崩瓦解。

看来诚信是立国之本。如果没有诚信,不但会招致在国际社会的孤立和被动,甚至会祸起萧墙。当年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出尔反尔,拘禁了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后来平津战役时,傅作义曾数次接过蒋介石要其南撤的命令,由于害怕重蹈覆辙,他迟迟没有动,最后起义,使北平和平解放。蒋介石不讲诚信,加速了他蒋家王朝的灭亡。

当今世界,某个超级大国依其实力强大,不但独断专行,且食言而肥,对签下的《京都议定书》等条约说撕就撕。撞了别人飞机,先是嘴硬,当理亏道歉后接回飞行员,就又变起面孔来。这样下去,最终被完全孤立只是时间问题,被踢出人权委员会就是前兆。

前人之鉴,后世之师。后人哀哀而不鉴之岂不更让人悲哀。

——2001高考作文《新六国论》

2、杜牧《阿房宫赋》

写作素材: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角度点拨】①不爱惜民力,就是自掘坟墓;②水(民)能载舟,亦能覆舟 ③成由勤俭败由奢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写作素材: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角度点拨】①自古英雄出少年;②什么才是真正的潇洒;③无法磨灭的功业往往永恒

4.永遇乐

(1)写作素材: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B.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角度点拨】①获取辉煌的业绩才能青史留名;②英雄是时代的脊梁

(2)写作素材: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A.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封山而还。

B.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却落得向北回望,仓皇败还。

【角度点拨】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②立业当量力而行

(3)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角度点拨】①老当益壮,最美夕阳红;②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可以还用于“责任”“爱国”“位卑未敢忘忧国”等方面的话题、材料或命题作文的写作中。

写议论文,可以把辛弃疾的事迹阐发开作深入的分析,并由此展开联想,用其他同类的材料加以佐证;写散文,可以再现辛弃疾的心路历程,并结合自已的生活经历,抒真情,写实感。范例应用:

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悲鸟么?

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一边是“斜阳正在,烟雨断肠处”,另一边却是“香车宝马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黄土”;你彷徨,“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你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

我多想跨越千年时空,共你醉明月。

在菊花开篇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在明月下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在青山绿水间吟哦着流水般轻扬的诗句。

着一袭单薄的长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进了历史,从远古走来,从发黄的线装书里走来。是你们,因为独上高楼,坚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

在那些“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代,是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了世俗的期许,守护了自我,于是守护了历史的期许。

------《守护历史的期许》

5、《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积累真实历史的资料)

应用指南: 这则素材可以用于“责任”“正视历史”“人格魅力”“气度”“铭记历史”“勇气”等方面的话题、材料或命题作文的写作中。使用时可依据不同的话题或直接引用,作为论据,或叙议结合给人启示。如在“责任”“勇气”“正视历史”等相关话题中使用时就可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而在“人格魅力”“气度”等相关话题中使用时可直接引用并适当加以抒情,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厚重感。

运用指导:①历史的真相无可遮掩;②真诚才能赢得理解和宽容;③承认误是一种莫大的勇气;④揭示真相是一份责任 范例运用:

在勃兰特在华沙死难者纪念碑前跪下的那一刻,全世界的人民从心底原谅了这个民族。德国总理是德国人民选出来的,他的意愿代表着全德国人民的意愿。面对一个民族如此真诚的忏悔,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都会敞开心扉接受的。而对于日本政府的所作所为,谁也不能说日本人民全部支持,但如果没有部分日本人的支持,日本政府可以如此肆意妄为吗?这样的民族就算是再发达,也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

面对历史,德国人民选择了铭记过去,他们因此得到了世人的肯定。人们愿意忘记过去法西斯的罪恶,接受现在德国人的友好。

面对历史,日本人选择了忘记,逃避甚至是歪曲。一个如此猥琐的民族,怎会赢得世人的原谅?更不用说尊重了。

古罗马的圣贤荷马说:“高尚的心灵蔑视拒不忏悔的人。”无知的日本人啊,拾起被你们抛下的那段回忆,忏悔那不堪回首的过去吧!回忆对你们来说不仅代表着丑恶,更代表着一个教训和一个赢得世人认可的机会!因为记忆里有着忏悔,忘记意味着背叛!

------2005甘肃考生《铭记·遗忘》

慢慢走,欣赏啊

反复诵读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祝福,边城

1.朱自清《荷塘月色》

运用指导: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②诗画人生 ③对现实与人生的思考 ④ 顿悟 ⑤生命的美丽和高贵 ⑥人的自尊、自信和自由 ⑦生活和生命是永恒的,美丽的 ⑧ 战胜迷惘 ⑨心灵的宁静。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否你总幻想着乘一叶小楫轻舟,在半人高的荷叶中穿行。让双手优雅地抚过带着露珠的莲蓬,深吸一口,那股清香便已让你沉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否你总向往着能在一个宁静的月夜,独自漫步于松林中,泉水叮咚是内心的旋律,诗情画意的时间在此刻为你停留。

而残酷的现实总将你从梦想中唤醒,你身陷于这喧嚣的都市中,何处才是自然?但不必惆怅更不必悲戚,闭上双眼,听听灵魂的声音。城市的躯壳挡不住向往自然的心,只要有了一颗善感而自然的心,这个城市便会披上一层茸茸的绿意。

清晨,走在路上。岸边的柳树,在风中轻轻地抚摸着微微颤动的水面,却没有一毫柳絮的飘飞,大概他们早已在春风中飞尽了吧。在匆忙的脚步中,我们不知错过了多少生命中的美好。为何不抬头望望天边呢?柔美的朝霞是仙女遗落的霓裳,金色的阳光正透过薄雾向你微笑。阳光打着卷,慵懒地躺在树叶上,让那翠绿的血液闪着诱人的光。刹那间,都市在你眼中融化了,一栋栋高楼仿佛成为了热带雨林中的棵棵参天大树,耳旁不绝的车鸣变成了鸟儿的悦耳歌唱。你在参天古木中漫步,而阳光轻轻把你围绕。原来,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刹那的感动。

-----2008重庆考生《在自然中生活》

.2.鲁迅《祝福》

(1)写作素材:明清两代进朝廷建立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人叫监生,清朝乾隆以后,国子监却只是个空名,地主豪绅等可以凭祖先的“功绩”或捐钱取得监生的资格。

【角度点拨】教育没落是亡国的前兆

(2)写作素材:祥林嫂人物形象

【角度点拨】①人祸远比天灾的危害来得大;②反抗必须在觉悟之后;③“忍”不是面对挫折的唯一办法 ;④割掉思想的毒瘤,人生(民族)才能走得畅快;⑤没有尊重就没有人权;⑥以无知教育无知,接受者会更无知(柳妈的“友情提醒”)

3.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

写作素材:曹雪芹出生富贵之家,雍正年间,家产被朝廷抄没,举家北迁。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山村,在贫困潦倒的生活中,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了《红楼梦》前八十回。

【角度点拨】①贫困是一笔财富;②逆境出人才;③伟大的作品离不开丰富的阅历

4、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节选)》:自然是惹起情思的媒介

连绵不绝的雨丝让计划好的周末泡了汤,你靠在窗边百无聊赖地打发时间。这时一颗调皮的雨珠从它浩浩荡荡的队伍中逃了出来,在你手臂上溅起一朵晶莹的小花,你抬起头望着烟雨朦胧,恍惚间如置身于江南小巷中,撑着油纸伞默默前行。走过一片池塘,雨连成了线,在水面上打出一个又一个圆圈;一只小小的青蛙坐在荷叶上,静静地看着这生命的流逝。多情的流水正从你脚边绕过,不远处,一朵红莲开得正盛,微风拂过,它一低头的温柔深深打动了你的心。突然就觉得心中一片开阔,这自然中的生活,如此美好!虽然你仍身在这都市里,但你的心又在大自然里做了一次深呼吸。原来,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颗诗意的心。

把自然收藏于胸,这个都市里便处处弥漫了自然的呼吸。

------2008重庆考生《在自然中生活》

5、沈从文《边城(节选)》 喜欢《边城》,喜欢沈从文;于是喜欢上了沈从文笔下的山山水水。

人们又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喜欢上沈从文下的山山水水的我突然悟到,从文先生就是一条河,从文先生就是一座山。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从文先生的性情如水,文笔如水,在那清澈的文思中涌动的是最纯净的人性之水。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听过太多太多的爱情故事,可有哪一个故事如翠翠的爱情一样不沾一丝世俗之气。

于是当烦恼接踵而来时,我乐意拿起《边城》走进从文先生水的世界;在那里,我听到湘西水轻轻流淌;听到船夫嘹亮的歌声,品味翠翠如水的情思和爷爷如水的爱。

从文先生这样写了,也是这样爱了,爱的执著,如灵动灵动的海水常年保持一色的蔚蓝。他的爱人在人死后多年也终于悟到了从文先生这份纯真的爱。山有山的性情——沉稳。从文先生也无疑是一座山,他有着山的秉性。在文革期间,人们误解了他,伤害了他,他却丝毫不在意。当无知的人们要他去扫女厕所时,从文先生认认真真地做了。了用大山的沉默去回击这群无知者的攻击。

沉稳的大山在四季中却能变幻出不同的色彩。大家都知道从文先生是名作家,殊不知从文先生也是名研究服装的专家。

在一本书中看到这么一则关于从文先生的故事:在文革中,从文先生辛辛苦苦写出的《中国服装史》的书稿被没收了,弄没了,但从文先生硬是又写出了一本。

这就是我们可亲可爱的从文先生:一条汩汩流动、永远不会停歇的河流,一座四季常春、生机盎然的大山。

在那湘河畔,你去走一走,去看一看,去听一听,你看见一位书先生在书写、在吟唱了吗?

书写,书写山的传奇。

吟唱,吟唱水的多情。

必修5写作素材 篇4

1.据传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一见,惊叹为“谪仙人”,称其诗可泣鬼神。后被召入京,供奉翰林,受到李隆基的特殊待遇。不过供奉翰林竟是个号称“清秘”而无实权的职位。时值玄宗后期,老迈昏聩的玄宗,不过是利用李白敏捷的才思,为他写行乐词章。在李白看来,这仍是和“倡优同畜”,他一向所抱“辅弼天下”的愿望,当然无法实现。他傲视权贵,在宫中不到两年,便“赐金放还”。

点说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傲骨便是铮铮的人格。怀揣报国福民之心,心存“辅弼天下”之志的李白,得到“天子亲迎”的至高礼遇,而受到的是“写行乐词章”的任用,其心难展,其志难伸。李白,就是李白。李白有着李白的骨气,他傲王侯,蔑权贵,力士曾为其脱靴,贵妃曾为其捧砚。他“你不用,我便去”,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他“仰天大笑出门去”,他把他的骨气演绎成一个个精美的`故事,挥洒成一首首绝伦的诗篇。他把他自己也铸炼成一位诗仙,更铸炼成一条硬汉。

2.虽然自隋以来所实行的科举制度,为下层士大夫开放了仕途之路,但是李白所走的却是另外一种道路。他既羡慕张良的从赤松子游又为帝王师,也赞叹鲁仲连的谈笑却秦军,欣赏郦食其的片言下齐城。李白对泥古而不通今,虚伪而迂腐的儒者是十分厌恶的,曾写诗嘲笑他们,讽刺他们,并明白表示,自己和这些儒生决非同道;对汉以来奉以为正宗的儒家礼教,极为轻蔑、鄙视;对孔孟思想带给人们的精神束缚,给予有力的反击。

点说

他性格中透出的是放荡不羁,他最厌烦的是拘泥古礼。他赞叹仲连谈笑却秦军,他欣赏郦生片言下齐城,他更欣羡留侯身为帝王师,他要走自己的路,并不像众儒生蝇蝇以求利,他轻蔑孔孟思想,他鄙视儒家礼教,他自有自己的活法,他活出的正是自己。保持个性,活出真正的自己,乃此点也。

语文必修5名著导读 篇5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学生要阅读5本以上名著,字数达到150万以上。“名著导读”是新教材增设的一个板块,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提高语文素养。教学设想:

教学“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内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 3)复习《赤壁怀古》《蜀相》; 4)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2、过程与方法

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2)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3)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2)3)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2、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

3、联系复习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导读名著 1、名著的形成

1)《三国演义》的编撰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

2)《三国演义》的形成,课件展示: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宋 代讲史平话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 清初毛纶毛宗岗整 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2、名著的影响

1)老师讲意思和运用,学生抢答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 课件显示:唱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就到,乐不思蜀,赔了夫人又折兵,人在曹营心在汉,扶不起的阿斗。2)课件显示歇后语前半句,学生抢答后半句。

3)名著其他影响如:京剧“失”“空”“斩”是传统剧目;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让经典走向普通民众;教材选编《出师表》《赤壁之战》《孔明挥泪斩马谡》。3、名著的价值

1)课件出示《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教师介绍《三国演义》的情节时间跨度、线索、作品倾向。

2)提问,要求从教材“导读”中找答案:

《三国演义》给予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启示是什么? 《三国演义》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社会观、历史观? 课件展示。4、名著的欣赏

1)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三国演义》故事回目。2)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

提问:毛氏父子评点《三国演义》所谓“三绝”是? 课件展示:奸绝——曹操 义绝——关羽 智绝——诸葛亮

课件展示“曹操小档案”,建议阅读长篇小说时,由于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可以通过制作人物档案的方式理顺内容。谈谈诸葛亮的形象:

诸葛亮是群众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课件出示武侯祠楹联;复习背诵杜甫律诗《蜀相》

3)欣赏《三国演义》中《孔明挥泪斩马谡》与晋陈寿《三国志》《诸葛 亮传》中对斩马谡的记载。

a)分角色朗读《孔明挥泪斩马谡》中孔明“三哭”片段 分5个角色:孔明、马谡、蒋琬、先主刘备及叙述者。b)讨论“三哭”各含怎样的感情? 一哭: 挥泪 哀伤之哭 二哭: 流涕 惋惜之哭声 三哭 大哭不已 惭愧之哭

c)阅读《诸葛亮传》中记载,理解“戮谡以谢众”,意即:杀了马 谡来向众人谢罪。

d)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性与正统史书叙事的客观性。

四、小结:

名著欣赏的方法: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2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3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抓住小说三要素; 4积累语文知识。

五、作业:

1)课后准备“三国”知识竞赛;

2)阅读《同步作业》中两篇文章《孔明挥泪斩马谡》和《群英会蒋干中 计》

六、在《三国演义》片尾曲声中结束。附板书提要:

名著《三国演义》导读 怎样阅读名著?

上一篇:公司职位任命书下一篇:司法局工作计划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