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乙烯

2024-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设计乙烯(通用8篇)

教学设计乙烯 篇1

人教版《化学2》必修第三章第2节第1课时

乙烯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位于化学必修2的第三章的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材介绍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它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从乙烯用途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介绍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乙烯的性质和重要的有机反应——加成反应。

乙烯的分子结构是掌握乙烯化学性质的基础,乙烯性质的重点放在化学性质上。而在讲授乙烯的性质时,又紧紧围绕乙烯的结构展开,强调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有一个键容易断裂的特点,因此本节课在介绍性质之前,先从乙烯分子结构入手,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本节课与生产生活结合紧密,具有STS教育价值。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强化认识;乙烯和苯的教学都能起到这种作用。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和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初步学习如何进行理论与实际,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前一节课,学生也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理解了饱和烃的概念,为本节课不饱和烃的引入铺垫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乙烯的来源。认识乙烯的结构特点。认识乙烯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乙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主线。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深化学习具体物质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机化学中结构决定性质,反应条件决定产物的思想,领悟内外因的辩证关系;结合加成反应强化对化学反应本质的辩证认识。通过乙烯性质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乙烯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乙烯的加成反应。

【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验讨论、对比归纳。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题

引入

【引入】以视频报道引入,提醒学生乙烯来自于石油化工,是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乙烯的产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的发展水平。图片展示实验室中模仿石油化工,在加热和碎瓷片的催化下,让石腊油裂解,得到烷烃和烯烃。乙烯就是最简单的烯烃。

学生思考,明确本节学习任务。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通过视觉、听觉冲击,了解乙烯来源,感受乙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价值,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自主学习预测化学性质

环节一:认识物理性质和用途

(展示实物)这是实验室我们制得的乙烯,请仔细观察它的颜色和状态。引导同学演练实验室闻物质气味的方法。

(图片展示)生活中的乙烯(管材、无纺布、塑料、泡沫等)

环节二:预测乙烯化学性质

【投影】任务1卡片

【自主学习】快速阅读三个材料并预测乙烯可能的化学性质。

(过渡)有了预测猜想,我们应该采取合适的操作或选取合理的试剂来验证了,要保证现象明显、简单易行、安全环保。

(引导)验证可燃性需要点燃乙烯点燃之前要注意验纯。与高锰酸钾则需要通入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溴反应需要通入橙色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

(屏幕投影)介绍实验装置

(演示实验)操作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观察,实验(轻轻扇动闻气味),并归纳整理出乙烯物理性质。

学生聆听。

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对材料的加工认识,大胆预测猜想,积极回答交流。

学生先预测可能的化学性质,再体会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认识实验仪器和药品,了解装置作用。

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交流,得出结论。

学生自主运用观察、实验等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自主归纳整合物理性质。

体会乙烯在生产生活中普遍存在,用途广泛。

培养学生对资料信息加工分析的能力。

体会“大胆预测,小心求证”的科学实验精神。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思考,求证预测的正确性。归纳乙烯化学性质。

合作学习探究结构特点

【投影】任务2卡片

(过渡)对比乙烷和乙烯的化学性质,为何有差别?

(引导)结构决定性质,看来乙烯和乙烷结构上存在差异。那乙烯具有怎样的结构呢?

【合作学习】协调安排本组成员,合作交流,完成任务2卡片上有关乙烯结构特点的问题和要求的学习讨论,并把交流成果及时整理到学案上。

(交流汇报)

1.学生汇报任务2卡中问题;

2.根据汇报及时做必要的解释和总结;

3.学生板书乙烯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

(提升归纳)乙烯和乙烷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乙烯有碳碳双键,正因如此,导致其分子的组成不同,乙烯比乙烷少了两个氢原子,乙烷属于饱和烃,则乙烯属于不饱和烃。乙烯所有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乙烷不是。

(难点引导)断开1mol碳碳单键平均约为345千焦,而断开1mol碳碳双键平均约为610.9千焦,并不是单键的2倍,而是比2倍略少,看来,只要需要较少的能量,就能断开碳碳双键中的一个价键。再看,断开碳碳双键中两个键,需要的能量大小并不一样,其中有一个较小,容易断裂。

学生回忆乙烷性质,对比二者性质差异。

合作学习——组间交流,达成共识。

交流汇报——展示制作的乙烯的球棍模型。对比各组乙烯模型,点明乙烯没有同分异构体。落实乙烯的结构式、电子式和结构简式的正确书写。

小组讨论交流,了解乙烯分子中有碳碳双键的特殊结构

学生对问题3的断键所需能量数据分析,了解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特殊性。

引出性质差异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结构的兴趣。

通过对问题组的讨论,加深对乙烯结构的认知。规范有机化学用语的书写。

通过分子模型建构,使学生对有机分子的结构认识立体化,有效的降低了结构抽象思维的难度。有利于学生掌握乙烯结构特点。

通过数据分析,学生对“碳碳双键”这一重要结构的认识得到深化。数据举证能有效化解学生对抽象结构问题的认识障碍。

合作学习

解析化学性质

(过渡)乙烯的特殊性质,源自特殊结构。下面,我们就依据乙烯的结构特点,来进一步解释性质。

【投影】任务3卡片

【合作学习】请组长取出任务3卡片,协调本组同学,通力合作,讨论完成任务。

(交流汇报)

1.学生汇报任务3卡中问题;

2.根据汇报及时做必要的解释和总结;

3.学生板书乙烯燃烧、加成等化学方程式。

(点拨提升)对比乙烷,结合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乙烯燃烧有黑烟说明了什么?(乙烯比乙烷少2个氢,含碳量较大,所以燃烧不充分。)

(难点突破)反应物乙烯分子中有两个碳原子,生成物二氧化碳分子中只有一个碳,这说明了什么?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与乙烯反应的反应类型?

(真人秀录像)乙烯与溴水的加成反应

(解释)双键两侧的碳原子分别与溴原子相连,像乙烯这样,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侧的碳原子分别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连形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

<迁移应用>

(资料在线)原子的经济利用

提供新的认识视角,从原子利用率上来看,加成反应是最经济实惠的。

(真人模仿)乙烯加聚反应

【应用拓展】乙烯的其他重要应用;(展示图片)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可以得到燃料乙烷,快速止疼制剂氯乙烷和酒精等产品,也可以自身加成得到聚乙烯。

(实物展示)对比储物瓶密封的青橘与成熟苹果共处若干天后的变化。

小组讨论交流,将核心知识记录在学案上。

学生合作实验,讨论交流,并规范书写化学方程式。举例说明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学生积极思考,体会乙烯碳碳双键在化学反应中的断键情况。

学生观看录像,对比思考加成反应的特点

学生展示共识,简要整理。

通过真人模仿,加深对加聚反应原理的认识。

了解乙烯的实际用途。观察实物变化。

乙烯是植物生长的调节剂,催熟瓜果。

每组一张卡片的巧妙设计,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分工协作的精神和分析问题,获得结论的能力。

进一步体会“有机化合物-特殊结构-有机化学反应-性质”的核心思路在有机物性质学习上的指导价值。

通过问题组驱动,突破对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的认识。

利用“真人秀视频”和加成反应原子利用率高两个角度,加强对加成反应的认识。

通过练习,达成对重点知识的巩固和落实。

原子的经济性好,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的思想。

体会乙烯不仅是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广泛。通过新颖的实物展示,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用途。

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引发学生关注化学科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概括提升

【引导】请同学们回忆本节课讲的主要内容并概括归纳。加深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强化化学来自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生活的理念。

<巩固提高>

已知: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3-CH=CH2

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物质的结构特点,并预测可能的化学性质;

若能与HCl加成,预测并写出可能的产物。

组内讨论归纳总结所学内容。

学生思考,独立完成。

训练系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体会化学科学的核心学习思想和理念。

实现本节主干知识“乙烯加成反应”的整合提升。进一步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意识。加强对有机化学反应中“反应条件决定反应产物”重要思想的认识。

分层次作业和研究性学习作业

1.完成课本第72页第1、3、6题。

2.完成课后练习分层训练

A

部分。

3.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分层训练A、B

部分。

4.查阅乙烯相关材料,开展以“身边的乙烯”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

5.观看礼物—本节课的微课视频,整理本节课知识内容。

学生根据需求自主完成作业,自评互评。

巩固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板书设计】

一、性质

1.氧化反应

(1)点燃

(2)酸性KMnO4溶液

2.加成反应

(3)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二、结构

结构式

电子式

结构简式

三、用途

【设计反思】

本节课设计的指导思想为“学为主体,教为主导”。通过任务牵引,问题驱动,活动支持,知识落实,多条线索并进,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践体验和学以致用。设计中突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核心科学思想,暗藏“由生产生活到实验室,再从实验室回到社会生活”的情景线索,渗透“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应用物质”的化学学科价值理念。

教学设计乙烯 篇2

由于尾气压缩机和干气压缩机的重要性和操作控制的复杂性, 所以必须采用高可靠的紧急停车系统 (ESD) 实现联锁保护。如果生产过程越限, ESD系统动作, 保证装置的安全运行。ESD系统主要应用于生产过程的联锁保护控制、停车控制、燃气轮机、透平机及压缩机组等的控制。苯乙烯装置的ESD主要用于实现尾气压缩机和干气压缩机的联锁控制, 采用TRICON设计实现。

1 TRICON简介

TRICON是一种具有高容错能力的可编程逻辑与过程控制技术[2]。为了增加系统的可靠性, 系统设有3个互为冗余的主处理器模件, 每个I/O模件内都有3个独立的分电路, 对来自现场的DI/DO进行表决和诊断, 对AI进行取中值处理。系统的第一事故记录 (SOE) 功能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引起联锁和保护的条件。

一个简单的TRICON包括:主处理器、电源模件、通信模件、各种I/O模件、安装模件的机架、端子板和编程工作站[3]。

2 硬件配置

ESD的硬件设计组态是控制系统的基础部分。苯乙烯装置ESD的硬件配置 (图1) 包括一个控制站、一个操作站、一个工程师站[4]和两个辅助操作台。通过互为冗余的HUB将控制站、操作站和工程师站连接起来。

苯乙烯装置配置了一个主机架和一个扩展机架, 机架中安装了主处理器模件、电源模件、通信模件和各种I/O模件。工程师站和操作站选用DELL工业PC机, 完成系统组态与维护工作;操作站用于监控和操作。辅操台上安装有急停按钮、复位按钮、确认按钮、手/自动切换开关及指示灯等。DCS、ESD和本特利3500之间通过RS-485通信接口, 采用Modbus通信协议[5]实现信息共享。

3 ESD系统软件配置

苯乙烯生产装置的ESD系统软件配置了基于Windows的Tristation1131下位软件, 上位软件采用Intouch。

下位软件Tristation1131实现系统的硬件配置、定义输入/输出点, 完成控制程序的组态。该软件具有离线仿真和监控功能, 能够对系统中的每一个硬件进行循环诊断, 在线监控程序的运行, 并支持程序的在线修改。

上位软件Intouch主要进行监控画面的组态工作。在Tristation1131定义了硬件地址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软件地址, 供上位软件直接引用。上、下位软件通过DDE通信协议连接。

4 控制程序组态

控制程序组态是实现ESD控制功能的核心。TRICON系统中, 一个项目最多可以有2 5 6个程序, 一个程序可以容纳两千个变量 (包括内存变量) 。

TRICON系统下位软件Tristation1131程序支持函数方块图 (FBD) 、梯形图 (LD) 、结构文本 (ST) 和因果矩阵 (CEM) 4种语言。前3种语言 (FBD、LD和ST) 完全符合IEC1131-3标准。

苯乙烯项目的主体程序编程采用函数方块图实现。程序主要分为装置自保程序和机组联锁程序。装置自保程序的功能是确保加热炉和反应器安全运行, 一旦突发事故, 强行停止加热炉和反应器, 确保装置和设备的安全。

4.1 机组联锁系统

图2为压缩机的联锁逻辑组态程序。机组的联锁条件包括:透平超速、透平事故按钮、润滑油压力超低、封油液位超低、透平轴位移量过大、压缩机轴位移过大、压缩机出口压力过低和C101手动停车。装置的联锁条件有:加热炉联锁停炉和反应器联锁停止运行。上述任何一个条件存在, 压缩机就自动联锁停车。

4.2 转速控制

KOBO压缩机调速系统采用Wood Ward150电子调速器, 该调节系统控制精度高、工作稳定, 而且可以根据工艺要求进行编程组态, 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其中尾气压缩机的调速原理如图3所示。当达到压缩机启动条件时, 按启动压缩机按钮, 汽轮机进气门打开, 压缩机调速器开始按编好的升速程序调节转速, 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变频调节, 最后压缩机转速完全由程序控制, 当转速达到一定值后就可以人为设定, 进行相应的控制了。

从图3可以看出, 该控制方案是由尾气进气压力和压缩机转速组成了串级调节回路, 实现了分程控制功能。主要控制参数是尾气进气压力, 当压力调节回路输出在0~50%时, 由尾气调节阀进行调节控制;当压力调节回路输出在50%~100%时, 由调速器进行调节, 增加或减小压缩机转速, 以控制尾气进气量, 达到控制尾气压力的目的。

苯乙烯装置压缩机根据机组制造厂给出的工作特性曲线, 将整个工作过程分为9个模式, 见表1。

每个模式有不同的稳定运行转速 (即目标转速) 和升速速率;根据启机方式, 压缩机的暖机时间不同, 正常工况下, 冷态启机的暖机时间为30min, 热态启机的暖机时间为15min。

5 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是ESD组态的关键阶段, 具体包括:联锁的再次确认、检查系统的输入/输出值、联锁的调试 (检查联锁输出状态, 现场各执行机构动作的灵敏度和位置的正确性) 、联锁画面和第一事故记录 (SOE) 功能。

系统调试分为离线调试和在线调试。离线调试由人为改变输入值, 目的是测试程序是否满足工艺联锁要求;在线调试是在现场用标准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 对整个系统的输入/输出进行校对, 以检查各个环节是否存在问题。

6 结束语

笔者设计的ESD系统实际投运一段时间后, 证明其完全满足控制要求。可靠的硬件系统保障了不会因为系统的故障引起装置停车。根据记录, 发生过一次因为润滑油压力低导致尾气压缩机联锁停机的故障, SOE在第一时间记录了造成联锁的条件, 为查找停机原因提供了快速、准确的信息。ESD快速安全的动作, 保证了压缩机的设备安全, 也确保了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摘要:在某苯乙烯生产装置TRICON系统硬件设备的基础上, 设计其紧急停车系统, 给出其硬件结构和软件组态。

关键词:ESD,苯乙烯装置,硬件,软件

参考文献

[1]李敏, 王海燕, 王洪伟, 等.PC-271尾气压缩机壳体的修复[J].化工机械, 2012, 39 (4) :536~539.

[2]谢冠锋, 路建强, 张少增.Tricon系统在聚丙烯装置挤压造粒机组改造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自动化, 2011, 47 (4) :18~21.

[3]金玉辉.Tricon系统在丙烯腈冷冻机组控制系统改造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自动化, 2011, 46 (4) :70~72.

[4]刘美, 张宪举, 黄道平.紧急停车系统ESD在加氢裂化装置中的应用[J].自动化仪表, 2005, 26 (5) :54.

“乙烯”教学案例及分析 篇3

关键词:乙烯;改进实验;探究式学习;案例

在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应当成为变革现存教育教学模式的一个切入点。为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利用化学课程中的实验,在教学中对教材中的部分实验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改进并自主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作为新型的化学教师必须转变观念,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探究能力。本文以《乙烯》这节市级公开课展开分析。

【教材分析】

人教版《化学》必修2中“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的内容涉及乙烯和苯两种烃的重要代表物,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认识,乙烯与苯的教学就能起到这种作用。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和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本文就该节第一课时乙烯进行相关分析。教学的重点是乙烯的加成反应。通过对乙烷与乙烯的结构比较,引导学生从结构入手分析性质,进行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有机基本反应类型,形成对有机反应特殊性的正确认识,并能从结构上认识其特点。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物质结构与性质间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

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采取了实验-推理-归纳-总结-巩固的教学方式;(2)内容涉及到乙烯分子的结构问题,较为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可使用球棍模型,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结合练习、对比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的知识;(3)本节内容涉及到乙烯的化学性质实验,对教材上部分实验进行改进,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探究实验,使学生在充分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乙烯的化学性质;(4)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用计算机模拟乙烯的加成反应,其作用在于突破难点,化小为大,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问题的设置和探究思路。做到问题设置层次明显,引导功效突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乙烯分子的组成、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加成反应。掌握乙烯的氧化反应;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了解乙烯是石油裂化产物;了解乙烯的用途(乙烯与人类生活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乙烷与乙烯的结构,引导学生从结构入手分析性质,进行实验探究,师生共同总结。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比,体会物质结构与性质间的辨证关系。

【教学过程】

〔引入〕两天前同学们开展了“水果的催熟实验”的实践活动。现请同学展示实验结果并汇报交流。

〔投影〕实验Ⅰ:无色透明的塑料袋中放青色、未熟的水果(蔬菜),封好袋口。

实验Ⅱ:无色透明的塑料袋中放青色、未熟的水果(蔬菜)和熟的水果,封好袋口。

对出现的现象进行探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可以到网上查阅相关资料)课上展示交流。

〔学生〕实验Ⅰ和实验Ⅱ对比,从颜色上看发现实验Ⅱ中的青香蕉已由青变黄,而实验Ⅰ中的香蕉仍是青色。我们预习了课本知识并查阅了资料。推测实验Ⅱ中熟苹果会释放出一种物质催熟了青香蕉,这种物质和乙烯有关。

〔投影〕(课件显示)在Google里搜索“水果催熟”和“乙烯”关键词,查询结果显示约有29600项符合的词条。

〔设问〕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来自石油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将石蜡油在加强热的条件下会产生什么样的物质呢?

〔实验探究〕将浸透了石蜡油(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的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强热,石蜡油蒸气通过灼热的碎瓷片表面发生反应,将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分别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CCl4溶液中,观察现象,思考并回答:

1.生成的气体中都是烷烃吗?

2.生成物具有的性质与烷烃有什么不同?

〔学生〕生成的气体能使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为无色,也能使溴的CCl4溶液红棕色褪为无色。因为烷烃不具有此性质,所以生成的气体中不都是烷烃,含有与烷烃性质不同的物质。

〔投影〕(教师阐述)研究表明,石蜡油分解后的产物中含有烯烃和烷烃,烯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也是烯烃的代表物。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创设布置学生实践活动(水果的催熟实验),从生活实际出发,寻找学生熟悉的素材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给学生适当的动手实验、表达和交流机会。通过科学探究实验“石蜡油分解”,扩展认识,产生矛盾冲突,引导学生类比归纳。现象由性质决定,性质又由结构决定。回归到学生熟悉的规律理解中,得出烯烃中不同于烷烃的结构特征“碳碳双键”。整个设计是引发问题,归纳问题,实验探究。激发学生不断把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入。

〔投影〕(想一想)请写出乙烷的电子式,然后设想从乙烷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上去掉一个氢原子后的电子式,分析其能否稳定存在?为什么?如何改变可稳定存在?

〔学生交流〕当乙烷中按上所述后书写的电子式不能稳定存在,因为碳原子未满8电子稳定结构,移动两个成单电子于两个碳原子中间即可达到稳定。

〔投影〕(列表)书写出乙烷和乙烯的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碳碳键的类型及分之内各原子的相对位置。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两者在结构上的区别。

〔学生〕乙烷中是碳碳单键,分子中各原子不共平面;乙烯中是碳碳双键,分子结构发生变化。

〔投影〕(教师阐述)配合使用球棍模型,发现乙烯是共平面的分子结构,键角120°。

〔设计意图〕本块设计主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寻找一个合理的切入点,学生能掌握电子式的书写。从乙烷到乙烯电子式的书写,目的是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层层递进认识。再利用球棍模型使其形象具体化,让学生对乙烯的分子结构深入理解。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提问〕结构决定性质,下面我们继续学习乙烯的性质。现在给大家展示一瓶排水法收集的乙烯,请同学们归纳出乙烯的物理性质。

〔学生〕通常情况下,乙烯是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实验探究〕点燃一瓶经验纯的乙烯,观察现象并分析化学性质,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乙烯具有可燃性,燃烧时火焰明亮,有少量黑烟生成。反应方程式为:

C2H4+3O22CO2+2H2O

〔提问〕在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如何变化?乙烯发生了什么反应?

〔学生〕在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氧元素化合价降低,氢元素化合价不变。由此可知乙烯发生了氧化反应,被氧气氧化。

〔质问〕(联系甲烷的性质,把问题继续引向深入)我们已经知道甲烷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不能使其褪色。那么乙烯也是如此吗?

〔学生〕乙烯有不同于烷烃的结构,在石蜡油分解的实验中,烯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我推测乙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

〔实验探究〕(改进教材实验,学生人人动手实验)投影出实验内容:

实验药品:乙烯气体,酸性KMnO4溶液

实验仪器:针筒,医用玻璃瓶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步骤:

1.取液:用针筒吸取酸性KMnO4溶液3-4mL。

2.注液:①左手按住医用玻璃瓶(集有乙烯气体)的橡胶塞,右手持针筒下部,小心将针头插入瓶塞内;②推动活塞,将溶液注射入瓶内,取下针筒。

3.振荡。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4.实验完毕,将实验用品置于烧杯中放好。

思考并回答:1.实验现象?2.分析原因。3.如何鉴别甲烷和乙烯?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为酸性KMnO4溶液颜色由紫红色褪为无色,我们讨论交流分析原因是乙烯中特征结构“碳碳双键”易被KMnO4氧化。同时得出结论:乙烯有不同于烷烃的性质,利用这个反应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

〔投影〕(资料信息)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称为化学键。这种作用力可以用键能来表示,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键能小则不稳定易断裂。已知碳碳单键的键能为348kJ/mol,碳碳双键的键能为615kJ/mol。由此可知碳碳双键的键能大于单倍碳碳单键键能,小于双倍碳碳单键的键能。

〔实验探究〕(改进教材实验,学生人人动手实验)投影出实验内容:

实验药品:乙烯气体,溴的CCl4溶液

实验仪器:针筒,医用玻璃瓶

实验装置:同上

实验步骤:

1.取液:用针筒吸取溴的CCl4溶液3-4mL。

2.注液:①左手按住医用玻璃瓶(集有乙烯气体)的橡胶塞,右手持针筒下部,小心将针头插入瓶塞内;②推动活塞,将溶液注射入瓶内,取下针筒。

3.振荡。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4.实验完毕,将实验用品置于烧杯中放好。

思考并回答:1.实验现象?2.分析原因。3.如何鉴别甲烷和乙烯?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为溴的CCl4溶液溶液颜色由红棕色褪为无色,我们结合资料信息,讨论交流分析原因是与烷烃进行比较,碳碳双键有一根键比较“脆弱”易断裂,发生了相关的化学反应。同时得出结论:该反应也可以用来甲烷和乙烯。

〔设计意图〕本块设计主要是改进教材实验为微型封闭实验。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上“教师做实验-学生看实验,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模式。改进后的实验药品用量少,装置封闭性好,污染少对环境友好,操作简便安全。易于实现人手一套仪器,方便人人动手,解决了学生动手机会少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形成科学探究的素养。

〔播放动画〕(教师阐述)利用Flash动画模拟乙烯分子和溴分子反应的历程。得出结论:乙烯与溴反应时碳碳双键断开其中的一根,溴分子内共价键断裂,两个溴原子分别直接与两个价键不饱和的碳原子相结合,形成新的两根键。观看结束请写出反应方程式:CH2=CH2+Br2CH2BrCH2Br。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适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复杂枯燥的化学问题简单化、形象化、具体化,能够剖析分子的内部结构,深化学生对这些抽象的分子结构的认识和理解。了解化学反应中断键和成键的实质,可使学生容易理解、记忆深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教师〕乙烯与溴发生的反应是加成反应。它是指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烯烃不同于烷烃的特征反应。

〔投影〕课堂小结(略)

〔课堂练习〕略

〔教后反思〕

1.熟悉教材,明确教学思路,把握教材编写思想是上好课的前提。我校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版本,但我还分别研读了苏教版、鲁科版教材。每个版本对教学内容的展示都有各自的特点。本节内容苏教版设计了“你知道吗、观察与思考、问题解决、交流讨论”等教学安排;鲁科版的“联想质疑、交流研讨、拓展视野”,包括人教版的“科学探究、学与问、实践活动、科学视野”等都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思想和教学要求。合理整合了各版本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思路。这堂市级公开课的专家点评也充分肯定研读不同教材,广泛查阅资料,对教材合理处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使得教学更有新意和创造性,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和中心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突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在课堂中学生应该是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自己探究。根据我校的实验条件和学生特点,在本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既有学生实践活动又有改进后的探究实验,有利于学生对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官能团决定性质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认识。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从教学反馈来看,学习效果好。

3.合理整合教学资源,教法得当 在教学过程中,整合了多种教学资源,除了实验这一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外,应用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采用探究式教学,设置的问题前后衔接过渡自然,难易度层层深入,不断在旧问题解决的基础上适时提出新问题来引导学生,解决新问题。较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从课堂教学的实践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率高,收到了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60

[2]人教社化学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杨兵.一次实验调演的启示[J].化学教育,2009(4)

乙烯,教学反思 篇4

(一)收获:

一、通过准备赛教,促进我对教材有更深、更新的理解和体会,比如:《乙烯》一节在以前的教学中都是讲三课时,而新课标要求一课时解决,这在以前是不理解的,但本次比赛严格要求适应新课程改革,在准备阶段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的认识与整合,重新理顺了教材的知识层次及各部分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教材重点讲乙烯的目的是想举一例以及其他,我们只需在讲乙烯同时引导学生应用同系物、同系列理论类比迁移,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才能让学生探究式学习。这样教师讲解时就只需把乙烯“三性”讲清楚,时间也就可以压缩了。而烯烃的命名、同分异构等内容也完全由烷烃的命名和同分异构等内容来引领。再比如:本节课概念多,而概念是学科思想的框架,那么讲解时就要分清主次,理顺逻辑关系,尽量分散讲解,以便学生理解,真正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概念。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处理,重点剖析加成反应的概念,用课件恰到好处地演示乙烯与溴单质加成的微观过程,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及时练习巩固,让学生获得有效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成功体验,之后就给出了聚合反应的概念,因为这一概念比较好理解,在学生体会后再根据定义看乙烯聚合的课件,利用直观思维理解聚合反应。顺势分析乙烯这样的小分子结构上的特点,再与加成反应嫁接起来,这样加聚反应这一难点得以突破。而且本次比赛过程中还有意外的收获:“生产”出了自己的教学产品,运用有趣的语言给学生总结出加聚反应的书写规律,不但好用而且与学生分享了教与学的快乐。

二、关注学生联系生活

在教材处理的过程中其实已经关注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尽量体会学生理解新知识的障碍,所以在学生做练习时不失时机的给于点拨,如:加成反应时断键在先,

结合在后,加聚反应书写时空出左右空间等。而且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写、动眼看、动情读、动口改、动耳听、动脑思,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整堂课很好的落实了师生对话(讲、问),生本对话(读书),及文本与生活对话(用途)。水到渠成,学以至用。

三、抓住载体德育渗透

本次比赛,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了教材的德育点,以教材为德育载体,进行了环保教育、可持续发展及一分为二、普遍性寓于特殊性、量变引起质变等哲学思想的渗透。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启迪。

(二)不足

1、本次课学生不熟悉,尽管一再调动,师生关系仍不是那么自然和亲近,课堂上问学生有没有问题时,学生不能敞开心扉,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师生间没能彰显“心有灵犀”的默契。

乙烯的教案 篇5

第二节 乙烯

一、教学设计

1、知道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

3、了解乙烯的用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

难点:乙烯的分子结构和加成反应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常说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从煤和石油不仅可以得到多种常用燃料,而且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基本化工原料。那么从煤和石油中都能获得哪些重要的化工原料呢?

【板书】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 【过渡】到底乙烯是怎样的物质呢?能否从石油中得到乙烯?从石油分馏中得到的石蜡油进一步加热会得到什么呢? 【探究实验】投影教材P67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将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并点燃气体,分别观察现象。

【观察与思考】观看视频并思考:

1、实验中看到哪些现象?

2、石蜡油分解实验中生成的物质与甲烷的性质比较有什么异同?

3、由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归纳】石蜡油分解得到的产物中含有与烷烃性质不同的烃——烯烃

【学与问】投影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写出乙烯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和结构简式。【板书】

一、乙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C2H4,电子式:结构式:

结构简式:CH2=CH2

【思考与交流】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后回答,由教师补充 【归纳】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的特点:

1、碳原子之间以双键结合,其中一根键不稳定。

2、原子之间的夹角均为120°。

3、乙烯分子为平面型结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板书】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的特点:平面型结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教师】乙烯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投影】乙烯的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板书】

二、乙烯的物理性质

【过渡】由于乙烯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所以乙烯表现出较活泼的化学性质。那么乙烯都能发生哪些反应呢?

【讲解】在探究实验中体现了乙烯的氧化反应 【板书】

三、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1)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燃烧:C2H4+3O22CO2+2H2O 现象:明亮的火焰并伴有黑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思考与交流】

1、乙烯在空气中燃烧,为什么会有黑烟?

2、鉴别烷烃和不饱和烃的试剂常用什么?

【学生】

1、乙烯中碳元素含量较大,发生不完全燃烧,反应中有碳单质产生;

2、酸性高锰酸钾或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过渡】乙烯除了能发生氧化反应外,还能发生什么反应? 【投影】乙烯的加成反应及加成反应的机理

【讲解】反应机理:在反应过程中,碳碳双键中的一根键断裂,同时Br-Br键也断裂,形成的两个Br原子分别加成到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反应后碳碳双键变为碳碳单键。

【板书】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必修二第三章

【练习】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2、HCl、H2O等发生加成反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渡】乙烯分子之间能否发生类似的加成反应呢? 【投影】加聚反应过程 【过渡】乙烯有哪些用途? 【投影】乙烯的用途、大千世界

【板书】

四、乙烯的用途:

1、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2、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剂 【思考与交流】如何除去甲烷中的乙烯,能否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学生】将气体通入盛有溴水的洗气瓶中,然后干燥纯净甲烷;不能,因为酸性高锰酸钾与乙烯反应生成CO2,引入了新的杂质。【小结】同学们在这节中有什么收获?

四、板书设计

第二节 乙烯

一、乙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二、物理性质

三、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2、取代反应

四、用途

《乙烯》说课稿 篇6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是烃的知识的继续,也是学习不饱和烃的开始。乙烯是学生学习有机化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的烯烃的代表物,乙烯分子结构中的碳碳双键决定了乙烯的化学性质,因此教材在介绍乙烯的化学性质之前,首先介绍了乙烯的分子结构,然后通过三个现象明显的实验引出乙烯的化学性质,并着重通过加成反应体现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不仅使学生对乙烯的性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继续学习烯烃以及它们的衍生物的性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才接触有机化学,虽然在上一节中对烃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还是比较陌生,对物质的空间结构更是不了解,对有机反应的产物判断和书写结构式、结构简式都比较困难。

三、教学重点:

乙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从结构上认识乙烯的加成反应

五、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和化学性质;

(2)进一步了解结构与性质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通过已有知识确定乙烯的结构模型,从而得出乙烯的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3)通过乙烯的结构及实验现象,探讨出乙烯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乙烯的学习,养成良好的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加强“结构与性质”的认识;

(2)通过乙烯性质的探讨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探究有机化学的良好思路。

六、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乙烯 篇7

1 系统设计

通过制定大乙烯生产计划并下达、当天生产情况数据的录入、数据汇总、最终生成生产调度日报表, 并实现WEB方式下的查询。

1.1 系统总体结构

本系统从结构上分为两部分:调度人员运行客户机上的应用软件, 进行信息的录入、修改、审核、统计、分析等业务处理, 系统采用C/S结构, 完成企业生产数据管理和相关生产数据管理;信息发布系统采用B/S结构, 完成内部信息发布功能, 以便公司和企业用户进行查询。通过采用C/S和B/S结构相结合的方式, 这就保证了生产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具体实现的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产品产量管理:对不同装置的各类生产产品产量的管理。

罐区管理:对罐区中现存的原料及中间产品的管理。

消耗管理:对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电力、蒸汽等能源的管理。

生产信息管理:对生产过程中生产信息的管理, 如乙烯的损失率、丙烯的纯度等。

设备运行管理:对炉子的运行时间、设备开停状态等项目的管理。

调度日志管理:以文本的形式记录调度日志并进行管理。

调度日报管理:前面的管理项目比较多, 最终只形成重要数据的汇总并以表格的形式每天进行上报。

报表查询:按不同的管理模块将数据汇总的一张表上, 这样查阅起来快捷方便, 不用再分查每个子模块。

系统维护:对系统一些基础项目的维护及人员权限分配的管理。

1.2 系统安全

系统的安全对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系统设计时, 就考虑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在程序处理方面设定了用户权限, 不同的用户对系统的操作权限不同, 看到的数据信息也不同;第二, 在数据库方面, 除了对服务器做磁盘镜像外, 还每天定时自动对数据库进行备份;第三, 在网络方面, 石化公司局域网不仅配置了硬件防火墙、而且安装了网络版的杀毒软件。通过以上措施, 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本系统的安全运行。

2 系统的实施及应用

2.1 数据录入模块的开发

该系统采用SYBASE做为数据库, PowerBuild做为开发工具, 根据调研的情况建立了23个表。首先根据管理模块的不同, 开发各个管理子模块数据录入接口。各个模块的维护项目在系统维护子模块中设置。

图2为产品产量管理输入模块的录入界面。

2.2 数据汇总

对已录入的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等业务, 按需求查询部分主要信息生成调度日报表, 并将生成的日报表转存为EXCEL文档进行上传。图3为生成的一张日报表并进行上传。

2.3 实现与公司总调度系统的接口

将该装置生成的调度日报表信息自动插入到公司总调度系统中, 就要实现与公司总调度系统的接口, 以下为实现接口的部分代码:

3 系统特点

本系统以实现生产管理集成为目标, 实现生产信息资源共享, 更好地为各级职能部门提供决策和信息服务。该系统具有的特点如下:

完整性:数据的输入工作只需进行一次, 其它模块即可共享, 减少大量的重复录入工作。

集成性:各个功能模块既可有机组合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使用, 又可以将模块单独完成指定业务功能, 并通过增加模块方式来拓展系统功能。

易用性:界面友好简洁, 采用统一的浏览器界面。

网络功能:支持B/S体系结构;提供异地、多级、分层的数据管理功能;日常管理不受地理位置限制, 可在任何登录到企业内部网络上的计算机上经身份验证后进行操作。

开放性:提供功能强大的数据接口, 实现各种数据的导出;查询及统计报表结果可转存为EXCEL文档。

安全性:提供过程控制安全、生产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 具有级别操作权限;建立数据定期备份机制并提供数据灾难恢复功能。

4 结束语

本系统运行后, 调度部门及各管理部门的人员不仅能监视现场的生产工艺数据, 而且能及时获取这些数据直接了解现场的生产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下达指令, 避免事故停车, 从而现少停车次数, 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 本系统的运行使得兰州石化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更上一层楼, 提高了管理效率, 降低了管理成本, 全面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并且也享受到了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利益。

摘要:该文对兰州石化公司大乙烯生产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 设计出针对该装置的生产调度方案, 实现各功能模块的数据录入、数据汇总, 并最终生成生产调度日报表, 实现该装置生产调度信息与公司总调度的接口, 并且对生产调度日报表生成网页方便查询生产信息。

关键词:生产调度,数据汇总,调度接口

参考文献

[1]宋晔, 张弘.PowerBuilder实用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2]彭立军, 杨孝如, 等.SYBASE数据库系统管理指南[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

乙烯知识探究 篇8

分子式:C2H4,结构式:HCHCHH,电子式:H∶C··H∶∶C··H∶H,结构简式:CH2=CH2,

最简式:CH2,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点拨1.在写结构简式时,单键可以省,双键不能省,故乙烯的结构简式不能写成CH2CH2。

2.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由此可以推测将4个氢原子逐渐用-CH3取代时,这些碳原子也与原来的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3.注意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的区别。

二、乙烯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乙烯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同状态下的空气小。

点拨1.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与CO、N2相同,比空气(29)小。

2.由于乙烯的密度与空气很接近时,故收集乙烯时,不能用排空气法,只能用排水法。

三、乙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1)燃烧:

CH2CH2+3O2点燃2CO2+2H2O

点拨①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原因是乙烯中的含碳量比甲烷高。此现象可以用于鉴别甲烷和乙烯。

②温度高于100℃时,反应前后压强不变。

(2)被强氧化剂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点拨①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甲烷和乙烯。

②乙烯被KMnO4(H+)氧化生成CO2,

故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气态烷烃中混有的乙

要消耗NaOH,另该物质原有两个酚羟基因发生中和反应也要消耗NaOH,所以1 mol双氯麝酚最多能与6 mol NaOH反应,故C项不正确;该物质有两个苯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 mol双氯麝酚最多能消耗6 mol H2,故D项正确。

答案:C

例2某有机物F的合成路线如图2所示:

图2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A,B。

(2)写出下列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①C→D:。

②B+E→F:。

(3)如果把A→B的条件“NaOH溶液”改成“NaOH乙醇溶液”,则可以得到一种常用作切割金属的燃气,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根据框图中的Br2结合反应物可推得A是1,2-二溴乙烷,根据“NaOH溶液/△”可推得B是乙二醇,根据“H2O”可推得C是乙醇,根据“O2/Cu/△”可推得D是乙醛,根据“O2/催化剂/△”可推得E是乙酸,根据浓“H2SO4/△”可推得F是乙酸乙二酯。

答案:(1)CH2BrCH2Br,CH2OHCH2OH

(2)2CH3CH2OH+O2Cu△2CH3CHO+2H2O

CH2OHCH2OH+2CH3COOH浓H2SO4△

CH3COOCH2CH2CH3COO

+2H2O

(3)CH2BrCH2Br+2NaOH乙醇△

CH≡CH↑+2NaBr+2H2O

(收稿日期:2015-01-26)

烯。

2.加成反应

乙烯中碳碳双键的键长比乙烷中碳碳单键的键长短,键能大,但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故只要较少的能量就能使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因此,乙烯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能与卤素(X2)、卤化氢(HX)、H2、H2O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Br2BrCH2CH2Br

(1,2-二溴乙烷)

CH2CH2+HCl

催化剂△CH3CH2Cl

(一氯乙烷)

CH2CH2+H2催化剂△CH3CH3

CH2CH2+H2O催化剂△C2H5OH

(工业制乙醇)

点拨(1)乙烯能使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褪色,故可用于鉴别烷烃与乙烯。但由于烷烃能溶于CCl4,故除去烷烃中混有的乙烯时只能用溴水而不能用溴的CCl4溶液。

(2)乙烯与溴水中的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无色液体,下层为无色油状液体(1,2-二溴乙烷)。

(3)乙烯与HCl加成可得到纯净的一氯乙烷,而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的产物不纯,故不能用取代反应制取一氯乙烷。

(4)乙烷中混有乙烯时,不能用H2来除,因为会引入新的杂质。

3.加聚反应

nCH2CH2催化剂△

CH2—CH2

(聚乙烯)

点拨(1)聚合反应是指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反应。

(2)加聚反应是指由不饱和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通过加成反应的形式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化合物分子的反应。

(3)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小分子化合物叫做单体,如乙烯。高分子化合物中的重复的结构单元叫做链节,如—CH2—CH2—。n叫做聚合度。

(4)聚乙烯是混合物,原因是高分子化合物中的n不同。

(5)聚乙烯中没有碳碳双键,不会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四、乙烯的用途

1.作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催熟果实。

2.可用于制造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

3.一个国家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即乙烯的产量,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点拨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常作为有机推断题的题眼,应特别注意。

五、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原理

C2H5OH浓硫酸170℃CH2CH2↑+H2O

2.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点拨(1)实验开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无水乙醇与浓硫酸的体积比约为1∶3,是为了保证混合后的硫酸的浓度仍较大,具有足够的脱水性,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增加乙烯的产量。混合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入到乙醇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烧瓶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体在受热时暴沸。

(4)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在反应液的液面下,但不能接触烧瓶底部,以准确测定反应液的温度。

(5)加热时温度应迅速升高到170℃,因为在140℃时会生成副产物乙醚。

(6)反应最后,反应液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将乙醇氧化生成C、CO2、SO2、H2O,因此制得的乙烯不纯。由于SO2也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在乙烯的性质实验前,应将气体先通过碱石灰或NaOH溶液除去SO2。

(收稿日期:2015-02-16)

上一篇:街道办事处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办法下一篇:餐饮公司庆典活动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