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专题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走基层专题(推荐11篇)

走基层专题 篇1

织围脖秒互动,人人都参政

(一)材料展示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安排,中央电视台陆续派出80多路、近200名记者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蹲点”采访。他们“走下去”、“沉下来”,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为观众奉献接着基层“地气”的、带着记者情感体温的新闻报道。

只有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才能取信于民;只有用脚步去丈量,才能知晓天高地阔的高度和厚度;只有用镜头去亲历,才能增加报导的可信度;记者们用新闻人特有的敬业精神,感染着社会大众,纵使一个个普通的小人物一件件小事情,都能赋予时代的印痕,打上时代的烙印,打动亿万人民的心。这是一项民心工程,在政府和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互通的桥梁。

资料显示,截至今年11月5日,新浪政务微博已达18694个,其中政府机构微博10023个,公务员微博8671个,几乎覆盖了中国内地所有省区市。微博已经超越网络论坛成为中国第二大舆情源头,仅次于新闻媒体报道。

省级党委书记张春贤开博,做了创新社会管理的示范,而且,官员微博问政已有一些成功的先例。云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伍皓,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章剑华,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奇„„他们的微博大都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受到网民热捧。更多的领导干部织“围脖”,更高级别的领导干部在微博中展现自己的风采,开启微博问政的春天。

“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驾照有木有?快来看,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招人啦!„„有意咨询65962175,不包邮。”这是外交部官方微博“外交小灵通”发布的“淘宝体”招聘信息。

(二)与教材结合点

增强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 度

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监督权、批评权和建议权

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

(三)命题预测

一、材料一: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安排,中央电视台陆续派出80多路、近200名记者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蹲点”采访。他们将“走下去”“沉下来”,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为观众奉献接着基层“地气”的、带着记者情感体温的新闻报道。材料二:只有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才能取信于民;只有用脚步去丈量,才能知

晓天高地阔的高度和厚度;只有用镜头去亲历,才能增加报导的可信度;记者们用新闻人特有的敬业精神,感染着社会大众,纵使一个个普通的小人物一件件小事情,都能赋予时代的印痕,打上时代的烙印,打动亿万人民的心。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走基层专题 篇2

基层在哪里, 狭隘的定义为在农村、在边远的山区, 未免以偏概全。基层是一个相对而言的名词, 他的范围触角有定位无定位, 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什么绝对、唯一是形而上学的东西, 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 普遍与特殊相互依存。老子言:道可道、非恒道;庄子说:此亦一是非, 彼亦一是非。孙子兵法云兵无常形、水无常势。古圣贤告诉我们以变应变, 不可固守成规。以现时代之我观, 基层在于最能反映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领域的原发点、领风骚点。这个点也可能是一个人, 一件事, 一个突发事件;记者就是要抓拍这最原始的东西, 引领时代潮流、民众思维导向。这里所说的引领就是记者的生命、存在价值和使命。在新闻界里有人说相对于中央媒体来说, 省 (自治区) 即为基层, 而相对于省级媒体来说, 市、县则是基层。这种解释有其局限性, 他解说的是一个层字, 基层重在一个基字, 基础的基。基础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第一线, 是社会的前端, 是民意思潮的前端, 是科技文化的前端, 是社会初始走向的洋流涌动。

记者走基层的必要性, 不是表面现象。下基层掌握群众面上的生产生活实际和民生疾苦, 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采访报道这些现象下透露出的信息, 它反映出各个不同层面群众的现状和实情。但更为重要的是在表象的深层后面, 群众的思想活动如何, 所思所盼的亮点在哪里, 他们对国家的上层建筑经济体系, 有何期盼, 这更是我们要深入挖掘的有价值的素材。只有真正了解基层群众的思想动态, 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才能落到实处, 建立良好亲密的党政关系、政群关系, 干群关系, 使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 具有前瞻指导性。这是新闻媒体工作的一个重点, 新闻媒体工作的另一个重点是听风、观风, 服从服务于党和政府工作大局, 服务于科学进步改革发展大局, 弘扬一种良好的社会向上风尚, 引导社会风俗习惯道德。

民可使知之, 不可盲导引, 记者在基层的时代意义重在一个“走”字, 走进去, 住下来, “听民声, 关注民意, 反映民情”。采访报道的重点观点鲜明, 表扬什么、批评什么旗帜鲜明, 敢于对不良的党风、政风、干部权贵说不字。新闻媒体具有特殊的专业优势, 深入基层的新闻记者编辑触角前出, 敏锐的嗅觉, 使信息来源渠道众多, 能够为党和政府的舆情搜集工作带来很多便利。记者在一线采访时, 要从新闻时效报道的角度去收集素材, 更要从舆论情报搜集的角度广泛收集信息, 把素材提炼成题材, 为党和政府的各类决策提供信息参考。

将素材、题材溶合炼化成新闻并得以升华, 是每一个优秀的记者追求的目标。这目标还是体现在走字上, 这个走字是走脑子, 勤于思考。毛泽东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文章素材内容收集提炼、形成的论点论据具有说服力、震撼力。仔细分析毛泽东主席的行文思路、文脉无处不体现一个走字, 一篇报告不知走了多少路, 走访了多少不同阶级人士;又动了多少脑筋、花费多少心思, 才出炉了一篇指导中国革命出路的文献。向毛主席学习, 我们的记者更要动起来, 走起来。想当好记者、名记者, 必须走起来, 走下去、走进去、走出来、走上来。使生命和所从事的事业发光发热。

记者走基层的修为在于, 在作风上真正体现思想工作作风在基层, 深入实地调查研究, 行动在一线, 求真务实, 理论联系实际, 密切联系群众。只有端正了我们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和态度, 才会使我们自觉地把思想和身心放到基层, 到群众中来, 静下来, 沉下去, 接地气, 抓到鲜活的题材。从根本上杜绝凭想当然做文章, 搞花架子, 吃平安饭、太平饭。

北京广播电视报社走基层专题 篇3

那人·那剧·那节目

观众鸿飞:北京市西城区南线里小区(公司职员)

最近在看电视剧《风和日丽》,感觉还挺好看的。杨小翼命够苦的,明明有个将军老爸,却不能与他相认,这种痛苦一般人恐怕难以体会;爱情方面,明明跟刘世军相爱,中间却不断有状况出现,以至于最后刘世军娶了别人,杨小翼也嫁作他人妇……人生就是这样,不如意事常八九,有情人不一定终成眷属。看这部戏心情挺沉重的,片名叫《风和日丽》,可剧中老是风雨飘摇、阴晴不定,也许结局会来个大团圆,来个“风和日丽”的美好结局?

经常看央视三套的节目,有个节目叫《天天把歌唱》,奇怪的是中间老是穿插两个主持人念格言、警句,每次看到他(她)们煞有介事地解读、发感慨,我就觉得好笑,就要换台。我觉得这个环节设计有问题,跟唱歌完全不搭调,还不如穿插一些歌曲创作、演唱背后的小故事来得贴切。期待改进。调查人/记者鄢利平

观众王玉民:北京市西城区南露园小区居民

我最近一直在看《甄缳传》。这部宫廷戏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后宫中生存的艰难,皇上君临天下,后宫三千佳丽,女人和女人之间的斗争就被凸显出来,这些在宫廷中生活一生的女人,为了吸引皇帝的目光,为了更大的权利,同时也是为了让自己在斗争中生存下来,使用各种方法、心机。如果说女人心,海底针,那么在后宫中的女人,善良的早已被彼此的争斗打败,生存下来的是最有心计的人。戏是很好看,但也有一个问题让人担忧,在面对没有鉴别力的青少年主体观众时,电视剧的教育功能最起码的是不能误导观众。脱胎于网络文学的宫斗戏都离不开虐心、害人、反目等招数,《甄嬛传》也不例外。让人担心,习惯了“重口味”的观众再看别的就“没味”了。调查人/记者冷梅

读者观察

教育孩子,一定要采取极端的方法吗

近期,电视剧《满秋》在北京台热播,剧中母亲满秋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走上正路,不惜主动抛弃已有的一切,回到农村重新开始。教育孩子一定要用比较极端的方法吗?且看本报读者观察团的观点。

张裕仙女世纪东方城教师

我是一名教师,看了《满秋》后,我认为满秋的方法是对的。记得曾有一位富豪母亲这样对我说:“我有足够的能力让我儿子生活得更好。”她的儿子腰包鼓鼓、出手阔绰,陶醉于金钱换来的恭维追捧中,但学业却荒废了。还有一位白天上班、晚上摆摊辛苦赚钱的父亲对我说:“女孩富养,我再苦也要让女儿生活得更好。”而他的女儿贪图享乐,在父亲不能满足她的物质欲望时,和社会上能“富养”她的不良之徒混在一起,出走,辍学……

像这样血淋淋的例子还有很多。我认为,在现今社会,孩子们大多都是衣食无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也不曾体会到做父母的艰辛;而身为父母者,对孩子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所以我认为电视剧《满秋》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它也是生活中有些家长和学生的真实写照,希望家长能从中受到一些启发,把孩子的品德教育抓起来,让他们日后能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

肖淑芬女清芷圜小区退休职工

看电视剧《满秋》后,对满秋的教育方法我不认同。去年我高兴地荣升为奶奶,作为隔辈人,对于孩子疼还疼不过来呢,怎么可能舍得让孩子受那种罪呢!再者说,身为大人,如此做法真是幼稚,为什么不开个家庭会议大家共同来商量对策?这样大人和孩子都可以接受。而满秋这样的做法也太粗暴了,似乎根本没有在意孩子的感受,不知道孩子是否乐意接受这样的安排。如此看来,满秋的做法,实在是不冷静的非理智之举。

刘佳女文汇中学学生

看完电视剧《满秋》后,我不认同满秋的教育方法,很不现实。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都很优越,并不像旧社会,连吃穿都没着落,这就潜移默化地造就了我们对生活的这种态度。满秋为挽救成为纨绔子弟的儿子,脱离富贵回到农村艰苦度日,我觉得这不太可能。对于长期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孩子们来说,不可能受得了这种辛苦,更别提发奋努力刻苦学习了,母亲常说的“父母的不是你的,你要自己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这句话确实是对的,但是像满秋这种极端的教育方法,我想大多数家庭是不会用的。

徐丽丽女北京尚博信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职员

我觉得满秋这个人物善良仁爱,她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可取之处。现在的孩子大多生在福中不知福,任性、骄纵,从来没想过这是父母辛苦、努力工作赚来的钱,更别说节省了。作为父母,我觉得西方好多对孩子有利的教育方法是可以借鉴的,比如让孩子在家中做家务,每做一样可以相应地给些报酬,让孩子们从小就能知道只有自己努力才能丰衣足食,更可以让孩子们合理分配自己的劳动果实,我想他们更愿意这样做。面对未来世界,我想孩子们的压力会更大,让他们从小学会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多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和电视剧,对他们有好处。

调查人:王华

【本报观点】

满秋为让自己的儿子走上正路,不惜采取“从头再来”这样比较极端的方式,虽然这种方法值得商榷,但她不惜一切努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种精神是真实的,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对于每一个望子成龙的父母来说,只有科学的、能够让孩子得到健康成长的方法才真正是好的方法,

边访边论

被访人:白泰华

朝阳区芍药居居民

采访人:本报记者陈文

看相亲节目了解现代人心态

记者提问:我听一些中老年人说他们喜欢看相亲交友节目,像《选择》、《非诚勿扰》等,有认识的人还上过节目。您平时关注这类节目吗?

白泰华:我也看,《选择》是半年前有一天看电视调台时偶然看到的,从此以后期期看。《非诚勿扰》只看过一两期。我觉得电视需要相亲节目,尤其是为中老年人牵线搭桥的相亲节目。

记者评论:过去找对象属于私人事情,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和心态的开放,很多人愿意上电视公开征婚交友,思想相对传统保守的老年群体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能接受这一相亲方式。而就像白先生说的,《非诚勿扰》的一个男嘉宾对24名女嘉宾的形式和喧闹的气氛更适合年轻人,《选择》则适合中老年人,因为相亲是比较严肃的事。

白泰华:我有幸福的家庭,我和老伴儿看《选择》是为了了解现代人心理,特别是中老年人在婚恋上是怎么想的,分析社会现象。

记者评论:电视是一个了解社会的窗口。相亲节目里的嘉宾来自各行各业,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使他们拥有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和心态、处世之道。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见社会百态。满足了人们探究世界的欲望和心理。

白泰华:我被吸引首先是因为主持人王芳和王为念,我很喜欢他们的主持风格,语言幽默、不轻佻,反应机敏、观察细致,心理分析比较符合大众心理。

记者评论:一个节目的成败,主持人起着很大作用。作为婚恋交友节目,主持人应该具有丰富的阅历和社会经验,有婚姻经历,王芳、王为念搭配主持挺适合。而如果让一个之前一直主持娱乐节目或者单身、没有结过婚的人主持相亲节目,就会感觉有点不靠谱。

白泰华:我看《选择》还有一点就是学专家、主持人怎么分析人。有一期节目,主持人提醒一个女嘉宾:你的眼睛里带着一种挑剔的目光,这样来相亲可不行。缓和一下气氛后,主持人告诉该女嘉宾应该注意什么。而场上的心理专家也会针对每位嘉宾给出建议,我觉的都挺有道理,也长了知识。

走基层—我在基层当干部 篇4

在中国城乡基层单位,成千上万的干部,办公室就是田间地头,汗水和老百姓一起流,幸福感来自农民致富,成就感来百姓点头。用全部的辛劳和智慧,改变基层面貌,推动社会进步。今天新闻联播介绍一位被称作是“招工局长”的陈家顺,他是云南曲靖市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专门负责县里的劳务输出。本台记者春节前后跟随他走村入户,记录了他从招工宣传动员到送农民进工厂的全过程。

第一次见到陈家顺,是在春节前,他正要下乡宣传、动员组织农民们进城打工。他说,沾益县是一个农业大县,43万人口中农村人口有30多万,劳务输出成为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而组织农民工进城打工,往往吃力不讨好。

陈家顺告诉我们,过去,劳务信息都由中介公司提供,有些并不准确,不仅农民工工作不稳定,出现劳务纠纷后,农民工也总是处于弱势。为了改变这种局面,2007年,沾益县就在用工需求比较大的浙江省义乌市,成立了劳务工作站,直接与用工企业接洽,提前核实用工信息的准确,一旦出现问题,出面帮助农民工解决。

作为劳务工作站站长,每年的春节前后,向乡亲们介绍义乌的工作岗位,就是陈家顺新一年工作的开始。

在陈家顺的动员组织下,去义乌打工的第一批85人已经在正月初八到达了义乌。春节过后,陈家顺又一次下乡,要收上第二批269人的身份证,给他们买到义乌的火车票。

17岁的陈洪瑞,初中二年级就退学了,因为这一次他要随父亲到义乌打工,又是头一次,陈家顺专门过来多嘱咐他几句。

这一次,陈家顺还带来了一个已在义乌当了小老板的小老乡顾四品,现在一年能赚一二十万。他说,顾四品的打工经历可以让更多乡亲外出打工有信心。

这一批去义乌的260多名打工者,由陈家顺带队,正月十六出发,出发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安顿好家里的事情。

37岁的陈文德,看到外出的乡亲们都赚了钱,他们夫妻二人这次也要带上6岁的女儿跟着陈局长到义乌去打工。

带着这一批农民工出远门,陈家顺途中会碰到什么困难、到了义乌他带出来的农民工能否顺利务工呢?请继续关注“招工局长”陈家顺和农民工的故事。

20120223【走基层· 我在基层当干部】269人赴浙打工 “招工局长”一路护送

继续来关注云南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家顺的故事。2007年,沾益县在浙江义乌设立了劳务工作站,陈家顺担任站长常驻义乌。这四年多来,他云南的家反而成了他休假、开会才能回来的地方。每年春节假期他忙着动员乡亲们外出打工,今年元宵节一过,他又要带着269位愿意外出打工的乡亲们出发了。

大年初八,同在义乌工作站的妻子带领第一批农民工去了义乌。元宵节一过,陈家顺也

要护送第二批农民工前往。家里又一次只剩下女儿一个人,女儿读高中三年级,今年就要高考,而陈家顺又要走了。

这一次,陈家顺要带269名农民工前往义乌,这些人中,有的有几年打工经历,有的是第一次外出打工。

龙志林已经在义乌打工4年了,在一家工厂做到了经理助理的职位,这次,他要带着妻子,孩子,母亲和哥哥嫂子一起回义乌,他们走了以后,家里只剩下父亲和侄女两个人。

出发前一天,第一次到义乌打工的陈洪瑞特意去理发馆把自己黄色的头发染回黑色。

出发前,工作人员给每位打工者发放了普法手册。因为很多农民都是首次坐火车、出远门,所以带队的陈家顺也不断地讲着火车上、旅行中的注意事项。

2月7号夜里11点多,列车开动,驶向义乌,行程36小时,将于2月9号中午到达。

夜深了,睡不着觉的陈家顺很清楚,从老乡们走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身上的责任就重了起来。其实,对这些乡亲们来说,旅程才刚刚开始。

编后

陈家顺给每个老乡都留了电话,好让他们随时向他求助。那么,谁会打来第一个电话呢?电话那边,会有什么事呢?请继续关注陈家顺和农民工的故事。

20120224【走基层·我在基层当干部】“招工局长”率队 269人工作逐一落实

元宵节刚过,云南沾益县第二批前往浙江义乌的269位农民工,跟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家顺踏上了旅程。在火车上,陈家顺开始核对每个人的情况、确定合适他们的企业。36个小时的旅途中,陈家顺一直都没闲着。

到达义乌前,陈家顺要对每一位老乡的工作做最终确定,根据他们的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个人需求等方面综合考虑,分别推荐、安排到不同的企业。

火车上,陈家顺的手机也是响个不停。

17岁的陈洪瑞第一年外出打工,陈家顺对他也格外关照。

已经在义乌打工4年的龙志林,这次为了照顾3个月大的孩子,带着妻子、孩子、母亲和哥哥嫂子一起回义乌。已经当上经理助理的他,这次回家还招收了20几个老乡到自己的工厂打工。

2月9号中午,列车到达了义乌。带着妻子女儿头一次出来打工的陈文德被安排到了电镀厂。

可是,等到200多位老乡都被不同的厂家接走了,包括陈文德一家在内的29个人却迟

迟没有等来电镀厂接站的车。这时,陈家顺的电话又响了。电话那边传来消息,由于电镀厂车间还没建好,负责人把29个人介绍给了一家运动器材厂。

在陈家顺的催促下,几个小时之后,电镀厂的负责人终于来了。

虽然电镀厂变成了运动器材厂,但总算是有了一份工打。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陈文德和他的乡亲们开始了新的生活。

编后

陈家顺曾被人们称为“卧底局长”。那么他到底在哪里“卧底”?想要打探什么样的信息?这些信息对农民工又意味着什么呢?请继续关注陈家顺和农民工的故事。

20120225【走基层·我在基层当干部】“招工局长”为农民工卧底探虚实

农民工打工的企业劳动强度怎样?待遇如何?招工单位的承诺能否兑现?负责劳务输出的沾益县人社局副局长陈家顺,曾经多次隐藏真实身份,以打工者的名义深入到用工企业一探虚实,被称为“卧底局长”。

作为繁荣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浙江省义乌市有着巨大的用工需求。人力资源市场大门前,供需双方汇聚于此,相互考量。

云南沾益县驻义乌劳务工作站,就在人力资源市场旁边的楼上,这是2007年县里为搭建就工渠道而设立的,开始派干部异地驻站。

在陌生的环境里,让出来打工的农民稳定下挣到钱,陈家顺没少费心思。他多次隐藏真实身份,以打工者的名义潜入用工企业,跟工人们一起吃住、一起干活,帮农民工了解真实情况。

2008年的9月份,为了给十几位50多岁的农民工找到工作,陈家顺应聘到义乌郊区一家养殖场当起了饲养员。

陈家顺说,这十几位大龄农民工,一无技术,二无体力,在制造业工厂很难胜任,而养殖场应该最适合他们。但这里的劳动强度到底如何,讲好的待遇能否兑现?他觉得只有亲身考察才能给老乡们负责任的回答。

在养殖场干了40天后,陈家顺放心地把这十几名大龄农民工介绍到了这里。从那以后,陈家顺又介绍了很多沾益县老乡到这里打工。现在,陈家顺在不少企业中设立了信息员,通过他们及时通报真实信息,他向农民工介绍企业也就更有底了。

后来,县里发现许多女性农民工的问题需要有一位女同志来处理,组织上把原来当教师的陈家顺妻子选调到了工作站。于是,沾益的家里,只留下了女儿一个人。

妻子来到义乌工作以后,对丈夫的工作才更加理解。

从当了站长到现在,陈家顺为农民工调解各类纠纷近千起,挽回农民工损失56万元,化解集体辞职事件20多起。陈家顺说,做这些事情,不为别的,而是职责所在。

编后话

陈家顺把云南沾益县的乡亲们带到义乌,可不只是把他们往企业一塞就撒手不管了。小到宿舍灯泡坏了,大到孩子在哪上学,他都操心。这份心,他操得过来吗?乡亲们能信任他吗?请继续关注陈家顺和农民工的故事。

20120226【走基层·我在基层当干部】陈家顺:做农民工的局长

沾益县人社局副局长陈家顺,也是沾益县驻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现在,他把老乡们从沾益带到了义乌,又把他们安排进了不同的工厂,那么,老乡们能适应新的打工生活吗?陈家顺又为他们忙了些什么呢?

带着妻子孩子,第一次出来打工的陈文德,这一天搬进了企业为他们准备的新宿舍。

6岁女儿陈素的上学问题,是陈文德夫妇出来之前最为担心的。在陈家顺的督促下,企业帮陈文德等三家职工的孩子联系好了学校。经过面试和考试,一个读一年级,另外两个进学前班。

陈家顺告诉我们,如今,一家人从老家过来打工的有很多,因此小孩子的上学问题,就成了他们的大事情。2010年9月,为了找到可以信赖的学校,陈家顺来到义乌市最大的一家农民工子弟学校应聘当老师。因为曾做过教师和中学校长,陈家顺很顺利地被录用了。

后来,陈家顺安排了很多农民工子女,进入这所学校就读。

2月13日一大早,陈文德把女儿送进了公立小学的学前班。夫妇俩也也开始了第一天上岗,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开始适应新的身份。

第二天,陈家顺突然得到消息,有5个刚来义乌的工人要求更换工作单位。

劳务工作站迅速联系了另外一家工厂,厂家很快就派车前来接收五位工人。

2007年以来,陈家顺从沾益亲自带出的打工者有接近八千人,间接带动的有一万两千多人,每次带出来的工人,他都会全程跟踪、负责到底,而且事无巨细、不厌其烦。

本台短评:贴心办实事 朴素政绩观

走基层访万家 篇5

2016年以来,钻井一公司按照上级工会的统一安排,紧密结合公司实际,持续开展“走基层、访万家”活动,公司采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领导齐抓共管分片负责,工会统一协调的活动方式,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工会干部,走基层,进班组,进家庭,“零”距离好员工及家属接触、沟通,凝心聚力,传递温暖,把走访活动的过程变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传递温暖、凝聚人心的过程,为公司和谐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两年来,公司各级党政工会组织和干部共走访基层单位和班组

个,走访职工家庭

个,覆盖率100%;对

名职工进行了座谈走访,走访职工家庭1960户。走访中共发现和解决问题117个,帮扶困难职工

人次,投入帮扶资金

万元。

一、健全组织,强化领导

为了强化对活动的组织领导,一是成立了由公司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走访活动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明确由工会主席牵头,工会办公室负责抓好落实。二是制定活动方案,对活动开展的内容、时间节点、活动措施和要求进行了明确。三是建立分级负责走访制度,落实各级党政和工会干部的责任。公司班子成员按照分工负责联系走访三级单位和外部项目部,机关科室负责挂钩单位和业务对口单位,三级单位负责人、工会干部负责本单位的走访工作。四是,建立信息沟通汇报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活动中的问题。

二、精心策划,完善机制

在“走基层、访万家”活动中,公司把走基层同服务重点工作,解决基层存的具体困难和员工的思想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访万家同倾听民意,做到精准服务、精准帮扶,稳定员工队伍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活动运行机制。

1、“三优先四到位”走访管理机制。即优先走访困难员工、优先走访一线钻井队、优先走访骨干员工;坚持做到走访工作进家入户到位,形势任务教育到位,员工及家庭困难核问题了解到位,关心关爱到位。

2、“送温暖和困难帮扶机制。走访过程中,公司各级工会坚持把“暖春帮困、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作为活动的主旋律,把对职工和家庭的关爱做到360度全方位,24小时全天候,让职工充分体会到公司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

3、建立“三位一体”帮扶机制,解除外闯市场职工后顾之忧。建立了以各级工会组织为依托,以外闯市场职工家庭为服务主体,通过联系走访活动,为外闯市场职工家庭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外闯市场职工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公司实现持续和谐科学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三、围绕重点,狠抓落实

1、抓住重点,切实为基层和员工排忧解难。为了使走访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公司抓住外部市场面广、队伍多、环境艰苦这个重点,制定了从公司领导到机关科室和各部门负责人联系走访外部市场和员工的制度,以分片负责,挂钩承包的形式做好责任范围内的走访工作。公司规定,每名领导每月至少到分管和挂钩的单位联系一次,每年必须和分管和挂钩单位的员工开一次座谈会,谈一次心,了解和解决思想、生活和工作上的问题。每个科室及负责人每周负责和挂钩单位联系一次,每年必须到挂钩单位至少工作15天,和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掌握生产、安全以及职工思想状况,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为了稳定外场市场职工家庭,工会牵头,组织基层工会、女工干部、青年志愿者等,建立帮扶机制,定期走访慰问外闯市场职工家庭,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如2016年11月,工会主席马祖明在走访活动中,发现西北市场冬季寒冷,风沙大,职工工作十分辛苦,急需解决防风御寒问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决定为每个职工购买一个防风保温头套,并很快将1200多个头套组织到位。

2、突出难点,切实做好困难家庭的扶危济困工作。钻井一公司是一个老单位,职工遗属多、老弱病残多、困难家庭多。针对这一实际,公司把它作为走访工作的难点,采取切实措施进行困难帮扶。一是及时了解职工遗属的困难状况,按时发放生活补贴。两年来,对分布在油田和省内外140户遗属进行了走访慰问,在经营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协调发放救助金00万元。二是做好大病职工和因病致困家庭的救助工作。每年中秋节和春节,公司分两次对因病致困的困难职工和家庭进行困难救助。两年来,共发放救助资金

万元。三是切实做好金秋助学工作。每年8-9月份,通过走访,及时发现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升学存在的问题,对困难职工子女,无论上从幼儿园还是考上大学都进行帮助。两年来共帮助

名职工子女上学入托,发放助学金

万元。

3、建立家情档案和走访工作记录,确保走访活动常态化。走访活动办公室先后建立和完善了《职工家情档案》、《走访工作记录》、《基层挂钩走访工作日志》等档案资料,通过走进基层班组,把基层一线和员工群众诉求、愿望作为“晴雨表”,推动解决基层和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通过走访员工家庭、召开员工座谈会等形式,他们了解掌握员工家庭基本情况,倾听、摸清员工所思所盼所想,了解员工家庭及老人的生活身体情况及诉求,为员工家庭讲解当前形势与任务,鼓励员工既要孝敬老人,又要照顾好家庭,同时还要珍惜现有岗位,立足本职干好工作,把温暖和祝福送到员工家中,营造和谐氛围。

四、上下同欲,和谐发展

1、拉近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和谐建设。当前公司处于寒冬期,如何让职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同心协力战寒冬,走出困境,是“走访”活动的主要目的。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党政工团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走基层,做在“家访”中,与职工拉家常,了解家庭情况,倾听职工呼声,真正了解职工困难所在,使职工真正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在“走基层”中,深入到每个班组、跟班劳动、同吃同住,与职工一起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职工献计献策,干群关系十分融洽。

2、稳定了队伍,促进生产发展。因工作量不饱满,职工收入降低,部分职工思想不稳定。在走访活动中,全体干部深入职工广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想方设法帮助职工解决生活,思想和工作上的困难和问题,逐步稳定了员工队伍。

新春走基层 篇6

团场职工开着小车去拜年

【导语】

“从家里到外婆家只要15分钟,要是以前自己骑车,至少要半个小时,还要受冻。”大年初二那天,223团职工张寿珍一家老小开着新买的雪佛兰轿车走亲访友,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正文】

和张寿珍一样,春节期间,记者通过走访发现,223团大部分连队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富裕起来的团场职工已不再满足以往的摩托、电脑等城里人拥有的大件产品,把目光瞄向了购买了小轿车,尤其是在大路两边,职工的家门口,停放着的各色小轿车,开着小车去拜年成了团场职工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已经不是团场职工口中的新鲜事了。

【正文】

在223团,几乎每家每户的车库内都停放着车子。【同期声】团场职工

续瑞

白天这会还看不太出来,尤其是到傍晚下班时间,进小区特别拥挤,要排一会队,而且进来以后,有时候还找不到车位,现在小区的车是越来越多了。

【同期声】团场职工:许波强

白天还看不出来,主要是晚上上下班的时候,上下班的时候,进去找不到车位,每个楼房前面都有很多车,还是比较拥挤。【同期声】团场职工 陆建华

最开始出门就是骑着自行车去拜年,后来就有了电瓶车和摩托车,现在都改成小轿车了,不仅觉得过瘾,也还安全方便,更可以遮风雨挡风寒,经常都是开着小轿车去给和朋友去拜年,觉得比原来的日子过得越过越红火吧,越来越开心,越来越幸福了。现在大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一年也比一年好了,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新年愉快,万事如意,【正文】

采访中,xx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以前每次开车去姑姑家,都会引来很多连里职工的围观,当时大家认为有一辆车是一件很稀奇的事,因为连里小轿车少,谁家要是有车开来,主人都会感到脸上有光。今年不同的是,我的车子一进姑姑住的村子,刚入村口,就迎面而来四五辆小轿车,导致连里遭遇车队现象。现在小轿车普及了,日子也是越过越好。(这一段其中一部分可以让团场职工通过同期声 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期声】

记者:师傅,请问您这是从哪来啊? 燕东磊: 我这是从阿克苏赶过来。记者:您今天是走亲戚吗?

燕东磊:对,我来看看我舅和我舅姆。好长时间没有回来了啊,就是来看看我舅、舅姆,这个以前呀,我开着车过来那阵子好多小孩儿那阵子来看,比较希奇,好像没见过小车,比较希奇来围观,最近我来了之后,你看这个咱们这变化也挺大,都住小楼了,来看看我我舅、舅姆,你看家家户户门口都停着小车,也没人来看了,现在日子都过得挺不错的,都过得挺好。【正文】

据长期在从事运营的xx驾驶员反映。【同期声】客运站驾驶员员

玉素甫:

去年过春节,团里职工出去拜年,到两点钟都还有人呢,现在都一点多了,(基本)都没人了,现在团里不少职工都买了小车,外出拜年都开着自家小车出去拜年。

【同期声】223团车管所负责人 张晓华:

现在职工群众条件也好了,比以前确实好很多,连队的道路也拓宽了,都基本上铺上了柏油路,交通比前方便多了,到周边县城、城市交通方便多了,有些连队还装上了路灯,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白天还是黑夜,开车对驾驶员都是很方便,职工群众买车的积极性更高了。对居民买车提供了便捷服务。

二二三团电视台 赵敏

陈志辉

周媛

走基层,我们一直在路上 篇7

8月的太阳毒热无比,在将近34摄氏度的温度中,我们的采访车辆在山间碎石小道上颠簸近两个小时后,终于赶到梓江村。

眼前的一幕让我们震惊:修建河堤的条石乱七竖八地堆放在岸边上,填充的鹅卵石间杂其间,若不是石头缝隙上的水泥,我们根本看不成这里原来是一段堤坝。堤坝内,原来的土地已经被侵渍成大片的水塘,低洼的滩地上野草丛生,干涸的地方上则是龟裂的土地。而再远一些的地方地势稍微高一些,那里就是现在村民们被洪水侵蚀的庄稼地。我们看到,原本有着缓坡的土地边缘,已经被洪水冲刷出整齐的边界,部分土地下边,也已经成为悬空的状态,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眼前的景象让我们痛心不已,抓紧时间开机,拍摄,采访……

河滩边上是大片的空旷地带,空气里可以闻到泥土的味道,太阳直射下来也没有遮荫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听着当地群众给我讲诉这几年来的损失。一个个期盼的眼神,一句句几近哭诉的腔调,村民们用着自己最朴实的话,向我们描述着洪水的可怕,庄稼的被毁,生活的艰难……

采访结束,才发现已满身是汗。一抬头,不知什么时候,两把伞支在我和搭档的头上,旁边一位老奶奶正向我们摇着她手里的蒲扇……这一刻,内心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铿锵走基层 篇8

过去五年中,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各方面,以扎实的脚步走进基层。山村一隅的小学校园里,有他们为孩子带去的文具、新知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气候恶劣、人迹罕至的雪山高原,有他们给哨卡上的边防战士送去的热切问候与帮助;风吹草低的广袤旷野,有他们为牧民提供的卫生保健、为畜牧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他们走到很多地方,不论环境艰苦,不讲收益回报。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他们只是帮助铺平一条路、捐建一所学校、种下一片树木、奉献一场演出,其实,他们是在构建希望,传递66年来一代代青联人奋斗、进步、团结的永恒精神。

是一片情怀、一份责任、一种力量。

他们奔赴田野乡村,带着智慧的“科技之光”。他们送医、送药、送医械服务,帮助困难青少年、青年农民工、大病重病患者就医,改善贫困地区卫生医疗条件;他们在田间地头一脚水一脚泥,顶着烈日仔细查看作物长势,把农民朋友需要的科技知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出来,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他们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他们深入生产一线,将“青联志愿者艺术团”的欢乐送到机器隆隆的建筑工地、送进机械枯燥的流水线上;用工厂简易的乒乓球台,跟世界冠军一决高下;以天地为舞台高歌一曲。他们也到天辽地阔的北大荒,到科技创新的天津滨海,协助“青年科技人才与成果对接”,让科研与生产联系得更为紧密。

他们来到孩子中间,用真挚的爱“春暖童心”,和留守的孩子“一起过年”。山路崎岖,挡不住青联委员们前行的脚步,他们带来漂亮的书包和书本纸笔,也背来新衣服、体育用品。在孩子中间,他们弯腰让小朋友给系上鲜艳的红领巾,他们给孩子讲外面的世界,也搂着孩子在怀里倾听“悄悄话”。时间转瞬即逝,时光记忆永恒,他们用爱,点燃一盏盏希望的灯。

他们融入青年群体,共话“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他们与青年学生、青年职工、青年农民代表面对面,分享自己的青春奋斗故事,共同探讨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和重要意义。同样处在青年时代,有相同的欢乐忧伤,遇到相似的困境挫折,他们之间的交流显得有格外的意义。

他们走向两岸三地,“同心同根万里行”。在“海峡青年论坛”上,两岸青年热情相聚,作为两岸的希望和未来,他们在面对面沟通、心与心交流,不断增进理解、加深信任,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担当开拓两岸关系前景。在“内地杰出青年赴港澳交流项目”中,他们交换经验、彼此切磋、共同勉励,奏响爱国、激情、青春的乐章。

……

走基层日记 篇9

明蜀王陵博物馆:刘祝平

2014年4月27日星期四天气晴朗

早上带来博物馆职工林纪全、张朝国、李泽良三人走访了明蜀新村一家贫困户,户主叫史元发,今年62岁,妻子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一个儿子已成家在外打工,小孙女已上小学,老伴在家带孙女,老史在附近打点临工补贴家用,家徒四壁,经济条件十分差。看到过得如此艰辛的家庭,大家心里很是难过,当即个人拿出慰问金鼓励户主克服困难,积极生活。

明蜀新村片区居民主要为2000年左右拆迁安置,由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多数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很多像史元发这样还能进行体力劳动的老年人因外年龄的原因,难以找到用工单位。为了妥善解决这些困难,近年来,明蜀王陵博物馆长期聘用这些老年人做一些除草、绿化、清洁等较轻体力活,这样既搞好了明蜀王陵绿化维护和保洁的工作,又解决了这些老人工作的问题,对他们的家庭经济上也得到了补偿,可谓一举两得。

比较欣慰的是,在明蜀新村走访的大多数农户生活再困难,都还是很重视孩子的教育,据了解明蜀新村每年都有几个孩子考上大学或是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国家出台的助学贷款政策很受村民欢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深造的后顾之忧,村民整体素质相对比较高。

相信随着国家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生产、生活更加有保障,更能分享到国家富强、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2014年5月28日星期五天气小雨

今天是来到朱熹宗祠,本来想看看文物点的保护情况,却看到文保员史胡明清跟几个村民一起“唠嗑”,见我来了,大家急着让座,也没有把我当外人,就攀谈了起来,从言语中我对村民生产、生活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胡明清老家在广元安县,村常年在外打工的劳动力大概有730多人,对于这个只有1100多人的村子来说,主要劳动力都外出,留守的基本是妇女、老人和儿童,劳动力严重不足。因此对于户均2-3亩田地的家庭来说,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耕种,粮食收成只能基本满足家庭用粮,没有富余的粮食出售;由于养殖习惯和方法限制,养殖收入也不是很理想;

原本为村里支柱产业的小香桔林,因为近几年得不到有效控制和根治的“大食蝇”虫害,小香桔林几乎不能带来经济收入,这给村寨和新农村建设带来重创,村干、村民也是一筹莫展;再加上今年松油市场价格的低迷,给一直都靠松油买卖增加现金收入的平甫村民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这些横亘在推动平甫村发展面前的一个个难题,亟待解决,对于平甫村的村干、村民也是一个艰难的挑战。在过去五年,一直都是省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平甫村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扶持,通过努力平甫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平甫村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村民,更应该主动迎难而上,不等不靠,群策群力,共同探索发展的新路子,致富的好办法。

党员走基层心得 篇10

下基层要捧着真心去。到基层去不是“看盆景”,不是“入镜头”,而是要去结“穷亲戚”,与群众打成一片,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听取群众意见,解决实际问题。走进“双联”村,我们带去了救助物资和扶贫款项,还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坐在长板凳上和他们拉家常,围在火堆旁听取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最想得到什么样的帮助。在这一过程中,村民不再将我们视为领导,而是推心置腹、畅所欲言,我们也在和群众的交流中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下基层要服务群众去。进基层不是搞“亲民秀”,不能搞形式主义,要真真切切、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办几件实事。下基层的目的,就是要重点推进与群众联系紧密的工作。我们下基层,就是要了解人民调委会换届推选情况,看看组织建得全不全,人员配得强不强,能否真正开展工作,为群众化解纠纷,同时指出调解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我们下基层,就是要向彭传忠学习,改掉衙门作风,实打实地解决群众心头的忧虑,硬碰硬地化解一些信访问题,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好务。我们下基层,就是要将法治文化带到基层,将法律服务送到家门口,将引资项目落到实处。

领导干部下基层,去不能白去,去了要解决问题;走不能白走,走了要了解实情;下不能白下,下了要做些实事。

美丽中国行·记者走基层 篇11

采访嘉宾

章丽华 丽芝兰美容美体

印象记:诚恳、干练、热心,短短30分钟的采访中,章丽华展现出的气场不止这三种。员工说,章妈就是她们名副其实的“家长”;顾客则说,章姐是最为她们着想的朋友。

第一站 德阳

做好服务,是美容院发展壮大的根本

丽芝兰公司成立于2012年10月20日,不到三年的时间,在总监章丽华女士的领导下,由一家店发展到五家店,是德阳市内首屈一指的专业美容美体连锁。丽芝兰立志为美容而努力,让所有的女人演绎完美人生。

服务质量是吸引顾客上门的不二法则

章丽华很赞同这个观点,美容院的顾客是为放松身心,让自己变美而来,爱美的人要更加注重细节一些。所以,对一个美容院的评价,有80分以上是来源于美容师的服务态度。“不管技术有多好,如果待客方法不好,顾客绝对不会给予美容院良好的评价。”所以,她认为服务是决定顾客增减的一个关键。当问及对美容院服务质量的提升心得,她着重强调说:“美容服务质量的提升需要美容院里每个人的配合。”记者在丽芝兰也深刻的感受到了章丽华所说的整体性,从前台到美容师,这里的每个人都洋溢着热情、真诚的笑容。让顾客从进入美容院的那一刻起,就内心充满愉悦,这样的美容院怎么能不受到顾客的欢迎呢?

对服务有底气,不需要频繁打折

“美容院如果只靠打折、赠送的方式来维持客流,这是肯定行不通的。”章丽华说。她认为想要留住顾客,最重要的还是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理念和实打实的专业度,这样才能打动说服顾客。对于美容院频繁推出新产品、新项目的现象,她也有自己的见解,她认为:“新项目能推动美容院发展,但在引进新产品新项目的时候,不要盲目地引进,而要对产品的效果进行细致的考察。也不要一股脑的推给所有顾客,要针对各个顾客的情况,分别为她们选择最适合的产品,量身打造最佳美容方案。”

顾客就是朋友,肯定想给她们最好的

从几年前开始,美容市场的上百种促销方法,顾客几乎都不太敢相信了。面对美容院的促销,一些顾客的第一反应就是“肯定想套住我多花钱”而极力反对。美容院要想真正赢得顾客,最终还是要依靠效果和服务质量。体验促销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做体验促销活动可以不时提升品牌效果,使产品功能的体验感受更全面、更真实。章丽华认为,不要把顾客当作上帝,要当朋友,对待顾客要像对待朋友一样。“你肯定不会坑害你的朋友,你肯定会把好的东西告诉你的朋友。”美容院的产品、服务和效果是吸引顾客的关键所在。如果产品不适合顾客、服务不到位,客户就不会选择你。做美容的人都知道,真正爱美的人不吝啬花钱,价钱只是当作参考,最主要的还是要物有所值。

采访嘉宾

李敏 自然养生美容会所

印象记:宁静的会客厅,窗外是初春新长出的绿叶勾勒的风景,就着一杯桂圆养生热茶,听李敏讲述她所坚持的养生理念,记者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词“医者仁心”。虽然她不是医生,但她给人的感觉却是这样。

第二站 南充

成功的美容院,需要用时间去磨砺

成立于1998年的自然养生美容会所,现今在南充已有两家大型养生美容会所。李敏自进入美容行业以来,一直秉承“健康美丽、自然给予”的理念,立志打造自然养生美容知名连锁品牌。弘扬祖国优秀的中医养生文化,博采世界先进的美容抗衰技术,帮助更多的人获得健康、美丽、幸福。

独特的美容师养成体系

李敏认为,美容的障碍不仅来自外在,也是脏腑机能的下降,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情绪郁结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她抵挡住了那些快速却有副作用的产品,主打养生调理美容,把内外兼修的健康美丽之道传播给每一位崇尚自然的顾客。所以,她这里的每位新进美容师均需接受长期、系统的训练,其中包含养生知识、手法技巧等,之后也会定期会有各种意念、呼吸、心灵、肢体方面的训练课程。除了内部的课程外,亦不定期参加相关养生方面的培训。李敏介绍,除了会给员工规划各种课程,增进同业学习的机会,还会不定期的将中医养生知识传达给顾客,让顾客获得完整的健康养生资讯。这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做的事,收益远不比开一场热热闹闹的促销会,但李敏愿意用去认这个时间成本。

把最好的中医养生文化传递给顾客

李敏把大部门心思都花在了钻研深层养生上,她舍弃了很多表层的美容项目,一心要给顾客更深层、专业的养生体验。为此,她会不计成本,请著名医师来店里教导美容师。名师出高徒,提升了美容师的内涵,才能更好的为顾客带来专业养生的疗程。“我们用的产品相对来说更深入,利用药材厂研发的药油取代一般的芳香精油来做按摩,透皮吸收效果很好,疗效也更好,真的能解决一些慢性病,有位阿姨之前老寒腿、关节炎很严重,来我们家店长期养生后,她的痛苦减轻了很多很多。”在李敏的店里有很多面锦旗,都是受益的顾客送来的,这是顾客对她的认可,而顾客的认可是她经营美容院所获得的最大财富。

“做行业第一”的那份宝贵的执着

问及李敏店里的顾客已经络绎不绝,为什么对开分店还是谨慎?她回答,因为对养生调理项目的执着和严格要求,她的店很难被快速复制。但她反复跟记者强调:“我们家就是慢,但有些事情真的急不来,比如健康。”速成的疗程她不赞同,于是多年来她只针对经络和调理来钻研。从1998年开店到如今,李敏以大爱、诚信的精神来要求自己和每个员工,要做就做最好,要做就力争行业第一。她曾经写给顾客一段话:“如果您愿意静下心来跟自己相处,跟自然相处,回归源头,找到源头的能量,那让我们在一起,在自然美业身、心、灵的共修家园中,把爱找回来,把爱传出去!”

nlc202309051312

采访嘉宾

陈益珍 李思颖 百年丽人美容SPA休闲会所

印象记:为了赴约,记者早晨7点就已经奔波在路上。来到射洪,首先被这里的宁静祥和的氛围所打动。当记者在出租车上随口问起百年丽人,司机兴奋的说,我知道的!她家之前是开在医院里的!开在医院里的美容院?这更加加重了我们的好奇心。

第三站 射洪

源于1995年的医疗美容世家

1995年,百年丽人的前身射洪人民医院医学美容中心,在主治医师陈益珍的带领下本着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用专业缔造美丽,用服务感动上帝的经营理念,经历了20年的辛勤努力,迎来了如今的硕果累累。

主攻问题皮肤调理,享誉海外

从医多年的陈益珍做美容的第一目标就是为长痘、有斑、红血丝等问题皮肤的人从根源上治好,内外结合的进行调理,达到治愈的疗效。她认为,现在女性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办公室里一年四季开着的空调机,写字楼建材放射的有害气体,每天需要至少八小时面对的电脑荧屏,闹市区浓重的汽车尾气……给皮肤造成危害的元素也越来越多,需要调理皮肤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这些年,百年丽人一直在这条路上坚持着,收获了很多赞誉,有位顾客甚至慕名从国外回来,专程到百年丽人做皮肤调理。

20年老店的转型之路

女儿李思颖2007年从工作了6年的上海回到射洪,从妈妈陈益珍手里接过了百年丽人这家老店。她认为,随着美容行业逐渐发展成熟,人们的美容消费意思逐步增强,城镇美容院顾客的需求也越来越丰富。美容行业发展的成熟度大幅提升,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对美容的认识更加深入,从而迫切需要提升美容层次消费。而且近些年来,美容院普遍在转型,业界认为,一般类型的个体经营美容院生存空间逐渐被压缩,唯有高档次、有特色的连锁美容院一定会是未来的发展主流。所以,她将于今年将这家700平方米的老店重新装修,另外还要再开一家新店。“我们会把店装修成中式风格,以贴合亚健康调理中心的主题,也是为了给这么多年支持信赖我们的顾客们更加优雅舒适的环境。”李思颖说。

打造亚健康调理养生平台

源于医学背景的百年丽人主攻处理问题性皮肤,以专业赢得口碑,以疗效赢得客户。采访中李思颖介绍,面积为700平方米的百年丽人,马上将斥资进行一次全面装修。转型后的百年丽人会依然延续这一优良传统,以精致唯美的环境,体贴入微的服务,安全有效的产品以及专业先进的美容技术为顾客带来更好的美容养生体验。

采访嘉宾

雷建英 荷芙蔓美容美体中心

印象记:走进坐落在成都崇州桑林街北三巷的荷芙蔓美容美体中心,立刻被浓郁的东南亚风情吸引,随之心情安宁。在对雷建英总经理的采访中记者得知,荷芙蔓重视健康、回归自然和复合功能,注重令人感受身心愉悦,以得到专业美容的完美效能带来的惊喜。

第四站 崇州

美容院管理秘诀就是两个字:稳、柔

雷建英是崇州市政协委员,在谈到美业未来时,她说,希望所有从业者一定要坚持诚信二字,才能净化行业,推动美业健康发展。

以经营企业的标准来

雷建英谈到,现在美容行业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她偏向于招聘一些大学生人才,比如护士、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但招聘是个双向选择,我招聘前首先会问,你喜不喜欢这个行业,对这个行业了解多少。我对员工的定位是,员工就是我的合作伙伴,我们要共同努力,成就我们共同的事业。”另外,她觉得招聘美容师除了考虑她的技术手法外,还需要留意员工在以往工作中的稳定性。她常说,一个人的心要定,才能成就自己。所以不但要考察美容师的技术手法和人际沟通能力,还要看出这个人的稳定性。

心先要稳,事业才能成功

谈到如何提升美容师工作的稳定性,雷建英很有感触:得让员工有归属感才能留住她们的心,除了给美容师做系统的培训,还要多激励美容师,因为激励可以激发人的动机,使其内心渴求成功,朝着期望目标不断努力。只有目标明确了,人的心才能定下来,才能安稳的工作。要及时的和美容院的员工进行沟通,让他们明白美容院的发展规划和设想,给大家建立一个共同的目标,让团队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保持团队的高度团结,从而促进美容院的发展。

管理要柔,以心换心,遇山翻山

雷建英对自己的员工特别宠爱,美容院里流露着浓浓的人情味。她觉得管理就要是水,有山丘的时候能翻得过去,遇见低洼的地方也能流得过去。“我女儿在法国6年,回来后对我说,对店里的管理方法不适应,因为国外的企业管理都是在用硬条条的制度说话,而我们这里太有人情味。我说,国外那样硬梆梆制度不适合美容行业的管理。在我们的店,除了工作质量的评判上是说一不二,其他地方都很柔,因为美容院也是员工的家,在生活上,我们还是要做到以心换心。”雷建英还特别给记者提了一条宝贵的建议,她说无论如何,千万不要把员工贴上“好的”或者“坏的”标签,而要遵循一条准则,那就是每一个人身上都有着自己独到的长处和优势,用人之道就是用人之长,避人之短。让每一个人在自己的职位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采访嘉宾

林贵蓉 香瑞婷美容美体生活馆

印象记:香瑞婷始于1998年,总部位于中国成都龙泉驿区。香瑞婷坚持企业宗旨“取于社会、用于社会、感恩社会”,每年都会进行回报社会的捐赠活动。一走进香瑞婷,你就能感受到满满的快乐。

第五站 龙泉

竞争力来源于比别人多做一点

香瑞婷深信所有的荣誉除了自身努力也离不开社会大众的鼎力支持。香瑞婷信奉企业最终的竞争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公司的目标是把香瑞婷打造成行业内最具竞争力的公司,把员工培养成行业内最优秀的人才。记者看到的香瑞婷在经营美容院的每一个细节上都要比别人多考虑一点,积少成多,让人有理由相信,她一定会成为行业第一!

nlc202309051312

美容售后,不止产品

“我们要做中国服务最好的美容连锁机构”,林贵蓉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付出了很多。除了美容,她还给会所增加了品茗区、化妆区等。很多美容院都设定了自己的售后服务体系,顾客通常做完一个美容产品,大概两个礼拜之后,美容师就要打电话询问顾客皮肤的改善情况,问问美容产品的效果如何。但林贵蓉认为,售后不止这些,她还能为顾客做到更多。比如,她的优质服务系统的秘诀就是持续不断地联系,研究顾客需求,并从中学习,而当中“倾听”是最重要的课题。“不管任何一个行业,完善的售后服务能让顾客感受到安心,感受到来自美容院的关心。所以,美容院的售后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她说。

服务是最有竞争力的武器

一般来说,硬件环境、美容技术、服务是构成美容院的三大因素,大多数时间前两种因素的变化是不大的,一时的改善是不多的。只有服务可以不断地推陈出新,可以迅速的更新、改进。服务是美容院竞争的有力武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观念的改变,对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有好的产品还要好的服务作为附加值。在促销中,用心、真诚的服务最为重要。细心的服务可以给顾客带来好的心情,很快得到顾客的认可。诚信对待每一位顾客,会让顾客获得放松美丽的同时建立起彼此间的信赖。

全面管理,唯才是用

在香瑞婷有一块服务标识牌,其制度严谨可见一斑。但在员工管理方面,林贵蓉始终相信,“鼓励是灵魂的补药”,奖励杰出者的表现是绝对必要的。同样,顾客的优良行为也值得奖赏,美容院的善解人意将使顾客和员工怀念在心。而只有优秀的员工才能提供优质的顾客服务,才能有效地留住顾客。所以要使顾客满意,就必须雇用优秀的员工。她对这点也吃的很透:“唯才是用,有效、有系统地培训员工,可使员工确切了解美容院的顾客服务标准,以提供最佳的顾客服务。”所以,她不吝惜任何一次对员工有益的培训机会,只要对员工成长有帮助,她都会全力支持员工去学习。“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香瑞婷不仅帮助每一位顾客成就形体的美丽,同时致力于让每一位员工成就人生的美丽。迅速发展的业务平台为每一位员工提供晋升的机会;全方位的职业培训,为每一位员工增加职业生涯的含金量;耳濡目染的企业精神,让每一位员工成为真正进取的年轻人。

采访嘉宾

刘金秀 情有独钟美容养生会所

印象记:会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些年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带动了经济,也成就了美容行业。情有独钟美容养生会所在老城区的繁华地段开了两家店,据总经理刘金秀说,目前两家店在册的会员人数已经达到2000人,这是个很惊人的数字。

第六站 会理

前店后院模式也能媲美专业美容院

做日化店起家的刘金秀有着近20年的美容从业经验,她现在带领着十多名员工,在古城会理经营着两家店。一家走前店后院模式,另一家则是主攻专业美容。采访中,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刘总对养生美容前景的信心。

品牌结合服务是最大优势

传统的专业线美容院都是以卖产品和服务为主,而前店后院则是一边卖家居产品,一边卖专业服务,据刘总介绍,目前她的前店后院模式获在顾客中的口碑很好,“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店开得久,市场基础好。另一方面,由于这是一个创新的模式,也是一个崭新的机会。”刘金秀选择在发展阶段果断开一家前店后院式美容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于顾客的需求。“最早顾客买了洁面或者按摩霜,会问我们怎么用效果好,我就要求销售掌握美容知识,后来来我们这里做脸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就顺势开起了美容院,完全是顾客的需求成就了我们。”

不一样的前店后院

做日化店最怕没有很大的品牌优势,目前整个行业还没有一个品牌能够在日化线和专业线都做的很强势的,要么在日化线做的非常好,要么在专业线是领航者。前店后院就难免面临着品牌的取舍问题,关于这一点,刘金凤说:“其实任何美容院的基础都是美容院产品和服务,作为前店后院来说,美容院产品更是灵魂中的灵魂。前店后院主要是将专业线的技术优势和日化线的品牌优势相结合。产品有一定的知名,而且有很专业的服务,顾客就是冲着这一点选择我们家店的。”

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有好也有坏,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很多前店后院式的美容院也不例外。所谓前店后院,就是专业线美容院和日化线相结合,前面是日化线专柜,后面是专业线美容院。这样的模式其实也有一些短板问题,一个是技术服务不够到位,没有将专业线美容院的专业线优势发挥出来,大多数前店后院式美容院还只是做面部基础护理,但刘金秀的店却没有这个困扰。“反而我这里身体项目做的更多,因为我们都会告诉顾客,身体好了,其他才能好,对健康投资是最重要的。”

养生美容值得大力推广

刘金秀自己对中药养生美容的前景也非常看好,她特别指出中药养生美容的优点是:一、副作用小,中药养生美容采用天然的方法对身体及皮肤进行调理,没有一般药物所具备的副作用,不会对人体造成额外的伤害。二、效果突出,正确的中药养生美容手法能够有效调理身体机能,让机体通过自身的修复实现养生美容的目的,长期坚持,效果明显而持久。“也就是说,只要先把身体调理健康,人自然就美起来了。”

采访嘉宾

刘金凤 成都情有独忠化妆品公司

印象记:成都情有独忠美容化妆品公司成立于1997年,创始人刘金凤女士带领着她的团队不断创新营销策略和经营模式,并用爱心去踏实的销售,广泛的服务于客户,发展至今已有18年历史。

第七站 成都

奉献创作收获,收获源于奉献

“当初创立情有独忠时,我坚持用这个‘忠’,是因为它代表着忠于自己的事业,忠于自己的团队,忠于自己的爱人,忠于自己的家庭,忠于所有客户。”怀着这样简单而诚挚的梦想,教育业出身的刘金凤开始了自己的美业历程。

钟情于“忠”

nlc202309051312

情有独忠自成立以来,以“爱忠诚,坚持梦想,甘于奉献,责任担当,乐观自信,成果导向”为核心价值观,刘金凤常常对员工们说:“奉献创造收获,收获源于奉献,只有量变,才有质变。全新经营,比别人更尽心尽力,实干就是能力,执行才是水平,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进了情有独忠的门,咱们就是一家人!”这一理念承载了她的梦想,也体现了她对美业的奉献之心。

18年风雨,她一步步的用行动影响团队,用爱感召家人,实现了团队的价值最大化。情有独忠一步步发展为成都美容行业的中流砥柱,用“认真、快、坚守承诺”的执行理念;“帮助别人,成就自己”的团队理念;“实现利益共赢,铸就幸福人生”的营销理念;“仁爱乐施,精益求精”的服务理念;“兑现承诺,解决问题”的售后理念;“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用人理念,坚持书写着自己的不朽征程。

合作即是“结缘”

美容院的经营理念就是让顾客在健康的基础上活出生命的光彩,用她们最具特色的身体项目打下坚实的市场基础,跟情有独忠合作多年的店家也与情有独忠结下超越简单合作关系的深厚情谊和缘分。

“在这里,我找到了和其他公司不同的东西,那就是团队的激情,还有情有独忠刘总的为人。我相信,2015年情有独忠一定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收获。我们愿意跟着情有独忠,跟着刘总,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整个团队充满激情活力,也很有思想,深受感动,今后更加坚信追随这样的企业未来一定会光明。”

“情有独忠刘总之前是做教育的,而做美容院,就应以教育为基础,这样员工才能更稳定,以教育为根基,员工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去做好顾客服务,这也是我们选择情有独忠的原因。2014年我们的目标已经达成,2015年我们的目标是在原有基础上提升30%,让每个美容师的收入也能提升30%~40%。”

“情有独忠的刘总是一个有大智慧的女性,有一套完整的经营理念和教育体系,这一点深深吸引了我,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打动着我,让我们心甘情愿,一直追随着她,共同成长。我相信,情有独忠的事业一定会越做越大。我们也会一直坚持我们的专业路线,配合情有独忠刘总的教育体系,共同打造2015新的辉煌。”

年初的“信仰中国·美业革命”2015情有独忠企业战略年会上,总经理刘金凤与现场百余名嘉宾回忆了2014年的共同奋斗历程,并许下2015继续一同战斗的诺言。2015让我们共同期待情有独忠的新辉煌!

上一篇:优点的高三记叙文600字下一篇:苏果超市竞争战略及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