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鼠找花生果》(通用11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松、果、很、冬”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分角色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好疑问句。3.初步了解花生果的生长特点,感受自然的丰富奇妙。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松、果、很、冬”4个生字。
2.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分角色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好疑问句。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
师:小朋友们,树林里住着一位可爱的动物朋友。瞧!它来了!你认识它吗?(小松鼠)师:小松鼠的“松”字,是我们本课的一类字,请你们伸出小手跟老师写一写。它左边一个木字旁,右边一个公园的公。“鼠”是本课的二类字,我们也要会认读它。我们一起把它的名字连起来读一读。(齐读:小松鼠)
师:小松鼠在找食物呢!(补板书:找)根据这个谜语,猜猜它在找什么?(出示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猜出来了吗?(花生)
师:花生的果实就叫——(补板书:花生果),你们看,甲骨文中的“果”这个字像什么?(像一棵树上结了好几个果子一样)请小朋友们也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写一写“果”这个字。吃过花生果吗?味道怎么样?(生答)。这节课,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花生果,一会奖励给表现好的小松鼠们。
师:我们一起完整地读读课题。(齐读)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预设:小松鼠在哪找花生果?找到了吗?评:你提的问题真有价值)
过渡:你们提了那么多问题,下面老师就来讲一讲这个故事,请你们身体坐直,双手捧书,眼睛看着书上的字。看哪个小朋友听得认真,听完就能知道故事的答案!(师范读)
师:听完之后,谁知道啦?(评:你真会倾听。你听得真认真!小朋友们听得真认真,会听也是会学习呀!听,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
师:小朋友们,觉得王老师读得怎么样呀?(指生评价:正确,通顺)你们想不想学王老师一样,也来读一读课文呢?那好!那你们就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吧!把身体坐直,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自己读自己的。读完之后,再拿笔标出小节号。(老师巡视,纠正读书姿势。)
学生读完之后,评价读得认真,写得仔细。
(二)读熟第一段
师:(出示第一自然段,PPT配图)今天我们就跟着小松鼠,一起来到树林旁边。哪位小朋友为我们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其他小朋友一边认真听,一边用笔把描写花生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师:花生长什么样呢?小朋友们找到那句话了吗?(PPT出示句子)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师:花生的叶子是绿油油的(PPT:绿油油,指读)其中的生字“油”含有三点水,跟什么有关?(跟水有关)
师:油是一种液体。(PPT:出示叶子图片)看,绿油油的叶子是这样的,给你什么感觉?(是呀!这样子多亮!)(PPT出示:绿油油的叶子)谁能看着图,一边体会,一边读好这个词?(指读,齐读)
师:花生的叶子是绿油油的,花是黄灿灿的(PPT“黄灿灿”),“灿”含有火字旁,与光有关。我们再来读好这个词。(指生读)(出示:黄灿灿的小花)这么好看的花,你能读好吗?
师:“绿油油”“黄灿灿”这两个词有什么特点?像这样前面一个字是不一样的,后面两个字是一样的词语,就叫ABB式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中,就有很多ABB式的。比如,红色……哪位小朋友能借助图片来填一填。
师:花生原来长得这么美!哪位小朋友来美美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指读,齐读)
(三)读熟第二段
师:(出示第二自然段)这么好看的叶子和小花,原来是花生的呀,可是小松鼠不知道哦,它问谁了?(蚯蚓)
师:我们请一位坐得端正的小松鼠为我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指读)
师:这一自然段一共几句话。主要是写了谁和谁的对话呀?(小松鼠和蚯蚓)(PPT:出示对话)
师:请小朋友和同桌你一问,我一答,配合着读一读,一会请你们来表演朗读。【戴头饰,评价:听出来了,小松鼠很疑惑。小松鼠觉得很奇怪。】
师:你们觉得,这对小松鼠和蚯蚓读得怎么样?(指生评价,师相机评价:这里有个问号呢,读出疑问的语气。)
师总结:你们真会读书,那我们男女生分别演一演来读吧!师:小松鼠知道这儿有花生之后,很高兴。(出示词卡:很高兴)谁来读?(评价:你好像不是太高兴。你好像只有一点点高兴。对了,这就是很高兴。)【联系生活拓展:在什么情况下,你会很高兴?你书读得这么好,很——优秀;老师没有请你发言,你很——失望……“很高兴”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词语——(很开心)。】哪位小朋友能读出小松鼠很高兴的心情来?(PPT:小松鼠很高兴)
师:小松鼠高兴极了,他心想——(引读)
师:(贴词卡:冬天)你们瞧!“冬”这个字,上面一个折文旁,就像挂在树梢或屋檐的冰棱,下面的两点就像两个冰块一样。(指生读)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啦?冬天已经过去了,过完年,我们就迎来春天了。
师:小松鼠越想越高兴,心里美滋滋的。哪位小朋友能把它的高兴劲儿读出来?谁来试一试?(指读,齐读)
过渡:从那以后,又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四)生字教学
这节课,小朋友书读得真好!不过,我们不仅要把书读好,还要把字写好!在写字之前,我们一起跟着小猴子来做做手指操,帮助我们把字写得更好吧!
师:刚刚小猴子不仅给小朋友们送来了精彩的手指操,还特地给你们带来了四颗花生果,你能读准它们,把它们顺利摘走吗?(松 果 很 冬)
师:哪位小朋友能根据结构给它们分分家?(松、很是左右结构;冬是上下结构;果是独体字)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写好这4个字。学写左右结构的字,我们要学会左右比一比。借助我们的魔法框,你发现了什么?(宽窄,高低)
师总结:要想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我们要会比宽窄,比高低,有时还要比穿插,不让笔画打架。教师范写“松”“很”。那现在就请小朋友拿出习字册,描一仿一临一。
师:“果”这个独体字,前面我们已经认过了。现在我们要来把它写好看。它上半部分要写紧凑,中间一竖就像树干一样,从上写到下。师范写,学生练写。
师:写好“冬”这个字,有个小口诀“撇捺要舒展,两点要对齐”。师范写,生练写。师反馈。
(1)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帮小松鼠找花生果好不好?(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松鼠为什么找花生果。谁能说一说呢?(指名说。)
(3)那么小松鼠是怎么找花生果的呢?它找到花生果了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二、研读课文
(1)首先请小朋友们打开书,自由读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哪句话是写小松鼠怎么找花生果的。(指名读。)
出示:从那以后,小松鼠每天都到花生地里去,看花生结果了没有。(板书:每天都去。)
(2)“每天”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蒋老师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看一会儿书,从不间断。小朋友们想一想,你有没有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呀?(指名说。)小松鼠每天都去干什么呢?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在解决小松鼠怎样找花生果这一问题时,我抓住关键词“每天”,让学生体会小松鼠想要找到花生果的急切心情。通过举例子,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每天做的事情,进而追问小松鼠为什么每天都去找花生果,体会小松鼠每天都去找花生果的急切心情。
出示:一片花生地。小朋友们看,这是一片花生地。如果你是小松鼠,你会怎么看花生结果了没有啊?小松鼠看得多仔细呀,每天都看,看了又看,他会是怎样的心情呢?谁能读读这句话,读出小松鼠着急的心情呢?(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我让学生通过看图发挥想象,想象小松鼠在花生地里找花生果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松鼠满怀希望找花生果的心情,为感悟下文小松鼠一个花生果也没有找到的失望心情作铺垫。
(3)小松鼠找得这么仔细,他一定找到了吧?书上哪句话告诉我们了?(指名读。)
出示:可是,直到金色的小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果。(板书:没看见。)哎呀,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果,此时小松鼠的心情怎么样啊?谁能带着失望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读好“可是”、“直到”、“也”这三个词,就能把小松鼠失望的心情读出来啦!(指名读,齐读。)
出示:第3自然段。小松鼠从开始的满怀希望,每天都去看花生结果了没有,到一个花生果也没看到,多么的失望呀。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这段话。(齐读。)想不想把这一段话背出来?先自己练一练。
出示:第3自然段填空。(指名背诵。)
(4)小松鼠每天都来看的,怎么会没有呢?这时他会说些什么呢?读读第4自然段找一找。
出示:奇怪,花生果被谁摘走啦?(指名读。)他是跟谁说话的呢?自己跟自己说话叫“自言自语”,谁来学小松鼠自言自语地说一说?(指名读。)小松鼠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还有表情呢,到书上找一找。谁再来睁大眼睛自言自语地说一说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5)正在小松鼠感到奇怪的时候,谁出现啦?它会说些什么呢?读读第五自然段。(指名读。)
出示:蚯蚓从泥土里钻出来,笑着对小松鼠说:“谁也没有摘,花生果全在泥土里呢!”
现在小松鼠知道花生果在哪儿了吗?(板书:在泥土里。)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花生果在泥土里的样子吧。(看花生结果的图片。)蚯蚓是怎么对小松鼠说的?谁来学学蚯蚓的样子笑着对小松鼠说?(指名读,齐读。)噢,花生果全在泥土里呢。小松鼠会用什么办法到泥土里找花生果呢?
[设计意图]在解决小松鼠有没有找到花生果这一问题时,通过读文探究、看图直观感知的方式组织教学,学生很容易就弄明白了小松鼠是在蚯蚓的帮助下找到花生果的。
三、总结课文
根据板书,总结课文:今天小朋友们帮小松鼠找到了花生果,真了不起!他让我谢谢你们呢。这节课就学到这里,下课。[教学反思]《小松鼠找花生果》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最后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科普童话,通过小松鼠找花生果的故事,告诉小学生花生是在地下结果的。
今天这节课主要围绕研习“小松鼠是怎样找花生果”这一问题来设计。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以“找”为纽带来组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把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进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构建了创新素质。
新课伊始,我便组织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生成了3个问题:小松鼠为什么找花生果?小松鼠是怎么找花生果的?小松鼠找到花生果了没有?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后,已经解决了第1个问题——小松鼠为什么找花生果,也就是课文第1、2自然段的学习。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小松鼠是怎么找花生果的、小松鼠找到花生果了没有这两个问题。
在解决小松鼠怎样找花生果这一问题时,我抓住关键词“每天”,让学生体会小松鼠想要找到花生果的急切心情。在引导学生体会这一词语时,通过举例子,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每天做的事情,进而追问小松鼠为什么每天都去找花生果,体会小松鼠每天都去找花生果的急切心情。小松鼠每天来到花生地里看花生结果了没有,他会怎么找呢?我让学生通过看图发挥想象,想象小松鼠在花生地里找花生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松鼠满怀希望找花生果的心情,为感悟下文小松鼠一个花生果也没有找到的失望心情作铺垫。课堂上学生说了很多方法,如睁大眼睛仔细地找,左看看右看看,绕着花生地走了一圈又一圈,甚至还有的学生说把叶子掀起来看,等等。学生想的方法非常好,真正体会了小松鼠着急的心情。
1.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读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名字叫——(学生齐读课题)。你想做“故事大王”,把这个故事讲好吗?
2. (师在课文题目的“找”字下加点)引导质疑:你们围绕这个“找”字能提出几个问题吗?
3. 教师梳理、总结问题:小松鼠为什么找花生果?怎么找的?最后找到没有呢?(在课题下画三个“?”)我们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就能讲好这个故事了!
二、 品悟“找”,悟文激情
(一) 为什么找花生果
1. 请小朋友轻声朗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边读边想:小松鼠为什么找花生果?(因为花生很好看;因为小松鼠想摘下花生果,留着冬天吃)
2. (出示)树林旁边长着许多花生,绿油油的叶子,黄灿灿的小花,真好看。
(1) 花生很好看,它长得什么样子呢?谁来读读这句话?
(2) 在“绿油油”和“黄灿灿”下面加点,问:叶子怎么样?小花怎么样?
(3) 请大家读读这句话:“树林旁边长着许多花生,绿的叶子,黄的小花,真好看。”这句话,与上一句比,有什么不一样呢?你觉得哪一句写得好呢?
(4) 谁来读读课文中的原话,把花生的好看读出来。(师生评价:哦,花生的叶子真绿啊;啊,花生的小花真漂亮啊!)
(5) 这么美的花生,怪不得引起了小松鼠的注意。但小松鼠知道这是花生吗?让我们来听听他和蚯蚓的对话吧。(请两位学生站起来读小松鼠和蚯蚓的对话,提醒要注意文明礼貌)
3. (出示)小松鼠很高兴,他想,等花生结了果,我就去摘下来,留着冬天吃。
(1) 小松鼠为什么要把花生留着冬天吃呢?
(2) 师边评价边点拨:A、 小松鼠真高兴啊,等花生结了果,他就可以摘下来过冬啦。B、 是啊,除了松果,它又多了一样食物了,怎能不高兴呢?C、 想着冬天就要吃到香喷喷的花生果了,小松鼠多高兴啊!
(3)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小松鼠为什么找花生果了。他又是怎么找花生果的呢?
(二) 怎样找花生果
1. (出示)从那以后,小松鼠每天都到花生地里去,看花生结果了没有。
(1) 读了这句话,你感觉到了什么?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小松鼠非常喜欢吃花生果?(每天、都)
(2) 想象补白:
晴天,小松鼠……
下雨天,小松鼠……
刮风了,小松鼠……
(师评:小朋友说得真好,我们仿佛已经感受到小松鼠高兴而又着急的心情啦!)
2. (出示)可是,直到金色的小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果。
(1) 小朋友们,开动小脑筋,从“直到……也……”这两个词当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呢?(等的时间长)你能用“直到……也……”说一句话吗?
(2) 直到金色的小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果。小松鼠的心情会怎样呢?
3. (出示)小松鼠睁大眼睛,自言自语地说:“奇怪,花生果被谁摘走啦?”
(1) 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小松鼠此时是怎样的心情呢?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抓住“睁大眼睛、自言自语、奇怪”等词体会小松鼠的心情)
(2) 你们能把小松鼠这时的心情读出来吗?
4. 小结:小松鼠就是这样找花生果的,找得好辛苦啊!
(三) 有没有找到花生果
1. 小松鼠最终找到花生果了吗?(可能有两种答案,一是没找到,因为文中说,花生果全在泥土里呢;二是找到了,蚯蚓告诉他花生果全在泥土里呢。如果遇到第二种答案,则可以顺水推舟地问:听了蚯蚓的话,小松鼠就会挖开泥土找到花生果,是吗?)
2. 指导朗读。谁愿意做蚯蚓把这个知识告诉小松鼠?(指导朗读:A、 指导读好感叹句。B、 小蚯蚓,你要有耐心,慢慢地讲给小松鼠听。C、 小松鼠听了你的介绍,心中一定非常明白。D、 小蚯蚓,你说得真清楚)
3. 齐读第5自然段。
三、 讲故事,积累拓展
1. 小朋友们,三个问题都解决了,现在我们能讲好这个故事吗?(提示:抓住板书中的词语,练习讲故事)
2. 小朋友已经会讲这个故事了,现在我们再试着背一背吧!
《小松树找花生》是一篇科普童话,主要讲了花生果长在泥土里这个知识,这个我们农村的孩子都知道,所以我没有把它作为重点。我在教学时重点进行了表演朗读、想像说话。
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出示图画,让学生观察,然后抓住“绿油油、黄灿灿、真好看”这几个词语,图文结合来朗读品味。接着我就进行拓展用ABB式的词语来说话。红彤彤的太阳,红艳艳的花朵,绿茵茵的草地……通过说话,学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课文的最后,有一个“空白”,我让学生观察图画, 想象小松鼠听了蚯蚓的话后会怎样说,怎么做呢?蚯蚓又会说些什么呢?学生扮演蚯蚓,告诉其他小朋友还有很多植物的果实也是长在泥土里的,如山芋、土豆、芋头等。让学生从课堂走向了生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好:“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处处留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吧。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性,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朗读感悟。知道花生结果的特点。
2、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相关知识点幻灯片、2、要求学生预习,读课文,认生字。教学过程:
一、趣味揭题:
1、以小熊学习蔬菜知识的说话练习引出:植物世界真是千奇百怪,今天小松鼠也遇见了一种奇怪的植物,猜一猜,它是谁?
(出示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坐着白胖子。)
2、全班齐读课题,注意读准“找”和“生”的音。
看课题,根据写话的四要素,你想知道了哪些要素?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试读感知,读准字音。
1)学生看多媒体动画,教师范读全文。
2)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把觉得很难读的字勾画出来,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3)学生质疑:提出哪些字发音有困难?对课文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地方?(教师梳理学生的疑难问题,留待学生进行讨论)
4)根据学生提出的难读的字,以及课本上的生字,出示带音节词卡。(指名读,老师注意纠正,然后由一人当小老师领读)。
选正确的读音读一读
花生(shēnshēng)
旁(pánpáng)边
找(zǎozhǎo)
2、学习生字
(1)(电脑出示不注音的生字)在生活中你已经认识了屏幕上的哪些字?(指名说说)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让学生回忆识字方法)
(2)小老师教读生字后同桌互相正音。注意读准“找、种、生”。
(3)学习新偏旁“夕”和“母”
(4)小组合作记字形,指名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5)提醒,“每”的上面是“卧人”,下面是母亲的“母”。其余生字尽量让学生通过熟字变形来认记。如,加一加记住“种、呀、外、艳”;减一减记住 “生”;改一改记住“格、许、旁、找”。个别字常见如“语”,教科书封面上就有,只需提一提就能认得。
3、巩固字词
(1)同桌互助,认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2)在“识字迷宫”里认读生字(课件演示)
(3)游戏:开火车找朋友
三、写字指导:“生、里、果”
1、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注意观察,找准关键笔画。
2、学生互相交流,怎样写好这三个字?
3、学生临写后互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感知汉字的整体美。
三个要写的字中,“生”字只需稍加提示:竖在竖中线上,起笔要比撇高些。重点要指导“里、果”。
里:先写“曰”,写扁一些,最后一横在横中线上。第五笔是竖,写在竖中线上。最后写两横,上横短,下横长。这个字的笔顺容易错,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果:先写“曰”,写在上半格,然后写“木”,一横一竖分别压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下面的撇、捺要左右伸展。
四、作业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2、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性,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词卡。
2、听写生字。
二、整体感知,朗读感悟:
1、出示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并按以下问题想一想:图中谁是小松鼠,谁是小鼹鼠,花生的花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结合插图自由地读全文,标出自然段。
全班交流。
2、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一幅图的内容?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二幅图的内容?(1-2自然段写了图1的内容,3-5段写了图2的内容)
3、学习1-2自然段
(1)自读1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2)看图,你觉得花生的花怎么样?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鲜艳)理解“鲜艳”就是颜色明亮好看。注意花的颜色(黄色,金黄色,浅黄色,鹅黄色,丰富学生的口头词汇)
(3)思维拓展:还有哪些东西很鲜艳?(五星红旗、漂亮的衣服、五彩的贝壳等)
词语搭配:(金黄色)的小花
(鲜艳)的小花
(4)第意帮助学生读到第二句,注意长短句的断句。读好句子:“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5)小松鼠看见花生的花,它是怎样问鼹鼠的呢?
(分角色读好鼹鼠和小松鼠的对话。)
点拨:“这是什么花呀?”要突出问话的语气。“花生可好吃啦!”要突出感叹的语气,读出儿童的童真童趣。
4、学习3-5自然段
(1)引读3、4段:小松鼠听了鼹鼠的话,它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读: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注意自然停顿,看看中后一音为清音,透出急迫的心情)
结果怎么样?学生读:“它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前一个“等啊”语调稍高,后一个则降低下来,“等到”又伸高,形成“扬—抑—扬”的变化,语速较慢,给人一种“时间长久”的感觉,表现渴望的心情。)
指名再读:“它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2)引导置疑:如果你是小松鼠,此时你有什么问题?
(电脑出示:“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读出疑问语气。)
点拨:这句话是小松鼠自己说给自己听的,这叫“自言自语”。
(3)小组合作讨论这个问题。(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花生的果实是结在地里的。)
(4)思维拓展:通过课前预习,你还知道我们吃的食物中,还有哪些是长在土里的?(藕、土豆、山芋、萝卜、地瓜、番薯)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实践活动:
续编故事《花生找到了》
1、讨论:小松鼠后来找到花生没有?它是怎样找到的?
(去问鼹鼠、自己上网查资料、请土地公公出来帮忙等等)
2、小松鼠找到花生后会怎样呢?
(和鼹鼠一起吃、自己把花生藏起来留着冬天吃等等)
3、点拨:讲故事不但要讲清楚事情的经过结果,还要讲清楚小松鼠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
4、自由准备后在小组内先讲。
5、指名上台讲给大家听。
6、集体评价(普通话是否正确、语言是否流利、故事内容是否合理等)
四、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小松鼠找花生
看
花鲜艳
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在树林里的一棵大松树上,住着一位可爱的小朋友。瞧,它来了。(课件出示小松鼠图片)是谁啊?喜欢它吗?我们大声再喊喊它的名字!再来。今天,小松鼠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红房子,麻帐子,里面有个白胖子。同学们猜猜是什么?
(出示课件谜语:红房子,麻帐子,里面有个白胖子。)
师:上课前啊,小松鼠悄悄地告诉老师,这节课它想让大家帮个忙,陪它一起去找花生果,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2、齐读课题(事先写好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生字)
2、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3、老师领读:钻出来、结了果(“结”在这儿读一声)自言自语(同学们要轻声读)
集中识字:果(出示古文字)讲解:树上结满了果实。“田”是指田地种出的粮食,和木合起来就是说树木上面长出可以填饱肚子的东西就是果实。言(出示古文字)大脑收到的信息用口表达出来的就是语言。其中还有三个字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语、很、松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师引导:我们在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还有一个小口诀:要注意“左右不分家,有避让,有穿插,看清宽窄与变化。”这三个字都是左窄右宽。语,横要写在横中线上;很:竖提要挺直写在竖中线上,松要左高右低。】
生描红练写。
4、分自然段初读课文。
二、朗读生趣,深入感知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小松鼠恐怕要着急了,那就让我们赶快出发吧!
2、首先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打开书,带着问题读读第一自然段。(小松鼠看到的花生长什么样子?)
3、(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这儿的景色美吗?美在哪里? 生:美在绿油油的叶子,黄灿灿的小花。
师:老师仿佛看到绿油油的叶子,黄灿灿的小花在随风摇摆真好看。如果把绿油油、黄灿灿读慢点会更美。
4、我们以前也学过这样的表示颜色的词,比如蓝湛湛,谁来接着说(3—4名)(生接:碧澄澄、绿茵茵、红彤彤、金灿灿„„)齐读这几组短语。
5、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美丽的画(课件点击)师:让我们一齐美美地读一读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这么美的植物,小松鼠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读读第二自然段,把它画出来。
1、“这是什么呀?”(课件出示)谁学着小松鼠的样子问一问?(1名)
“这是花生”(课件出示)谁来做蚯蚓说一说?(1名)
同桌两人分角色练习读一读,读得好的,奖给他一个大苹果。
2、师:听了蚯蚓的话,如果你是小松鼠,你会想些什么呀?真是一只会打算、勤劳的小松鼠。
学生转变角色想象练习说话。
【预设:如果学生想象不够丰富的话,教师可以参与其中:如果我是小松鼠啊,真想马上把花生果都收回家,冬天坐在暖和和的家里,吃着香喷喷的花生果,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通过自己有感情的描述,激发学生好奇心。】
3、(师引读)小松鼠也有这样美好的愿望呢!他想:——等花生结了果,我就去摘下来,留着冬天吃。(课件出示)师:小松鼠这时的心情怎样?
生:很高兴 板书:高兴。
师:我们高兴的时候脸上带着笑容。谁能把它的高兴劲儿给读出来?(2名)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小松鼠这么有打算,接下来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请同学们把小松鼠是怎么做的,找一找,画一画。(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从那以后,„„看花生结果了没有。”
1、小松鼠是怎样做的?指名回答(1名)它这时的心情怎么样?指生回答(2名)(生:很着急)
师:从哪个词能看出他很着急?
生:每天(点红:每天)理解“每天”
师引导:小松鼠昨天去看了,今天去看了,它明天会不会去呢?后天呢?他都会去吗?像这样天天去,我们就叫做“每天”。
2、师:小松鼠天天都去看,可是(生接读)
——直到金色的小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果。(课件同时展示)
3、如果你是小松鼠,你现在会是什么心情?(难过、失望、伤心„„)板书:难过
4、是呀,小松鼠该多么难过啊!谁再来做回难过、伤心的小松鼠读读这句话。(1名)
随文识字“直”:减一减的方法如“真”。顺口溜:直字里边三条横,少了一条也不行。三条短横不要顶到头,要给他们留出一条小通道。学生练习写字。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看到这个情景,小松鼠很纳闷儿,它忍不住说(生接读)——奇怪,花生果被谁摘走啦?(课件出示)
师:小松鼠刚才是在对谁说话呀?(自己)自己跟自己说话就叫自言自语。(师引导:自己对自己说话,声音是轻轻的,比如说:你忘记拿东西了,你一边找一边自言自语的说,奇怪,我明明放这的?有哪只小松鼠来自言自语地说说这句话?你读读试试?)
1、板书:奇怪。
2、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刚才眼睛睁得那么大?为什么呀?小松鼠睁大了眼睛没有?让我们一起睁大眼睛读读这句话。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小松鼠不知道花生果到哪儿去了,所以自己和自己说话,那同学们知道花生果去哪里了吗?(知道)师:在哪儿啊?(在泥土里)板书:泥土里 师:这不,小蚯蚓也是这么说的。
1、(课件出示小蚯蚓说的话)
指生读(1名)小松鼠终于找到花生果了。
你们知道花生果是怎么落到泥土里的吗?想不想看看呀?(课件出示:花生的生长过程)
2、师引导:花生由种子长成小芽,长出绿油油、黄灿灿的叶子和小花,其中的一个芽落进泥土里长出花生果,所以花生还有一个名字叫落花生。大自然的奥妙可多了,还有好多植物的果实也是长在泥土里的,请小朋友们课后去找找答案,我们下堂课再来进行交流好吗?
3、看完了这篇课文,老师为小松鼠编了一首儿歌,想不想听,我们齐声读一下好不好?
小松鼠,找花生,没找到,格外急。花落了,果结了,花生呀,在地里。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陪同小松鼠找到了花生果,小松鼠非常感谢大家,那么请同学们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听,好吗?
五、板书设计小 松 鼠 找 花 生 果
高兴
↓
难过
↓
奇怪 ↑
→ 找到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以小松鼠找花生果为线索:花生开花了——小松鼠想摘花生果过冬——小松鼠始终没见一个花生果——小松鼠怀疑花生果被人摘走了——蚯蚓告诉小松鼠花生果全在泥土里。
教材配有两幅插图,再现了课文内容,可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
(一)、注重创设情景
本课难读的是第四、五自然段的两句话。前句讲小松鼠始终没看见花生的果实,间接地说出花生的果实不是结在茎上的这一特点,后一句讲小松鼠弄不明白,自己每天都来看花生,花都落光了,怎么没见一个花生,于是独自猜想:是谁把花生摘走了?为突破这一难点,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制作了花生生长过程的课件,以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创设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情境,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开展创设了鲜活的空间,教师也变换角色参与其中,整个情境立体化,趣味纵横。
(二)、注重朗读与感悟
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起来发表意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教案中,杨老师设计了教师的导语,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从读中悟,让学生参与评价。这样的设计不仅练习了朗读,也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力
教材简析:本课是一篇童话,通过小松鼠找花生的故事,告诉小学生花生是在地下结果的。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以小松鼠找花生果为线索:花生开花了——小松鼠想摘花生过冬——小松鼠始终没见一个花生——小松鼠怀疑花生被人摘走了。
教材配有两幅插图,再现课文内容,可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教学理念: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精心设计了这节课,课堂以生动有趣的找花生为线索贯穿着,让学生在阅读中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2个字只认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花生是长在地下的,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生词,学写两个生字。
3、了解花生是长在地下的,激发学生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师出示花生图片提问:孩子们,这是什么?生答:花生(板书:花生)
2.你们喜欢吃花生吗?
瞧,有一个小动物也喜欢吃花生,它是谁呢?(出示小松鼠图片)你认识他吗?谁来介绍介绍他?(性格: 温柔,可爱,乖巧,驯良,讨人喜欢。长着毛茸茸的大尾巴。松鼠上颌臼齿为5枚,下颌4枚。松鼠夏季全身红色的毛,到了秋天会更换成黑灰色的冬毛紧密地覆盖全身松鼠在茂密的树枝上筑巢,或者利用乌鸦和喜鹊的废巢,有时也在树洞中做窝;它们除了吃野果外,还吃嫩枝、幼芽、树叶,以及昆虫和鸟蛋。)
(板书:小松鼠)3.上课之前啊,小松鼠悄悄地告诉老师,他想让咱们班的孩子和他一起去找花生。现在就让我们和小松鼠一块儿去找花生好吗?(板书:找)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过渡:小松鼠上哪儿去找花生?它是怎么找的?请端起你的书到课文中去找吧!
二、自读识字
1、学生自由读书。
要求:(1)圈出文中的生字,把不会读的字看看拼音多读几遍。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标出自然段落。
2、检查初学效果
师:小松鼠最喜欢爱动脑筋、喜欢发言而且声音洪亮的孩子,所以它想在找花生之前考考你们,孩子们你们有信心吗?(生:有)出示词语:
A、出示(课件)本课带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一读。B、交流识字方法: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课件出示:
a、比较识字:“我” ——“找” b、加一加识字:“许、格、艳、呀、种” c、具体环境中识字:自言自语 格外鲜艳 每天
C、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指名认读、齐读、开火车读、比赛读。师:孩子们,还有一个生字咱们没读,是哪一个字?(生)对,就是这个字“学生”的“生”。咱们大家就是学生。点击课件,出示由“生”组成的词语。
师: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字怎么写好吗?请大家认真观察一下课本上“生”在田字格的位置。谁来说一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它的第一笔是“小撇”,第二个笔画“横”要写在横中线上,三个横中间这一横最短,下面的一横最长,三个“横”间距相等,“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师范写,生练写,描红。师巡视指导。可以展示一下孩子们的书写。
三、品读领悟
过渡:孩子们,小松鼠说啊,咱们的生字认识的很棒,它非常高兴。它要邀请大家去看两幅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课本上的两幅图片。质疑: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引导:小松鼠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小松鼠在第一幅图片上表情高兴,第二幅图片上表情很奇怪。)师相机板书:高兴 奇怪。
质疑:咱们先来观察一下第一幅图片:小松鼠为什么高兴呢?咱们跟着小松鼠一起去看看吧。我们跟着小松鼠来到了树林旁边,你看到了什么?(点击课件 出示图片)出示句子: 一朵金黄色的小花 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
比较体会这两个句子的不同。读出花的美丽来。
孩子,你觉得这花开的美吗?你能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师评价:听了你的朗读,老师和同学的眼前就出现了:绿油油的叶子 黄灿灿的小花,真的太美了。
过渡:小松鼠知道这金黄色的小花是花生开得花吗?当他问鼹鼠时,他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去问呢?(有礼貌的问)
1.出示小松鼠和鼹鼠的对话,即“这是什么花呀?”“这是花生的花„„花生可好吃了。”师:孩子们,小松鼠多么有礼貌啊,你愿意和他一样,做有礼貌的孩子吗?咱们一块来试试吧!指名分角色朗读。(一人做鼹鼠,一人做小松鼠,师读旁白)
2.质疑:小松鼠知道花生很好吃之后有什么打算呢? 指名回答。相机出示句子:他想:等花结了果,我就把花生摘下来,留着冬天吃。指导朗读:冬天有食物吃了,小松鼠高兴不高兴?请你带着高兴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吧(指名读、齐读)
过渡:自从小松鼠有了自己的打算后,它是怎么做的呢? 3.引读第三、四自然段。板书:每天 都
过渡:小松鼠每天都去地里看花生,当他走在路上的时候他多么高兴啊。
可是啊,后来他的心情又怎样呢?出示句子:他等啊,等啊,等到花生都落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板书:可是 也
师:孩子们,他等的时间长不长?(很漫长)咱们应该怎样读:等啊,等啊。(应该拖长声音来读。)小松鼠感到很奇怪,他在对谁说话?(小松鼠是自己在对自己说话)相机出示“自言自语”一词读读。
4.小结:小松鼠每天带着盼望的心情去看望花生果,可是直到金色的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他多么失望呀。大家快来帮帮它,谁来告诉他花生都到哪儿去了?指名回答。
师:除了花生的果实藏在地下之外,还有很多植物的果实也藏在地下,比如:地瓜、芋头、土豆等等,点击课件出示。大家可以课下查查资料,再和同学老师交流一下。
四、拓展延伸
1.请小朋友分角色朗读课文。
3.再次以小组为单位练读,可以加上动作,请同学上台表演。
小结:孩子们,大自然是美丽的,更是奇妙的,只要大家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就可以创造出许多优美的文章来。课后,请小朋友们自己去读读《一粒种子》这篇文章,读完后你会发现更多的奥秘。
《小松鼠找花生》备课
蒙阴县八一希望小学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大尾巴的小松鼠(出示松鼠图),今天它要请我们一(5)班的小朋友去树林里,和它一起去做一件快乐有趣的事。你们想去吗?猜猜看小松鼠会带你们干什么呢?
2、对了,小松鼠要带我们去——(出示课题)。谁来读好它?(指名读)
3、不过小松鼠说它最喜欢爱动脑筋、爱发言的小朋友。所以在去之前它得先考考你们,你们有有信心闯这一关吗?
4、准备好了,课件出示词语
自由读 指读 开火车读、齐读。多音字 种
二、读中感悟,理解课文
1、第一关我们顺利通过,下面我们就和小松鼠一起走进树林(课件出示)
2、出示文中花生果开花的插图,小松鼠看到了什么?
出示“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齐读
3、见过花生的花吗?看文中是怎么描写的:出示:
师引读: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老师评:花生的花好美呀!
4、师:花生已经开花了,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男女生赛读: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师评:一朵朵,开得真多呀!结出的花生也一定很多!
5、减词对比原文加评价读(3):
师: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女生读: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师评:金黄色的小花,颜色真美呀!
6、减词对比原文加评价读(4):
师: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的小花,在阳光下开放着。
生齐读: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7、看图换词读:
师说:老师给格外换了一个词,而意思不变,你听:
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
师说:你会这样也换个词读句子吗?
指名读: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 )鲜艳。
8、说话训练:
师说:格外一词用得真好!我还会说:
春天,草地绿油油的,格外漂亮。
生说:春天,草地上的花儿开的 漂亮。
今天,同学们听讲 认真。
三、学习第二段
1、金黄色的小花,真好看。可是,我们的小松鼠却不明白这是什么,它是怎么问鼹鼠的呢?(出示第二小节)男女生分角色读读这段话,看看哪只松鼠更可爱。
2、你感觉小松鼠这时心情怎样?(高兴)小松鼠是心里偷偷地高兴,那么这种偷偷高兴该怎么读呢? 指名读,齐读。
3、松鼠有了美好的打算,它多么想尝尝花生的味道啊!看,它又是怎么做的呢?(出示第三小节)一起读。
4、师描述读:
师:小松鼠自从花生开花以来,每天都到花生地里去,天天等天天盼,可是, 生: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这时,他心里会感到怎么样?(奇怪、不理解、失望)
指名再读
生1读: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师评:等啊,等啊,等得好心焦呀。
生2读: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师评:等啊,等啊,到底还要等多久呢!
一起读: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师评:等啊,等啊??
四、学习最后一段
小松鼠天天到地里去看,也没有看到花生,小松鼠感到奇怪,“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小松鼠在跟谁说话呢?自己跟自己说话,就叫“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声音该怎么样?(小声)
试着读出小松鼠奇怪的样子。
五、以文带文:
1、带文: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读读《小松鼠找花生果》,听听蚯蚓怎么说的?
2、学生自读课文
3、揭示谜底:蚯蚓从泥土里钻出来,笑着对小松鼠说:谁也没有摘,花生果全在泥土里呢!
六、拓展总结
1、你还知道哪些东西长在泥土里?推荐读《一粒种子》这本书。
2、课件演示花生生长过程。
总结:
【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一篇科普童话,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是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课文采用科学言语的形式,寓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活泼浅显,符合儿童特点。能让学生在阅读故事中获取知识、乐在其中。
课文结尾小松鼠的问题即与课文呼应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相信学生会有极大的阅读兴趣。这篇课文的大部分生字都集中在第一自然段,学生读顺了第一自然段,接下来的阅读就容易了。本课难读的是第四、五自然段的两句话。前句讲小松鼠始终没看见花生的果实,间接地说出花生的果实不是结在茎上的这一特点,后一句讲小松鼠弄不明白,自己每天都来看花生,花都落光了,怎么没见一个花生,于是独自猜想:是谁把花生摘走了?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音节的拼读方法,具备了初步识字的能力。但他们缺乏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阅读面又窄等特点,因此教学中要敢于放手让其独立识字,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去认读生字,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强体验与领悟。【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
2.会写“生、里、果”。【教学方法】
1、识字
生字的呈现方式和指导方法可以灵活多样。有的字可在揭题时识记,如,“找、生”;有的字在读课文中随机认识,如“旁”。要提醒学生注意,读准翘舌音“找”、带后鼻韵母的字“生、旁、种”。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如,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种、呀、外、艳”;用编字谜的方法(一头牛站在独木桥上)记住“生”。
巩固生字提倡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如,将生字“找、生、格、外、呀”编进儿歌:“小松鼠,找花生,没找到,格外急。花落了,果结了,花生呀,在地里。”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常见物品中找生字。如,语文书上的“语”、田字格本上的“格”。
2、写字
种:“中”左边加个“禾字旁”。
呀:口+牙。外:夕+卜。艳:丰+色。2.熟字改一改。
格:“落”字去掉“艹”,再把“氵”换成“木字旁”。许:“牛”字中的竖上边不出头,左边加个“讠”。
旁:把上边“立”字的最后一笔横改成“冖”,下边是“方”字。找:与“我”比较,把“我”的第一笔撇去掉,第二笔横中间断开,成为左右结构的字。
3.拆字法。
语:拆成“讠”“五”“口”。
五、指导书写
生:竖在竖中线上,起笔要比撇高些。
里:先写“曰”,写扁一些,最后一横在横中线上。第五笔是竖,写在竖中线上。最后写两横,上横短,下横长。这个字的笔顺容易写错,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果:先写“曰”,写在上半格,然后写“木”,一横一竖分别压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撇、捺要左右舒展开。
学生练习。同桌书写,互相检查评比。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本节课的12个生字会认了吗?要求会写的3个生字会写了吗? 【板书设计】 小松鼠找花生
花生(shēn shēng)找
生
旁
种
生(生长)(生日)(花生).旁(pán páng)边 许
格
外
艳
里(里面)(地里)(里外).找(zhǎo zǎo)到 呀 每 言 语 果(苹果)(果实)(结果). 生
里
乔艳翠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读中交流自己的感受,体会小松鼠当时的心情变化。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性,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教学重点:朗读感悟,知道花生结果的特点。
教学难点:在朗读中体会到小松鼠当时的心情变化。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指导书写: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花生吗?不仅我们喜欢,小松鼠也特别喜欢吃花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16课《小松鼠找花生》,看老师写课题。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
(1)“小”是先中间后两边的字。“松”是木。“鼠”的笔画多,可一定要记牢!这个词语不好读,谁来试试?“松”是平舌音,“鼠”是翘舌音。一起读。“花”的部首是艹。
(2)“生”是我们要学会写的字,请你仔细看老师写,观察它是由几笔组成的,每笔是什么?
(3)举起右手,写一遍。
(4)[出示“生”卡片]请你仔细观察,这个字。田字格里最关键的一笔是什么?
还要注意什么呢?这三横一样吗?
(5)看老师写,全班同学来指导我吧。
(6)请你打开书,摆好读书的姿势,写字功。学生书写,给小组同学看看。
3、谁来用响亮地声音把课题告诉给大家听?一起读。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问题,想知道小松鼠有没有找到花生。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还要把课文读的流利而有感情。
(二)复习生字词:
1、上节课小松鼠向我们介绍了一些词语伙伴,你还记得它们吗?能大声地把它们的名字喊出来吗?[出示词语卡片]
2、看来这些词太简单了,是难不倒同学们的,小松鼠还给我们出示了几个难读的词,来考考大家是不是能把字音读准。[出示词语卡片]请你直接读词语,不读拼音,遇到困难再请拼音朋友帮忙。
3、小朋友们真棒,小松鼠最喜欢和聪明的孩子交朋友了,于是它又把难度加大了,把生字宝宝藏在了句子中,你来读读吧![出示句子黑板]自己先试试。谁有读句子的本领?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现在小松鼠要和大家交朋友,一起去花生地里找花生。大家赶快打开书,做好读书的姿势,开始。请你小声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然后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请五名同学来展示一下读书的本领。
3、[出示挂图一]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在地上看到了什么?
什么颜色的花呢?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怎么知道的?请你自己小声地读第一段,边读边想,这些花生花开得怎么样?
4、说说花开得怎么样?书上是用哪个词告诉我们的?
什么是鲜艳呢?[出示橙子和猕猴桃]老师这儿有两种水果,你们看这两种水果的颜色,哪一个更鲜艳一些呢?非常明亮而好看的颜色是鲜艳的颜色。你们现在找找同学们谁穿的是非常鲜艳的衣服?那今天老师穿的衣服颜色怎么样?
[出示句子]你能不能再读读这句话,让大家都知道这金黄色的小花颜色格外鲜艳? 大家没有感觉到鲜艳的小花。恩,我们都听出来鲜艳。在阳光下格外鲜艳,“格外”能换成哪个词语呢? 这么美的花生花,怎么才能美美地读出来呢? **是微笑着读的,看出她非常喜欢这些花。一起读。
5、同学们读的真美,小松鼠看到这么美的花,可好奇了。[出示挂图一]请你再仔细观察这幅图画,图上还有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呢,这就是这篇课文的两个小主人公,它们是------想知道它们在说些什么吗?快拿起书读读第二段吧!看大家读的这么认真,老师也忍不住想读读了,我们来分角色朗读好吗!小松鼠和鼹鼠,两个角色,你选哪一个?好,那老师就来读叙述部分,其他同学看看我们配合得怎么样,要是好,一会儿就夸夸我们。
6、听了鼹鼠的介绍,小松鼠可高兴了,很想马上吃到可口美味的花生,而且还有一个小小的愿望,是什么呢?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它每天都做了些什么呢?谁来读第三段?它为什么每天都去地里看呢?
[板书:盼望]
7、小松鼠天天都去地里看花生,肯定能摘到可口美味的花生,实现愿望对吗?那结果怎样?自己读读第四段。
谁来读?
小松鼠等了多久啊!扣书[出示挂图二]请你仔细观察第二幅图,和第一幅图进行比较,看看谁最聪明,能最快发现到其中的不同。看来小松鼠从夏天一直等到了秋天,这么长的时间,我们怎么才能读出等了很久的语气呢?谁来试试?一起读。
8、如果你是小松鼠,等了这么久都没有看见花生,你会怎么想呢?小松鼠和你们想的一样,也很奇怪。[板书:奇怪](出示:“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读出疑问语气。)点拨:这句话是小松鼠自己说给自己听的,所以课文说这叫-----“自言自语”。你平时有没有过自言自语?都是怎么说出来的呢?那你就小声一点的读这句话,还可以做做小松鼠摸着脑袋,很奇怪的动作来读读!自己试试。谁来读?男生读,女生读,一起读。
9、是啊!是谁摘走了花生呢!怎么也不告诉小松鼠一声呢?聪明的同学们,你能告诉小松鼠花生去哪里了吗?是不是被别人摘走了呢?
10、小花生呀!你快出来吧!自己说一说你到哪里去了?[课件出示图片边指边说](夏天长出了茂盛的绿叶,开出了鲜艳的花朵,过了几天,花生就出生了,偷偷的钻到了土里。到了秋天,花生长大了------【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花生的果实是结在地里的】原来是小花生自己藏了起来,长在了土里,怪不得小松鼠找不到它呢![长在土里]
(四)扩展练习:
1、通过课前预习,你还知道我们吃的食物中,哪些也是长在土里的?(出示)
2、小松鼠找到花生后会怎样呢?(续编故事《花生找到了》, 要讲清楚事情的经过结果,还要讲清楚小松鼠和小鼹鼠是怎么说的。)
3、今天这节课我们和好朋友小松鼠一起找到了可口美味的花生,知道了花生原来是在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还了解到很多长在土里的食物。下课后,如果有兴趣你可以通过看书,问身边的人或上网去了解这些植物的生长过程,好吗? 板书设计:
小松鼠找花生 好奇
地上开花 高兴
盼望
【《小松鼠找花生果》】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小松鼠找花生》说课稿10-24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松鼠找花生》说课稿10-18
中班音乐活动《小松鼠找松果》09-12
小松鼠摘松果10-04
小松鼠造新房教案06-20
小松鼠漂流记07-23
小松鼠作文500字11-19
我的小松鼠作文12-14
《小松鼠看错了》教案06-19
小松鼠送春天作文700字09-25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