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飞机》优秀教学设计

2025-0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水上飞机》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

《水上飞机》优秀教学设计 篇1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指读课题《水上飞机》。

2,下面的这些词你还认识它吗逐行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准词语。

3,水上飞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跟随小海鸥去一探究竟吧。

设计思路:学生的识字需要一个反复记忆的过程,在课前帮助学生复习字词可以起到巩固的作用,也能尽快的唤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去理解课文。

二,创设情境,探究学习。

(一)指导学习第一段。

1,出示茫茫的大海上,有只小海鸥的画面,边看老师边叙述:在茫茫的大海上,有一只小海鸥,来,让我们张开双臂,做一只小海鸥,跟它去大海探索吧!

2,突然,它发现了一条奇怪的大船,这条船奇怪在什么地方呢谁来读读句子

3,来看看这艘船吧。出示图片:普通的船是怎样的而这艘船的船体两边却长了——两个大翅膀。真是与众不同。

4,小海鸥,看到这样的船,你心里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5,是呀,小海鸥心里充满了好奇,你能用好奇的语气读好这句话吗出示第二句,指导读好句子。

6,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应该怎么办呢是的,于是,小海鸥飞过去,想问个究竟。

7,这里的究竟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意思不变(清楚,明白)

8,你能用究竟说句话吗指导究竟练习说话。

9,真是一只聪明,好学的小海鸥,一起来读好这一小节。

设计思路:小学生对小动物都是十分喜爱的`,我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一只飞翔的海鸥,跟随课文中的小海鸥一起去发现,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情感,以情促读,更好地训练了朗读。从中也学到了小海鸥不懂就问的学习方法。

(二)指导学习二至六段。

过渡:小海鸥是怎么问的奇怪的大船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请你自由读读课文的二至六小节。

1,这艘奇怪的大船是谁呀(水上飞机)

2,下面请你和同桌合作,演一演小海鸥和水上飞机,分角色读好它们的对话。

3,谁愿意来做小海鸥,水上飞机,读读它们的对话,再请一位同学读好提示语。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指名学生评价。(提示:对话时注意要有礼貌,读时引导学生从提示语中了解小海鸥的惊讶,和水上飞机的和善。指导学生边读边加上动作,表情)[

4,我是谁呀(板书:海上救护机)船只在海上遇难了,为什么不用船去救,而让水上飞机前往救援呢谁能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大家答案(突出迅速)

5,谁愿意来做做海上救护机,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样子和作用(板书:救援船只)

6,小海鸥们,听了海上救护机的自我介绍,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什么

7,是呀,海上救护机的本领真大呀,小海鸥挺佩服他的本领的。

8,男女生分角色练读对话。

设计思路:通过分角色朗读对话,从对话中了解海上救护机的作用,以小海鸥的视角去体会对海上救护机的敬佩,加深了体验,也促进了学生的朗读。让读有了情感的奠基,让情感有了抒发的平台。

(三)指导学习第七段。

过渡:还有更让小海鸥吃惊和佩服的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七自然段。

1,水上飞机向我们介绍了他的许多兄弟。请你为他的兄弟取个名字,再向大家介绍一下他们各有什么本领

2,分小组交流,介绍。

3,谁愿意来做救护机的兄弟,说说自己有什么本领

板书:海上战斗机参加战斗

海上运输机输送物资

海上灭火机扑灭大火

4,水上飞机的兄弟真多呀,除了这些,还有吗你从哪里知道的(省略号:还有许多各有作用的水上飞机)板书:……

5,真是了不起,用你的朗读来赞美这些了不起的水上飞机吧。指导朗读。

设计思路: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这一段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通过自我介绍,来了解水上飞机的其他家庭成员,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习上得到了互补,借鉴。

(四)指导学习第八段。

引读:正当他们谈得高兴的时候,海上的风浪——突然大了起来。水上飞机的机舱里响起了求救警报。……

1,出示句子:对不起,东南海面有渔船遇险,我得马上出发,前去救援!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2,出示句子:他告别了小海鸥,便迅速地滑行起来,机身的两旁随即溅起了雪白的浪花。水上飞机渐渐地离开海面,向遥远的天边飞去。

(1)渐渐地是什么意思(结合:迅速,随即等词,引导理解:表示海上救护机离开水面时有一个过程,慢慢上升,飞行时比在水面滑行更快了。)

(2)你能用渐渐地说句话吗

(3)想象:海上救护机可能怎样救护遇险的船只呢[

(4)指导朗读句子。

3,一起有感情地读好这一段。指导朗读。

设计思路: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帮助理解课文中重点字词的意思,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朗读,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今天,我们听了海上救护机的介绍,了解了水上飞机,其实水上飞机还有许多种,(出示组图)一起去看看。

2,如果让你长大后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呢现在让我们设想一下,二十年以后,你成为了一名科学家,你造了什么功能的水上飞机

课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或画图或写作文来设计一种水上飞机。

3,课后举行成果展示,交流。

4,总结:同学们,要想实现你的这些理想,就必须从小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本领,用科学造福人类,你说是不是!

设计思路:每个学生都富有奇思妙想,给孩子一个展现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走进文本的同时又走出文本,走入生活,进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附:板书设计:

水上飞机

海上救护机救援船只

海上战斗机参加战斗

海上运输机输送物资

海上灭火机扑灭大火

……

《水上飞机》优秀教学设计 篇2

1 静稳定性分析

图2是翼尖小翼对横向气动力特性的影响。无翼尖小翼的侧力导数为YC-0.868 5, 横向静稳定性导数为Cl-0.081 4, 航向静稳定性导数为Cn0.042 1;有翼尖小翼的侧力导数为YC-0.936 7, 横向静稳定性导数lC为-0.124 1, 航向静稳定性导数Cn为0.041 5。

通过对比数据可以发现:

(1) 翼尖小翼增加了飞机的侧向面积使得侧力导数增加7.9%。

(2) 翼尖小翼增加了机翼的有效上反角, 相比无翼尖小翼横向静稳定性导数增加了52.5%。

(3) 翼尖小翼对航向静稳定性起一定的负面作用, 但影响程度不大, 比无翼尖小翼状态降低1.4%。

(4) 无翼尖小翼时的横向静稳定性导数lC与航向静稳定性导数Cn比值1.93, 横向静稳定性大于航向静稳定性, 而有翼尖小翼时的两者比值为2.99。翼尖小翼增加了两者的不匹配程度, 这会对后面将要描述的荷兰滚模态产生不利的影响。

2 动稳定性分析

由于翼尖小翼对于纵向静稳定性影响不明显, 因此该文不再对纵向动稳定性进行分析, 着重讨论由于横向静稳定性变化带来的一些横向动稳定性变化问题。

飞机横航向特征方程为

通过求解 (2) 和 (3) 两个特征方程, 可以得到表1横航向动稳定性计算结果以及图3横向扰动运动侧滑角随扰动量的变化曲线。对比表1中的数据及图3中的曲线可以看出:

(1) 有翼尖小翼的荷兰滚模态阻尼比小于无翼尖小翼的荷兰滚模态阻尼比, 增加翼尖小翼, 飞机的荷兰滚模态变化更为剧烈, 飞机遇到扰动, 不容易从振荡中恢复到稳定状态。

(2) 有无翼尖小翼对滚转模态影响极小。

(3) 有翼尖小翼的螺旋模态半衰期小于无翼尖小翼的螺旋模态半衰期, 横向静稳定性增加, 螺旋模态半衰期相比无翼尖小翼时缩短一半。

虽然荷兰滚振荡是收敛的, 但有翼尖小翼增加了荷兰滚的振荡程度, 会恶化乘客的乘坐品质, 同时不易于飞行员对飞机进行精确的控制。对于气动外形已经很难更改的飞机来说使用偏航阻尼器, 是一种有效的抑制飞机荷兰滚运动的装置。但是对于一般新研的通用飞机来说, 这种方法最好是作为一种补偿措施, 不提倡在设计阶段就引入进来。偏航阻尼器属于一种自动控制增稳装置, 不会在飞机的起降阶段接通, 而对于一般的通用飞机, 起降阶段往往易放生荷兰滚运动。因此, 偏航阻尼气的使用对于抑制荷兰滚运动在实际中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翼尖小翼对螺旋模态的影响也很明显。飞机在受到扰动产生10°坡度变化后, 即使飞行员不注意也不参与干预操纵, 在2m in时间内均能回复到初始水平飞行状态, 不会影响到飞行安全。

3 横航向静稳定性和动稳定性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有翼尖小翼对飞机横向静稳定性和横航向动稳定性产生很大影响。翼尖小翼加剧了横航向静稳定性的不匹配程度, 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了荷兰滚模态和螺旋模态特性, 对飞机飞行品质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荷兰滚模态和螺旋模态对横航向静稳定性相对大小具有不同的要求, 因而需要进行合理折中。对于具有正横航向静稳定性的飞机, 当稳定性相对程度Lβ/Nβ过大时, 飞机易产生荷兰滚或飘摆不稳定, 反之, 当Lβ/Nβ过小时, 则飞机易产生螺旋不稳定。

4 结语

该通用飞机无翼尖小翼时的横向静稳定性本身就处于一种稳定性很强的态势, 如果安装翼尖小翼将会增加这种变化趋势, 导致横向静稳定性和横向静稳定性失调, 从而增大了荷兰滚模态的振荡程度和螺旋模态的稳定程度。

荷兰滚运动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剧烈的姿态变化, 而螺旋模态变化十分缓慢, 短时间内姿态变化不明显。两者相比较, 荷兰滚更容易对飞行安全产生影响。应该对翼尖小翼进行适当的设计修改, 抑制荷兰滚模态的振荡程度, 降低螺旋模态的稳定程度。

摘要:为了改善飞机的飞行性能, 通用飞机通常会使用翼尖小翼装置, 但往往会忽略它对飞机的飞行品质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翼尖小翼产生的气动力进行计算分析, 研究了翼尖小翼对横航向飞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翼尖小翼会使荷兰滚模态振荡增加, 螺旋模态稳定性增加, 对飞机横航向稳定性影响较大。翼尖小翼需要针对飞机本身的气动特性进行设计。

关键词:通用飞机,翼尖小翼,飞行品质,横航向稳定性

参考文献

[1]Robert C.Nelson.Flight Stability and Automatic Control[J].

[2]方振平, 陈万春.航空飞行器飞行动力学[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3]Mark D.“THE DESIGN OF WINGLETS FOR HIGH-PERFORMANCE SAILPLANES[J].Maughmer AIAA, 2001-2406.

[4]Bruce J.Holmes, Cornelis P.van Dam, Philip W.Brown, and Perry L.“Flight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Winglets on Performance and Handling Qualities of a Single-Engine General Aviation Airplane[J].Deal NASA-TM-81892.

走进苏霍伊飞机设计局 篇3

苏霍伊飞机设计局是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重要的军用飞机科研机构。也是世界上声名显赫的航空企业之一。苏霍伊设计局是以其创始人和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帕维尔·奥西波奇·苏霍伊的名字命名的。苏霍伊1895年7月10日出生于白俄罗斯的一个小乡村里,他从小酷爱读书,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习氛围使他在小学时就对飞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考入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系后,他选修了航空理论课。苏联国内战争使他看到了飞机的重要性,从此他立志投身到航空事业中去。1924年他被收入到老牌飞机设计大师图波列夫麾下从事战斗机的设计工作。苏霍伊设计局创建于1939年,在6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曾经取得过巨大的成绩。总共研制了51个型号的各类飞机,其中有35种投入批量生产,在苏霍伊飞机的历史队列中有一些堪称世界名机,诸如苏27系列歼击机及改型系列的飞机几乎已经世人皆知,家喻户晓。在苏联飞机中苏-9是最早采纳了着陆减速伞、操纵系统的助力器和弹射座椅,后期还采用了固体火箭起飞加速器。它的最大时速为847千米,实用升限为12800米,最大航程1200千米。这些战术技术性能在当时已使西方惊叹不已。但是这种跃进式的生产对于精益求精的航空研制发展来说是不适宜的,连续的飞行事故和航空工业的调整使苏霍伊设计局走向窘境,灾难终于在1949年落到了它的头上,这一年苏霍伊设计局被取消,此时有人建议苏霍伊改行去搞当时最时髦的火箭设计,但是他固执地说:“我从事航空的愿望永远都不会动摇。没有了飞机,我的生活将是不可想象的。”1953年苏霍伊飞机设计局重新成立,他本人则担当了主要负责人,在此后的日子里,特别是在冷战时期,苏霍伊设计局宏图大展,为苏联空军的建设与发展交付了大量的最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创造了苏联航空工业的一个又一个奇迹。1975年9月15日苏霍伊去世,他把一生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

苏霍伊系列战机

世界进入东西方对峙的冷战后,当时对歼击机的主要指标是飞行速度快、升限高、爬升率大、选择气动性能更好的机翼和大功率发动机,苏霍伊设计局与米格飞机设计局成为苏联战斗机的两大支柱机构,各自支撑着半壁江山。不仅为苏联空军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空军作出了贡献,而且为战斗机出口换取大量外汇立下大功。这个时期苏霍伊设计局主要研制生产了重新编号的歼击轰炸机和截击机两大战斗机系列,大多数是速度更快的超音速歼击轰炸机和装备先进自动火控系统的超音速歼击机。歼击轰炸机主要包括:苏-7、苏-17(其出口型为苏-20和苏-22)、苏-24等,苏-20与苏-22曾出口至15个国家,苏-24飞机共生产近3000架,现有多数飞机还在服役。歼击机主要包括:苏-9、苏-11、苏-15等;由于苏霍伊设计局生产的飞机广泛地采用了很多当时苏联乃至世界上最先进的航空技术,如:新型结构材料、全通道不可逆助动力操纵系统、全动水平尾翼、液压系统、双腔液压助力装置等。使这一时期的苏霍伊型的战斗机完全具有与美机抗衡的作战能力,主要表现为飞得高、飞得快,其次是机载火力强大。在空对空武器中,歼击机可挂大量中、近距空对空导弹武器,攻击的距离增大,命中精度增高,有的飞机干脆取消了航炮全部使用导弹。诸如苏一15飞机,而该机曾于1983年使用空空导弹在高空击落了韩国的民航飞机,在空对地武器中,除所有的飞机均可挂一定数量的炸弹、火箭、空对地导弹外,攻击机和歼轰机的服役也使西方提心吊胆,苏军中唯一的强击机苏-25,时速920千米,作战半径560千米,机身上除装一门30毫米双管航炮外还有8个外挂架,可携带4500千克空对地武器,包括空对地火箭弹、燃烧弹、化学集束弹、激光制导炸弹和空对地导弹等等,堪称坦克的灾星。它曾经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阿富汗战争中叱咤风云,引人瞩目。实战证明,苏-25飞机可全天候作战,用于直接对战场上的敌各类工事与装甲目标实施攻击,作战效率高,损失率非常低。目前苏-25飞机还在世界上9个国家服役。而苏-25的后继机将由其改进型苏-39替代。该机装备最新型的反雷达、反舰和空对空导弹,攻击能力明显增强。机载多功能雷达和先进的电子战设备使飞机具有良好的探测能力与复杂条件下作战能力。其最大载弹量4500千克,最大时速975千米,作战半径800千米,可带各种精确制导的空对空、空对地导弹、炸弹。该机在外型上虽与苏-25差别不大,但它确实已成为一种高性能,多用途,可昼夜,全天候攻击地面海面和空中目标的最新型强击机。

“苏-27家族”

苏-27飞机属于世界公认的第三代战斗机。是苏联军机发展步入高技术的一个里程碑。直到目前,苏-27飞机仍然是世界上同级别飞机中最优秀的机种,其最大时速2100千米,作战半径1500千米,雷达搜索距离240千米,弹量7000千克,可挂10枚空空、空地导弹和各类航空武器,就作战效能看苏-27飞机与F-15不相上下。但是直到苏27家族的系列化逐一问世,才真正使苏霍伊设计局名声大振,不但迎来了有史以来的最辉煌时期,同时也成为世界顶尖军机企业。1985年开始对苏-27基本型进行了一系列深层次的改进与改型,迄今为止,我们看到的苏-30、苏-32、苏-33、苏-34、苏-35、苏-37等基本都是以苏-27原形机为基础,增加和改进某些先进的高技术设备而成为更新型的战斗机,它逐渐形成了一个不断壮大的“苏-”家族,争奇斗艳,各显神通。而每一种改型都有各自的用途与特长,这种改进而成新机型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基于苏-27基本型的“先天条件”好,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俄罗斯在军机的气动布局、发动机、机载武器和电子系统的技术方面有较雄厚的基础,能通过改进使飞机的性能有明显的提高,目前俄罗斯经济困难,下一代战斗机迟迟不能投入服役,以第三代战斗机的改型来满足急需也是一种良策,同时还可以通过出口换汇解决未来新机研制的费用。苏-27家族中的改进型主要分为这样几类。一类主要用于空战;一类主要用于对地攻击;另一类主要是舰载机。

苏-37是一种最新型的多用途、超机动性、多功能歼击机,主要用于执行歼击轰炸、强击、防空歼击拦截、歼击护航和战术侦察等任务,苏-37突出的优点是机动性能非常好,采用先进的气动布局和带推力矢量喷口的发动机,具有超常的机动能力。

对地攻击型主要有苏-30、苏-32、苏-34等。苏-30是在苏-27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多用途战斗机,而其本身还有多种改进型号,主要任务是拦截大规模空袭飞机,攻击地面、水面目标,支援陆海军作战,还可用作空中指挥机使用,一架苏-30可指挥4架苏-27,其作战效能比苏-27高1.5倍。苏-30作战半径2300千米,最大时速2125千米,载弹量8000千克,可挂12枚空空、空地导弹和其他航空武器。飞行员装备头盔式瞄准系统,雷达作用距离最远达160千米,可跟踪20个目标,并同时攻击6个目标,对地攻击时,使用远程空地导弹最远射程可达115千米。苏-32是供海军航空兵岸基部队使用的远距歼击轰炸机,西方称其为“海蛇”。它可以在远距海岸的区域内搜索、拦截、攻击敌舰船和潜艇,能全天候和在敌强烈电子干扰条件下作战,该机前机身重新设计,机头加长加宽,带两侧边条;加装了全动式鸭翼,极大地提高了机动性能,增设了腹部装甲,加装了尾部警戒雷达等改善了座舱电子系统,使用雷达、声纳浮标、传感器、激光测距仪等自动化设备在执行反潜、侦察、水雷探测、攻击水面、水下目标方面都别具一格。

舰载型飞机主要是苏-33。1989年11月1日,普加乔夫驾驶着该机首次从“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上成功地完成了无弹射起飞和降落,标志着俄罗斯高技术舰载机的问世。1992年以后曾在航母上批量使用,该机在苏-27家族中最先使用空中加油技术和水平前翼,从而大大提高飞机的航程和作战机动性能。特别是改善了从航母上起降的稳定性和操纵性。机翼、水平尾翼、尾部和机头整流罩在停放舰面时可折叠,以减少占用飞行甲板面积,机腹装有着舰拦阻钩。它在满载航油和挂载全部武器弹药的情况下从航母上起飞时,滑跑距离仅为100米。该机最大载弹量8000千克,作战半径1100千米,最大时速达2200千米,可挂12枚空空、空舰导弹及各种航弹等。苏-33的服役,使俄罗斯海军如虎添翼。

苏霍伊设计局为航空事业作出的贡献是卓有成效和有目共睹的,如今的“苏式”飞机几乎成为俄罗斯空军的代名词。

《水上飞机》优秀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飞机的外形特征及简单结构,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2、通过认识飞机,知道飞机分民用机和军用机。

教学准备:

课件:1、认识飞机。2、飞机的种类和用途。3、飞机的发展史。4、古代中国人对航空的贡献。5:讨论、飞呀飞。6、游戏1。7、游戏2。实物:一架军用机和一架民用机模型。

教学过程:

一:出示飞机模型。

呜……我来了,翅膀抖一抖,飞上蓝天去,飞过黄河,飞过长江,转进云彩里。小朋友长大了想不想开飞机?{想}那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先来认识一下飞机。

二:(1)、打开课件:认识飞机。卡通飞机说: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中,飞机的速度是最快的。好吧!现在就请你们一起来认识飞机吧!师依次点击:1、机身。2、机翼。3、尾翼。4、起落架。5、发动机。6、驾驶室。7、机舱。8、机首。再点击卡通飞机:飞机是由机身、机翼、尾翼、起落架、发动机、驾驶室、机舱、机首等主要部分组成的。

(2):提出问题,加深记忆。A:飞机主要是有那几部分组成的?(让幼儿指出并回答)B: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结合飞机模型回答问题)

师:现在小朋友都知道了飞机的各个组成部分,我们就来做一个拼图游戏,看谁拼的快又对。

三:打开课件:游戏2。

让幼儿根据原图进行拼图,机头不动。

师:小朋友都很喜欢飞机,哪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飞机?{让幼儿自由回答}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飞机的种类有哪些?

四:打开课件:飞机的种类和用途。

卡通飞机:飞机有民用机和军用机两种,载送旅客或装货物用的是民用机,战争用的是军用机。

A:点击大客机,依次出现七架不同型号的客机,点击每一架可放大。

B:点击战斗机{同上}。

C:出示两种飞机模型,让幼儿观看并说出主要不同点。

师:聪明的孩子爱动脑,好玩的游戏等你来。

五:打开课件:游戏1。

小朋友,你们都认识了民用机和军用机。现在就来分一分吧。

师: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漂亮、壮观的飞机,真了不起,那发明创造飞机的人就更伟大了。“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老师今天就来看看飞机是如何发明的?

六:打开课件:飞机的发展史。

老师让幼儿连着把几个图片看完后简单总结一下飞机的发展:1、学鸟飞。2、做木鸟。3、热气球升空。4、蒸汽飞艇飞行。5、单翼滑翔机。6、莱特兄弟的飞行者。7、中国人的第一架飞机。

师:在我国很久很久以前的古代,人们看到小鸟在蓝天自由自在地飞翔,就动脑动手做了很多能飞起来的东西。小朋友请看:

七:打开课件:中国古代对航空的贡献。

老师一张一张地给幼儿做简单的介绍。

师:看到古代人对航空的伟大贡献,小欣欣和她的一群动物朋友着急了,小朋友请看。

八:打开课件:讨论飞呀飞。

让大家动脑想一想,他们怎样才能飞上天。师最后作总结。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飞上天空呀!好!现在开起你的小飞机,起飞了!大家一起说儿歌:翅膀抖一抖,飞上蓝天去,飞过……。到院子里做游戏:《飞机起飞》结束。

教学反思:

我觉得在课堂中尊重幼儿是课堂民主的前提。幼儿对事物也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满足他们。民主、自由、宽松、愉悦的环境也应该造就一群聪明可人的、欢快活泼的小朋友,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只有让孩子民主、自由地成长,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活而不乱,张扬个性,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奇思妙想。

《航天飞机》优秀教案 篇5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写田字格内十个生字。

3、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以及不妄自菲薄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写一段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

教具:多媒体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过飞机,坐过飞机吗?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历史的巨轮前进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类终于造出了航天飞机。

2.幻灯出示航天飞机

3.齐读课题

4.读完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想问的?

5.学生自由发言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动动笔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出示生字词。

3、学生自由朗读生字词。

4、指名读带拼音的生字词。

5、去拼音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读好句子

1、读好含有生字词的句子——§2第一句话

出示:突然一声呼啸,一个庞然大物腾空而起。

(1)指名读句子。

(2)理解词语:呼啸(高而尖的声音)

一个很大的东西腾空而起,发出高而长的声音,这样的声音叫~

(3)读好这句话。

2、读好含有生字词的句子——§2第二句话

出示:只见他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转眼间便飞得无影无踪。

(1)指名读句子。

(2)过渡:刚才听到他的声音,现在看到他样子,那“无影无踪”什么意思?

(3)读好这句话。

(4)连起来集体读好两句话。

(5)由这两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大,快,外形,板书庞然大物))

3、读好含有生字词的句子——§3第一句话

出示:他找到智慧老人,想问个究竟。

(1)指名读句子。[

(2)理解智慧老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啊?

(3)“究竟”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吗?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1、智慧老人是怎样介绍航天飞机的呢?自由读。

2、智慧老人说了几段话?请学生分别读

3、出示智慧老人说的第一段话。

4、第一段话介绍了航天飞机的什么特点,把重点词语圈画出来。

5、读好“他比你飞得更高更快。”(板书“更高更快”)

6、高表现在哪里?用书上的语言来回答

体验两万米的高度。

7、快表现在哪里?还是用书上的语言来回答

体验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的距离之长,航天飞机所花时间之短。

(东西直线距离大约4000多公里,汽车大约50多个小时,火车30多个小时)

8、指名读第一段话。

9、出示智慧老人说的第二段话。

10第二段话介绍了航天飞机的什么特点,把重点词语圈画出来。(板书:本领大)

11、“本领大”表现在哪?用书中的语言来回答。

12、出示卫星回收的图片,用书中的语言来说说图的内容。

13、指名朗读第二段话。

14、集体朗读第三自然段。

五、朗读全文,学生质疑

1、指名朗读全文。

2、学生质疑。

六、书写生字词:

1、出示五个生字。

2、注意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

指导“慧”的写法。怎样写好这个字?

3、教师范写。

优秀作文:游水上乐园 篇6

暑假我去了许许多多的地方,有:骑马、游泳、东山公园……其中,最令人难忘的就是水上公园,路桥的水上乐园十分好玩。

有一天,我们打算去水上公园,头天晚上,我激动的觉也睡不好,到了早上我6:30就醒了,我跟两个表姐、妈妈、表弟、姑姑去水上乐园去玩,我们开着车,一路饱览路上的风光。

我们先来到了卖衣服的地方,妈妈给我买了几件漂亮的`新衣服,到中午我也觉得肚子有点饿了,我们大家就去吃了饭,吃得好饱啊!

下午,我们13:00才到水上乐园,我们各自换好游泳短裤就跑了出来,水上乐园好大呀!有冲浪、高空滑梯、山谷、成人区、小孩区……我最喜欢的就是高空滑梯,我玩了5次,好爽呀!最后一次我没带游泳圈。高空滑梯从高处冲下来,中间是平的,冲下来全身都会泡在水中。十分的好玩;冲浪我是带着游泳圈,我使劲游,想游到最前面去,但妈妈和姐姐紧跟着我的后面,怕我有危险,于是我打消了念头,没有再往前游了,好可惜呀!我没有去前面,但在后面浪也会冲过去的,浪一高一低,好好玩,山谷阴阴的,十分阴森,但山谷里的人也很多。

民用飞机供电系统设计 篇7

世界航空业的快速发展, 电子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民用航空领域中, 采用大容量、效率高、频率范围广但又不会降低供电特性、电能质量稳定的供电系统, 对提高民航飞行安全, 促进行业稳步、协调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飞机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计算机和各种先进电气电子设备将越来越多地在飞机上使用, 飞机供电容量的增大与变频供电系统的供电质量问题也将日益突出, 这直接关系到先进电气设备功能的发挥和飞机的飞行安全。

飞机供电系统是飞机电能的生产、变换和输配等装置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 其作用是向飞机上的所有用电设备提供满足规定技术性能的电能, 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它是现代飞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飞机电气系统整体框架

飞机电气系统从功能上可将飞机电气系统划分为电源系统、配电系统和电气负载三大部分。电源系统是电源到汇流条之间的部分, 主要由主电源、二次电源、应急电源和辅助电源组成。主电源由航空发动机传动的发电机和电源控制器等组成。 二次电源将主电源电能变换为另一种形式的电能。应急电源是一个独立电源, 当飞行中主电源发生故障时, 向飞机上重要用电设备供电。航空蓄电池和辅助动力装置是飞机上常用的辅助电源; 配电系统是从电源汇流到用电设备输入端的部分, 飞机的配电系统由电网、配电装置和电网保护装置组成, 它的作用是将电源产生的电能传输分配到飞机各用电设备上; 电气负载主要是飞机上的用电设备, 如飞控系统、航电设备、照明设施、防冰与环控系统等, 可以分为交流负载和直流负载两大类。 飞机电气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2民用供电系统设计原则

飞机电网的分布决定于飞机用电设备的分布位置, 基本遍布于飞机全身, 因此飞机配电系统十分复杂, 且易于发生故障。 为了保证安全飞行和完成飞行任务, 根据飞机配电系统的特点, 在设计时需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1) 汇流条和配电电路的配置应使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 负载能够从飞机主电源、二次电源、地面电源或者辅助电源 ( 如适用时) 获得电力。

2) 当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 使总的可用功率减少到低于飞机的要求时, 则非关键负载或者预先选定的负载应按要求脱开。

3) 飞行关键负载应由主电源或二次电源供电, 当主电源失效时应由应急电源供电, 并具有容错供电能力。

4) 满足民用飞机供电特性要求。电能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用电设备性能和仪器的精确度。不仅在正常供电时要保证供电质量, 而且要保证在各种故障情况下仍有较高的供电质量。

5) 在地面工作期间应有简便的方法, 将不需要供电的设备与地面电源断开。

6) 输配电网络的可靠性要求应按CCAR - 25部规定。具体指标根据飞机供电系统的合理分配确定。配电系统要有高的可靠性和强的生命力, 在正常和各种故障状态下保证用电设备不间断供电, 特别要保证安全返航用设备的连续供电。

7) 个别电源发生故障或导线断开、短路时, 配电系统仍能保持继续工作的能力, 并能限制故障的发展, 将故障产生的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内。输配电网路中任何部分的故障及组合、 人员误操作不应构成不安全状态。

8) 质量轻, 易于安装、检查、维修和维护方便。

9) 要求具有负载管理能力和自检测能力。

10) 减少对电子和通讯设备的电磁干扰, 金属机体应有低的电阻, 电网中要采取滤波和屏蔽设施; 为消除飞机上的静电干扰, 机上各金属部分应有良好接触 ( 电连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 并需安装静电放电器。

3民用飞机电源系统设计

飞机电源系统已经历了由低压直流到恒频交流的发展过程, 就目前发展趋势看有两种, 一种是以波音787和空客A380为代表的大型民用飞机, 采用了变频交流电源系统; 另一种是以美国的F - 22和F - 35为代表的第四战斗机采用了高压直流电源系统。飞机电源系统发展趋势如图2所示。

变频交流电源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维护费用少、效率高等优点。但由于其输出频率取决于发动机减速器输出转速, 尤其是多数飞机均采用涡喷发动机或涡扇发动机, 发动机转速变化范围大, 因此, 这种变频交流电源系统称之为宽变频交流电源系统, 它具有频率变化大的缺点, 难以满足机载电子设备对供电品质的要求, 其发展曾一度受到了限制。但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飞机上的应用, 变频交流电源系统更易于构成变频交流启动发电系统, 因此, 在最新研制的大型民用飞机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如波音787飞机和空客A380飞机。

民用飞机在确定发电机的容量时, 有以下原则。

1) 对于双主发电机的民用飞机, 1台发电机的容量应能够为整个飞机的基本负载供电。

2) 对于四主发电机的飞机, 2台发电机的容量应能够为整个飞机的基本负载供电。

3) 对于远程飞机, 包括辅助动力发电机 ( APU) 的容量应设计为所有负载 ( 包括非基本负载) 的2倍容量。

因此, 基于变频电源的诸多优点, 民用飞机选择变频电源系统。

4民用飞机配电系统设计

设备之间实现电能分配、传输、控制、保护和管理的系统。 配电系统包括汇流条及控制装置、电路保护装置。主要功能是将电功率合理地分配到各级汇流条。

根据控制方式不同, 飞机配电系统主要有以下三种结构。

1) 常规配电系统。该配电系统采用了诸如继电器、接触器、断路器等机电式配电设备, 馈电线全部引入座舱内的配电中心, 二级配电中心或电气负载直接从配电中心获得电能, 由短路器提供馈电线过载保护。电气负载的控制方式为继电器逻辑控制, 由飞行人员通过离散控制信号线手动管理电气负载, 负载的状态由状态电门及信号指示灯来显示。由于配电中心安装在驾驶舱内, 这就要求馈电线必须先从发电机端敷设到驾驶舱, 然后再从驾驶舱返回到机身中心的负载, 因而主馈电线又长又重, 早期的飞机和目前的小型飞机均采用这种配电方式。

2) 遥控配电系统。在该系统中, 配电汇流条靠近用电设备, 由飞机驾驶员发出的遥控信号通过功率控制器 ( 如接触器) 对用电设备进行控制, 座舱内只引入控制线, 目前的大、中型飞机均采用这种配电方式。

3) 电气多路传输系统。电气多路传输系统是一种计算机控制的配电系统。在该系统中, 负载并不直接连接到主汇流条上, 而是接在负载管理中心。该中心用固态功率控制器来控制负载的接通和断开, 以及配电布线的保护。数据处理机和转换装置将确保电气负载管理中心内的汇流条每次接在一个主汇流条上。数据处理机将按程序在各种飞行和供电状态下接通和断开相应的负载, 以及在故障情况下重新配置电气系统。这种配电方式从80年代以来得到了发展, 逐步应用到先进飞机配电系统中。随着多电飞机的发展, 辐射式的集中配电布局就更无法适应, 因而迫切要求改变现有的电源控制与管理系统, 采用一套新型电源控制与管理系统, 以适应新一代先进飞机的性能要求。民用飞机供电控制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

为保持先进性和未来的竞争性, 民用飞机将采用电气多路传输系统, 民用配电系统结构图如图4所示。

5民用飞机电气负载管理设计

电气负载管理中心 ( ELMC) 是飞机配电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监控与二级配电汇流条相关的各个模拟量与状态量, 通过数据总线接口将相关数据传递给PSP, 并接收来自PSP的控制指令, 控制继电器并通过SSPC控制负载。负载管理中心是具有局部处理能力的智能终端。每个ELMC都带有一定数量的可提供分布式负载控制及保护的固态功率控制器 ( SSPC) 。ELMC从自身关键飞行电力汇流条内部获得电力。 ELMC控制中心具有以下三大功能。

1) 根据系统控制指令和应急模式选择器的状态来控制SSPC动作, 从而实现对相应负载的供电和保护。

2) 监测电力汇流条电压并向PSP报告, 根据PSP命令切换继电器动作, 而保证负载的正常供电。

3) 不断采集SSPC的状态信息, 解出SSPC的状态方程, 向PSP报告。同时ELMC还把内部汇流条的电压和ELMC内部二极管的状态发送给PSP。

民用飞机的电气负载管理中心结构图如图5所示。

6结语

飞机电气系统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随着飞机多电化的发展, 电气系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阐述了飞机供电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提出了民用飞机的供电系统设计, 该系统综合考虑了国外先进技术, 具有经济性、先进性和竞争性。

摘要:针对我国已经开展大型客机的开发和研制, 对飞机的电气系统先进技术变频电源、电气多路传输系统和电气负载管理中心 (ELMC) 进行了一些探讨。结合国外电气系统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电源系统、配电系统和电气负载三个方面阐述了民用飞机电气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电气系统,变频电源,多路传输系统,负载管理中心 (ELMC)

参考文献

[1]沈颂华.航空航天器供电系统[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5.

[2]付大丰, 杨善水.飞机自动配电管理系统电气负载管理技术的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2 (2) .

[5]于敦, 王守方.国外飞机供电系统手册[M].北京:中国航空信息中心, 1997.

我教学生造高难度飞机 篇8

纸飞机,对大家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不过,如果要深究它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就很少能搞得懂了。2014年,我指导的一名本科生同学——王仲景却是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

2014年4月,为了摸清纸飞机的飞行性能,王同学先是使用流体力学软件,在电脑中对若十余种典型的纸飞机构型进行了大量而系统的空气动力学模拟。模拟显示,一种大三角翼的纸飞机气动性能尤为出色。于是,王仲景着手制作了一架这种类型脸盆大小的纸飞机。

为了增加纸飞机的续航能力,他特意给纸飞机设计了操纵面,还精心选配了动力装置、电调和遥控/接收设备。由于有了先前的“优选”工作,试飞时发现,第一架制作完成的遥控电动纸飞机便具有极其出色的飞行性能:在操纵手的遥控下竟然在操场上空慢悠悠飞行了数分钟之久。小试牛刀后,王仲景受到极大鼓舞,于是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将脸盆大的电动纸飞机放大10倍,做一架世界上最大的遥控电动纸飞机。

说干就干,王仲景立马购买KT板,然后,照着原有纸飞机的比例放大、裁剪出飞机的翼面、“V”形凹槽侧板等各个部件。庞大的纸飞机框架起来了,接下来就是给飞机安装操控系统。为了操纵飞机的横滚和升降,王仲景参照现代飞翼布局飞机,将飞机机翼后缘的两个操纵面设置成副翼和升降面混控,同时,还巧妙地利用飞机对称轴处的 “V”形凹槽空间,在其中安装了大功率的电机/螺旋桨、锂电池组和接收机。

飞机骨架大体完成了,本以为即将大功告成,但飞机却出现了两个棘手的问题。首先,王仲景发现,飞机的刚度严重不足。由于整个“纸飞机”的面积庞大,而KT板相对较薄,非常容易变形。为此,通过思考及刚度计算,王仲景决定对纸飞机的周边及主机翼用塑料边或碳纤维杆进行加固。于是,他用透明胶带固定碳纤维杆,用泡沫胶粘接飞机周边加强塑料条,用易拉罐铝片做紧固连接的垫片,用细铁丝绑定塑料边或碳纤维杆,用费油笔芯做连接杆……手头有的东西都尽量想到、用到了,最终,飞机的刚度问题得到解决。此外,小王还发现,飞机的重心严重偏后,即便将飞机的整个电子装备全部移到飞机最前方依然如此。这时候,王仲景灵机一动,想到了手边的废矿泉水瓶。在矿泉水瓶内装上适量的水用胶带固定在纸飞机顶部,通过调整水瓶中水的多少来调节飞机重心,岂不是既方便又快捷?废物利用,是个好主意,于是,他将两个矿泉水瓶被固定到了纸飞机的头部。经过一次次地往水瓶中加水或往外放水,以及一次次的无动力滑翔抛投试验,最后飞机重心被调到了最佳的位置。

20天很快过去了,每天下来,实验室的制作台上几乎都是一片狼藉;每天下来,王仲景都干得腰酸背痛。最后,一架长度和翼展均达到3米的大三角“纸飞机”宣告成功;巨大飞机竖起来竟顶到了实验室的天花板。2014年6月5日,王仲景和几位同学对这架号称世界最大的电动纸飞机进行了首飞,纸飞机被抬到了试飞地点:同济大学南校区操场。

试飞当天,风和日丽,围观的人们很多。试飞结果显示,“纸飞机”操稳性、抗风性极佳,非常成功,同时也迎来了热烈的掌声和啧啧称赞。后来,该纸飞机好像还上了四川卫视的什么新闻栏目了呢。

研制仿翼龙飞机

张航是同济大学2010级航空专业的高材生,他有一个独特的爱好,那就是自小非常喜欢恐龙,尤其是喜欢会飞的所谓“翼龙”。翼龙擅长滑翔,是一种肌肉和神经组织都很发达的脊椎动物,最早出现在2亿2千万年前。

“作为一名航空专业的学生,我很久以前就已经关注到翼龙的形态和飞行能力了。”张航曾说。“不过,下决心着手做一架仿翼龙飞机却是2013年年初的事情。当时,学校组织学生申报大四的本科毕业设计,于是,我和吴宏杨等同学便自发组成4人小组,汇聚在沈老师麾下,成为翼龙飞机设计和制作的主力军。”

为了设计一架仿翼龙的飞机,张航等几位同学首先通过网络、图书馆,查阅了大量有关于翼龙的图片和资料,摸清了翼龙的形态与习性。在对一张张翼龙图片进行视图分析与测量后,他们获得了翼龙翅膀、头部、颈部、腿部以及尾部等主要部位的特征尺寸。

有了翼龙的外形数据,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翼龙抽象为一架生物仿形的飞机,即进行概念设计。“恐龙变飞机”,这可是一项挑战每个人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艰难工作。为此,张航他们经过数日的苦思冥想、讨论甚至争辩,最后决定将机翼前后缘设计成波浪状,并用一根碳纤管做翼龙的翅膀骨架。为了尽可能“仿形”,他们还将“翼龙”翅膀后方的“羽毛”设计成调节飞机横滚姿态的副翼;尖尖的龙头当做飞机头;两条“翼龙后腿”后伸化作后机身,后机身(每条腿)末端安装上带蹼状的龙爪;蹼状龙爪呈“V”状,用作调节飞机航向和升降的飞机尾翼……这种设计巧妙地将翼龙骨架、外形等生理特征融入到现代常规飞机的经典布局,令人耳目一新。

按照飞机设计的流程,概念设计完毕后是初步设计。在初步设计中,一项重要的难题又摆在了张航等同学的面前,那就是翼龙飞机的气动性能分析。和常规飞机不同的是,翼龙飞机的翼面几何外形较为复杂,这大幅度增加了气动性能分析中网格划分以及气动计算的工作量。然而,这并不能难道张航他们。根据翼龙飞机机翼的特点,张航灵机一动,决定将翼龙翅膀简化为两个梯形与一个三角形的组合,于是复杂的问题一下子变得明晰而又豁然开朗。两周后,气动分析结果很快出来了。结果显示,翼龙飞机的设计航向、纵向稳定性富裕,操纵性优良,升阻特性尚佳……总之,翼龙飞机至少在理论上具有出色的气动特性。这是一个好消息,设计小组成员们得知后兴奋不已,信心倍增。

理论设计完成后,张航他们便开始翼龙飞机的实际制作。绘制图纸、激光雕刻飞机部件、搭接飞机结构……4个人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地工作。一天天过去了,伴随着加工间嗡嗡的机器声,翼龙飞机的骨架从无到有,慢慢地呈现出了雏形。

翼龙飞机骨架起来了,还需要给它安装起落架。为了避免起降时飞机受损,张航在翼龙的“胸部”巧妙地安装了一个反“U”字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起落架,这看上去恰似翼龙的“前肢”;他们还在翼龙的颈下方安装了前起落架。最后,他们给整个机翼铺上红色的蒙皮,蹼爪为蓝色蒙皮,龙头和身体为黄色蒙皮。包装后的翼龙色彩鲜艳,活灵活现,充分体现了当代工科男的出色艺术素养。

3个月的汗水,3个月的辛勤付出。最后,一架长度和翼展均达到2米的仿生翼龙飞机终于完工。2014年5月28日,张航几个人决定对这架奇特的飞机进行试飞。那天一大早,一辆大巴车载着翼龙飞机及其设计者,浩浩荡荡来到了试飞地点:上海国际赛车场。

试飞现场,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翼龙飞机在众目睽睽之下划过跑道,一跃而起。古老的翼龙冲上天空,试飞出奇地成功。就在飞机安全着陆的那一刻,大家的心绪一下子沸腾了;激动、兴奋,试飞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教学生造飞机”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但这远不是故事的全部。事实上,近几年来,我指导的学生已经制作了上百架各种类型的飞机。2014年年底,这些作品曾作过一次较大规模的“飞机秀”。那是一次由学生们自己筹划、自己作主、展览自己飞机作品的活动。二十余名本科生自发起来,搞宣传、做展板、拆装运输飞机、安排人手,光筹备工作就足足用了一周的时间。

2014年12月9日,同济大学首届大学生飞机展在同济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会展上,50余架学生们制作的飞机一一亮相,按类型被分为无人机、微小飞机、趣味飞机以及3D打印与昆虫飞机等4个展区(展台)。3.5米翼展的无人机、3米展长的大型电动遥控纸飞机、3.6米高的“巨型飞人”等大个头、巴掌大小的碳杆薄膜微小飞机、报纸大小的蝴蝶飞机、书本大小的3D打印飞机、苍蝇飞机等“小不点”……或形态可掬、惟妙惟肖,或动力强劲、英姿飒爽,得到了参观者们的啧啧称赞。

责任编辑:曹晓晨

上一篇:优秀新员工个人工作心得下一篇:2024年上期科技教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