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法治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法治(精选8篇)

农村法治 篇1

我国虽然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但总体上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基本国情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5%以上。因此,强化农村基层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促进农村基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精神,国家相关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新时期,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党建,特别是基层民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重点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府立法工作;继续推进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维护司法公正。

当前,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税法费改革稳步推进,基层党建不断加强,治安局势比较平稳。这为我们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农村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在经济方面,农民收入增长减缓,有的地方农民负担还比较重,有些地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压力还比较大,一些地方的盗窃、抢劫、杀人、伤害等刑事案件比较突出,不安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土地征用、村委会直选,以及家庭、债务、违章建筑、宅基地纠纷等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时有发生,非法宗教活动也不容忽视。这对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提出了挑战,我们一定要从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归根到底就是要实现、维护、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前,农民群众有“四盼”,即盼富裕、盼稳定、盼公正、盼尊重。这“四盼”就是群众根本利益的一种反映。每一“盼”都与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密切相关。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紧抓住“村”这个环节,全面落实民主法制建设的各项措施,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一、农村社会稳定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目标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农村社会稳定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公共事业建设后遗症是新农村稳定的重要隐患,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是新农村肌体的毒瘤。近年,党中央以解决民生为根本,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减免了农业税,实行了种植粮食及油菜补贴,10亿农民群众受益,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但在不断建设的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引发了农村群体性事件,影响着新农村建设及发展。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一是要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法制。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保障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平稳运行,为百姓谋利益。总结实践经验,我们发现,一个区域的民主法制建设工作往往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是成正比的。因此,我们工作中要坚持把民主法制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推进农村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现实动力,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大力推行问责制度,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规范干部的行为,做到干部依法办事,不以权利谋私。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农村出现的新问题;要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理农村人民内部矛盾,及时发现、解决影响农村稳定的各种纠纷,防止矛盾激化;要深入贯彻“严打”方针,严厉打击严重危害农村治安秩序的犯罪活动,特别是黑恶势力团伙,要坚决打掉。二是要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事情的真善美,人起到决定的作用,村镇干部的素质决定着农村经济事业发展,继续解放思想,改变干部作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群众的贴心人。大力推行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联动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群众按正常的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努力做到一般矛盾不出村,重大矛盾纠纷不出乡镇。

二、农村民主管理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核心内容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把“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作为今后农村工作必须加强的六项制度建设之一。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实行民主管理,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农民是我们党在农村的依靠力量,也是我们国家政权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保护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历来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使农村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有利于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活跃农村民主生活,保障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党员和群众对干部的监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引导农村干部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正确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党的政策,按章办事,做好工作。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把农村财务、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宅基地划分等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务全部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要注意双向制约,不仅要“约民”,更要“约官”。各级各部门都要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要建立健全村民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规范村级重大事务的民主决策程序,凡是与村民根本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都要进入民主决策程序,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保障群众当家做主。

(一)实行民主选举机制,实现村官村民选

实行民主选举,实现群众的愿望,维护群众的利益,是亲民为民之举,安民为民之道。村党支部委员会委员、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实行“两推一选”,即党内推荐、群众推荐、党员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委员、主任、副主任,实行“公推直选”,即由村民公开推荐、村民直接差额选举产生。针对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由不同方式选举产生,两者群众基础各不相同,导致互不“买帐”的问题,采取民主管理的办法,着力理顺村“两委”的关系,确保“两委”协调运转。村干部是老百姓自己选举的,自然信得过,村民就会齐心协力支持村“两委”班子的工作,村级各项事业的发展就能够迅速地步入快车道。要抓好“两个规范”。即规范干部行为:针对少数村干部讲“人治”不讲“法治”,擅长下命令,不愿意搞服务,重政策、轻法律,说话办事随意性大等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规范干部行为。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加强教育引导,使村干部工作理念上由“人治”向“法治”和“德治”转变,工作方法上由命令型向服务型转变。同时要加强制度约束,制定完善《村民委员会工作规则》、《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制度》,要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和村民大会对规范干部行为的作用,把各项工作真正纳入“公开、民主、规范”的轨道。规范群众行为:针对少数村民只要权利,不尽义务,重物质利益,轻精神文明,只顾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利益等问题,着力规范村民行为。

(二)要抓好民主决策制度的落实。从深化村务决策机制入手,以规范村民代表会议为重点,建立和完善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从制度上保证村民的民主决策权。凡对关系村集体利益和村民利益的事项以及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如本村各类经济合同完善、变更和解除,集体财产发包、处理,土地承包、税费征收、财务收支等重大村务事项,都实行民主决策。由村“两委”会议商议后,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并做到会前向村民广泛征求意见,会后公布表决结果。在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前,村民代表主动征求村民的意见,让村民代表真正代表村民。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酝酿是否切实可行。遇有重大事项,根据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提议,随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策,决定重大问题要进行票决,获得应到会人员半数以上赞成票方可通过。意见分歧较大,一时难以决定的事项,先缓议,待意见基本一致后,再讨论表决或请示上级组织裁决。实行民主决策,村干部能更好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民主决策,体现了民意,集中了民智,保障了村民的民主权利,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决策失误,从根本上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要抓好村级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的落实,实现村事村民管,村情村民知。要加大对村干部的管理力度,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和民主评议制度。每年年初,对每名村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责任目标进行全村公示,请村民监督。年底由上级党委派人主持,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对村党支部成员、村委成员进行民主评议,综合考虑德能勤绩情况打分,评议结果与工资奖金挂钩,以达到干部有压力,群众有动力,干部服务群众、群众监督干部的目的。针对村民普遍关心的村务、财务公开问题,将“两公开”作为落实“四民主”的重要内容列入各村目标责任制考核,要将村务、财务及党务工作中不涉密的有关内容,涉及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救助、合作医疗、土地征用、财务收支状况、农村“两个直补”等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内容进行公开对财务公开这个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要做到“三统一”即“统一公开模式、统一公开时间、统一公开内容”以提高财务公开质量,增加工作透明度,强化对农村干部的监督约束。这样,可以有效密切干群关系,激发村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强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推进村级组织民主管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只有健全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才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健全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才能在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健全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才能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只有健全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才能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

三、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要切实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教育

首先要抓好村级党员干部的法制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和党建远程教育网络等各种形式,有组织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以有效增强村级干部队伍的法制意识,提高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的水平。其次,要着力营造广大群众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按照与阶段性中心工作相结合、与专项工作相结合、与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联户组织送法上门、电视广播专栏以案说法等灵活形式,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开展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在学法中守法用法护法。第三,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抓手,加强道德教育。通过开展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大力抓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以推动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要按照“四五”普法规划要求,加大农村普法工作力度,充分运用各类宣传方法进行普法宣传,使广大群众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要重点抓好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动态管理,落实监管、帮教和安置措施,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要充分发挥村级关工委的作用,努力把辍学生、失学生、学校中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社会闲散青少年等作为关心的重点,充分发挥学校、社区和家庭的综合教育作用。结合“严打”整治斗争,继续抓好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清理整顿,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障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所处的环境、背景以及面临的形势与任务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标志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是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农村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农民从业方式日趋多样化,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大环境、大背景发生了新的变化。二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党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全社会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农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为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三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任务,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能不能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至关重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人和机制是两大重要因素。党领导下的农村民主治理新机制,经过不断创新、规范和完善,已经成为一套比较科学的治村好机制。有了好机制,还需要有好人,特别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支部书记队伍做保障,这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和基础,抓住了这个根本,新机制的运行才能有肥沃的土壤。只有好人与好机制实现有机的结合,才能开创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局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后,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又概括出“五个好”的建设目标,即: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尤其要有一个好的支部书记:培养锻炼一支好的队伍;选准一条发展经济的好路子;完善一个好的经营体制;健全一套好的管理制度。这“五个好”中,最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班子,尤其是要有一个好的支部书记。有了好班子、好支书,还要选好一条带领群众致富的好路子。这在当前显得很重要。但村级基层组织建设问题不少:一是许多后进村一般都地处偏僻地区,条件差,基层干部观点滞后,思想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式,转化难度大。二是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村级基层组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工作方法和手段滞后,与村民之间缺泛沟通。三是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存有一定问题,发展新党员任务很艰巨。近几年农村新经济组织大量发展,而党的工作跟不上,有的至今还是空白点。农村基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基础薄弱的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问题,我们要因势利导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和完善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建设具有较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我们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和乡镇工作发展的整体规划,确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在基层有人抓能落实,要大力加强派出所、法庭、司法办等基层政法组织的建设,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治保调解会等配套组织建设。切实做到组织、人员、工作、报酬的落实,使其真正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要重点把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班子建好,同时要选准、配好治保会和调委会主任,只要他们“两个人”真正负起责任来,许多治安问题不出村就能解决。

农村法治 篇2

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农村法治建设进程得到进一步加快, 但与城市和经济发展速度相比较, 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严重影响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农村法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法律知识缺乏

一是基层干部的法律知识普遍缺乏, 基层干部只重视了解国家方针、政策, 而对于法律知识一般不研究, 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二是广大农民的法律知识普遍缺乏, “权大于法”是农民心中的“图腾”, 他们只相信权力, 而不相信法律。

2、法律意识不强

一方面, 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 民主法制传统很少。另一方面, 其法律意识的形成大多是被动灌输的, 缺乏自身的驱动, 从而使得农民的法治意识普遍淡薄。

3、法律能力不强

农民法律能力不强, 集中表现于法律意识淡薄导致的蔑视法律、法律知识缺乏导致的无视法律和法律实践的缺乏导致害怕法律。

4、司法机构不健全

在农村, 往往是有政府却无司法, 一个中心法庭要管辖二、三个乡镇, 面积在二百平方公里左右。群众要打官司, 要跑上百里山路才能找到法庭, 通过立案、传讯、开庭等程序, 早已是筋疲力尽。担任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的农村司法所, 往往也是有其名无其实。大多数司法助理员, 几乎是兼职干部。自身并不懂得多少法律, 又从何向农民普法和提供法律援助!

5、村民自治制度实践的缺陷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农村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依法治村提供了法律保障。这种好的制度实践中尚有较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1) 基层政权对村民自治制度的“过度侵蚀”。农村乡镇政府、党组织往往会无视村民自治的制度安排, 进行“权力干涉”, 使村民自治的民主制度无法真正实现。 (2) 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仍然不太明确, 且无法依法保障。 (3) 村民委员会的议事、决策民主程度仍不高, 对村干部没有硬约束, 使村民自治流于形式。 (4) 村民民主自治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6、法治秩序的缺位

法治社会是高层级社会, 需要相应的社会秩序为基础, 需要一种现代和谐社会秩序相呼应。法治化不仅意味社会治理结构的变化, 而且带来社会秩序的变化, 这种社会变迁的顺利实现, 伴随旧秩序的打破和新秩序的建立。但在我国农村, 新的秩序尚未建立。依法而治, 维护和发扬人类美德, 追求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 仍是人们奋斗的目标。

二、完善农村法治建设的思考

依法治国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选择。当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我国农村社会正在转型的特殊时期, 我们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期, 下大力作好法制的实施工作, 力求走出农村法治的困境, 从而建立和谐的新农村。

第一, 提高对农村民主法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在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过程中, 要始终坚持“一手抓经济, 一手抓法治”, 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实力与民主法制同步发展, 而不能有丝毫偏废, 也不能有任何动摇;要善于发挥党的思想领导与组织领导的作用, 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 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

第二, 农村法治的模式选择。仅仅依靠政府推进是不够的, 农村社会有其自身的特点, 我们需要培养法律在农村生存的环境, 实现法治秩序与社会自身秩序的融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 我们不仅注意城乡法治的整体性问题, 还要注意农村法治力量的培育与壮大。因此, 我国农村法治应走政府推进为基础, 结合社会与民众内在推动演进的道路。

第三, 加强农村的法治基础。建立法治社会需要相应的基础, 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和谐。没有良好的基础, 即使政府强力推行效果也是暂时的。经济基础、民主法治、现代文化对农村法治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社会和谐对法治社会建立亦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1) 完善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2) 完善基层民主决策和管理制度。 (3) 完善基层民主监督制度。

第五, 完善法治监督制度。首先, 约束政府权力、依法行政, 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其次, 坚持司法独立, 完善司法制度。最后, 完善法律监督体系。

第六, 加快对新型农村干部的培养, 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管理与教育。我们知道, 农村各项工作能否取得进步, 在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之后, 干部问题就是关键的因素。而我们在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工作中, 由于村级干部工作的好坏, 村级干部民主法治观念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该项工作能否取得全面的进步, 因此培养大批重民主、讲法治, 能实实在在为农民服务的村级领导干部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深入进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不断加快农村法治化进程, 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必要保障。为了适应新农村的建设, 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应从培育农民法律意识, 提高村民自治能力,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健全农村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 加快推进我国农村的法治建设。

关键词:农村法治,法律意识,村民自制

参考文献

[1]白钢:《中国村民自治法制建设平议》, 《中国社会科学》, 1998年第3期。[1]白钢:《中国村民自治法制建设平议》, 《中国社会科学》, 1998年第3期。

[2]费孝通:《乡土中国与乡土重建》, 时代风云出版社, 1993年。[2]费孝通:《乡土中国与乡土重建》, 时代风云出版社, 1993年。

农村小学法治管理的点滴思考 篇3

一、增强法制意识,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目前我镇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教师本身的法律知识较欠缺,对《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知之不多,更不用说教育部出台的《校园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其它新出台的法规。所以我们农村小学教师必须自己要先学法、懂法,才能用法律武器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合法权益。

二、实施依法治校,保障校园和谐

实行依法治校,就是学校领导要根据法律法规对学校实行有效管理,制定出的各种校纪校规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对师生的管理也要依法进行,不能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实行依法治校就要不断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将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人性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依法治校,教师要依法执教,注意教育方法的合法性,绝对不能采用野蛮粗暴的教育方法,不能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利和受教育的权利。

三、加强学校法制教育,促进学生知法守法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地分阶段地开展法律教育。就学生而言,运用以案说法的方式,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配合适量的插图,分析评说,比较全面系统地讲法说理,从以法育人和以德育人的角度出发,突出重点,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法律的内容和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学会依法办事和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制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举办法制讲座、板报、法律知识竞赛等,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运用法制教育电教片、录像带、光碟等。

四、严格学校安全管理,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1. 加强校园各类建筑,水、电、等基础设施,各类教学设施的安全监管,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坚决杜绝因建筑和设施修建不规范或损坏造成的安全事故。

2. 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抓好消防安全工作。各类建筑要按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并定期组织检查、维修、更新,确保消防设施、器材和标志完好有效,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

3. 要做好学生集体活动的安全防范工作,切实落实学生集体活动安全责任制。坚持“谁组织,谁负责;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让责任落实到位。

4. 加强教职工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不断加强对教职工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和法律教育,坚决杜绝体罚及殴打学生的行为,防范和避免内部人员侵害学生、儿童的事件发生。

五、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促进社会与学校和谐

一是积极主动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和司法部门,加大对当地群众法律知识和国家方针、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要与当地党委、政府和司法部门保持密切关系,把当地党委、政府和司法部门作为我们农村小学依法治校的坚强后盾。二是保持学校与社会、家长的联系,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尤其是要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制度,让教师成为家长的贴心人。据调查,现在与10多年前相比,教师与家长的电话联系明显增多,但教师家访明显减少,教师与家长的关系远不及10多年前教师与家长的关系那么密切,说明电话联系的效果远不及家访的效果。家访一方面能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各方面表现;另一方面也能及时向家长宣传国家一些新的教育政策、法律法规和学校的一些管理制度,并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所以,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制度,把教师的家访次数和效果作为对教师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教师与家长关系密切了,学生在校出了事,也能相互理解,学校处理起来就比较简单。反之,由于教师平时不家访,服务意识淡薄,高高在上,甚至与家长电话联系都很少。一旦学生在校出了问题很难处理,甚至一点小事都有可能闹大。

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篇4

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对我区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应当看到,我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仍然存在着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地方。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取得的可喜进展

从调研的情况看,我区以“四民主”、“两公开”为抓手,全面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村干部及广大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通过民主法治建设,带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民主选举在农村基层普遍开展,村民的民主意识日趋成熟。一是民主选举产生村党支部。各村均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实行“两推一选”办法,即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时,在征求村民组长、村民代表、共青团、妇联主要负责人意见的基础上,由党员无记名投票推荐初步候选人,再经街道党委根据推荐票数,按照组织程序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提交村支部召开党员大会投票选举产生支部委员。全区100%的村党支部都能顺利完成换届选举任务。二是海选产生村民委员会。各村根据村委会组织法、《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规定,由村党支部主持,选民推选选举委员会,经过两委联席会议提出选举委员会建议名单,提交村民代表大会选举,确定选举委员会,再选村民代表。在此基础上,实行无记名和差额选举的办法选举村委会。在选举村委会过程中,坚持候选人条件公开、选举程序公开、选举办法公开、选举结果公开,最大程度地保障选举的民主性,切实维护选民的合法权益,全区村委会选举村民参选率达98%以上。这种直接的民主选举,标志着村民民主意识正在逐步提高。

(二)民主决策在农村基层普遍得到贯彻,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明显增强。实行民主决策,是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从调查走访的情况来看,**农村基层普遍实行了民主决策,程序也比较规范。村里重大的村务,一般都实行“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程序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民主决策,如村建设规划、经济发展、道路水利等公益事业,土地承包、企业承包、计划生育政策、宅基地使用方案、土地征用等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中,基本上形成二种模式,一种是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先召开支委会研究并提出决策方案,由党支部召集主持村“两委”会议讨论,再由村民代表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表决通过,最后由“两委”付诸实施,前所各村一般采用这一模式;另一种是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村“两委”提出议案,然后将议案交由党员大会讨论,经讨论修改通过后再交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最后由村“两委”付诸实施,三甲、下陈各村普遍采用这种模式。

(三)民主管理在农村基层普遍得到推行,村民自治管理已有比较稳固的基础。据了解,全区农村大多数行政村都制订了各项村民自治制度,有些相当规范,把村规民约、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务公开工作规范等等各项自治制度进行汇编,装订成册发至各村民手中,如下陈街道下陈村、海门街道东方红村、前所街道前所村等。通过村规民约等各项制度,把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村级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和工作程序以及经济管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婚姻家庭、计划生育等方面的要求,规定得明明白白,加强了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四)民主监督在农村基层普遍得到实行,上级监督和群众监督、制度监督和人的监督得到较好的结合。从调查走访的情况看,全区各村普遍实行了“两公开和民主评议”制度,确保落实民主监督。在制订各项制度,确保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基础上,把制度监督与村民监督有机结合,街道(镇)监督与村民理财小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全区普遍实行村帐镇(街道)管的办法,统一了各村的财务制度,增加了财务管理和力度,有力地纠正了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状况;同时各村都实行了村务、财务定期公开,增强了透明度,有力地保障了村民的监督权利。

二、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多年的努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民主化法制化建设稳步推进,村民的民主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但也应清楚地看到,在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一)农村干部和群众的学法、用法工作明显滞后。通过四个五年的普法教育,全民的法律意识、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不断

增强,但从面上的情况来看,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村民的普法教育工作力度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的普法教育工作活动远远少于城镇,尤其是村级自行组织的普法教育活动极少,对农村老年人的普法教育工作几乎成了死角,农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与市民相比较淡薄得多;二是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相对滞后,部分农村干部依法管理村级事务的意识、能力和做

法与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三是村干部和村民遇事用传统习惯的方法解决问题多,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少,村民在合法权益受侵害后运用法律武器来解决的少。

(二)村级制度建设和各项管理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村务、财务公开的时间不规范。从调查走访中看到,有的是按季公开,一个季度公开一次,有的是每半年公开一次,年中和年终各公开一次;也有少数行政村一年公开一次,在年终公开,并且是迫于制度不得已公开一下。二是村务、财务公开的内容不规范。大多数村委会能够如实具体地将公开的内容按规定全部公开,但也有一些村委会将一些大的方面公开,而有关村财务一些关键性或比较敏感的内容不予以公开。三是各项规章不够规范。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个别村在制度整合、完善和落实上还不到位,甚至制订的村规民约还有罚款等违法条款的存在。

(三)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工作进展不够平衡。就全区范围而言,各村民主法治建设发展不平衡,有些村各项制度完善,“四民主”、“两公开”搞得扎实完备,但有个别村则明显滞后,存在较多问题,如因村级财务管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农嫁居等引发的村民集体上访事件等热点、难点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

三、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农村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具有全局意义。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必须围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把民主建设与法治建设,民主法治建设与农村基层党建、注重法制实践与完善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加大农村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特别是要加强村“两委”干部的法制培训工作。应充分利用党校,举办基层干部法制培训班,集中时间对农村干部分期分批进行轮训,也可以以会代训,或结合工作实际举办相关的法制讲座。法制宣传教育部门应承担起首要的责任,切实做好农村干部的法制培训教育工作。要调动农村干部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对农村干部的学法培训状况进行考试考核,把学法成绩作为基层农村干部管理的重要依据,促使农村干部掌握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并运用法律知识指导和管理村务,推动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进程。

(二)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农村得到全面贯彻执行。**地处**市主城区,因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不少行政村渐渐被城市“包围”。由于土地被大量征用,村集体获得了可观的土地出让金,一些村民转为城市居民,外来人口逐渐增多,村情日益复杂。因此在实行民主选举,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以保证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显得迫切,更为需要。要把在街道(镇)党工委(党委)领导下的农村党支部建设作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靠得住的“领头雁”,保证和监督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三)进一步完善制度,不断强化基层农村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要在现有村规民约,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等基础上,依法完善相应的村民自治和管理制度。如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重要村务、重大问题民主决策制度,村委会干部工作守则,村委会干部责任制等。这些规章制度既管“村官”,又约束村民;既是村干部依章理事的依据,也是广大村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有力保证。通过这些规章制度,促使村“两委”班子在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努力做到既不唯上,又不唯我,而是面向群众。村务、财务公开要进一步规范。凡是涉及到村民利益的事务,如财务收支、计划生育指标、宅基地划拨、最低生活保障等,应在确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或每季度向村民公开一次,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对群众不满意或有疑问的公布内容,由村委会进行面对面的说明,并提供政策和法律依据及财务根据,以确保“两公开”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新农村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5

摘要:文章探讨了新农村法治建设,包括它的必要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农村物质基础薄弱、法律制度不完善、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等,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新农村;法治;法律意识

一、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农村既是国家法治建设构建根基之地,又恰恰是非常薄弱之处。此外,新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需要一个有力的法律保障,因此,新农村法治建设必然包含其中。但是,我国农村人口多,地域广,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相应地,农民法律意识不强、农村法治建设不力的状况非常明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个目标的提出对新农村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农村法治建设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农民为本,保护农民的利益,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度基础和法律机制。

二、新农村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村法治建设的物质基础薄弱。经济基础为法治建设铺路,经济基础的较优对于法治建设很关键。农村法治的基础就是农村经济,农村经济的状况决定着农村法治的演进。然而,我国农业正处转变阶段,残余落后因素的自然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传统农业转变到现代农业,农村经济还是比较薄弱,与国家市场经济进步的步伐不协调。基于此,部分农民获得信息不够,文化水平不高,法律知识贫乏,意识更加不强。落后的经济基础使得农村法治建设具有先天的弱势,并面临后天发展的困境。

第二,农村法律制度不完善。我国当前有关农村的立法在质量数量两个方面上,不足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关法律法规层次低、质量不高,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管理色彩、义务性规范多而权利性规范较少,政策性和原则性强而规范性及可操作性差。主要表现在:一是立法的面不全,不完善,对农业生产经营制度、产权制度、流通制度、分配制度等内容的立法不完善;这些急需的法律尚未制定出来,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无法可依。此外不少仍停留在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层次上,未能提供较高级别的法律保障。二是有一些法律法规内容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一些甚至缺乏必要的法律责任,使得法律规范的强制功能难以落实。三是有些法律法规没有与时俱进,不符合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第三,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农民法律意识是指农民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对法的制定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对法、法律制度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与我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协调的是,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并

没有大大增强。表现在,农民对权力的迷信、未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义务、主体意识的淡薄和未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等。农民法律意识是农民法律行为的直接支配因素,是法治舆论力量的基本来源。此外,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文化对农民影响深远,封建的“人治”思想根深蒂固,农村宗法观念的存在,使法律在农村的实施遇到不小的阻力。广大农民群众在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很少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农民法律意识的淡薄制约着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发展。

三、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

第一,巩固农村法治建设的物质基础。首先,农村最重要的资源是土地,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土地。农村土地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制度,需要与农村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当前需要改革现有土地征用制度,让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允许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对于“公共利益”的含义和范围需通过法律来界定,以此来制约政府的征地权力,规范征地程序,改变征地补偿办法,完善征地补偿标准。其次,加快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使农村的市场经济融入到整个市场经济中,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农村的产业化发展,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此外,还要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等矛盾,使得农业科技含量增高,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第二,完善农村相关立法。相关立法部门必须着力于加强涉农立法工作,减少涉农相关法律的空白地带,使得农村的各项工作和问

题的解决有法可依。要树立科学的立法观念,制定符合实际发展需要的法律。如当前,需完善农村经济组织制度方面的法律,以法律层面的规定,去改革农村经济组织的普遍性不够,组织化程度较低,并且产权模糊、权利残缺、内部管理不完善、市场运营能力较差等一系列弊端。以使得农村经济组织获得全面的发展并发挥效用,为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制度平台和制度保障。另外,提高现有相关法律的可操作性,出台相应的解释性条文和配套法规,发挥这些法律的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三,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农民是新农村法治建设的主体,是农村法治实现的基础。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是新农村法治建设的题中之义。要适时加大对农村普法工作的投入力度,增加农村的教育和公共资源的投入,有针对性地农民进行法律教育和培养,并且按法治的标准要求,将普法与农民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培育农民法治主体意识。此外,还要提高农民村民民主自治的意识,强化农民法治主体的能力,增强应用法律的能力。参考文献:

农村法治 篇6

要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实践,就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把切入点放在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上,把着力点放在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享受法律保护上,把落脚点放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上,全面发挥维护国家安全、化解矛盾纠纷、打击预防犯罪、管理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服务改革发展的职能,紧紧围绕农村平安创建工作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摆在突出位置,着力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着力解决农村各类不和谐、不稳定问题,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心平气顺、安居乐业。稳定的社会秩序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石。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并不是一个没有矛盾、问题的社会,而一个能够及时化解纠纷、缓解矛盾、疏导情绪、理顺心气,确保矛盾不积累、不膨胀、不激化的社会。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加快的特殊时期,农村滋生矛盾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对农村常见的矛盾纠纷,政法综治部门要注意研究其规律、特点,切实增强预见性、前瞻性,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对农村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和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努力把握好维护群众利益与维护社会稳定的结合点,做到既有效地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又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切实维护好农村社会治安、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集中整治突出治安问题,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安全感。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一个和谐稳定社会的基本构成要件。从当前农村治安状况看,农村的违法犯罪问题既有与城市违法犯罪问题的共同特征,又有农村自身的特点。影响农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入室盗窃、抢劫、抢夺、地方流氓恶势力、制假贩假等侵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政法综治部门对这些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问题,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严厉打击、集中整治,切实把农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高发的势头压下来,确保刑事犯罪案件发案不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和震荡,始终保持农村社会治安的持续稳定。

农村法治化的现状与对策 篇7

一、目前我国农村法治化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农民的法律水平低。在笔者所调查的57名农民中, 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把《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劳动法》等常见的法律名称数出来, 对于法律的具体内容就更加不知道。在他们的观念中, 不要杀人、放火, 不偷、不抢就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农民法律水平低的原因是国家制订的法律规范了市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广大农村仍在传统社会中生活, 没有必要了解市民社会的游戏规则。事实上, 农民的法律水平非常低但是农村还是相对稳定地运转。另外, 国家的普法教育成本太高, 比如每年的普法教材和考试卷都要收20多块钱, 这20多块钱对于国家工作人员来说不算什么, 但是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可能是一个月, 甚至几个月的生活费, 就是因为普法成本太高, 我国的普法教育基本上是国家工作人员这个层面, 没有普及到农民中去, 结果导致广大农民的法律水平一直比较低。

〈二〉风俗、习惯主导着广大农民的行为规范。广大农民不懂法, 但是农村社会仍然保持着相对稳定, 这是因为农民按照法律之外的风俗、习惯规范着自己的行为。以前农村的住房、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责任山、责任田等均没有任何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使用权证书, 充其量就是村、组或者请一个“公证人”来写一份非常简单的“纸” (法律上称之为“合同”) , 一旦发生纠纷, 便把“纸”拿出来, 双方便定纷止争了。近几年农村的住房还是办理了法律意义上的产权证, 但是其它的宅基地等仍然依据习惯意义上的“纸”来确定, 并且大家均自觉遵守, 一般不会出现讲蛮话、强占的情形, 否则全村的人均会指责他, 村干部会出来居中调解, 要求双方遵守“纸”的效力。另外, 国家政策虽然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 但是多数农村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惯行事。女儿嫁出去了, 老人过世了就不分了, 而娶来的儿媳妇以及添的小孩均予以分配。这种风俗、习惯是长期的传统形成的。个别出嫁女以娘家村组拒不分配收益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在法院审理此类案件过程中, 由于现行法律精神与农村的习惯相冲突, 很多时候引起农民集体上访、闹事, 阻碍法院审判案件等情形。

〈三〉现代司法理念与广大农民的希求存在错位。现代司法理念基本上是适应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制度而产生的。然而, 司法不仅是一项政治制度, 而且是一种政治文化, 它的制订、出台可以由权力机关很快敲定, 但是它作为一种文化却要受到传统惰性的阻碍。目前我国推行的许多司法先进理念在中国广大农村无法被理解, 比如说实行“谁主张、谁举证”, 法官不依职权主动调查, 广大农民就不理解, 他们认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法官没有下来调查咋就判了呢?”而村里的干部认为, “任何人在本村来调查等必须先经过村干部, 这叫“仙家下凡要问土地”呀?现在的法官有时到村里办点事根本就不把村干部放在眼里也不去找村干部。”正因为许多新的理念得不到广大农民的理解, 所以法院的判决一旦与农民根据朴素的习惯所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时, 农民们便会怀疑司法的公正性, 对人民法院怨声载道。

〈四〉农村的社会治安令人担忧。改革开放以来, 打工热导致农民工的流动加大, 很多农民工长期在外打工, 受到一些外来的风俗、习惯以及一些恶劣的习气的影响, 年末岁初回家过春节时就形成了多元风俗、习惯的撞碰与交流, 一些积习的邻居纠纷一旦处理不当, 农民的狭隘思想很容易引起矛盾的激化, 甚至械斗, 个别农村因邻居纠纷引起不少亡伤事故, 然后外出打工, 元凶无法抓捕到位, 使农村社会的安全感受到威胁;例外一些采矿区黑恶势力日益猖獗, 引起了村民们的普遍关注。但是由于农村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成为了权力边缘地带, 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谈的“天高皇帝远”, 国家公权力对这些违法犯罪行为打击不力, 使农村社会治安形式了恶性循环, 也使个别农民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质疑。

〈五〉法律在农村贯彻实施难度大。一是私了现象比较多。一方面政法部门打击不力使农民失望, 另一方面公权力极济的成本太高, 很多农村的案件都被私了, 严重损害了法律的严重性。二是违法追究难。人口流动性增大, 许多人长期不回家,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难以贯彻;有的人常年在外打工, 年迈的父母无人照顾, 由于出于面子, 多数老年人不愿起诉自己的子女, 也有的起诉到法院判了, 但是找不到被执行人的下落, 仍是空调白判, 导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难以贯彻实施。三是农民集体对抗乡、镇政府的事件增多。由于一些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 个别村组集体不交纳农业税, 乡、镇政府强制收取时, 广大农民集体对抗政府的现象时有发生。四是未成人受教育权难以得到保障。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但是义务的主体不够明确, 目前的学杂费太高, 个别家长连饭都吃不上, 更别说送子女上学, 由此《九年制义务教育法》是个别农村难以贯彻实施, 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难以得到保障。

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农村的几点设想

(一) 加强立法工作, 做到法律的普适性与有效性的统一。

大量事实表明, 法律在多大程度上有效, 取决于社会规范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它。如果法律偏离了社会规范, 执行成本就会提高很多, 甚至根本得不到执行。任何一个法律, 如果和社会规范不兼容、不一致, 最后在两者的斗争中败下来的肯定是法律而不是社会规范。不但中国这样, 美国的禁酒会失败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我国的立法机关在制订法律时, 要充分地调查研究, 要充分地考虑我国各地的风俗、习惯等文化传统, 而不能一味地借鉴国外的法律, 一味地用科学、理性原则来论证, 其实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 离开它的生存土壤, 就不再科学, 甚至是反科学的。国家在立法时不仅要考虑法律的全国统一、普遍适用, 而且要考虑所立的法律是否有效的问题, 做到法律的普适性与有效性的统一。

(二) 加强经济建设, 做到法律的基础性与法治的相对独立性的统一。

法治作为一种治理手段, 有其相对独立性的一面, 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可以独立发挥作用, 但是法治也只是一种手段, 而不是目的。法治的最终目的是使农村社会稳定和谐, 环境优化, 人民生活美满、幸福。“仓凛实而知礼节”, 经济发展了, 老年人权益容易保障了, 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可以得到满足了;经济发展了, 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强了, 法律白条会减少。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就是要发展农村经济。此外, 法治本身不是一劳永逸的, 它的实施本身需要成本, 现在的普法教育没有到达农民这一等级, 主要是农民付不起普法的资料费、考试费, 很多农民打不起官司是因为交不起诉讼费, 很多农村的凶杀案件侦破不了, 也是办案经费不足。再次, 法治本身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 也就没有法治的实现。总之, 要想加强农村的法治建设, 必须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使法治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牢固树立起来, 使广大农村、农民付得起法治的成本。

(三)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力度, 做到农村知法与守法的统一。

任何一部法律要想得到遵守, 其前提是公之于众, 使大家熟知。过去计划生育工作为什么能搞得好,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计划生育法律、政策宣传到位, 几乎每对夫妇都知晓。同样的道理, 要想加强农村整个法治建设, 就必须加强法制宣传力度。一是政府扶植法制宣传工作, 拔出专项资金进行农村法律普及教育, 使农民了解常见的法律、法规知识。二是人民法院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经常走出衙门, 广泛开展巡回办案, 就地开庭审理典型案件, 实行公审公判, 运用鲜活的案例教育广大农民遵守国家法律。三是将法制教育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范围内。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凡是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应当均具有相当水平的法律常识, 从而在整个农村社会做到知法和守法的统一。

(四) 加强打击力度, 做到严肃执法与维护法律尊严的统一。

试论农村法治建设的障碍与对策 篇8

[关键词] 农村法治 障碍 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第八个“一号文件”《意见》对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三农”工作的目标、要求和各项措施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从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新形势看,要解决实现“三农”问题,需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上层建筑,当然也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推进。农村法治化,是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抓住了农村,也就抓住依法治国的主要环节。因为我国农村占有最广大的地理区域,拥有最多的人口。农村是最基本生活资料的终极来源,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地位。可以断言,没有农村的法治化,就没有整个中国的法治化。依法治国就不可能成功。我们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农村法治化存在着诸多障碍,我们必须在加快农村立法进程、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加大执法力度和维护执法公正等方面付出艰巨的努力。

一、农村法治建设的障碍

1.农村立法滞后是农村法治建设的主要障碍。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农村立法已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在依靠政策调整农业的同时还制定了上百件关于农业、农村的法律、法规,可以说“我国农业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作为根本大法的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使用权、村民自治等作了原则性规定。但是农村立法的滞后性,使得农村法律体系不完备不健全,有些必须制定的法律至今没有出台,如《农民权益保障法》、《农民协会法》、《农村社会保障法》、《农业投资法》等等。有些有关农村的法律虽已出台,但已是姗姗来迟,法律与政策不协调、不配套。比如,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而农业根本大法《农业法》到1993年7月才出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直到1998年7月才出台,这就使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主要靠政策来调节农村改革。由于农村发展的根本问题仍未解决,国家缺乏稳定有效的农业保障机制,如对农业的投入、农业科技、农民利益等事关农村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缺乏法律强制性的保障,致使农业生产成本急剧增大,农业投入减少和工农产品差额扩大。另外,农村盲目设立农村基金会,造成近年来农村金融秩序混乱,这些都可以说是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法规约束而造成的。

2.农民素质不高是阻碍农村法治建设的关键因素。尽管改革开放后农民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明确,加上宣传引导和立法强制,农民受教育的比例和平均年数不断提高,但农民在受教育方面仍面临很多困难。而且农村文化设施落后,文化生活贫乏,导致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低下,这就影响农民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与理解,影响农民法律意识的培育,因此,农民法律素质普遍较差,文盲又往往同时成为法盲。许多农民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后不是诉诸法律而是寻求用非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比如,在农村出现有黑社会“组织”、“调停”、“族规”处理及“武力解决”,甚至迷信“断案”等种种形式。大多数农民对法律了解掌握和运用还停留在局部、零散和自发的状态,甚至将一些法律视为异己的东西而排斥和拒绝。对此,要使农民真正可以从法律“消费”中体会到法对其利益尽可能的保护和救济,提高农民群众渴求法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形成良性的法律意识,催生内在的法治需求,形成知法、守法、用法以及维护法律这样的一种社会氛围。

3.农业生产力低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是农村法治建设的经济障碍。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还是靠人力,机械化程度较低,一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民化倾向,使农村劳动力“女性化”、“儿童化”和“老年化”。农村劳动力的状况必然影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农村的脱贫致富。农业生产力低下,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不发达或者不能达到相当发达的程度,农村的法治建设就会因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持而受阻。贫困建设不好社会主义法治。现代法治的发展一再表明,只有市场经济才是法治发展的经济基础。而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设之中,农村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任务更为艰巨。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发展农村的生产力,使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为农村法治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4.农村执法艰难是农村法治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农村执法机构不健全,远远不能滿足客观需要。行政执法既薄弱又混乱,农民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的维护。涉案农民屡屡不能获得平对待,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的程度都很低,使得农民害怕诉讼。二是执法人员和经费严重缺少。农村执法任务艰巨,而执法人员力量单薄,据统计,每万人中仅有一名农村执法人员。同时,执法机关编制少,经费缺乏。三是有的执法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四是行政干预较多,地方保护主义较严重。这些都严重地障碍着农村执法公正。

5.司法监督救济不力,司法不公正现象仍存在。

司法是老百姓获得救济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维护社会公正、保障法律得以实施的关键一环。当前对制售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的坑农骗农案件;非法抬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挪用农业生产资金,乱集资、乱收费和乱摊派等损害农民利益、加重农民负担的案件;毁占耕地,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大案件,有些地区的司法机关立案不及时,惩处不力,未能对违法犯罪行为起到足够的威慑作用。另外在农村还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农村执法检查机制,往往监督不到位,对有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违法犯罪行为,未能及时的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有法不依和执法司法领域的腐败现象使一些农民对法律的信仰发生了动摇,长此下去,将足以危及法治的根基。

二、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

1.加快立法进程,提高立法质量,健全农村法律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法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农村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已颁布的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如《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草原法》等绝大多数是有关农业资源方面的立法,体现出国家保护农业与农民利益以及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立法才刚刚起步,而且有不少法律法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其内容多是义务性规范,对农业、农民利益保护不够。如果我们放眼界,就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立法对农业进行保护。美国在1933年通过第一部《农业调整法》,二战后,日本和欧洲许多国家都制定和实施了《农业法》和《农业基本法》等农业大法,如英国继1947年实施《农业法》之后,1979年又提出《农业与国家》白皮书,并制定一系列具体法规《农业投资法》、《畜产振兴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我国应根据本国国情,结合我国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紧制定《农民权益保护法》、《农民协会法》、《农业投资法》、《农村信贷法》等法律法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法律体系。

2.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第一,大力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要加大教育的投入,大力开办农民夜校、农村广播电视大学、农业科技培训学校、农村成人教育。对农民不断加强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形势教育、道德教育,使农民由体力型农民向文化型农民转变,由传统型农民转变为现代型农民,从而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第二,进一步强化农村义务教育,遏制新文盲的产生。强化农村义务教育,是培养和造就现代化农民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中、高级科技、教育专门人才的基础和前提,是一项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的长远大计。为此,必须把加强义务教育放到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切实抓紧抓好。第三,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对于基层干部,一方面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基层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为普通农民树立榜样,另一方面,必须使基层干部充分认识到广大农村加强法治的紧迫性、重要性;要从国家安定、民富国强的高度来认识其意义;要认识到依靠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包括农民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其实质是“民治”,而不是少数公职人员以权治民;要切实解决一些地方以权压法,以言代法和徇私枉法的问题。对于广大农民群众,就要大力学法、用法、守法,要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注重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在农村应继续加大普法力度,提高质量,为农村法治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鼓励和帮助农民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矛盾纠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生产经营活动。

3.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法律融入社会,既是法律对社会的引导、规范与提升,又是社会对法律的适应、吸收与接纳。法律并不是自治的、自足的,是有社会物质基础的。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村法治建设因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持而受阻。贫困的基础上建设不好社会主义法治。应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法治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此,必须解决好几个关键性的问题。第一,大力培育和发展市场,建立统一的完备的市场体系。第二,转换经营机制,把农户推向市场。发展市场经济,要使农民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真正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彻底改变以行政性计划指导生产,根据市场的需求,消费的趋向,市场价格的变化和收益预期来安排生产。第三,加快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将带来农村社会经济的根本变化。

4.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执法与私法的公正。一是要加强农村执法队伍建设,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特别是要加强他们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强化公仆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二是執法独立,排除行政的或人际关系的干扰。执法机关在业务上实行垂直领导,直接受上级机关的指导,除正常的法定的监督程序外,不受同级的其他任何部门和单位的干预。三要使执法经费落到实处,在财政上使执法机关有步骤地和地方脱离,执法机关的经费直接由国家财政单列拨付,使执法机关摆脱地方财政的牵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消除非正当经济利益的诱惑,避免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四是完善执法办案制度。实行办事公开制度,逐步推行主要由当事人举证、辩论,办案人员依据证据当庭审判、依法裁决的制度,完善人民陪审员和其他执法监督制度。五要在执法过程中,必须贯彻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和运用法律上确有遗漏和错误,必须实事求是,依法予以纠正。六要保证所立法律制度的公平与公正,应加强农村司法干部队伍的素质建设和坚持司法独立以保证农村司法的公正。

参考文献:

[1]李昌麒等:农村法治建设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J]现代法学,2OO1(4)

[2]马新福:法理学[C].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3]张文显:法理学[C]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中央电视合(新闻调查)栏目2003年第338期《村官的价格》,就是从老窑头村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出现贿选村主任的现象思考农村基层选举的监督不力以及选举背后的利益之争等问题。

[5]李昌麟:当前推进农村经济法制建设必须认真解决的几个问题[n]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干部法制讲座讲稿,2004年9月

[6]丁海东:新农村需要怎样的法治环境[N].检察日报,2006~03~06

上一篇:财务应届生简历下一篇:梅花古诗